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04-09 19:4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素質教育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素質教育的內涵

篇1

關鍵詞:素質教育內涵;教育目標; 偏離;回歸

教育目的的問題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它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指導和制約著教育的全部工作,貫穿于教育各個問題、各個環節之中。一旦教育目標定位錯誤或在實施過程中發生偏離,對整個教育事業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筆者認為: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在實踐過程中,在教育者層面上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偏離。本文試論述素質教育目標的現實偏離、偏離的原因及回歸的對策。

一、 素質教育的應然目標

正確理解素質教育、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定位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和基礎。而是否正確理解素質的概念、人的素質結構的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目的的核心和關鍵。那么,在對素質教育目標定位之前,我們有必要明確一下什么是素質?人的素質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素質,從教育學角度來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之上,受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通過個體自身認識和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是體質、性格、氣質、能力、知識等要素的綜合。它是決定主體活動的功能、狀況及其質量的內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質結構是由3G(三個球形結構)組成,即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非認知因素構成。其中知識結構:由信息知識、思想方法性知識、經驗和技能四部分組成,知識性知識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結構:由二維因素組成,一是內容維度,包括空間、語言、數字和行為四個方面;二是操作維度,包括感知、記憶、分析、綜合、評價五個方面。它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個體知識具有運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認知因素:由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認知因素在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起“指揮、調控”作用[2]。

根據素質的內涵、人的素質結構的組成我們可以這樣來定位素質教育的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受教育者身心發展,使他們在知識素質、能力素質、非認識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與提高。

二、 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然狀態

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然狀態指的是素質教育目標在實踐中的實際存在狀況,是素質教育目標在不同的主體身上的表現。素質教育實然目標在現實中主要有以下幾種:

素質教育的實然目標之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下簡稱雙基);

素質教育的實然目標之二:雙基+特長;

素質教育的實然目標之三:雙基+特長+個性發展;

素質教育的實然目標之四:雙基+特長+個性發展+能力培養;

素質教育實然目標之五:雙基+智力+個性;

素質教育實然目標六:雙基+特長+非認知因素。

三、從素質教育發展歷程看素質教育實然目標與應然目標的距離

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的、整體的、不斷發展的概念,它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規格、質量要求在教育領域的反映,是對人的素質的一個全面認識的過程。素質教育目標要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素質結構認識而不斷演進。素質教育在中國經歷了四個時期,四次進化:第一個階段偏重知識結構,表現為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第二個階段:人們意識到光強調雙基教育不重視學生能力、智力是不夠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高分低能”“書呆子”,因此,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納入教育目的的范疇。第三階段:人們在重視學生智力、能力發展的過程中,又發現學生的一些非認知因素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在社會進步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標又變成“加強雙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開發非智力因素”。第四個階段:人們意識到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在人的素質結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這四個階段展現的是人們對素質教育認識不斷深入的過程,是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不斷完善、不斷提升的過程。但從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然狀態來看,人們似乎還沒做到與時俱進,沒跟上素質教育目標的步伐。很多人實踐素質教育目標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即大部分人認為素質教育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長、一部分孩子他們的目標還沒達到第一階段水平,他們的目標還是瞄準考試,認為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與學的目標就是考試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們的素質教育目標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學有所長,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教育要促進人的個性的發展,所以加上個性發展。當然,不可否認,他們這種“組合式”“合金式”的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擺脫“片面素質”教育的事實,都與應然的素質教育目標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四、素質教育目標偏離的原因

通過對素質教育的目標應然與實然的比較分析我們發現:人們在踐行教育目標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目標與國家層面制定的素質教育“理想目標”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說,素質教育的實然目標偏離應然目標。為什么素質教育在實踐過程中會偏離目標?什么原因導致素質教育目標偏離?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人們對素質教育、素質結構認識模糊,導致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目標迷失

對素質、素質教育定義認識模糊甚至錯誤是導致素質教育目標迷失的根本原因。對于素質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質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書、畫”的教育。②素質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③“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3]” 。 ④“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4]。”當然,素質教育的定義遠遠不止這四種。對什么是素質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過一個簡單的統計,1996年上半年,素質教育已有9類15個定義,兩年之后,定義不下30種。如果現在有誰愿意再作統計,可以肯定地說,一定超過了30種。這種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素質教育”定義大豐收,使“素質教育”走入了一條死胡同。理論層面未曾達成共識,基層領導和廣大教師對這一概念或主張更難明確認識和領悟,因而導致了素質教育目標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認為自己搞的是素質教育,而結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質教育的局面發生。

對人的素質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教育理論者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回答:有人認為:人的素質結構是由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四部分構成。有人認為:素質教育是由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組成。還有人認為素質結構就是包含德、智、體、美四個方面的內容。由于人們對于素質結構的組成不明確,導致對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哪幾方面的素質的判斷失誤。結果導致了片面的素質教育觀的踐行。

2.應試教育觀與素質教育觀的完全對立,導致素質教育主途徑偏離

由于人們總是用對立的觀點來看待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認為搞素質教育就要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模式。而應試教育總是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聯系,與知識講授方式相統一。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搞素質教育應該拋棄課堂教學的形式,改變傳統的知識傳授的方式。“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這一命題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問題[5]。傳統的課堂無法培養學生認知以外的素質。全面的素質教育離不開擴展和豐富的課堂教學。必須打破時空界限,將課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擴展到學校、社會之中,將課外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以及人際交往活動都納入其范圍。這種豐富和發展了的課堂觀,其實就是人生處處皆課堂、處處可以進行素質教育的觀念的反應。號召人們把素質教育的重任從學校、課堂之上移到社會、課堂之外。轉貼于

3.素質教育與考試對立觀,導致素質教育目標在教師、家長、學生層面出現某種程度讓位

考試是我國現行的主要的人才選拔與評價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試一般采取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考試的內容也往往側重于文化知識層面。對于任何一種優質資源,社會都會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針,以便排除多數人的資格,在少數人中進行分配。而考試就是教育資源的一種主要的分配方式。學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以及享有接受哪一類型的教育機會都取決于考試分數的高低。由于受分數在學生升學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及“以分數論英雄”“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的影響,對高分的追逐成為家長、學生甚至教師的目標。一切以考試為中心,考試考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質結構中的能力素質、非認知因素等無法通過書面考試的形式進行檢測與評價,而相對被人們所忽視。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認為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而相對放松了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放松了對學生應試能力的訓練,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搞素質教育,教師、學生把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都放到了素質教育課上、放到興趣小組上、放到課外活動上,用來學習書本知識的時間少了,也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在以分數論英雄的時代,素質教育似乎與考試完全對立。而人們對分數的執著追逐,以及對素質教育的排棄,最終導致素質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在教師、家長、學生層面上出現某種程度讓位。

