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的理論范文

時間:2024-02-04 17:5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建設的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建設的理論

篇1

關鍵詞:社會質量理論;政府公信力;理論層面;價值層面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12)06-0077-04

社會質量理論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以1999年在荷蘭簽署的《阿姆斯特丹社會質量宣言》為標志,“社會質量”研究逐漸成為社會科學領域的新興和前沿學科。EFSQ將“社會質量”定義為“公民在那些能夠提升他們的福利狀況和個人潛能的環境中參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程度”[1]119。它包含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包容、社會凝聚和社會賦權四個維度,社會質量理論主要是從這四個方面來測量社會發展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靠自身行為信用獲取和提升社會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增強政府對社會民眾的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從而推動政府職責履行績效提高的能力[2]。在理論和價值層面,二者都有內在的契合性,社會質量理論對于推動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

一、社會質量理論視角下的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

1. 從思想認識層面來看。

在社會質量的四維度中,社會凝聚和社會包容這兩個維度所關注的焦點是如何增進社會團結度和社會融合度,這對于緩和政府與民眾之間由于不信任問題造成的矛盾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在當下,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深入發展,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協調的思想道德體系尚未完全確立起來,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等意識在不同程度地左右著人們的思想觀念,信任危機成為當前中國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這種信任危機滲透到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給二者之間的關系造成了裂痕。2010年8月,《小康》雜志的《2009-2010中國信用小康指數》報告指出,對于政府公信力而言,調查發現,“、”、“形式主義、”,以及“一些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淡漠,失職瀆職,導致一些地方食品、藥品和環保等安全事故發生”,這些被認為是銷蝕政府公信力的三大主因。2009-2010年度中國政府公信力指數為63.0分,雖比上年度上升0.8分[3],但仍處于一個低位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獲取社會民眾信任、擁護和支持的能力,它實質上體現了政府的治理能力。社會質量所強調的社會凝聚和社會包容,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社會規范基礎和意識形態基礎,并影響和指導人的行為活動,從而改善社會信任危機的狀況,這對于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2. 從實際操作的層面來看。

社會質量理論對于政府如何提高公信力,如何著手建設一個民眾認可、支持的政府有著一定的導向作用。社會質量理論從四個維度來對社會質量的發展狀況進行測量,這對政府到底該建設一個怎么樣的社會,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建設這個社會,有著導向性的作用。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又進一步明確要“加強政府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明確指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2010年6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2011年2月27日,總理指出“影響我們整個社會進步的,我以為最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誠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4]政府公信力的建設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且又迫切推進的工作。政府公信力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是將民眾對于政府的信任擺在一個首要的位置的,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這與社會質量的維度之一——社會賦權是相契合的,只有政府進行足夠的社會賦權,民眾才有充足的自由來對于政府的言行提出質疑,提出建議,進而達到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一種和諧,實現社會凝聚。

二、價值取向層面的契合:公民本位、工具理性和政府與民眾互動之間的契合

價值取向是主體基于自身的價值觀在面對或者處理問題、矛盾、沖突等時所持有的基本價值立場、價值態度。價值取向作為一種理念一旦植入主體的觀念當中,對于主體處理問題時所做出來的抉擇或行為都有著方向性甚至決定性的作用。從價值取向層面來分析社會質量與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在深層根源上找到二者的契合之處。

1. 堅持公民本位。

“公民本位”是指民眾利益優先,并且這種所謂的民眾利益優先中的民眾意志是其自身萌發的,而不是由政府單方面決定并提供的。民眾在這個過程中是起著主導作用并占據著決定性的地位的。

社會質量理論旨在建立一個公民有著充分經濟社會保障,享受公民權、民主、平等和自由,社會高度團結和凝聚為核心的社會,把個人的自我價值與其在社會中的集體價值融合為一個辯證統一的關系之中[5]。它所致力建設的社會目標很明顯是強調公民本位的,它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角度入手來分析社會質量,將社會中的人擺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將作為社會成員的民眾的狀況擺在首位。無論是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團結或是社會賦權,都體現了作為社會成員的民眾的首要地位。如社會質量強調的社會賦權與公民社會所提出的公民參與,在強調民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生活這一點上是契合的。更為重要的是,社會質量強調的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參與,是民眾在有充分的經濟物質保障基礎上,能自由表達自己的利益和意愿的參與。

政府公信力建設則是要致力于提高政府的績效,提高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政府的凝聚力,展現政府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其最終的目的還是更好地為民眾服務。政府公信力建設包含著兩個層面:其一,政府身份合法性的確認。依據社會契約論,政府與民眾的關系是一種委托關系,政府的合法權力源于民眾的賦予,符合民意的政府才可能是身份合法的政府。如果民眾對于政府合法性提出質疑,政府本身的存在不合法的話,那么政府公信力也就無從談起。其二,民眾對于政府行為的信任與滿意度,這也是民眾自我實現和認可的一種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注重民眾民情民意表達,尊重民眾政治愿望,保障民利實現的社會,讓民眾在政府公信力的測評和改善工作當中充分發揮民眾自身的評估主體地位,尊重民眾的話語權,保障民眾的切身利益,確保政府將民眾意志擺在首位,使政府真正做到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利益服務,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堅持“民眾本位”這一思想。

2. 推崇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淵源是德國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韋伯將合理性分為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動者由追求功利的動機所驅使,借助理性采取行動以達到自己需要的預期目的。

如上所述,社會質量理論從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包容、社會凝聚和社會賦權這四個維度入手來分析社會質量。社會質量作為一種分析評價工具,可用來衡量社會發展水平,亦可用作社會進步與否的評價工具。社會質量理論認為,社會經濟保障的關鍵在于民眾擁有資源的狀況,社會包容的實質則是社會參與程度的體現,社會團結的實質是社會的凝聚力,社會賦權的核心是人的發展[1]123。從性質上說,社會質量涉及三類因素,即條件性因素(社會行動主體維度),包括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包容和社會賦權四個方面的內容;建構性因素(人力資源維度),包括個人保障、社會認知、社會反映和人的能力;和規范性因素(道德/意識形態維度),包括社會公正、團結、平等價值和人的尊嚴四個方面[6]。作為分析社會質量高低的測量工具,我們可以從三類因素分別做出具體的評價。以上三類因素的測量都帶有很大的彈性,這些指標也有著諸多不確定性,較之于單純的經濟指標更為軟性化。社會質量指標體系的功能體現在評價水平、監測狀態、改進管理、預測發展四個方面,有利于形成評價社會質量的整體尺度,有利于實施社會質量水平的監測,有利于預測社會質量建設趨勢。社會質量指標體系可以分解為社會安全、社會保障、社會動員、社會融合、社會活力、社會文化六個一級指標[7],從多個角度來綜合反映出社會發展的狀況,并將測評的客觀性結果與民眾的主觀內在的感受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確保評估結果的完整性、科學性和精確性。

政府公信力建設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反映著民眾對于政府行為的信任程度,反映政府的形象。政府公信力也可以作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高低的指標。當前,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識,并被納入到政府改革的重要議程上來,成為一種改善民眾對于政府信任狀況的工具。政府工作中的政府公信力基礎指標、政府公信力業績與成本指標、政府公信力互動指標等方面反映出政府公信力建設的狀況,通過這些方面的測評可以較為科學、完整地反映出政府公信力現狀,可以較為準確地找出政府公信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這些都可以看出政府公信力建設對于工具理性的推崇。

3. 政府與民眾的互動。

以社會契約論和論為基礎的人民民主理論,認為人民擁有,國家的來源于人民權利的讓渡,人民對于國家有著天然的監督權。民眾與政府之間存在著一種委托與的關系,民眾將國家治理的權利委托給政府,政府通過民眾授權,按照民眾的意志來行使權力、治理國家,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EFSQ將社會質量定義為公民在那些能夠提升他們的福利狀況和個人潛能的環境中參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程度。從這個定義中,我們不難看出,社會質量將民眾的意志與民眾的發展擺在首要位置,隱藏在其后的是政府的作用,只有通過政府制定出各項合理的政策并付諸實際,社會質量的提升才會成為可能。只有在政府的領導下,將民眾的意志擺在首位,采取真正符合民眾意志的行動,通過政府與民眾的互動形成強大合力,社會質量提升才會成為可能,正是在民眾與政府的互動過程中雙方才能實現共贏。

政府公信力建設的終極目標是更好地為民眾服務,在政府公信力測評中,民眾的評估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其對于政府公信力測評的結果也應當是最為真實的,民眾將測評結果反饋給政府,政府根據結果做出相應的調整,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或者是改善措施,以實現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政府與民眾的互動,民眾的意志可以得到更好地體現,政府也能夠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三、理論邏輯層面的契合:和諧社會理論維度和服務型政府理論維度

