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建設范文
時間:2024-01-16 11:4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人們堅信以計算機、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優化學習過程,構建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現代信息技術開始從城市走向農村,從高校延伸到中小學甚至學前教育領域,不少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對現代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抱以較高的期望,然而現代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用理論和實踐研究并沒有像中小學領域、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領域成熟。“學前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研究始終處于邊緣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因為研究主體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興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學前教育本身的邊緣化。”[1]因為學前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長期存在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嚴重匱乏、城鄉發展極不均衡、師資隊伍不健全等問題,甚至一些地方“入園難”的問題都很突出。如果連基本的“入園”都得不到保證,那么所謂的學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擱淺。
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一線教師對學前教育信息化進行理論與實踐探索。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中以“學前教育”、“幼兒園”、“幼兒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術”等為主題詞進行專業學術檢索,時間限定為2007—2012年①。檢索到相關文獻496條記錄,其中碩士論文42篇,學術期刊439篇,會議論文2篇,報紙類13篇;2007年至2012年間,文獻數量呈上升趨勢,如圖 1所示。
筆者借助陳超美開發的知識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II版本,對496條文獻記錄進行主題詞提取,以期全面、可視化地呈現近年來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得到學前教育信息化關鍵詞網絡時區視圖,如圖 2所示。
從圖 2可以看出,2007年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熱點最為集中和豐富,中心影響度也較大。其中,“多媒體課件”、“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手段”、 “多媒體技術”、“教學活動”、“整合”等關鍵詞成為這一年度的研究熱點。2008年至2012年,研究熱點平穩過渡,從過多地關注信息技術逐漸轉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學習興趣”、“教育資源”、“教學情境”、 “信息化”、“學科整合”、“家園共育”、“電子白板”、“交互式”、“網絡平臺”、“信息化建設”等熱點詞的出現全面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發展。
盡管學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較多的關注與研究,但我們還缺乏對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狀態及存在的問題,就不能保證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全面了解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非常有必要。根據圖 1和圖 2,結合與學前教育信息化相關的496條文獻內容,本文從政策法規、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應用等五個方面對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進行闡述。
二、學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規與標準制定初現成效
學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規該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范,標準中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幼兒園教師具備信息技術知識對幼兒園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學活動開展、家園合作、科研水平起著積極的作用,是信息化時代對幼兒園教師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基礎教育中要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良好習慣,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習慣的養成,必然要求幼兒園處于良好的信息化環境中:擁有適宜的信息化基礎設施、豐富適宜的信息化資源、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幼兒園教師等,才有可能實現這些目標。
2012年9月,“全國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開始建設,該系統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監測國家學前教育重大項目和各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該系統的開發與運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也是推進學前教育科學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國家政府層面的政策、決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區也早早意識到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性,開始學前教育信息化實踐,制定相應的規定和標準,以此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
2009年,《北京市學前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2008—2010年)》[3],該行動計劃認為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信息化作為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亟待建設與發展。該行動計劃以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與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導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為主要目標。三年內要在北京各區縣建立60個學前教育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從而促進全市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北京地區的高質量、安全、穩定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學前教育的資源共享、信息傳遞、網絡交流;普及示范幼兒園及一級一類幼兒園網絡平臺的建設,逐步推動、引導其他級類和性質的幼兒園的網絡平臺建設;提高各級各類幼兒園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廳制定《浙江省幼兒園裝備 規范(試行)》(浙教辦技[2009]173號)。該規范將信息技術裝備配置單獨列為一項,其中計算機教學辦公配置、網絡中心、閉路電視系統屬于選配項,廣播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屬于必配項。2011年,江蘇省教育廳印發《江蘇省幼兒園信息技術裝備標準》,對幼兒園信息技術裝備標準的要求有:每個班配備有多媒體系統,每個幼兒園配備網絡辦公區,要建立幼兒園網絡校園,幼兒園廣播系統及幼兒園安全監控系統。
2011年《上海市托幼園所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配置要求》(滬教委基[2011]88號)。該要求從園所網絡環境配置、園所基本配置到班級信息設備配置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幼兒園除了配備1個多功能活動室,示范園和各區縣信息化實驗園可按需配備電子白板、視頻會議系統;示范園和各區縣信息化實驗園可按需配備多媒體資源室,提供可訪問連接互聯網或區教育網、園所內部資源的電腦,供教師或幼兒、家長訪問相關多媒體資源;建議每園配備一定數量的筆記本電腦,提供給教師用于移動辦公和外出學習培訓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廳印發《河南省幼兒園辦園基本標準(試行)》(豫政辦 [2012]169號),標準中將電視機、DVD、錄音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產品作為園所的必配設備,而辦公計算機、打印機、數碼相機、攝像機、投影儀、視頻展示臺、廣播系統等較高一級的多媒體設備則根據園所的經濟實力選配。
此外,在天津、遼寧、吉林、四川、重慶等地也相繼了相關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文件,從幼兒園教育技術裝備到數字化網絡資源建設等方面都提出具體要求。
這些政策、法規及標準的制定推動了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設與評選,積極推動了幼兒園所信息化建設,形成鮮明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北京市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4]從2006年就開始“信息化建設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學等于一體的網絡運行模式,以幼兒園信息化管理促進教師發展、保障幼兒園安全、推進家園共育為目標。北京市豐臺區芳莊第二幼兒園[5]在“十一五”期間,形成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框架,建設了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化資源平臺、信息化溝通平臺。上海市學前教育信息化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從最初單一的信息逐步拓展到涵蓋管理、教學、培訓、支持的綜合服務領域。[6]
盡管近年來國家的政策對學前教育信息化體現出較多的關注,各地也在積極地實踐探索。但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之路才剛剛起步,從當前發展現狀來看,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為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圍,各省市地區應根據當地現有的經濟水平適宜地制定學前教育信息化法規、標準。
