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15 18:1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共享經濟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分類號]G252
1 研究背景與目的
在“兩岸三通”以及相關經貿合作協議下,的經貿往來勢必更加頻繁,這就需要搜集、分析與使用兩岸的產業訊息。在此需求面上,信息服務機構將順應時勢、逐步發展:①兩地的產業訊息匯集(兩地共同發展寄存、數位化與知識管理的合作);②兩地的產業資料整理(識別不同可信度、專業度、影響程度與質量等級的資料);③建立兩地的產業研究基地(讓兩地專家學者能夠方便的獲取、交流、共享信息)等機制。
合作館藏建設是發展特色館藏、館際合作、資源共建共享的一種有效方式,海峽兩岸圖書情報學界各有不少相關研究。例如:張秋比較臺灣地區的藏書發展政策;索傳軍和袁靜研究電子館藏發展政策;羅瑩研究非資金購買的高校文庫發展策略;邱子恒研究文獻使用率在館藏經費的案例;吳明德建議除了加強館際間的資源共享也要提升彼此支援能力;林巧敏和陳雪華梳理了電子資源館藏的5個發展方面。這些研究不僅使得作者產生上述需求面與供給面可能交會在合作館藏的想法,也為本文進行了大量理論奠基工作。
但是,目前兩地合作存在許多實踐難題:①有合作意愿與需要的雙方缺乏彼此認識;②可供參考的兩地合作經驗較少;③上述兩項原因使得合作模式較難建立。針對上述困難,本文提出:使用文獻汁量法來了解雙方供需而;在第三地的非營利和非官方機構進行合作(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從館藏建沒與信息服務,逐步發展兩地合作模式的方法。
在傳播學中,有所謂“內容分析法”的社會科學研究與應用,主要是針對新聞進行詞語的量化分析,在圖書館學中,有所謂“文獻計量法”,主要是針對圖書和文章進行作者數量、詞頻統計、引文數量等分析和模型驗證(關于文獻計量、信息計量、科學計量的定義和區分,請參考Tague--Sutcliffe J相關論述)。在信息交流學中,為求理解傳播者、被傳播者、信息、噪音和環境等信息交流五要素的目的,這兩種方法被用作文本挖掘(text mining)的最基本手段。
本研究原先計劃采用科學計量方法。科學計量學是基于引文分析的領域可視化研究所衍生出來的新學科,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分析科學文獻,對科技交流進行量化研究。通過一些特殊方法,科學計量學已經廣泛應用于測量科學進步與科學家行為的研究中。然而,目前的科學計量學尚未有針對沒有引文數據庫的灰色文獻進行內容評量和分析,采用科學計量法并不能滿足本研究欲達成合作館藏的研究背景與目的。
故此,本文對“中華經濟研究院”(以下簡稱“CI-ER”),這一對臺灣地區經濟政策發展提供研究報告之一的情報機構,進行其研究計劃報告的文獻計量與內容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大學圖書館與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共建共享館藏計劃。使用文獻計量與內容分析來促進館藏發展的過程,可以作為其他圖書情報工作的參考。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對象
CIER的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偏重:①臺灣經濟發展的政策研究;②臺灣重大經濟與產業政策的議題倡導;③臺灣產業發展策略的知識與分析。
2.2 研究方法
文獻計量是根據元數據格式,對其元數據內容的描述統計分析,其研究范圍為特定數據庫或特定文獻表格。CIER的研究計劃清單,即研究范圍,在CIER研究計劃清單中的計劃編號、所、計劃名稱、委托單位、出版年、空白欄位(備注)等,即元數據。元數據下方所標示內容,如表1所示:
表1即元數據內容,亦即本項文獻計量的分析單位;而內容分析則著重對關鍵詞語的抽取和統計。
2.3 研究過程
按照研究目的,對CIER的研究計劃清單先進行文獻分析(量化分析),再對網絡資料進行內容分析,最后進行合作案建議。研究步驟如下:①數據收集,對網絡上已有的CIER研究計劃清單下載;②數據清理,在網絡上一一核對1232項元數據內容,并補充“備注”欄位;③數據分析,對CIER研究計劃清單和已公開報告,進行分析;④圖表生成,對分析結果用直方圖描繪,并予以解釋;⑤提出建議,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發展合作的政策建議。
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法與內容分析法,但研究定位是案例研究(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的數據庫系統與cI,ER的研究計劃報告)。另,數據源(http://cier.edu.tw/sp.asp?xdurl=publish/web/plan―list,asp&ctNode=99)是支持Open Access的機構網址。數據采集日期為2009年9月24日,最后訪問日期為2010年1月lO日,后續研究人員可重復驗證。
3 結果
根據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分述如下:
3.1 累計30年來的文獻增長
根據CIER所提供的網絡資料,經過計算后,有幾項值得注意的結果。計算結果可以作為討論合作計劃的思考點,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最近10年CIER的研究報告,每年大約生產120篇左右,因此未來合作計劃中可以注意每年120篇的工作量和預算。
3.2 累計30年來每月出版量
CIER累計30年每月出版量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報告截止日(同時也是提交CIER圖書室的日期)集中在6月、7月與12月,未來合作計劃可以考慮在每年2月和8月進行報告寄存的工作。
3.3 主題類別及其政策建議模式
根據CIER的特性:對照不同類別的研究所可將研究主體劃分區域類別,對照經濟類別的分類可將研究主題劃分為主題類別,對照研究方法可將研究主題劃分為報告形式,對照委托單位的性質可將研究主體劃分為若干其他政策。
結果顯示,CIER交付的報告中,區域類別依次為:臺灣、大陸、美國、日韓、亞太、歐盟和中美洲等。主題類別依次為:貿易、稅、農業、服務、能源、科技、國際經貿、技術、創新、金融證券、信息、電力、電子、商業、綠色環保等。報告形式依次為:XX研究、XX計劃、XX的影響、XX分析、XX政策、XX策略、XX評估、XX調查、XX措施、對XX的探討、XX專案、對XX的對策等。其他政策有:產業、中小企業、WTO、臺商、外商、知識經濟、產值、海關、國營事業等。
按照清單上的計劃名稱進行分析,獲得如上結果。數量和累積數量的排名,雖不能全然代表CIER的研究方向與方式,但可反映若干類別與偏好,本項分析值得
作為圖書館導航的參考,以利學者使用此類文件。
3.4 研究所報告占有率及其研究價值
根據清單上的研究所代號:0-院方名義、1-第一研究所、2-第二研究所、3-第三研究所、4-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曾廢止,近年復設立)、5-經濟展望中心、6-財經策略中心、7-日本中心、w-臺灣WTO中心。計算1214筆報告如表3所示:
根據分析結果所顯示的報告數量比重依次為: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第一研究所與臺灣WTO中心。第三經濟研究所是以臺灣地區的總體經濟、貨幣金融、財稅、經濟發展、產業經濟、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社會福利等為主。第二經濟研究所是臺灣及中國大陸以外世界各地區的區域研究。第一經濟研究所是大陸地區的經濟研究、學術活動與經濟信息服務。
相對于1981年所成立的三個研究所,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臺灣WTO中心始自2003年9月,受經濟部委托辦理“國際經貿事務研究及培訓中心(簡稱WTO中心)”計劃,其報告數量近5年來大幅增長,也反映了臺灣近年來所關心的對外經貿政策走向。
此項排名雖不能代表臺灣經濟政策的優先順序,但可反映若干臺灣經濟政策的偏好,本項分析值得作為圖書館導航的參考,以利學者使用此類文件。
3.5 計劃主持人及其研究方向
研究計劃報告的合作,需要研究人員的同意,在此需要主要研究人員的資料和對個別分析其影響力,因此針對計劃主持人進行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主持研究計劃超過20篇報告產量的-作者依序是:王建全、劉大年、吳惠林、王素彎、陳信宏、顧瑩華、蕭代基、楊雅惠、溫麗琪、劉孟俊、杜巧霞、王京明、王儷容、連文榮、史惠慈、陳章真、歐陽承新、溫蓓章,這18位學者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4 討論
綜上所述,合作案的建立有助于獲得CIER優質文獻:①臺灣區域經濟的發展;②臺灣產業政策的制定;③兩岸經貿政策的走向;④臺灣對美日韓的研究;⑤臺灣參與國際上經濟貿易組織的評估與策略。
根據產業訊息匯集、產業資料整理及產業研究基地的行動目標,擬定3個步驟與9個細節,分述如下:
步驟一:兩地出版品交付。包括:①整理歷年研究報告的文獻記錄(作者、出版日期、主題、關鍵字、專桉編號、摘要、密級時間);②標示文獻的使用對象限制和推薦;③分階段地傳送文獻。
步驟二:出版品數字化建檔。包括:①編輯文獻數據與使用權限數據(文獻數據包括:作者、出版日期、主題、關鍵字、專桉編號、摘要;使用權限數據包括:密級、密級時問、允許存取號碼);②掃描、建檔、保護、保存、監督和檢查;③數子化檔案交付和信息系統規劃。
步驟三:兩地信息系統管理。包括:①抽查數字化檔案的完整性(是否缺頁掃描、掃描不清楚、輸入檔名錯誤、輸入檔名不完整、新增條目的用語統一、條目的正確性);②開發檢索和流覽系統;③同時啟用并妥善保管。
未來研究,建議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著重:①完成紙本研究報告的數字出版品典藏;②完成文獻及檢索系統建置;③完成數據庫的更新與使用規范。使得雙方共同達到出版品異地寄存、數字資源典藏、資料庫建檔與管理。
5 結語
如上文所述,信息傳播學是圖書館學和新聞傳播學的交叉學科,主要探討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透過量化的信息分析,來解讀傳播5要素的本質。
在本研究中包括:合作雙方,即指傳播主體(CI―ER)和客體(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內容(研究報告);情境(合作館藏的共識);噪音(合作館藏的障礙)。傳播主體與客體雙方,相隔兩地,需要先從表面的了解,挖掘可能存在的現象,再進一步洽談合作,并據此發展屬于雙方相互信任的友誼關系。
欲從傳播客體的角度消除傳播情境中的噪音,達成傳播內容的有效互動,需要從客體(哲學中又稱之為“他者”)理解主體和傳播內容。
CTER臺灣著名智庫,集聚許多學者專家,名聲顯著。但是鮮少有人對它進行深度研究,而且因為其神秘感,甚至被誤解為間諜機構;其實不然,它是一間匯聚眾多資深學者(這些學者往往是大學教授和企業家)的研究機構。其成員在臺灣社會里并非隱而不顯,反而經常出席各種研討會,在各種學術性、政策性、公共服務性的公開場合均可與這些學者直接交流。
篇2
本刊訊 2007年5月18日下午,以“均衡,文明,共享,創新”為主題的2007深圳(第五屆)學生網絡夏令營在布心小學隆重開營。來自國家和省、市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有關領導和嘉賓以及全市六區的兩千多名師生應邀參加了本次開營儀式。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觀光、中央電教館副館長王曉蕪、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黃勵軍為開幕式剪彩。
“學生網絡夏令營”從2003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4屆活動,每屆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師生參與。在提高中小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引導學生健康文明上網,培養中小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研發中心”正式成立
致力于優質資源建設、促進各高校之間資源共享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研發中心”于2007年5月16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成立大會。該中心是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北京交通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西南科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北京網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起并成立的。
教育部自1999年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以來,試點高校各類網絡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已初具規模,但高質量高水平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仍顯不足,且缺乏規范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制作模式和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該中心的宗旨就是集中各試點高校優秀的師資力量和專業資源制作公司的開發優勢,搭建一個集研究、開發、推廣為一體的優質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促進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為網絡教育的發展及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來源:省略)
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論壇在鞍山舉行
本刊訊 2007年5月20日至22日,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論壇暨成果交流會在鞍山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近600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由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及東北師范大學主辦,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政府及鐵東區教育局承辦。會議旨在展現信息化教育應用成果,探討解決當前信息化教育應用工作出現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推進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開幕式上,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史寧中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李天順分別作了題為“課程整合、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漫談”、“教育部關于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下午,溫州市、長春市、長沙市芙蓉區、大連市沙河口區、海寧市、武安市分別作了經驗介紹。會議期間還在鞍山市華育學校舉辦了全國優質課教學課例觀摩活動,近20個省、30多個地區的優秀教師帶來60多節優秀課進行現場教學觀摩。鞍山市鐵東區教育局信息中心在華育學校組建了12個觀摩課教學轉播教室,上課教室和聽課教室通過視頻轉播進行對接,這在全國同類活動中尚屬首次。
北京基礎教育水平居全國首位 滬津分列二三位
在剛剛的我國政府公共服務的第一份綜合研究報告――《中國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06》中,北京“基礎教育”被評為優秀,成為此項評價指標中唯一達到優秀等級的城市。
《中國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06》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和特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同完成。報告從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等8個方面,對2000~2004年間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公共服務總體狀況進行了全面評價。
(來源:中國青年報)
SumTotal成立中國辦事處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全球人才及學習管理方案提供商SumTotal Systems公司(Nasdaq:SUMT)今天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國辦事處,以滿足中國眾多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強烈需求。
中國經濟的快速轉型加大了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兼具本地及國際管理技能的人才更是供不應求。隨著國外企業不斷在國內建立辦事處、區域總部以及工廠,對人才的需求也推動了優秀人才及管理者的相關薪酬制度與國際接軌。
