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經濟理論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4: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經濟理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信息經濟;信息管理;創新;互聯網;會議綜述
信息經濟學是一門內涵豐富,外延廣闊的交叉性學科,為了更好地促進信息經濟學在國內的發展,由國家級學會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主辦、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承辦的第28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暨第9屆博士生論壇于2016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包括中國杰出學者論壇、博士生論壇以及學術年會3個主要議程,頒發了中國信息經濟學烏家培獎、理論貢獻獎、青年創新獎和最佳審稿人四個獎項,表彰優秀貢獻個人和團隊34個。來自全國50余所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的200多名信息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汪同三和國家發改委的張長春在大會上分別就中國當前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作了深刻分析,指出了我國經濟增長中積累的矛盾和風險交織呈現,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驅動力創新。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是我國信息經濟學界展示學術前沿成果最具影響力的頂級學術交流平臺,本屆年會以“信息經濟理論創新與中國問題”為主題,聚焦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經濟與信息管理創新研究,順信息技術發展之勢而為,應我國數據驅動型經濟而謀,體現出重塑行業結構新思路的智慧韜略。為了幫助學界了解在本次學術論壇上各位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精準把握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動態,本文以“信息經濟統計測算與預測研究”、“政府管理的信息經濟學研究”、“ICT對企業管理的影響研究”和“用戶信息行為研究”4個方面為主題綜述此次論壇的研究成果,發現研究成績和存在問題,指出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
1信息經濟統計測算與預測研究
1.1信息經濟統計測算研究信息經濟學較有代表性的研究領域是關于信息經濟和信息產業的研究,即通過對涉及信息活動有關的國民經濟活動進行統計測算,從宏觀上分析信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情況[1]。中山大學的謝康、廖雪華和肖靜華利用隨機前沿非參數估計模型,分析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質量和路徑以及融合路徑對企業規模擴張和成本費用利潤率的影響,其結果指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路徑對企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總體是遞增的;同時,南開大學的李坤望基于企業異質性理論,對中國企業在地區-行業-企業層面上進行了實證研究,探尋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礎設施和企業出口績效之間的關系[2],結果表明信息化密度高的企業具有更好的出口績效,并且在其他相同條件下,這種效應會在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高的地區放大。前述兩項研究均采用了面板數據集,較好地測算了趨同和演化過程,有助于理順企業信息技術投入和企業經濟效益增長之間的結構關系。此外,重慶大學的朱安明等利用優化權重的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測算了2014年39個工業行業的綜合效率和優化權重,略顯不足的是,信息化的投入指標僅用其所擁有的計算機數和網站數來表示,指標選取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完整代表性,建議還可以考慮信息系統應用覆蓋率、信息資源覆蓋率、信息技術貢獻率等指標。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蔡躍洲和張鈞南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來源進行細致分解,以此分析了信息通訊技術(ICT)的替代效應和滲透效應[3],結果表明ICT在2010-2012年間的平均貢獻率已經接近10%,同時,ICT的使用能提升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進而提高宏觀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表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已經非常顯著。本研究的缺憾之處在于結論中表明ICT滲透效應的體現需要5年時間,該時間周期略顯過長。前述可知,多位學者從宏觀上計算了ICT對國家或行業的經濟增長貢獻情況,為我國的信息化戰略實施提供了理論分析框架和政策制定依據。未來研究還可以采用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從微觀上分析ICT對企業創新能力、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1.2信息經濟預測研究經濟預測是通過科學的理論、方法和計算過程預測經濟的未來發展狀況,從事信息經濟研究的人員積極探索“互聯網+”情景下的經濟分析手段,取得了一些較為顯著的成果。中國科學院的汪壽陽介紹了“TEI@I”方法在復雜經濟問題預測中的應用,該方法用傳統計量模型處理經濟活動中的主要趨勢,用文本挖掘和專家系統處理現實對象中的突現性和不穩定性,最后基于集成的思想,利用支持向量回歸技術對其進行非線性集成,從而獲得一個更為精確的預測結果。該方法用情境知識引導經濟預測過程,將一些難以顯式出現在預測模型中的影響因素考慮進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在發生隨機事件沖擊時預測誤差較大的難題。此外,清華大學的劉濤雄和徐曉飛提出了“兩步法”預測宏觀經濟[4],該方法先窮盡結構化數據,再引入互聯網搜索行為的非結構化信息進行變量挑選,一共使用6種模型,比較了采用不同類型信息的預測效果,經過不斷的比較和挑選過程,從而確定最優模型。其結果表明對于宏觀經濟預測而言,單純使用互聯網搜索行為數據,由于大量信息噪音的緣故,其預測效果并不理想,而在結構化統計數據的基礎上,增加互聯網搜索行為數據則可以幫助改進預測效果,證實了互聯網搜索行為數據并不能替代現有的結構化統計數據,而是其有益的補充和完善。由此可見,上述兩個研究均是針對宏觀經濟總量預測的復雜問題,分別強調了不同預測方法的結合和互聯網情景下的非結構化數據與傳統結構化數據的結合。值得拓展的是,未來的研究還可以深度開發其他互聯網在線信息,用于如公共衛生、房地產市場需求預測等方面,從而進一步檢驗其預測效果。
2政府管理的信息經濟學研究
2.1政府契約設計的研究信息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有效使用并分配信息資源[5],契約是進行市場交易的前提,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交易屬性的差異性決定了契約機制設計的多樣性[6]。中國人民大學的聶輝華針對中國政企合謀的現象,建立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的3層博弈模型,論證了從政府合謀到政企合作的路徑,該研究聚焦中國現實且敏感的話題,解釋了普遍的政企合謀和中央對地方生產活動的周期性干預現象,為合謀理論提供了新思路[7];湖南大學的馬滔構建了一個多階段動態博弈模型,探討了平臺方如何通過機制設計規制需求方行為,以解決供給方資源共享激勵不足的問題,結果指出政府平臺方通過建立保證金與保障金機制,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共享效率。委托理論運用中,重慶郵電大學的萬曉榆和龍宇運用委托理論構建了第三方公眾參與下的激勵-監督模型,結果表明政府的監督懲罰機制和公眾評價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務商的努力水平,有助于引導服務商提高信息服務水平。此外,中山大學的陳斌、北京大學的翁翕團隊等基于契約設計,分享了中國政府如何激勵創新的系列研究成果。上述可知,專家學者們的研究共同點均是聚焦于中國的現有現象和現存問題,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從博弈論和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研究了制度對于經濟行為的影響,優化了我國現有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政府與各個共享經濟平臺合作共治的機制,以及在政府架構的設計過程中如何平衡物權、人權、契約、效率等關系。
2.2政府社會化公眾服務研究互聯網的技術創新成果和理論成果已經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之中,催生了較多的社會化公眾服務平臺。在我國,社會治理是由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多方治理主體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社會化服務平臺為公眾參與治理活動提供了新思路。湖南大學的周莎和劉征馳提出了私人力量協同政府供給公共品的內在邏輯,創新了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政府職能之間的合作,充分挖掘了其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可能性,彌補了現有研究對眾籌領域社會價值挖掘的局限性,未來研究關于眾籌能否成為我國政府和社會化公眾共同管理事務的新模式,其實施的可行性還有待進一步深化證明。
3ICT對企業管理的影響研究
3.1ICT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新常態下,“互聯網+”給實體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新力,企業紛紛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流程再造和價值鏈重組。中央財經大學的吳溪等基于交易成本的視角,探討了“互聯網+”的企業戰略選擇、市場反應和轉型業績,對傳統企業實施“互聯網+”戰略的動因和后果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銷售費用率較高的公司更有動機選擇“互聯網+”戰略,而上市公司采用該戰略后,并沒有顯著提升公司的會計業績,由于僅使用一年的數據,忽略了信息戰略投資回報的周期性,因而研究期限過短是造成結論經濟貢獻不明顯的因素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陳猛、劉和福利用資源優勢理論和服務主導邏輯理論,通過制造業和服務的對比研究,研究了IT能力如何影響服務創新和財務績效,發現IT探索能力對利用式服務創新具有正向影響。北京大學的董小英等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從資源觀、服務觀、價值觀、交互觀和系統觀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進行深入探討,總結歸納了共性,對比分析了企業間的差異性,區分出了互聯網企業、高轉型度企業和低轉型度企業的差異。文章略顯不足的是僅對6家企業實施了調研,其結論的普適性還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進行驗證。可見,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績效研究中,學者們的關注對象從上市公司、傳統企業到企業IT能力,體現了研究對象的豐富性,研究方法既有定量的實證分析,也有定性的案例研究。未來研究可以從前述的研究融合中入手,如可以關注非上市公司的研究和其他業績表現因素的影響,研究IT能力如何影響財務績效中,除了可以關注效用的變化,也可以從成本等其他視角去考量。
3.2ICT對供應鏈績效的影響研究現代市場競爭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能否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能否與供應鏈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密切聯系,因而供應鏈績效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地質大學的朱鎮分析了企業如何利用IT使能的整合能力提高分銷渠道的敏捷績效,并進一步探究了新興經濟體市場的內外部制度環境對上述關系所起的調節效應,結果顯示平臺整合和知識整合對敏捷績效的影響存在結構性差異,然而研究中采用問卷形式研究績效問題值得商榷。不難發現,上述研究均從不同角度拓展了現有ICT對企業管理研究的范式和內容,值得指出的是,研究方法和樣本數據的獲取仍需完善,如應考慮用縱向數據替代截面數據,用實驗法替代問卷法等,從而使得研究結果更具有效度和科學性。
4用戶信息行為研究