三、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
經費投入是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據有關統計顯示,我國學前教育經費占教育總經費的比例只有1.3%,而國際平均水平為3.8%,由于政府保障水平低,導致學前教育中民辦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區民辦幼兒園的比例高達80%以上[7]),同時辦園質量參差不齊。[8]我國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觀上區域發展不平衡,微觀上內部應用不協調,學前教育里的“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實現教育公平的嚴重障礙。幼兒園的網站、局域網等設置都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請企業代設,所以一些經濟實力并不雄厚的民辦幼兒園就脫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軌道。[9]當前幼兒園信息化基礎設施已成為推進學前教育信息化進程的瓶頸,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幾乎可以100%地實現網絡連通,信息化設備不斷升級更新。但對于一般的城市來說,離這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而對于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這樣的目標遙不可及,因為基本的“入園”問題還未解決。
東部地區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經費投入比較充足,發展得比較充分;而中西部地區,由于基本的園所建設及普及問題仍未解決,幼兒園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未受到重視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條件的省市在學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區的幼兒園已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當中,建立多媒體活動室、幼兒班級里也配備了電腦、電子白板、投影儀、DVD等硬件設施。部分發達地區還配置有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教學課件平臺,基本實現了“園園通”。
西部地區,以蘭州為例,幼兒園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處于較低水平,人們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理解還比較狹隘。其中幼兒園的配置率達到70%以上的設備有聯網的計算機設備、錄音機、電視機,其中錄音機的配置率達到了92%,而投影儀和幻燈機、數碼攝(照)像機等的配置率則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兒園配置有多媒體教室,有38%的幼兒園配置有廣播系統,只有24%的少數幼兒園配置了專業計算機教室,而視頻會議室、報告廳等其他信息化教學環境配置寥寥無幾。[10]而中部地區的硬件設施配置也不夠完善:盡管所調查的幼兒園100%的配備有電腦、打印機、掃描儀和數碼攝像機等設備,但是人均占有量卻呈現顯著差異;省示范幼兒園的電腦人均占有量為0.073臺,市示范幼兒園的電腦人均占有量為0.04臺,民辦幼兒園僅為0.02臺。[11]
相對而言,上海地區的學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是走在全國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兒園可以通過撥號或ADSL上網,建成園內局域網的就占61.5%,教師可使用的設備主要是計算機、VCD/DVD和錄像機。2004年,上海市還為幼兒園創建了“園園通”管理應用平臺,截至2011年,“園園通”公辦園覆蓋率達到100%,為全市18個區縣,近千所幼兒園的3萬多名教師、20多萬戶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兒園寬帶安裝率達到73.4%,各幼兒園計算機平均擁有量為13臺。2009年,各區縣園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設備的升級更新,實現班班有計算機、園園通寬帶,根據區縣、園所實際,添置、構建了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教學課件平臺,添置了電子白板、投影儀、數碼相機等大量信息化應用設備。[1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 020年)》中強調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面對經費投入的比例與發展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所需大量經費的矛盾,我們應積極與社會各界建立合作,讓更多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優秀企業共同參與到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中來。
利用社會力量推進和發展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園(又名安康“公益”網絡項目)。2001年,IBM公司與我國教育部合作,將“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項目引入中國,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國的學前教育機構捐贈了3400多套總價值6800多萬人民幣的“小小探索者”兒童電腦和配套軟件,在全國范圍內150多個市、縣建立起了600個“小小探索者”兒童電腦中心,直接或間接培訓教師超過1萬名。“小小探索者”項目以捐贈多媒體兒童學習中心及配套的教學軟件為基礎,通過為合作幼兒園組織教師培訓,促進教師進一步探索幼兒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的轉變,提高幼兒園教師運用現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進教師們專業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兒園、519154位老師加入安康計劃。吉林省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起點就是安康家園。針對吉林省私立幼兒園多、信息化支撐程度低、建設資金幾乎為零的現狀,安康家園雪中送炭,“借力”推進了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14]
我們應參照各地區的經濟水平和地域特點,根據幼兒園的不同等級,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層推進,逐級展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改善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性差異顯著的現狀。比如,在發達地區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加快構建信息化學習環境,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所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服務功能,探索適宜幼兒園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新模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城鎮學校可以加大普及和推廣互聯網、“園園通”,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培訓。沒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傳統的信息技術設施配置,如錄音機、電視機、攝像機、DVD等。
四、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嚴重匱乏,專業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是實現信息化的保證和重要支撐,是支持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礎,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質量。“集成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資源共享是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兒教育資源庫(滿足幼兒園教學需要)、專題學習網站、教師博客、各園課件制作素材庫等。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主要依靠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兒園、教師、家長及部分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來完成。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門都建立了學前教育網站,幼兒園也有自己的獨立網頁、班級博客、家園互動平臺、幼教主題論壇等一系列的網絡資源平臺。如中國學前教育網、上海學前教育網、浙江學前教育網、山東學前教育網、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網(http://e-predu.com,河南大學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辦)等網站上的內容更新速度較快,內容豐富。這些網站大都傳遞國內外學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導學前教育的最新理念,為領導決策和學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務,為全社會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務。
但專門為幼兒提供學習的網絡資源較少,適合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軟件開發技術在國內還很不成熟。在蘭州,幼兒園網站(網頁)普及率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兒園宣傳、教師間分享教學信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等方面,而為幼兒提供的自主學習資源幾乎為零。[16]上海學前教育網是上海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匯集國內外學前教育專業信息的資源庫,更是集聚上海市優秀活動設計、課件、素材等的課程資源庫。上海學前教育網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兒園課改成果,凝聚各方專家、名師,悉心打造優質的學前教育專業資源,相繼推出幼師、家教、早教頻道,重點建設“課程教材”、“06游戲”、“06醫院”、“06廚房”、“06悅讀”、“家教”、“03寶寶養護”等欄目。通過優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兒園課程資源,有效減輕了教師負擔,提升了幼兒園教學質量。[17]
