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的基本任務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文科學的基本任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文科學的基本任務

篇1

關鍵詞: 科研 高等教育 質量建設

目前,在世界上中國高等教育規模處于首位,教育目的也由精英式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現代社會已進入高度信息化的時代,社會的不斷變遷和科學的迅猛發展,促使大學的社會地位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切都會給大學的教學帶來新的課題[1]。教師要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使學生既可以掌握基礎知識理論,又可以追蹤最新的科學研究進展,從而培養他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積極性。這種發展形勢,要求大學老師通過開展科學研究,追蹤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正如哈佛大學校長德里克·博克所說:“在大學,最明顯的需要是停止對固定知識的強調,轉而培養學生不斷獲取知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這一轉變的基礎就是通過科學研究的開展,提供創新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高等教育質量建設的現實需求

隨著20世紀90年代末的高校“并軌”、“擴招”政策的實施,高校數量急劇增多,辦學模式呈多樣性發展,新的專業學科體系不斷拓展完善[3]。高等教育的擴招圓了許多人的“大學夢”,使其得到繼續深造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經過大學學術和文化氛圍的熏陶而成為思想解放者和才藝精湛者。然而,擴招帶來的不利問題逐漸凸顯。大學學生以單身子女居多,從小到大承受的壓力很少。新生入學后盡管有大量專業的心理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但是每年大學生自殺人數仍然高居不下。大學也已不再是與社會隔絕的象牙塔,大學畢業時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而他們的挫折承受能力、應對紛繁復雜社會的能力往往不強。另外,非名牌大學的學生和比較冷門專業的學生,往往會因為看不到未來發展的前景,喪失學習動力。如何提高他們對學校和專業的認同感,成為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

擴大招生規模,提高適齡青年上大學的毛入學率,努力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舉措。然而更重要的是,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過程,應以保證質量為前提。如果以犧牲教學、教育質量為代價,把高等教育降低到應有水平以下,則絕不是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而是高等教育的“低級化”,會使高等教育大眾化黯然失色。

2.科學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有兩個基本任務,即育人和治學。這兩個任務決定了高校既要作為教育機構,又要成為學術機構。教學活動,主要同育人有關,它決定了現有的知識體系能否得到很好的傳承,這也是高校辦學的首要任務,是工作的主旋律。而科學研究,主要與治學有關。科研的開展,可以實現知識的升華和進一步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文化才能不是一潭死水,社會的發展才有不竭動力。要發揮好高校的功能,科研與教學必須密切相連,不可相互脫離。

高等學校之所以稱為“高等”,有別于其他教育形式,在于其固有特性是學術,是治學,是做大學問,是研究高級文化,是營造有關學科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學術生態環境。實施高等教育,培養高級人才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科研對大學的意義主要有四個:①科研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方法;②科研是提高高校師資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在造就學校水平較高且具有“綜合能力”的教師隊伍方面,科學研究是極其重要的途徑。究其原因,是由于科學研究使他們的知識得到不斷更新和各種能力得到提高;③科研是高等學校發展和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辦法;④科研是學科、學位建設的重要手段。教學與科研是大學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如果說教學是一所大學的立校之本,科研則是一所大學的強校之本。不管哪種類型的高校,科研對一所大學的意義和深遠價值決不可忽視,只有發揮好科研的作用,才能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2]。

科研—教學—再科研—再教學的關系鏈,構成了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一個矛盾統一體,教學帶動科研,科研反撲教學。科研過程中教師實現自我知識的更新,教師只有掌握了廣博知識,熟練的教技,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過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所需自我學習,自我深造,將所學的新知識、所研究的新成果應用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科學工作在高校質量建設中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是一個思維比較活躍的群體,接觸面較廣,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及欲望強烈,而且目前整個社會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多樣化的信息及傳播技術使得人們獲取知識的手段日益豐富。如果單純進行知識書本的講述,則無法滿足學生的對未知知識的追求,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學生,研究和發展教學方法。為此,高校教師通過科技的開展不斷提高自己,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同時,科研的開展,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4]。

高等學校,既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創新成果的重要源泉。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高等學校理應開展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研究、探索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及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公益性研究。在這一過程中,高等學校可以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瞄準國際前沿,加強基礎研究,以更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的高等教育。

4.如何發揮科研在高等教育質量建設過程的作用

大眾化教育雖然可以逐步擴大招生規模,但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如果以犧牲教學、教育質量為代價,把高等教育降低到應有水平以下,則會使高等教育大眾化黯然失色。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必須端正高等教育辦學思想,堅持質量為本。

科研包括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自然科學可以揭示自然界發生的現象及自然現象發生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律性,以便解讀它們,并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自然科學是人類科學研究成果的積累,是對研究成果的總結和歸納,可以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中起到領頭作用。人文學科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的人文主義學科,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知識體系。沒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創新,單靠自然科學的創新,很難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也就不可能給建設創新型國家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通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協調發展,就可以更好地發揮科學研究在高等教育質量建設中的作用。

為了發揮科研在高等教育質量建設中的作用,我們認為可以采用如下途徑[4]-[5]:

(1)加大投入,優化科研的環境。

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大,但是有時很多硬件跟不上,阻礙了高等教育質量建設的發展。國家應盡量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是提高教學和科研的條件。各級政府應從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把發展教育放在優先位置,繼續增加對公立學校的財政投入,切實保證教育和科研經費與在校學生數同步增長。同時,要大力倡導社會捐助,推動國內外企業和個人向高校捐獻資金,支持學校建設。

(2)加強產學研合作。

高等教育質量的建設,必須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自覺參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學研緊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只有看到科研成果的應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實現高等教育的質量建設,服務社會。

(3)人文科學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要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增進對國外文化科技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風采,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努力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5.結語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完善大學制度,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以科學研究為載體,培養創新型人才,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努力為培養造就更多新知識的創造者、新技術的發明者、新學科的創建者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來居上異軍突起[J].中國高等教育,2009:15-19.

[2]蔡克勇.關于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若干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2.

[3]趙炬明.超越評估(下)——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之設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0-58.

篇2

【關鍵詞】文學素養;文化素養;人文素養

中學生必須具備健全的文化品位和多元的文化選擇。學生健全人格和文化品位的培養主要借助語文教育來實現。語文教學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更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既然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整體素質。那么,“語文素養”的基本內涵是什么?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筆者據此認為,高中語文教學要培養的語文素養其內涵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學素養

高中階段,語文教學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巴金認為:“文學的目的就是使人變得更加美好,文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喚起人們對未知世界的一種向往,一種想象力,一種浪漫主義精神,給人以精神的底子。”可見,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新版高中語文課本擴大了文學作品的比例,編入更多精美的文章,尤其突出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中名著名篇的閱讀鑒賞,以此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心靈和精神的滋養。因此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把握教材的文學特性,重視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對學生進行情與美的熏陶與感染,要培養學生鑒賞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作品的濃厚興趣,拓寬文學欣賞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心感情世界,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

其次,要使學生學會從文學作品中吸取營養。閱讀的意義就在于從作品中吸取思想和藝術的營養,感悟生命的活力,豐富精神世界,以美育美,培養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2.文化素養

在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中,文化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延續,傳遞。教育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它承載著傳遞文化知識和開發人的潛能,擴大人的生命內涵和作用。語文是文化的載體。新頒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強調語文對古代文化傳統的傳承作用,提出“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的文化營養,提高文化品位”。語文素質主要體現為文化積淀、文化底蘊。文化的繼承更多通過語文教育來實現。如果在高中三年不斷加強文化熏陶,通過閱讀和鑒賞,陶冶情性,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能夠培養起學生的保護傳承中外文化傳統的意識。所以要指導學生閱讀文化論著、吸收優秀文化的營養,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文化意識;學習文化問題探究的方法,提高認識和分析文化現象的能力,更好地傳播先進文化。

3.人文素養

人文教育關系到現代化建設和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人文導向,關系到民族靈魂的塑造。眾多有識之士的呼吁,發達國家出現的種種社會現象都說明:忽視人文科學,忽視人類的情感精神,必然導致整個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庸俗化。人文教育的意義在于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去追求人格的完美,為社會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體系,提供良好的人文導向。

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喚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內在的人文需要,培養他們基本的人文素質,幫助和鼓勵他們理解歷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實增強他們對消費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等墮落人文意識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們真正地感受和體驗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讓步的尊嚴,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4.創新素養

現代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精神創造。”很顯然,創造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已被看作現代素質教育的一種最高追求。“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同志在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每一個學校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樹立以創新為榮為美的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敢地開創思維空間,增強創新動力。我們應該使學生認識到創新行為是社會需要,激發學生大膽創造、求異探索的意識,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型人格。