用戶行為是用戶有意為之的主體性活動[8],用戶行為的研究也是信息管理領域的重要研究主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周軍杰研究了老年人在虛擬社區的參與行為,具體比較了其知識貢獻和知識接受行為的異同,識別出社會氛圍、認知因素和老年人特征3個因素顯著影響老年人的知識參與行為。其研究價值在于重視了老年人群體在虛擬社區的參與行為和知識貢獻行為。中南大學的朱張祥等針對青年群體和老年群體,研究了對移動慢病管理服務采納意愿的影響因素,發現采納行為存在經驗距離的差異,該研究對移動慢病服務提供商的推廣實踐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同時,中南大學的曹仙葉等也研究了在線醫療的相關行為,具體為線上咨詢的信息質量和邊緣信息對其線下就診采納意向的影響,結果指出醫生回答的相關性、信息量、簡潔性以及醫患的在線交互因素均能影響患者的線下就診決策,但研究樣本只針對少數幾種病種,也并考慮患者特征。山東財經大學的李旭和劉魯川基于心理契約的視角,研究了用戶對社會化閱讀APP的不采納行為,即忽略和退出行為,研究發現系統本身的質量對用戶的影響程度已經逐漸減弱,閱讀內容和社交性的功能則對其影響正逐漸增大。該研究對運營商采取不同措施提高用戶活躍度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華僑大學的王偉將眾籌項目的文本語言依據說服風格進行分類,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建立了語料庫,并構建了語言說服風格對項目籌資影響的計量模型[9],研究發現認知過程和心理狀態同時調節投資行為,并且語言說服性可以對這兩個變量產生影響。該研究通過向籌資者提供最適合的說服風格指導,從而提高平臺的總體籌資成功率。但研究只考慮了項目摘要的小部分文本信息,并未細致考慮詳細描述文本的語言說服風格。綜上,用戶行為是信息管理領域研究的重要領域,深入研究有助于信息服務提供方準確把握用戶行為特征,從而更好地改進系統或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10]。學者們對用戶信息行為的研究更加突出社會網絡的應用情景,如眾籌、虛擬社區等,研究對象也從活躍的中青年用戶向老年用戶轉向。不難發現,信息技術大跨度地實現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協同創新和經濟共享,為科學研究人員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平臺。未來研究還值得進一步拓展,如可以從多視角研究老年人參與各種社群平臺的行為特征,可以對照不同的語言平臺,探索眾籌項目發起者在說服風格使用上的差異等。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在量表開發上不能一味地模仿國外量表,而應針對我國現實情況,開發適合本土化的量表;在數據采集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搜索平臺等互聯網產生的客觀數據,正如清華大學的陳國青提出的大數據驅動的研究思考,即必須同時重視模型驅動和數據驅動,尤其是多源數據的融合和外部視角的引入。此外,在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等領域,本屆論壇也呈現出了一批成果。如在信息系統開發的成功因素探尋方面,中國人民大學的李高勇和毛基業采用單案例的研究方法,發現用戶的參與行為可以消除和開發者之間的各種差異,確保需求的準確傳遞,促使系統的成功開發;在電子商務服務補救質量研究方面,山東財經大學的馬良從商家和消費者的雙重視角,探究了服務補救質量對于消費者感知公平和補救滿意的影響,檢驗了消費者涉入的調節效應和感知公平的中介效應;在IT能力轉型研究方面,中山大學的劉意運用單案例研究的方法,從企業和消費者交互的視角出發,探討企業IT能力轉型的實現機制,彌補了IT能力轉型實現路徑的研究盲點。
5結論
本屆年會重點關注互聯網環境下中國的信息經濟理論創新和管理實踐創新,與會專家和學者們的研究根植于本土企業,圍繞經濟預測、制度設計、電子商務和信息管理等議題展開,許多方法和視角都極具創新,不僅深化了信息經濟學的現有研究,也開拓了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思路。本屆年會呈現的諸多學術成果,其研究方法逐漸趨向規范化和多元化,并在此過程中追求理論貢獻,尤其在用戶行為研究方面,依據了豐富的理論模型,如社會心理學的解釋水平理論和社會情緒選擇理論,組織行為學的跨邊界理論等,豐富了信息行為情景化的研究成果;同時研究重視文獻理論與現實實踐的對話,特別強調復雜情景下的多視角和多方法的結合,特別是為大數據環境下如何處理復雜問題,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客觀數據并結合傳統的信息分析手段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方法。需要指明的是,未來研究中,還要進一步注重樣本選擇、概念界定、操作化測量、數據呈現和解釋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以期提升現有的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馬費成.信息經濟學及其相關術語—與姚健同志商榷[J].圖書與情報,1995,(2):1-3.
[2]李坤望,邵文波,王永進.信息化密度、信息基礎設施與企業出口績效———基于企業異質性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15,(4):52-65.
[3]蔡躍洲,張鈞南.信息通信技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替代效應與滲透效應[J].經濟研究,2015,(12):100-114.
[4]劉濤雄,徐曉飛.互聯網搜索行為能幫助我們預測宏觀經濟嗎[J].經濟研究,2015,(12):68-82.
[5]烏家培,謝康,肖靜華.信息經濟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11.
[6]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約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23-47.
[7]聶輝華,張雨瀟.分權、集權與政企合謀[J].世界經濟,2015,(6):3-21.
[8]宋雪雁,王萍.用戶信息行為研究述評[J].情報科學,2010,(4):625-629.
[9]王偉,陳偉,祝效國,等.眾籌融資成功率與語言風格的說服性———基于Kickstarter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6,(5):81-98.
篇2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理論;醫療保險市場;影響
中圖分類號:F840.6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3-0-01
信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醫療保險中的買賣雙方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得到完全真實的信息,這造成了保險市場中的道德方向和逆選擇,影響了醫療保險的順利運轉,使保險市場在資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道德風險和逆選擇現象的發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療保險機構的負擔,影響了醫療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
一、不對稱信息理論簡介
不對稱信息理論又稱之為契約理論,是研究在不對稱、不確定信息條件性當事人雙方的行為,并且尋求一種均衡的制度和契約來規范雙方的經濟行為的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作為微觀經濟中非常活躍的理論,它能夠解決傳統的經濟理論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和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醫療保險行業中[1]。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發展和保險市場具有密切的關系,保險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是經濟學在最為典型的一種不對稱現象。對于保險企業來說,信息不對稱不僅影響到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管理,而且也改變了保險企業經營的基礎,的保險企業的正常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在信息經濟學中不對稱信息指的是某些參與人要有一些其它的參與人所不擁有的信息,只有自己了解而其它人所不了解的信息稱之為私人信息,擁有私人信息的參與人稱之為人,沒有私人信息的參與人稱之為委托人。信息不對稱又可以分為不對稱信息內容和不對稱發生的時間。不對稱信息內容指的使某些參與人的知識或者行動,在某種環境性人所擁有的私人信息是指其本身所不能控制的外生學習,例如保險推銷人員雖然知道他所推銷產品的好壞,但是真正能夠決定保險質量的是保險公司的行為,這不是由保險推銷人員的行為所能夠決定的[2]。不對稱信息的發生時間可能發生在簽約之前,應當可能發生在簽約之后,事前的不對稱信息稱之為逆選擇的模型,事后不對稱信息稱之為了道德風險模型。道德風險和道德具有直接的關系,它是由于當事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所采取的行為,
二、不對稱信息下的醫療保險市場分析
醫療保險是保險逆選擇發生的重要區域,由于投保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具有足夠的了解,而保險人則很難得到明確的相關信息。在確定的保險價格之下,會發生健康不佳者積極投保的現象。投保逆選擇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投保人對保險的標的的質量、環境以及風險等因素以及和個人的損失期望具有密切關系的私人信息等具有足夠的了解,而且保險人由于成本和知識的約束,職能按照醫療保險標的的大類來確定保險費率。當標的的風險水平高于保險費率時,被保險人就傾向辦理醫療保險,反之則自留保險。投保人的逆選擇會導致其后果不斷的循環加強,由于逆選擇提高了保險的平均損失率,導致保險企業虧損。保險人為了減少虧損,就會相應的提高保險費率,這又會導致低風險水平的投標人退出醫療保險。這樣不斷的循環最終將會影響到醫療保險市場的發展,降低了保險市場的效率和質量[3]。
投標人的道德風險也是影響保險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辦理醫療保險的投標人由于投保的影響,而降低了在事故發生之前的投入,例如堅持不好的生活習慣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放松警惕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故的發生率。保險欺詐也是醫療保險中常見的消極現象,投標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偽造保險事故的原因、故意夸大自己的損失、故意制造醫療保險事故等方式,使保險人因為認識錯誤而支付保險金的行為。保險欺詐是對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的非法利益,是投標人道德風險的違法保險,是違法法律的道德風險行為。由于醫療保險市場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所以醫療保險出現之后欺詐也隨之出現。同時這種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還具有比較高的隱蔽性,導致了欺詐隨著醫療保險的不斷壯大而不斷的上升[4]。道德風險增加了醫療保險事故的發生率,提高了保險標的的損失,同時也提高了保險的成本,破壞了保險市場的平衡。
在我國的醫療保險市場發展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過度醫療的問題,表現在對新技術的過度使用、臨終過度治療等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醫療資源,而且也影響了醫療保險的發展。為了降低我國醫療保險中的道德風險,應當在吸取國內外保險檢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醫療保險市場發展黨員實際,從建立完善的制度,把醫患雙方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解決道德風險的問題。在信息不對稱理論下,要努力的保持信息的透明、公開和自由,避免在醫療保險的發展在出現信息扭曲、失真。因此對我國的醫療保險體制進行改革,是解決道德風險的重要措施。
三、結束語
在信息不對稱的理論下,保險公司常常面臨著道德風險和逆選擇的風險,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濟風險。如果這種放任這種現象不斷的循環,最終會降低醫療保險的質量和效率,導致醫療保險市場的混亂,對于社會醫療保障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應當從制度上加強對信息的公開、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實度,降低保險公司在進行醫療保險業務時產生誤判的現象,保障醫療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冠男.我國健康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實證研究及其對保險定價的影響[D].上海財經大學,2010.
