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澇災害的防范與應對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4: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暴雨洪澇災害的防范與應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暴雨洪澇災害的防范與應對

篇1

[關鍵詞] 農業 氣象災害 作物產量 影響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2-0296-01

前言:農業氣象災害是一種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不可抗因素,主要包括干旱、洪澇等,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異常的情況日益嚴重,農業氣象災害頻頻發生,也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為滿足我國人民對農作物的需求,提升農作物產量,農業工作者應全面掌握農業氣象災害特點,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和農作物生長規律,采取有效防御措施,為農作物生產提供堅實的保障。

1 影響作物產量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

1.1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冷凍災害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冷凍害主要是指冷害和凍害,其中凍害主要是發生在除夏季外的一種氣象災害,包括霜凍和寒潮,而冷害則主要是由作物發育期溫度條件不足引發的、具有較強地域性的、發生在除冬季外的一種氣象災害。因其顯著地地域性,也使冷害在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在東北地區,6~8月份時,由于強降溫所引發的冷害通常會被稱之為“夏季低溫”,而在華南地區春季出現的冷害則被稱之為“低溫爛秧天氣”。

1.2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臺風災害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臺風災害主要是在熱帶海洋的低氣壓接近地面風速超過17.2km?s-1時被引發,臺風的破壞力極強,對作物產量影響較大。目前,我國受到臺風影響的一般是浙江以南沿海地區的作物,且影響其的臺風主要是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帶氣旋。

1.3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干旱災害

干旱缺水對作物產量影響最大[1]。農業氣象災害中的干旱災害與一般的干旱災害不同,主要是作物內部水分在各種外界因素影響下逐漸流失的情況。一旦發生這一災害,作物水分將會大量流失,且流失速度遠遠超過補給速度,導致作物內部水分的嚴重失衡,阻礙作物生長,嚴重影響作物產量,甚至出現絕收的情況。

1.4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洪澇災害

農業氣象災害中的洪澇災害是僅次于干旱災害的第二大氣象災害,這一災害主要可以分成洪災、濕災以及澇災三種類型。引發洪澇災害的原因眾多,包括土壤結構、植被覆蓋率等,降水是其中最為常見、影響最大的因素,尤其是夏季降水。一旦出現持續性的暴雨和特大暴雨,農田中會出現大量積水,若是這種形勢無法得到控制,還極有可能出現河水上漲、堤壩決堤、洪水大面積破壞農田等情況,造成作物大量減產甚至絕收。

2 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農業氣象災害使是無法有效控制的不可抗因素,對作物產量影響極大[2]。我國地域寬廣,作物種類繁多,因而各種農業氣象災害對不同地域的作物影響也有所不同。

凍害主要發生在冬季,對于溫度相對較高地域的作物影響并不顯著,對于溫度較低的作物影響則十分嚴重,例如東北地區。我國平均每年遭受凍害影響的作物高達364萬hm2,據調查表明,東三省在凍害影響的年份中,作物產量損失均在100億kg左右。

臺風災害也是影響我國作物產量的重要災害之一,在我國登陸的臺風平均每年可達到7個,因臺風災害所造成的作物產量損失處于世界前列。據相關數據表明,近15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受臺風災害影響的作物超出了300萬hm2,經濟損失十分嚴重。

目前,全球氣候都出現了異常變化,干旱、洪澇災害逐漸增多,尤其是90年代以后,洪澇災害出現頻繁,僅2003年的淮河洪水便造成了35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直接導致當地作物絕收,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 緩解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影響的措施

3.1 提升災害防范意識

目前很多農業從事人員的災害防范意識較弱,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大農業氣象災害防范知識的宣傳力度,促進農業從事人員防災減災意識的提升,同時,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使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對農業氣象災害防范的重要作用,樹立災害防范便是提升作物產量的觀念,盡快實現全民災害防范意識的提升。

3.2 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體系

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體系是防范農業氣象災害的重要手段,相關人員應借助先進科學技術建立氣象災害監測預報系統,實時掌控各種氣象災害情況,并對災害影響進行科學評估,以為接下來的災害防御措施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同時,要求農業從事人員能夠充分了解各種農作物、農業氣象災害特征、災害對作物的損害機理等,以保證所選制定的防御措施科學有效。

例如針對冷凍災害,農業從事人員可以積極推廣使用新型增溫助長制劑,依據氣象信息數據,選擇適當的時期予以應用,并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形成綜合防霜技術體系。針對干旱、洪澇災害等,農業從事人員可以根據本地區特征,發展非工程性節水農業技術等。

3.3 加強災害防御設施建設

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農業氣象災害,農業從事人員應加強對災害防御設施的建設,例如通過整修病險水庫、江河改造、建立小型農田水利以改善水利灌溉等,提升本區域農田的防洪能力,并積極鼓勵農民節水灌溉,節約水資源,避免干旱災害,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充分保障作物產量。

3.4 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自然災害的發生多為人類帶來環境的破壞,因此,在提升作物生產能力的同時,也應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相關部門應積極鼓勵農業從事人員發展林草,通過種植多種植被為農田建設保護屏障,不斷改善當地農業生產環境,逐漸從根源上消除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結論

農業氣象災害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農業生產中面臨的難點,農業從事人員應提升自身災害防范意識,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體系,加強災害防御設施建設,進一步保障作物產量,促進我國農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立友.針對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8(16):37-38

篇2

關鍵詞:湖南懷化農業;氣象災害;對策

1災害類型

1.1洪澇災害

可分為洪災、澇災、濕害,洪澇的形成與降雨量、地理位置、圖繞結構植被、季節、作物生物期、防洪設施等密切相關。多數情況是由于持續性降雨、暴雨、特大暴雨造成的江河洪水泛濫,淹沒或沖毀作物,造成減產或絕收,懷化地區洪澇災害主要集中在夏季,洪澇災害較為頻繁,是影響作物產量的重要氣象災害。

1.2冷凍災害

農業冷凍害主要包括低溫冷害和凍害,其中凍害包括霜凍害和寒潮凍害。低溫冷害是指作物在生產期間,因溫度偏低,影響正常生長,或者對作物的生殖和生產過程造成障礙,從而導致減產的農業生產災害;凍害是指植物在越冬期間,在低于0℃的嚴寒條件下,作物體原生質受到損害,導致植株受到損害或死亡的現象[1]。

1.3風雹災害

是一種局地性很強的農業災害,對作物枝葉,莖稈,果實產生機械損傷,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風雹天氣產生于強對流天氣系統,是大氣的動力條件和熱力條件共同作用而成,是由于特殊的氣象條件形成的一種氣象災害。

