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治理的基本對策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通貨膨脹治理的基本對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通貨膨脹治理的基本對策

篇1

關鍵詞:通貨膨脹宏觀調控對策

一、通貨膨脹的含義及由來

通貨膨脹是指所有社會商品和勞務的一般價格水平或平均價格水平的持續上升。在通貨膨脹時期,單位貨幣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呈持續下降局面。因此,通貨膨脹也就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根據通貨膨脹的程度不同,人們把通貨膨脹劃分為以下三種:(1).溫和的通貨膨脹;(2).急劇的通貨膨脹;(3).惡性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本世紀初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形成以后的產物。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可以無限發行,從而為通貨膨脹的產生打開了大門。只要貨幣供應量超過了社會商品量,通貨膨脹就發生了。通貨膨脹盡管有很多誘發因素,如需求拉動、成本推動、部門結構失調帶動,但產生通貨膨脹最終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貨幣供應量過多,貨幣與商品的供給比例發生了變化。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得曼教授認為通貨膨脹無論在何時何地發生,都是一種貨幣現象。他認為,一般物價或特殊物價,在短期的上漲,可能由多種原因產生。但一般物價的長期持續性上漲,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總是由于貨幣量增加速度過快而產生的貨幣現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貨膨脹是因為政府印刷貨幣太多,就是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紀以來,通貨膨脹如同一個幽靈,纏繞著社會經濟。

二、當前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以來,加之近年中央銀行有發行過多的貨幣導致貨幣增長過快,從而引發了通貨膨脹。需求拉上通貨膨脹,需求拉上通貨膨脹理論是從總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通貨膨脹的,其觀點是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我國現在由于種種原因已經形成了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局面從而形成了通貨膨脹。溫和性通貨膨脹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兩種原因。

近年來我國糧價不斷上漲,是由于糧食產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給出了問題,屬于成本推動;投資需求幅度為20%為正常,而我國現在已經達到了25%,特別是化工,冶金等行業的價格不斷上漲引起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此屬于需求拉動。溫和性通貨膨脹還有一個因素國際傳導,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需求膨脹帶動國內價格上升,屬于需求拉動;而原油及其他國際初級產品通過進口帶動國內價格上漲,則屬于供給因素,是成本推動。

通貨膨脹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產生,由于物價的流通,近幾十年全球沒有發生惡性的通貨膨脹,反而是產生了不少次的通貨緊縮。而我們由于匯率管制,無法與國外市場同步,客觀上導致了通貨膨脹。我國由于經濟結構的不平衡,生產較低的部門的工人需求向生產高的部門靠齊結果導致整個社會工資增長率超過了經濟增長率從而導致了通貨膨脹。

三、通貨膨脹對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

1.造成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

在市場經濟中,貨幣是計量各種商品和勞務的價值尺度,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正常的經濟秩序,生產經營活動規則,以及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貨幣價值的基本穩定為基礎的。當出現通貨膨脹以后,貨幣價值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呈現出不規則的變動,這造成了社會經濟運行的混亂,破壞了原有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經濟活動規則賴以存在的基礎。通貨膨脹使人們實際收人下降,極大地損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壞了市場機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調節作用

由于商品價格的高低關系到每個經濟主體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價格的相對變化,支配著經濟主體生產什么,消費什么,如何生產。在物價穩定時期,經濟主體根據市場物價比較容易掌握生產調節的方向。但是,在通貨膨脹期間,物價水平變化較大,很難掌握各種商品的價格變化,往往造成生產和經營上的失誤,削弱市場機制對經濟生活的調節作用。物價的普遍上漲,使價格無法反映市場的真正供求關系,也無法真實地反映出生產者的經營效果,這就使價格不可能很好地發揮調節生產的作用。通貨膨脹加劇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商品價格上漲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加劇了生產中各部門利潤的不均衡,從而造成一些部門的生產規模擴大,而另一些部門的生產規模縮減和下降。

3.通貨膨脹會使需求發生變態

在通貨膨脹中,尤其是在嚴重的通貨膨脹時期,貨幣持有者由于害怕物價進一步上漲,就會把手中的紙幣盡快變成商品,甚至不論商品是否需要。囤積居奇現象由此大量發生。在紙幣不穩定的條件下,用紙幣來計算經營活動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業的盈虧,這時金銀會重新在市場上直接成為計價的工具。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紙幣甚至不能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商品所有者為了避免通貨貶值可能帶來的損失,甚至會采取各種方式拒絕接受紙幣,物物交易現象就會普遍發生,紙幣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壞。

4.通貨膨脹加劇了投機活動

通貨膨脹會加劇對商品種類和地區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發展,助長了投機活動的發展。投機活動對正常的商品流通起著很大的破壞作用,使商業作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正常經濟聯系的紐帶作用遭到破壞,促使大量的社會資本從生產領域轉人流通領域,助長了泡沫經濟的成長。

5.通貨膨脹破壞本國出口公司的競爭能力

鼓勵在國外抽人商品,以較低價格在國外購買商品,然后按較高價格在國內銷售。使本國資本極力流往國外,尋求更加有利可圖的投資和可靠的避難所。外國資本外流,國際結算狀況惡化,加重外匯危機。

6.通貨膨脹破壞了銀行發揮正常的作用

在通貨膨脹期間,人們不愿意用貨幣形態保存資本和收人,所以,銀行存款的來源縮小,銀行賬面數字雖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實際價值往往縮小,這樣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投資和貸款不能不相應減少,甚至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銀行提供信用實際上已無利可圖,因為債權者收回來的債務是貶值了的貨幣,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同時,銀行本身還會把大量資金用于投機,因為投機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銀行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不能成為促進生產發展的力,反而成為破壞經濟的力量。

四、應對當前通貨膨脹的對策

我國沒有近期通貨膨脹,一旦發生了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有諸多不利影響,對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有破壞性作用,因此,,必須下決心及時治理。這種治理應該是多方面綜合進行的。1.控制貨幣供應量

由于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一個最基本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

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深層原因對癥下藥。對于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于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采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

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于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為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資物價管理政策,以阻止工會和壟斷企業這兩大團體互相抬價所引起的工資、物價輪番上漲的趨勢。其目的在于力圖控制通貨膨脹而又不致引起失業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因為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是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別是工資的提高,因而導致物價水平的上漲。為此,必須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幾種:確定工資-物價指導線,以限制工資-物價的上升。強制性措施。以納稅為基礎的收入政策。

5.對外經濟政策

一般來說,我國的國內的通貨膨脹與其國際收支狀況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國都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我國必須采取適當的對外經濟政策,以減輕國際收支失衡對國內物價的不利影響,井阻止國外通貨膨脹的輸入。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實行浮動匯率。由于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我國貨幣對外匯匯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場供求關系所決定。(2)與各國在貿易和金融領域采取協調措施,如與各國加強協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改善國際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貨膨脹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貨膨脹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觀經濟調節力度

為了繼續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有關部門必須密切關注、善于發現并及時研究市場供求關系的重大變化,運用政策引導和經濟手段適時適度加以調節。要嚴格控制新漲項目出臺,加大價格檢查力度。此外,還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特別是針對一些行業過快增長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緊張等問題的協調工作力度,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穩定市場供應,確保供需基本平衡。

篇2

【關鍵詞】通貨膨脹;CPI;物價上漲;原因;對策

近年來,連續上漲的CPI指數已經預示著我過通貨膨脹的壓力愈來愈大。而究竟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嚴峻的通貨膨脹現象,通貨膨脹又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本文將以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從中國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影響以及政府應對策略三個方面來分析中國愈發嚴峻的“通貨膨脹”現象。

一、通貨膨脹的原因

首先,什么是通貨膨脹?從經濟周期理論的需求管理出發,通貨膨脹為實際產出超出潛在產出的缺口。所謂經濟周期,就是實際產出在潛在產出的標準上下波動的過程。而中國是一個半市場經濟,半社會主義經濟的復雜經濟體,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再加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造成了中國經濟問題錯綜復雜的必然性。對于中國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也是眾說紛紜。而我認為,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以下幾點因素共同造成的。

1.貨幣的過量供給。弗里德曼說過,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只是一種貨幣現象。造成貨幣過量供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政府連年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由AD-AS模型我們得知,在短期內貨幣擴張可以使利率下降、產出增加,但是在長期內,名義貨幣量的增加完全反映在價格水平的成比例增加上,而對產出沒有影響。(圖1)所以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了幾年后,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通貨膨脹。

2.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我國目前的需求過度情況明顯可以從投資過多表現出來。在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指導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資金,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大量投資,包括交通、能源、災區重建等;與此同時,這些資金帶動了大量民間投資,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加,而由AD=C+I+G+NX可知,投資的大量增加勢必會導致總需求過度,整個方式呈現一個泡沫狀,物價上漲壓力巨大。

3.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原材料價格上升推動整個物價上

漲。傳統上,拉動需求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在我國呈現投資和出口占GDP比例逐年上升。投資和出口驅動型的增長模式,一方面加劇了國內能源、燃料等資源的緊缺,資源的稀缺性促使產品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加大了國外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力,并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

4.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形成。近幾年,人民幣不斷升值,國際熱錢不斷涌入,消費者價格指數不斷上漲,這些都加大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而根據理性預期理論,通貨膨脹預期最終會實現為通貨膨脹,即人們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會等于實際通貨膨脹率,這在一方面也促使了通貨膨脹的惡化。

