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思政的核心素養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科思政的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科思政的核心素養

篇1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學科核心素養;情感素材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鮮的血液。在最新一輪的課程標準修訂中,就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學科核心素養又是一個相對抽象化的概念,怎樣才能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核心素養加以構成,再進行一個合理的劃分,就是下文要研究的內容。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

作為個體,當面對不確定或者復雜的現實情境時,可以將特定學習方式中衍生出的探究技能、思維模式以及學科觀念進行綜合運用,將跨學科之間的知識技能、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等內在動力系統結構化,然后進行情況的分析、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所呈現的綜合性品質就是所謂的核心素養。在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首先是素養,這是種品質,是后天形成而并非天生。而形成素養不僅是“教化”而來,更多的是靠自身“閱歷”養成,是一種人人都會得到的品質。換句話說,不管你身處怎樣的職業、何種角色,也不管你受教育程度達到怎樣的標準。都會在你自己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將各自素養進行表現;其次就是核心素養,這中間包含的是情感態度、知識以及能力的三個維度。換句話說,核心素質的形成是一個有預期目標的結果。就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例,這里主要說的就是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格;最后,就是學科素養。這是一種經歷了特定學習后的技能養成。將這些概念理清之后,我們就能夠了解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對學科核心價值和意義,進而讓思想政治課程能夠為學生更好地服務。

二、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1.對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加以培養

在人的一生中,是眾多智能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其中主要的發展就有:語言智能發展、人際交往智能發展以及數學邏輯智能發展等等。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片面地只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應該是各種技能的培養,對于學生情感心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如,在進行《政治生活》課程的教學時,對于“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知識點學習,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對知識的輸出去死記硬背的話,學生一旦遇到真正沖突情況的時候,就真的會首先考慮國家的利益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就可以多給學生舉一些實際的例子,告訴學生現在安穩幸福的生活都是國家給我們帶來的。在此基礎上注意對學生準確人生觀的引領,幫助學生樹立長遠的目標。

又如,進行經濟生活中“商品”的課程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商品為什么要出現呢?”這樣學生就會對商品的形成前因進行分析,目的就是為了分析商品經濟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

2.情感素材在問題對話中的導入

開展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過程中,首先就是教師對知識深入淺出的理解,將知識教學的挑戰性不斷提高,這樣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將學生思維能力加以最大程度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案例的講解時,要注意讓學生有感而發,而不能是單純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展開情感素材,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探究和思考,盡量鼓勵學生能將教學情感感悟完整地表達出來。在教師進行學生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爭取使其能在情感體驗中將思想品質加以升華。利用相互探討或者辯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是非觀。

比如,在教學生活與哲學課程時,物質的變化是需要量的積累而形成的。教師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現象來進行課堂的提問:比如,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這時學生就會積極地進行回答。等到回答的差不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可使用的解決方法,進而完成教學。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提問更加有深度的問題來促進學生的思考。比如在國外就有針對我國人民而設立的中文標語,比如“垃圾請丟在此處”或者“禁止大小便”的字樣。學生這時的情感一定會有所觸動,從而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培養以及情感的調動。

在我國教學體制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學模式還會繼續發展和完善,對本文討論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核心素養的建立也只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學生在學習效率和主觀能動性等方面有所提高。在改革的基礎上如果教師可改變成績至上的觀念和束縛,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共同提高教學和學習水平。教師也會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一直努力。

參考文獻:

[1]方培君.讓學生終身受益:淺談思想政治課的核心素養[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6):57-59.

[2]李彰有.試論政治課教學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優化策略[J].教師教育論壇,2015(12):57-60.

篇2

【關鍵詞】初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教學

基本素養是基本生活中應有的基礎,而核心素養是基本素養的內核和高度理念,聯合國組織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重視。因此,初中政治課堂上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的重要,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這方面的培養以及學生有意識地去自我完善自己的素養。

一、初中政治核心素養的構成

初中政治核心素養包括的知識點有很多,能力,精神面貌,思想價值觀念等,筆者認為,初中政治核心素養可分為三個層面,外顯層面,內隱層面,社會層面。

1.外顯層面

外顯層面主要是初中政治這門學科的一些知識點,學習態度,基本觀點,學習習慣。學生在學習初中政治的時候對于一些知識點的學習和一些自己的學習習慣就屬于核心素養的外顯層面,要學會理解一些政治觀點。

2.內隱層面

內隱層面主要是政治學科的思維品質,情感價值觀念等等,學生在學習一些知識點的時候,要注重深入學習它的情感價值觀,認真思考它內隱層面相關的內容。在養成自己的一些思維品質時,注重培養和提高辯證思維,因為初中政治這門學科是一門從具體到抽象的知識點的學習,所以在培養核心素養的同時,要注重內隱層面的一些思維品質的思考和學習。

3.社會層面

初中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體現在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應用,學生在學習一些核心素養和價值觀的時候,更重要的不是知識點的學習,而是價值觀的應用,個體核心素養的養成,組成了整個社會的整體素養,所以初中政治核心素養放在社會層面上講是指學習者身為社會一員所應該具備的基本核心素養,因為人與人,人與社會等之間的交流都離不開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道德與法治”“公民責任”等等知識點的學習。

二、初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性格,理念和一些思維方式正處于成長和塑造階段,這個階段的引導和教育非常重要,而政治學科中的教學內容與學生一些素養關系很近,層層相扣,所以在初中政治學科的學習中,學知識的時候要注重與生活和工作的聯系,因為很多道德觀,人生觀都有引導作用,能讓學生更好地養成正確的三觀,而且初中政治包含的知識點很多,呈現多元化特征,其中的一些法治教育,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等等方面也對學生理念的塑造有極大影響力。

三、培養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對策

1.初中政治教師自身不斷提高核心素養

育人者,先育己,初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養,完備自己的文化修養,提升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將一些時政例子與政治知識聯系起來講授給學生,對整個初中政治教材深刻把握,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讓整個初中政治課堂的學習更有深度與可操作性。政治教師自身的核心素質高,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接受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聽其言,信其道,真正的塑造自己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2.注重整個初中政治課堂與實際結合

如今初中教學現狀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便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積極度不夠,初中政治的學習亦是如此,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門學科的教育對自身很多觀念的培養有極大影響力,聽課的時候只是覺得能放松自己,但并沒有與實際結合,思考一些價值觀以及應用一些理念。初中政治教育的課堂教授,要將重點多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能產生共鳴,更好的理解一些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動力。

