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包裝帶來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8: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過度包裝帶來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將“綠色郵政”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之中
“2015年全國快遞件量達200多億,平均一個包裹的包裝箱按0.2公斤計算,產生了40萬噸的包裝箱,可以堆滿20萬個足球場。”在日前的國家郵政局工作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在他看來,快遞業迅猛發展的背后,過度包裝問題也需引起重視,并需要全社會共同治理。
2015年底,國家郵政局新聞宣傳中心與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青島研究院聯合了中國首部《綠色快遞包裝報告》。報告顯示,國內快遞領域的包裝主要集中在以下七大類: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填充物)等。以國家郵政局統計的2014年全年139.6億件的快遞業務量為基數,2014年,全國共消耗約140億張快遞運單、20億條編織袋、55.84億個塑料袋、21億個封套、67億個包裝箱、114.5億米膠帶、20.1億個內部緩沖物。
根據快遞企業、供應商企業提供的數據,由快遞拉動的下游包裝產業總體規模已經在百億元之上,近千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共同分享這個蛋糕。如何使這塊大蛋糕實現綠色發展也引起了行業管理部門的重視。早在2015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上,馬軍勝便指出,要將“綠色郵政”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之中,服務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建設綠色郵政,就是要注重促進郵政業的低碳環保。要通過減少收寄、分揀、封發、運輸、投遞等各個環節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消耗,實現郵政業“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發展。
積極完善行業綠色發展體制體系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大力推廣環保包裝輔材應用,并鼓勵企業技術裝備改造更新,研發推廣使用可降解的膠帶、環保填充物、可再生紙張和環保油墨印刷的封裝用品等物料輔料,引導企業推廣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裝材料,倡導用戶適度包裝,加強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管理。在郵政管理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已經有不少快遞企業開始從生產原料、包裝設計和包裝使用等方面進行減量化,同時嚴把采購關,充分考慮采購的物料環保性,選購環保的包裝產品。
在“十三五”時期,郵政管理部門還將不斷完善行業綠色發展體制體系。加強郵政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測算方法研究,建立相應統計監測體系,加快建立綠色郵政評估標準,營造綠色發展政策環境。2016年將開展綠色包裝試點工程,試點環保包裝材料應用和分類回收處理,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同時拓寬行業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范圍,協調落實相關支持政策。但是,減少快遞包裝污染,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比如除了快遞企業,商家也要盡量減少過度包裝,而顧客也要不斷提高環保意識,參與到整個回收體系中來。
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國家、地方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相關政策“叫好卻不叫座”。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一是垃圾收費缺乏強制性。按照垃圾處理產業化的要求,環衛企業收取的生活垃圾處理費為經營服務性收費,體現商品買賣交換關系,削弱了垃圾收費應有的強制性。同時,相關公告和行業標準屬于建議性政策,缺乏強制性,容易造成政策無效。二是垃圾收費與垃圾排放量缺乏相關性。目前國內多以按戶收費的方式收繳生活垃圾處理費,無法反映垃圾處置的邊際成本,不利于實現垃圾減量。三是對過度包裝處罰不力。現有過度包裝的政策約束對象主要是生產者,尚未延伸至消費者,無法對奢侈浪費之風產生威懾。此外,限制過度包裝的罰款措施屬于末端收費,存在收繳率低、收繳成本高等問題。