二、通貨膨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通貨膨脹會導致商品的原材料價格上升,從而增 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投資風險,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對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不利于其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加工貿易產品和勞動密集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據很大比重,其中絕大部分又是貼牌生產,導致這些產品在國際上只能低價銷售。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這些產品的提價空間更加有限,國內企業只能更多地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國家的優惠政策,而無法進行產業升級。(2)通貨膨脹會造成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隨著物價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的實際購買力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又會采取一些價格管制的辦法來控制通貨膨脹的進一步惡化,這些限制措施卻降低了市場效率,削弱了經濟的活力。(3)最后,通貨膨脹不利于促進勞動者努力工作。工人會以物價上漲為由要求增加工資,若得不到滿足,將影響生產情緒,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三、政府應對通貨膨脹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我國居民之所以對物價上漲反應敏感,根源在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居民價格承受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微弱。因此建議政府應該繼續改善民生,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積極處理好基本生活必需品漲價的負面影響,確保市場價格基本穩定。(2)除了采取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以外,還可以通過匯率政策進行調控。根據國際金融學理論,匯率上漲會降低進口品的價格,從而有利于降低通脹。

參 考 文 獻

[1]余斌.中國式通貨膨脹-我國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因素、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1

篇3

【關鍵詞】通貨膨脹;成因;對策

一、現階段我國通貨膨脹的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的分析,從改革開放30年來發生的幾次偏高通脹的規律性可以看出這幾次大的通貨膨脹都出現了三件事碰頭:第一就是經濟過熱;第二是農業特別是糧食出了問題;第三是貨幣和信貸的過量發放。如果三個因素碰到一起,就躲不過通貨膨脹。

2010年的通貨膨脹讓人印象深刻,如果僅從物價指數看,2008年的通脹程度其實遠遠超過今年,但是民眾卻在今年感受到更多壓力。原因在于這一輪通貨膨脹小到蔬菜,大到房價,幾乎無一不漲。生產資料上,漲價最突出的是鐵礦石。生活資料上是小雜糧品種等價格成倍飛漲。食品和日用品的漲價外,兩個最基本的原料――大米和棉花也開始漲價,并且來勢迅猛。這一次通貨膨脹由于調控力度大,表現得比較溫和,壓力宣泄較慢,每年漲幅控制在4%和5%之內。但由于通脹壓力較大,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來釋放這種壓力。

二、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的成因分析

1.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08年的金融危機以后,美國為了刺激經濟,大力執行擴張的貨幣政策,先啟動8千億美元救助銀行與刺激經濟計劃,而后又大放印鈔機,大量印刷美鈔。這樣,不僅刺激了國內的就業,而且還使美元貶值,削弱了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轉嫁了美國的債務危機。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長期順差導致外匯儲備日益增多,截至2011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811.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72%。持續的貿易順差再加上大量的國際資本,積累了巨額的外匯儲備,造成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度增加,從而加劇了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2.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強迫人民幣升值

目前大量的國際熱錢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引發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若人民幣升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減少,這將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美元貶值,會導致全球大宗商品等資源性產品價格猛漲,從而也會推動中國的通貨膨脹。在2010年全球經濟基本復蘇的環境下,中國對資源性產品的需求量將會上升。由于世界上主要貨幣兌美元基本上是浮動匯率,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相對固定,因此美元下跌必然導致其他非美貨幣升值,進而會導致其他非美貨幣兌人民幣升值,所以中國會出現一般商品的輸入性通貨膨脹。

3.國際資本大舉并購國內企業

國際資本逐漸掌控并影響國內大宗商品和基礎農產品的價格:比如,2004年,華爾街的金融資本高盛資本進入中國,首先收購了豬肉下游加工廠雨潤集團,2006年再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河南雙匯。2008年以3億美元價格收購了湖南福建幾十個養豬場,這樣高盛就成為了中國唯一掌控上、中、下三游的企業,掌控了整條產業鏈,就能夠主導中國的豬肉價格。

4.央行貨幣供應過多

從2008年11月開始,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的放緩甚至衰退,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采取了擴大內需的4萬億刺激計劃,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保持金融指標穩定,防止大眾心里恐慌和災后重建等,并且大幅增加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致使貨幣發行量遠遠大于經濟增長速度。因此,中國政府的大規模投資和建設導致社會總需求的驟增,加速了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而引發通貨膨脹的趨勢。

5.成本推動

國內成本上升推動了CPI的走高。近年來,國內各種初級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加上勞動力、土地、服務費用等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居高不下。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經濟藍皮書》,2003-2010年農民工年均工資平均增長10.2%,近三年漲幅明顯加快到17%左右。土地成本也出現趨勢性上漲,特別是農業生產成本上漲明顯。在國內成本上升的壓力下,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劇增,通過價格機制的傳導作用,進一步推動下游各種成品價格的上漲。

三、應對當前通貨膨脹的對策分析

1.控制貨幣投放總量

央行應考慮擴大準備金的計提范圍,同時將保證金存款、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等逐步納入準備金的計提范圍,從而控制金融機構規避準備金繳納的動機和行為。采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保證貨幣的合理供應以防御嚴重通貨膨脹的出現。此外,對于現代化的電子貨幣等流通及其加快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要盡力做出估計,貨幣乘數產生的影響需要進行更準確的計量與統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使之與虛擬經濟發展相協調,避免產生泡沫經濟,從而加大通貨膨脹的風險。

2.切實增強糧食生產,確保供應充足,穩定糧食價格

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力度,增加種糧積極性。例如改善農業基礎措施,增加農業裝備條件,農業創新科技與應用,培養高素質農民等,從根本上增加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確保市場糧食供應,堅持糧價基本穩定。同時也可以通過減免稅費額度,給予農民一定補貼,加大對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減免過路過橋等各項費用等措施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一旦農產品價格下降,將會有利于整體物價水平的下降,穩定消費者信心。

3.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完善我國的外匯體制

首先要改革結售匯制度,從而減少基礎貨幣的投放,減輕通脹壓力。我國長期實行的單一匯率機制存在許多缺陷,面對此次危機,更顯現出其諸多不足,因此需要盡快完善人民幣匯率管理機制,以應對金融國際化對現行匯率制度的沖擊。匯率升值不僅可以減少來自國外的輸入型通貨膨脹,還可以分擔實際匯率的上行壓力。此外,也可以切實減少國際資本的積累,從而對國內市場物價起到平抑的作用,減緩我國的通貨膨脹。

4.加強對國際游資的管理,避免國際熱錢大規模流入

由于中國現在外匯儲備已居于世界第一,所以應強化對資本內流的控制,盡力堵住變相、違規資本流入的渠道,建立對國際游資的監測和預警機制。防范短期的資金流動沖擊為重點,對外匯進出、外資投資于證券市場等建立多層次的防范措施。做到對資金的合理疏導和利用,將游資轉化為長期的投資性資金,有選擇、分步驟地放寬對條件已經成熟的跨境資本交易活動的限制。

【參考文獻】

[1]金大龍.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3):15.

篇4

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

從國外學者的研究看,他們通常認為貨幣政策的作用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情形下存在一定的非對稱性。至于為什么會形成這種非對稱性,國外學者的研究并不多。就我國的經濟實踐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貨幣政策在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方面,其作用也存在明顯的非對稱性。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間,我國出現過通貨膨脹,中央通過出臺趨緊的貨幣政策和其他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現象被有效控制。1998-2002年期間,我國出現過通貨緊縮,在此期間,中央銀行盡管將利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再下調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但貨幣政策對促進總需求增長的作用并不明顯。

國內很多學者認為貨幣政策的傳導存在梗阻,應采取多種措施消除貨幣政策傳導的梗阻現象,才會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分析貨幣政策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情況下出現的有效性的非對稱性,關鍵是先搞清產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看主導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貨幣方面。如果產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皆產生在貨幣方面,那么,通過完善貨幣政策的制定方式和傳導機制,貨幣政策的作用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下應呈現出對稱性;如果產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不一致,產生通貨膨脹的主導性成因在貨幣方面,而產生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不在貨幣方面,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作用自然會呈現出不對稱性,此時即使中央銀行采取了多種措施,其不對稱性仍會存在,因為導致二者產生的主導性成因不一致。

從國外和我國產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成因看,筆者認為,產生通貨膨脹的最終成因通常在貨幣方面,即受多種原因影響,在社會上流通的貨幣量超過了社會對貨幣的客觀需要量,導致物價上升、貨幣貶值。產生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通常多發生在經濟結構失衡方面,如消費結構、分配結構、產業結構出現較嚴重的失衡,導致社會的總需求嚴重低于社會的總供給。就貨幣政策的作用看,它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管用,而只是在它起作用的區間才會發生作用,一旦超出它產生作用的有效區間,其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由于產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主導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對稱性,因此,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通常也存在較明顯的非對稱性。面對貨幣政策在治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方面呈現的有效性的非對稱性,我們應重視分析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產生的主導性成因,針對其產生的主導性成因制定對策,而不宜對貨幣政策給予太高的希望,因為它畢竟不是一種萬能的政策,它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產生作用的一種經濟政策。如果對它期望過高,超出它產生作用的有效區間,它不但難以有效產生作用,甚至還會對以后的物價波動奠定基礎。從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產生的主導性成因看,筆者認為,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貨幣政策的運用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分析

對貨幣政策的運用,應依據導致經濟波動的主導性成因而定。從當今世界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運用看,貨幣政策的目標呈現出簡化的傾向,即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不再呈現出多重化、復合化,而是突出幣值穩定,在此基礎上兼顧其他目標。中央銀行通過適時調節貨幣供求,促進幣值穩定,為居民和企業開展經濟活動創造良好的交易環境。如果賦予中央銀行過多的目標,容易使中央銀行顧此失彼,偏離幣值穩定的基本目標。在產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責無旁貸,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應以貨幣政策為主,以合理的貨幣政策促進幣值穩定。在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產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宜多運用分配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以貨幣政策配合以上政策的實施。

