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6: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一,必須樹立城鄉文化和諧共生的觀念。城鄉文化是和諧共存,相互協調的關系。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要義。文化具有強大的認同功能,要建立協調的城鄉關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諧、協調的新型城鄉文化關系。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是從區域文化角度對民族文化的劃分,城鄉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設主體,滿足不同群體的精神需要,也體現了不同的內在特點,在新的發展戰略中更應該強調彼此的差異性、互補性與層次性,而不是替代性與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鄉文化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城市文化是現代文明的主要載體,代表了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成果與前進方向。必須堅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發揮城市文化的輻射與示范作用,鄉村文化在不喪失自身基調的前提下更應該從城市文化中吸納契合現代化要求的價值觀念。鄉村文化則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新農村文化建設就難以完成全國的現代化。城市文化的發展并不排斥鄉村文化,相反,是對鄉村文化的寬容與借鑒。在世界城市所謂無名化的危機中,鄉村文化對城市文化可起到一定的標識作用,如中心城市可以從所在區域的鄉村文化中取得特色與借鑒,從而發展成為區域性的文化特色中心。
必須指出的是,這里的鄉村文化指的是新農村文化,即是以先進文化為趨向,著重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提升農民的公民意識,同時又堅持從農民的現實素質出發,注重運用農村現有的文化資源,即在堅持鄉村文化底色的基礎上的文化再造。
第二,必須建立城鄉文化協調發展的新機制。一方面,城市文化必須把發展鄉村文化納入自身范疇,為鄉村文化培植新質素。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資源與公共話語權,公共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不夠。根本措施在于“軟硬兼施”,既要重視覆蓋廣大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又要特別注重傳播的內容、質量與針對性,加強“三下鄉”等活動的長效性與制度化建設。
另一方面,鄉村文化建設必須有目的、有組織的主動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與牽引,從而廣泛地傳播現代文明的價值觀念。廣大的縣城是區域中心,既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載著豐富的城市文化內涵,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應該把縣域文化的建設問題納入到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去,樹立打造縣域文化樞紐,建設小城鎮文化中心的戰略思想,把縣域文化發展成為城鄉互動的中介,成為鄉村文化建設的示范中心與指導中心。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何發揮進城務工人員這支悄然興起的龐大隊伍在城鄉文化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進城務工人員作為進城的農民,他們對于城市文化具有較其他農民更深的感悟力與接受能力,同時,對于促進鄉村文化的發展來說,他們又有較城市文化工作者更強的適應性與選擇能力。因此,城市文化建設必須把他們的文化需求納入總體規劃,確立培養民主法治、寬容大度、衛生保健、目光長遠的新型農民,變打工者為創業者與現代文明使者,而不是城市流浪者與盲流的戰略目標。而農村地方政府特別是相關的文化建設部門應該特別注重發揮進城務工人員的作用,認真組織、積極協調,與他們中的積極分子建立起穩定的聯系與定期溝通機制,如利用他們返鄉之際召開座談會、懇談會,多征求他們的意見,吸納他們好的建議,同時給他們以文化交流使者的任務,敦促他們注重自身形象,積極地宣傳本地文化,提升地方形象,創造條件招商引資,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篇2
“四化”同步發展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結構深層次問題的重要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但長期以來存在的城鎮化滯后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也滯后于工業化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這必然造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協調,二是城鄉結構不協調,三是區域發展不平衡。雖然,我省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區域平衡、城鄉及產業結構協調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信息社會撲面而來的大趨勢,要全面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和發展不平衡問題,只有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統籌促進“四化”同步發展。
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江蘇自然資源匱乏,產業結構偏重,保生態與穩增長之間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發展質量效益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牢牢地抓住這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全面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加快推動信息技術創新。加強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產品研發及應用推廣的國際話語權;著力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融合發展技術創新發展能力。二是加快實施工業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重點支持工業企業和生產業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化企業生產組織、資源配置效率;加速技術、產品、管理、服務和業態模式創新,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三是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要素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推動工業整體質效提升。
促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與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兩大引擎,“十二五”期間,工業結構調整對城鎮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新型工業化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改善基礎設施等軟硬件條件,為城鎮化奠定基礎和增添動力;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對集聚人力資源、科技資源、經濟要素和文化建設,重構產業鏈,推動集約、集聚、綠色發展提供重要載體和良好環境。江蘇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都走在全國前列,有進一步探索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互動發展新路的條件和需要。一是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機制。建立起新型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推進合作機制,促進信息技術在城鄉規劃、城鎮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與安全運行、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創新應用,推動城鄉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堅持特色化、綠色化、智慧化和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促進城鄉工業的分工協作,用協調發展理念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思路,把工業和農業、城鎮與農村、市民與農民放到同一個平臺上統籌考慮,加強城鄉工業協作,優化農村工業布局,推動農村工業集約集聚發展,提升農村工業化水平,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三是加快發展服務業。大力發展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積極發展生產業,全面促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互動發展。
促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偫矶啻翁岢?,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潛力就在于城鎮化,城鎮化的起點在于農業現代化。李總理在江蘇、上海視察時指出,要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固本強基,有序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江蘇省委羅志軍書記在今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今后五年江蘇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全局看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江蘇“十二五”經濟快速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提供了很好的經濟基礎,為補足短板,必須立足省情,同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一是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提高勞動效率;用協調發展新理念破解農業現代化新難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同時,做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和農民保障制度建設,切實把農業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管理創新的軌道上來,充分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中的主體作用。三是實施特色城鎮化戰略。加強特色城鎮化發展規劃,深入研究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歷史、自然、文化和民俗特點,充分挖掘特色城鎮化建設的各種要素,推動產城融合發展,促進自然文化資源的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把珍貴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篇3