但國外政府針對包裝垃圾各顯身手的做法,卻很值得我們借鑒。如德國、瑞典、荷蘭等國家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瑞士、美國等國家的抵押金制或有償回收。由于我國存在大量分、散、小的生產者,這些政策在我國推廣復制具有一定局限性。從經濟理論上講,過度包裝屬于奢侈品,具有較高的需求價格彈性,對價格較為敏感。為此筆者認為,對快遞領域的過度包裝,除了采取相應的制約措施之外,征稅應是減少過度包裝的一劑良藥。
稅收是減少過度包裝的一劑良藥
每逢網購高峰,快遞增多,伴隨而來的是大量紙盒、塑料袋、廢紙,如同“俄羅斯套娃”般的過度包裝,不僅浪費,造成的污染也令人擔憂。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包裝廢棄物大約已占到城市固體廢棄物的33%,并以超過12%的速度逐年遞增,包裝廢棄物中50%以上屬于豪華過度包裝。過度包裝多為一次性產品或短期消費品,對自然資源消耗和固體垃圾產生造成雙重壓力。
在此情況下,筆者認為,稅收或許是減少過度包裝的一劑良藥。在對過度包裝進行征稅時,具體征收方式建議采取零售附加費,即在零售環節對需求側征收額外費用。零售附加費作為一種上游收費方式,可以影響消費者決策,通過需求側影響供給側,使產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主體共同承擔包裝減量以及資源節約的責任。收繳方式以政府為載體,引入稅務機構的收繳責任,增添了無可替代的權威性,管理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收繳率可以得到保障。此外,對過度包裝征收零售附加費體現了“誰污染誰付費”的補償性公平原則,政策公平程度較高。
為進一步提升零售附加費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還需以零售附加費為切入點推行稅制改革,在改變污染者行為的同時,實現保護環境和改善稅收結構的目的,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三贏”。
重點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如完善《包裝法》,使過度包裝的約束與監管行為有法可依。
其次,零售附加費需要依據需求價格彈性差異制定。對過度包裝產品征收零售附加費類似征收奢侈品稅,由于具有較高的需求價格彈性,征收零售附加費可以顯著降低過度包裝的需求。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過度包裝及所包裝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進行差異化征收,保障零售附加費的供需調控作用。同時,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彈性選擇空間。重點可借鑒日本的“包裝可選擇”,在零售環節為消費者提供過度包裝和簡易包裝的選擇空間,通過提升政策彈性強化零售附加費的公平性和社會可接受度。
篇2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與量的基本限度。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界限和極限,超出這個限度,事情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甚至走向反面。”包裝作為商品生產后到消費者購買前的重要媒介與橋梁,起著保護作用、宣傳作用、促銷作用。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經濟水平、生活意識的不斷提升,包裝設計在二者之間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其不僅要顧及社會、文化、經濟、生態效益同時也要兼顧好消費者心理生理的需求。因此,如何通過現代設計來把握商品與包裝、人與包裝、商品與健康、人與健康、包裝與健康之間的“度”,用質樸簡潔生態的設計去觸發消費者產生一種新的生活意識,通過這種生活意識最終啟發人們去追求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由于人們年均收入和生活質量日益提高,飲食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部分人群由于飲食無度,現代一些“富貴病”也隨之而來,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種。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部分輕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就可控制病情。全谷代餐粉是一種高膳食纖維、低脂肪、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和低熱量的食品,適度的攝入能夠極大地增加膳食纖維,增加飽腹感,控制血糖,幫助避免糖尿病的發生,也能夠極大地控制隱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如何通過包裝對全谷代餐粉進行可計量化的設計來控制食品用量與健康之間的關系,提倡消費者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把握食品包裝中的適度性,是亟待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方法
