社會新聞范文

時間:2023-03-22 12:03: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新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新聞

篇1

關鍵詞 社會新聞;新聞寫作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9-0020-02

1 要題材角度佳,一石激起千層浪

首先要考慮所寫題材是否典型,是不是社會上存在的問題,是不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有沒有指導意義,要選擇最佳的角度。矛盾的突破口、群眾關注的焦點、受眾同情心之所在,就是最佳角度。這樣的題材和角度,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吹皺一池春水”。 比如長春人民廣播電臺曾經播發(fā)的一條社會新聞,《六十歲老人為七十歲老人讓座》就是一條令人心顫、耐人尋味的新聞,這條新聞的大意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乘坐公交車,上車之后,有座位的年輕人視若無睹,紛紛掉頭窗外,最后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讓出了座位。這篇只有400多字的稿件,反映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暴露出一些年輕人社會公德缺失,闡釋了社會呼喚公德回歸這樣一個主題。還有本臺曾經圍繞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把目標鎖定在老年人群,利用老年人有病亂投醫(yī)的心理,欺騙老年人,購買所謂的特效藥,然后商家人去樓空這件事,采寫了社會新聞《騙子瞎忽悠,目標是老年人》?反映的是趙大娘患有Ⅱ型糖尿病,2006年6月初參加某社區(qū)舉辦的“免費健康咨詢”,被勸說后買了10盒藥,服用一段時間后,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后發(fā)現此“藥”是保健食品,找商家退貨,但已人去樓空。記者請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對這起案例進行了點評,并提醒老年人,保健食品絕不是藥品,千萬不能上當,一旦發(fā)現有人在把保健食品當藥賣時,可以撥打12315進行舉報。 以上這兩個例子說明。寫社會新聞要突出廣泛的社會性這個特點,即顯示其“社會相”。

2 要有頭有尾有情節(jié),活人活事活道理。

這就是要突出社會新聞來源于群眾之中,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這個特點。要在新聞現場描寫中交待情節(jié),在情節(jié)的敘述中展開矛盾,在矛盾的演化中褒貶人物,在人物的舉止言談中顯示性格。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特別要注意寫好那一瞬即逝的關鍵性細節(jié)。我們要寫生動的細節(jié),但并不去獵奇媚俗。比如:長春人民廣播電臺針對時下出現的結伴旅游這件事,采制了錄音報道《結伴出游,注意趨利避害》,提醒市民不要倉促成行。文章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市民洪小姐是個旅游愛好者,大好春光,無限美景,早已令她心馳神往,按耐不住,“五一”長假的臨近,在網上尋求“同游”伙伴。通過對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結伴同游”四個字,發(fā)現相關的網站比比皆是。記者通過對律師和市旅游局市場處工作人員,以及旅游業(yè)內資深人士還有旅游愛好者的采訪,對結伴出游這件事進行比較全面的概述,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市民不要倉促出行 。這樣,就能緊緊揪住受眾的心。 還有本臺曾經采寫的社會新聞:《非法寵物交易占道經營,影響行人通行》,反映的是在長春市人防地下商場入口處以及桂林路一帶,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商販把小狗、小貓、小兔子放在紙殼箱子里或是籠子里向過往行人兜售。既沒有相關部門的合法手續(xù),也沒有動物檢疫檢驗證明,一個自發(fā)形成的寵物市場就在狹窄的人行道上“開張”了,行人從此處經過舉步維艱。 通過對這件事情的報道,一方面反映出市民行路難,另一方面呼吁有關部門對事情及時進行解決。長春市城市管理治安支隊限制養(yǎng)犬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重點打擊非法寵物交易行為,還市民一個暢通的交通環(huán)境。

3 要以小見大寓深意,警勸世人見真誠

社會新聞的另一個特點是反映人們日常生活中新鮮而又平凡的小事,往往寓教育于針砭之中,是一些微言大義的新聞。寫作時要注意以小見大,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寓意深刻。比如長春人民廣播電臺采寫的錄音新聞“破損健身路徑,5月前將維修”反映的是天氣轉暖,進行戶外運動的市民也多了起來。設在小區(qū)以及公園里的健身路徑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健身鍛煉活動。然而嚴冬過后,不少地方的健身路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壞。通過對這件事情的采寫,一方面呼吁有關部門更換維修損壞的體育器材,另一方面也提醒市民要愛護公共設施。還有長春人民廣播電臺以《沉重,使兒童走向成年》為題播送了二道區(qū)吉林小學四年一班學生孫寧因母親身患重病,父親離家出走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報道。在這篇報道播出后的第二天,長春市某私企的李先生及時為這個不幸的家庭送去兩千元現金,并承諾今后每月會資助這個貧困家庭3000元錢。

這兩條新聞看似平凡小事,卻抓住了深刻的社會問題,發(fā)人深省。

4 要軟硬結合,暴露適當

有人曾經提出新聞“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軟些軟些再軟些”。這后者主要是對社會新聞提出的。新聞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對的,但是軟些再軟些就要考慮斟酌了。社會新聞當然不能太硬,太硬了受眾難以接受。也不能太軟,太軟就容易流于媚俗,使社會新聞格調走低。要軟硬結合,通俗親切,從小講到大,由近講到遠,引人入勝。例如,本臺采寫的錄音報道:《古稀老人的奧運情結》,反映的是家住長春市綠園區(qū)青年路街道銀融社區(qū)的72歲老人李研華, 剪了一套以2008年北京奧員會吉祥物福娃為題材的剪紙作品,祝福2008年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的事情。所以采寫社會新聞應該把樸素的思想內容,鞭辟入里的分析,同通俗、親切、形象的語言表達結合起來,質文統(tǒng)一。另外社會新聞是暴露社會問題,某種程度上要觸及社會陰暗面,對此,記者要把握好度,不暴露要適當,不能為暴露而暴露,要注意把握好輿論導向,以正面引導為主,通過揭示社會現象,引導公眾處理好社會問題,這才是我們采寫社會新聞的要領,也是社會新聞對公眾產生吸引力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周勝林著.高級新聞寫作.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64,65.

篇2

關鍵詞:公共新聞理念;社會新聞;融合

現代社會,各類媒體的社會新聞基本占據了大多數的媒體版面和時段。除了少數黨報黨刊、新聞聯播因為其本身政治嚴肅性不能大量報道和登載社會新聞以外,其他的諸如城市晚報、都市生活報、休閑流行雜志、各大門戶網站等媒體的新聞版面中,社會新聞都占據了半壁江山以上。這些媒體如此重視社會新聞的報道,可以說既是各類媒體遵循市場經濟價值導向的外在表現,也是遵循新聞價值規(guī)律的內在表現。不過,目前這種看似大量報道社會新聞的欣欣之態(tài),卻讓我們很多新聞媒體和從業(yè)者沉浸在了社會新聞繁華的表象之下,忽略了對社會新聞將來發(fā)展方向的長遠思考。怎樣在本質上分析社會新聞的發(fā)展趨勢,對社會新聞將來的發(fā)展空間、發(fā)展方式了然于胸,是對我們的巨大挑戰(zhàn)。不解決這個問題,社會新聞的價值將會面臨枯竭和失衡。在這當中,最關鍵就是要融合公共新聞理念來指導社會新聞的發(fā)展。