【問題】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和民族地區于一體,城鄉“二元結構”突出,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
不少區縣規劃滯后,規劃水平低,造成城鄉用地失衡,使農村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和村莊改造受到影響。
一段時期,重慶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現象,發展中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的尷尬,發展不均衡、后勁不足。
城鄉金融體系失衡,農村金融供給不足,難以有效地支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遲滯了“三農”的發展。
受限于地理地貌,重慶的農業生產基本保持傳統方式,組織化程度低,難以有效對接城市的大市場。
城鄉間的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教育、醫療、就業等公共服務供給存在不小差距。
人口城鎮化滯后于土地城鎮化,戶籍“門檻”導致遷往城鎮的農村人口不能完全融入城鎮,出現“半市民化”問題。
【建議】
――用協調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深入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城鄉間協調發展,從“小馬拉大車”向“大馬拉大車”轉型。
強化非城建區規劃編制,提高農村規劃水平,推進農村合理開發建設,實現城鄉共享發展權。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
實行差異化的財稅政策,引導資源優化配置,保障基本公共服務,促進城鄉科學發展、協同發展、聯動發展。
篇4
關鍵詞: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問題;對策
1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生著制度性的轉變和結構性的調整,經濟的增長速度有所回落,物價水平也持續的低靡,中國市場總體處在了一個疲軟的狀態。雖然國家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手段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但是因為政策的滯后,效果并不是很明顯。自從1998年以來,我國農民增產不增收,占70%總人口的居民收入十分的有限,購買力逐漸的下降,農村市場并沒有發揮足夠的潛力。市場的容量也沒有得到更好的擴張;城市經濟也非常差,產品生產過剩,大批的工人下崗,失業率有所攀升。在新的時期,城鄉經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因此,我們應該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營造出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模式,有效消除城鄉發展當中的不利因素,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需要提高城市和鄉村的經濟實力,為城鄉的協調發展打好基礎,通過城鄉之間產生的技術、資金和服務的轉移,帶動城鄉經濟的發展,從而消除二元結構的差異,達到城鄉經濟在空間上的有效融合。
2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問題
2.1城鄉產業結構失衡
城市產業形成與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的分工細化過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城市生產力結構當中,城市產業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當前我國的城市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著不合理現象。
農村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在農村的產業產值與當前的勞動力結構不協調,農村勞動力生產率顯著的低于其他的行業;其產業結構與消費者的需求結構有著很大的矛盾,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著我國長期以來依賴于低層次平面墾殖的生產結構;農村產業出口的商業結構不是特別適合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要求。
2.2城鄉居民人力資本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人力資源理論認為,個人的能力決定了收入上的差距,而個人的能力又是受到教育程度決定的,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能夠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綜合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能夠更好的縮小收入上的差距。我國的城鄉居民受到教育方面的機會在先天性上就存在著很大的不公平,使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大有著很深刻的原因。根據相關數據,與城市勞動者的水平相比,農村勞動力的文化和專業技能水平較低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因為農村勞動力的低素質限制了他們自身的收入。我國的外出務工人員主要分布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農民不僅收入很低,同時還存在著失業風險高、缺乏相應保障等問題。這些都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關注,究其原因,最終還是因為農民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缺乏相應的知識,只能從事簡單、收入較低的工作。
2.3區隔就業政策的限制
一般而言,我國的就業政策主要是一種區隔的模式,首先表現在地區分割和先后的順序上,該政策很適應以前的戶籍管理制度和保證社會穩定的策略。這種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固化人口居住及其活動區域,從而方便行政管理。所以,各個地區都是以本地區的就業目標來制定相應的政策,但是,企業生產則是從自身的經濟出發,在效率原則的驅動下,更是愿意雇傭工資較低、沒有任何保險要求的農民工,從而導致了下崗職工就業難度較大,由此造成了我國經濟的高增長和高失業的現象出現。
3促進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
面對當前我國的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對策,充分促進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3.1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
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是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就是:第一,需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鄉鎮企業為主的農村非農產業,增加農民的收入。第二,需要調整農業生產的結構。需要調整農業生產的經營模式,有效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產業化經營,有效使農產品加工增值,提高農業效益,從而更好的增加農民的收入;第三,需要調整農業生產產品的結構,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發展優質高產、附加值高的農產品,不斷提高農業效益,更好的增加農民的收入。此外,政府應該采取各種政策措施,有效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城鄉的協調。
3.2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政府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制定相關的政策,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農民的收入;工商企業應該生產適合農村市場需求的產品,不斷拓寬市場,提高農民的消費欲望;應該減輕農民的負擔,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
3.3有效推動城鎮化進程,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的城鎮化速度一直在加快,其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因為我國的城鎮化遠遠落后于工業化,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不斷加大,農民的就業困難,生產率變低,經濟發展緩慢。所以,在當前,需要大力實施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戰略,從長遠規劃,積極引導,加大投入,實現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協調發展。
篇5
論文關鍵詞:新疆,工業反哺農業,實證分析
近年來新疆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在經濟質量上的發展卻十分緩慢,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和工農差距依然很大。為了實現新疆經濟全面協調的發展就要處理好工業和農業的協調發展。
在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工業泛指非農業部門和城市,而農業則涵蓋了“三農”的各個方面。因此,在此選取下述兩組反映新疆經濟增長與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的指標,通過計量分析來對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
一、經濟增長與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指標的選取
1.經濟增長指標
(1)區域生產總值:反映新疆經濟增長總投入規模。
(2)財政收入:反映新疆經濟增長的效應和質量。
(3)國際貿易總額:反映新疆與周圍國家經濟來往。
(4)固定資產投資:反映新疆經濟增長的推動力。
2.工農業協調發展指標
(1)城鄉居民收入比:衡量城鄉收入差距,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來表示。
(2)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反映城鄉生活水平差距,用城鎮居民生活恩格爾系數與農民生活恩格爾系數的比例來表示。
(3)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比:反映城鄉消費水平差距,用城鎮居民人均總消費水平與農民人均總消費水平的比例來表示。
