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市場分析范文

時間:2023-12-27 17:4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興產業市場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興產業市場分析

篇1

【關鍵詞】房地產 短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

一、我國企業償債能力分析特點

(一)傳統指標存在不足。

1.以企業清算為假設基礎。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是以企業清算為假設基礎進行的,認為企業的債務償還應該以企業的資產作保障,但是并不符合企業將來的實際運行狀況。企業不可能將所有流動資產變現來償還流動負債,也不可能將所有資產變現來償還企業全部債務。實際上,任何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不是為了清算而是為了持續經營并從中賺取利潤,任何債權人將資金使用權讓渡給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企業的清算價值,而是為了如期獲得資金的使用報酬并安全收回本金。

2.分析方法單一。比率指標分析是企業償債能力分析的主要方法,在實際運用時,人們往往只注重定量分析,而忽視定性分析。實際上,某些資產的變現價值和賬面價值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 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應進行定性分析,全面把握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

3.償債能力指標存在問題。現用常見的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等。這些指標雖然從總體上揭示了企業的償債能力,但在計算過程中并未充分考慮企業資產、負債的屬性、質量和會計核算上的計量屬性,也未考慮表外事項的影響,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反映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二、房地產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一)房地產行業負債成分分析。

1.長短期借款。由于房地產企業開發初期就需要大量投入資金,而這些資金不能僅憑公司內部解決,因此銀行貸款是其融資的重要渠道。在負債比率中長短期借款占了大部分,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也一般是由于不能償還銀行到期債務。

2.預收賬款。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方式的特點產生了大量預收賬款項目,企業收到客戶預售樓款后,將其計入預收賬款科目,待客戶確認入住才能轉為主營業務收入。預收賬款在賬面上屬于短期負債,短期負債具有償還時間短,破產風險高的特點,然而房地產行業的預收賬款需要將來以提供商品來償還債務,屬于即將確認的收入,只要能按時交房就無需償還,所以在計量企業償債能力尤其是短期償債能力的時候更應該注意。

3.應付賬款。應付款項主要為應付工程款及預提成本費用等。施工單位出于長期合作、共同贏利的考慮,一般不會太為難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一方面面臨交房的壓力,也不能長期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因此,開發企業會選擇在資金寬裕的時候多付些,資金緊張的時候就拖延下,其時效性不強。

4.應付工資及福利費。應付工資及福利費是企業對職工在公司任職應當給予的報酬及提取的福利支出,由管理層直接支配,時效性不強。

5.其他負債類科目。其他負債類科目在負債總額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時效性不強,可不予特別考慮。

(二)房地產行業償債能力評價指標。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首先要注意存貨的短期內償債能力。其次,應該剔除待攤費用和預付賬款。這兩者只是資產在賬面上的價值,一般不能短期內再轉為現金,因此應該剔除。再次,部分應收賬款相對于存貨來說其變現能力要弱的多。最后,房地產行業銷售的特殊性決定了房地產企業賬面上存在了大量的預收賬款,只有等客戶正式入住,風險得到確定和轉移才能轉入相關主營業務收入,所以在確認前,大量期房的銷售是以負債形式現,所以在考察償債能力的時候應該將這一項有效剔除。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首先,資產負債率計算過程中涉及的資產總額,包括企業的所有資產、所有負債并不合理,利用該指標計算出來的是評價全部負債的償債能力, 而不是評價長期負債償債能力。本文認為應該用長期負債總額與能夠用來償債的長期資產的比來作為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綜上,對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要結合資本結構與盈利狀況來綜合分析,同時結合國家政策對其的影響,并與行業值進行對比。

(三)房地產行業償債能力其他因素分析

1.結合現金流量、營運能力、盈利能力進行動態分析。

償還債務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資產變現、經營中產生的現金、外部融資資金。傳統的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是在清算條件下以第一種方式來衡量。實際上企業償債是多種方式并存的,而且主要是依靠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并非是在清算時處置資產。企業的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量是動態要素,而非靜態要素。盈利企業償還銀行貸款的可能性比虧損企業要大,盈利水平的高低可以用銷售利潤率的高低較客觀的衡量。現金流量更是能直觀地反映企業可立刻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說現金流越多越好。但房地產行業具有特殊性,開發周期長,前期階段需投入大量資金,現金流并不樂觀,甚至可能為負,投資者及金融機構不應該單純地因為此而不投資或借貸,對于有些企業雖然現金流為負,但其開發投入較大,營運能力很強,銀行等部門應大力扶持。

2.綜合考慮非財務指標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在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以上分析的同時,也要對企業的各種非財務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更加合理、客觀的評價。主要包括:企業的市場資源、人力資源、知識產權和組織管理資;企業聲譽;重大或有事項、擔保關系;企業與政府的密切程度及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的土地儲備情況及對國家政策的敏感程度;企業對銀行貸款的還款記錄及還款意愿。

三、結語

對房地產企業償債能力進行分析,要分別分析其短期償債能力及長期償債能力。在對其進行分析時不能只簡單地利用比率指標,而應該結合行業特點、企業發展狀況及國家政策進行合理的、綜合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朱鐸軍.房地產開發企業償債能力的初步評價[A].紀念房地產開發會計學術委員會成立十周年論文集[C].2004.

篇2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資本市場 產業體系 跨越式發展 先導產業

云南省的經濟基礎薄弱,現有工業資產存量小,近幾年,投資創業不足,新興產業發展緩慢。對此,云南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站在新的發展層次和新的需求結構基礎上,高起點地發展先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才能由此推動云南現代產業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從而實現云南省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2010年10月18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鎖定了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大產業,作為我國現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是目前有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準和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都正在制定中。

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聯性強,因而它具有很強的高技術密集性、滲透性和擴散性,同時還具有有很高的態勢和潛能,能廣泛地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帶動社會各部門的進步,從而對地方經濟及其產業體系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的產業。因而,怎樣通過大力培育資本市場,利用云南省的資源優勢和已經形成的優良資產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加速資本流動,實現云南省資本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化整合,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增強云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和后勁,提升云南現代產業體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結合的現實意義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亟須大量金融資本投入,而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正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壯大的“溫床”。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不僅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l展的重要條件,而且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將夯實產業經濟基礎,有效防范金融泡沫

從經濟形態上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力量,誘導技術與資金兩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機結合。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可以很好地將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金融資本更好地為實質經濟而非泡沫經濟服務,而實質經濟的良性運轉又將對金融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可以發揮資本的乘數效應,使戰略性新興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獲得跨越式發展

靠資本的原始積累來滾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速度慢,而且容易貽誤商機,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易迅速成長壯大。而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則可以通過市場使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形成各類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和流動的態勢。這就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較短的時間、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跨越式規模擴張創造了極好機遇。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可以為風險資本提供一條“安全通道”,促進科技鏈與產業鏈的聯動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巨額的投資。但是,新建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高市場風險,令一般投資者望而卻步。風險資本恰恰能肩負起彌補這個“投資缺口”,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使命。風險投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化初中級階段最重要的一種股權融資方式,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化的催化劑,其目的是為了獲得高額投資回報。與傳統的銀行、股市融資方式相比,其成功之處在于實現了資金、技術、信息及人力資源的整合,把投資者、風險資本家和企業管理層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一套以績效為標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大減少了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和者成本,從而表現出了良好的融資績效。從國外經驗來看,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都是通過創業投資市場來獲得資金,最后發展成長為大企業的。

(四)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力量

誘導技術與資金兩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機結合,可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推進器和催化劑的作用,有效地促進技術轉化和技術擴散,從而促進建立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新型產業結構,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撐體系扶持云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

總體上看,云南省目前金融業仍然以銀行業為主,銀行業發展水平較高(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排名第5名),證券業發展水平較為落后,保險業則是十分落后。云南省的間接融資高于全國水平,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表明云南仍然對信貸的依賴程度較高,間接融資發達,資本市場等直接融資不發達。因此,只有結合我省的具體情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支撐體系,才能全方位地支持云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根據各個階段的目標、主體和特點不同,可以選擇資本市場、投資銀行、共同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等不同層次的渠道融資和方式。

根據以上省情,筆者以為近期我省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金融機構和融資模式選擇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完善資本市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資本市場是金融市場的組成部分(我們這里的資本市場專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直接融資活動組成的中長期資金市場),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和重要標志。實踐證明,戰略性新興產業與資本市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缺乏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就不可能發展。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本市場可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可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制度保障。資金保障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制度保障則是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現有市場條件下,技術進步速度空前加快,企業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水平,更需要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感覺、對資源合理配置的能力和對市場競爭格局的清晰把握。我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具有自己的獨創性、獨享性。由于知識結構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這些企業在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上都有很大的隨意性。資本市場可以幫助相關企業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資本市場,必須要遵守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相分離,優秀的企業家才能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以彌補企業在初創階段的資金、技術、人力等的不足。資本市場能夠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提高管理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資本市場還可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靈活利用股權、期權等方式激勵員工,將戰略性新興產業自身的利益與公司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同時也可以吸引外部優秀的技術、管理人員,奠定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

(二)成立投資銀行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機融合外,還應建立專門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企業服務的專門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銀行。這個銀行要面向社會的整個利益和國家的長遠目標,進入國民經濟中重大和關鍵的技術領域,對開放周期長、風險高、投資大和對整個國民經濟有戰略影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政策引導,宏觀調控。目前在我省建立專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銀行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銀行的組織形式、資源來源、功能設置、運作規則、相應的界定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都有待逐步解決和完善。