[2]李玲,汪浩,曾等.基于信息不對稱的衛生經濟學理論[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05):5-8.
[3]李翔.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運行中道德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經濟問題探索,2011,(04):55-58.
篇3
在進行宏觀經濟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順應時展規律。宏觀經濟管理行為同樣需要能夠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場的能力。從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首先,宏觀經濟管理需要目標市場調控相關不足部分。由于市場調節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點,往往在進行調節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實時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觀調控。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是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其次,在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政府對國有企業放權,不會過多干涉國有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決策問題,這樣就十分有效的維護了形成的市場經濟環境。并對市場經濟的弊端進行規范,從根本上確保了國有資產以及相關問題的安全性。最后,進行宏觀經濟管理能夠更好的維持市場經濟的環境良好與秩序健全。通過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能夠更好的實現社會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國家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監督力度與機制。不斷促成良好經濟競爭環境。
二、宏觀經濟管理條件下的經濟信息重要性分析
經濟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其能夠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部門之間形成良性溝通提供橋梁性的作用。同時,也是經濟管理部門行為的重要數據指導。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經濟生產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類智力發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經濟信息對提升生產力以及提升實踐效率意義重大。經濟信息同樣還能夠具體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其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影響國家經濟建設過程中對資源的開發程度與利用效率。是工業發達國家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能夠從根本上推動發展。與此同時,經濟信息在現代經濟環境當中表現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夠開發、增值、預測經濟行為相關活動。在人類社會生活當中,信息、物質以及能源作為人類發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礎,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觀經濟管理條件下的經濟信息應用措施
宏觀經濟管理行為從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具體包括計劃、決策、監管以及服務等部分。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宏觀經濟管理實際效率,需要不斷健全宏觀建立機構機制。經濟信息意義重大,其對宏觀經濟管理的影響更加至關重要,因此在進行宏觀經濟管理行為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和完善經濟信息管理系統。
(一)構建科學合理經濟信息管理網絡
在進行經濟信息應用措施管理的過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備如何掌握經濟信息的能力,而經濟信息掌握同樣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則和規范。經濟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學的設計與規劃,不能貪多求全。盲目的經濟信息收集會增加信息管理的負擔,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經濟信息管理。同時,經濟信息收集還要確保信息的及時性,要充分體現出信息的時間觀念。除此之外,經濟信息的掌握與收集更加要有針對性,只有有針對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價值。另外,經濟信息的收集還應當從實際出發,形成系統性、完整性的長期信息收集機制。
(二)建立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
宏觀經濟信息管理系統是一種在一定范圍內體現經濟信息總體正常運行的內部聯系和特征的信息。對于宏觀經濟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觀經濟管理信息系統。此系統應堅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的完整性,允許一定的獨立性、保證一定的可靠性、講究經濟性的原則。體制改革是宏觀經濟政策效應能夠實現的保證,所以要加大力度進行體制改革,首先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加快國有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要不斷的改革國有企業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性,還要改進我國的金融體制,逐步與國際金融接軌,更要實現財政體制變革,實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財政體系,要建成現代國家體制,不斷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潔性。
(三)加強經濟信息導向作用
我國不斷加大宏觀經濟管理力度,最終目的在于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整體進步。為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在宏觀經濟管理中要加強經濟信息的引導作用。經濟信息在宏觀經濟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雙方面的影響,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只有保證經濟信息應用科學合理,才能促進經濟管理效率的提升,若應用不當,則會對宏觀經濟管理起到制約影響。因此,在宏觀經濟管理中必須要加強經濟信息的引導作用,以經濟信息為重要的發展導向,實現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例如,在某地區內進行經濟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此為依據相關部門采取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順利,推動區域經濟整體進步。同時,通過經濟信息的引導,能夠避免出現局部經濟和整體經濟沖突的問題。提升局部經濟發展效益推動整體經濟進步,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目標。
(四)加強宏觀經濟體制改革
基于經濟信息所產生的重要意義,在經濟管理中相關部門要注重經濟信息引導下宏觀經濟體制的改革。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形勢,可以進行的宏觀經濟體制改革有:
①在考慮到宏觀經濟長效發展的基礎上,對國有企業當前的體制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個體化措施加強對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性。
②基于我國當前經濟體制的發展情況,可大力倡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以便能起到推動國有經濟健康、良好發展的作用。
③通過對國際金融形勢的分析,加強對我國現有金融體制的改革,使國內金融體制能夠與國際接軌,進一步地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發展。
四、結束語
篇4
會計理論基礎是支撐會計理論大廈的腳根、支撐點,同時也是會計理論產生、發展、豐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辯證關系具體表現在:一方面,會計理論基礎的完善與否直接制約著會計理論的發展與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會計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也鞏固了會計理論基礎,使得會計理論基礎更加堅實、雄厚,更好地促進會計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術時代,會計理論基礎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巨大沖擊,其內涵、外延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我們對于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的重新認定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的界定
信息技術環境下,為了正確地對會計理論基礎進行界定,我們有必要先澄清會計理論基礎與會計理論以及會計基礎理論的關系:這三者之間有無區別、它們關系是什么以及它們在會計理論大廈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會計理論基礎與會計理論的關系
會計理論基礎是會計理論研究的根本和出發點,它與會計理論的關系十分密切。就本質而言,會計理論基礎和會計理論都是會計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成果,只不過會計理論基礎比較直接、具體,而會計理論相比較則較為間接、概括。從整體考慮,會計理論基礎應該是會計理論學科體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想系統、透徹地研究會計理論的實質、精髓,必須要將會計理論基礎納入到會計理論學科體系當中,因為離開了會計理論基礎而單純地、孤立地研究會計理論,無啻于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從局部出發來考慮,會計理論基礎還應該是會計理論研究者著重研究的課題,因為會計理論基礎的穩定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會計理論大廈的穩定和完善。然而會計理論基礎并不等同于會計理論,它不具備會計理論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適用性、嚴密邏輯性和普遍指導性等特征。因此,會計理論基礎只能是連接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理論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①先有會計理論基礎,再有健全的會計理論學科體系;②會計理論基礎是會計理論的一部分,它們之間是局部和整體的關系;③會計理論基礎是會計理論主體與其他學科理論之間的關節點,類似于橋梁。
2.會計理論基礎與會計基礎理論的關系
會計基礎理論是通用于任何獨立于會計活動的各種具有普遍指導性的理論,是與會計應用理論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范疇。作為指導性的理論,會計基礎理論同樣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適用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點,就內容而言,具體包括會計目的、會計概念、會計原理、會計原則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會計基礎理論并不同于會計理論基礎,它是對會計理論基礎的高度概括與抽象的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會計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規范會計應用理論,進而指導會計實踐活動。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的選擇與確認
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擇和確認:
1.多角度、全方位為會計理論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的廣泛應用,會計理論基礎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其內容不但包容了傳統會計理論基礎的基本內容,而且還將與會計學科相關的其他學科理論、新興學科觀點、高科技信息技術理論均引入會計理論基礎的范圍,相互交融、滲透,從多角度、全方位地為會計理論服務。具體表現在:首先,會計理論基礎決定著會計理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會計理論基礎的完善與否直接制約著會計理論的發展與完善,會計理論基礎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引起會計理論發生相應的變化;其次,完善的會計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也鞏固了會計理論基礎,使得會計理論基礎更加堅實、雄厚。進而更好地促進會計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判斷某一理論、學科是否是會計理論基礎,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為會計理論的發展服務。
2.充分實現與會計環境互動性
會計環境是會計理論乃至會計理論基礎發生變遷的外在動因,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先進的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廣泛地應用到會計領域中,促使著會計理論基礎發生著巨大的變革。一方面,信息技術刺激了會計理論基礎的變革,它將先進的信息技術理論、網絡時空觀深層次地植根于會計理論基礎,將先進的高科技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實務工作之中,加速了會計理論與會計技術服務手段的飛躍性發展;另一方面,會計理論基礎發生變化以后,也會通過權能傳遞、信息交換和功效聯動等方式與會計環境發生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最終使得會計環境發生所預期的變化,并與會計理論基礎處于協調的統一體之中。會計環境對會計理論基礎的作用可以看作是環境特性的變化引起會計理論基礎特性的變化,而會計理論基礎對會計環境的反作用則是會計理論基礎自身內部結構的調整以及有關效能的喪失和獲得,進而又會在滿足社會需要程度方面發生連鎖性變化。因而能否與會計環境之間具有動態互動性的關系,也是判斷會計理論基礎的重要標準。
3.作為會計理論基礎,必須是溝通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橋梁、紐帶