二、數據的選取與處理
1.數據來源及預處理
本文所涉包括1989年至2007年近二十年的數據,取自歷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新疆統計年鑒。其計量在SPSS17.0和Eviews5上完成。
為了消除量綱對運算的影響,本文采用了極差平移的變換方法,對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消除了量綱的影響。
2.主成分分析
(1)經濟增長水平值
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經濟增長水平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為3.932且大于1,并且總方差的累計貢獻率達98.30%,因此,可以用其作為原變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時還得到了主成分1的用主成分載荷矩陣,用其中的數據除以主成分相對應的特征值開平方根便得到兩個主成分中每個指標所對應的系數。將得到的特征向量與標準化后的數據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達式--新疆經濟增長水平值。
經濟增長水平=0.5ZA1+0.5ZA2+0.49ZA3+0.5ZA4
(2)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值
通過統計軟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為2.261大于1,且總方差的累計貢獻率達75.37%,因此,可以用其作為原變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時可以用得到的主成分載荷矩陣中的數據除以主成分相對應的特征值開平方根便得到兩個主成分中每個指標所對應的系數。將得到的特征向量與標準化后的數據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達式--新疆工農業協調發展水平值。
工農業協調發展水平=0.5*ZB1-0.6*ZB2+0.62*ZB3
3、H—P濾波處理
本文運用向量自回歸模型(VAR)來分析新疆經濟增長與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之間關系,而VAR模型要求系統中的變量是平穩序列。Hodrick—Prescott濾波(H一P濾波)是經常使用的經濟變量趨勢分解方法,利用H—P濾波可以將經濟變量序列中的長期增長趨勢和短期波動成份分離出來,經過H—P濾波處理得到的數據為平穩序列。為此,本文借助于Eviews5.0統計軟件,對經濟增長水平指標和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指標進行了H-P濾波處理。
三、經濟增長與工農關系狀況的相互關系分析
1.經濟增長與工農關系的初步判斷
1989至2003年,隨著代表經濟增長的HP曲線(紅線)的上升,代表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藍線)的HP曲線總體上也呈現出上升趨勢,但是到了2004年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藍線)的HP曲線開始下降,這表明隨新疆的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并沒有因為經濟的增長而改善,反而工農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不平衡。
圖11989一2007年新疆經濟增長與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水平值的H·P濾波值曲線
2.Johansen協整檢驗
如前所述,經過HP濾波處理得到的經濟增長HP和工農業經濟協調發展狀況HP數據為平穩序列,適用于VAR模型。在作進一步的分析之前,本文先用Johansen協整檢驗法進行協整檢驗,以確定這兩個指標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平穩的線性組合,即是否存在指標間的長期穩定關系(協整關系)。表1給出了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
表1H·P濾波值的Johansen協整檢驗
原假設的協整向量個數
特征值Eigenvalue
跡統計量
Trace Statistic
5%臨界值
1%臨界值
None
0.993257
99.35718
15.49471
19.93711
At most 1
0.570564
14.36979
篇6
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城鎮化使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影響了農村人口的流動和職業轉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課協調發展。我國作為以農業發展為主的國家,農村在社會結構中占著較大的比重,城鎮化建設所需大批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農村教育能將沉重的人口負擔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而挖掘農村經濟發展的內部動力能利于農村經濟和農村教育的融合借力。
關鍵詞:
城鎮化;背景;經濟;協調
1農村教育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現狀分析
教育與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兩大基礎,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我國為農業大國,農業為我國經濟基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村與農業的發展。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是“三農”的核心問題,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農村的教育。在我國小康社會建設及農村城鎮化發展中農村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及全局性,其不僅提高了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利于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還為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
1.1農村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人才競爭、教育競爭日益激烈。2000年以來,我國政府將農村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從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到義務教育質量的提高,實現了歷史的跨越,確保了農村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加強了農村教育的師資力量,保障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落實。
1.2提高在崗農業勞動者的素質
我國現代化的最大阻力是農村在崗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使得我國20世紀90年代還有很多的文盲或半文盲青年存在。農村教育打下了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國民教育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基礎,其不僅培養了當代經濟下所需的現代農民,提高了農民的勞動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還為實現農村城鎮化及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城鎮化為農村教育與農村經濟帶來了新機遇
城鎮化為農村教育思想帶來了新機遇:農村教育思想相對落后,較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與學習,忽略了實踐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及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城鎮化推動教育思想觀念的革新,在城鎮化下影響下,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才素質的培養等。城鎮化為農村教育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農村教育的質量與效果直接影響到農村教育的發展及可持續性。城鄉“二元”體制使得城鄉教育差距較大,導致了農村教育的滯后。城鎮化加速了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通過教師交流、重點幫扶、聯誼學校、加快偏遠地區學校的建設等方式,建立科學、合理、優質的農村教育體系,給農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城鎮化為農村教育公平帶來了新機遇: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社會未來的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要求。城鎮化需大量技術性人員,對農村教育轉型提出新要求。
3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教育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途徑
加大教育投資,借力城鎮化: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抓住城鎮化發展機遇,加大農村教育財政支持力度,拓寬農村教育投資渠道,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提高農村教育發展速度和質量。同時,加大農村教育的投資能帶動農村經濟的增長,從而實現農村經濟與教育的直接互動。推進城鄉一體化,融入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是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和經濟社會一體化的根本動力和重要載體。農村教育利用城鄉教育一體化趨勢的契機,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城鎮化給農村經濟帶來了發展空間,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利于農村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利于農村經濟與教育的發展,從而實現農村經濟與教育的良性互動。加速教育轉型,助力城鎮化:農村教育為農村城鎮化提供了有文化及技術基礎的人力資源隊伍,還培養大批“依靠農村、為了農村、扎根農村”新農民,從而實現農村經濟與教育的協調互動。
參考文獻:
[1]陸相欣,張俊.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問題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124-125.
[2]許蕾,韓建民.城鎮化與農村教育資源的相關性及其影響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3):250-256.
[3]王占可.城鎮化視閾下農村教育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研究[J].社科縱橫,2014,(3):60-62.
