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原則范文

時間:2024-01-12 17:39: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學原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經濟學原則

篇1

在我國的普通高校中,普遍開設了《政治經濟學原理》(以下簡稱《政治經濟學》)的教學課程。無論在各個專業,包括工科專業和社會科學專業,作為一門政治理論課和必修課。在對這門課的教學中,除了一般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外,還存在著一些誤差,存在一些模糊認識。特別是在工科院校,由于其學習的經濟類課程比較少,對于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由于其工科背景,容易造成一些認識上的誤解,從而影響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從教學實踐中,從自己的親身體會中,認為在教學中除了一般的教學原則外,還應把握好下面一些基本原則,并注意貫穿這些基本原則,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的要求,使學生真正能夠從理論上得以提高。

一、堅持理論的方向性

高校開設《政治經濟學》這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把握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進而全面認識資本運行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從而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從教學目的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門課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的成長,對世界觀的形成,對以后的工作實踐,正確認識社會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講好《政治經濟學》就必須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以致用。教師要針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針對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他們的思想特點,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進行講授,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和研究。但是,存在一些現象,有一些學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師,沒有認識到這門課的理論意義,沒有很好的堅持理論方向性。有的還提出來和西方經濟理論,一起穿插講授,且不談此建議邏輯上的對立,將兩種不同的分析經濟現象的和經濟規律的方法,怎么可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可見是極端錯誤的。

有的在教學中,雖然沒有上述那么明顯,但往往忘記了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區別,也失去了方向性。因此,我們要堅持理論的方向性,通過提高學生的經濟理論水平,培養學生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在教學中要牢牢把握,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當然,我們堅持理論的方向性,并不是進行呆板說教,要注重教學效果,提高《政治經濟學》課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教師應堅持歷史與邏輯、理論與現實、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使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圓滿的達到教學要求。

二、正確認識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性

正確認識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性,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堅持的問題,也是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的。因為在實際教學中也往往存在這種現象,表現在對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性認識上的偏差,甚至在教材編撰、理論研究中都有所表現,對此,我們非常有必要理清有關的認識和范疇。在對政治經濟學理論性的認識上,這種傾向表現為:政治經濟學往往被望文生義地理解為既講政治又講經濟的學科,或者是完全政治性的學科,因而政治經濟學書籍常常被作為時事教材宣傳材料或思想教育讀本,忘記了它的理論性。

事實上,政治經濟學并不是既講政治又講經濟;在經濟理論發展史上,在理論經濟學層次上,并不存在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的嚴格分野。從學科的歷史發展上看,從一定意義上說,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具有相同的內涵,政治經濟學也可簡稱為經濟學。存在差別的是,不同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體系在理論框架、理論觀點上有差異性,如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與非政治經濟學(或非經濟學)的差別等。有這些錯誤觀點的人,本身其經濟理論水平就有待于提高,對經濟理論的發展過程缺乏全面的認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課程的理論性、科學性,要注意區分二者的不同,時事報告等是現在有關的方針、政策,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變化,而理論是沒有改變或很少改變的,具有很嚴密的科學體系。如價值規律,只要有商品經濟就一定存在,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充分認識到這點,才能讓學生學習好這門課程,才能通過學習理論來指導他們更好的工作。

三、處理好政治經濟系與應用經濟學科的關系

篇2

一、立腳點原則

立腳點是指分析者在項目研究中的組織立場。這里的“組織”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講的,它是指分析者所在的社會實體。

根據工程經濟分析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劃分出常見的兩大類六個社會實體。這些不同的社會實體間既可能是橫向并列的關系,也可能是縱向包含的關系。見圖1。

圖1 工程經濟學中的組織類型

同樣的工作從不同組織的立腳點來看,將會有不同的收益和成本。一方面,立腳點的不同將導致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內容;另一方面,即使相同的收益或成本內容,其價值也會因立腳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工程技術方案有利和不利結果的出現會依賴于分析者所采取的立腳點,因此,立腳點原則要求分析者明確在經濟分析中究竟處于什么位置。

特定決策的立腳點應當具有一貫性。一般決策的觀點都是把項目所有者作為立腳點,然而,某些情況下關于項目經濟分析的決策,也會要求使用債權人和項目全部投資人,甚至國家與社會等其他類型的社會實體作為立腳點。當給定了特定立腳點,備選方案未來產生的效果,無論是經濟的或是其他方面的,都將被確定下來。因此,在項目的可行性評價或經濟分析過程中,明確的與一貫的立腳點原則是十分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項目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方案比較與選擇等科學決策的前提與保障。

明確的與一貫的立腳點原則并不排斥基于多個立腳點對項目的全面考察與評價,只是要求在每個特定決策或從每個特定角度考察項目時,要明確并使用唯一立腳點,以保證特定立腳點下項目收益與成本的清晰明確,避免由此帶來的爭議和不正確評價。

同時,應當認識到,多立腳點的全面考察,會有多個不同利益相關者參與到項目的決策程序中,這有可能導致不同利益主體對工程項目或方案進行評價、選擇及設計時,會出現某些或某種程度的沖突。因此,立腳點原則在應用過程中,需要解決項目評價指標設置的系統性與客觀性,需要實現決策權在不同利益主體間分配的合理性與公正性。

二、立腳點原則的應用

(一)財務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財務現金流量表能夠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現金收支情況,用以計算各項動態和靜態經濟評價指標,從而進行項目財務盈利能力分析。現金流量表可分為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和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等不同報表,要正確得出不同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內容,必須依據立腳點原則,區分不同的投資計算基礎。基于項目全部投資人和項目所有者兩種不同的立腳點進行項目現金流量的分析,見圖2。

圖2 項目全部投資人和項目所有者的現金流量

通過對基于項目全部投資人和項目所有者兩種立腳點的現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不同財務現金流量報表的結構,見表1。

(二)項目收益率與資本金收益率

考察項目收益率時,如果站在全部投資人的立場上來評價,那么股東是投資人,債權人也是投資人。債權人從項目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正如股東從項目中得到股息是一樣的。可見,利息不構成基于全部投資人立場的現金流出科目。如果站在項目所有者的立場上來評價,那么利息將成為現金流出科目。由于建設期利息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從而計提折舊;經營期利息計算期間費用,雖然兩者都不抵扣調整所得稅,但卻都具有抵扣所得稅的作用,從而影響到基于項目所有者立場的凈現金流量,導致項目收益率與資本金收益率出現差異。如,某工程項目投資100萬元,其中自有資金50萬元,貸款50萬元,貸款利率15%,預計年營業收入100萬元,經營成本54萬元,年折舊費為10萬元,營業稅金及附加6萬元,所得稅率為25%,其項目收益率與資本金收益率的計算及結果見表2。

資本金收益率明顯高于項目收益率,其產生源于項目收益率與貸款利率的不一致。設項目投資為K,項目資本金為K0,貸款為KL,項目收益率為R,項目資本金收益率為R0,貸款利率為RL,由投資收益率的公式知R0=R+(KL/K0)(R-RL)。可見,當R>RL時,R0>R;當R

(三)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分析

在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評價中,政府或國家也往往需要知道項目投資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這就需要基于政府或國家的立腳點對項目進行經濟評價,這一工作通常被稱為國民經濟評價或經濟分析。國民經濟評價的方法是在西方國家隨著興建公共事業項目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種經濟評價方法,也被稱為社會成本效益分析,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論和方法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的方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世界銀行的方法(又稱LM法)等。目前,我國對擬建投資項目或方案進行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已經成為整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7]。從項目財務評價到國民經濟分析,立腳點的轉換使得兩種評價工作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體,分析的視角存在較大差異。

