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博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20:14: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博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博士論文

篇1

關鍵詞:電大;實踐教學;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

我國的廣播電視大學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風雨歷程。電大自創辦以來主要是辦高職高專教育(我國的高等專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簡稱為高職高專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務,這就決定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電大實現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實踐教學培養體系”與“基礎知識培養體系”并列成為貫穿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方案的兩條主線,但是實踐教學一直是電大教學的“短板”,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大教學質量的提高與電大事業的發展。許多人認為,電大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比不上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因此,電大畢業生在就業競爭中處于高低不成、上下兩難的尷尬境地。生源市場與就業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給電大帶來沉重的危機感。

我們認為,相對于電大的社會定位與培養目標,電大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已經足夠用,他們缺乏的是高技能、是實踐應用能力。所以,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應該成為電大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如今,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已經建設成為由15所市級電大、139所縣級分校和1000個教學點組成的覆蓋全省城鄉的綜合性開放大學,成為河北省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了解電大在實踐教學方面的基本情況,我們對全省電大系統11個市級電大的專職教師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結合我們多年的實踐體會,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傳統觀念影響較深,實踐教學地位較低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束縛,多年來,電大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先理論、后實踐,認為實踐教學僅僅是教學過程鏈條上的附加環節,實踐教學作為實現高職高專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還沒有被人們所接受,實踐教學體系架構還沒有形成,長期沿襲下來的“本科壓縮式”教學既不適應高職高專學生的求知需求,也不符合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需求。此外,學校與企業分離、課堂教學與生產實際脫節,也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懂新技術、新工藝,缺乏與企業崗位相適應的實踐動手能力。在電大教師問卷調查中,85.9%的教師認為實踐環節一直是電大教學的薄弱環節;87.5%的教師認為電大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弱;52.7%的教師認為本單位管理部門對實踐教學只是有時檢查或從不過問;按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全部完成實踐課程的只占26.4%。

資金、設備投入不足,實踐教學條件有限長期以來,教學基礎設施薄弱,實踐經費緊缺,實習基地建設滯后,開展實踐教學面臨許多困難。許多專業都沒有實驗、實訓條件,有些基礎實驗要去其他學校的實驗室進行,許多實踐性教學環節變相取消。只有不足1/3的課程能夠按計劃全部完成實踐教學,其他都因為條件不具備、經費欠缺等原因不能完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不愿再為畢業生付出培養成本,實現學生畢業與就業的無縫對接,是經濟社會對電大實踐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雙師型”師資缺乏,實踐教學能力欠缺電大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來到學校的,由于缺乏實際工作經歷和經驗,有效地組織實踐教學就相當困難,開發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的實踐教學項目更無從談起。從問卷調查可知,電大具有“雙師型”資格的教師只占19.8%,與同類院校50%~60%的比例相差甚遠,這種狀況很難達到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們對“雙師型”教師在實踐性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既沒有鼓勵教師考取職業資格的政策措施,也沒有聘請行業、企業的技術人員兼任實訓、實習教師,沒有形成能有效開展實踐教學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對已經取得“雙師型”資格的教師,也沒有相應的獎勵措施。

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實踐教學管理粗放實踐教學的管理理念相對滯后,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較傳統,習慣于按過去的經驗和傳統模式對實踐教學實施管理。有些制度沒有很好地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有些制度流于形式,無法保證效果。實踐教學的質量標準和工作規范不夠完善,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還沒有形成,缺乏對實踐教學工作的指導或帶動。實踐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程度不夠,省校及各市校的實踐教學基本上屬于一種低水平、經驗型、粗放式的管理。

制定教學計劃缺乏必要的論證,隨意性強教學計劃是組織、管理教學和確保教學質量的基本依據,它決定著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與素質結構。但是,反思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不難發現存在著缺乏科學性與嚴謹性、沒有科學論證的程序與方法等問題。教學與教務部門既沒有深入社會、企業或其他院校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以確定課程內容體系,也沒有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認真的研究、論證與審定,對學生在校兩年或三年中的實踐環節到底如何設置、如何實施、質量如何保證等都缺乏科學依據。在時間和空間、教學計劃和教學資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整合匹配等都缺乏科學的論證。

教材定位不準確,缺乏高職高專特色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依賴于教材內容及其編排方式。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符合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教材嚴重不足,教材定位不準確,基礎理論分量太重,應用技能比例偏輕。(2)教材版本、內容陳舊,不能及時反映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教材內容脫離實際,缺少配套的實訓類教材。(3)實踐性教材嚴重不足。市場上的??平滩闹饕枪┙處熤v授基礎知識使用的,缺乏實踐訓練教材。(4)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標準脫節。目前,許多教材的內容與勞動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鑒定標準缺乏有效銜接。

二、應采取的對策

端正認識,確立實踐教學應有的地位堅持走以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創出自己的特色。從指導思想上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解決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要切實從專業學科為本位向職業崗位和就業為本位轉變,沿著“從操作崗位干起,向技術崗位努力,朝管理崗位邁進”的思路,使學生力爭成為操作能手、技術骨干、管理精英與創業先鋒,為學生構筑進入職業生涯的“匹配性接口”和后續發展的“基礎性平臺”。

篇2

一、微博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歷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網絡文化浪潮沖擊下越發顯得力不從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揮發展的社會節奏和文化潮流,局限性越來越多。面對當前這種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勢發展,微博的介人應用成功為其拓展溝通渠道、提升心理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徑。微博作為近年來新興網絡載體平臺,已經被眾多學者論證其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多重積極作用和巨大的潛在能量,可以說,微博的出現和微博文化的流行為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角度、新理念和新方式。對于當前稍顯落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積極應用微博這種平臺工具進行教育探索與改革,已經成為必然。應用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了當前教育事業發展高目標、多元化趨勢的必然。這種新型教育輔助工具的出現與傳統單一的、平面的、封閉的教育模式形成對比,通過將當前微博平臺上所能調動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形成立體化的教育網絡,從多個角度、多個途徑實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施加全方位影響。這也是未來很長時間內教育領域所可能應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教育模式之一[]l。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當前的中國社會處于經濟、社會、文化的激烈轉型與動蕩時期,無論從近些年來國內外國際環境變化還是國內政經社探索、改革來看,我們國家無疑都經歷著異常劇烈的思想動蕩,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碰撞,大學生作為處在學校與社會思想碰撞最為頻繁領域的重要群體,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承受了越來越巨大的壓力[2]??v觀近些年有關新聞報道情況來看,不少學生因為思想偏激、心理健康問題等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這些狀況的出現無疑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對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正確的思考引導,是確保他們正確看待各種問題、處理各種事件的保障,是他們重要人生階段的啟明星,所以,應用微博這種當前最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擁有強大影響力的社交工具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須也是必然。大學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帶有不少弊端,與學生心理脫節、與社會現實契合度低,學生不感興趣充滿抗拒,都直接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改革當前教學模式,引人微博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以一種更加優秀、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到學生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的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思想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微博介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現實意義與重要價值。微博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在當前多元文化價值觀沖擊的情況下,抵御各種消極網絡文化和信息對學生們思想的消極影響,讓他們在充滿困惑、矛盾的時候不至于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通過經營微博賬號對關注學生推送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更好地促進資料的共享,通過介紹相關的心理論壇、網站或優秀電視電影作品等提升學生接受度,讓學生自主動手尋找和應用,通過總結學生們時常在微博上發表的各類心情、牢騷和壓力來源等組織相關心理專題,了解學生心理動態變化并給予專業化的建議,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微博作為大學生表達自己觀念的新載體,越來越多的與他們的生活狀況掛鉤,他們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自由發揮,在內心出現問題時有可供發泄的途徑、可供求助的渠道,對于高校來說也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加強交流,更好地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高校師生來說都是很好的嘗試途徑3]。