篇7
實現科學發展必須破除城鄉
對立運動
在世界歷史上,英國的“圈地運動”開啟了作為工業化孿生物的城鄉對立運動,城市被定義為以資本為核心的新的生產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間,其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對鄉村的資本、土地、勞動力、原材料和市場的無情掠取。發達國家憑借先發優勢和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掠奪,在現代化過程中逐步彌合了城鄉對立運動所造成的深重傷口,而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就沒有那么幸運,一般都是在城鄉二元結構的基礎上開始其現代化過程。但隨著工業和城市的擴張,最終還是掙脫不了被強化了的二元結構,形成“現代化悖論”的典型困惑。因此,城鄉對立運動并非中國所獨有,它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世界性難題。對此,國際上已有共識: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不在工業、不在城市,而在農業、在農村,要解決的難題,是如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既要從農業和農村取得剩余,又不損害農業和農村的發展。
然而,由于舉世無雙的農村人口數量、沿海到內陸的巨大縱深、交通流通的長期區域阻隔等獨特因素的影響,中國的城鄉對立運動表現得尤為明顯和劇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現在中國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歐洲”,而廣袤的中西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像非洲”。中國城鄉對立運動的突出表現,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續擴大: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名義差距為1.8:1,90年代中期擴大到2.5:1,近幾年則達到3.2:1左右,實際差距則遠比此大。城鄉對立運動對于農業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內需擴大、區域協調發展、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經濟效益和競爭力提高,等等;都產生廣泛而持久的負面影響。這種情況,反過來又嚴重阻礙工業、城市和以它們為基礎的經濟社會的發展。比如,出于保護弱勢農業以保證糧食安全、減少失地農民數量以保障社會安全等考慮,現行嚴厲的耕地保護與土地控制政策,使工業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滿足遇到明顯的障礙。
中國經濟社會以又好又快為特征的科學發展,要求破除城鄉對立運動,切實解決由此而來的“三農”問題,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
以一體化目標統籌城鄉區域
協調發展
城鄉對立運動的要害在于城鄉利益沖突,零和博弈,癥結在于缺少統籌發展的體制和協調發展的機制。統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方法論,用之于消除城鄉對立運動、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必須提出一體化目標要求?,F階段的城鄉發展一體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國“一盤棋”,不分東南西北,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是著眼于區域,區分成省市縣多級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實際是統籌一定行政區劃范圍內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要求。這是一個必需的過程。全國性的城鄉統籌發展體制和協調發展機制,依賴區域性培育和成長,是一個由點到面的過程。
當前中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在內容上主要包括:(1)城鄉規劃一體化。打破城鄉界限,整體規劃,從源頭上消除城鄉發展“兩張皮”,構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決策規劃機制。(2)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統籌安排城鄉生產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礎設施的立項與投入,形成區域性城鄉一體的經濟社會空間,構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素流動機制。(3)產業布局一體化。優化城鄉分工與交換體系,按照經濟合理原則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盡可能把有利于“三農”的產業放置到鄉村,構造城鄉一體化的要素與產業配置機制。(4)公共服務一體化。依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財政對鄉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鄉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構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投入機制。(5)就業一體化。建立城鄉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培訓體系,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構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就業與收入機制。(6)社會管理一體化。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主線,輔之以農民與土地關系的進一步改革,促進城鄉人口合理流動和農民變市民,構造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人口轉移與社會管理機制。
在區域范圍內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影響極為深遠,最根本的一個作用是,逐步切斷和消除長期以來存在并不斷被強化的要素由鄉村向城市的倒流機制。城鄉對立運動的實質,就是要素的倒流。本來,在市場法則的支配下,落后但資源豐富的鄉村,具有相當誘人的潛在的投資回報機會,應該吸引要素向鄉村的流動和配置,但城鄉對立運動造成鄉村產業過低的比較效益,卻使工業和城市借機長期源源不斷地從鄉村獲取本該用于鄉村發展的寶貴要素。鄉村發展因而持續“失血”。在當代中國,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農業產品價格之間的“剪刀差”,強制性地將農業剩余甚至必要產品轉移到工業和城市,以滿足后者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普遍存在的對農民工工資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個重要機制;其他還有以農村金融存貸差為基礎的要素倒流機制和以公共服務重城輕鄉為基礎的倒流機制。以一體化目標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實現上述六個方面的一體化,建立相應的具體機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變要素的倒流狀況,將更多的要素導入鄉村,在此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的實質,就是引導和實現越來越多的要素持續流入鄉村,這是檢驗中國“三農”問題能否真正解決的試金石。
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意味著逐步消除城鄉對立運動,能夠產生多方面的重大戰略影響。比如,建立起城鄉一體的要素市場體系和產品的流通體系,擴大市場空間,規范市場秩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城鄉產業聯動發展和合理布局,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提高產業效益和經濟競爭力;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激發鄉村龐大無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內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縮小城鄉收入差別,協調利益矛盾,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轉變政府職能。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城鄉發展一體化,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固然重在解決“三農”問題,縮小鄉村相比城市的發展差距,但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決無削城市之足以適鄉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進城市和城市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客觀上也需要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好工業和城市,這是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之路。例如,城鎮化的新進展,通過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有助于達到減少農民以富裕農民的目的。總之,在同一過程中實現鄉村和城市的“雙贏”,才是名副其實的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從中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條件來看,積極推進城鎮化是一個必然的選擇。當前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是國內消費不能成為主導經濟發展的需求因素,造成過度依賴投資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續的局面,而且它還強化了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產業結構不合理和經濟發展方式難以轉變等問題。國內消費不足是一個綜合程度高、關聯性強的問題,它與城鎮化水平不高之間存在著很高的相關性。據統計,當前中國一個城市居民的消費,相當于一個鄉村居民消費的5~6倍,鄉村居民相當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滿足,仍然采用自給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換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國的城市化率為45.7%,明顯落后于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意味著大量消費需求的直接損失。城鎮化水平低抑制第三產業甚至整個經濟的發展,減少了就業和收入的機會,而有效需求則來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還有巨量消費需求的間接損失。實際上,城鎮化難以比擬的潛力和前景,正是中國發展的優勢和依托。曾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的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經敏銳地指出:中國的城市化同美國的高科技,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因素。中國正處在城鎮化的加速階段,每年將近1500萬人成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帶來的投資機會、產業發展機會、就業和收入機會、消費增長機會是所有別的國家都艷羨不已的。中國的工業化水平、現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鎮化的加速度。
制約中國城鎮化的主要因素,還是二元結構的城鄉制度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戶籍為標志的身份區隔。中國城鄉居民具有不同且難以易移的身份區隔,長期以來,城市居民的戶籍連著社會保障、就業機會、教育優先權、各種補貼和更多的公共服務,等等;鄉村居民難有同等權益,但卻擁有一塊宅基地和承包地,有著跟土地的特殊聯系。這種嚴格的身份區隔,構成城鄉對立運動的鮮明的中國特色。在此背景下,鄉村居民哪怕進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難以為城市所接納,尤其是數以億計的所謂農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創新,放寬乃至取消戶籍限制,成為促進城鎮化的必由之路。