4.技術操作失誤,導致目標實際偏離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沒有一定的規律可依也沒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線工作者在實踐素質教育的過程, 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看。誰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由于每個踐行者實施素質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開創性、模索性,因此,難免會有實然目標偏離應然目標的現象發生。

五、 素質教育目標的回歸

1.規范素質教育的概念,明確素質的組成要素,正確定位素質教育的目標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來的,目的是徹底抨棄違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發展的應試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體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新的教育模式。這一看法或意見,已有學者表達過了,只是未被當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專注于對一個含義寬泛、歧義叢生的素質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種種探討,卻一直爭論不休,沒有明確的界定,而如何針對應試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討,卻不經意地被疏忽了。其結果是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沒有因此增進,反而越來越糊涂,而對此進行改革的明確目標卻被搞模糊了。概念、內涵對人們正確定位素質教育目標關系重大。筆者認為,具體對“什么是素質”和“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這幾個關鍵性的概念國家層面要有一個具體、明確的界定。

2.目標表述具體明確,避免對教育目標的理解錯誤

我們國家教育目標的表述過于抽象、概括。雖然表述比較簡單比較容易記,但卻難以理解,更難以進入實踐操作。如: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德的構成、智的成分、體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詳細、具體解說。以至于廣大一線教師、一部分理論工作者對素質教育的目標認識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素質。因此,教育目標的制定要做到具體、明確便于操作。

3.正確處理考試與教育的關系,實現教育目的考試化向考試目的教育化轉變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素質發展是一個綜合的、整體的概念。它指的是個體的知識能力、涵養等各方面的綜合提高,個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戰勝自我的意識與能力整體增強,是對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認識與抉擇,是知、能、情、意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應乎考試,考取高分。考試只不過是教育的一種檢測、評價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試的功能,改革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考試評價。建立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順利進行的考試機制。

4.加強糾偏力度,保證素質教育目標實現途徑的正確

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有多種,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社區服務、社交活動等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質,但這些都只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輔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徑。青少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素質、習慣養成的主要場所。又因為學生在校的時間80%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學生的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能知識、思想方法性知識大多數都是以課程為載體、以書本為媒介、通過課堂進行傳播的。學生的感知、記憶、分析、綜合、評價能力以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都是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加以形成、發展、提高的。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得以健康發展。由于學校教育、課堂教學本身的優勢,能面向全體學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因此,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應該從在社會之中,在課堂之外轉移到學校之中,在課堂之內。當然,必須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體系,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都必須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強對教師素質培訓,提高教育踐行素質教育目標的能力

任何一種教育理念、目標必須借助于教師才能付諸于實踐。教師是教育目標的直接踐行者。教師對素質教育目標的領悟能力、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素質教育難以落到實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一線教師素質難以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師教育理念陳舊、落后,另一方面,教師駕馭新課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學、研究教學的能力,素質教育無法落到實處,難以走進課堂。加強教師培訓,是素質教育順利進行的核心和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佑清.教育活動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會文集[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佟慶偉.秋實.個體素質結構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談素質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篇2

【關鍵詞】 素質教育 班級管理 內涵與特性

教育體制改革已推行了好些年,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改革的關鍵。雖然在推行的過程中“素質教育”這個名詞已深入人心,常常掛在嘴邊,但在班級管理及教學實踐過程中,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實行得又如何呢?可以說不盡人意。這也許就是管理及教學改革的難處。因此,本文就對在班級管理中從素質教育的內涵與特性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 素質教育的內涵

在心理學上,素質是指人與生俱來的感知器官、神經系統,特別是就大腦結構上和機能上的某些特點而言,并認為它是人的心理活動賴以發生、發展和形成的物質基礎或自然前提。這個概念雖然只就人的先天因素、自然本質立論,對教育來說,肯定狹隘了一些。眾所周知,就人的本質講,既有先天因素、自然本質,也有后天因素、社會本質,而且后者應當是更為本質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人未來發展的水平及其成就,主要來源于后天的教育與主觀的努力,來源于社會實踐的深度與廣度。而天賦的素質,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同時某些天賦素質上的缺陷,通過社會實踐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補償。總之,只有在社會實踐中,天賦素質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并具有現實意義。

對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來說,“素質教育”就是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途徑,充分發揮其天賦條件,提高素質水平,同時,在某些基本不具備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通過教育、實踐、鍛煉,培養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質水平。因此,簡言之,素質教育就是提高人們自然素質和社會素質的教育;詳言之,則是身體素質教育、政治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

1.1 身體素質教育。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先天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有效方式,鍛煉學生的體魄,使他們身體的各個部分、各個系統都在和諧之中獲得發展。概括來說,就是健全的體魄,發育正常,無重大疾病,經得起緊張勞動和艱苦生活的鍛煉,并在體育技能上達到國家對中小學生規定的標準。

1.2 政治素質教育。這一教育主要是解決立場、觀點、信仰的問題。就是要教學生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握好社會主義政治方向,愛黨、愛祖國、愛人民,初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政治立場堅定、觀點鮮明、信仰穩定,才合乎我們政治素質的要求。

1.3 思想素質教育。這一教育主要是解決思想認識和思想方法的問題。我們應當用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學生,使他們善于從相互聯系、發展變化和對立統一中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

1.4 道德素質教育。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和社會公共道德的素養、情操和法紀觀念、行為規范,具有正確的學習、工作、勞動態度和較強的責任感、義務感。

1.5 專業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是指專業技能素質,是對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包括獲取知識的能力,即自學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必要的社會活動能力,但在中小學階段,更需要有一定的勞動技藝方面的能力,包括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創造能力。

1.6 心理素質教育。這一教育主要是培養心理品質,包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個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在心理品質上能較好地、基本上無障礙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即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

2 素質教育的特性

2.1 素質教育的全面性。所謂“全面性”是指素質教育既要實現功能性的目標,又要體現形成性的要求,通過實施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的最優發展,就是“人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屬性”的全面發展,即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教育活動中,學校根據實際需要有時可能要突出某一育,但并不是說各育可以孤立起來單獨進行。各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只有彼此之間和諧協調才能獲得全面發展。