會計理論基礎為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理論提供了一個公共區域(見圖一),在此區域內,各個學科理論知識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共同為會計理論服務。因而就內容上講,會計理論基礎仍然是會計理論學科體系的研究內容,但它本身并不純粹是會計理論,它是連接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體系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是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理論的交叉滲透區。會計理論與其他學科理論之間滲透的方式主要有感染、借用、移植等,通過這些方式使得會計理論基礎同時具有了會計理論和其他相關學科理論體系的某些優勢特性,而正是這些優勢特性推動了會計理論不斷地發展、完善、變革。同時,作為橋梁和紐帶,會計理論基礎自身還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說,會計理論基礎變化的原因首先是自身內部矛盾不平衡而引起的自我修復和自我更新,外部環境變化對會計理論基礎的影響最終也是通過會計理論基礎內部矛盾的不可調和性而實現的。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的特點
(一)內容多樣性
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學、信息博弈論、經濟學理論。知識經濟、電子商務以及基因技術、納米科技等尖端學科理論廣泛地滲透于會計理論基礎之中,與傳統的會計理論基礎共同支撐著日益發展、完善的會計理論體系、同時國外的一些先進管理理論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業再造工程理論(將主要績效指標定位于服務質量、顧客滿意度、成本以及員工工作效率等)、虛擬企業理論(主要強調組織虛擬化、功能虛擬化和地域虛擬化,實現以信息技術為連接和協調手段的臨時性的動態聯盟)、學習型組織理論(主要從系統基本模型角度闡述團隊學習效應和系統思想理念)等都將廣泛地融入到會計理論基礎之中,促使會計理論基礎不斷地完善、健全和充實。
(二)動態性發展性
會計發展的外部動力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變化。前者要求會計充分發揮其反映的職能,不斷地將新的、變化了的經濟業務反映出來;后者則要求會計自身的內容、性質等發生實質性變革,努力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觀需求,便于廣大信息需求者準確作出決策。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完善,會計信息需求者對會計信息的客觀要求越來越高,必然會促進會計向廣度和深度方向全面發展。會計理論基礎也隨之不斷地發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學科理論養分的同時,也摒棄了一部分不適合于信息技術環境下陳乏的、過時的理論。
(三)交互滲透性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社會生活的空間相對縮小,各學科領域之間的滲透也日益頻繁、緊密,它們通過移植、借用、感染三種方式共同組成了一個有序的、交互滲透的、相互關聯的動態網絡,共同服務于會計理論。就移植方式而言,主要是指會計理論基礎將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的內容直接引入會計領域之內,促使會計理論朝著粗放型方向發展;借用方式則是指利用其他學科理論的觀點、方法分析會計問題,從前沿、更廣泛的角度來研究會計問題比如產權會計、會計準則與制度變遷,促使會計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感染方式則是指會計理論經過長期的、不斷地與其他學科理論相互交融,不斷地吸收先進的思想觀點、文化模式,運用高科技技術手段促使會計理論基礎的內涵與外延發生實質性變革。
(四)質量性
會計理論基礎作為會計理論的根基,其質量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概括而言,具體表現在穩定性、安全性和品質性三個方面。就穩定性而言,盡管會計理論基礎在整個會計理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呈現出動態性和發展性,但是就某一時間段、期間而言,會計理論基礎還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的,否則會計理論根本就無從發展;就安全性與品質性而言,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同樣是保證會計理論基礎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因為缺乏安全性、品質性的會計理論基礎根本就不具備支撐會計理論大廈的能力。
(五)虛擬性
會計理論基礎并不像實體組織那樣具備有形的。規模化的根基,它是通過將多個相互關聯的學科的經濟資源迅速相結合而成的一種沒有圍墻、超越空間約束、依靠信息網絡手段聯系和統一協調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邏輯性的客觀存在的無形的根基。這里的虛擬性有兩層含義,即一是會計理論基礎內部的虛擬化,主要是指會計領域內支撐會計理論大廈的純會計理論基礎的虛擬化;二是會計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領域之間交互滲透關系的虛擬化,即以信息技術為連接和協調手段的動態聯盟式的虛擬組織系統。
三、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基礎的新內容
篇5
“計算機和現代通信為圖書館提供了技術支撐,電子資源脫穎而出,帶來革命性變化。科學引導著知識管理系統,為管理、傳遞和使用知識提供路徑和方法。”Yadagiri,S.強調,在迅速出現的數字紀元和知識社會,知識管理能夠加速知識的傳播,改善圖書信息中心的業務程序,增強其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升其業界地位。美國學者Baker,ShirleyK.認為,在高校,在一些學科,高等教育和圖書館在巨大的機遇面前,要肩負起數字信息和知識管理的重任。盛小平教授基于文獻計量法論證了知識管理不是一種管理時尚,利用庫恩的學科定義標準驗證知識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KarlWiig在《知識管理:一門淵源久遠的新興學科》等文中強調,知識管理成為一門新興學科,需要包括管理科學、認知科學、經濟學、教育方法、人工智能、信息管理與技術科學在內的支撐性學科。伊朗學者Hazeri和澳大利亞學者Mar-tin及Sarrafzadeh認為,知識管理作為一門學科,隸屬于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并強調其多維度,即涉及組織、企業、管理和實踐等多個領域。據調查,全球排名前500強的企業都不同程度實施了知識管理項目,政府部門和其他組織機構也在積極引入知識管理,促進自身發展,提高競爭力,知識管理實踐活動已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展開。圖書情報界參與知識管理的研究是大勢所趨,吳慰慈教授指出:“開展知識管理問題的研究,將推動圖書館學研究超越傳統圖書館機構的局限,去面向更廣闊的實踐基礎。”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和知識產權保護是當前圖書情報學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向。在知識管理的研究方面,圖書情報學具有先天優勢,如果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圖書情報學的學科地位、應用范圍和社會影響都將產生大的飛躍。學科的理論體系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存在與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處于起步階段的知識管理學。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知識管理不斷從相關學科吸收營養,在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信息技術方面頗有起色,逐漸確立了一定的學科地位,形成了獨有的理論體系。但實踐超前、理論滯后是目前知識管理學研究的基本現狀。
2知識管理的概念及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認為,知識管理學是關于知識管理理論與應用的一門科學,其主要內容有:①理論知識管理學(包括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發展研究和知識管理學科體系);②應用知識管理學(包括知識管理方法論、技術和系統研究);③專門知識管理學(包括企業、政府和公共知識管理學等)。人類邁入21世紀,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圖書情報學的知識化加速發展,圖書情報學終于從以文獻、信息為中心走向以知識為中心,呈現圖書情報學研究的知識化趨勢。知識管理的誕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圖書情報學的理論基礎,它需要憑借一定的信息技術以實現其功能,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現代信息技術為知識管理奠定了技術基礎,使大規模的知識存儲、快速的知識傳輸成為可能。圖書館正是在技術取得突破進展的基礎上,建立起支撐知識管理的技術設施,才使文獻信息知識資源的建設過程與知識生產、傳播、擴散、應用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網絡化和數字化建設水平,也為圖書館實施有效的知識管理提供了保證。
3知識管理學科來源研究
3.1哲學上關于知識的認知
在西方哲學中,對知識的追求充滿了懷疑主義,這使得很多哲學家尋求有助于他們建立不容懷疑知識的終極真理方法。柏拉圖把知識定義為經過實證的正確的知識。從德國的康德和黑格爾開始,認為知識的來源和認識包括主觀感受和理性推導兩個方面,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和適應的過程。哲學認為,知識的本質在于它從社會實踐中來,正確可靠的知識能科學地反映客觀事物,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3.2經濟學關于知識和知識管理的討論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指出,每個經濟主體都擁有獨特的知識并強調組合顯性知識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現的產品、生產方法、材料、市場和組織等都是源于知識新的“組合”,他關注的是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變化過程。20世紀70~80年代,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傳統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和資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為經濟資源滲透到各種經濟活動中,信息就是財富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發現,世界經濟的競爭、經濟全球化越來越依賴于科技進步,“知識就是力量”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業社會,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極大提高了生產力,知識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內在核心因素,美國經濟學家羅默提出新經濟增長理論,“在計算經濟增長時,必須把知識直接放到生產體系中考慮”。1995年,美國許多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已經高達50%~60%,體現于人力資源和科學技術中的知識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知識已不是經濟增長的“外生力量”,知識積累導致技術變革,構成經濟增長的原動力。20世紀90年代,現代企業出于競爭的需要,將知識視為組織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重要資源,知識管理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3.3經濟管理學的知識解釋
管理是人類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活動,自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20世紀20~60年代的行為科學理論、20世紀40~80年代的“管理叢林”,到20世紀80年代的企業文化階段,在一百年的時間里,管理革命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統治力量,這凝結了無數管理實踐者與理論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一開始是由生產決定的”,社會需求是推動學科發展的強大動力。20世紀60年代,美國管理學大師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識管理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陸續發表大量相關論文,對知識管理做出了開拓性工作。1988年,他發表《新型組織的出現》,認為知識是一種能夠改變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999年,波士頓大學信息管理學家T.H.Davenport出版《營運知識》,標志著知識管理正式登上歷史舞臺。20世紀末,現代經濟學、管理學和知識經濟理論日益成熟,并滲透到企業管理中,使企業管理思想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出現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識管理。因此,知識管理是時代的產物,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知識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從思想角度看,當代知識管理有許多淵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學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場所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所引發的某些具體思考。總之,人們在試圖揭示社會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紀管理界種種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構成了知識管理的重要淵源。
4知識管理學的學科定位
4.1學科定位
筆者通過萬方數據庫,以“知識管理學”為題名,“概念”為關鍵詞,共檢索到1987~2011年學術論文140篇,外文文獻48篇;通過EBSCO數據庫,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為題名,“concept”為關鍵詞,共檢索到1987~2011年國外研究文獻39篇。這些論文涉及圖書情報、管理、制造業、工程、醫學、數學、計算機等眾多領域。可見,知識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調查發現,大量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項目首先源于圖書情報學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計算機或工程,商業和管理。集合的課程、寬泛的知識管理技巧和資產清楚地表明了知識管理教育的多學科性。這也與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結論相一致,即知識管理是一種跨學科、綜合性的研究領域,它對信息管理及其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時期,信息與知識管理的研究將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續以圖書館和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