篇5

關鍵詞: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對策

一、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的表現

對于通貨膨脹程度的度量,主要有GDP平減指數(又稱縮減指數)、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簡稱CPI)、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等指標。我國較多地采用CPI來衡量通脹水平。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二、當前我國通貨膨脹出現的原因

關于通貨膨脹的成因,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主要有四種類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動型、混合推動型和結構性通貨膨脹。另外,在開放的經濟環境中,通貨膨脹的國際間傳遞也是一國(地區)出現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一)糧食、豬肉、能源等商品價格上漲過快,產生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本輪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糧食、豬肉、能源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這些商品既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工業生產的上游產品,當其價格上漲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傳導到下游產品。由于這些產品的產業關聯度強,其價格上漲會導致諸多產品價格(包括工資)的上漲。

(二)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

由于去年美國次貸風暴爆發,造成全球流動性緊縮,美國為了挽救其金融機構及經濟增長,向市場大量注資,同時連續多次減息,造成美元貶值,全球流動性泛濫,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但創歷史新高,直接導致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

(三)經濟快速增長,固定投資過熱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4%(3月份增長17.8%),比上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分企業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2.9%;集體企業增長11.6%;股份制企業增長18.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4.3%。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17.3%,輕工業增長14.7%。分產品看,發電量和原煤產量分別增長14.0%和14.6%;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增長8.6%和12.2%;汽車增長15.8%,其中轎車增長14.7%。工業產銷銜接狀況良好。一季度,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7%,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三、政策建議

經濟學中存在所謂“有多少目標就應該有多少手段”的說法,即在面臨多重目標的情況下,為實現目標,必須使用多重政策手段,而且要掌握好“度”。鑒于我國既要防止通脹,又要預防經濟通脹轉入通縮的雙重目標,以及當前通貨膨脹是由諸多因素所導致的現實,筆者認為緩和當前通脹局面應采取“一攬子”措施,贊同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與穩健的財政政策配合的“組合拳”出擊。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于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國際收支順差導致我國基礎貨幣供給增加,減少貿易順差自然成為解決貨幣供給過度的強有力手段,也即要控制出口,擴大進口,并適時適度地促進人民幣升值。

(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癥下藥。對于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于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采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于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

(4)加強金融特別是特定經濟部門的監管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的不穩定性因素在全球就有很強的傳染性。雖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趨勢下,各國提倡金融以及經濟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經濟中不穩定性因素多而復雜,并且我國剛剛徹底的實現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因此,我國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經濟管制的同時,也應該通過不斷完善的法律以及通過體制的不斷完善加強監管,最重要的是做好目前分業監管體制下各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避免金融監管真空以及重疊區域,從而避免由于金融的不穩定性推動貨幣進而經濟尤其是通貨膨脹問題的出現。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創新理財產品,加強銀行流動性管理。促進銀行資產結構多元化,優化信貸投向結構;加強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信貸管理,嚴格控制房地產投資貸款需求;進一步引導資金向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流動;加快銀行資產證券化;推動商業銀行采取主動的流動性管理措施;建立規模適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相協調;進行積極負債管理,減輕流動性過剩的壓力。

部分學者倡導通過人民幣快速升值來“釜底抽薪”,減少國際游資流入,雖然有利于降低生產資料進口成本,阻斷國際通脹因素的輸入,但由于人民幣匯率很可能存在“棘輪”效應,短期內不可能恢復到原來較低的水平,當人民幣升值帶來出口劇減之后,如果宏觀經濟出現不景氣甚至衰退的局面,那么政策當局很可能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資本項目的增加會導致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過剩,但是只要這些資金不進入流通環節,就不會加劇通貨膨脹程度。因此,如何化解因國際資本流入而出現的流動性過剩及其伴隨的信貸擴張就成為貨幣當局直接面對的問題。從目前情況看,由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經過屢次上調,考慮到國際利差因素,已經沒有太大的自由操作空間,如果央行進一步強化執行銀行信用控制的政策,這與流動性過剩因素結合在一起,將進一步壓縮商業銀行的盈利空間,從而加劇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博弈的目標沖突,構成了反通脹政策力度選擇與執行效果的強擾動因素。

總之,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就業、經濟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商業銀行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等,以及貨幣政策尺度的當前位置,約束了反通脹政策力度的選擇范圍。由于宏觀經濟政策存在多種目標,而這些目標之間并非完全一致,目前的其他經濟政策目標牽制著為實現反通脹目標而采取的行動。中國整體的宏觀調控應當全面考慮各種經濟政策目標的成本和收益,在綜合排序的基礎上權衡利弊。由于通貨膨脹會導致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紊亂,并產生巨大的再分配效應,其中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是中低收入階層。因此,應堅持反通脹的目標。貨幣當局需要在充分考慮這些牽制力量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妥善決定反通脹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確制導。

參考文獻:

[1]樊彩躍,中長期保持“高增長、低通脹”面臨的主要問題[J]1宏觀經濟管理,2008

[2]陳國輝,段鵬,我國的外匯儲備與通貨膨脹[J]1經濟管理,2007

[3]尚金峰,開放條件下的金融監管.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

[4]祁敬宇.金融協調運行機制論綱.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5]LounganiP.,SheetsN.CentralBankIndependence,Inflationand

篇6

摘 要: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它的發生會引起物價上漲。自2009年以來,我國CPI和PPI指數一路走高,國內一些商品物價上漲速度之快之高,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增強,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就中國本輪通貨膨脹的現狀、成因及其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通貨膨脹;現狀;成因;對策

一、通貨膨脹理論綜述

通貨膨脹是一個古老的經濟話題,我國北宋期間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后來到元朝時實行典型的紙幣流通,米價在69年間上漲了60多倍,紙幣迅速貶值。通貨膨脹是貨幣失衡中一種常見的問題。關于通貨膨脹的定義,各國經濟學家所持觀點各有不同。例如,薩姆爾森認為“通貨膨脹的意思是物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普遍上升的現象”,萊德勒和帕金認為“通貨膨脹是一個價格持續上升的過程,也等于說是一個貨幣價值持續貶值的過程。”弗利德里奇?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一詞的原因和真意是指貨幣數量的過度增長,這種增長合乎規律地導致物價上漲。”羅賓遜認為“通貨膨脹是由于對同樣經濟活動的工資報酬率的日益增長而引起的物價直升變動”等等。

關于通貨膨脹的理論,各學派有著不同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并普遍被人們接受的貨幣主義學派以弗里德曼為代表,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他們總結出通貨膨脹有幾種成本―“皮鞋成本”和“菜單成本”。“皮鞋成本”是人們為了減少貨幣持有量所付出的成本。“菜單成本”是企業調整價格所付出的成本。貨幣學派還認為:通貨膨脹會導致資源配置的失靈;會造成稅收的扭曲,增加人們的納稅負擔;會增加企業預測前景的不確定性,企業會因此放慢投資,從而降低經濟發展的速度。

新凱恩斯主義則把通貨膨脹歸結為三種主要形式: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及固有型通貨膨脹。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是由于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也即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發生于油價突然上漲時;固有型通貨膨脹一般與物價薪金有關,工人希望提高薪金,這必然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推動物價上漲,形成惡性循環。

二、中國現階段通貨膨脹的現狀

自 2010 年以來,我國煤炭、鐵礦石、鋼材、銅和鋅等價格上漲非常明顯,電、水、天然氣價格也都上漲,加劇了通貨膨脹的發生;我國農用生產資料化肥、農藥、種子等價格上漲明顯,部分國家2010 年遭遇干旱和洪災造成糧食減產,中國農產品價格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房地產市場出現異常熱潮,房價越炒越高,盡管政府出臺了相關抑制政策,但卻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明顯效果,反而很多游資在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從樓市退出轉向對農產品進行嚴重炒作。在當前流動性過大的情況下,資本的保值增值投資性需求造成了通貨膨脹;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的增長和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材料的上漲,成本因素導致物價上漲推動通貨膨脹;2010年 11 月初,美國宣布采取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后,釋放的流動性使得國際農產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并傳到我國國內,這進一步推高了CPI指數。

評價一國通貨膨脹的兩個重要指標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以及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自2009年以來,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由負轉正,一路走高,2011年5月,CPI同比增長達到5.5%,此后一直到12月,CPI價格指數始終在5.5%之上徘徊,創下09年以來最高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自2011年1月至9月,同比增長均在6.5%以上,10月份之后有所下降,2012年前三個月的PPI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三月下降了0.32%。從數據的結構來看,當前仍是以食品和原材料類漲幅最大,2011年以來糧食價格、肉禽類、鮮果蔬菜等價格同比上漲均超過10%,有的甚至超過30%,與此同時,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中,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色金屬材料類、燃料動力類、化工原料類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以上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三、中國現階段通貨膨脹的成因

(一)需求拉動

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同時也構成社會的總需求。

消費是收入的增函數,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同比增長11.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同比增長14.9%,收入增加必然導致消費支出增加。此外,政府支出增加也會引起社會總需求增加。但是我國消費對需求的拉動作用相比投資和出口而言仍然較小,約占全國GDP的4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居民消費傾向較低引起的。

投資是拉動我國總需求上漲的最關鍵因素。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我國投資對GDP的貢獻率甚至達到90%以上,這不得不引起對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思考。我國實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得企業資金成本低,于是不斷擴張投資規模,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78139.8億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23.8%,過度投資會引起社會總需求增長,并且總需求要遠遠大于總供給,供不應求,自然引起通貨膨脹發生,物價上漲。

我國經濟對外部依存度較高,一旦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必然會對國內經濟發展造成影響,我國是貿易大國,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在對外貿易中,我國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地位,這一順差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外部經濟體增加了我國原材料、商品、產品的需求,從而引起社會總需求的進一步增加,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發生。