文學創作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不愛讀課文,不喜歡寫作文,卻偏偏愛讀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喜愛寫詩,寫散文,寫小說。這些活動恰恰是最能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的一項最有意義的活動,而我們的語文教學卻是過于注重實際,忽略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對于學生的這種文學情趣和創造欲望卻沒有因勢利導,予以積極地培養。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加強文學教育的地位,加強對學生文學創作活動的指導。引導學生讀好書,學會寫詩作文,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興趣。

5.審美素養

未來的社會更需要美,需要對美的發現、追求和創造。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藝術的欣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篇3

一、樹立素質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語文是基礎學科,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關注每一個學生,讓全體學生都會學,都能學,都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

1、因材施教,面向全體。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對象,也就是所教學生的現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分層要求,每堂課中對優秀學生和部分困難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優秀學生吃得飽,有困難學生吃得消。這樣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對象各得其所,達到全體學生共同成功的目的。

2、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是充分發揚人的主體性,注重發展和發揮人的主動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不能采用“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只是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要明白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繼承性學習,更是發展與創新的學習,教師要“引導”“指導”學生去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因勢利導,徐徐善誘。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適時對學生加以學法引導,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

二、重視德育功能教學,提高學生德育素質

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做人,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

1、利用語文教材內容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錦繡河山。朱自清勾畫的生機盎然的江南春景圖;老舍描繪的濟南冬天的秀氣的山、清澈的水;范仲淹筆下一碧萬頃、令人心曠神怡的洞庭湖……一幅幅烙上祖國山水印跡的畫卷進入學生的腦海,影響著他們,使他們成為熱愛祖國的人。

2、利用語文教材教育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論語》的博大精深,唐詩的雄壯纖秀,平淡富麗,宋詞意境的婉約細膩,豪邁恢弘,還有元、明、清大家的作品,風格各異,個性鮮明,這些古代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愛國情操的熏陶。

3、利用語文教材教育學生學國的英雄人物。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還涌現了大批的民族英雄、愛國志士。讀辛棄疾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我們似乎看到詩人馬革裹尸,血濺沙場的悲壯;讀李賀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我們好像聽到了守城將士誓死報國的豪言壯語;讀陸游的“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再現了作者往日壯志凌云、躍馬揚戈、馳騁前線的勃勃英姿……語文教師應通過課堂日常教學,讓這些英雄人物深入學生的心中,教育學生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隨時準備報效祖國。

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激發人們求知的動力源泉。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真正的愛上語文這門學科呢?

1、教師要把學生引進名著之中。單純的語文教材會讓學生產生厭惡情緒,教師要善于把學生引入名著之中。我們可以把中國的古典名著帶進校園,讓學生去閱讀、品味,學習古人運用祖國文字的方法和寫作技巧,去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其中去領略祖國語言的魅力,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語文教師要以語文學科獨特的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課文中感人曲折的故事,生動形象的描寫,新奇貼切的比喻,富有哲理的警句,精辟有力的議論,充滿趣味的說明,都富有美學價值。教師要利用這些獨特的美感,適當融入幽默的語言,在課堂上制造一點活躍氣氛,有利于興奮學生的神經,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3、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善于創設意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采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音樂或課文錄音,讓學生觀看與課文有關的精彩的畫面,從課文實際出發,刺激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他們就會主動地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以致變被動學習為自覺地、主動地學習語文。

四、注重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以能力培養為主,重視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1、尋找規律,增強和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有的學生說:漢字難學難記。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先是端正學生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記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訓練能力的過程,不過要先尋找規律,于是我向學生介紹了“偏旁記憶法”、“形聲記憶法”、“形近字、易混字比較法”與“及時復習法”等,同時配合實際訓練,培養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2、有目的地創造更多機會,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舉手搶答問題,尤其是注重支持性格內向的學生,樹立他們戰勝怯弱、積極作答的勇氣,只要看到他們舉手,就讓他們回答。課外開展講名著比賽,有的講得生動有趣,有的講得津津有味,還有的同學聽別人講得好,自己卻說不出幾個詞來,由此感到懊悔,于是也在課外時間讀名著,還學會了做筆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使他們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

3、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創新離不開想象,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當然要提醒學生,這種想象不能胡編亂造,而要合乎事物發展的邏輯,以科學為依據。學了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讓學生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然后再講述下來;學了范仲淹的《漁家傲》,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描繪上闋中描寫的景象,寫一段話。讓學生多做這方面的練習,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一個極好的鍛煉。

五、加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

篇4

眾所周知,教學和科研是高校兩項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們相互促進又互為依存。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研究是“漂”,教學是“流”。教師科研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長期教學實踐、豐富的知識積累,而只有進行科學研究,才能總結出各種理論體系,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然而要真正意義上達到兩者的協調發展并非易事。

回顧大學發展的歷史,從近代大學的產生到1810年洪堡創辦柏林大學以前,大學一直將培養人才作為其主要功能,各項工作都圍繞著教學來進行。此后,隨著洪堡所倡導的“教學與科研相統一”原則的確立,二者度過了一段相互促進的“和諧期”。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專業化趨勢的加強,科研難度不斷增大,高等學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逐漸分離,教學與科研的矛盾不斷激化。美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創立一度使兩者重新得到統一,但近幾十年來,由于大學的服務職能不斷增強,政府、企業、學校對科研的需求使科研的地位不斷提高,教學與科研的矛盾再度激化。高等學校究竟是以教學為中心還是以科研為中心,亦或是雙中心,人們莫衷一是。

一、教學與科研失調的現狀透析

教學與科研是涉及兩方面不同領域的兩種活動,本質相異但他們共存于高校這一特定環境,又是高校服務同一目標的兩項基本職能,在高等學校的發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現實中卻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大部分高校教師往往對科研工作充滿熱情,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而對教學工作卻重視不夠。一項調查表明,當教師在被問到科研與教學的相對重要性是否被正確對待時,85%的人認為教學沒有放在與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有78%的大學教師認為科研在其學校中占據優先的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呢?筆者分析如下:

1.科研與教學的特點導致重科研輕教學。相比較而言,科研是一種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創造性較強的活動,而作為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的高校教師,具有強烈的創造知識,迎接創造性活動所帶來的挑戰的愿望,科研工作正適合了他們的這一需要。同時,科研的對象主要是未知的東西,具有不確定性,正好可以滿足人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但由于教學工作計劃性較強,是一種比較程序化的活動,雖然教學的形式可以變化多樣,但其內容基本上是已知的東西,因此對教師來說其挑戰性相對而言比科研低一些,其吸引力也就小得多。“教學與研究相比,僅僅是重復已知的事實,或重復別人的工作,教學即使有所創新,由于這些創新還沒有以不可改變的形式固定下來,因而本質上通常是嘗試性、探索性的。”在兩者無法兼顧的時候,大多數教師往往就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視了教學。

2.科研比教學更容易判斷和衡量導致重科研輕教學。由于科研工作是有形的,更容易測量和進行同行的評價;而教學行為則由于其動機、學生的起點、測量手段、衡量標準和產出結果的影響而難以測量,教師之間甚至同一教師在不同時期的教學活動都難以進行比較。

3.社會評價導向造成重科研輕教學。從學校層面來說,一所學校的地位和聲譽主要是因為它的科研水平的卓著而提高的,而這又可以為學校帶來有形資產,促進學校更大的發展。雖然抓好教學也可以獲得好的聲譽,如美國的賴斯大學,在校生不過三千人,但該校能立足實際,狠抓本科生教學,結果同樣名聲大振,在美國歷年名牌大學的評比中,基本保持在十五名左右的位置。但這種成功的例子畢竟是風毛麟角。科研成果見效快,短期內就可以提高學校聲望,教學由于對象是人,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其成效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在較短的時間內其成本與收益似乎不成比例。

4.科研是教師獲獎晉升的重要依據。本來科研、教學實績是衡量高校教師學術水平的兩把尺子,也是高校教師晉升所依據的核心條件,但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職稱評定中往往以科研論著多寡、強弱劃線,而教學成績由于難以量化而拉不開檔次,這就勢必導致有些教師一味追求項目獲獎或多。有的教師認為:教學是投入,科研才是產出,科研比教學更有價值。博耶曾分析:“除了少數人以外,年輕的教授們都知道,假如他們想要得到的終身職位或者受聘于一所高水平的學校,他們就需要在學術界獲得卓越的名聲,這不能靠做好教學工作,而要靠在研究工作和發表著作上有給人以深刻印象的記錄。”我國的職稱評定中也往往只看科研水平而不管教學成就,形成“抓科研名利雙收,搞教學勞而無功”的現象,嚴重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在重科研輕教學的誤區越走越遠。