篇8
“三化”協調發展是未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推動“三化”協調發展是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根本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于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區域協調發展才能真正地實現現代化建設。文中剖析了許昌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現狀,指明了其“三化”協調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進一步促進許昌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許昌;“三化”協調;新型城鎮化
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不斷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良性互動、促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最終實現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30多年的改革開放,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城鎮化水平。2014年我國城市化水平達到了54.77%,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也提高到43.8%,許昌市的城市化水平為44.2%。在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排名第10名,低于鄭州、洛陽、焦作等市。許昌市是河南省實施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地市,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城鎮化發展滯后對該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極大的制約,另一方面許昌作為農業大市、糧食大市,還必須要保證耕地安全。因此,在人口、資源、環境、土地、國家政策等的約束下,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許昌市的必然選擇。探索建設新型城鎮化是保證許昌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直接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途徑,是實現“三化”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系統研究許昌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于河南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推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對河南省實現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許昌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現狀
1.城鎮人口逐漸增多,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河南省提出中原崛起戰略,城鎮化建設的目標是“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建設大鄭州”和培育“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發展布局,不斷探索一條符合河南省實際情況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在這種背景下,許昌市政府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城鎮化,導致城鎮化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截止2014年,許昌市城鎮總人口達197.2萬人,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31.6倍。許昌市城鎮化率從2006年的33.9增長到2014年的44.2%,?!笆濉睍r期以來,與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許昌市城鎮化發展速度增長1.62%,是歷年城鎮化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
2.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許昌市大力實施城鄉建設大提升行動計劃,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和各類專業園區建設得以強力推進“,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步伐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力度不斷加大,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2014年,該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37.8億元,房屋施工面積1402.0萬平方米,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4.2%和19.5%。其中,住宅投資108.6億元,增長21.8%;住宅施工面積1152.5萬平方米,增長18.9%。房屋新開工面積380.6萬平方米,增長-14.8%。除此之外,該市在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得以大力推進,初步建立了多層次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3.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城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在河南省提出實施中原城市群帶動戰略之后,許昌市緊緊抓住經濟增長轉變的有利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4年底,許昌市GDP達到了210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75%,在全省18個地市排名第三。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89.1億元、1438.8億元、480.1億元,增長率分別為4.0%、10.0%、9.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9.0%、68.2%、22.8%,三次產業結構為9.7:67.5:22.8。三次產業從業人員比重由2000年的64:17.5:18.5演變為2010年的46.5:28.2:25.4,,從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可以明顯看出該市從業人員流動的軌跡,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流動,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4.以新興農村社區為切入點,城鄉統籌步伐不斷加快。許昌市農業人口眾多,城鄉差距較大,嚴重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2014年該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3753元、12140元,比上年增長9.4%、10.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11613元,超過萬元大關。許昌市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各地區以新型農村社區為切入點,把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向農村延伸,積極探索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徑,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些地區通過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實現了“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城鎮化”,打破了過去把人口集中到城市的單一城鎮化模式,使城鄉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人口分布結構更趨合理,探索了一條農業人口居多數的地區實現城鎮化的新途徑。
二、許昌市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許昌市“三化”協調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型城鎮化建設逐步推進,有力地促進了中原經濟區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許昌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鎮化發展水平較為滯后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發展息息相關,經濟發展能夠推動城鎮化進程的速度,而城鎮化的發展則能促進經濟發展。目前許昌市城鎮化水平較低,2014年,許昌市城鎮化率為44.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57個百分點,在河南省各地市中排第9,與第一鄭州市(67.1%)差距明顯,需要進一步加強。
2.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程度不相匹配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發展速度不相匹配的問題,在良性互動方面尚需進一步加強。根據《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課題組》的研究,選取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來衡量工業化水平,用城鎮化率來衡量城鎮化水平。2006年,該市城鎮化水平和工業化水平分別為0.34、0.41,二者之間相差0.07。等到了2014年,該市城鎮化水平和工業化水平分別為0.44、0.55,二者之間相差0.11。從這兩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該市工業化水平和城鎮化水平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四化”協調發展。
3.產城融合效應不明顯盡管許昌市經濟發展很快,但主導產業與農村經濟耦合程度較低,農業和農村經濟游離于工業化進程之外,農民就業不充分、工農分割、城鄉分離的二元結構問題還較為突出。一是缺乏科學合理的布局規劃。由于規劃缺乏前瞻性,新型農村社區與中心城區、中心鎮區、產業集聚區還不能實現一體化建設。二是產業集聚程度不夠高。中小企業居多,龍頭企業數量少、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等問題,使得目前市屬企業無法發揮產業集群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優勢。三是資金需求矛盾較為突出。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前的投融資體制還不夠完善,融資渠道還比較單一,政府公用基礎設施投資主要以財政投入為主,其它渠道的投資較少,無法吸引和促進社會資金進入產業集聚區建設領域,成為制約產城融合快速推進的主要因素。
4.城鎮發展方式相對粗放當前,許昌市城鎮建設與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鎮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鎮體系不斷優化,城鎮化水平迅速提升,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功能逐步完善,但是在城鎮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生態環境、城鎮管理、社會發展等方面也暴露出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一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但是產業結構層次偏低;投資快速增長,而消費需求明顯不足;科技進步明顯,但總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二是城鎮規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大部分是依靠規模擴張、外延式發展的傳統模式,單純依靠數量增長,而不注重質量提升,單純內涵式發展不足。三是城鎮綠化和環保工作逐步加強,但在城鎮化不斷加速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四是城鎮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上重建設輕管理現象仍然嚴重,科學的管理機制尚沒有形成。五是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但仍存在著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教育、醫療、住房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問題亟待解決。