如果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來考慮,那么就需要把國民經濟作為一個大系統,項目的建設作為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從而分析項目從國民經濟中所吸取的投入以及項目產出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由于國家的資源,包括資金、外匯、土地、勞動力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總是有限的,因此,基于國家或全社會立腳點的國民經濟評價,在考察項目時應當關注資源的變動[8],而項目全部投資人立腳點的財務評價則是重點關注貨幣的流動。關注資源的變動,應當實現資源的合 理配置和國民收入的最大增長。因此,筆者認為,凡是減少某國社會有益資源的項目投入都是該國的國民經濟費用;凡是增加某國社會有益資源的項目產出都是該國的國民經濟收益;凡是增加某國社會有害物質的項目產出都是該國的國民經濟費用;凡是減少某國社會有害物質的項目投入都是該國的國民經濟收益。社會有益資源作為項目投入,其價值應以機會成本衡量;社會有益資源作為項目產出,其價值應以支付意愿衡量。增加社會有害物質,其費用應以帶來的有害物質的危害結果衡量;減少了社會有害物質,其收益也應以消除有害物質的危害結果來衡量。

從一國國民經濟的角度看,企業向國家繳納稅金,向國內銀行支付利息,或企業從國家得到某種形式的補貼,都未造成資源的實際耗費或增加,它們只是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轉移支付,因此,不能作為基于該國國家或社會立腳點的費用或收益。如果同時考慮他國國民經濟,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那么向國外銀行支付利息,也未造成資源的實際耗費或增加,向國外銀行支付利息也成為基于新的立腳點的轉移支付。

總之,國民經濟評價應該按照資源合理配置的原則,從國家整體角度考察項目的效益和費用,用貨物影子價格、影子工資、影子匯率和社會折現率等經濟參數分析、計算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來評價項目的經濟合理性[910]。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區別在于二者所站的評價角度和立場不同,所考察的對象不同,所跟蹤的對象不同。財務評價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考察項目自身的財務生存能力,跟蹤的是貨幣流動;國民經濟評價是站在國家和該國社會的角度來考察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跟蹤的是資源流動。可見,只有依據立腳點原則,才能正確把握項目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的異同,才能準確識別國民經濟評價的效益和費用,從而實現國民經濟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靠性。

三、結 語

工程經濟學致力于系統評價針對工程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經濟績效。而系統評價與分析必須把相關的實體作為一個整體來調查研究,因此,系統評價與分析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立腳點相聯系——所有與立腳點有關的影響因素都應給予考察。在工程經濟學的應用實踐中,如果忽視了立腳點原則,就容易掉入僅就問題某部分進行分析的陷阱,雖然達到局部優化,卻往往達不到整體最優。本文指出立腳點是工程經濟學中的基本原則,劃分了工程經濟學中立腳點涉及到的兩大類六種社會實體,指出了應當堅持明確的和一貫的立腳點原則,并且明確的和一貫的立腳點原則不應排斥從多個立腳點對項目的全面考察;通過財務現金流量表結構、項目收益率與資本金收益率以及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三個方面闡述了立腳點原則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Steiner H M.工程經濟學原理[M].張 芳,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 李 南.工程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邵穎紅,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009.

[6] Park C S.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2nd)[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2008.

[7] 王蘭榮,趙明浩.論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間的關系[J].決策借鑒,1990(3):3739.

[8] 陳 利,錢永峰.國民經濟評價在項目評價中的作用[J].基建優化,2004,25(1):2223.

篇3

關鍵詞:經濟法學;教學;選擇困境;解決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263-02

一、問題背景:我國經濟法學與經濟法教學基本情況

我國經濟法學經過30年的發展,仍然不能說已經成熟。這主要是因為關于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至今未能形成統一的學說,許多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還有欠缺。盡管如此,經濟法學課程作為一門法學核心課程的地位已經得到確立。2000年,國家教育部等部門將經濟法定位為法學本科的十四門主干課程之一。并且,作為獨立的法學二級學科,許多高等院校設立了經濟法碩士、博士學位。與其他部門法相比,我國經濟法學在發展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經濟法學基礎理論不成熟。在作為經濟法獨立性標志的概念、調整對象、調整方法以及法律責任方面,經濟法學迄今未給出公認的答案[1]。還有學者指出,30年來中國經濟法學存在的問題突出地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概念、術語使用混亂,學術認同感不強。二是簡單照搬國外的概念和方法,不顧國內經濟生活的內在要求和規律,對中國的經濟法不能產生貼切的解釋。三是熱衷于經濟法理論體系的構建,對現實中重大問題視而不見,理論體系嚴重脫離實踐,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很有限,不能為經濟法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制度手段[2]。其次,經濟法學自身框架體系不確定。作為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交叉部分的不確定性,例如,規范經濟法主體的公司法與民商法交叉;作為涉外經濟法部分的對外貿易法與國際經濟法交叉[1]。再次,經濟法內容專業性強。金融法、證券法的了解和運用需要有金融學知識,而會計法、審計法的認識和理解需要有財務知識。經濟、技術類等學科知識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經濟法則是更加專業的學科。最后,經濟法律變動性強。雖然法律向來是以其穩定性來建構社會秩序的,然而經濟法在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前提下,往往又蘊涵著比較顯著的變動性。作為國家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干預措施,經濟法必須及時應對社會經濟的不時之變,否則便難以承擔調節經濟供求的制度功能。因此,一定的變動性也就成為經濟法的題中之義。這些特性決定了現行經濟法律法規在總體上呈現為數量龐大、變動性比較強的狀況。

我國有關經濟法的教學具有對象復雜、內容差別大、教學課時少等特點。首先,在經濟法教學對象上,雖然主要是在本科層次學習和教授經濟法,但在專科層次和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都涉及經濟法的教學。其次,經濟法也是經濟和管理類專業(包括工商、信息管理、統計、國際貿易、會計等)的專業基礎課,在教材編排上與法學教材存在明顯差異。前者不僅包括經濟法的一些內容,還將民商法的許多內容,如物權法、擔保法等納入其中。最后,在經濟法學教學課時安排上,一般不超過80課時,如北京大學法學院本科段經濟法教學課時是60課時;四川大學法學院本科段經濟法教學課時只有51課時。

二、經濟法教學中的選擇困境

經濟法是法學類、經濟類和管理類的核心課程之一,然而我國目前的經濟法學在發展上還存在自身理論體系不成熟、經濟法內容體系零散和經濟法律變動性強等問題,給經濟法教學帶來諸多問題和困境。本文將之歸納為三個選擇困境:教材選擇困境、教學內容選擇困境、教學方法選擇困境。

(一)教材的選擇困境

經濟法學在我國法學體系中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反映在教材上便是體系不統一,內容選擇的隨意性大,內容的更新速度快,穩定性差,尤其作為非法學專業學生的用書,這一特點極其突出。許多經濟法教材往往既有民法的內容又有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有的還有法學基礎理論的內容,真可謂五花八門。目前,各類經濟法教材種類繁多、琳瑯滿目,這雖然有利于不同的讀者和學生各取所需,然而,卻難以找出一本適合于本學科、本專業的經濟法教材。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困境

作為一門新學科,經濟法一直為自己的獨立地位而“斗爭”,而迄今仍有否定經濟法的言論。而經濟法內部更是百家爭鳴、學派眾多,幾乎是“一本教材一個理論”、“一家一學說”、“一時一理論”。而學生往往習慣于學習“標準答案”,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法基礎理論,自然感覺難度很大,經常發出“老師,到底哪一種對?”的提問。對于教師而言,也面臨著選擇一種學說,用來解釋經濟法理論體系的困境。此外,經濟法涉及到的法律法規政策多,內容包羅萬象,許多基礎理論內容抽象,教學難度大。而學生尚處于二年級階段,剛剛接觸法學專業課,沒有很好的法學知識底子,在聽課的時候往往感覺一頭霧水。在經濟法教學中,應該重點教授哪些內容,而哪些內容可以簡單介紹,也是教師面臨的選擇困境。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困境