二、微博應用價值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揮

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突破了傳統教育空間與時間上的局限性,不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局限,通過分析這些問題與局限從多種途徑強化微博積極作用的發揮、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當前主要實踐方向。微博介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間還較短,從目前實踐實踐情況來看,其具體存在以下三個問題,分別是內容狹窄、互動交流頻率低、更新速度緩慢。以內容來說,不少高校的微博平臺直接被作為學校官方網站的延伸,在運作模式上還偏向新聞化、固定化,缺乏吸引力,顯得僵化落后,內容上也較為狹窄,多數為一些專業的心理測試,學生們簡單看過就算,很少能夠保持長期興趣進行關注,可以說得不償失,并未充分發揮微博平臺的功用?;咏涣黝l繁帶來的樂趣是微博文化之所以深人人心吸引眾多用戶群的一大優勢特點,微博平臺溝通中各種圖文并茂充滿樂趣的語言是高校的融化劑,對于高校經營微博來說,以風趣生動充滿幽默的語言來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需要高超的微博管理、運營技巧,目前不少高校在這方面的嘗試成績還是不太理想的。微博作為信息更新節奏更快的平臺來說,對信息的更新有著非一般的要求,不少高校微博心理教育無論內容還是與時下新鮮新聞的契合度都十分低,因而無法吸引眼球,使得學生失去興趣,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存在都會影響甚至限制微博能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揮4。針對當前微博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應用的局限性,應該多策并舉以應對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搭建專門展開心理教育的微博服務平臺,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與時俱進,應用高超的微博管理、運行技巧,打造充滿趣味、吸引人的微博心理文化,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度和參與興趣。針對大學生心理需求和心里特點,在內容上進行精選,比如自我認知方面的知識、情緒的調控、人際關系的經營、心理健康測試等,以春風化雨的方式貼近大學生生活,滲透他們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微博上學生們反饋的心理健康測試信息來完成學生資料的收集,以此為基礎展開相應專題教育指導。針對多數大學生不喜歡面對面心理溝通交流的情況提供微博私信溝通渠道,讓他們敢于積極抒發內心問題,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專業解答,并且不斷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成通稿,借由虛擬案例形式完成推送和教育,在解決大多數學生面臨的共同問題過程中減少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消耗,對于特殊個案展開特殊幫扶。微博作為特殊的運營服務平臺,經營團隊工作人員的選拔也要具有微時代意識,能夠做到對微博資源的物盡其用,配合微博經營需求培養專業化、高素質的工作人員,經常與在校師生展開趣味互動,提升辨識度和親和力,強化對這一新型媒介的高校運用,并配合校內心理健康講座、課程與專業咨詢中心服務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校方要積極重視微博上信息的監督與管理,在做好日常維護的基礎上,避免出現誤導性信息或者不當信息引發學生反感或抗議等,以一種成熟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的推廣與專業化服務閻。針對學生們的留言與反饋及時在微博經營方面進行靈活調整,滿足學生們心理需求的同時針對互聯網上大量流行信息進行針對性鑒別和普及,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兼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負面信息嚴禁傳播的同時也可參與辟謠等活動,充分體現高校文化的包容性與進步性,以獲得學生認同與喜愛。總之,微博作為當前流行的網絡交流服務工具與平臺已經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應用微博的這種影響力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展開各項工作,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同度,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作者:王小寧工作單位:平頂山學院

篇3

關鍵詞:信息時代 大學文化 傳播 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當今時展的大趨勢,信息必將成為第一生產要素,也將構成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技術物質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加速了社會對于信息的需求與擴展,同時對于信息時代下大學文化傳播也是新的挑戰和機遇。而大學文化傳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精神基礎,應該適時地利用高效的傳播操作模式開展大學文化的傳播。所以,探析信息時代構建大學文化傳播模式的理論支撐,能夠為大學文化的傳播提供豐富的實踐意義和指導理論。

1 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建設

信息時代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為人類社會一種特有的知識繼承傳播活動也在經歷技術變革的洗禮。信息技術在被時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時,也促進了大學文化教育與傳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現實的各種新現象與新問題,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大學文化的建設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設,是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離不開物質的投入,也離不開對大學文化的傳播,兩者相輔相成。而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群體精神意識的傳遞,即大學文化的傳播。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需要繼承和借鑒中外經典文化傳播模式的理論,構建新模式來提升文化建設的傳播效果。

2 文化傳播的經典理論模式及借鑒

傳播模式是指研究傳播過程、性質和效果的公式???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經》一書中曾論述過在社會科學中模式的有構造和解釋兩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傳播模式有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和“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在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研究中,將其經典傳播理論應用其中,吸取精髓,創新探索,構建符合時代氣息文化傳播的理論和執行模式,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合力與整體趨向,以培育高素質人才的建設,推動大學發展的不竭動力。

2.1 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及其借鑒

2.1.1 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神交往觀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動過程,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在人們滿足了物質層面上的需求后,便產生了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不再是直接產生物質產品,而是通過大學文化的傳播者的精神意識影響接收者的精神思維,使接收者產生與傳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識,大學文化傳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學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產。

2.1.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擴展“精神交往”視域下“課堂教學”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日益進步,對文化知識的獲取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育的傳統方式應由必須實行由知識型課堂教育傳播到思想型課堂教育傳播的轉型,即實現由傳播知識的傳統理念到塑造人的價值取向的現念的轉向。因此,就學校課堂教育的傳播而言,課堂上所傳播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播者和受眾通過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即人類的精神交往關系。

實現“精神交往”視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學師生間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和接收者的關系,還是彼此間精神交往的對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課堂甚至通過網絡在學習生活、職業規劃和就業導向上給予學生加以指導,并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擾和思想迷茫給予疏導和引路。

運用“精神交往”視域下“校園微博”的發展。當前,網絡傳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響著文化導向?!拔⒉闭钱斍吧鐣窠煌顒拥囊粋€重要表現,而學校選擇“微博”作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當前國家建設發展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現狀。同時,“校園微博”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學校的這一選擇順應了時代和學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發展空間。

2.2 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及其借鑒

2.2.1 馬萊茨克“大眾傳播場”理論

1963年,德國學者馬萊茨克在其《大眾傳播心理學》一書中,根據場論思想提出了一個大眾傳播場模式,運用系統的方法分析了影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諸多因素。這一模式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切入,將社會系統與傳播系統中各因素及其間的關系進一步細化,對那些可能對傳播各環節構成影響的因素進行了考察。

2.2.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把大學教育過程看作是一個由教育者向大學生傳達相關道德信息的傳播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手段,將教育內容蘊含于各種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從平面化向立體化、現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邁進,并逐步構建網絡道德教育傳播模式,以促進大學文化教育在網絡領域中的有效開展,探索解決大學生教育體系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在借助網絡媒介開展教育時,首先應與學生在網上進行互動交流。通過校內人人、社區、論壇、Email和MSN、QQ等多種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并針對某一現實或熱點問題進行網絡探討。同時,可以通過網絡模式的交流溝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圍中,真實地掌握了解學生綜合狀況,開展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的文化知識和道德素質向著主流方向發展;其次可以開展網上討論和虛擬課堂等形式,利用大學生教育網站,或者利用電視教育專題片、經典視頻教育課來開展網絡“虛擬課堂”,進一步增強網絡教育傳播模式的實效性。