3.結合其他活動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篇3

關鍵詞:工科;實踐教學;課程思政;校企協同;教賽展聯動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工科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幾個突出問題:第一,制造業人才培養與產業融合不夠深入,工程教育實踐環節薄弱,支撐企業轉型升級能力不強;第二,工科類高校的育人理念多是學“術”,而非傳“道”,理念和認識上普遍存在偏差,人才培養更注重專業性、實踐性、創新性、科學性,在人文情懷培養、職業素養訓練、科學精神塑造等方面與人文學科相比具有明顯差異[2]。鑒于此,“專業技能訓練”教學團隊緊緊圍繞課程教學目標與總體要求,結合社會與行業需求,增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堅持落實“三全育人”理念,挖掘梳理思政元素、優化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在強化工程實踐教育的同時,努力提升思政育人實效,希望為工科專業實踐類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一、“專業技能訓練”課程教學現狀與問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技能訓練”為校級一流建設課程,該課程是專業實踐類課程,學生系統學習專業理論后,在大四第一學期開展為期四周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至今已連續開設12年。根據學校現有實驗和師資條件,課程分組進行,每組6~8人,由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選題、市場調研、文獻查閱、產品定義、造型設計、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工藝設計到實物加工制作,最終完成一件或一套木質產品的設計與制作任務。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學校現有的實訓設備陳舊,更新速度慢,滯后于行業發展,實踐教學目標無法完全實現;實訓題目多以教師虛擬為主,并在校內實訓中心完成,沒有與產業融合,導致教學和行業發展與需求存在脫節現象,且工程教育相對薄弱;實踐教學方法與形式單一,人才培養能力結構不合理;教學過程“重術輕道”,忽視了學生文化素養、理想信念、人文精神與情懷、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健全發展和終身受益局面的形成。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雙一流”建設驅動下,課程團隊圍繞立德樹人要求,全面推進了課程思政建設,推動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持續拓展和深化。

二、“專業技能訓練”課程思政改革與實踐

(一)校企協同拓展思政育人維度

校企協同,全員參與,有效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問題,實現校企育人無縫對接,從“技”與“道”兩個方面強化育人成效,從根本上解決學校單一培養的不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強化“三全育人”效果。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應用性較強的工科專業,人才的培養與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關系密切,學生的培養不能缺少企業的參與,為了克服學校因地域限制、社會資源有限以及教育的局限性等因素對人才培養的諸多不利影響,多年來,課程團隊一直積極挖掘社會優勢資源,建立并健全了校企多元化實踐教學平臺。依托這些平臺,完成了專業認識實習、綜合實習等校外實踐教學與就業實習等任務。從2017年9月起,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充分發揮校企平臺作用,提升育人質量,專業教學團隊又拓展了校外專業技能訓練實踐基地,與企業共同探索了“專業技能訓練”實踐教學的方法、內容與模式。每年向企業分流3~5組學生,由專業教師與企業人員共同指導完成產品造型、結構、工藝設計到加工各個環節的實踐任務,至此,實現了專業實踐環節(除專業課程內實驗)校企協同全覆蓋。企業的參與,增加了思政育人的維度,實現優勢互補,更好地落實了“三全育人”理念。學生接受企業管理,遵守企業紀律,感受企業文化,在完成實踐任務、鍛煉實際能力的同時,被企業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工藝匠人精湛的技術、員工的敬業精神所感染,潛移默化受教育,做到潤物無聲。此外,為了強化思政育人效果,還在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主題座談會、安全教育、與設計師面對面交流等,經過四年的改革與實踐,實現了校企無縫對接,校內外優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強化學生實踐、工程、創新等能力的同時,真正做到“道”與“術”有機結合,使思政育人不流于形式。

(二)因材施教構建合理的思政育人體系

“專業技能訓練”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和創新性,授課群體包括專業教師、實驗人員與企業工作人員,授課對象是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學生。課程教學團隊根據“雙一流”與“新工科”人才核心素養的培養框架,圍繞本專業“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實踐課堂+校企協同育人”的價值引領體系,結合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技報國、科學思維、科學倫理、工程倫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家國情懷、愛崗敬業等思政元素,再依據實訓具體項目內容、實習地點、授課群體、培養目標梳理這些思政元素并進行分類,最終實現了專業點和育人點的契合,構建了以“家國情懷與人文素養、工業強國的民族追求、精工細作的工匠品質、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四個元素為主,兼以培養良好的協作、誠信、責任擔當和工程倫理為輔的思政育人體系。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為了更好地實現多元與個性化的培養目標,靈活設置各教學活動,如彈性設置選題,即為學生提供多個實踐項目,可以是蘊含傳統文化的中式家具,也可以是體現科技強國、智能制造的板式家具及相關制品,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與特長選題;實踐地點分校內實訓中心和校外實習企業,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另外,課程任務分組完成,學生可自由組隊。總之,通過一系列方法,實現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培養,并且靈活地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教學團隊依據課程實際,結合“新工科”人才能力培養,開展了課程思政創新方法和手段的探索與改革,除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了實例教學法、演示法、討論法等。1.實例教學法。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引入具有思政育人的教學案例,達到思政育人目的。如選題環節,設置中式家具主題,學生在選題前,以明清家具為例,通過分析其造型美觀、用材考究、制作精良等特點,向學生展示我國明清時期在家具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世界家具史上的重要地位,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對傳統中式家具的熱愛與創作熱情,提升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并在后續的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引導其自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種自覺。2.演示法。“專業技能訓練”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于設計實踐中,完成一件或一套家具或木制品的設計制作。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對學習對象的認知,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使其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通常借助演示法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該方法在家具結構設計與加工制作環節,發揮重要作用。傳統木質家具通常為榫卯結構,對于一些復雜的家具結構,需要借助一些實物家具的展示,幫助學生理解各類結構關系,以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后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另外,傳統木作家具的加工制作通常由經驗豐富的匠人完成,通過匠人演示家具的加工制作過程,學生既可以學習工藝加工的方法與傳統加工技藝,加深對家具工藝的理解,也可以在實踐動手過程中深刻體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討論法。討論法貫穿于整個實訓過程,各組從草案構思、方案篩選、優化、深化到最終加工制作,每個階段都由團隊成員、指導教師和企業人員反復討論與論證,完善方案,完成實物制作,這個過程是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學習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環節。

(四)創新“校企協同+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的教學模式

教學團隊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了“校企協同+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的新模式,即通過校企協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保障實訓作品外觀與加工質量更加精良,學生的創意在企業得以更加完美的呈現,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如陜西省家具設計大賽和廣東省家具設計大賽等,并在西安國際家具博覽會和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等國際展示平臺展出大賽中獲獎作品的實物,為學生提供國際化、高規格的學習交流和展示機會。2018年至今,課程作品已斬獲3項陜西省家具設計大賽金獎,3組新中式作品參加廣州國際家具展,作品“玄絳椅”獲全國新銳設計獎。通過“校企協同+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以賽促教,將教學與社會和企業需求相結合,促進專業課程知識的融會貫通,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設計與競爭意識,提高其文化素質和設計實踐能力[3],通過專業平臺展示學生作品,對于強化學生全球視域,樹立學生文化自信與專業信心等均有積極意義。

三、教學效果

通過“專業技能訓練”實踐,可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同時對其價值觀、認知模式和行為習慣均有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強化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增加學生專業熱愛度,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在職業素養訓練、人文情懷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有明顯幫助,思政育人效果得到學生、同行專家與企業的一致認可。作為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技能訓練”與其他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同向同行,對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均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教學團隊成員在全國高校專業教育交流會上作了“家具設計方向實踐教學探索”線上推廣交流,線上參會人數65000多人,會后多位同行專家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能力提升、產教融合、產品落地”的實踐教學模式給予肯定,并表示要進行交流學習。

四、總結

“專業技能訓練”課程思政的改革與實踐,是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實踐課堂+校企協同育人”的思政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立足于行業需求、貫穿創新發展意識、培養家國情懷的人才理念,深度融合產學研,以賽促教,教賽展聯動,有效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教育,實現了“政治思想教育、職業素質培養、專業技術技能提升”的新工科三維立體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崔艷雨,武志瑋,陳媛媛,等.工科專業實踐環節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20(3).