篇3

[論文關鍵詞]高職素質教育 內涵理解 途徑分析 機制保障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教發[2012]9號)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由此我們可以歸納概括出“高職人才培養規格”的兩個明顯要素:一是職業教育的基本人才培養目標,即“技術技能型”人才;二是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的要求,即“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筆者認為,要實現后者對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需要從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入手,樹立基于“工具論”、強化“人本論”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理念,在強化技術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拓展高職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外延,提升高職素質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一、高職素質教育內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職素質教育的指導性特征。高職素質教育是高職辦學理念的深化。“素質教育”是一種“觀念體系”,也是一種“存在體系”。“觀念體系”是一種指導實踐的教育思想,“存在體系”則是指通過素質教育實踐促進教育和社會的實際變革。觀念是實踐的先導與保障。高職素質教育是對“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理念的深層次認識和思考,從某種程度上是對高職教育辦學理念指導下實踐問題的反思與完善。據調查,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業對口率、就業離職率和就業滿意度等多個指標在內的就業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甚至出現“高就業率”與“高離職率”并存的現象。盡管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實施高職素質教育的途徑來看,激活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具有發展潛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深化高職教育辦學理念的重要舉措。

2.高職素質教育的實踐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高職素質教育的內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為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框架下,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一種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有著豐富的內涵,依據時間、空間及其組織要素的不同組合為依據,可以從實際存在的眾多模式中歸納為“學年分段”“階梯分段”“半工半讀”“彈性安排”“訂單培養”“教學工廠”“場內基地”“行業主導”和“職教集團”等九種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針對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的滲透式、養成式、創新式教育,還會衍生更多的模式。這些衍生模式凸顯了高職素質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實踐性,具體表現為素質教育教學方式的實踐性。通過對素質教育實踐教學方式的深層次探索,全面滲透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等綜合素質,挖掘專業技術課程中的素質教育要素并予以彰顯,以實踐性的動力促進形成高職學生應具備的深層特質,從而不僅將實踐作為素質教育教學中驗證理論的標準,而且體現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辯證認識過程。

3.高職素質教育的綜合性特征。高職素質教育是實踐理性融入“多元價值觀”的契合點。高職的技術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是無法割裂的。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有機綜合。高職素質教育具有在實踐理性中融入多元價值觀的綜合特性,除了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還強調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高職素質教育的綜合性體現在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基礎服務作用上。在與“兩課”教育相結合的探索中,高職素質教育起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處理好人文文化的價值多樣性與主流價值觀的作用;在與專業素質教育的結合方面,通過人文素質精神滲透專業教育,挖掘專業技術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專業技術教育中予以彰顯并強化,進而達到在職業技術教育教學中滲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學中滲入科學精神的目的。高職素質教育的綜合性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價值功能。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高職素質教育的內涵界定是一種廣義的素質教育觀,就結構層面而言,應包括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兩大范疇,進而可劃分為職業道德素養、職業能力素養、職業理念素養、創新素質和勞動素養等幾個范疇。職業理念素養是高職素質教育的基礎,職業能力素養是高職素質教育的核心,職業道德素養是高職素質教育的重點,創新素質是高職素質教育的靈魂,勞動素養是高職素質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個比較全面的高職素質教育內涵結構。就功能層面而言,一是高職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應在人文知識和專業知識兩個領域內實施,培養學生有較廣闊的文化視野。二是應重視以人文的感性思維補充職業技術教育中科學的理性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三是應注重在實踐教學中將科學的實證與人文的體驗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辯證方法論素養。通過專業技術知識教學,培養學生求是、獻身、創新、從嚴的科學精神;通過職業人文知識教學,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求善務愛、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實現教育對象的職業技術文化素質與職業人文文化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實施的途徑實現

1.推進課程體系改革,構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專業課程結構。一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 明確提高綜合素質能力、促進全面發展的具體要求,旨在提升學生應具有的對職業工作、職業發展以及職業活動起關鍵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內在品質和能力。這種能力標準全方位服務于學生的就業、自主創業及未來職業的變化、發展需要,并將其落實到專業與課程設置工作的各個方面,不僅要滿足現實崗位的需要,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在強化操作技能訓練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智力技能的開發和培養,即除體現相應崗位技能訓練外,還應涵蓋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開發各類課程的素質教育元素,發揮課程的素質教育功能。除了設計好必修的思政類課程以外,還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課、法律道德教育等課程完全代替高職素質教育的模糊認識,應嘗試通過學習、體驗、內化的方法,把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高職課程體系的全過程,并融入實踐討論式、研究式、體驗式等不同側重的授課形式,在進行專業技能教育的同時,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使畢業生真正成為“企業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進行教學單元的設計時,要注重設計的綜合性,構建由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隱性課程組成的,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功能的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現實能力為教學起點,通過構建靈活實用的課程教學單元,處理好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關系,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將針對性、適應性有機融為一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深化職業素質培養,實現人文精神與職業精神的融通。高職教育既要傳授技能和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目標是通過職業素質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化與養成。首先,加強人文教育與專業課教學的深層次融通,在注重專業技能教育、突出高職教育工具價值與經濟功能的同時,還須強化教育的啟蒙功能與陶冶功能。如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諸如文學、倫理學、心理學、道德修養、法律法規等知識要素,在基礎理論課教學中加強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滲透,形素質教育和職業素質教育的合力。在推進學生人文素質與職業素質協同發展的同時,避免單一操作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等能力指標,并綜合為結構化的教育功能模塊,達到職業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高度統一,實現職業教育的最終發展目標。其次,創建校企合作的企業嵌入式模式。從某種角度講,職業素質是企業對能夠勝任內部工作崗位的員工的素質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將企業的入職標準、企業的技術規范、企業的培訓內容、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等內容通過合作協議的方式,直接嵌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使學生在接受學歷教育的同時了解企業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業氛圍中,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度和忠誠度,使專業教育的針對性更強,進而實現與企業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3.通過大學精神的傳承實現高職素質教育的提升。大學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進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職教育要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強化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學精神對于促進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滲透力、驅動力、輻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職教育應在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同時,充分發揮大學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對素質教育的引領作用,通過營造高職特色大學精神的文化氛圍,重構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職教育模式,在推進高職素質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業精神中高度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吸納本土化的國際先進辦學理念,強化以人為本的學習主體意識,以全面的職業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貫穿于高職教育的全過程,以職業素質的培養為核心來構架整個高職教育體系,實現高職院校大學精神對素質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學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對高職教育的滲透與教化,促使企業全面參與教學過程,將職業道德與行業操守指標作為高職人才培養的標準,進而有效融合校園文化與行業(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重塑學生的核心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4.加強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教育者職業素養的提升是開展高職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隊伍的人文素質發展程度與水平直接影響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質量與水平。第一,高職教育應加強教師職業人文素質培訓,改革教師評價體系和辦法。這要求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動手實踐能力,還應具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素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這些教師不僅能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還能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優良的思想作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影響學生。第二,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建設一支專兼結合、質量和數量能夠滿足高職院校素質教育需要的教師隊伍,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長期性和漸進性特點。可以從其他高等院校、行業企業等相關部門以“外引”的方式引進具有教學能力的兼職教師,同時充分調動學校自身的師資力量,以人文社科團隊教師為基礎,鼓勵開發特色人文素質課程。這樣既能彌補素質教育師資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空間。第三,為人文素質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間,加強素質教育教師在專業建設、精品課程、科研項目等方面的進修實施力度,轉變教育觀念和管理模式,對素質教育給予組織和制度保障,如設立專門的素質教育課程管理和教學機構,在辦學硬件建設、課程建設、科研項目和教師進修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