2.3 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理論及其借鑒

2.3.1 拉斯韋爾“5W”傳播模式理論

1948年,傳播學先驅哈羅德?拉斯韋爾對社會傳播的過程、結構及其功能,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論述,明確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Who) 、說了什么(Says What) 、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對誰(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簡明而清晰,成為早期傳播學研究的經典成果之一。

2.3.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效果因素,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媒介、受眾和效果等五個層面找出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效果路徑。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應以網絡傳播方式為主,其組成要素為:傳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傳播內容)―以聲音、文字或圖像為形式的網絡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網絡媒介(微博、博客、QQ空間);受眾―在校大學生;效果―大學生文化教育的實效性。它的傳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創作撰寫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轉載優秀經典網貼,之后通過網絡傳播這個媒介傳播給學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過程。

作為大學生文化教育領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學生接受并喜歡,能否可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否指導和引領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就業,能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直接決定了信息時代大學生文化傳播的實現,這也是對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維能力提升的考驗。

2.4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及其借鑒

2.4.1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理論

1957年,美國傳播學者韋斯特利和麥克萊恩整理當時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個適合于大眾傳播研究的有系統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指出了傳播過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饋的重要性。

2.4.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用這一模式解釋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過程時,可視為:A為網絡文化的知識載體,B為大學生,C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圖1。

圖1 “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大學文化傳播模式

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是對傳統校園文化的創新,更是對傳統課堂教育的超越與延伸。在大學文化傳播設計中引入模式來指導大學文化的傳播既理清了教育層次的思路又確保了校園文化的時代創新的實用性。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傳播模式的設計不斷完善與技術的日趨成熟,其功能日益豐富、邏輯日益復雜,這樣運用現代傳播學的視角來傳播大學生文化必將成為一條化繁為簡的捷徑。

2.5 “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及其借鑒

2.5.1 “波紋中心”傳播模式理論

由美國傳播學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大眾傳播過程猶如投石于水池中產生的現象――石子擊起波紋,波紋向外擴展到池邊時又朝中心反向波動;在擴展和回彈的過程中,波紋(即信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此模式強調大眾傳播同社會、文化等的關系,顯示了傳播過程的復雜性和動態性。

2.5.2 理論創新及時代意義的借鑒

在信息時代環境下,可以提出一個新的文化傳播理念――波紋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紋的傳播模式所帶來的強大聚眾效應和受眾主動參與學習的多極傳播行為。波紋式傳播能有助于實現傳統教育、網絡教育、虛擬課堂三大平臺的價值遞增。

從圖2來看,傳播的中心是文化,傳播的第一層是將一個明晰的文化知識傳遞到三大平臺上。在信息時代的大學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利用資源,發揮三大平合開展教育的優勢,在一個融會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礎上,突顯三個平臺的模式傳播文化的優勢,配合校園各類教育活動的開展,達到同時抓取三大平臺所覆蓋的有效目標受眾的目的。

圖2 “波紋教育”圖

第二、第三層可理解為,文化知識經過三大平臺的傳播給各自所覆蓋的受眾后,吸引和深入影響了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受眾群體,由此在每一個平臺下面,都培養出一批對各類文化教育產生濃厚興趣的“受眾學生圈”。“波紋教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通過教育傳播定向及其他技術模式,以每個“受眾學生群體”為原點,通過其個人現實行為或虛擬的網絡活動模式,可進一步將文化知識擴散出去,實現多個原點的多極化傳播的后續行為,形成多個高效覆蓋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紋教育傳播過程中的最后一站――“受眾學生圈”的概念。

3 結束語

伴隨著快速發展的信息化進程,教育信息的傳播途徑與作用機制發生重大變化,也使文化傳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現出新的范式,將不斷為大學文化傳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契機。在這種環境下,若要發揚和傳播大學文化,必須著眼于其載體,結合中外經典傳播理論,構建大學文化傳播的理論支撐模式,為新時期大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大舉.信息時代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2,(6).

[2]羅文涵.信息時代背景下大學文化的傳播模式探析[J].時代教育,2013,(1).

[3]胡欽太.論信息時代的教育傳播研究范式[J].理論探討,2010,(12).

[4]蘇婧.解讀“精神交往”視域下政務微博發展[J].科技傳播,2012,(9).

[5]吳果中.從“知識”到“生命”――課堂教學的精神交往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3).

[6]劉春花.QQ訪問:師生閑話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7]徐婷婷.和諧社會背景下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

[8]史迎霞.基于5W傳播理論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實現[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6).

[9]徐鵬.大視頻整合傳播的波紋營銷模型[J].市場觀察,2010,(11).

作者簡介:吳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遼寧大學學生工作處,遼寧沈陽 110136

房寧,遼寧大學學生工作處,遼寧沈陽 110136

篇4

1、博士畢業論文論文率要求

博士畢業論文論文相比普通高校畢業論文的要求略低,國家開放大學一般要求論文率不得超過30%,而普通高等院校大多要求不超過20%-30%,各位學員在前應注意所在博士畢業論文的具體率要求。

2、博士畢業論文論文用什么工具

博士畢業論文使用的論文使用是萬方相似性檢測系統,相比知網系統,該系統較為寬松,如果在進行時,搞不清楚該使用什么軟件,可以選擇知網本科論文軟件,只要知網能過,其他軟件都能順利通過。

3、博士畢業論文論文怎么

對于申請國家開放大學學位的畢業論文,都要求進行,具體檢測流程如下:①學員將畢業論文提交到所在電大分部圖書館;②分部對所有畢業論文進行批量檢測,每篇1次;③對于不合格的論文,及時反饋檢測報告給指導老師,指導老師根據報告指導學生進行修改;④修改完成后再次提交到分部進行復檢,復檢只有一次機會。

博士畢業論文操作步驟:

(1)博士畢業論文通過機構賬號登錄萬方平臺;

(2)進入檢測平臺后,選擇新→批量檢測入口→創建任務→急速上傳模式→選擇論文→開始檢測→等待生成檢測報告→下載檢測報告。

4、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的經驗

博士畢業論文要求率不超過30%,超過則不合格,無法順利取得學位證書,因此,我們在提交論文前一定要自己通過相應軟件進行檢測,對于超過重復率的文章進行處理,這里我們就以萬方論文為例介紹個人論文的經驗。

篇5

[關鍵詞]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目標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當代國際上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和文化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潛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關涉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影響到一個國家科學創新能力的儲備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

