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建模培訓計劃范文
時間:2024-01-03 18:09: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學建模培訓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院數學建模協會建于2009年,經過三年時間的基本建設,現已初具規模。我們從宣傳、組織、培訓、比賽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高職生對數學建模的認識,增強他們對數學建模的興趣。在已結束的三屆建模大賽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取得了顯著成績。
1 加大高職院校學生對數學建模的知悉率
“數學建模是什么?是工業上的模型嗎?它跟數學有什么關系?”這就是許多同學第一次聽到數學建模時腦海中出現的問題。后來聽說我們學院曾有人得過這項賽事的全國獎,即便如此,還是對它不了解。從來也沒有聽別人認真講過,只是一些道聽途說,更別說會參與,多數人連想都不敢想。為了提高我院學生對數學建模的知悉率,揭開“數學建?!钡纳衩孛婕?,我們通過宣傳、造勢,盡量突出其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協作精神方面的獨特作用,讓學生感受到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十分有益而又有趣的事,努力營造一定的數學建模氛圍。建模協會舉辦了許多課外活動,其目的主要是配合數學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多方面數學素質能力。設法讓他們相信“數學建模”并非是一門高不可攀的學問,帶領會員們慢慢地步入建模天地,由陌生到模糊、由模糊到感覺、由感覺到實踐……以至于迷上。
2 開展形式多樣的建?;顒樱ふ覕祵W失落的價值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理性思維不足而感性思維活躍的特點,作為數學課堂的延伸,建模協會不遺余力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借助其獨有的時間靈活,內容選擇余地大,活動場地,形式不受限制的優越性,幫助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很好的激發了其好奇心、求知欲。通過組織有一定規模的建模活動,由淺入深安排一些可用數學知識巧妙解決的問題。這些內容貼近學生實際,對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研究方式是動手動腦,討論,調查等多種多樣。由于這些建?;顒语L格夠新穎、道理夠通俗,比較符合高職生追求個性化的學習態度,有效地調動了會員的積極性。最明顯的變化者當數往日談“數”色變的五年制學生了,數學軟件的強大威力在為他們減負之余還彰顯出其思維活躍、敢想敢干不服輸的優勢。在與三年制學生選手建模的同場競技中他們敢于高調亮相。告別了尷尬、困擾、心虛狀態之后的選手一旦進入到建模樂園,歷經拼搏、奮斗、徘徊、微笑、心動、驚喜,他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相信平凡照樣可以造就偉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學生熱點問題不斷地被攻破,建模協會積聚起越來越多對數學建模感興趣的同學,他們開始慢慢擺脫學習數學的思維定勢,逐漸走出“作題、解題”的狹小圈子,轉而開始尋找數學的本意,尋找數學失落的價值。
3 通過建模競賽培訓計劃的不斷落實,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數學的應用意識
隨著建?;顒拥牟粩嗌钊?,遇到的數學現實問題難度加大了,高職院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的不利因素凸顯出來,在會員感到問題棘手,知識匱乏時就需要對他們不斷充電。為了配合數學老師進行系統化培訓工作,我們合理地制定了培訓計劃,并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初級培訓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在課余時間進行,目的是初步樹立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他們基本懂得如何用數學的觀點看世界。第二階段為暑期集訓階段。主要培訓內容為數學建模所涉及的眾多數學分支和多種建模方法以及常用的數學軟件知識。第三階段為模擬實戰與案例分析階段。前面兩個階段研究的問題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相應的數學工具解決的實際問題,有大部分是為了訓練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而將實際問題簡化而編成的題,離真正的數學建模學習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此時數學老師會提出條件更模糊,解決方向也不明確的實際問題,帶領學生一起去解決,同時也鼓勵、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身邊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建立模型。
4 做好大賽前的準備工作,為選手“臨門一腳”增加勝算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學生就能初步掌握數學建模的基本思維方法,可以一展身手了。為此我們還專門對選手的應賽經驗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用學長們以往參賽的經驗與教訓幫助他們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加強學生對競賽中各個環節的熟悉程度,如:合理的安排時間,正確的論文格式,競賽中的群體思維方法等等;(2)加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隊員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如:相互尊重,充分交流,杜絕武斷評價等等;(3)加強學生對論文細節部分的處理能力,如:論文結構,論文與建模同步進行等等;(4)加強對薄弱環節的訓練。
實踐證明,建模競賽對于參賽的選手來說真是一種磨練,知識的比拼,意志的考驗使他們每個人都會有豐富的收獲。對于數學的意義,他們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教科書上,他們更懂得了數學的價值,更懂得合作的力量。由此可見,只有參加建模競賽,才能激勵學生經過馬拉松般的洗禮后成為真正的勇士,同時彰顯出數學建模的育人功能;也只有通過競賽,才能檢驗出組織建模活動的方式是否真的有效,學生在數學建?;顒又惺欠裾嬲_啟了智慧,提高了能力,即建模協會的工作是否落到實處。
5 數學建模活動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數學建模協會隨著三次大賽一路走來,我們發現選手們的收益遠不止于此,由于參賽選手在口頭表達、快速反應、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這實際上是我們協助老師向學生施行了一項科研工作的模擬訓練,如此說來學生收獲的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此,作為鋪路石子的數模協會成就感大增,同時也堅定了我們的奮斗目標,那就是繼續努力,爭取進一步擴大數學建模活動的受益面。
參考文獻:
[1] 姜啟源,謝金星.一項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
[2] 何文閣.在高職院校開展數學建?;顒拥囊饬x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5).
[3] 葉其孝.數學建?;顒优c大學生教育改革[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97(01).
篇2
[關鍵詞]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教學實踐 教學方法
一、《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現狀與難點
《高等數學》課程是地方高等師范院校理工科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其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所必備的數學知識、數學理論和數學方法,使學生畢業后能更好地勝任所從事的學習和技術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一直是一個重要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數學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另一方面是《高等數學》課程本身的特點,《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在歷次教育改革中都是一個難點,主要是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1]。而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要求,以加強基礎、增強素質、提高能力為目的,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更新教學內容。因此,為適應新一輪的大學教育改革,《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廣受重視并且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二、《高等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的更新
根據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和學生生源質量的下降,《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要在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上進行更新。由于地方高等師范院校一般都屬于二本院校,新入學的學生大都數學基礎較差。因此,在《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我們提出以下新的教學思想“遵循《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規律,遵循經濟社會對學生數學技能的需求規律,遵循學生數學基礎實際和人才培養發展規律,本著‘因材施教,分層培養’的目標,探索‘學生分層、教材分層、培養分層’等分層次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數學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最終達到畢業后能更好地勝任所從事的學習和技術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貢獻”。在教學內容上首先要根據不同層級學生的培養目標的不同,細化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各專業學科特色有針對性增加數學實驗、應用、建模和競賽方面內容的比重,達到因材施教,提高數學技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高等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更新
(1)教學模式的更新
按照“學生分層、教材分層、培養分層”的原則,實現“因材施教,分層培養”的目標。首先根據學生所學的理、工類專業把學生分為適應于學習《高等數學》(C1,C2)和《高等數學》(B1,B2)等類型,其次在同一類型中再根據學生的數學高考成績和中學的數學競賽成績以及個人的志愿和興趣愛好把學生分為本科培優教學班和本科普通教學班等層次。本科培優教學班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素養和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數學競賽和報考碩士研究生打下堅實基礎。本科普通教學班主要是培養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具有較扎實的數學基礎,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夠較熟練地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當然這類學生中學習好的一部分學生也可以進一步培養他們參加碩士研究生《高等數學》考試的能力,達到進一步考研深造的目的。
(2)教學方法的更新
按照“基礎與理論+綜合與應用+競賽與創新”三層次遞進教學方法,實現培養目標。為了落實“學生分層、教材分層、培養分層”原則,實現“因材施教,分層培養”目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探索“基礎與理論+綜合與應用+競賽與創新”三層次遞進教學方法,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養。
“基礎與理論”就是在講授中注重給學生講清楚高等數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這些理論和方法產生的背景和基礎知識,增加應用這些數學理論和方法解決所學專業的實際問題的內容,及時介紹在工程與科技中出現的新數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擴大知識視野,夯實數學基礎?!熬C合與應用”就是在學生掌握了扎實的高等數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后,要注重提高學生對所學的高等數學理論和基礎知識與方法的綜合應用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案傎惻c創新”就是積極鼓勵和培養優秀學生參加大學生數學競賽和數學建模比賽。對于選拔的有強烈興趣的優秀學生,選派有經驗的教師擔任競賽培訓教練,并按照制定的培訓計劃嚴格培訓,在教學方法上注重數學概念和數學理論的直觀化,從問題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和質疑,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身邊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注重學生歸納與類比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的拓寬,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3]。
四、《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效果
《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得到了陜西省教育廳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目前《高等數學》課程已成為省級和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改革成果獲得了咸陽師范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2年)并受到省級和校級教學改革專項基金的大力資助。
本項目的實施形成了以大學生數學建模、大學生數學競賽和報考碩士研究生為平臺的三個訓練平臺。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和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數學建模先后獲國家級獎3項、省級獎21項,大學生數學競賽獲國家級獎3項,省級獎42項,這兩項競賽成績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與此同時,學生在碩士研究生《高等數學》入學考試中成績普遍提升,考取碩士研究生的錄取率逐年上升。
本項目的實施得到了學生、教師、教學督導和同行專家的好評。在每學期中期教學檢查中,積極開展學生和教師聽課評課活動,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多個方面對擔任《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師授課情況進行打分評議,學生和教師的評教分數平均達到了90分以上;與此同時,學校教學督導在隨機抽查聽課中對《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師授課水平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校外同行專家對我?!陡叩葦祵W》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重視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更新,認真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達到了“因材施教,分層培養”的目標,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淼,湯建鋼,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1):112-115.
