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探究范文
時間:2024-01-19 17:4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主學習探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4-169-01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方式是讓學生獨立地發現應有的結論?!薄白灾鲗W習”就是讓學生獨立發現應有結論的最好方式。在近幾年的改革實踐中,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較以前大有改觀,首先是廣大教師重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尊重了學生學習的權利,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形式豐富了,學生活躍地“動”了起來。但是令廣大教師困惑的是收效甚微,仍舊是一小部分學優生如魚得水,盡展風采,相當一部分學生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只得靜坐靜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那么,如何讓自主探索學習從熱熱鬧鬧的“形式”走向“實質”,使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學習當中,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呢?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們更多地重視了教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改革與探索,而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觀念的更新。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只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所以我們認為在一手抓好教師觀念更新的同時,更應該抓好學生學習觀念的更新,二者協同改進,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才會產生改革的共鳴與發展。由于學生受以往傳統課堂學習觀的影響及各種不合時宜的學習要求的束縛,不管教師怎樣創設民主、寬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還是放不開。對此,我們首先從改革學生課堂學習方式入手,提出了新的《學生課堂學習要求》,解放學生的思想,打消他們學習的種種顧慮,樹立其自信心,以全新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的潛能、個性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條件下盡情施展。
我們知道,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教學模式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外部因素之一。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能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包括下列幾個主要環節:情境創設、自主學習、討論交流、自我評價等。那么討論一下下面兩個模式:
1、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主要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碧岢鰡栴},然后帶著問題讀書,并去解決問題,就能很好地體現自主學習。其主要的教學環節是:(1)創設情境。教師運用多媒體或語言描述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2)確定問題。結合課文的重點難點等,選出有價值的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3)自主學習。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學生自主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注意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確定學習內容的能力,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利用、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等。(4)合作學習。根據需要學生以同位、小組或全班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補充等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最終達到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刻地解決問題的目的。(5)效果評價。學生對問題解決的結果、解決的策略及學習主動性等作出自我評價。
2、探究性學習模式 這種模式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很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它更多地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解決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倡這種模式的研究者認為,科學家用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可以傳授給學生的,學生一旦有了這些策略,也就相應形成了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只要問題少而精,容量與思考價值大,能引發學生踴躍、深入地探究。對問題的設計可以從一個立足點出發,或分解成幾個重要方面,或層次性步步展開,形成有序列的問題解決,從而達成總的目標。
多給學生獨立探索學習的機會,多給他們一份鼓勵與信任,增強他們獨立學習的自信心。
學生要學會獨立自主地探索學習,有一個培養、鍛煉與鼓勵的過程,教師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即使當時效果不佳,教師一次次的鼓勵、信任會使學生重新鼓起勇氣,充滿信心的再去嘗試乃至更多次地去嘗試,總能取得成功。這其間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可能不是很強,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鼓勵、等待每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決不能打擊任何學生,放棄任何學生。
篇2
關鍵詞:合作學習;自主;觀念;習慣培養
合作學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教師應樹立合作觀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師生雙方以自己的固定經驗來了解對方的一種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方式。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目標重心在于改變學生、促進學習、形成態度、培養性格和促進技能發展,完成社會化的任務。學生的目標在于通過規定的學習與發展過程盡可能地改變自己,接受社會化,只有縮小這種目標上的差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實現。