SumTotal深信其屢獲殊榮的企業人才、績效及學習管理平臺SumTotal Enterprise Suite是幫助中國進行人才開發的關鍵。迄今為止,全球超過1500家知名企業和政府機構均已采用SumTotal軟件來提供學習培訓、進行績效評估以及人才管理等工作。
信產部:中國上網人數達1.44億
在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信息產業部相關數據,其中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1.44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信息通信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
今年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的主題是“讓信息通信技術惠及下一代”。中國下一步將研究開發適合于青少年的信息通信業務與應用,更好地滿足他們的信息通信需求;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提高青少年掌握信息通信技術的能力;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繼續“陽光綠色網絡工程”系列活動;繼續組織實施“村村通電話”工程,縮小數字鴻溝,方便偏遠地區的青少年使用信息通信技術與服務。
(來源:中新社)
英特爾迅馳4平臺
不久前,英特爾了其研發代號為Santa Rosa的全新一代英特爾迅馳處理器技術,該技術包括:更快的英特爾酷睿2雙核處理器、965高速移動芯片組、已經推出的支持802.11AGN無線局域網互聯功能的英特爾Wireless-N無線模塊和可選組件等。
篇3
本文首先從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理論出發,分析了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然后結合案例探討了新的技術環境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融合途徑及兩種體系在融合后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本文為實務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及正確處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指明了重點方向,對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
一、引言
據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和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定義,管理會計是一種參與管理決策、設計規劃與績效管理系統,并在財務報告與控制方面幫助管理者制定實施組織戰略的職業。由此可見,管理會計作為管理信息系統的子系統,是企業決策支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及責任考評的職能。隨著新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機結合的需求日益增長,逐漸成為大財務觀理念下企業價值管理的必由之路。可以預見,管理會計通過與財務會計融合,將為公司治理、價值管理、戰略規劃等提供豐富、精準的信息服務。后文將從理論分析、案例探討兩層面梳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以期探析兩者融合的路徑方法。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關系的理論分析
1.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概念。
管理會計包括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兩大部分,綜合運用統計學、運籌學、計算機學以及其他現代管理技術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預測、決策、控制和考核提供有用的信息,最終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加,因其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因此又稱為“對內報告會計”。財務會計,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按照會計確認、計量的相關原則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反映,并向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報告和經營成果等經濟信息,因此又稱為“對外報告會計”。
2.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聯系。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服務對象、時間導向、核算程序、核算方法與要求上均有差異,長期以來,上述差異使人們的觀念停留于“管理會計主內,財務會計主外”的“割劇”狀態,但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均為企業和企業目標服務,提高企業效益和維護相關利益者的權益;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基本信息來源相同,均來自于原始經營活動的會計資料,且兩者相輔相成,二者的同源性為其融合提供了可能。財務會計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時也推動了管理會計的相應發展,這使得財務人員的注意力從會計核算轉至從企業管理視角審視財務和決策系統。根據管理會計的定義和IFAC的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關系圖,其將兩者置于廣義財務管理框架內,可以說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是財務管理的兩翼,企業應注重會計領域兩大分支的有機融合,借助會計領域的計量方法來加強企業治理,實現公司精細化管理,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價值,提升企業競爭力。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3.1側重點不同。
管理會計服務于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通過各種指標的計算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信息依據,因此,管理會計工作的重點是企業的“未來”,通過對企業歷史財務狀況的分析,對企業經營狀況做出評價,對企業發展做出預測,對企業經營中的重大事件做出決策。財務會計以客觀、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為基本特征,其會計信息提供給企業內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并以外部信息使用者為主。財務會計的工作重點是企業的“過去”,通過一系列的會計處理來記錄和解釋已發生事項。
3.2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會計不受會計制度的影響,其方法的應用根據管理需要可以靈活選擇,例如內部控制、成本控制、系統論等,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來源于過去而面向未來,沒有時間、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據具體需要來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對于財務會計信息的貨幣計量屬性,管理會計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的非貨幣計量的信息,因此,其信息提供的形式更加靈活,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財務會計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會計原則進行會計業務的處理,其會計信息要求準確、真實、可靠、及時、相關等,其確認和計量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進行,最后以財務會計報表及其附注等為載體向利益相關者傳遞有關企業過去經營的相關信息。
3.3對會計人員要求不同。
財務會計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業務處理知識,熟悉每筆業務的會計處理程序,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賬簿登錄、報表編報等內容,由于有具體的會計準則進行規范,需要財務人員按照各種規范對業務進行處理,要求財務人員懂法規、工作細致、熟練操作程序。管理會計不僅需要扎實的財務會計知識和財務管理能力,還需要運用統計學、運籌學以及計算機輔助軟件等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因此管理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較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根據決策需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靈活應變。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探討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外在必然性。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是財務環境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不斷變化催生的必然結果。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技術創新的日新月異和電子商務、交易方式的不斷創新催生了大量新鮮事物和新業務,企業獲得的信息瞬息萬變,財務會計在適應新變化時顯得力不從心,一方面財務會計在面對新事物時需要按照原有的規范進行處理,而這些規范可能有些陳舊過時,但要進行更新則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由此提供的信息則很難真實、全面地反映某一經濟事項。管理會計則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靈活性,采用最新的會計處理手段或者借鑒其他學科的知識來整理、分析各種信息,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及時性和相關性。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企業報告特別委員會在《改進企業報告———著眼于用戶》的研究報告中,規定了企業報告應當提供的信息類型和內容,具體包括五大類。第一類,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其中包括兩個信息要素:一是財務信息;二是企業經營業績信息。第二類,企業管理部門對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分析,主要說明財務狀況、經營業績變化的原因和發展趨勢等。第三類,前瞻性信息,其中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企業管理部門的計劃;實際經營業績與以前披露的機會和風險的對比。第四類,有關股東、管理人員的信息,主要就董事、大股東、管理人員、酬金等情況以及關聯方交易進行說明。第五類,背景信息,其中包括:企業的廣泛目標和戰略;企業經營業務、企業資產的范圍和內容;產業結構對企業的影響。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內在必然性。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是兩種體系內在信息同根同源性的必然結果。現代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之間的聯系不斷密切,以往按照職能進行劃分的各個部門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這種職能、業務之間的交叉使得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例如生產部門需要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進行成本控制、管理層需要投資決策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會計的這一系列活動又需要財務會計通過日常業務核算給管理會計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知識、技術以及人力資源在現代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些重要因素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投資決策中具有重要價值,這些內容通過財務會計無法進行反映,需要借助于管理會計提供非財務信息和提取有用的財務信息。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途徑。
管理會計的數據采集是根據工作需要對財務數據進行篩選的過程,其最終數據是通過技術統計、模型運算所得到的各種分析報告;財務會計對基礎數據的采集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填制會計憑證的過程,最終體現為各種分類明細賬的數據。兩者的數據采集以及最終數據都有區別,但由于兩者的數據具有同源性,且管理會計的信息主要來源于財務會計信息,因此,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合并原始信息源建立共同數據庫的方式來實現信息的共享。在建立共同數據庫后,將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的ERP系統進行對接,在信息化系統下,會計憑證的填制可以根據業務類型選擇對應的信息目錄分類碼和編碼,以方便管理會計模塊進行數據提取,還可以增加備注欄的信息量,提供非貨幣計量的重要信息。管理會計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模塊,例如成本控制模塊、預算決算模塊、投資模塊、績效考核模塊等,每個模塊下面可以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與企業的ERP系統對接,以便會計人員獲取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信息,同時還可以方便企業業務部門及時了解企業、部門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以實現企業信息的動態共享。近年來,我國部分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紛紛致力于集團層面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以實現財務信息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將以案例進一步闡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信息共享層面的融合。截至目前,中國農業銀行已初步構建了自身的管理會計系統。農行研發的綜合財會管理平臺11個子系統中有3個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關聯:數據集市、管理會計二期(MAPII)和監測分析系統。此外,財務會計為管理會計提供財務信息協作還體現在集團化的預算管理中。以神華集團為例,經過多年持續擴張,神華集團目前形成了縱向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模式,涉足了煤炭的開采、運輸、海運、發電及能源深加工等多行業,而業務與組織結構的復雜程度也給集團的精細化管理帶來嚴峻挑戰。基于此,2012年起神華集團上線ERP系統,由此進入全面預算管理階段。通過利用歷史財務數據,神華集團制定了所有二級公司的作業預算指標體系,預算報告也實現了集團的業務全覆蓋;并在集團層面開發了適應各作業特征的盈利模型,開發的模型較為穩健;最后通過將預算管理與所有部門績效考核掛鉤,完成了集團內管理會計系統的預算管理模塊,達到經營決策規范化,大大提高了集團的生產經營效率。
四、結語
在企業未來的信息化建設中,應注重將財務會計和在業務流程上進一步融合,加快建立起管理會計報告理論框架,將為管理者經營決策提供支持的預算報告、成本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等與財務報告統一納入會計信息系統體系。在財務會計“記錄價值”的基礎上,管理者充分利用會計信息,進一步加工分析,提高預測與決策科學性,發揮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協同“創造價值”的功效,這是未來會計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實現決策科學化、價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艾曉鋒 單位:上海長航國際海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孟焰,孫健,盧闖,等.中國管理會計研究述評與展望[J].會計研究,2014(9):3-12+96.