4.2研究對象
從一門獨立學科的視角來看待知識管理,整合各個學科優秀學者各有特色的理論和技術,柯平教授提出知識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知識管理學是一門研究組織、個人和社會的知識過程的學科,在此,知識過程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知識的產生、組織、傳播、共享、創新以及知識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知識管理績效評估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樣重要;同時他還提出了由知識治理、戰略知識管理和一般知識管理組成的三層次知識管理學學科體系框架。
5案例分析
眾多企業認為,知識管理是一個綜合的管理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如組織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統、業務流程等,它的實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開展知識管理項目必須取得企業高層領導的支持,甚至由他們直接主持推進。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較為成功地實施了知識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選拔人員。中國海油以年輕化、知識化為宗旨規范干部選拔標準,1999年以來,共提拔近100名較年輕、本科以上學歷干部,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干部交流,每年選拔5~10名中高級管理人員到國外攻讀MBA。(2)學習型文化。長期以來,企業內部形成了學習型文化,正是這種文化,使其敢于承擔風險又善于駕馭風險,始終保持創新的熱情,勇于超越現狀。(3)科學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為企業運行的根本法則,高度集中的資金管理制度、科學嚴格的決策制度、經濟有效的用工制度成為企業管理的基點。2001年,在財政部對中直系統資產總額超百億的62家企業的績效評價中,中國海油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均為第一,被亞洲權威金融及投資管理雜志Asiamoney評為“2001年度亞洲最佳管理公司”。可見,知識管理項目實施的決定因素在于:以知識為核心,以人為本;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知識管理具體解決方案;與特定業務流程有機結合。目前,我國圖書館知識管理處于理論研究向實踐應用的過渡階段,實際案例不多。
6知識管理學的研究趨勢和現實覆蓋力
篇6
關鍵詞:
環境會計
信息披露
模式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人類為了生存就必須開采資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環境信息披露問題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焦點。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生產過程是一個消耗過程,任何企業一旦投入運營必將消耗資源同時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它應把恢復和治理環境作為自己的義務,應積極對外披露環境信息。然而環境會計雖然在近30年的發展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其理論和實務尚不成熟,尤其是我國環境會計理論主要來源于西方國家,沒有形成自己的環境信息披露理論和特色。在企業層面、系統地披露其環境會計信息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環境會計計量理論研究的不完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機制也正在形成“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企業使用環境資源,就必須對所耗用的自然資源和破壞了的生態環境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不僅需要采用一定的計量手段量化在財務報表中,還必須確定一個合理的分配標準,將環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環境資源的不同企業、單位和部門之間予以分配,以充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但是,由于環境會計計量理論研究的不完善,實務上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合理的分配標準,使得企業很難反映和控制其環境資源及耗費和補償情況。
2.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科學的定量方法。傳統會計核算只考慮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很少考慮環境因素,現行的財務報表中提供的貨幣信息局限于能夠按以貨幣計量的業務和事項使其提供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綜合性。信息使用者無法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由于缺乏科學的定量方法及切實可行的指標體系,使得需用貨幣計量的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和環境收益等信息的披露缺乏可操作性,這將直接影響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3.會計準則的制定未充分考慮環境責任和環境風險。傳統會計理論對產品生產中環境成本未加考慮,在宏觀層面上虛增國家財富,為此,建立一套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對經濟發展中環境資源的耗費和補償進行反映非常必要。但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對環境會計要素沒有給子確認,由于缺乏環境會計行為規范標準,也無法統一環境會計核算的對象及披露模式,給環境信息的披露帶來一些困難,現行的會計制度中,僅在企業“管理費用”會計科目中設置了“排污費”,和“綠化費”,項目,缺乏相應的核算體系。因此,應盡快制定有關環境會計準則,建立與我國環保要求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讓企業如實記錄和反映環境管理活動,充分披露其現實和潛在的環境責任及其面臨的環境風險。
4.環境法規體系不健全不利于運用環境會計披露。在特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社會要求的可持續發展發生矛盾時,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制度的強制性要求,多數企業不會主動犧牲自身經濟利益,也不會自覺地增加環境支出,即使增加了相關環保支出,企業也因怕損害其環保形象而在一定程度上仍不愿意主動向社會披露其環境信息,近年來,我國雖相繼了一些與環境要素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環境法規體系仍不健全,內容籠統,與實務操作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立法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執法的力度都需進一步明確和加強,這些因素不利于在實務中運用環境會計披露環境信息,傳統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缺陷,無法完全適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現代會計應考慮環境信息的披露
在傳統會計核算中,資產負債表對部分環境負債未作確認,利潤表中同樣未確認企業采取環境治理措施發生的支出,最終導致信息使用者不能客觀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此,現代會計應增加環境信息的披露內容:
1.環境信息應納入會計報表范疇。大量的環境信息,如環保經常性支出,環保研究開發費用,環保治理費用等可以采用一定的計量手段量化反映在財務報表中。負債的確認,以及利潤表中成本與費用的確認,應充分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盡管環境成本如環境污染補償成本、環境損失成本、環境治理成本等被認為是社會成本部分,而非個別企業生產成本部分,但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接受環境成本是企業總成本的構成,企業應對所耗用的自然資源和破壞了的生態環境付出一定的代價,其目的是考慮可持續發展,這一觀念的轉變將使環境信息被納入會計報表范疇。
2.會計的作用在于提供企業經濟和財務信息,主要表現在:一是國家環境管理部門需要了解企業執行了環保法律法規的情況,評價企業的環境業績。二是由于環境問題預示著未來的受益和風險,聯系著未來的負債和費用,因而,許多投資者愿意將傳統財務報表中的收益能力與環境信息聯系起來進行各項財務指標的分析。而且,近來有些國家的投資者出現了將收益與環境并重地看待而不能只看中收益,投資對象的“綠色投資”趨向。三是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有的將環境保護作為一個重要的信貸決策依據,甚至有的還成立專門的“綠色銀行”了,把環境問題作為首要的方面考察。四是消費者與社會公眾隨著環保教育水平的提高,日益注重企業的環保形象。會計為了能使提供的信息符合上述各方的需要,勢必被要求向國家各職能部門提供所需的環境信息。若會計消極對待環境信息的報告,與那些注重環境并在環境改善方面有所支出的企業相比,在對外報告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不很理想,但無疑破壞了企業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將不利于環境保護。
三、構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
目前,會計學界提出的綠色會計、生態會計或可持續發展會計,其目標就是解決會計如何向外界提供企業環境信息問題。由于環境會計起步較晚,環境會計準則尚未出臺,因此環境會計報告體系尚無統一的要求。筆者認為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應采用獨立報告披露和專題報告分析兩種模式。
1.采用獨立報告披露模式。選擇一些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對國民經濟影響比較大的國家重點建設行業或上市公司作為試點,在傳統財務會計報告中,可以在文字說明、補充資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環境會計信息。重污染企業一般可以按照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如某地區污染企業數量,總量比重法、萬元產值平均法等方法進行判斷。中國證監會應要求企業在上市時將企業是否屬于重污染企業重點披露。在會計核算上,環境會計的核算內容可以暫不納入日常的會計核算體系,可從現有的會計資料中取得與環境會計有關的資料,直接形成基本的環境會計信息。如果這些信息可用一些準確的數據指標或貨幣指標予以披露,并可輔之以文字說明;如果在日前狀況下,不能獲取相對準確的數量信息,則可用文字加以敘述。獨立報告披露模式的內容應包括企業簡介與環保方針、政策,環境標準如廢棄物、產品包裝、產品污染排放、循環使用等信息、環境會計信息包括環境資產,環境支出、環境負債、環境治理準備金、環境收入等以及環境業績信息如環境治理與投資、獎勵和環境審計報告。
2.采用專題報告分析模式。在現有財務報告的基礎上,可以增加會計科目會計報表和報告內容的方式報告企業環境信息。并通過報表分析如大氣污染指標;水質污染指標;噪音污染指標;資源破壞程度指標等評價環境污染程度。通過報表分析如主要用于描述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廢水最終排放量減少的程度,資源產出率;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萬元國內生產總值水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城市生活污水再生率;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率;廢鋼鐵回收利用率;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降低率等指標反映通過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從源頭上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降低廢物最終排放量、減輕環境污染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環保法規,并充分發揮其環境執法的效力;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使資源產品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反映消耗的自然資源價值;形成比較完整的環境會計理論與方法,逐步消除實務操作中的主要障礙,如環境信息計量障礙、環境成本分配障礙等;制定出完善的環境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使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統一的標準,實現實務的可操作性與統一性;制定出統一的環境審計標準,實現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
參考文獻
[1]高雅軍 信小娟 試論建立我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
林業科技情報 2004.3
[2]林光僑 環境成本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
煤炭經濟研究 2004.6
[3]安慶釗
環境信息披露模式探析
經濟師
2004。2
[4]蔡榮芳 尹玲燕
試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經濟師
篇7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要求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要想使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學科,并把終身學習與合作學習融為一體,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關鍵就在于實施信息技術的操縱者——教師;此外,一所學校的教育水平主要就在于教師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只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改變傳統教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才能促使學生的整體和諧發展。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教師
教育創新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教學資源,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實施思維創新,最終達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標,故此我作為一名教師,并結合自身的切身實際和觀察,談一談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素質如何提高?