篇3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6-119-03
創新創業教育始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高校十分注重創新技能和精神的培養,一方面繼承了英國大學重教學的傳統,另一方面也繼承了德國大學重研究的傳統,同時又超越了英德的模式,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提出以大學為“研究中心”的新理念,強調大學的研究功能,認為大學作為教育機構,是積累和傳播文化的機構;大學作為研究中心,就應該是知識創新的源泉。大力推行產學研合作,通過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在高新技術成果方面為社會提供服務。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在企業價值創造領域的具體化,我們說創新創業教育,實質上就是要培養有創新精神,并且能夠將創新運用于企業價值創造實踐中的人才。而最能體現這一風格的典型模式就是原斯坦福大學教授、堪稱“硅谷之父”的特曼所主張并成功實踐的模式。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既強調創業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又注重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創新操作能力的拓展,這不是單純的理論教學能夠單獨完成的,需要借助實踐,要培養具備運用創造性思維,獨立地、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新觀點,并能從事相應的實踐活動能力;具有開創性、冒險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能夠構思和創造有價值的東西,具備創造能力的人才。通過發揮學生的自覺性和獨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業素質;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學生跳出書本求知,從被動適應到真正學以致用,進而通過實踐經驗的長期積累上升為理論知識,進行創新設計、創業發展。為此,研究構建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通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構建創新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筑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提高學生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這也是一種高等教育的全新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變革。
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伴隨著創新活動的開展而推開:自1999年清華大學舉辦第一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競賽以來,創新競賽的成功舉辦在中國的高等學府掀起了創新的熱潮,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針對當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及現行運行的情況,可以將創新創業教育大致歸納開三種形式:一是側重整體能力和素質的創新創業教育。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將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動融人素質教育中。二是側重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主要是以商業化的運作方式,設置專門機構,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區,教授創新創業,并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提資金和咨詢。其主要代表是北航。三是綜合式的創新創業教育。既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又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所需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這種創新創業教育類型主要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學。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精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不只是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精神,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夯實創新創業知識基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體系、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實踐體系和課程體系、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以及營造創新創業教育校園文化氛圍、健全相關的政策法規保障體系。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精髓
第二課堂是一個相對課堂教學而言的概念。如果說依據教材及教學大綱,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稱之為第一課堂的話,那么,第二課堂就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進行的與第一課堂相關的教學活動。從教學內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無需考試,但又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它的學習空間范圍非常廣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實驗室;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企業、社會等。
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模式就是把第二課堂的教育納人專業課程培養體系中來,逐步建設,加強管理,設定必要的教學大綱,規范第二課堂設置的隨意性。形成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知識互補,機制互動”的良好狀態,優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專業實踐教學平臺和課外的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系統,通過組織,有計劃、有規模、有保障、有落實、有監督地構建專業實踐性教學系統和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使其優勢互補,整合成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第一課堂教學體系中,圍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實現了在素質教育的同時,在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工程訓練、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創業思維、科學方法論的培養。在第二課堂教學系統中,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計劃、創新實踐保障措施、創新實踐獎勵機制,保障教師、學生參加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科技制作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科研等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精髓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學習應該與社會各類實踐活動相互結合起來,這其中主要包括開放圖書資料室、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建立健全各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立健全網絡模擬實驗室;與企事業單位共建實踐基地;或是與專業實踐基地統籌建設,資源共享等,擴大學生實踐機會,配備具有一定經驗的指導老師加強指導,培養大學生的實際動手和應用能力、應急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逐步積累創新創業經驗和社會經驗,切實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水平。
具體來說,就是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改變原有以專業知識結構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單一模式,把教學過程中孤立的、單一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及面向課程的設計過程提升為以面向工程項目的設計、實施為目標的工程項目實訓過程;研究產學研、課內外、校內外在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中的關系,構建多渠道、多模式產學研結合培養創新人才的體系,并把第二課堂的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生的培養計劃,成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有益補充;整合現有各種資源,解決大眾化培養狀態下大多數學生需要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
如此以后,經過2―3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可以把以“培養創新意識”為主的第一課堂教育和以
“培養創新能力”為主的第二課堂教育有機結合的系統進行理論研究,構建成獨特的可持續創新機制,推動學校實踐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形成濃厚的校園科學文化氛圍和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并影響學生思維方式的改變,創新能力的形成,形成學生主動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挑戰未來的創新創業的新局面。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過程管理精
系統過程管理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比較重要的環節。將IS09000的管理模式導人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管理,使其在管理中明確分工,職責清晰,要求明確;激勵機制對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獎懲分明,有章可循;在實踐過程管理中強化實踐監控和管理節點:強調過程教學效果,為評價體系提供過程記錄;質量監控包括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監控、監測和分析,及時反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實踐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方式
1 系統融合大學教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知識互補,機制互動”的優勢,優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實踐教學系統,通過構建專業實踐性教學系統和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完善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創新創業教育為動力”的新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2 在第一課堂教學體系中,強調專業實踐能力在創新創業素質中的基礎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同時,在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工程訓練、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由淺人深地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創業思維、科學方法論的培養,使學生四年實踐教學不斷線,不斷提高實踐的層次和水平,打好扎實的創新創業的專業基礎。
3 在第二課堂教學系統中,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培訓計劃、創新實踐保障措施、創新實踐獎勵機制,保障教師、學生參加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科技制作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科研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學會解決工程實際、社會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手段。
4 從系統工程理論出發,研究產學研、課內外、校內外在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中的關系,發揮三方面結合的優勢,構建多渠道、多模式產學研結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體系,同時在實踐過程中要健全組織機構,明確職責權限,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獎懲措施,形成創新創業實踐的激勵機制,強化實踐環節的過程管理、動態管理,能夠真正評價學生應用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評價體系。
5 完成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研究,進行體系的設計思路、實施的方法、制度保障、過程的監控、系統的完善等研究,進行理論創新。設置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實踐平臺和制度保障,對人才的培養具有推廣意義。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目標
實踐創新活動多樣化。將科技競賽、科研助手、創新實踐專題訓練、科技服務、社會實踐、學術交流、創辦公司、創業訓練、新產品開發、企業合作研究、撰寫科技論文、自擬課題訓練、創造發明、課程競賽、科技作品制作等納入實踐創新培養計劃,形成豐富多彩的實踐創新活動。鼓勵學生獲得創新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種實踐創新活動取得的成績,經過規定程序的認定,可獲得相應的“獎勵學分”,可免修相關的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或課程可記為優良。提供大學生創新實踐平臺。建立了電子設計協會、數學建模協會、機械設計協會、航模設計協會、計算機軟件開發社團、外語能力訓練協會、演講口才協會、文學社團。利用學?,F有人才優勢、設備優勢,對學生常年開放相關的實驗室。允許學生根據自己興趣進行科技創新活動,聘請專業教師常年擔任科技競賽指導教師,面向學生開設相應的競賽訓練班。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課程競賽、科技競賽活動。給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戰環境,學校常年組織學生參加軟件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機器人大賽,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科技創新活動,以競賽為抓手帶動創新創業活動的廣泛開展。