篇4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電視媒體;進行變革;實際數據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0-0234-02
0引言
電視業是怎樣進入大數據時代的,電視業通過大數據時生了哪些(思維、管理以及商業)變革,這些問題是本文重點的研究方向和思考方向,最重要的闡述問題是大數據時代如何實現全方位轉型。
1大數據使電視媒體產生生存危機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媒業也隨之壯大起來。移動智能終端在不斷加速增長,互聯網中的視頻網站和即時通訊也開始普及,其中這些方面所產生的數據變成了幾何級數進行累積。因而,數據逐漸作為一種強大的力量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某咨詢公司曾在2011年中旬了一則相關的研究報告,宣布了大數據時代即將到來。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電視媒體將出現生存危機的狀態[1]。
1.1移動互聯網構建大數據媒介業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來臨,較大的推動了新媒介的誕生,將觀眾劃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電視媒體的觀眾,二是移動互聯網媒體的觀眾。更深遠的問題是在于這兩方面媒體正累積他們的用戶所有的數據資料,也可以說移動互聯網媒體正在構建符合大數據生存的媒介業態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形態,通常通過用戶交互、用戶共享、個性化等一系列優勢吸引了較多的使用者。使用者借助互聯網提供的回復平臺和發表平臺,針對使用者在網絡上分享的心情狀態,留下大量數據。但是,針對電視媒介而言,觀眾與電視媒體缺少交互,而且電視媒體也缺少收集觀眾自身對節目喜歡程度的收集,這就產生了電視媒體與觀眾之間互動過少的問題。因此,按目前的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不再依賴電視,導致電視開機率呈不斷下降趨勢。多數大數據專家以為,電視媒體已經出現生存危機。而互聯網方面,為了搶占利益最大化的地位,產生了用戶與入口之間的競爭,其主要目的是想盡早與更多的用戶產生“強連接”的狀態,從而可以有效的獲取大數據。例如:阿里巴巴增持手機瀏覽器UC的股份、收購了目前最為熱門的APP軟件“91手機助手”以及入股高德地圖和新浪微博;百度旗下愛奇藝公司收購了PPS視頻,其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用意都是為了買用戶和增加流量。以上這些方面不必對電視媒體懷有悲觀心態,但是絕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缺少危機感[2]。
1.2“數據孤島”展現電視媒體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的到來,促進了數據處理能力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所有行業想要發揮大數據的效應,都需擁有巨量的數據處理能力,包含所有行業自身中無論內與外所有可用的數據。針對光電行業,在目前的行業競爭中,它對數據的需求較大。但是多數電視媒體自身累積的巨量數據還未完成,也未完成媒資庫基礎性的建設。因此,無法在國內甚至全世界建立一個同步共享的媒資庫[4]。
電視媒體業最危險的是并未與外部世界建立起“強連接”。目前電視媒體主要以電視和網絡與外部世界進行聯系,雖然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意義,并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巴士電視、地鐵或輕軌電視、移動手機電視、網絡電視等等,但是做了這些工作并沒有使觀眾與電視媒體產生緊密的溝通與有效的互動,電視媒體與觀眾的關系沒有達到“強連接”的標準,這直接確定了電視媒體具有大數據的能力。
2大數據實現電視媒體轉型的基本路徑
2.1大數據思維變革
電視媒體自1988年后逐步走向媒介產業改革的陽光大道,由于多種因素,并未建立起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經濟發展規律,更無法消除媒體行業多年來發展乏力的情況。在這種條件下,電視媒體的工作人員剛剛懂得資本、人力、資源配置以及人力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也曾嘗試建設現代化企業制度,但是因為先天不足,導致電視媒體處于較為落后的經營管理狀態,工作人員不能適應當前的文化。所以,大數據思維轉型是一種較為困難的過程。但是依然需要直面對大數據的到來,需要電視媒體具有大數據思維和全新的理念。同時,需要用以嶄新的視角去關注資產,而且不能局限于人才、資金、固定資產等等,需要關注具有數字化的內容產品,更需要第三方具有的巨量的觀眾數據。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較多學者常常呼吁電視媒體建立屬于自己的媒資庫,并建立媒資銀行將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資源庫聯合起來。僅僅建立數字化媒資銀行是不夠的,還需要在這基礎之上將媒資銀行進行數據化,并要擁有從巨量數據中使用大數據的能力。由于缺乏強連接的能力以及薄弱的聚集能力,電視媒體應該充分利用外部數據,意指借助具有大量觀眾數據的第三方企業[3]。
2.2從“數據為王”到“內容為王、觀眾為王”
大數據時代中,觀眾的需求將得到極大的重視,按照目前缺少準確的收視率調查,電視媒體將完全依賴大數據中觀眾的需求,做出觀眾喜歡的節目。美劇《紙牌屋》的播出使得世界文化產業都意識到了大數據的力量。《紙牌屋》拍什么、誰來拍、誰來演、怎么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決定。從受眾洞察、受眾定位、受眾接觸到受眾轉化,每一步都由精準細致高效經濟的數據引導,從而實現大眾創造的C2B,即由用戶需求決定生產。制定出符合觀眾審美和大眾創造的節目類型。在相應的經濟效益收益過程當中也包含對內容和觀眾的重視程度[4]。
3大數據時代下電視節目的生產與營銷
通常觀看電視節目的人群分為: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他們之間各有所需,針對青年人而言,通常喜歡看搞笑的綜藝節目、人氣較高的電影和熱門的電視劇,在大數據時代下的電視媒體可以通過以上獲取到的數據,進行“生產”節目、“營銷”節目,將觀眾所需完全展現在節目當中,從中獲得較高的收視率和利益。作為國內首個網絡調查類互動節目,《你正常嗎?》借助其騰訊平臺用大數據解讀社會文化潮流風向標,其革命性的形態、顛覆性的玩法吸引了大批網友。節目中提供了一個讓觀眾真心參與到節目中來互動的平臺,和觀眾有關有參與度的節目正是節目最好的營銷手段。
4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大數據使電視媒體產生生存危機、大數據實現電視媒體轉型的基本路徑等一系列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雖然大數據時代看上去相對遙遠,但是實際的應用面已經逐漸滲透到數據大時代中,全方位的體現了大數據時代產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年總目錄[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7(13):10-11.
[2]喻國明,何睿.大數據時代傳媒經濟研究框架及工具的演化[J].國際新聞界,2013,7(13):16-27.
篇5
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
現狀及運行機制
作為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美國現代化農業仍是其國民經濟的強大基礎支撐。美國直接從事農業的人數已不足3%,但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產值高達3. 47萬美元,是我國人均農業勞動生產率的100多倍,且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出口大國。美國之所以有這么高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重要原因在于美國有一個強大、健全的農業信息服務系統的支撐。由于農產品生產量的強勁增長和大額的出口份額,美國更加注重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美國建立起了體系健全、門類多樣、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功能完善的現代化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為農產品出口和國內暢通銷售奠定了強有力的支撐基礎。
市場體系健全
美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業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農產品產量大,種類多,全國各地中轉頻繁。經過一百多年的運作與重組,美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日趨規范并有了很大發展,形成了十分完備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完善。美國擁有相當完備的交通運輸網絡,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運輸渠道四通八達。美國的高速公路遍布城鄉,從農產品市場直接通往鄉村農場,提高了運輸效率,保證了農產品的新鮮度。鐵路運輸也十分便利,許多農產品收購站、倉庫、加工廠建有專門的鐵路線,實現了農產品的定向流通。
二是市場信息豐富。據統計,美國約有300個信息服務系統為農戶提供農業信息,各種信息咨詢公司、農業網站也成為農民了解農產品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農產品信息的主要來源,農戶、農業企業、消費者都可以從這里了解農產品價格變化、市場行情等信息。基于高水平的農業信息豐富,電子商務趨勢明顯。據統計,美國58%的農民擁有個人電腦并掌握上網技術,從事網上交易的農民達16% ,農產品網上交易量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量的8%。農業信息的豐富和電子商務的發達,為實現規模化、集成化的農產品物流奠定了基礎。
三是農產品物流社會化程度高。美國農產品物流分類詳盡,任何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服務供應商。農產品物流主體主要有:私人供應商,包括零售商、批發商、商、加工商和經紀人等,經營額約占農產品物流總量的60%;專業銷售合作社,合作社在美國起步較早,20世紀90年代初就已有3000多個合作社,社員數量達184萬,銷售總額超過610億美元;農業公司,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規模較大,美國農業公司擁有全國12%的農場,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農業協會,美國約有3200多家農民自發組織形成的農業協會,不僅可向農戶提供信息服務,還可以組織農產品加工,并積極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政府農產品信貸公司,這些公司根據政府法令,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根據市場情況儲備一定數量的農產品,穩定市場價格,保證有效供給。
四是零售業高度發達。美國零售業集中程度高,大型零售集團通過規模化經營在國內零售行業中占據統治地位。超市是鮮活農產品零售的主要渠道,占生鮮農產品銷售總額的80%以上。美國超市大力推行“直銷流通模式”。通過與優質農戶簽訂固定合同,超市直接從農戶手中采購農產品,既保證了農產品質量,又壓縮了流通環節,大大縮短了產品由生產到銷售的時間。大型超市一般都擁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利于控制運輸成本,還能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的追蹤。從本次考察的芝加哥最大的大家發農產品分銷公司情況看,僅一個公司,就基本滿足全市中餐館所有原料供應。據了解,目前,全美78%的農產品實現從產地直接供應分銷商,甚至直接進入零售環節。
五是批發商經營規模化。農產品批發經營呈現大型化、規模化特點,中小批發市場較少。據了解,美國僅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16家,卻擔負著全美甚至世界各地農產品的批發分銷功能。以本次實地考察的芝加哥國際批發市場(Chicago international market)為例,僅這一個市場、17家商戶就完全滿足全州及周邊地區的市場需求。在批發市場之外從事農產品收購、加工及供銷的批發商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另據了解,美國東部最大的馬里蘭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只有2l家批發商,卻能為馬里蘭及周圍5個州提供水果、蔬菜和水產品。西部的洛杉磯水果蔬菜批發市場,25家批發商經營著500多種水果、蔬菜,能滿足美國及世界各地的需求。批發市場內部交易方式主要以拍賣、銷售為主。以批發市場為基礎,形成了農產品期貨市場,如芝加哥期貨市場等。由于采取公開拍賣、銷售和期貨交易,使農產品市場價格充分反映市場的供求變化,從而形成農產品市場價格形成和信息傳播機制。
法律法規完善
經過多年發展完善,美國在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上,逐步實現了立法管理,并不斷予以完善,形成較為完備的體系構架,為全美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1946年農業市場法案》授權規定,凡享受政府補貼的農民和農場,都有義務向政府提供農產品產銷信息。《1966年信息自由法案》規定: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1995年文書精簡法案》規定:任何涉及10人以上的問卷調查或存檔要求,以及聯邦機構為了統計目的收集信息而進行的任何詢問,事先都必須得到美國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批準。信息資料保密制度:美國農業部對所有的農業信息資料均分門別類地制定了保密和公開的時間,任何個人和團體不得隨意傳播尚未公開的信息資料,否則要受到法律和各種條例的制裁。信息資料共享制度:美國既限制對機密資料的傳播,同時又反對信息資料的壟斷,積極促進信息資料的共享。一旦信息資料經農業部公開,該資料即為全社會共享。此時農業部將無償提供這些信息,不得獲取利潤,只能收取資料和印刷工本費。農業信息制度:農業部各部門對從國內外收集到的各種信息,按時間序列和數據資料來源進行規范處理,基礎數據由抽樣調查獲得。公務員不得故意偽造篡改信息資料,否則將被處以5000美元罰款或5年以下監禁,情節嚴重者兩罰并用。除此之外,在《商品貿易法案》、《食品安全法》、《公共衛生服務法》、《嬰兒食品法》以及《茶葉進口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也對市場信息管理進行了嚴格細致的界定與規范。所有這些,都為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奠定了嚴謹的政策基礎。
流通業態多樣
美國農產品物流體系非常發達,以“大生產大流通”為主要特點。美國農產品流通主要有三種業態。一是期貨交易。期貨交易是目前美國農產品交易的一種組織形式。在美國現有的期貨交易所中,有6家規模較大的純農產品期貨所。其中,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CBOT)是美國最老、也是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在全球農產品價格形成中具有領導地位。目前該交易所有3600個會員,47個期貨期權品種,主要交易的農產品期貨有小麥、玉米、稻谷、大豆、大豆油、大豆粕、燕麥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工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二是批發分銷。由于美國農產品生產區域化程度高,形成了玉米、小麥、大豆、蔬菜、水果等生產區域,因而農產品產地市場比較集中。銷地批發市場占農產品總交易量的20%,但對農產品價格形成具有主導作用。三是產地直銷。據統計,由產地直接運送到超市的農產品高達80%。美國的蔬菜物流是這種直銷模式的典型代表,產品由田間采摘以后,經過預冷-冷庫-冷藏車-批發站冷庫-超市冷柜的運輸鏈條,到達消費者手中,使蔬菜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有1-2%。除此之外,由于產地集中、信息發達和網絡普及程度較高,現場拍賣、電子商務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拓展了農產品流通業態和銷售渠道。
機構隊伍龐大
美國農業部雇員有10萬之眾,占內閣雇員總人數的6.6%,是聯邦政府中第四大部,堪稱全球最大的農業部。在全世界75個國家、地區駐有自己的雇員。圍繞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方面就有5個大的官方機構,分別是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經濟研究局(ERS)、農業市場局(AMS)、世界農業展望委員會(WAOB)以及海外農業局(FAS)。這5大機構組成了美國農業部的信息收集、分析、體系。與此同時,各州農業廳均設有專司信息采集分析的專門機構,一般由20多人組成。另外,聯邦農業部、州農業廳還專門有雇員常駐核心市場專門定時定期采集上報信息。加上遍布全國的500家第三方信息服務機構。這些龐大的遍布全國乃至全球的機構隊伍和眾多的雇員,為美國農產品流通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服務保障。
