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增長規模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3: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經濟增長規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字經濟增長規模

篇1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國民經濟統計數據。根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之前,對于中國經濟上半年及未來的表現,學界和市場人士分歧很多。有如我認為總體表現良好的,但根據筆者的觀察,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自二季度伊始就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很有可能硬著陸,擔心中國經濟滯脹。在筆者看來,9.6%的增長完全可以打一個A +以上的分數。在經濟增長高于9%的情況下,說硬著陸,談滯脹不僅違背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更與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不符。

為了更能說明問題,我們對上半年經濟增長以及三駕馬車的具體表現進行更細致的分析。一季度增長9.7%,而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為9.5%。這兩個數字,如果與去年比較,盡管有所下滑,但考慮到今年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和信貸政策的大幅緊縮,以及通脹的加速,這樣的增長數字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去年上半年10.3%的數字都彌足珍貴。而從一些具體的數字表現而言,體征和各項指標都處于良好的區間。比如,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4.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6%,都是比較理想的數字,而消費和出口亦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因此,盡管在政策加大調控力度的情況下,二季度的增長比一季度慢了0.2個百分點,但這既是季節性變化,也是宏觀政策調控的結果,和政策的預期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從中國經濟的主要指標看,經濟增長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滑,所謂硬著陸,所謂滯脹的說法根本不存在。如果說去年中國經濟仍然屬于快跑,那么,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則完全告別了危機時期的刺激效應,恢復到正常的增長和平穩狀態,而并不是衰退和滑坡。對于中國經濟的表現,國家統計局也認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筆者完全認同這一官方的判斷結論,就增長而言,筆者從來都堅信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沒有可擔憂之處,應該看到,在經濟增長良好的背后,風險的暗流涌動,其中最大的風險無疑有兩個:一是通脹的未來走勢,一是房價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泡沫。先說物價,上半年,盡管貨幣政策一再收緊,但依然沒有改變負利率的狀況,價格上漲的動力依舊十足,居民價格消費指數高位運行。上半年物價指數平均5 .4%,特別是6月份,豬肉價格的暴漲使得C PI一舉達到了6.4%的三年來的高點。這意味著,年內完成4%的調控目標基本已經沒有可能。再看房價,在負利率和通脹效應之下,房地產政策盡管依舊處于嚴厲的調控之中,但房價由于通脹預期并沒有出現下降的跡象,而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6250億元,同比增長32.9%。一些沒有采取限購措施的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勢依舊,整個房地產調控的壓力依然很大。

(馬光遠著名經濟學家)

篇2

【關鍵詞】信息消費 經濟增長 產業化

一、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我國經濟模式的轉變特征之一是供給制約需求向需求調節供給,市場經濟條件之下,消費是生產的出發點及終點,因此,國家經濟的發展必須緊緊圍繞消費,要以消費為軸心。當前,我國信息產業占比越來越大,信息消費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首先,信息消費帶動國民消費,刺激經濟增長。我國信息消費率不斷提高,自2010年起,我國信息消費率由2.54%提升至3.8%,表明以信息消費為基礎的經濟增長比例不斷提高,信息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大,商務部分析稱,預計2015年中國信息消費率有望達到4.7%。受此影響,信息消費率占消費率比重也越來越高,信息消費率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持續增強。

第二,信息消費帶動新增產出。信息消費關聯行業眾多,產業感應系數大,信息消費每增長100億元,對工業、農業及第三產業的貢獻分別為3億元、120億元、131億元。以2015年為例,工信部,信息消費拉動相關產業1.2萬億,對GDP貢獻0.8%。

第三,信息消費帶動新增就業。信息消費在生產過程中充當紐帶,將大部分產業聯系在一起,直接推動傳統產業審計,帶來新就業。2013年,信息消費帶動直接新增崗位130萬個,間接新增崗位310萬個。

二、我國信息消費現狀

(一)規模持續擴大

中國正處于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道路上,信息消費需求缺口大。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報告,2010~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同比增長超過28%。商務部研究院報告,2015年,中國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3.2萬億元,較2014年增長20%以上。智能設備如平板電腦、互聯網電視等產品銷量將穩步增加,便攜式移動信息產品如手機游戲、手機閱讀增長迅猛,網絡購物熱度不減,互聯網+政策下,信息消費將繼續擴大。

(二) 水平持續提高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報告,2013年中國人均信息消費水平為1616.79元,消費系數為10.34,較2010~2012三年提升分別為3.15%、2.3%、1.44%,中國信息消費水平逐步增高。以廣東為例,2013年全省信息消費總額達5000億元,至2015年,全省信息消費總額達9000億,年均增長20%以上,十二五末,廣東幾乎搶占全國信息消費近三成份額。

(三) 地區差異明顯

信息消費地區差異受經濟發展程度影響,在我國,信息消費地區差異主要呈現東部地區總體高于中西部地區的狀況。代表性地區西部為云南、青海,中部為安徽、河南,東部為浙江、福建,其中,福建省平均信息消費額達5867元,為最高,河南為2189元,云南為987元,消費占比分別為36.34%、21%、10.09%。