三、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機制保障

1.構建基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高職素質教育保障體系。高職院校應從培養學生的職業創新動力與生涯發展能力的角度來構建高職素質教育體系。首先,應建立宏觀層面的素質教育指導思想,在高職素質教育的“職業”與“人”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契合點,從而奠定高職素質教育實施的指導方向。其次,建立高職素質教育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是以制度方法推進高職素質教育的鋼芯結構環節,包括以建立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專職機構為基礎,以契合高職教育的就業導向為原則,制定多角度、多層面的綜合素質教育實施制度,如通過對素質教育內涵構成要素的分析,以黨校學習制度、兩課教學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質制度體系,以助學貸款制度、勤工助學制度等完善素質發展推進制度,以職業規劃與導師制、就業指導跟蹤制等促進職業素質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結合高職教育的類型特征,構建開放型素質教育平臺。企業對人才培養提出文化素質、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養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空間,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學校通過借鑒行業協會的指導意見,在人才培養規格、職業和職場素養要求、文化素質教育方案等方面進行調整,從而適應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

2.建立高職素質教育教學保障運行機制。教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載體。建立與完善高職素質教育的內部管理機制,必須密切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這一中心。首先,在教學管理理念中應根植既符合高職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又緊密結合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素質教育教學思想,通過設計實現“素質教育與專業培養互動”的課程選修機制來強化“人本論”的理念,通過建立“科學技術與人文知識相融”的教學管理機制來實現職業教育的“高層次”功能,通過“技能培訓與做人做事兼顧”的運行機制來增強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能力。其次,在管理機構方面,建立由黨政領導主持、相關職能處室組成的素質教育教學管理機構,突出形式上的獨立性和內嵌于技術技能培養的專業性,通過其指導功能促使人文素質精神的外延逐步深入到專業素質中,形成學校素質教育教學的導向機制。管理機構負責制定相關的素質教育指導意見和素質教育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通過組織管理形成學校相關部門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聯動機制,以項目化、考核化的制度方式協調各部門共同開展素質教育教學。最后,應以優化素質教育教學要素間的作用效能為目標,建立教師素質能力進修和考核制度、專業選修課管理辦法、素質教育階段性推進實施計劃等制度層面的措施,通過推進高職素質教育選修課程來設計集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實踐創新素質、身體心靈素質等多方面于一體的選修課程內容,使專業的寬口徑教學管理能全方位融入素質教育的元素和理念,進而以專業素質教育的特殊定位要求促進專業教師的學習和進修,使其具備“雙雙師”(雙師型+素質教育教師)的教學特質。

篇4

【關鍵詞】創新德育載體

在如火如荼的課改大潮中,學校德育工作如何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如何創新突破,如何用前瞻的目光和辯證的思維去審視,是一項艱巨而富有挑戰性的事務,我校不斷探索,積極進取,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為突破口,以人為本,構建和諧校園,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

一、 健全德育工作機制:力爭讓每個孩子文明有禮貌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校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我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一草一木皆有情,讓校園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溫馨。本著這一原則,學校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從愛護一草一木做起,將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環境的美化、凈化、綠化,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養成文明習慣,塑造良好的性格。校園處處有教育,處處有新意,無論從何種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校園四周9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墻,內容涉及文化教育、做人守則、明禮誠信、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待人接物禮儀、心理健康教育、生理衛生知識等等。花園、草坪、墻壁、樓道到處有溫馨提示,讓全體學生處在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班班有專欄、有文化墻。通過開展評比競賽活動,逐步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班集體產生了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人人爭做好事,個個為班爭光的可喜局面。班級文化建設逐步推進,外延上由教室內外布置向學生的著裝、做人禮儀擴展,內涵上由標語口號向精神領域延伸,逐步使校園文化成為一個團體、一個班級乃至于全校的精神支柱和奮斗目標。學校堅持每星期每班評選一個文明標兵,每月評選一個優秀班集體,班級文化精神一月一評比。這些評比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了一種處處爭先進,個個講文明的和諧校園氛圍。

二、 加強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提升學生的做人品味

青少年學生是建設祖國未來的棟梁,其思想觀念上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未來建設的方向。由于青少年學生思想的年齡特征,他們可塑性大,關鍵在于對他們進行引導與教育。引導和教育的好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將會起到很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引導和教育不夠,將會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因此學校要求,全體學生背誦中方文化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熟記《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用經典和守則規范學生的行為。以德育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品德課、班會課教學,要求教師寫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 以人為本,育人至上

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提出明確的德育目標,建立較固定的德育工作體系陣地,確立既充實又切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內容,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每學期組織學生參加一次“學雷鋒、樹新風”的義務勞動;舉辦一次“道德建設與文明習慣養成”為主題的班會;辦一期以“公民道德建設從我做起”的主題板報;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一次有獎征文活動,暢談如何做文明學生,為創建文明校園獻策獻力;開展一次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發展。狠抓德育工作管理,制定德育工作計劃,定期分析、總結情況,使德育工作在有序、協調的狀況下運作。