投資銀行即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證券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從事著廣泛的證券交易和資本運作等中介服務,除證券二級市場的業務和自營業務外,還包括在證券一級市場上的股票發行與上市、企業股份制改造、企業的資產重組、企業的兼并收購策劃、安排項目融資、企業產權轉讓、協助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證券投資基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客戶理財、金融證券創新,等等,其管理資產的經驗和投資變換能力是其他商業銀行所缺乏的。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同樣離不開投資銀行的金融支持。從市場的職能看,投資銀行主要為成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具體業務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上市、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屬企業尋找私人貸款、企業并購等,其中企業上市業務對于投資銀行來說最為重要。與規范意義上的風險投資相比,投資銀行更多的是提供融資服務,一般不自己投資,也不代表投資者參與企業管理。它的收益不是通過分享利潤,而主要靠收取服務費和取得一定的購股權證(warrants)獲利。而風險投資主要是通過股權控制和利潤分享來獲得收益。投資銀行的作用表現在:投資銀行可以憑借擁有的行業分析專家,了解當前和將來技術進步是否會對相關產業產生重大變革以及投資的可行性;投資銀行可以憑借做企業資產重組和收購兼并財務顧問的豐富經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上市、收購兼并等提供一攬子策劃方案;投資銀行憑借其與上市公司的良好關系,可為被投資公司提供所需上下游公司的產品鏈和技術鏈,并幫助股權轉讓的順利實現;投資銀行可以運用其在企業購并、股份制改造、國內外融資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和暢通的信息渠道,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政府提供咨詢建議;投資銀行可運用其在資本市場上運作的專業經驗和廣泛的營業網絡,積極參與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地區經濟結構高級化等活動。對于我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投資銀行同樣是不可缺少的。投資銀行可以幫助我省發展成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企業上市,從而使風險投資順利地從高風險的企業中撤出,以進行新一輪的風險投資。投資銀行也為那些雖然發展并不成熟、但已具備一定實力和條件、需要融資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進行以私募股權基金形式為主的融資,從而使公司迅速達到上市水準。

(三)商業銀行適度介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1.商業銀行適當介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義。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性地位的將一直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將支配我國社會資金的主要部分,如果我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全失去商業銀行的支持,必然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因而也難以獲得快速的發展。商業銀行介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商業銀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可以給予一定規模的貸款、可以介入風險投資基金的交易、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結算服務等。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成長性,商業銀行在適當階段介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服務也非常必要:首先,有助于商業銀行新利潤增長點的形成。知識經濟形態的出現導致了全球產業結構的革命性變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尤其是我國部分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產業發展規模、發展水平、發展潛力和經濟地位上都不可小視,商業銀行要從傳統制造業的泥潭順利抽身,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服務必不可少,這有助于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的培育。國內商業銀行的實踐已經證明,銀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時的貸款回報率相當高,商業銀行可以從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信貸服務中獲取較好的回報。因此,我省商業銀行也同樣可以從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中間業務等一攬子金融服務獲得不菲的盈利。其次,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優化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知識經濟的產業化和經濟發展引擎,有著極高的回報率和極好的成長前景,有選擇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較成熟的、有一定市場份額和成長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信貸支持,可以將商業銀行在一些傳統產業上投入的信貸資金逐漸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的知識經濟產業轉移,對分散信貸資產行業風險、優化信貸資產結構、保全信貸資產具有現實意義。我省的一些商業銀行目前對科技貸款的不良率偏高(在2.64%~2.97%左右){1},可能與缺乏一套專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信貸服務的特殊操作流程和辦法有很大關系。再次,有助于商業銀行發展各項中間業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銀行的各項金融服務一般都有更迫切、更高層次上的需要,許多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缺乏資金,而且缺乏資本運作、投資理財、市場分析、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信息和經驗,需要銀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有從事投資咨詢、融資理財、項目評估、資本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優勢,商業銀行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中間業務特別是投資銀行業務合作上有極廣闊的空間。最后,有助于商業銀行確立自己的特色化定位,避免同質化經營。國內商業銀行現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目標市場的同質化,所有的銀行都做同樣的市場,開拓同樣的客戶,這是國內商業銀行業務發展上存在的大問題。像西方先進銀行都很注意市場和客戶的細分,因為不同的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商業銀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而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我省商業銀行不可能在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服務的所有方面都做得同樣好,必須有所側重,必須在自己的特色項目上向專業化發展,形成獨有的優勢和一定程度的專業壟斷,不可能像傳統產業那樣進行粗放式經營,必須精耕細作,才能在確立合理的風險容忍度的前提下贏取合理的利潤。這也將是我省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大方向。

2.商業銀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模式。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經營以穩健為首要原則,不能用存款人的錢來進行高風險的、仍處于起步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這就決定了商業銀行不可能成為處于起步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金融支持機構;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以高科技企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屬于中小型企業,對于銀行來說其信用風險相對較高,能夠提供的抵押擔保也十分有限,因而使得銀行出于風險的考慮也難以有效滿足其資金需求。但是,如果有了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性將下降,商業銀行仍然可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按照商業銀行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系和結合程度,目前存在兩種模式:一種是商業銀行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比較松弛的模式,如美國。在美國,銀行融投資渠道并非戰略性新興產業化投融資的主要渠道。美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資金來源于銀行機構的僅占12.1%,而來源于社會民間基金(其中一半是養老金)的占約76.4%。另一種則是商業銀行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比較緊密模式,如日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資金直接來源于銀行機構的約占53%,而間接來源于銀行機構的約占75%。從實踐來看,第一種模式(即商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系比較松弛的模式)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一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應采取哪一種模式并沒有統一標準,這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的產業發展戰略、社會資金集散狀況、資本市場發育程度、金融監管力度、法律法規健全程度等宏觀因素有關,與高新技術企業的組織程度、所處的發展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產出效益等微觀因素有關,還與商業銀行的產業經驗和偏好、國民的冒險傳統和風險意識等精神因素有較大的關系。故我省的商業銀行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結合可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一是以政府信用為擔保,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提供低息貸款;二是由商業銀行控股成立獨立或附屬的金融控股公司或風險投資機構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投資;三是由風險投資公司以債權或股權形式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傮w來看,由于經濟金融發展變化的起因、背景和歷程不同,銀行對風險投資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也不同,但銀行資金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在各個國家都具有普遍性和趨勢性的共同特點,在我省也同樣如此。

3.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作用。當前我省各商業銀行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金融支持的出發點應是:以效益為中心,加大信貸投入,健全中介服務機構,建立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進步的多渠道的投融資體系,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內部運行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梢钥紤]發展政府擔保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采用政府第三方擔保形式的貸款以彌補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產擔保的不足,從而促使銀行金融機構多發放貸款給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改變傳統信用抵押擔保模式,創新形式多樣的貸款擔保方式,來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比如,一些高新技術上市公司中,科技人員的個人股份的市值數額較大,所以科技上市公司股權抵押應是一種值得商業銀行考慮的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新渠道。銀行在貸款的同時購買創業企業的期權來分散風險,貸款證券化的形式實現銀行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間接融資支持等。我省商業銀行還可嘗試牽頭組建專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擔保公司,由銀行、企業、社會機構和政府部門各方共同參與,具體操作方式可借鑒中國人民銀行和建設部出臺的住房貸款擔保公司的管理規定。設立專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擔保公司,這在政府導向和宏觀政策的支持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發揮銀行的網點優勢,發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開辟民間投資資金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渠道。目前,國內民間投資資金充裕,但投資渠道相對單一,無法滿足民間資金的正常投資需求;另一方面,民間基金一直有追求較高收益、也愿意承擔較高投資風險的習慣,伺機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尋求高額投資回報一直是民間投資資金的長期追求。因此我省商業銀行(特別是地方性商業銀行)可以發揮其目前擁有的服務網絡優勢,市場發展前景良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或擬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股份制科技企業或已上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在民間投資資金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在民間投資資金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發揮中介、協調、協助作用,密切銀企關系,也從中獲取手續費收入,提高自身盈利水平。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銀行尤其是地方性的城市商業銀行,或依托原有的科技支行,或依托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在商業銀行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比較成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亟待支持的新興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初步摸索了適合中國轉軌時期特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信貸管理模式。這些經驗對我省也有借鑒作用。

(四)建立共同基金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的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面目出現。它在結構上類似于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托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托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共同基金具有如下特點:共同基金將眾多小額資金聚集成巨額資本,使廣大中小投資者能夠參與大型項目的投資者能夠在與大型項目的投資,分享相應的投資收益;共同基金的投資活動由對證券投資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專家來負責,能規避某些投資風險;共同基金將資金投資于有價證券、股權等,但不涉及有關證券經營業務,如證券的發行、推銷等;共同基金以長期資本利得為投資目的,不謀求控制所投資公司;共同基金具有完善的經營管理機構,等等。共同基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現在其不同形式的融資支持:首先,是共同基金對于尚處于發展階段、而且還沒有上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進行投資,能夠有力地推動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共同基金因受政府管制,共同基金一般不投資于上市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但某些投資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基金允許將少量資金,一般不超過基金總額的1%~2%,投入變現性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尤其是即將上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由于共同基金控制的社會資金數額巨大,這些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對于正在走向成熟、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來講,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共同基金的活躍投資為一般意義上的風險投資的退出創造了條件。風險投資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短期性色彩,在風險投資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并打算通過上市獲得回報時,必須要求在證券市場上有足夠規模的資金、以恰當的價格來購買即將上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股票。