2氣象災害防御

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服務體系,不斷發展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內容,根據懷化實際情況,制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氣象災害普查辦法》、《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管理條例》、《氣象災害風險性評估管理辦法》、《農業氣象培訓管理辦法》、《氣象災害調查評估管理辦法》、《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條例》,不斷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制定氣象災害普查、評估、災情收集等相關技術標準,制定一套適合懷化地區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針對具體作物品種,開展氣象災害指標研究,提高指標確定性和針對性,加強病蟲害發生發展對氣象條件關系研究;以懷化高山刺葡萄為例,全面進行綜合分析,減少病蟲害造成的災害和污染。細化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平臺建設,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產品的預警服務效率;深化農業氣象災害科普知識宣傳,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實做好服務農戶的工作,為懷化農業生產保駕護航。積極研究部署農業自然災害隱患排查和農業“三防”工作,切實提高認識,增強“三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講政治的高度,牢固樹立“四種意識”,將“三防”工作列入常態化、制度化,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農業“三防”工作。強化預案,提高農業“三防”防御能力。廳“三防”辦設在應急辦,“三防”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揮機構,要切實負起綜合協調、統籌的責任和做好預警、預報,做到農業救災復產資金、物資、人員、技術儲備四到位。盡快建立完善農業應急指揮系統,加強應急聯合值守,切實提高農牧系統應急能力。迅速行動,做好安全隱患風險排查工作。加強安全檢查,做好農業系統行業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指導督導,切實加強汛期安全防護工作,切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擴大農業災害保險的范圍,著力研究推動有關天氣衍生品、天氣指數保險等金融工具和保險產品,為農業防災減災和農業安全生產提供新路徑。不斷適應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發展趨勢,積極有效抗擊日益嚴峻的自然災害,全面提升現代農業抵御自然災害水平,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農業風險保障能力。我國危害最大的農業氣象災害是干旱和洪澇。據統計,在1949—1991年期間,有14a發生嚴重干旱,其中又以1959、1960、1972和1978年最為嚴重,受災面積都在4~50億m2,成災面積在200億m2以上;其中3a糧食減產都在1500萬t以上。洪澇災害平均每年受災面積1100億m2,成災面積4329億m2;1954、1956、1963、1964和1985年災情較突出,1991年江淮水災更是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氣象災害又有范圍逐年擴大、發生頻率不斷提高的趨勢,干旱的影響增加,西北地區有干旱化的趨勢,溫室效應有改變農業氣象災害格局的趨向。事實表明,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的困擾日益上升,影響著資源的持續利用和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針對春季復雜多變的天氣特點和近期氣候趨勢,氣象部門將利用溫室大棚小氣候觀測站、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點、電子顯示屏等設施,切實加強農業氣象精準監測、預報和預警服務,及時為特色設施農業提供專題服務信息,更好地為農戶趨利增收、減災避害提供支持。加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培訓,講解光、溫、水、氣等農業氣候資源及變化規律對農業生態適應性和農時的影響。同時針對水稻、蔬菜、水產養殖、油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在生產中遇到的農業氣象問題,給出實用的趨利避害建議。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培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有道德、守紀律、有情懷、有擔當”的新型職業農民。將農業氣象減災實用技術作為必修課,致力于提升新型農民防災減災意識和應對能力,讓智慧氣象真正融入到田間地頭,讓農民朋友們真正成為智慧氣象的獲益者和推廣者。緊緊抓住當前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有利時機,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市有關扶農、惠農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形成農業防災減災服務體系。實行“防、治、避”相結合的原則,有效提高現代農業防范自然災害的水平。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做好防災技術保障。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科教興農獎勵政策,鼓勵農企、科技人員積極開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攜手開展農作物新品種和農業設施的轉型升級研究,大力培育和引進高產、優質的新品種,提高作物耐寒、耐旱、抗病、抗災的能力。加強市、鎮、村三級防災隊伍建設,做到每鎮至少有1名高級防災技術指導員,每村有1名防災安全人員。加強農技推廣虛擬區域站建設,充分發揮首席專家、鄉土人才等優勢,加強防災救災科普知識培訓,為現代農業抵御自然災害提供技術保障[3]。完善預警服務機制,提高災害預報水平。建立“共同合作、整合指導”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氣象災害預警設施建設,提升自動氣象觀測站等監測能力,為現代農業提供系統的、多方位的氣象、農情災害的監測、預報和預警服務。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系統,進一步暢通災害預警信息渠道,利用移動、聯通、電信3大移動運營商和有線電視4個平臺,建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全網平臺,確保災情、農情及時、準確傳播到千家萬戶。

篇3

【關鍵詞】 中小河流;氣候;暴雨;災害;防汛減災

【中圖分類號】 TU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3)04-045-01

1 加強中小河流暴雨災害防治的必要性

大江大河歷來是我國防汛抗洪重點,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但是水災發生幾率更多往往是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庫。近年來我國防汛形勢特點總的是大江大河在持續加大投入,建立水文遙測系統、提高堤壩防洪能力后水勢平穩,一些地區遭受洪澇災害,損失慘重,主要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失事造成的。

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嚴重的主要原因:①防洪標準低。絕大多數中小河流防洪標準都是3~5年一遇,遇到常見洪水就可能發生洪澇災害;②一些地區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盲目開發、亂采礦石、攔河設障、擠占河道,一旦發生洪水就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③中小河流流域面積小,匯流快,氣象監測困難,水文觀測站點缺少,防洪難度很大。四是中小河流地質地貌情況復雜,發生洪水時極易誘發山地災害,造成人員傷亡。五是中小河流治理的資金投入不足。

2 如何開展中小河流暴雨災害防治工作

2.1 暴雨災害易發區的調查編制。首先應對區域內的河流全面了解,這個了解不僅是根據歷史資料來了解,更應該走下去了解,現時與歷史相結合,深入調查中小河流暴雨災害易發區并編制成冊是開展這項工作的第一步。探討洪水及洪水災害的特性與成因;在實地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躲災和避災預案;探討建立快速、準確的降雨實時觀測系統及洪水預報系統,研究建立區域暴雨與洪泛區災害損失的相關關系實用模型;在走訪、調查的基礎上,總結探討如何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和組織全民搞好避災工作,探討系統治理洪水災害的措施和途徑。

2.2 用非工程措施來防御洪水。洪水預警預報系統作為防汛抗洪的非工程措施,它的投資少、見效快,在防汛抗洪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中小河流暴雨災害易發區建立洪水預警預報系統是防治手段之一。隨著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達,無線通信得到迅速推廣普及,這為建設洪水預警預報系統提供了穩定而多樣的信道。從目前的情況看,洪水預警預報系統的管理運行工作主要由水文部門完成,行政機關的領導干部和地方老百姓對系統知之甚少,因此,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左右配合的洪水防御組織體系,是有效防御洪水的重要保障。各地重點突出鄉(鎮)及村組的組織建設、落實基層干部的防災責任,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抓緊、抓實:①各洪水易發區都明確行政首長為洪水防御第一責任人,汛期發生較大降雨時主動向水文、氣象、國土等部門了解本次降雨的范圍、強度及是否引發災害,所有鄉、村干部都聯系防范責任區;②落實干部防災責任,重點是如何確保人員安全、組織群眾和物資轉移;③制定部門防災職責,水利、水文、氣象、國土、衛生、安全監督等部門都明確洪水防御職責;④把各級領導干部落實洪水防御工作的好壞納入到干部考核范疇,作為干部考核、獎罰一個重要依據;⑤建立責任追究制,用嚴格的責任追究保證各項職責落到實處。

在建立洪水預警預報系統、落實防災責任的同時,要建立完善的洪水防御預案。有效防御洪水,涉及到的工作多,一旦暴發洪水,要能夠迅速組織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抗災中,必須要制定和落實完備的、操作性強的預案,包括水庫調度預案、人員緊急轉移預案、搶險預案、救災預案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制定詳細的、以避災躲災為目的的人員緊急安全轉移、安置預案,涉及到洪水發生的條件、影響范圍、安全區域的劃分、人員緊急轉移安置方案、預案啟用條件及程序等各方面內容。預案一經制定,各地廣為宣傳,組織干部群眾學習、熟悉,有些地方還有必要組織實踐演習。這樣當洪水來臨時,各級責任人可迅速啟動預案,有效組織抗災工作,群眾可以按照預案確定的轉移路線緊急逃生,避免關鍵時刻打亂仗,減少災害損失。

2.3 用工程措施來防御洪水。中小河流洪水災害頻發的原因,除了天氣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影響。由于環境保護意識的薄弱落后,很多企業及個人沒有根據相關環保政策對自身活動后果影響行為做出相應的補救,造成流域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引起河道淤積,同時由于不合理的采砂、采礦以及占河建房、向河道傾倒垃圾等侵占河道的違法行為,導致河道行洪能力日漸萎縮。對于這樣的河流,應采取清淤疏浚、修建堤防等工程措施來防御洪水。清淤疏浚的目的是要還河流的天然河道,因此清淤的河段要盡可能的徹底且不讓清淤出來的物質再回到河流中。經過清淤修堤的河道,要加強后續管理,避免“前人”清淤修堤之后“后人”跟著破壞。

篇4

關鍵詞:瑞金;春季暴雨;氣象服務;分析

中圖分類號P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671-(2012)022-0092-02

氣象學屬于應用物理學,發展氣象科學技術的最終目的是以氣象知識造福人民。天氣氣候預報的根本目的,就是把預報做出來以后,及時地向決策機關和社會傳輸出去,使得大家提前防范,最大限度的減輕甚至避免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

氣象服務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途徑。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大,氣象災害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和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僅有量的增加,而且會有質的提升,精細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縣(市)級氣象臺站作為氣象部門最基層的機構,如何做好氣象服務,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災害,既是現實的問題,也是亟需不斷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暴雨早就成為研究對象,但絕大部分暴雨研究都是以省市為對象,很少有對縣域范圍的暴雨天氣及其氣象服務進行專門的分析和研究。為做好精細化天氣預報,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縣為對象進行暴雨天氣及其氣象服務分析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瑞金概況

瑞金市是縣級市,位于江西省東南邊陲,贛州東部,東界福建省長汀縣,西連于都,南鄰會昌,北接寧都,東北毗石城。總面積約2 448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轄17個鄉(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9℃,極端最高氣溫40.4℃,極端最低氣溫-6.5℃,年平均日照時數1 607.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 698.2 mm。