相比之下,國外的兒童教育及社交網站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2012年國外評出最受歡迎的15個兒童網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網站每月訪客量近500萬人次。國外的兒童網站專業性強,分類明晰。如網站的內容一般包括教育類、娛樂類和成年人類(針對老師和家長),其中教育類網站下又細化為動物、藝術、數學、音樂、科學、太空等七小類。并且這些網站的內容絕大多數以玩為主,是為了讓兒童了解一些他們平時比較少接觸的東西,而不是讓孩子記住什么知識。這些網站也都定位準確,根據網站內容分級,讓相應知識水平的孩子去學習相應的內容。關鍵的一點是國外的兒童教育網站還關注培養兒童的媒介素養,它們會教孩子如何在上網過程中保護自己的隱私,還專門為家長設立了“for Parents”網頁,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提供建議。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匱乏是阻礙幼兒園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兒園配備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也無法在實際的教學和管理中發揮作用。另外信息化資源的專業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現有的資源很難滿足一線教師教學和科研需要。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要與當前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與特點保持一致,設計要符合幼兒學習的習慣和心理特點。同時,也需要專門的設計與開發人員參與,將幼兒園一日活動、教學活動、觀摩課等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以圖片、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整合呈現,并按照幼兒在各個年齡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需要,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專業的信息化資源,并借助基礎教育信息化網絡平臺或“園園通”進行共享。
五、幼兒園教師的信息素養不高,缺乏有效培訓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與管理中的應用是時展的趨勢,必將成為幼兒園教育環境中的重要因素。這對幼兒園教師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挑戰。幼兒園教師的信息素養關系到信息技術在 幼兒園教學中應用的效果,關系到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活動課程的整合質量,關系到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質量。如果幼兒園教師不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教學能力,那學前教育信息化將成為空談,信息技術也無法在幼兒園中發揮優勢,培養兒童在信息化環境下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也無法實現。而目前我國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整體水平不高,缺乏培訓機會,國家也沒有制定有關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標準。
自2005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后,就啟動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訓者的國家級培訓,并先后培訓了4萬名省(縣)級骨干教師;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先后啟動了一線教師的培訓工作,已有近40萬名教師參加了培訓。
與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相比,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兒園教師對錄音機、電視機、計算機等傳統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掌握得較好,而對投影儀、幻燈機、打印機、攝像機等設備的掌握水平較低,絕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從未使用過PowerPoint、Excel,多數幼兒園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多媒體素材的處理能力顯得尤為欠缺。[19]
缺少專業的培訓機會是阻礙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訓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區(以蘭州為例),只有64%的幼兒園偶爾展開信息化教學培訓,還有9%的幼兒園從未進行過與信息化教學相關的培訓,經常開展這方面培訓的幼兒園還不到總數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啟動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針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辦幼兒園(含部門、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轉崗教師進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訓。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訓中,都開設了專門的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提升現代信息技術使用能力。
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應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來提高教師水平。2010年全國幼兒園教師學歷的統計情況顯示,直轄市及東部地區以上海地區為例,幼兒園教師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專及以上為93.6%;而中部地區以河南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為0,大專及以上為60.3%,中專39.7%;西部地區以甘肅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為0,大專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專比例占29.77%。[21]
因此,對于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幼兒園教師來說,對學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已經趨于“個性化”,他們對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已熟練掌握,能夠根據本園所的特點進行適宜的信息技術應用,那么在培訓中則主要注重理念的學習,如聽專家講座、報告討論等形式。而對于中西部地區的幼兒園教師來說,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比較“大眾化”,雖然意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幼兒園發展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定位和開展學前教育信息化還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訓中除了學習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還應注重理念的學習和滲透。比如以教師主動學習為主導的參與式培訓,這種培訓方式不僅能使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學會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而且能有效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得到較廣泛應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進一步豐富完善家園共育的形式與內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優化教學活動過程,為幼兒的學習創造豐富的環境,創設主動學習情景。目前信息技術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幼兒園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兒園教育教學,三是家園共育。
信息技術在我國學前教育教學中得到相當廣泛的應用,不僅將信息技術與語言[23]、健康[24]、社會[25]、科學[26]、藝術[27]等領域的學科教學活動相整合,有的幼兒園還專門為幼兒開設電腦課[28],一時間引起家長和社會的熱議。在2006年,《上海市幼兒園應用信息技術的調查與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對該如何在幼兒園中應用信息技術這一問題時,多數人首先考慮的是設立專門的電腦教室,并開展計算機教育活動。這反映了當前學前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觀念還未轉變,未將計算機作為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影響嚴重。
雖然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但實踐的多,學術研究的少;新聞報道的多,用實驗和數據說話的少。網絡上不乏各地幼兒園教師共享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教學的主題案例、視頻資料、課題研究等,如北京市豐臺區芳莊第二幼兒園計算機信息技術課題組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幼兒園區域游戲整合的研究報告》[30]、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31]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項目編號:JG05161)、“幼兒信息素養初步形成之研究”(項目編號:4-05-21-085)等。“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也在網上公布研究會“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項課題,其中有關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方面的課題有:“信息技術(多媒體)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研究”(政治部幼兒園)、“影響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融入幼兒園教學的因素研究”(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合作和溝通的實證性研究”(廣州);[32]但這些大多是地市、基層幼兒園所或研究機構的實踐心得,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持和研究深度。