這就要求教師以新角色實踐教學。破除師道尊嚴的舊俗,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下高高講臺,走近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要求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他們主動自由地思考、發問、選擇、甚至行動,努力當學生的顧問,當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一旦課堂上師生角色得以轉換和新型師生關系得以建立,我們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課堂教學正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和完成。師生間要建立良好的互動型關系,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出發,更多地考慮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學會有關知識和技能;在課堂上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經驗與認知水平,讓學生大膽提問、主動探究,發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對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之中,應靈活變換角色,用“童眼”來看問題,懷“童心”來想問題,以“童趣”來解問題,共同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習伙伴。
二、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1.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搭配: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搭配在尊重學生自愿原則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通常以4~6個人為宜,小組內設小組長一人,記錄員一人,匯報員一人,小組長組織能力強,學習態度好,樂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創新意學生擔任。
2.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并把自己的探究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進行交流,既能發現與自己不同觀點的解決問題方式,又為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真正發揮團體的合作精神。
3.要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并沒有認真聽,而是一味地舉手,不住地喊“老師,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課桌碰得咚咚響,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讓學生簡要記錄別人發言的主要觀點,并與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二是開展德教育,使學生明確不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是一種不禮貌行為,也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逐步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三、尋找合作學習的結合點
1.引入學習情境“生活化”的點。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边@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的資源。給學生合作探究的共同話題。
2.選擇教學內容開放性“化”的點。
篇3
(一)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目標也在隨之改變。現階段教學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只有使學生掌握了學習技巧和方法、學會自我調節、懂得如何應對學習過程中的疑問,才真正算是接受了教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教學主體的自主學習能力。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將來的社會也將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社會,想要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應該秉持著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狀態來進一步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自身的適應能力,對于人的終身教育就是要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基礎,給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過去傳統的美術教學過于重視對學生被動的知識灌輸和硬性的繪畫技巧培養,這樣的教學手段和措施已經滿足不了現階段教育目標的實際要求。所以,現在的美術教學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能夠終身受用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自主學習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前提
自主學習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創新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美術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所以,想要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新的社會背景,就要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做起。
二、實現美術學習中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美術學習中的樂趣,以及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其中所蘊含的美。其次,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感覺到有趣,然后在使用低起點、速度適當、按部就班的方法,讓學生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措施有意識的引導和學生使用正確的審美角度來對待美術學習,讓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看待進行充分的融合,進一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認識和接受能力,從而使美術教學的質量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構建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二)增加對學生的鼓勵力度,構建自信心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優點和閃光點,通過合理情景的創設,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自信心逐漸增強,進一步達到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機會,正確的引導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自己,使學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的期望和實際要求得以實現。其次,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對于美術學習感悟力的不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鼓勵和表揚。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還要不斷促使低層次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表揚鼓勵建立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因此有效的師生交流也是吸收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樣也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以此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構建良好的美術學習的環境