公告新聞理念在源起上和社會新聞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關,但在發(fā)展過程中它卻彰顯出越來越蓬勃的生機活力,將其融入社會新聞的發(fā)展當中必將深刻影響社會新聞的發(fā)展。

一、公共新聞理念

公共新聞運動最早發(fā)源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其主要理念是新聞報道在報道社會新聞事實的前提下,還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具體新聞事實涉及到的公共事務中,通過組織相關利益者的討論和實際行動來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里,媒體以及媒體從業(yè)人員從新聞事實的相對獨立的報道方變成了新聞事實的參與者,這種轉變被視為當時的美國新聞業(yè)擺脫飽受社會信任危機的希望曙光,因而也被理論界稱為“媒體良知與責任再發(fā)現的公共新聞運動”。這場運動最早發(fā)端于1990年美國堪薩斯州一家當地報紙與當地電視臺合作報道的競選活動中,當時在報道之前進行了候選人的民意調查,針對他們的競選綱領擬定了與公眾利益相關的新聞報道提綱,并制定了與之協調一致的新聞報道策略,對競選的新聞價值進行了民意上的組合。在這構成中,因為涉及公共利益,兩家媒體還積極參與了對民眾競選的指導工作,印刷和分發(fā)了大量的競選手冊、開設了因人而異的選舉程序學習班,這種介入和努力,大大激發(fā)了當地民眾參與選舉的激情,引導更多的民眾自覺行使政治權力,自愿的投票選出最符合本區(qū)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候選人。這一事件是公共新聞運動的開端。

在這以后,美國的公共新聞運動開始擴展到幾乎各個公共生活領域,產生深刻的社會影響。美國紐約州大學的新聞學教授杰伊羅森最早提出公共新聞理論,他被稱為“公共新聞學之父”,在他的《公共新聞成果》一文中,大量的案例對公共新聞的進展進行了說明。其中提到一家美國報紙的記者在報道當地種族矛盾沖突的時候,不是大量的報道當時的沖突場景和細節(jié),而是參與到事件其中去了解沖突各方的具體情況,調查和訪問當事人,細致的收集他們的意見,然后將這些內容公開報道出來,呼喚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解決問題。于是,在報社的介入下,當地民眾通過小組選舉成立專門解決結構,廣泛正切和討論解決之道,并最終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避免了沖突的擴大化。由此可以看出,公告新聞理念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要求新聞媒體及其從業(yè)人員主動介入公共生活空間,并發(fā)揮輿論影響力促進和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

二、社會新聞與公共新聞理念

社會新聞和公共新聞都要關注民眾的生活,進而關注民眾的公共環(huán)境,這是公共新聞理念融合到社會新聞中的關鍵所在。它們兩者的關注對象相同,因而也就決定了公共新聞理念的融入不會偏離社會新聞的價值軌跡。但是,社會新聞的重心更在乎報道的內容,也即更在乎社會對象的變動事實報道,就是在內容上更加關注社會問題、社會事件、社會道德、社會風俗,除了這種內容上的區(qū)別外,社會新聞和其他的時政新聞、文體新聞等沒有太大區(qū)別。公共新聞的重心更在乎報道的意義,也即更在乎民眾政治意識、公民意識日漸強大背景下新聞媒體對公共生活的輿論介入和輿論引導,其目的是要最大程度的激發(fā)民眾的社會參與和維權意識,幫助和促進他們提高解決各種顯性或隱性的社會矛盾和沖突的能力。

三、公共新聞理念的內涵

首先是媒體與受眾關系的新定位。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新聞傳播模式是單向信息傳播方式,媒體扮演著信息傳播者的角色,在傳播過程中居于主動地位,受眾僅是被動的接受者,忽視了受眾的積極參與價值。雖然雙向傳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受眾的參與作用,但是事實上也僅僅是停留在通過一些簡單層面的受眾反饋對新聞選題和報道方式做出一些調整。這種調整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公共新聞理念將公眾所涉事件、事件背后的公共領域包括入其中,更強調了媒體的主動介入和參與、推動和促進公共事件的協調解決,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媒體與受眾的關系是一種新定位。

其次是媒體社會公共責任意識的新定位。社會新聞雖然通過大量的形式各異的報道滿足了民眾了解和享受社會人生的各類喜怒哀樂,但是也存在內容過度追求吸引眼球、報道內容過于客觀化、報道角度和情感升華不當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受眾在某種意義上對整個社會媒體的公信力和公共責任意識產生了疑惑。公共新聞理念恰恰避開了社會新聞產生的這些問題和疑惑,它對媒體的社會公共責任意識進行了新定位,它側重于在一個現代化的公民社會中,媒體應該通過輿論參與的方式還權于民,引導和幫助民眾完整的行使公共權利,真正充分的享有社會媒體提供的真實公共信息,以便更加主動和更加自主的參與到公共政治生活中去,為自己的利益謀求最大化的滿足。

然后是對新聞本質的重新認識。傳統(tǒng)的單向或者簡單雙向的社會新聞傳播往往是直觀的反映新聞事實,忽略新聞本質的意義和內涵。公共新聞倡導的不僅僅是客觀反映新聞事實,還必須通過媒體的輿論介入來引導民眾對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改變。公共新聞理念倡導的社會價值體系是一種真正的“公民社會”思想,通過真實報道公共信息,引導社會各階層的思想觀念碰撞和融合,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公眾的新聞價值感知能力和社會公共問題的行為能力,從而提升公民社會自我化解矛盾、協調發(fā)展的能力。

四、公共新聞理念與社會新聞的融合

社會新聞的發(fā)展將來必然融合公共新聞理念,并將至少產生一下幾方面的重大影響和改變。第一是媒體扮演角色的公共轉變。傳統(tǒng)的社會新聞是收集、整理和社會信息的傳播者,主要對新聞事實的真實性負責,是純粹的第三方報道者,它不關心社會事件背后的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只在乎社會事件的過程。公共新聞理念不僅要客觀報道真實的新聞事件,還要通過輿論參與的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思考、想辦法解決公共社會問題,它關注的是如何跳出社會事實的報道形式來促進和推動社會生活的和諧與穩(wěn)定。

第二是新聞線索的公共來源多元化。公共新聞將不再是傳統(tǒng)的政府官員、社會人物、奇聞怪談占主導地位,將回歸到民眾的公共生活空間,新聞線索來源更多的是普通公民,主題更多是社會普遍關心關注的公共問題,它是由下而上的來輿論和引導民情。同步了媒體關注和公眾關注的價值,讓公民意見能夠更多的影響公共權力,更大化的實現公民權利。

第三是新聞報道指導思想的轉變。公共新聞理念指導下的新聞報道將以公民及其社區(qū)生活為基礎,在報道問題的選取上堅持多元化的公共聚焦,對民眾關心的公共問題長期跟蹤關注,盡量將問題的各方面信息都提供給公眾,幫助和推動他們主動積極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也不再簡單的關注新聞事件的矛盾沖突情節(jié),將更多的關注事件的內在因果聯系和利益與立場的殊異,將其中可能蘊藏的沖突和機遇窗口真實的展現給民眾,通過陳列和碰撞各方觀點意見,逐漸尋找到公共問題的解決之道。

第四是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新轉變。公共新聞理念倡導的是以公共利益為上,始終關注公共事件背后的利益協調與問題解決的公民自治之道,這不僅僅是媒體演變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國家和社會和諧共榮的需要。它將會更深層次、更高視角、更全領域、更具代表的在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李良榮.新聞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顏志香,萬軍.公共新聞提升媒介公信力探析[J].新聞界,2009(6)