(五)建立風險投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在我國已經推出創業板之際,風險投資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就顯得至關重要,特別是人類已經進入以高新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社會,創新與發明已經成為21世紀的經濟增長點,高新技術與風險投資的有機結合被看作是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任何一項新的工業或科技革命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新的金融創新的形成,作為一種高新技術與金融相結合的投融資模式,風險投資的出現及時地解決了以高新技術技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它以積極開發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為主要的投融資對象,通過將分散的、愿為較高收益承擔較高風險的中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形成實力雄厚的風險投資大機構,再由風險投資機構將資金集中管理投入到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中,以此來推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

(六)建立產業投資基金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前云南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依然是間接融資,而省內資本市場發育程度低,投資來源仍主要依靠企業自籌、銀行貸款和國家投入等傳統方式,不僅讓云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得不到與之匹配的融資能力,也讓許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產難以轉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所需資金。因此,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以及國家實施適度擴張貨幣政策,云南投資需求旺盛和流動性不足的特殊情形下,培育以產業投資基金為主要形式的資本市場,加大直接融資力度是促進我省產業結構優化,提升云南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挖掘經濟增長潛力的重要途徑。

(七)拓展私募股權基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

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簡稱PE),是以私募的方式,通過定向募集投向企業,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金融工具。私募股權基金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迄今為止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私募股權基金作為一種商業操作方式,是專家管理的投資于企業股權的基金,目前已成為僅次于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

近年來,國際私募股權基金紛紛進入中國。但遺憾的是,國內95%以上的私募股權基金具有外資背景,真正本土的私募股權基金少之又少。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屬于新興市場,外資一直是主角,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勢力弱小,民營私募股權基金尚處在萌芽狀態。資金實力不夠雄厚,投資經驗不夠豐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夠健全等都對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產生了制約。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家啟動實施投資拉動、擴大內需的雙重背景下,資金已經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發展私募股權基金是解決資金“瓶頸”一種新的選擇,既是應時之需,更是長久之策。為此,建議云南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進一步解放思想,把發展私募股權基金作為當前化“危”為“機”和今后拉動我省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嘗試,大膽實踐,勇于突破,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金融發展環境和金融產品保障。

(八)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優勢在于整個集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可以充分發揮資本控股權;金融控股公司利用不同子公司稅負差異進行合理避稅;整個集團整合在同一品牌之下,信譽外溢;集團內部不同金融機構之間通過信息共享、客戶共享可以產生多方面的協同效應,整個金融資源得以集約化利用。

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點是集團混業,經營分業。從國際范圍來說,分業經營體制就是:一個法人,一塊執照,一種業務;綜合經營全能銀行模式是:一個法人,多塊執照,多種業務;而金融控股模式是多個法人,多塊執照,多種業務,即在一個法人金融集團公司內有多個法人子公司。子公司統一控制在一個母公司之下,但彼此之間實行完全的分業經營,完全的分業管理。

(九)建立政府扶持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群

該種模式主要出現在日本、中國臺灣、韓國、印度等經濟后發展國家和地區,與歐美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產業集聚模式相比,具有下列特征:第一,市場經濟的歷史較短,市場機制相對不是很完善、自發作用比較薄弱,產業積聚的成長、演化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來完成。也就是說,集聚的產生是自上而下的,是通過國家和地區的干預扶持政策而促成的。第二,由于產業起點比較低,單靠市場機制的作用很難在短期內創造足夠的條件,實現特定產業集聚和培育地方創新網絡的目標。第三,地方政府往往具有干預和控制經濟的歷史傳統,與市場機制相配合,共同促進產業集聚區的形成。

從歐美市場主導型產業集聚模式發展的基本經驗,可以看出:要實現我省經濟發展的趕超和關鍵性產業群的發展,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實現的,而運用政府的力量人為的造成特定產業的地理集中,創造全新的產業簇群,逐步培育起本地的產業集群網絡,從而獲得更高的生產率和持續的競爭優勢。政府干預模式下產業集聚的重點往往放在有助于提升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性、主導性產業上,如日本的筑波、中國臺灣的新竹和印度的班加羅爾等產業集聚區都是以發展高技術產業作為主導,帶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變。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對于實現落后地區的趕超具有重要的作用。注重地方政府在產業集聚成長、演化過程的主體作用,并不排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集聚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和自主選擇的權利。隨著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壯大,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都將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群的良性發展在特定時期內起到主導支配和促進作用。

(十)利用云南區位優勢,實行次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

區位優勢主要包括東道國的法律環境和金融管理制度、次區域金融機構設立的位置是否靠近國際金融中心、距離總行客戶的遠近以及進出口的便利程度等幾個方面。從區位優勢分析,云南省實施區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應向以下國家和地區傾斜:一是國際金融中心或準國際金融中心。包括香港、新加坡、曼谷、乃至河內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不僅金融管理程度低,而且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的步伐。二是與我國有密切經濟貿易往來國家的中心地區和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貿易和投資潛力增大的地區。如亞太地區、特別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地區、南亞地區。亞太經合組織1994年的《茂物宣言》和1995年的大阪會議推進了這一地區的發達國家不遲于2010年,發展中國家不遲于2020年實現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這有些都有利于降低云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本市場進入成本和降低其運營成本。三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與云南省的經濟聯系有所加強的國家和地區,如東盟、印度、南亞等區域。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有利于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國發展,真正貫徹實施省政府“走出去”的產業發展戰略。

總之,筆者認為只有通過培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來發展云南的先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近期云南省確定并將大力培育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高端電力裝備、大型數控機床產品、汽車制造及汽車配件,鐵路養護機械設備、重工機械和輕工機械產品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以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制造(生物化工)和生物技術服務為代表的生物產業集群;以紅外及微光夜視和物聯網、云計算、物流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太陽能、風能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以金屬新材料、光電子材料、化工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以環保裝備制造、潔凈產品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服務為重點的節能環保產業),才能通過發展更多的先導產業來提升和優化云南的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結構,使云南的產業結構逐步趨于合理、資本市場逐步完善,經濟效益才能不斷提高,國民生產總值才能持續上升,云南省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進程才能加快,與沿海和內地經濟發達省份的差距才能縮小{2},才能使云南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得到明顯提升,從而實現云南省國民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云南現代產業體系的層次得以提升。

注釋

{1}云南省銀行監督管理局統計處2009年統計資料。

{2}2012年,云南省GDP突破萬億元,達到10309.8億元,成為我國萬億元GDP俱樂部的第24個新成員。

參考文獻

[1]秦光榮.《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2008年)(R).

[2]秦光榮.《發展資本市場促進資本流動為云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發展論談》2009年第3期,P4―P9(J).

[3]陳柳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支持研究》(M).

[4]黃敏.《調整產業結構培育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文集》(M).

[5]龍超等編.《云南金融發展與資本市場研究報告》(R).

[6]段鋼.《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云南日報》,2011年6月1日(J).

[7]謝云山,袁天昂.《國際金融危機對云南省金融業的影響》.《西南金融》,2009年第6期(J).

[8]袁天昂.《組建云南省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路經選擇研究》.《時代金融》,2008年第2期(J).

[9]袁天昂.《關于大力發展云南省私募基金的建議》.《發展論談》,2009年第3期(J).

篇3

動漫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可以被視為創意產業的一種。1997年,英國政府提出創意產業的構想后,創意產業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和大力扶持。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漫產業現已成為以動畫卡通、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并被視為21世紀創意經濟中最有希望的朝陽產業。

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前景

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10個部委的《關于支持國產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中央財政設立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優秀動漫原創產品;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消除社會資本進入動漫產業的各種障礙”等政策。上述重大舉措的出臺,使國內動漫產業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面對廣闊的動漫市場,各地動漫產業發展計劃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紛紛打造各自的“動漫之都”。北京開始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動漫產業中心,上海、廣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了以網絡游戲、動畫、手機游戲、單機游戲及與游戲相關的產業鏈,這一切直接導致了國產動漫市場的上位。與幾年前充斥我國動漫市場的85%以上都是外國動畫片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7年國產動畫片的數量已經占據國內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到2010年,國產影視動畫片的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00億元,利潤將達到20億元,年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我國的動漫產業提供了一個廣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廣闊的動漫市場也給中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同時為中職學校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重慶市作為直轄市,是我國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動漫產業于2004年在重慶起步,現已建有四個動漫基地,預計可容納100家動漫企業,動漫人才就業市場相當廣闊。四川儀表工業學校在中職動漫專業建設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為在重慶市中職學校中開設與推廣動漫專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中職學校專業的開設應該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新時期的動漫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以影視動畫、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中職動漫專業方向的選擇與定位應確立在學生與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既要考慮中職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分析中職動漫專業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應立足并滿足本地區就業崗位的需求,逐步向動漫產業發達地區輸送優秀畢業生,進一步帶動本地區動漫產業的發展。