(二)成本推動

由第二部分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結構性通貨膨脹矛盾特別突出,以食品價格為中心,帶動其他商品價格上漲。

我國工業占整個經濟比重過大,產業結構不合理,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都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美元不斷貶值引起此類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因此我國從國外進口的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進而引起企業成本增加,商品價格自然會上漲,從而引起輸入型通貨膨脹。

此外,由于工資增長機制,當工資增長率超過產出增長率時,就會引起固有型通貨膨脹。工資是企業成本的一部分,工資增加必然會引起企業成本上漲,因此企業不得不通過提高商品價格來保證原先的利潤不受損失,而商品價格提高,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必然會導致另一輪加薪的開始,如此反復,會進一步推高價格,形成一個工資價格不斷上升的循環。

(三)國際收支不平衡

自1994年以來,由于我國貿易一直是出口大于進口,同時鼓勵外商來華投資,所以我國國際收支一直是順差,外匯儲備持續膨脹,2008年我國外匯儲備越居世界第一位,為了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我國政府大量購進美元,成為美國第一大債主,大量外匯占款增加了基礎貨幣量,又通過貨幣乘數效益對其進行放大,引起了國內的通貨膨脹。此外,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增強,大量熱錢流入國內,也加劇了通貨膨脹的發生。

(四)貨幣供應量不斷增長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擴張性經濟政策,不斷擴大貨幣供給,截止到2012年3月,貨幣和準貨幣(M2)達到895565.37億元人民幣,與2008年相比,增加了417846.17億元,達到114.33%的漲幅。通貨膨脹實際上就是一種貨幣現象,如此之多的貨幣供給,必然導致經濟過熱,國內需求旺盛,引起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又反過來引起貨幣需求增加,為了保證就業和促進經濟發展,國家不得不繼續發行更多貨幣,這樣就必然進一步引起通貨膨脹發生。再看國際環境,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釋放出大量貨幣,這些貨幣通過國際收支進入中國,又增加了我國貨幣供應量,而這些超過經濟發展速度的貨幣,造成了流動性過剩,引起了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

四、政策建議

鑒于目前我國通貨膨脹非單一因素引起,而是由成本、需求、國際收支不平衡等因素綜合影響,因此要控制通貨膨脹,并保證經濟發展水平,需要正確平衡這兩個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有時候我們必須停下腳步,給經濟轉型一個機會,利用本輪控制通貨膨脹的機遇,調整我國產業結構,為經濟健康發展打好基礎,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控制通貨膨脹: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社會總需求;增加商品供給,解決供需矛盾;提高借貸利率,遏制企業過度投資;調節存款準備金率,防止經濟過熱;平衡國際收支,緩解外部輸入型通貨膨脹。(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 劉麗欣,王營.淺析當前中國通貨膨脹的現狀、成因及治理[J].東北師大學報,2012 (2)

篇7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時,普遍的物價上漲問題日益顯現。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全面的通貨膨脹,其成因主要是投資和出口需求過旺、貨幣的流動性過剩、公眾對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和國際市場上某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這種通貨膨脹問題將擴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發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和降低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效率等,需要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

2007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持續攀升。穩定物價、防止通貨膨脹成了政府重點關注和調控的對象。在200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文中嘗試著對我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的程度進行判斷,分析了其成因和影響,并提出了多管齊下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建議。

一、目前我國通貨膨脹的現狀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指“貨幣總量“相對“物品總量“不斷增大而導致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即CPI指標長期的、持續的超過3%的警戒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07年我國的CPI上漲4.8%,這樣的數據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目前中國已全面進入通貨膨脹呢?目前學術界占主流派別的觀點認為:這種結構性的物價上漲,是經濟效率急劇提升的后工業化時代的必然產物;在中國目前投資與消費同步增長、消費增幅大于投資增幅的背景下,食品價格上漲有利于縮小日益擴大的城鄉利益格局;目前較高的CPI指數對于中國目前經濟形勢是有利的。但是筆者不認同這種觀點,而是認為目前通貨膨脹率已經很高、全面通貨膨脹苗頭已經顯現,而不是有人所說的中國物價的結構性上漲。

1.從已的CPI指數的變化趨勢來看,這種持續的普遍的物價上漲已經形成。從2007年9月以來我國CPI指數已經連續幾個月達6%以上。無論是從國內的情況來說,還是從全球市場的情況來說,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6%以上都是很高的。而且,2007年全年的CPI指數也達到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這都說明以物價的持續普遍上漲為特征的通貨膨脹已經出現。

2.這一輪中國式的價格上漲是從房價開始的,也就是說從政府完全壟斷的產品開始的。但是我國住房投資不計入CPI體系,所以在開始階段這種價格上漲并未反映在CPI上。當這類上游產品價格的上漲最后傳到食品類消費品時,這種市場最為弱勢的產品的價格上漲就意味著我國的全面通貨膨脹已經開始了。因為消費價格上漲剛性較強,在價格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各行業要求加價的氛圍將越來越濃,這將推動各類商品價格陸續上漲,將會形成全面通貨膨脹。

二、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原因

通貨膨脹表面上是種貨幣現象,其實際上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通貨膨脹是實體經濟中實際總需求大于潛在產出在貨幣層面的表現

根據國民經濟核算恒等式GDP=C+I+C+NX,其中政府采購G比例較小可以忽略,那么影響總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費C投資V和貿易順差NX。首先,從消費角度看,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消費需求也逐步增長。2007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長17.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2%;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6.8%。而且從消費結構看,高檔化妝品、金銀珠寶和汽車等奢侈品稱為消費增長的主力軍,表明我國消費已經進入了結構升級階段。其次,從投資角度看,在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同時受2008年奧運會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穩定態勢?熏且遠高于以前年度的水平。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239億元,比上年增長24.8%。最后,從對外貿易的角度看?熏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使得我國出口制造業具有價格優勢,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2007年我國貿易順差為262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847億美元。從2004年開始我國宏觀經濟就進入正產出缺口階段,即實際總需求大于潛在產出,隨著去年我國實際總需求的大幅增加,這種缺口逐步變大,導致了總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2.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貨幣的流動性過剩

貨幣的過剩在宏觀經濟層面表現為貨幣供給超過經濟增長,具體表現為貨幣發行過多,供應量過大,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充沛。當前中國流動性過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外需和投資,使得不斷增長的對外貿易順差在我國現行外匯政策下最終以人民幣的形式進入國內流通領域,不斷加劇的對外貿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當前我國貨幣供應過剩。二是貨幣供給超常增長,2001年以來,我國M2增速一直遠遠高于GDP增長速度,2005年、2006年M2分別達到17.6%和16.9%,2007年增長16.7%,達到40.3萬億元。三是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更多熱錢流入中國市場。在這種資金充足的情況下,當大量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時,就會產生過多的貨幣追逐較少資產的現象?熏必然形成資產價格的迅速上漲,從而價格上漲由上游產品傳到下游產品,形成全面通貨膨脹。

3.社會公眾對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通貨膨脹的全面形成

在貨幣存量已過量累積的背景下,由外生性沖擊造成的輕微通脹是否會一發不可收,這關鍵取決于人們對物價前景的預期。人們對于未來物價將上漲的預期將增加人們的當期需求,從而成為不斷推動實際物價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內在動力。

4.通貨膨脹的形成受國際市場上某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

影響最大的就是國際原油價格,國際原油價格不僅由供求關系決定,很大程度上高油價是一個金融問題。因為原油交易以美元結算,這幾年美元持續貶值,油價中虛胖的成分很大。對中國而言,本來可以通過本幣升值來對沖損失,比如油價從60美元一桶漲到90美元一桶,漲幅50%,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如果從8∶1升值到6∶1,那對中國而言油價就只漲了12.5%。問題在于,中國經濟要靠出口拉動,本幣弱勢有利于出口,因此人民幣不能升值過快,升值不到位,就得承擔美元貶值所帶來的損失,比如高油價。高油價向下游傳導,農機柴油、化肥、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也隨之上漲,增加了糧食的生產成本。

三、通貨膨脹的潛在危害

1.通貨膨脹“劫貧濟富“的收入再分配效應比較明顯,低收入家庭是通貨膨脹的最大受害者。一方面是因為食品類價格上漲是本輪通貨膨脹的主力軍,而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爾系數越高,食品價格上漲對其福利損害程度就越深。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低收入者的消費在收入中占據較大比重,邊際消費傾向較大?熏消費品以必需品為主?穴這部分消費品往往缺乏價格彈性?雪,低收入者往往不能像高收入者那樣通過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來抵御通貨膨脹。

2.此輪通貨膨脹伴隨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例如股市和樓市)迅速擴大了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差距,進而擴大收入分配差距,加劇了低收入群體的不公平感;同時也刺激了居民對各類資產追逐的熱情,這種投資熱情進一步推動著資產價格的上漲,使得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正在聚集,如果任由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發展成為系統性風險,必將危及社會穩定。

3.通貨膨脹導致價格系統紊亂。打亂了市場機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擾了市場信號的傳遞并使信號失真,造成資源配置失調,降低經濟效率并使經濟陷于不穩定狀態。

四、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

解決通貨膨脹問題,要從體制、機制入手,綜合運用財政、貨幣、產業和貿易等政策,標本兼治。

1.調整我國的需求結構,將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轉為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

從優化產業結構出發,抑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盲目擴張,把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和速度控制在合理區間;進一步調整出口導向政策,優化出口結構、有效管理出口增長,堅決限制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低成本出口;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減弱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動機,提高居民的消費傾向。

2.切實加強糧食生產,確保糧食供應,穩定糧食價格

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鼓勵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確保對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價格管理、農業稅減免等政策措施真正到位。加強防汛抗旱和農作物田間管理,在做好夏糧秋糧的收購工作的同時,認真做好糧源組織和調運,確保市場糧食供應,保持糧價基本穩定。

3.解決當前我國流動性過剩問題

首先,要對結售匯制度進行改革,抑制外匯儲備過快增長;其次,要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調整,并穩定匯率預期;最后,要改革利率形成機制,逐步放松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管理。

4.維護物價穩定的預期

政府首先應該在輿論上引導人們形成物價穩定的預期,使人們對未來物價環境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政府應動用儲備予以遏制,并協調相關物資的生產和進口計劃,縮小未來的供求缺口,特別是對于糧價等牽涉城鄉平衡發展大計、應該合理回升的因素,應通過庫存儲備和產量計劃的調節,使其價格保持每年穩中略升的態勢,避免因供求缺口過大以致價格突然暴漲的現象,進而對物價預期造成沖擊。

5.對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

動用各種金融與稅收手段抑制房地產市場過度投機行為,擴大普通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給;規范和發展證券市場,積極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卜永祥.流動性過剩的特征、成因及調控[J].經濟學動態,2007,(5).