四、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
設置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實踐平臺。根據學生培養目標和教學指導思想,系統考慮大學教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知識互補,機制互動”,優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實踐教學系統,通過構建專業實踐性教學系統和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完善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創新創業教育為動力”的新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完善制度,強化過程管理,建立評價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體系。為保障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有效運行,建立可持續創新的長效機制,逐步完善創新創業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包括高校實驗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實驗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生產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課外創新創業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課外指導教師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等。
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并加以系統的研究、理論的探究、制度的保障,加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與聯系,把創新創業思想在四年的培養過程中,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教學的不斷滲透,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發展的社團,自由、能動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個性。激發學生創業的意識,鼓勵新異與卓越,鼓勵獨立思考與獨立探索,注重潛能的挖掘和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其個性價值,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業素質,培養學生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施冠群,劉林青,陳晚霞,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型大學的創業網絡構建――以斯坦福大學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09,(6):79―83
[2]唐 晉,論 劍。崛起進程中的中國式民生[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杜,2008:88
[3]黃林楠,丁 莉,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篇4
關鍵詞:本科教育;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計劃
隨著國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的深刻變化,面對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畢業生就業觀念、畢業生未來發展能力等問題日益突顯,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構建適應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機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養計劃是人才培養的落實方案,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上層建筑,是人才培養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體手段,是完成專業培養目標的關鍵。怎樣依據人才培養目的和規范要求,科學設計教學內容與課程內容系統,完成人才培養計劃的整合,是打造轉型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內容。
一、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的建設要求
(一)秉持知識、能力、素質和諧推進的要求。加強授知前提下,增強學生獲知、提問、析問、答問水平的培育。著重開拓基礎教育內容,改進教育內涵太窄、太專特質,增強含自然人文科學在內的基礎知識、理論、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質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目的與學制的需要,統籌全局,科學整合基礎和專業、課內和課外、理論和實踐、主科和支科、教和學等諸關系,清晰各自目的與功能,把握它們間的主次與聯系,確立科學的時間權重。重視學科融合,適當調配,整合課程,精求綜合。推陳出新,重視優合。
(三)秉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相聯系的要求。教學計劃須把共性和個性、統一性和多樣性聯系起來,反映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特點與能力。以學生為本,就學生差異引發對教學要求的差別,編排模塊化的知識構架與彈性的課程安排,對相關課程推行層級教學。適當減必修課、增選修課。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新性,促成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完善。
二、打造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的科學途徑
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目標和培育要求是確定培育計劃的開始站。應用水平的培育是轉型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確定培育計劃的主軸,依該主軸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與提質”三位于一體的課程內容系統、教學計劃,是確定培育計劃的最終目標。我們要圓此目標,就必須打造以下5 個科學途徑:
(一)依照一級該學科專業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來對用人單位的務實查詢,對該學科專業畢業生必須要的知識、能力、素質開展廣泛思辨,即開展學科知識要求思辨、專業技能要求思辨、綜合素質要求思辨。
(二)依照對畢業生必須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的思辨,根據“集授知、育能與提質于一體”的主軸,推出課程內容系統的基本構架。該設置啥課程,該含啥教學內容,該安排啥實踐性教學環節,都要有個基本構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課程和主干實踐性教學內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順課程內容系統的基本構架,依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打造學科基礎課平臺。學科基礎課平臺需開拓鞏固,所以須依課程內容系統整合目的,打通在該學科下的若干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優選內容,并整合學科基礎課,建設整合的學科基礎課平臺。同時,打造公共基礎課平臺和專業方向課平臺上的若干個專業方向模塊。
(四)依照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和諧進行的要求,橫向貫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縱向促成三個密切聯系、一起并行的教學內容系統,即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素質拓展的內容系統。
(五)根據課程的縱向構架編排教學進程表,且配置學時和學分,最終成就教學計劃。
三、以技術技能水平培育為主軸打造課程體系
傳統本科人才的培育內容系統常依學科體系建設,重視厚實的學科理論根基、寬厚的專業口徑,一般注重基礎知識教育和深奧理論的教授,忽略實踐能力的培育,對實踐教學內容系統就缺少深層的考慮與體系的建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統籌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軸,打造既獨立又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建設理論教學內容系統
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在知識組成上必須要有寬厚知識、扎實基礎、強實踐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論課程,突顯理論教學的實踐性,打造目的清晰、邏輯嚴密的平臺和聯系模塊化的理論教學內容系統。在建設理論教學內容系統的過程里,要對教學內容與課程內容系統進行改革,重視基礎、專業平臺的建設,在課程架構上慢慢促成“基礎+專業”的平臺化結構、“專業方向課程+跨專業任選課程”的模塊化縱向化的培育系統,推進人才的基本規格與多樣化、個性化前進,讓學生加強了對社會的適應。
依人才培養目的與樣式需要,改革傳統的按學科范疇安排課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課程與學生全局知識架構的計劃。在全局計劃出學生要把握的知識點與能力提升的需要后,從實際出發,就各課程開展主動剪裁、整合與內容的翻新,計劃、組織且建設嶄新的課程,打造較為完善、系統的理論教學內容系統,相應給實踐教學預留足夠的學分學時。以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主干課程為中心,把課程分成幾個課程組,清楚課程組在人才培養計劃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課程組的關系。經對組內課程內容的精選、重組與豐富,使所有課程組的教學內容全部強化,提高教學質量和形成專業特色。根據類設計學科基礎模塊,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礎平臺與技術基礎平臺。要完備思考社會對人才的各項的需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設置利于學生自由選擇的文化素養與職業技能系統課程,許可跨專業的其他專業課成為公選課,使學生的個性發展時空更大,奠定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相應的考慮該專業特征,推行分層與分類教學。
除所規定的專業主干課為必修課程外,須加一些有行業應用技術內容,同專業主干課程相融合的下游技術的模塊化專業課程,使學生能將行業要求作主軸,把所學的知識相串聯,為綜合技能的建設供給較好的系統理論知識與技術原理。
(二)建設實踐教學內容系統
根據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多層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層教學、分類計劃、分步落實、獨立設計選修和必修相統一的實踐教學內容系統。考慮社會對人才創新、創業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課堂內系統的、全方位的實踐技能培訓,至課堂外自選的開放實驗、打通校內學習全過程的專業素質拓展培訓與校外實習相聯系的培育內容系統??紤]社會對專業人才動手能力的需要,和諧實驗內容,敲定對應的基礎實踐技術系統、專業實踐技術系統與模塊實踐技術系統等內容,裁減證實性實驗權重,加強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內容的成分。證實性實驗同相關理論課保持緊密關系;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須表現技能的綜合訓練需要,表現實驗課的階段需要。需突顯各階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證實性實驗培育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綜合性實驗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性實驗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為培育個性化,在確定實驗課程性質時,可將本專業需把握的知識點確定為必修實踐;技能拓展性實踐或次技能點實踐,設為選做實踐,給學生自選,供學生個性化前進時空。用基礎性和先進性、綜合性和設計性相統一的原則,淘汰一些老課程內容系統內的證實性經典實驗,改善、整合成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讓學生深入認識實驗原理、方法,解決、處置實驗中可能曝露的問題,提升分析困難與解決困難的水平,加強學生的拓新水平、技術研發水平的培育。
就實驗教學的方法,須重視因果式指引與成果型培訓,激勵學生的成功感,激勵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和鉆研的上進心。這是主動學習性格和研究氣氛養成的正能量。
(三)建設素質拓展內容系統
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非“狹窄于技術”的工匠,卻需有良好的綜合素養。所以除理論教學系統、實踐教學系統外,還需打造素質拓展系統。要拓展的素質,含有利于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技術創新的專業素質,和適合社會前進的綜合水平、精神面貌與身心情操。須把規范化的素養拓展追求當作學生全面前進的工具,重視人文教育對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功效,重視科學精神的啟迪對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養拓展置入人才培養計劃,是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保證的一個重要因素。
素質拓展內容系統含社會綜合能力的培訓與專業外延的培訓。須促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良性融匯,推行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和課內教學的融合,規范與增強課外教育管理事業。校內素質拓展培訓,可同科研工作相統一。考慮專業特征,推行大學生科研培訓計劃,激勵學生踴躍參加科研與拓新行動,以培育學生的科學素質。學生經參加老師的科研項目構思、設計和實施,提升知識運用水平,達到初級的科研水平。激勵和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等比賽,參與各類專業證書教育、各類專項訓練,以提高學生素養、獲取技能??山Y合學生社團工作,經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科技、文化活動,使學生的社交能力、協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質拓展系統化,含一定的必修、強制內涵。素質拓展用學分模式納入教學方案,學生只有獲取對應的專業素質拓展學分、綜合素質拓展學分才能畢業,只有獲取對應學分需要才有評獎等資格。學生用項目方式申請素養拓展內容,通過審批,確立項目學分。學生依設計符合培訓需要時,可獲取對應學分。
綜上所述,以能力培育為主軸的三大教學內容系統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識、能力、素養和諧與共的高素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內在需要。轉型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結合自己的特色,持續整合人才培養計劃,務實推進因材施教與激勵學生個性完善,為社會培育高素質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夏建國.技術本科教育概論[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130.