5.城鎮化與信息化融合不強盡管許昌市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非常注重“三化”的協調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整體上來看,“四化”的協調發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不深。一是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總體規劃沒有納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二是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不合理,使得便民化程度較低;三是城市管理信息一體化水平較低,仍然存在信息不暢;四是農村信息化水平還很弱,阻礙了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三、加快許昌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策
在立足省情和市情的基礎上,持續探索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必須遵循發展規律,務實創新,在體系建設、發展動力、功能完善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內涵、保障要素和協調機制,創新城鎮化發展舉措,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能力。
1.不斷強化和完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市場作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必須加快市場主體培育,進一步發展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經濟組織,特別是要重視培育一批具有活力的企業,各級政府要培育和發展各級市場主體,不斷做大、做強、做好各類市場主體。如工商、技術監督、衛生等部門,須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不斷拓寬經營性市場主體;銀行、勞動等部門要加強協調,推進銀行和企業互動,加大融資扶持力度,有效緩解個私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促進小額貸款的完善,培育其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的有效工具;在土地總體規劃的框架范圍,滿足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用地的需求,特別是在產業聚集區和園區的發展規劃中,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戶的發展;使得稅收優惠政策得到落實,同時在政策允許的合理范圍內,使得中小企業和個體戶的稅收征收標準不斷優化。
2.促進信息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堅持建設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在保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促進城市建設向規范化、管理精細化和服務智能化方向發展。要優先發展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水務等智能系統,推進供排水、供氣、供暖等基礎設施管理智能化,從而促進城鎮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將城市地理空間信息系統作為支點,綜合利用城鎮規劃、市政交通、應急指揮等系統資源,建立起協同、高效、安全的城鎮管理運行體系。整合政府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城市公共服務平臺,拓展教育、就業、醫療社保和文化服務方式,完善覆蓋廣、使用方便、惠民利民的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城市社區服務資源進一步整合,促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力爭在頂層設計、公共服務云平臺建設、投融資機制健全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發展。
3.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就是要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清除阻礙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因素,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縮小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支持和優化農村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財政“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有效地減輕農民負擔。同時通過在稅收政策等方面的優惠,不斷鼓勵農民創業,大力促進鄉鎮企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的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農業流動,解決農業發展資金問題。二是發展非農產業,大力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非農產業作為農村內生發展動力最重要的方面,是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的關鍵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非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增強農村經濟活力,增加農民收入和對各類消費品、各項基礎設施的需求,進而促進各地市工業化發展和產生集聚效應,推動農村變為城鎮、農民轉化為市民。三是促進城鄉之間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要逐步避免社會公共資源向大中城市過度集聚,從而實現教育資源、醫療衛生資源、文化資源、社會保障資源等社會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建立均等、普惠、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基地、農村道路、電力、通訊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不斷增強農村基層基本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最終建立覆蓋城鄉、機會均等的社會化服務保障體系。
4.構建“四化”協調發展的制度體系,促進城鎮化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促進“四化”協調發展,關鍵要著眼于發展能力的激活、發展潛力的釋放,通過重點環節和領域的改革創新,從而不斷注入“制度紅利”,促進“四化”協調發展。同時不斷健全城鄉資源要素平等交換機制。積極推進農村耕地流轉、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結構和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四化”協調發展的資金保障機制,調配專項補償資金對重點城市的建設用地出讓金全額返還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最后要建立“四化”協調發展的科學評價機制。構建和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實施以主體功能區為導向的科學評價和分類考核辦法,推進“四化”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滿倉,郭元軍.關于加速河南省城市化進程問題的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6):96-98.
[2]周其仁.機會與能力———中國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流動[J].管理世界,1997,(5):80-100.
[3]葉裕民.中國“十一五”期間城鎮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思考[J].經濟學動態,2006,(7):54-58.
[4]王發曾.中原經濟區的新型城鎮化之路[J].經濟地理,2010,(12).
[5]張占倉.河南省新型城鎮化戰略研究[J].經濟地理,2010(,9).
[6]耿明齋.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的幾點認識[J].經濟經緯,2012,(1):43-45.
[7]楊重光.新型城鎮化是必由之路[J].中國城市經濟,2009,(11):38-43.
[8]周戰強,喬志敏.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J].城市發展研究,2012,(10):12-15.
[9]金虎斌.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實證研究[J].征信,2013,(1):89-92.
篇9
「 正 文
當前,我國城鄉經濟已經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如何進一步深化城鄉經濟改革,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根本目標的重大決擇。然而,我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本文試從分析當前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促進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財政政策導向作用。
一、當前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1、體制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實行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國家通過計劃經濟體制將農業剩余轉化為重工業擴張所需的資本積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那種采取農產品低價收購、派購政策實現剩余產品由農業向工業的轉移的方式是取消了。那種采取在生產組織形式上,實行小農經濟集體化,便于保證政府干預農業生產的有效性組織形式也取消了。那種采取禁止或限制農村工業和商業活動,將農村產業結構變為單一的種植業結構生產管理體制也取消了。但是,在限制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動戶籍制度卻沒有取消,使占全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固定在有限的土地上,這將廣大農村割裂在工業化進程之外,形成了發展“鴻溝”和分割體制,造成城市與農村發展的嚴重分化。
2、政府行為問題。政府行為不規范,增加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難度。政府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主要是對于城鄉經濟一體化過度推動,出現拔苗助長現象。許多地方不顧當地條件和市場需求,盲目追求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二是政府“錯位”。主要是政府與農民的職責不清。在不少地方,政府對農民的自主權重視不夠,通過行政命令搞“小城鎮”,導致勞民傷財的后果。
3、相關政策問題。我國現行的一些相關政策不利于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一個突出問題是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負太重。目前,在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征收增值稅時,稅率深加工按17%、初加工按13%計算。如此一來,如果深加工、初加工企業從農民那里購進農產品作原料,即使不加工而直接用于銷售,仍然需要按原料收購額分別交納7%或3%的稅。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裝備技術水平,低于冶金、化工、紡織等行業。農產品加工業的增值稅負擔相對較重,導致城鄉經濟失調發展。