[2]徐傳諶,劉凌波.對當前價格變動與通貨膨脹壓力增加的幾點認識[J].財貿研究,2007,(5).

篇8

在近現代世界經濟史上,金融泡沫曾經多次出現過,比較著名的有17世紀的荷蘭郁金香狂熱(DutchTulipMania)、1720年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SouthSeaBubble)、1929-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TheGreatDepression)等。盡管這些事件前后相差幾百年,發生的地點也不同,但它們的成因、演變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卻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在20世紀末期,世界經濟又經歷了另一個巨大的金融泡沫。這個泡沫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日本的股票與房地產泡沫,它在1989年達到了頂點,日經指數曾達到38740點,到2002年年底則跌落至8579點,而現在的房地產價格只有高峰時的三分之一;另一部分是美歐的股票泡沫,美國道瓊斯與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從2000年初最高峰的11722.98點和5048.62點跌落到2002年底的8341點和1335點,7.5萬億美元的“財富”被蒸發了,而彭博歐洲50種藍籌股票指數由最高峰的5405點跌到2002年底的2500點左右。

經濟學家對歷次金融泡沫有過詳盡的研究,并總結出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縱觀歷次金融泡沫的演變過程,難免讓人們得出歷史在不斷地重復自我的結論:

1、大多數人包括經濟學家、中央銀行官員均無法準確地預測股市暴跌。例如,作為20世紀美國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的歐文.費雪,在1929年股市暴跌之前14天還在預測股票會繼續上漲。格林斯潘也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中央銀行行長之一,當道瓊斯指數在1996年達到6000點的時候,他曾經潑過冷水,認為投資者存在著“非理性的過分樂觀”情緒,但在此后他改弦易轍,再也沒有提出類似的警告,聽任股票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在暴跌之前往往彌漫著過于樂觀的情緒,投機盛行。市盈率是衡量股市是否偏離均衡價值的基本指標之一。從美國歷史上看,市盈率一般在8-20之間,平均為15,而到了2000年初,美國標準普爾500股票的市盈率超過了40,即便在股市下跌40%的現在,市盈率仍然超過了20。此外,有人認為一個國家股票市場的市值不應超過GDP的70%,而美國股市在最的時期達到了140%。這些傳統的經驗指標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警示作用。投資者變成了投機行家,盡管他知道股票價格已經過高,但仍然決定買進,因為他相信股價會繼續上升,能夠把股票賣給下手。經濟學家把此時的投資者行為形象地比喻為“更大的傻瓜理論”(greaterfooltheory)。

3、股市暴跌發生時的私人部門(個人與企業)債務比率往往很高。舉債意味著信心,而不切實際的信心意味著過度消費與不明智的投資。據經濟學家統計,美國私人部門凈儲蓄額占GDP的比重在1960-1995年期間平均為1.4%,而2000年卻降到-6%左右。

4、股市暴跌往往發生在宏觀經濟狀況看起來很好的時候,這往往會讓大多數投資者猝不及防。在2000年初股票開始下跌的時候,世界經濟狀況很好,而美國正在進行著其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經濟增長期,看不出任何走下坡路的跡象。誰也不會想到泡沫破滅就在眼前。統計表明,在被深度套牢的投資者之中,大多數是在1998年之后入市的。

二、中央銀行的嶄新使命:防范與治理通貨緊縮

歷史告訴我們,股市暴跌之后往往伴隨著長期的經濟蕭條。道理很簡單:泡沫狀態是實體經濟不均衡發展的集中體現,它的爆破,必將以極具破壞力的形式,對經濟過程予以強制性的糾正,由此對宏觀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據歷史統計,在1720年南海泡沫過后的20年里,英國工業產量年增長率不到0.5%,在隨后的40年里,年增長率不到1%。1929年股市暴跌引發了20世紀最大的經濟蕭條,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人類歷史上極其慘烈的災難埋下了禍根。日本股市泡沫的破滅導致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3年的經濟停滯與巨額銀行壞賬,即便到現在仍然看不到復蘇的前景。

面對這一嚴峻的宏觀形勢,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審時度勢,果斷地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行長們可能沒有想到:他們在過去20年間治理與防止通貨膨脹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面對通貨緊縮卻顯得有些束手無策。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除了服務品價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之外,其他物價水平呈整體下降趨勢。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均是如此,而作為世界經濟主要亮點的中國,物價水平也是連續下跌。面對這種情況,有些經濟學家開始懷念那種以溫和通貨膨脹為特征的經濟運行狀態。

在通貨緊縮期間,生產過剩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消費者持幣待購心理嚴重,生產廠家失去了定價主動權,利潤空間受到很大的擠壓,進而影響其對未來投資的信心,裁員成為經常發生的事情。此外,物價下跌變相增加了借款的實際成本,加大了借款人的償債負擔。這一趨勢如果得不到扭轉的話,經濟衰退將是必然的結果。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通貨緊縮盡管表現為整體物價水平的持續下跌,但人們不能只從貨幣供給量乃至貨幣政策上尋找答案,也不能僅以放松銀根為基本對策,這需要財政政策的配合與其他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但同樣不容回避的是,貨幣政策在防止與治理通貨緊縮上負有巨大的責任。而且從日本的經歷來看,治理通貨緊縮要比防止通貨膨脹困難得多——這一教訓對決策者尤其重要。

2002年11月6日,美國聯儲第12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達到了1.25%這個41年來的最低水平。這次大幅降息行動并沒有在市場引起積極的反映,反而引發了人們的擔憂——美國是否在重蹈日本的老路?美國經濟現在的狀態與1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的相像之處。日本銀行在2000年3月已把利率降到零的水平,而整體物價水平還是連年下降,經濟萎靡不振,貨幣政策似乎失去了調控經濟的作用,成為了凱恩斯“流動性陷阱”的典型案例——由于借款人對經濟前景失去了信心,無論利率降到什么水平,都不愿意借款與投資。

人們難免要問:如果利率降到了無法再降的地步,中央銀行還有什么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為了打消人們的擔心,美聯儲高層人士不斷表示:即便是聯邦基金利率降至零,它仍然有充足的工具來刺激經濟。格林斯潘最近表示:中央銀行可以購買政府債券,以此降低政府的融資成本及長期利率水平(在西方,中央銀行所能夠控制的只是短期利率,長期利率仍然由市場決定)。聯儲理事會理事BenBernanke走得更遠,他在2002年11月下旬的一次公開談話中,明確指出在1942至1951年期間,美國中央銀行購買了大量債券,促使政府債券收益率水平保持在2.5%的水平(相當于現在的5%)。如果這一手段仍不奏效,中央銀行可以接受商業票據為抵押,通過貼現窗口向銀行貸款,以此降低借貸成本。Bernanke先生還提出了第二個備選方案,就是由聯儲購買外國政府債券,迫使美元貶值。但他同時注意到美元政策是財政部的職責范圍,而且鑒于美國對外貿易占GDP的比例不是很高,美元貶值不能有效地解除通貨緊縮壓力。Bernanke先生提出的第三個方案更為極端,即聯邦政府推行減稅政策,以刺激經濟,同時,聯儲購買聯邦政府發行的債券,所籌集資金用來彌補減稅造成的虧空。這一方案的實質是中央銀行開動印鈔機,發票子。

上述政策建議出于聯儲高層口里,多少有些讓人震驚。在過去20年里,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一直把防止與治理通貨膨脹當作自己最重要的職責之一,貨幣主義成為了它們的基本理論信條。中央銀行通過調節貨幣供應量與利率水平,把物價控制在認可的范圍之內。但到了現在,世界經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短期利率處于歷史低位,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失去了正常的渠道,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表現了應有的膽量與勇氣,探索非正統的政策工具,駛向了這段沒有航標的里程。

日本銀行已經率先這樣做了。為了刺激經濟,維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日本銀行從2000年3月開始在市場上大量買進政府債券,并于2002年11月20日決定把其銀行體系往來賬戶余額的上限提高到20萬億日元(相當于1200億美元),這意味著每月需要在市場上買入1.2-1.5萬億日元的債券,等于日本政府凈融資額的三分之一。日本銀行的主要目標是盡可能地把長短期利率控制在歷史最低位上,由此減輕私人借款人及日本政府的融資成本(盡管日本政府債務余額達到了其GDP的140%,而其30年債券的收益率只有2%左右)。此外,日本銀行在9月18日宣布:它準備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它們所持有的股票,并于12月初付諸實施,以此幫助商業銀行清理包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11月份的日本年度報告中肯定了上述做法,并督促日本銀行“在沒有標尺的地方堅定地走下去”。