做好前期專業試點工作新專業的開設需要進行行業調研與市場分析,需要培養師資,開發能力標準,編寫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專業甚至行業的技能標準。在與企業正式合作前,我校開辦了建筑動畫短期培訓班,并邀請建筑動畫制作企業的一線制作人員參與教學,以此作為動漫專業的前期試點。由我校教師擔任基礎能力課程的教學,由企業制作人員擔任核心能力課程的教學。基礎課程包括美術基礎、建筑識圖、Photoshop基礎、3DSMAX基礎等,主要內容為基礎知識和軟件基本操作方法,目的是為核心課程提供支撐。核心課程的內容主要是運用3DSMAX進行建筑建模、場景渲染,運用Photoshop進行后期處理。核心課程以生產項目為教學任務,以生產產品(建筑表現圖)為教學目標,使學生熟悉產品制作流程,掌握產品制作技能,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與企業雙方相互溝通,師資之間互相交流,為下一步開設專業積累了教學經驗,培養了師資。

建筑動畫制作的課程設置建筑動畫制作的專業基本能力模塊課程有:美術設計基礎、圖形圖像處理、CAD圖處理、三維制作基礎、三維動畫制作基礎等,分別開設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學期;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有:建筑效果圖制作、建筑展示動畫制作、動畫后期合成、生產項目實訓等,分別開設在第三、第四學期;第五、第六學期為學生就業實習階段。美術設計基礎以素描、色彩、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為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以課堂理論講授與戶外寫生為主,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各種熟練的構成技巧和表現方法,培養審美觀及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創作能力與造型能力,活躍構思。圖像處理、CAD圖處理、三維制作基礎、三維動畫制作基礎是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在課程設計上將建筑表現圖分解成許多小項目實施教學。例如,三維制作基礎課程以建筑表現圖中的家具、電器、燈具、裝飾畫等作為制作項目,讓學生通過這些小項目的學習掌握三維物體的建模方法。建筑效果圖制作、建筑展示動畫制作、動畫后期合成、生產項目實訓是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這些課程主要以集中教學與訓練的方式進行,在課程設計上以大項目為主進行教學,如制作建筑表現圖與建筑展示動畫,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完成大項目的制作,掌握就業上崗必備的工作能力。生產項目實訓的目的是進一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制作技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與企業產品的生產,積累工作經驗。

篇4

已經有五年股齡的方海先生,剛開始炒股的時候,總是跟風炒作。經過一年的追漲殺跌,把當年熱門的股票都炒了遍,最后才發現花費了不少精力,傭金也掏了不少,到頭來還賠了不少錢。最氣人的是年終總結才發現,自己殺跌賣出的那只股票居然漲得翻了幾番,令他后悔莫及。

方海先生慢慢明白了,短線是屬于高手玩的游戲,像他這樣的小散戶,潛伏才是生存的王道,挑選潛伏的板塊和個股才是獲勝的關鍵。而未來股市中,哪些板塊值得潛伏?本刊記者專訪了日興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吳煊先生。

政策因素是行情上漲關鍵

仔細觀察發現,本輪市場自2307點上攻至2536點,其誘發因素大多是國慶節后出臺的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盡管多數財政政策主要是圍繞解決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在資金方面的難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對于改善企業盈利狀況,有著最為直接的作用。

對于未來行情走勢,吳煊說:

“就未來走勢而言,除了繼續關注局勢的變化,如歐元區債務危機等之外,應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國內政策動向方面,特別是貨幣政策的取向。我們認為,年內跌破2307點的概率并不大,而能否演繹跨年度行情,關鍵在于貨幣政策窗口能否如期打開,畢竟國內貨幣政策在改善市場流動性現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沒有流動性做支撐,則市場的反彈高度將十分有限。”

規劃核心是關鍵

吳煊認為,未來值得潛伏的板塊,都是圍繞“十二五”規劃的核心展開的。“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是推動經濟轉型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因此,證券市場的投資機遇必定會圍繞這一條主線漸次展開。對于傳統產業而言,“十二五”規劃旨在提高產業對于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降低對于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擺脫對于資源特別是外部資源的過度依賴,完成由大到強的轉變。

而新興產業不僅肩負著培育具備中國優勢的產業集群的重擔,同時對于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乃至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更能充分分享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巨大成果。在本輪行情當中,我們不僅看到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的優異表現,更應當看到行業“十二五”規劃對于相關個股的走勢,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推動作用。

篇5

2010年底對市場情緒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只靴子終于落地。伴隨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落幕,資本市場隨即迎來一輪“情緒性”高漲。自11月中旬開始大幅調整的A股市場,于12月13日出現明顯反彈。滬綜指當日上漲2.88%,并在14日繼續小幅抬升4.13點,收復2900點關口。

市場情緒樂觀而敏感的反應,來自于12月12日晚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超出市場預期。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常被視為第二年宏觀調控的“定調”會議,并成為市場及經濟學家預判經濟走勢的重要參照。

從10月底開始的流動性緊縮歷程,使市場分析人士和經濟學家對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預判多顯謹慎。但最終出臺的會議內容并沒有人們此前擔心的重大利空?!案臃e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體現出在各項經濟目標之間的平衡思路。

“積極穩健與審慎靈活,是此次會議釋放的最重要政策導向,既確定了明年宏觀調控政策主方向,又反映出將要面臨的復雜局面?!敝袊嗣翊?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記者表示。

其中,“積極穩健”指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將此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調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審慎靈活”則為2011年的政策細化留出空間,在全球和國內經濟諸多不確定性面前,宏觀調控將呈現出更多相機抉擇的特點。

頭等目標:穩物價

對于2011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會議表示將“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國家統計局于12月11日的11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對這一政策基調做出了注解。11月CPI同比漲幅達到5.1%,創出28個月以來的新高。食品價格漲幅更加明顯,同比漲幅達到11.7%。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已凸顯出防控通脹的緊迫性短期內將超過調結構與保增長的任務。劉元春明確表示,“在一段時期之內,應對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成為中國宏觀調控的頭等目標?!?/p>

會議提到的“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被市場普遍理解為穩定價格的重要手段。為此,數量型工具很可能將繼續發揮效力。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期間,央行再度宣布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計劃,2011年信貸增長目標或將繼續定位7.5萬億元,保持今年的水平;2011年M2預計增長16%。

對此,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2010年的實際信貸增量遠超過7.5萬億元的預定目標?!耙环矫嬗捎阢y行理財產品大量發行,導致‘表外貸款’大幅提升,同時2009年很多企業的信貸轉存款在今年‘出山’,實際信貸投放量可能將超出9.5萬億?!崩钛咐渍f。因此,如果2011年信貸投放7.5萬億的目標能夠成行,實際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的速度將比2010年大幅緩解。

利率“武器”也被寄予更高期待。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何志成對記者指出,根據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未來貨幣政策中數量型工具在控制流動性方面能發揮的空間已經不大?!案S準備金率的提高,近期很可能再出現一次加息,幅度為上調0.25個百分點?!?/p>

劉元春對記者表示,在提高準備金率、對信貸投放實行窗口調控、提高利率等貨幣政策的作用下,配合部分行政手段,2011年第二季度將有望迎來價格增速的高位回落。

更復雜局面

“復雜”,成為會議評價經濟增長前景的關鍵詞。會議指出,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面臨復雜形勢,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基礎不牢固,經濟結構調整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任務艱巨。

“導致經濟下行的因素和經濟上行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將成為2011年經濟走勢的明顯特點?!眲⒃罕硎?。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將成為中國經濟在未來面臨的一大不確定因素,并將通過出口這個路徑,影響中國經濟復蘇的步伐。全球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增長,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的判斷,預示著中國出口制造業企業面臨的外部需求并不樂觀。

這一判斷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的預測相似。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于12月1日了《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的部分內容。該報告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世界生產總值增速將比2010年降低0.5個百分點。

“我們預測2011年出口部門的增長不會重現今年的景象,增幅可能回落到16%,比今年收縮大約一半?!崩钛咐渍f。

投資的增長則面臨更多不可預判的因素。投資下行因素之一來自于此次會議中明確提及的“切實抓好節能減排”,而這一點并沒有在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中單獨列出?!坝纱丝梢姡磥硪揽總鹘y產業大幅拉升投資增速的可能性進一步減小?!崩钛咐渍f。

此外,商品房投資將可能出現重大轉向。2011年房地產商一方面將面臨大建保障房帶來的住房供給沖擊,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的“穩健”基調,以及金融系統從2011年開始實施的大量表外業務轉向表內的改革,將使部分房地產商面臨資金鏈“斷炊”的風險。

“商品房投資對GDP神奇的拉動功能,2011年很難再現?!眲⒃罕硎?。

而與商品房相對應的保障房建設,將成為緩解投資下行壓力的一大因素。此次會議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相對于2009年“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棚戶區改造”的措辭,顯示出更強的政策力度。

“十二五”規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則將成為2011年投資上行的刺激力量。劉元春認為,新興產業的擴容意味著對傳統產業的部分替代。因此從貨幣量上計量,產業結構調整對投資既有提振作用,也有下行壓力。

但由于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產業規模巨大,“十二五”產業布局對投資的拉動效果,比以往任何一個五年計劃都要強。劉元春預測2011年投資增速微降,保持在24%以上。

防“非良性刺激”與過度緊縮

穩增長、調結構、穩價格這三大政策目標的組合搭配,重在平衡。向任何一側的傾斜,都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講述出“不同的故事”。

對于穩增長與調結構的追求,有可能讓地方政府形成“只做加法、不做減法”的投資模式。

此次會議指出,“要做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一攬子計劃與‘十二五’前期投資項目銜接工作”。

