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護理范文
時間:2023-04-03 11:08: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涉外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作為一種特別用途的英語教育,長期以來,主要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對于學生而言,一切病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只是疾病載體的活體樣本。尤其是在涉外醫療活動中,由于缺乏人文主義的教育和對人類文化多元性的理解,我國護理人員對外籍病人常常缺少人文關懷和尊重,從而造成交流障礙,阻礙了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涉外護理英語教育要貫徹全人教育的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更要關注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修養和人格兼進,成為集知識、能力和高素質為一體的優秀涉外護理人才。
1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思想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著的自由教育論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自身的潛能,并使其成為最易于有所成就的人[1]。而全人教育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Ron正式提出的。他總結了“全人”的基本要素:身體、智能、審美、精神和社會[2]。譚敏等[3]也把全人教育歸納為6個方面: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強調知識的整合和跨學科的互動;主張學生物質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全人教育思想內涵豐富,但至今學術界仍對其沒能達成統一定論。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張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全人教育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于實現人的整體發展。教育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訓練,更要關注個人的內在情感和人格的培養,以實現個體生命潛能的全面和諧發展。第二,全人教育注重尋求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主張師生間建立平等、開放、有活力的人際關系。第三,全人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對所處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環境進行批判的能力。第四,全人教育倡導人文精神的培養和融合。當前的教育過于重視實用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很容易造成教師教學的知識化和學生學習的功利化,最終導致學生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而不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第五,全人教育強調知識的整合和跨學科的互動,認為只有學科間的相互影響和滲透,才能拓展知識的學習,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全人教育在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中的實施原則
2.1整體性原則
“全人教育”是相對于注重片面發展的“半人教育”而言,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全人教育以學生的完整發展為核心,力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把學生培養成有知識、有能力、有道德、和諧發展的“全人”。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作為外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設置必須體現“教單科,育全人”的教育理念,將外語知識、護理學知識、人文知識以及人類文化等有機結合,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智力人才。
2.2多樣性原則
全人教育從全球視野和共同的人類利益角度思考問題,注重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因此,對于不同的課程內容,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授課方法。例如,涉外護理英語教師可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采用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如講授、講座、護患角色扮演、關鍵性事件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理解和認知異文化的能力和全球意識。
2.3關聯性原則
全人教育認為教育應是一種關聯性的行為活動,主張通過在課程學習者、課程知識和課程教育者之間建立廣泛的聯系來促進學生能力的多樣性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在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中,教師可采用“非線性”教學模式,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之間的共同探索,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師生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梁,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和諧完整的人。
3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中全人教育的實現
3.1樹立全人教育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認為外語教育本質上是人文主義的教育,主張在教育中要更多得滲透人文精神,要用人文的方法達到全人發展的目標[4]。哈佛大學提出,外語是對某一民族的形貌和精神,以及對該民族的獨特思想文化有所詳述的科目[5]。長期以來,我國涉外英語教育主要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缺少人文主義和對文化多元性的認知教育。對于學生而言,一切病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只是疾病載體的活體樣本。這種認識常常使護理人員對外籍病人缺少人文關懷和尊重,從而造成交流障礙,阻礙了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6]。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崇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護理人員和病人交流時常通過稱呼病人的名字聯絡感情,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當彼此熟悉后護理人員還會請病人直接稱呼其名字縮短社會距離。中國的護理人員由于缺少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常常會用“床號”稱呼病人,這使外籍病人十分反感,從而阻礙了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中,教師要樹立“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實現同時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3.2改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方法
外語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國璋提出“英語教育是用英語來學習、認識世界、培養心智,而不是單純的英語教育”[7]。一直以來,我國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特別重視學生“雙基”的訓練,即重視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培養學生語言技能,教學內容陳舊。然而,作為未來的護理工作者,僅僅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并不能保證醫生和外籍病人之間成功的交流,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行為模式也影響著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涉外護理英語教育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從傳授基礎知識為中心的課堂模式轉變為以重視培養學生人文思想和國際意識為中心的“全人教育”教學模式。例如,在涉外護理英語教學中可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護患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關鍵性實踐分析等方法,使學生能在真實情景和案例中感受不同文化的人文思想,提高自己的國際意識,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修煉全人氣質。
3.3完善涉外護理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
外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外語全人教育的基礎。涉外護理英語不同于公共外語。作為一種專門用途的英語,它有著特殊的知識結構。涉外護理英語課程是將公共英語知識和護理知識有機結合的學科。然而,一直以來,涉外護理英語教師主要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很少涉及護理知識,導致學生對英語課失去興趣,久而久之,教師自己也對護理英語教學失去動力。全人教育觀倡導知識相互滲透和學科間的互動。認為如果把各門學科孤立開來學習,就會導致人的思維方式孤立而片面的發展。只有通過學科間的相互影響和滲透,才能超越學科間的各種限制,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醫學院校應多鼓勵教師參加護理基礎課程(如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的學習[8]。在備課階段,教師應多查閱與課文有關的醫學資料,必要時需請教護理學專業人士。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將英語知識和護理學知識整合學習,開拓問題研究和知識學習的視野,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4完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評價體系
我國的涉外護理英語評價體系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學校通常采取“終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做出評價,即根據期末考試成績評價學生。這種忽視“形成性評價”的考試方式顯然是不科學的,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習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更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正如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所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9]。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一個學生的進步。這才是“全人教育”的根本所在。其二,我國涉外護理英語評價體系多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注重考核學生的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考試題目過于死板,試卷答案設置過死。評價體系很少涉及學生的人文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內容。這樣的考試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國外,考試經常是采用開卷形式,允許學生自行查閱資料,考試的目的不在于“過關”而在于查漏補缺,找出不足,以利于今后發展。
4小結
教育的本質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涉外護理英語教育不只是技能訓練和知識傳播,更要注重全面的素質教育。本文提出涉外護理英語教育要貫徹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改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方法,完善涉外護理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健全涉外護理英語教育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通識和專業的平衡,培養出仁心仁術厚德濟世的優秀涉外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文旭.教單科,育全人———論專業外語教育中的全人教育[J].中國外語教育,2014(3):12-18.
[2]MillerJP.HolisticCurriculum[M].Toronto:OISEPressInc,1988:1.
[3]譚敏,范怡紅.西方當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6(9):18.
[4]文旭,夏云.全人教育在外語教育中的現實化[J].外語界,2014(5):76-82.