二、教學與科研的關系闡釋

1.對于不同層次的高等教育,教學與科研的相關性不同。在本科教育階段,由于學生數量大,而且“這些學生并不希望從事進一步的深刻的科學研究,他們只想學習知識,用這種知識來通過考試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獲得他們所希望的職業,使他們能夠得到更高的收入”。因此教師為教學而忙碌的同時是不太容易顧及到研究的,教學與科研呈現出一種負相關。在本科后教育階段,學生數量少,并且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較多,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共同探討,因此教學與科研能夠相互促進,是一種正相關。

2.對不同的學科領域,教學與科研的相關性不同。一般來說,應用學科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較基礎學科更大程度地呈現出正相關,社會學科較自然學科更大程度地呈現出正相關。由于應用學科操作性較強,其成果主要依靠實踐中獲得,因此教學與科研能夠相互促進,社會學科與生活聯系緊密,現實生活變化多端,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能夠獲得各種信息,提高認識,形成自己的見解,“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往往能充實教學內容,并直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和豐富多彩。”因此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

3.對于不同的學校與教師,教學與科研在他們身上的體現不同。有的學校師資力量比較強,有深厚的底蘊和科研的傳統,就可能對科研比較重視,而有的學校條件有限,不可能兼顧二者。不同的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有所不同,紐曼認為:“發現和教學是兩種迥然不同的職能,需要迥然不同的才能,同一個人兼備這兩種才能的情形并不常見。”有的教師長于表達而創造思維差一些,更趨向于教學;而有的教師表達能力較差,思維能力較強,適于研究;還有的教師兩方面的能力都比較突出,能夠把兩者結合起來,使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

三、促進教學與科研兩大職能的協調發展

高校在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時,要根據情況的不同而采取靈活的辦法。針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我認為提高對教學的重視已經刻不容緩,畢竟高等學校如果輕視了教學這一基本職能,那還要招生干什么呢?它與專門的科研機構又還有多大的區別呢?因此,教學應該是大學永遠的主題,無論是研究型大學還是一般性大學,都不應忽視教學。有的人認為科研可以促進教學,而教學會妨礙科研,這是不正確的。洪堡認為:“大學教授正是通過本專業教學活動取得科研上巨大成就的,德國大學完成的科研并不少于科學院。”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學校,研究占有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

1.基于大學具有不同的層次性。我認為對于一些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較高的研究型大學來說,它們通常具有較優越的科研條件,人力資源豐富,可以在科研上投入較大的精力而不至于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這些學校中可以對科研給予適度的重視,將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協調發展。而對于其他的高校來說,基于對大學基本任務的認識和投入與產出的效益分析,把教學作為學校的主要工作來抓應是必然的選擇。博耶就指出:“在所有招收本科大學生的院校,我們主要期望的必須是優秀的教學。”此外,對于不同的學科領域,各個學校自己也應把握好對科研要求的“度”的問題,按學科領域的特點,以保證教學質量為前提來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篇5

關鍵詞:中醫;發展方向;先進性;現代化;科學化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97(2Q09)05-0001-02

“中醫科學化”也好,“中醫現代化”也好,以此作為中醫的發展方向,無論如何解釋界定,總是不能被普遍接受,總是爭議不斷。思考其中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對中醫科學屬性認識上存在片面性,還在于這種方向本身就存在概念不清晰的問題,由此導致了理解上的混亂。

“中醫科學化”,以什么樣的科學標準來“化”中醫,難道中醫不科學?

“中醫現代化”,怎么樣才是中醫現代化,現代化的標準又是什么?

概念上的模糊,理解上的歧義,影響了思想上的統一。

無論“科學化”,還是“現代化”,其實它們強調的核心是一致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先進性”。就是要保持中醫的先進性,要求中醫始終朝著先進性方向不斷發展。

先進性是社會對一切科學、尤其是應用性科學發展的一致性要求。中醫雖然具有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雙重屬性,但是作為醫學,其最終還是歸屬于應用科學。

先進性,表達的是一種時代需求。不同的時代,對先進性的要求水平雖然不一樣,但是,新時代的先進性總是以舊時代先進性為基礎,是對舊時代先進性的發展。

怎么看待中醫的先進性?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對現代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如果中醫完全滿足了現代社會的需求,則說明中醫的先進性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反之,則說明其先進性水平還不夠,還需要提高。

科學化,從知識發展的角度看,是中醫發展的一種需求。但是,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對科學認同標準的差異,科學不再是一元的。在科學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純粹以一元的科學標準規范具有雙重屬性的中醫的發展,不僅不能完全適合,也難以被普遍接受。另外,“科學化”對應的是“非科學化”,過分強調“中醫科學化”容易被人誤解為在“科學化”之前中醫是不科學的。還有,科學化是對知識發展的要求,不是以社會需求為根本指歸的。

如大家通常所說,科學是把雙刃劍,科學越發達,一旦形成危害就更具有災難性。所以,是否具有先進性,不能只以其科學程度為標準,一定還看它對社會表現出的價值如何。以現代科學的標準看,中醫的科學程度可能不及西醫,但是中醫自己卻有一些西醫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些優勢不僅體現在它對某些疾病具有的特殊療效上,也表現為毒副作用比西醫明顯為少,而且更受社會大眾的歡迎。在這一點上就顯示出了中醫具有的社會價值,顯示出了中醫的先進性方面。所以,科學水平與社會需求有時并不一致,籠統地談“科學化”,難以被普遍認同。

現代化,更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之中包含有先進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說“現代”就是先進的,對中醫而言尤其如此。“現代”對應的是“傳統”,要現代化,是否就意味著要改變甚至否定中醫的傳統?中醫學中人文的東西占有相當的份量,可以說都是傳統的,其中不少被視為中醫學的精髓。“醫者仁術也”,其中的“仁”,就是形成中醫特色優勢的重要成分,它們怎么現代化?應該說,中醫現代化一定是對中醫的一個揚棄過程,是對中醫特色優勢的發展完善過程,但是,由于“現代化”概念的寬泛和理解上的歧義性,產生以上擔憂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以“現代化”指示中醫的發展方向,雖然體現了時代性,但不能突出其先進性。

直接將“先進性”確定為中醫的發展方向,就可以避免以科學化、現代化定義造成的模糊認識。先進性對應的是落后性,落后的東西一定是不適應或不太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東西。那么對待落后的原則只能有兩個,一是要淘汰,二是要改進發展。淘汰的是那些已經沒有社會價值的方面,改進發展的則是那些雖然落后但仍然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方面。

先進與落后是相對的,是今天與昨天的比較,就事物的發展而言,沒有絕對的分界。可以說,追求先進性就像追求真理一樣,是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永無止境。中醫的發展就是根據新時代提出的需求不斷從落后走向先進的過程,唯有如此,才能永遠保持中醫的先進性。

從古代走向近代,再從近代走向現代,科學經歷的都是從落后走向先進的過程,遵循的是一條辯證否定的法則,符合著科學自身發展的規律,無可否認,也無可辯駁。相對未來的先進目標,一切科學仍然等待著下一個揚棄的過程,中醫也不例外。但是,需要重申的是,“現代性”與“先進性”不能完全劃等號。就中醫而言,雖然從古代走到了現代,時間上實現了歷史的跨越,但并不就說明它已經徹底完成了從落后走向先進的歷史嬗變。只要中醫的發展與當下的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就說明它的先進性水平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還有落后于時代要求的方面,還需要改進和完善。中醫是這樣,西醫也是這樣,一切科學都是如此。

所以,判斷中醫的先進性,不僅要遵循真理原則,還要遵循價值原則。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發現真理、完善真理是包括中醫在內的所有科學的基本任務,但是僅此還不足以顯示中醫的先進性,只有中醫的真理性同時體現其社會價值時才真正顯示出它的先進性。

以此為視角,中醫的整體觀念、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辨證論治等,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和哲學方法,其先進性是無可懷疑的。盡管它們起源于古代文化,是傳統的,但它仍然是當下中醫學滿足社會需求的內在依據,是療效的理論指導,它的真理性和社會價值同在。這是我們對中醫學應該有的基本判斷。有了這個基本判斷,我們就會對中醫學的發展樹立牢固的信念,就不會受某些思潮的影響而動搖和猶豫。與此同時,還要有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中醫發展是不是完全達到了現代社會需求的水平,也就是說,它對真理的探索水平和它的社會價值,是否與現代社會需求還存在距離。如果承認差距存在,就說明中醫的先進性水平還不夠高,還需要大力提升。