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進一步證明,只有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學習,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建放松、舒適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美術學習創造中迸發出火花和激情。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想象和創作,不要過度的對美術教學進行把控,要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領悟、鑒賞和批判等權利給予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主體性,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善于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從而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
篇4
【關鍵詞】審美興趣;審美能力;審美觀念
【Abstract】Art lesson's independence's basic principle of the study is:Adopt to take student as the teaching mode of corpus, the respect student's independence, satisfy a student at study contents, study form, time, location up of from choice.Pass oneself of learning process, backlog creations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appreciate beauty interest, growth appreciate beauty ability, promote esthetic sense.
【Key words】Appreciate beauty interest;Appreciate beauty ability;Esthetic sense
美術課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形式、時間、地點上的自選擇。通過自己的學習過程,積累創作經驗,培養審美興趣,增長審美能力,提升審美觀念。
自主學習相對于被動學習有許多優勢:一是知識是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的,在這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有更多更深刻的感悟和體驗,這種體驗和感悟必然比之于知識對其自身發展更重要,更有意義;被動學習則是知識的傳授是由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學生是被動的接受“嚼過的饃”,自然沒有口味的過程,也就沒有深刻的體驗和感悟。二是自主學習使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和學習方式,有利于發展其特長,培養其興趣,形成其習慣;被動學習常常使學生做他們所不愿做或不感興趣的事,壓抑了學習情緒,效果往往不佳。三是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自主評價能力,使其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有獨創性;被動學習,學生只能唯師是從,思維必然受到局限,人云亦云,少有獨創性??傊?,美術課采取自主學習方式是學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有途徑之一。
當然,美術課是自主學習不是不要老師指導,恰好相反,沒有老師的主導作用,就沒有學生高效的自主學習。老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與動機,形成強大的內驅力。
二、根據教學要求指導學生分析自己,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三、指導學生具體設計,規劃學習的步驟與方法。
四、幫助學生開拓課程資源,提示他們自學有關信息。
五、指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總結經驗,自我完善。
美術課自主學習,主要指導學生認真分析教材,從教材中悟出所要掌握的知識,并引發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比如,小學六年級美術第二課“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學生可通過對教材中作品的分析,了解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記錄功能、說明功能、描述功能,以及抒情功能等等。而且通過自己對教材的閱讀,掌握如何運用線條圖像描述、記錄、說明某一事物(事情),抒發自己的情感,交流彼此的思想認識。例如,以線條圖像說明蝴蝶的生命過程、玉米大豆生長過程,運用線條圖像說明生物實物圈,用圖像記錄自己的生活習慣,抒發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喜怒哀樂情感等。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完全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并富有創意地完成學習任務。
篇5
關鍵詞:寫作 自主 學習 探究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學生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充分挖掘,提升小學學生的寫作技能,就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自主學習探究策略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新型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將對小學語文寫作中實行自主學習探究策略進行探討。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一門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寫作主要是通過運用一些書面語言來進行表達和敘述的一種交流方式,同時也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感知過程,在經過自我創造表達后直觀反映出自身情感或者事物客觀規律的一種能力。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運用和表達能力,因為寫作教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所以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屬于重點難點。因此,教師需要對寫作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制定一系列適當的措施進行針對性教學,努力提高寫作教學質量水平。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現狀思考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項基本功綜合訓練的綜合體現。而我國內地傳統的作文教學最終導致了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的失語狀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只對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模式進行指導,忽視了寫作教學的客觀規律,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系統的寫作知識訓練,沒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造成了學生的作文中出現大話、空話,情感蒼白、胡編亂造現象日益嚴重。教師為寫作設置條條框框。教師在學生寫作前關照的中心、主題、選材、開頭、結尾等等一大套寫作理論,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教師錯誤估計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學生寫作的思想內容達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學生特有的思維方式。另外,教師批改時,會根據習作要求,認為學生的習作有些偏題,重點不夠突出,這樣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形成互動關系,并且沒有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所以只有解決了根源問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針對傳統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學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教師命題學生做,學生習作教師評改等弊端提出來的,具體闡明了“學生是學習作文的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作文教學思想。