[2]章小峰,楊永,謝謙,等.基于協同育人理念的課程思政建設探索研究———以工科類專業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1(3).

篇4

關鍵詞:思政課;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7—0217—02

高校思政課是提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主渠道,也是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課。但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的激烈性,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往往與學生的就業率息息相關,以致在職業教育領域,各高職院校只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忽視了人文素養的塑造與提升,以致畢業后高職學生往往表現出專業技能應用自如,但思維缺乏創造性,職業建樹難以拓展,成為名副其實的“謀生工具”。因此,如何在職業教育中打造出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性人才,人文素養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從思政課入手,通過對高職院校思政課人文素養教育低效原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培養對策。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人文素養教育低效的原因

人文素養是指建立在對一定人文知識擁有和內化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學識和修養,反映一個人人格、氣質、情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個性品質[1]。而人文素養教育是指通過以人文科學知識為基礎的各種教育活動,使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被逐步內化為受教育者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人格氣質、理想追求、行為習慣及價值取向等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從而成為維系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高校擴招,高職院校的生源每況愈下。近年來,為提高我院輸出畢業生的質量,我院各部門攜手努力、齊抓共管學生綜合素質,效果顯著,尤其是在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方面取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但思政課人文素養教育情況卻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

(一)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知識——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誤導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定位上注重培養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場需要的“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這種教育理念對學校教職工和學生影響至深,甚至使部分學生一入校就樹立了以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為主要學習任務的求知觀念,學習以專業基礎為核心,圍繞專業而展開。因此,他們只重視與專業相關的各種學習和比賽,對人文課程不重視,對教師精心組織的人文活動熟視無睹,更不用說參與課堂活動或是主動閱讀文史哲書籍了。

(二)思政課人文教育活動無法實效開展——實踐課操作困難的制約

教育部、一直非常重視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每年三令五申要求各高校相關部門負責人落實教學質量。我院領導也一直強力支持思政課各項活動的開展,但思政課屬于公共必修課,大班上課人數較多,課堂理論教學尚且順利,但是學生多加上場地、經費、安全、交通工具等問題使得實踐課的操作舉步維艱,困難重重。而實踐課恰恰是思政課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思政課人文素養教育的效果。

(三)熱心考證,混淆了各課程的輕重地位——學生認識觀念的偏差

高職學生基本上是經過本科院校篩選后錄取的,因此學生基礎差,人文知識有限,學習漫無目的,對人才市場要求毫不了解,盲目地隨波逐流。他們認為畢業證書是學識的最好名片。只要順利拿到畢業證,就能如愿就業,勝任工作。因此學習只對專業、英語、計算機等證書考試感興趣,未能擺正各課程的地位及其關系,對與考證無關的文學名著、學科專業前沿動態等漠不關心,在意識形態上對思政課的學科地位及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甚至有的學生還認為思政課完全可以不開,大大挫傷了他們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

(四)部分教師人文涵養有待提高——師資隊伍人文魅力的匱乏

高職院校雨后春筍般地興起,為80后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80后年輕教師學歷高,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時代的步伐,創新意識較強,易于與學生溝通,教學激情洋溢、活力四射。但師資隊伍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專兼職的比例不合理,使得思政課的核心地位被忽視或排擠。加上部分教師知識博而不淵,教學方法呆板,教學手段陳舊,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缺乏專業教學魅力和人文魅力,因此,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難以恰到好處地將人文知識滲透到課堂中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人文知識的渴望。

二、強化高職學生思政課人文素養的對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文素養并非朝夕能培養,但高職三年是學生思想不斷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完善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步入社會的重要準備時期。高職學生如何在物欲橫流的市場經濟浪潮下獨善其身,脫穎而出,加強高職階段人文素養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但人文素養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從各學科的教學中點滴滲透、吸取。而在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中,政治素養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培養的。如何在思政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筆者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結合人才市場的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樹立專業技能與人文知識并重的觀念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而優則仕”的觀念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受教者影響深遠。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衡量早已跳出了學歷、文憑一紙定乾坤的觀念束縛。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看重的是求職者的綜合素養。學校只有了解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才能培養出既對口又能勝任的英才,而不僅僅是謀生工具。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轉變現有的人才培養觀念,合理設置專業課程與人文課程的比例,不僅要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專業技能的鍛煉,更應當加強學生人文知識的培養。

篇5

《上海市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宗明義“: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是對中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和常識教育的基礎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課程的主導渠道地位反映了課程實施的價值判斷,是主觀上的應然要求。邊緣化現實是課程實施的客觀現象“描述”,是實然的目標實現程度結果,反映的是實際價值呈現。

(一)現狀調查

調查表明,對于中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學科價值,學生、家長與教師、德育工作者的認識程度有一定差異(見表1)。從課程實施的現實情況看,中學思政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已呈現“被邊緣化”的現狀和態勢,表現為:一是學校管理者對課程專業性認可度不高。調查中發現一些學校特別是初中,任課教師相當一部分沒有專業背景。特別是“績效工資改革”以后,一些學校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勞技等其他學科課時不足的教師安排上思政課,嚴重影響了學科教師整體隊伍質量,忽視了思政課有效的關鍵要素———教師的理論素養準備。二是中學思政課開設情況不容樂觀。調查發現,一些學校特別是某些特定年級,如九年級存在挪用政治課補充考試科目課時的現象,個別高中學校甚至在高三年級不開設思想政治課,顯然,學科在學校中德育主導地位無從談起。三是教師對自己職業的認同度不高(見表2)。

(二)原因分析

中學思政課教學邊緣化,既不利于教育者即教師、學校、社會、國家實現應然要求,也不利于教育對象即學生通過課程課教學實踐活動的影響形成特定道德品質、思想政治素質。究其原因:1.產生路徑依賴,教師缺少職業認同。中學管理者和思政課教師習慣于依靠升學考試確立學科地位,加之目前衡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標準,仍然是學生書面考試成績,思政課育人的主導作用未能落實。教師面對“主課”地位不復存在,績效工資收入納入“二線”(除執教高考),有50%的教師在問卷調查中認為:影響思政課地位最主要的因素是目前的“考試招生制度”。2.社會轉型文化多元,專業素養不足以應對。中學思政課面對急速變化的社會信息,面臨復雜多元的社會思潮、社會價值和社會文化,教師個體根本無法及時更新知識、完善素養,甚至自己對現實問題也充滿困惑,很難全面、透徹地對社會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幫助學生理性思考。3.功利的評價制度泯滅了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當前的課堂尤其是高中,深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結論輕過程的思維慣性,教師在處理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忽略學科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基本使命。對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教師缺乏主動積極的準備和應對,無法滿足廣大中學生通過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促進個體發展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宣傳性動機與教育性動機的矛盾