有了這兩個基本判斷,我們就能用客觀公正的眼光去看待中醫,既能看到中醫先進的一面,也能看到自身落后于時代的一面。特別是在中醫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就不會僅僅在國家政策和投入方面找問題,在強調客觀因素的同時也一定會從自身的發展尋找原因。外部因素對中醫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不是唯一的。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那就是現在有些中醫院的硬件建設并不比西醫院差,現代化的診療儀器一應俱全,但為什么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卻總也追不上西醫院?其中的原因恐怕僅從客觀上尋找是不夠的。

篇6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139-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要“堅持能力為重”,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專業實踐教學作為高等院校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為高校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提供保障。

湖北工程學院是一所地方綜合性本科院校,為滿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行業發展的需求,2004年,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的基礎上成功申辦了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同年開始招生。按照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院校專業辦學的要求,結合學校辦學實際,制定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生物學與工程學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基礎知識,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能夠在生物技術與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工藝設計、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要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重視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一、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凸顯實踐教學環節

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完整性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相關,也直接決定著學生走向社會后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為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規范生物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實踐環節,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在2004版、2008版人才培養方案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綜合歷屆學生與用人單位的意見,2013年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重新修訂。

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體系由課程實驗、集中綜合實踐(由專業認知實習、課程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構成)、科研訓練、軍事訓練以及社會實踐和創新活動等環節組成(見表1)。

由表1可知,在總學時學分不變的前提下,2013版人才培養方案(簡稱2013版,以下同)進一步優化了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凸顯了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2013版實踐教學環節的總學時由2004版的491學時、2008版的614學時增加到688學時,總實踐周數由2004版的34周、2008版的42周增加到52周,各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由最初的39分增加到48分,且占總學分的比例由2004版的24.4%增加到2013版的30%。在2013版中,科研技能訓練由2004、2008版的5周調整為8周,明確規定其不占教學周數,分散在理論課集中教學時間內完成,將部分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在暑期進行,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訓練,體現了“重應用、強能力”的教育理念。

二、精心設計實驗項目,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實驗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環節,其基本任務是加深和鞏固理論知識,在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有目的地精心設計實驗項目。

1.保留經典實驗項目,淡化課程界限,整合相關實驗教學內容,夯實基礎實驗技能。經典實驗項目有利于學生學習基本實驗技能,有些經典項目大多會設置在不同的實驗課程中,如“分光光度計的使用”這一經典實驗項目在“生物化學”、“發酵產品分析”等實驗課程中都會設置,為避免資源浪費,按照課程的先后,將其整合到生物化學實驗中,通過強化練習,學生的這一基本實驗技能得到了鞏固,為后續實驗內容的選擇拓展了空間。

2.將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學中。如將“珍珠花”的DNA提取、“孝感民間傳統米酒菌株的分離、鑒定與篩選、培養”等課題研究成果應用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中,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術,而且對教師的科學研究領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新意識,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素養。

3.結合地方生物工程產業發展動態,精心挑選典型的生物制品案例,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綜合大實驗。如本專業開設的綜合型實驗《黑曲霉高產淀粉酶菌株的選育、發酵及產品的提取純化實驗》就是結合本地生物工程產業狀況開設的,實驗包括菌種選育、培養基的設計、發酵條件的優化到發酵產品的提取與純化[2]等一系列連貫的內容,實驗設計既涵蓋了生物工程產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相關技術,又體現了生物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如生物化學、微生物、生物工藝學以及生物分離工程中的主要內容。綜合大實驗是對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全面訓練,加深了專業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性、系統性地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

三、構建多樣化實踐教學平臺,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與實踐動手能力

為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與實踐動手能力,構建實訓實習、科研訓練等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平臺,動員和鼓勵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或結合各類實習實踐活動使學生直觀了解生物工程相關行業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進行科學實驗研究的能力。

1.完善實驗教學條件,為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爭取學校和社會資金的注入,加大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注重儀器設備的增補和更新,先后購置了小型啤酒、果汁飲料等小型生產線,動態濃縮提取機組、噴霧干燥塔等與生物工程產業相關的大型儀器設備,建成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生在中心就可以接受工程化的訓練,切實將理論與產業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2.加強學科平臺建設,引導學生科研訓練,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結合學校辦學實際,主動探索服務地方經濟的途徑,先后建成了農業資源與環境湖北省重點學科、生物質資源轉化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特色果蔬質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生物質資源化學與環境生物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鄂北特種植物珍珠花的基礎研究及其產業化開發等省級創新團隊、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麻糖米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學科平臺,充分挖掘上述平臺在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3.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試行校―地合作,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強化各類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目前與孝感市農業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多家事業單位建立農產品、食品藥品分析與安全檢測中心,結合專業認知實習、課程實習,從樣品的抽取到成分的分析與檢測,學生都可全程參與。與英博金龍泉啤酒(孝感)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教學實習基地,結合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一部分學生可以進入實習基地的不同崗位進行頂崗輪訓,也有一部分學生參與到企業的科技攻關項目中協同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既為實習單位減緩了人手不足的矛盾并創造了效益,也切實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實驗考核評價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考核評價方式的完善既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導向作用,也可對教學改革起促進作用[3]。實驗考核根據實驗課程的特點采用儀器操作、實驗設計、現場提問或卷面考試等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成績評定由平時成績與考核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的評定以實驗態度、操作、能力、結果及報告是否準確、規范為主要依據;考核成績的評定以學生的知識掌握、實驗技能的熟練程度、綜合設計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以及文字語言表述能力等方面為主要依據。通過實驗考核,科學、準確、全面地評價學生成績,引導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

五、結語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動手、創新能力的有效環節。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建設要“立足地方”,實踐教學應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實際,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實踐創新能力、滿足地方生物工程及相關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靳挺,武玉學,張麗靖.生物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6):70-71.

篇7

關鍵詞:虛擬工業設計美學應用

一、工業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藝術美是工業設計不可或缺的理念

工業產品設計是人類創造的物化形態,是一種造物藝術,同時它已經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語言。作為人類造物活動的延續和發展,它同樣是一種藝術文化,在技術手段上,它擁有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無可比擬的現代工業文明;在審美精神上,它又是傳承人類創造力與文化傳統的延伸與發展。工業產品進行外觀設計時,不僅要研究工業產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時的可靠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同時還要研究工業產品形態表現的美學藝術性等。這里的“藝術性”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產品的造型處理、色彩處理、紋飾處理與視覺效果相關的結構處理、紋理效果處理,還包括人的觸覺、聽覺等綜合感覺效果的處理。到了現在的數字化時代,隨著虛擬現實和工業設計的發展,虛擬工業設計應運而生,而虛擬工業設計美學也隨之跟進。

美學是伴隨著虛擬工業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從19世紀中葉便產生了一門旨在協調產品實用、美觀、經濟綜合統一的新學科——工業設計,VID在數字化時代中產生,它的基本任務就是在科學基礎上對技術生產和技術產品的審美掌握,建立未來產品以及由產品組成的實體系統與人的和諧關系,將產品、勞動條件和環境塑造為具有藝術性的形態,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發展變化的和諧審美需要。在虛擬工業設計藝術的創作中,藝術并不是作為獨立的個體藝術形式存在的,它不具有獨立觀賞性,這有別于傳統意義上對藝術的概念。虛擬化設計藝術首先必須是服從于數字技術的方法,成功的創作既要強調藝術表現力,又要避免技術上的喧賓奪主;既要突出藝術家的獨特個性,又要避免藝術風格化與技術功能化的不協調。需要指出的是,在數字化虛擬設計藝術的創作中,技術將不是決定高低的唯一標準,我們更應注重的是各方面藝術素質的兼備和作品思想內涵的提高。

“當設計解決了物質技術產品的技術課題與使用功能,藝術便成為它永無止境的追求”。諸葛鎧先生在《圖案設計原理》中提出,設計其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來造型”,決定了工業設計的研究不能脫離美學的范疇。因此,在工業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這樣一種理念,即對工業設計而言,藝術美學是不可或缺的。

二、工業設計課程教學中值得探討的兩個問題

工業設計的出發點是以人為中心,這也是虛擬工業設計美學的出發點。人的特定目的,決定了美學和工業設計為人服務的宗旨和目標。產品的創造美是以生產和消費這兩種形式存在的,如機器和設備直接進入勞動過程,而廠房、車間、環境等不直接進入勞動過程,但它們是條件,沒有它們,勞動過程不可能進行。概括地說,虛擬工業設計美學教學過程中所要探討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虛擬工業設計中如何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產品;第二是虛擬工業設計中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建造合乎人性的生產條件和環境。