日本國內現在正醞釀著一個更具爭議的貨幣政策——要求日本銀行明確確定一個通貨膨脹目標,比如說是3%,然后想方設法達到它。這樣做的目的,一是進一步增發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同時引導公眾及企業的價格預期,以此解決通貨緊縮問題。對于盯住具體通貨膨脹率的貨幣目標,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也有這樣做的,如英格蘭銀行,但它們的出發點是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既定目標之內,而不是像日本銀行那樣,設法把負通貨膨脹率抬升到既定的目標。

篇9

關鍵詞:通貨膨脹;馬克思;凱恩斯;哈耶克;啟示

中圖分類號:F8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4-0022-05

一、馬克思的通貨膨脹理論

(一)馬克思通貨膨脹理論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及其演繹的貨幣理論和價格理論

馬克思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建立貨幣理論,并以此為依據演繹出價格理論。在貨幣的演進過程中,交換從最原始的多對多的物物交換模式進化到單對多的交換模式,最后這種經常被人們拿來交換其他商品的物品的職能被固定下來。②所以,貨幣的本質是一種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馬克思的價格理論就建立在其對貨幣與商品的特殊理解上。第一,商品的內在價格由商品和貨幣中包含的價值量共同決定。對于什么決定商品和貨幣的價值量,馬克思的回答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包括生產該商品的直接勞動、該商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機器與原材料所包含的勞動以及在生產過程中轉移到該商品上的價值。而商品的價格形式⑧是用貨幣的數量來衡量商品的價值量。因此,商品內在的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就被表現為商品的價值量同貨幣價值量的交換比例關系,即某商品的價格等于該商品價值量與貨幣價值量的比值。第二,商品的價格總水平或市場價格同樣由商品和貨幣中包含的價值量共同決定。由于在市場中存在著多種商品,考慮到市場的波動因素,單個商品的價格也會發生浮動。①但在整個市場中,只要投入到商品和貨幣生產中的勞動總量不變或同比例同方向發生變化,那么商品的價格總水平就不會發生波動。總之,馬克思認為,不論是單個商品的內在價格還是總體商品的平均價格,貨幣之所以能夠作為價值尺度來衡量商品的內在價格,原因在于貨幣本身所具有的價值量,而價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的貨幣名稱。

(二)貨幣的絕對貶值和相對貶值導致通貨膨脹

在勞動價值論及其演繹的貨幣理論和價格理論基礎上,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通貨膨脹理論。在馬克思看來,通貨膨脹具體表現為價格總水平的不斷上升,而討論通貨膨脹的原因也就是討論導致價格總水平上升的原因。第一,貨幣的絕對貶值導致價格總水平不斷上升。由于價格總水平的變動取決于商品或貨幣所含價值量的變化,因此,當貨幣生產效率提高時,單位貨幣所包含的價值量減少,貨幣絕對貶值,并導致價格總水平上升。第二,貨幣的相對貶值導致價格總水平不斷上升。當商品的生產效率下降時,單位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增加,貨幣購買力下降,貨幣相對貶值,并導致價格總水平的上升。此外,馬克思認為,總體商品和貨幣量之間存在著供求關系。當生產總體商品的勞動時間投入量和勞動生產效率不變時,如果貨幣供給大于需求,即投入到貨幣生產中的勞動量大于投入到商品生產中的勞動量,則總體商品的價格水平上升,貨幣發生實際貶值。這種由于勞動量投入增加而導致的貨幣貶值與由于貨幣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導致的貨幣貶值,其內在驅動力不同:前者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采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后者是一種自發性貶值,從本質上來看是技術原因導致的貶值,是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可見,馬克思通貨膨脹理論認為,通貨膨脹并不一定就是貨幣問題,需要區分貨幣絕對貶值和相對貶值。而針對不同的貨幣貶值情況,需要采取不同的經濟政策:如果是貨幣絕對貶值,可以通過減少市場中流通的貨幣量來穩定物價;如果是貨幣相對貶值,可以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提高商品的生產效率。

在金屬貨幣條件下,金銀不僅是貨幣更是商品,即金銀不僅具有價值而且具有使用價值。所以當貨幣出現絕對貶值或相對貶值時,充當貨幣的金銀會自動退出流通領域,而以其他商品形式存在。②因此,馬克思認為,在金屬貨幣條件下,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貨幣能夠在交換媒介和儲藏手段之間自動轉換,通貨膨脹不會發生。而這一規律不會因為紙幣對金屬貨幣的代替而改變。但是由于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缺乏最基本的使用價值或使用價值極低,即紙幣本身只能作為貨幣而不能作為一種商品出現,所以紙幣缺乏儲藏手段這一職能,市場機制對市場中貨幣流通量的自發調節就會出現失靈,如果政府發行的紙幣量超過其所代表的金屬貨幣需求量,就會發生紙幣貶值,產生通貨膨脹。然而,馬克思并未對非金本位制下通貨膨脹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而這也是馬克思經濟學通貨膨脹理論有待發展的部分。

二、凱恩斯的通貨膨脹理論

從研究視角的選擇來看,西方經濟學的通貨膨脹理論分為兩類:一類是從宏觀視角研究通貨膨脹,側重分析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對貨幣流通量的影響;一類是從微觀角度研究通貨膨脹,試圖探索通貨膨脹的微觀成因及對策。迄今為止,在經濟理論中居主流地位且對政府的經濟政策影響較大的仍舊是英美兩國經濟學家從宏觀角度對通貨膨脹進行的研究。凱恩斯的通貨膨脹理論就是從總需求人手展開分析。這是一種宏觀的視角,其對各國政府經濟政策的制定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有效需求理論是凱恩斯通貨膨脹理論的基礎

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對古典經濟理論進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論,這一理論也是凱恩斯整個理論體系的基礎。根據有效需求理論,凱恩斯提出通貨膨脹是由過度需求導致的,①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寫到:“一般來說,增加的有效需求一部分被消耗于增加就業量;另一部分被消耗于提高價格水平。所以,有效需求增加的實際后果既不是失業狀態下不變的價格水平,也不是充分就業狀態下價格水平與貨幣數量保持相同比例的上升,而是價格水平隨著就業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如就業效應的滯后性,即從失業到就業的轉變需要時間;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失調,即新生產出的產品無法立刻滿足市場的需要。因此,如果增發貨幣能夠激發有效需求,那么貨幣的每一次增加量將被消耗于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價格水平的上升,即產品成本的增加。二是就業勞動力的增加,即產品產量的提高。至于增發貨幣導致的哪種效應更為明顯,經濟學家并沒有找到衡量依據。由此可見,凱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論為基礎,提出了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理論。

(二)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主要內容

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理論認為,通貨膨脹是由社會總需求過度增長導致的。當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狀態時,經濟體沒有潛在的生產能力,需求的增加使得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最終導致通貨膨脹。在傳統的經濟分析中,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的交點就是均衡點。在該點,總供給等于總需求,經濟處于均衡狀態。假設總供給不變,隨著有效需求的擴張,②總需求曲線將向右上方移動,并達到一個新的均衡。在新的均衡點,商品的價格和產量均有所提高。這就是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的整個過程。但是由于價格粘性的存在,價格的變化并不與生產同步,即存在滯后性。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過程分為連續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產量大大增加而價格未發生變動。該階段主要是對經濟體潛在生產能力的消耗,即消耗生產者在現有生產條件下最多能夠生產出的產品,所以該階段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線所表示的交替關系。第二階段:產量繼續增加而價格開始上升。價格開始上升是因為在現有生產條件下,產量不可能提高,必須增加勞動力、資本等相關要素的投入,而這就激發了對相關生產要素的需求,導致許多市場出現需求超過供給的情況,進而導致價格總水平的上升。因此,該階段可以直接觀察到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交替關系,即較高的通貨膨脹率與較低的失業率并存。第三階段:產量下降而價格繼續上升,即所謂滯脹階段,低經濟增長率、高失業率和高物價并存。這也是凱恩斯理論無法做出合理的經濟解釋,更不能提出可行政策建議的階段。

三、哈耶克的通貨膨脹理論

針對二戰后20年的經濟繁榮為何會演變成為滯脹問題,西方經濟學界給出了兩個主要的分析方法——凱恩斯主義分析方法和貨幣主義分析方法。但是這兩種分析方法存在一個共同的錯誤:它們無視經濟的真實面,從而無視干擾經濟協調的貨幣政策所造成的真正的失調。兩種分析方法都假定經濟的真實面總是處于某種長期均衡狀態,其中貨幣僅僅影響價格水平或貨幣收入,不影響相對價格結構或實際產出結構。哈耶克及其所代表的奧地利學派則對滯脹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并發展了通貨膨脹理論。哈耶克關于貨幣變化對價格和產出結構的影響的分析透過了貨幣的表面,深入到了現象的真實層面,即導致經濟不協調的貨幣體系如何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奧地利學派對貨幣理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貨幣在定價過程中的作用,即貨幣對相對價格的影響。二是貨幣導致的相對價格變動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哈耶克在門格爾、龐巴維克、維塞爾和米塞斯等的理論成果基礎上,發展了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理論,提出了資本和商業周期理論,對通貨膨脹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一)貨幣擴張破壞了相對價格和資源配置的正常變動