經濟法是一門應用層面很廣、實用性很強的課程,經濟法本身具有大量的法律法規做支撐,內容繁雜,因此,單純的講解法律條文或法律理論都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尤其是對于經管類學生,他們沒有接受過法學的系統教育,對于高度概括的原則和抽象的法律規范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也感覺十分枯燥。近些年,諸多學者與一線教師研究與實踐發現,在經濟法教學中適當應用案例法教學恰好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經濟法的興趣又可以令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性的記憶經濟法中的重點、經典法律條文[3]。

案例教學無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會面臨理論講授與案例教學之間的選擇困境。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理論灌輸多,實踐技能鍛煉少的問題。由于經濟法內容多、課時少、任務重,教師害怕因分析案例占用時間而完不成教學任務,就把大量課時用于理論教學,而案例教學縮短或取消,結果使得學生發現、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難以提高。同時,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的深化,它受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這就理論講授和案例教學之間產生了矛盾:理論講授不足,無法獨立分析、解釋和討論案例;而教師詳盡講授固然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理解,但因講授占用了大量時間,學生已經沒有時間在課堂上自由分析、討論案例,這又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三、困境的解決途徑――幾個基本原則的確立

針對經濟法教學中存在的以上困境,本文分別提出了經濟法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擇原則。

(一)教材選擇的基本原則

經濟法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是差別原則和適用性原則。差別原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同專業經濟法教材應當有所差別。例如,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法教材應當選擇經濟法律概論,與法學專業經濟法教材區別開來,而主要將與從事經濟活動密不可分的法律法規歸入其中。二是針對不同學歷層次的經濟法教材也應有所差別。例如,專科層次的經濟法教材應當選擇在體例編排上經濟法基礎理論部分內容少,經濟法核心內容突出,并配備適當案例的教材。所謂適用性原則,是指選擇的教材在內容具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的新知識、新成果,正確闡述本學科的科學理論知識;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教學的要求,取材合適,深度適宜,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

解決經濟法教學內容困境的基本原則是必要性原則,即教師在講授時可以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不同專業對經濟法知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進行必要的內容安排。如針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必選對外貿易法來進行講授;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必選電子商務法來進行講授等。針對專科學生只講授教材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針對本科學生,講授基本問題的同時應介紹立法背景、立法緣由、立法趨勢等。

(三)教學方法選擇的基本原則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的基本原則上,應當遵循輔原則,即在經濟法的基礎知識講授和案例講授之間,案例應當處于輔助地位。案例雖然是經濟法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案例教學始終是理論教學的輔助,決不能喧賓奪主。案例法教學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思考,領會法律原理,學會解讀法律條文,并能夠加以靈活運用,是為了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服務的。過多地列舉案例勢必會影響教學的進程,影響整個教學計劃。案例選擇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合。使用案例法是為了幫助學生消化、理解所學的知識,因此所采用的案例必須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與所講授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它們互相印證,這樣才能達到使用案例的目的。如果案例與知識點沒有必然的聯系,或者太牽強附會,那么案例的使用不僅會毫無意義,而且會弄巧成拙,使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疑問。因此在選擇案例時,必須與教材的理論體系和邏輯順序相呼應,與法律規范的內涵及構成要件相一致,不能脫離課程的基本內容選編案例。

綜上,經濟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門之一,經濟法學的教學由于經濟法學本身的發展特點而面臨諸多選擇困境,這些困境的解決從根本上有賴于經濟法學自身發展成熟,但是這無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目前看來,在經濟法教學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以此指導我們的經濟法教學,對于暫時應對教學中的困境可能會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 吳越.經濟法學現實地位與思索方法之考察[J].政法論壇,2006,(5):43,44.

篇4

“巴”的構詞能力較強,由它構成的詞語為數不少,現代漢語常用的如“巴掌”“巴結”“鍋巴”“尾巴”“下巴”“嘴巴”“巴不得”“干巴巴”“眼巴巴”等。“巴”在現代漢語中有好幾個意思,下面是《新華詞典(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給出的釋義:

①盼望。[例]朝巴夜望。②緊貼著或挨著。[例]爬山虎巴在墻上|前不巴村,后不巴店。③粘住。[例]粥巴鍋了。④粘在別的物體上的東西。[例]鍋巴。

“巴”單用的例子

(1)鳳姐才說道∶“剛才我到寶兄弟屋里,我聽見好幾個人笑。我只道是誰,巴著窗戶眼兒一瞧,原來寶妹妹坐在炕沿上,寶兄弟站在地下。(紅樓夢)

此外,去今未遠的近代漢語里頭還有不少用法,在上述義項中難以找到準確的解釋。例如“巴巴結結”:

(2)光陰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結結將近一年。(宋元《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漢語大詞典》釋義:勉強,湊合。

(3)任珪天明起來,辭了父親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結結,早出晚回。(《古今小說·任孝子烈性為神》)

《漢語大詞典》釋義:勤懇;辛勞。

按照《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上舉兩例中“巴巴結結”在語義上似乎是沒有緊密的關聯。那么,上述“巴”的各種用法之間有無關系?如果有的話,有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使其詞義系統條分縷析、綱目了然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詞源學來分析,我們就能找到“巴”諸多義項共通的核心義(即段玉裁《說文解字》中所說的詞之“意”),由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但是上述意思都跟“蛇”這一意象沒有直接關系,令人費解。看來,后代的“巴”類詞另有來源。曾昭聰《明代歌曲釋詞三例》(《中國語文》2003年第6期)“巴心”條所說,從明代歌曲文獻來看,“‘巴’尚有‘粘附’義(作名詞則為干燥或粘結在一塊的東西,明李實《蜀語》:‘干肉及餅曰巴,牛肉曰干巴;蕎餅曰蕎巴;鹽塊曰鹽巴;土塊曰土巴之類’)。用于人則為‘親近’。”曾文結合方言材料立論,例證豐富詳實,引人入勝;遺憾的是未能發明“巴”有“粘附”“干燥”義之理據,即詞之“意”。

殷寄明《從語源學角度看“干巴巴”類派生詞》(《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一文談到了“巴”有“干枯、干燥”等義的理據。首先殷文指出,詞綴所載之義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見諸文字形體的顯性語義,即語詞的本義以及引申義;其二是寓于假借于文字聲韻之中、來源于原始語言的隱性語義,即語源義(筆者按,即本文之前所說的諸多義項共通的核心義)。“干巴巴”中“巴巴”的干枯、干燥義即屬于第二類。殷文搜集了大量的同類證據證明,“干巴巴”的“巴巴”并非像傳統語言學認為的如同“兒子”中的“子”,“老虎”中的“老”那樣,“子”和“老”都可以回溯至其源頭詞匯意義,然而“巴”后來的常用義卻沒有具體的詞匯意義可以追溯,或者其原始詞匯意義“巴蛇”與此沒有直接關系;從語義上說,“巴巴”起源于原始漢語,承載著隱性語義。“巴”字為傳說中的大蛇之象形,從語言文字系統看,巴聲字所記之詞多有圓而長義,爬行字“爬”亦從巴聲,所反映的正是蛇形動物的特征。動物之尾圓而長,今語稱“尾巴”,古代單稱“巴”。“芭”“把”“”“鲃”等諸物皆有圓而長之特征。由其本義可知,“巴”字本無干義,“巴巴”的干枯、干燥義為“巴”字聲韻所載之別義,當出自另一語源。“粑”“糍粑”“糖粑”“玉米粑粑”等均有干義,“羓”本指干羊肉,亦指干肉;“”指餅類干食。古時干肉也稱為“脯”,《詩·大雅·鳧鷖》“爾酒既湑,樂殽伊脯”。其字與“巴”同音,幫紐雙聲,魚部疊韻。“干巴巴”的“巴”為不自由定位語素,故在雙音派生詞中作后綴仍表“干”義。