三、小學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對寫作的影響
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之間就可以練成的,而是通過持續的訓練才能得到提升,寫作教學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包括了對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同時也包括一些細節方面的訓練,例如立意能力、修改能力以及審題能力等。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要做到因人而異,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獨特的思想觀念和寫作規律進行培訓,而提高以上寫作能力的基礎就是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將自己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進行統籌規劃;對自己完成的學習內容進行嚴格的評價和審核;對正在進行的學習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自主學習探究也稱為個性化學習,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學習規律,及時進行控制和調整,同時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實際寫作效率。
四、實現小學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的途徑
1.教師愁作文,學生怕作文,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現實一直困擾著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我覺得,作文技巧不可缺少,興趣更為重要,不能激活學生的興趣,就難以形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將受到制約,作文教學的效果也就談不上了。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性,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和觀察,從而使學生對語文寫作更加熱情起來。
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嘗試實施差異教學。力求在語文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差異之間的矛盾中找到解決的辦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自主、創造的個性。
尊重小學生的思想差異,小學生身心已經發育成熟,都有著獨特的思想個性,所以在寫作過程中都蘊含著自身鮮明的個性。因此,教師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思想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例如,培養學生養成隨時寫作的良好習慣,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以隨筆的形式進行上交,這些記事隨筆不受任何寫作限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自由輕松地進行發揮,展示出自身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寫作水平。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由寫作空間,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寫作環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進行寫作,從而有效地提升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水平。
3. 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成就,更要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學生的寫作成果,寫作教學所面對的是廣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寫作發展,對學生的寫作成果做好評價工作,對學生的反應情況重視起來,使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寫作成果進行評價,這不僅可以加深師生關系,還可以使學生之間更加友好。在評價過程中,不應該單方面采取分數制,這樣會加大學生的寫作壓力,因此,應該采用達標制等方式進行評價,既能創造出良好的寫作環境,又可以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在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激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樂觀地去改進和完善,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篇6
教育
,教師的新技術和習慣,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教授學習的方法,培養自我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由
教育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學到知識,還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故教師不應是傳統授業、解惑,而應該
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其學習方法,培養自我汲取知識的能力。這種方法與能力的獲得,其主要渠道就是在“探究、自主學習”
教育
為模式的教學中。
一、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把握過程而使學生獲得物理知識
“探究、自主學習”的第一個特點是“學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現象,通過探究自然的過程而獲得知識?!边@就是說,在
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知識與過程的關系,這量者究竟誰為重點的問題,是傳統教育與“探究、自主學習”的區別,所以在教學
中正視探究自然現象的過程,將其列為重點,要通過過程的探究而獲得知識。為達到真正獲得知識的目的,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 善于通過觀察實驗來探究自然過程
在物理學中,許多自然事物的本質屬性要通過實驗才能揭示。所以對實驗的宏觀現象,對實驗中數據的變化,要善分析,要透
過現象看到本質;通過數據的變化來抽象出概念或規則,所以探究實驗的過程,往往就是獲得知識的過程。
例如,密度的概念對初中生是很抽象的,利用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與相應體積數值,通過實驗可以求出其密度大小,若結合
實驗,中學生是不難理解密度概念的。又如在串、并聯電路中,對于總壓和分壓的關系,若通過儀器的數據變化來分析,就很容
易理解。
2. 善于用邏輯推理與數學推導相結合的方法來探究物理學的自然過程