篇2
關鍵詞 學前教育;信息化;數字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1)36-0126-02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ormatization in Preschool//Wang Ji
Abstract Although China has seen great progres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in kindergarten, the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un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ncongruity in implement which is result from the missing of development paths.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the building of assessment index and the development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assessment index.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digital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Educatio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China 121000
信息化作為一種技術因素對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各國都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然而當信息化研究從城市走向農村、從高校覆蓋到中小學,幾乎遍及教育實踐中的各個領域時,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卻較少引起人們關注。這種研究上的偏失除了因為研究主體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興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學前教育本身的邊緣化。但社會的發展使學前教育越來越成為一個焦點話題,國家也因此做出積極發展學前教育的決策,并明確指出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1]。在這個背景下,梳理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現狀和問題,進而找到一些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對策,對于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現狀
隨著學前教育地位的提升以及人們對學前教育信息化認識的深化,學前教育信息化取得一定進展。
首先,學前教育信息化有了良好的外部氛圍。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首次把學前教育擺在國家教育總體戰略的重要位置,這種政策支持給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圍。
其次,學前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逐漸深入。在早期介紹借鑒國外信息化情況的基礎上,我國的學者近年來開始本國、本地區的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并出現一些研究成果,在幼兒園英語教育[2]、禮儀課程[3]等許多領域進行了有意義的本土化探索。
最后,學前教育信息化實踐穩步推進。我國的學前教育實踐也超越了早期的理念上的數字化學習空間[4],出現許多學前教育的多媒體網絡課件,甚至出現一些專門面向學前幼兒的專題學習網站。另一方面,多元主體的加入使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實踐發展迅速。從2001年起,IBM公司就與我國教育部合作,通過“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項目,為600多所學前教育機構的信息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5]。
2 學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成果固然可喜,但我國開展學前教育信息化工作時間尚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問題突出表現為宏觀上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和微觀上內部應用不協調,而這不協調根本上是由于缺少一個系統的發展規劃和明確的發展目標。
2.1 宏觀上區域發展不均衡
各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即使在同一地區,信息化水平也因幼兒園的不同而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學前教育里的“數字鴻溝”已經成為教育公平的嚴重障礙。例如,在信息化水平較高的上海,截止2009年,上海的各區縣園所就已經全面完成信息化設備的升級更新,實現班班有計算機。到2010年,上海的“園園通”公辦園覆蓋率達到100%,越來越多的民辦幼兒園也加入“園園通”系統,其中黃浦、奉賢民辦園的應用分別為80%和100%[6]。而在一般城市這些目標還遠未達成,更不用說邊遠地區的一些幼兒園了。
2.2 微觀上內部應用不協調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包括教師、基礎設施、軟件、教學模式以及外部環境等多種要素的復雜系統,如果缺乏規劃就容易顧此失彼,導致應用上的低效甚至無效。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濫用、機械使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不但無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反而會影響師生交流,限制幼兒主體性的發展[7]。實踐中常見的信息技術濫用現象其實是教師與信息化設備不匹配的表現。此外,也有一些購置了設備卻沒有配套軟件,導致設備成為擺設的現象,這是硬件與軟件不匹配的表現。還有一些不顧幼兒園的教學目標,盲目使用信息技術灌輸小學才學習的學科知識,使信息技術成為“電灌”的工具的現象,這是教學模式與信息化不匹配的表現。如此種種不匹配現象,本質上是教育信息化內部應用的不協調的表現。
2.3 發展路徑不明確
這種宏觀上的不均衡、微觀上的不協調,根本上是由于當前學前教育信息化缺少一個明確的發展規劃。雖然大家能認識到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意義,而且往往也將信息化作為幼兒園的辦學標準的一個指標,但相關指標的界定不夠清晰,就信息化發展本身缺乏一個統籌教師、硬件、軟件等各要素的標準體系。這種標準的缺失,直接導致各學前教育機構按自己方便,隨意購置信息化設備,造成信息化發展動力的缺失以及微觀上發展的不協調,使學前教育信息化缺少一個明確的發展路徑。
3 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對策
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除此之外,還要關注軟硬件建設,特別是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3.1 加強軟硬件建設
硬件設施和配套的軟件資源是信息化的基礎。許多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較好地區都是以計算機、網絡以及配套的資源建設為突破口的。當前,雖然部分地區取得一定成績,但整體來看軟硬件設施建設情況與學前教育的客觀需要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仍然是重要任務。
3.2 建立一套完整的學前教育機構評價指標體系
開展教育信息化評估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個綜合考慮基礎設施、軟件、硬件等內容的目標體系,客觀評估一定時期學前教育信息化目標的實現情況,能更好地引導教育信息化沿著高效務實的方向發展。當前許多地區的幼兒園辦學標準中往往只是將信息化水平作為園舍設備的一個二級指標予以考察,相關指標界定并不準確,往往用電視、計算機等設備數量等片面的指標來代替信息化水平,缺乏整體性,直接導致信息化發展的不均衡和應用的不協調。因此,應該在信息化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建立有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指標推動信息化建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省略/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2]溫小梅.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英語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導刊,2011(4):39-42.
[3]孫碧華.信息技術對幼兒園禮儀課程的影響[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2):106-107.
[4]張伯邑.數字空間為學前教育提供了新平臺[J].學前教育研究,2003(4):48-49.
[5]楊昌江,夏軍.IBM和教育部攜手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0):91.
篇3
>> 基于有效產出的多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開發和應用 基于信息化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有效應用研究 幼兒文學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與有效利用 探討檔案信息數字化建設的有效開發與充分利用 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教學的研究 家庭信息化平臺的開發與發展 幼兒園信息化建設有效策略的研究 信息化條件下幼兒教育的有效性 學歷信息數字化平臺的開發與利用 幼兒園課程資源有效開發與利用的策略研究 幼兒園班級家長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有效策略 淺議醫院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 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與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接軌 歷史信息化課堂的有效創設 衛生信息化的有效提速 構建信息化平臺,有效實施家園互動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 利用會計信息化,有效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 如何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機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胡伏湘.高校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化校園的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5(10).