殷寄明假設了“巴”族詞的兩大源流系統,一是由“巴”字本義“大蛇”衍生出來,二是由“干枯、干燥”義衍生而來。從語源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突破文字形體的束縛,于原始漢語中尋找語詞聲義結合的理據,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不過,“巴”和“脯”盡管從聲義源頭上看有同出一源的可能,但“巴”的動詞義項“粘結、粘附”“親近”卻是“脯”不具備的。而“親近”等義項仍待合理的解釋。曾昭聰一文指出,“巴”尚有“粘附”義,用于人則有“親近”義,這都是“巴”的動詞用法。那么,“巴”的動詞義“粘附”“親近”和名詞義“干燥或粘結在一塊的東西”有沒有內在的聯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巴”作為假借字,記錄了“干燥、干枯”義,物體經過火烤或太陽照曬后,水分蒸發,剩下的固體物質就會變干,我們就可以說它“干燥、干枯”,同時,剩下的固體物質就會緊緊粘結在一起,所以,我們又可用“巴”來指稱“粘結、粘附”義。然后,通過概念隱喻,從具體的“粘結、粘附”進而到抽象的人的“親近”便順理成章了。

現在回到前舉“巴巴結結”的兩種用法。找到了語源核心義,再來理解就顯而易見了。緊貼著或挨著,就是尚未到達,在特定語境下,尚未到達就意味著勉強或者湊合到達預期。尚未到達預期,從生活狀況這個角度來理解就是每日總是很努力,但卻依然難以富足,僅夠勉強維持生計,換言之就是勤懇,辛勞。因此,“巴”的第二類語源義體系可以作如下刻畫:

圖一:“巴”之“干”義衍生系統圖示

篇5

【關鍵詞】 經濟原則;外語多媒體教學;認知理論;語篇理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7―0061―04

一 引言

語言的經濟原則,又稱省力原則(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是指以最小的認知代價換取最大的交際收益[1],既體現在語言本體方面,也體現在語言認知和使用方面。在結構方面,語言的省略方式、層次性以及“結構原則”體現了語言“有限手段的無限使用”特點,是語言本體的經濟性表現[2];在認知方面,隱喻思維和范疇化思維方式也隱含了語言的經濟原則;在實際運用方面,“人們交際時總是傾向于選擇既能滿足言者完整表達又能滿足聽者完全理解所需的最少的語符和認知方面”[3],這也是語言經濟性原則的具體表現。

這一原則對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具有解釋力。首先,外語多媒體課件是在外語教學中用于構建課堂交際意義的媒體形式之一,是“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的各種視覺的、圖像的、音響的和視聽的文稿內容”[4],與教師話語同時映現,介入外語課堂交際活動中,干預或促進課堂交際效果,成為課堂言語交際的一部分。正如語言形式一樣,外語多媒體課件在形式與結構上都體現了經濟性原則,表現在其提綱式結構、省略句、縮略詞語等突出特征上。

第二、從認知視角看,學習者在接收多媒體形式時也體現了省力原則,學習者只能承擔一定負荷的符號,過多的媒體形式會影響他們的認知,因此,教學過程必須使用最簡化的形式,以利于學習者形成認知表征,接受信息。

第三、在實際運用方面,符合經濟原則的多媒體設計更有利于提高交際效益。但是,跟言語交際不一樣,語言經濟性是在語言系統里體現出來的一種現象,也是在言語交際中,人們自覺不自覺中貫徹的原則;而在多媒體教學中,經濟原則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技能,是需要設計者通過學習才能貫徹和提高的技能。

因此,揭示外語多媒體設計的經濟性原理,解釋多媒體課件的形式系統對認知和交際所產生的效益,對于強化意識,提高教師的設計水平,提高課堂交際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二 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的經濟性

外語多媒體教學的經濟性,即經濟效益,是指多媒體課件及其圖文、音像、影像等符號對課堂教學以及交際效果的作用或負作用,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外語多媒體教學的經濟性=課件中所使用的媒體符號÷課堂交際效果(或信息量)。它體現在課件及其結構在內部所產生的意義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效應,同時也體現在其對課件外部、課堂交際要素在意義、信息和語境等方面所產生的效應。當外語多媒體課件以最簡化的結構和圖文、影像和音像等形式傳達最大化的信息并產生最大化的多模態感知時,那么,課件內部就產生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反之,當多媒體課件用最復雜和最大化的形式,但不能獲得相應的模態感覺或意義效果時,其內部的經濟效益呈現負收益。外語多媒體課件在外部的效應主要體現在其對外語交際各要素所發揮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對主題意義的突出作用;2、對認知語境的補缺作用;3、對交際情景的襯托作用;4、對信息的傳遞作用。當外語多媒體課件使用最少量的“符號系統”,也即使用最少量的文本、影像和音像等符號形式而發揮以上作用時,那么,它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反之,當其用最多的符號而對交際各要素產生負作用時,就出現“負收益”。總而言之,外語多媒體課件的經濟效益主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進學生認知,推動實現教學目標,并非所有的外語多媒體課件都有助于課堂教學,也并非花里胡哨的畫面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只有科學合理設計的多媒體課件才能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顯然,外語多媒體課件的收益,體現在圖文、音像、影像等形式對認知所產生的效果,取決于這些形式所體現的意義和語境是否滿際的需要,主要體現在對符號形式的選擇、組合、匹配和構建各個環節中,其效果與認知、意義傳遞、語篇構建和語境創設密切相關,認知理論和語篇關聯理論成為外語多媒體教學的經濟原則的理論依據,并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理論指導。

三 從認知理論看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的經濟原則

從認知理論視角看,“人類認知具有多種信息輸入通道,具有高度整合特點,它可整合處理不同通道輸入的信息形成有意義的經驗,比如,它可以把聲音(聽覺信息)和圖像(視覺信息)聯系起來,也可以把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整合成一個心理表征”(盧植:2003)[5]。認知就是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過濾從而形成心理表征并儲存在記憶的過程。信息輸入在數量和方式上作用于人的信息加工系統以及記憶系統,“在單位時間里,人類認知系統的負荷量是一定的,在某個特定的信息處理階段,人只能處理和加工與其認知容量相符的輸入信息,超過其認知負荷,將會有部分信息丟失”(Sweller, 1988,1994;Chandler & Sweller, 1992)[6],使其不能與已有信息整合,進入人的長時記憶系統。顯然,多媒體課件,以圖形、圖像、聲音、文本、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為認知提供更多的信息輸入通道,但同時也為認知增加了一定的負荷。可以想象,當多媒體課件與教師講授同步映現,學生要同時整合來自教師話語和多媒體課件的信息,負荷自然比單一的講授要大;當課件的媒體形式越多,學生要整合的信息也就隨著增加。太多的媒體形式會導致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疲勞,從而影響記憶。因此,從認知的角度看,在單位時間的認知活動中,并非媒體形式越多,認知效果越好,要處理好媒體形式在內部的呈現順序,在課件外部,也要掌握好其與外部包括教師話語、課堂活動的演播順序,除此以外,還要把握好媒體形式的種類和數量。