許多物理學的規則、公式,都是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在具體條件下,通過數學的嚴密推導而得出結論,這又是一個學習的重點,
所涉及為兩大方面:其一為邏輯推理方式;其二為思維的方法。
例如,力學中的動能:Ek=mv2 ,不僅要知道其表達式,更應知其推導過程:
外力F對物體做的功:W=f·s,
如果用Ek表示物體的動能,則有:Ek=f·s,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和運動學公式v2=2as,可得: Ek=f·s=ma·s= mv2
二、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的培養學生從事物理探究的能力
“探究學習”的第二個特點是“旨在培養學生從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這種物理學科的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學科的學習
方略、思維方法和遷移的能力。1. 學科的學習方略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該學科的主要學習方略就是自然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
從自然科學認識論來看,主要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論。從方法
論來看,就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其方法要有序可尋,循序漸進。整個方略將由觀察實驗控制條件測量記錄數據
處理和解釋分類抽象、推理發現規律性模型化提出假說驗證假說等環節組成。
2. 思維方法探究
問題的思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學會系統思維,掌握發現知識的內在規律的能力;②學會逆向思維,掌握從反面分析問
題的排除能力;③學會概括思維,掌握綜合能力;④學會辯證思維,掌握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⑤學會頓悟思維,掌握直覺的能
力;⑥學會發散思維,掌握多角度著手處理問題的能力。
3. 遷移的能力
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在一定條件下應用的問題,主要是學習者認知結構水平與思維方法的結合問題。這兩點解決得好,利用條件
,就能實現具體情境中的遷移。
三、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教好概念和學好概念,并理解概念
“探究、自主學習”的第三個特點是“旨在有效地形成認識自然之基椽—科學概念?!边@一點說明了概念學習的意義,它是認
識和理解事物的基礎,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概念的教與學。概念是同類事物本質屬性的特性。它是知識的單體,有人也稱其
為知識的細胞,所以學習一切學科,真正認識自然,必須從概念學習做起。對概念的學習,要注意三點:
(1)正確形成概念,在科學中概念的形成又通過抽取特征和將具體事例歸類而得到發展。
(2)學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3)注意概念的同化,找出概念的隸屬關系。
四、教學過程中,要培養積極學習、探索物理學奧妙的個性品格
“探究、自主學習”的第四個特點是“培養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這種探究態度和積極性,只能在自主地抓取自然事
物、現象的探究活動中逐步培養?!?nbsp; 這種個性的品格或積極的態度,在我們看來,屬于外智力因素,在西方學者看來,屬于情
感目標范疇。
智力因素對認知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雖不能直接參與同化,但起到了動力作用。其目標又分為“接受”、“反映”、“
價值化”、“組織”和“體系性格化”五個層次。高中生是不易達到較高層次的,一般達到“價值化”就不錯了。情感目標的達
成,離不開認知學習,即在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現象的探究活動中才能形成。所以情感目標的達成要從認知學習開始。
篇7
在這全新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新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也應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樣,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積極構建以新課程理念為靈魂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結構和富有可操作性的嶄新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為此,筆者進行了積極的探究與思考,在學習借鑒并融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創新思維理論的基礎上,探索、構建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一、正確認識自主學習模式
自主學習模式就是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健康的情感。
二、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步驟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結合思想品德的教學特點,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設計的課堂教學基本步驟和程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自主學習的動力。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的學科,這些特點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說世界就是書本,我們在利用好教材上中的概念、原理、事實、教學背景、教學材料的同時,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比如說教材上的一些事例對學生來講是陌生的:可能是講城市的事例而農村的同學不了解,也可能是講農村的事例而城市的學生不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關注的話題或者開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舉一些身邊發生的事例,還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活動形式:如游戲,小品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但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十分輕松的學習環境,還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既想學樂學,又能學好。
(二)創設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學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不少教師怕自己講不深、講不透,學生聽不懂、不會用,所以上課形成“滿堂灌”、“一言堂”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和否認了學生的主體價值、低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忽視或壓抑學生的獨立要求,從而導致學生獨立性的不斷喪失。依賴性增強,很多學生認為:反正老師要講的,我們不必先預習或者去思考,這種教學模式要提高教學質量談何容易?教師只有支持和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中來為他們創造一個,學生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而要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就需要教師采取一些積極的教學方式方法:
1.問題教學法?!八枷肫返隆闭n教學應力求讓學生在認識活動中處于懷疑、困惑、探求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使學生積極思維而不斷提出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2.情境教學法。為了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情境,提供一個 學習背景,讓學生只身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思維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學生創造一個自學向上的求知環境.
3.探究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法首先以問題為中心,問題主要源于教材又和實際社會生活相結合。
(三)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會學
在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所謂教學,就是教學生自學也.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調節,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一,引導學生學會確立學習目標。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知道哪些內容只是了解,哪些必須理解,哪些需要領悟,哪些學會初步運用,哪些要綜合運用和創造性運用。
第二,指導學生選擇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幫助學生學會確立學習目標的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選擇達到目標最恰當的學習方法。比如對需要了解的知識,讓學生篩選和濃縮,使之更凝練。
第三,指導學生學會調控。在思想品德學習中,要善于運用所確定的目標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饋信息調節自己的下一步學習。
第四,指導學生學會總結。要指導學生善于不斷地總結在學習上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不斷發現適合自己高效的學習方式。
三、構建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意義
1.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轉變
本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引人課堂,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學習氛圍,引入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實現了以知識為中心到以能力為中心的轉變
篇8
關鍵詞: 自主學習 講學稿 分組教學
一、自學教學的理論基礎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曾說:“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教師教授、板書,學生耳聽、筆記。然后教師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驗,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所需要接受的知識量越來越大。在校學生的學習面越來越廣,壓力也相當大。在這樣的環境下,改變單調的教學模式,讓自學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模式,成為了現代高效課堂的必備因素。因此,我校在校長的領導下,認真學習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了解并研究杜郎口中學的“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教學手段,力爭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效能,在課堂上高效地完成預期的目標。
二、自學教學的操作方法
作為一所農村中學,我校率先嘗試運用“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識增強了,老師從駕馭學生的施教者變成了謙虛的組織者。因此,我針對自學教學的操作方法談談看法。
1.分組學習
(1)先摸底,后分組,讓組間學生有層次。
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營造小組內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學習氛圍,創造“兵教兵”的理想學習環境。傳統的語文課上,總少不了老師給學生默寫詞語詩句,之后老師辛苦批改,然后發下去訂正。實現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以后,大大提高了讀背默的效率,每一小組都有英語小組長,課前每次早自習期間,語文小組長會主動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詞語默寫,之后小組內6個人互批,各自訂正。為了增強學生自測的動力,我們為每一小組取好組名,如“奮斗組”“團結組”“自強組”……每次自測之后的滿分同學會為自己小組爭取到一分,公布在班級學習園地里,一個月進行一次評比,頒發獎品,這樣,同學之間會互相督促,學習情緒高漲。
(2)分組形式多樣,制造新鮮感。
有時需要學生討論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可能課堂氣氛會沉悶,特別是夏天下午的課,學生精神狀況欠佳。這時,老師可以采用臨時的多樣形式來分組,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一節以講古文為主的語文課上,我發現有些學生打瞌睡。于是就讓大家尋找班級同學的眼睛,和自己第一個對上眼的同學,就是你的合作伙伴,你可以快速走到他身邊,站著聊一聊我出示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點。這樣,因為討論的對象發生了改變,并且都站立起來了,學生一下子有了精神,很快得出了結論,我出示的句子都是有詞類活用的詞語,最后我們很快總結出了詞類活用是要改變詞性,翻譯時一定要注意,接下來讓學生試一試,氣氛已經相當活躍了。
分組學了固定搭配組員以外,偶爾也要編排臨時小組,讓學生有新鮮感和樂趣。
2.出示目標
任何的學習都需要有預期的目標,所以,在要求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環節之前,出示學習目標很重要。老師要制定好課堂目標,配合精心準備的課前預習題發給學生,也就是講學稿。比如在上《藤野先生》一課時,我們提出目標:①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②了解本文運用兩條線索組織材料的寫法。③體會魯迅先生深厚的師生情感和強烈的愛國情感。目標明確,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目標,自主逐條對照落實,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
3.指導方法
要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做到“先學后教”,如何“先學”,是老師要研究。
(1)簡單的內容,老師應圍繞知識線索、教材的結構引導學生課堂內外自學;復雜的重難點、考點知識,則應具體指導,解決學生目前學習的困惑。所以,讓學生自學,并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降低難度,僅僅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詞語和詩句。而應該是課前布置最基本的需要掌握的內容,讓學生預習,通過小組互測,達到掌握。但是針對一些典型的句式,品味作者的潛臺詞、影射的感情,就需要老師在課上設計恰當的問題,學生討論和老師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2)指導學生做好筆記,準備一本筆記本,對于新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平時下發的學習資料都要分類裝訂在文件夾里,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資料。還需要準備一本摘記本,把平時作業和測驗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摘記好,適時地要求學生對一周學習語文的得失進行自我評估,揚長避短。
(3)老師可以介紹一些語文讀本給學生,如《讀者》、《萌芽》、貼近中學生的讀本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課外自主閱讀的方式開闊閱讀視野。