[5]黃錦坤.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65.
[6]肖文莉.淺談護理英語教學對師資的要求[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47-148.
[7]魏清.全人教育視野下的有效學習[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
[8]郭偉,隋麗蓉.涉外護理專業雙語教學現狀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0,7(6):253-255.
篇2
【論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涉外護理英語教學形勢與現狀,探索了符合中職涉外護理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學對策,以推進涉外護理英語教學質量和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
涉外護理專業旨在培養能在國內外醫療衛生機構里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預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雙語護理人才。該專業的設置順應了我國中職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來,隨著招生生源的變化,中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效果不甚理想。面對這種現狀,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基礎,培養出合格的涉外護理專業的中職人才,是中職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課題。
一、涉外護理英語教學形勢與現狀
當前,我國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英語基礎薄弱。中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音發不準,詞記不住,對英語不甚感興趣,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第二,英語教師缺乏護理專業知識。涉外護理專業是集護理知識和英語技能于一體的專業。培養的學生應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又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由此要求從事涉外護理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師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具備從事涉外護理工作所需的英語知識;二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具有用英語進行涉外交際的能力。這就要求承擔教學的老師,不僅應具有英語教學的本領,而且還應具備通用醫學特別是護理學的相關知識。但目前大多數的英語教師都是畢業于師范類院校英語教育專業,盡管有豐富的英語知識和良好的英語教學能力,卻一般不具備醫學相關的知識和臨床經驗。第三,教材不適合,教學目標不夠規范。目前涉外護理專業能夠使用的英語教材僅有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的外研社高等英語教育事業部編輯的《涉外護理英語》系列教材。這部教材需要在非母語語言環境和外域文化的基礎上使用,也是目前高職涉外護理專業培訓教材。目前中職衛生學校也只能選用這一套教材中的《情景對話》和《閱讀與寫作》。但是,對于英語詞匯量過少,還未掌握系統英語語法知識和結構的中職學生來說,這部教材的使用仍存在很大的困難。例如,《閱讀與寫作》中第一章節第一小節的閱讀材料中,大約300字的文章中就有37個新單詞,涉及到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被動態、定語從句等語法知識,對于只有初中英語水平的中職學生來說,教材水平與學生基礎不相符。第四,缺乏涉外護理英語語言環境。學生學習英語最終是與將來的服務對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但是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無法接觸到原汁原味的醫生、護士和病人之間的英語對話,沒有針對性的英語學習和可置身其中的涉外語言實踐活動,很難獲取實際運用的各項能力。
二、教學對策
(一)改進涉外護理招生制度
涉外護理專業和普通護理專業間最重要的區別在于其英語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好的英語基礎和英語發展潛能及興趣。中職學校在招生過程中不能只強調其專業的技能目標和就業競爭優勢,更不能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吸收未達到涉外護理英語教學所需基本要求的生源,以免對后續教學形成障礙。因此,在招錄涉外護理專業學生時,應了解生源的英語學習程度和考試成績以及其對英語的興趣和要求,把涉外護理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和相關要求告知報讀此專業的學生,同時,在入學之際進行摸底測試,考試成績合格的學生才能錄進本專業。
(二)強化教師護理知識培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提高教師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水平,應培養一支具有英語教學科研能力和護理專業知識的教師隊伍。一方面,鼓勵英語教師參加教學學術研究,以研促教,提高從事涉外護理英語教學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長效的教師繼續培訓機制,選派英語教師參加新知識更新培訓班及醫學護理專業知識的培訓,使其具備相關的醫學護理知識。 這樣才能提高涉外護理專業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培養合格涉外護理人才的目標。
(三)教材與國內護理教學結合,進一步規范教學與管理
從國外護士培養的視角出發,以英語的語言形式把我國護理教學內容延伸到國外護理活動中。加強與國際護士教育的接軌,以現代護理概念、知識、技術、人文為基礎,借鑒國外健康服務管理與護理教育體系,建立規范、標準的涉外護理英語教育體系,明確教學目標、任務和責任, 同時,把專業知識和方法、語言、國際化評價形式融合起來,構建積極的、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
(四)變革完善教學模式,培養創新人才
提高人才的質量,關鍵在于改革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教學以知識傳承為價值取向,以“教師—教材—課堂—應試”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新世紀培養涉外人才的要求,應進行深刻的變革,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學生英語水平和興趣低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提高聽課效率,另外,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教學原則,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根據學科發展的特點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加強案例教學和實務能力的訓練,補充合適、實用、相對系統且適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材料。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設置有關護理工作的門診對話情節,讓學生學會把英語應用于實踐中。總之,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樹立新理念,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出發點,以創設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為條件,以知識為載體,達到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目的。
(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涉外護理學習環境
篇3
關鍵詞:涉外護理;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R47-4
在我國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涉外護理專業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專業,職業院校應該加強對涉外護理專業的重視,加強其英語知識的學習,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提高現階段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而英語學習能力,有效的加強學生的成為就職的競爭力。
1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在我國現階段,涉外護理專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專業,對英語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嚴重教學質量,只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學內容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很多職業院校沒有專業的英語教材,沒有適用于涉外護理專業的教材,很多院校都設置了聽力課程。但是沒有設置相關的口語課程,部門學校只對學生講述基礎的英語知識,沒有給學生講述有關系方護理專業及西方文化知識,學生對外籍患者不理解,不能有效的完成涉外工作。