1. 和諧社會理論維度的契合。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適應中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客觀需要提出的,同時也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出了其將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統一起來,實現二者的協調。社會質量理論與和諧社會在注重人的發展這一基點上是相契合的,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內在地要求政府加快推進自身改革,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推進政府公信力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是為了增進社會團結,緩和由于包括貧富差距的拉大,城鄉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社會階層的急劇分化所導致的社會矛盾等問題,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公平與社會團結和凝聚。社會質量理論也同樣關注社會團結、社會信任以及社會凝聚。雖然社會質量理論是基于歐洲社會發展的模式提出來的,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根據中國具體國情提出來的社會發展模式,但是這不能說兩者之間沒有一定的聯系,社會質量理論所提倡的民主、團結、賦權等方面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基本特征中的“公平正義和誠信友愛”建設中也能夠體現出來,兩者追求滿足民眾需求的愿景是一致的。

2. 服務型政府理論維度。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的在于適應我國社會轉型的需要。它要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民眾的需求和利益擺在首位,做到政務公開透明,負責任地處理各項事務,為民眾提供公平、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從為民眾提供公共服務層面看來。社會質量理論的社會經濟保障維度反映出人們的物質生活狀況,這就意味著民眾的物質生活狀況不僅映射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之上,還體現在政府為民眾提供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之上。在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中政府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為民眾提供充足、及時和優質的公共服務。

從堅持公正這個層面看來。公平公正作為一種衡量指標的時候,它所關心的是民眾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弱勢群體是否能夠得到基本的或者是更多的公共服務,羅爾斯在正義論中就提出正義的行為即是使處于條件惡化的社會成員的收益增加。按照社會質量理論,個人的發展要以整個社會制度世界的保障為前提,當然這個制度世界是將社會公正原則現實化的制度世界,是羅爾斯所言將正義作為首要價值的制度世界,最終體現在人們生活世界中實現個人的發展與集體認同的統一,其內在的邏輯在于社會質量理論以人的發展為目標[8]。社會質量理論強調重視制度建設的同時將社會公正現實化,并將人的發展作為最終的衡量標準。而在服務型政府的構建中,政府需要堅持以人為本,那么社會劣勢群體或是社會邊緣群體的基本保障是首先要給予保證的,這與羅爾斯的正義論中所宣揚的公正是相一致的。

認真審視和檢討政府公信力建設問題,讓政府自身成為遵循誠實守信及信賴保護準則的示范者,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科學發展,構建服務型政府的理性選擇。近年來,我國發生的一系列涉及政府公信力的案例更突顯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如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2010年12月的“小學生檢測出鮮蘑菇超九成被熒光增白劑污染”、2011年7月的溫州動車事故等。更值得指出的是,當下一些地方政府在處理各種自身失信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解決問題,而是首先考慮如何隱瞞事實、推卸責任,讓民眾的感情受到了傷害。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著民眾對于政府合法性的認可程度,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只有政府在尊重民眾意志,保持與民眾平等互信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取得民眾信任,提供滿足民眾需求的公共服務,建立服務型政府,更好地滿足民眾的多元化需求,民眾對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予以肯定或是表示滿意,政府公信力才會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懷娟.“社會質量”的多維度解讀及政策啟示[J].江淮論壇,2011(1):119.

[2]楊 暢,王 前.政府績效評估與當代中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價值與邏輯契合[J].倫理學研究,2011(2):80-84.

[3]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誠信恐慌——2009-2010年度中國信用小康指數[J].小康,2010(8):24.

[4].社會誠信和政府公信力影響整個社會進步[EB/OL].[2011-02-27].

[7]周小毛,何紹輝,楊暢.中國特色社會質量理論與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6):86.

[8]張海東,叢玉飛.社會質量與社會公正——社會發展研究的重要議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136.

Analysis of Social Quality Theory and Public 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

1. Yang Chang 2. Zhou Ting

(1. Hu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003,

2.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篇2

摘要:經濟危機不是資本主義的獨有產物,而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正常現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同樣有可能發生經濟危機。本文就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分析,并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從產業結構調整、市場規范化、金融體制改革及避免兩極分化等措施著手,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

關鍵詞:經濟危機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聯系;啟示

一、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認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獨特產物,消滅經濟危機的必然途徑是消除資本主義,根據來說,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發生的誘因有幾下三點:

(一)競爭盲目性。恩格斯認為,工業化發展必然會出現競爭的自由化,而競爭總是與供求聯系在一起的,并且供求從來就不是完全吻合的,供應相對于需求或者過多,或者過多。這種競爭的自由化對于供求無法準確把握,造成一定的競爭盲目性。

(二)以生產社會化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這是導致資本得以不斷擴張積累的根本內因。而資本的內部性質也決定市場經濟無法在正確比例的基礎上進行生產。當符合社會化生產的適當比例被打破,就很有可以引發經濟危機。

(三)生產與消費二者的矛盾。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剝削使生產與消費二者的矛盾不斷加劇,一是所有的資本家都把獲得剩余價值當成最大追求,二是工人是消費品的最主要消費者。工人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和生產的無限擴張同時存在就誘發了經濟危機。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危機的內在聯系

由于時代限制,馬克思在論述中并沒有涉及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如何進行管理的問題。當前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融合的現代社會,與馬克思當初設想的社會狀態已經完全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很有可有誘發經濟危機,因為,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危機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就需要進行一些分析。

(一)從社會生產的無序性與單個企業生產的組織性之間的矛盾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一般市場經濟存在共性,即企業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利潤、追求財富,這樣企業經營者在運營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個體,而不是市場整體,就有可能導致市場供求失去平衡。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來看,雖然不能說我國的市場管理是無政府狀態,但在許多行業重復建設現象不斷,行業產品供求失衡、生產力與實際要求不符等現象依然存在,這些現象的大量存在都是引發經濟危機的直接因素。

(二)從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生產社會化二者的矛盾來看。認為經濟危機的發生是三方面因素導致的,分別是“勞動本身由于協作、分工以及勞動和自然科學的結合而組織成為社會的勞動”、 “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并“轉化為社會的生產能力”及“世界市場的形成①”。然而,這三個因素是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必然產物,而不是資本主義的獨有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三個因素仍然存在,并仍有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

(三)從有限的支付能力與無限的生產力擴張之間的矛盾看。從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看,人民存款儲蓄量不斷提升、工業貸款需求量降低、生產力利用率低下、工人失業率攀升、就業率履創新高……雖然這一系列現象都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是買方市場,可是消費者力不足、消費力與生產力擴張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嚴重制約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三、如何在馬克思經濟危機指導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以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危機理論為依據,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深入指導和規劃。

(一)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要在利用新科技開發新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帶動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在市場經濟提倡轉型跨越發展的今天,不應將建設的重心停留在原有的、無意義的重復建設,而在重點關注人才引進、設備更新和技術創新。

(二)加強市場管理,促進市場規范化。社會主義市場也會失靈,政府應該發揮其引導、規劃和管理作用,在市場管理中,加強市場規則的建立,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秩序、加強市場交易行為規范化,營造公平交易、合理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政府還應該對市場本身無法提供的商品進行調劑分配,以解決民眾的需求,彌補市場的缺陷。

(三)促進市場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這幾年,西方國家金融危機的爆發給我們發展市場經濟予以警醒。西方金融危機爆發的本質仍然是生產資料相對過剩,只是由于實物經濟的相對萎縮與虛擬經濟的過度膨脹,以金融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社會主義市場已經越來越趨于國際化,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更是不斷加快,這種情況在引入國外金融資金的同時,不可避免會將國外的金融風險也同時引入。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發展還不完善,金融機構管理剛剛起步,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仍有待規范,銀行與政企之間的關系還沒完全理順,金融業體制改革問題重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際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加強金融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四)進行生產資料占有再分配調整,避免貧富分化嚴重。貧富分化加劇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嚴重問題,低收入者徘徊于低層次消費需求,高收入者消費需求極度飽和,這種情形使得社會消費格局進一步分化,使社會供求平衡被打破,兩極矛盾不斷激化。現在,基于市場內需不足的情況,政府應當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好“三農”問題,完善稅收政策,進一步縮小兩極分化現象,促進社會公平。這些舉措不但對于鞏固政權,提高政府公信力有著重要意義,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也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最后,我們需要指出一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可能發生的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危機是完全不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經濟危機是由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體制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的,不可因為經濟危機的存在而完全忽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作者單位: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經濟危機[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第3分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篇3