瑞金市地處武夷山西麓,境內多山地和丘陵,地勢為東北高西南低。受季風影響,易產生洪澇、高溫干旱、低溫陰雨和冰霜凍害等天氣氣候災害,特別是暴雨洪澇災害。

2暴雨及其危害

2.1暴雨

暴雨是指24小時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達到和超過50 mm的降雨,暴雨經常夾雜著大風。降雨量每日超過100 mm的為大暴雨,超過250 mm的為特大暴雨。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2暴雨的危害

1)漬澇危害。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2)洪澇災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常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越深,淹沒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沖毀房屋建筑、道路、橋梁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

例如瑞金2010年5月14日,受中低層切變線和地面倒槽共同影響出現較大范圍的強降水天氣,過程雨量達到大暴雨量級,并且瑞金近半數鄉鎮出現了大暴雨,以黃柏165.3 mm最大,市區156.3 mm次之,葉坪154.0 mm、武陽149.5 mm、沙洲壩137.2 mm、澤覃137.0 mm、云石山

132.0 mm、拔英100.7 mm,其他鄉鎮大都為50 mm以上的暴雨。隨著系統的東移南壓,市區在02時、06時和07時均出現了1小時30 mm的短時強降水天氣,因路面排水不暢,大部分街道出現二十多厘米以上的積水。此次大暴雨具有范圍廣、強度大、影響嚴重的特點,全市農田受淹面積為54 800畝,倒塌房屋680間,受災人口67 000人,沖毀水利設施280座(處),沖擊毀壞鄉村公路36公里,毀壞鄉村通訊線路1.5千米,毀壞鄉村供電線路2.8千米,直接經濟損失約合人民幣1 065萬元。

3瑞金春季暴雨特點

根據氣象劃分,瑞金3月~5月為春季。春季是播種、水稻移栽和各種農作物發芽生長的重要季節,災害性天氣特別是暴雨帶來的危害非常強大,研究春季暴雨及其危害性,對于減輕和避免暴雨危害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瑞金1958年建立氣象臺站到2011年共54年資料統計得出,3月共有26次暴雨,4月有34次暴雨,5月有61次暴雨。暴雨次數、暴雨雨量及暴雨災害變化情況如圖1。造成春季暴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強冷空氣、冷鋒、暖鋒和地面倒槽等。

4春季暴雨的氣象服務

4.1決策氣象服務

決策氣象服務是為決策部門組織防災減災、應當氣候變化、開發利用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活動。其服務對象是各級黨政機關,目的是在第一時間讓決策部門獲得科學、及時、有決策價值的氣象信息。當預報24小時有暴雨時,以電話、傳真、《專題天氣預報》和《雨情公告》等方式向瑞金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報告暴雨出現的時間、可能帶來的危害和應對建議等。

4.2公眾氣象服務

公眾氣象服務是氣象部門利用電視、報紙、廣播、電話、網絡、手機等手段向社會公眾氣象預報、預警信號等信息,以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等為主要目的的公益。春季是生產最為繁忙的季節,又是天氣多變且對生活影響極大的時候。每天通過電視、政府網站、報紙和廣播等向公眾提供天氣預報,遇有突發氣象災害如暴雨天氣時隨時插播。

4.3專業與專項氣象服務

專業氣象服務是指為經濟社會特定行業和用戶提供的有專門用途的氣象服務。通過氣象服務產品加工和信息技術應用,提供服務產品的針對性和滿足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使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不同生產過程對氣象條件的特殊要求得到滿足,從而達到提高工效、減少消耗和損失的目的。如水庫的水位調度、水庫修復期晴雨天氣趨勢。

專項氣象服務是指針對經濟社會發展而產生的特點服務需求、面向專門項目或特定用戶所提供的具有個性化用途的專門氣象服務,如重點活動組織機構、重大工程建設部門等。

對于專業氣象服務和專項氣象服務,用手機短信、電話、氣象警報系統等方式向特定的用戶提供氣象信息。

5減少春季暴雨危害

5.1提供預報準確率

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設施、各種資料,結合包括韻律模式長期天氣過程預報方法在內的多種暴雨預報方法,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提供暴雨預報準確率,為下一步的氣象服務、防災減災提供專業支撐。

5.2服務的不同,產生的效果不同

針對不同階段的暴雨,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區別情況進行不同的服務,如92年3月,盡管是初春,但因為降水極多,服務的重點在防汛抗洪,因而很好地避免了早汛帶來的危害。而2011年5月,雖然是汛期的重要時段,考慮到后期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大的降水,對專業服務對象,服務的重點是建議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多蓄水。這樣既大大避免了災害損失,又能因勢利導,運用好水資源,

5.3多渠道、多方式地進行氣象服務

暴雨預報出來了,不等于任務就完成了,還應當向更廣泛的受眾傳播,除了向領導、防汛及其他相關部門傳輸外,還應通過電視臺、網絡、手機短信、傳真等進行傳播,以使公眾能提前獲得信息,做好防范。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2010年5月14日,前期的降水量和分布情況很接近,兩天的降水強度也很接近,但2001的降水量是93.6毫米(以下稱過程1),而2010年的降水量是156.3毫米(以下稱過程2),造成的損失卻是過程1比過程2大800多萬元。兩次都提前24小時預報出來了,不同的是,限于當時的條件,過程1,除向領導、防汛、其他相關部門及電視臺傳輸外,沒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向大眾及時把暴雨預報出去,過程2卻不同,除了原有的傳播手段,還通過網絡、手機短信向更多、更廣的范圍傳播,特別是通過手機短信向分布在各個鄉村的氣息信息員暴雨信息,他們及時地把信息向周圍的人傳達,從而使得災害大大減輕。、傳輸方式的改變對減輕災害的影響如圖2。

5.4創新、完善暴雨傳播手段

現在的、傳播手段很多,電視、網絡、手機短信、傳真、廣播、報紙等,可以覆蓋每個鄉鎮,但在災后的調查表明,現在還有不少沒有文化的老人、沒有手機的村民和信號不好或信號覆蓋不到的鄉村不能及時收到氣象信息,不能提早防范。因此,有的、傳播手段上,還需在人口密集的圩鎮增加電子顯示屏、鄉村大喇叭。這樣使得沒有文化的老人、沒有手機的村民和信號不好或信號覆蓋不到的鄉村也能夠及時收到暴雨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建立電子顯示屏、鄉村大喇叭,點多面廣,所需經費多,工作量大,涉及多個部門,還需花大力氣去解決。

6小結與建議

瑞金春季暴雨的次數、總雨量和總損失隨著月份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關關系。

暴雨預報做出后,針對領導、職能部門和社會公眾,跟根據他們的需求不同,提供不同的氣象服務。

通過網絡、手機短信向更多、更廣的范圍傳播暴雨信息,創新、完善暴雨傳播手段,在現有的、傳播基礎上,增加電子顯示屏、鄉村大喇叭。

參考文獻

[1]馬鶴年,沈國權,阮水根,等.氣象服務學基礎[J].氣象,2001.

[2]李華,郭迎春,陸大春,等.全國氣象部門縣局長綜合素質輪訓講義[J].氣象,2010.

[3]汪勤模.氣象萬千,暴雨[J].暴雨災害,2002.

[4]江虹.2003年淮河暴雨期大氣水汽輸送特征及成因分析[J].暴雨災害,2007,26(2):118-124.

篇5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防汛抗災責任

落實責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各區(市、縣)政府和市政府有關工作部門要嚴格按照市政府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見落實好責任,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思想到位、職責到位、工作到位,確保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找、事情有人做。要嚴肅防汛紀律,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因工作不到位甚至失職瀆職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二、切實做好水庫水電站安全度汛工作

各級各有關工作部門要加強對水庫(水電站)洪水調度運用管理的監督、指導和檢查,認真落實病險水庫和在建水庫(水電站)的安全度汛方案和措施。水庫(水電站)管理單位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運行水位。要加強在建水利水電工程、病險水庫和位置重要的山塘的安全度汛工作,強化24小時巡查制度,對各種險情及安全隱患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搶護、早排除。要根據每個蓄水工程的具體情況安排和調度水位,有險情和安全隱患的水庫(山塘)要空庫運行,帶病水庫要低水位運行,以做到萬無一失,確保水庫水電站不出現垮壩。同時各類蓄水工程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多蓄水,為后期少雨時段提供必需的生產生活用水。

三、切實做好山洪災害的防范工作

近期我市降雨頻繁,土壤含水趨于飽和,再遇強降雨易誘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因此,各級各有關工作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并在完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的基礎上加大巡查除險工作力度,重點加強學校校舍、工礦企業、施工區域、交通干線等重要部位和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防汛安全隱患排查。一旦出現洪澇災害征兆,要在第一時間預警并轉移受威脅地區群眾,確保人員安全,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會后,相關工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市政府的安排迅速組織排查,排查工作要深入扎實,發現險情及安全隱患要及早報告,及時處置,必要時可啟動相關的應急響應。