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該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學博士生。直到上個世紀末,我國先后有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四所高校和中國社科院擁有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共設置了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在這15年間,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穩步發展,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新聞傳播學術界的出色人才,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新聞傳播頂尖人才的培養經驗。進入新世紀后,在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快速發展、且重點建設研究型新聞傳播學教育體系的要求在許多高校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的兩次評審,又先后有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和政治學院等十所高校獲得了新聞傳播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設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傳播學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應該說,經過這兩次評審,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體規模的推進,打造了一個更寬廣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平臺,形成了競爭與合作的整體態勢;對于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來說,這可謂是一次大的“躍進”。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并不必然帶來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質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整體規模迅速擴張的背景下,更應該冷靜地對其最高階段博士生教育進行審慎規劃、科學布局和系統建構,將其作為一個關系新聞傳播學長遠發展的大計,進行具有戰略性和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探討。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問題,有的是由于新聞傳播學科發展歷史較短,對學科規律和博士生教育規律相結合的一些根本性問題缺乏系統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設計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會和教育所面臨的大環境的沖擊所導致。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使得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續發展,為社會輸送真正優秀的高層次人才,新聞傳播學教育自身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經驗,針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科特點和中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特殊規律,結合人才需求與社會實際,整合教育資源,走出一條真正合乎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學界定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內涵。大學的“教育理念是人們對大學精神、性質、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認識,是對大學與外部世界諸元素之間關系的規定;它是大學內容管理及運轉的理性認識基礎”。[2]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性的教育,理應如臺灣著名新聞傳播教育家鄭貞銘所言,“在技術學習之外,更要探討理論、從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嚴謹的理論體系,才能在高等學術殿堂中樹立起應有的地位”。[3]為此,對于新聞傳播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對其學術視野寬廣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既要使其具有較深厚的學養造詣,又要讓其關注學科前沿和現實的新聞傳播實踐,注意研究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這種人才應是其他學科培養不出來的,在學術素養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目標與方向,理應瑣定在培養這樣的專業人才上,即著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造就優秀學者。

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必須科學規劃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并加強對其在閱讀、讀書筆記、專題討論、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訓練和提高。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該院的博士生課程一般分為兩類,即知識類課程與研究類課程。前者以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融會貫通為目的,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并有相關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課上還提供詳細的閱讀書目,要求博士生寫讀書報告,培養其欣賞和批判專業學術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過邊學邊做(研究),以培養和訓練博士生從事研究和寫作的綜合能力;在課上,博士生們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思考、討論、做研究。這樣,不僅訓練、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現實的專業研究者的工作環境,教會博士生如何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學術規范,如何使用各種研究資源,如何設計研究題目,如何解讀原始資料,如何回應他人的批評和建議。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鑄造學術文化或學術習性的過程。

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學術素養與科研能力,還應制定相應的培養模式,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設置、綜合考試內容和方式、論文開題時間和形式、博士論文的學術規范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特點的方案,并嚴格實施。

第二,控制規模,嚴進嚴出,打造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應。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平臺隨著多家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寬廣了,這同時也意味著博士生的數量和規模必將比以前有較大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重維護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共同為提高教育成效、培養頂尖人才而努力。針對目前社會上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還缺乏廣泛的認可和美譽,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整體效應發揮尚未達到理想的程度,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養、資格考核、學位論文答辯以及學位授予上,比較注意通過制度建設,嚴把質量關。一是控制招生規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15人,每年報考博士生人數達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數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導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選人門檻。這主要是借助資格考核(綜合考試)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兩個環節,實施篩選、淘汰,以保證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進入到博士候選人行列。三是嚴格規范學位論文的答辯和學位授予。

這主要通過學位論文雙盲評審、校內外專家的集體評審以及學位公示等舉措,保證每個博士學位獲得者都是符合標準的優秀人才。近些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占當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視博士生導師及指導團隊的綜合素質要求和能力考核,確保博士生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及其指導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博士生導師及其指導團隊在招生、培養學生及博士論文答辯等方面較其他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權限,因此要重視博士生導師人選的遴選,重視其“人格”塑造和“師德垂范”;同時要引導、促進博士生導師在博士生課程教學、科學研究、論文把關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鼓勵導師與學生經常交流、溝通。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對博士生導師所進行的遴選和考核,就包括著學術水平、道德素養、敬業態度、組織能力以及待人處事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十分注重將學生的成才與導師的責任感、信譽、綜合素養聯系起來,注重維護導師職責的神圣性和榮譽感。

第四,實行差異化競爭與合作,實現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備批判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各院校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授權點應彰顯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側重培養博士生,使其成為該領域和方向的頂尖人才,從而促進人才與學科前沿接軌。這不僅要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和創新性上,而且應系統地體現在博士生培養的各個環節上。目前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相比,新聞傳播學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學養深厚的優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應成為促進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和高層次專業化人才輩出的舞臺。

第五,確保博士生教育的經費投入,開拓多元化經費籌措渠道。要發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經費投入,尤其是在學術研究上以及優秀人才與成果的獎勵上,更應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高等教育的資助渠道必將越來越多樣化,對此,我們要注意積極爭取,大力開拓、吸納。近年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了通過課題申報,爭取政府和學校撥款外,還十分注意與相關傳媒、產業合作,拓展經費來源。目前,全院博導的科研經費年均人平在8萬元以上。

總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會科學革命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時代,為了使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成為一種培養有創造力的優秀學者的有效途徑,應著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結構,擴展其必需的學科知識,力求教學質量優秀和研究設施、成果先進,從而便于其在規模增加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樣化、高質量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單波.反思新聞教育[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4).

[2]韓煉.面向全球化的中國新聞教育改革[J].現代傳播,2004(2).

篇6

在雄壯的中國人民進行曲旋律中,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中將一一將5位學子博士帽上的紅穗由左側撥到右側,并向他們授予了博士學位證書。

當天,新華社向全國消息;國防大學培養出我軍首批軍事學博士……

這5位學子是戰役學專業的于國華上校、作戰指揮專業的李(jing)中校、后勤組織指揮專業的黃成林大校、潘競科少校、龔飛少校。在此之前舉行的論文答辯會上,由來自總部、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后勤指揮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對他們的博士論文在本學科專業領域的開拓性分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手撫博士學位證書,他們5個人的臉上綻出平靜的笑容,內心卻都漣漪難平——畢竟,他們每個人都跋涉了很多年、很多年,才贏得了今天的輝煌和幸運。黃成林以前從不敢想自己能成為博士

45歲的黃成林是5個人中的“大哥”,也是他們5人組成的博士班的黨小組長。

他說,他以前不敢想自己能成為博士。

他在“”前只讀過兩年初中;1970年入伍,到某汽車團;1977年從汽車團調到軍區后勤部分部,一直干到1990年。這20年中,他先后當過電話員、通訊員、駕駛員、打字員、保密員、警衛員,并由戰士到班長、排長、參謀、副科長、科長、正團級倉庫主任。

如果不是那一天,他看到了那塊小黑板,他的命運或許不會發生這樣大的改變。

1990年6月的一天,黃成林出差歸來,在走進機關辦公樓時,看見一塊小黑板上用粉筆寫著一則通知。通知的大致內容是:國防大學招收軍事學研究生,年齡可放寬到40歲;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具有大專學歷、在本職崗位上工作滿4年并取得優秀成果的部隊干部,可以報考。

那一刻,他的心怦然一動,一個仿佛在心里沉睡多年的愿望隨之電光石火般地醒來。

這一年,黃成林38歲,此前他已獲得黨政干部自學考試的大專學歷,通過了中央電視大學英語單科的結業考試,并在軍內外的刊物上發表了一些后勤專業的研究成果。

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則通知上的各項報考條件似乎都是專為他特別規定的,應該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接下來,他與國防大學有關部門取得聯系,積極做好考前準備,并于11月份報了名。就在備考期間,由于過度疲勞,他突發胸膜炎,住進醫院。醫生讓他靜養,他只住了一星期,便開了各種藥品出院。愛人見他如此“不要命”,只好請假回家給他做保健醫生。1991年初,他到北京應考時仍未痊愈,愛人還是背著藥包一路“保駕”。

苦心人,天不負。黃成林終于被錄取為國防大學1991級后勤組織指揮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4年,黃成林畢業,留國防大學后勤教研室任教員;同年,國防大學設立首批軍事學博士點,他又考取后勤組織指揮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孫秀德少將攻讀博士學位。

在國防大學攻讀的6年中,黃成林十分刻苦,以至于同學們總是勸他“不要太玩命!”