“這說明,決策當局正在統籌考慮前期刺激政策中的部分項目納入‘十二五’規劃當中?!濒斦f。

另一方面,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背景中,大量上馬新興產業項目也將成為地方政府的偏好,并很可能成為政績的又一重要指標。

在這樣的模式下很可能出現的現象是:傳統項目存量不減,新興產業項目多上。這既能夠通過存量項目保證GDP增速不下滑,又能通過增量數據反映投資結構的優化??瓷先ァ凹缺Y|,又保量,但從長遠看結構調整并沒有發揮出最大效果?!眲⒃罕硎?。而這也是會議指出要“堅決防止借‘十二五’開局盲目鋪攤子、上項目”的深刻用意。

刺激增長的反向風險是過度緊縮。貨幣政策的措辭從適度寬松轉向穩健,很有可能給人們帶來一種錯覺,將“穩健”理解為“緊縮”。

“政策一旦走向緊縮,例如M2增速降至15%以下,或者明年連續多次加息,將可能出現滯脹?!焙沃境杀硎?。一方面宏觀經濟增速將因為投資的明顯下行而難以提振;同時,宏觀經濟不景氣將在股市上產生直接的反應,股市“貨幣池”的功能也將進一步削弱。大量流動性如果從股市溢出,會給物價帶來更大的上漲壓力。

篇6

關鍵詞:中職;動漫;專業建設

動漫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可以被視為創意產業的一種。1997年,英國政府提出創意產業的構想后,創意產業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和大力扶持。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漫產業現已成為以動畫卡通、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并被視為21世紀創意經濟中最有希望的朝陽產業。

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前景

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10個部委的《關于支持國產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中央財政設立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優秀動漫原創產品;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消除社會資本進入動漫產業的各種障礙”等政策。上述重大舉措的出臺,使國內動漫產業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截至2007年10月,國內已有30多個動漫產業園區,5400多家動漫機構,450多所學校開設了動漫專業,動漫專業在校學生有46萬多。而在我國84萬個各類網站中,動漫網站約有1.5萬個,占1.8%,這一數字與2006年初同期相比,增加了4000余個,增長率約為36%;動漫網頁總數達到5700萬個,增長率約為50%。

面對廣闊的動漫市場,各地動漫產業發展計劃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紛紛打造各自的“動漫之都”。北京開始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動漫產業中心,上海、廣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了以網絡游戲、動畫、手機游戲、單機游戲及與游戲相關的產業鏈,這一切直接導致了國產動漫市場的上位。與幾年前充斥我國動漫市場的85%以上都是外國動畫片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7年國產動畫片的數量已經占據國內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到2010年,國產影視動畫片的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00億元,利潤將達到20億元,年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我國的動漫產業提供了一個廣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廣闊的動漫市場也給中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同時為中職學校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重慶市作為直轄市,是我國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動漫產業于2004年在重慶起步,現已建有四個動漫基地,預計可容納100家動漫企業,動漫人才就業市場相當廣闊。四川儀表工業學校在中職動漫專業建設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為在重慶市中職學校中開設與推廣動漫專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動漫專業方向的選擇與定位

中職學校專業的開設應該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新時期的動漫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以影視動畫、網絡游戲、手機游戲、多媒體產品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中職動漫專業方向的選擇與定位應確立在學生與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既要考慮中職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分析中職動漫專業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應立足并滿足本地區就業崗位的需求,逐步向動漫產業發達地區輸送優秀畢業生,進一步帶動本地區動漫產業的發展。

重慶市是最年輕的直轄市,是我國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城市建設與發展相當迅速,建筑工地隨處可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建筑展示動畫和建筑表現圖制作行業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對建筑展示動畫和建筑表現圖制作人才的需求相當大。根據行業調研和市場調查,現在的從業人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初中生或高中畢業生,一般中職學校的學生經過美術基礎和相關軟件的學習與訓練都能達到上崗要求,找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不會出現學非所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因此,可以選擇建筑動畫制作作為我校中職動漫專業的專業發展方向,借此推動動漫專業在中職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動漫專業建設的具體實踐

專業來源于產業,專業的開設離不開產業的發展,崗位能力需求已經成為專業技能培養的標準。借鑒重慶中澳職教項目的經驗,堅持走學校與企業結合、專業與行業結合、教學與生產結合的“三結合”發展模式,我校與重慶鼎冠教育咨詢公司合作,共同建設了中職學校動漫專業。 轉貼于

做好前期專業試點工作新專業的開設需要進行行業調研與市場分析,需要培養師資,開發能力標準,編寫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專業甚至行業的技能標準。在與企業正式合作前,我校開辦了建筑動畫短期培訓班,并邀請建筑動畫制作企業的一線制作人員參與教學,以此作為動漫專業的前期試點。由我校教師擔任基礎能力課程的教學,由企業制作人員擔任核心能力課程的教學?;A課程包括美術基礎、建筑識圖、Photoshop基礎、3DSMAX基礎等,主要內容為基礎知識和軟件基本操作方法,目的是為核心課程提供支撐。核心課程的內容主要是運用3DSMAX進行建筑建模、場景渲染,運用Photoshop進行后期處理。核心課程以生產項目為教學任務,以生產產品(建筑表現圖)為教學目標,使學生熟悉產品制作流程,掌握產品制作技能,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與企業雙方相互溝通,師資之間互相交流,為下一步開設專業積累了教學經驗,培養了師資。

建筑動畫制作的課程設置建筑動畫制作的專業基本能力模塊課程有:美術設計基礎、圖形圖像處理、CAD圖處理、三維制作基礎、三維動畫制作基礎等,分別開設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學期;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有:建筑效果圖制作、建筑展示動畫制作、動畫后期合成、生產項目實訓等,分別開設在第三、第四學期;第五、第六學期為學生就業實習階段。美術設計基礎以素描、色彩、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為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以課堂理論講授與戶外寫生為主,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各種熟練的構成技巧和表現方法,培養審美觀及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創作能力與造型能力,活躍構思。圖像處理、CAD圖處理、三維制作基礎、三維動畫制作基礎是專業基本能力課程,在課程設計上將建筑表現圖分解成許多小項目實施教學。例如,三維制作基礎課程以建筑表現圖中的家具、電器、燈具、裝飾畫等作為制作項目,讓學生通過這些小項目的學習掌握三維物體的建模方法。建筑效果圖制作、建筑展示動畫制作、動畫后期合成、生產項目實訓是職業特定能力模塊課程,這些課程主要以集中教學與訓練的方式進行,在課程設計上以大項目為主進行教學,如制作建筑表現圖與建筑展示動畫,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完成大項目的制作,掌握就業上崗必備的工作能力。生產項目實訓的目的是進一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制作技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與企業產品的生產,積累工作經驗。

加強校企合作,將學校變為生產工廠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邀請企業一線制作人員擔任職業特定能力課程的教學工作,引進企業專業人才參與專業建設,與企業人員一起開發校本教材。要加強教學與生產的結合,通過成立教師工作室或學生動漫社團,利用生產項目實訓參與企業生產,將生產任務引入到學校教學中,或將學校變為企業的生產車間甚至生產工廠。

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廣闊的動漫市場給中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中職動漫專業的開設應該適應本地區市場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因地制宜地選擇專業方向,在專業建設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中職學校的動漫專業發展之路。

篇7

細究唱衰中國經濟的市場分析人士結構,除了查諾斯之類的所謂“賣空大師”之外,絕大多數居然是供職于國外金融機構的中國分析師,或者是在英國《金融時報》等主流財經媒體撰稿的中國人。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因為在美歐經濟鮮有亮點,經濟話題炒作的邊際效用不斷遞減的今天,將話題中心集中到中國身上,其輿論與市場效應顯然要大得多。

不錯,中國經濟增長正在逐步告別改革開放以來的黃金周期,在人口紅利消退,產業轉移紅利趨減的大背景下,尤其在全球經濟仍處于不確定的宏觀經濟情勢下,經濟增速放緩乃至經歷緩慢而痛苦的復蘇過程,是真實世界里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反之,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取得8%甚至9%以上的經濟增長,則應該說是逆經濟周期的非正常現象了。筆者相信,決策層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年來淤積的經濟增長沉疴,不可能不知道拖延改革可能帶來的越來越大的轉型成本,當然也深知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取決于以知識、信息、研究開發或創新所引致的規模效益遞增、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增長等核心內生變量。技術進步的內生化,促進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只是要駕馭今日這樣一個經濟規模超過6萬億美元的巨型經濟體,確實面臨太多的約束條件。

筆者堅信,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人力資本提升空間與中長期增長潛力,足以支撐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而從人力資本提升空間來看,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市場主體可以在保持較高資本積累的同時,著力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進而提高投資質量和資本積累的有效性,將經濟增長的重心轉到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以給資本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和創造新的需求,提高增量資本的產出率;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盡快改變社會一般人力資本和專業化人力資本之間的相互脫節現象,則是適應經濟轉型的關鍵之舉。再進一步,如果能通過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以及政府管理體制的改革,當可大大釋放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則中國經濟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周期內保持年均6%以上的有效經濟增長。

在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依然不甚明朗以及國內制約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的相關要素難有根本改觀的情況下,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應該是未來一到兩年內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著力點。當然,目前也是正視中國經濟結構問題、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的難得時機。中國經濟既要通過積極擴大內需穩增長,更要在結構升級與戰略轉型中提升競爭力。