中學思政課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另一方面是教育對象個體發展需要的體現。前者在教學目標上體現為宣傳性動機,后者體現為教育性動機。前者強調對思想本身的認同,后者強調人的發展需要。從調查結果看,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和差異。

(一)現狀調查

喜歡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能學到知識,提高自己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學習內容貼近現實實際生活,有時代感;促進人格發展。不喜歡的主要理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材呈現形式單一、古板;學習內容比較枯燥,充滿“大道理”、說教;學習內容乏味、膚淺、價值不大。調查表明:學生對思政課有自己的評判標準,而這個標準主要是根據自身成長和發展需要出發,關注個人價值實現和能力的提升。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課程期望值也在相應提高。

(二)原因分析

調研說明,課程教學目標宣傳性動機的呈現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學生關注的教育性動機也未得到滿足,實際上反映了目前在處理這對矛盾過程中,理念與方法的滯后和不適切。1.將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首先,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這不僅是中國政治類學科中所特有的基本底線,也是世界許多國家在教育目的中所貫徹的基本原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政治教育,同時也是個人社會化成長的教育,國家意識的實現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在本質上是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具有雙適應性,將宣傳性動機和教育動機有效統一在為人的成長和認識的提高上服務。再者,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本質上就是以人為本,為了人的發展。因此,在教育目標上如果更加關注青少年成長需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直面現實問題,提高學生思考力,實際上也是實現國家根本利益的路徑。2.灌輸式的呈現方式。這不是指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灌輸式,而是在教育目的設立本身就是單向性的,這是宣傳性動機的具體表現,宣傳的特點就是直接表達,讓受眾要認同某個觀點。現在學生所面臨的是信息多元化的社會,他們獲得的信息途徑超乎想象。宣傳性的目標設定未必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有時甚至會對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年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3.沒有建立適應青少年的思維體系和話語系統。目前目標設定本質上是成人的思維方式和國家機器的話語系統。但中學思政課教育對象就是針對11歲至18歲的青少年的,他們受自身的年齡、認知水平、生活經歷的局限,不可能具有成年人一樣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這也是為什么有39%的學生覺得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困難主要來自于“原理深奧”,36%的中學生認為困難來自于“概念抽象”。

三、教學內容豐富性加強與科學性弱化的矛盾

教學內容是教育者所意欲傳遞給教學對象的社會科學知識、思想道德品質、政治觀念。它是連接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信息紐帶,是構成教育關系的基本要素,是蘊涵課程教育目的的載體。內容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特定的社會和階級所要求、所確定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二是對第一層面內容進行組織、編制的內容。我們可以簡單把第一層面內容視為教材內容,把第二層面內容視為學校、教師實施教學的實際內容。中學思政課教學內容科學性弱化,指的是其內容設計上存在的非科學性因素,包括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的不合理性、知識教學的弱化、邏輯思維的不精確性、學生能力發展的不適應性等。

(一)現狀調查

二期課改之后教材的豐富性大為提升,教學內容由原來的重知識體系向注重學生生活發展,打破了原來的體系格局。但調查表明,教師對于學科科學性弱化的課改趨勢并不適應。教師調查問卷顯示,93.3%的教師認為,“教材需要改進或者應當重新修訂”;93.2%的教師認為,“教材所講的道理及其這些道理的闡述或邏輯論證只有部分具有精確性、透徹性和契合性”;90.5%的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教材的內容只有部分具有真理性、真實性和先進性”。

(二)原因分析

目前課程教學內容豐富性加強、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特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對學生主體的關注;但另一方面,其科學性的弱化,科學性和專業體系等最基本因素的缺乏,已使其失去一定的學科價值和學科地位。1.課程的強制化實施導致科學性弱化。目前的學校德育教育,盡管方法途徑很多,但都具有明顯的強制性,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的中學思政課,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強制性,其強調的是教育教學內容的“特定價值”體現,即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核心價值觀的服從。因此,課程的開展是以強制說服為操作系統的核心,也自然忽視說服教育載體的知識性、科學性等特征。2“.泛德育、泛政治”傾向導致形式與實質脫節。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觀念總是落實于自己的“德”的判斷和行為,是一種能力的反映,而這種能力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以科學的知識、理論學習為前提的。同時課程建立的基礎是科學性、知識性、理論性,這也是學科獨立存在的根本依據和基本保障。中學思政課“泛德育、泛政治”傾向看似熱鬧,但弱化的科學性導致任課教師隊伍理論、專業素養的缺失,導致課程實施的表面化。

四、學校課程管理與學生發展需要的矛盾

學校課程管理就是學校結合實際,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協調學校各類課程的關系,組織教師廣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優化學校課程的結構,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有效地利用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發展需求。設置一定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創造機會給予教師參與開發課程的機會,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但目前中學課程管理往往以考試科目主導,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一)現狀調查

在上海市各“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學生根據興趣自發成立了許多學生社團,如我區新中高級中學的阿卡德米社,得名于柏拉圖在雅典創辦的第一個學園,通過研讀歷史、哲學、美學,對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問題分析與思考。這些與思想政治課等人文、社會學科高度相關的社團的形成,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規劃和自我選擇。這些社團具有以下共性:一是跨越學科界限,既突破了原來基礎課程的分門別類,也突破了思想政治課內部如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等的分類。二是專題重整學科體系,學生自選專題,如:華師大二附中聯合國協會討論“非洲糧食問題“”全球氣候問題”等;阿卡德米社自選“蝴蝶效應”“走出人生的迷宮”等話題,以專題出發重新整合學科專業知識體系。三是協作發現過程,通過同伴互助,相互協作,共同發現來解決自我預設的目標,發現的過程,活動準備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復合能力訓練,通過活動,學生拓展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在實踐中獲得檢驗和反思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當代學生自我發展意識較強,對思政課有自身訴求,希望能夠在此類學科中獲得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這就向中學德育的課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學校還停留按照規定開足開齊課程階段,甚至有個別學校有擅自減少政治學科課時的現象。受教師本身素質和能力的局限,大部分學校對思政課課程管理相對滯后,重實踐、重體驗的學科特色在現在的固有課程管理構架中無法得到實現。分析其成因:1.以接受性的學習作為獲得知識的唯一有效途徑。長期以來,有些管理者、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認為只有在課堂聽老師講才是教育,實際上將學生禁錮在“書本世界”中的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脫離,與我們教育的基本任務背道而馳。2.課程管理中學生主體地位并沒有完全得到確立。二期課改通過教材編寫、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正在逐步確立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課程設置、實踐活動、教師任用、評價方式、課程機構等課程管理要素中,體現學生為主體地位,以學生興趣、愿望、發展為課程管理改革目標的學校,依然十分罕見。其中重要原因有學校為國家事業單位,人員流動相對困難,學校行政管理體制相對保守。行政化的學校管理模式,實際上是讓學生處于了行政組織體系的底層,造成了管理目標和教育目標的相背離。

五、教學手段多樣性與能力培養單一性的矛盾

教學手段是指師生為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開展教學活動、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中學思政課教學手段已從傳統的口頭表達、直觀教具輔助,發展到視聽多媒體運用,網絡“信息高速公路”直接連接到課堂上,課堂教學手段大大豐富。而學生的能力培養、發展是多方面的。中學思政課必須關注學生多元能力培養,在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學科實踐活動體驗、思想道德修養等多方面的學習經歷中,培養、鍛煉學生記憶能力,觀察、分析能力,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溝通、團隊合作能力,組織協調、領導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從而形成優異的思維品質。