玩命苦讀的黃成林有欣慰,也有心痛。

篇7

關鍵詞:英國;新制博士;博士生教育;啟示

近年來,英國博士生教育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新的博士生教育項目的產生與發展。受美國博士生教育的影響,為應對知識經濟、市場競爭等提出的新挑戰,彌補傳統哲學博士職業技能培訓的缺失,英國博士生教育在傳統哲學博士的基礎上,先后衍生了專業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課程博士(Taught Doctorate)、論著哲學博士(PhD by Published Work)、實踐博士(Practice-Based Doctorate)、新制博士(New Route PhD)等類型,培養目標從單一的以學術為業走向職業分化。本文以英國頗具特色且不斷發展壯大的新制博士生教育為研究對象,介紹其產生背景、培養目標、開設學校和專業,并從入學標準、課程設置和導師指導三方面分析其人才培養特點,以為我國博士生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提供啟示。

一、新制博士生教育的產生

20世紀90年代,英國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受到多方面的挑戰:一是哲學博士學位的實用性受到了質疑,雇主們認為博士畢業生并未具備長期職業生涯發展所需的技能;二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英國大學面臨的財政困難及隨之發生的大學教職崗位的縮減,導致博士畢業生獲得學術職業的機會減少;三是哲學博士的畢業率常令人不滿意,導致人們對哲學博士學位的培養模式和目的進行重新思考;四是針對新興學科,尤其是專業領域,傳統哲學博士并不適用;五是非全日制學習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博士生教育的培養模式更加靈活。1993年,英國政府在《實現我們的潛力:科學、工程和技術戰略》(Realising our Potential: A Strategy f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白皮書中指出,博士生教育在公共財政經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應使對其的財政投入物有所值,不僅能滿足納稅人的利益,也能滿足博士生個人的發展需求。[1]

2000年,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總結了美國博士生教育的特點:一是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而不是局限于博士論文的狹窄領域;二是使學生具備重要的通用技能;三是開展團隊合作;四是定期開展正式評價;五是注重研究能力的培養;六是開展研究項目,進而在此基礎上完成學位論文。這與英國哲學博士聚焦于培養單純的學術職業所需要的學術研究能力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開始思考英國博士生教育的未來,建議重新定義博士生教育的學習課程、增加明確的培養內容、拓寬博士生的技能和知識領域。[2]

2001年,在英國政府、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和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的全力支持下,英國10所著名研究型大學發起了新制博士生教育項目。新制博士生教育符合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制定的博士生教育標準和原則。

新制博士與傳統哲學博士屬于同等學位,是一種教育選擇。新制博士生教育不是對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的取代,而是對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和專業博士生教育的繼承與揚棄,兼取兩者之長、避其所短。它保留了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注重學術研究能力和專業博士生教育強調職業技能培養的特點,通過增加通用技能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克服了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因缺少職業技能培養和專業博士生教育因技能培訓過度專門化帶來的博士生就業的單一指向性,新制博士能勝任大學教學、企業管理、政府和公共服務等工作(如圖1)。

二、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養目標與開設專業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國博士生教育應對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產物,由英國頂尖研究型大學開設,涵蓋4大學科120多個不同專業,為博士畢業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業和職業發展選擇。

(一)培養目標

新制博士生教育以培養大學、企業、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等領域從事管理和應用性研究的創新人才為目標。它不僅適合致力于追求學術生涯的學生,而且適合意欲進入企業或工業領域發展的學生。新制博士生教育畢業生是獨立的研究者,具備相應的個人能力和可遷移技能:精深的專業知識,寬厚的學科知識,教學技能,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和交流的技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表達能力,媒體的相關能力,商業方法和經營能力,知識產權意識和能力,技術轉移能力,創建衍生公司、高科技公司的能力等。[3]

(二)開設學校

就學生的研究經歷、授予學校的聲譽和學位的價值來說,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國提供優質教育的里程碑。新制博士生教育由英國頂尖研究型大學開設。2003年,開設學校擴展至34所頂尖研究型大學(見表1)。

(三)開設學科與專業

英國頂尖研究型大學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開設學科包括藝術、人文、語言,經濟、社會科學,醫學,以及工程、科學和技術四大類,涉及120多個專業。其中,工程、科學和技術學科及其下設專業開設的新制博士教育項目最多,其次是經濟、社會科學和藝術、人文、語言學科及其下設專業(見表2)。

三、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養特點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國的一項國家計劃,旨在使博士生具備大學、企業、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的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和素養。為此,新制博士生教育提供了高質量的學習課程、實踐學習和高級研究經歷,在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和提升其專業技能的同時,通過開展跨學科學習擴展學生在新的研究方向上的專業特長。具體來說,在入學標準、學制與課程設置、導師指導等人才培養過程方面,新制博士生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一)入學標準與傳統哲學博士相同

新制博士生教育為學生提供了一條獲得博士學位的“快速通道”,被授予榮譽學士學位的本科生即可攻讀新制博士生教育項目;對于取得碩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新制博士生教育將拓展和進一步發展他們的專業和可遷移的通用技能。

新制博士生與英國傳統哲學博士生的入學條件相同,主要包括學術水平和英語語言水平兩個方面。與哲學博士生教育一樣,所有學科和專業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項目都面向英國和世界各地的學生開放,但目前,主要面向國際學生,為國際學生提供獲得博士學位的新路徑[4],使其具備研究能力、其他技能和廣闊的學科知識。

(二)課程學習、專業技能培養和論文研究貫穿整個博士生教育階段

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國為應對迅速擴展的全球人才市場對博士畢業生知識和技能提出的新要求而產生的,以美國頂尖大學博士生教育為參考標準,學制為4年,將所學專業的正式課程學習、廣泛領域的研究和專業技能培養與具體的論文研究相結合。通常,課程學習占40%,專業技能培養與撰寫畢業論文占60%[5]。學士學位獲得者即可攻讀新制博士生教育項目,課程為相關專業的碩士課程;如果不撰寫博士論文,學生可完成要求較低的碩士論文,只取得碩士學位。

課程學習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其余三年的教學時間所占的比重逐年遞減;專業技能培養包括專門技能和可遷移的通用能力兩個方面,主要安排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但第三年和第四年也有所涉及;論文研究則貫穿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全過程(見圖2)。可以發現,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前期強調課程學習,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用于研究的時間逐漸增加,到第四年時,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于開展研究并撰寫學位論文[6]。新制博士生教育的培養模式類似于北美的博士生教育模式,但又不同于北美模式。它將課程學習貫穿于整個博士生階段,而不像北美模式那樣將課程學習全部安排在博士生教育的早期階段。[7]

如在布魯內爾大學,新制博士的學術研究要求與傳統哲學博士一樣,科研訓練貫穿博士生教育全過程。課程內容包括通用技能和特定學科的專業技能培養兩部分,共計120學分,課程學習主要在前3年開展,以為學生開展學術研究提供知識和能力基礎(見表3)。所有新制博士生都必須選修培養通用技能的五大課程模塊,專業技能培養的課程模塊則呈現出學科差異。