“‘量’度、‘質’度、和‘法’度是生態包裝的重要標尺,即拒絕過量化俗媚包裝、辯證看待綠色材質、熟悉與遵循“綠色”法規。”以上的原則是在包裝設計時應該遵循的,而好產品也得“食”之有度、“用”之有度、“飾”之有度,適度的設計比極致的設計往往更有發展的空間。綜上所述,尋找更為合適的包裝材料、包裝結構、加工工藝、造型方式等,在“適度”和“健康”中尋求新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是很重要的,因此設計可以通過在以下幾方面來實現:
1.基于“食”度原則下的人性化設計
在包裝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行為習慣、生理結構、心理情況、思維方式等等,在滿足包裝的基本功能上對包裝進行優化設計,使消費者在使用包裝時更為方便、舒適。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三分治七分養”的說法,因此提倡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合理進食、辨證用膳、科學養生對于目前中老年人群血糖日益升高的現狀是很有必要的。血糖偏高的人在飲食方面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日常飲食上需要攝入高纖維食物、含鈣食物、含硒食物等,它們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癥狀,有利于減緩糖尿病并發癥的進程。然而所謂過猶不及,營養成分很高的食物吃太多不被人體所吸收也都是徒勞。由此可見通過包裝設計從而使消費者更好的把握食品用量,充分吸收食品所帶來的營養是適度設計的核心。
首先在包裝結構的設計上,為了使食品食用量有一個可衡量的標準,設計內置式可計量結構,也可以在包裝上標明刻度尺或是提供可測量的輔助用具等,用來衡量和控制食品攝取量,通過這些來控制食“度”。其次在視覺傳達上進行提醒,將針對不同豆類進行細致的熱量分析說明及人體標準體重熱量需要量表經過設計印刷于包裝之上,供給消費者進行參考。同時為了更好的體現合理膳食,“食”之有度的理念,設計系列性的圖示(有利于該人群的蔬菜,如苦瓜、黃瓜、冬瓜等等)在包裝裝潢上,用來建議與該代餐粉進行合理搭配,從而讓消費者得到更全面的營養。最后提供一個二維碼,為顧客提供豆類的營養成分、產地信息等,這樣不僅能讓消費者安心購買也能提醒消費者根據自身要求進行科學養生。
對于血糖偏高人群的飲食習慣的嚴格控量問題,是需要從消費者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滿足的角度出發,通過設計解決上述問題,幫助他們更為便利的使用包裝和產品。只有這樣的設計對于消費者而言,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設計,是對人性的尊重跟關懷。
2.基于包裝的使用范圍的適用性設計
在市場調查中發現代餐粉的包裝形式單一化,對于產品的銷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應該根據不同場所,為消費者不同的需求進行相應的“分類”設計是很必要的。首先是家庭使用包裝,以份量為主,把全谷代餐粉進行實用的組合設計;其次是戶外便攜包裝,以方便為主,將沖泡容器與包裝結合起來進行設計,讓消費者可以更為便利的使用營養代餐;最后是禮品組合包裝,以簡潔為主,將單粉與混合粉以組合的方式置于禮品盒中,以簡約的包裝設計來傳達送禮人的濃濃的心意。綜上所述,通過對包裝的開啟和組合方式的不同以及材料和工藝的選擇進行更合理的搭配,從而解決“用”度的問題。
3.秉承通用理論的適度設計
(1)簡單而直觀的設計。“據有關資料分析,人的視覺感官在觀察物體時,最初的20秒內,色彩感覺占80%,而其造型只占20%;兩分鐘后,色彩占60%,造型占40%;五分鐘后,各占一半,隨后,色彩的印象在人的視覺記憶中繼續保持。”在面對琳瑯滿目的眾多商品時,消費者首先注意到的是具有新穎別致色彩的外包裝,所以包裝的色彩應用極為重要。“五色審美觀是中國傳統審美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具備了完整的色彩構架、色彩審美心理和系統的色彩認知、使用規范。”因此根據產品特性形成一種五色的色彩系統,根據五谷對五色的方式,讓消費者根據包裝的色彩能夠很快的辨識出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類別。同時在具體豆類識別上,以手繪形式將豆類描繪在包裝上,讓消費可以根據色彩與圖形的辨識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