4.適時點撥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障礙,作為自學課堂的組織者――教師,這時候適時的點撥啟發是至關重要的。它就像一個樞紐,可以把學生引入一個更開闊的境地,尋找更深層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學《藤野先生》中關于魯迅思想轉變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搜集文中信息時出現障礙,這時老師可以預先設計好一張表格,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出現的人物、發生的時間、做的事情。表格填好后,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了整體的認識,再根據問題有目的地尋找答案,這時文章的情節就有跡可循了,難度也大大降低了。
學生在語文作文中常常覺得頭疼,沒有下手的地方,這時候老師適時讓學生列出作文要求中所要用到的詞語和材料。比如在以“感動”為題的作文訓練中。老師先讓學生回憶身邊感動的事情,然后提供合適的材料,啟發學生的思維,如:“同學情”、“媽媽的愛”、“一棵石榴的感動”等,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再引導學生從寫一遍作文的最簡單的結構,如“三段論”,“總分總”開始著手進行文章的構思,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優美的句子,這樣做了適當的點撥提醒,學生不會出現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況,變得有跡可循,也更愿意努力嘗試完成任務。
5.適時激趣
(1)采用有趣的形式。
自主學習不是在課上放任自流,也不是永遠小組討論,一成不變。老師需要花點心思,適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譬如新教授的課文,要求學生在課上背誦,這時候老師可以讓每組6個成員按照1號到6號的順序,以接龍的方式每人背一句,本來有惰性的同學也因為這樣的活動被“逼上梁山”,只好參與。我發現這樣的背書方式使得效率大大提高。
(2)課上的剪影。
平時上課可以讓一位老師幫忙隨機在課上抓拍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時的照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照片后,選一次課間,選擇輕松活潑的詩歌改編的流行歌曲,用多媒體播放給班級同學聽,每個同學都能感受到活躍的課堂上留下來的生動畫面帶給自己的喜悅和成就感,對自己照片中討論的話題一定也記憶猶新。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也激發了學生課上自主學習的熱情。
(3)老師和學生共同創作。
在教學小詩時,為了讓學生有創作的熱情,教師可以和同學一起在課上比賽駢進,可以師生臨場共創打油詩,也可以師生好句妙連,學生的思維會頓時活躍,課堂氣氛變得充滿活力,學生自然提高了學習興趣。
6.拓展探究
自主學習之后要滲透傳統的方式,需要鞏固已經學習的知識,在講學稿設計的過程中,要在最后一項中加入“探究作業”一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的探究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設計一個問題是很值得的,它可以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通常這種問題不是可以臨場發揮的。對于比較難以把握的題目,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探討。
7.總結復習
熱熱鬧鬧的課堂不是為了擺樣子,求花哨,我們要追求實在的收獲,一節以自主學習為主,探討為主要形式的新穎課還是離不開傳統的總結反思的,我們需要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點,可以對課上遇到的一些問題寫下自己的思考,以一課一結的方式讓知識更系統,成為知識鏈,真正打造有效課堂。
達爾文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是每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需要長期不斷探索的課程。新課程的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篇9
一、以生活為導向,拓展探究空間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從蘇教版教材內容也可以看出,數學教學內容離不開生活情境。這也提醒著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拓展知識形成空間,以情激趣,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學生的身邊有許多有趣的事包含著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教學活動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意義地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現實問題情境,有助于拓展學生探究空間,喚醒學生的認知系統,逐步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
如教學《認識鐘表》時,在二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已經有了很多關于鐘表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看動畫樂園的時間……雖然這些認識是無意識、感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為學生學習“認識鐘表”提供了經驗基礎。課前,為了了解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情況,我先讓孩子撥出一時,巡視了一下,發現大多數孩子知道分針長,時針短,知道把針指著一,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撥對,基于這樣的了解,在課的設計上,我將重點是介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難點放在認識大約幾時上面。認識整時是,我基本上是請學生動手試一試,請會撥整時的孩子介紹自己的經驗,給其他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適時加以引導。很快,孩子們都認識了整時,會動手撥一撥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情境素材取自于生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又把生活問題數學化,培養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探究的空間。
二、以知識連接點為導向,激活探究思維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實質上是新知識與已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聯結的過程。對與新知識聯系最緊密的舊知識的理解掌程度,必然影響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要求教師教學時要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建立新舊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有利于激活學生探究思維,為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提供最佳路徑。
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首先教師先與請大家一起回憶一下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都可以用“底×高”表示。這時候老師再接著問,“那么三角形的面積能不能也用底×高表示呢?”這時候學生可能會多加思考與討論,老師再通過與大家一起動手,運用“轉化”的思想,將今天所學圖形,先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圖形,讓同學們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用舊知解決新知,既鞏固舊知識又加深了新知識的印象。利于學生探究,便于學生更快更牢掌握新知。
三、以問題為導向,激發探究興趣