四、切實加強江河堤防安全度汛工作

各級各有關工作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我市山區河流特點是坡降大,洪水來得快,去得也快,沖刷破壞作用非常強,極易形成山洪、泥石流、滑坡。因此要加強預報預警,強化各類江河堤防的巡堤查險,一旦發現險情,要及時向上級報告,并組織力量進行搶險救災。水庫及相關工程防汛責任人要在險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險情,并對自己負責區域防汛工作做到心中有數,處置險情時要聽取專家意見,確保搶險措施科學、及時、有效。

五、切實做好城鎮防洪和內澇積水的防范工作

各有關工作部門要抓緊排查我市城鎮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和非工程體系存在的隱患和薄弱環節,查找工程險點和工作漏洞,針對存在問題及時采取除險和補救措施。要逐一復核排澇工程的防洪能力,抓緊對市區排水管網、河道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排澇暢通,同時安排充足的抽排機泵和搶險人員進行作業,將內澇積水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河道管理部門要加強警戒,增大河道巡檢和日常的管護力度,確保河道上的翻板壩能正常開啟,同時要做好沿河兩岸的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六、切實加強防汛值班和災害預報預警工作

篇6

并就下一步工作進行布置,下面我把全市的雨情、水情、災情以及防汛抗洪救災行動情況通報一下。最后請郭市長作重要講話。

一、關于雨情、水情、災情

(一)雨情。7月15日8時至今天8時。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121毫米,降雨集中在淮河南部山區,暴雨中心位于浉河、竹竿河、寨河、史河及潢河上游,最大點雨量定遠店站304.5毫米,88個雨量報汛站中降雨超過100毫米的站47個,超越200毫米的站17個,超越300毫米的站2個。特別是7月16日夜至17日凌晨,市發生了集中降雨,全市平均降雨61毫米,暴雨中心位于淮南山區,其中,雞公山李家寨區域降雨接近50年一遇標準。

(二)水情。受此次強降雨影響。中心城區發生內澇,河道、水庫水位陡漲,淮河及主要支流發生較大洪水,潑河、五岳、老鴉河、洪山和龍山5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相繼開閘泄洪,暴雨區局部小型水庫溢洪。淮河干流大坡嶺站17日22時出現洪峰水位102.61米,超保證水位2.61米,相應流量2280立方米/秒;息縣站于今日5時出現洪峰,最高水位40.16米,低于警戒水位1.34米,相應流量為351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河道竹竿河竹竿鋪站、潢河潢川站、史灌河蔣家集站相繼出現洪峰。預測淮濱站將于7月20日8時出現洪峰,最高水位30.10米,超警戒水位0.60米,最大流量3400立方米/秒。

(三)災情。此次降雨歷時長、強度大。造成山區山洪爆發、山體滑坡、局部水庫溢洪、山區河道水位陡漲、低洼地區民房進水、局部群眾被洪水圍困。截止7月18日18時,據初步統計,全市受災人口310025人,緊急轉移安排人口39265人,因災死亡人口5人,倒塌居民住房516戶1159間,損壞房屋3619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4073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114萬元,其中農業損失3476萬元,家庭財富損失1742萬元,基礎設施損失11698萬元。災情在進一步核查中。

二、關于防汛抗洪救災行動情況

(一)高度重視。市四大家領導多次深入沿淮各縣、防汛重點地段和分包責任區域檢查指導,周密布置應對暴雨洪水的各項工作。省軍區、省水利廳、省防辦負責同志深入我市沿淮險工險段,就如何做好防汛工作提出了要求。各縣區、市直各部門積極行動,做好抗洪準備。市防辦加強了對防汛值班工作的抽查和督查,四次行文下發關于做好防范強降雨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領導批示,切實做好各項應對準備工作。

(二)科學調度。市委、市政府、市防指積極應對,及時下發《關于認真做好強降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關于立即行動起來迅速開展防汛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市防汛、氣象、水文等部門及時汛情、氣象、雨情、水情等信息,為防汛抗洪提供科學依據。17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了中心城區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緊急會議、全市防汛抗洪視頻緊急會議、市防指成員會議,王鐵書記、郭瑞民市長對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各級各部門組織人員對山區、城區、水庫、河道進行“拉網式”排查,充分做好迎戰大洪水的各項準備,確保平安度汛。

(三)深入一線。王鐵書記、郭瑞民市長等市領導和軍分區負責同志深入防汛抗洪一線,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新縣、雞公山管理區在災情發生時,縣區主要負責同志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有效組織指揮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損失。各縣區、各部門特別是市防指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堅守崗位,組織指揮防汛抗洪,做好迎戰更大洪水的各項準備。

(四)以人為本。全部安排妥當,并妥善安排好他吃、喝、穿、住、醫等生活問題。對5名因災死亡群眾正積極穩妥的做好善后工作。市民政局組織了5個災情調查工作組,深入災情較重的鄉村,指導做好災情統計上報工作。

市防汛搶險救災工作調度有方,整體來看。運轉有序,搶險有效,救災及時,但也流露出防汛工作中存在問題和不足,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思想重視不夠到位。主要是領導重視不到位,還存在麻痹和僥幸心理,突發洪澇災害時主要負責同志沒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分管負責同志情況不明,組織不力,行動緩慢,不能有效地實施搶險救災。二是準備工作不夠充沛。有些地方和部門在暴雨洪水發生前,沒有對轄區的防汛情況充分地了解,防汛搶險的人員、物資、器械上準備不足,針對性不強,發生險情時束手無策,缺乏有效地應對措施。三是災情報送不夠規范。一些地方對洪澇造成的災害認識缺乏,掌握信息不準確,存在災情信息遲報、漏報和多頭上報的問題,造成工作主動。四是執行命令不夠堅決。主要體現在河道采砂管理上,汛前,市防指多次下發明傳電報要求撤離河道行洪區人員,清理和固定采砂船只,有的地方執行不力,多處采砂船被洪水沖下,對水利工程、水文設施及河道橋梁構成直接破壞,平安行洪問題比較突出。

三、關于下一步工作

近幾日的降雨,當前正值我市防汛的關鍵時期。已使土壤飽和、河道底水抬高,開展搶險救災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被洪水沖毀工程也尚未得到修復。從剛才市氣象局宋德強局長的氣象形勢分析來看,市19日至21日仍然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同時,市南部山區目前是一有雨情就有險情,淮河即將迎來第一次洪峰,防汛抗洪工作十分艱巨。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防汛抗洪的嚴峻形勢,把防汛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的各項準備,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各級防汛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一要認真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這是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切實做到組織、管理、預案、隊伍、物資“五落實”

及時預測預報和發出預警,二要切實強化預測預報預警工作。各級防汛、氣象、水文、國土資源部門要密切監視天氣、雨情、水情變化。掌握防汛抗洪工作的主動權。

采取定領導、定人員、定堤段、定責任的方法,三要加強河道堤防的防守。各地要組織力量。加強對河道堤防的防守,尤其單薄部位和險工地段,要高度警惕、科學防控、專人專責、晝夜巡查,及時排除各類險情和隱患,確保度汛平安。

不得隨意超汛限水位蓄水。要認真處置好水庫施工與安全度汛的關系,四要著力做好水庫平安度汛工作。要依照規定加強水庫的調度運用。落實病險水庫的平安度汛方案和措施,確保水庫平安度汛。

要汲取教訓,五要做好山洪災害防御工作。這是一個薄弱環節。大力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做到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特別是要充分做好群眾轉移準備,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平安。

各地要依照李水副市長的布置,六要加強鄉村防汛工作。這是防汛工作中的一個重點。切實抓好城鎮防洪工作,全力保證鄉村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保證防汛信息渠道疏通。特殊時期要實行每日抽查制度,七要強化值班制度。要加強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下一步要重點抽查各縣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在崗在位情況,抽查市防指各單位行動情況以及市直有關部門的準備情況,下發通報。

第一時間把汛情、險情和災情向上級防汛、民政部門演講,八要嚴格汛情、險情和災情上報制度。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規定。特別是災情,不得遲報、漏報、瞞報和越級上報,民政救災與防汛、農業等部門要密切協作,統一數據,一個途徑,重大險情和災情要及時處置、及時上報。

篇7

關鍵詞: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農業產量;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2日