班主任和品德課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德育工作的成效與班主任和品德課教師的素質緊密相關,因此,學校把提高班主任、品德課教師的素質擺在首位。通過組織他們學習教育政策法規和教育理論,開設專題講座等學習措施,以此來提高他們的理論素質和工作水平。通過班主任、品德課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活動,使德育工作先進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廣泛的交流。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既重視教師授業、解惑能力的培養,更重視教師傳道、育人能力的培養。同時開展了“立師德,鑄師魂,樹師范,倡師風”的活動。把德育工作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從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始,逐步升華到愛校、愛國,在開展養成教育過程中把德育工作具體化,做到育人“德”為先,教育“德”先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改“灌輸”為“滲透”,改“訓斥”為“疏導”,改“說教”為“體驗”,改傳統的“師道尊嚴”為服務學生。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調適”,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自我,在管理中鞭策自我,在學習生活中塑造自我,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達到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

篇5

貴州省銅仁第一小學 王國花

摘 要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人民生活在民俗當中,就像魚類生活在水里一樣”,兒童生活在具體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存在于兒童生活之中,是兒童的文化背景。構建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是兒童、社會與學前教育課程發展的必然訴求。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因民俗文化的獨特性、學前教育課程的獨特性而具有獨特的內涵與內部特征。

關鍵詞

學前教育 民俗文化 課程 兒童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自上而下”模式的學前教育課程改革。這種以兒童發展理論為指導的,以標準化為基礎的,充斥著評價和價值無涉的改革受到普遍質疑,脫離了我國兒童文化背景的改革是不可取的。同時,學前教育課程文化品性的流失還表現在對西方和境外學前教育課程的照搬照抄中,這種背棄本土文化、遠離兒童文化背景,致使學前教育課程無法承擔提升和優化兒童生命質量的重任,也使得學前教育課程缺失了自身生長的土壤。美國著名學前教育專家斯波代克認為文化價值觀是學前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來源;我國朱家雄教授認為社會文化是決定學前教育課程的重要依據;靳玉樂教授等人也指出課程文化應“一切從當地的文化根上去思考、去創造屬于本地文化的課程理論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傳承了千萬年的、最古老的活態文化,是人類文化之根源,也是人類的精神家園,起著陶冶和發展人類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當中,就像魚類生活在水里一樣”。民俗文化是兒童的文化背景,兒童生活在具體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存在于兒童生活之中,兒童生活世界里豐富而廣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聯結這些人、事、物的連續和非連續的過程與情境,都蘊涵和承載著民俗文化。值此多元文化社會時代,構建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是兒童、社會與學前教育課程發展的必然訴求。同時,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因民俗文化、學前教育課程的特征而具有獨特的內涵與內部本質特征。

一、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內涵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是根據學前兒童的需求,以兒童生活中的優秀民俗文化為主,兼顧其他民族或地區的優秀民俗文化,遵循兒童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長的要求,在合理、適當地選擇下,進行有機融合和組織的、有益的教育性經驗。包括:第一,必須對民俗文化進行適當地選擇,篩選掉無益的、有害的民俗文化。第二,有益的優秀民俗文化必須符合兒童發展需求,能促進兒童健康、幸福成長,優化和提升兒童生命質量。第三,在選擇當地優秀民俗文化的前提下,還應考慮與其他民族或地區優秀民俗文化的整合,以培育兒童的多元文化能力。第四,必須遵循兒童生活世界的要求對民俗文化進行有機組織,回歸兒童生活世界,與兒童生活世界相通和共容,促進兒童知識遷移的形成。第五,努力追求實現兒童生活世界與課程文化之間的融合。第六,追求民俗文化與兒童課程的共存、共生、共榮。

二、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內部本質特征

(一)生活性

生活是“專指建立在實踐活動基礎之上的人的特殊生命活動。這也是人之自我生成活動,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可能生成。”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動,生活造就了人,人創造了生活,因此,生活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是人存在的證明,是人最初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屬。人的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選定的目的與價值為指向的活動。”只有生活才能實現人各種各樣的目標、價值和意義,建構人自身。生活中的人是不斷發展的、動態的、相互聯系的實體,生活活動是人沉浸于世界之中的活動,人只有在生活活動中才能直面自己,懂得人存在的本質。生活是人自身不斷生長、發展的動力,人是在生活中自我建構和自我生成的,人的改變與生活的改變是同一的,因此,要改變和發展人就要改變生活。歷史以其確證無疑的事實證明,教育是改變生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方式。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是一種生活性課程,具有普遍的生活性特征,其生活性主要表現在:1.課程目標為了生活。來源于生活世界里的民俗文化,具有最為顯著的生活實用價值,建構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實現教育即生活、課程即生活、生活即過程與目的,在立足于兒童生活的基礎上,優化與提升兒童生活、追求兒童生活幸福。2.課程資源來源于生活。民俗文化與生活緊密聯系,具有生活屬性,是文化與生活的復合體,其外在生活方式是意識內涵物化的表現,“人不可能過著他的生活而不表達他的生活。”從本質上來說,民俗文化就是生活的表達和生活本身,就是“生活與文化的雙重復合體”,所以,以民俗文化建構學前教育課程,其課程資源來自生活,帶有強烈的生活氣息。3.課程實施成為生活。“我相信——兒童的社會生活是他的一切訓練或生長的集中或相互聯系的基礎。”教育是一種生活并植根生活。兒童是從感性世界與感性世界的經驗中吸納一切知識感覺,課程必然依此來安排周圍世界,通過有選擇的對感性世界及其經驗進行組織,使課程成為優化了的生活,這樣,才能使兒童真正領悟生活,完成兒童自身的生成、發展與不斷完善。4.課程評價優化生活。課程評價既是生活本身,也是一個引導兒童獲得發展的過程,課程評價過程中,教師和兒童通過彼此觀念的碰撞,加深對生活和彼此的理解,既有利于教師針對性實施課程、引導兒童、優化生活,也有利于兒童認識、理解和感悟生活。

(二)傳承性

民俗文化是傳承了千萬年的生活文化,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流轉變遷,包含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可以說民俗文化是一種最古老的活態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傳承性是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本質特征。雅斯貝爾斯說:“歷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讓我們熟悉自己的過去、熟悉民族和人類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人類的所作所為。”教育承擔著對人類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課程必然也擔負著對人類優秀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重任。

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的傳承性表現在:

1.對民俗文化知識的傳承。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豐富的知識,是人類生活中不斷積累和優化的生活性知識、境遇性知識,生動的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以民俗文化作為課程資源,是對民俗文化中優秀知識文化的繼承。

2.對民眾生活方式、行為、心理、精神、信念等的傳承。實施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讓兒童認同民俗文化,認同民眾的生活方式、行為等,培育兒童的民族情感,養成兒童的民族精神。因為學前兒童處于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培養兒童文化根性必須從學前期抓起。

3.對各民族、各地區優秀教養經驗的傳承。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民眾在長期對兒童的教養過程中總結出了大量的教養經驗,雖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適合時展需要,甚至有悖時代精神和醫學常理的,但還是有著大量優秀的教養經驗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4.對課程研究優秀成果的傳承。學前教育民俗文化課程也必然包括對課程研究成果的傳承。

參考文獻

[1] 朱家雄.與時俱進地面對幼兒園課程變革的現實問題——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反思之十[J].幼兒教育,2007(12):6.