1.2教學時間安排問題
很多職業院校對涉外護理專業非常重視,但是卻忽略了英語文化課程的教學。在我國現階段,對于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門專業課程。但是,有的院校在安排英語學習過程中,安排了很短的實踐,基本都在安排在第一學年中學習,導致在涉外護理實踐過程時英語水平完全不能達到標準,幾乎將所學的知識遺忘干凈。對于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英語是保證基礎交流的關鍵,英語水平不能達到標準,及時專業知識非常好,也不能在工作中發揮其作用,嚴重影響其就業及實習。
1.3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問題
根據先關調查表明,35.8%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職業院校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變38.3%覺得有必要進行改變,但是在現階段大多數學校主要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要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大多數學生通常都停留在啞巴英語水平,與目前涉外護理專業的目標存在很大的差異。
1.4師資隊伍問題
職業院校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英語教學的能力,還應該具備護理專業的教學能力,但是目前很多職業院校沒有對英語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這樣就造成英語教學與護理教學不連貫,嚴重脫節;其次就是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少教師具有高職職稱,很少有學生認可老師;再次,職業院校對英語教學不夠重視,專業的英語教師比較少,更不用說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教師只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比較傳統,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涉外護理英語教學措施
在我國現階段,世界各國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不斷的增加,我國許多職業院校開設了涉外護理專業,英語作為該專業的主要課程,在涉外護理專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加強涉外護理英語教學:
2.1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現階段職業院校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問題就是通過學習到的知識及時的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英語。另外,任務型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有效的轉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使學生成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實現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所以,在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通過多種手段進行教學,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
2.2教學活動的真實性
首先,職業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應該按照教學過程中“真實性”的原則進行制定,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供許多寶貴的資料;其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學習護理專業的英語知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并解決存在的問題;最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實用性的原則,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使用所學到的知識有效的解決存在的問題,可以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掌握,并且在學習中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習能力。
2.3對教材、教W方式進行改革
在現階段涉外護理專業發展過程中,許多英語教材都與護理專業相配套,這樣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專業的語法及護理技巧,還有效的提高了學生英語的學習水平。教材不同,其特點及作用就有所不同,護理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具體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并且提出了合適的措施,這樣才能有效的加強英語教學效果,提高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學習能力。
2.4設置合理的考評手段
現階段,在涉外護理專業英語考核過程中應該全方位進行分析與研究。首先,應該加強英語專業詞匯的考核,但是不能以筆試作為重點;其次,應該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特別是對醫院案例的分析與闡述;再次,就是應該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及習俗的考核。這樣就能夠全方位的對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進行考核,并有效的提高其學習能力。
結束語
在我國現階段,在職業院校中涉外護理專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專業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職業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有效的加強目前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下與現階段的教育現狀結合,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創新,這樣才能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效果。只要進行不斷的努力與探索,就能有效的加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該專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牛筱婷,劉玉強,馬月.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教學的初步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2,10:892-893.
[2]李輝.高職高專涉外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雙語教學的效果探究[J].科技信息,2012,21:145-146.
篇4
關鍵詞 涉外護理 口語問題 應對策略
1 英語口語對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由于歐美發達國家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護士市場出現了緊俏的行情,出國進修、就職、深造者顯著增加,成為護理專業國際的標志。國內諸多院校涉外護理中的國際護理專業應運而生。我校創辦了英語護理專業后,近年來培養出了多名達到出國水平的學生。隨著教學的深入,培養學生應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2 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學生發音不準。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個初中的畢業生,英語底子薄,有些學生甚至連英語是24個字母還是26個字母都叫不準,對于單詞重音分辨不清,更不用說弱讀、連讀、爆破這些深一點的知識。
(2)學生缺乏自信心。由于學生在初中學的幾乎都是啞巴英語,課堂上學生操練英語的機會太少,教學中缺少各種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策略等等,頻繁的難度較大的考試,沒有鼓勵只有埋怨等等,導致教學主體的缺失,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使他們不愛開口講英語,生怕自己發音錯誤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3)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生受自身所學知識的片面性制約,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國家的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知之甚少,導致在談及這些知識時言之無物,不知從何說起。