一、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的氣候現象,會導致太平洋中東部以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發生頻頻洪澇災害,同時也會導致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發生嚴重干旱。對于中國來說,在厄爾尼諾發生時,由于全球氣壓場和經向環流的減弱,首先造成冬季北方極地大陸氣團南下的勢力變弱,經常影響中國的冬季風也就相應變弱,冷鋒過境減少,出現暖冬、少降水的天氣;其次是夏季,由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減弱,造成夏季風勢力變弱,北上的速度變緩,南方的江淮等地多雨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出現洪澇災害。1998年的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的。

二、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各地區天氣的影響

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15年夏季中國南方共出現18次暴雨過程,總體來說,南方地區降水偏多,其中長江下游地區大約超過2成以上,局部地區超過5成。夏季,華北大部、西北東部、東北西南部、黃淮西部和東南部等地降水量明顯減少2~5成,造成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寧夏等地夏旱嚴重。

有專家預測稱當年冬季會出現“暖冬”,然而受西伯利亞寒潮影響,2016年1月份中國大部分地區受極冷空氣影響,氣溫降幅達到10~15攝氏度,南方出現大范圍雨雪,貴州、湖南等地出現凍雨,浙江局部地區出現大暴雪天氣,極寒天氣持續十多天。

2016年,雖然臺風登陸姍姍來遲,強度卻不容小覷。自2016年7月9日起“尼伯特”到10月21日登陸的“海馬”,陸續6次臺風來襲,對我國西南沿海城市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同時,7月19日受厄爾尼諾影響,導致河北省邢臺地區短時強降雨,至20日16時,邢臺市平均降水達到167.7毫米,臨城上圍寺最大降水量達到673.5毫米,沙河、內丘、臨城、邢臺市區、邢臺縣、隆堯、南和多地出現350毫米以上降水量。這次強降雨歷時長、強度大、面積廣,對邢臺地區的農業及城市建設造成重創。

三、厄爾尼諾現象對行業經濟的影響

(一)對旅游業的影響。呼倫貝爾完善冬季旅游景區建造,打造精品路線,富有民族風情特色的少數民族節日作為旅游熱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欣賞。2016年1月份的世紀寒流使內蒙古地區氣溫降至零下47℃,與往年相比,罕有前來欣賞呼倫貝爾冬季美景的游客,并且大部景區大都因罕有游客而暫停營業,當地開旅館、飯店的村民也因此只能關門歇業。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樂園正式開園,迎來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為上海起到激活作用,使上海經濟發展迸發出更大的活力。然而,暑期正值旺季的上海迪士尼游樂園也因2016年7月9日登陸的“尼伯特”而不得不暫停戶外景點。同樣,9月14日中午12時廈門市21家A級景區因莫蘭蒂臺風全部關閉,同時涉及258個旅行團的3,000多人行程取消或者改簽。臺風過境后,廈門多數景區可謂滿目瘡痍。以古龍醬文化園為例,古龍醬文化園的迷宮景觀被毀,古早醬缸大量破損,大量醬油半成品流失,總損失預計在1,500萬元左右。而同安影視城樹林綠化基本無存,大門、牌坊景觀被刮倒,直接損失預計在400萬元左右,間接損失約為100萬元。

由于極端天氣,不少景區考慮到游客游玩時的安全問題不得不暫停營業,例如暴風暴雨天氣,一些山區風景區就會選擇封山,禁止游客攀登游玩;游樂場的娛樂設施也不得不停止運行。并且,在這些極端天氣影響下,游客就會放棄出行計劃,景區游客數量驟減,如果繼續營業,所獲得的經濟收入遠遠達不到為了維持整個景區正常運營所需要的支出。同時,具有破壞性的極端天氣可能會對旅游景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對旅游城市來說是毀滅性打擊,其經濟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

可見,對于以旅游產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來說,極端天氣在不同季節對城市的經濟影響也是不同的,特別是在旅游旺季時段,極端天氣的發生會導致游客數量銳減,從而造成該地區全年經濟數據的大幅度下滑。同時,一個地區的旅游產業同時會帶動當地的賓館住宿、飲食娛樂、公共交通等行業的收入增長,所以在極端天氣影響下,城市其他產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對工業的影響。“莫蘭蒂”造成了廈門電網毀滅性的破壞,除了有三座220千伏的大型鐵塔被吹倒之外,還有一座500千伏的高壓鐵塔攔腰斬斷,這也造成全市的大面積停電,廈門市供電公司當即從福建全省調集了大批人力修復電路。但由于樹木倒伏、交通受阻,完全修復消耗了很長一段時間。由于電網破壞,地區工廠被迫停止生產作業,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容小覷。

同時,受臺風天氣影響,不僅陸路運輸受到影響,海運、航運交通都被迫停運,或者由于冰雪天氣導致高速封路,工廠原材料、產品等運輸由此受到影響,被迫延遲生產或者改變生產計劃,這對工業制造產業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

(三)對農業的影響。新聞報道:大風暴雨導致部分地區農田受淹,中晚稻出現倒伏,葡萄、柚子等果樹出現落果甚至倒伏,綠化樹被連根拔起,設施大棚受損嚴重,農業經濟損失較為嚴重。2016年夏季以來,多起臺風以及邢臺7?19洪澇災害對當地農業生產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毀壞,對該地農業產量以及經濟收入造成嚴重損失。

四、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相應建議

(一)將協整理論運用到評估氣象因子對行業的影響。根據協整回歸方程和誤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的結果,可以得到氣溫對行業的長期以及短期影響,學習并運用該方法對今后項目的開展有重要意義。

(二)將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引入氣候(氣象)要素對社會經濟生產的影響的敏感性定量分析,可以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受氣象條件制約的敏感性。將氣候因子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構建一個關于氣象-經濟敏感性的模型,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敏感性評估。

(三)通過分析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路徑,可以在未來預測氣象對于各產業會產生的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防范、搶救措施,避免受到較大的經濟損失。氣象學在研究領域已經取得很大成就,現今我們則更需要將其研究成果與經濟領域結合起來,推測各種氣象狀況會對社會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規避風險,幫助促進中國經濟更好地發展。

五、農業應對措施

(一)優化我國農業種植制度。優化種植制度是適應氣候變化最重要的且能立竿見影的技術手段。利用我國長時間序列的氣象觀測數據,分析我國以及我國不同區域的氣候變化趨勢,分析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可能影響,分析當前氣候變化和未來氣候變化對光、熱、水資源重新分布和農業氣象災害分布格局的影響,充分利用氣候變化帶來的熱量資源增加、復種指數增加等優勢,規避高溫熱害、干熱風、干旱等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因素,進而改進作物布局,科學的優化種植制度,減緩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保證糧食生長的高產穩產。

(二)優化作物種植結構。優化作物種植結構可以趨利避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而規避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合理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可以減少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由于我國氣候類型多樣,應該開展適應當地氣候變化的作物種植結構研究,優化種植結構,研究和探索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種植結構,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農田基本建設。開發高效灌溉和節水技術,擴大灌溉面積;強化綜合防治氣象災害的工程設施建設,科學地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從而增強農業的生產能力和抵御災害風險的能力。

(四)發展現代生物技術,選育抗逆品種發展生物技術是重要的應對策略。選育適應氣候變化的新品種。要加強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術、抗御逆境等生物控制技術開發,培育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作物品種是最根本的適應性對策之一。然而,作物育種周期較長,需要長期持續的研究推進。

主要參考文獻:

[1]翟盤茂,余榮,郭艷君等.強厄爾尼諾過程及其對全球和中國氣候的主要影響[J].氣象學報,2016.74.3.