[3]李洋,唐遠清.公共新聞:崛起的背景與前景[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4(3)

[4]李新紅.公共新聞:新聞媒體“公共服務”理念的回歸[J].東南傳播,2007(3)

[5]許劍.新聞媒體與我國當前公共領域的構建[J].新聞大學,2003(1)

篇3

1.在常規(guī)信息中挖深做透新聞

社會新聞報道如果只局限于展示現象或事件本身,容易被淹沒在同城媒體的競爭當中。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社會新聞報道應盡可能地揭示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出新聞背后的新聞,引起觀眾深層次的思考,為相關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才能體現出社會新聞的價值。

南京江心洲夾江大橋封閉改造,本來只是一條通告性質的短訊,南京電視臺品牌新聞欄目《標點》針對隱藏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疑問。夾江大橋封閉后雖然開通了免費輪渡,但免費渡船僅一艘,且該渡船已經長期停運,會不會有安全隱患?三個渡口僅其中一個免費開放,會不會使另外兩個渡口的人涌到免費渡口來?夾江大橋人行通道封閉了,會不會有非機動車輛和行人上快車道?

一條簡單的信息被做成了一組報道,且每個問題都深入而切實,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海事部門對渡船安全情況做了全面檢查,渡口工作人員嚴格控制乘客人數,交警在夾江大橋加強了警力,有效地遏制了免費渡口過分擁擠、非機動車輛和行人闖快車道的現象。這樣的報道起到了“未亡羊先補牢”的作用,從正面引導了市民。

2.用客觀事實引起觀眾的思考

在新聞報道中,適當而精到的觀點闡釋,可以強化新聞的社會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應把握好理性思辨的度,避免主觀色彩太濃和感情渲染過重。事實勝于雄辯,重點挖掘新聞的深層事實,表達記者的深層思考。

有大學生向《標點》欄目組反映,某大學門口有不少賭博機,致使一些學生沉溺于此,無心學業(yè)。記者通過暗訪發(fā)現,確實存在賭博機營業(yè),按照常規(guī)做法,抓拍一些鏡頭進行曝光就是一條片子。記者在深入了解后發(fā)現,這些經營賭博機的店面就在當地派出所的眼皮底下,記者向當地派出所舉報之后,派出所以記者舉報不能出警為由拒絕處理。后經過長達40多分鐘的交涉才勉強出警,而此時原本熱火朝天的店面已經關門打烊了。對于這一事件,記者沒有在新聞報道中下結論,而是客觀地將新聞背后的事實呈現出來,其要表達的觀點也就不言而喻了。相對于空洞甚至牽強的新聞評論,客觀事實更能引起觀眾的思考。

3.以精心策劃做出自己的特色

社會新聞很多都具有偶然性,好的新聞報道要用審視的眼光對報道的事物作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偶然性中發(fā)現必然性,做有用的新聞。有時,面對錯綜復雜的新聞素材,需要進行事先策劃、綜合分析、鑒別比較,進而掌握事件本質、確定采編角度、體現新聞價值。

篇4

近年來,隨著新聞報道形式的不斷變化更新,社會新聞受到了廣大受眾的喜愛,在從事多年新聞工作的實踐與摸索中,日常所采編的社會新聞占有很大的比重,下面就把自己對社會新聞采訪報道中總結出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社會新聞是指反映當前社會生活、社會事件、社會風氣、社會道德、社會問題的新聞報道。[1]它是從社會各個側面去反映和解決人們所關心的問題。社會新聞與時政、經濟、科教等被新聞界視為四大新聞支柱,社會新聞以其廣泛的題材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要使社會新聞很好地發(fā)揮其教育、鼓舞觀眾的作用,在報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社會新聞要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

社會新聞沒有專門的主管部門,它不會象其它新聞一樣,會有專門的人來主動的聯系記者,更多的是要靠記者平常的社會積累和社會聯系,記者要學會去找新聞。社會新聞發(fā)生在社會之中,存在于群眾之間,記者只有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和多渠道的消息來源,才能及時得到社會新聞的線索。記者應當扎根于社會,生活在群眾之中,在平時的采訪報道過程中,多關心群眾生活,多傾聽群眾呼聲,多了解社會風氣的變化,多研究社會上出現的問題,克服“等新聞”和“公事公辦”的衙門作風,這樣采訪的路子才會越來越廣闊,新聞線索也會越來越多樣。比如,在記者一次跟隨民政部門走訪貧困戶的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有一位母親,為了挽救自己患腎病的兒子,把自己的腎捐給了兒子而導致身體虛弱,無法勞動,生活貧困,隨后,記者對這偉大的母親進行了報道,引起了群眾的關注,在眾人的幫助下,她戰(zhàn)勝了身體上的不適,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如今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而在欄目本身,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線索的征集,比如在多年年,鲅魚圈廣播電視臺就開設了新聞熱線電視,就從群眾來電中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現在更是可以通過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獲得新聞線索。

二、社會新聞要注重反映群眾意見和呼聲

社會新聞在各類新聞題材中是最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要真正做到“三貼近”,關鍵在于報道內容上要集中反映廣大群眾的喜怒哀樂,體現群眾的切身利益,向廣大觀眾提供他們最為關心、最渴望知道的各種信息,記者應該深入到群眾生活中去,走進老百姓的家庭,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他們的呼聲和要求,反映他們的所思所想,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要做到不單純?yōu)榻沂締栴},還要為群眾解決問題。比如,在一期對市政設施老化,導致一小區(qū)污水四溢的報道中,記者就是根據群眾提供的線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報道,節(jié)目播出后,得到了市政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們立即派人對出現問題的設施進行了維修,解決了小區(qū)污水問題,真正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

三、加強報道的服務性和知識性

社會新聞要注意為群眾的生活服務,盡可能滿足觀眾的需求,電視記者面對日常生活中大家已司空見慣的又不大注意的事,對人們都想知道又不甚了解的事,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能從普通的事件中找到新聞,比如家庭問題、婆媳關系等等,在社會上被認為是“清官難斷”的難題,社會新聞就可以在這方面的報道中,用事實,用事例去讓觀眾自己去肯定或否定,贊揚或批評,樹立新風尚,弘揚真善美。而對于象風土人情,奇聞趣事等題材的社會新聞更能開拓觀眾的視野,增長知識,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比如,在母親節(jié)活動期間,對一些孝順公婆的好兒媳,好兒女進行報道,引發(fā)了人們對孝道的討論,激發(fā)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敬母愛母的行動中,弘揚了社會風氣。

四、社會新聞中紀實的手法的應用

社會新聞報道多是報道發(fā)生在人們身邊的人和事,大都都具有事件性,即事態(tài)發(fā)生、進展的過程都可以再現,事件的內容更是可以發(fā)揮電視節(jié)目聲畫并茂的優(yōu)勢,用紀實的手法再現現場,使新聞不僅在內容上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在形式上也同樣的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篇5

發(fā)掘“碰撞”元素

在報道爭議性社會新聞時,外宣工作者通常能把握住一些辨識度較高的體現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元素,而因個人閱歷、知識結構、興趣等方面的限制忽視一些較為“隱蔽”的元素。實踐證明,許多國內熱點事件也是海外關注的焦點,但一些看似“波瀾不驚”的事件也可能具備吸引外國受眾的潛質。