3 口語教學過程中的應對策略
3.1 聽說結合
首先,聽是說的基礎。在語言交流活動中,交際雙方都把自己當成聽者,而把對方當作是說話者。在交際者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要進行內在信息處理,在此基礎上產生表達動機,然后通過內在和外在語言的轉化,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正確的說是建立在清晰的接收和正確的理解之上的。因此,沒有信息的輸入、積累和語言信息的綜合分析,就不會有思想的自由表達。
其次,說是聽的前提。語言輸出的目的是為了輸入,說是為了另一方的聽。這種內在系統的口語交流模式表明交際者要進行口語信息的輸入和理解。清楚正確的表達信息能提高對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正確的“說”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聽”的基礎上,因此我們提高說的基本方法是,在口語課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聽各種錄音材料,從聲音入手,加強聽、說訓練,通過反復模仿,記憶、背誦達到用英語交流思想的目的,即說的熟練程度。加強口語訓練,應堅持先聽后說的原則。在學生接觸一定的英語語言后,便可以經過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2 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新生剛入校,一方面對周圍環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時還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驅使,出現英語口語交際中想說而不敢說、想說好而說不好等矛盾心理。此時此刻,正是師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時機。利用寒暄、介紹、道歉、贊揚等技巧啟發學生開口說話,鼓勵他們該出“口”時就出口,盡早擺脫外語學習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語能力的形成。事實上,掌握了一定的詞匯之后,如果能有效地運用交際策略,多數情況下可以保持交際的持續進行。當學生越來越多地進行交流,就會發現英語口語沒有他們想象中難,從而克服說英語的恐懼心理。
3.3 拓寬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由于漢語和英語這兩個歷史悠久的古老語言是在完全不同的地理和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二者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較大差異。針對中西方文化差別大和學生文化背景知識不足的弱點,筆者在口語教學中首先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大量的富含文化內容的材料。其次,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材料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識,并進行中西文化差異的對比。再者,鼓勵學生多途徑感知和接觸西方文化,如多看英文報刊雜志、多聽英文歌曲、多看英文影視片等。這樣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掃除理解中的文化障礙。如學習瘋狂英語三最短文第六篇table manners時,大部分學生對西方的一些風俗習慣不怎么了解,因此筆者在學生模仿之前先介紹了美國、巴西、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餐桌禮儀及行為習慣。然后再讓學生去聽,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材料,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模仿。
3.4 利用多種方式,增強教學中的趣味性
口語不能一聽即通,流利說話的能力同樣不可能與生俱來,也很難在教學中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因此,口語教學中的每項活動、每個話題都必須有意義、有興趣,使學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動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上。口語其中一個常用的教學模式是課堂提問。提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應當變換方式、適可而止;提出的關鍵問題應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準備和討論。除了“教師問、學生答”之外,還可采用“學生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或“討論式問答”等模式實施課堂口語活動。譬如在談及Spring Festival這一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問,教師答”的方式,讓學生問出他們想要了解的新年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方式,例如:守歲,拜年用英語怎么表示,大年三十的團圓飯都有什么等等,誘發學生展開想象和提出問題,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5
【關鍵詞】本科涉外護理 英語課程設置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資助課題,項目編號:12B32003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092-01
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外資企業和各類機構在我國境內的活動范圍迅速擴大,涉外醫療逐漸成為我國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由于人口老齡化等原因,國外對特殊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存在著嚴重缺乏護士的現象[1]。課程設置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課程定位是否準確、課程體系是否完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英語是涉外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英語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涉外護理專業教育的成功和國際化護理人才的培養[2]。
1.現狀和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國護理教育隨著美國CGFNS(Commissi0n 0n Graduates of Forei n Nursing School美國國外護校畢業生委員會組織亦稱“國際護士職業執照考試委員會”)考試考點在中國的設立和ISPN(國際護士執業水平考試)項目的聯合實施逐漸與國際接軌,涉外護理專業的教育也應用而發展起來。但搞好涉外護理教育最基本也是最實際的要求就是必須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育體系,教育過程中需要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和突破。
目前我國通行的護理教育理念、專業課以及其他課程的沒置,明顯不能滿足涉外護理專業“特色教育”的需求。歸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多數護理院校都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無論是專業課程還是英語課程[3]。
涉外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不僅能熟練掌握先進護理理念、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術,并能用英語順利交流的滿足國際護理人才市場需求的“護理+英語”復合型高素質護理人才。而綜合各個層次涉外護理專業教育,能稱得上成功者的可謂鳳毛麟角的主要原因就是英語水平達不到要求。目前,許多涉外護理專業院校還沿用傳統的英語課程設置模式,沒有根據該專業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課程的設置缺乏針對性與科學性,與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要求相差甚遠[4]。
2.問題的解決―科學設置英語課程