[2] 特約記者.技術本科:一種高等教育辦學新定位--來自上海電機學院的報告[J].教育發展研究.2006(9A):46-49.
[3] 楊科舉.技術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
[4] 陳飛.技術本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生態體系[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13):32-35.
篇5
關鍵詞:多元化;高技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開展高職教育20多年來,各高職院校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結合國情、省情、行情和企業情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經歷了逐步認識的過程,并取得了許多共識。但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這些人才培養模式越來越顯示出它們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高等職業教育要與時俱進,圖變求強,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教育創新,在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人才”這兩個不斷推動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根本問題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多元化開放式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1 高職院校的創新人才觀
科學的人才觀認為:人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和相對性,人人都可以成為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熬⒔逃鞭D向“大眾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成倍增長的事實更使高等教育的傳統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高等教育應該在科學人才觀的指導下拓寬視野,為社會培養多層次多領域的具有不同創新潛質的人才。高職院校創新人才應具有如下的基本特點:
(1)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術創新能力?,F代社會已經進入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時代,創新人才應緊跟時展,不但具有一定深度的專業理論與技術知識,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與職業協作能力。
(2)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創新人才應熟練掌握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各種實踐操作工具,具備一定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并根據工作需要革新工具、改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3)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智以及人文素質。
2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理念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學院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培養創新型實用操作技術人才。高等職業院校對創新人才的培養不僅在于教會了學生掌握了多少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是否教會了學生掌握走出校門后所需要的實際操作技術或技能。高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所實施的教育,就是要用創新的理論和理念去指導學生,用創新的輿論和氣氛去引導學生,用創新的精神和實踐去鍛煉學生,使學生在學校及將來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創新??梢钥吹?,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社會需求使然,是勢在必行的,也是高職院??沙掷m發展、提高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16號文指出:要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工學結合的本質是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學校的改革與發展,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共有7個二級學院、56個專業(66個方向),在校人數為13000人。學院根據專業特點和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以教育部16號文精神為指導,采用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組合,為激發學生的潛能提供發展機會。主要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下:
1 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科技協會創新活動”人才培養模式
(1)模式說明。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對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極為重視,2006年建立了跨學院、跨專業的大學生科技活動平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園”?!按髮W生科技創新活動園”覆蓋了電子協會、創新實驗室、數學建模協會多個學生科技協會,為全院科技愛好者提供互動交流的基地,增強同學的科技創新意識,加強動手能力,鼓勵發明創造,拓展科技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2)模式特點。①以各類協會為平臺,建立“學中做、做中學”的學做一體鏈,將課堂知識很快地融入到實際的運作中,同時也使實際操作很快地找到理論源頭,極大提高了理論與實踐融合度,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模式。②以校內外的各類科技競賽為契機,構成以教師為指導、以廣大學生為參加主體,以“理論教學操作化,操作教學競賽化”為原則,通過“技能競賽、模擬對抗”的技能訓練方法,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主創新,將理論盡量融入操作中,實務操作盡量融入競賽中進行。
(3)實施效果。經過2年的實踐,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以學院――二級學院――教師――學生為鏈條的大學生創新活動模式,教師們積極熱情,學生們主動上進,形成了師生融合、奮發向上的教學氛圍,培養了一大批品學兼優,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學生,為社會輸送了創新人才。
據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不完全統計,參加各類協會的學生人數達到了800人次。兩年來有200余人次參加校外的各種競賽,各類協會獲得獎項共45項。
2 培養技師型人才的專項技能“尖子班”人才培養模式
(1)模式說明。本院針對企業對就業者的崗位能力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崗位需要技師、高級技師來勝任),依托我院實訓平臺,招收理工科類專業的優秀生,選擇與企業崗位密切相關的主題,進行專項技能培養,稱為專項技能“尖子班”人才培養模式。
(2)模式特點。①選擇與企業崗位密切相關的主題,如制冷空調維修技術、汽油機柴油機維修技術等,采用小班授課形式,每期招收15~18名學員,時間為22學時,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強化培訓。②依托學院實訓中心,以實訓中心技術能力強、操作能力強的教師為指導,采用自編培訓教材,以任務驅動、實物教學為主,采用“邊教邊做、邊學邊會”的方式進行訓練。
(3)實施效果。從2005年至今,學院已開設了十多種類型的尖子班,共30期,有超過500人獲得結業證書。
由于是小班課,利于根據個性化的發展要求,實施面對面指導,手把手操作,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飛躍性的提高。通過培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也明顯提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以高級工程師為主導的“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1)模式說明。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港航學院于2007年創建“高工工作室”,以專業理論知識扎實、科研能力強、工程項目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為導師,將科研課題、工程項目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故此稱為“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2)模式特點。以“高工工作室”為依托,以
經驗豐富的高級工程師為主導,將科研課題、工程項目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將實際工程項目(例如其中佛山工商局新辦公大樓)融合到學生的畢業設計環節中,以制冷空調專業畢業設計為突破口,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干,學生通過參與科研活動,從中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項目工程管理能力、關鍵能力,從而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具有創新品質的人才。
(3)實施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科研課題、工程項目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學生的設計能力、科研能力、創新意識都得到了提高,吳海勇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利用課題背景技術路線和資料數據,撰寫的科技在《中山大學學報》上,并被美國工程索引EI收錄。
培養了學生的關鍵能力。由于設計小組各成員為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需分工配合,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由于項目大,需要查閱文獻資料多,不但要借閱圖書館專業書籍,還要借閱設計院設計手冊、國家規范,同時利用互聯網對各生產廠家設備進行設備選型,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由于充分利用設計院最新國家規范及查閱生產廠家最新產品選型,培養了學生追蹤和掌握高新技術能力。
提高了就業質量。通過導師制培養的學生就業率為100%,且就業質量高,在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集團公司就業人數超過50%。如李澤洋同學在格力集團任該公司順德區部門經理,另兩位同學已成為美的集團基層領導。
4 校企合作,構建“2+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1)模式說明。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利泰集團合作,共同培養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人才,前兩年在校內完成學習,第三年根據利泰班學生選拔條件,合格的學生與學校、企業簽署《利泰班學生入選協議》后,在廣東利泰集團相應崗位完成相應的培訓,結合專業方向和崗位要求進行“特色”培養,提升“綜合”技能,最終完成結合實際崗位的“訂單”式培養。因該模式的人才培養由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合作企業――廣東利泰集團接力完成,故此稱為校企合作“2+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2)模式特點。①根據利泰面向任務的技術和要求,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組織教學,雙方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經考核合格的學生,畢業后才能進入利泰集團工作。②利泰班的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完成文化基礎素質課程平臺、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專業“通識”教育和專業“綜合”知識技能平臺,第三年在廣東利泰集團完成相應的培訓計劃,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真刀實搶地錘練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校企合作完成“訂單”式培養。③利泰班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在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員工,作為企業的一員,企業給予學生一定的勞動報酬,同時也增強了企業和學生的相互了解,為雙向選擇提供了先機。