關鍵詞:社會生態系統理論;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

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各類專業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都離不開高中教育。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對于實現高中教育事業科學、持續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高中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社會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們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提供了理論參考,有助于我們從政府(宏觀)、學校(中觀)和教師(微觀)三個層面對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進行探索。本文嘗試以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來探析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以期為我國高中教育發

展提供有益借鑒。

一、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中教育發展規模空前,高中辦學點不斷增多,辦學規模也不斷增大。在高中教育規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學校內涵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實現為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是高中教育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而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高中教育具有承接基礎教育、啟發高等教育的性質,這種雙重性質的教育必然要求一支師德高尚、理念先進、結構合理、教學突出、能力較強的高中教師隊伍。總體來講,隨著高中教育的發展,我國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高中教師的數量、質量都得到了提升,教師結構也不斷趨向合理。但是,目前我國高中教師隊伍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滿足高中教育的發展需要,具體來

說存在三方面突出的問題:(1)高中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突出表現在學科結構不合理、學歷結構不合理、職稱結構不合理以及性別結構不合理四個方面。(2)高中教師隊伍知識陳舊,創新能力不

強。受應試教育的壓力,高中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本位嚴重,制約了其創新能力的發展。(3)高中教師隊伍業務素質結構單一。我國高中教育偏重文化課,重視文化課教師隊伍建設,而對于諸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則不夠,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教師隊伍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制約,也有學校方面的原因,還有教師自身方面的原因。要從根本上改變高中教師隊伍建設不適應高中教育發展的情況,就必須創新高中教師隊伍建設的機制,使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會學、社會工作學界內又被稱為生態系統理論(Ecosystems Theory),是建立在系統論、社會學和生態學基礎上的用來考察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交互關系的理論。該理論把人類成長生存于其中的社會環境(如家庭、機構、團體、社區等)看作是一種社會性的生態系統,強調生存系統對于分析和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性。社會生態系統理論(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倫納(U.Bronfen-

brenner)認為:“個體的發展與周圍的環境之間相互聯系構成了若

干個系統,即微觀系統、中觀系統以及宏觀系統。”按照社會生態系統理論,高中教師隊伍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同樣可以將其分為微

觀、中觀以及宏觀三個系統,這三個系統相互聯系維持學校的

平衡。

1.微觀系統

微觀系統主要是指單個的個人,包括影響個人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系統類型,如個人、同輩群體、家庭等。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個人既是一種生物的社會系統類型,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的、心理的社會系統類型。在高中教師隊伍系統中,主要是指與教學有關的教師、學生、學校工作人員、家長等。

2.中觀系統

中觀系統是指個體所處的小規模群體,包括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微觀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微觀系統之間發生聯系的數量、質量及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到個體的發展。在高中教師隊伍系統中,中觀系統主要指的是教師所在的學校、學校周圍的社區等。

3.宏觀系統

宏觀系統指的是個體成長所處的整個社會環境及其意識形態背景,如整個社會長期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結構以及社會形態等。在高中教師隊伍系統中,宏觀系統主要有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觀念等。

三、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的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探析

按照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建立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可以從宏觀(政府)、中觀(學校)以及微觀(教師個人)三個層面進行探索。

1.宏觀層面:以政府為主導,完善政策措施和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

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應以政府為主導,宏觀調控。這就要求政府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統籌協調機制,認真解決高中教師隊伍建

設面臨的問題。

(1)改革教育制度,更新教育觀念。高中是連接大學的最后階段。目前,我國大學選拔人才主要是以高考分數的多少來為標準,這種教育制度造成了我國高中教育一直處在應試教育階段,也使

得高中教師在“高考”的指揮棒下片面追求學生的“分數”,而忽略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在長期的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交叉疊加下,高中教師隊伍還會出現嚴重的職業倦怠。要解決這種現象,從根本上,要求我們的政府改革當前的應試教育制度,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改變當前傳統的以“分數”衡量人才的教育觀念,還高中教師一個輕松愉快的職業環境。

(2)建立健全科學的高中教師專業水平評估制度和機構,對教師管理實行優勝劣汰機制。教育要處于領先地位,就要求有一整套科學的教師專業水平評估制度和機構。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對高中教師主要采用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等指標來就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加劇了應試教育傾向。而且我國教師管理體制封閉,教師管理實行“終身制”,缺少優勝劣汰機制,這不利于高中教師隊伍建設。要建立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就應該建立科學的符合中國實際的教師評價認證制度和機構,對教師管理實行優勝劣汰機制,充分調動高中教師的積極性,推動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步入科學軌道。

(3)提高高中教師待遇。一直以來,我國傳統文化對教師有著較高的標準,但對教師待遇重視不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一味強調教師職業的神圣崇高,應該依照市場經濟,理性地對教師行為進行報償。高中教師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工作壓力更大,如果他們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很難使得他們安心努力地工作。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把教師待遇提高到比公務員約高50%的水平,如日本高中教師月薪為36萬日元,而稅務公務員為25萬日元。因

此,建立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就需要政府重視教師待遇,切實保障他們的切身利益,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提高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為高等教育培養合格的人才。

2.中觀層面:以學校為主體,創新教師培養的體質和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應該充分發揮學校(中觀系統)的主體作用,合理制訂高中教師隊伍建設規劃,以人為本,關心和激勵教師,為教師營造和諧奮進的教育環境,創新教師培養的體制與機制,促進高中教師隊伍建設。

(1)創新用人制度和機制。高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因此,高中學校應該打破傳統的論資排輩的落后觀念,建立“能上庸下”的人才競爭機制,出臺優惠政策,大膽引進高水平、高學歷的教師,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制度,促使業務能力強,教學效果好且愛崗敬業的教師脫穎而出。

(2)建立相互銜接的多層次培養機制。高中學校應該制訂特級教師培養制度、學科帶頭人培養制度、中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等多層次的教師培養制度。可以通過選派優秀教師到師范院校進修,進示范性高中學校交流學習或者成立課題小組進行學科研究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層次的教師隊伍。

(3)制訂科學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勵制度。高中學校在學校住房安排、住房公積金、工資待遇、醫療保險、職稱評定、評優等方面應該制訂科學合理的分配制度,確保學校教師同工同酬、同工同待遇。對于那些德才兼備的教師,應該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獎勵,在學校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激勵氛圍,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科學合理的分配制度與激勵制度也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創造性人才生存、發展的環境,增強教師的認同感、歸屬感與自豪感。

3.微觀層面:以教師(微觀系統)為重心,建立學習創新機制,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單個的個人,在高中教育這個社會生態系統的微觀系統中處于重心,他們的素質會對高中教師隊伍建設產生影響,高中教師應該不斷總結與提高。

(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由此可見創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教師隊伍具備創新意識,能夠在日常的教學中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為此,作為大學“接力賽”最后一棒的高中,高中教師更應該具備創新意識,努力探索總結新規律,尋求教學新方法,創造性地進行教學。

(2)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高中教師主要從事的是知識傳播工作,有必要通過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和自身業務素質。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來跟上時代的發展。然而高中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經常忙于上課、輔導、監考、評卷的工作,繁重的教學任務讓很多的教師不想也不愿意繼續學習與培訓,這不利于高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因此,高中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盡可能地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抽取時間來學習新知識、

新理論、新觀點,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表明,每個生態系統中微觀系統、中觀系統以及宏觀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緊密結合的,高中教師隊伍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也是政府、學校以及教師個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得以維持的。建立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應該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學校主體、教師重心的作用,在政府、學校以及教師個人的密切合作下,從根本上促進高中教師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齊建.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中國本土醫務社會工作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06).

[2]劉彥文.要走出教師待遇觀念的誤區[J].教育研究,2001(09).

[3].論科學技術[M].北京:中國文獻出版社,2001.

[4]余揚,薛梅,姜世虎,等.試論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J].教育探索,2004(08).