虛擬工業設計美學特征屬于虛擬美學的一部分。根據十四屆國際美學大會的討論,把針對諸如電子人、電子人空間以及數字化的二維、三維模擬等虛擬現實現象的美學研究稱為虛擬美學或者數字化美學。盡管傳統的美學理論是虛擬美學的基石,支撐著整個虛擬工業設計美學的大廈,但是作為數字化技術范疇的虛擬工業設計美學有它自身的特性。虛擬工業設計作為采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新產品開發的一種時空連續的新型設計方式,蘊含著無與倫比的、豐富多彩的審美特性。

在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虛擬工業設計藝術的美學研究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雖然虛擬工業設計美學可以從傳統的藝術與設計作品的美學理論里找到身影,但完全用傳統的美學理論來注釋數字化設計藝術審美領域則顯得不夠全面。由于數字化設計藝術里的審美思維的變化,數字空間里的審美主體在審美互動、審美體驗、審美創作等審美行為中得到了提高和改進,甚至審美主體本身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不難想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虛擬設計將通過更多的技術手段,在一個突破性變革的高維空間里得到更多的審美體驗,獲得更多的審美方式。設想人類如果生存在一個二維平面上,那么對該平面上發生的事情就會了解甚微,就是像分辨出平面上的三角形、四邊形、圓形之類的簡單問題,也會是困難的。而在三維空間看這個平面上的東西,則一目了然。這就是說,維數這個概念對理解大自然是至關重要的。假如人類有可能在更高維的空間考察現在的世界,則會發現更多目前一無所知的,然而卻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這就需要虛擬設計的幫助,同時也體現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虛擬設計藝術是一個新時代藝術的標志,它能使我們在數字化空間里遨游,體驗并創造天人合一的新的美學境界。HTtP//:

目前,數字化設計藝術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技術層面上進行,同時就導致了虛擬工業設計美學的發展相對于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長期滯后,這就很需要一套系統性的美學理論來推動和支持技術的發展,使數字化設計藝術出現新的局面,使得人的自由化生存和情感得以全面的展露。由于技術的原因,數字化程度目前的局限性,人們目前能夠虛擬化的東西還十分有限,因此工業設計美學的探討可以作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前瞻性研究,意義重大,也代表了人類發展的基本方向,這是工業設計課程教學中值得探討的課題。

三、虛擬工業設計之美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產品的審美功能是工業設計的目的之一,是要滿足人們對產品所希望的生活情趣和美感的追求。我們知道審美標準具有歷史具體性,所以工業設計風格流派在歷史長河中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應該體現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中。藝術設計也是全球化課程,我們應該在知識經濟引發的全球化、數字化的國際大背景下,改革課程體系,將自身置于世界、了解自己所處的學術位置,以世界性標準檢驗自己。培養學生應付快速、全球范圍的變革能力和更大的包容性和理解的多樣性,使設計教育能適應時展的需要,為本國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

時間性和空間性應該是虛擬數字化信息區別于其他信息的重要特征。現在,虛擬技術被廣泛運用于設計作品中,我們可以將億萬年前“侏羅紀恐龍”帶到我們面前,以此獲得生物體的再次創造,也可以通過讓“變形金剛”的兒時回憶奏成機器與人類共同保衛地球的凱歌,甚至我們可以在作品中忘卻時間和空間的羈絆,去遨游宇宙。在虛擬技術中,造型的創造變得如此簡單而具可重復性,只要我們具有足夠的想象力,這是以往工業設計所不能企及的。同樣,我們也可以在工業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引入虛擬化設計藝術,避免教學模式的教條化,促進工業設計教育的生動化和現實化的結合。培養工業設計人才,對于從事教學的設計院校或科系來說,受著社會環境、市場需求的影響。由于工業設計教育藝術性、技術性與人文科學的共同需要,有它理性的、實踐性的一面;又需要有它相對獨立的、有預見性的或者說實驗性的一面。

高等教育正發生變革,知識經濟中的人力資本和科技創新都與高等教育密切相關。特別是近20年以來,高科技及其產業化促使高等教育發生新的大的改革,教育、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趨勢顯而易見。工業設計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要著眼于設計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著眼于設計教學要素的優化配置,尋找設計教育與社會需求的最佳結合點,做到設計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內容廣博而深入,優化課堂教學,擴大學生視野,在教學中把握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動態,創新和生動教學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尹定邦.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孔壽山.技術美學概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篇8

一、現代教育科技功能的基本特征

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已成為理論界的共識,然而,關于教育科技功能的特征問題涉及較少。我們認為教育科技功能的大小植根于科技生產力的價值,現代化生產日趨自動化、高科技化,生產過程的科技集約化和管理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驅使教育的生產性越發顯露,并協同科技生產力服務于經濟和社會進步。現代教育的科技功能歸為如下幾點。

(一)科技知識的篩選功能。科學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們在艱苦的勞作過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遺產,蘊含著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特別是近代社會以來,科學知識增長極快,被稱為“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總量大約每10年增加1倍,科學技術成果從發明到應用的周期縮短,新技術、新工藝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科學知識激增的同時又產生了許多負效應,怎樣使青少年一代把握機遇,客觀面對科技發展的趨勢,恰當處理知識積累、汲取、淘汰的關系,顯得極其重要。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針對如此豐富的文化,進行歸類、系統、綜合、取舍,遵循青少年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選擇普遍性、實用性、理論性的知識,營造科技文化傳播的良好氛圍。

(二)科技知識的傳遞功能。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教育對科技知識的傳遞有兩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是普及科學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識,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方法,鼓勵創造發明,培養同現代化經濟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教育正是在傳遞科學知識的過程實現這一目標。二是推廣專項科學技術。主要是協助政府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特點和人們對科技知識的需求,提供技術方面的咨詢和指導,面向市場需求,積極推進科技進步。

(三)科技人才的培養功能。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依賴于大批科研人才,科技人才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生產者,他們是以腦力勞動為主并結合一定程度的體力勞動。科技人才是社會新生產力的開拓者和人類進步的促進者,注重加強科技人才的培養和訓練,是教育的重要責任。教育能夠生產人的勞動能力,可以將一個簡單勞動力,訓練成為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把以體力勞動形態為主的勞動力,轉變成從事復雜形態的勞動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滿足各行各業對一般勞動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造就大批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科技人才,在我國科技進步的道路上不斷開拓創新,改造生產設備,更新工藝技術,開發新產品。科研人員要形成合理的梯隊結構,通過調整高等教育專業,促進科技人才培養速度的加快并走上合理道路。

(四)科技成果的生產功能。教育是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高等教育直接影響科技人才的數量、質量和結構。據“八五”統計表明,我國普通高校理工農醫有科技人員60余萬,科研實力雄厚。強化高校人才培養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蘊藏著巨大的科研力量,高校教師科研意識濃,科研能力強,科研條件良好,為進行基礎科學、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從國外情況分析,基礎科學研究主要依靠高校科研力量,應用科技成果也占有相當的比例。我國近年高校投資數量較大,建起了一大批重點實驗室和各種各類的研究所,開辦了許多實驗工廠,據“八五”統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占67%,高技術“863”計劃民口項目占49%,自然科學獎88項占1/3左右,科技進步獎550項,占1/4左右。許多成果轉讓到生產部門,創造了很高的經濟價值。教育的科研功能伴隨科技體制的改革,以及產學研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將產生越來越大的效能。所以,充分認識教育在生產科學產品方面的作用,既是教育與科技結合的內在規律的表現,又是當今時展的要求。

(五)促進科技價值的實現功能。教育是傳遞科學知識的載體,但教育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科技與生產活動的一體化,推動社會經濟不斷增長。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固然很快,如果沒有高質量的現代教育為中介,把科學知識物化到勞動者身上,形成勞動能力轉化到生產當中,科學將始終是一種知識形態,不可能轉變為直接的生產力。現代教育之所以把科學技術同生產活動緊密相聯,這是由現代生產的本性決定的。生產發展要求科學技術迅速進入生產領域,作用于生產過程,實現經濟價值,科學的本性只有在生產結合過程中達到預期目的。現代教育是連結科學技術與生產結合的紐帶和途徑,要加快科學技術進入生產的步伐,就必須實現科技、教育與生產的一體化。