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
采集機制和特點
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是影響美國乃至全球農產品流通的關鍵因素。正是基于遍布全球的機構人員、強大的財政支撐和雄厚的資金投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及其運行過程中的各環節均已規范、有效,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農產品市場信息收集、分析、體系,形成了從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到全過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
美國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運行機制可以歸納為:政府主導、資源公開、依法采發、服務多樣、自主采信。主要特點如下:
信息資源公益性
美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全方位的農產品信息采集分析工作,并一如既往的遵循公益公開、無償免費的原則,全力服務美國民眾。1966年,美國政府即出臺了《信息自由法案》。該法案規定: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獲得政府信息的權利人人平等,政府信息具有公共財產的性質,一切人具有同等享受的權利,不受申請人資格的限制;政府對拒絕提供的信息負有舉證責任;政府機關拒絕提供信息時申請人可以向法院請求獲得司法救濟,法院如認為行政機關拒絕提供的文件不屬于法律所規定的免除公開的信息,可以判決行政機關公開申請人請求獲得的信息。直到今天,美國政府各級各類農業信息服務機構仍然堅持信息資源的公益性。這些信息不僅是價格供求信息,還包括全球各類產品、各國、地區農業進出口政策信息等,使得美國乃至全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信息服務機構和消費者充分享受公益性信息資源,指導生產,規范市場,引導消費。
信息研判專業性
作為高度發達的美國,其農業全方位的專業化程度正是美國農業現代化的鮮明標志。表現在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研判上,更是專業人員支撐、專業機構研判,專業水平服務。美國農業部對農產品信息研判工作高度重視,包括有專門的工作機構、良性的工作機制、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權威的信息等。美國農業部的34個局(辦公室)中,有12個局(辦公室)直接參與了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資金和人力保障充分,且通過跨部門合作進行分析預判,適時調整農業政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農場農產品順暢銷售以及農產品出口收益最大化。此外,目前美國還有大批第三方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機構。這些專門的研究型有償信息服務機構更是人員專業,資源專業,渠道權威,預判準確。
信息權威性
美國農產品信息采集、分析和工作集中在美國農業部。其中,美國農業部農業市場局(AMS)在全國各農產品主產州、批發市場、拍賣場及裝運點等均設有市場新聞辦公室,按每天、周、半月、月、雙月、季度及每年形成數據和市場報告報送至華盛頓總部,由總部形成監測報告在美國農業部系統內共享;農業部美國國家農業統計局負責收集農場主定期報告和進行信息現場調查采集,提供及時、準確和實用的農業統計數據;海外農業局(FAS)承擔著國際貿易談判、收集和分析市場信息的職能;農業部與國家海洋氣象局共同設立的聯合農業氣象局(JAWF)提供氣象對作物影響報告,作為美國國家農業統計局進行作物評估的重要依據;經濟研究局(ERS)對國內、國際市場進行追蹤研究,為決策提供依據。目前,由農業部農業市場局的“市場新聞報告”和由世界農業展望委員會(WAOB)牽頭的《全球農產品供需狀況報告》,對全球農產品市場影響巨大。在信息渠道上,一是農業部地方辦公室直接將采集到的相關信息通過信息網絡、電話咨詢服務臺、電傳和錄音信息提供給社會大眾;二是農業部將相關信息匯總后通過新聞媒體免費向社會。三是農業部每天對農產品期貨期權信息實行實時向全球,在多種媒體渠道上予以公布。
信息服務多元性
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在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發展和運行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但是仍然大力扶持鼓勵各類民間第三方中立信息媒體、中介組織積極介入提供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如政府網站提供市場信息服務,而電子商務服務則由農業網絡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主體,在運行中必然采用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形式。如美國主要農業信息服務項目可以歸為以下幾類:市場新聞報告、市場形勢報告、展望和預測服務、統計報告和研究報告。目前,多種農業傳媒(計算機網絡、通訊、視聽等載體)網絡正成為農民、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和各農業部門獲取科學知識、傳播推廣實用技術,進行農業信息咨詢服務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美大約有500多家第三方機構專門從事專業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工作,大大豐富和拓展了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的內容和氛圍,得到各級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的一致認可。
啟示與建議
美國農業是典型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外向型農業,一定程度上講,農產品市場信息是影響美國農業的關鍵因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逐步形成了一套體系嚴謹、機制合理、運行高效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農業發展也基本形成了“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強化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的大共識”,但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而非農業強國,在推進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的許多做法和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
科學規劃,加快市場信息管理制度建設和信息立法
積極探索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工作責任制度,規范信息采集程序,拓寬信息渠道。要本著規范采集行為,強化采集精度,保障信息時效,維護權威的目的,積極構建采集制度、體制和機制。同時,在此基礎上,國家應加快信息立法步伐,減少對信息的行政干預,增強信息的權威性和時效性。同時,應加強立法監督,對偽造信息、隨意虛假信息坑農害農的信息機構或個人,給予嚴懲。
加大投入,完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
美國政府對農業的補貼主要集中在支持農業信息化,讓廣大農業生產經營者受益。據統計,美國政府每年支出10億美元用于農業信息工作,用于農產品市場新聞的年度預算就達2200萬美元。相比較,我國對農業信息化的投入雖然大有改善,但與構建科學高效的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還十分有限。因此,尚需加大投入,科學規劃,快速推進。目前,應優先考慮在信息人員補貼、信息采集、分析預警和權威等體系建設方面大量增加投入。結合金農工程、三電合一、物聯網等現有信息化推進項目整體推進。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預警體系,聯合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科研院所、中立第三方機構等,建立大聯合、大協作的農產品信息分析預警工作體系;制定預警工作的實施條例,完善隊伍建設,建立數據采集和機制。
積極引導,推進農業信息服務主體的多元化
美國通過發揮多元化的信息服務主體作用,滿足了公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提高了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借鑒美國的這一做法,我國各級農業部門在信息服務上應有所為、有所不為,針對具有純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等不同特性的信息產品,分別采用政府主導和投資、準市場機制和市場機制,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豐富的、個性化的服務措施和多樣化的服務形式來實現。圍繞實現這一轉變,當前應著力培育各類信息服務主體,包括扶持引導科研院所、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協會或其他民間中立性組織,逐步讓他們承擔起傳播農業知識、推廣實用技術、開展信息咨詢服務等功能,不斷提高各類主體信息服務的質量。
加強協作,掌握農產品國際市場運行情況
篇6
一、超智能社會的主要內涵
近年來,信息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全球迎來了經濟社會的大變革時代。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醫學、腦科學等領域的技術的進步,已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改變。信息技術及網絡化的大時代潮流,也使得超智能社會5.0變得不再遙遠,人工智能也成為實現超智能社會的核心。谷歌的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戰勝前世界冠軍李世石;IBM人工智能醫生“華生”達到全球醫生的平均水平;美國風險投資企業收購NBA勇士隊,采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使勇士在6年之內由全聯盟倒數第2變成總冠軍等,均顯示了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超智能社會5.0是在當前物質和信息飽和且高度一體化的狀態下,以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高度技術融合為基礎,人與機器人、人工智能共存,可超越地域、年齡、性別和語言等限制、針對諸多細節及時提供與多樣化的潛在需求相對應的物品和服務,是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問題解決相協調的社會形態,更是能夠滿足人們愉悅及高質量生活品質的、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形態。
超智能社會5.0,也是在德國工業4.0強化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變革的基礎上,試圖通過智能化技術解決相關經濟和社會課題的全新的概念模式。具體而言,不論都市與地方,都可以確保方便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實現分布式能源的自產自用,以及使用基于新一代通信系統的智能醫療體系等。
超智能社會不僅涵蓋能源、交通、制造、服務等多個系統組合,未來還將包括人員、商務、法律等管理機能,以及勞動力提供與理念創新等人類自我價值的實現。建設超智能社會不僅需要高速公路等交通智能化、能源價值鏈最優化、制造體系全新化等核心智能系統的開發,也需要跨區域的醫療健康系統、食品產業鏈、生產體系等新的智能價值鏈的創造與創新,以及導航衛星系統、數據綜合解析系統、公共基礎設施認證等方面的支持。
二、超智能社會的主要支撐技術
在2016年5月底頒布的《科學技術創新戰略2016》中,對支撐超智能社會建設的主要技術領域進行了詳細描述,主要涵蓋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兩大技術領域。
(一)虛擬空間技術領域
網絡安全技術:對物聯網技術而言,從系統的設計到最終生命周期結束的時間很長,需要以漏洞處理、加密及高存儲容量等技術為重點,構建相應的研發及信任體系,并確保相關系統成本的降低;
物網系統構建技術:在大規模系統運行過程中,對系統進行結構改造以及新舊設備的相互銜接,結構邊緣及服務器側的虛擬技術就成為關鍵;
大數據解析技術:從含有非結構化數據的各種大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需要實時的高速信息處理技術的支撐;
人工智能技術:在對當前人工智能的深層學習技術繼續加強研發的基礎上,還要推進搜索型、知識型、計算型,以及統合型人工智能的研發;
設備技術:不僅要強化對大數據高速和實施處理的小型超低電力消耗設備的研制,也要努力實現強功能和高性能系統的開發,以及最新的材料和設計技術開發之間的相互融合;
網絡技術:在推進網絡虛擬化技術的同時,為實現龐大物聯網設備間無線通信,開發高容量的無線技術勢在必行;同時還要構建對大數據實時把握及進行高度分析判斷的網絡技術;
邊緣計算技術:面對信息的實時高速處理,需要同步推進分散處理技術,確保網關等終端設備安全,并建立無法確保情況下的防范架構。
(二)現實空間技術領域
機器人技術:為實現機器人在通信、社會工作支援、制造、老人及殘障人士幫扶等多個生產和生活領域應用,日本應積極推進相關技術研發,并引領安全評估的國際標準制訂;
傳感器技術:在獲取各種信息的基礎上,開發可遠程實施的遠程監控及性能更新技術;
處理器技術:推進與機理、驅動、控制等信賴評價及處理器的人工智能研發密切相關的基礎研究,強化微電機系統及生物處理器等領域的技術研發;
生物技術:加強生物傳感器、人體運動數據采集裝置、生物驅動器等的開發,強化生物基礎技術研究,特別是高度小型化及超低電量消費的傳感器技術;
人機交互技術:在加快推進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感知工程、認知科學與腦科學等領域技術研發的同時,考慮到技術設備的進步,為實現以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與人類的共存,與人類平等或僅為工具等社會倫理問題也需要提上日程。
(三)綜合領域相關技術
納米等原材料技術:支撐能源、基礎設施、醫療健康等領域創新型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發,以及相關應用組件的升級,重點突破領域為:高效電力控制的半導體技術、工藝創新的觸媒技術,以及聲光控制技術、高端測量診斷和成像技術、生物材料和納米材料等新型原材料技術;
光學和量子技術:為推進對信息通信、醫療、環境、能源等領域給予綜合支撐的、具有高精度、高敏感度、大容量、節能又安全等特征的、高端社會及產業基礎設施的形成,必須加強計算技術、成像與傳感技術、信息和能源傳輸技術、高加工技術等相關基礎和應用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光子傳輸等尖端光學和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
(四)2020年主要成果目標
在作為支撐平臺的網絡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創新性技術突破;
超小型、低電量消耗傳感設備的實用化;
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傳輸基礎技術的開發;
新一代電力電子技術的全面商業化;
開始進行綜合性新材料開發系統的中試;
進行生物性能技術材料的生產;
2030年前后實現基干化工產品新觸媒技術的實用化;
2030年前后實現結構性材料的飛躍,在汽車與飛機制造等領域普遍采用輕量化與超耐用的新材料。
被外界譽為日本的“巴菲特+蓋茨”的軟銀總裁孫正義在2014年底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拯救日本,使日本在2050年產業競爭力重回世界第一的豪言。他指出,日本若能采用3000萬臺可24小時工作的人工智能產業機器人(相當于增加了9000萬制造業勞動人口),而支付給每臺機器人的“平均月薪”僅為1.7萬日元,這無疑將讓日本一舉兩得地扭轉在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過高方面的劣勢。
而日本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研究報告《面向2035年的機器人產業未來市場預測》指出,日本國內的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2020年2.9萬億日元、2025年5.3萬億日元、2035年9.7萬億日元。