[3]賀志強,張京彬.教育資源建設的項目績效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同志們:
值此“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我謹代表鎮黨委政府向全鎮小朋友們致以熱烈的節日祝賀!向全鎮廣大少年兒童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向**金原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華歐香茗苑有限公司等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去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奮力趕超,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勁足的良好局面,全鎮上下風正氣順心齊,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鎮黨委政府將教育事業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加大關心和支持力度,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實施免費義務教育。落實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的撥付和管理;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還免收課本費并提供寄宿生活費補助。
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配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繼續實施中小學改擴建工程,新建中心小學9間教室,新建大嶺、大陳村幼兒園,擴建后顯溝幼兒園,改建河東、大蘆疃、麻溝河幼兒園,改造后河西小學、中心幼兒園和廒上幼兒園舊房,修繕了大嶺和許家村小學院墻。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幼師工資待遇,為中心幼兒園配備專職衛生保健員,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辦學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中學、中心小學創建**市規范化學校的基礎上,中心幼兒園通過了**市農村示范園驗收,徐家洼小學被評為**市規范化學校,全鎮**市級規范化學校達到3處,**市級規范化學校達到3處,**市示范村辦園1處。
三是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為中學、中心小學、許家村小學配備微機92臺,中學、許家村小學新上語音室,接收捐贈微機45臺。各校開齊開足信息技術課,全部學校達到市電教示范學校標準,實現以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
四是進一步提升素質教育水平。中小學、幼兒園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引領青少年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廣大中小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大使、文明使者,中學和中心小學分獲**市課外文體活動示范學校。
五是全力構建和諧校園。高標準實施農村小學“雙熱”工程,中心小學建成衛生許可伙房,5處村小改建餾飯伙房,加強學生班車管理,進一步解決了學生交通和飲食衛生安全問題。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狠抓學校周邊環境治理,依法取締非法幼兒園。募集資金10萬余元捐贈慈善事業和資助200名貧困家庭學生,為中心小學爭取到慈善資助款10萬元,營造了“真情塑造未來”的優質教育服務氛圍。
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是我們偉大事業的希望所在。在努力培養教育好少年兒童上下功夫,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村、各單位不同程度地為教育辦了很多實事和好事,為少年兒童創造優越的發展環境做出了很大努力。希望社會各方面、各界人士繼續攜起手來,切實貫徹兒童優先原則,積極解決兒童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共同營造健康和諧的少年兒童成長環境,為促進全鎮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是天真爛漫的紅領巾,明天將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要靠你們去奮斗。你們是幸運的一代,更是肩負重任的一代。在此,殷切地希望大家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承繼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從小發憤讀書,打好知識基礎,特別要培育創新精神,提高創造能力,做一個本領過硬的人;要從小鍛煉強健體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磨煉勇敢頑強的意志,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以實際行動來證明這個時代因你們而絢麗,未來的海青將以你們為榮!
篇5
>> 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探析 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困境及對策 我國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云南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對策思考 西部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困境與對策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研究 農村地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對策 西部農村地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農村學前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淺析農村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現狀 西部地區農村美術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關于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芻議 有關發展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若干思考 淺析臺灣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與啟示 黃石市農村地區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登陸時間:2012-11-30.
[3]J縣教育局. J縣2011-2012學年初各幼兒園分園年報數據統計表. 2011-10
[4]J縣人民政府. J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決定. J教發[2012]85號.
[5]J縣教育網. J縣幼兒入園不再難[EB/OL]. http:///index/content?id=893,登陸時間:2012-12-01.
[6]J縣教育局. J縣農村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項目建設規劃(2011-2013).
[8]J縣教育局.關于2011年民辦幼兒園評估情況的通報. J教發[2011]217號.
[7]J縣教育局. J縣關于加快全縣學前教育發展的決定. J教發[2012]85號.
[9]J縣教育局.關于2011年民辦幼兒園評估情況的通報. J教發[2011]217號.
[10]田景正. 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的現有基礎與發展定位——基于對12個省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文本的分析[J]. 學前教育研究,2012,(8).
篇6
1.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新疆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間取得了哪些成績?還存在哪些挑戰?
“十二五”期間,新疆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和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取得新突破。
(1)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逐步完善
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出專章論述和全面部署,明確了“十二五”時期的基本目標和工作任務。2015年,自治區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成為新時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行動綱領。自治區教育廳先后召開“自治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自治區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南、北疆片區推進會議”等,明確目標,提出要求。為做好基層學校設備應用的售后服務支持體系建設,新疆電教館啟動“新疆基礎教育信息化監管運維云平臺”建設,了《新疆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展報告》(2014年)白皮書。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作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實施主體,立足本地、本校實際,發揮主觀能動性,多方爭取支持,積極創造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全區上下初步形成了統籌協調促發展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機制。
(2)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十二五”期間,自治區堅持多方面支持、多渠道建設的原則,統籌中小學雙語現代遠程教育建設計劃、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項目,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寬帶網絡校校通覆蓋率由2011年的不足25%提高到55%,縣城學校和條件較好的農村學校基本普及校園網;全區已有75%的班級擁有多媒體設備;“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使得全區828個教學點全部實現了“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全區中小學生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6:1。中小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得到了大幅改善,信息化應用基礎條件得到了進一步夯實。
(3)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局面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間,加大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力度,通過引進、譯制、自制等方式,不斷豐富和廣泛共享優質數字教學資源。制作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學前教育專業漢語)》、《學前雙語中班、大班配套教材》、《幼兒教師培訓基本功?教學法培訓教材》、《中小學安全教育系列教材》等雙語教學資源并投入使用。通過購買的方式,完成與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上海韜圖動漫公司和新疆碧利雅科技公司等三家單位8個G的雙語教育資源建設的合作,資源已陸續上傳至新疆遠程教育網供各地免費使用。開發建設了集雙語教育資源庫、資源管理服務、標準化雙語交互教學、MHK模擬測試、應用監管以及E學校“一庫五平臺”為一體的新疆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儲存教學資源15T,注冊人數達到21.4萬人,教師下載應用達到350萬人次。通過有效的安全審核機制,教師上傳資源達到40萬條。“平臺”已經成為全區中小學教師獲取、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的主流平臺。
援疆資源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浙江、上海、江蘇提供了156GB、1.7萬條教學資源。深圳、福建、天津、河北、山東、遼寧、吉林已經達成免費支援意向,正在進一步落實。
(4)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力度不斷加大