(六)科學管理的社會化功能。管理是人類的一種自覺控制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生產力要素。經濟管理有三個性質,即生產力因素的屬性,生產關系組成部分的屬性,上層建筑環節的屬性。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經濟管理成為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生產協作要求加大,特別是生產區域和國際化的協作,需要科學管理才能滿足現代化生產的需要。教育能夠培養大批高質量的軟科學隊伍,提高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和決策水平,不斷挖掘生產要素和勞動者的潛能,改變生產的經營方式,推動企業向現代化生產轉軌,因此推動經濟發展。總之,教育的科技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育與科學技術的緊密結合,促使科技生產力施放巨大能量,同時,也體現出現代教育的生產屬性和經濟價值。

二、強化科技與現代教育深層次的融合之對策

我國由于受體制關系的影響,教育與科技各自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制約了教育與科技的協同發展。教育與科技的結合是由規律決定的,我們必須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改變不利因素,促進二者進一步加深融合,創造出更大的社會生產力,帶動經濟全面騰飛。

(一)深化教育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

從國家宏觀調控視角分析,教育與科技的聯系首先需要體制上適當調整,體制是體系結構和組織制度,包括結織形式、管理機構、職責權限和管理方法等。教育體制直接決定教育結構、專業結構和人才結構的關系,教育結構必須同經濟結構相適應,尤其要同生產過程的技術結構密切結合起來。教育體制改革必須依據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的改革目的主要是服務于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發展。1985年我國做出了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經過十幾年的改革和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從現狀和長遠發展的角度分析,要充分挖掘科技生產力的作用,加快科學技術進步,就需要很好研究科技與教育在實際工作中的完美結合問題,發揮教育與科技的整體功能。黨的十五大指出了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科技改革的重點和關鍵,強調科技體制與教育體制改革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共同服務于社會經濟。#p#分頁標題#e#

(二)建立教育與科技人才流通機制

科技體制與教育體制的條塊分割,勢必造成國家優秀人才的分散。我國高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長期以來教育系統和科研院所之間相互封閉,缺乏橫向交流和人才流動,不同程度地影響科研成果的產出數量和質量,甚至造成重復研究、課題相近研究和交叉研究的現象,極大地浪費了科研實力。針對我國當前形勢,結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逐步打破科研人才與教育封閉的怪圈現象,必將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產出與效益,構建橫向交流、業余互助、項目共研、效益均享的科研新體系,強化科研成果的商品意識,加快科技成果轉讓速度,盡力縮短科研成果交換與生產車間加工的周期,加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

(三)科研資源統籌安排

近年來,我國在高校和科研機構投入經費比較大,相繼建立了許多大項目實驗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和實驗工廠等,從國外購進了大量科研設備,為今后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堅實的基礎。但我國教育系統龐大,科研機構繁多,管理體制不順,造成經費投入分散,科研設施不完備,且又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復購置等現象。加強對教育科研獎金的管理,協調大型實驗設施的統籌規劃,提高設備利用效率,很有現實意義。“八五”期間,國家先后在高校投入2.5億元人民幣和9000萬美元,建立10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關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還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計委和科委實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計劃,高校有19個國家工程中心和8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校每年科技經費達47億元左右。抓好科研設施、經費的統籌管理和使用,將會大大提高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效果。

(四)擴大國際交流合作

信息化社會更加突出了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地位,加強地域和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合作,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由于科技研究、開發、利用的全球性,人們不斷開拓科學研究新領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學習外國的先進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學習他們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吸收改革學校教育的課程和教育方法,將極大地推動教育與科技的發展速度,節約科研資金和科研時間,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這是加快經濟發展的捷徑之一。

(五)走產學研一體化之路

科技、教育與生產結合是現代化生產的基本特征。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鼓勵有條件的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要以不同形式進入企業或同企業合作,依靠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人才和設備優勢,吸納企業資金,針對企業需要開展科學研究,搞產品開發,改造工藝技術,為企業創造利潤。此外,高等教育還可以為企業對口培養技術人才,需要什么人就培養什么規格的人才,通過勞動力的供給實現經濟效益。

(六)完善科技立法,保護知識產權

篇9

關鍵詞:大學校園;建筑;城市規劃;校園文化;跨學科研究

隨著大學校園建設量成倍增長,有關大學校園的研究也日益升溫。因為大學校園具有兩種基本屬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對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學、城市規劃和高等教育三個學科領域。

一、建筑及城市規劃界對大學校園的研究

我國的大學校園建設開始是以西方19世紀末、 20世紀初的校園規劃理論為指導原則的。建國以后,根據經驗,結合國情,確立了以功能分區為核心準則的校園規劃理論和規劃指標體系,指導了我國現有的絕大多數大學的建設與發展。然而,那些曾被奉為經典的校園規劃理論和規劃指標體系都是建筑、規劃界的學者站在自己學科視野中的階段性經驗總結,是相當不成熟的,至今,這些欠成熟的校園規劃理論仍是我國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的根本依據。在理論欠缺的情況下,建筑、城市規劃領域對大學校園的研究只能是實踐走在理論前面。

隨著近幾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園建設工程量比過去翻了幾翻,建筑和城市規劃界開始頻繁關注大學校園建設的理論建構。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臺北分別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研討會”,在大陸和臺灣的建筑規劃界掀起了大學校園的學術熱。與以往相比,兩次會議的論文開始重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大學校園建設的歷程,不再局限于校園工程的階段性總結。

一些建筑學者開始關注高等教育思想對校園建設的影響,只是他們的觀點闡述不太系統,只能說是一種“散見”。如:《大學校園規劃結構的研究》一文認為“大學校園形態與大學當時的辦學理念、教學制度和內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紀的大學主要職責是培養神職人員和為王室服務的人才,大學校園必須是封閉的,能夠使學院排除外界各種影響,完全服從教會,校園生活充滿清規戒律。因此,校園多附屬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為樣本進行設計建設。19世紀工業革命后,美國高校將學術自由理想和為社會服務的辦學宗旨相結合,創立了獨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創立了影響全世界的開放式校園形態。20世紀后期,教育體制走向多元化,校園形態也越來越多元。這種對教育思想和校園建設關系的描述,雖然稍稍打破了一點建筑界習慣性思維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對高等教育理論淺層次的理解上,并沒有闡明在大學校園形態演變中表現出的教育與建筑之間的互動關系。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建筑學者除了對校園形態的“過去時”進行歸納總結外,對于校園的當下形態和未來趨勢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討。一部分人認為,大學城將是我國大學校園在新時期的某種發展趨勢。“大學城”是國內近年來新興的概念之一,至今并無確切定義。一些文獻資料認為,“大學城”是一種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發展模式大致分為“傳統學術型”、“商業創新型”,或介于兩者之間。前者多起源于歷史悠久、具有強大學術號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學,經過漫長歷史時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環境,如英國的牛津、劍橋大學城,德國的洪堡大學等。“商業創新型”大學城起源于新興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創新與市場緊密結合,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如美國“硅谷”和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和中關村則兼有二者的特征。

雖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對大學校園建設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運動都在校園形態上留有痕跡。但是多數情況下,建筑界與高教界的對話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對高教體制改革所作出的單方面呼應。在現代教育哲學的指導下,現代大學不斷構建著新的教育理論,這些理論雖然對校園建設有一定影響;可這種影響對建筑界來說是被動的,因為建筑界還沒有系統地探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與大學校園建設的關系。憑著對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領悟,喊幾句時髦的教育口號,校園建設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聞風而動”的層次,不可能有深度。

總之,當前建筑和城市規劃界對大學校園的研究大部分是針對我國大學校園建設的實際問題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圍繞這些實際問題展開的。他們本著務實精神對教育界的熱點理論進行可行性探討,從建筑和規劃的視角提出方案、進行實踐,為新時期大學校園形態的發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為下一步更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創造了氛圍。

二、高等教育界對大學校園的研究

大學作為實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機構,一直是高等教育學科領域的重要研究對象。但長期以來,高等教育學科領域對大學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機構等非物質層面,很少關注大學的物質實體——校園,即使有所觸及也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同大學校園形態有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園文化”的研究領域。

校園文化是置身于社會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亞文化形態,它滲透到學校的各個方面,涉及到全體師生員工的觀念和行為。高校校園文化是在“大學這一特定的環境氛圍內生活的成員所共同擁有的校園價值觀和這些價值觀在物質與意識形態上的具體化。它的主體是包括學生以及教師、行政人員在內的大學校園文化群體;它的內容分為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兩大層面: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深層文化,包括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文化素養、心理素質及校風和校訓、學風和教風、學校的傳統習慣、校內文體活動等,物質文化包括校園建筑特色、文化活動場所和設施、校園綠化美化、學校的信息傳媒等。校園文化的核心是校園價值觀”。從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學者們傾向于把校園形態劃分到校園物質文化領域。