三、政策建議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新常態階段,勞動力成本增長明顯,2012年已過人口增長的劉易斯拐點,老齡化問題也日益見突出。為緩解相關壓力,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共享經濟等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勢在必行。相關政策建議如下:
(一)提出“智慧中國2050”
為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相關要求,應充分借鑒日本超智能社會5.0的科學內涵,研究提出諸如“智慧中國2050”的概念,并針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了2020、2030、2050年我國科技創新戰略目標,今后在具體細則制定及實施上,融入“智慧中國2050”等內涵,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引領未來社會經濟l展及模式轉變。
(二)注重“人工智能+物聯網”
將“人工智能+物聯網”融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發展理念之中,建立“人工智能+物聯網”國家實驗室,注重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主要支撐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在創建與經濟社會密切相關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從網絡化、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大力發展數字化智能經濟,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打造“智慧中國2050”。
(三)做好產業政策轉型,提高選擇性產業政策的聚焦度
在我國產業政策由選擇性為主向功能性為主轉變的情況下,將《中國制造2025》與經濟社會發展更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僅使選擇性產業政策先中上游產業聚焦,在強化虛擬空間技術研發的同時,注重傳感器技術、生物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等現實空間技術,以及納米等原材料技術、光學和量子技術等綜合技術的研發,還應進一步加強與經濟社會的聯系,使產業和技術創新能夠真正服務于民。
(四)拓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內涵,推進智能社會建設
進一步拓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內涵,將支持范圍擴大至社會經濟領域,強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在經濟與社會領域的應用,關注自動駕駛、共享經濟等對經濟社會型態變革的影響,切實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綜合性領域的發展。
(五)密切關注人工智能對全球產業與經濟格局的影響
篇7
【關鍵詞】制造業 地理集中 決定因素
一、產業地理集中的理論概述
1、產業地理集中的概念
布雷克曼等人(2004)認為,集中和集聚皆為經濟活動的某個部分。集中考察少數明確劃分的部門(尤其是一些工業)的空間位置,而集聚則考察經濟活動的更大部分的空間位置。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產業集群或產業地理集中是指某一特定產業的企業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區所形成一個強勁、穩定、有持續競爭優勢的集合體。
2、產業地理集中的相關理論和模型
一些產業或部門在參與全球范圍內組織和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選擇某些特定的地域來集聚和發展,而形成一些新的產業區或產業集群。馬歇爾在1920年《經濟學原理》中首次提出了“產業空間集聚”的問題。1990年以來,研究轉向于從新熊彼特主義的觀點出發,結合創新、技術變化、經濟增長和貿易以研究產業集聚的創新體系(Lundvall,1992)。克魯格曼應用不完全競爭經濟學、遞增收益、路徑依賴和累積因果關系等,解釋產業的空間聚集。邁克爾?波特(Porter,1998,2000)從戰略管理和競爭的角度描述和分析產業地理集中。產業地理集中有利于地區競爭力的提高,它是地區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第一,外部經濟理論。馬歇爾從古典經濟學的角度提出該理論并解釋基于外部經濟的企業在同一區位集中的現象,他認為產業集群是外部性導致的。馬歇爾把這種產業聚集區稱為“產業區”。克魯格曼發展了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提出了“規模報酬遞增”模型,他實證考察了報酬遞增對制造業地理集聚的作用機理,提出制造業支出占總支出的份額、產品之間的替代彈性、運輸成本三個參數是決定制造業企業地理集聚的關鍵性因素。
第二,交易費用理論。科斯于1937年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提出交易費用概念。他認為,由于產業集群內企業眾多,可以增加交易頻率,降低區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間范圍和交易對象相對穩定,因此有助于減少環境的不確定性,從而減少企業的交易費用。
第三,競爭理論。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產業集群與新競爭經濟學》一書,從競爭優勢的角度系統提出了產業集群理論。他認為產業集群能夠提高集群內企業的生產率、持續創新能力并能夠降低企業進入的風險,促進企業的產生與發展。
3、產業地理集中的理論解釋
產業的空間集聚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現象。某一產業在特定的地理區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是一個漫長過程。產業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優勢聚集力。自然優勢聚集力是產業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優勢的含義相當廣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單個方面的優勢,還包括兩者的組合優勢以及自然形成的社會經濟資源優勢。伊利森和格拉斯(Ellison and Glaeser)通過對美國產業聚集的實證分析認為自然優勢聚集力可以解釋20%左右的產業聚集現象。
第二,外溢聚集力。這里的外溢是區位外溢,是指某一廠商的建成將降低其它廠商的成本或提高它們的競爭力的現象,包括物理外溢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較好地解釋高科技產業大量聚集于大學或研究機構附近的現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傳統產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中存在較普遍。外溢聚集力較常見于城鎮的形成過程中,在由鄉村到鎮再到城市的擴大過程中,由于人口數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來越大,產品差異化程度也不斷增加。伊利森和格拉斯認為,外溢是產業地理集中除自然優勢以外的另一個主要動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環境不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資源,也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全世界華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華人經濟區,美國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國的臺灣省是小企業主宰的經濟系統,小企業聚集極為普遍,這種聚集的基本動力就來自傳統人文環境的吸引力。以血緣、親緣、地緣為主的聚集在我國的南方沿海地區如浙、閩、粵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團體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集群占主體,這種集群產生的動力就是人文關系。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尋常的、復雜的或緊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產生集群,并認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動力就是人文凝聚力。
當然,對于一個具體的產業聚集而言,上述三類聚集力可能是單個起作用,也可能是多個力的產物,或者還有別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產業地理集中開始形成,就會出現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尤其是當地政府持支持態度和地方競爭富有活力時更是如此。
二、我國制造業的地理集中情形
1、我國制造業發展概述
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約為4.2萬億元(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下同),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1%,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88%;制造業就業人員8000多萬人,職工人數3000多萬人,分別占全國就業人員的11%,全國職工人數的28%;制造業企業繳納稅金4960億元,占國家稅收總額的30%;制造業工業制成品出口2930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90%;制造業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長,我國1980~2002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9.7%,而制造業相應的年均增長率為12.2%。
2、我國制造業地理集中情形
“塊狀經濟”不僅適合于克魯格曼提出的報酬遞增模型的解釋,并且形成獨特的“集群優勢”,具體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與利用的規模經濟優勢;市場拓展的規模經濟優勢;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規模經濟優勢;配套和服務的規模經濟優勢;技術和管理創新的規模經濟優勢等。制造業的地理集中現象即“塊狀經濟”的一個部分。
研究我國制造業的地理集中情形,也就是研究我國“塊狀經濟”中制造業的分布格局問題。從有關的研究和各地的情況來看,我國塊狀經濟的規模已經相當可觀。在東南沿海各地,已經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塊狀經濟。在珠三角地區的404個建制鎮中,以塊狀經濟為特征的專業鎮占了四分之一。在浙江,塊狀經濟在近幾年發展很快,基本已覆蓋全省各個縣市區。2001年6月,浙江省政策研究室對全省的塊狀經濟進行全面的調查,結果表明,在88個縣市區中,有85個縣市區形成了800多個塊狀經濟,分布于紡織、制衣、制筆、電器、機械制造、醫藥等175個大小行業。其他各省區市也都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機械、化纖紡織、醫藥、鋼鐵、生物工程、信息技術集群。目前,全國估計有各類塊狀經濟數千個,其中化纖紡織、絲綢紡織、制衣、制鞋、電子、信息、醫藥等,是出現塊狀經濟最多的幾個行業。
這些塊狀經濟已形成一定經濟規模。廣東珠江東岸的信息塊狀經濟的總經濟規模在3000億元以上,珠江西岸的電器機械塊狀經濟的總經濟規模在1300億元左右;2001年,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3043.86億元,電氣機械產業實現產值1327.69億元,機電產品出口500多億美元,占全國機電產品出口的45%。在浙江,2001年,塊狀經濟總產值5993億元,約占當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的49%;平均規模達到11.5億元。被譽為“中國襪都”的浙江諸暨市大唐鎮,年產襪子70億雙,產值達120億元,從事襪業的大大小小企業已達1萬多家。集群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浙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全省有52個集群的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另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532種主要工業產品的調查,浙江有56種特色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居前10位的有336種,占總數的63%。在江蘇,武進市鄒區燈具城年交易額達16億元,初步形成一個集科研開發、信息集散、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功能先進完備的燈具工業基地。
綜上分析,由于我國制造業的空間布局很大程度受區域要素稟賦限制,因而我國制造業的地理集中呈非均衡性的分布情形。
三、影響我國制造業地理集中的決定因素
1、中心模型揭示了其本質
1991年克魯格曼提出了中心理論,它揭示了經濟地理聚集的內在運行機制。克魯格曼認為,行業的地理集中主要取決于聚集力和離心力的相互作用。在初始均衡的兩個地區,隨著貿易成本的逐漸降低,當聚集力大于離心力時,勞動力的移動最終會導致行業的不對稱地理分布。在這一過程中,最初貿易成本的削減對廠商生產區位并沒有任何影響,當貿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點”,聚集力將起主導作用,所有的工業則會移到一個地區,而此時勞動力和工業區位的轉移并不是逐漸發生的,而會發生突變。中心理論的核心表明了規模報酬遞增和運輸成本如何互動,從而影響生產活動的地理分布的。
2、外部性是其主要向心力
產業集群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其獨特的生產組織方式而獲得集群效應。在產業集群效應中,因聚集而產生的經濟外部性,只是一種伴生的、被動的、靜態的效應,它的強度有限;產業集群的最大效應是行動主體的共同行動,它是一種主動的、動態的、持續的效應。從靜態角度看,產業集聚的外部效應使得企業可以從本地區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或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的經濟活動中直接受益,其好處在于同一產業的企業能共享特定的勞動力市場、信息和產業內部的聯系等資源。如果同一產業的企業在某個地區集中,能進一步促進該產業在這個地區的增長(Krugman,1995)。從動態角度來說,產業集聚的外部收益來源于地域性的技術外溢。這種技術外溢有利于當地就業水平、勞動生產率和工資水平的提高。
3、集群競合機制是其推動力
在一個產業集群的各企業之間,往往既有直接或間接的競爭,又有直接或間接的合作,形成一種競合發展模式。在許多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地理集中地,競合機制發揮了巨大作用,推動著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其中,合作使中小企業發揮集聚經濟效應,彌補了中小企業規模不經濟的缺陷;而競爭則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提升了產品質量與產業層次,從而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創新激勵。
綜上,決定我國制造業地理集中的因素有諸多方面。首先,集聚的擴散效應形成循環積累因果效應;其次,外部規模經濟與當地的區域要素稟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決定我國制造業地理集中的因素將會改變,同時我國的制造業地理集中情形也會發生改變。
【參考文獻】
[1] 魏后凱:現代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篇8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如何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學術界亟需研究的課題。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義、內涵和特點,探尋其演變的一些規律,在對現有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文獻成果分析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創新評價
1引言