篇8

關鍵詞:氣象;農作物;生長;影響

中圖分類號:S5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某市位于中緯度偏南的晉西黃土高原上,該地區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大約在120~170d,年平均氣溫在9℃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0h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450~550mm之間,降水集中,雨熱同期,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但身居內陸和黃土高原的影響,使得該區的氣候變化明顯,各項氣候因素差異大,溫度、濕度、光照、熱量、降水等季節和年度變化大,使得該區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的影響,各項氣象災害的頻發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導致農業減產。因此,研究氣象對該區農業的影響,就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研究該區氣候變化的特點和各項氣候因素的差異性特征,就有助于該區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促進農作物更好生長,更好的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

一、氣象環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一)溫度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當前,溫室效應加劇,氣溫升高,高溫熱害將是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研究得出,在農作物的生育期,氣溫每升高1℃,睡到的生育期日數就會縮短1周左右,冬小麥的生育期日數就會縮短2周左右,從而就會導致植物光合作用不足,物質和能量積累不夠。

氣溫升高,導致農作物的生育期縮短,生長量大幅度減少,有可能抵消全年生長期的延遲作用,但這僅僅是一個有利方面,更多不利方面還在凸顯:氣溫的升高影響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的積累;氣溫的升高,蒸發量的加大,抑制了農作物對CO2的吸收,影響了光合作用的進度和強度;氣溫升高,使得農作物受到高溫的威脅,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同時,高溫還有可能導致土壤中的有益因子和肥料成分的分解和流失,使得農作物的營養不足,呼吸消耗作用增加。高溫還有可能使得植物生長發育時間縮短,導致果實或是顆粒不飽滿,氣溫升高或是增暖導致旱澇災害日益頻繁,也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給農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日照時數的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

日照時數的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主要體現為日照時數減少,光照不足會導致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下降,使作物積累的養分減少,發育受挫,還會使病蟲害增加,最終導致作物減產。對于棉花而言,習慣于較強光照,在晴天強烈光照少時對棉花的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都十分不利,再加上夏季的雨水較多,更容易造成蕾鈴脫落。

(三)干燥少雨對農作物的影響

降水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水資源王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氣降水、土壤水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氣降水是最主要的水資源來源,直接影響了農業的發展和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同時,我們農業生產大部分要靠灌溉,隨著水資源的減少和水資源的污染,使得農業用水問題日意突出,據統計,我國灌溉作物,小麥、水稻水分每減少1/100,糧食將減產90億t,將對我國糧食產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四)大風災害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大風造成的災害是由風的壓力造成的,還往往伴隨著暴雨、冰雹等災害。在大風災害的影響下,農作物的受害程度受密度、株高、行向、風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風可以使農作物的幼苗折斷枯死,開花期遇上大風會影響授粉,成熟期遇上大風會使作物的植株出現倒伏、折斷的情況,還會吹掉果實。另外,大風會使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發,從而加重干旱。大風能夠使農作物葉片表面的水分加快散失,在干熱條件下,會加大農作物的耗水量,使作物的根部吸水不足,嚴重時可能會造成作物枯死。大風也會破壞農業生產設施,影響農事活動,傳播病蟲害,擴散各種各樣的污染物,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二、對農業氣象災害應對手段的探究

(一)針對性災害防御措施

1.干旱防御

加強干旱預報預警,開展土壤墑情監測,建立與旱災相關的氣象資料和災情數據庫,對干旱災害高風險區,實現旱災的及時監測預警服務。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重視水利工程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加強防旱植被建設,因地制宜推廣耐旱作物或樹種的種植。

2.暴雨洪澇災害防御

加雨預報預警,根據暴雨預報及時做好暴雨來臨前的各項防御措施。完善防洪工程建設與防洪應急避險措施。重視農田排澇管理工作,加強農田排澇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如遇洪澇災害應當及時做好排澇工作。

3.低溫冰凍的防御

做好低溫冰凍預報預警,及時做好應對低溫凍害的工作,積極采取科學防凍措施。例如,選擇培育能夠抗凍抗寒的良種,提高農作物抵御低溫冰凍能力。

4.大風防御

加強大風監測預報預警。氣象部門應做好大風監測預報,在接收到大風預報或預警信息后,及時科學地加固棚架及現代農業設施。建設農業產業、農業設施等必須依據氣象部門對大風災害風險區域的劃分進行規劃,同時,努力推廣建設果園、花卉、苗木等園區防風林帶,以此對大風進行有效的抵御。

5.光照長度及強度

植物對晝夜長短的這些反應,稱為光周期現象。植物按光周期反應的分類:(1)短日照植物:只有在光照長度小于某一時數才能開花,如果延長光照時數,就不開花結實。(2)長日照植物:只有在光照長度大于某時數后才能開花,如果縮短光照時數就不開花結實。(3)中性植物:這類植物開花不受光照長度的影響,在長短不同的任何光照下都能正常開花結實。一般認為不少長日照和短日照植物都能開花,不過當光照延長或縮短時,二者的發育有的加快,有的卻延緩。

光照強度對植物的光合作用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光照強度范圍內,光合作用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過一定的光照強度以后,光合作用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再增加了,這種現象稱為光飽和現象,這個光照強度就是臨界點,稱為光飽和點,在光飽和點以上的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不再起作用。栽培的農作物多屬喜陽植物如水稻、小麥、花生、玉米、棉花等,由于喜陽植物的光飽和點較高,所以植物對太陽能的利用率也較高,生產潛力較大。不同植物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同,光照過強或不足都會引起植物生長不良,產量降低,甚至出現過熱、灼傷、黃化、倒伏等導致死亡。

(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

為提高抗災減災水平和農業應變能力,需要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強對節水農業及科學灌溉農業的研究、推廣和應用,需要研制農業生產新工藝,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另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旱排澇能力,完善灌溉體系,開發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加強固化防滲,加強防治自然災害的工程設施建設等措施,對增強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以及防御自然災害等具有重要意義。

(三)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和種植制度

調整農業結構就意味著要針對未來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有計劃地改進作物的品種布局。這就需要培育和選用抗旱、抗高溫和低溫等抗逆品種。運用穩產增產和防災抗災的措施預防出現不良現象的農業。在調整種植制度時要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等因素與氣象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展對防御氣象災害和利用農業氣候資源的研究。

(四)發展生物科技,選育適合氣候變化的作物新品種

為取得重大的突破和進展,選育優良品種需要加強生物技術、光合作用、抗御逆境等方面的技術開發和研究,以提高人們適應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影響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農技推廣體系,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

結束語

氣象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合理布局,有效的減少氣象對農作物帶來的危害,提高氣象災害的處理能力,為我國農業生長的穩定性與糧食安全創造必要前提。

參考文獻:

[1]孔繁波.氣象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J].北京農業,2014,03:170-171.

篇9

說到寒流,前些日子大洋彼岸的美國可以說是刻骨銘心,身形頎長、如幽靈般的冰凌綿延千里,刺骨的寒風讓每一個人都無法抬頭,寒流如此肆虐,卻是為何?有氣象組織專家表示,極地渦旋南下是造成此地極寒天氣的主要原因。

所謂極地渦旋,是活躍在極地高空的大規模冷性氣旋,在通常情況下,其影響范圍僅限于極地和高緯度地區。但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北極地區升溫比其他地方更為嚴重,由此極地與中緯度地區的溫差便縮小了,這減弱了極地高壓對極地渦旋的控制能力,導致極地渦旋向中緯度地區“游走”。而這一切反映在天氣上,便是寒冷氣流入侵中緯度地區,并造成了大范圍的氣溫驟降和暴風雪災害。

可別小看了這極地渦旋,在短短的兩周時間,極地渦旋帶來的嚴寒天氣已導致16人死亡,全美超過30個州了寒流預警,近萬架次航班被取消,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50億美元,就連動物園里素來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熊,也因為這刺骨的嚴寒而乖乖躲進了屋里,由此可見極地渦旋的威力。

盡管極地渦旋肆虐,但從其成因來看,極地升溫才是隱藏于表面之下的誘因。反常天氣現象的出現,與近年來極地氣候的變化有著分不開的關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13年的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階段性報告也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全球出現干旱、臺風、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的可能性和頻率正在增加。

狂風大作為哪般

大西洋一側是冰封千里的美國,而在另一側的英國,卻是強風暴雨,風速甚至達到了130千米/時,所過之處,橫掃一切。如此狂風,造成了至少8人罹難,同時也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航班延誤;隨之而來的暴雨更讓英國多地變澤國。毫無疑問,在大自然憤怒的背后,卻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近年來,隨著溫度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水的蒸發能力增強,這嚴重影響到了大氣的環流,進而影響高低壓、上升下降氣流等的空間分布。因此,很多地區的小區域氣候也為此受到影響,造成降水頻率、強度和分布的變化。具體來說,由于大氣蓄水能力的增加,因此降水發生時的可用水量也就大大增加。這樣的結果就是,一旦降水過程被觸發,降水的強度也大幅增加,因此極易造成洪澇災害。但與此同時,由于蒸發過程的增強,原本干旱的地方很可能會變得更加干旱。

除了飽受著狂風驟雨煎熬的英國,在太平洋上的菲律賓也難逃一劫,在2013年11月的那場浩劫中,臺風“海燕”帶給菲律賓致命的一擊,350千米/日寸的登陸風速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的登陸時風速最高的熱帶氣旋。其猛烈的風力及引起的大規模風暴在菲律賓中部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臺風所過之處一片狼藉,原本富足安逸的漁村,剩下的卻僅是瓦礫與破碎的木板。

無論是冰封干里抑或是狂風怒吼,多多少少還只是大氣循環的一部分。伴隨熱帶氣旋的風暴在造成人員財產損失的同時能夠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地區,而極地渦旋同樣可以保持冷空氣在極地區循環。但之前肆虐在神州大地的霧霾天氣卻多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霧霾層層因何故