篇4

關鍵詞:和諧心理 社會功能 建構路徑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歷史經驗看,變革社會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大多數社會成員獲得實際利益的預期而形成的參與的積極程度,我國二十六年社會變革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每一個社會成員不同程度地從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現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帶來預期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說明物質生活條件與精神愉悅不是線性因果關系,也提示了社會應以人為本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同時關注人的心理狀態,全方位研究心理狀態對人的幸福感和對社會走向的影響。

市場經濟自發競爭機制導致的社會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態失衡、價值趨向單一、理想信念困惑、極端情緒化心理,這種精神狀態不利和諧社會建設,也不能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不和諧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財富分配帶來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內化在人的思想中導致心態失衡。利益結構是社會結構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和諧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異形成多元利益沖突會引起離心力會產生牢騷、消沉、怨憤的心態。

市場的利益機制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但不同利益主體的沖突使原子主義思維主導了人際關系,社會在物質交換的關系上重塑實用主義的人際關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國家關系都功利化了,物質追求成為人的價值首選,拜金主義、實用主義成為人的行為準則,人變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對他人的愛心、關心和幫助。

貧富差距、政治腐敗、社會保障的問題加劇了社會不公正預期,引發嫉妒、貪欲等不穩定和極端情緒化心理。

社會文化塑造出以社會精英體系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財富、職業和巨大的影響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犧牲自我,壓抑個性,把個人與社會完全整合起來以忘我奮斗精神實現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實現,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實現,就產生挫折、失落、失敗感。

日益寬容、自由的社會制度實現了人性的解放,市場經濟創造了這樣一種機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場就有源源不斷的供給,這就產生了貪婪、放縱、無節制的心理。這些精神性問題交織在一起,構成目前心理不和諧社會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發展生產力,聚集更多的財富;需要調整社會成員利益結構,建立大體均衡的利益格局,創新利益均衡機制與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念完善文化建設,對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培養教育。

和諧心理的釋義

和諧心理屬于和諧文化范疇,是社會意識的一個基礎層次,把社會意識劃分為感性的社會心理和理性的社會意識形式兩個層次,社會心理是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的統一,以感性的自發因素為主,滲透著理性因素,它是社會生活經驗的直接反映,表現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習俗,自發傾向,其存在有個體心理、職業心理、民族心理、階級心理。可見社會心理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它滲透在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之中,在內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濃、感染力強、影響范圍廣的社會思潮,支配人的行為,良好的社會心理會凝聚人氣、激發創造力,是變革社會的動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會心理特別是民族心理、階級心理、國家心理在失衡狀態形成社會思潮,蓄積巨大的能量,會引發社會動蕩,沖擊社會基礎制度,引發社會無序態,因而,分析社會心理的現狀、性質和走勢,整合社會心理積極因素,緩釋和化解消極因素是目前和諧文化建設的重大課題之一。和諧心理是和諧文化的基礎層次,它為和諧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發展動力,對心理現象提煉升華形成理性的和諧文化。和諧心理的標志一是認知、情感、意志與主體行為協調統一,即沒有因主觀因素劇烈沖突產生精神痛苦。二是與他人的關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團隊之中,并承擔適合的角色。三是處理事務的適度與理性。和諧心理形成有氣質、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過后天努力并在環境和文化影響下加以改變。

那么,在目前能否塑造民族的和諧心理?一種觀點認為人的心理內容是反映社會現實的,目前社會階級、階層經濟社會地位反差巨大、人際沖突加劇導致心態失衡,不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就不會有和諧意識,即只有和諧社會建成了才會有和諧文化。這種觀點有片面性,社會現實與人的心理不是單向的因果關系,而是交互作用關系,社會心理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還有自身發展的邏輯,而且受科學、哲學宗教、道德等因素影響,歷史和現實也影響社會心理的發展。孟子就曾提出加強思想修養的重要性,認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也有其它因素,后天若不適當控制,就會走向惡,走向善的途經是“修己”即自我修養,可見通過教育,汲取科學、哲學營養,培育新的價值觀念,引導社會心理的發展是可能的。二是認為追求和諧心理會排斥差異和對立,抑制社會的生機活力,走向折衷求和,產生低效率,而且與科學的創新精神與競爭精神相悖,不利于社會持續發展。筆者認為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和諧”并非把社會看作由均質、單一的人組成,而是以承認差異性和多樣性為前提。和諧心理是重視矛盾的同一性。因為同一性起著維系要素,促使其互相依存、共生共長、良性互動,強調同一性主導作用的前提是矛盾雙方是非對抗性的,其主旨在于維系矛盾存在,并促進雙方互動,采取合理方式處理沖突的思維。 和諧思想是把保存差異、探尋共生作為主題。

和諧心理的表現和功能

和諧心理的表現

豁達平和的良好心態。不頹廢消沉,不心存妄想,不牢騷滿腹,善于多視角觀察和思考問題,能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會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對同一事物評價是由人的價值尺度決定的。當今社會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人的個性發展空間廣闊,這就要求尊重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才能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吸納新觀念,不斷完善自己。

客觀公正的價值觀念,在認知和實踐中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好惡主宰對事物的評價。堅持唯物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認知和踐行要從實際出發,客觀公正的價值觀念是建立在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只有科學地認識客體的結構、層次、功能、環境及本質規律,同時客觀評價主體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建立真善美相統一的價值觀念。

理性節制的處世準則。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生活上節儉,物質追求上節制,情感和情緒釋放有度,不無度,不貪得無厭。在人際交往中平等待人,誠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換位思考。孟子認為人性有善的萌芽,只有經過社會的培養才能擴充為性善,因而他主張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造就大批性善的人,這有利于社會成員之間建立真誠友愛互利合作的人際關系,節制的價值觀可以通過加強思想教育而被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同,社會成員可以互相感應。

謙虛大度的待人方式。現代社會是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時代,每個人既有別人沒有的優質資源,又有不及他人的局限性,人只有與他人進行廣泛交往,只有物質、能量、信息交換才有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只有虛懷若谷,謙和、友善才能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際關系,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和諧心理的功能

教化功能。中華民族有理論化的和諧文化傳統。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查德•尼比斯特說:“協調是東亞哲學的中心思想,于是東亞人更強調事物和整體之間的聯系。西方人不是這樣,西方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和諧是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為配合和諧社會建設,需要把和諧文化培育為民族精神,使其進入到哲學、科學、道德、文學、藝術領域,通過深入研究和大力宣傳,塑造和諧心理,用之指導人的行為使人更好地調整人際關系。

調和人際沖突的功能。市場經濟中不同的人群共同體進行全方位的競爭,這種競爭強化了差異和優勝劣汰,但是人類的競爭特點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強食進化方式,競爭可以消滅一個社會組織結構,但并不消滅人的肉體,我們制定規則把競爭限制在一定領域和一定程度,達到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和諧心理是激烈沖突人際關系的劑。美籍華人學者杜維明先生指出,儒家關于和諧共處的“價值取向正是要為個人與個人、家庭與家庭、社會與社會和國家與國家之間謀求一條共生之道”,“這是創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態所不可缺少的中心價值”。

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諧心理向社會釋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協調,在差異中求一致,在對立中求妥協,在沖突中求共存的和諧氛圍的形成。

培育以人為本的社會的功能。20世紀80年代法國學者佩魯提出“新發展觀”,他認為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為一切人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他認為,社會發展應是“整體的、內生的、綜合的”的發展。他解釋說,“整體”是在承認人的差異性的前提下促進人的整體發展。“內生的”是要促進共同體內每個個別成員個性全面發展,充分開發人才資源,把活力逐步灌輸到整個有機體發展過程,激勵每個人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綜合的”主要指結構內部穩定協調發展,突出組織在結構中的作用,尤其是國家對市場調節作用,不僅僅強調市場的作用。

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功能。和諧社會是以保持人的差異為前提,控制差異,建立社會成員利益流動機制,社會成員能夠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各自發揮作用,促進公平正義社會的實現。

建構和諧心態的路徑

社會利益均衡結構是和諧心理產生的物質基礎。社會心理是對社會生活的直接反映。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我國已建立了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但與之相匹配的不同人群共同體的利益均衡機制未相應建立起來,結果就是社會利益格局失衡引發各種社會矛盾的出現,通過制度設計,創造公平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在社會地區、成員地位差異存在的條件下建立人員流動機制,通過競爭實現獎優罰劣,協調不同利益集團的關系,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社會矛盾,通過法制建設對權利進行約束,這是形成和諧心理的主要決定因素。