[2] 朱家雄.從一位國際著名學前教育專家的反思說起——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反思之一[J].幼兒教育,2007(1):5.

[3]靳玉樂,羅生全.課程理論的文化自覺[J].教育研究,2008(6):43.

[4]趙海燕.學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5.

[5]趙海燕.學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6.

[6] 7 魯潔.道德教育的根本作為:引導生活的建構[J].教育研究,2010(6):4.

[8] 陳勤建.中國民俗[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30-31.

[9](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307.

[10] 葉濤,吳存浩著.民俗學導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80.

[11](美)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譯.杜威教育名篇之我的教育信條[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5.

篇6

關鍵詞:誤區;內涵與實質;全面發展;學會做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9-049-01

當前在我們的小學素質教育實施中主要存在以下誤區:

1、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即削減點教材內容,減少學生的學業內容,少留課外作業,讓學生有更多的休息時間;2、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改變一下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更受學生喜歡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多采用在游戲中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式,更多地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手段;3、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多開展音體美等課外活動,就是增加些社團、科技小組和社會實踐活動,開設興趣班,并搞出一些小制作、小發明;4、認為素質教育就是不能進行考試,不能用數字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能在班上、學校對學生成績進行排隊,甚至不能公開學生的評價成績;5、將當前所進行的一切教育教學改革都與素質教育劃等號,把任何一項改革都貼上素質教育的標簽,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來進行,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質教育的內涵;6、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否定現行所有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把素質教育當成是解決當前困擾我國教育發展眾多問題的“靈丹妙藥”。

那么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實質到底是什么呢?筆者認為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實質就是人的教育,它包涵兩個方面,一是全面發展,二是學會做人。素質教育首先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衡量的基本標準不是別的就是學生是不是發展。

那么,在小學階段該如何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轉變教育觀念

1、我們的學校教育不應只立足于傳授書本知識,而應更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會做人的能力,所以我們應淡化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要目標、以考試分數文化成績為學生唯一衡量標準的觀念。這也就告訴我們,應試教育并不是素質教育的對立物,素質教育不是不考試,而是考什么、怎么考、怎樣評價考試結果的問題。2、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淡化選拔意識,要承認每一學生都有其長處,通過我們的教育都能成才。3、要承認個性差異。每一個人都他獨特的個性,所以我們的教育所面對的對象本身就是復雜的,這也就要求我們教育不能像機器加工產品用一個模子來進行,它必須按照受教育者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卓有成效。

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才能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有枯燥感、厭倦感,將學習當成一種負擔,主要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束縛了他們的思維,打消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并不素質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要求我們要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只有課堂教育變得更有趣、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施。 1、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促進的學生的發展為主旨,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學我感興趣的東西,啟動學生“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自然就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2、我們的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教學手段要形式多樣;要善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學會”;要還權于學生,尊重個性,因材施教,讓學生自主發展,使教育更富于人性化。自然學生就會愛學、樂學、會學,也才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成。

有些人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甚至將推進素質教育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劃上等號,認為學生的學習就不可能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為什么學生會感到學習負擔過重?我認為,這固然與學生學習的知識的量過大有關,更與學生日常學習的知識太單調、教學方式太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有關。學生的學習是不可能沒有負擔的,而關鍵是要調整我們的教學內容,減輕學生過重的知識性學習負擔,而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性學習負擔,加強真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會做人能力方面的內容;要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有興趣的負擔,就不再是負擔了。

三、改革學生評價體制

評價體制直接影響到我們教與學的內容和興趣,所以要實施素質教育,我們的評價體制就必須強調學生的全體發展,突出學生的學會做人能力。1、我們的評價目的要淡化選拔和評比性,突出發展性。2、我們的評價內容要強調全面性,以全方位的評價引導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并注意個性化的發展。3、我們的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在參與中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在評價中求發展。

四、要充分發揮班主任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篇7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有效途徑;教育內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8-242-01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產中對于人才的需求是極其迫切的,只有具備技能和道德的雙重優勢,才能成為迎合市場和被市場接納的新型人才。在這一過程中,職業素質的高低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的內涵分析

在完善的高職素質教育體系下,進行積極有效的職業素質教育灌輸,也是提高其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從高職院校職業素質的教育內涵來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

(一)職業素質教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

作為職業素質教育中的首要內容也是關鍵任務,職業道德教育是構成職業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內涵。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在社會競爭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夠正確且妥善處理好與同事、上級甚至是整個團隊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也是職業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力求讓學生在良好的知識熏陶下養成愛崗敬業、勤業求真的素養,這也正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良好轉型。

(二)職業素質教育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

處于社會競爭當中,不免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影響,這就要求學生在就業和執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良好、有效的抗壓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崗位工作,這也正是良好職業素養和完善人格的一種塑造過程。因此,對于學校來說,對學生進行定期的、科學的、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導與實踐是極為必要的。

(三)職業素質教育中的創新能力培養

能力是衡量一個人知識與技能的有效途徑。高校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是幫助學生優化今后職業生涯的有效途徑之一。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當中,學生必須有足夠健全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完善的社會實踐能力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機制。在這過程中,創新能力的有無也是至關重要的。創新能力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更加高效高質地完成自身的崗位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收獲了經濟效益。

(四)職業素質教育中的社會責任感建立

在學生職業生涯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感不僅與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有關,更與學校時期所進行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教育有著緊密聯系。社會責任感是基于職業道德而發展起來的個人素養問題,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執業過程中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形成積極的崗位工作意識。

二、提高職業素質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的灌輸時,應始終堅持與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相聯系,力求所教育的內容能夠為學生畢業之后的順利就業或是所服務的崗位提供一定的支撐或是幫助,并且為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因此,職業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開設是極其重要且有必要的。同時,積極有效地提高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效性也是高校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關鍵問題。