今年年初,采用“活熊取膽”技術生產熊膽藥品的福建歸真堂公司擬上市融資擴產,引起網民巨大爭議,國內主流媒體競相報道。該公司迫于輿論壓力,不得不通過向媒體開放養(yǎng)熊場來證明“活熊取膽”并不殘忍,并表示早已廢棄給熊穿“鐵馬甲”、插鐵管的原始取膽辦法,中國中藥協會也召開新聞會為其辯護。在此過程中,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媒體播發(fā)了內容詳盡、角度多樣的外文報道,被海外主流媒體轉載,并引發(fā)它們對事件持續(xù)、熱切的關注,是我國外宣媒體一次較為成功的報道實踐。筆者認為,該事件之所以能在海外“火”起來,主要是因為它涉及中藥和動物福利“一中一西”兩個熱詞。

中醫(yī)藥是古老中華文明的產物,它對中國人來說司空見慣,在外國人眼中卻十分神秘。這是因為,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無法被西方現代醫(yī)學解讀,“經脈”、“活血”等為中國人熟知的術語令外國人備感困惑。近年來,伴隨中醫(yī)藥走出國門,其“神奇”療效也逐漸被認可,但外國人對它的態(tài)度仍是將信將疑,也使中醫(yī)藥話題成為海外關注熱點。相反,“動物福利”概念對于中國人來說則是西方文明的“舶來品”。西方社會具有較為完備的動物保護理念、法規(guī)和組織,公民如若遺棄動物將面臨罰款甚至牢獄之災。一些國家的動物保護舉措足以讓中國人瞠目結舌:對寵物居住面積有明確規(guī)定,寵物可繼承遺產,豬農必須每天陪伴每頭豬并提供玩具,狗主人一個星期至少要遛3次狗,否則將被罰款數百美元……。反觀國內,雖然近年來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漸強,但被遺棄的流浪貓狗仍是尋常街景,有些地方甚至還保有食狗肉狂歡的習俗。

基于這些強烈的文化沖突,我們不難想象,當熱衷于促進動物福利的普通海外讀者聽聞“活熊取膽”這種動物入藥方式時會多么震驚。作為筆者采寫的《中國熊膽企業(yè)謀求上市遭炮轟》英文稿的第一位海外讀者,新華社美國改稿專家史蒂文一邊閱讀一邊感嘆:“這太可怕了,我希望有機會親自去熊場采訪。”

無獨有偶。今年7月,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正式,其修訂負責人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同志’(指代同性戀)這個義項我們不是不知道……但是作為一部規(guī)范性的詞典我不收它,就說明我們不想提倡這些東西,不想聚焦這些東西。”這段出現在采訪末尾的表述僅被幾家國內媒體轉述,也沒有被國內民眾廣泛關注。筆者基于對同性戀議題的個人興趣,預感這位負責人的價值觀判斷極可能引起同性戀群體和研究人士不滿,于是采寫了英文報道《現代漢語詞典拒錄“同志”義項引爭議》。出乎意料的是,幾天后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合眾國際社、《赫芬頓郵報》等主流海外媒體紛紛報道了該事件,且都引用了新華社稿件。

這個“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對外報道案例凸顯出中西方文化在同性戀議題上的碰撞。在中國,同性戀行為與傳統(tǒng)文化相悖,但伴隨社會開放程度提高和受西方文化影響,同性戀已于2001年被從中國官方制定的精神障礙列表中去除,此外,國家正積極開展干預項目降低艾滋病在同性戀中的感染率,不少倡導同性戀者權益的組織和網站涌現出來。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主流社會文化對同性戀的容納程度要相對滯后,該群體仍要承受“污名”,處于弱勢地位,這或許能從側面解釋為何《現漢》事件在國內反響平淡。在許多西方國家,盡管在宗教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反同”呼聲從未消失,但公眾、媒體和政府普遍可以理性對待同性戀,許多社會精英人士勇于“出柜”,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美聯社報道稱,本屆倫敦奧運會上共有23名選手公開同性戀身份,并有多人獲金牌。筆者認為,正是這種文化差異使《現漢》爭議吸引海外關注。事實上,外媒早已開始關注中國的同性戀議題,對“同妻”(男同性戀者迫于社會和家庭壓力而娶的妻子)困境、同性戀選美等事件都有深入報道。

這些案例提醒我們要時刻將讀者的興趣點作為首要關切,通過廣泛閱讀和積極參與跨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進一步增強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度,鍛煉發(fā)掘事件背后“文化碰撞”元素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后的“文化休克”體驗(指人進入陌生的文化環(huán)境時,因失去熟悉的社會交流符號與手段而產生的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懼感)正是這種“碰撞”的真實寫照。此外,美國專業(yè)研究機構將在美國出現的爭議性公共議題梳理為包括墮胎、動物實驗、同性戀、種族主義、性教育、政治腐敗、媒體暴力、以及人權等在內的數十個主題,這可為我們在選題方面提供一些啟發(fā)。

突出傳播效果-

外宣工作者在敲定體現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題材后,還需在稿件結構、角度、內容和語言等采寫環(huán)節(jié)精心打磨,確保稿件在各方面符合海外受眾的閱讀喜好,從而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

1 體現沖突

既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能夠吸引受眾眼球,我們在寫作上就應當注意把握“沖突性”。在這一點上,外媒的做法值得借鑒。例如,法新社在報道“歸真堂”事件時播發(fā)的《中國公司向媒體開放養(yǎng)熊場》一文,其導語和第二段就充滿濃濃的“火藥味”:

北京一一家經營傳統(tǒng)中藥的公司因被指“虐待動物”受到網民討伐,其于周三向記者開放了下屬富有爭議性的養(yǎng)熊基地。

長久以來,熊膽被中國人用來治療各種疾病,然而人們對它的實際療效抱有質疑。此外,那種在動物保護者眼中“令熊痛苦難忍”的取膽過程也引起公憤。

2 巧添背景

絕大多數海外讀者對中國知之甚少,這要求我們在呈現文化差異的同時要特別注意添加關于中國文化的背景信息。從實踐來看,背景添加的方式有多種,原則是要做到隨時為讀者答疑解惑。

以筆者的實踐為例,英文稿《中國熊膽企業(yè)謀求上市遭炮轟》在十分靠前的位置介紹熊膽入藥的歷史,通過不同采訪渠道論述熊膽的功效,并介紹了我國黑熊養(yǎng)殖業(yè)的規(guī)模。在講述“活熊取膽”技術時,稿件特別注意從歷史的視角來說明“活熊取膽”產業(yè)在中國的發(fā)展,詳述數十年來“活熊取膽”技術的沿革。

在背景添加方面,外媒還有很多技巧值得我們借鑒。例如,美聯社播發(fā)的“歸真堂”稿件并沒有滿足于就事論事,而是聯系近年來國人為動物保護所作的努力,體現中國社會對其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提升了稿件的立意,并從客觀上為中國的海外形象加了分。

動物福利在中國愈發(fā)受到關注。包括籃球巨星姚明和動作演員成龍在內的公眾人物呼吁停止食用魚翅,以及其他可能虐待或威脅瀕危物種的傳統(tǒng)行為。……

這種變化體現出(中國)日益增強的環(huán)保和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以及國民的日漸富裕。現在。許多普通中國人飼養(yǎng)寵物。出國旅游,并對一些曾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傳統(tǒng)改變了態(tài)度。