凱恩斯主義者和貨幣主義者認為貨幣是中性的,即貨幣的變化均勻地影響著所有價格,只改變它們的名義水平而不影響相對價格。然而,在現實中,增發的貨幣并非以這種假定的方式進入實體經濟。新創造的貨幣總是選擇在某個特殊點進入經濟,被首先用來購買某種特定商品,然后才逐漸擴散到整個經濟系統。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貨幣市場化過程,不可能在某一時間同時完成。因此,在這一市場過程中,有些商品的價格和支出先被改變,其他商品則之后被改變。而且只要貨幣變化不停止,那么貨幣對價格的“拉動”作用就不會結束。因此,增發貨幣不僅導致產品相對價格的變化,而且對資源配置、產出結構產生影響,破壞了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阻止了本應出現的價格下降。因為本來應該虧損的商業活動由于增發貨幣而有了“利潤”,從而使一些勞動力在本來不該存在崗位找到了工作,最終導致本來應該進行產業轉移的資源并未移動。此外,貨幣擴張導致銀行信貸增加,而銀行信貸擴張使利率降低到應有的水平之下,使總體支出結構發生變化:相對于消費和儲蓄來說,投資支出增加。人們將更多的貨幣投資于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而不是用于消費,這對有效需求量又產生一定的影響,為通貨膨脹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二)貨幣擴張改變了社會正常的生產結構

在總量分析中,貨幣擴張導致利率下降到應有的水平之下。資金成本的降低使投資活動頻繁,投資支出相對于消費支出明顯提升,從而導致資本品的價格上升,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根據奧地利學派的觀點,資本不是同質的存貨,而是相互聯系的資本品結構。通過破壞價格信號,貨幣擴張使資本結構失調。而資本結構是以微觀經濟為基礎的產品結構,所刻畫的是產品市場的總量及其結構。因此,貨幣擴張最終導致產品生產結構的改變。哈耶克認為,生產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過程組成,其中不同質的資本品按照特定的方式組合起來,并與土地和勞動相互結合。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不同類的資本品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是互補的,只能以特定的方式相互結合起來才會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新增投資資本必須與其他資本結合才能帶來更多產出,它們必須適應于一個一體化的、能夠到達最終消費階段的生產結構。

而增加的銀行信貸流入經濟系統后,人為壓低了利率,改變了投入到不同生產階段的資本的相對獲利能力。在低利率水平上,原來元利可圖的投資也有了“利潤”。但是增加銀行信貸并不增加勞動和土地等生產要素,所以新增投資只能利用到較少的勞動。而在要素市場上,要素租用價格會相對上升,即實際要素成本增加。面對這種經濟環境,企業家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激勵下,將會改變自己的經濟行為,即企業家將會放棄勞動密集度較高的生產方式,轉而選擇勞動密集度較低的生產方式。由于消費品的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度高的生產階段,所以貨幣擴張會導致該階段生產利潤相對減少,這就改變了資本品的生產結構,即距離消費品生產較近的生產階段利潤率下降,而距離消費品生產較遠的生產階段利潤率上升,非專用資源會從前者轉移到后者。這就導致消費品產出的減少,最終產生了一個有更多“生產階段”的生產結構。

(三)貨幣擴張對經濟秩序的影響存在不可逆性

增發貨幣或銀行信貸的增加使得生產要素所有者的貨幣收入增加,而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使消費需求增加。在儲蓄率不變的前提下,當新增收入被用于支出時,新增消費支出遭遇的將是消費品供給的減少。因此,消費品的價格開始上升,即接近消費品生產的生產階段的利潤率上升,而遠離消費品生產的生產階段的利潤率下降。非專用資源被更多地吸引到消費品生產之中,而資本專用性較高的資源即僅僅適用于較高資本密集度生產結構的資源則無法轉移,虧損和失業不可避免。有些資本品的生產只有在較低的利率下才有利可圖,這些資本品的過度生產源于扭曲的價格信號的錯誤引導。由于這些資本品組合無法進行產業轉移,結果只能是資源的極大浪費。

四、三種通貨膨脹理論的比較及啟示

馬克思的通貨膨脹理論以勞動價值論及其演繹的價格理論為基礎,側重對貨幣問題進行微觀視角的解讀。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通貨膨脹理論的核心,這一點明顯區別于其他兩種通貨膨脹理論。馬克思認為,不能簡單地將通貨膨脹歸于貨幣問題,需要區別對待。結合馬克思提出的貨幣流通規律,通貨膨脹存在貨幣絕對貶值和相對貶值兩種情形,而這兩種情形的致因并不相同。因此,區分貨幣幣值變動的真正原因對研究通貨膨脹及其治理措施非常重要。這是馬克思通貨膨脹理論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

篇10

關鍵詞: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通貨膨脹目標

一般而言,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的標準主要有三個:可計量性、可控性、可預測的對政策目的的影響。[1](437)從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實踐來看,可供選擇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有貨幣供應量、信貸總量、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等。究竟選擇何者作為中介目標,除了上述的三個選擇標準之外,還要受到某一時期主導性的貨幣金融理論、一國經濟金融發展水平、面臨的現實經濟問題等因素的影響。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也從信貸規模轉向貨幣供應量。然而,近年來不少國家相繼放棄了貨幣供應量目標,轉向了利率、通貨膨脹等目標,進而在我國引發了貨幣供應量能否繼續充當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爭論。本文旨在對這些爭鳴文章進行系統梳理,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理論及實證研究綜述

(一)貨幣供應量仍可充當中介目標

我國1996年正式將M1的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同時以M0、M2作為觀測目標。目前在贊成以貨幣供應量充當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學者中,主要有兩種觀點:

1.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貨幣供應量仍可充當中介目標

王松奇(2000)認為,從我國目前情況說,從貨幣政策到社會總支出的變動控制,其中可供選擇的中間指標只有兩個:一是貨幣供給量;二是利率。利率是否可以選作貨幣政策的中間指標,關鍵還要看它與社會總支出關系的密切程度。從實證數據看,投資的利率彈性過低,而利率對消費支出也不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它與社會總支出中間關系不夠密切,因此,就不能把利率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間指標。在目前及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貨幣供給量都是我國貨幣政策最合適的中間指標。[2](475)

蔣瑛琨等人(2005)運用協整檢驗、向量自回歸、脈沖響應函數等方法,圍繞國內外學者爭議較多的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對中國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軌的1992年一季度至2OO4年二季度期間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90年代以后,從對物價和產出最終目標的影響顯著性來看,貸款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M2,M1的影響最不顯著,這表明,90年代以來信貸渠道在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對物價和產出最終目標的影響穩定性來看,M1比較持久和穩定,其次是M2,最后是貸款。由于對最終目標影響穩定的中介變量更易于調控,因此就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而言,M1優于M2,M2優于貸款。現階段以及未來一定時期內,中國仍應當以M1為中介目標,將M2作為觀測目標。M1更適合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而取消貸款規模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合理的。[3]

2.當前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是適合的,但需調整與完善

范從來(2004)認為,現階段貨幣供給量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這種局限性的克服不應該是簡單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而應該根據我國經濟市場化和貨幣化的程度調整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內涵,通過匯率制度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創造一種有利于貨幣供應量發揮中間目標功能的貨幣控制機制,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4]

劉明志(2006)通過實證分析表明,中央銀行利率調整是中央銀行對物價變化所做的政策反應,但尚無實證分析結果支持中央銀行利率調整或銀行間市場利率變動可明顯地影響物價變化或經濟景氣變化的結論。因此。在利率市場化尚未徹底完成、利率形成機制尚不靈活、利率變動與經濟景氣變化之間的直接互動關系尚未建立之前,不宜遽然放棄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改采用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但考慮到銀行間市場利率對于市場信號變化的敏感性以及日常可觀測性,利率市場化徹底完成以后,利率形成機制將進一步完善,利率變動與經濟景氣變化之間的互動增強,利率在調節經濟景氣變化方面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可以考慮使用銀行間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5]

封思賢(2006)通過運用向量自回歸(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經濟計量方法,對我國現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進行了實證分析并得出結論: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正不斷降低,實際利率作為中介目標的實施效果好于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難以控制、貨幣乘數不穩定、貨幣流通速度不斷下降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完善等因素是產生上述實證結論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現行的經濟金融條件下,針對中介目標選擇的一個可行思路是,近期宜在完善貨幣供應量可測性、可控性和相關性的基礎上,繼續使用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同時,必須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和配套的金融改革,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再由貨幣供應量轉為利率。[6]

(二)以利率為中介目標

以利率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先后經歷過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適逢凱恩斯主義盛行,英美等西方國家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采用凱恩斯主義的主張——盯住名義利率。第二個時期是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在“泰勒規則”的指導下,以實際利率為中介目標,如美國。“泰勒規則”認為,實際聯邦基金利率與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關系。在自然失業率水平下的通貨膨脹率和潛在產出增長率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均衡的聯邦基金利率。若貨幣當局以實際均衡聯邦基金利率作為中介目標,便可以獲得通過改變名義均衡聯邦基金利率來穩定或影響產出、價格水平的最優路徑。[7](70)我國學者在對利率中介目標進行討論的時候,并沒有明確地區分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李燕等人(2000)認為,由于貨幣總量控制有效性的基本條件不能得到滿足,央行對基礎貨幣控制能力有限,貨幣乘數也不穩定,因此有必要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進行調整:即從貨幣總量控制向利率調節轉變。[8]

周誠君(2002)認為,在內生貨幣分析框架中,貨幣供給是內生的,利率則是外生變量。由此,一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應該是利息率而不是貨幣供應量。對我國而言,貨幣供給具有較強的內生性,而利率則具有幾乎完全的外生性。因此,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應轉向利率調控為主的間接型貨幣調控模式。以正因為此,我國目前利率改革的方向不能是追求單純的利率市場化,而應是一個多元的間接利率調控體系。[9]

張強等人(2003)通過考察貨幣運行效果,發現貨幣供應量對經濟的影響有減弱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不力。隨著金融開放度的加深,貨幣供給越來越依賴于經濟的發展,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在反映經濟動態的敏感性方面更具有優勢,中央銀行應根據經濟金融發展程度漸進地調整中介目標。過渡期內中央銀行考察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時,逐步將中介目標由數量型過渡到以利率為主的價格型指標,同時將匯率、金融資產價格作為輔助指標納入中介目標體系。[10]

