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變動在通貨膨脹的影響

時間:2022-07-13 03:19:52

導語:人民幣匯率變動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匯率變動在通貨膨脹的影響

摘要:本文在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和匯率市場化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影響。并從理論角度分別探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最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匯率;通貨膨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和匯率市場化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變動可能會對我國通貨膨脹有很大的影響。而通貨膨脹的大小對于一國經濟的發展又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現實經濟運行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人民幣匯率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存在一些獨有的特征。且近年國際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有所抬頭,加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使得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我國政府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這必然會進一步影響國內經濟。在現實中,通過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可以為央行制定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提供一定的參考,并可以以通貨膨脹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其他經濟因素的影響。因此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傳導效應具有重要意義。通貨膨脹可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GDP折算指數等來表示,但這些指標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所衡量的通貨膨脹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們所涉及的領域也不同,所以需要進一步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這些通貨膨脹指標是如何產生影響的以及對其中哪個指標的影響最大。

二、我國人民幣匯率與通貨膨脹的典型化事實

改革開放后,為了使人民幣匯率制度適應我國的發展需要,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1979年至1984年,人民幣匯率制度經歷了從單一匯率到雙重匯率再到單一匯率的改變,接著從1985年至1993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變為人民幣對外幣官方牌價與外匯調劑價格并存,向雙匯率回歸的制度。從1994年開始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2005年,為進一步使人民幣市場化,中國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在2015年央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來提供中間價報價。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成果,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肯定與認可,也使得我國在國際舞臺上顯示出了大國風范。毫無疑問,人民幣加入SDR對世界、對中國甚至對每一個中國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匯率改革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一步。匯率改革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而穩定的匯率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穩定的匯率不論是在進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方面,還是在國際資本的流動方面,以及在居民消費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穩定的匯率不僅有利于我國國內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于通貨膨脹,根據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其產生的原因是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是市場上貨幣供給超過貨幣需求,這樣就會出現貨幣貶值,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從而導致通貨膨脹,進一步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持續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對市場上的價格造成嚴重破壞,企業和居民面對變化無常的價格將覺得無所適從,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從而導致資源的錯誤配置,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如果通貨膨脹持續的時間過長,那么企業和居民便會對通貨膨脹產生預期,造成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從而增加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過高或者過低的通貨膨脹率乃至通貨緊縮都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一個不斷良好發展的經濟體需要溫和的通貨膨脹。

三、人民幣匯率對通貨膨脹影響的理論分析

(一)直接影響

根據輸入型通貨膨脹理論,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進口商品的價格。從進口商品價格來講,如果人民幣升值,則會導致用人民幣標價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下降,即人民幣升值會直接影響進口商品的價格,從而使得國內的通貨膨脹率降低。正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包含一部分的進口消費品價格,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商品的價格降低,進一步使得CPI降低。從進口工業原材料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人民幣升值后進口原材料的價格會降低,這樣使得工業制成品的價格也會降低,從通貨膨脹指標來講會使得PPI降低,即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率降低。匯率波動對通貨膨脹傳導效應的直接影響存在三個不確定性。首先,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進口商品還是進口原材料,若進口數量較大,大多數企業會進行外匯期貨的套期保值來防止匯率大幅度波動導致的成本驟增。單從這一點來講匯率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應該不是很明顯,當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將自己的成本固定下來,此時即使匯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進口商品或者進口原材料的價格會相對固定而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從而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其次,大多企業會在交易前提前簽訂好合同,就如同套期保值一樣,企業通過合同的簽訂將自己的成本確定下來,而成本確定后進口商品的價格也就確定了。這時候再考慮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最后,從政府的角度入手,政府行為可能是進口品價格影響中的最大不確定性,這直接對商品價格產生了影響,尤其是當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表示通貨膨脹時會直接影響到通貨膨脹率的大小,從而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直接影響就不再顯著。