近年來,動物保護組織已經多次組織解救被關在籠中、即將被運往餐廳和市場的貓狗。在那里,它們會被屠宰,被做成“美味”或“滋補”的菜肴。……(美聯社)

3 客觀嚴謹

長久以來,西方媒體對爭議性議題的報道一直強調客觀性。以此塑造媒體的中立形象,維護其社會公信力。《紐約時報》、路透社、《洛杉磯時報》等海外權威媒體都強調記者在處理爭議性議題時要特別避免偏見和觀點失衡,要求記者必須公正客觀地呈現雙方觀點,并給予雙方平等的話語權。由于外宣媒體具有官辦背景,對外報道就更需要恪守“客觀、公正、平衡”的報道原則。

在社交媒體發(fā)達的互聯網時代,爭議性話題的背后往往有網民推動,這似乎為報道提供了一條“捷徑”,因為觀點在網絡上唾手可得。事實上,許多國內媒體也正是這樣操作的,隨手摘錄幾位網民的不同觀點便完成了形式上的客觀平衡。其實,這與西方新聞報道原則中對消息源和內容準確性的“苛刻”要求相抵觸。例如,美聯社規(guī)定記者應提供消息來源的全名和確認該消息來源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年齡、頭銜、所在公司、組織或政府部門的名稱。這便要求外宣工作者要關注網絡輿情,但在采寫環(huán)節(jié)要做到超脫于網絡。

篇6

關鍵詞: 英語課堂 新聞話題討論 通識教育

1.引言

通識教育,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歷經改革與探索,日漸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共識。我國著名學者李曼麗對于通識教育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就其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應該接受的非專業(yè)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yǎng)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yè)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弘揚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

顯而易見,大學英語教育與通識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語教育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踐通識教育的重要途徑。然而,多年的應試教育使英語存在明顯的工具化傾向,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現通識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大學英語課堂引入社會新聞話題討論,有機地將英語教學與通識教育結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導學生辯證性地看待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生活的參與度,從而使學生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的人”。

2.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只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還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是個體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于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應該是學習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建構主義強調社會性相互作用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相互爭辯和討論,合作完成任務,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對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學英語課堂引入社會新聞話題討論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選取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話題,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話題,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就話題展開討論,并對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與監(jiān)督的作用,課堂的主體是學生,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

3.社會新聞話題討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3.1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加強

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明確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依然無法“開口說話”,更不用說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語言使用中學習語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學英語課堂引入新聞話題討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學生對于新聞話題的關注,使他們對于討論充滿興趣,這無疑可以增強學生對課堂討論的參與意識。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與陳述,既可以幫助他們掌握關鍵詞匯,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與英語交際能力。

3.2通識教育的實現

網絡是現代社會大學生了解社會新聞的主要方式,但是現在的網絡新聞報道存在諸多問題,如報道不完整、報道失實等,極大地誤導學生,使學生無法對事物形成正確的認知。大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語課堂引入社會新聞話題討論,給學生正確的引導,通過辯論交流的方式傾聽大家的意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可以加大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度,培養(yǎng)其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4.教學過程可能存在的問題與應對

4.1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

從中學時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學時代的四六級考試,都是典型的終結性評估手段,“應試”似乎已成為教師教授英語、學生學習英語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斷進行的英語教學改革意味著形勢的改變,《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已不符合現代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首先,大學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教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引導學生用英語思考,訓練他們的英語思維模式,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傳授和討論與培養(yǎng)學生怎么做社會人結合起來。其次,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起引導與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作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4.2新聞話題的選擇

新聞話題的選擇是否合理至關重要,關系到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話題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話題是否具有可討論的深度等問題。首先,話題的難度是影響學生口語輸出與討論參與度的重要因素。社會新聞話題討論,相比于普通話題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即時性,這無疑加大了課堂討論的難度。因此,在選擇話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水平,使話題討論具有可操作性。同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英文關鍵詞、背景信息等。其次,選擇的話題討論應該是開放性的,而不是封閉性的。要給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空間,進行邏輯推理、原因陳述等,而不是簡單的“是”與“否”。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給予引導,學生主體參與,培養(yǎng)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選擇話題時,要考慮話題的延展性。將話題討論擴展到課本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到整個的英語課堂上,而不僅僅是話題討論上。

4.3話題討論效率

一直以來,英語教學都存在“費時低效”的問題,在課堂引入新聞話題討論也可能出現這種問題。話題討論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討論是一種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講授法的單向信息傳遞,也不同于談話法的雙向交流模式,而是眾多討論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如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并有所收獲就成為一個難題。對此,教師要對英語課堂進行有效的分組,考慮到不同英語水平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充分發(fā)揮英語水平較好學生的引導作用,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進行積極鼓勵,增強其自信心。小組討論時間要合理,并及時進行匯總報告或辯論。而且,要實現新聞話題討論的有效教學,一定要做好課后的反饋與總結。例如給學生布置課后寫作類的任務,對課堂討論內容形成書面報告等。

其次,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要把握好話題的選擇,考慮到學生語言輸出的難度,還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英文關鍵詞、背景信息等。對于小組討論,教師要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與引導。話題討論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可能會導致不同的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或狀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與進度。

最后,教師和學生都需要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引導者,積極鼓勵所有學生參與話題討論,鼓勵小組合作。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動者。

5.結語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社會新聞話題討論,有機地將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又促進了人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大學英語教學與通識教育的共同目標,但是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需要廣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線的英語教師共同努力,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全方位的理論反思,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東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大學英語[J].高教研究,2009,6.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篇7

社會熱點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一種是事關大局的難點問題。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中,社會利益的調整,必然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引起一些新的沖突和社會矛盾。比如: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的矛盾,經濟發(fā)展與能源、資源、環(huán)境的矛盾,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教育、科技、技術創(chuàng)新之間的矛盾,農村整體小康與局部貧困的矛盾,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和下崗職工再就業(y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問題,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問題等。對這些帶有全局性的難點、熱點,不少新聞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開設了諸如“新聞熱線”、“百姓熱線”、“熱門話題”、“熱線時空”等專欄、專版、時段。綜觀近十年在報界發(fā)展起來的晨報、都市報等生活類報紙,無一不是靠報道社會熱點起家的。以河南報業(yè)集團主辦的《大河報》為例,在一版報眉上方,即赫然印著新聞熱線電話號碼,并有每日24小時值班的承諾和新聞信息有獎征集的告示,三版又開辟了“省會新聞熱線”,遇到“突發(fā)事、新鮮事、煩心事、高興事”可以撥打熱線電話;五版又開辟了“關注百姓柴米油鹽、反映大眾喜怒哀樂”的民情民聲專欄等。如此辦報,焉能不“火”?