目前,我國涉外護理專業教育多停留在2年(全日制高中后)或3年(高職高專類)制專科層次。我院順應國際化護理市場對高層次復合型護理人才的需要,自2009年起成立了4年制本科涉外護理專業。立足本專業培養目標,本科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公共英語教學,其培養目標是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托福或雅思考試。第二階段為學生入校后的第5學期,主要進行醫護專業英語教學,由具有英語背景的護理專業外籍教師擔任授課。具體課程包括醫學英語術語、涉外護用英語等。學好護理英語的關鍵是擴充專業詞匯量。護理英語的專業詞匯不僅量大,而且詞的構造很復雜,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是護理專業詞匯的構詞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第三階段為學生入校后的第6學期,主要是備考CGFNS和NCLEX-RN的課程設置。由具有國外學歷或曾就讀于具有國外理念的國內相關護理院校(如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的護理專業教師擔任授課。在課堂,教師通過美國原版教材、音像資料、書面題庫、電腦題庫等進行CGFNS式教學,課后,積極采用“Topic英語情景劇”等形式作為輔助實驗教學,即教師在不同學習階段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編寫若干主題不同的典型病例,由任課教師介紹病案情景劇編寫要求后,將每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4 ~ 5 人一組),各組抽簽選取所要表演的病例,然后自行查閱資料,設計、編寫情景對話,安排角色,進行排練。所有內容均為全英文。
3.體會
涉外護理專業與普通護理專業的根本區別是就業市場定位不同。涉外護理專業的就業目標決定了其培養目標是培養“護理+英語”的復合型人才,通過一系列強化學習和訓練,要求學生除了能牢固掌握本專業的護理知識外,還能較熟練地掌握公共英語和常用的醫護專業英語,順利通過相應的各種考試,在日后進入涉外醫療護理領域時基本無語言障礙。這是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和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之所以不同的標志,也是面對當前國內護理崗位趨于飽和的就業壓力形勢下,涉外護生能夠更勝一籌的砝碼。
由于我國涉外護理專業起步較晚,目前該培養層次大多集中在2年制中專和3年制大專的專科護理層次,本課題組立足于我院高層次涉外護理人才培養這一創新點,緊密聯系本科涉外護理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聚焦目前涉外護理教育中尚缺乏科學、合理、系統的英語課程體系這一迫切問題,力圖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本科涉外護理教育的英語課程體系,為適應國際市場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涉外護士。
參考文獻:
[1]于海紅.美國CGFNS證書考試與澳洲職業英語考試的比較【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9):87
[2]劉鎏.涉外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J】.職業技術,2011.04,(128)
[3]邱延霞.英護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及教學【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NOV.2006,18(6):501
[4]彭薇.ESP教學理念下涉外護理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NOV.2009,24(6):55-58
篇6
1.1教師:
承德護理職業學院,承德醫學院,唐山職業技術學院3所學校的所有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課和護理專業課的60名教師。
1.2護士:
承德附屬醫院、承德市中心醫院、唐山市醫院、承德中醫院、承德市婦幼保健醫院、灤平縣醫院、灤平縣中醫院、豐寧縣醫院、隆化縣醫院、隆化縣婦幼保健醫院、隆化張三營鎮醫院等不同臨床科室的80名護士。
2研究方法
2.1文獻調查法:
通過文獻調查法,了解有關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大綱研究,根據2007年新一輪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根據國家高職高專教育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高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以“精練、實用”為特點,“必需、夠用”為原則,走訪學校生物化學、其他基礎課和護理專業課資深教師,共同研究。確定高職護理專業36學時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分配。
2.2訪談法:
走訪上述學校的生物化學和其他基礎學科的資深教師,確定生物化學本學科和后續課程需要的內容及其使用情況;廣泛調研上述各醫院,對護理人員的培養要求,確定生物化學中崗位需求的內容及利用率,調整課程設置。
2.3行為研究法:
根據上述確定的36學時生物化學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分配及訪談結果和車龍浩、趙漢芬,李宗根分別主編的教材,編制: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及本學科和后續學科需要情況調查表(教師用卷)和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及臨床應用情況調查表(護士用卷)。調查表中頻繁應用指每月應用≥6次,常用指每月應用≥3-5次,偶爾應用指每月應用≤2次。
2.4問卷調查法:
向上述3所學校的高職護理專業的基礎課和護理專業課的教師共60人,發放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及本學科和后續學科需要情況調查表(教師用卷);向上述11所醫院不同臨床科室的護士80人,發放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及臨床應用情況調查表(護士用卷);無記名填寫、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別為58份和75份。
3結果
70%以上的護士和教師認為蛋白質、核酸、酶的結構與功能;維生素概念、分類、命名、生理功能及其與輔酶;水的攝入與排出;鈉、鉀、鈣的代謝;酸性物質、堿性物質的來源;生物轉化的概念與意義;膽汁酸生理功能這些知識點頻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師和護士認為血糖與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癥;氨代謝與肝性腦病;水的生理功能;電解質的生理功能;酸堿平衡調節;黃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師和護士認為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一般代謝、血紅素代謝過程;酸堿平衡生化指標;常用肝功能檢查與物質代謝的聯系等知識點偶爾應用。50%以下的教師和護士認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謝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知識點偶爾應用。
4討論
4.170%以上的護士和教師認為蛋白質、核酸、酶的結構與功能等知識點頻繁使用,是因為蛋白質、核酸、酶、水,無機鹽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與其它基礎課和臨床有著密切的關系;維生素與臨床和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尤其是維生素的分類、來源、生理功能、缺乏癥及構成的輔酶,由于酶的結構與功能與臨床聯系較多,故酶的概念、特點、酶原、同工酶內容,編寫大綱時作為掌握內容,教材中作為精編內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再加上社會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腦血管病人越來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師和護士認為血糖與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癥;氨代謝與肝性腦病等知識點常用,把這些內容作為學生熟悉內容。4.350%以上的教師和護士認為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一般代謝、血紅素代謝過程等知識點偶而應用,這就要求代謝過程簡明扼要地編寫,要求學生懂得重要步驟和結果能滿足后續教學即可,作為了解內容。
4.450%以下的教師和護士認為偶爾應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謝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知識點刪除。
4.5結論及研究成果
4.5.1結論:調查結果可以作為高職涉外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大綱和校本教材的編寫依據
4.5.2研究成果
4.5.2.1編寫“高職涉外護理專業18學時的生物化學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分配表及要求”。
4.5.2.2編寫相應的校本教材
篇7
關鍵詞:涉外護理;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精品護士;知識儲備
作者簡介:宋利萍(1968-),女,承德護理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基礎醫學;孫寶琴(1969-),女,承德護理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基礎醫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突出涉外護理專業特點的生物化學精品課程研究”(編號:XHXNO·12140069;主持人:宋利萍)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3)05-0040-03
目前,涉外護理專業已成為護理行業的龍頭產業,精品護士的大量輸出帶動涉外護理專業向縱深發展,培養涉外護生不僅需要有精湛的公共英語,更要求其具備較高水平的醫學專業英語,以適應國內外各大醫院對護理人才的渴求。