(二)間接影響

首先,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間接影響可以從進出口兩個方面傳導。從進口來說,在直接影響中人民幣升值會導致進口品價格相對降低,進一步分析,在進口品的價格降低后該商品國內的替代品的需求會降低,由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可知,當需求降低后該替代品的價格會下降,從而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率降低。從出口方面來講,假設人民幣升值,則會導致國內產品的出口受阻,即產品供給過量,由供求定理可知當供大于求時產品價格會有降低的壓力。當出口品的價格降低時,由于套利的存在該產品在國內的價格也會有降低的壓力,從而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率降低。其次,根據凱恩斯國際收支宏觀分析模型,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間接影響也可以從國內外資金流動傳導。假設市場上人民幣正處于升值通道或者人們都預期人民幣升值,此時國外的熱錢由于利益的驅使就會流入中國。外資的流入首先表現為央行的外匯儲備增加,此時人民幣的貨幣供給會增加,而貨幣供給增加在通常意義上會使得價格水平提高即通貨膨脹率提高。再者外資流入中國后要進行投資,無論是資金流入房市使得房價提高還是資金流入股市使得股價抬升,種種投資行為都會使得國內經濟增長,同時也會提高通貨膨脹率。最后,從利率的角度來研究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間接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強調利率市場化,當政府減弱對國內利率的管控時,匯率變動就可以通過利率的間接傳導來影響國內的通貨膨脹。這一傳導機制類似于國際資本的流動:假設人民幣升值,國際資本流入我國,資本的流入使得國內貨幣供給增加,而利率類似于貨幣供給和需求中的“價格”,貨幣供給的增加使得國內利率降低。利率的降低代表著企業的借貸成本降低,這會使企業擴大投資,當企業擴大投資使經濟增長拉動社會需求,價格水平也會有所提升。綜上我們發現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間接影響是比較復雜的,甚至在不同的傳導機制之下匯率變動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方向是相反的。首先,這些影響是應該區分長期與短期的,在同樣的傳導機制下長期和短期的影響可能截然相反。其次,市場化的程度對傳導機制有很大的影響,正如我國在努力進行的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只有遵循市場規律并充分利用這些規律才能使得我國在金融市場深化改革中穩中求勝。最后,央行的貨幣政策在短期中是可能完全覆蓋上述傳導機制的,甚至一項長期執行的貨幣政策會在長期中影響本應實現的傳導機制。

四、政策建議

(一)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階段,應該進一步放寬對人民幣匯率的管控,讓市場自身去決定人民幣的漲跌,盡量減少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干預,而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來豐富調節匯率的機制,逐步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如果匯率的形成機制更加靈活,外匯市場中匯率作為信號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加強,使得匯率預期的不確定性減小,就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的合理配置作用,外匯市場的參與者也就能夠依據外匯市場所釋放的相對準確的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最終可以讓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對匯率產生合理影響,并減弱其他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二)轉變國內發展模式,加快產業升級

近十幾年來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對我國這樣一定程度依賴于出口的國家會產生消極影響,且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利潤低且缺乏核心競爭力,一旦人民幣升值超過預期,企業會產生虧損乃至倒閉,進一步會導致失業率上升。所以正如國家政策所提出的,我們需要擴大內需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要從我國經濟內部解決我國發展模式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匯率市場化是必然的趨勢,我們要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尤其是要對出口的結構進行調整,不能再一味做加工工廠,而是要出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科技產品,大力培養高端技術人才,努力成為創新型科技大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

(三)深化改革開放,做好外資投資管理

改革開放至今,由于看好我國的發展前景,大量外資流入我國,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量也不斷加大?,F如今我國依然大力支持外商來華投資,堅持并深化改革開放,但是對外資必須要有嚴格而良好的管理制度,這對匯率市場的穩定具有很大的意義,也正因如此我國頒布了外商投資法,以避免由外商投資而引起的國內以及匯率市場的混亂,切實保障我國外匯市場和經濟的穩定。

作者:陸磊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