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多數媒體能夠做到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精心運作、正確引導,確保基調平穩(wěn),注重社會效果;也有少數媒體缺乏政治敏感性,對社會熱點問題“度”的把握失當,發(fā)稿數量過多,密度過大,亮點不能凸顯出來,使人們看不到希望,引發(fā)了一些不該發(fā)生的矛盾,結果給黨和政府幫了倒忙添了亂。類似的教訓也并不罕見。

社會熱點的另一種類型是突發(fā)性事件。比如煤窯的坍塌事件、壓力容器的爆炸事件、有毒化工原料的污染事件等,都屬于這類社會熱點。對這類人命關天的典型事件,從曝光那天開始,新聞媒體往往要沖破阻力,頂著壓力進行追蹤才能奏效。耐人尋味的地方不在于事情的結果,而是事情變化的過程。這類社會熱點,就像一塊燙手的山芋,輕則遇到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重則采訪者的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因此而被打擊報復者有之,被解職開除者亦有之。也有的熱點新聞稿件因為細節(jié)失實或文字語言表述不當而授人以柄,引發(fā)了糾纏不休的新聞官司。所以,突發(fā)性事件僅靠新聞媒體“單槍匹馬”難以奏效,必須爭取各級黨政領導的支持配合,或者與政協的民主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合力才能有好的效果。

當然,并非所有的突發(fā)性事件都能形成社會熱點。只有那些具有普遍意義、典型意義的社會新聞,才應是新聞界首選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掌握熱點引導的藝術、時機和節(jié)奏,善于發(fā)掘新聞背后的內涵,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拓展。不能把那些新聞價值不大、沒有多少警示意義的突發(fā)性事件炒熱,更不能把那些錯誤的東西炒熱。根據新聞宣傳紀律,對于正在偵查、的案件和有關縱火、爆炸造成慘重傷亡的火災案例,也不能公開報道。同時,也要警惕那些用推算法制造的“泡沫新聞”和虛假熱點,諸如農村興起讀書熱等,用點上真實的數字,作出面上虛假的估計,以欺世盜名。如果把這些人造的虛假熱點,當成了解社情民意的依據,非出洋相不可。

有人擔心新聞媒體關注社會熱點攪亂了形勢,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事實并非如此,社會熱點是客觀存在,不在于新聞媒體是否關注,而在于如何關注。再說,在信息發(fā)達的時代,蓋子也是捂不住的。相反,正是由于新聞媒體沖破阻力并關注了事件,引起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注,才有利于解決問題。社會熱點是黨和群眾的共振點,新聞熱點把讀者和媒體緊緊連在了一起。也有人說,新聞熱點影響了當地黨政領導的形象,我們說,這也是站不住腳的,對那些人命關天的大事,對群眾的切身利益,黨和政府有責任解決,新聞媒體也有責任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對媒體來說,對熱點的報道,要本著為黨和政府解憂、幫忙不添亂、促進問題解決的原則,其目的是樹立黨和政府能夠解決存在問題的整體形象,使人民對黨和政府增強信心、看到希望。

篇8

關鍵詞:電視;民生新聞;傳播;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民生新聞概述

從大的方面講,民生新聞是社會新聞的一個分支,民生新聞在體裁上傾向于簡短,內容大多是反映一般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現狀。民生新聞以 “平民生活、平民風情、平民意向”為主,多寫的是發(fā)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一些新事、怪事和爭端事件,記者經過親臨現場、重點人物跟蹤調查、發(fā)表自身的評價等方式真實再現事發(fā)經過。

民生新聞的基礎是表達老百姓的意愿、考察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現狀、關心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使眾多的老百姓喜歡觀看民生新聞,不同的人群,對民生新聞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所以,民生新聞能影響到群眾對自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走向。民生新聞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報道方法,在報道老百姓生活當中重大事件時,普遍運用及時、精準、內容豐富的形式,這些方法也應用在國家隨時調整的政策、市場價格、傳染病防治、天氣情況、嚴重災難等方面,關系到人們的自身利益。民生新聞在時間要求上可以后延,再現社會真實情況,從老百姓地實際生活出發(fā),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現狀和生活空間,語言側重于趣味性,對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細小片段也不放過,力爭全面反映百姓的生活現狀。

2、電視民生新聞對社會的積極影響

2.1 引導輿論,弘揚主流價值觀

新華社著名總編認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兩個“輿論場”,一個是新聞媒體利用播報新聞形成的新聞“輿論場”,另一個是民眾在生活當中關于新聞事件評論口頭“輿論場”,也就是公眾根據自己的認識和想法,對日常生活和當前社會中熱門問題進行的評論,能夠在特定的人群中形成一定的影響,民生新聞就是利用描寫老百姓身邊的事和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來完成自身的效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指導百姓的行動方向和人生價值取向。

2.2 答疑解惑,體現社會服務

新聞媒體的解疑釋疑,就是自身利用對新聞事件的選取、理解、解釋以及評論、斷定、跟蹤等方法,使新聞有一定的傾向性,在新聞的結構方面也有一定的變化,來達到對人們的行為和理解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新聞媒體就是要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門問題和關系到群眾自身利益的問題,回答群眾心中對事件或政策不理解的方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導向功能,疏通群眾的思想。

2.3 輿論監(jiān)督,促進社會公平

輿論監(jiān)督是新聞媒體發(fā)揮自身作用的途徑之一,因為新聞媒體本身受到很多方面的關注,其中不乏對它施加壓力的方面,但它對社會的影響力非常突出,例如《焦點訪談》節(jié)目在剛開始的時候真正是敢于真實報道與評論社會當中事件,但由于來自各方面的社會壓力,和各種因素的不斷變化,在后來的一段時間內,媒體輿論監(jiān)督變得軟弱無力,缺乏說服引導作用,使自身的發(fā)展也受到了制約,民生新聞為輿論監(jiān)督找到了一個絕佳的發(fā)展方向,利用自身優(yōu)勢,通過訴說百姓關心的事件來引起廣大民眾的輿論支持,運用廣大民眾的力量,使民眾利用多種手段參與進來,增大輿論監(jiān)督的影響力。

2.4 人文關懷,促進社會和諧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在各個方面彰顯人的重要性,無論是社會發(fā)展,還是保護自然,都需要人的主動性和價值觀,民生新聞就是在尊重“人”的基礎上,表現對百姓的關注,展現社會美好方面,民生新聞在提倡創(chuàng)建美好和諧社會的同時也使自身的價值得到了提高。

3、民生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的負面影響

民生新聞及時反映社會百態(tài),民生新聞的傳播發(fā)揮著重要的輿論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視民生新聞傳播的廣泛性帶來的負面影響。

目前,部分電視臺為提高視率,追求強烈、鮮明的視覺沖擊效果,對社會上的暴力、吸毒等案件過于熱心,而且社會負面新聞的比重偏大,過多暴力、事故、災難等社會負面新聞的報道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的同時,也造成了心理恐慌,以致對社會失去信心、對生活產生消極的態(tài)度等負面作用,這類民生新聞的傳播應引起社會和媒體的思考。

負面民生新聞是民生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現狀的真實反映,負面民生新聞報道一方面要尊重事實、反映現狀,一方面給人們以警醒,希望通過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和社會輿論減少負面事件的發(fā)生,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實現和諧社會文明發(fā)展。但是,負面新聞報道過多卻與民生新聞傳播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馳,尤其是青少年是非觀念還不是很成熟,自制力較差,容易受負面新聞報道的影響,錯把負面現狀當成是新奇、刺激、追求,有可能就加重了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同時,負面新聞報道過多不利于市民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人處于對社會的憂患、恐慌、無所適從之中,不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