經過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西方發達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明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倒掛無異于飲鴆止渴。資本的畸形繁榮可能成為追憶,實體經濟發展永遠是根本。這并不是說美歐從此就不重視金融創新了,衍生工具失靈了;相反,金融衍生工具作為負債表風險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及降低資本成本、增加金融市場流動性的關鍵環節,是不可能告別金融市場的。只是西方的金融家們可能在日后的行為中更靈活地配合本國決策者們的政策調整,設法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作用最大化。假如美歐經過一段時間的政策調整,實現了國內經濟的再平衡,并將經濟發展軌道暫時切換到制造業和出口導向上來,則不僅有可能打破“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的分工格局,而且勢必極大地擠壓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環節的核心利益。為此,我們必須盡快落實關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攬子方案,在切實提高應對國際經濟摩擦博弈水準的同時,盡快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宜致力于應深耕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推廣,確立制造業發展的高增值和高技術發展導向,在積極參與資本與技術要素密集的制成品乃至中間品生產的同時,力爭在若干重要領域實現自主創新的新跨越。

篇8

【關鍵詞】手機支付業務 移動 信用

一、背景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手機已變的相當普遍。與此同時,伴隨著消費需求的與日俱增,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簡便又安全的支付方式———手機移動支付業務由此產生?!笆濉逼陂g,3G網絡、智能終端、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重點發展將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在此背景下,作為3G重要應用之一的手機支付業務快速崛起,根據相關報告顯示,2011年移動支付用戶數達到1.87億戶,預計該市場規模在未來3年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2014年用戶規模有望達到3.87億戶。然而,相對于9.4億的中國手機用戶來說,手機支付業務遠沒有得到深遠的推廣。因此,對中國手機支付業務的市場分析與推廣方式的研究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中國手機用戶的增加以及3G技術的成熟與推廣,國家構建物聯網設想的實施等,為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迅速,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67.8%。而國內眾多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及運營商也都在加緊布局手機移動支付應用。同時,手機支付業務的發展發展潛力與問題并存。手機支付業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仍存在著較多缺陷:①產業合作少,用戶無法全面享受各種支付業務。②手機支付的安全無法保障,用戶有所顧慮。③用戶難以接受新的消費觀念,產業推廣力度不夠。

三、核心問題分析

從中國手機支付業務的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產業特征、產業鏈條、用戶體驗等方面對當前手機支付業務和成功的國內外手機支付業務的成功案例相對比,并運用網絡經濟理論、產業組織理論和虛擬經濟學等相關理論,分析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存在的問題。我們初步總結出當前移動手機業務存在的問題根源是各產業合作不全面、各自為營。

四、經營模式創新

1、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新型跨產業合作模式。從問題的根源進行分析,并結合國內外成功移動手機支付案例,我們提出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新型跨產業合作模式的構想,即用利益綁定、聯盟等方式吸引各產業———包括手機支付各功能研發產業組織、手機服務商和運營商、政府機關、各銀行、商場商戶等等———進行合作,推廣電子商務為交易平臺,以便用戶能完成手機支付、手機購買等,以達到完善并推廣國內移動手機支付業務的目的。

2、技術水平及應用范圍。通過對中國移動手機業務狀況的查找分析,我們發現雖然國內業務發展趨勢良好,但現狀仍亟待進一步的改善。結合中國特色與國內外成功的移動手機支付業務的經驗得出的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新型跨產業合作模式是針對國內移動手機業務的主要問題———產業合作不完善———而提出的,此模式可以很好的運用于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同時,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中存在的問題是全國范圍內的問題,因而對這些問題研究而得的結論和建議具有普及意義。

五、實施該項目所具備的基礎、優勢和風險

1、基礎:

1)現實性:手機支付這項個性化增值服務,可以實現眾多支付功能,此項服務強調了移動繳費和消費。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移動網絡應用的不斷成熟,移動支付作為一項便民的增值服務,已成為新興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

2)潛力大:據報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首個擁有9億手機用戶的國家,巨大的市場空間、龐大的潛在用戶需求,使移動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移動電子商務的最大特點是“隨時隨地”和“個性化”,與以往的付費模式不同,它是一種全新的銷售與促銷渠道。

2、優勢:

1)可行性:現代科技的發展就是讓科技造福人類,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化,舒適化,因此對這一項目的創新與研究是與時俱進的。該設想是在對市場和技術做充分的分析后,結合人們生活的普遍需求構建的。

2)經濟性:手機支付是支付方式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手機支付的推廣和應用對于商戶,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有著廣泛的影響,有助于構建多元化的消費模式,推動社會潛在消費。

3)廣泛性:移動手機已走入千家萬戶,手機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使移動金融服務的發展條件基本成熟,移動支付業務必定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六、項目的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消費的需求越來越大。移動支付在國內外發展并不順利,除了面對來自信用卡,借記卡等傳統消費模式的挑戰,人們的固定不變的消費觀念也使得移動支付業務一直處于徘徊階段。如何針對它的缺陷,發揮出獨特優勢,整合同時依托市場經濟帶來的巨大消費群體,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消費模式,推動人們的生活質量向更高層次發展。多元化的支付渠道共同促進了手機支付創新模式的誕生,人們也渴望著手機支付模式的普及,因為手機移動支付在便捷性上毫無疑問的成為所有消費品中的NO.1,只需要通過點擊就可以完成整個交易過程,而多元化的支付渠道以及支付空間的擴展。基于以上因素,我們小組認為本項目的研究具有獨特之處和普及意義,是與時俱進的體現,并將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七、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

篇9

作者簡介:彭新萬,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發展理論。

摘要: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資(FDI)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展具有重要貢獻。本文將FDI影響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機制引入到主導產業形成中,認為FDI對主導產業的形成具有資本、技術外溢、產業結構、制度變遷以及路徑選擇等效應。落后地區具有資本、技術、產業結構及制度等方面的后發優勢,充分利用FDI能夠加速其主導產業的形成。

關鍵詞:FDI;作用機制;后發優勢;主導產業形成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導:1008-2972(2006)03,0021-03

截止2003年底,全國累計合同利用外資9,431.3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014,71億美元。2002年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33,771、09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33.37%(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網站)。研究表明.FDI對于中國東南沿海較發達省市經濟發展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同時,相當文獻對FDI作用機制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這些文獻表明,FDI不僅有助于在當地建立新興產業,而且還能使傳統產業升級,使內向型經濟向出口導向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演進。其實,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較多的中國各省市的經濟發展中不難發現,其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相當程度上是FDI通過推動當地主導產業形成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發展經濟學認為,落后地區具有資本、技術、產業結構、制度、勞動力等方面的后發優勢(郭煦保,2004)[1]。因此,本文在通過對FDI的作用機制和主導產業的形成機制的分析基礎上,結合落后地區的后發優勢,探索FDI在加速落后地區主導產業形成中的作用。

一、主導產業的市場選擇準則和集聚過程分析

主導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較大份額,其生產率和發展速度一般要超過一般產業,同時具有較強的擴散效應,具有一定的外部效應,對其他產業的增長有一定的影響。

赫克希爾-俄林理論認為,對于一個地區來講,應該發展能充分利用本地區相對豐富的生產要素或資源的產品,換取生產要素或資源相對劣勢的產品,從而生產這些產品的產業就是該地區的主導產業。關于主導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系,羅斯托認為,在眾多產業部門中,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與此相應的起主導作用的產業部門,這些部門的增長、變化、轉移、更替決定了經濟成長階段的變化,一個主導部門的增長會帶動四五個以上部門的增長。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學家在研究產業結構時,提出主導產業市場選擇的“收入彈性基準”和“生產率上升基準”。市場選擇主導產業的基本準則有四個:(1)收入彈性準則,即收入增長率與產品需求增長率之比,這從產品市場需求方面反映了成為主導產業的可能性;(2)發展度準則,發展度指生產率的上升率,用來判斷行業的發展水平和效益水平,這從產品市場供給量方面反映選擇主導產業可能性;(3)產業關聯度準則;(4)比較優勢準則,即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區位優勢所帶來的成本指數[2]。

從根本上說主導產業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政府可以通過市場分析與預測來扶持有潛力的產業,從而對主導產業的形成施加影響。一個主導產業的形成,需要經過技術、資金、產品、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傳遞、重組、滲透和集聚才能實現。主導產業的形成大致有四條可選擇的道路:第一,以某主導產品(拳頭產品、名牌產品)為核心,通過對產品不斷深化開發,形成系列產品和系列技術,集聚在主導產品周圍的是與之相關的企業和行業,這些行業和企業通過多元化經營,就出現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主導產業。第二,行業規模集聚,在同行業中產品系列層次多,技術關聯大,但無大企業和名牌產品,通過一大批中小企業在一定區域或城市中的競爭和發展,形成區域性行業規模優勢,成為該地區的主導產業。第三,以大企業為核心,帶動其他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形成區域性的集聚經濟。第四,以科技研究開發為中心,形成高科技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產業群體[3]。美國硅谷、臺灣新竹的高科技開發區,走的就是這條路。

二、FDI對主導產業形成的作用機制

FDI不僅有助于當地新興產業的建立,而且也有助于傳統產業的升級,從以上有關主導產業和外商直接投資方面的文獻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更為重要的是FDI對一地區的主導產業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