過去,大學校園形態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著,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數人認為:建筑與教育沒有多大關系。是的,建筑沒有以“知識”的身份、“課程(狹義)”的姿態進入人們的“學習”視野,但它對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識”和“課程”所不能給予的。這一點,中國古人深有體會:《三字經》的頭幾句,“昔盂母,擇鄰處”可謂家喻戶曉。正是孟夫子本人,親身體驗到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氣,養移體” (《孟子盡心》)的總結。中國古人早就懂得環境對人的“模范”作用,環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樣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樣的人物。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講過“先是人創造了建筑,建筑反過來創造人”,非常準確地表述了建筑與人的關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當前,教育界在反思現代教育中的弊病時,把環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學的高度。金生在《理解與教育》一書中談到“在科學技術和大工業生產的沖擊下,現代教育本身也被工業化和技術化,學生被納入教育生產的流水線,與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絕”。面對這個現實問題,走向哲學解釋學的教育哲學呼吁到:“人類教育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來源于并且歸根于實踐生活世界的需要”,“對教育的認識并不是一種事實的因果關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為孤立的客觀對象去解剖,而是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釋,也是‘同情’與‘參與’”。狄爾泰指出“理解和解釋是貫穿人文科學的方法”。人文學的對象是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而生命總是具有意義并且要不斷需求意義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解釋。這種方法把研究活動、研究過程看作是解釋者和被解釋者之間不斷進行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使研究者直觀地體驗和把握對象的內在精神。學生在校園中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與周圍環境不斷對話的過程。大學校園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世界”,呈現出各種各樣的“意義形式”,學生生活在其中,通過理解和解釋與之“對話”、“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教育不知不覺進入學生的精神整體。大學校園形態就是一種教育表達式。

對于大學校園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課程理論也有所觸及。在課程理論中,校園建筑、文化設施、綠化設施、文化生活、校風、學風、人際關系、環境氛圍等都屬于“隱性課程”,與其對應的“顯性課程”是指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思想觀點、行為規范等。同顯性課程的明確性、強制性相對照,隱性課程的特點是:(1)潛在的規范性。無論是校園建筑、文化設施或校風、學風都潛在地蘊涵著一定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應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2)非強制性。不通過強行灌輸、紀律約束,而是通過陶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凈化人的心靈。 (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環境變化或遷移,已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仍能長期保持。我認為“隱性課程”也包括“隱性”和“顯性”兩個狀態。校園形態屬于“隱性課程”的物質方面即顯性形態,而校園形態所構成的文化氛圍,所凝聚的價值觀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則屬于“隱性課程”的精神方面即隱性形態。對于隱性課程的規范系統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國教育領域不多見。

最近幾年,教育界的學者開始用跨學科的方法和視角研究“隱性課程”中的“隱性形態”,如南京師范大學的劉云彬博士進行的學校生活的社會學研究等。但是對“顯性形態”——大學校園的系統研究一直被忽略著。

三、大學校園研究的緊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時代背景而言,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學改變了以往作為社會產品和最終用戶之間的中介身份,不僅承擔著教學科研的基本任務,更成為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主要環節。大學為社會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功能也越來越復雜,大學校園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我國大學校園的現狀在數量、質量、規模上都相對滯后,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培養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學校園建設 (改建、擴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時代在變,大學的功能、職責、理念在變,校園建設的理論指導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我認為,當務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規劃界的專家學者打破學科壁壘,站在跨學科的視角對大學校園進行系統研究。因為理論的蒼白將導致實踐的浮躁,校園建設的失敗必然會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希望高教界對大學校園的理論探索中多一點對物質形態的關注,改變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園建設中的“失語”狀態;希望建筑界對大學校園的理論研究多幾個視角,改變一下建筑人在校園建設中的“自語”狀態。

參考文獻

[1]姜耀明,王曉丹.大學校園規劃結構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吳.彈性與共享:大學城規劃[J].規劃師,2002,(5) .

[3]胡智丹.關于有效控制校園文化整合方向的幾點思考[J].江南學院學報,2001,(9).

篇10

[關鍵詞]非師范地方院校;教師教育;農村中小學

Abstract:Nowadaysthe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facingsomeproblems,suchashowtomeettheneedsofteachers''''educationdevelopmentinruralareas,howtofacilita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howtomakethebestus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nordertoassurethe

quality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weshouldconsolidatetheposition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Strengthentheconsciousnessofservingtheelementaryeducationandbuildenvironmentof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Thestrategyfor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isthat:to

establishthefosteringsystem,constructtheopenmutual.activemodel,implementthesystemofmanagementbycollegesthemselvesandstrengthenthequalityvalueofteachers''''educationinnon.normalcolleges.

Keywords:non.normalcollege;teachers''''education;ruralschool

承擔教師教育任務的非師范地方院校是指由原來獨立設置的地方師范院校升格或與其他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綜合性大學。這類大學有豐富的教師教育資源,它們一直繼續教師教育工作,承擔著為基礎教育培養師資的重要任務。但隨著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施行,教師教育機構的大學化與開放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教師的職前培養、在職培訓和任用管理等都納入法制化軌道。在這種形勢下,非師范地方院校作為教師教育的一支主要力量,它的具體任務是什么?未來如何發展,這是本文要解決的問題。

一、非師范地方院校教師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

1.滿足農村基礎教育師資發展要求

我國教師教育面臨的挑戰主要是農村基礎教育師資問題。農村教育師資隊伍經過20多年的改造和發展,現在總體數量趨于飽和,但真正合格的教師嚴重缺乏,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1](P55)。一是高中階段教師數量嚴重短缺,教師學科比例不配套問題突出。高中教師數量上的增長不能與高中擴招同比增長,導致教師數量上的缺口。由于長期“超編”與“缺人”的矛盾突出,高中擴招導致的教師數量缺口無法彌補,農村學校層層“拔高使用”教師,使原來合格的小學和初中教師分別成了不合格的初中和高中教師。對于農村小學來說,這無異于釜底抽薪[1](P64)。教師超編必定影響教師人才的引進,所需要的教師和大學畢業生進不來時,必然會影響不同學科師資在校內的合理調配,導致部分學科教師數量短缺。二是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合格教師超負荷工作。超編的結果是教育行政部門不敢進新教師,導致教師年齡結構老化,“爺爺奶奶教小學、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情況十分普遍,嚴重違背了教育規律。學科結構失衡,必然會在局部范圍內抽調教師頂替,而頂替的結果不僅使一些學歷合格的教師在兼教的科目上成了不合格教師,而且使得合格教師超負荷工作,影響本學科的教學。三是農村骨干教師流失嚴重。這一直是農村教師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村教師想調到城區學校任教已經成為青年教師的心理定勢。許多地區出臺農村骨干教師進城任教的鼓勵政策。每年都有一批優秀農村教師被調進城,這在客觀上促進了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不斷外流。農村學校骨干教師流失,更加擴大了城鄉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1](P66)。四是普遍缺乏現代教育知識與理念。就農村教師整體而言,他們捕捉現代信息不夠,涉獵領域不寬,一些幾十年來已經形成的觀念、思想、方法,與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發展、教育科學發展的要求相距甚遠,嚴重影響了當前素質教育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另外,農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程度偏低,科學技術素養較差,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普遍不強。

2.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非師范院校舉辦教師教育在實踐操作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之事。一是專業化特色淡化。首先表現在課程安排上,教育類課程比重較低,公共課和專業課比例大。其次表現在課程傳授方法上,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對中小學教育實踐和中小學生的發展狀況缺乏調查研究。有些高校學生的教育專業素質訓練明顯不足,甚至連學生的教育實踐都得不到保障。再次表現在教師發展政策上,重科研輕教學,把教師的時間精力過多過早地吸引到與綜合性大學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同步的高新尖項目上,對教學研究不重視。然后表現在人才引進上,對其教學能力要求不嚴,教師教學的藝術性和敬業精神不能與科研成果的高產同步提高,使得師范類學生和其他有志于當教師的非師范類學生失去了在優秀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直接模仿受益的機會。最后表現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是重學術取向,缺乏“師范”氛圍的營造,不利于學生教育情感的養成。這些使得原本非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方面的“學術性”優勢反而變成了阻礙“師范性”發展的絆腳石[2]。二是學科教育學師資短缺。沒有強大的教育學科,就沒有高質量的教師教育。能夠舉辦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其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應該具有較好的教育學科基礎。然而對這一點不少高校是極為忽視的。有的學校教育理論課程、教師職業技能課程和各專業學科教學法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如有的高校師范生有數千人,而教育學、心理學的專任教師只有少數幾個人。這些教師疲于應付繁重的課堂教學,沒有更多的精力從事科研和學科建設,在職稱競爭中往往因論文數量不足慘遭失敗,學科建設更是難上臺階。這使得教育專業的教師紛紛“改行”或“跳槽”,造成師資更加匱乏。這種現象深層次地影響了未來教育專業師資的培養。三是對基礎教育關注不夠。教師教育的發展,其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斷適應基礎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求[3]。非師范院校要辦好教師教育,就要在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同時加強對基礎教育的研究。但是許多高校似乎無暇關注這一點。如基礎教育新課改搞得轟轟烈烈,但高校教育專業教師卻對此缺乏關注與理解。試想,不積極引導我們的師范生去關注課改、關注基礎教育實踐,將來他們如何走向基礎教育第一線?對基礎教育的研究,脫離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是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致命弱點,它已經嚴重影響到這些高校教師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