(三)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

以通貨膨脹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目標規則緣起于20世紀90年代。面對嚴重的通貨膨脹,新西蘭儲備銀行率先進行了通貨膨脹目標的實踐,其后又有加拿大、新西蘭、英國等7國宣布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甚至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如波蘭、巴西、泰國、秘魯、菲律賓等也開始相繼采用該貨幣政策規則。Svensson(1999)認為,通貨膨脹目標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目標規則,以實現損失函數最小化。目標規則可以被解釋為中介目標規則,在操作程序上,以一定區間的通貨膨脹預測作為中介目標變量。[11](607-654)從其表述來看,通貨膨脹目標制既可以被理解為關注最終目標的貨幣政策規則,也可以是中介目標規則。正因如此,國內主張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學者主要有兩種觀點:

1.貨幣政策目標直接盯住通貨膨脹率,以利率、貨幣供應量和經濟景氣指數等作為監測目標

夏斌等人(2001)通過對我國調控貨幣供應量的實踐進行考察,認為從1996年我國正式確定M1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M0和M2為觀測目標開始,貨幣供應量的目標值就幾乎沒有實現過。他們從貨幣傳導機制角度分析了近年來貨幣供應量目標無效的深層原因:貨幣供應量本身不好控制導致我國貨幣供應量可控性差,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導致我國貨幣供應量目標效果不佳。因此,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客觀上已經不合時宜,應盡快廢止。盡管我國的銀行拆借利率等短期利率已經基本市場化,可以作為貨幣政策操作目標,但從短期同業利率到市場利率的生成機制還付諸闕如,利率目前顯然不能作為新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不僅如此,以利率、匯率或貨幣供應量等工具變量作為中介目標都存在一個共同缺陷,即此時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較差。一個可行的選擇是放棄采用任何中介目標,直接盯住通貨膨脹率,同時將貨幣供應量、利率、經濟景氣指數等其他重要經濟變量作為監測指標,即采取通貨膨脹目標。事實上,這也正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后的共同選擇。當前我國比較適宜的措施是放棄貨幣供應量目標后,暫不宣布新的中介目標,在實際操作中模擬通貨膨脹目標,努力使物價恢復并穩定在一個合理范圍內(按照一般理解,指核心物價指數上漲率在1-3%內),建立一個通貨膨脹目標下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12]

奚君羊等人(2002)認為,從1996年我國正式確定M1為貨幣中介目標、M0和M2為觀測目標起,實際貨幣供應量與目標值之間始終存在很大的離差。由此可知,作為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在可控性上存在嚴重缺陷。從穩定價格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這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來看,貨幣供應量目標也不能令人滿意。從1998年起,M2與價格出現了明顯的背離趨勢,價格在M2快速增長的情況下繼續呈現持續性負增長,出現通貨膨脹緊縮的跡象,經濟增速也是逐年下降。貨幣供應量目標缺乏有效性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貨幣供應量的計量口徑可能失真;二是基礎貨幣投放常因外匯干預或所謂的“倒逼機制”等原因而難以控制,且貨幣乘數不穩定;三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尤其是1996年后M1和M2的流通速度出現了急劇下降的現象(鄭超愚、陳景耀,2000);四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出現了“腸梗阻”。以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已嚴重干擾了我國的輿論判斷和公眾預期。因此,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把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直接釘在通貨膨脹率上,同時將利率、貨幣供應量和經濟景氣指數等其他主要經濟變量作為監測指標,這應是一個可行的選擇。[13]

2.將通貨膨脹作為中介目標,以產出和就業缺口、貨幣供求、利率和匯率等作為監測指標

李揚(2002)認為,從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三個方面來看,貨幣供應量M1和M2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已不太合適,繼續按照現有模式使用它們作中介目標將有損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通過統計回歸分析驗證了我國實際存貸款利率對投資和通貨膨脹率的作用,這說明,即便在現今我國對名義存貸款利率實行一定程度的管制的情況下,實際存貸款利率的變動對經濟仍具有顯著的作用。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特別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利率——信用的價格——在經濟中的作用就如同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一樣,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論和各國經驗顯示,如果采用利率充當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還不如索性直接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度”,在這種貨幣政策框架中,通貨膨脹是中介目標,而被稱為“貨幣狀況”的一系列指標,如產出和就業缺口、貨幣供求、利率和匯率等將成為中央銀行日常監測的指標。[14]

(四)以產成品庫存總額占消費總額的比率為中介目標

曹家和(2004)從我國經濟建設的實踐出發,認為貨幣政策的效應存在非對稱性,即貨幣供給量在通貨膨脹時期能夠靈敏地反映出社會總需求的寬松度,并且能夠有效地防止通貨膨脹的出現,但在緊縮時期則對社會總需求的寬松度缺乏靈敏性,因而并不適合繼續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由于貨幣政策效應的非對稱性,客觀上要求央行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領先指標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在對目前國內學者提出的中介目標的利弊進行分析之后提出,在緊縮時期,央行可以使用產成品庫存總額占消費總額的比率作為執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在供大于求的經濟中,當社會總需求增加時,產成品庫存總額呈下降的趨勢,而當社會總需求減少時,產成品庫存總額則出現上升的趨勢。既然治理緊縮的關鍵是增加內需,使社會供求趨于均衡,那么,能夠準確反映內需變動狀況的產成品庫存總額占消費總額的比率,因其能夠靈敏地指示貨幣供給量對總需求的實際影響,因而可以作為央行執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首選指標。[15]

(五)同時采用多個金融變量作為中介目標

張俊偉(2003)認為,貨幣量指標的有效性下降,“盯住通貨膨脹”應當是好的選擇。但“盯住通貨膨脹”要以央行具有高超的經濟運行預測能力和高度的政策獨立性,以及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匯率政策乃至產業政策之間密切配合為前提。所以,“盯住通貨膨脹”在目前的中國還不具備現實性,它只能是遠期目標和努力方向。當前,可行的選擇應當是在進一步增加貨幣政策透明度、強化央行獨立性(如自主調節利率等)的同時,淡化對貨幣量指標的關注,轉向綜合利用多種金融變量所提供的信息來指導貨幣政策的操作,而不是像一些學者所宣稱的那樣,考慮用利率取代貨幣供應量充當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16]

方齊云等人(2002)認為,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問題,是貨幣當局選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理論基礎。在區分貨幣供給內生性與外生性的框架下,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角度對我國貨幣供給的性質進行了實證分析,論證了現階段我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特征,為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貨幣供應量控制實踐所表現出的無效性提供了一個解釋,并為我國現階段選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提供了一種思路:面對我國現階段貨幣供給的內生性特征下貨幣供應量指標已無法實現中介目標的功能的現狀,我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應進行相應的調整,應該在逐步弱化貨幣供應量目標的同時,積極引進利率等監測目標,并提高對價格指數(CPI)的關注程度,直至最終盯住通貨膨脹率目標。[17]

二、一個評論性總結

目前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研究遠沒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見,今后一段時期內仍將是學界研究的熱點。綜觀既有的文獻資料,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從理論上說,可計量性、可控性、可預測的對政策目的的影響這三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標準十分明確,且易于理解。然而不幸的是,我們依據這三個標準卻很難判斷某個金融變量是否比另一變量更適合充當中介目標。如FredericS.Mishkin曾考察過貨幣總量與利率,發現作為中間目標,是利率優于貨幣總量還是正好相反,我們在每一個標準上都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因此,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更多地是受到某一時期主導性的貨幣金融理論、一國經濟金融發展水平、面臨的現實經濟問題等因素的影響。

2.大多數研究均已表明,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正不斷降低,然而,從我國當前的經濟金融發展情況來看,要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選擇利率或通貨膨脹目標還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國面臨的現實選擇只能是繼續以貨幣供應量為目標,同時穩步推進金融體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以為中介目標的轉變奠定基礎。

3.由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復雜性,與其設定中介目標作為最終目標的名義錨,通過調控中介目標來引導貨幣政策指向它所要達到的政策目的,倒不如直接盯住最終目標,這就是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基本邏輯。通貨膨脹目標制是一種全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體系,在這種框架體系中,用于決定貨幣政策工具的是一系列信息變量,包括貨幣供應量、利率及匯率等(Mishkin,1997;Bernanke&Gertler,1999),因此貨幣當局能夠在政策工具的運用上保持較大的靈活性。這對我國未來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1][美]米什金著,李揚等譯.貨幣金融學(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8.

[2]王松奇編.金融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1.

[3]蔣瑛琨,劉艷武,趙振全.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兼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J].金融研究,2005(5).

[4]范從來.論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J].金融研究,2004(6).

[5]劉明志.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適用性[J].金融研究,2006(1).

[6]封思賢.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6(5).

[7]陳雨露,汪昌云主筆.金融學文獻通論•宏觀金融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8]李燕,凌亢,吳九紅.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思考[J].改革,2000(6).

[9]周誠君.外生利率下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兼析馬克思的貨幣利息理論[J].經濟評論,2002(5).

[10]張強,毛麗娜.入世過渡期內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調整[J].人大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03(10).

[11]LarsE.O.Svensson,“InflationTargetingasaMonetaryPolicyRule”,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43(1999).

[12]夏斌,廖強.貨幣供應量已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J].經濟研究,2001(8).

[13]奚君羊.通貨膨脹目標制的理論思考:論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重新界定[J].財經研究,2002(4).

[14]李揚.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J].銀行家,2002(7).

[15]曹家和.貨幣政策效應的非對稱性與緊縮時期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