一、問題的提出
生物化學是醫學與生命科學相關專業最為重要的基礎學科,醫學各類專業報考研究生考試必考科目之一,是臨床醫師資格考試的重點科目,護士證考試也涉及部分相關內容,因此研究生物化學精品課是重要的。目前許多醫學院校對此都有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但是突出涉外護理專業特點的生物化學精品課的教學資源,國內還沒有院校全面系統地探索研究。
在涉外護理基礎醫學生物化學授課過程中,明顯感覺缺乏一套完整性、系統性、準確性、適用性的生化雙語精品教學資源。比如課堂專業英語詞匯量提供方式;哪些命題需要英語加以闡釋;課堂教學采用何種模式,師生怎樣進行英語互動;考試試題醫學英語占有量及難易度如何調控等,一直是模糊的、隨機隨性的,缺乏統一的量化標準,通常由教師自己掌握,出國護士班和普通英護班的英語詞匯量也難區別,期末綜合考試便也缺失達成的尺度。
另外,學院雙語授課大多停留在給出英語詞匯階段,這只是雙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對于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將大量輸送到國外,從事護理專業工作,英語詞匯遠遠不夠用,急需加強和提高。雙語教師必須努力上升到第二、第三階段,即教師要給出重要內容的英文短語,對重點概念用英文解釋,重點問題以英語和學生互動,并在課外進行該學科的前沿科技發展瀏覽與學習。教師沖上檔次,就必須研究探討這些相關材料,以防捉襟見肘,做無米之炊。
本課題創新點是突出涉外護理專業特點,即給預備出國護士準備國外先進的醫學專業英語知識,包括詞匯、相關資料、病例及習題,且是原汁原味的,比單純雙語教學更注重實效英語。
因此生化雙語教學資料的研究儲備非常迫切,其結果將對各級涉外護理專業的生化教學有充分的指導作用,對學生掌握臨床生化護理知識具有推動作用。
二、研究方法
為達到積累和運用生化雙語精品課資源目標,擬從更新教學理念、教材選擇,教學內容研究、授課模式方法、案例調整、試題練習、考試機制及教學理念等具體實施上做一個優化式探索研究,對教材內容及授課形式有精雕,有舍棄,能使教師在有限的學時上課從容不迫,學生接受有度,不盲目繁亂,彼此心中有數,學精又學博,相應的生化知識在護理過程中達到夠用有余。研究過程中保證教師同研同用,集思廣益,應用過程發現新問題,繼續研討,逐學期進一步完善。
(一)更新涉外護理教學理念
普通教師很少有出國學習機會,但護理醫學模式不斷創新發展,任課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掌握國外最新護理教學模式及發展動態,注意護理先進思想在教學過程的銜接與滲透。
如加拿大的護理教育亮點是,使學生早期接近臨床,課程設計與實驗室設計接近臨床實際,重點學習與護理實踐有密切關系的課程,基本在實驗室上課,且常去教學醫院觀摩。可以借鑒的經驗是,如果需加強對患者營養健康方面的護理,生化雙語授課要追加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等相關英語知識,在教材內容和實驗內容精選上要有所反應。
(二)教材研究
涉外護理生化教學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生化的基礎知識,注重學生專業英語水平,拓展知識面和國際視野,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研究,以及參與國際交流與競爭奠定語言和專業知識基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與創新能力。
課題主研人積極參與編寫人衛、北京、科學出版社生物化學高職高專教材,在編寫會上與名校教師探討涉外護理授課情況,就如何優化章節內容、授課詞匯量、雙語教學模式、考試機制等問題進行交流學習。根據本院涉外特色及學科學時,精選教材和授課內容,同時擁有幾本國外英文原版生化教材,作對照研究,注重英語知識的原汁原味。
(三)授課模式
根據選定教材內容搜集國內外相關資料,對主要詞匯、內容、重點練習采用雙語授課探索,保障學生得到必要的生化英語知識儲備。同時采用多媒體授課,利用問題探索法、小組討論法、案例研究法等,加強英語知識學習與掌握。課下與學生就進度、難易、量的問題交流心得,使教學方法和形式更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基礎。過多過難的內容,要適當調整詞匯量和進度。
(四)案例調整
營養物質代謝章節采用案例教學,需同國外工作的英護畢業生保持聯系,掌握生化英語知識在護理中的應用成果,提供國外醫院護理新型案例,同時查尋網絡、書籍收集資料,保證案例的典型性、新穎性、針對性。
傳統病例資料多采用美國蒙哥馬利《生物化學—附病例分析》,內容翔實,具是國外醫院采集的典型病例,綜合生化各章知識,也串聯其它基礎醫學與臨床內外護兒相關知識,非常實用。
(五)試題練習
逐步收集各類英語題型,篩選好題,使其多樣化,從不同方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知識情況,達到練習鞏固之目的。名詞解釋、詞匯互譯、單選、多選外,增加相關知識的閱讀理解題,更利于學生掌握護理專業英語。可聯絡雅思班學生,借鑒試題方案。
(六)整合考試機制
英語試題覆蓋量加大,從原來的簡單英語詞匯互譯、三五道單選題,擴充到名詞解釋、多選、閱讀理解題。提高難度,給學生施加學習壓力。
考核方法采用綜合考評法,既考核學習的最終效果,也注重記錄學習的過程,以不同分值將各考核成績記入課程總分。這種靈活的考核、考試方式,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又注重雙語教學實效。具體包括:課堂學習情況評價、包括出勤、問題回答和課堂學習活動(如討論、辯論等)各方面的表現(10%);課后作業、小測驗及精短科普論文完成情況(10%);實驗項目、參與實驗及態度,填寫實驗報告認真程度等(10%);期末考試、出國護士班英文試題涵蓋量占總量50%。
三、研究結果
(一)一份生化雙語教案。包括重點詞匯、重要命題、重點練習的詳細英語解說。且保障重要性、實用性、準確性、典型性。
(二)一套雙語多媒體生化課件。精選重要章節內容,網上搜尋共享圖片,或自制圖片與動畫,爭取圖文并茂,聲像結合,并提供重要的英語案例,提供豐富的英語詞匯及用語,附有一定數量的英語試題。
(三)一套雙語生化試題庫。主要以單項與多項選擇題為主,嘗試增加生化短文的閱讀理解,涉及重要章節的基本內容,聯系臨床護理與生活實際,有實用性和趣味性,考察學生對醫學生化知識及相關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
(四)整合生化雙語的考試機制。增加醫學生化英語方面試題數量,提高分值,出國護士班爭取覆蓋量達50%,通過仔細閱讀判斷來選擇正確的答案將是主要的雙語考試方式。
(五)精選兩個常用實驗,采用雙語介紹原理及指導,與學生互動操作。目的使學生掌握實驗基本用語。
(六)一堂生化雙語教學示范課錄相。從組織教學、學前診斷、目標設定、重點講授、聯系臨床護理、學生參與互動、內容總結、目標測試達程度等各方面體現雙語教學特點,請同組及教務督導組評判討論,總結修正,達到最佳方式與效果。
四、得出結論
建立一套完整性、系統性、準確性、適用性的精品生化雙語教學資源,在授課過程中明顯感覺得心應手,上課從容不迫,學生接受有度,能達到有理可依,有例可論,有料可查,有法可用。
與只簡單給出英語詞匯的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突出涉外護理特點的雙語精品生化教學資源更實用有效,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利于激發學生對生化英語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利于督促教師加大力度學習研究雙語教學授課方式;教師在搜集英語資料、研究原創英文版教材時,提高了自身的英語儲備量和知識應用能力;利于增加教與學互動,有效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五、討論與思考
近兩年的研究時間,兩個學期的授課嘗試,課題組教師與實驗教師共同努力,通過研究探索,討論撰寫,用到什么,直接從資料庫中取來便可,并且隨著新學期授課,有了新的研究新的發現,及時給予補充,使這套涉外教學資學越來越豐富,完善,是較完善的教學實踐資料。
最實用的教學資料是精美細致的課件,采用多媒體授課,提供大量的詞匯,教與學都方便,能減少抄寫時間,增加感官記憶認知,能提供大量的國內外新科研進展視頻和文字資料,擴大學科英文知識面。
從期末雙語試題考試結果還看出,學生對基本的生化重點概念詞匯、短語掌握比較牢固,選擇題大部分能答對問題,對閱讀理解和判斷正確還是模糊,主要原因,學生還是把學習精力放在普通英語學習上,對專業基礎學習感覺壓力大,用功不足,有的疲于應付。
通過教學示范課,自己增加了認識,制作課件更細致認真,每一環節構思,甚至說話的語音語調,都做到美感,實用,激發興趣,加強鍛煉。以后讓授課教師都講示范課,互相評課,取長補短。但涉外生物化學授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提出來引起注意,有的丞待解決。
(一)應用雙語教材欠缺
目前沒有合適的教材,為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生記筆記困難,不利于復習提高。急需編寫一套突出涉外護理教學特點的實用性英漢對照雙語教材,并且附有一定數量的雙語試題,討論題。這是今后的研究課題。
(二)雙語教學特點不容易把握
雙語教學不是外語課,是給予學生專業英語詞匯和相關外語閱讀資料的學習過程,達到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外語詞匯的綜合目的。通過外語交流獲取專業知識是教學重點,應該怎么上雙語課,上到什么程度,還要繼續研究,尋求更好的方式方法。
(三)雙語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同時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我院開展雙語教學的教師英語水平相對較好,但多為閱讀理解好。由于教師師未得到公共外語的專門培訓,缺乏在國外學習交流經歷,多為教師自學,其專業知識優秀,英語聽說能力無法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課時難以展開解說,講解時無法發揮自如,這樣勢必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以應對大量陌生的專業詞匯,學生容易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因此師資力量是橫亙于眼前的重要問題,不能急功近利,學院要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提高的機會,引導教師從詞匯、句式的雙語講授一步步到材料閱讀與交流水平。