“十二五”期間,通過組織各類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活動,大幅度提升了我區中小學教師整體信息技術水平。通過新疆遠程教育網遠程研修的方式,組織開展“自治區中小學雙語現代遠程教育建設計劃網絡遠程培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全員培訓、全區初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 對10.8萬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學科培訓,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明顯增強。2200名中小學校長參加“中小學校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遠程培訓活動。編印、配發了維吾爾語信息技術教師校本培訓系列教材。充分發揮《新疆教育信息化》漢語、維語兩個版本微信公眾平臺,大力推廣教育信息化新理念、新方法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應用方面的操作。各地結合本地實際,通過各種方式開展了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
(5)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現初步融合
“十二五”期間,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應用逐步深入。2012年,組織開展了教育信息化小課題研究活動;2013年,舉辦自治區首屆雙語課件大賽;2014年,以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為目的,舉辦中小學雙語教學說課大賽和說課展示活動。參加的國家項目“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全區有57000名漢語教師參與,曬課37332節。為滿足民語言教師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需求,新疆電教館單獨研發了民族語言曬課平臺,全區有5000多名民族語言教師參加曬課活動。初步形成了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
“十二五”期間,新疆教育信息化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些成績與日益發展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本身的現代化發展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1)一些地方和學校對推進教育信息化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還不到位,農村教師特別是民族語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弱,信息化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2)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特別是雙語教學數字資源總量不足,民族語言資源少,多頭管理、標準不統一問題比較突出,共建共享和雙語教學資源體系化建設機制尚未形成。
(3)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不均衡,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寬帶入網率不高,45%的學校尚未接入寬帶網絡,信息化建設“重硬輕軟”問題仍然一定程度存在。
(4)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多數地方和學校沒有教育信息化的專項經費且投入不足。
(5)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總體數量不足,素質不高,技術服務保障體制不完善。
2 . 地廣人稀與雙語教學是新疆教育面臨的兩大難題,那么新疆是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資源共享和促進雙語教學的呢?
網絡和信息技術最大的優勢是突破時空限制實現資源共享和交流互動快捷方便,我們在現有條件基礎上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努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雙語教學。
(1)信息化對新疆教師培訓工作帶來了很大便利
新疆地廣人稀,雙語師資短缺,有的學校離縣城200-300公里,集中培訓會影響有些學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成本也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開展教師遠程培訓,將最新理念、方法傳送到偏遠的學校。信息化使教師培訓更個性化,更有效率。
(2)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多媒體教學資源對學生的學習、記憶、思維發展、情感培養都會產生促進作用,而現今大多數教學資源,尤其是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的制作與處理都比較復雜,需要教師較熟練地掌握數字媒體技術,才能開發出適合學校需求的校本教學資源。為了使廣大的教師和學生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我們開發建設了集雙語教育資源庫、資源管理服務、標準化雙語交互教學、MHK模擬測試、應用監管以及E學校“一庫五平臺”為一體的新疆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并將大量優質雙語教學資源開放給全區中小學,同時建立了全區教師共享共用教學資源的有效機制。
(3)信息化對雙語教學帶來了促進作用
雙語教學是新疆教育的重點,農村學校尤其是南疆農村學校由于缺乏師資、雙語教學水平不高、沒有語言環境等原因,雙語教學質量還不高。信息化手段在農村偏遠學校創建語言環境,優化雙語課堂教學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先進的語音技術制作的點讀式的電子課本在教師雙語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打開某一個雙語版的教材,利用標準的發音和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優化課堂教學,播放各類視頻教程、專題教育資源可創建基本的語言環境。
3. 結合本區實際情況,請您談下對“互聯網+教育”的理解。
在2015年的兩會上,“互聯網+”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未來三年以及十年的發展目標,“互聯網+”已變成熱點關鍵詞了。
行業一致認為,“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和其他產業結合的一種模式。同樣,“互聯網+教育”也是互聯網與教學活動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學方式。互聯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資源限制,給今天正處在受教育階段的孩子們,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帶來了驚喜。
利用“互聯網+教育”,原則上我們新疆某一個偏遠地區的學生,可以共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孩子享受的優質的教學資源。當然,這與學校、家庭等學習空間的網絡環境和其他的因素也有關系。其實,“互聯網+教育”已經對我們的教育產生了深刻的變化,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上出現的專遞課堂、互動課堂、翻轉課堂、遠程培訓、“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微課等現象都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
“互聯網+教育”將改變教育,但是不會顛覆教育,更不會顛覆學校的現有體制。互聯網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是互相借鑒、取長補短直至最終融合為一的關系。
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教育”,除了學校有信息化環境以外,受教育者的家里也要求有信息技術終端和上網的環境。因此,在新疆,尤其是在南疆“互聯網+教育”普及仍存在一定的困難。
4.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請您介紹一下“十三五”時期新疆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任務以及本年度發展目標。
(1)加快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
目前,中小學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全國已達83%,我區僅為55%,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明顯偏低,與教育信息化發展需求相比,與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間(2015年底前)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的目標相比,差距較大。加快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步伐是當前推動新疆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一項緊迫的首要任務。2016年,全區將基本實現中小學、幼兒園寬帶網絡接入,網絡教學和學習環境完善。
(2)全面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
面向教育教學主戰場開發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推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經常性、普遍性使用,通過“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多種形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2016年,將完成自治區“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教學資源建設”項目,豐富和完善各類教育教學資源。
(3)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依托新疆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基于云服務模式實名制、組織化、可控可管的網絡學習空間,開展教師研修模式、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探索,促進校內外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師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動。大力推進“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促進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2016年,將開展督導、基教、師資、雙語、教研、電教等多部門聯動,實施歸口管理,形成合力,加大優質資源整合力度,統籌做好工作。
(4)完善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依托新疆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為所有學校和師生提供數字教育資源共享與服務,有力支撐“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以平臺建設成果為基礎,以空間和資源建設為主體,結合國家、自治區教育信息化目標體系標準,規劃新一輪平臺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充分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語音等技術手段,圍繞“空間+資源+應用”三大主題,從“建設空間、豐富資源、深化應用、擴容環境”四個方面,建設“一個數據中心、兩類網絡空間、五大應用平臺”,為全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提供網上學習園地、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以及簡單易用、低門檻的應用工具。2016年,將全面實現數字化學習資源覆蓋各個學段,為全區中小學生、教師提供開放共享的優質數字化資源。
(5)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與管理水平
樹立“應用促建設,服務促應用”的觀念,積極拓展教育信息化管理與應用的廣度與深度。建章立制,形成規范要求,科學管理各類教育信息化設施,根據教學需求,提高設備利用率。開展全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校評估工作,發揮其帶領示范作用。2016年,將制定、頒布自治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督導檢查評估標準和地、縣兩級電教館站、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建設標準。對全區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設備管理、教師培訓、教學應用等進行專項督查。