2013年,隨著入冬,我國中東部地區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原本萬里晴空,如今卻籠罩在晦暗的薄紗之中,整個城市都躲在濃濃霧霾后,如同海市蜃樓。而汽車排放的尾氣、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廢氣、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的揚塵,無一不是霧霾背后的元兇。而在這個冬天,在部分地區由于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層,這好比一個籠罩在城市上空的玻璃罩子,使得大氣層低空的空氣垂直運動受到限制,空氣中懸浮微粒難以向高空飄散而被阻滯在低空和近地面,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霧霾現象。

霧霾雖然不如嚴寒與狂風那般具有驚人的破壞力,但由懸浮顆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和交通系統癱瘓依然不容小覷。

攜手共遏極端天氣

面對如此之多的極端天氣,雖不必杞人憂天,但我們也必須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人類雖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對自然做出了某些干預,但愈演愈烈的極端天氣很難說與人類活動毫不相關,對于自然,我們始終需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篇10

    這次全縣防汛工作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第一次全體會議和盛市防汛辦主任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分析我縣防汛工作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任務,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全縣廣大干部群眾,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超前謀劃,周密部署,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安全度汛。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講三個方面意見。

    一、居安思危,充分認識我縣防汛工作面臨的形勢

    眾所周知,我縣是一個洪澇災害多發的縣份。據水文資料分析,**縣洪水發生的頻率基本上是四年左右一次。但是,自1995年以來,我縣降雨持續偏少,經歷了建國以來少有的干旱年份。由于連年抗旱,人們的防汛意識有所淡化,對可能發生的汛情不同程度的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事實上,從今年的氣象分析預測和我們現有的基礎設施狀況看,今年我縣防汛形勢依然嚴峻,防汛任務仍然繁重。

    (一)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江河水庫發生洪水的可能性。根據氣象水文部門前期對北半球大氣環流、太平洋海溫嘗全國區域氣溫等級等物理因子的綜合分析,今年我國部分地區氣候反常,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一些地方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比較大。據預測:今年華北至東北夏季將出現降雨偏多情況,我省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澇災害。預計第二松花江可能發生中等偏大以上洪水,東遼河、飲馬河、伊通河可能發生中等洪水,豐滿、新立城、石頭門水庫可能發生中等或中等偏小洪水。我縣已連續9年沒有發生洪水,無論從概率論的角度還是從大陸性氣候的特點上看,今年發生大洪水、大旱轉大澇的機率都存在。

    (二)局部暴雨災害的突發性始終存在。幾年來,雖然我縣持續干旱,未發生外洪,但局部突發性暴雨災害始終存在,而且成災時間非常短,防御難度很大。XX年6月19日我縣北部突發暴雨,造成三盛玉鎮、小城子鄉、黃魚圈鄉、青山口鄉等15個鄉鎮,98個村,590戶,1770間房屋受災,沖毀小水庫1座、縣級公路6處、農道橋50座,農田受災面積5萬多公頃,其中雹災面積近80公頃。XX年8月7日,黃魚圈鄉降雨66毫米,八里營子村東山發生泥砂流,沖倒房屋12間,耕地淤積100公頃,地面平均淤深1.5米。~年7月27日,**鎮突發暴雨,造成街道雍水,4處居民區部分住宅進水。今年6月份,我縣降雨頻繁,而且時空分布不均。因此,對局部暴雨災害的突發性,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加強防御。

    (三)防洪基礎設施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多年來,我縣的江河、水庫塘壩和澇區,盡管做了很大努力進行治理,但江河防洪標準偏低、工程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還有不少險工險段和病險水庫。全縣一江兩河堤防土方工程仍有許多欠賬,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河道塌岸嚴重,三條主要江河堤防現有險工險段53處,長20.58公里;境內四座大中型水庫,僅有太平池、共青團和兩家子水庫做了部分除險加固,頭道崗水庫仍在帶病運行。小型水庫塘壩多為半截子工程,設施不配套,隱患多;澇區48座電排站,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建成的,設計標準偏低,設備陳舊老化,個別已經不能運行。尤其是1996年以來新建的12座電排站和治理的河道險段工程都未經受過大水的考驗。這些都充分說明,我縣的防洪標準還不高,除澇體系還不完善,現有防洪除澇工程還不具備抗御較大洪澇災害的能力。

    今年是我縣改革和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百姓增收、財政增強的任務十分艱巨,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意義重大。全縣各級干部對防汛面臨的嚴峻形勢要有清醒的認識,對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掉以輕心,決不能麻痹大意。要以對**的百姓負責、對**的事業負責、對自身肩負的職責負責的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防汛的各項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立足主動,扎實做好防汛的各項準備工作

    “建重于防,防重于搶,未雨綢繆,主動防御”是我們一直堅持的防汛原則。本著這一原則,根據國家防總和盛市防汛辦主任會議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今年防汛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繼續以除內澇為中心,以防外洪為重點,突出科學和效益意識,實現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努力使洪水資源化。總的目標是:立足防大汛、抗大洪,確保江河、水庫、澇區、城鎮和主要交通干線的防洪安全,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圍繞這一思路和目標,要切實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搞好澇區溝道清淤和電排站檢修,保證排水順暢

    我縣共有八片澇區,是今年防汛的重點。洼中高、開安、華家、鮑家、萬金塔和北江6個澇區是今年防汛的重中之重。這些澇區雖經多年治理,但工程標準低、不配套、設備老化、破損嚴重等問題依然存在。今年我們必須加大澇區修險力度。一是交叉排水溝上的所有道口,在主汛前一定要挑開,達到排水暢通。二是受益鄉鎮要將所轄的排水溝和林路溝進行徹底清淤,使干溝通支溝、支溝通毛溝、毛溝通壟溝,達到水流無阻的標準。尤其是華家澇區的公路排干、馬場站排干末端以及獾子洞排干和黃江排干,必須徹底清理好,任何地方不準出現阻水現象。三是洼中高澇區部分電排站的排水干溝,淤積嚴重,有關鄉鎮、場必須將其清理好。四是松城引水渠道26座排水涵洞,所在的鄉鎮一定按要求搞好清淤,達到排水暢通的標準。五是由于多年的干旱,原有的排水溝和滯洪區已被開墾種地或圍起來養魚,一旦降雨,水將無處可排。今年各有關鄉鎮要徹底清除,使之不得阻水。六是全縣已建成的48座電排站,各鄉鎮必須盡快檢修好,達到合閘出水標準。目前,從設備運行情況看,無論是原有電排站,還是新建電排站,都暴露出許多問題。尤其是老雁坑、東排木、王家、于家、范太好和xx家子電排站問題比較多,有關鄉鎮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七是燒鍋鎮的丁家窩卜電排站要抓緊完善配套設施,確保正常降雨情況下不出現澇地現象。總之,各鄉鎮要本著“自己站、自己用、自己管、自籌錢、自維修”的“五自”方針,抓緊時間,認真檢查維修,確保汛期正常運行,發揮排水除澇作用。

    (二)抓緊維修加固江河堤防的險工險段,保障度汛安全

    一是抓好松花江堤防的除險加固。松花江堤防多為砂基砂堤,主要問題是堤前塌岸、堤后滲水,現有險工險段18處,長達10公里。靠山鎮境內的二道溝和姚家屯山下2處塌岸,今年要修磯頭群,用于挑流,并在塌岸段各備6000條編織袋和一定數量的8號鐵線,大水到來時要掛柳防沖;尹家店下段、小尹家店下段和尹家店2號鎖壩3處塌岸要備足8號線、木樁和樹頭,大水時采取坐囤固岸或掛柳防沖的措施;已完工的丁字堤等11處護岸、長溝子等14處護坡、燒鍋營子等6處涵洞、一處堵截和一處鎖壩共33處新建工程,要設專人看護好;正在施工的宋家屯護岸工程,要嚴把質量關,加快施工進度,力爭主汛前完成。另外,二松堤頂有的已形成車轍,嚴重積水,青山、黃魚圈和小城子3個鄉鎮要抓緊組織群眾進行維修,達到堤頂不積水的要求。

    二是抓好伊通河堤防的除險加固。伊通河現有險工險段20處,長約5公里。重點險段有旱河閘、小鋪、新開二社、三家子、**東大橋南和鐘家溝塌岸,其中,旱河閘、小鋪和**東大橋南3處塌岸險段,已于97、98兩年做了臨時度汛處理。今年沿河的前崗和**鎮等有關鄉鎮,要維修加固好原有度汛工程,并備足搶險物資。尤其是旱河閘的閘底已部分被水淘空,前崗鄉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應對措施。新開二社塌岸所在的前崗鄉、三家子塌岸所在的濱河鄉要在水利部門的指導下,修好磯頭群,以保護堤防不出問題。