古語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境把問題設在學生有疑之處,這樣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而問題一旦得以解決,學生就會有“柳暗花明”的感覺,有極大的成就感,從而激起進一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比如黃愛華老師研究的“大問題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先要與同學們建立好師生關系,學生在與新知識建立了一定關系的基礎上,針對本節課主題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多種方式下,師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但問題,即:是什么?問什么?怎么辦?然后整體呈現出來。學生在提出“大問題”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與小組內同學合作探究,既有了明確的方向,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四、以數學活動為導向,體驗探究樂趣
例如教學《平均數》時,當學生對平均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后,要進一步探索平均數計算方法。學生很快通過計算的方法求出結果,那“移多補少”是不是可以省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后者是理解“平均數意義”的重要方法,學生通過動手移一移,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機會,同時提高了學習的樂趣。
五、以思維為導向,提高探究能力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就有了方向。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更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學要把思維訓練貫穿在課堂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引領學生思維從感性走向理性,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能力。思維的廣角有多遠,天地就有多遠。只要數學課堂有明確的導向,學生的思維肯定會活躍起來,課堂將是一個思想火花迸射的課堂,一個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課堂。
篇10
關鍵詞:探究;手段;因素;激發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7-0190-02
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奠基。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更要積極勇敢地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情境——激發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
在語言學習活動中不僅僅是聽覺、視覺,需要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其中,這樣可刺激大腦皮層,激發興趣,加深理解和記憶,強化學習效果。要想做到這一點,避免學生“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現象,教師應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實物時,呈現實物或者圖片效果較好;在學習cat,dog,tiger,sword時,教師先畫一些簡筆畫來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講授jump,run,dance,sing,instruct,beg等動詞時,可讓學生做一些動作,或者動畫演示使學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這些動詞;在講授課文時,比如《The Moon-light Sonata》時,我們可以利用光碟放貝多芬的《月光曲》,在優美的樂聲中,把同學們輕松地帶入這一課。例如Book 3 Lesson 50《Standing room only》(《只有立足之地》)一文,讓學生討論“What problem will be brought by the population problem?”(人口問題將帶來什么麻煩?)學生在討論時,使用大量的新材料,利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提高了學生自主思維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有意識記憶能力,同時使新舊知識緊密地結合,達到了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也得到了充分發揮。
二、藝術——激起學習動機的手段
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感到新鮮、好奇,但學習時間長了,學習內容復雜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低落下來,因此我們應該摒棄以前的強迫式的教學方式,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始終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快樂的、有趣的,而不是令人厭煩的。學生在放松、開心的環境中學習收獲最大。同時,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快樂,比如利用學校現有的多媒體系統設計制作教學軟件,使教學信息更加優化,使學生能直接感受到英語的運用環境,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需要。例如在學習了買東西一組單詞后,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商品”,如:clothing,并用英語表演購物。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地鍛煉了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使他們擺脫母語進行交際,對英語的思維極其有益,繼而可創作或設計一些小劇本或游戲,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練習、表演。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會話基礎后,可讓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自編對話,進行會話練習,甚至即興對話、演講。必須注意要讓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交際、活動的機會。因此制訂教學方案時要多層次地對話,操作時要分層次訓練,讓全體學生的學習需要總處于活動的狀態。
三、嘗試——激發成就動機階梯
心理學認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激勵其進一步成功的努力,學生共同的心理特點是表現欲極強,尤其在由于這種表現的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時就特別興奮。因此我們應該善于利用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競賽、小組積分、流動紅旗、男女對抗賽、限時記憶賽等多種形式的競賽,并及時對優勝者給予表揚和鼓勵。例如,在我上課的過程中,我就采用了男女生進行比賽的方法,有時男生不服輸,有時女生不服輸,所以他們課下就會花很長時間去預習,這就達到了男女對抗賽的目的。在復習單詞時,我就讓每組出兩個學生到講臺上來,每人抽兩張紙條(寫著單詞的漢語意思),然后這兩個學生可以畫圖表示,可以做動作表達,可以說話但不能說出單詞的漢語意思,然后讓別的同學猜,猜出漢語意思,然后拼出英文單詞。這樣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揮特長,嘗試成功后的喜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激勵機制,多引導,學生就會時時處處感到自己在進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就會獲得成功,并體驗到成功。
四、反饋——增強學習動機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