自2014年,在上海視察工作時,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來,北京、深圳和廣州等城市都提出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規劃,學術界和政府研究機構也加強了對“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規律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5月1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研究”課題組了由熊鴻儒執筆的題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規律及啟示》的調查研究報告。科技創新中心多由經濟中心發展而來,擁有相對集中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具備“宜居”“宜業”的創新環境。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具備了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客觀基礎,但還需要與硅谷、紐約、倫敦等“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進行對標,建立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引導建設工作,本文就試圖構建一個這樣的指標體系。
1.1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義2000年7月,美國《在線》雜志提出了“全球技術創新中心的概念”,認為構成全球技術創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當地高校和研究機構具備培養有技能的工人或開發新技術的能力;能提供專業技術和帶來經濟穩定的企業和跨國公司;人們有創辦風險企業的積極性;能使好點子成功進入市場的風險資本的可獲得性。杜德斌[1]認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是指科技創新資源密集、科技創新活動集中、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科技成果輻射范圍廣大,從而在全球價值網絡中發揮顯著增值功能并占據領導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區。駱建文等[2]認為科技創新中心是指具有密集的科技創新資源、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發達的創新文化、濃郁的創新氛圍、較強的科技輻射與帶動城市群發展的中心城市,并扮演了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產品創新源地和產生中心的角色。王德祿[3]認為科技創新中心就是科學中心演變而來的。其中最大的差別在于創新中心是經濟中心,而不是技術中心。肖林[4]認為未來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不是狹義的知識中心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而是科技、經濟、文化高度融合,創新、創意、創業相互交織的綜合性創新中心。以上幾位學者對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義中,有幾個共同點:一是區域內科技創新資源必定要豐富,包括人才、技術和資本等創新資源相對集中;二是科技創新活動或科技成果轉化活動頻繁并具有較高的質量;三是科技創新的效益顯著,對當地經濟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四是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融合,城市文化支持創新,創新繁榮城市文化;五是科技創新對周邊的輻射力非常強,發揮區域創新中心的引領作用;六是科技創新與創業相互促進,創新帶動創業,創業激發創新;七是該中心處于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上,并發揮創新的全球引領作用。
1.2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內涵錢智等[5]綜合北京部分專家的觀點,認為當今科技創新的內涵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從單一科技創新向產業、科技、文化等跨領域全面創新轉變,越來越注重科技創新與其他領域的相互滲透。從國際經驗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不僅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誕生地也是創新產業成長的策源地、創新資源配置的樞紐平臺。它總體上具備六大標志性特征:一是科學研究中心,二是經濟中心,三是開放中心,四是創業中心,五是創新資本中心,六是創意文化中心。楚天驕[6]認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應該包含科技創新鏈的六大功能:匯聚創新資源、產生創新成果、轉化創新成果、提供技術服務、促成技術交易、促進技術轉移。從創新的范圍來看,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文化的創新正在加速融合,從創新的過程來看,從創意的產生到成果產業化的整個過程中,資本、技術和人才結合的速度正在加快。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內涵應該包括:在“宜居”、“宜業”的創新文化環境中,面向全球,匯聚創新資源,創新與創業互動,加速創意產品產業化,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1.3主要“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特點
1.3.1美國硅谷的主要特點成長模式———“熱帶雨林”型創新生態系統。硅谷的特點有:(1)匯聚創新鏈條上全球頂級人才。硅谷僅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50多名,技術移民占硅谷人口的36%(2012年)。(2)產學研集群效應顯著。高水平大學與高科技企業融合發展,孕育了眾多的全球頂尖高科技企業。(3)完善的科技服務支撐體系。融資、咨詢、人才服務和企業協作服務等全方位服務體系完備。硅谷年均風險投資額高達70億美元左右,占美國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資額占整個加州的87%。(4)成熟的創新資源網絡。在硅谷,高校、企業研發機構、風險資本和各類中介機構緊密互動,形成了開放創新資源網絡,信息、知識、技術、資本、人才資源和其他創新資源在其中自由流動,形成共享,促進合作,為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誕生提供最佳的土壤[7]。可見,創新人才、創新載體、創新資本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必備要素。
1.3.2以色列的主要特點成長模式———“全民創新創業+海外資金”。以色列的特點:(1)全民創新。在以色列,創新并不僅僅局限于現代化工廠和實驗室,而更多蘊含于普通人點點滴滴的生活之中。如何推動全民創新創業?高度重視教育+強調獨立人格+通過軍事訓練和專業教育培養高質量創業者群體。(2)政府主動參與創新創業,與學術界、孵化器、產業投資者、資本市場及其他力量共同營造創新創業機制。(3)形成“循環創新”的良性格局。以色列積極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并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后出售給跨國大企業或上市。創業者在價值實現后,繼續開始新的創新創業歷程,產生了許多“循環創業式企業家”,形成了循環創新的局面。(4)實施開放式創新。以色列積極與全球重要的創新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科技合作,鼓勵全球領先企業投資建立研發中心。此外,以色列還致力于吸引外資,獲得了大量國際資金支持。2013年,來自國外的資金占以色列研發支出的45.6%[7]。可見,創新文化、政府投入、成熟的資本市場和全球創新資源整合能力是資源相對欠缺區域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邁進的前提條件。
1.3.3英國牛津郡的主要特點成長模式———“政府與市場協調推進”。英國牛津郡正逐漸成為全歐洲科技創新的重要中心之一。牛津郡的特點:(1)產業鏈上縱向協同科技創新。(2)公司之間形成非交易相互依賴性,促進了公司之間知識的流動與學習。(3)政府與大學共同打造資金、創新和學習的企業溝通平臺。(4)鼓勵科技人員衍生創業。衍生創業主要指的是原公司的技術開發人員或高校學生自己開辦公司進行科技創新的現象[8]。可見,搭建知識共享平臺促進知識分享、推動不同創新要素持有者之間的交流、支持創業激勵創新等是資源相對豐富區域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轉化的關鍵要素。
1.4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指標的文獻回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始對本國科技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與評價,編撰各類科技指標報告。最早開展科技指標研究和出版本國科技指標報告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負責全國科技指標研究的組織、資助和協調,例如出版《科學與工程指標》,以及建立與維護有關數據庫。從1972年起,每兩年出版一期《科學指標》報告。1987年起更名為《科學與工程指標》。歐盟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別出版了第1、2號《歐盟科技指標報告》。國內關于科技進步評價的研究,最為典型的是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及綜合評價課題組提出的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于2007年做了些修改,目前國內只有這個指標體系對每個三級指標確定了一個標準值。但是這個指標體系主要針對科技領域,對創新環境的評價指標很少,而且這個指標體系僅限于評價本區域,對區域影響力的評價沒有涉及。趙崢等[9]結合首都北京的創新資源優勢,構建了包含三個層次指標的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共3個,主要包括科技創新競爭力、科技創新帶動力、科技創新影響力。二級指標共9個,主要包括科技創新人才競爭力、科技創新企業競爭力、科技創新環境競爭力、科技創新經濟帶動力、科技創新社會帶動力、科技創新生態帶動力、科技創新區域影響力、科技創新國家影響力、科技創新全球影響力。三級指標共64個,主要包括科技創新競爭力三級指標20個,科技創新帶動力三級指標19個,科技創新影響力三級指標25個。這個指標體系包含部分定性指標,這些定性指標由誰來確定是評價的難點之一,指標值達到多少才符合要求也是評價的難點,另外,生態環境的評價指標偏多,而創新資本方面的評價指標偏少,由于納入了北京地區的特色指標,因此整個指標體系缺乏可比性。畢亮亮和施祖麟[10]對城市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構建了二級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有“競爭力”(投入產出實力)、“科技研發潛力”、“經濟支撐潛力”,二級指標分別有7個、4個和2個。該指標體系考慮的創新資源中,對創新資本考慮不多,也沒有納入創新資源的區域共享指標。彭順昌[11]構建了由創新投入、創新績效、社會發展和環境可持續4個方面為一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廈門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科技創新水平進行了評價。這個評價指標體系,用的全部是相對指標,便于比較,但缺少反映創新潛力、創新影響力等方面的指標。姜鑫等[12]構建了以科技進步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創新效果為一級指標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是以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為基礎演化而來的,關注了創新質量的評價,但缺乏對創新文化方面的評價指標。
2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
2.1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的范圍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評價既要涵蓋科技創新中心評價的一般指標,又要將其納入全球視野來評價,因此,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評價至少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全球創新資源網絡地位的評價,一是科技創新中心的評價。科技創新中心的評價指標有很多文獻可以借鑒,但全球創新資源網絡地位評價的研究還不多。王德祿[3]認為在網絡時代,政府要打造創新網絡,把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聯系起來。那么將跨國公司、國外的風投機構、國外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等等創新資源都納入這個創新網絡,就初步構成一張全球性的創新網絡。相應地,評價這張網絡的創新能力,就要將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數量、引入的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數量、國外風投資本在該地的投入量、國際創客團隊的數量等納入評價指標體系。從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義、內涵和特征來看,評價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創新資源、創新產業、創新投入、創新載體、創新成果、創新文化、創新創業和創新影響等都應該是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
2.2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結合前面的分析,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是國內較為成熟的科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因此,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三級指標要充分參考并借鑒這一成熟指標體系;(2)盡可能使用政府統計年鑒中的標準指標,以便于獲得相應的統計數據,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統計部門的統計口徑存在一些差異,因此,主要選擇各地都使用的標準統計指標;(3)將現有文獻中對“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研究成果納入到評價指標體系中,注意評價指標的全球可比性。初步考慮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價指標體系由八個一級指標構成,即:創新資源、創新產業、創新投入、創新載體、創新成果、創新文化、創新創業和創新影響,見表1。創新資源有三個二級指標,人才資源、技術資源和資本資源。創新人才資源是創新中的核心資源,其他創新資源都是圍繞人才資源匯聚的;創新的技術資源中包含專利、高技術產品工藝技術、隱性知識等知識產權或產品,這是創新的基礎資源;創新資本是創新資源的粘合劑,也是創新的催化劑。全球創新資源的遷移是在技術變革的推動下實現的,也往往帶來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技術變革推動創新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集群承載并吸引創新資源的匯集,再加上制度變革的支撐,一個新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才會逐漸形成。創新產業有二個二級指標,知識密集服務業和生產高技術制成品產業。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一定要有高技術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支撐,例如硅谷的信息技術產業、牛津郡的賽車設計與制造產業等,還要有為高科技產業服務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如:科技金融、管理咨詢等服務業,相應這些產業的數量構成三級評價指標。創新投入有三個二級指標,人力資本投入、技術資本投入和金融資本投入。創新需要在人力、技術和資本等方面進行投入,參與研發活動的人員數、開展的研發項目數、財政和企業投入研發項目的經費都是反映創新投入的指標,專利申請量既是當期研發投入的成果,也是后期研發活動的投入,所以也作為創新投入的評價指標。