首先,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灌輸和道德修養提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只有在學生全面素質整體提高的同時才能對于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涯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設置的規劃時,必須從職業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水平,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學科修養,根據具體的課程大綱要求,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優化人才培養的方案,體現素質教育的深刻內涵。

其次,積極擴大和豐富學生的發展空間,追求學生的個性獨立發展也是極為重要的。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特征,對于崗位知識的理解顯然也是不盡相同的。學校可以在進行選修課的過程中,加大職業教學內容相關課程的開設,這樣不僅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幫助,還能幫助學生尋求自身感興趣的職業話題,從而擴大自身的知識面。此外,對于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應積極聯系社會中相關的企業,幫助學生進行實地的培訓與工作體驗,讓學生了解到崗位工作的真正內涵,增加崗位服務的意識。實踐教學的意義也是極其重大的,將真實的崗位實踐應用到實際課堂教學當中,對于學生也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時這對教師的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積極建立學生的職業教育管理體系和及時的從業登記也是幫助學校進行更好的職業素質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數據參考。謀求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是當前高職院校必須面臨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作為學校本身而言,應積極確立職業道德教育的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之上完善職業能力與職業知識之間的聯系,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與高職院校自身的學校性質和培養目標也是緊密聯系的。可見,高職院校中大批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必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篇8

素質教育與小學體育課如何才能實現有效融通?素質教育應該在哪些方面指導小學體育課的科學開展?這些都是一線教師和理論工作者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內涵在不同學者的不同角度中,有著不同的解釋。有從素質教育詞源出發進行詞語解釋的,也有學者從哲學角度出發將其定義為人的全面發展;還有從公民學角度出發,強調公民素養的整體提升。但無論哪種定義,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首先便是人的全面發展,不僅指智力潛能的開發,更是人格的健全和對完滿生活的實現;其次便是人本主義理念的充分體現。

在教育領域,素質教育更多的是與各門學科相結合,在總體思想的指導下對各門學科進行具體的素質教育改造。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人格塑造上,素質教育在一定的基礎上對各門課程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小學體育課是小學實施體育的重要載體,同時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體育課實施素質教育又被賦予了綜合性的含義。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知識的非系統靜態化呈現

縱觀目前小學體育課的知識教學,很多是按照教材編排的知識,并未在課堂上進行系統化的教學。更多是教師對個別運動項目和其他教學內容的“蜻蜓點水”。知識教學的系統性差。這種系統性的缺失還表現在對課時教學內容不科學安排;對課堂知識教學與實踐操作時間安排得不合理;對學生課前、課時和課后的知識學習承接度重視不夠;對知識學習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等。

2.能力的非全面性培養

體育課的基本能力培養在于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學生通過體育課學會多種體育運動項目,并通過系統化的訓練形成某一項或幾項體育運動的能力。但體育課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絕不限于此。以體育課為載體,教師應該從體育運動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組織能力等入手,以綜合能力提升為著眼點。而現實當中的體育課卻很大程度上被體育老師狹隘化,將體能的鍛煉放在了唯一的位置之上。

3.人格的非重視性缺失

體育課的人格培養缺失較為嚴重。體育課的載體與其他課程的載體有著較大的不同,其表現形式和對人的人格內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更為明顯的效果。這是因為體育課的實踐操作性很強,學生通過身體力行的團體活動、體育項目等,實現活動過程中對團隊合作、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等的體悟與內化,實現人格的不斷完善。但在目前的小學體育課堂中,學生學到的多是教師傳授的動作和一些零碎知識,很難提及對學生人格層面的影響。這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缺失的體現。

三、素質教育與小學體育的課堂融通

1.系統全面的體育知識呈現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全面發展”,是系統科學的個人發展。體育課知識的碎片化與知識面的缺失要求一線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知識呈現時,務必做到系統和全面兩個要求。

所謂系統化,就是要保證知識的傳授能夠承上啟下,既能夠顧及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也能將知識的教學與學生今后的體育課教學相連接。此外,某一項知識的教學要有較為詳細的教學安排并要落到實處,每一個運動項目的教學都需要有立體式的知識呈現,以保證學生對某內容的全面了解。

2.多元發展的體育能力培養

由于現代社會的進步更多地取決于人獨特的創造能力,故而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素質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標。小學體育同樣也要培養基于創新能力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多元能力的培養包括上述提到的體育運動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組織能力等,而能力的培養也需要以服務于學生的多元發展為目標。在實現體育課最基本的鍛煉身心之目標的同時,教師應該通過設置團體活動、開展腦力體力結合運動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

3.豐富健康的體育人格內化

篇9

關鍵詞:中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62-01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品質和能力,其本質屬性是職業性。從企業對就業者的要求來看,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可分為基本職業素質和專業職業素質:基本職業素質指所有"職業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主要體現在責任心、敬業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專業素質;是相應職業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質,即良好的職業技能[1]。從中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要素構成來看,可以將職業素質分解為三大構成:身體素質、 心理品質、 思想道德和人際交往能力是從業者必備的、 對職業崗位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可稱之為保障要素;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職業反映能力是適應職業崗位工作并支撐從業者整個職業生涯所必備的素質,可稱之為支持要素;而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 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是為個體職業生涯發展、 自我潛力發揮服務的要素,可定義為發展要素。那么職業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具體怎么實施呢?我認為應該從如下幾點著手。

1.建立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中心,創新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為全面加強職業素質教育與管理工作,中職院校應該設立職業素質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中心,負責全校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管理工作。其職責,包括收集中職院校的素質教育信息,為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提供各方面信息參考;開展調研工作,了解校內各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及學生對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需求情況,為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提供依據;組織召開職業素質教育工作會議,制訂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管理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探討各門職業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中職特色的職業素質課程體系;負責組織召開職業素質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交流職業素質教育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探討推進職業素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2.建立向職業素質教育傾斜的高等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逐步完善和創新高等職業人才素質培養模式,體現在實訓模式和質量評價機制兩個方面:一是從改革實習、實訓模式入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學結合",充分實現實習、實訓的最大價值。拓展"邊實習邊就業"、"預就業教育"的格局。在實習、實訓中,將頂崗實習納入學分制,將企業鑒定作為學分的評價依據,加大素質考核的分量,從而加強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的溝通與銜接,強化職業能力培養,最大程度地為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空間。二是探索向職業素質教育傾斜的人才培養技能評價機制,必須推行職業技能考核制度,實施"多證制"。中職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職業技能考試,應從設備、師資、制度上保證各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從事一門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水平等級的培訓與鑒定,以提高中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必須引入用人單位評價機制,把學生是否達到企業崗位要求作為素質培養的最終評價標準[2]。