(一)現狀調查

有一堂高一經濟常識公開課,課題是《國家的宏觀調控》。課堂教學有圖表、視頻、多媒體,有討論,教師使用的教學手段夠豐富,課堂氣氛頗熱烈,最后形成的結論就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我國宏觀調控手段先進有效,所有教學資源都用來證明這個結論。整個課堂,沒有質疑、沒有反思、沒有批判,教師只知道市場經濟有兩重性(教材有此內容),可能沒想過宏觀調控也有兩重性,學生的思維止步于理解和記憶這樣單一的低層次的思維形式。我們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并沒有改變學生能力培養的單一性和重復性。教師在運用這些課堂手段呈現現象之后,只是讓學生反復在同一層面鍛煉記憶能力、簡單邏輯思維能力、用預設知識和觀點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思維品質訓練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二)原因分析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教師自身就是在這樣的體系中培養出來,后期的在職培訓也很少在綜合能力方面有所體現,所以課程教學仍習慣于按固定的基本流程,即先有結論,再有相關結論的信息材料。公開課的示范作用帶動了學科教學形式的豐富,但教學的靈魂———幫助學生自主收集資料、分析信息、獨立思考、判斷依然缺少。二是學生學習評價方式單一,尋求標準答案的評價方式,束縛了教師教學能動性,也扼殺學生獨立的思想,使師生陷入“背書、背知識點”的低等級思維方式泥潭。三是面對急速變化的社會和現代信息社會中青少年,目前中學思政課教師學科資訊不足,自身思辨力弱,導致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相對陳舊,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六、思考與建議

(一)總體規劃部署,加強隊伍建設

西方發達國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視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敗壞、家庭崩潰等社會問題,現在各國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徑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我們必須借鑒成功的經驗,汲取其教訓,通過整合政治、教育、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各方資源,開展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制定“上海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建設規劃”,依靠頂層設計制定政策,配置資源,明確學科地位,建立反饋激勵機制,從而創造良好的學科發展環境。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素質直接關系著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的效果,也決定著學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加強中學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切實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深化中學思政課教師作為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和作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奠基人的認識,強化教師在職培訓,幫助其形成堅實的政治、人格、理論和能力素質,確保課程有效實施。

(二)關注學生需求,發展道德思維培養道德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既要體現國家意志即公共價值觀教育需要,又要符合青少年個人成長、發展即自我價值觀教育的需求;當務之急是確立與中學生年齡、心理和社會性契合的思政課目標,并根據不同學段細化分層目標,完善課程內容,強化學科內容的生活化表達和呈現,真正實現教育目的的正確性、可實現性、整體性和實踐性。創新學校德育的方法,重視情境創設和價值澄清,幫助學生學會辯證認識、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處理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引導形成正確的立場、觀點。積極組織課外校外活動,緊貼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幫助學生通過社會實踐體驗、感悟,使之將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養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重視資源整合,建設網絡平臺

篇6

關鍵詞:新工科,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課,大學計算機;新一輪

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空間技術等新技術驅動產業、業態進行變革,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對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2017年以來教育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以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奏響了人才培養主旋律,開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徑。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愈發顯著,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區域社會和行業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旨[1]。2018年以來教育部提出高校應加強“金課”建設,“金課”成為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國家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提出了“金課”的評價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并提出要大力建設五大類型“金課”建設[2]。“金課”建設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關鍵。大學計算機作為通識必修課之一,通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計算機基礎應用技能的掌握、計算機科學思維與職業素養的養成三方面進行培養,在互聯網+背景下各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信息化適應的基礎。以應用型本科院校天水師范學院例,結合新工科建設背景對大學計算機課程參照“兩性一度”金課標準進行建設與研究。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方面體現課程“高階性”;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方面,加強課程“創新性”;從教學評價方面,提升課程“挑戰度”[3]。

1通過學生學習產出確定課程目標,精準定位課程

“金課”的建設首先應對照課程的高階性確定課程目標。課程的高階性要求設計具有適當深度的課程,要求課堂學習具有強調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注重對信息的應用整合、關注知識的重構與實踐、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四個基本特征[4]。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主旨,通過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學習產出制定課程目標,大學計算機課程在確定課程目標時,充分考量學校各專業對課程在知識、技能、素養的需求,課程目標按理工科和文科需求進行劃分。課程總體課程目標為掌握計算機基礎和算法與程序設計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和算法與程序設計技能,形成計算思維、互聯網思維和社會主義思政素養。理科加強算法與程序設計和數學建模的有機結合,以通過計算機的建模高效準確運算實現并分析專業問題;工科加強以迭代為核心的計算思維與算法與程序設計、網絡技術的有機結合,以解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學科專業有機融合適應新工科的學習產出問題;文科加強與專業需求的計算機應用技能的提升和互聯網思維的培養。在遵循課程總體目標指導下,課程充分考慮學習層次和專業定位與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需求,做到同一專業針對卓越班和普通班、師范班和非師班兩套具體目標,如卓越班加強理論深度、課外拓展和信息檢索等方面的要求,師范班加強信息化教學能力、信息化教學工具、信息化教學創新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課程目標與專業目標的精準對接。

2結合社會專業需求確定課程內容,創新優化課程

“金課”建設要結合社會專業需求充實完善課程內容,大學計算機課程在保證課程目標的前提下,充分融合新知識與基礎知識,實現課程知識儲備的實時更新;充分銜接社會專業需求與計算機應用技能,實現課程技能的按需應用;充分融合服務課程目標和內容的思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服務社會主義的根本;充分整合課程內容與學生職業素質發展需要,實現課程素質目標。“金課”的課程內容不僅要設計合理,更要組織有效。大學計算機課程對課程內容主要以教學案例為線進行組織,實現課程內容的條理與連貫,創新優化課程,教學案例的設計應充分進行知識與素養的整合、技能與素養的整合。好的教學“案例”可以將知識點連接為知識面,形成知識體系,將案例知識認知通過實驗設計驗證實現實踐認知,并通過課程思政案例擴充到情感認知,加強知識體系的實踐應用和社會主義思政教育。課程案例包括知識案例、技術案例、實踐案例和課程思政案例,更多是將三類案例進行綜合,如指定某主題,首先要求學生通過信息檢索或爬取進行各類信息的收集,其次要求學生通過相關軟件進行編輯、統計匯總或編程計算進行信息的分析,最后要其學生通相關軟件或工具生成結果分析報告,并說明每項結果計算或分析的知識原理和過程,最后產生綜合社會、技術、情懷的評價,如此通過一個具體案例綜合了知識點分析、解決方案設計、實踐驗證、歸納分析、工具使用和價值評價,實現了對知識、技能、素養的融合。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確定教學方法,高效實施課堂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靈活多樣的現代教育技術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保障。大學計算機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大學計算機課程“金課”建設采用的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高效實施課堂。線上教學依托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超星學習通、虛擬實驗平臺等線上教育學習平臺和釘釘、騰訊會議等交互應用軟件,進行以現有線上優質教學資源為主和符合本校學情的課程資源的結合,線上優質資源作為主要知識體系學習,自建課程資源主要是對知識體系的補充、實踐實驗的強化和課程思政的討論等文檔上傳平臺或通過交互應用軟件進行線上直播,便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后回看復習以及完成實驗和線上學習數據的統計。線下教學主要依托課堂和基于移動端的線下輔助工具,進行課堂授課講解、答疑互動、實驗實踐指導,并借助慕課堂、藍墨云等移動輔助工具進行課堂檢測、全員互動討論等教學環節和課堂學習數據的統計。