(三)個別指導與合作指導相結合的導師指導模式

新制博士生教育兼取了傳統哲學博士生教育“學徒制”個別指導和專業博士生教育合作指導的特點,在合作指導的基礎上保留了哲學博士“導師制”親密的師生指導關系,將一對一的學術指導與小組指導、講課和導師輔導相結合。在整個博士生培養期間,學校為新制博士候選人設立導師指導小組,為學生的研究項目提供建議,監督學生的學習進程和成績,定期提供建設性的反饋意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采用傳統的由內部和外部專家組成答辯小組的形式,學生進行口頭答辯方予通過。

在德比大學(University of Derby)的新制博士生教育項目中,學校為每位新制博士生配備兩位導師,一位為責任導師(Director of Studies),另一位為第二導師(Second Supervisor),兩位導師都在學生開展論文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給予學術指導。兩位導師定期單獨或一起約見并指導學生,責任導師是博士候選人學術研究的首要責任人,負責監督學生課程學習和研究工作的進展,為學生提供積極的學術和生活幫助;第二導師通常負責對學生的學術研究提供補充性指導和幫助。[8]

在布魯內爾大學,每位新制博士生配有兩位學術導師(Academic Supervisor)和一位項目教練(Programme Coach),學術導師對學生的學術研究負主要責任,支持和監督學生學術研究工作的開展,項目教練與學術導師協商后,在整個博士生教育階段為新制博士生的課程學習和通用技能培養提供支持。具體來說,學術導師的職責是就研究的性質和預期目標、研究項目的計劃、文獻和資料來源、課程學習、必要的方法論、范式問題等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定期的導師指導和研討會與學生經常聯系和開展討論;當學生有需要時,能及時約見或安排其他導師約見學生,提供建議和幫助;對學生的論文研究給予詳細的建議,使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遞交學位論文;在合理的時間內對學生的論文研究提出建設性評論;根據學校規定,定期召開導師會議,組織學生在討論會或導師會議上匯報學習和研究情況;通過年度匯報,發現學生論文的問題與不足;為學生提供指導,使其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提供建議與支持。項目教練的職責是鼓勵學生在整個博士生教育階段審查和反思自己的進步與個人發展;對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給予幫助,在研究過程中對學生的個人能力發展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確定學習需求和探索解決方案;幫助學生理解新制博士生教育的獨特之處,鼓勵學生與學術導師開展建設性的合作,確定開展某一研究所需要的學習要求。[9]

四、思考與啟示

篇8

 

一、環境法博士生培養之特點

 

在高等教育體系中,針對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的培養要求。比如本科生的階段,應當主要強調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碩士生的階段,應當更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教育;在博士生的階段,學生一般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工作的群體,除了需要繼續加強專業教育外,培養其學術科研能力是最主要的目標。

 

環境法學作為新興的法學二級學科,其博士生培養相對于法學本科生、碩士生的培養,也具有以上特點。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明顯的“實踐導向”性 ——必須緊密結合實踐,以“環境問題的解決”作為研究目的。因此環境法博士的培養,要兼顧“理論”與“實踐”。這就決定了環境法學博士點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必須立足于自身的特點。

 

我國環境法博士生培養已有二十年,但整體效果仍不理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歷次全國法學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中均排第一,是國內較早設立環境法博士點的法學院系,因此通過對其培養方案進行考察、反思,將有利于提供普遍性的借鑒。

 

二、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之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每個招生年度都會出臺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方案,筆者在2010年9月入學時,也收到了學院教務下發的《法學院2010級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含環境法的具體方案)。這一培養方案與筆者入學前、后年的方案相比,在細節上或有區別,但大體保持了穩定。

 

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的內容共分十一項,它們分別是:適用學科專業;培養目標;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學習年限;培養方式及主要培養環節學習進度要求;知識結構和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資格考試;學術講座、社會實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科學研究和學術:學位論文工作及要求。這十一項中,除了“適用學科專業”、“培養目標”、“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學習年限”等目標性、概括性規定外,其余項分別以強制、非強制要求兩種方式,對環境法博士生的課內、課外培養進行了規定。

 

根據以上培養方案的規定,一個已正式被中國人民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錄取的博士研究生,一般來說需要在3年內完成所規定的學業任務—— 其中第一學年需要完成所有的課程學習:第二學年之初,在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后,教研室會組織論文開題,之后博士生即進入畢業論文的具體寫作過程;第三學年的第一個學期末,環境法教研室將組織博士論文的“預答辯”工作,博士生將根據“預答辯”中老師所指出的問題,繼續完善博士論文,并預備第二學期5月份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如順利通過答辯,則將獲授博士學位。

 

上述3學年的安排可謂緊湊。在此期間,一個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除了必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外,還應當修滿包括公共課、方法課、專業課、選修課等在內的23個課程學分并通過考核,應當在學校承認的期刊雜志上發表至少2篇的學術論文,并應當通過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的,將無法順利畢業。除了這些強制性規定外,環境法的博士生還可以進行許多自主學習安排,比如積極爭取國外聯合培養機會、參與導師主持的研究課題、自主申請學校研究課題、努力發表更多學術論文,等等。

 

由于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方案區分課內、課外,區分強制、非強制,因此博士生的最終培養質量,一方面固然與培養方案有莫大關聯,另一方面也與博士生在培養方案“管轄”之外的個人能動性密切相關。

 

三、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之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目標,是使博士生“掌握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掌握本學科領域全面而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可以說,這一目標囊括了政治、道德、專業素養等全面的要求。雖然尚難看出這一目標是否能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躋身世界一流法學院行列”的自身定位相符,但可否實現這一目標,卻是對培養方案進行評價的首要依據。

 

從整個培養方案的具體設計來看,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方案形式和程序均規范、完整,對于3年的學習期而言,它強制要求的任務量適中,而培養內容也體現了較高的針對性,比如要求完成的23個課程學分中,環境法方法論、法學方法論、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主文獻研讀課、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前沿問題研究、能源法等專業課程占據了絕大部分,因此在課堂教學上給專門教授環境法專業知識提供了較大空間,體現了將培養重點集中于環境法的“專業性”要求。如果能嚴格按照該培養方案完成學業任務,那么中國人民大學的環境法博士生基本上都能達到上述培養目標。

 

但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筆者認為目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方案仍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仍未做到“高標準、嚴要求”。作為在教育部2004、2009年兩次正式公布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中均排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本應是“最高標準、最嚴要求”的,但是從培養方案本身,尚難看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是“高標準、嚴要求”的。比如除了通過論文答辯外,博士生只需要修滿學分、發表2篇論文、通過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即可順利畢業,這相對于更為“高標準、嚴要求”的兄弟院校,可能還是寬松的。

 

2.專業課程設計有待優化。目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的博士生必修的專業課程包括環境法方法論、環境法學主文獻研讀、環境法學前沿、法學方法論、法學前沿等,它們涵蓋了方法、文獻、前沿課幾大類,因此結構安排基本合理。但是目前這些課程的功效并不明顯,比如其中的方法課,由學院開設的“法學方法論”主要由本院各學科教授進行“講座”式大課教學,而“環境法方法論”的授課體系也尚未成熟,博士生其實很難從這些課中領會一套明晰、行之有效的研究 “方法”;此外專業文獻課對基礎、經典文獻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其實不利于扎實學科基礎。因此,為了提高培養針對性,有必要優化課程設計。

 