為了使學習者以最小的認知代價取得最大化的認知效果,教師話語和多媒體形式的信息要實現“總量控制原則”。即:當教師言語與多媒體同時映現時,兩者傳遞的信息是重復的,在種類上,多媒體最多只允許圖片或動畫和文字等形式同時展示,在數量上,當教師話語較多、講解比較詳盡時,多媒體要做到圖文簡潔,以提綱式顯示教師話語的關鍵詞以及要點,或者用圖片補充教師言語中抽象的概念或場景。相反,當教學設計側重于通過多媒體形式產生直覺的效果,創設認知語境,那么,教師話語以旁白形式出現,話語不宜過多,要簡潔而切中要點,通過片言只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教師講授和多媒體先后映現時,兩者在信息上是互為體現互為補充的,當多媒體課件在教師講授后播放,其信息既可用于直觀展示講解內容,也可補充講解的信息。當教師講授出現在多媒體課件演示之后時,教師的講解只需要對課件信息進行概括、點評或補充。

此外,多媒體課件的頁面,在版面的安排和媒體形式的選擇也都體現了經濟原則。認知心理學的“圖形――背景理論”認為人的認知存在“知覺場”,“知覺場”總是被分解為圖形與背景兩部分,認知時“圖形必須要從背景分離出來”,人們“在視覺上,人們總是有對清晰、簡潔、完美形象的追求;在心理上則總是要追求一種平衡.以改變在探索中緊張的心情.從而免除各種猜想和想入非非”[7][8]。因此,在設計多媒體頁面時,經濟原則體現在凸顯“圖形”、減少“背景”干擾,以減少認知負荷。即是說,在文本、圖形、動畫、聲音等眾多媒體形式中,多媒體課件的一個頁面,只能凸顯一種媒體形式,使其成為“圖形”,其他媒體形式只能成為“背景”,而作為“背景”的媒體形式要適量,否則會影響視覺聽覺效果。而作為“圖形”,為了滿足認知者視覺上簡潔的追求,其在媒體種類上也要適當,密密麻麻的文字、五顏六色的色彩、雜亂無章的圖形都不利于認知者對圖形的整合和處理。

綜上所述,外語多媒體設計的經濟原則,體現在媒體形式選擇、多媒體頁面布局、媒體演示方式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認知效益,為了幫助學生取得最大化的認知效果,一方面,要注意教師話語與多媒體課件的播放順序以及內容的安排,教師話語與多媒體課件信息要實行“總量控制”、“互補”原則,以減少學生整合信息的負荷,從而強化學生的記憶。另一方面,在課件頁面設計時,媒體形式的搭配要處理主次媒體的關系,突出圖形,強調重點。第三、尤其要控制聲音的使用,要防止動畫效果、背景音樂與教師講解聲音的沖突,減少對學生的干擾。

四 從語篇連貫理論看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經濟原則

從語篇理論的視角看,外語多媒體的經濟原則主要體現在形式、意義和功能的體現關系上,當課件以多媒體形式的組合體演示時,它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主題的意義,并作用于學習者大腦中,使其在原有的圖式基礎上形成新的信息,課件才能產生表意、強化記憶、創設語境的功能;而與主題不相關的多媒體形式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或者使其對主題意義產生誤導。因此,課件的形式要與教學的主題意義以及教學目的緊密關聯,才能避免媒體形式的冗余和浪費。比如,教師講解時如果同時演示添加一些與主題不相關的圖片或播放不相關的背景音樂,不僅不能表達相應的意義,而且只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使得課件出現負收益。顯然,關聯原則是設計多媒體課件最經濟的原則,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的關聯性體現在在語義、語境和意義等方面。

在語義方面,多媒體形式必須與主題相關聯。多媒體形式在模板、圖片、文字配置,甚至在色彩、字號以及版面設置方面要與整體的主題意義相符合,模板選擇很難具有集中的針對性,但其風格要符合主題的內涵意義,比如“Crime”是個嚴肅的主題,模板通常會選擇深沉的基調;而針對整體主題意義的圖片具有太多的選擇性,因此要針對主題的核心意義來取材,如“nature”這個主題具有“大自然”、“天性”、“屬性”等語義,具有無數可供選擇的圖片,課件要選取哪個語義,取材要視乎課文或者話題等具體的主題而定。

語境方面的關聯主要體現在:一、多媒體課件呈現的語境應該與教師話語相得益彰。關聯并不意味著重復教師話語的文字,相反,關聯是對教師話語的再加工,用多媒體形式構建和體現教師話語的直觀情景,或針對教師話語的要點和難點,構建形象的動畫情景,以產生多模態的感覺;二、多媒體課件用于創設基于主題的課堂交際情景,媒體形式的選擇既要符合課堂教學環境的格調,比如,當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如果選擇太嘈雜的搖滾樂作為背景音樂顯然與課堂教學環境不相符合;同時,多媒體課件創設的語境也要與構成交際情景的各要素相吻合,例如,當組織課堂小組辯論賽時,辯論場景如舞臺、人物以及突出主題的圖文構成交際情景的要素,媒體形式要通過模板、圖片和文字創設這樣的“舞臺背景”。三、多媒體課件所構建語境,必須對交際語境發揮“補缺”作用,與學生的認知語境相關聯。比如,針對“nature and nurture”這一話題,在話題導入環節中,學生對話題意義可能會有誤解或不解,因為nature具有一詞多義特點,那么,如果通過媒體形式如圖片或者視頻的組合,如雙胞胎在不同階段、不同生活環境中的變異等情景,就會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形成認知語境,以接受教師講授的信息。

主題意義的關聯主要在于多媒體課件頁面之間體現的意義在內部達成一致性,具有連貫性,使多媒體課件本身成為一個完整的語篇,同時,在外部方面,與整體意義、教師話語意義相匹配,有助于實現課堂交際意義。一個完整的課件,在內部方面,能體現完整的主題意義,反映一節英語課的課堂交際全過程,包括總體主題意義、教學目的、教學活動安排、各個教學環節所突出的主題意義。經濟性原則既體現在以簡潔、省略的形式展示完整的主題,同時,以突出的圖形創設語境,還有以具體的影像形式提供充分生動的情景或場景,對學生的認知起到補缺的作用。

總之,外語多媒體教學是一個連貫機制,是一個由語義、語境和意義等要素形成的關聯體系,媒體形式與這些要素關聯度越大,越能節約學生的認知成本,提高主題信息的集成度,集中學生對知識的注意力,提高交際效益。為了體現經濟原則,外語多媒體課件要以課堂交際目標為中心,圍繞整體主題意義,體現媒體形式與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在語義、意義、語境的關聯性,為課堂教學交際活動和認知活動創設直觀的交際語境,促進學生認知語境。

五 結語

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的經濟性主要體現在多媒體課件形式和結構的簡約度、信息的飽滿度、媒體形式與主題意義、交際語境和教師話語的關聯度,取決于其對教師話語的補充作用、學生認知的強化作用、認知語境的補缺作用。認知理論為經濟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表明在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中,多媒體形式的選擇要凸顯“圖形”、慎選“背景”,對教師話語和多媒體課件在數量上要實行“總量”控制,盡量減少學生整合信息的負荷。關聯理論為經濟原則提供實踐指導,在理論上解釋了在多媒體教學設計中,多媒體課件如何通過與主題、意義和語境的關聯,避免冗長多余的媒體形式和信息,使媒體形式體現豐富的意義、創建有效的交際語境,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代媒體多樣化技術為外語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情景和便利條件,為學習者獲取信息提供更多的渠道,但是,過多地依賴或使用多媒體技術,同樣為外語教學帶來負面的“干擾源”,使外語教學面臨很多新問題,比如,學生上課開小差,擺弄手機,抱著僥幸心理,課后拷貝教師的課件以對付考試;課堂過多的信息使學生不勝負荷,對學習失去興趣,或者摸不清教師講課的重點。凡此等等,對外語教學提到負面的影響。因此,外語多媒體教學的經濟性原則更應該引起廣泛的研究和重視。

參考文獻

[1] 郭平.關于言語交際中經濟原則的理論思考[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8,(2):108-110.

[2] 魏曉斌.關于語言經濟原則的反思[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0,(9):97-100.