4、市場問題。市場問題是關系到幾億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需要解決的基本矛盾之一。這里的主要問題有三點:一是現行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尚未完善,如農業保護價不到位,農產品藏儲設施落后等,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市場波動。二是農產品批發市場發育不全?,F有的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不僅數量很少,而且存在著設施不全、信息不靈的問題。三是目前國家對一些重要農產品價格在市場運行中行政干預過多,這給市場發育帶來很大影響。
5、農民貧困問題。經多年努力,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農民貧困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1998年,我國貧困人口仍然占農村人口的4.6%(見表1)。農民貧困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國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
6、政府負債與農民負擔問題。長期以來,大多數鄉村政府負債嚴重,難以對鄉村經濟進行財政支持。根據有關資料,目前全國鄉村兩級的負債總額已達4000多億元,平均每個鄉鎮負債400萬元,每個村級負債20萬元。與此同時,農民負擔更為嚴重,1997年,農民現金支出負擔占現金收入的7%(見表2)。
7、農業支出問題。投資是現代經濟,成長的第一動力,也是推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當前這方面的主要問題是:國家財政對鄉村經濟支出不僅有限,而且出現相對下降的趨勢。例如,1997年比1991年,國家財政中農業支出下降了近兩個百分點(見表3)。
8、農業產業化問題。農業產業化是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實際進展與實現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要求,仍然有較大差距。當前,農業產業化除了存在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和農產品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問題外。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短缺。一方面是國家對農業的支出比重不斷下降。例如,1997年就比1991年下降近兩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是國有四大銀行收縮農村市場。幾年來,國有四大銀行撤并的縣、鄉(鎮)機構、網點總數約為三萬多個,極大地限制了農業產業化的資金來源。再一方面是農村資金大量流失。據資料顯示:僅2002年第一季度,全國郵政儲蓄余額累計就達6100多億元,其中有2/3來自縣及縣以下,也就說今年一季度有4000億元的農村資金倒流城市。
9、城市化問題。城市化是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出路。然而,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嚴重失調。1998年中國工業化率(指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2%,而城市化率(指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30.4%,兩者相差11個百分點多(見表4)。在國際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一般城市化水平都高于工業化水平,而中國城市化嚴重滯后,工業化發展沒有有效帶動城市化發展。
表1 中國貧困人口變化情況附圖注:中國官方公布的貧困線相當于每天0.66美元。(2)兩種標準下的數據都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年度農戶抽樣調查得出的。(3)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國別報告——中國戰勝農村貧困》,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表2 農民現金負擔情況
年份
農民現金收入占
農民負擔占
以現金支出負擔占
純收入的%
現金收入的%
純收入的%
1994
64.85
5.5
7.5
1995
62.56
5.6
7.8
1996
63.27
5.6
7.8
1997
67.18
5.2
7.0
資料來源:楊承訓、楊繼:《加快城鎮化必須改革農村上層建筑》《南方經濟》2000年第1期
表3 國家財政中農業支出的比重
年份
國家財政支出
國家財政對
國家財政對農業支出占
農業的支出
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
1970
649.41
49.40
7.61
1975
820.88
98.96
12.05
1980
1228.83
146.95
11.95
1985
2004.25
153.62
7.66
1990
3083.59
307.84
9.98
1991
3386.62
347.57
10.26
1992
3742.20
376.02
10.05
1993
4642.30
440.45
9.49
1994
5792.62
532.98
9.20
1995
6823.72
574.93
8.43
資料來源:由《中國農村統計年鑒》(1990-1998)推得
表4 中國城市化率與工業化率比較
年份
工業化率
城市化率
兩者之差
1949
12.57
10.64
1.93
1950
14.08
11.17
2.91
1955
21.00
13.48
7.52
1960
39.00
19.76
19.24
1965
31.80
17.98
13.82
1970
36.80
17.38
19.42
1975
41.50
17.34
24.16
1980
44.20
19.39
24.81
1985
38.50
23.71
14.79
1990
37.00
26.41
10.59
1995
42.30
29.04
13.26
1998
42.20
30.40
篇10
關鍵詞:傳統農區;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傳統農區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特殊區域,其重要性越來越明顯[1]。但是隨著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各種資源的加速外流,制約傳統農區發展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多,“誰來種地”、“誰來種糧”、“如何種地”等問題愈發突出[2]。在這樣的背景下,客觀評價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水平,找出制約二者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而縮短與全國整體發展水平的差距,實現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就具有現實必要性和緊迫性?;诖?,本研究以黃淮平原的黃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陽、駐馬店、周口)為例,定量分析評價傳統農區的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水平,并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1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水平評價體系
1.1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的框架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是一個動態綜合的體系和過程[3]。通過對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水平的量化評價,不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協調發展的趨勢過程,而且也有利于發現影響協調發展的各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學合理地選擇促進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構建一套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于二者協調發展的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和分析,使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向著實現協調發展的方向轉變就顯得極為重要。
按照科學性、系統性、代表性的原則,結合傳統農區自身的特點,參考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指標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評價指標體系的目標層是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系統層是城鎮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子系統層包括6個方面:經濟發展城鎮化、社會發展城鎮化、人口城鎮化、農業投入和裝備的現代化、農業產出的現代化、農村經濟的現代化。
城鎮化指標體系中[8,9],經濟城鎮化反映的是經濟結構演變的非農化過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業增加值表示;社會城鎮化反映的是城鎮居民實際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鎮化發展的最終結果,用城鎮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表示;人口城鎮化表現為城鄉人口空間的分布結構,反映的是城鎮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鎮常駐人口比率來表示。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中[10,11],投入裝備的現代化反映的是農業生產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單位耕地機械數量和有效灌溉面積比重來表示;農業產出的現代化反映的是農業投入產出的效率,考慮到傳統農區的實際特點,用單位耕地糧食產量和人均第一產業增加值來表示;農村經濟的現代化反映的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城鄉發展差距逐步縮小,用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表示。以上城鎮化指標體系和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均為正向指標。
1.2 指標權重的確定
首先對于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所謂指標的標準化就是將所有的指標都轉換為無單位、取值范圍在0~1之間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對不同的數據直接進行核算。由于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含義、核算方法、量綱不同,因而不能進行直接綜合計算,必須首先對指標進行標準化的處理,去除量綱的影響。由于所選指標均為正向指標,其數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標的數據標準化處理過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標準化指標,Vij是原始指標,Vijmax、Vijmin分別為原始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對于標準化之后的數據采用熵值法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所謂熵值法就是通過指標信息熵對于指標的有效性和價值作出判斷,信息熵越小,指標的權重越大。其計算過程如下:
為了使計算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城鎮化子系統與農業現代化子系統協調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C為協調系數,P為調節系數,P≥2,取P=2。協調系數反映了在城鎮化子系統和農業現代化子系統綜合效益或者發展水平一定的條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時候,為了使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復合效益或者發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效益或者發展水平進行組合的數量程度。C取值范圍在0到1之間,最大值1就是最佳協調狀態,最小值0就是最差協調狀態,也就是協調系數越大,系統之間越是協調。