3.“教學相長”的格局仍未形成。目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專業承擔教學任務的主要有三位老師,其中兩位博導、一位碩導。雖然教師人數少,但卻需要同時為本科、碩士、博士生開課,此外還必須指導學生論文等等,可謂任務繁重。但是如果教學任務過于繁重,確實不利于老師們更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學、科研工作,也不利于學生們更好地從老師長年的科研沉淀中充分汲取知識精華。因此確實有必要減輕教師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實現“教學相長”。

 

4.培養及考核機制仍流于形式。目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對博士生培養進行強制要求并直接干預的有三個事項——修滿課程學分、通過候選人資格考試、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其實鮮有學生因未修滿學分、未通過資格考試而無法畢業,因此這兩個機制恐有“流于形式”之嫌。較有實質意義的考核機制其實是論文答辯,但由于論文答辯已到培養“末端”環節,萬一學生無法順利通過答辯,那么學院即便想再加大培養力度,也已經有些“于事無補”。因此如果學生培養質量不佳,那么培養及考核機制流于形式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5.自主學習的引導機制仍然不足。高質量的博士生培養,固然與教師的課堂教學,以及學校、學院的考核機制密不可分,但在3年時間里,畢竟仍然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一方面與每個學生的自覺性有關,但另一方面也與學習氛圍有關系。目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方案中,在強制考核機制之外,對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引導學生們“勤學、好學”的良好學風的生成,其實關注不夠。這必然直接影響大環境中學生們的求學狀態以及最終的培養質量。

 

以上問題如不解決,固然可能無礙于方案“目標”之實現,也無礙于博士生們順利畢業,但如果要提高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就必然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

 

四、如何完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

 

為了提高博士生培養水平,近來中國人民大學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改革,比如限制招生人數、限制在職人數、更注重考生綜合科研能力等。相信這些舉措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質量。但是為了更具針對性地應對分析指出的問題,筆者認為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完善培養形式的同時更注重培養質量。目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的培養除了仍未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外,更在一些重要培養及考核機制上“流于形式”。因此,形式規范固然需要繼續堅持,但在此前提下,仍然需要注重培養品質。真正高質量的博士生培養,可能并非在于是否修滿學分、是否通過候選人資格考試、是否記誦了更多知識點,而主要在于是否開拓了知識廣度和深度、是否在學風做派上更為嚴謹和扎實、是否提高了獨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如果答案為“否”,那么就無異于是在“低水平重復”前階段教育。因此,在繼續完善培養形式的同時,應當更為注重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2.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更好地結合。針對目前課程方案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當改革目前法學院內的“講座式”大課教學(尤其是方法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將其分為小班,由多位較為固定老師分班講授,再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授課班級;此外環境法各專業課也可以繼續優化,方法課的授課體系應當更為成熟,并真正能夠將老師們多年的科研經驗傳授給博士生,此外環境法主文獻課應注重基礎、經典文獻的研讀,著力于提高學生的“讀書能力”以及 “分析、利用材料”的能力,而非僅僅開闊視野。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考慮在專業內、兄弟院校之間開展“環境法博士生沙龍”等活動,努力培育優良學風以帶動博士生的學習質量。

 

3.減輕教師負擔,提高學生科研參與度。從各方面考慮,如果要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就有必要考慮減輕教師負擔。由于筆者碩士階段也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專業,因此發現博士生與碩士生,甚至與本科生的課程之間多有交叉,因此對于一些較為靈活的課程,比如熱點前沿課,其實可以面向不同學生群體統一開設,在強調博士生主導、主動的前提下,一個班里既可以有博士生,也可以有碩士、本科生,思維靈活的本科生、具有專業基礎的碩士生、需要追求精專的博士生之間,完全可以互動、互助,也可以避免因為授課重疊而給教師帶來不必要的負擔。但是除了前沿課之外,基礎理論課、文獻課等“精?!闭n程,仍然應當堅持博士小班授課,在這些課程中,要強調博士生的參與程度,比如要求開展專題研討、專題演講等等。如此,才可以使“教、學”都更精煉、更分層次、更靈活。

 

五、結語——關于完善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的啟示

 

以上對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法博士生培養方案所做的評介,難免不全面、不深入。但是該方案存在的優缺點,能折射出當前我國環境法博士生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唯有繼續立足于環境法學科的特性,繼續在各環境法博士點培養方案中貫徹質量要求、促進課堂與課外的結合、促進“教”與“學”的良好互動,方可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環境法博士培養的質量。

篇9

>> 基于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現在對體育教學改革影響的研究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分析 淺析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 從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看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改革 基于醫學高職院校新生體質健康現狀調查的體育教學改革 基于學生健康標準深化高校體育課教學改革的探討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試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對學生體質的影響 上海市民辦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體育教學改革之研究 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其體系構建 獨立學院高年級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影響的研究 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與我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改革 從大學生體質測試狀況淺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基于保障學生體育權益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基于大學生社會性培養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基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調查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思考 高職實施新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現狀與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范廣軍.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促進策略[J].中州學刊,2014,(3):75-77.

[3]余嵐.大學生個性化體質健康促進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13.

[4]鄭家鯤.健康城市背景下的學生健康體育行為培養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博士論文,2013.

[5]許桂清,黃睿.戰后美國高等教育創新體系的形成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J].外國教育研究,2004,(5):9-12.

[6]李芳,司虎克.國際學生體質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前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1):40-45.

篇10

關鍵詞: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體教結合;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2)04-0023-04

自我國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以來,無論在推動高校體育運動的發展、提高運動員文化素質、培養高水平的體育競技人才還是促進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在總結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20多年發展的經驗的基礎上,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探求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新形勢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的意義

高校體育作為學校體育的“龍頭”,既是群眾體育的基礎,又是競技體育的生力軍。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與國際高等教育體制接軌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高校體育自身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我國體育社會化的進步與發展方向。通過高校運動隊的訓練和競賽活動,不僅可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擴大高校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推動我國體育全面走向社會化。同時,還可以構建校園體育氛圍;增強師生的體育觀念;激發體育情趣;尤其對促進國際、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并逐步為奧運爭光計劃服務,都具有現實和深遠意義。

國外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歷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運動員無論在對體育運動規律本身的認識與理解上,還是領會教練的意圖、策略與隨機應變的能力上都有明顯的提高。另外,高校具有知識密集、科技含量高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優秀的體育資源和科研優勢,有利于實現較高文化知識、高競技水平的培養目標。大多數高校在人才培養和教學目標上加強對運動員就業指導和求職就業技能培訓,更好的為運動員的就業服務。

2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

2.1我國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取得的成績

2.1.1發展規模逐漸壯大

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經過20多年的發展,總體規模不斷擴大。高水平運動隊的數量由51-53-161-102-235所,運動隊由140支發展到728支,運動項目由5個大項(及部分特設項目)發展到25個大項,遍及全國各地。高校辦隊規模的擴大為高水平的競賽奠定了基礎,高水平的競賽又促進了辦隊工作的進展。另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和發展帶動學校體育的發展,讓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區成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高水平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推動體育文化建設和發展。