[3] 胡壯麟.PowerPoint―工具,語篇,語類,文體[J].外語教學,2007,(4):1-5.

[4] 盧植.認知與外語多媒體教學設計[J].外語教學,2003,(4):47-50.

[5] Chandler, P. & Sweller, J. The split-attention effect as a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62): 233-246.

[6] 匡芳濤,文旭.圖形――背景的現實化[J].外國語,2003,(4):24-31.

[7] 曾方本.外語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圖形一背景論[J].遠程教育雜志,2006,(3):59-62.

[8] 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 New York: Hafner, 1949: 117.

Economy Principle in the Multi-Media-Bas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HEN Dong-chu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320, China)

Abstract:Economy Principle reveals the simplicity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t also reflects the least effort principle when the media are chosen to convey meanings and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Moreover, this principle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cognition of multi-media.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signing of multi-media-based English teaching. How can it then be reflected in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ing? The cognitive theory and relevant theory can provide some instruction.

Keywords:economy principle;multi-media-based teaching;cognitive theory;relevant theory

篇6

[關鍵詞]工學結合 實訓基地 建設實踐

[作者簡介]洪濤(1970- ),女,江蘇南京人,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江蘇 南京 211100)

[基金項目]本文系全國高職高專旅游管理類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課題“工學結合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探討”(課題編號:GLJKT201101016)的研究成果之一、201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32-0163-02

實訓基地是實訓教學過程實施的實踐訓練場所,它可使學生接觸受訓所需要的各種技術、人員與設備。實訓基地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是高等職業教育中對學生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必備條件,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出特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實訓基地建設是實現其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其教學基礎設施與工作狀況直接反映專業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

《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蘇教高[2008]16號)的文件指出:“以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抓好高職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高等職業院校要根據學校品牌特色專業及其專業群的布局結構,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創新建設機制,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強實驗室、實訓基地和實習基地建設,使所有開設的專業都有滿足要求的實驗、實訓和實習基地。”在目前國家大力提倡建設實訓基地的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要盡力加大實訓基地的建設,尤其是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的建設。

一、工學結合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模擬真實的職業環境

工學結合實訓基地的建設應按照生產要求設計實訓中心,如模仿企業的空間布局,采用仿真設備,陳列各種產品,每一個細節都盡量模仿企業的真實環境。當然,還要配置一定的投影儀、電腦等教學設備。應盡可能貼近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的第一線,模擬真實的執業環境,讓學生按照未來就業時專業崗位的基本執業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完全按照企業的生產流程來組織教學過程,這樣有可能使以工作任務為主要內容組織的課程真正得到落實。

(二)提升投入的有效性

提升實訓基地投入的有效性,促使實訓基地發揮最大效能,建設基地沒有錢不行,但是有錢用不好也不行。把錢用好、用省就是創造效益,也是一種生產力。開展績效評估對于促進實訓基地運行能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在建設實訓基地時,能夠省的經費一定要省,能夠自己動手的事情則盡量親力親為。這樣,既能節省大量投資,又能以此培養教師的“雙師素質”,這是對學生生動具體的“職業素質訓導”。

(三)實訓技術保持領先

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應緊跟時展前沿,在引進實訓設備和儀器等方面要具有專業領域的先進性,尤其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在,一方面,使學校資金的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另一方面,體現新技術、新工藝,在技術要求上要具有專業領域的先進性。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學到和掌握本專業領域先進的技術路線、工藝路線和技術實際應用的本領,走出校門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同時,有效地推動課程建設和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四)對社會開放

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在環境和總體設計上要具備對社會開放性,這樣既可以對內為校內學生提供基本技能實訓場所,也能對外承擔社會上各種職業技能的培訓任務,為社會提供多方位服務,并通過這種開放性與企、事業等單位保持良好的聯系,為學生就業和學校創收更好地服務,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對外服務的基地。

二、工學結合實訓基地的建設路徑

實訓基地建設是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技術型,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關鍵。積極創新實訓基地建設模式,采取多元化投資與合作方式,使學院入園區,企業進學院。開辟校企結合、產教結合、工學結合的職教新路,取得良好的辦學效益。通過搭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平臺,實施“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方式,在提高學生崗位技能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依托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實訓基地學生實訓功能、技能鑒定功能、應用研發功能、社會培訓功能、產品生產功能、基地輻射功能。

(一)針對行業需求,健全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更加緊密結合行業需求,健全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根據學院自身的背景和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規劃,利用校內外的資源,按照“基地建設企業化”和“實踐教學生產化”原則,在校內建設校內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針對市場和行業的需求,保持實訓與行業生產的一致性,探索課堂教學與實訓技能訓練的一體化,使學生在“邊教邊學、邊學邊做”中實現教學和實訓、生產的互動,培養適應企業第一線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針對行業需求,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能應對勞動就業市場和滿足學生發展多元需要,為造就各行各業需要的知識型技能人才服務。

(二)依托校內實訓基地,構建特色課程體系

根據“能力素質本位”教育要求,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平臺,構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崗位的要求,突出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逐步構建起適應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創建以掌握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的新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充分體現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創新培養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學計劃的柔性選擇,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建構與市場需求接軌的課程體系。

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實訓時數和合理安排實訓內容,充分體現“課堂與實訓點合一”。課程體系借鑒國家勞動部門最新頒布的行業(職業)標準,實現課程設置與職業標準接軌。實訓課程教學大綱針對企業相關崗位培訓考試大綱和“崗位資格證書”的內涵和“工學結合,學做合一”的要求,實現教學和實訓的互動,有效落實學生行業崗位技能的實訓。

(三)實行實訓教學改革,形成“學做合一”教學模式

實行實訓教學改革,對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交叉培養,以及“實訓與生產合一”行業崗位技能訓練。改革實訓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試方式和方法,增加崗前培訓內容,安全理念貫穿培養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課程教學采取項目課程的方法。課程的制定與學習模塊的選取是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以對該門課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務群的分析為依據,以形象化、模擬化、實景化、一體化的專業教室或酒店實景為載體,使學生在模擬真實或真實的場景中學習,其編排依據是該職業所特有的工作任務邏輯關系,而不是知識關系。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操練,注重“為了行動而學習”。注重“通過行動來學習”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主體,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教師作為引導者,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中干”和“干中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完成生產與實訓任務,掌握綜合操作技能,使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創新精神得以發揚。

(四)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運用、創新能力

在實訓基地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加強實訓教材和實訓制度建設,優化實訓教師隊伍結構,提高實訓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要充分利用實訓基地內的各項設施設備,將其作為教學改革、課程改革、課題研發的重要平臺,使得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實踐操作能力都大為提高。

實訓基地要配備來自不同專業,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要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使他們既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能力,又能夠參與行業的各類項目和課題的研發并引領項目課程改革和實訓項目開發,繼而成為實訓基地建設可靠的人力資源。另外,還應從國內著名企業聘請高層管理和業務骨干擔任專業教學委員會委員或實訓基地兼職教師,為建設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提供人才支撐。

(五)資源共享,發揮輻射示范作用

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應融專業教學、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于一體,拓展辦學功能,開辟校內外、境內外、國內外合作。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空間,通過多方合作建設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密切校企合作,實現深層次、多方位的實質性資源共享。實訓基地的建設是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的重要依托,學院應利用實訓基地,不斷擴大專業人員技術等級的鑒定服務的規模。對仿真模擬實訓室可以嘗試對校內師生開放的辦法,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也可以對外承擔一些社會職業技能培訓任務,使專業實訓基地與區域經濟發展銜接起來,以鍛煉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學校實訓成本,提高辦學效率。

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還應與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等不同層次的院校實現資源共享,產學合作教育吸引更多的優質高職教育資源,以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雙贏”發展原則與企業合作,共建融學生實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踐教學基地,實現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的有機銜接和融通。工學結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是促進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緊密結合、學校教學與行業實際緊密結合、師生與行業一線技術人員緊密結合的有效途徑。將實訓基地建設成為開放式的、共享型的工學結合的培訓基地,為人才培養提供教學服務,為企業提供應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服務,為地方或企業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為社會輸送大批人才,提升實訓基地建設的水平與層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從業人才。

為了確保實訓基地的有效運行,在建設過程中認真執行相關程序,并且制定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流程及考核制度。通過完善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措施,實現基地“教學與生產管理合一”,為“產學互動,以產促學”創造了良好的育人與創收環境;實現生產性實訓基地從“輸血”式消耗性實訓教學逐步向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實訓教學成功轉型,實現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魚東彪.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運行實踐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2&filename=1011035346.nh&uid=&p=, 2010-09-01.