創新載體有二個二級指標,公共技術創新載體和企業技術創新載體。創新活動需要一個載體才能開展,區域的創新載體既有政府和行業提供的公共載體,如:高校、科研機構等,也有企業提供的工程中心或技術中心等,相應的載體數量構成評價的三級指標。創新成果有三個二級指標,論文成果、專利成果、產業成果。創新成果是創新投入的產出,也是科技創新中心效率的實體表現,論文成果既包括發表的科技論文數又包括科技類的學位論文數;專利成果要有國內專利授權量還要有國際專利授權量;產業成果包括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產業標準的制定、產業的環境友好程度指標等。創新文化有三個二級指標:知識產權保護、公民科學素養、知識共享設施。對創新者利益的法律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利器,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的律師和人數量,還有產權保護下的知識產權交易量都可以反映一個區域的知識產權保護程度;人的創新能力可以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提升,創新教育基礎設施和投入可以反映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潛力;創新成果是在創新團隊成員不斷地相互腦力激蕩過程中產生的,網絡、電話和文獻的交換等都是腦力激蕩的重要工具。創新創業有三個二級指標:創業孵化園、創業企業、創業人員。創新和創業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創業孵化園的數量、新創企業數量、科技人員參與創業的比重等指標能夠反映區域創業的繁榮程度,也能反映創業對科技創新的激勵程度。創新影響有三個二級指標:區域影響力、全國影響力和全球影響力。創新影響力分三個層次,首先是對中心對周邊區域的影響,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要能夠帶動周邊其他城市發展并提升區域創新協作能力,區域內創新資源共享數量和創新成果交易量等指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心的區域影響力;其次是中心對全國的影響力,一國內部能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往往是區位優勢相當突出的城市,應當肩負帶領全國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使命,其專利申請量、技術市場交易量、科研項目量、風投資本量等占全國的比重能夠反映其影響力;最后作為全球性的科技創新中心,應該能夠彰顯其對全球創新資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外資在當地設立的研發中心數量、當地企業在國外設立的研發中心數量、高技術產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國外風投占當地的投資比重、技術交易額占全球的比重和國際創客數量等作為三級指標反映該能力。
3結論
篇9
關鍵詞:知識交易;自由交易;專家評估
一、 引言
本文在針對組織知識共享的積極性不高,組織知識共享機制不完善,從經濟學市場交易的理論角度提出企業內部知識市場交易模式,對現今企業內部知識交易進行案例分析研究,研究企業內部知識交易的模式解決企業知識共享需求。
二、 知識交易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
企業內部知識市場的知識交易是指掌握知識的主體之間的交易,通過交易,知識從一方向另一方轉移,知識交易是形成知識共享的基礎。陳搏,張喜征提出用博弈來分析組織內部的知識交易。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知識資源分布不均衡下,掌握知識的組織員工只有在對價交換的條件下才會愿意長期地供應知識。Hall認為,知識的交易應該應用社會交換理論來分析,社會交換理論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等學科。應力,錢省三提出用Holstrom和Milgrom的委托模型定量分析知識市場的運行機制。江積海提到了三種交易機制,市場交易機制,指通過一次性合約的方式來買賣知識;聯盟和合資交易機制,聯盟指雙方長期共享資源和知識的合作;內部化交易機制,指知識不通過外部獲取而由內部創造的方式。
除了很多學者進行了知識交易的理論研究,一些企業也進行了知識交易共享的實踐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針對企業典型應用的知識交易方式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析發現目前較為流行的一些知名公司和網站論壇都成功的實現了知識轉移,他們根據了不同的知識交易需求采取了不同的知識交易模式,對于典型企業內部知識交易的方式分析研究結果總結如表1。例如Infosys是一家咨詢和IT技術公司。這個公司建立了內部知識市場,稱為K-shop,員工可以通過網絡提交自己的研究報告、項目經驗總結和其他類型的知識商品。有專家會對這些知識商品進行評價并公布。又如人大經濟論壇采用了知識的需求拉動和供給推動模式的交易方式,知識供給方可以在此出售自己的知識,而知識需求方也可以懸賞所需要的材料。威客的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組織內部知識交易模式,它采取的運營模式是需求者提出難題和任務,在獲得合適的解決方案后支付報酬給服務者。服務者接受任務,當服務者的解決方案得到需求者認可后,服務者獲得約定的報酬。
綜上文獻的研究,更多是關注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自由的交易機制,或者設計合理的交換報酬來保障交易的進行,這在一定基礎上為知識交易提供了理論支持,也為知識交易機制提供了設計框架。但是,在知識交易的市場中,對于知識價格的形成是通常是買賣雙方初步定價并通過市場經濟的調解形成了單一的最終交易價格,但是不同的知識資源,價格的形成不能局限于市場調解下形成的交易價格,有時更需要依據知識的特性由專門的定價機制定價,這樣的知識定價交易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同時,對于知識的交易還需根據知識本身特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易模式。本文將基于此基礎上進行知識交易模式的研究。
三、 企業內部知識交易模式
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市場機制用于知識交易是知識共享和轉移的一種模式,企業內部的知識交易不同于企業間的交易,但是在企業內部同樣具有市場效應,可以將知識資源在企業內部進行市場化交易,根據市場經濟的特點,引導知識資源自由流動,集中知識資源的優勢,發揮知識資源的最大的效益。對于企業內部知識交易的模式有很多種,但更多的是關注在知識交易的結算方式上,研究通過合理的交換報酬來促進知識交易的完成,并且在知識資源的定價方式上通常采用單一的定價標準,沒有考慮知識資源的特點和適用性定價,同時也忽略了很多專家經驗的定價因素,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在知識交易的模式上兼顧以上的不足之處,建立一種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的知識交易模式。
1. 自由市場下的知識交易。自由市場下的知識交易模式中,知識交易的參與者只有買賣雙方,知識交易的發出、轉移、接受都是雙方在市場機制下完成的,完全根據市場中的需求與供給引導知識的在企業內部的流動,其中,知識的成交價格是由市場的調節最后決定的,并且知識交易的過程完全由雙方自發通過協商的方式完成。對于自由市場下的知識交易通常以知識需求來發起知識的交易或者以知識供給來推動知識的交易。需求拉動式的知識交易是知識需求方(即買方)將知識資源的需求通過懸賞等方式放在網站上,知識的供給方采用投標等方式提供知識并獲利。供給推動式的知識交易是知識供給方(即賣方)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資源放在網站上,供知識的需求方購買,這里知識的供給方占據主動地位。知識供給方所提供的知識由此之后就被保留在組織的知識庫中,成為組織的知識。
2. 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知識交易的模式。在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的知識交易模式中,需考慮到知識交易的效率性,知識交易需要科學合理的定價,也需要保證交易的效率。因此,需要考慮不同的知識適合在不同的評估交易模式。根據知識本身的特性和對組織具有的價值可以將組織的知識分類成四種不同的類型,并且根據不同的類型制定不同的交易模式。如圖1所示。
知識在對組織中的價值作用和適用性兩維特征下,對知識采取了不同的交易方式。如一些具有公共知識基礎和公共應用領域的知識資源,如基本內容、共用模型,這些知識相對屬于基礎性知識,適用性普遍,且價值相對較低,創造成本較低,所以可以適用在交易市場中進行自由交易,由買賣雙方自由進行商榷定價,這種交易模式可以提高知識交易的效率。對于具有專屬領域的知識,或者具有原創性的知識,并且創造成本較高,如發明專利、科技成果等類型的資源適合在專家評估下,雙方通過戰略聯盟合作方式進行知識的互惠共享,以等價交換或成果互惠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結算,這種交易模式能夠促成一些具有很高效益知識交易的完成。對于一些適用性較高,知識價值相對較低,如標準規范等,或者價值較高但是適用性較差的知識,如學術論文等,這樣類型的知識由專家評估系統給出指導價格,在市場中由買賣雙方進行商榷交易達成交易的最終價格,這種交易模式可以保證在市場中知識交易的公平性以及知識的有效性。
自由市場下的知識交易考慮了知識買賣方根據自身對知識資源的評估和收益,并參考市場價格,并且通過市場的競爭調節機制最后形成知識交易的成交價格,完成交易過程。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是在自由市場下加入第三方,對在買賣雙方之間,綜合考慮買賣方及市場等多種因素對特殊的知識資源進行定價交易,這樣的交易是由第三方保證并執行完成。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在企業內部自由交易的模式下,從知識需求和知識供給的角度,自由交易模式可以分為:需求拉動模式與供給推動模式。知識的需求拉動交易是指知識賣方在交易平臺上提供眾多知識資源并定價,知識的買方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平臺尋找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或解決方案,這樣的交易是供給方發起的交易。知識的需求拉動交易是指知識需求方在交易平臺上發出需求,等待知識的賣方提供知識的解決方案,這樣的交易是需求發起的交易。
在推動交易模式下,知識賣方將知識上傳至交易平臺,當組織的知識較為重要或特屬專業領域時,作為第三方的專家會對交易的知識進行綜合評估定價,目的為交易雙方提供一個可靠的指導價格,避免交易中雙方價格協商不一致,知識買方通過搜索知識地圖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并在交易平臺上與賣方協商完成交易。買方所上傳的知識都經過分類,如果是戰略意義重大、價值高的知識則會被送給專家系統,通過價值評估方法,專家得到該知識的參考價格返回系統,以此來指導買賣雙方的交易。當組織的知識是一般性知識且價值較低時,一般只需要知識賣方參考定價指標定出交易價格,然后在自由市場中與買方協商達成最后的成交價格。這種類型的知識交易可以節約評估成本,并且能夠提高交易的效率。組織中沒有的知識,買方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從買方的角度出發,主要是需求拉動式的“懸賞”模式。買方給定懸賞價格,通過懸賞的方式,賣方把自己擁有的知識上傳到組織的知識庫,使得知識庫得到了擴充,成為組織的知識。但這一過程的定價是由買方主導,根據其需求以及對知識資源的預期給定價格,專家參與的成分較少。
在拉動模式的交易機制下,知識買方在交易平臺上無法獲得所需知識,就會發出知識需求,例如懸賞,知識賣方通過交易平臺提供相應的知識方案,交易在雙發協商下完成。所得的知識可以進入知識庫,當再有此類知識的需求時,此知識會在第三方專家的評估指導下完成交易。而當懸賞過程結束后,第三方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上傳的知識也是經過分類的環節,如果判定為是重要的、價值較高的知識,專家評估系統也會對其進行估價,給出參考價格,而這一參考價格往往并不等于買方所給定的懸賞價格。
在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的知識交易模式中,第三方參與的知識交易機制適用于高層次、價值高的知識,知識市場中除了買賣雙方還有第三方的參與,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在買賣雙方間的一種橋梁,幫助交易的完成。針對企業內部,企業的管理者可以獨立出來成為第三方參與者,成為各研究室和部門間交易的協調者和監督者,同時也直接參與知識交易,對知識資源進行評估和定價,組織交易活動,制定交易規則,所有交易過程由第三方操作完成,買賣雙方是交易終端的用戶。
3. 企業知識交易價值評估。在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的知識交易模式中,對于知識的定價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通常從3個方面進行定價考慮。第一是知識本身的價值,即知識本身產生的成本和未來能夠帶來的收益。第二是買賣雙方的收益,從知識創造者和知識需求者的角度分別探究影響賣方要價的因素和影響買方出價的要素,從賣方角度,影響賣方要價的因素主要有知識轉入成本和買方預期的知識收益貼現值;從買方角度,影響買方知識出價的主要有知識的創新或積累成本、賣方預期的知識使用價值的貼現值和知識轉移給買方耗費的成本。第三是市場經濟中供需的因素和知識交易的成本,即市場下調解知識資源供需平衡而產生的知識價格的波動也影響到了知識的定價。在知識交易的過程中同時會產生交易的費用,這些費用也會增加知識的定價中的成本。除了在考慮到以上三方面的定價因素,為了保證定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還需對知識的本身的特性進行分析,例如知識的稀缺性,創新性以及對新領域的開拓性也是影響知識定價的重要因素,同時專家對于知識資源的定價也是科學定價的保障,加入專家經驗對定價因素的評估,也是保證交易定價的公正和客觀性。
科學的知識定價是綜合考慮了知識資源不同的特征以及知識供需雙方對知識雙方的收益預期等重要因素,通過不同專家組的評估,形成對知識資源的價值的最終估值,成為知識資源進入交易市場的指導價格,也是保證市場競爭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 總結
企業知識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體現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完善有效的知識交易模式是企業知識共享和轉移的前提和保證,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收益。在經濟市場理論下的知識交易模式,不僅可以通過自由市場競爭的選擇引導知識的流動,還激發了知識買賣雙方交易的意愿。通過專家的定價機制使通過單一市場定價的知識交易更加公平客觀,也更具有科學性,適用更廣泛類型的知識資源的交易。專家在交易中的角色不僅是保證交易價格的合理性,更體現了作為第三方參與保證交易的完成,它可以在完成知識交易后,對知識交易的各方和知識資源進行評價考核,并扮演激勵者的角色,這也使知識交易機制在結構上和執行上的完善可靠。自由市場下專家評估的知識交易模式是在充分利用知識資源本身特性,體現知識價值的基礎上,對知識資源最有效、最科學的在企業內部共享轉移,并最終為企業所擁有,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Weiling Ke, Kwok Kee Wei, Factors affec- 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 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 Electronic Commerce R- 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
2.陳搏,張喜征.組織內部知識市場交易博弈模型及其實證分析.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4).
3.應力,錢省三.企業內部知識市場的知識交易方式與機制研究.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1,(2).
4.韓吉韜,趙濤,路琨.基于企業內部知識市場的知識交易模型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5.周波.知識交易的定價.經濟研究,2007,(4).
6.江積海.企業知識交易機制的選擇及其動態研究.情報科學,2005,(9).
7.于耀淇,江積海.企業間知識交易市場機制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情報雜志,2009,(11).
8.江積海,龍勇.知識型競爭性聯盟知識交易機制與邊界動態性――Crolles2聯盟的案例研究.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5).
9.紀慧生,陸強.知識交易與知識定價模型研究.經濟學與經濟管理.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10.高汝熹,周波.知識交易的經濟特征.研究與發展管理,2007,(3).
11.李晨松,和金生.知識中介和知識中介參與的知識交易模型構建.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12. 陳搏.基于知識價值理論的知識交易及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07年5月.
13.周波.知識交易及其定價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學位論文,2006.