3.充分發揮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優勢

長期以來,我國師資培養主要由單一型師范院校承擔,具有封閉性、一次性等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其弊端日益突出,如學生知識面窄,適應能力較差,學術視野不廣,專業基礎不寬,研究能力不強等[4](P8)。相比而言,由師范院校合并組建的非師范院校則具有舉辦教師教育的諸多優勢:一是學術水平較高,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1991年歐洲教師教育聯合會提出了“教師教育大學化”概念,旨在充分利用大學資源,大力加強教師教育的學術性,使未來的教師能自由地探討學問,并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非師范院校大多文理學科基礎寬厚,有利于開展基本理論研究和從事跨學科研究活動;非師范院校擁有一批知名學者,他們的科研成果往往代表了某一領域較高的學術水平;非師范院校學術自由氛圍濃厚,對外學術交流頻繁,學術講座形式多樣。利用這些對學生進行學術熏陶,是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和理論修養,提高他們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有利優勢。二是學科門類齊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非師范院校大多囊括了文、史、理、工、法、經、管、教育等主要學科門類,利用這種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一方面有利于對師范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優化,達到優勢互補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寬師范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為培養全能型和自我發展型教師創造更好的條件。非師范院校還可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對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師資進行培訓,真正實現教師教育的“一體化”,以適應教師終身教育的需要。三是課程設置廣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師范院校辦學規模較大、基礎學科較強、學科種類較多,各學科之間具有互為支撐與融合的優勢。這一優勢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較為寬廣的知識背景。此外,非師范院校還擁有較先進的硬件和軟件設施、較高的社會聲譽和知名度,有利于吸引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教師教育專業[4](P9)。

二、非師范地方院校教師教育的價值取向

發揮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優勢,保證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質量,必須遵循如下指導思想:

1.鞏固教師教育在非師范院校的地位

雖然目前參與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大多由原來獨立設置的師范院校與其他專業院校合并而成,但在辦學實踐中并沒有確立教師教育應有的重要地位,而對如何利用非師范院校的優勢,吸引更多優秀師范生,促進教師教育專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的目標不甚明確。為避免這種“非師范化”情況的發生,學校領導應從思想認識、經費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視教師教育基地建設,在師資隊伍、教學條件、經費預算、科研立項等方面做出統一規劃,在教師教育專業招生、就業、師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傾斜政策,以確保教師教育建設與整個學校的發展協調一致。為此,必須成立專門的教師教育管理委員會,對全校的教師教育進行統籌規劃,促進校內非師范專業與師范專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培養學術性和師范性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4](P11)。

2.增強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意識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管培俊指出:“堅持教師教育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促進大學與中小學的結合,這是國際趨勢。”在一份對我國非師范院校參與師資培養的可行性及條件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辦學層次上有56%的學校愿意參與普通中學的師資培養,而愿意參與初等教育師資培養的學校僅占18%,可見絕大多數學校并沒有把培養初等教育師資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4](P12)。另有調查表明,許多舉辦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設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卻沒有基礎教育研究所,即使有也是偏重于純理論研究,與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相脫節。為提高教師教育質量,非師范院校應大力增強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意識,密切關注基礎教育改革需要,不斷拓展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范圍。如承擔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實現教師教育的一體化;承擔中小學校長及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為基礎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等。

3.營造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環境

大學校園既是一個教育環境,同時又是一個文化環境。校園文化以潛在的規范性支配著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產生潛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這種環境的成員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以獲取群體的肯定[5]。非師范院校應著力建設和營造教師教育專業發展的文化環境,把綜合性、多樣性的大學文化同教師教育文化有機結合,積極營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師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環境。

三、非師范地方院校教師教育的具體措施

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具體措施應包括教師專業化培養規格、培養模式、管理方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

1.確立教師專業化的人才培養規格

教師應具有三個方面的專業素質,即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學科知識和專業知識、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教師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就是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師學科知識強調對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了解;教師專業知識應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師基本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能力和組織能力。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以及了解研究學生的能力[6]。非師范院校在教師專業化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師范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在培養規格上,從培養學科型教師向培養綜合型、復合型的專業化人才轉變;在培養層次上,逐步向培養具有碩士學位水平的學術型、研究型教學骨干人才過渡,以適應基礎教育對優質教師的需求。

2.建構服務農村基礎教育的開放、互動模式

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可以采取開放辦學的形式,即師范專業學生可以平等地享受學校的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財富,包括學術資源、信息資源、圖書資料、教師資源、文化資源和各種設施等。同時還可以在中小學聘請優秀教師為師范生授課或開設各種學術講座,組織各種有利于提高師范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學術活動,以解決傳統教師教育中學術性不足的問題。

互動培訓模式強調非師范院校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互動。(1)互動培訓的實施路徑:一是高校專家與大學生流動駐校教學與培訓教師,即“送教下鄉”;二是大學生與農村教師“一對一互換”培訓,即“實習支教”。(2)互動培訓的主要內容:對農村教師而言,包括更新農村教師教育觀念、提高農村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三個方面。對大學生而言,包括參與甚至在一定范圍替換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從而使自己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3)互動培訓的保障機制:一是制度保障。高校首先要從制度上保證“送教”專家和“支教”學生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受訓學校應在所需求高校專家的類型和數量以及擬接受高校學生的班組問題上制定明確的規則。此外,高校與受訓學校以及其他管理服務機構應該共同制定對互動培訓的效果的評估指標和評定方法。二是機構保障。地方教育局師訓機構應該承擔高校與農村學校之間的中介責任(負責雙方間的聯絡、溝通及互動培訓各項事務的統籌)。三是人員保障。送教專家、大學生與受訓農村教師是互動培訓的主要參與者。農村學校的支教學生輔導教師、中介機構的人員以及其他人員,都是互動培訓的重要依托力量。四是資金保障。首先要保障送教專家的勞務費、差旅費和基本辦公經費;其次是要保障支教學生的生活補助費、人身保險費和交通補助等。

3.強化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學院化管理方式[4](P10)

教師教育的學院化管理方式是將非師范院校中所有教師教育專業集中到專門進行教師教育的教育學院管理,由教育學院統一負責全校師范生專業課的教學和職業技能訓練、師范生教育實習基地建設,組織和指導師范生教育實習,協助教務處制定師范專業教學計劃,協助招生辦確定師范生的招生計劃,協調職前教師培養與各專業學院之間的關系以及職后教師培訓與繼續教育學院之間的關系,加強與中小學、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聯系,組織教師參與基礎教育改革實踐及理論研究,及時傳達貫徹教師教育的方針政策等。

4.加強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質量評估

在外部運行機制上,國家應制定有關政策和專業標準對參與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進行鑒定和認可,以確保它們的辦學水平和師資培養質量。專業標準是進行教師教育專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教師教育機構資格認定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教師資格標準、教師資格證書標準等[4](P12)。只有獲得認可和授權的非師范院校,才可依據法律要求舉辦教師教育。我們要建立起全國性或地方性的對教師教育機構進行認定和評估的機構,制定科學的評估標準,對所有參與教師教育的非師范院校進行嚴格的資格認定,以提高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質量。

綜上所述,非師范院校舉辦教師教育只要準確定位,挖掘潛力,發揮綜合優勢,選擇適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不僅可以彌補獨立師范院校的不足,而且能在辦學效益、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基礎教育研究等方面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唐松林.中國農村教師發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偉.教育科學學院服務于教師教育的回顧與反思[J].山西科技,2006,(5):27.

[3]楊慶國.論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方式的多元化趨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0):37.

[4]易紅郡.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的綜合優勢,發展模式及質量保障探討[J].教師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