4參照科學評價體系確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規范

科學的課程考核方案是判斷課程建設效果的有效工具,同時科學的有效的考核結果可以反向促使課程建設有的放矢的建設。以學生為核心的考核是對學生課程學習掌握程度的評價,以教師為核心的考核是對對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態度是否促進教學效果的評價,以課程為核心的考核是對課程目標與內容定位是否滿足課程立德樹人要求的評價。科學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是“金課”建設的檢驗標準,“金課”建設與實施也應參考科學評價體系確定考核方案,明晰考核規范。大學計算機“金課”建設實“三位一體”的考核方案,即同時對學生、教師、課程進行考核。學生考核將體現線上線下學習動態的討論、問題回答等過程評價與體現知識技能綜合應用的期末考試、設計等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考核將體現教學能力的課堂組織、現代教育技術使用、教學內容組織、課程案例設計等過程性評價與體現教學效果的學生平均成績、實驗設計、課外調研等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程考核將體現素養培養的思維、思政等過程性評價和體現課程建設成果的項目、競賽等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5結束語

“金課”的目的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金課”建設與實踐,探索“金課”在提升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產出質量中的核心作用。通過分專業分層次的精準定位課程目標、融合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課程內容、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注重數據分析的教學評價四方面進行“金課”的建設與實踐,探索“金課”建設在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參考文獻:

[1]董琴,張秋,王慧敏.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調查分析[J].計算機教育.2012(05):13-16.

[2]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3]劉慧,王成武,蔡江東.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探索[J].大學教育,2020(7):73-55.

篇7

【關鍵詞】雙一流;新工科;軟件工程;人才培養;6W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

0引言

軟件工程是當今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領域,高校軟件工程專業作為培養軟件人才的基本單元,決定著我國軟件產業未來的發展。而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持續走高,如何使高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滿足軟件產業的需求,成為高校軟件工程專業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1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

軟件工程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1983年,北京大學試辦軟件工程專業(本科);1984年和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選擇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招收了兩批軟件工程碩士,為軟件工程教育積累了經驗。此后,高等院校開始為本科開設軟件工程課程。部分高校從1988年開始試辦軟件工程專業。2011年,軟件工程作為一級學科列入學科目錄。經過10年的發展,作者認為,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還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1與社會行業需求的不匹配

軟件工程教育的發展具有時代性,軟件技術發展十分快速,不論是計算機軟件還是硬件,更新換代都較快。目前的專業課程設置與社會、行業發展存在脫節問題。教育部的“雙一流”戰略明確提出把建設一流學科作為建設一流大學的前提基礎,學科是特定的知識體系,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也是學科建設的根本依托,更是檢驗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1]。信息社會對軟件工程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專業從外延向內涵發展,因此,依社會需求確定學生培養目標,提高學生質量,培養學生解決復雜軟件工程問題的能力,這些都對軟件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1.2專業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經驗不足

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更強調動手編程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僅要具有技術開發能力,更要具有勝任職業崗位的技能和綜合素質。目前,各高校軟件工程專業師資多以高學歷的學術型人才為主,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項目開發經驗,工程實踐經驗相對不足。雖然高校與企業開展了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學校與企業在教育目標上存在偏差等原因,并未達到校企合作提升專業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經驗的預期目的。如何通過高校、企業、政府、市場各方面的協同,將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融合在專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已成為高校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2]。

1.3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待加強

隨著社會和網絡環境的發展,計算機、移動設備已成為大學生生活必備品,我國網民平均每周使用網絡的時間已達28h。而網絡中的信息良莠不齊,網絡文化對學生各方面發展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在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非常重要。質量是專業發展的生命線[3],傳統的人才培養質量偏重課堂教學、學生成績的考核,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專業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除了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關注道德品質、職業素養的提升,達到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建立符合軟件人才需求的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培養思想素質硬,科學基礎厚,工程能力強,具有多學科整合能力的復合型軟件工程人才。

2地方院校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全國開設軟件工程專業的院校很多,地方院校最重要的屬性就是“地方”,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職能。大多數地方院校不具備工科優勢高校科研和學術方面的優勢。再者,師資隊伍工程實踐能力不足,多數教師缺乏產業實踐經驗。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之一,軟件工程專業發展迅速,從工業革命到互聯網時代再到移動互聯網,各種軟件的使用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急需大量軟件應用開發的相關人才。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如果地方院校軟件工程專業能夠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培養軟件工程應用型人才,對推進軟件工程專業改革,在專業和學科建設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明確社會需求,確定培養方案

地方院校應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特定需求為目標,結合專業需求,從社會需求、學校定位及學科發展內涵出發,瞄準所培養學生針對的具體社會需求,制訂培養目標。同時結合社會和專業發展,對畢業生培養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圍繞學生、行業、社會的滿意度以及培養目標合理性評價指導培養方案的修訂。確定了合理的培養目標就可以確定支撐培養目標的畢業要求,進而根據畢業要求設計課程體系并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對課程教學進行質量監督,建設并維持能支持目標達成的師資隊伍與支持環境,持續改進專業建設。

2.2雙向解決復雜軟件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

社會信息產業要求軟件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具備豐富的計算機軟件知識,還要具有軟件的設計、開發、測試及運維等方面的能力。這不僅是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地方院校的師資大多以學術型為主,在培養學生能力過程中教師本身還存在不足。地方院校應讓教師充分了解社會行業需求,掌握最新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外,還需要具備軟件研發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做到工程實踐與理論知識有序銜接,同時還應重視與地方區域的交叉融合。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充分認識和了解軟件工程問題的復雜性,才能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解決復雜軟件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4]。

2.3重視價值引導,推動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雙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質量應該是全方位的,地方院校在建設過程中,理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在堅守自身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除了抓好知識教育,更要抓好思政教育[5]。只有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教育的每個環節,才能達到“三全育人”的目標。

3地方院校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踐

鄭州輕工業大學作為河南省地方院校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從關注專業師生比、生均圖書、經費等硬性指標的增長,轉向聚焦內涵式發展。并主動對接國家和河南省區域發展戰略,聚焦區域特色,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以工程認證為抓手,從以下幾方面對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改革。