4、提升電視民生新聞價值的有效對策

4.1 以民生為根本,提升節(jié)目品位,創(chuàng)新節(jié)目形式

(1)準確定位,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主持人

民生新聞與其他新聞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立足民生,所以,民生新聞內容上要定位在關注百姓生計、百姓生活上。在新聞報道上主持人的語言作用不可忽視,必須要注重人文關懷。因此,現代民生新聞發(fā)展的關鍵就是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節(jié)目主持人。首先是樹立為民服務的傳播觀念,提高自身修養(yǎng),強化其基本功,盡量使播報親切自然,播說結合,為百姓生活樹立正確坐標;其次是建立獨特的播報風格,認清民生新聞的特征,以獨特的視角、獨特的思維方式、獨到的見解為百姓報道新聞。

(2)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的品位

要打造民生新聞品牌就要提高節(jié)目自身的品位,節(jié)目要定位在較高的格調上,不能單純地記錄。節(jié)目內容不能僅停留在街談巷議上,要能以小見大,對反映時代變化,推動社會發(fā)展有所幫助。所以要將“公共新聞”的理念引入到民生新聞中,使二者有機結合,提高節(jié)目的文化含量。同時對現有的新聞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跨區(qū)合作,開闊當地觀眾視野,提高收視率,避免同質化的問題。

(3)創(chuàng)新電視民生新聞的節(jié)目形式

為了避免電視民生新聞傳播形式雷同的問題,創(chuàng)新節(jié)目形式是必然的選擇。具體來說,可以結合當地的地方特色進行報道,例如東北方言特色濃厚,可以用其播放地方民生新聞;在新聞評論上盡量要做到幽默、風趣,達到啟迪的目的;采用新型的報道形式,貼近觀眾,讓觀眾參與其中,進而提高收視率。

4.2輿論導向要正確,強化監(jiān)督職能

首先,記者要深入到群眾的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貼近百姓生活,與實際相連,才能為百姓報道更加有意義的民生新聞;其次要善于運用政治功能,強化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性與社會責任感,將輿論導向放在首位,盡量避免民生新聞的低俗化,提高民生新聞的科學性、知識性及實用性;最后要堅持正面報道為主,作為新時代新聞工作者,要始終堅持科學的新聞價值觀,強化責任意識,以文化傳播為己任,將有益的文化傳播到觀眾中,提高受眾的文化品位。

4.3加強深度新聞的報道

新聞報道必須要以客觀的角度去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實,記者要堅持中立立場,將新聞事實客觀地呈現給受眾,在報道中要堅持專業(yè)主義精神,盡可能詳盡地為公眾報道事實,為受眾服務。新聞從業(yè)者要以專業(yè)主義的核心價值作為電視民生新聞的標準,體現民生情懷,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提高電視的收視率,促進經濟價值的提升。民生新聞不能單純地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收視興趣的層面上,也不能過于受到世俗化問題的影響,要朝著縱深的方向發(fā)展,樹立新的生活方式及主流價值觀,進行深入報道,在報道中堅持人文關懷,顯現媒介強大的文化整合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生新聞傳播對社會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不斷地對民生新聞傳播進行管理、改進,從而保證民生新聞真正能夠起到積極的社會輿論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志紅.對電視民生新聞的反思[J].新聞知識,2006.

篇9

一、社會負面新聞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

目前,我國社會上還存在一些消極、腐敗、冷漠、見義不為等不良現象,這些有悖社會道德甚至是觸犯法律的事件時常見諸報端和網絡,引起社會的極大反響,特別是“網絡大謠”的出現,讓成年人都難以甄別和冷靜對待,那么對于青少年來說,影響更是巨大的。很多負面新聞事件的本質與我們思想品德教學的內容背道而馳。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因此對思想品德教學所講授的相關內容有抵觸情緒,甚至有的學生認為是老師為了讓他們變成乖學生而忽悠他們的。對于辨別能力弱的學生,以往教育所灌輸的正能量也逐漸被抵消。

二、應對策略

1.及時把一些重大的社會新聞和熱點話題放置到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實事求是地剖析案例,取得學生的信任

引導學生客觀看待問題,使學生樹立人間有愛和正義永存的信心。例如,在“小悅悅事件”發(fā)生以后,我就及時把這個事件放置到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學會珍愛生命》)。首先,介紹事件經過,然后發(fā)問,引起學生思考“是什么導致七名路人選擇了冷漠?”“如果你是經過的路人,你會怎么做?”“假如自己遇到類似的不幸事情,你是否渴望路人的救助?”大部分學生抨擊了冷漠的路人,褒揚了救助小悅悅的拾荒者,并且表示如果自己是路人,會選擇上前幫忙,假如是自己遇到了這樣不幸的事,希望能遇到好心人救助自己。學生把問題回答完了,但這只是個鋪墊,這個事件問題的關鍵在于分析“為什么其他的路人如此冷漠?”這時肯定學生的回答值,對于問題的也分析合情合理。這時教師卻主動出示了“南京彭宇案”,好心扶摔倒的老人反而被告上法庭,再次激起學生思想上的斗爭和價值取向。然后,教師展開教材的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珍愛生命,在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思己及人珍愛其他(他人)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我們需要伸出雙手傳遞愛,而不是袖手旁觀傳遞著冷漠。當有生命需要挽救的時候,我們要盡自己的能力去給予幫助,被人”反咬一口“的情況畢竟是少之又少的個案,這也是為什么會引起社會的巨大反響和討論的原因。是承擔些許風險還是讓良心不安?我想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無愧、生命無憾。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既肯定了學生的分析判斷又實事求是地主動搬出個案,使學生的心逐漸與老師的觀點拉近,又通過思想品德教學的相關內容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用老師的結論引起學生的共鳴,抵消社會負面新聞對思想品德教學正能量的影響。

2.各學科老師和班主任形成合力,引導班級的輿論導向

篇10

[論文摘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中出現的失信行為和信用危機,已經嚴重地危害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必須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奠定社會誠信制度的基礎;加快法制建設步伐,為社會誠信制度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扎實推進社會誠信制度建設。

誠實信用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把“明禮誠信”寫入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我國民商法也把誠實信用確定為基本原則之一。但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一些公民和經濟組織的“利”和“義”的天平卻慢慢發(fā)生了失衡,各經濟主體受到了利益價值的挑戰(zhàn),信用危機已經在社會上時時出現。失信行為已經危害到國家經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誠信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全社會認真對待的重大社會問題了。