(四)雙語授課不能閉關自守
教師不能低頭研究自己的一部分,要注意視野開闊,打得開,放得開,收得進,與護理英語教師、學校雅思班教師,外界英文教師,甚至與學生能經常性溝通,交流對專業知識學習掌握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五)目標需合理,由少到多,體現漸進性
在生物化學實行雙語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同學存在著英語基礎,尤其是聽說能力較差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語教學的推進。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本來艱澀深奧,很多知識只能靠抽象思維來分析、消化,學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識時明顯吃力,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若對這樣的學生強行進行雙語教學,結果必然是舍本逐末,這時漢語基本知識的掌握需求更重要。故在雙語授課時,應當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騖遠,為了片面追求用英語教學而影響到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六)解決教學時數不足問題
涉外護理班更注意英語教育,基礎醫學的課時一減再減,正常上中文內容已覺吃力,利用專業英語授課,對基礎差的學生真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能增加學時,解決的方法是,必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將需要用英語解釋的概念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尤其將那些學生比較生疏的專業詞匯,用形象的圖片或者動畫來演示,既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節約了時間,也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應注重涉外護理多元文化的滲透
文化是有差異的,學生必須懂得并運用如何在多元文化下的護理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與溝通方式,這更有利于出國護士的工作實踐,同樣的護理過程要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進行。因此生化教師要滲透多元文化護理知識。
總之,涉外護理教學很多問題還在努力探究,期待進一步完善,使之更適合教學雙邊活動,為雙語授課及涉外護理教育提供更加詳實深厚的資料。
參考文獻:
[1]孫樹泰.生物化學(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篇8
【關鍵詞】情感因素 焦慮 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40-01
一、情感因素與閱讀理論回顧
20世紀80年代,語言教學研究的重點從研究教師如何教轉向學習者如何學。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是造成學習結果差異的學習者個體因素。在這一背景下,人們又開始關注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項茂英,2003)。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Arnold把情感因素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指學習者的個別因素,即學習者對自我的情感,包括興趣、自尊心、焦慮、抑制、性格的內外向、學習動機等;第二類是學習者之間和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和課堂交流等。他指出焦慮導致緊張和害怕,緊張和害怕浪費精力和注意力。這樣用于思考和記憶的能量就相對減少,語言存儲和輸出的效果就降低(Arnold, 2000)。1973年,Brown提出語言學習者的情感變量與語言學習的成功學習有很大的關系,且焦慮是一個主要的變量(Brown, 1973)。
二、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參加本次研究的對象是70名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涉外護理專業10級的學生。
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3種研究工具:
1)問卷。筆者主要根據外語課堂焦慮測量表(譯自Horwitz,1986:128)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設計的,旨在了解學生英語閱讀中焦慮情況。問卷調查包括20道問題,其內在一致性較好(Cronbach’ Alpha = 0.832)。因此, 本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問卷的回答采用五級量表(1表示“非常不贊同”,2表示“不贊同”,3 表示“中立”,4 表示“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
2)閱讀理解測試。 本測試中的四篇閱讀文章摘自中考英語閱讀試題,共20道選擇題,每小題2分。參加問卷的70名學生參加英語閱讀測試。
3)采訪。參加過問卷和測試的6名學生自愿接受采訪。為了較容易控制采訪的進程,作者采用半結構式的采訪形式,采訪學生關于閱讀過程中焦慮方面的問題。
問卷和閱讀測試所得出的數據將應用社會統計分析軟件SPSS 16.0進行處理。
三、研究結果及數據分析
1)學生們在英語閱讀中的情感狀態
通過采訪,筆者發現6名受試者都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很多時候老師的一句表揚能讓她以十足的盡頭學上兩天。對于老師消極的評價,他們會感到失落和沮喪,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學生,覺得老師不再喜歡她,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其中兩名受試者對老師的批評,曾表現出不敢和老師打招呼,不愛和同學交流甚至出現逃學行為。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對學生評價的言辭,盡量避免造成學生失落、沮喪的情緒。5名受試者面對文章中出現不認識的單詞時都曾表現出不愿繼續做閱讀甚至試圖放棄考試的念頭。由此可見學生在閱讀中焦慮情況十分嚴重。
2)焦慮與閱讀成績的相關性
相關系數的取值范圍介于+1和-1之間。相關系數前面的正號和負號只表示相關方向而已,不表示大小程度,其絕對值表示相關程度。統計學中一般絕對值低于0.20以下的相關系數稱為最低相關,一般可以忽略不計;±0.20~±0.40之間為低相關;±0.40~±0.70為切實相關,即較顯著的相關;±0.70~±0.90為高相關,即顯著的相關;絕對值大于0.90則為最高相關,但出現這種情況極少(秦曉晴,2003)。
表1 焦慮與閱讀成績的相關分析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由表1可見,焦慮和閱讀成績的相關系數為-.438,這意味著二者有較高的負相關,換句話說焦慮的程度越高,閱讀成績越低;焦慮的程度越低,閱讀的成績越高。
四、教學啟示
1)結合教材,發掘有趣的閱讀材料。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通過報紙、雜志以及網絡豐富課堂閱讀資料。留意學生的興趣所在,搜索他們感興趣的文章。同時,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增強學生的閱讀現實性,讓學生意識到讀文章的重要并且從情感上完全接受。
2)靈活的組織教學,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站著講臺上,學生坐在臺下。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掌握知識,發揮知識的作用。鑒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充當老師角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一過程不但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成功感,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發揮教師的評價作用。教師多鼓勵學生,積極的評價學生們的表現,教師用自己積極的情感和情緒去感染學生,培養他們積極的情感和情緒,幫助他們樹立對英語閱讀的自信心,降低學生的焦慮程度和克服抑制情緒,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9.
[2]Brown,H.D.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 , 1973( 23): 231-244.
[3]陳賢純. 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M].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4]盧家楣. 以情優教:理論與實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項茂英. 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3,(3).