[2]肖紅.校外實訓基地的利用策略[J].教學探索,2007(7).

[3]周文錦.試論職業院校實訓基地運行績效管理[J].教育與職業,2009(11).

[4]程寶國.構建共享型校內實訓基地的實施機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3).

篇7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教學內容中以文字居多,在情境化教學中具有先天的優勢。有效創設情境,寓教學內容于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之中,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理解力,激發其學習的興趣,也有助于學生的聯想、創新思維,可以說好處很多。但是,出于對情境化教學的不理解或者誤用,導致一些高中語文課堂的情境化教學空有其形而無其神,使得情境化教學并沒有落到實處,只起到了“可有可無、似有若無”的作用。情境化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所呈現的誤區很多,筆者結合教學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概括。

一、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誤區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情境化教學誤區主要表現在內容不協、重點不合、情境隔離幾種。

1.情境創設與內容不協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其創設情境的目標是不明確的,往往是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結果情境對于教學而言,缺乏應有的意義。如一位老師在執教現代詩《相信未來》時,結合詩歌: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他制作的課件,就是滴答著水珠的紫葡萄、鮮花、枯藤。試問,這樣的圖片,創設的是什么情境?與詩歌背后深層次的內涵有關系嗎?詩歌意象的象征意味能通過這樣的圖片展示出來嗎?顯然是不能的。圖片所表現的只是淺層次的物象,遠沒有達到營造意象和氛圍的效果,這樣的情境可以說是無效的。

2.情境創設與重點不合

也有不少老師在教學中,注意到了情境創設與內容相結合,但遺憾的是將太多精力花在對教學次要內容或者簡單內容的情境創設上,相反,教學重難點需要情境教學的卻忽視了,這就是典型的不明確“教什么”和“怎么教”導致的。如有老師在教學梭羅《神的一滴》時,利用多媒體,運用圖片、數據等展現了生態危機下的自然資源的破壞,營造了自然正處于破壞毀滅中的緊急氛圍。應該說這位老師的角度是有道理的,但其教學重點卻沒有抓住,或者說主要教學目標沒抓好,繞道太遠了。這篇課文重點是為了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突出其原生態,雖然也有對生態破壞的表述,但主要還是為了呈現瓦爾登湖的寧靜、深邃神秘。而關于生態破壞的情境創設與這個意境是不合的,其實完全可以放在文中講述“工業文明侵蝕”這一問題時,簡單設置分析一筆帶過即可,畢竟這不是教學的重點。

3.情境創設與教學隔離

教學情境的創設還要和教師的提問與引導分析、探究相結合,僅僅是情境本身,其實并不能幫助學生進行完全的理解。情境創設與教學相隔離就會導致情境失去效用。如有老師在教授老舍的《想北平》時,先自我創設情境,說道:同學們,我是外地人。每當午夜夢回,我常會想起我的家鄉,那個遙遠而寧靜的小鎮子,悠悠流水,輕輕拂柳,媽媽親切的呼喊聲常常讓我從流淚的夢中醒來,映濕了臉頰,打濕了枕頭,惆悵莫名,思緒萬千。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老舍的《想北平》,看看老舍是如何思念故鄉的。應該說這段情境創設是成功的,個人體驗很動人,氛圍起來了,可惜這位老師沒有立馬切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導致了情境與教學的脫節。如此時問一句,同學們有這樣的體驗嗎?讓學生來說,就能最大限度地情境化教學了。

二、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原則

結合上述分析,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避免走進語文情境化教學的誤區,堅持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

1.目標既定原則

在語文教學創設情境之前,一定要確定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圍繞目標來創設情境,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筆者在教學《老王》一課時,結合這一專題板塊的內涵“底層的光芒”,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理解并感知作者愧怍的原因,挖掘并欣賞老王群體的光芒”。于是在課文分析的環節中,我設置了一個“課本內外”的情境:利用多媒體,將網絡上一些底層人的圖片集中播放,配以文字說明。這些圖片中的人無一不是在底層中默默奮斗,擁有善良、純潔心靈的人們。在播放完畢后,我問道:“同學們,你們能感知到他們的光芒嗎?請找出來,說說他們和文中的老王有何相似之處。”這樣就將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合理地聯結在一起,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2.情境合拍原則

語文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合拍,這種合拍主要是指意境上、氛圍上、內容上適應教學的需要,這樣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如在教學《聽聽那冷雨》時,我就結合課文中的誦讀,輔以淡雅的古典音樂,營造誦讀的氛圍;在講解文中淅淅瀝瀝的細雨時,就輔以滴滴答答的水滴音樂;在講解文中暴雨的片段時,又輔以急促的音樂,營造畫面的美感。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使得學生對文中雨、音樂的理解加深了層次。

篇8

那么何謂情境教學法呢?其實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運用自身的專業素質,結合一些外在條件創設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到要掌握的知識。這種方法在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頗為廣泛。

一、情境教學法的原則

能夠良好地使用情境教學法,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則,只有將這些原則貫徹于所要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

(一)情境創設要把握趣味性原則。中學數學是一個具體而完善的數學系統,難免枯燥而抽象,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善于把有趣、輕松、活潑等元素融入,給學生創設出數學學習不是枯燥而乏味的認知。

(二)情境創設要把握生活化原則。由于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引入數學知識,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境創設要把握障礙化原則。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學中要不斷訓練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情境創設中加入一些思維障礙,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能夠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創造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四)情境創設要把握目的化原則。情境創設不能憑空任意,要掌握一個度,創設什么樣的情境是為了達到怎樣的教學效果,這是情境創設必須要遵循的,不然情境教學法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教學意義。

二、情境教學法的方法

情境教學法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情境的創設,而創設情境的方法又是多種多樣,本文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以下幾種情境創設的方法。

(1)利用數學歷史、數學趣味知識等數學背景創設情境。

(2)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實際問題創設情境。

(3)利用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思維認知程度創設情境。

(4)利用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心理結構,喜歡探索的心理創設情境。

(5)利用其它科學知識與數學的交叉點創設情境。

(6)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工具和手段創設數學情境。

三、情境教學法的效果分析

(一)數學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和主動性。例如,在講授“隨機事件”的時候,教師自身攜帶硬幣,親身展示拋硬幣的過程,通過記錄拋硬幣正反面的結果,創設出有趣而生動地數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數學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發展了學生的認知結構。例如在講授“三角形的面積”的過程中,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三角形的面積是否可以通過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來求解”,教師不斷引導學生認識和探究,最終得到了三角形的面積可以通過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而得到,這樣的情境大大發展了學生的認知結構。

(三)數學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授“圓”的時候,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圓的半徑、面積、周長等之間的關系,教師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的同時,學生也在此情境中思索,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模式不僅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當下教師克服“滿堂灌”的教學弊端的要求,通過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思維水平。