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統的中和觀念教育。任何一個穩定社會都是以和諧心理為基礎的。近代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打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維持的長期穩定的社會結構,也破除了高壓環境下產生的敬畏神靈、崇尚等級、服從權威、屈從命運的被動的和諧心理,追求革命、創新、發展成為主流價值觀念。在歡呼社會的劇烈變革的浪潮中產生了過度消費、物欲膨脹、極端自由的心理,在全社會倡導和諧人際關系,利用傳統文化把和諧心情和態度的培養作為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礎。和諧心理的教育主要是“中和”的價值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當今社會給人的自由發展提供了寬松環境,人自由發展的外部制約因素逐漸被消除,從自己感覺和欲望出發確定各樣的行為方式都能被理解和合理化的解釋,只要不違犯法律就可以存在,社會多樣性劇增的同時統一性日益減少。馮友蘭先生解釋“中和”時說:“一個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達到恰當的限度,他的內部就達到和諧,在精神上很健康。一個社會也同樣,其中各式各樣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滿足和表現到恰當的限度,整個社會的內部就達到和諧、安定而有序。”(《中國哲學簡史》,1985)。從哲學上講“正”和“中”既是本體論又是方法論,建立和諧心理就要對事物作定量分析,選擇“最佳度”對自我情感欲望進行適度調控。所謂“最佳度”指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探尋事物最優數量或數量組合,進行調控,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及由一系列價值觀念自發心態組成的觀念系統,其內容有充滿愛心、與人和睦相處,樂于助人,有公正、平等理念,積極向上。和諧心理的本質是為人和人和自然謀求一條共生之道。“中和”思想的前提是承認人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強調事物的平衡、穩定,主張“執兩用中”反對過與不及具有哲學的適度思想。這一觀念維護中國社會穩定和歷史延續起著重要作用,對人為人處事不走極端,,保持人際和諧有重要意義。

篇5

董保華的《“社會法”與“法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是法律教育理論研究的一個新起點。作者首先從基本概念入手,從我國法律理論研究與建設兩個方面著手,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不僅直面問題的存在,而且還對于我國法制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該書不僅對我國法律理論在新時代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而且還為我國社會的法制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該書對我國法律學術研究產生的第一個重要意義。

其次,該書的出版也為我國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與社會政策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尤其是其中對于法社會構建問題的詳細闡述,更是為我國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標準和依據。而對社會法的論述,則提高了人們的法律意識,從另一個方面增強了我國政府的執法能力,突出了我國政府部門依法治國的根本理念和工作原則。

另外,在論述過程中,作者的很多觀點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思考。例如在著作中一個重要的論點就是“第三法域”的概念。對這一法律概念的具體論述,該書主要借助了分層理念,即公法、私法與社會法應該詳加區分。雖然其觀點也引來了不可避免的諸多學術爭議。但是對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尤其是對法律領域理論研究的重要作用是統一認可的。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一論題最主要的意義在于將公法、私法與社會法加以區別,深化了社會法的特征與概念,使政府在立法過程中能夠避免進入或偏公、或偏私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選擇社會法來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法制的改革創新,無疑是一種最好的維穩方式。在學術爭鳴部分中,作者又總結思考了我國目前社會法研究領域的系列成果。例如:與馮彥君先生商榷的社會法研究中,有關“部門”與“理念”的關系,與鄭尚元、謝增毅先生討論的有關法律“廣義”和“中義”的問題。這些不僅反映出了我國當前社會法研究的蓬勃發展,而且也對我國社會法研究思路的創新及發展具有很強的啟迪意義。從整體上看,在該書上篇中,我們可以對當前我國關于法律領域的學術爭鳴進行大體的了解,為中篇“法社會”的現實分析提供了理論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為了充實該書的實踐素材,也順應時代主題的發展要求,在對“法社會”的現實分析中從制度觀察、案例分析兩個角度進行了具體研究。在制度觀察部分中,作者對我國勞動安全保障制度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與探討,這其實是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通過對勞動安全保障法律法規的分析梳理,為作者的觀點提供更多的佐證素材。通過閱讀學習,我們會發現,作者選取的各類實例基本上都是近幾年來發生的重大法律糾紛問題。通過對這些法律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作者論述的角度引發對案件的再思考,甚至是對當前法律弊端的再次反思,從而重視法社會和社會法的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法律實踐中來總結規律和信息點,表達自己個人的看法和建議。

再次,《“社會法”與“法社會”》對法律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這部學術著作確實可以當作法律教學的輔助參考資料。實踐證明,很多教師和學生從這部著作中找到了法律理論與社會發展聯系的啟示與研究靈感。就教學實踐而言,筆者認為教師在向學生闡述具體的法律理論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該書的脈絡理順清楚,首先闡述社會法的具體含義,其次要對當前法社會的建設問題進行詳細闡述。這都是該書給予我們具體教學實踐的啟迪,也是我們在研究法律教育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的規律。不僅要激發學生的法律理論研究意識,更重要的是要與當前法社會的建設聯系起來,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這是這部作品給予我們的最深刻的啟發。

篇6

關鍵詞: 社區教育 農村社會發展 管理創新 關系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社區建設及教育功能發揮正日益成為全國上下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和積極探索的重點問題。農村廣大基層組織不負眾望、全力施為,一方面認真借鑒經濟發達地區社區教育管理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現有資源,與時俱進、勇于實踐、奮力拓新,正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實力和潛能日新月異般地顯現出來。令人驚喜的是,農村社區教育功能越發加強,不僅為基層社會經濟建設帶來無限活力,而且為農村區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煥發勃勃生機。本文從農村社區教育和創新社會管理角度試簡要闡述。

一、農村社區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政治功能。這是由它的社會屬性決定的。相對于政治和經濟制度來說,農村社區教育是“來自于斯、服務于斯”,而后者的社會實踐已經對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實上的詮釋。如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倫理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各類誠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經濟功能。“社區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樣,是社會生產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必要條件,它發揮著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能力,進行社會勞動力的再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社會生產質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過社區教育傳播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促進社區全面和諧發展,提高社區成員的思想、身心、科學文化和勞動技能等素質,以及價值觀念、勞動態度、合作精神、創業意識等。④聚合功能。社區教育充分發揮載體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興趣等為紐帶的各類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共同體,把社區居民有效聚合起來,把社區發展和個人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逐步實現社會、社區與人的共同發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區內的政府、單位、學校、家庭和社會各種教育因素有機整合起來,并形成較強合力,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這種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種教育形式都根本無法做到的。

二、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內涵和根本目標

所謂“創新社會管理”,主要指在現有社會管理條件下,通過現有資源和經驗,依據社會運行規律主要是相關管理理念和社會規范,積極研究并充分運用新的理念、知識、技術、方法和機制等元素,對傳統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進行“三改(改造、改進和改革)”,從而建構新的社會管理機制和相應制度,以實現社會管理新目標的一種過程性活動。根本目標就在于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增加和諧性因素,同時減少不和諧因素,以解決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為突破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努力提高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從而有效確保社會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創新社會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如下四個方面:確立社會管理創新的價值準則;維護社會秩序,激發社會活力;加強硬件與軟件建設;頂層設計與重心向下。

三、正確認識社區教育與創新社會管理的關系

總體來說,創新社會管理必須依靠社區教育,社區教育必須為創新社會管理服務。一言以蔽之,“服務與依靠”就是社區教育與創新社會管理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社區教育功能呢?

1.豐富社區教育內涵就是深化創新社會管理。農村社區教育經過最初階段的發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也不再僅限于老年人的娛樂和保健教育。新時期的現代農村社區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學文化知識、生產勞動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價值理念和閑暇娛樂生活等眾多領域。社區教育在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同時,由此產生不斷豐富的社區教育內涵;社區教育內涵的不斷豐富,日益擴大自身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2.擴大社區教育功能就是加強創新社會管理。隨著社區教育的創新和發展,豐富多元的開放教育、遠程教育、數字化學習、各類組織學習和各類社會培訓等現代化模式,已經成為其發揮影響力的良好載體和重要手段。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以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為主要目標的社區教育,有效促進社區內成員的自主化發展、全面化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終身性發展,提高整體性生活質量,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與此同時,加速社區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進程。隨著社區教育功能的不斷擴增,它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必將更明顯與突出。

篇7

關鍵詞:和諧社會;交易費用;制度;生產函數;基模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1003801

1和諧社會的新制度經濟學定義

新制度經濟學堅持交易費用分析范式,將和諧社會定義為交易費用最小的社會,即和諧社會最大限度地節約了交易成本,從而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Matheus(1986)認為,交易成本是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成本,生產成本是人與物之間打交道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事前為達成一項合同而發生的費用和事后監督、貫徹該合同而發生的費用,與之相對應的生產成本則是指為執行合同本身而發生的費用。在現代經濟中,交易成本是經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隨著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人們之間交往的日益緊密和擴大,交易成本對現代經濟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由于物質生產成本在一定條件下彈性很小,交易成本卻伸縮性很大。交易成本的高低往往決定著經濟效益的大小乃至經濟活動的成敗。因此,只有盡可能降低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成本,才能提高經濟效益。需要強調的是,此處的交易費用最小是指每單位交易的平均交易費用最小,并非全社會整體交易費用最小。因此實證研究發現(諾思1990),經濟發展水平逐漸上升的同時,社會總體交易費用是上升的。

交易費用是西方新制度經濟學的核心范疇,新制度經濟學中“科斯定律”指出:如果交易費用為零,那么通過市場交易就可以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這個世界就會既不存在企業,也不存在政府了。實際上,現實世界交易費用肯定大于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制度的重新安排來較低交易費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實現社會福利最優,達到社會和諧。