(2)可以靈活地使用的設計。包裝采取單粉裝和混合粉裝的形式,單粉主要是蕎麥粉、燕麥粉、麥麩粉、青稞粉、黑米粉、玉米粉等等有利于控制血糖的12種谷物豆類。而混合粉裝,則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各種豆粉進行調和后包裝。消費者可以根據“五谷養五臟,一谷補一臟”的食療養生方法選擇自己需要的幾種單粉進行DIY的組合搭配也可以選擇調配好的混合粉。同時設計出每日適宜食用量為標準的小包裝,防止過多食用。
(3)對人體及環境無害的設計。過度的包裝設計在制造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而在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得無端承受這份消耗帶來的額外費用。據調查,在禮品盒的回收上,廢品回收員并不喜歡回收禮盒,其原因是禮盒多為紙板,韌性高不易折疊且沉重占空間,同時在包裝印刷上,彩色油墨和復合物非常不利于造紙廠的回收利用。相反,越簡單、透明的包裝越好分解再利用。所以針對以上問題,在包裝設計上,第一是包裝材料采用環保材料,設計簡潔的圖形以減少油墨的使用量,這樣的食品包裝對于人和環境而言都是有利的。第二是包裝采取無膠黏的形式,將產品信息印在標貼上然后捆綁在容器或是包裝上,這種形式不但有利于減少由包裝帶來的對環境的污染而且也更方便包裝的再利用;第三是采取包裝回收性處理,每次用空的包裝容器可以在下次購買時兌換產品折扣卷,這樣不僅有利于環保,同時也能很好促進銷售。
結語
篇3
物流業的發展解決了無數人的就業問題,還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然而,一系列的隱憂正在暗里滋長。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總量達206億件,共消耗了編織袋29.6條、塑料袋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其中膠帶的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如果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這些快遞就會產生400多萬噸包裝垃圾。
今年6月,在阿里巴巴公司旗下菜鳥網絡主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有與會代表預言:“當2020年全國快遞量達到500億時,將意味著有200億個塑料袋和70億個氣泡緩沖袋要被消耗。”
那么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又該如何控制這些包裝帶來的污染呢?
讓顧客無奈的過度包裝
南京的張小姐近日從網上購買了一條水晶項鏈,她說:“夏天快到了,我想買個項鏈來搭配衣服,就在網店看了一條項鏈。本來以為會是個小包裹,沒想到收到的快遞有鞋盒那么大,項鏈放個盒子,清洗保養項鏈的用品又是一個盒子,還有一個小贈品,都分別用那種氣泡塑料裹得嚴嚴實實的,這些塑料都是一次性的,肯定會污染環境,我覺得賣家真的有點小題大作了。”
而吳先生則在深圳某數碼廣場經營著一家手機配件店,發快遞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吳先生發貨時,會首先把電子產品用半米多長的氣泡紙包上幾層,然后放進包裝紙盒,在盒子里還要墊上一些報紙和泡沫,最后,用膠帶將紙盒反復幾次360度封口后,這件電子產品的快遞包裝才算完成。
吳先生說,他們之所以這樣“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也是無奈之舉。一方面,消費者都是希望易碎品的包裝能夠結實一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快遞公司的“暴力”分揀。一旦包裝不嚴導致商品損壞,就會招來買家的差評或者退貨,造成的損失很多時候就得自己承擔。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很多商家或者快遞員出于習慣,對不是易碎品的商品也反復包裝很多次,或者干脆用大盒子裝小物品,中間用大量廢報紙、填充袋填充。一位顧客向我們展示了她收到的物品,原本只是買的一雙鞋子,但是光包鞋盒的膠帶就用到了一米多。
所以在現實中,買家、賣家和快遞公司三者之間已經無形中達成了一種默契,――就是“寧可過度,不可不夠!”“費時費力費材料,你好我好大家好!”,這也是造成快遞過度包裝亂象的主要原因。
回收利用率很低的多種包裝
通常,快遞行業使用的包裝物料分為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七大類,而這其中膠帶、塑料袋、緩沖物等都不能循環使用。以紙箱和塑料袋為例,紙箱使用量占到快遞總業務量50%左右、塑料袋占40%左右。在透明膠帶方面,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用量是0.8米,透明膠帶不僅本身為不可降解材料,還在客觀上造成了紙箱與塑料難以分離,提高了回收成本。