3.1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鄭州輕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作為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明確學校定位和社會需求,圍繞本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標國家軟件工程專業質量標準、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堅持OBA(OutcomeBasedApproach)理念,積極深入推進新工科建設。首先在培養目標上,深入地分析地方、學校和專業優劣,立足河南省,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社會期望、學校定位及學科發展內涵角度出發,定期通過本校教師、教學管理者的內部調研和針對用人單位、校友、行業部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外部調研,根據反饋信息對培養目標合理性進行評價,進而修訂培養目標。評價與修訂過程邀請專家和用人單位參與論證。然后根據培養目標,明確學生畢業要求,并針對畢業要求的達成確定課程體系。在學校—學院—專業三級管理機制下(見圖1),對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提出明確要求,構建專業面向產出的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建立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機制、課程體系合理性評價機制、課程目標達成評價機制,對課程體系的整體運行效果和教學過程進行質量監督和檢查,定期評價,利用評價結果和反饋意見對教學質量進行持續改進,保證畢業要求的達成。

3.2重視實踐與理論融合,構建科學課程體系

通過廣泛調研、收集行業企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鄭州輕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依據畢業要求及觀測點,圍繞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通過了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教育、自主發展和集中實踐五大類。設計了有效支撐畢業要求和能力達成的課程體系。其中,學科基礎主要負責培養學生識別、表達和分析的能力;專業教育負責強化學生分析復雜軟件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采用科學方法深入研究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對相應畢業要求觀測點能力的達成能夠發揮強支撐作用;不同層次的集中實踐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見圖2)。軟件工程專業定期邀請校內外相關人員對課程體系進行評價,以確保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科學合理,適應社會和專業發展需求。考慮到軟件的更新換代比較快,學院與華為、黃河集團合作成立鯤鵬產業學院,與中軟國際、東軟集團等20多家軟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優選、改造企業工程項目,豐富工程案例資源,改進教學方法,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幫助學生培養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驅動學生自我成長。依托河南省食品安全數據智能重點實驗室、食品生產與安全、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省級平臺,與軟件企業開展行業應用軟件和新型平臺軟件技術攻關,培養特色化軟件人才。堅持“厚基礎、寬專業、重實踐、多課堂”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數字經濟和國產化軟件提供人才支撐。學院在構建科學課程體系的同時,也大力提升師資隊伍實力,一方面要求教師多關注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動態、積極參加新技術、新課程的培訓,參加計算機相關的學術會議,及時掌握國內外計算機科學的前沿知識。并鼓勵教師參與計算機相關課題研究,參與企業行業項目研發,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內容中;另一方面積極外聘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參與實踐教學,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3.3落實立德樹人機制,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在清晰了人才培養目標后,為檢驗和判斷專業人才培養的出口質量是否達到畢業要求,鄭州輕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建立了“6W”(When+Where+Who+What+How+Why)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以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為目標,開展多元化形成性評價,解決什么時候評、在哪評、誰來評、評什么、怎么評、為什么評六大問題,綜合過程評+期末評、線上評+線下評、學生自評+互評+師評、評知識+評能力+評素質、測驗+作業+實驗+考試等組合評、評成績+評目標,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開展教學反思。根據問題反饋改進教學,形成“教學—評價—反饋—改進”的閉環,為評價學生畢業要求能力達成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支撐。大學階段是青年成長和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高校除了關注能力培養外,還必須加強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將立德樹人落實到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中,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為一體。軟件的很多開發理念和思想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同時,還開展課程思政,通過在課程中精心設計融入中國軟件行業發展、軟件著作權等授課內容,強調價值引領,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道德法制素養和核心價值觀等。做到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兼顧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4結語

篇8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學生作為一支先進性的群體隊伍,最早開始探索和游走于新媒體環境之中,同時也成為新媒體環境中最為龐大的群體,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想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的同時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重視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加強高校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的教育成為必要。

一、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內容的拓展,其獨有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其中大學生是新媒體適用人群中最為活躍和最廣泛的群體。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改變了以文本、口述為傳播渠道,以固定場所為信心來源而獲得知識的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在隨意的時間里、任意的空間內查找獲取更多的所需信息。這種信息獲取途徑促使了當下人機一體學習環境的產生。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拓寬眼界,從而激發大學生的自學意識,培養了大學生的自學能力。但由于新媒體豐富性的知識傳播和便捷性的獲取途徑,引發了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依賴性增強,創新性減弱等問題。

(二)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

新媒體運用和傳播的主要途徑是網絡,這標志著新媒體的形成存在于一個虛擬的開放性空間,新媒體的發展和擴大也成為了大學生生活的第二空間。一方面新媒體成為了當代大學生重要的學習交流方式,另一方面新媒體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生活環境。新媒體的出現導致了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出現了沉溺于網絡、上網逃課等不良現象。對大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學校不加以重視,由其放縱,可能會引發網絡道德問題,嚴重的可能實施違法行為。

(三)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

新媒體的傳播不受國界的阻礙,各種思想文化潮流都紛紛引入,越來越多的外文化已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些文化無疑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沖擊,引發大學生生活和思想觀念的改變。在新媒體環境之中,大學生對外文化、中國文化、高雅文化、低俗文化的接觸和接受參差不齊,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參與社會活動的狀態都產生了一定的作用。這種作用或好或壞、或大或小。影響著大學生科學、正確思想的塑造和形成。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一)重視大學生思政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歷程上的重點,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高校應當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主動對新媒體進行研究探索,使用新媒體服務于思想正式教育教學,形成立體化、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只有當我們認識到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才能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為更好地創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學校應當重視與外部團體的合作,為大學生營造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二)提高思政教育者的素養

為解決新媒體環境對思政教育的沖擊,增強思政教育者的媒介素養成為關鍵。只有當思政教育者擁有了良好的媒介素養時,才能第一時間對媒介信息進行理解、評估、創造和利用,從而截取科學的信息傳授于學生。引導學生對媒介星系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吸收。媒介素養的培養和塑造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文化水平之上的,故重視思政教育者的專業知識水平、擴寬思政教育者的視野尤為重要。這要求高校定期的對思政教育者進行培訓和考核,鞏固專業知識,學習時代新知識,同時學校應當鼓勵思政教育者走出去,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在各大高校之間進行交流,學取相應的教學經驗。

(三)構建新媒體下的思政教育體系

構建新媒體下的思政教育體系應當以思想政治理論傳授為基礎,通過網絡媒體為思政教育服務,重視手機媒體傳播。構建新媒體下的思政教育體系的實質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在借助新媒體教學的同時,以傳統的思政理論教育為基礎,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到當下正確的政治思想路線,讓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去審閱、理解、評價新媒體之下的思想潮流,讓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成為一種大學生獲取信息并為其服務的工具。

結束語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設備應運而生,再加上當下網絡通信的迅猛發展,網頁、微博等社交評論網站風靡全球。作為時展先鋒的大學生群體,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接觸并深入到這種新媒體文化中,新媒體環境下所傳播的思想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重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成為當代高校教育培養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邵慶海.新媒體定義剖析.《中國廣播》,2011