2制度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

根據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假定,人總是追求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英國哲學家邊沁首先提出了“功利原則”的概念,英國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則在功利原則基礎上第一個用了“功利主義”的概念,這都體現了以下兩點:人們的行為有自利動機,一方面人們能夠通過計算判斷自己是否獲利即“理性”,同時又由于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和信息的不完全與不對稱,會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和摩擦成為一種必然,導致了人與人的嚴重不和諧。因而就有了制度設計的必要,從另一方面講,由于正的交易成本和人的有限性,使得人自身又經常處于一種自我防范意識之中。用霍布斯的話來講,“人都有怕死的本能”用羅布斯的“無知之幕”進行分析,每個人的命運都具有偶然性,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最少受惠中的一員。所以,軟理性和規則遵從又使得制度機制的設計成為可能,再一方面而言,經濟主體按“經濟人”假設的行為模式行動,必然導致生態危機,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的不和諧。“經濟人”把利益絕對化,極端化、忽視生態價值人與自然的關系無非是一中利用與被利用,投入與產出的關系。“經濟人”勢必競相開發“免費”的自然資源,非理性地向自然萬物進行擴張,通過犧牲生態利益來換得一時的經濟利益,導致了人與自然的嚴重不和諧。因而制度,法規的約束成為不得不實施的手段與措施。

3和諧社會下的“制度”分析

制度是集體行動對個體行動的控制,是市場交換中的合作規則與習慣。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是:競爭帶來的“囚徒困境”、“搭便車”帶來的“集體行動的邏輯”都加劇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和相背離。制度有三部分組成: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實施機制。如“意識形態”就屬于非正式制度形式,它是“軟性”的具有較強的滲透力,為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諾思認為意識形態為個人其環境達成協議的一種節約費用的工具,提高意識形態的一致程度可降低費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指人們有意識創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兩者相互影響,規則早就觀念,正式約束可以改變非正式約束。健全的實施機制是制度的有力保障。“有法不依”比“無法可依”的性質更惡劣。制度本身是經濟主體之間相互博弈而形成的策略均衡,它為人們在廣泛分工過程中的相互合作創造了條件,有效地制度安排應該使個人收益率盡量接近于社會收益率的安排。因此,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穩定有序、運行協調、共同發展的和諧社會必須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來約束經濟主體,鼓勵經濟主體創新,達到制度創新,從而實現動態和諧。

(1)制度變量在生產函數中的引入。

古典經濟學理論視經濟增長為資本和勞動力投入增加的結果,并認為生產要素的投入基本遵循規模報酬不變或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任何難以解釋的經濟增長原因等被貼上“全要素生產率”(TFP)的標簽,它包括:規模經濟效率改善及技術進步等。但是,任何經濟增長過程都是在一定制度的環境安排下發生的,都不可能脫離大的制度背景而獨立存在,有效率的經濟組織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確立所有權以刺激個人的經濟努力變成私人收益率接近于社會收益率的活動,從而達到全社會的和諧。因此,在對經濟增長模型不斷的研究過程中,人們不斷將制度變量加進了生產函數。在此做了以下嘗試,建立生產函數:

Y=AΠni=1MXβii

M為制度變量,MXiβi表對相應制度下生產要素的度量。該式直接把制度變量納入到標準的經濟增長模型中,制度對經濟增長具有間接動力。所以,在建立生產函數時,制度因素是不能作為“顯性”變量或“解釋”變量出現的制度,制度變量是描述制度環境,制度安排和制度變遷的變量,具有抽象難以量化等特點,但現實中并不存在這樣一個獨立的變量,因此,必須找到能夠近似描述整體制度以及制度變強的一系列經濟變量的集合。這些變量就是所謂制度的變量。

(2)引入制度因素的生產函數。

制度作為一種要素引入到生產函數,通過制度的變量來反映制度實施過程中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假設,在同一個制度下,隨著實施這個制度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增加,單位投入帶來的產出是遞減的,如果假設整個經濟中只有一種產品,用Ci表示貫徹實施i制度所投入的產品數量,用Y表示產出,則可以將生產函數設為Y=Cαi其中0

4用系統動力學基模分析和諧社會

從系統論的角度講:“和諧”就是系統內部各個要素的協調有序以及整個系統的平穩運行。“和諧社會”就是整個社會的子系統處于有序狀態,即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關系穩定、協調、有序。和諧刺激效率、和諧促進發展、和諧體現公平、和諧創造社會價值最優分配。衡量和諧社會的和諧度的問題,有著強烈的路徑依賴性和動態復雜性特征,可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分析其形成機理。

1977年,著名學者彼特•圣吉所著《第五項修煉》中提出了一種叫“系統基模”(archetype)的方法,該方法體現的思想就是要實現“透過現象看本質”減少“頭痛醫痛,腳痛醫腳”的盲目性,避免“救火模式”的事件――反應方式的惡性循環。通過運用該方法,可以展現出動態系統內部的運作機制,從而在“系統結構”上發現其缺陷并用較小的代價加以改正,使它在更大的,更長遠的時期獲得改進。圣吉稱之為“高杠桿解”,“以簡駕繁的智慧”,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四兩撥千斤”的切入點。引用以上觀點來分析社會和諧度的問題,建立模型:

篇8

論文摘要:我國道德建設性中仍存在市場利己性與社會道德利他性的矛盾性難題,但社會自身體制的發展內在蘊含了市場對道德建設的要求,并有效的促成了市場與社會道德的融合,為我國社會道德的建設問題提出了新的原則。

近幾十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主要歸功于經濟體制上的改革,它解放了生產力本身,極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市場經濟也給社會帶來了些負面影響。如市場中的爾虞我詐、假貨泛濫等現象,不但影響了市場的合理建設,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波及社會的和諧安定。

亞當斯密著名的“無形手”理論中提出了“經濟人”的假設,“經濟人”的趨利本性決定了他的理性原則:“付出最少,得到最多”。這條原則貫穿了一切商品經濟活動,無論是商品經濟階段還是市場經濟階段,只要有商品交換行為,它就一定起作用。這是商品經濟活動的利己本性決定的,換句話說,商品經濟活動得以運行是以人的利己本性為基礎的。誠如阿馬蒂亞·森所說:“如果不是自利在我們的選擇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經濟交易活動就會停止。所以,無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人現象必然存在,經濟理性原則必然支配著現實人們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要想實現這一原則,只能通過不等價交換的手段來完成,而不等價交換行為活動又要求行為個體采取不合理的行為,這也就決定了經濟活動必然是無道德而言的,換句話說,社會道德帶不來經濟效益。“求效率,就不講道德;企求道德高尚,就會失去經濟效率;沒有剝削,便不會有利潤,更談不上資本的增殖。可見,經濟與道德、利己和利他這兩種截然相背的價值取向必然導致二者的二元互斥,而經濟必然性又以其自身的鐵的規律在漠視著人的道德情感中為自己開道。有些學者不無偏激地說,市場經濟制度是建立在“性本惡”的前提假定下的,“市場經濟之被推崇,不是由于它是多么的‘高尚’或‘高級’,相反,而是因為它的‘低級’一它不要求人們都是善良的君子,相反,它是一種可以使雞鳴狗盜之徒相互交易、相互合作(通過交易合作)發展經濟的制度;因為它依賴的不是道德教化,不是人的善行,相反,它處處假定你不善,假定你不講‘道德’,只顧私利,然后在此假定下,處處用合同、法律等制度去防小人,防范惡行,以此來保證人們較為放心地交易、競爭并合作下去。”因此經濟學“不講道德也不應該講道德。”因此,只要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就必然存在著不合理的行為,這也就是我國市場經濟中難以杜絕不道德現象的原因。

可見,市場經濟的本性利己與社會道德本性利他的二元互斥成為了道德建設的根本難題,因此,有些人提出了“代價論”,即市場經濟,或泛義地說,經濟發展的善總需以社會倫理道德的淪落的惡為代價。但這個論點受到了較多的批評。的確,假如市場經濟根本不促進人們的人格與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提高,那么單純的更大的經濟福利似乎不值得以倫理道德的犧牲去換取。此外,有些批評者還指出,亞當斯密的“經濟人”的本性是抽象不現實的,人的真正的本性是社會性,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與社會制度本身聯系的,一個合理的社會制度直接影響著個人的本性的發展。所以,他們認為“經濟人”在社會主義國家根本不會存在,而巨他們甚至還提出了“公有人”的概念來取代“經濟人”,但這很難讓人信服,它無法解釋人對經濟利益追求的現實性。其實,亞當斯密“經濟人”的本性利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商品活動為基礎的社會特定發展階段,商品活動必然通過刺激人的這一本性來實現它自身的運轉,但這只是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才有的現象,它不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最終目的,社會主義的發展必然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而且即使在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的利己性也只是作為社會的一個基礎層面而言的,它不代表社會的所有層面,換句話說,社會自身發展的全面性決定了市場的道德性是不能抹煞的。