篇6
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制約因素
(一)制約金融創新的環境因素
金融環境對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有重大影響,我國金融發展中存在許多制約金融創新的環境因素,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利率、匯率尚未市場化。由于金融市場發達程度低,利率、匯率仍受到嚴格的管制,并不是由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決定的。
長期的資金價格管制,使商業銀行形成了利率、匯率波動無風險的思維定式,對利率、匯率變動風險意識是淺層次的。限制了利率期貨、期權,外匯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國的開發使用,也不可能進行與之有關的金融創新。第
二、技術條件的軟環境嚴重制約著金融創新的發展。現代金融創新很多是運用數學建模、網絡圖解等設計和開發出來的高科技產品。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金融技術還很落后,對金融創新造成了技術障礙,使得技術創新成為我國金融創新的最薄弱環節。第
三、壟斷的市場結構阻礙了創新的發展。我國有關銀行業務的法律法規中,為保證金融安全都規定有硬性的資本金、營業網點等條件,這有意無意地“照顧”了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形成了典型的寡頭壟斷模式。卻把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擋在了門外,不利于引進競爭和促進創新。壟斷地位也使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獲取壟斷收益,降低了創新的積極性,阻礙了創新的發展。
(二)宏觀層面存在諸多的制度約束缺陷
一是分業經營制度約束。95年的《商業銀行法》確立了分業經營的法律地位,分業經營體制下,信貸及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的融通性很弱,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行業間產生了一道制度的保護屏障,導致業務滲透異常困難,并產生市場分割,而金融創新需要這些市場連接的平臺,因此限制了一些金融創新的進行。二是金融監管制度的約束缺陷。金融監管采用分業監管模式造成監管重復與監管“真空”并存;在監管手段上,通常是事后監管,突出了金融創新的負面影響,降低了商業銀行創新的積極性,極大地制約了創新的發展;在監管內容上,對銀行創新業務沒有合適的監管措施。對許多業務管得過嚴、過死,維護了金融安全卻犧牲了金融效率,壓縮了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空間。三是產權制度約束。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還不是產權明晰的市場競爭主體,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機制,沒有完全打破“官本位”的行政管理體制,致使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內動力嚴重不足,創新能力差。而且,由于商業銀行經營收益主要屬于國家所有,處于經營地位的國有商業銀行在其經營過程中,缺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機制。不可能冒較大的風險開發新的金融工具,提供新的金融服務方式。
(三)商業銀行沒有完全根據客戶的需求創新金融產品以把握市場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存在若干問題。一是金融創新產品品種少。由于金融創新主體素質不高,創新的內容比較膚淺,手段也比較落后。至使80%左右的金融創新屬吸納性創新,真正由我國首創、具有我國特色的原始性創新較少。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吸納進來后,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適得其反。例如我國引進的CDS大面額可轉讓存單就變成了一種高成本吸存方式而很難發展。同時,消費信貸、網上銀行、租賃、個人理財業務等仍處于探索階段而少量開辦;投資銀行、商人銀行、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等還處在待發展階段。二是金融創新產品規模小,質量低。我國商業銀行新業務的發展規模較小,在銀行的整體業務規模中所占比例低,難以產生相應的規模效應。同時現有金融創新的重點放在了諸如發行種類繁多、功能雷同的銀行卡等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在形式的建設上,金融產品質量較低,與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經營機制方面的創新明顯不足。
二、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對策
結合我國當前的宏觀金融環境,我認為,以下方面是我國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的有效路徑。
(一)創造良好的適宜金融創新的環境
金融創新的推進不僅取決于商業銀行創新主體自身的主觀努力,更取決于其所處的制度環境及相應的制度安排。為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健康發展,一是在金融調控制度創新方面,強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管理與引導。確保中央銀行獨立性,不斷提高其貨幣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前瞻性和信貸政策的指導性,中央銀行和銀監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業務創新的引導與管理,建立健全業務創新風險防范機制,切實規范創新行為,整治市場秩序,改變無序競爭的現狀,為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穩健運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使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在寬松、公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進行。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導社會公眾的金融意識。政府相關部門、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都要在不斷研究與分析社會公眾金融需求變化的基礎上,通過促銷手段引導公眾向消費信貸、個人理財等方面轉移,力求金融需求上檔次。三是合理培育和完善競爭性的金融市場。通過金融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逐步完善資金價格體制,奠定良好的金融創新環境基礎。取消對國有銀行和非國有銀行的區別待遇,賦予所有金融機構同等運行環境。在匯率制度創新方面,要由釘住美元向釘住一攬子貨幣的固定匯率制度轉變,此后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積極培育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機制。四是以技術主導型創新作為近期金融創新的突破口。技術型金融創新代表著當前國際金融創新的主流和方向,各家商業銀行必須克服目前在科技開發上的分散化,協同作戰,進行共享性強的科技開發,特別是網絡和電子技術在銀行業務領域的應用,同時引進吸納國外的技術型金融創新成果,保持金融技術上的高起點,提高金融發展的速度與效率,使技術型金融創新達到一定規模。
(二)明確金融制度創新的發展目標和思路
為引導金融業從單純的產品創新向產權制度創新、組織體系創新等方向發展。應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并分階段組織實施。近期我國進行金融制度創新的基本思路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第一,創新監管模式,改變目前實行的分業經營的體制,實現多元化經營。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商業銀行的立足之本是逐步引進銀行業的綜合經營模式,實現多元化經營。這一方面可使商業銀行業務品種增加,通過對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產品進行整合和創新,創造出新的業務品種;另一方面可使商業銀行業務領域擴大,從傳統的銀行業務擴展到證券、保險、投資等領域。今后,隨著銀行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國金融業應由分業經營走向綜合經營,為商業銀行參與資本市場創造條件。第二,在金融組織創新方面,要建立以股份制金融機構為主體的金融組織體系。國有商業銀行創新的關鍵是產權制度改革,而股份制改革是產權制度創新的關鍵。通過股份制改革,分離出國家作為出資人的所有權和商業銀行的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以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代表國家作為出資人,行使所有者的決策權、監督權和收益權;在此基礎上建立企業法人制度,使國有商業銀行從原有機關式管理走向法人治理,建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行長和監事會組成的企業治理結構。第三,在金融監管制度創新方面,加強監管體系、監管內容和監管手段的創新。監管體系建設應形成監管部門宏觀監管,同業公會橫向約束,金融機構的自我監管相結合的三級監管體系;就監管內容而言,要從市場準入、市場運營到市場退出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管,避免過嚴的金融管制制約金融新品種的增加和金融監管不力影響金融創新品種的提高,使金融創新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現負作用;在監管手段上,要對銀行的經營風險和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采取有效的監管手段和措施,監管當局要實行適時適當干預,而不是時時事事干預,形成“創新——監管——創新”的良性互動態勢。新晨
(三)增強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業銀行對金融創新的認可和接受程度,是影響創新效果的重要因素。應注意調動其參與金融創新的積極性,發揮它們在創新中的作用。第一,商業銀行應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理念。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是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不竭動力,首先,銀行要注重對客戶的研究。同客戶的理性需求目的相適應,嘗試開發和推行新的金融產品,挖掘和創造金融需求,開展差別化服務;其次,注重對同業競爭者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同業銀行的發展狀況,密切關注其業務和技術創新動向,開闊思路、取長補短,以督促自身保持活力不斷創新;最后,還要注重對自身的研究。對照市場、客戶需求和同業發展情況,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科學進行創新定位,提高新產品的市場適用性和競爭力。第
篇7
關鍵詞:體育理論;體育發展路徑;美國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10-0046-08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YI Xiang-ren