而且由于價格競爭十分激烈,許多小型快遞包裝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從化工垃圾、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中回收的再生料制造快遞包裝。比如塑料袋的成分往往就比較復雜,可能殘留了大量的塑化劑、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不能重新加工也不能降解,大多數只能填埋或焚燒,對人和環境都有很大的危害。而紙包裝中,則往往使用過量的填充物以提高紙張克重,使用劣質油墨進行印刷,這導致紙包裝上殘留的有害有機物超標。
有資料表明,如果把這些快遞垃圾嚴格地分類,真正要被焚燒或掩埋的垃圾只會占到10%左右。如果能做到回收利用1噸的廢紙回爐化漿能產生0.8噸的再生紙,節約17棵樹,產生1.2噸的標準煤,產生600千瓦時的電能。可見,快遞廢棄物中蘊含的可再生資源數量十分可觀。
但是據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介紹:“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這些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給城市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
國家出臺方案倡導綠色包裝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針對此前的狀況,曾建議說:“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講,一定要有一個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之后,才會有后續的相關標準,企業進行跟進等等。”
國家對于快遞包裝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也予以了重視。日前國家郵政局出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快遞業電子運單使用率年均提高5%,預計到2020年,主要快遞企業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0%以上。
《實施方案》明確,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十三五”期間,力爭在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快遞業包裝綠色發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
《實施方案》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建立快遞業包裝治理體系,并將其細化為強化快遞業包裝日常監管、制定修訂快遞業包裝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12項具體任務。
針對快遞用戶反映較多的“過度包裝”問題,該方案提出,鼓勵企業探索簡約包裝,減少二次包裝。在郵政企業和快遞企業開展簡約包裝試點,鼓勵試點企業在條件成熟時制訂簡約包裝的企業標準并在業內推廣。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推動企業發展包裝定制化、倉配一體化、運輸標準化服務,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幅度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裝。
對于快遞包裝回收,方案強調將推動快件包裝物納入資源回收政策支持范疇,開展快件包裝分類回收利用試點,鼓勵企業重復利用塑料箱、紙箱和編織袋等封裝容器,提升包裝物品再利用率。
企業自發行動改良包裝
而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業也自發地開始重視快遞污染,倡導綠色包裝。如前文提到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當天,菜鳥網絡宣布聯合國內外32家合作伙伴企業啟動菜鳥綠色聯盟――“綠動計劃”,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為100%可降解綠色包材,同時爭取達成行業總體碳排放減少362萬噸。
要想真正在物流領域實現綠色發展,可能需要的是一場系統性的革命,這場革命不是某個單體能夠完成的,因此行業的聯盟顯得至關重要。菜鳥網絡牽頭的“綠動計劃”是綠色物流業的一個開端,由此,更多的新型包裝材料也將進入市場。
在峰會上,馬云說:“綠色環保已經成為物流業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我們不能一方面讓生產制造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制造大量的物流和快遞垃圾。這些垃圾不僅破壞了環境,更破壞了生態資源。大家要一同來研究,用綠色快遞、綠色物流,讓中國的環境更好。”