2.1.2運動成績斐然

高水平運動隊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弘揚吃苦耐勞、努力拼搏、永不服輸的精神來影響廣大師生,有利于建設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成績從20世紀80-90年代的中低水平,到穩居前兩名,特別是由教育部組隊參加世界大運會后的2005、2007年兩屆,依然保持了我國在世界大運會上的領先水平。同時,也涌現了諸如“眼鏡俠”胡凱、王穎、吳波等一批優秀運動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也出現了不少高校高水平運動員,例如胡凱、劉子歌、何雯娜等。他們出現在奧運賽場讓全世界人們見證了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和發展,也為競技體育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品牌賽事不斷成熟。經過多年的打拼和培育,國內大學生比賽中也成長出一批較有名氣的賽事項目,如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CUFL)等,均有著較好的市場反映和口碑。特別是CUBA聯賽,為大學生比賽的市場運作提供了典范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從1998年創立至今,CUBA聯賽保持每屆600~700支參賽隊,近萬名運動員和教練員,2400多場基層選拔比賽,160場分區比賽和15場男八強、女四強賽的賽事規模,在高校產生了廣泛、深入、持久的影響,在社會上樹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形象。競賽體系日趨完善、競技水平穩步提高、社會影響迅速擴大、優秀人才嶄露頭角、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造初見成效,被譽為中國籃球的“希望工程”。

2.1.3體教有效結合培養競技人才

試辦高水平運動隊以來,加強國際交流,主動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結合中國的國情,逐步明確了“體教結合”的概念與內涵,發展多元化辦隊模式。例如比較成功的有:清華大學依托其附屬小學一附屬中學建立了“小學一中學一大學”一條龍的人才培養模式;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模式;多所體育院校辦起了競技體校,南京體育學院教訓研一體化模式;華東理工乒乓球隊模式等。

2.2我國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問題

2.2.1人才培養理念出現偏差

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初衷是提高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水平,嘗試學校系統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通過學校課余訓練,培養有前途的優秀運動員,同時具備與普通學生相應文化水平,以期運動員在結束運動生涯后,能夠實現職業轉換,解決現有人才培養體系下運動員再就業的難題?!督逃俊殷w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普通高等學校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水平體育人才,目標是完成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的參賽任務,為國家‘奧運爭光’計劃和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作貢獻”。也正是受到比賽目標的影響,絕大部分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的人才培養理念出現偏差,受到“爭金奪銀”思想的控制,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為層出不窮,有的不惜花重金到專業隊“挖人”應付比賽,偏離了“找苗子——精訓練——長知識——創成績——塑人才”的育人正道。

2.2.2生源質量不高

在我國高校招生生源主要有:普通中學——體校——專業隊3個層次的學生,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有著明顯差距,從小學開始,體育成績好的苗子被體校挖走,進行艱苦的專業培訓,基本放棄小運動員的基礎教育,如果能代表城市參加省、國家的比賽出了成績的,就會被省隊挖去注冊、訓練,完全走專業運動員的道路了。有一些被省市隊教練認為沒有前途的運動員,就進高校運動隊,好的苗子就根本不可能進入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另外,通過與一些教師、學生家長訪談了解到,由于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屬于自主招收,存在一些貓膩,通過關系或金錢讓一些“水貨高水平運動員”混進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成績與運動能力都差,影響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

2.2.3運動隊經費不足

高校體育部門歷來不受學校重視,其維持費用絕大部分依賴于行政撥款,有限的撥款相當部分應用于體育教學和群體活動的開展。一些高水平競技體育開展較好的高校,例如清華大學,其高水平運動隊的經費遠高于教學和群體活動經費,但這些經費用于運動隊的日常訓練和比賽就已捉襟見肘,談不上營養、醫務保障和科研。大部分高校還是處于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未能充分利用市場來拓展經費來源,實現自我造血的功能。

2.2.4訓練手段與條件不足

在我國除了清華大學,絕大多數高校都缺乏培養世界級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必備條件。首先,缺乏高水平的教練員,大多數高校的教練員都是體育教師,無論在帶隊經驗還是訓練方法等方面,與省、國家隊的專業教練相比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為什么清華大學的跳水隊能夠與國家隊相抗衡,主要是因為他們請了伏明霞的教練于芬做跳水隊的總教練;其次,缺乏標準的運動場館、器械、運動設備;另外,缺乏高水平的醫療團隊、醫療設備;體育科研能力薄弱,缺乏科學的訓練方法。

3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建設與趨勢

3.1樹立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

美國大學體育聯合會強調“不允許把運動員視為獲勝的工具,必須保證運動員的身心健康,運動員享受大學教育的任何權利、享受應用的待遇,參加體育運動、接受體育教育只是大學教育經歷的一個組成部分”,該條款為發展大學的競技體育奠定了法律依據,體現了美國競技體育培養真正是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我國的教育體制必須改革,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應重視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在高考、中考的成績中應增加德育和體育的比重,建議德育和體育分別占高考成績的20%,智育占60%,這樣才能有利于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利于高水平體育人才培養。

3.2做好招生選材工作、重視運動員的可持續發展

招生是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重要環節。合理、科學、高效的招生管理制度和方法,對高校運動隊水平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為了保證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與“奧運戰略”協調發展,根據運動項目對身高、體型和其他條件等做出具體的要求。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以科學測試和預測方法,從眾多運動員后備力量中準確地選拔出一些在先天和后天條件方而均較優秀的運動人才來培養,杜絕“水貨運動員”進入高校。加大對體育科研的投入,對這些有天賦的運動員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加強文化學習,促進運動員的可持續發展。

3.3建立和完善學校競技體育監管機制

建立和完善高校競技體育監管機制是促進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的有力保障,國家教育部體育主管機構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最高權力機構,也是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的直接行政領導和監督部門。因此,教育部體育行政部門應學習和借鑒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管理機制,制定全國高校建立高水平運動隊及競技體育工作的中遠期規劃和政策。不斷完善對學校競技體育的檢查、監督、評估實施細則,制定相應的清退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同時,應充分發揮中國大學生體協和各省市地區體協的作用,促進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

3.4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

首先,全球高薪招聘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員。因為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都是高校體育教師兼任,專業能力與經驗上欠缺。其次,要加強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的考核制度,加大獎懲力度,提高教練員的待遇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行列,促進學校競技體育訓練水平的提高。再次,學校領導要重視教練員的進修和知識更新。目前,有的高校有一批優秀教練員,如能增加他們指揮高水平競賽的機會,相信會逐漸顯現出作為大學教師的高水平運動隊教練員的優勢,能逐步形成一支業務素質高的學者型教練員隊伍。

3.5多元化籌集經費,改善訓練條件與設施

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和經費投入,在確保和加大高校競技體育培養人才投入的同時,要更多通過校企合作、商業贊助、轉讓球隊冠名權、賽事收入等手段來籌集資金,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維持自身的發展,來改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條件和運動設施,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良好環境與條件。商業性介入是高水平隊市場化的重要保證,成功的商業運作能增加高水平隊競賽和管理的經濟收入,使其有充足的物質保證,促進運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4結語

高校辦高水平運動隊是新時期競技體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充分發揮高校的科技優勢和綜合實力,并合理利用體育競技訓練的無形和有形資源,培養高水平運動隊和競技、學習俱佳的大學生運動員,既能滿足競技體育的需要,同時又能為國家提供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燕玲,上海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隊的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4):2-3.

[2]王文平,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方略[J],體育與科學,2010(5):104.

[3]何志林,等,新形勢下我國高校競技體育現狀及發展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5):74.

[4]楊鐵黎,學校課余訓練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0-11.

[5]周文軍,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動力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9(6):85.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方略[J],體育與科學,2010(5):106.

[7]張浩,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發展路徑選擇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08(6):69.

[8]池建,美國大學體育管理體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03(4):22-33.

[9]鄭捷,“體教結合”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06(6):66-67.

[10]于芬,對高水平學生運動員培養體系的探討——清華大學跳水隊實證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07(6):93.

[11]董永利,等,高校“教體結合”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