(Institute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ociolog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heat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found changes have been made to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50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successively went through such heats as the new curriculum movement,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promotion movement, foundation restoration movement, schoo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national standard movement, and the movement of combining scholastic education with job demands. In the mean time, the reform heats have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reated famous theories such as human movement, academic principl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education, 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 behaviorism, constructivism and fitness education, which greatly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worldwide. Based on examin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shown,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us gaining an insight into the basic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hoping to somehow enlighten the intensification and way se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從當代美國教育的發展脈絡及其所呈現出的特點,不難發現美國教育半個多世紀經過6次改革運動,其改革周期轉換之快、改革內容變化之大,是美國教育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出現過的。其中一些改革措施與實施策略有時呈現同時進行,且在某些方面又相互矛盾的情況。正是這些改革推動了美國教育科學化和人本化進程。在如此激烈的競爭與頻繁的教育改革中,體育理論發展研究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促使美國體育學者開創出了體育科學發展新途徑。本研究目的是從考察與分析當代美國教育改革發展與變化及所呈現的突出特點出發,對美國體育變革理論資源發展進程進行分析,了解美國體育理論發展的基本進程,希望能對我國體育改革深化與路徑選擇有所啟示,為體育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1美國教育變革浪潮與體育理論資源發展
1.1新課程運動與體適能檢測及人類運動理論
美國第一次新課程改革浪潮之時,青少年體適能檢測結果,引發體育課程改革。20世紀50年代中期,Hans Kraus運用了Kraus-Weber Test工具對美國與歐洲青少年的體質進行了檢測,美國青少年的體適能檢測結果震驚全美。60%美國青少年沒有達到及格標準,而歐洲孩子則低于9%。雖然Kraus-Weber測驗不被認為是一個有效的反映孩子體質的檢測工具,但體質檢測結果引起當時艾森豪威爾總統與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很快把這事件定位為國家危機。在1956年成立了青少年體質總統理事會,1958年美國第一次舉國慶祝總統體適能周,1961年總統理事會出版了青少年體質藍皮書,其主要目的是促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使社會與學校共同關注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在1966年,繼翰遜總統之后建立了總統體質項目,該項目在1986變成了《總統的挑戰》,內容包括健康相關的體質、體適能和身體活動。這也是第一次把身體活動水平看作為實際的體質水平。
人類運動或移動教育體系也是在青少年體質危機的背景下提出來的。Metheny首次提出了“受過身體教育的人”,提供了移動教育研究的定義與范疇。有些大學在本科教育中建立“Human Movement”專業。但是,有些學者指出了體育與移動教育有本質區別,發現移動教育很難單獨應用到體育教育項目中,未能實現其教育通過身體的哲學,這就促使體育學者進一步對體育原理的探索。
1.2教育機會平等與體育學術原理運動
美國教育改革第二次浪潮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伴隨著民權運動而開始的。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教育機會平等。196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初、中等教育法案》,要求根據各學區貧窮兒童的數量分配資金,通過為小學、初中學生提供課本、器具和實物來確保貧困生有足夠的學習資料,資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1968年,國會又通過了另一補充法案《雙語教育法案》,主要是為那些英語能力較差的低收入兒童提供聯邦資助。在整個60年代,社會改良派在呼吁課程改革,他們認為,教育主要目的變為消除貧困和種族歧視。這些課程變化為貧困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途徑,以促進他們基本技能的發展[1]。
教育機會平等運動,同時打破了種族享有共同參加體育與運動機會權利的壁壘,大學各種學校運動隊吸收黑人與其他種族運動員同場競技,同時極大影響了職業與業余運動隊發展。人權運動一直延續到70年代,聯邦法案為那些處于教育體系邊緣的人們帶來了成功和鼓舞。1972年國會通過了禁止性別歧視的《教育修正法案》標題9,指出了女孩和婦女有同等權利參加體育與運動。1975年,由福特總統簽署了《全體殘障兒童教育法案》,以保證殘障兒童接受免費、適當教育與參加運動的權利,也標志60年代人權運動的結束。
60年代中期體育學術運動,是50年代教育改革主義的延續。1964年Henry呼吁體育與運動作為科學進行研究。加立福尼亞洲通過法案要求所有州內大學院系必須以學術為基礎,此法案引起體育界極大反響,體育學者被迫重新定位體育作為學術科學領域,而不是應用型專業領域。美國體育協會對學術運動做出迅速反應,出版發行了《理論聲音》,把體育定義為人類運動原理,加強了下設學科的研究。在政治大氣候的影響下,人類運動研究、運動學研究、人類工程學、鍛煉科學等專業應運而生,其它早期課程如生物力學、運動學習、運動心理學、運動社會學、運動史和運動哲學也進一步發展。進入70年代,體育學術原理運動繼續延伸,迅速而強烈地影響大學課程,例如生物力學、運動社會學等學科設置研究生學位,本科生也加強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有些教師培訓項目在體育教學法中開始運用特殊研究知識與教育原理。
1.3回歸基礎運動與有氧運動研究
20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了諸多教育問題,學術能力測驗(SAT)成績持續下降被認為是教育諸多嚴重問題的標志。人們開始反思到底應該怎樣教育兒童對付能源危機、城市擁擠、犯罪增加以及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許多學者認為,學校和教育者應該為他們的行為負責,擔負起培養具有勝任力和適應性的學生。那些對眾多學生低水平的學術表現不滿的家長、市民團體、政客聯合發起了恢復基礎運動和教師責任運動。這場運動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求減少選修課,增加必修課,恢復教師的主導作用。恢復基礎運動強調閱讀、寫作、數學及學生的口頭交流[2],稱為回歸基礎運動。
隨著回歸基礎運動的開展,50年代體質健康項目研究再次在70年代達到。人們崇尚運動,體魄體型勻稱、肌肉強健、充滿活力是許多男女所追求的目標,體質健康變成時髦。1968年Kennthe Cooper出版有《氧運動》一書,把有氧運動定義為在比較的時間(約12~15 min),進行全身性肌肉、持續性長且具有節律的運動,有充足的氧提供運動所需的熱能,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等的程度(最大心率的75%~85%)。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氣,體較不易累積乳酸,不會感到疲勞。這本書對體質健康運動產生巨大影響,到1973年,僅僅5年時間,此書已經再版20次。有氧運動已代表全新的研究領域――心血管適能健康。有氧鍛煉與有氧運動課程深受學生和大眾歡迎。馬拉松、三項運動(游泳、自行車、跑步)、5英里與10 km賽等吸引大批有規律鍛煉者和新的參與者。
1.4學校重建運動與體育學術機構重建
20世紀80 年代,美國社會開始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工業生產勞動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提高教育質量和公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而美國學生SAT成績的下降,17歲以下人群的高文盲率等不良表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憂慮、重視。1983年4月,美國國家高質量教育委員會發表的《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及《我們需要的學?!贰ⅰ段幕R讀》、《美國精神的閉鎖》等著述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國學校教育沒有能夠成功地實施學術性教育,美國社會再次掀起了與“回歸基礎”性質相近的學校重建運動。重建“意味著規則、角色、關系體系的改變,以至于學校更有效地服務于現存的目的,或者一起服務于新的目的”[3]。
美國體育協會也積極參與到“學校重建”運動中。它把協會改成聯盟,變成了健康、體育、娛樂和舞蹈聯盟(AAHPERD),形成美國最大的聯合學會,重組后的聯盟下設7個協會:美國運動生活方式和適能協會(AAALF)、美國休閑與娛樂協會(AALR)、美國健康教育協會(AAHE)、國家舞蹈協會(NDA)、國家女孩與婦女協會(NAGWS)、國家運動與體育協會(NASPE)和研究團體(Research Consortium),全美分成6個區域并設有各協會的分支機構,使各協會能更加自主地、具有針對性地發展研究相應的學科理論。1986年AAHPERD指定美國國家運動與體育協會(NASPE)作為代表,對學校體育進行研究評估。NASPE組成結果委員會回答“學生應該知道及能夠做什么”的問題,并出版了《精致體育課程結果》。經過6年研究,1992年結果委員會提出“受過體育教育者”的基本構架,為90年代美國國家和各州體育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和依據。在學校重建運動中許多大學把體育系改成運動學、運動研究等,以適應體育學術機構重建的要求。
1.5教育標準運動與體育標準
美國教育改革第5次浪潮是強調教育國家標準。眾所周知,美國歷來沒有國家統一的教育制度和國家課程,而國家教育部門或機構所提出的目標和標準在實踐中并沒有受到普遍的認可和重視,到了90年代,教育質量的參差不齊已經成為美國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1991年和1993年分別公布了美國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和《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這兩份文件掀起美國教育標準國家統一化的浪潮。同時,在內容標準上除了加強知識外 ,還強調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技巧的運用。而建立這些標準的機構是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STA)和國家社會研究委員會(NCSS)。美國教育部為制定標準的專業團體和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國家標準運動特別是要解決教什么、如何去教、學什么、如何評價的問題。建立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內容和績效標準。
美國體育標準參照1989年國家數學教師委員會編撰的著作《學校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4]。美國NASPE成立了一個標準與評量小組,根據對《學校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的研究,確定體育內容標準和評價準則。標準與評量小組在結合《精致體育課程結果》基礎上,進一步確定了學校體育課程標準:《邁向未來:國家體育標準內容及評量手冊》[5],于1995年頒布。內容標準的目的:(1)建立體育項目內容標準,統一說明學生應該與能夠做什么,并把它作為合格學校體育項目的結果;(2)建立內容評價綱要,使教學與學生評量呈現一致性[6]。隨著內容標準的建立,美國學校體育教育進入了標準改革運動階段。
1995~1997年就全國大學基礎體育教育專業師資發展問題制定了明確的標準和綱要,即《初級體育教師的國家標準》[7],這項標準在2001年與2004年作了相應修改,現已成為全美運動與體育協會制定高校培養體育教師大綱的構思框架。作為衡量初級教師的準備情況專業標準,并作為該組織確認師資培訓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些標準反映了美國近年來基礎體育教育領域的新思想、新觀念,并與全美運動與體育協會制定的K-12體育教育標準緊密聯系,構成了21世紀初美國初級體育教師培養的標準和模式。
1.6學校教育與工作需要相結合運動和體育教育多元化