篇10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國家電網公司為滿足集約化和精益化管理要求,初步完成SGERP系統以及SG186工程的實施與推廣,并通過“三集五大”體系建設,重新整合內部生產關系和業務鏈條。電網企業內部變革使審計所面臨的風險管控壓力與日俱增,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審計對象信息化管理覆蓋面越來越廣,基本實現橫向集成、縱向貫通,新的管控模式和數據交換平臺初步形成,改變了過去的記錄和存儲方式,電子化、無紙化使得企業對經營信息的要求上升到了實時化和在線化階段;另一方面信息技術進步已經為遠程在線審計和自動化風險在線監測提供了完備的技術支撐,在此基礎上如何使審計實現模式上的突破與創新,真正實現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的應用已成為內部審計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電網企業在審計信息化方面建立起“一個系統和三大平臺”,已經初步實現了審計手段信息化,但審計信息化運用如何更好服務于企業當前發展,服務于“三集五大”和諧運轉提升,進一步系統的、實時的揭示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全面風險,正是實踐電網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必然面對的課題。
二、相關理論回顧
(一)持續審計理論發展 目前國內理論界對持續審計尚未形成統一定義,根據AICPA和CICA的研究報告,持續審計是“獨立審計師用以委托項目的相關事項以一系列實時或短時間內生產的審計報告,對其提供書面見證的一套審計方法”,這里只是把持續審計看成是一種基于時間管理的審計方法,特點是在事件發生的當時或者稍后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審計,涉及到審計活動的各個程序,包括計劃、風險評估、測試等,是內部審計師在一個更加連續的基礎上執行審計相關活動的方法,其目的是持續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監測事項和活動的正確性。但是從現代企業風險管控理念來說,在強大的信息技術平臺支持下,持續審計不僅僅是一種審計方法,還是一種對整個業務鏈條進行實時監控與智能化風險甄別的審計模式,更加強調在高度信息化條件下,通過對系統中數據實時的采集、挖掘、監測與分析,實現自動化風險分析和預警,并啟動智能化應急機制。
筆者認為,新形勢下提出的智能化持續審計,從涵義上可理解為在完備的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師通過信息系統工具對特定事項進行全流程的數據化監測與風險控制的過程,且包括對該事項的持續改進效果的最終評估。因此持續審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以后,持續審計已不再局限于審計方法的范疇,而是成為內部審計的創新模式,并在未來審計事業的發展中成為主流。智能化持續審計的持續性和即時性,貫穿于風險評估、審計實施、審計整改等各個階段,在審計事項發生后立即進行審計,根據需要隨著開展,增強了審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并注重例外事項調查,突出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對與定義規則存在差異數據即時觸發審計警報,關注被審單位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和有效性,評價企業經營風險和機制體系建設;能夠有效的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方法相結合,審計師考慮被審單位的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管理層側重于將設定的自動化程序應用到特定的交易,整合審計過程。持續審計基本過程如圖1所示。
(二)持續審計的優勢 (1)時間意義。傳統審計通常一年僅實施一次,工作耗時,需要被審單位大量配合和基礎性工作,而智能化持續審計可以降低審計人員時間成本,提高審計實效性,在短時間內生成或立即提供適時的保證報告形成對被審單位持續審計循環。(2)目標意義。智能化持續審計將審計工作中心由傳統的“財務報表”向“系統和經營成果”轉變;關注數據互通、系統安全性與正確性,相較于傳統“事后”審計更關注整個過程,關注整體過程和風險。(3)交換意義。智能化持續審計可以獲得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使審計人員更有效的與被審單位、上級機關進行溝通;審計人員可以迅速從基礎數據中獲取與其職責相關的控制信息,明確權利與責任,了解自身活動如何與他人工作聯系以及例外情況如何報告及處理的途徑。(4)管控意義。智能化持續審計運用信息系統可用于測試全年的連續交易,同時保證樣本量,甚至可以保證100%的數據被檢查,檢查數據歸集、處理更加快速有效,相較于傳統人工測試及抽樣檢查,可以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質量。持續審計的比較優勢如圖2。
與現有理論成果相比,本文立足于電網企業信息化實際,以電網企業實踐作為研究的基礎,從戰略意義、現實需要、戰略要素等多維度挖掘電網企業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實施方式,試圖建立一個擁有目標定位、相互作用、體系完善的電網企業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
三、基于電網企業的智能化持續審計實踐探索
(一)電網企業審計信息系統運營現狀及差距 2011年以來,伴隨著電網企業ERP系統全面上線,按照審計信息化要求,信息系統“一個系統、三個平臺”(ERP業務審計系統中審計門戶系統建成審計學習工作交流平臺,審計綜合管理系統建成風險識別分析平臺,管控業務審計系統建成數據式審計技術平臺,如圖3)也全面步入實踐階段,但仍存在提升空間。
目前學習交流平臺雖然已搭建了經濟責任審計、工程審計、信息化審計等交流模塊,但交流內容較少,人氣不足;同時審計理念、風險審計等模塊未能實現即時更新;互相學習、知識共享機制還未能快速到位,存在滯后性,部分缺乏實踐效果。同時,風險識別分析平臺的風險識別缺乏前瞻性,僅僅是對過去審計發現問題進行分類和甄別,未能從電網總體層面進行分析;同時缺乏行之有效的多維度統計分析體系,導向性不足。在數據式審計技術平臺上,SG186工程與SGERP業務審計系統融合度不夠,未能實時結合審計需求,完善系統功能;數據的前期管控力度有待提升,部分整合數據出入較大,審計信息化標準還不完善。
(二)智能化持續審計在電網企業應用定位分析 國家審計署2012年明確提出“不發展信息化,審計事業就沒有出路”,把審計信息化提到如此高度,要求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探索創新審計模式,壓縮審計管理鏈條,內部審計工作越來越注重自身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的實時研究和把控,風險管理已經成為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職責。外部環境要求現有審計人員,不僅要能夠有效甄別財務風險,更要能分析企業戰略定位和管控模式;而智能化持續審計依托信息化,能夠有效的輔助審計人員開展企業風險管理,提高效率,提升效果。基于電網企業內部環境現狀調研,可以發現,電網企業目前現存的三大信息化系統,已經基本實現對審計計劃、內容、方法、整改及知識交流的全覆蓋,然而在運用過程中,由于公司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ERP業務審計系統個別功能還不完善,審計業務系統與職能部門業務系統相關數據未能同步更新,影響審計系統的實際應用;多種信息化平臺的并存也給基層電網企業運用帶來一定困難,普遍缺乏推進審計信息化的思路,缺少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切實有力的措施。同時電網企業審計人員對信息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關注角度由歷史數據向實時信息轉變,關注范圍由整體數據向重點數據轉變,關注方式由存在性向相關性、一致性和及時性轉變;而智能化持續審計能夠電網企業部分信息實時性上的不足,與審計人員需求相適應,與電網企業內部審計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要求相符合。
(三)智能化持續審計在電網企業應用效果分析 分析電網企業現有技術可以看出,目前現行的審計系統,尤其是審計ERP管控系統,通過數據式審計技術平臺,實時自動化采集企業內部的經營數據,實時反映企業內部的風險,有效實現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審計系統目前已能夠高度自動化地截取和操作數據,實現穿透測試和控制查詢,并在短時間內生成高度可靠的信息報告,基本可以提供一個符合智能化持續審計要求的信息化操作平臺。分析建立智能化持續審計成本收益可以看出,一方面,智能化持續審計的數據穿透力和覆蓋面,有助于獲取更加及時和優質的審計成果,可以為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管控提供更有效、更富有針對性的信息,降低電網企業傳統審計方式下的資源、成本消耗;另一方面,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改變了傳統審計方式方法,在建設“三型兩化”企業過程中,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合理分配審計人員自身精力,也為信息化企業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途徑,重要信息資源可以便捷、高效的在電網企業各層級之間傳遞,為降低風險提供一個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從機制轉變層面分析,一方面,電網企業投資、管理是連續進行的,是一個過程,一個循環的結束就是另一個循環的開始。以財務數據來說,相互之間存在關聯,必要時需要進行定期更新和復核,尤其是現金支出這種高風險項目,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更能符合常態化控制測試的要求。另一方面,過去的審計方式方法已經不足以分析現行信息化數據,隨著電網企業ERP系統與審計ERP系統之間已經打通了安全有效的數據通道,在標準化的基礎上,財務系統、核心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已經打通,綜合測試、平行模擬等方法只有通過嵌入式審計模塊才能更好的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對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實時把控。
(四)電網企業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戰略要點
(1)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安全環境。一是物理安全控制。隨著電網企業ERP系統逐步規范,已基本完成對空白數據的收集,但同時在數據錄入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數據失真的情形,電網企業可以利用條管企業優勢,建立前期數據錄入職責規范,實現人員職責分離,構建專人錄入、專人核對、主管審核機制。二是邏輯安全控制。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依賴于現代信息技術,但如果系統進入途徑和防護模式不當,可以導致企業內部數據泄露,所以系統的邏輯安全性是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前提。
(2)多路互平臺的建立和整合是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基礎。一是整合業務系統。審計ERP管控系統作為數據式審計的技術平臺,處于電網企業現存三大審計信息化平臺的核心地位;本文認為,電網企業可以進一步對現有系統進行平臺、數據、組件、應用集成,使各個審計信息平臺相互貫通,通過數據傳輸通道搜尋數據,互相比對數據,發現危險源點。從實踐運用看,可以通過打開與審計門戶、綜合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通道,可以使得風險識別機制融入到審計技術平臺之中,同時可以使得審計報告后續整改和審計經驗交流更加貼近于實際操作,便于審計人員的掌握和使用。二是構建多路互平臺。在整合現有審計系統的基礎上,嘗試建立接口,運用嵌入式審計模塊技術,將現行審計程序嵌入進去,實現技術簡單、經濟適用的審計同步性能,從而使被審單位服務器與審計機構服務器共存于一個平臺,構建審計人員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基礎。
(3)規范化的服務協議是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關鍵。一是規范實施流程。鑒于電網企業無持續審計規程可循,加之審計人員隊伍整體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規范流程時,電網企業可以在現有機制下考慮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二是完善交互標準。智能化持續審計的實施,交互標準是關鍵,電網企業開展智能化持續審計必須從系統開發和應用兩個方面進行完善。在開發環節,需要制定標準,開展可行性研究,將審計人員納入到研究與設計過程中,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案;在應用環節,必須確保應用過程的準確、安全、可靠,內控人員適時核查。
(4)有效的數據傳送速率是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手段。一是設立數據標桿。智能化持續審計對數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要求更為嚴格,建立數據標桿尤為重要,如涉及財務數據時,可以通過將錄入時間、科目一致性、資產折舊等與相關標準的比對,設立準入標桿;也可以通過對會計報表主要項目幾年來的變動趨勢進行比對后設立標桿數據,如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管理費用增長率、財務費用增長率等,防范不規范數據進入審計信息系統。二是建立數據倉庫。數據是開展智能化持續審計最有利的抓手。電網企業應當建立審計數據倉庫,作為一個單獨的企業數據存儲倉,作為一個帶有數據獲取和數據分析工具的大型數據集,只有被認為會產生企業風險和影響審計風險的經過選擇的事項,才能被收集并存儲在審計數據倉庫中;確保在其他業務系統處理的同時收集證據,將生產經營數據和相關審計證據方便地應用于不同的審計工作中。
(5)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是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重點。一是發揮信息監控功能。通過智能化持續審計系統,有效集成和分析專業數據,逐步建立指標自動分析體系,實時進行風險掃描和診斷,在各子系統中加以運用;設立單獨的監控預警服務器,設立重要風險閥值,將主要指標和分析性程序引入服務器,從被審單位的業務系統中提取數據后,進行指標分析,在同預定標準庫比較后,發送例外報告,提示風險。二是借力數據處理功能。智能化持續審計系統的分析工具,可以幫助審計人員適時查詢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審計人員可以利用信息追溯功能,逆向追溯到信息源頭,正向追溯到最終結果,跟蹤具體業務流轉軌跡。三是保證信息對稱。加強溝通,打造信息傳輸、反饋橋梁,保證被審單位和審計機構信息對稱是保障智能化持續審計效果的重點。審計人員通過數據挖掘、信息監控發現的問題、獲悉的風險,需要及時傳輸給被審單位,及時與管理層溝通,提供防控風險的有效建議,保障審計質量;同時被審單位也需要適時了解自身企業管理的不足,及時整改和完善,從而保證審計成果第一時間得到運用,更能夠防范被審單位未知風險擴大化。
(6)審計人員素質是實施智能化持續審計的核心。一是提升業務素質。電網企業審計人員大多是會計、審計專業背景出身,缺乏IT技術和電力專業背景。所以,審計人員應熟悉業務流程,了解電子數據與業務的相關性;理解管控措施,主動參與相關的控制活動,保證獲取信息及時有效;同時要能夠從實質性測試逐步轉變到風險控制測試。二是轉變審計觀念。審計人員應加強對智能化持續審計的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審計觀念,注重人力資源、共享與培訓、績效考評,為持續審計的實施打下良好的理念基礎;同時電網企業要讓審計人員了解到,智能化持續審計對信息實時性的把控和企業風險的防范的重要意義,逐步意識到持續審計代替傳統審計的必然趨勢。三是引入責任追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式,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評估標準,建立智能化持續審計質量責任體系,引起基層電網企業的重視和支持;同時將審計信息化項目價值核算緊密掛鉤審計人員個人績效、職業晉級和薪酬分配,建立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為智能化持續審計推廣提供保障。
以上所述六個關鍵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安全環境是前提,被審單位和審計機構之間的交互平臺是基礎,交互標準是關鍵,將雙方的數據傳遞作為抓手,持續做好信息反饋這一重點,審計人員素質能力作為智能化持續審計實施的核心要素,六大要素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如圖4。
四、結論
綜上所述,智能化持續審計是電網企業信息化形勢下的新型審計模式,它建構于現有審計系統整合的基礎工作之上,又具有自身的運作規律,如何通過有效推動持續化審計模式,形成有效的全面風險管控體系,對促進審計事業發展、創建“兩個一流”電網企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通過對電網企業審計信息化現狀分析及經驗總結,解讀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著力于從理論體系、制度保障、數據管控、人員管理及考核機制等多層次闡述智能化持續審計的發展方向,并初步構建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但如何有效落實,如何更好的把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與企業精益化管理系統的融合,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不斷完善;同時,本文僅僅從理論構建、經驗和現狀相結合的層面對智能化持續審計模式進行探討,在整體研究內容上尚缺乏必要的實證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行深入的實踐性驗證。
參考文獻:
[1]易仁萍、陳耿、楊明、孫志輝:《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審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