一、改變思維,加強修養
多媒體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崛起,使教育引發了一場革命,知識經濟呼喚知識創新,教育的信息化促使教師應盡快地研究并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角色,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才能以生動而形象的畫面來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拓寬其知識面,對教學內容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以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對網絡信息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識別能力。
二、發展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一)轉變觀念,樹立科研意識。在教育實踐中我們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不是教師能否從事科研問題,而是絕大多數教師缺乏進行科研的意識。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學習,牢固認識科研的重要性,轉變陳舊觀念,從而樹立全新意識。
(二)學習和掌握教育理論和科研方法
1.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一些教育專著,如《基礎教育新課程》、《現代教育技術》、《中小學電教》等,以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
2.抓住每一個學習和校本培訓活動的機會,以充實自己;
3.多開展一些課例、課題研究,進行試驗,撰寫論文等,不斷提高教師教育科研素質和各方面的科研能力;
4.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設備,充分發揮教師共同體的優勢,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共同提高。
(四)建立有效的操縱機制,即學校、上級部門制定相關計劃,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制度,有計劃、有重點、有層次地檢查,促使教師對信息技術進一步的掌握有督促作用。
三、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也是學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把能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的部分進行整合,并且整合的最終目的要服務和應用于課堂,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得到拓展,使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更有效。另外人物自由表演、學習氣氛民主而愉快、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化,使英語教學實踐化、生活化,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驅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
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精細分析、選擇相應的多媒體資源制成教學軟件,如課件、各種類型的應用軟件等,給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聽覺刺激,瞬間創設出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可以建立學習網站、論壇和給學生留學科綜合拓展作業來提升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綜合運用的能力。
四、教師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創新發展
(一)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大膽突破舊觀念、舊思想、舊模式的束縛,積極進取,銳意改革;要引導學生不囤于現成知識和結論,大膽求異創新,教師自己要做到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
(二)教師本人要自覺地練好扎實的基本功,不斷學習新知識,勤于思考,具有激發學生善思多問、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的實踐。
(三)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激活學生思維,并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同時也是在激發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
(四)教師要盡力地創設和諧氛圍,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發揮教師的創新熱情和調控學生的能力。
(五)運用信息技術活躍想象,激發靈感,培養教師創新思維。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處類旁通,展開豐富想象,迸發出教學的靈感,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升華情感。在教師的整個教育教學的工作中,要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時刻進行自我對比加以反思,并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教學經驗,更好的成為學生的一個學習引領者。
(七)抓住關鍵,注意細節。這就需要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盡量使教材內容的要簡而精,并注意語言要生動,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主次分明,力爭向層次性發展,以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可以說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從而起到組織、引導、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病,激發了教師與學生的創新熱情,為未來的高層次創造活動打下了良好基礎。
總之,在當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入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時代,培養合格的信息時代人才,教育信息化成為必然,也十分緊迫,而我們作為決定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教師而言,就要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打破傳統的線性框框,并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育能力;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樹立信息技術理念,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師科研、教學方法中,取傳統教學之精華,注意創新,不斷更改教學內容,提高教師教育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教育將是在信息技術教育環境下的創新教育,教師將在其中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教學信息技術;教學倫理;教師倫理;倫理困境;教學情感;教學價值
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以信息技術使用為特征的新型教學形態和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呈現出來。從多媒體設備的使用、PPT課件的普及到網絡視頻課程的開設以及“慕課”的出現,都在深度改變和塑造著教學活動的內涵特征和價值關系。顯然,這是一場全新的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教育教學革命,對傳統的授課方式、課程組織、教學模式、教育理念、教學哲學等都起到了顛覆性作用。但隱憂也隨之而來,“當前教育管理者、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誤區:將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學過程的一種技術設施建設和投資行為”[1]。此種誤區在教學信息化實踐過程中不乏“生動”案例,對此問題與現象應予以認真思考和分析。
一、信息技術使用下的教學模式特征
(一)教學關系的調整
教學活動具有特定的語境和場域,教師和學生通過教學而建構形成的社會交往關系,既是師生這兩大教學主體之間的人際交互方式,也是教學關系及其內涵的價值表現形態。在傳統教學關系思維中,教學價值以“差序性”呈現出來,教師地位尊崇,完全起到主導作用,所謂“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這種相對恒固的師生關系觀念是維系傳統教學關系的重要價值基礎,其帶有很強的倫理道德約束性,學生不大可能僭越這種價值關系來獲得知識的傳承和創造力的培育,只能“臣服”于教師權威之下,被動地接受單向的知識灌輸和觀念傳導。但網絡化、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固有模式和觀念,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尊卑倫理價值觀基礎上的師生關系秩序,使得建構一種更加平等、開放、民主的新型教學關系成為可能。對教師而言,“新的教育技術把教師從大量重復性的教育活動中解放了出來,激發教師將創造力獻給更便于學生學習的課程模塊的設計和更具個性的師生交往”[2]。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弱化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控制意識,減少了教師“滿堂灌”式的說教欲望,使知識傳授可以以非在場式的技術方式來實現,這對教師無疑是很大的觸動。對學生而言,因技術的革新進步而獲得了主體地位和身份意識的解放與提升,使教學關系和知識傳授格局更加平面化和多元化,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和學習的塑造,多維度激發和調動其積極性和興趣點。信息技術的使用同時打破了以灌輸性和接受性為特點的一元化教學模式,創造了新的參與型教學方式,使師生主體在教學關系中呈現出更具交互性和平面化的特點。
(二)教學理念的更新
教學理念主要指圍繞教學活動而建構的教學認識論和方法論,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包含教學目的、教學功能、教學機制、教學價值觀在內的系統性的教學觀念體系。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具有決定性意義。一般來說,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活動。教學理念是教學認識論和實踐活動的積累與反映,具有穩定性、長期性、系統性、理論性等特點。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學的塑造和影響,主要表現在教學觀念的改變和教學價值的確立上。一方面,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教學活動所涉及到的主觀性因素和客觀性因素的組織、編排、定位等提出了新的邏輯建構。教學不再是單一的、靜態的知識灌輸和傳授過程,教師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權威者和課堂主宰者,更多情境式和動態化因素被引入到教學中來,相對封閉僵化的教學觀念日益被開放多元的教學思維所取代。可以預見,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必然推動傳統教學理念的調適,同時也必然會催生與信息化教學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和價值觀念,這是一個雙向互動和建構的過程。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普遍使用推動教學價值取向的更新和教學新觀念的確立。從形式上看,教學似乎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和專業講解過程,教師以完成授課任務為教學目標,學生以接受知識為衡量標準,但實際上教學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教學活動的完成,更重要的在于真理、德性、價值的交換和傳達。也就是說,教學不僅關乎知識傳授本身,而且關乎知識傳授背后的觀念和價值,即教師在完成授課任務的同時也必須通過自身向學生主體傳達育人思想,以實現教學相長,最終達到智育與德育的統一、教書與育人的統一。信息技術本身不代表任何德性價值,但卻為改善教學關系和更新教學理念創造了條件。
(三)教學方式的變革
優化教學方式一直是教學改革的內在動力之一。教學方式是教學思想和理念的體現,是完成教學活動的有效手段。傳統教學方式圍繞書本教材、粉筆板書等工具進行情境建構,注重教學秩序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強調教學技巧和語言技能,突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性和示范性。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具備強大的課堂掌控能力,具備對授課內容的熟練把握能力,包括備課能力、教案撰寫能力、課堂講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因此,按照傳統教學方式來評價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和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個人能力和課堂魅力始終是關鍵因素。而這種能力和魅力基本上是封閉的,是通過自我探索和積累以及結合個性化塑造而成的,不具有摹本化與程式性意義。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信息技術的特點之一是其使用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方式極大地拓展了教學情境空間,建立起立體化、多維性的知識傳授方式。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造和預設了與知識特征相符合的教學鏡像,營造了一個使師生“共同在場”的課堂語境,增進了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認知力度,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另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信息技術使教學活動管理內涵和流程更加規范化、程式化、個性化,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確化分配和管理,為探索個性化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使教學情境更加貼近學生個性化成長和多樣性思想的實際。此外,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的改進還表現在其互動性、協作性、啟發性共存的教學特征上,圖像、視頻、遠程或線上等要素不僅帶動了思維的活躍,也促進了師生主體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實踐證明,優質和有效的教學,總是與師生主體之間的協作互動密切相關。教學手段的技術化使教學方式彈性化,極大地改變了相對單調的教學模式,也必然會帶來關于教學和學習的新觀念和新思維。
二、信息技術使用導致的教學倫理困境
(一)教師言傳身教示范性的弱化