在21世紀初,隨著國家標準的深入推廣,學校教育與工作需要相結合的教育運動也同步進行。改革基點是在工作場所的需要和條件下重新設計學校教育。這次教育運動目標包括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場所順利過渡、信息技術的培訓以及強調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能力、決策能力、團體合作的課程設置以及雇主認為今日、未來雇員應有的技能等方面。在美國,家長、社區與企業參與教育的熱情日益直接和廣泛,他們在參與教育的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所有學生來說,掌握閱讀、寫作和計算等基本技能已經遠遠不夠,學會學習、創造性思維、個性化思考、自我管理、目標制定、就業能力、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團體合作等技能愈顯重要。這些技能反映了社會工作需要的轉變和學生職業發展的要求。大量顯現的趨勢已經為擴展學校課程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論證,職業教育計劃成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使職業教育面向所有學生而不僅僅面向工作中的人們。學校需要改變課程結構以反映工作中的科技變化。
體育與工作需要相結合方面,主要強調體育科技、團體工作表現、合作學習、運用交叉學科而不是單學科的概念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等,所以體育發展多元化已被置于重要的地位,學校體育課程和教學實踐需要強調多樣化,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的,而且未來10年需要發展新的體育理論。2005年1月14日,布什總統公開強調需要為學生的未來做更多的準備。他認為教育要保證每一個畢業生具有在大學和全球性競爭的工作場所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2美國教育“學派”對體育理論資源發展的影響
20世紀前半期,基本上是實用主義深深地影響著美國教育發展。從50年代后期,美國教育改革的要素主義和永恒主義學派討伐實用主義課程弊端,主張強調學術性的基礎學科教學以及實現嚴格的學術標準為主旋律,盡管期間呈現出反復和回流、搖擺、“失衡”的發展。70年代的回歸基礎運動,企圖扭轉課程“失衡”發展的局面,強調提高教育質量從課程改革“回歸基礎”開始,但是又走到了極端而未果;在80年代,課程的改革矯正了70年代“回歸基礎學科”的偏向,提出“五項新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不僅要加強基礎更要實現優異。但是在80年代,美國感到教育質量依然令人堪憂,教育“平庸”持續發展,課程泛濫和標準缺乏等諸多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形成不斷改革的呼聲。伴隨著教育變革,體育學者也呈現出回流、搖擺、“失衡”的發展軌跡,逐漸發展形成不同的體育學術理論流派。
2.1人本主義與人本體育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本主義在批判結構主義課程論的過程中發展起來。人本主義觀點認為,美國傳統學校教育基本上是馴服教育,教學的人性化不足,師生間缺乏足夠的平等觀念與有效溝通。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人本主義主張關聯性原則,認為課程的實施不是教師單純地、機械地向學習者傳授教材內容,而是教師基于學習者原有的及師生共同的經驗進行交流與互動。教師有效的課程實施和學習者有效的學習,只是發生在課程內容與學習者自身的經驗和生活的世界緊密聯系,是學習者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在課程結構的組織方面,人本主義主張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對所參與的事物的整體做出反應,學校課程的組織要注重整合,包括學習者的心理發展與教材結構邏輯的吻合,情感領域與認知領域的整合,相關學科在經驗的指導下的綜合。在課程實施方面,人本主義強調師生間的對話與互動,突出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主張小組學習和合作學習。
在人本主義的影響下,1973年Hellison[8]出版了具有影響力《人本體育》一書,建立了人本體育研究的理論基礎。人本體育強調個人發展、自我表達、促進學習者相互協作與交流。它在盛行時對許多體育學者影響極大,Hellison把它發展成主要體育課程和教學方法模式: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型,強烈表明幫助認識青少年自身發展的社會義務,個人健康是對別人及社會貢獻的理念。同時,Keller & Sherman[9]在人本體育基礎上提出了指導個性系統(PSI),主要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個別指導,區別對待。這些模式在學校體育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移動教育發展與人本教育也有著密切關聯。前面提到反對移動教育學者指出移動教育與體育有本質的區別。但是,支持發展移動教育學者認為,移動教育是70年代以來引起教育通過身體最強烈改變的哲學,人類移動被看作為體育專業主旋律和主體思想,而不是體適能或競技運動,移動教育哲學也被著名的體育學者進一步建構與提倡,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法與課程設置,強調問題解決、引導發現、深入探索、獨立完成目標、獲得成功等。移動教育中的舞蹈教育與體操教育,使學習者具有美的享受而減少競爭對抗活動,這些研究與人本教育理論有相聯之處。
2.2建構主義與運動教育和游戲教育
20世紀80年代末,格式塔心理學的建構主義教育心理學興起。建構主義在體育課程運用中指出,體育學習應該具有一定目標的實際活動,學生可以主動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必需時獲得支撐。有些體育學者采用Collins、Brown、和Newman 提出的認知學徒模式4個構件:內容(學科領域、啟發式策略、控制策略、學習策略)、方法(建模、教練、腳手架的搭建與拆除、清晰表述、反思、探究)、序列(復雜性的遞增、多樣性的遞增、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和社會性(情景學習、專家實踐文化、內部動機、開發性合作),在體育課中將它們有效地組合在一起,能使傳統學徒制的特征適應學校體育課中有關認知技能的教學,從而定義一個適合不同課堂和師生角色的有效學習情境,讓學生有可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通過對專家活動的觀察、模仿進行主動學習。
在建構主義的影響下,體育學者探索了課程結構重建,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是運動教育模式和游戲教育模式。在美國許多學者對傳統體育課中的多項活動模式提出批評,他們認為:(1)缺乏內容精通[10-12]。每單元的時間太短,學生不能充分實踐,難以達到期望的學習效果。(2)歧視和亂用實踐[13-16]。男生和技能好的學生控制各項運動的課堂實踐,忽視女生和技術水平低的學生。(3)厭倦和無關聯內容[10-11]。主要是課堂內容重復,令人厭倦,所學的身體活動項目無法在課外和社區實踐。為適應學校體育發展的時代潮流,Siedentop等研究人員提出運動教育與游戲教育模式。運動教育是改變傳統團隊運動課程模式,運用2~3周為一單元(Unit)時間框架,把原來時間延長為2~3倍,允許每個學生對每項運動項目有更多經歷與實踐[8]。游戲教育特點是隨意的、不拘時間與空間、非競技性、經濟性、具有規則、無須裁判評定等,游戲教育者被看作為有價值文化活動的傳輸者與塑造者。作為體育的一部分,游戲教育對課程改革影響不大,美國許多學者把它看作為一種哲學而非體育課程處方。運動教育模式與游戲教育相比較,運動教育模式對課程重建和改革有較大促進與影響,使體育課結構以一個職業隊賽季的形式進行安排,使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團隊精神、比賽激動與興奮以及傳統體育文化。另外,多學科的組合體育課程也開始研究。
2.3行為主義與健康行為理論
20世紀80年代,行為主義心理學開始運用于健康教育。行為主義理論被體適能教育和健康教育所接受,形成了終身體育或終身鍛煉理論。行為主義主要教育學習者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探索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形成、發展、改變的規律,發現影響健康相關行為的因素,將為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與健身干預措施提供依據。行為主義理論對健康信念模式(HBM)、合理行動理論(TRA)、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型(TTM)產生很大影響。HBM強調感知在行為決策中的重要性,是運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認為信念是人們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的基礎和動因,強調個體的主觀心理過程,即期望、思維、推理、信念等對行為的主導作用,認為人們如果具有與疾病、健康相關的信念,他們就會有意愿采納健康行為,改變危險行為,而對采納行為并能取得成功的信心則是行為實現的保障。TRA認為行為由意向決定,意向又由態度和主觀標準決定。TTM把行為變化的認知、行為和時間這些方面綜合起來,應用于健身行為的跨理論模型包括:變化階段、變化過程、決策平衡和自我效能。
這些行為理論提示要增強健康知識和鍛煉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從認識上提高人們對健康和鍛煉的重視。增加人們參與鍛煉的反饋,增加對鍛煉者的鼓勵??刂评碚撎崾疚覀儜岣呷藗儗⑴c鍛煉的自主性??缋碚撃P吞崾緦τ诓煌娜嗽诓煌腻憻掚A段應設立不同的目標。行為主義在計劃行為理論(TPB)中是對合理行動理論的修訂,即增加一個稱為“行為控制感的變量”。增加的變量有利于解釋自主控制相對比較低的行為。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由意向所激發,而意向又受到信念和態度的調節。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在上述基本觀點的基礎上,引入了感知行為控制因素,形成了計劃行為理論,是該理論對行為意向及行為本身具有較強的預測能力。
2.4要素主義、進步主義與體育標準
標準化運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要素主義教育哲學。要素主義哲學常常被視為和進步主義相對立的教育哲學,但有時又和進步主義教育哲學并存。它的主要含義是:要素主義相信必須將一些核心的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這些知識可以代表每個學科的核心內容,是學校教育中學生必須學的要素。要素主義追求能夠掌握的客觀性真理,它的結果是強調科學、數學和語言等學科中的基本內容。20世紀后期,要素主義和永恒主義思想的合理內核、人本主義的諸多進步思想與主張和興起的建構主義思潮匯聚在一起,對興起的教育標準運動產生著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盡管國家教育標準清楚地代表了要素主義的目標結構,但其所建議的達成目標的方法很明顯是進步主義的。如許多專家學者都建議教學方法應該避免以滿堂灌的教師為中心的直接講授,而應該更多采用實驗性的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這些論點是有分歧的,根據Stevenson和Stigler[17]的觀察,美國的競爭對手日本的數學教師實際上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師直接講授的方法,但他們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卻比美國學生高很多。Marzano和Kendall[18]提出嚴格分清內容標準和課程標準是非常關鍵的,內容標準和課程標準實際上是兩碼事。內容標準主要明確所要求達到的特定知識、技能或能力,而課程標準則是建議為了實現內容標準可以采用的“最好”的教學方法。Zemelman、Daniel和Hyde[19]在《最好的實踐:美國學校教學的新標準》提出一種更普遍的、跨學科和跨年級的進步主義的范式正在出現。這種內在的哲學和精神正在滲透到課程之中,滲透到各個年級之中。這一范式都已經存在并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并且在多年的實踐中得到了檢驗和修正。
體育標準是國家教育標準的衍生,也是進步主義與要素主義的目標結構的產物。NASPE(1995)確定了學校體育課程標準。內容標準確定了受過體育教育學生應達到的目標,包括的主要要素涵蓋了運動技能、身體適能、體育知識、心理健康、個體差異和社會行為幾個方面,是當前學校體育發展的主要目標。初級體育教師的國家標準提出了10要素,其中對體育教師的知識要求是寬厚的,涉及到專業知識、歷史、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和成長等諸多方面的知識,把體育教育融入人類整體文化背景中加以認識和理解,同時強調教師在實踐中對知識的應用和創新能力。根據以上體育標準模式的原則、假設或理論特點,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標準化運動,是一個一半要素主義、一半進步主義,還帶有一點社會效率的多元結合的整合體。
2.5各學派對標準改革的批評和爭議