第一,從FDI的資本效應和外溢效應來看,FDI是“打包的資本、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 (Johnson,1972),也就是說FDI不僅是物質資本,而且是涵蓋人力資本、技術知識等多種因素的廣義資本概念,在資金、技術、產品和信息方面具有優勢,即,具有資本、技術、信息、產業結構、制度等直接或間接效應。而一個主導產業的形成,需要經過技術、資金、產品、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傳遞、重組、滲透和集聚才能實現,即FDI為主導產業的形成提供了資本、技術、信息、制度等方面的條件。

第二,從市場選擇主導產業的基本準則方面來看,FDI及其相關投資在當地建立的產業具有符合市場選擇主導產業的四個基本準則的條件。鄧寧(John H.Dunning,1977)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程度、類型和進程取決于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其中所有權優勢是指企業擁有或能夠獲得的、東道國國內企業所沒有或無法獲得的資產及其所有權,這類優勢主要采取無形資產的形式,包括技術優勢、企業規模優勢、組織管理優勢和融資優勢,所有權優勢使FDI符合主導產業選擇的發展度準則和比較優勢準則;區位優勢是指企業在投資區位上具有的選擇優勢,FDI在投資決策時會考慮其產品的現實需求情況和潛在的需求情況,選擇在使其產品具有優勢的國家和地區投資,從而使FDI所投資產業符合收入彈性準則;同時,從上文有關FDI的資本效應和外溢效應的分析可知,FDI是符合關聯度準則的。所以,FDI具備符合市場選擇主導產業的四個基本準則的條件,從而促進當地主導產業的形成。

第三,從主導產業形成的道路方面來看,FDI及其相關投資具備在當地形成主導產業的條件。首先,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大企業往往具有良好的產品和著名的品牌,以其品牌和產品核心,開發形成系列產品和系列技術,并且集聚一批相關的企業和行業,從而在當地形成相應的主導產業。其次,通過FDI引進國外成熟適用技術,利用FDI的技術外溢效應,同時加上相關的配套行業和產業,在當地建立一大批相關的中小企業,形成區域性行業規模優勢,成為該地區的主導產業。同時,通過外商直接投資建立大型企

業集團,例如汽車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以這大型企業為核心,帶動其他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形成主導產業和區域性的集聚經濟。另外,為了利用當地相對廉價的高素質研發人才,跨國企業還會在當地建立研發中心,以利用當地的人才優勢,這就可能形成以科技研究開發為中心,高科技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產業群體,形成相應的主導產業[4]。

綜上所述,FDI有助于當地主導產業的形成。下面我們用圖表的形式進一步描述FDI對主導產業形成的作用機制。

三、FDIV有助子加速落后地區主導產業的形成

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資本形成和引進FDI都相對較少,下表利用2002年的數據,以江西省為例,將江西省與臨近省市的GDP、人均GDP、資本形成額、FDI和就業人數進行比較,表1為江西省和鄰近各省市2002年的實際數據,表2是根據表1中的數據以江西省數據為基數,將各鄰近省市的數據形成江西省相應數據的指數,從而將各鄰近省市的數據與江西省數據進行指數化比較。

從上面的兩個表可以看出,鄰近各省市的經濟發展相對較好,資本形成和引進POI較多。與鄰近各省市相比,除安徽省之外,江西省的GDP和資本形成額都是最少的,但是就業人數的差額并不是太大,并且江西省的總人口也比較多。對上表進行分析,如果定義江西省就業人均FDI資本為1,而與江西省鄰近的上海為10,江蘇為5.2,浙江為2,安徽為0.2,福建為4,山東為1.8,廣東為5.1。這說明資本在江西省相對稀缺,資本的邊際收益率較高(實質是資本的后發優勢),而從業人口相對過剩。因此,引進FDl,對于像江西省等這樣落后的省份的資本形成和主導產業的形成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第一,通過FDI的直接資本效應和間接資本效應加速落后地區資本的形成。FDI的直接資本效應是指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直接增加了該地區的資本存量;FDI的間接資本效應主要體現為產業連鎖效應和示范與牽動效應。產業連鎖效應主要表現為外國直接投資通過帶動產業前向輔投資和后向輔投資而產生投資乘數效應,外商投資企業通常會吸引為該企業提供中間產品的企業的相關投資,即前向輔投資。同時,如果外商投資企業選擇當地企業作為分銷商或者當地企業使用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作為中間投入品,這就會產生后向輔投資。產業示范與牽動效應主要表現為由于外國直接投資的進入而帶來的市場競爭加劇,迫使當地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增加當地企業的投資量。但是,當地資本存量和依靠當地資源形成的資本有限。所以,對于像江西這樣的落后地區只有大力吸引外資,利用FDl的直接資本效應,加速資本形成的速度,充分利用現存的資源稟賦,提高現存的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率。同時,利用FDI的間接資本效應,通過產業連鎖效應和示范與牽動效應,落后地區可以通過FDI吸引周邊較發達經濟省份的資本,進一步提高其資本的增量和存量。

第二,FDI的技術外溢效應。Kokko(1992)在《外國直接投資、東道國特征和溢出》一書中定義技術溢出效應為:由于跨國公司在東道國設立于公司,從而引起當地技術或者生產力進步,但跨國公司子公司又無法獲取全部收益的現象。FDI技術外溢效應可以歸結四個渠道:示范-模仿效應,競爭效應,聯系效應和培訓效應(張建華,歐陽軼雯,2004)[5],根據發展經濟學的研究,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落后地區可以發揮技術的后發優勢,制定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利用外資,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同時通過微觀經濟主體即企業和個人的技術模仿與學習,從而使微觀經濟主體技術進步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第二,FDI的產業結構效應。FDI的產業結構效應來源于有效地開發東道國的比較優勢,外國投資者帶來資本、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等資源,不僅有助于當地建立新興產業,而且還98使傳統產業升級,使內向型產業向出口導向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演進。比如,江西省可以有效利用FDI的技術優勢改造提升原有的機械、鋼鐵、紡織、醫藥、陶瓷、森工、建材、建筑等傳統產業,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利用FDI參與發展食品工業,依托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扶持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名、特、優、新產品和旅游、方便食品。利用FDI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建立一批新型主導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四,FDI的制度變遷效應。FDI通過影響制度供給和需求的某些因素從而促進當地的制度變遷。外資的介入,本身就影響了當地企業的產權制度;外商投資企業的示范效應還會加速該地區企業的改革,加速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同時,FDI還會影響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如財稅、金融、外匯管理、投融資、外貿、價格方面的管理制度;另外,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資,還會著手改變官本位的傳統觀念,改善服務,從而使當地的非正式制度也會得到改善。

第五,路徑選擇。落后地區可以通過引入國際上的名牌產品在當地的投資,以該主導產品為核心,通過對產品不斷深化開發,形成系列產品和系列技術,同時集聚與之相關的企業和行業.就出現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主導產業。落后地區還可以引進國外成熟、國內適用的技術,通過行業規模集聚,在同行業中形成多層次多系列的產品,通過一大批中小企業在本地區的競爭和發展,形成區域性行業規模優勢,培育成為本地區的主導產業。同時,落后地區還可以通過引進大筆的投資,或者與當地企業合資,建立大型企業,例如汽車行業企業,以此為核心,帶動其他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形成該地區的主導產業和集聚經濟。

第六,建立專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利用現有的主導產業,通過主導產業和產業集聚效應對FDI區位選擇的影響,有針對性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并建立專業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規模,并提高市場占有率。專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具有產業集聚效應,即,引導相關的產業企業在同一區域的開發區內投資建廠,并且根據產業狀況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提供相應的服務,這就有利于當地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出和盈利。

參考文獻:

[1]郭熙保.后發優勢與跨越式發展[N]光明日報.2004-01-06.

[2]彭新萬.略論欠發達地區主導產業確定問題[J]商業時代,2005,(9).

[3]王旭章,區域性的主導產業市場選擇、集聚和擴散[J].鐵道師院學報,1998,(5),

[4]孟亮,宣國良,王洪慶.國外FDI技術溢出效應實證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6).