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進行知識灌輸和傳授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和價值傳遞的過程。傳統教學理念所強調的“言傳身教”、“教學相長”、“教書育人”等思想實際上說明了教師所賦予教學活動的主體性意義。換句話說,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參與教學的互動程度,往往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示的個性與魅力有關,包括教師形象、教學技能、語言特征和個人氣質等。這些要素構成了教師言傳身教的基礎。“言傳”指教師教學語言運用水平,體現了教師口頭表達能力和綜合授課能力;“身教”指教師教學的行為或行動能力,反映了教師的總體素養和思想品格。在沒有信息技術支撐的教學環境下,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成效,主要還是看其對教學內容的融會貫通和對講授能力的綜合把握,也就是言傳身教的示范性程度。顯然,當教師意識到教學效果系于一身之時,無疑會強化其教學責任感,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但當信息技術能夠部分甚至全部替代教師“現身說法”的作用時,教師的主體行為有可能受到技術的客體行為的限制或剝奪,教師言傳身教的示范性也有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試想,如果一種新的技術工作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是否有必要或還會保持固有的價值和邏輯呢?答案是否定的。當知識傳授的方式可以由教師主體性的“出場”發展為主體性的“缺場”,多媒體、網絡課程、PPT課件、教學視頻等不斷納入以口頭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體系,人的主體性就會日益受到技術工具性的影響和制約,并最終導致“技術在使用中成為完全獨立于人類的存在物”[3]。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主體在教學關系格局中的形象和地位必然有所弱化,其言傳身教的主體示范性也必然被技術的示范性所取代。
(二)教學授課過程情感性的淡化
教學活動是感性和理性、工具性和價值性兼而有之的知識傳授過程。教師不僅建構知識和真理,更要創造價值和情感,這兩者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關系。當然,教學又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技術活,不僅需要良好的授課技能,也需要豐厚的教學積累和情感體驗。所以,人們普遍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要講課生動傳神,能夠把自身的價值性和情感性體驗及經驗融入教學全過程,善于把抽象轉化為具體或形象,較好滿足學生的知識性訴求和精神性訴求。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和“推銷者”,教學也不是機械地“答疑”或“注釋”。教師和教學活動的目的與指向都是圍繞育人而展開的,這就決定了教師授課過程情感的重要性。很難想象,教師情感和價值傾向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或者是只見“物”不見“人”。顯然,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的實踐活動,教師通過思想和語言講授所展示出來的教學魅力和人文情感,能夠全方位地展現出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影響力,同時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同。一個富有情感的教師或一節富有情感的授課是任何技術性工具都不能替代的。雖然教學信息技術使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會導致教學過程情感性的淡化尚未有可信的實證依據,雖然教學信息技術客觀上確實增進了教師教學的豐富性和便捷性,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略一種現象和事實:以往必須要通過課堂講授的功能現在或許只要通過點擊鼠標就能完成,學生對知識傳授過程中的情感期待被消弭于“人機”界面之上,教學主體面臨“人人”界面的疏離與分裂,其內在的教學價值及情感的傳遞與交融也會因此而淡化。教學技術本身是用來為教學主體和教學活動服務的,而不是喧賓奪主或反客為主,技術使用應該有機地融合到教學主體的思想創造和情感表達過程之中,成為教學活動的有力助推者。
(三)課堂情境建構在場性的隱化
相對封閉的教室、各種教學教具及輔助設備、教學媒介、教學主體共同構成課堂教學的獨特情境。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情境的安排和設置,是保證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前提條件。教學情境又可以分為主體情境和載體情境,主體情境決定和影響著載體情境的效用水平。傳統課堂教學對教師建構主體情境的能力要求較高,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形象和較高的教學素養,才能保持教學主體情境的持續營造和教學過程的“在場性”。這種“在場性”不僅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的責任心和專注力,同時也反映學生課堂學習的融入度和參與度。“在場性”特別能體現師生主體對課堂教學的共鳴和認同,“在場性”強的課堂其教學效果往往普遍較好,師生能動性和主體性則得到進一步凸顯。在信息技術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對課堂情境的組織和把握能力部分被輔助技術所削弱,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陷入一種技術化的“路徑依賴”,其課堂情境建構的努力正被過多的信息技術嵌入所抵消。課堂情境建構“在場性”逐漸隱退幕后,板書為PPT課件所取代,教材、教案等教學內容早已淪為一個個附著于技術載體之上的“物化”模板,教學行為也成為教師在教學前按照技術思路模擬設定好的“規定動作”,缺乏生機與變化,學生看到的“知識”是一個已經完成的教學產品,課堂教學情境由“主體發聲”轉為“他者代言”,由此產生了一種類似鏡像的教學失真狀態:看得見“知識”的“樣子”,但不是直觀的“知識樣子”,而必須通過信息化媒介才能看見。教師和學生從原先的主體間性的交流互動轉向媒介間性的交流互動,在此過程中,信息化媒介只是起到對知識的“展示”作用,而不具備建構或塑造的能力。毫無疑問,缺少主體間流的課堂情境,不管信息技術營造出如何精美變幻的課件或載體,充其量不過是沒有靈魂的“知識展覽”。
(四)教學價值取向人文性的退化
工具性與價值性始終是一對矛盾關系。從科學發展史來看,科學技術在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也產生了技術風險問題,進而引發人類主體對技術理性的道德拷問。探討價值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要為技術發展和使用確立正確與合理的價值維度,使其在適當的軌跡內前進。與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一樣,教學活動通過信息化建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改變,也使知識傳授方式和接受方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拓展。然而應用倫理學的理論思考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技術發展和使用,都有可能帶來超出人類價值底線的道德風險。教學作為教書育人的根本環節和主要方式,正是處在這樣一個交叉節點上,集德性與理性、價值性與工具性于一體。教學不單是知識的灌輸,還應肩負人文性價值觀的培育。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既是教師職業生命所在,也是學生人格養成和成長成才的基礎。從本質上說,教學應該是一個“知識場”、“生命場”、“情感場”、“人格場”,展現的是科學知識的真理和生命價值的真諦。但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和使用信息技術,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校大量配置的數字化設備被用來做‘黑板搬家’、‘教科書搬家’,與教師中心主義的課堂講授一起構成了‘人灌+機灌’,加劇了學習的異化和‘非人化’。”[4]客觀地說,用信息化技術設備作“高級搬運工”的情況并不少見。根本原因是教學理念未能伴隨著信息技術化而同步轉變提高,無法建立價值性衡量尺度;部分原因是教師對此認識不足,對信息技術使用只停留在“趕時髦”的階段。教師應該努力開掘教學本身的人文性價值觀,以學生的智育和德育的提升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指向,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教學中信息技術使用的關系,使教學回歸自身意義。
三、以價值建構引領信息技術合理使用
(一)增進教學價值認識
教學作為一種兼具“人為”和“人文”特征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獨立的價值基礎和價值準則。教學價值在不同的歷史條件和具體環境下表現出不同的內涵特點。但不管如何變化,教學價值總是離不開教學主體的現實需要,離不開教學實踐活動基本規律的制約與影響。教育教學界對教學價值的認識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觀點,工具論和技術論觀點長期影響教學價值的建構,這些觀點傾向于把教學當作一種“器物”層面的教學技術方式,缺乏從“道”的層面去思考和認識教學的價值和本質。從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學活動是教學主體通向知識世界并進而建構精神世界的主要通道,其所承載的價值不僅賦予教學的合理性,而且確證“為人”的意義。“教學活動作為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手段的性質,但教學活動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一種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具有生活的意蘊。”[5]在教學實踐層面,以信息化為標志的教育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一種內在趨勢,其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不可小覷。然而大多數情況是,教學改革或教學管理的改進,也只是注重技術方式的改進或局部完善,或以信息化作為教學管理程序化、機制化的輔助手段,較少涉及教學價值的探索與創新,更談不上教學價值的自覺。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教學價值的建構反映價值主體與價值客體關系的辯證把握,也體現教學主體的價值定位和實踐訴求。如若處理不當,信息技術就有可能割裂原本統一的教學價值體系,造成教學主體對教學價值理解的邊緣化或碎片化。在信息技術日漸深入教學活動的今天,尤其需要保持對教學價值的清醒認識,進一步從價值哲學層面來推動教學活動的信息化發展。
(二)培育教師教學倫理
教學倫理是指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主體間價值關系所建構的依據與準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關系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可以說,教師主導著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教師決定的事情。學生負責把教師講授的知識體系接收過來并加以吸收消化,至于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并不重要。這種“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無法有效建構基于師生關系平等基礎上的教學倫理。當然,強調師生平等,并不是要否定師生在知識建構中的“差序格局”,因為就知識傳授而言,師生地位本來就是不平等的,而是要形成這樣一種共識,即教學活動乃是師生共同的職責和倫理所在。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普遍使用,盡管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方式及教學格局,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教學氣象,但如果僅僅停留在此處,信息技術的使用再普遍,也僅僅是工具而已,其仍然無法嵌入到教學倫理的建構中。教學倫理指向的對象是教師和學生,而不是作為工具意義的信息技術。換句話說,教學信息技術要為教學倫理培育服務,而不應成為課堂教學中光鮮靚麗的裝飾品。培育教師教學倫理,一方面要把握教學價值的基本理念與教育價值觀,從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出發,積極建構充滿人文性和道德性的課堂教學環境,努力形成民主、平等、互動的教學關系;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約束過度依賴信息技術的內在沖動,要把構建教學倫理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把自己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放到教學理念的提升和教學倫理的完善上面,而不是放到片面熟悉信息技術使用上面。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充分認識培育教學倫理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教學倫理作為教學技術使用的重要價值基礎,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和倫理性。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人類發明和使用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放自身,讓人類主體獲得更大的自由。當前教學信息技術使用并無合理規范,使用程度取決于教師個人喜好或需要。但教學對信息技術使用的寬泛卻是不爭的事實。可以這么說,凡是基本能夠實現教學信息化的地方或者有條件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師,普遍都把信息技術要素當作不可或缺的教學要件來對待,也普遍認為教學信息技術的使用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提升課堂效果的前提條件。事實上,這種普遍認識或做法也會給不善于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師帶來某種脅迫感,有時也會造成教學提升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的認識誤區。盡管教育技術使用的泛化不會必然導致人的主體性弱化,但很顯然,過多依賴技術來改進教學方式,教學活動的價值性就會被技術性、工具性所替代,主體性和客體性、價值性和工具性之間的關系就會失衡,教學理念和教學價值發展的正確方向就有可能發生偏差。因此,合理規范使用教學信息技術,是教學價值建構的應有之義,也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需要認真思考的命題。“對于技術使用來說,合理性不僅關乎使用的目的、價值、形式和效應,而且涉及到利、真、善、美的和諧統一。”[6]而教學活動正是讓學生明辨是非、真假、善惡、美丑的根本手段,是讓教育對象真正“成人”的必要方式,不管教學活動方式如何變化,也不管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其根本宗旨都不應該脫離“真善美”這個育人的靈魂。信息技術使用的趨勢無法改變,但應以合理性為倫理尺度,即技術的工具性不能替代人的主體性,教學活動的價值實踐過程不能變成教學技術專制過程。教學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使用,要從以人為本出發,合理使用與價值建構并行,才是克服信息技術使用倫理困境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桑新民.教育信息化新階段科學發展的戰略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7):16-17.