[2]謝相勛.試論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4

篇9

關鍵詞:金課;課程思政;中藥鑒定學;課程設計

1中藥鑒定學課程特點分析

1.1中藥鑒定學實施課程思政的基礎與優勢

中藥鑒定學是研究和鑒定中藥品種和質量,制定中藥質量標準,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應用學科;是高等中醫院校中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藥物制劑、制藥工程以及中藥市場營銷專業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中醫專業的選修課程。中藥學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傳統中醫藥理論知識和現代生物醫藥技術,能從事中藥生產、應用、管理和研究等多種崗位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因工作性質特殊,非常重視并要求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傳承創新、勇于探索和敬業奉獻的品質。因此,中藥鑒定學課程的素質目標是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而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有天然的一致性。從課程內容來看,中藥鑒定學不僅具有醫學性質和自然科學屬性,而且是人文與科學的統一體,充分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和思維,有利于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遵循課程專業教育要求的同時,能夠充分挖掘“育德”內涵,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拓展教學內容[3]。從課程特點來看,學時較長,內容涉及面廣,涵蓋了從植物基源、產地、采集、炮制加工,到傳統的中藥鑒定(來源、性狀、顯微和理化鑒定)以及現代多種中藥鑒定新技術和新方法等知識[4]。課時量大、學習跨時長,給予教師更多的時間與學生充分交流,在發揮思想教育功能上更具有優勢;內容涉及面廣則給教師更多的空間將德育元素整合到課程中去。

1.2學期分析課程的教學對象

為本科二、三年級學生,具有較強的記憶力、思維力和注意力,學習態度端正,且已完成相關課程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利用信息技術技能補充課本以外的知識的能力;在學習態度方面,學生多為出生于90年代、00年代的獨生子女,普遍具有文化水平高、知識獲取速度快、個性化程度高的特點。傳統政治說教難以對他們產生吸引力,甚至極有可能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中藥鑒定學專業課程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的專題內容,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激發學生對祖國中醫藥事業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專業自信和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責任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采取曲線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留下廣闊的自我思考和領悟空間,以形成情感和靈魂的共鳴。

2現狀與反思

目前教學團隊在“課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在課程整體設計、路徑與載體、效果評價、保障機制等方面的規范建設和制度支撐仍相對薄弱,導致教學改革動力不足,教師教學效果良莠不齊,學生對課程的認同度和獲得感不均。3.1教學設計和整體規劃有待完善在教學管理方面,高校對于課程培養方案、教材選定、政治標準等關鍵教學環節的管理是建設好“課程思政”的重要手段。“課程思政”離開了理論的指導就是“無源之水”,缺少了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就是“無本之木”,忽視了課程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問題。目前有關《中藥鑒定學》“課程思政”的建設中,教學設計和整體規劃方面還需要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程的協同創新機制,以形成科學化、標準化、精細化的建設管理辦法,以實現“課程思政”教育過程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3.2教學手段和教學載體仍需創新在教學載體方面,理論學科與中藥學專業學科之間的教學與科研雙向融合和共建機制需要不斷創新。中藥鑒定學專業的專業教師在將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方面要開展日常教學訓練和教學思考,使其能夠精準地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現實問題,回應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的現實需求。3.3專業化隊伍和教學能力有待提升教師是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質量的決定性要素。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急需培養高水平的思政教師隊伍。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師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對“課程思政”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有待發力。在教學能力方面,專業課教師雖在本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富有經驗,但對怎樣結合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仍顯不足。事實上,中醫藥類專業課程中許多概念和理論都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能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思考。

3結語

篇10

隨著微博、微信的產生,移動終端技術的更新與廣泛應用,預示著“微時代”已經來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了解“微時代”特征,利用“微時代”的創新載體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思政課教師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實現認同,才能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微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問題應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的問題。

一、“微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面臨的困境

隨著信息技術和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以微博和微信代表的以個人傳播為主的新興媒體已成為“微時代”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而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校園無線網絡等的推廣和普及,微信平臺越來越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及日常交往的主流載體。同時,我們也看到網絡對他們的影響將與日俱增。這種影響不僅僅是生活越來越便利、獲取信息越來越便捷,更重要的還有網絡負面信息的撲面而來,給正處于成長關鍵期的高校學生帶來的影響。例如微信傳播的社會負面信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老師的傳統權威日益被消解。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尤其是認同問題,如何正確分析“微時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引導并凈化自媒體生態,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努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能力,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1.“微時代”的價值多元化沖擊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在“微時代”,隨處都可以連接無線網絡,高校學生將微信、微博等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床玩微博,睡前聊微信。”相關研究顯示,高校學生使用微信等獲取信息的比例遠遠超過從傳統媒介或教師、同學等途徑。此外,微時代也改變著高校學生的社交方式。他們通過微信、微博等交往方式拓寬自己的交往空間。微信不僅使同學之間的信息溝通變得即時、直觀、便捷,也使得高校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日常行為方式的改變也影響到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高校學生從思維方式到價值取向、從審美情趣到生活禮儀等日趨個性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他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是一件可以通過簡單“灌輸”就能達到的事情。

2.“微時代”的“信息大爆炸”帶來的負面效應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微時代”,隨著微博、微信傳播的信息鋪天蓋地,使大學生眼花繚亂。而他們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雖然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和判斷力,但對傳播的不良、不實信息缺乏較強的辨識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容易出現盲目跟帖、傳播等問題。目前網絡上有些人為提高點擊率和贏得人氣而編造一些子虛烏有的不實信息,大肆傳播和渲染一些社會負面信息,也引起了自我約束能力弱和是非判斷能力不強的高校學生的廣泛關注和擴散。這種傳播和擴散如果遭遇政治信仰不堅定甚至信仰缺失、理想信念不堅定的高校學生的話,情況可能更可怕。這將會改變他們原有的價值判斷,已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性認知也會受到影響,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從認同到內化、外化的過程中遇到重重阻力。

3.“微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傳統權威的消解也深刻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政治課教師憑借年齡、專業、學科背景以及經驗等優勢,在師生交流中處于信息主導地位,知識淵博的形象往往會贏得高校學生的信服和敬仰。但在“微時代”,學生從自媒體獲取的信息遠遠超過了政治課教師,政治課教師的知識權威正在被弱化。建立在師生雙方知識信息不對稱基礎上的優勢格局逐漸被打破,在信息的即時互動、分享、交流等方面,高校學生的能力遠遠高于政治課教師,加上學生對社會負面信息的關注超過正能量信息。政治課教師的知識和信息主動地位隨著知識大爆炸、信息碎片化和裂變式傳播的出現而面臨嚴峻的挑戰。

二、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路徑

1.積極建立微信平臺,延伸思政課課堂教學

既然“微時代”是無法避免的,那么高校思政課也應當保持對“微時代”的高度敏感,逐步創建微信平臺,實現與學生互動,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成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信平臺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宣傳部門、學生處、團委、學生社團等部門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校報、廣播站等大力宣傳和推廣。在建設好微信平臺的同時,要維護好微信平臺的日常運營。通過正能量信息,發揮積極的輿論導向作用。要發揮隱性載體的育人功能,以此推動高校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在微信等平臺上積極推送案例、視頻等教學資料,讓高校學生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理解和現實解讀。

2.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使其利用微信平臺傳遞正能量

在微時代,隨著信息傳播渠道的不斷開放,傳播主體增多等都使得網絡信息變得異常復雜,信息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才能夠正確辨別自媒體時代信息的真偽,從而積極參與信息傳播,營造健康的媒體傳播環境,傳播正能量。此外,還要提升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信謠、不傳謠。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從認知認同到情感認同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