(6)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采取骨干培訓與全員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和日常學習實踐相結合等方式,對所有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選派優秀培訓教師到基層和農村學校,強化針對學校和教師特點的校本培訓。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納入教師資格認定、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教師管理體系,將信息化水平列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2016年,將做好自治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基地”項目建設,通過對南疆四地州十所學校教育信息化示范點的建設,利用現場觀摩、專題培訓、網上交流、資源共享等多種方式,著力提高教師專業視野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全面開展中小學校(園)長、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組織教學應用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信息化應用教育教學活動。
(7)加強教育信息化研究
篇7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總結“教育e時代”工程的成功經驗,提高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顯示度和示范性,促進廣州作為“首善之區”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建設,現向各單位征集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材料。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對象
市屬各高校、各區(縣級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局屬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及教育支持機構在教育信息化應用中產生的能代表本單位特色與水平的典型材料。
二、征集主題
(一)以教育信息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二)以教育信息化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以教育信息化變革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效能;
(四)以教育信息化開展“數字教育”,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
(五)以教育信息化為手段,促進農村教育的新發展;
(六)以教育信息化為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教育提供服務;
(七)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特色、創新點或建議。
三、材料形式
(一)典型案例
案例的編寫要求:一是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既體現成效,又有理論剖析。二是案例編寫應以事實為基礎,適當加工整合。每個案例字數3000—5000字為宜,內容包括:案例背景(做什么和為什么做);主要做法(如何做);成效分析(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教育管理、教育效益等方面的成效);經驗總結(應具備的政策、方法、條件等);示范作用(在哪些領域、范圍可作示范及其意義與作用)。
(二)應用研究成果
成果包括:已經公開發表(或擬錄用)或獲獎的論文;正式出版的專著;已經取得著作版權的軟件;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教育軟件等。
(三)總結材料
四、報送要求
(一)請市屬各高校,各區、縣級市教育局,局屬各單位報送一份關于本單位或本地區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總結材料(字數以6000-10000字為宜)。
(二)請各單位積極發動下屬單位,報送教育信息化應用的典型案例和應用研究成果。
篇8
【關鍵詞】師范生 現代教育技術
每一次技術革命的發展,都會對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信息技術不僅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引發了教學理念的變革。因此,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先進的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也急需提升,各個學校也相應加大了在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力度。這也使師范院校充分的意識到,應該加強在校師范生的職前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為提高師范生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很多師范院校面向師范生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必修課。這是培養未來教師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技能的一門重要課程。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一方面關系到未來基礎教育質量,另一方面也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專業化發展,為了培養和造就創新型教育人才和未來基礎教育專業教師,各大師范院校都十分重視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工作。
1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
1.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正式頒布,其中,“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單獨被列為一章,由此可見,教育信息化在實現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目標上的重要地位與意義。《剛要》不僅注重信息化環境下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更是特別強調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并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1.2《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為了推進《綱要》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2012年3月13日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基礎教育中要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規劃》指出要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創新,對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意義。《規劃》還明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繼續以中小學和職業院校教師為重點實施培訓、考核和認證一體化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將教育技術能力評價結果納入教師資格認證體系。
1.3《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
為了促進基礎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水平,2004年12月25日,國家教育部正式頒布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該標準為中小學教學人員、中小學管理人員、中小學技術支持人員的教育技術培訓與考核提供了依據。國家逐步展開并完善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考核與認證體系,有力地推進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工作。
1.4《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
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中提出:“教師應具有信息獲得與處理的基本能力”、“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教學設計和評價的能力”。
2師范生培養方案
全國很多高等師范學校或者師范專業將“具有教育技術整合能力”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目標之一,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等相關課程。
3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我們最關心的是技術如何更好的服務于教育,這也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最核心的目標,信息技術旨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性的東西,而是現代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信息技術不只是手段、工具,它是一種教學理念的變革。第一,重視優秀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給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配備數字教學資源的接受設備,讓人人都有機會接受相對優秀的教學資源。第二,重視基礎教育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程度,可以說取決于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因此,應該校企結合,借助外力,提升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第三,重視軟件資源的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應該是和課程深度融合的,動態的課程的體系。教師是應用資源,并與教學結合在一起的實施者,因此如何有效地獲取、應用并且評價數字資源,是師范生必須具備的能力。
4信息化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式,對于那些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而言,信息化環境下充滿希望和機遇,因此,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培養師范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師范院校應該關注的問題。應該注重自主發現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熟練運用各種信息工具的能力,自主建構學習的情境,自主選擇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以后專業的發展。應該重視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對信息的敏感性,對信息的應用和評價的能力。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管理學習資源的能力。
5教師招聘和招考信息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推進,教育信息化也勢在必行,作為基礎教育的教師,掌握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認為是基礎教育教師所具備的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之一。因此,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鋪展開來,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被列為各地市招教考試的必考內容。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也成為了一些師范院校師范生必須開設的公共必修課之一。也逐漸成為學生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必考課程。從以上政策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于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高度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作為培養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主要平臺和途徑,對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應該從宏觀層面考慮,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為依據,確立課程目標,使同學們具備《標準》要求的教育技術能力,使該課程成為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考核的有效手段。作為一名基礎教育的教師,只有掌握了教育教學工作所需要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并且利用所學對信息進行再加工,真正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汪基德,朱書慧,張瓊.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內涵解讀[J].電化教育研究,2013(07).