盡管協調系數能夠反映出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彼此相互協調的程度,這對于約束二者的發展行為,促進二者健康、合理、有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協調系數卻不能反映出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綜合效益的高低、整體發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說具有相同協調系數的不同地區和同一地區的不同時期,其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水平會出現高低不平。按照協調發展的內涵,將衡量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標定義為協調度,公式為:
式中,D代表協調發展度,C為協調系數;T為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數,?琢和?茁為待定權數,本研究認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選擇?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圍是(0,1),這樣可以保證D的取值范圍也是(0,1),便于比較分析。
2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水平的評價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全國、河南省以及黃淮4市歷年的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個別缺失數據采取線性差值方法進行彌補,數據的時間范圍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數據,通過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相對水平變動趨勢,評價4個農業大市相對于河南省以及全國來說,其協調發展的水平。
2.1 指標權重的確定
對于指標體系中與價格有關的指標數據,比如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工業增加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1990年的價格指數為基數進行價格處理,這樣就可以消除物價因素帶來的影響。然后對于原始數據的每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這樣不同單位的指標就可以消除單位帶來的影響,然后計算各個指標的信息熵、冗余度、權重,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城鎮化子系統指標體系中,占比重較大的指標主要體現在經濟城鎮化,這說明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城鎮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對于城鎮化的綜合水平影響較為顯著。單個指標中權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其次是人均工業增加值以及人均GDP。農業現代化子系統指標體系中,占比重較大的體現在農業投入和農業裝備方面,這說明農業現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裝備的影響。單個指標中權重最大的指標都是鄉村人均用電量,其次是鄉村人均農業增加值和鄉村人均肉類產量、單位耕地農業機械總動力。
2.2 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系數、協調度得分
在計算出相應指標的權重之后,根據相應的公式計算出全國、河南省和黃淮4市2003-2012年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系數和協調度相對發展水平的得分,結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相對水平的結果與評價
從上述評價結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為傳統農區的黃淮4市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自身的發展水平提升很快,協調狀況一直在好轉。但是相對于全國和河南省來看,該區域的4個農業大市的發展水平依然相對較低、發展依然相對較慢,尤其是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水平方面,與河南省以及全國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1)從城鎮化相對水平發展走勢圖(圖2)可以看出,黃淮4市城鎮化發展水平始終處于上升的階段。但是與河南省、全國同期水平相比,黃淮4市城鎮化發展的相對速度卻越來越慢,導致差距越來越大。如2012年城鎮化綜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鎮化水平為0.772 5,而全國城鎮化的水平為0.993 5,這說明黃淮4市城鎮化發展水平落后的狀況相當明顯。
2)從農業現代化相對水平發展走勢圖(圖3)可以看出,黃淮4市農業現代化水平相對較高,甚至在個別時期與全國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體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國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發展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2012年發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農業現代化綜合得分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國0.735 2的水平。
3)從協調度相對水平發展走勢圖(圖4)可以看出,相對于全國、河南省的發展水平,黃淮4市的協調度雖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來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達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僅為0.393 2,這說明相對于河南省與全國的發展水平,黃淮4市的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之間很不協調,同時發展的水平也是處于非常低的階段。
3 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對策
由于傳統農區城鎮化總體水平較低,城市反哺農村的能力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就業崗位轉移,結果使得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較為緩慢,二者處于低水平協調、甚至不協調的狀態。由此可以看出,傳統農區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二者不協調或者協調性差的關鍵問題在于傳統農區的城鎮化水平發展滯后,不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阻礙了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為一類特殊的區域,傳統農區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國家的總體規劃和功能區定位,在確保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生態環境良好和農民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發展的機遇和有利條件,提升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水平,堅決避免工業的發展造成農區環境的破壞和惡化[12]。
3.1 以農業產業化為主線,夯實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
這需要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健全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加大糧食生產的財政補助[13];建立糧食生產核心區,通過增加農民種糧收入的方式來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拓展拉長農業產業鏈條,進行產業鏈的縱向和橫向延伸,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的發展,實現工農結合、農企結合、產銷結合、促進農業發展的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通過土地的適度流轉,推動農業的規?;洜I,提升農業的生產率和競爭力[14]。
3.2 以產業城鎮融化為基礎,推動城鎮化持續快速發展
產業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過程就是非農產業帶動的過程。對于傳統農區來說,城鎮化發展滯后主要是非農產業發展的滯后,因此只有產業興旺發達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城鎮化的發展水平,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通過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實現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通過就地發展小城鎮,可以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提高農民的非農收入,這需要重點發展縣城和中心鎮,提升其公共服務能力,產業積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傳統農區城鎮化和非農產業滯后,必須合理地引導部分農業勞動力異地城鎮化,尤其是引導轉移人口進入城市群來實現異地的城鎮化。這就要求通過制度的改革,真正地為外來人口解決就業、入學、就醫等問題,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實現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必須進行體制改革,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根據城鄉人口流動加快的實際,逐步放開城鄉戶籍制度,為農民進城、人口的跨區域流動掃清障礙;以維護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解決城鄉要素不平等交換的現實,尤其是通過農地制度的改革,實現城鄉土地市場的“同權同利”。通過資源配置的均等化,實現新農村和城鎮化的同步均衡發展,讓農村和城鎮都成為農民安居樂業之地。
參考文獻:
[1] 韓長賦.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努力實現“三化”同步發展[J].農業經濟問題,2011(1):1-3.
[2] 王發曾.中原經濟區的“三化”協調發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凱.走好“雙加速”下的“三化”協調之路[J].經濟經緯,2012(1):1-2.
[4] 夏春萍.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工業化協調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計量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2(5):18-23.
[5] 伍國勇.基于現代多功能農業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協調發展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吳文倩.農村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關系探析[J].商業時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歐向軍,甄 峰,秦永東.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國富,徐建剛,趙 靜.安徽省區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6):47-51.
[10] 辛 嶺,蔣和平.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測算[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吳雄周,劉 輝.論我國目前城鄉統籌發展的實現形式――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傳統農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分析[J].求是學刊,2010(9):18-25.
- 上一篇:大氣污染管控方案
- 下一篇:區域協調發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