[6]秦曉晴.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定量數據分析[M].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7]文秋芳. 二語習得重點問題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8]朱純. 外語教學心理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篇9
關鍵詞:高職英語;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法最早興起于上個世紀的80年代,其前身是以“構建主義”和“第二語言習得”為理論基礎的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交際型教學法對于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英語能力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由其演變而來的任務型教學法繼承和發揚了交際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深遠意義。另外,其教學主旨良好地契合了我國高職院校的涉外護理專業的教學主旨,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十分的幫助。
我國高職院校開設的涉外護理專業對于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采取傳統模式的英語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讀寫能力而忽視學生聽說的能力,則我們的畢業生將會很難適應這種以語言交際為基本手段的工作,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我們非常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廣泛地運用任務型教學法。
一、任務型教學法需要通過三種機制來對學生產生影響
任務的創設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方向,并且將學生的學習與任務的完成關聯在一起,寓教于做之中。提高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也有助于學生對于涉外護理專業學習興趣的保持和提高,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良情緒的困擾。
任務教學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完成任務的狀況來調整自己努力的程度和努力方向,以此來培養學生在涉外護理專業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也有利于學生認清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在就業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任務法還有助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由于任務具有固定性和客觀性,學生對于任務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質量是能夠量化的,所以學生能夠根據任務來對自己進行一個真實而客觀的評價,同時也有助于其他的學生互相進行評價。
二、任務創設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任務型教學法最為關鍵也是最為基礎的一個環節就是任務的創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出有針對性的任務來,避免在任務創設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傷害。例如,在涉外護理專業中有關病房須知的闡述,我們就可以以此為任務要求學生清楚流利地介紹出病房須知;又如,在病人前來就診的時候必然會和導診護士進行一定的交流,如何正確引導病人就診,縮短病人就診之前的不必要時間,以此為任務來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和溝通的能力。
三、任務的內容要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
交際和溝通是一門藝術,護理專業的英語交際更要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因為我們交際溝通的對象是特殊群體,病人的情緒是焦躁和不安的,而護士所要做的工作除了配合醫生完成治療工作之外,還要負責安撫病人情緒,疏導病人心理障礙,主動配合治療,所以這就必然要求作為護士與病人的溝通,具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涉外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中,我們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要十分注重我們任務內容對于學生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培養。
篇10
高職護理教育是我國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任務。涉外護理專業最初是護理專業的一個分支,自2012 年正式成為一個獨立性專業,也是當前護理教育的一個新興專業,旨在培養涉外型國際護理人才。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就必須著力建設專業課程體系。
由于起步晚、發展快,很多院校的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都是在照搬護理專業課程體系[1]的基礎上增加英語課程,即“護理+英語”模式,沒有從根本上與涉外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對接。
我國現行的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多以“學科型”為主,學科型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英語課程四部分。公共基礎課程包括:德育、信息技術基礎、人際溝通、體育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專業課程包括: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社區護理、心理與精神護理、急救護理技術、護理專業技術實訓等;在課程安排上主要是,第一學年以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為主,第二學年專業課和部分基礎課,第三年臨床實習。除第三年臨床實習外,各課程群所占學時比例為公共課
在課程體系設置上,與國外相比,國外更注重人文課程。以美國為例,美國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更接近護理教育的實質,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和健康人格,核心思想是護理工作應首先尊重生命。而我國的人文教育則注重實用,強調學以致用,側重于學生知識基礎的完善。
所以,導致目前的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很多問題,具體如下:第一,護理教育理念落后,培養目標以及職業定位不明確;第二,現行教學大綱明顯滯后于現階段涉外護理專業的發展, 畢業生綜合素質與職業崗位素質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第三,普遍存在以“傳統的護理教學加英語”為主體的課程設置,造成語言培訓和專業培訓相脫節,大部分畢業生不能勝任涉外護理崗位,專業特色不突出;第四,教育教學與國內外職業資格考試脫節、與臨床崗位工作實際要求不吻合等。這些現行的高職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約了涉外護理專業的發展,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迫在眉睫。
另外,從國際市場護理人才需求來分析,第一,國際護理方面,隨著全球醫療衛生行業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發達國家醫療機構為病人配備護理人員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很多發達國家更是大量的吸納別國的護理專業人員。第二,國內涉外護理方面,隨著我國加入WTO,來華外國人員大幅度增加、中外合資醫院以及國內各級醫院的涉外病房逐年增加,對具有高水平英語能力的護理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以上這些都是造成涉外護理人才緊缺的主要因素,市場對涉外護理人才需求的變化也是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潛在動力。
涉外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是專業建設的基本內容,更是培養合格涉外護士的保證。本文以現行的涉外護理課程體系為基礎,從國內外涉外護理人才需求出發,以臨床護理工作崗位標準為依據,確定涉外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和課程結構,從而進行初步的課程體系改革[2]。
首先,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結合發展實際把涉外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面向國內涉外醫院、綜合性醫院涉外病房或國外醫療衛生機構,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衛生服務需求并且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醫護職業道德、醫護人文素養、基礎護理技能、臨床護理技能、社區護理技能和英語應用能力等核心能力,熟悉英語國家基本國情、一般法律知識和風俗習慣等,畢業后能在國內醫療衛生機構從事涉外護理工作或在通過國外資格考試后,能夠在國外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技能型護理人才。
其次,在課程設置上緊扣培養目標,突出涉外特色。課程選擇和組織應緊密圍繞涉外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在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并將兩者有機地貫穿起來,構成較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充分借鑒國外護理教育的優點,與世界接軌。
在課程設置上打破目前的學科體系設置,借鑒生命周期課程體系,并進行模塊化整合,將所有課程分為六個模塊[3],依次為:(1)人文社科模塊: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體育、計算機、護理倫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課程。(2)專業基礎模塊:將傳統的人體解剖、生理學和生物化學整合為正常人體學;將病理生理學、病原微生物與免疫整合為疾病學基礎。將傳統的藥理學改為藥物應用護理。(3)臨床護理模塊: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主體采用生命周期式,主要包括:成人護理、健康評估、母嬰護理、兒童護理、老年護理,社區護理、精神護理、急救護理等。(4)英語模塊:主要包括:公共英語(精讀、泛讀、聽說、寫作)和專業英語兩部分。(5)專業技能模塊:主要包括護理技術、臨床專科護理實訓、臨床見習、綜合技能訓練和畢業實習。(6)專業拓展模塊:拓展模塊課程主要是培養溝通能力以及跨文化護理能力,包括英語國家概況、世界史、創業與就業指導規劃等。
突出涉外特色即突出培養涉外護士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發達國家對護理人員的引進均設置了嚴格的英語水平要求,因此語言障礙是制約護士出國就業的最主要瓶頸。在模塊化課程體系中,英語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公共英語應以培養“英語應用能力”為核心目標,重點強化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并將雅思考試內容融入各門課程之中。而專業英語課程則應融于整個專業教學過程之中。這就要求專業課任課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識的講授相關的專業英語詞匯及術語,并用英語進行課堂總結。在各專業課即將結束時,開設護理英語課,對所學的護理英語知識進行有機地融合,并加以強化,以提高學生護理英語的應用能力。在課程內容上引入行業標準(國內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和國際標準(美國 CGFNS考試),促進護理教育與國際接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