篇9

一、 情境認知理論之要義

有關情境認知理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和米德的實用主義、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學說和列昂節夫的活動心理學理論,他們強調知識是人參與集體活動時與他人和物質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后經過斯楚昂[3]、薩奇曼[4]、瑞茲尼克[5]、柯什納和惠特森[6]和喬納森和蘭德[7]等研究者的發展,該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其要義主要體現在知識、學習和學習情境諸特征上。

1.知識的情境性和協商性特征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存在于個體和群體的行動之中,當個體參與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進行協商時,知識就產生了。同語言的發展相似,知識和能力是在真實情境下利用知識的活動中發展的。該理論“不是把知識作為心理內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識視為個體與社會或物理情境之間聯系的屬性以及互動的產物。因此,參與基于社會情境的一般文化實踐是個體知識結構形成的源泉。”[8]從這個意義上說,情境認知理論超越了傳統的知識觀,強調了知識的情境性、應用性和互動性。

2.學習的情境性和社會性特征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情境學習就是在情境脈絡中學習知識與技能,這種境脈反映了知識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的應用方式。”[9]“學習既是個體性建構意義的心理過程,也是社會性的、工具中介的知識合作建構過程。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意圖的、復雜的,是處于它所發生的情境脈絡之中的。”[10]也就是說,情境學習就是在真實的情境中、在實踐共同體中、在行動中、在合作中、在互動中、在反思中,協商和建構知識的意義和學習者身份的過程。

3.學習情境的真實性特征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學習情境要具有真實性的特征,主要體現在:(1)提供反映知識在真實生活中使用方式的真實境脈;(2)提供仿擬通常的文化實踐的真實活動;(3)提供接近專家的機會,觀察專家的行為,模擬其做法;(4)提供多元化的角色和視角;(5)通過協作構筑知識;(6)借助反思形成抽象思維;(7)借助表達使知識清晰化;(8)在關鍵時刻提供“腳手架”;(9)對學生學習進行整合性的、真實性的評價。

上述情境認知理論之要義對于我國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具有很大的啟示。在英語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又要強調知識的運用,要建立有利于英語習得和認知強化的教學環境,而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步驟。

二、 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英語課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構成的,這些情境可以是圍繞某一教學目標而展開的一個片段,也可以是由教師安排的教與學的活動。這些情境既有教師教的情境,也有學生學的情境,還有師生互動的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要從教學需要出發,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彩的具體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潛在智能,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根據情境認知理論,筆者認為,英語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真實性與虛擬性的統一

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與能力是在真實情境下利用知識的行為中得到發展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而是英語教學的一種策略和手段。因此,教學情境必須要真實且有效,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堂情境的真實性是指教師創設的情境要與真實的社會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動的情境相吻合。這樣,使學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動中,通過觀察、概念工具的應用以及問題解決,形成自己看待問題的獨特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教學——傳授式教學把學生看作是從教學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人,而不是從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中建構意義的人,因而,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成了學生難以忍受的東西。學生在脫離情境脈絡的條件下獲得的知識,是不具備實踐作用的,這就要求教師要通過設置基于工作的、模仿現實生活中真實活動的學習情境,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從而保證知識向真實情境的遷移。創設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應盡可能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這些情境可以是:真實的工作情境,真實工作情境的高度替代品,以及由視頻或多媒體創設的情境等[11]。但是,由于學校環境的限制,學生的大部分學習還是在教室中、在教師設置的似真情境中進行,因而,這種“似真”的情境具有虛擬性。對于實在無法真實化而創設的模擬情境和虛擬情境,要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心理,再現生活的真實,反映學習的真實。要通過課堂教學情境把“學校學習”與“日常學習”聯系起來,通過這個橋梁,做好兩者之間的必要轉化,即由日常學習上升到學校學習,并由學校學習向現實生活復歸,從而到達英語課堂教學情境真實性和虛擬性的統一。

篇10

近些年來,哲學在我國社會發展當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各界 關于中國化的研究進程更在不斷深入。有別于其他的傳統哲學,在哲學當中,重點強調著文化的“大眾性”,倡導要將文化的價值定位在“民主”層面,并切實服務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1]。由此可見,哲學,將廣大人民群眾定位為踐行者,只有還原人民的主體地位并給予人民群眾以應有的重視,才能有效借助民眾力量在大眾群體中普及哲學理論思想,同時也是中國化的切實體現與價值回歸。在中國迅速發展的新時期,探索哲學的大眾化路徑實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舉措,其積極意義也鮮明地體現在促進哲學價值的提升層面。

一、現實意義

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全新時期,哲學的與時俱進,推動自身定位在了一個國際新高度。對于很多人來說,哲學過于抽象且距離遙遠,該哲學理論的生成始于特定的年代,因此應當屬于執政黨統治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工具。從定義上看,哲學就是一種將核心定位在自然、社會與思維發展的哲學理論,本質上看就是關乎著人類實踐活動的概括性科學,并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理論思想。從內容上看,哲學就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實踐的思想引導,具有著極強的現實性[2]。鑒于哲學的誤讀率較高,因此決定了哲學實現大眾化傳播已經成為了必要的舉措,不僅有利于深化人們對其的理解,同時更有利于為的中國化創設良好的環境,以此促進哲學的價值回歸。

二、基本原則

哲學的大眾化并非是一項能夠一蹴而就的任務,而是一個持續性的長期工程,哲學大眾化推進路徑亦需要遵循相應的基本原則,這樣一來,大眾化的現實意義才能夠有所體現。

首先,哲學理論具有著深刻的內涵,對此的相關研究有必要不斷深入,這種研究應當兼顧理論與實踐研究,唯有經過社會的檢驗,才能驗證“真理”。哲學作為一種集自然、社會與思維于一體的理論,對于很多人來說具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需要秉著保證宣傳有效性的原則將該理論轉變為易于理解的語言。

其次,哲學大眾化作為一項長遠任務,必須要依賴于諸多理論的推動,因此,有必要對相關研究的前沿成果進行積極推廣,使之能夠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如此才能有效引導民眾加深對該哲學思想理論體系的理解和吸收,并以此在社會日常實踐過程當中切實深化融合哲學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三,哲學核心理念雖服務于大眾,但其同社會主義的結合亦是必要舉措。唯有在哲學大眾化的過程中切實立足于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將該哲學思想定位在大眾認知的領航主體層面,才能有效協調各方關系為哲學大眾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推進路徑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迅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轉型期,社會需求越發多元化,和諧社會的建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境,深化哲學,促使其實現大眾化的意義越發明顯[3]。本文認為,具體的推進路徑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探尋:

首先,應當將哲學的抽象理論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大眾化語言。哲學理論雖不同于傳統哲學,但其抽象性依然在所難免,對于很大一部分人民群眾來說,要想熟知思想尚且困難,上升到哲學高度的難度則必然更大,失去了民眾的支撐,哲學的大眾化之路勢必更加艱難,因此,有必要在此過程中切實通俗化哲學語言,應當將抽象的理論概念化、通俗化,這樣才能將高深的哲學拉回到民眾群體中。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掌握好哲學理論的通俗化尺度,全力維護哲學應有的高度。

其次,將社會實踐的指導理論中融入哲學思想。哲學大眾化推進的最主要的現實意義即是為了推動其在社會發展中的融合,這樣的基礎,實為馬哲理論得以價值回歸的重要依靠。因此,在該哲學體系的大眾化蔓延過程中,有必要明確其目的與現實意義,使之緊密聯系到民眾的日常生活,確保哲學能夠順應我國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第三,拓展哲學傳播渠道。當今,社會的發展加速推動著不同時期的到來,因此,哲學的大眾化之路也也應順勢多元化拓展。具體而言,應當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豐富哲學的傳播形式,包括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能力、理解方式等等,通過行之有效地整改使哲學成為一種能夠被接受且易于被接受的思想文化,將哲學大眾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