而申通快遞副總裁熊大海坦言:“快遞公司用的最多的是膠帶、塑料袋,再是紙箱,荷包袋,填充物,無論怎么減量這幾個東西都少不了。隨著客戶要求越來越高,簽收時外包裝的盒子稍微有一點點被壓扁,或者里面有一點變異,客戶就會拒收,因此新型的環保材料是他們最急需的。”
在峰會現場,“無需膠帶,一撕就開”的一撕得紙箱引來一片圍觀者,“一撕得”創始人邢凱說:“沒有膠帶纏繞,無需任何工具,輕輕一撕就能開箱。目前,‘一撕得’紙箱已經實現了99%的材料為環保材料,剩下的1%在于封口的那一條雙面膠。”他同時說,明年上線的第六代紙箱有望攻克這最后的1%,從而成為完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
篇4
[關鍵詞] 零利潤 3P 渠道管理 促銷運作
在市場經濟倡行公平競爭的今天,以及中國加入WTO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影響下,大量外國企業涌入中國,使得競爭變得十分激烈,通過博弈的支付矩陣,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價格戰打到最后企業都沒有利潤可言。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調,使得產品成本不斷升高,其結果就使得其利潤變得更低。企業稍微遇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價格戰,就處于不掙錢,甚至虧損的局面。那么企業在面對價格戰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下,如何才能增加其利潤呢?一般來講,利潤的增加有兩中辦法,一是提高產品價格;二是降低成本(產品成本、物流成本、人員成本等等)。下面我們通過分析市場營銷組合中的3P(產品、渠道、促銷)來找到合理的提升利潤空間的方法。
一、通過產品提升利潤空間
產品利潤空間要增大,我們首先從產品本身下功夫,要么是提高產品價格,要么是降低產品成本。產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營銷活動的載體,通過它才能使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達到交換的目的。企業沒有合適的產品,則滿足顧客需求就成為一句空話,那么在現有的產品中,以及在現有的市場價格體系下怎樣增大其利潤空間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1.改變產品包裝
以往好多產品只注重“外表”,過度包裝帶來了成本的提高,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改變以往的某些迷你型包裝或豪華型包裝,改用實惠裝,或者改變包裝材質,改變印刷規格,從而達到降低一部分成本費用的目的。如夏季使用的電蚊香片,一般的都是30片一個包裝的,推出120片裝,把紙盒裝變成塑料袋裝,差不多就能夠滿足一個家庭整個夏季的需要量,不但控制了包裝成本,而且有效的阻止了競爭對手,使消費者在銷售旺季內,不會再購買其他品牌的產品,可謂一石二鳥。
2.推出高附加值產品
原材料不斷上漲,導致產品成本增高,進而導致產品價格上漲,單純控制成本是有限的,產品價格的上升,可以通過開發高附加值產品來體現。拿牛奶行業來講,可以通過包裝、添加果汁、各類有益菌、口感優化等一系列改良,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開辟了一個新的細分市場。因此企業可以根據未來的消費流行趨勢,開發更有針對性,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高附加值產品來。
3.新品上市
開發新產品,或提高產品檔次及質量,以質取勝,提高產品價格,采取優質優價是理所當然。企業新產品漲價用意無非兩種,一是促進核心產品的自然更替,由新產品取而代之,新品得以借助原有核心產品的聲譽一鳴驚人,如此可大大節約新品上市的推廣費用;二是騰出價格空間,由更適合于該價位的產品代表取而代之,將原價位產品抬高,以加強產品的價格區隔,滿足顧客不同層次需求。
4.尋找合理替代原材料
很多原材料確實存在著成本低廉的替代品,但一定要考慮它的合理性。當然,如果在消費者可感知價值的那部分,明顯的采用一些不良的替代品,就會引發產品質量問題,得不償失。比如用糖精代替白糖,在健康觀念日益普及的今天,是相對危險和不可取的。然而,對于有些食品企業來講,用冬瓜制作的椰肉,替代真正的椰肉,從口感上,和營養上差別不是很大,都屬于膳食纖維,含水量高的減肥產品,消費者即便知道了,不會產生很大的反感。
5.限產漲價
控制自己的產量,使其產品供不應求,讓經銷商“有錢沒處買”,價格自然上調。限產提價有利于提高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也有利于公司整體利潤的提高。比如五糧液酒廠現在求大于供,許多經銷商都抱怨正宗的五糧液“有錢沒處買”,有的五糧液可能在某些地方早就脫銷,生產的量少了,價格自然上漲。
二、通過渠道提升利潤空間
良好的渠道管理主要會帶來成本的降低,在零售價不變的情況下,成本的降低帶來產品利潤空間的增大,利潤的增加。下面從渠道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潤空間的方法,有以下幾點思路:
1.實行供應鏈成本管理
由于原材料漲價影響整個產品鏈條,所以越是鏈條末端的產品生產企業,就越要把成本管理前移到供方,從后往前按順序推動其供方加強成本管理,最終使整個供應鏈共同行動起來,都在成本上下功夫,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主要方法是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可以從成本系統上全面和充分地識別、確定和消除提高成本的因素,從而降低成本。企業可以通過一系列活動消除企業內部的提高成本因素,如人、財、物的浪費等,以此來補償原材料漲價成本,從根本上實現“堤內損失堤外補”。 如增強員工成本意識,企業應強化員工成本意識,使員工都能夠理解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各種困難,增強注意節省和控制成本和費用的意識。減少廢品損失,材料越昂貴,越不能浪費。企業通過加強質量管理,提高良品率,減少廢品損失,節省產品成本,也能抵消一部分漲價因素。
2.實行集中采購或聯合采購策略
實施企業間聯合采購,或企業實行集中采購,加大訂貨量,并進行現金采購,這樣可能會得到供方的最大優惠。拿空調來舉例,2008年,國美、永樂、大中通過集中采購186億采購大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優惠。企業還應堅持“就近采購”的原則,盡量縮小采購半徑,以節省物流成本。在原材料有規律漲價的情況下,企業還可以實行“躲峰采購”,也就是在原材料價格較低時多購進,反之就少購進,避開價格高峰,但企業應考慮平衡好存貨成本和漲價成本的關系。
3.尋求新的供應渠道
企業考慮尋求新的供應渠道,如采用招標采購的方式尋求材料價格較低的供方,尋求處理積壓產品(同類材料)的供方,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嘗試國際采購。
三、通過促銷提升利潤空間
促銷運作常常是被整合到廣告運作這一整體之中進行的,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拉動銷量(形成規模效應,薄利多銷)、或配合新品(上市推廣)、或打擊對手、或樹立形象(公共關系、客情關系深化)、或引領觀念(創造需求)等;另一方面也使促銷運作的短程激勵能夠成為一種更有效的品牌推進手段。一般情況下,促銷運作針對三個方面:消費者、中間商、銷售人員。
1.對消費者的促銷運作
這類運作的目的主要是誘導新老顧客購買產品,以提高銷量,增加營業額。特別是提價后促銷活動主要是針對老顧客,因為老顧客對新老價格更敏感,要想辦法消除老顧客對提價的抵觸心理。可以通過優惠卷、贈品、抽獎、免費樣品、減價優待、回郵贈送、積分優惠、競賽、贈品點券、使用示范、以舊換新、廉價包裝、包退包換等多種形式來達到促銷目的;另外,加強營業員的推薦、設置終端攔截員等等也是很好的配合措施。
2.針對中間商的促銷運作
針對中間商的促銷,主要是著力于鼓勵、拉動中間商和終端的進貨量,通過批量出貨,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生產商只有保持與中間商的良好關系,讓中間商感覺到有相當的獲利空間,才有可能保證中間商積極推銷其產品,并加速資金回籠,同時協助解決產品銷售中的一些環節性問題。同時可以建立中間商庫存,通過中間商進貨以增加產品存貨,是對中間商促銷的又一目的,一旦中間商對某一產品有大量存貨,這在客觀上就迫使其不得不努力推銷該產品。
3.對公司推銷人員的促銷運作
公司實施促銷活動,其目的不外乎是銷出更多產品,獲取更高的利潤。因此,必須使全公司所有人員上下一致,組成一個強有力的支援的銷售體系,所以公司對銷售人員也要實施促銷工作。對銷售人員的促銷無外乎兩點:一是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增加其銷售積極性;二是促使其能夠全面掌握產品及相關的推廣知識。
四、結論
企業生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利潤,在價格戰和原材料物價上漲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就要注意從產品成本、渠道、促銷上下功夫,通過走差異化道路和加強創新,來提高產品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的利潤增大,從而跳出“零利潤”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凌文輇等:銷售心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李索英:營銷的弊端、解決辦法及其發展方向[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1
[3]菲利普?科特勒:市場營銷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楊宜苗:對“本土化營銷”的思考[J].北方經貿,2003,(2)
- 上一篇:糧食安全的意義和重要性
- 下一篇:地下水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