一、當前我國社會誠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當前,我國的社會誠信狀況不容樂觀,有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中正在發(fā)生著誠信危機。信用環(huán)境惡化已經對經濟社會生活產生諸多嚴重危害。經濟學家茅于軾在分析我國總需求不足、市場疲軟的原因時指出,總需求的不足禍在信用短缺。我國一些經濟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拖欠貸款、稅款,違約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披露虛假信息、質量欺詐等不誠信行為,增大了國民經濟運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成本,揭制了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信用是企業(yè)最寶貴的無形資產和產品附加值。我國當前經濟發(fā)展總需求不足,企業(yè)國際競爭力不強,其根本禍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講,信用環(huán)境惡化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危害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市場缺乏信用將嚴重影響社會的投資和消費。二是破壞企業(yè)的正常經營,加大企業(yè)運管成本,削弱企業(yè)競爭力。三是影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使宏觀調控政策難以發(fā)揮作用。四是信用惡化還直接破壞社會法制基礎,經濟主體以種種不正當的手段競爭,各類經濟主體難以形成以契約為基礎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機造成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水平下降,制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當前社會轉型期誠信缺失產生的原因:一是傳統(tǒng)誠信觀念沒有及時更新,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fā)展的要求。我國儒家傳統(tǒng)的誠信不是作為人們的權利、義務來確定的,而是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所追求的目標。它的誠信行為規(guī)范是特殊主義的,不是普遍主義的。它認為道德的誠信應該是出自內心的、自愿的、不計利害的,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經過自身長期修養(yǎng)才能達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誠信是面對全體公民、組織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經濟主體必須遵循的起碼的道德義務。二是同我國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有關。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被組織成一個全國大一統(tǒng)的企業(yè),社會各部門、各單位、各利益主體不是以經濟利益、以誠信為紐帶聯系起來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計劃聯系起來的。在當前政治、經濟體制轉型期,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仍然發(fā)揮著影響,抗拒著市場經濟的沖擊。特別是在追求各自經濟利益時,開始顯得張慌失措,無所適從,導致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發(fā)生。三是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誠信制度體系對誠信缺失者予以嚴懲,使失信者無所畏懼,結果造成信義貶值,誠信受到嘲弄,這是當前誠信缺失極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極小的成本,卻能夠獲得極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給心存詭異者留下可乘之機,他們鉆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交易優(yōu)勢,聚斂不義之財。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更使不法之徒有恃無恐,變本加利破壞誠信。誠信體系缺乏司法保護,失信者不能及時得到嚴厲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產生。五是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沖擊及宣傳和思想教育工作滯后,造成人們思想混亂。加之經濟結構調整,出現大量下崗職工及弱勢群體,社會分配差距不斷拉大,貧富懸殊等社會現象發(fā)生,都引發(fā)拜金主義滋生,道德觀、價值觀混淆,使社會信用環(huán)境整體惡化。

二、加強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一)建立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和良性運作的一塊基石

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誠信經濟,完善的市場經濟必然有發(fā)達的誠信制度體系相伴隨。因此,發(fā)達完善的誠信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制度之一。市場經濟是建立在誠信基礎之上發(fā)達的商品交換經濟,誠信是構成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要素,一切經濟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誠信。不僅要有完備的信用形式、發(fā)達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構建健全的社會誠信制度。市場經濟對誠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經濟固有的特征,往往會導致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可以說,一個規(guī)范有序的市場,誠信是市場主體的準入證和通行證。因此,誠信是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誠信制度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健康發(fā)展和運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是經濟主體追求長遠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經濟主體都會自覺遵從經濟學的理性法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會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長期不斷的交易中逐步積累和實現。如果經濟主體通過不誠信的方式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維持長期的欺詐和投機取巧行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斷發(fā)展壯大,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就是當今許多跨國大公司、知名企業(yè)格外重視信譽的原因。一句話,企業(yè)要健康發(fā)展,并不斷取得越來越大的經濟利益,就必須樹立誠信形象,維護其信譽。當然維護信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過這種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為誠信形象不但是無形資產,也是有形資產,它能給企業(yè)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如名牌產品銷量大、價格高等。也就是說,企業(yè)維護信譽也是一種投資,同樣可以從中取得凈收益,這種凈收益是企業(yè)維護信譽付出的成本與所獲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業(yè)為維護信譽而放棄的機會成本,諸如信守承諾而蒙受的經濟損失,為保持良好的財務比率而放棄的投資機會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是提高經濟效益,節(jié)約社會成本的必然選擇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經濟道德、市場理論要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必須有完善的誠信制度體系,要求人們具備契約意識和嚴格遵守契約的約束。誠信、契約精神是社會經濟運行的劑,它能保證各項經濟活動順暢進行,節(jié)約社會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從而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無視契約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誠信使我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造成許多無謂的損失,使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無端增加,導致經濟運行不暢,加大經濟運行的內耗和磨擦力,甚至導致社會經濟秩序混亂。我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根本目標是加快經濟發(fā)展,提高經濟效益。但我們在市場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決誠信缺失問題,就會抵消體制創(chuàng)新所產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國盡快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

當前我國的各類經濟主體,公民、企業(yè)、銀行、中介組織、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誠信缺失。如公民的納稅意識、知識產權意識相當薄弱;企業(yè)不信守合同,拖欠債款和賴賬;銀行呆帳率過高;政府官員以權代法,地方保護;就連本應最具信用形象的社會中介組織,同樣也存在信用危機問題。我國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維護好國內市場秩序。這不但有利于國內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闊步邁向國際市場,而且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國內投資環(huán)境,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吸引跨國公司投資。誠信是世界各國人民普遍認可的道德規(guī)范,歷來是做人和發(fā)展事業(yè)的根本,是社會得以形成凝聚力,社會競爭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沒有高度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我國將難以參與國際競爭。同時,誠實守信也是文明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石,中國現代化進程需要重建社會誠信制度體系,降低效用風險的危害。因此,在WTO環(huán)境下,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已刻不容緩,已成為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與穩(wěn)定,走向世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誠信制度的思考

誠信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現代社會成員必須恪守的基本準則之一。它不僅體現了社會成員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約束,同時也是保證市場經濟下契約和文明規(guī)則實現的前提。構建與世貿組織規(guī)則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的誠信制度體系,是擺在我國面前的重要任務。

(一)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奠定社會誠信制度的基礎

目前我國尚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市場發(fā)育狀況和社會信用環(huán)境還很不理想。因此,還不能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來推動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推進。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是推動全社會建立誠信制度體系的基礎。加快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應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盡快完善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二是進一步加大國家信用政策法規(guī)貫徹執(zhí)行力度和執(zhí)法力度。三是積極建立公民、組織信用征集、評價、管理體系以及相應的數據庫,為實現信用科學管理奠定基礎。四是推動社會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發(fā)展。五是積極推動經濟組織進一步加強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為加強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誠信,不但包含倫理道德因素、經濟因素,更離不開社會法律制度,它們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加強公民誠信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會誠信制度體系,一要把社會法制建設與公民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在公民中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樹立把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結合、相統(tǒng)一的觀念。二要努力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傳教育的同時,加大執(zhí)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信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經濟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視培養(yǎng)公民的契約精神。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以契約精神為核心的契約文明是構建現代法治與現代德治的思想基礎之一,契約精神是文明公民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它是平等觀念、自主意識、合作精神、誠信能力的有機結合。四要恪守司法職業(yè)道德,為公民道德建設作出表率。國家的司法隊伍、公務員隊伍以及其它公職人員隊伍,代表著國家形象、社會形象,必須在廉潔從政、執(zhí)政為民、公正司法、加強自身修養(yǎng)、嚴格自律、忠于職守等方面作出榜樣,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形象,促進全體公民的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制度建設。

(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誠信,扎實推進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建設

中華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蘊和文化、文明底蘊,我們要充分挖掘和發(fā)揮堅持操守、講究誠信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資源,結合現代法治精神,積極構建現代誠信制度體系。具體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一是務虛與務實相結合。建設社會誠信制度體系,宣傳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僅僅停留在輿論防惡上,還必須出實招,必須堅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經濟的等多種手段,激勵和表彰講誠信的人和事,譴責和嚴懲不講道德和不守誠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內在制裁結合起來,積極構建道德制裁力和約束力。外在制裁發(fā)揮社會規(guī)范和限制作用,內在制裁發(fā)揮自我約束作用。三是不斷提高政府的社會誠信度。政府的誠信主要表現為政策的相對穩(wěn)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護,維護統(tǒng)一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公開、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