[2]朱書慧.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研究現狀[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
篇9
2020年秋期,獨樹鎮現有公辦學校39所,其中初中兩所,小學37所,民辦學校5所,民辦幼兒園2所。本學期公民辦中小學共計10799人,其中公辦小學在校生4586人,民辦小學在校生2614人,初中在校生3599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354人。全鎮共有教師509人。
二、工作開展情況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
按照縣教體局相關會議精神,獨樹鎮中心學校立即行動,成立以許元秋為組長,馬建華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督促、組織協調,進一步明確責任和任務,做好對學校溝通交流及大走訪工作。
2、召開全體校長會,迅速安排部署。
1月7日下午,在中心學校三樓會議室召開專題工作會。會議由許元秋校長主持,馬建華發表了重要講話,傳達了方教辦【2021】1號文,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學校溝通走訪的通知。會上下發了《學生遵守考試信用承諾書》及《教師職業信用承諾書》。
3、深入轄區學校,全面了解情況。
中心校班子及其成員分成四個小組,深入轄區39所中小學校,開展溝通走訪,全面了解情況,切實當好學校“服務管家”。在走訪中,大家認真詢問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征求學校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本職工作,就教育工作成效、工作作風、隊伍建設等內容征求了學校負責人的意見建議,以便有針對性的提升教育服務質量。
三、工作措施
1、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
各學校要將《通知》的精神貫徹落實做細、做實。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師德教育、師德宣傳、師德表彰、師德監督、師德懲戒等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各校領導要帶頭執行上級的規定,堅決杜絕學校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亂發教輔資料和亂收費行為;各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從教行為的管理,對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效益、教學進度等進行切實有效的監管。
2、強化行風政風,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為構建良好的親商營商教育生態,獨樹鎮中心學校以“系統抓行風、學校抓校風”為載體,圍繞營商環境建設的要求和任務,上下齊抓共管,各負其責,形成全鎮教育系統上下齊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強信用校園建設,組織全鄉中小學師生分別簽訂《教師職業信用承諾書》和《學生遵守考試信用承諾書》。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召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四有”好教師會議,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進一步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暢通便民服務途徑,優化營商環境。規范辦公秩序、提高行政效能,堅持正向引領,建立行之有效的獎懲機制,樹立敬畏心,增強榮辱感。
3、實行目標責任制,強化督導問效。
明確校長規范辦學行為的責任目標,與校長的評優、晉升掛鉤,凡違反規定,情節嚴重,整改不利的,實行一票否決。明確各類學校目標任務,在抓好常規教學的同時,創新工作措施,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要加強督促檢查,實行跟蹤問效。采取設立意見箱、熱線電話等形式,征集意見和建議。適時面向群眾開展滿意度測評,并進行實時反饋,制定措施,落實整改。
篇10
一、傾力投入,助推教育事業大發展
創建省級教育強鎮是福澤子孫后代的惠民工程,成功創強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彭寨鎮在全力保證教育投入經費穩定增長的基礎上,每年投入大筆教育經費,專項用于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環境的改善。2009年以來,我鎮在擴大教育用地,擴建校舍、教學樓,新建運動場、學生膳堂,擴充中、小學圖書藏量,添置電化教育設備和實驗器材等方面累計投資超過6000萬元。這一投入使轄區的中小學校、中心幼兒園全部被評為“廣東省規范化學校”,中心幼兒園被評為“河源市一級幼兒園”,鎮化技術學校被評為“河源市化技術學校骨干學校”。 目前全鎮新征教育用地22.5畝,新增校園面積15000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積為9830平方米,新增優質學位4935個,新增學生圖書8.25萬冊,標準配備功能場室,設施設備煥然一新。我鎮教育事業走進大發展的春天。
二、 深化改革,激發素質教育換新貌
我鎮確立了“理念先導、立足校本、科研帶動、反思促進”的工作思路,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新課程改革實驗方案,深入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重點抓好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大力推動我鎮教育改革向前發展,走“科研興教”、“質量立校”之路,促進我鎮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抓新課程改革。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鎮在重視常規教學的同時,努力創新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同課異構、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尤其重視運用現代化教育理論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堅持邊實施邊培訓、以科研促提高的原則,抓好校本培訓,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同時認識到教育科研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力度,狠抓落實,初步形成了“校校有課題,科科有專題”的科研新局面。
二是抓道德教育。“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德育是抓好其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我鎮歷來重視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德育新路子。高度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抓好了四個“結合”:①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②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形成教育網絡。③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的橫向德育網絡,協調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關系。④常規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相結合,建設安全文明校園。通過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治理學校周邊環境,聘請法制副校長,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通過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我鎮的彭寨第一中學、安垇學校、中心小學被評為“德育達標學校”,四聯中學更被評為“德育示范學校”。全鎮中小學在校生犯罪率為零,教育教學水平一年更上一個新臺階,素質教育煥發全新面貌。
三、優化資源,實現辦學水平新跨越
一是強力推進學校布局調整。我們按照相對集中與就近入學相結合的原則,統籌規劃、先易后難、分步實施。我們把彭寨二中撤并到四聯中學,中心小學搬遷至彭寨二中校址,并把除安垇片外其余小學的四至六年級的學生集中到中心小學就讀,中心小學老校址辦成鎮中心幼兒園,把宏星小學和安垇片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全部并入安垇學校。實施學校布局調整后,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整合,學校布局更加合理。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圍繞“外樹形象、內強素質”的目標,不斷完善人才選拔機制,積極構建人才培養體系,促使大批教育人才脫穎而出,造就了一支教學理念深厚、教育水平高超的教師和教育管理隊伍。
- 上一篇:班組建設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 下一篇:飲食文化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