市場經濟社會非但不會因為市場自身的功利性而排斥道德建設的可能,而且道德作為社會的產物,社會發展自身體制中內在蘊含了對經濟主體的道德要求。

首先,社會發展促成了市場經濟生活中獨立人格的發育,以及與止匕適應的自由、權利觀念的發展,為現代人的道德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育班。自主、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的發展不僅引導人改善其物質生活境況,而且引導人發展真精神價值。當然,我們不可能在古樸的高尚與現代的高尚之間劃出嚴格的界限,純樸的高尚與現代的高尚都具有永恒的道德價值,但現代人的高尚必定是人的自由選擇的價值。獨立人格及自由、權利、尊嚴觀念的發展也剝吏現代人全面介人社會公共生活從而拓展這些生活領域并發展其價值的重要促因。而目現代社會的民主化進程離開了與之同步的道德價值的社會制度也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社會自身發展要求市場經濟對道德的積極肯定,并使其參與到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承認社會存在的“善”價值,為其提供正當合理的價值辯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體系尋求更高更合理的倫理價值理想,也就是說,她不是一般地強調社會功利或效率,而是強調社會的共同福利和共同富裕,強調整個社會共同體的公正與和諧;倫理道德作為一種價值科學,其著眼點或根本價值導向總是指向社會整體的普遍價值和長遠價值,高度關注各種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和諧,強調積極參與社會合作與實現個人自我完善的辯證統一;一定社會的倫醚德總是在社會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為各種社會關系的和諧和人的自我完善提拱一種渠埔蓬駐想的價修宣求目標,道德倫理的應然性理想對于凝聚社會民心、提升社會文化精神,從而最終為個人的全面發展構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精神資源。正是倫理道德的價值性、超越性和實踐性構成了社會的價值支撐和精神力量。

最后,社會體制內在的經濟生活中所要求的公平、誠實規則促成了個人支持公共生活中的社會正義這一核心價值。一個在市場經濟生活中重視公平誠實規貝組的人往往傾向于在公共生活中對社會正義感的培養,而且也傾向于肯定道德德性的價值。雖然實際生活中也有反倫理地從事市場活動的人慷慨扶持公益的例子,但他們常常或者是對以往劣跡或某種其他用心的掩飾,或者是對池聽經歷的一種私輟的倫理上的轉變的證明。所以,如果我在市場經濟生活中是一個倫理的經濟人,我可能在道德發展上有兩種可能性。或者,我可能止步于做一個倫理的經濟人,一個理智健全的通情達理的人,消極地遵守公平誠實的倫理準則,不去損害他人的正當利益,但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侵犯時則必定起而維護之;雖然在此同時我也抱有同情心,并且欣賞高尚的道德,但不打算身體力行之。或者,我也可能在做一個倫理的經濟人的同時,積極地發展公平誠實的倫理規則,發展自己的社會正義感,發展自己的道德德性、同情心、公益心、奉獻精神,以及自己對社會的共同價值的領悟,拓展自己的道德精神世界,成為一個道德的人。

市場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道德建設的要求,它是社會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與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相適應,而且,這種融于社會的適應性使社會道德本身不再是千古不變的僵死教條,而是與特定的社會階段發展特點相結合下的新原則,有效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國的市場經濟道德原則也正是在這一原則下建設的,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平等原則

在市場上,交換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把特殊的身份帶入市場,任何牛爭漢荀啥破壞等價交換的原則。平等就是指作為商品交換者權利的平等,在交換規則面前平等。交換關系中的平等膺測反映在政治領域,就是民主政洽,人們在政治權利與義務上,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如果說,在私有制條件下,由于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使得交換關系中的平等與政治上的民主萎琴育虛偽性的話,那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公有制,人們在生產資料占有關系上的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才成為現實。這種平等關系不僅體現在經濟、政治領域,而且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干群、父子、夫妻、兄弟、師生、朋友都是平等關系。平等原則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

2.自主原則

市場交換的主體具有獨立性。這種獨立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獨立性,主仲有自身的利益,正是這種私利成為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強大動為;另一方面是主體權力的獨立性,在不損害他人的前提下,主體有權根據自身的利益與意愿來決定自己的行動,并承擔行為的后果。所謂自主原則就是承認主體獨立性,要求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浮碗人他人的私利,并尊重別人的權力,尊重別人的意愿,不能隨意干涉別人。作為主體自身,必須對白己的行為負責。

3.誠信原則

在商品交換中,交換的商品必須貨真價實,以假充真,以劣充優,必然損害等價交換的原則。在現代,信用成為最廣泛的經濟關系,甚至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誠信原則成為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誠即是真實,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清;誠的反面是偽,商品交換中的欺詐行為,人際關系中的虛情假意,即是偽。信即遵守諾言,言必信,行必果。誠信不僅是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且是人際交往的普遍要求,所以,自古以來誠信原則就是做人的翡夢卞準則。

4.人道原則

篇9

關鍵詞: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分析,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其能夠在很多方面對地方的建設、社會穩定等,起到較強的推動作用。相反的,如果在管理層次上出現了偏差,則很容易造成社會隱患,對國家的將來發展,也會構成問題。所以,將信息化建設工作實施,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一、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現狀

1.工作效率較低

與其他工作不同的是,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工作,倘若在工作中出現了拖延的現象,肯定會因此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還會對眾多的社會居民造成較多的錯誤信息引導,最終引發的大量不滿。分析認為,工作效率較低的問題,主要是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手段,完全集中在傳統層次上。雖然很多的機構都配備了先進的設備,但是在使用效率上并不高,大家還是在遵循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表面上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實際上已經引發了很大的不滿。第二,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未能夠開展有效的分類,針對特殊狀況、突發狀況的處理,占據了特別多的時間,工作團隊內部的配合完全沒有達到較高的健全性,大家對待問題的方式就是“踢皮球”,以至于很多辦理業務的居民,根本找不到具體服務的部門,引發了媒體的較多報道。

2.數據龐大,處理要求無法達到

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在運作的過程中,自身需要處理的數據是非常多的,同時在各項信息的分配上,必須嚴格的按照國家相關標準來完成,否則很容易因此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從已經掌握的情況來看,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數據處理,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首先,針對龐大的數據處置,多數工作人員展現為強烈的拖延現象,沒有及時的滿足工作上的需求,自身也不做出系列的轉變,這就導致國家制度的執行,僅僅是在表面上完成,對于社會居民的各項業務辦理,根本達不到快速、高效的目標,最終造成的惡劣影響,難以在短期內平復。其次,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未進行階段性的優化。我國的人口數量持續增加,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所要面對的挑戰也是比較多的,可是很多工作人員,并沒有意識到工作的挑戰和未來的拓展,還是繼續按照傳統的方法來工作,導致內部的工作矛盾、沖突現象不斷突出,在集中爆發后,很容易對國家的穩定構成威脅。

3.監督力量薄弱

就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本身而言,涉及到的資金量是比較大的,由此給內部的提供了較多的條件。社會保險作為國家的特殊機構,在監督工作上,必須按照最嚴格的方法來完成,倘若沒有采取有效的監督手段,肯定會造成國家內部的嚴重虧空現象,由此造成的不良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良好的處置,甚至是在未來的工作中,會形成特別大的惡性循環。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監督力量薄弱的問題,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監督工作,沒有做出合理的分配,內部的制衡工作被完全打破,出現了部門權利過度集中的現象,以至于很多工作的開展,都遭遇到了特別大的挑戰,無法切實獲得預期工作效果。第二,監督力量的投入,沒有階段性的提升和優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使監督工作本身,轉變為形式化的內容,由此造成的各種不良影響,會在多個方面蔓延。