3.加強就業與創業素質教育

中職院校根據生源結構及學生的個性特點,注重培養中職畢業生的良好就業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掌握求職的方法與技巧,提高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就業素質,要以就業為導向,實施全程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納入中職人才培養計劃,定目標、定任務、定措施,從新生入學到畢業離校,分階段、分層面進行就業指導。開展多種方式的就業指導活動:利用校園媒體為學生提供就業咨詢指導;辦好供需見面的雙向選擇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招聘活動;到用人單位頂崗實習;辦好校園就業專門指導網站,為學生搭建網上就業指導平臺;對已就業的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既為畢業生提供信息服務,又可獲得第一手信息資料,用于改進就業指導工作。畢業論文,內涵。創業素質的核心是創業能力,需要創業者在青少年時代打好創業教育素質的基礎,就要培養學生發現與捕捉機遇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畢業論文,內涵。畢業論文,內涵。學校要設立專門的創業教育機構,建設一支有創業經驗的教師隊伍,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投入。

4.將企業文化引進校園

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中職院校的人文環境建設時,要將與學院專業設置有關的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將企業文化的精髓作為中職院校文化建設的一種源泉,中職院校的學校文化內涵與特色才能真正創立和形成。一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引進,如誠信文化、人本文化、盡職文化,這是企業文化的非常重要內容。在中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想、社會現象及熱點問題,以講座、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將誠信、人本、盡職的道理灌輸到學生的思想中,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企業管理文化的引進。中職院應將企業嚴密的組織紀律性、規章制度等,與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嚴謹態度和安全意識結合起來,建立起富有企業特色的學校管理模式[3]。

5.培養優秀的職業化教師

中職院校可借鑒美國,以各州為主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做法,對職業院校現有師資隊伍進行有計劃的送培,在校職業教育師資班學習的學員,可按照職業教育教師的特殊要求來進行培養。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專業課和教育學課程之外,還可設立有關專業教學方法及大類專業技能課程。當地政府可以借鑒日本經驗,要求企業承擔一定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任務,建立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系統。畢業論文,內涵。通過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師資實現對中職學生的高質量培養。在終身教育成為當代教育發展的潮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今天,辦好中等職業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職業素質。中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各環節上,必須高度重視、科學地實施。

參考文獻:

[1]李丹,劉霄驍.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學校精神芻議[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6,(2).

篇10

關鍵詞: 新時期 高校 大學生 素質教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隨著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人才培養已經成為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根本途徑。①在中央大力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新時期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搖籃,對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展素質教育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二十

多年的歷程中高校素質教育工作成績斐然,但也存在著一些狀況,具體表現為:

(一)人生價值觀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攻堅期,社會在急劇的轉型變革,各種思潮波瀾起伏,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他們由以前的“精神至上”原則逐步發展為“精神與物質兼重”的價值觀念,如: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產生矛盾時,由以前信奉的“個人利益無條件服從集體利益”轉變為“以集體利益為主,兼顧個人利益”;在奉獻與回報問題上,由以前遵行的“只講奉獻不求回報”轉變為“多奉獻多回報,少奉獻少回報,不奉獻不回報”。

(二)多元文化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的深入發展,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與結合已滲透到各個領域,高校更成為了中外文化之間交流與碰撞的前沿陣地,在大學生的思想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觀。很多大學生既堅持中國傳統文化中誠實、善良、勤儉、勵志的觀念,也接受外來文化中競爭、創新、自由、現實的思想,同時亦有部分大學生滋生了拜金享樂的物質至上思想。

(三)擇業就業觀

在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我國傳統的大學生工作分配制度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被打破。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完善,“雙向選擇,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制度。②而當前仍有不少大學生在擇業就業問題上存在誤區,具體表現在:1、艱苦創業的少,想一勞永逸的多。不少大學生以畢業后能進公務員單位為榮,形成多年來考公務員熱的不正常局面。而打算艱苦創業,白手起家的大學生卻很少。2、見異思遷的多,持之以恒的少。不少大學生沒有成熟的擇業就業觀,屬于迷茫困頓狀態。他們心情浮躁,態度不端,頻繁跳槽,很容易陷入一事無成的境地。

二、制約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發展的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和現行教育制度之間的矛盾進一步顯露出來,諸多因素制約著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具體表現在:

(一)傳統教育體制的制約

應試教育是我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模式,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期間被納入到無數的考試之中,形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不強。③而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導的社會就業市場要求的是有創新意識,具備良好社會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種矛盾對用人單位和高校都形成了不小的沖擊,尤其使社會對高校教育制度產生了懷疑。

(二)市場經濟消極因素的制約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從確立到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循序漸進不斷揚棄的過程。④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急需完善的體制。人才就業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在就業競爭中出現不公平的現象,使得部分大學生對高校素質教育的效果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

(三)對素質教育內涵的誤解

我國的素質教育是從幼兒園到高校開展的系統教育工程,而不同層級的教育單位對素質教育內涵的解讀不盡相同,存在著理解上的偏差。單就高校層面來看,不少學校把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單純理解為就是開展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也有的學校理解為就是搞些學生素拓活動。他們都沒有真正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

三、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方法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新時期高等教育的總體要求,筆者針對目前制約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發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加強和完善的方法: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根據國家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每個學校依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把素質教育工作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去,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素質教育工作改革方案,并把素質教育工作效果作為職能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業績考核項目之一,真正把素質教育工作改革落實到位。

(二)加深對素質教育認識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深刻理解它的意義和內涵,改變當前對素質教育工作的理解誤區,把教書和育人融為一體,做到不僅對學生傳道授業,更要做到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真正做到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素質教育工作的成敗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而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們的思想覺悟,做到與時俱進。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時期里,每一位教職工應明確自己肩負的改革重任,意識到加強素質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過努力把素質教育工作做到實處,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

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工作的目標,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豐富他們的實踐性,提高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使他們的德智體綜合方面在素質教育中得到長足的發展,早日成為社會實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是一項重大的系統教育工程,素質教育工作的潛在規律及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外在需求融匯貫通于該系統工程中。打造大學生素質教育品牌,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質量,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孔繁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生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4

[2]劉新生.大學文化建設[M].濟南:泰山出版社,2010:413

[3]姜鵬.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思考與探索[C].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8

[4]武 康星華.現代市場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