篇10

[關鍵詞]高職教育 品牌 產業對接

[作者簡介]王瑾(1973- ),女,安徽蕭縣人,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管理。(江蘇 蘇州 215104)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4-0018-02

在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因其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密切,其發展需求尤為迫切。經濟增長要實現由主要依靠傳統“三架馬車”拉動向依靠內需消費、創新創意、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資源投入向主要依靠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迫切需要高職教育提供人力資源支撐,這也是高職品牌建設面臨的重大機遇。在職業教育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專業與產業的有效對接,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有效服務地方經濟的水平與能力。

一、產業發展背景下高職品牌的特色

品牌是廣大消費者對一個企業及其產品過硬的產品質量、服務、形象等形成的一種評價和認知,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是企業實現差別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的品牌特色是指高職院校區別于其他院校的獨特的辦學理念、內涵、人才培養模式,品牌建設是在辦學條件良好、教學手段先進、師資結構合理、教學管理規范等基本條件的基礎上,突出核心競爭力,其品牌特色可以體現在辦學思路、辦學理念模式、培養模式、人才目標、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

1.突出實踐動手能力訓練。實踐動手能力是高職院校畢業生與一般高等教育畢業生的最主要區別,也是高職院校個性化的顯著特點。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提供學生技能的基本途徑,院校通過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階段性實習,或者投入設備在校內提供實訓條件培養學生,為學生工作技能的提高創造了條件。近年來,高職院?!皩嵙晫嵱枴备鸩阶呦颉榜v企練兵”,技術人員當老師,公司車間為課堂,學生與企業員工同食宿,輪崗實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崗位上的技術人員結合生產,一邊示范,一邊講授;學生一邊觀摩,一邊實操;指導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駐扎企業,與技術人員一起研討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案,學生可以融入真實生產現場,親身體驗和了解現代企業的最新技術、項目組織、實施以及管理的全過程。

2.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新形式,主要由地方政府舉辦,也因此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高校的重要職責,基于各地經濟發展形態的差異,每個地方都要從差異化角度出發,發展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高職教育也應凸顯高職院校的地方區域特色和優勢。因此,高職教育必須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立足點,有的放矢地挖掘地方特色,面向地方培養合格畢業生,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

3.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基本模式,是校企雙方在校企合作協議書的框架下,各負其責,通力合作,把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科研開發、培訓基地建設與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充分利用雙方的有效資源,發揮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勢,共同開發課程,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與職業能力的對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

二、高職教育品牌與產業對接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長期受學科教育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的學科教育痕跡明顯,專業、學科設置大都參照本科院校建設,基本上是本科院校的“迷你版”或“基層版”,品牌建設不夠突出,教育類型特色不明顯,學校整體規劃不夠,專業設置雷同、跟風、盲目,明顯滯后于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和緊密度不高,忽略與區域經濟、行業發展、產業發展的接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高職人才培養滯后于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涌現,使得職業教育應接不暇,高職專業相對于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明顯滯后。一方面,由于教育具有周期性,尤其是職業教育從職業崗位的需求到開發專業所需的課程計劃、大綱、教材都需要一個過程,高職院校還不具備相應的開發能力,高職教師的培養、培訓以及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和準備都需要一個過程;另一方面,一些高職院校與企業、產業的聯系還僅限于學生實習、教師掛職層面,沒有參與企業、產業的生產實踐,沒有深入了解、研究產業、企業的發展走向和要求,更不可能對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做出準確預測,從而導致高職院校難以適應行業技術變化更新的速度,無法滿足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2.從學校的角度看,實踐教學無法滿足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高職院校實踐實訓體系體系還大都處于建設階段,實訓基地無法滿足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一是由于近幾年招生規模持續擴大,高職院校普遍缺乏高水平、“雙師型”教師,特別是在“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大背景下,各個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缺乏實踐支撐,在實踐環節中缺乏理論指導。二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課程建設融合度不高,特別是生產性實訓基地少,實訓適崗情況不盡如人意,而且實訓基地大多存在利用率不高和管理不夠規范的情況,資源優勢和實訓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沒有實現一體化,頂崗實習很多浮在面上。

3.從政策統籌的角度看,產業發展需求與人才培養方向統籌不夠。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與區域產業發展缺少對接,兩者之間缺少交流平臺與有效機制。地方政府沒有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發展戰略,在謀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時缺乏戰略眼光,沒有把職業教育與產業對接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加以規劃與統籌,而高職院校在積極呼應、主動融入、有效對接新興產業方面明顯滯后,超前意識不強,謀劃不夠。企業缺乏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專業建設方向不明,發展思路模糊;對學生的培養忽視社會發展與個體發展的統一,忽視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體特長的結合。

三、構建適應產業發展的高職品牌建設著力點

職業教育是與產業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高職教育品牌建設要在推進產業發展中發揮作用。一是堅持全面對接,高起點推進品牌建設;二是堅持特色創新,打造高職教育核心競爭力;三是堅持協調推進,提高高職院校市場適應性;四是發揮政府統籌指導作用,完善高職教育體制機制。

1.堅持全面對接,高起點推進品牌建設。堅持高職教育全面對接產業發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課程與產業對接、學習過程與培養過程對接、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高起點打造高職教育品牌。(1)專業對接。校企雙方共同分析社會職業結構、職業要求,梳理職業發展的特點、要求和發展趨勢,梳理行業、職業工種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確定職業的相關技能知識,圍繞職業崗位探索生產實踐的課程需要,依據職業分析,共同商議設置課程、專業學習內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崗位要求、課程計劃。通過專業與產業對接,切實落實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2)過程對接。學習過程與培養過程必須全面對接,按照行業與企業的評估標準實施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與培養過程同步實現,使教育、教學的過程完全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來展開,使教學過程實現“生產”和“教學”的耦合。學生通過邊學習、邊實訓、邊體驗,進行自我驗證和自我豐富,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工作技能,更加適應工作環境,使職業素養與職業崗位實現零對接。(3)文化對接。注意吸收先進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核,把學校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專業文化建設進行融合。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其知識技能合格,更重要的是產業文化素養合格。因此,高職教育的任務,一是要幫助學生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跨越城市認同門檻,順利融入城市和企業;二是對學生進行產業、行業文化普及,使其了解生產服務的全過程,形成敬業愛崗的職業素養和對企業文化、行業知識的全面認識。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中,雙方要共同建設產業文化,以現代產業文化引領校企合作,實現產業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2.加快特色品牌創建,與產業發展無縫對接。高職教育要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必須進一步突出產教合作、校企結合,與產業發展無縫對接,形成質量高、效果好的品牌。(1)堅持一校一品的特色品牌道路。職業教育要想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就必須與社會的經濟發展、市場人才需求等緊密對接,確立“一校一品,特色品牌發展”的定位。深入研究學科和專業建設,圍繞當地支柱產業、重大工程項目及重大投資項目,做強各自特色優勢專業,著力打造出特色學科專業品牌,明確發展定位的特色、發展道路,形成能緊密服務地方經濟的鮮明專業,提升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國內外經驗證明,有專業特色和品牌,職業教育才有廣闊前景。(2)堅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廣“廠中校”“校中廠”等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工學結合、彈性學制和模塊化教學等改革創新,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培訓與終身學習對接,促進高職教育與產業、企業、行業全面結合,更好地適應市場和服務產業,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和保障,將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3)建立職業教育考評與激勵機制。引進社會中介等第三方評估機構,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的社會評價模式模式,定期向社會評價結果。建立職業教育考評督導激勵機制,對高職教育發展中實績突出的學院、辦學模式、領軍人物、行業企業給予獎勵。支持各級政府或各行業舉辦多層次技能大賽,對成績優異的學校、學生予以獎勵,積極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

3.堅持協調推進,提高高職院校市場適應性。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著力推進高職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與融合。(1)成立地方產業行業職教指導委員會。以地方重點產業、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加快建立一批行業職教指導委員會,在市場分析、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質量評價等方面加強對高職院校的分類指導。按照地方“十二五”規劃和區域產業發展規劃以及行業、產業和重大項目發展規劃,擬定適應行業、產業和重大項目所需的專業技能人才需求目錄,引導高職院校有針對性地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適度超前培養行業、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2)推進以重點產業為主導的職業教育集團化建設。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組建職教集團,強化各類職教聯盟(集團)互動合作、資源共享,重點發展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行業特點突出的高職教育集團,重點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格局和產業布局相適應的區域性高職教育集團和以國家示范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為龍頭的高職教育集團。(3)建立信息通暢的職業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圍繞產業發展和技能人才需求,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門、行業、企業以及高職院校的各類信息資源,建立信息通暢、信息共享的高職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及時和披露職教政策、典型經驗、發展規劃、行業動態、產業項目、人才供需等信息,使之成為院校獲取市場信息的快捷通道和校企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成為職教動態的權威窗口。

4.切實加強政府統籌,完善高職教育體制機制?!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職業教育要建立“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機制,指出了未來職業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方向,也明確了地方政府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1)建立職教聯席會議制度??朔殬I教育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弊端,建立職教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由政府牽頭,教育、人力資源、經濟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職教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職教聯席會議,定期研究和專題解決高職教育發展及服務產業方面的突出問題,落實《職業教育法》及相關條例。進一步明確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在推動職教發展過程中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過程中,將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上升為地方性法規,依法推進高職教育的科學發展。同時,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和執業資格制度,加強勞動執法檢查,規范社會用工秩序。(2)改革調整管理機構。突破行政瓶頸,克服因管理部門不同而導致的高職院校與中職院校的脫節,探索教育部門與人力資源勞動保障部門的職能調整與歸并,將高職院校管理與技工院校管理職能統統籌歸并,加強對職業教育不同層次的研究、指導、規劃和管理,加強高職院校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3)完善高職院校與地方協調互動機制。各級政府要積極牽線搭橋,組織企業主動與高校對接,構筑起多層面合作平臺,在產業發展、社會人文、城市規劃、科技創新等領域與高職院校全方位合作,支持高職院校與政府、企業共建產學研戰略聯盟和合作基地,提高校地合作水平。高職院校要積極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需要,以地方產業發展方向為院校專業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主動與地方企業聯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高校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

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只有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劣勢,鎖定辦學目標,用差異化策略努力創造品牌優勢,以品牌引領市場,打動教育消費者的認知和興趣,才能最終在高等職業教育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陳華毅.“雙轉移”形勢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SWOT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0(11).

[2]陳慶.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J].考試周刊,2010(17).

[3]陳玉梅.東部產業轉移與我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大家,2011(7).

[4]高利兵.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的皖江職業教育發展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8).

[5]賀修炎.示范性高職院校應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J].機械職業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