    三是抓好新開河堤防的除險加固。新開河現有險段15處,長近6公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河道狹窄、穿堤建筑物多、隱患大。重點險段有順山卜閘東涵洞、順山卜閘東塌岸、五間房涵洞、林家橋南北塌岸和崔家橋塌岸等6處。順山卜閘東涵洞,今年要備足土料、木樁和編織袋,大水到來前全部堵死,以防外洪入侵。順山卜閘東塌岸要維修好原有的磯頭群,重要險段要另外加磯頭。五間房涵洞是五間房屯排水的唯一出路,現已堵死,龍王鄉要把此處險段作為重點,設專人看護,并設臨時排澇站。林家橋南北2處塌岸,開安鎮和龍王鄉已在XX年做了處理,今年要維修好原有的度汛工程。崔家橋塌岸雖然1997年進行了裁灣,但回水沖刷左岸,威脅堤防安全,龍王鄉要組織人力維修好原有的磯頭群,遏止塌岸發展。

    另外,未列入重點的險工險段,各有關鄉鎮也要根據實際,抓緊搶修加固。希望各鄉鎮一定要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爭取一次性除險達標,在主汛前完成搶修任務。

    (三)加強水庫塘壩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防洪安全

    我縣共有水庫塘壩64座,大部分是病險庫,有的還是“頭頂盆”,一旦潰決,會給下游地區造成毀滅性災害。水庫所在鄉鎮要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逐庫檢查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尤其要落實領導包庫責任,落實搶險人員、物資和設備,落實下游群眾轉移預案,加大防范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一是確保省防汛指揮部調度的水庫安全度汛。對于由省防汛指揮部直接調度的太平池水庫及順山卜閘,太平池水庫管理局要檢修好備用電源,并備足發電用油,檢修好閘門,保證啟閉自如。李大笸籮橋柵右岸引橋已被沖毀,太平池水庫管理局要將攔污柵全部提起,并派專人撈雜草,以利洪水通過。對于太平池水庫其它工程,太平池水庫管理局也要設專人看護和管理,有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度汛。

    二是確保市防汛指揮部調度的水庫安全度汛。對于市防汛指揮部調度的頭道崗、共青團、兩家子3座中型水庫,相關管理部門也要搞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頭道崗水庫泄洪洞左側翼墻將要倒塌,水庫要成立防汛組織,相關部門要備好搶險物資;三盛玉鎮要建立300人的搶險隊伍,制定下游群眾的轉移方案。以上四座大中型水庫都要開好聯防調度會,發生超標準洪水時,按照批準的超標準洪水預案執行。

    三是確保縣防汛指揮部調度的庫塘安全度汛。巴吉壘鎮要組織人員,檢修好境內的上河灣水庫閘門,達到開啟自如,并設專人看護,保證不出問題。小城子鄉的大榆樹、石場溝子、寶泉塘、菜園子和黃魚圈鄉的天啟王等5座“頭上”水庫,汛期必須設專人看守,并由鄉鎮主要領導包保。三盛玉鎮境內的解放水庫,汛期鎮政府要組織人力,將大壩扒開給洪水讓路;四道崗水庫除了要提起閘門外,還要派專人負責看護。小城子鄉的譚家卜子水庫和黃魚圈鄉的前營子水庫,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不出現任何問題。同時,黃魚圈鄉要特別注意前營子泥石流問題,鄉政府要制定好防泥石流預案,做到出現泥石流時,群眾要有序轉移,不能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總之,大中型水庫要達到閘門啟閉自如,小型水庫塘壩確定為空庫度汛的,會后馬上開啟閘門,沒有閘門的也要挖好非常溢洪道。今年各大中型水庫管理單位和小水庫、塘壩管理鄉鎮,要貫徹落實國家防總提出的“實現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的治水要求,積極探索和嘗試洪水資源化管理,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適度承擔風險,科學調度,盡可能地利用現有水庫、塘壩等蓄水工程多攔、多蓄,通過有效利用洪水,努力解決我縣缺水問題。

    三、加強領導,通力協作,努力奪取防汛工作的最后勝利

    防汛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量大,必須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嚴肅紀律,搞好配合。

    第一,建立健全防汛指揮機構。根據領導變動,目前,縣防汛指揮部已做了重新調整,各鄉鎮、村以及重點度汛工程單位,要成立由主要領導負總責的防汛指揮機構,及時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這次會議結束后,各鄉鎮要立即行動,成立以基干民兵為骨干的防汛搶險隊伍。防汛任務較重的鄉鎮,要以村為單位,每個村組織100人的搶險突擊隊;防汛任務較輕的鄉鎮,要組織500人的搶險隊伍,并登記造冊備案,同時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縣城規劃區內的防汛工作,由建設局和**鎮共同負責,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好縣城防汛方案。汛期要加強對糧庫、商店、醫院、學校、工廠等重點部位和重點居民危房的巡查,尤其是南關村、鐵西村四社、農三公路出口、西五里界附近以及縣城內各建筑工地,一定要采取必要措施疏通排水溝道,防止水大時入侵民宅和淹地。

    第二,全面落實領導防汛責任制。繼續貫徹落實《地方政府行政首長防汛職責》。各鄉鎮的鄉鎮長要對防汛工作負全責,做好工程建設、防汛檢查、隊伍組織、物資儲備、制定預案等工作。分管領導協助抓好落實,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繼續實行各級領導包保度汛工作責任制,全縣擬抽調29名縣級領導進行包片,抽調116名局級領導包庫、包站、包險段。各鄉鎮也要對所轄的度汛工程進行層層包保,真正做到責任落實到人,措施落實到位。這次會議后,包片、包工程的領導要立即深入一線,同鄉鎮一起對所包工程進行踏查,研究修險方案,并將除險加固情況用書面形式報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

    第三,嚴肅防汛工作紀律。防汛中要做到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整體。縣防汛指揮部的各項調度命令,各鄉鎮和各部門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不準打折扣。除縣防汛指揮部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向社會汛情、災情通報。汛期要加強值班值宿,領導要親自帶班,做到24小時不空崗,以確保汛情的及時傳遞。要抓緊搶修、安裝和調試通訊設施,做到有線、無線雙保險,確保汛期的調度命令及雨、水、工情的傳遞暢通。要建立報告制度,做到快速傳遞、快速反應。XX年三盛玉鎮的暴雨和黃魚圈的泥石流,盛市先于我們4個多小時就知道了情況,我們很被動,今年要吸取教訓,加強對防洪預案的修訂、學習和宣傳,一旦發生超標準洪水,保證能夠按照預案要求,有序地組織當地群眾轉移。特別是小型水庫、塘壩,雖然有的已包給個人經營,但不論誰是經營者,不管什么體制,鄉鎮管理的性質沒有改變,鄉鎮仍是第一責任者,汛期都要嚴格服從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度。要嚴格執行防汛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工作不到位、組織不力造成堤防決口、水庫垮壩和重大人員傷亡的事件,要依據《防洪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四,切實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防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各部門、各鄉鎮要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基礎上,做到互相支援、緊密配合、團結協作,形成防汛的合力。各鄉鎮要抓緊籌集編織袋、席子和木樁等防汛物資,今年全縣計劃籌集編織袋140萬條,其中沿江河鄉鎮每人2條,其他鄉鎮每人1條,各鄉鎮要按照縣防汛指揮部的要求,把編織袋運到指定地點,設專人看護,接受統一調度。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要擔負起牽頭部門的重任,搞好協調和防汛技術指導。水文、氣象部門要晝夜監視雨情、水情和天氣變化,及時做出預報,為防汛提供決策依據。計劃、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大力支持工程修險、搶險和救災,備足水泵及與之配套的柴油機、管帶等設備。電力、通訊部門要全力保證搶險用電和通訊暢通。物資、石油、商業、供銷、交通、鐵路等部門,要做好防汛物資儲備、供應和運輸工作,保證抗洪搶險的需要。民政、國土資源、衛生、金融等部門要做好抗災救災準備,一旦發生災情,及時奔赴現場,積極開展救災工作。公安、司法部門要嚴厲打擊破壞防汛工程和盜竊搶險器材、物資的犯罪行為,維護好搶險車輛的交通秩序,創造良好的防汛治安環境。新聞、宣傳部門要深入抗洪搶險第一線,宣傳報導汛前準備以及抗洪搶險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弘揚正氣,鼓舞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