二、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策

1.實現與業務系統無縫連接,數據完全共享和高度統一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最大目的在于充分解決固有的工作問題,將多方面的工作任務快速、有效完成,為社會發展負責,為國家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信息化建設在實施過程中,應堅持按照循序漸進方法完成,要積極的實現與業務系統的無縫連接處理,這樣就可以充分減少工作當中的疏漏,最終實現數據完全共享、高度統一,確保在各項工作上,達到高度的透明狀態。在網絡運行環境下,基金財務會計系統不再是一個封閉的信息孤島,而是與社會保險業務系統有著“血緣關系”的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要做到成千上萬條數據處理得既快捷,又安全準確,靠人工傳遞、處理是絕對做不到的。在社會保險事業蓬勃發展,需處理的征收、撥付數據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實行電子化數據處理才是財務會計人員安全、有效、準確地處理數據和進行會計核算的惟一出路。通過實施這樣的信息化建設方法,可以更好的規避工作當中的隱患,對多項問題的處置,均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2.與社會保險業務系統互相支持和監督

我國在社會工作的建設和拓展過程中,開始意識到“獨立作戰”的壞處,因此正在不斷的加強信息化建設的綜合性手段。考慮到今后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我們應該繼續在信息化建設上,不斷的投入更多的努力,建議與社會保險系統互相支持、監督,這樣就能夠更好解決固有工作的不足,確保多項工作的聯合運營中,獲得更高的工作水平,對于業務的辦理而言,也實現了“一條龍”服務,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要以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庫為基礎,通過對形成的業務監控指標進行查詢和監測,對涉及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運營狀況相關的業務處理情況進行審核,包括對社會保險基金在征收、支付、個人帳戶管理、基金轉入與轉出等各環節的處理情況進行合規性審核。由此可見,采取上述的手段以后,信息化建設的成績表現為高度的可靠性,整體上能夠達到良性循環的狀態,出現問題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3.提高數據入庫率和規范性

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當中,數據處理是最基礎的工作,產生的多方面影響是必須高度關注的。建議在未來的工作中,加強數據入庫率,并且在數據的規范處理上不斷的完善處理。首先,每天搜集的各項數據,都必須及時的錄入,不能出現滯緩的現象。當下的部分地方,之所以在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能力上較低,主要是因為當天數據處理工作無法完成,以至于積累現象不斷嚴重,最終造成了工作上的惡性循環。其次,在數據處置的規范性方面,應嚴格遵循國家的相關標準,同時對具體的信息化技術、軟件、設備等,都做出透徹的了解,確保數據本身是準確的,在核實的過程中,能夠準確找出工作的不足。第三,在數據的夯實過程中,必須全面提高數據庫的保障手段,還應該分配不同層次的瀏覽權限,要將數據的安全保障程度進一步的提升,減少泄漏和擅自更改現象的發生。

總結

本文對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展開討論,現階段的工作實施比較符合預期,日后應繼續在多元化的工作上努力,將信息化建設水平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的實施過程中,應堅持與社會發展相互匹配,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確保信息化的價值得到深入的鞏固。未來,應加強信息化的全面革新,推動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的綜合進步。

參考文獻

[1]遲穎.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信息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10):83

[2]喻玲.如何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財務分析質量[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46

[3]郭瑩瑩.淺談社保基金財務數據大集中[J].現代商業,2014(15):45-46

篇10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儒家倫理思想,它的提出與發展為我國在家庭、學校、生態環境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借鑒意義,儒家倫理思想也為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至當今社會建設,我們更應該深入學習傳統文化思想,學習傳統倫理思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關鍵詞:儒家思想;儒家倫理思想;家庭;青年;生態;和諧社會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千百年來被人尊稱為“圣人”,后來被人尊稱為“亞圣”的孟子將其學說發揚廣大,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僅就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就成為多少人膜拜的詩句。而儒家的倫理思想作為儒家學說的重要部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是有關愛的道德,是心靈深處的德性,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內在情感訴求。

儒家倫理思想認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會成員的普遍素質,認為人本性相近,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盡管有君子小人之別,但趨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質卻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這樣,“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圍,“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原則的愛,“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儒家政治倫理中的“仁”,體現的是“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儒家倫理思想的外在要求則是“禮”,“仁”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內在訴求,是為人之本。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是儒家主張的待人處事之道。在儒家看來,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使社會秩序穩定,而社會秩序穩定君臣才能以禮相待,以仁相處,各安其業,守其本分。整個社會才能井然有序。而儒家倫理思想的目標就是“和合”。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儒家的倫理思想也是層出不窮,很多都值得我們借鑒,尤其是在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趨勢下,儒家的倫理思想影響著國人,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一、“子不教,父之過”-構建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是否和諧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而關于家庭的倫理思想也有很多,但是儒家提倡的“孝悌”思想,則是將家庭倫理思想推到了,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家庭。父子關系是古代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倫理關系,“父慈子孝”是儒家處理父子關系的基本要求。所謂孝,是指贍養和敬愛父母。儒家認為,作為子女,應當竭盡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顧酒食,先生撰”。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職責。儒家還認為,對父母的孝不僅在于養,還在于以合適的禮節、禮儀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儒家強調,對父母的孝不僅是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父母的真實情感的體現。對父母的親愛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正是由于對父母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要始終保持虔誠愉悅的態度。要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孔子稱為“色難”。但作為子女,應該努力做到這一點,讓父母順心。在父母有什么不對的時候,固然應當婉轉勸阻,“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勸諫之時,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任勞任怨,而絕不應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別強調對父母要有尊敬的態度。

在現代社會主要以利益關系調節人際關系的今天,包括家庭內的人際關系有日益冷漠、緊張的傾向,這使社會有畸形化的危險。傳統儒家倫理強調親情的思想在今天有積極作用,值得我們繼承發揚。儒家主張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兄弟友愛的思想,將為改善目前日趨緊張、冷漠的家庭氛圍發揮重要作用。儒家的“孝悌”倫理思想為現代家庭中的溺愛子女,子女忽視父母等等問題都提出了嚴重的批評,“孝悌”思想的大力宣傳可以有效改善家庭不和睦、關系冷漠的狀態,為構建和諧家庭,構建和諧社會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只有“小家”和諧發展了,我們的“大家”才可以穩步前進。

二、“發憤忘食”-構建和諧校園

青年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而當代青年大多還處于學校教育時期,大多都是大學生,因此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校園則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而對校園穩定的建設,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他們樹立自強不息的積極進取精神。“自強不息”這一詞語出自《周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就是要求人們具備像天那樣的堅韌剛毅、永不停息的優秀品質。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不斷豐富、發展著自強不息的精神,人們把志存高遠、奮發向上、不屈不撓、勵精圖治等都視為自強不息精神的具體體現,自覺地培養自尊自信的品格、不卑不亢的人格,以及不安于現狀,不被小利誘惑的精神,從孔子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到孟子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都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表現。少年強則國強,青年的發展壯大影響著我國的前進,青年的思想更是左右著我國前進的方向,因此我們要秉承傳統,堅持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將儒家倫理思想中積極進取的部分在廣大學生中宣傳發揚,將自強不息的精神思想深入到每一位青年人的思想,以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乃至和諧的社會的建設。

三、“天人合一”-構建和諧生態社會

儒家以“天人合一”為基本出發點,以“仁民愛物”為原則,以“天地萬物一體”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倫理思想。儒家生態倫理現的基本價值和道德取向,對保護中國古代生態環境.維持自然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它摒棄了傳統倫理學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基礎,開創了西方倫理學的深刻變革,對于今天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的重歸和諧,是一種具有啟發意義的寶貴的思想資源。儒家的倫理思想由家庭、社會進一步拓展到自然完成了親民、仁民、愛物的發展軌跡。今天,生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人類對生態倫理的需求已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天人合一”是中國生態智慧的精髓。儒家認為,“天”,主要是自然界或自然的總稱。宇宙的最高實體,而“人”則指人和人類,儒家的“天人合一”,主張把人類社會放在整個大生態環境中加以考慮,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并存、協調發展,體現著和諧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啟迪我們,應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肉體與精神和諧的關系來看待和諧生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不能忘記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應該同時具備天、地、人生態倫理意義。如果忽略了這些,而只注重社會發展,只注重科技發展,科學技術的功能就會被自私、狹隘、短見、孤立的功能所扭曲。最終導致人與自然失諧.人與人失調,人自身肉體與靈魂的分離。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則要求人們一方面要把握適當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要珍惜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杜絕浪費,避免環境污染,充分開發可再生資源,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榮,以實現“與天地相參”的崇高道德境界。

儒家倫理思想自孔子創立以來,自孟子發展以來,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許多的借鑒意義,它對我們既有推動的地方,也有片面的地方,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要摒棄那些不利的思想,發揚有利的思想,將儒家傳統倫理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儒家倫理思想中的道德理論,將它們付諸于實踐,將道德建設引進社會和諧建設中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促進現代社會“中國美”這一夢想的早日實現!(作者單位:河南中醫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參考文獻:

[1] 孔子.論語[M].

[2] 孟子[M].

[3] 孔子.孔子家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