美國在出臺規范全國性標準和各州設計課程指導框架的同時,也積極倡導關注知識生成的過程、學習者學習的體驗,這些思想在課程標準內容、指導原則以及各學校具體實踐策略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如何,新課程標準運動也和多次的改革運動一樣遭遇到了不同聲音。對國家標準的推廣與應用存在著許多爭議。有些人認為這是聯邦政府企圖通過資助各學科委員會制定全國性的課程標準來間接插手各州教育事務的行為。同時有人認為全國性的課程標準實際上是在向教育的公平性挑戰。新課程標準倡導者和支持者們一直在回避的一個現實,就是沒有關注業已存在的不平等,只關注輸出的結果(如課程的高標準),而不在乎輸入的努力(如合格的師資)。從專業層面上,一些學者則認為標準指明了教師應該教什么與學生應該學什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20-24]。Alfie Kohn[25]認為標準化運動有5個方面的缺陷,即動機、教學法、評價、學校層面的改革和標準本身的改進方面。要求更高的考試分數的觀念,會使學生們為了考試而學,會促使學生死記硬背,并且使課堂為更多的校外人員所掌控。
Marzano、Kendall和Cicchinelli[26]研究結果表明,根據各學科內容標準的要求,如果學生充分學習這些內容,學習時間不足以完成標準的要求,要解決這一問題,要么是延長教學時間,要么就減少標準的內容。Maehr和Maehr[27]指出人們會將學業成績下降歸咎學校教育的失敗,但實際上這是社會的失敗。標準化運動和相應的評價標準實際上刺激了人們追求卓越的學業成績。其結果將是學校為了達到外部設立的標準犧牲了促進學生真正學習和發展的學校文化機會。Popham[28]對標準化考試及其相關結果進行了研究指出,標準化運動的盛行并未帶來實質性的學業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他列舉了5種受眾比較多的標準化考試,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學業考試、基本技能綜合考試、愛俄華州基本技能考試、都市學業考試,以及標準化學業考試等,這些考試主要考數學、語言、社會學和科學,其目的是對不同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進行區分。然而,標準化運動卻無法達到這一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們對標準越來越熟悉,這導致考試成績會越來越高,因為教師們知道了對付的套路,甚至學會了為考試而教。這樣的考試成績是否真的意味著學業成績和能力提高了呢?這只能說明教師們從考試中懂得了要考哪些內容而已。
3結論與啟示
美國教育變革已成為一個永恒的主題,教育變革是促進體育發展與進步的發動機。體育變革成效往往與教育變革力度成正相關,即教育變革的力度越大,體育變革成就也就越大。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美國《國家處在危險之中》的報告呼吁美國重建公立學校的時候,教育學者們僅僅將改革看成政府要求學校改變的一時行為。但是十幾年來,改革已經變成美國教育領域里一項永遠都要進行的事情。同時,體育改革的形式、結構和范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往的宏觀改革發展成為微觀領域的學校體育內部整體改革,從零散的體育改革方案發展成為體育系統的結構重建。
美國體育改革的周期性變化縮短。美國過去的教育改革可能是50年為一個循環周期,而現在已縮短為10年或5年了。體育同樣如此,有些體育觀點或理念一段時間被人們所接受,但不久失去了大眾的支持??墒?幾年后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但并不是以往思想的照搬,而是增添了新的認識,賦予新的內涵。美國學者曾用“鐘擺現象”描述美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來回搖擺和循環交替。然而,這正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規律。正如Pullam等[28]指出的:“變化不僅可以帶來新的教育觀點和新的教育概念,也可以帶來觀點的循環發展?!?/p>
美國反思與危機意識使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和發展。教育理論家研究、倡導并推動教育改革,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以往教育進行反思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聯邦政府對教育的干預越來越深入和廣泛,立法和教育撥款是聯邦政府對各州教育施加影響的重要手段??梢妵业闹苯痈深A逐漸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從1958年的《國防教育法》到80年代初期《國家處于危險之中》美國的教育改革無一不與特定歷史時期的教育危機相連,這種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理性反思,無疑也是推動美國教育與體育理論改革發展的持續動力。
總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息,對課程結構的調整從未中斷,對教育質量的追求從未放棄,從新課程運動、民權運動、回歸基礎運動、標準運動,到學校教育與工作需要結合運動,同時也推動了學校體育理論資源深刻變革,這些都體現了美國教育創新進取的特征。因此,隨著教育的國際化、民主化、信息化、綜合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體育也處于變革的前沿,它的發展歷程也將為我國體育理論改革和實踐提供了有益借鑒與啟迪。
參考文獻:
[1] Spring J. American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M]. Longman,1991.
[2] Parkay F W,Stanford B Y. Becoming a teacher[M]. Allyn and Bacon,1995.
[3] Morrison G. S. Teaching in america[M]. Allyn and Bacon,1997.
[4] Commission on Standard F of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M]. Reston,VA: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89.
[5]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M].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Reston,VA,1995.
[6] Thomas P T. Using standards to make a difference:Four options[J]. Educational Horizons,1997,75:121-125.
[7]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Standard for Begin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Z]. Reston,VA:AAHPERD,1995.
[8] Hellison D R. Humanistic physical education[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1973.
[9] Keller S F,Sherman J G.. The keller plan handbook (Eds.)[M]. Menlo Park,CA:W. A Benjamin,1974.
[10] Silverman S. Relationship of engagement and practice trails to student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85,5:13-21.
[11] Silverman Tyson L,Morford L M.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tim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8,4:247-257.
[12] Taylor J,Chiogioji E. Implic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ort on high school programs[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1987,54(8):22-23.
[13] Griffin P S. Girls’ participation patterns in a middle school team sport unit[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84:30-38.
[14] Ennis C D.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sport-based physical education:(More than) Apologies are necessary[J]. Quest,1996,48:453-456.
[15] Ennis C D. Creating a culturally relevant curriculum for disengaged girls[J].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1999:31-49.
[16] Napper G. E,Kovar S K,Ermiler K L,et al. Curricula equity in required ninth-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9,19:2-21.
[17] Stevenson H,Stigler R. The learning gap:Why our schools are failing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M]. New York:Summit Books,1992.
[18] Marzano R J,Kendall J S. Awash in a sea of standards[M]. Aurora,CO:Mid-continent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1998.
[19] Zemelman S,Daniels H,Hyde A. Best practice: New standard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merica's Schools[M]. (2nd ed). Portsmouth,NH:Heinemann,1998.
[20] Cizek G. J. Reaction to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port,setting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student achievement[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Washington,DC.,1993.
[21] Fay T,Dollittle S. Agents for change: From standards to assessment to account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2002,73(3):29-33.
[22] Kane M. Comments on the NAE evaluation of NAGB achievement levels[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Washington,DC,1993.
[23] Kane M. Examinee-centered and task-centered standard setting. In proceeding of the joint conference on standard setting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5:119-141.
[24] Mehrens W A.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standard setting for educational exam. In proceeding of joint conference on standard setting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s[M].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5:221-263.
[25] Kohn A. The schools our children deserve[M].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2000.
[26] Marzano R.,Kendall J,Cicchinelli L. What americans believe students should know:A survey of U.S. adults[M]. Aurora CO:Mid-Continen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1998.
- 上一篇:單位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及亮點
- 下一篇:園林工程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