[2]劉春惠.論信息技術對大學教學過程的影響[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8,(4):19-20.
[3]趙慧臣,張華,文潔.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中技術使用問題的哲學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4,(12):60-65.
[4]桑新民.教育信息化的新潮流與攻堅戰———大規模網絡課程熱潮中的冷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9):22-25.
篇9
第一個階段就是要使得醫院內部的經濟管理要完全信息化;也就是說要把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當成管理的中心,讓醫院財務管理系統擁有一定的自主獨立性,在其他方面上的管理能夠達到分部進行,其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第二個階段就是要把患者的信息電子化,也就是要使得臨床信息系統全部電子化,在醫院的臨床信息上把病患的病歷全部都錄入電腦并要在全醫院內普及。那么就可以使得醫院的信息系統都能夠相互聯系起來,這樣在對于醫療服務上的管理能更為完善,同時也可以加強對于病患者的病歷信息的管理,信息化的相通可以有秩序地聯合其醫院各部門的信息,進而以便于對各部門的信息綜合管理。第三個階段,就是把醫院所有部門的信息都結合起來,便于所有信息的有效交換。通過計算機的信息技術,醫院的其他部門都可以查詢到相關部門的部分信息,也就是可以達到資源共享化。這樣就有助于醫院各部門的數據交流,大大減少了溝通時間和處理數據問題的麻煩。有以上三個階段可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設在醫院的管理上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醫院信息化系統的構成
由目前的情況上看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科技與技術不斷純熟,并且在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在醫院的各方面管理中,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占據著相對比較重要的位置,有著不可估計的作用。信息系統的組成條件為首先要符合醫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然后要符合醫院的醫療信息系統要求,最后要符合醫院信息系統的整體要求。在對于醫院的相關業務活動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我們就要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業務活動,完成對其產生的數據的收集、傳遞和儲存。在傳統的數據收集模式里,對于這些龐大的數據分析是需要眾多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更新和應用,使得醫院在對于數據的分析工作上減少了大量的工作量,并且確保在錄入數據時不出錯就可以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正確性。在對于醫院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上,我們只要保證信息的傳輸正確,就可以在計算機的信息管理系統上出現相應的反應,就能自動生成實時記賬憑證。這樣也可以大大地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對醫院內部的業務狀況和財政狀況相互連接,便于相應的工作人員及時查看并分析。
三、信息化系統在醫院經濟管理上的相關應用
時代的發展決定了技術的更新,醫院在其管理模式上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更新。經濟的管理系統是決定著醫院的運營,因此,在對于醫院的經濟管理上,更換好的管理模式是至關重要的。信息系統是醫院經濟管理的方式和載體,為了使得醫院在經濟管理上更為高效快捷,就要合理適當地應用信息化系統。以下將簡述信息系統在醫院經濟管理中的相關應用:
3.1、對于醫院管理系統的模式
醫院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其內部的功能相對完整且開放。醫院的內部的各個部門都存在著一定的管理模式。醫院系統內部是有著各個不同的部門,而這些部門的職能和作用也都是不同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它們在工作上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因此這就對于醫院在管理系統的模式上的要求就高了。從目前的情況上看來,大部分的醫院都采用了信息化技術的管理模式,對于一些必要的信息數據都會錄入電腦。明顯的,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在符合這個時代的要求。因為信息化的科技與技術不僅可以收集數據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還可以使得各部門的管理能有機結合。
3.2在醫院中的經濟決策
醫院對于設備和藥品等的購買必須是要非常謹慎的,因此對于醫院內部的經濟管理上就要更加小心謹慎,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醫療事故。在醫院中有大量的經濟決策,對于這些決策我們需要收集一定的信息數據,然后再給以反饋,這樣才能決策出最優的實施應用。例如在對于醫療設備的購買、藥品的購買費用、各種成本的建設所需費用等等,都是需要信息的錄入,對比后才能得出最準確的信息數據。由此可見,信息化技術在醫院的經濟管理方面上的應用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3.3醫院內部經濟的管理過程
在醫院,對于其經濟上的管理一般情況下分為以下幾點:第一、醫院每年都應該設定自身的期望目標,同時讓相關的財務管理部門對于醫院目前的情況做出定論,并且對未來的發展進行評估,然后再結合醫院的期望目標制定一個合理的經濟方案交由上級領導審閱,領導討論后再決定一個醫院內部未來發展的經濟目標。第二、要盡可能地應用高科技技術,例如把醫院的有關經濟數據全部錄入電腦,使得醫院內部的經濟管理上都應用計算機信息化技術,這樣可以快捷有效地得到相關的經濟數據,進而可以有效地分析并做出相應的決策方案。第三、要針對相關部門所提出的經濟決策為依據,然后再結合醫院目前的財政狀況和未來發展計劃,對醫院內部的相關財政的支出和收入做一個詳細的預算和計劃。第四、對于醫院內部的財政預算和計劃要在實際中實施起來,并且要有一個監督機構,督促相關的財政人員和財務管理部門在對于醫院的經濟實施過程中,要一直處在預想的范圍內。并且監督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在對于經濟上的管理工作和個人工作操守。第五、要在醫院的運營過程中,不斷地總結歸納相關的數據,然后再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上進行一定的數據分析和對比,從而找出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案。要定期地對于醫院的經濟數據進行收集,把信息系統上分析出來的內容和結論為相關依據,然后交由上層領導,讓其作出相應的修正措施并給與一定的參考數據。
四、結語
篇10
“信息不對稱”是對以往經濟學的重大進步,但是當前的信息經濟學確有一些應予改進。
關鍵詞:信息經濟學
1996年和20__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因信息經濟學而頒。1996年授于英國學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國學者威廉姆·維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國學者,分別是喬治·阿克洛夫、邁克爾·斯賓塞、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經濟學的核心是信息不對稱。就是在交易的雙方中,常會有“一方所掌握的相關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對稱”是對以往經濟學的重大進步。以往的經濟學都是假定交易雙方的信息是對稱的,這顯然和許多現實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對稱,所以信息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獲取信息較少一方的額外收益。而當前信息經濟學更強調的,是違反道德的額外收益,就是“道德風險”,例如假冒偽劣商品、夸大其詞、合同欺詐。反過來說,信息較少的一方由于懷疑對方的道德風險,從而選擇謹慎,寧可選“品低價廉”者以降風險,于是反而使優品落選,就是“趨劣選擇”(學者稱為“逆向選擇”)。
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以及引發的道德風險和趨劣選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很有指導意義。例如建立商業誠信、打擊假冒偽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認為,當前的信息經濟學,確有一些應予改進。
首先,當前信息經濟學的一般性不夠好:1、既然有信息不對稱,就應該有信息對稱;2、信息也是資源;3、“信息不對稱”不僅限于經濟領域。因此更一般地說,應該依次是這樣的過程:資源對稱與不對稱信息對稱與不對稱經濟資源對稱和不對稱經濟信息對稱和不對稱。但是當前信息經濟學既未講一般資源,也未講非經濟領域,就直接跳到經濟信息。
而且應該指出,研究信息的對稱和不對稱,首先必須說清“什么是信息”?然而這個最“前提”的問題,當前的信息經濟學并未解決。其次,“道德風險”其實不屬經濟。當前信息經濟學研究道德風險,就是將信息經濟學非經濟化。此外,“信息的對稱性(信息的對稱和不對稱)”既不通俗、也不準確,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許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前信息經濟學,對社會許多經濟現象尚無法解釋,更談不上怎樣改進。例如我國西部農民的農產品怎樣進入國際市場,這就是農民的信息不對稱。但至少從兩個方面,當前的信息經濟學無法解釋這個問題。首先,我國農民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既不是道德風險,也不是趨劣選擇,和當前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國農民和國際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目的是使農民的信息由不對稱變為對稱。但是當前的信息經濟學,卻沒有研究信息的對稱性轉化,所以無法研究農民對國際市場的信息怎樣轉化為對稱。
信息經濟學的改進,我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信息經濟學的一般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信息經濟學的解釋力和應用力。
對提高信息經濟學的解釋力和應用力,我認為可以這樣:
依“能否轉化、怎樣轉化、轉化條件”3個問題,研究信息的對稱性。
交易雙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兩者之間的差距,稱為“信息差距”。不妨將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說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謂“信息轉化”,實際就是縮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交易雙方中的任一方,只可能有如下4種情形之一:1、沒有信息差距,甚至是負差距,就是信息過剩;2、雖然有信息差距,但是這一差距自己能夠消除(自力消除);3、雖然不能自力消除信息差距,但如果在自己和交易對方之間引入若干第三方,就可以消除這一差距;4、即使引入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
- 上一篇:機械設計規范
- 下一篇:暴雨洪澇災害的防范與應對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