三、發展信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建議

(一)支持信息化發展,提高信息產品及服務供給能力

首先,國家要促進公共信息資源的共享與開發利用,充分挖掘公共信息資源的社會經濟效益;支持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推動云平臺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規范市場;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為信息消費的擴大營造良好環境。第二,要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利用國家優惠政策,以核心技術帶動生產效率的提高,突破核心技術,降低價格水平,推動消費增長。第三,要加大數字產業扶持力度,擴大信息服務業投入,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

(二)因地制宜,制定激勵性政策

我國信息消費地域差異將持續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針對低于制定相應的激勵性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補貼,推動信息產品及服務消費。操作中,可通過財政補貼、低收入人群消費補貼、信息產品及服務下鄉等具體形式實現推動。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新生活方式,引領時尚,促進社會資源向信息產業靠攏,以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三)構建安全的消費環境,保障信息消費秩序

信息消費環境之下,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社會關注度日漸提高。第一,應當為信息消費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市場法制建設,強化行業自律,引導社會責任,強化行業規范性,如競爭協調機制、行業組織建設等;另一方面,要倡導文明的信息消費方式,可定期舉辦宣傳活動,如防欺詐培訓、防病毒培訓等,倡導文明上網。最后,要設立長效監管機制,強化網絡警察作用,提供舉報路徑,持續打擊網絡違規案件。第二,要推動消費者權益維護體系的建立。在網絡消費時代,消費者權益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消費者權益侵害案件屢見不鮮,極大地打擊了群眾信息消費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建設高效、嚴肅的消費者權益維護體系。第三,明確商家職責,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商家與消費者利益,保護雙方權益。第四,推動實名制應用,強化信息安全。

(四)培育新消費需求

新業態、新行業的出現會創造新消費與新生產。提高信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還應該不斷培育新的消費需求。一方面,要拓展信息服務業業態,將網絡技術與服務融合,擴展信息服務應用范圍及服務范圍。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促進新型數字產品、數字內容的開發,鼓勵市場生產積極向上的信息內容。第三,要不斷拓展電子商務,為信息消費提供更完美的平臺。第四,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信息消費提供優質平臺。

參考文獻:

[1]鄭麗.我國居民信息消費及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影響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

篇3

低基數上的高增長,產出仍有缺口

非常漂亮的經濟數據!2010年的經濟無疑迎來了一個開門紅。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0%。而且與之佐證的發電量增長情況也很好。1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36.46%;2月份是7.87%。因為春節的因素,我們為了平滑數據波動, 更愿意將1、2月份一并考慮,則發電量的增幅是22.13%。

無論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還是發電量增長情況,都是本世紀以來可數的幾個峰值之一。

從PMI數據上看,雖然1、2月份的PMI數據在連續下降, 但是依然在50以上,顯示經濟整體仍然處于擴張的狀態。

因此從這些數據的趨勢看,一季度的經濟顯然處于恢復上升的通道,增長情況將會好于去年四季度。而當時的GDP同比增長是10.7%。

雖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數據出色,但是其中還是恢復性增長居多。原因就在于2009年一季度的基數很低。

2009年一季度是十余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低谷。當年1~2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整個一季度則是增長5.1%。

2010年的增長的確不錯,但這僅是低基數上的高增長。

如果說因為基數的原因,僅與2009年相比,單純的一個增長數字反映不了經濟實際狀況。那么我們可以再往前比較一年。與2008年同期相比,1~2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增長了25.29%。而2007年的(兩年)增長幅度高達38.06%。因此雖然經濟整體運行情況良好,但并沒有達到潛在的產出水平,產出缺口還存在,依然有恢復的余地。

觀察最近幾年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數據,一般情況下都是3月份增長好于1~2月份。只有2005年,1~2月份增長了16.9%,3月份增長15.1%,兩者相差了-1.8%。

即使今年也出現同樣的情況,3月份的增長也在18.9%。但考慮到統計數據顯示的一般規律, 以及經濟正有著逼近潛在產出水平之勢,我們認為,如果宏觀政策上沒有大的動作,3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情況大體與1~2月份持平,整個一季度的增長應該在20.7%左右。

一季度GDP增長13%

即使保守的估計,一季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長也是在20.5%。

國家統計局自2001年開始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月)累計同比增長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和GDP增長的數據,我們做了一個回歸分析,得出了二者關系之間的一個公式( 即GDP增速 = 0.415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 + 4.02%)。

據此計算出一季度GDP增長速度為12.50%~12.70%。

測算的結果與實際增長之間上下平均有0.70%的誤差。但從2006到2009年,4年的估算值都小于實際的增長幅度。預計今年的誤差是負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我們判斷,一季度的GDP增長應該在13%左右。

未來理性樂觀

過去30年,中國經濟保持近10%的高速增長。普遍認為,長期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要逐漸降下來。不過筆者認為,從中期看,大致到2015年前后,中國經濟仍然會保持高速增長,包括人口紅利、城鎮化、投資、制度層面等因素都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助推力量。

現在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潛在增長水平(9%~11%),是不是經濟已進入過熱了?

答案是否定的。一般來講,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水平是在9%~11%左右。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經濟一直保持平穩發展。

經濟危機極大的影響了2008、2009年的經濟發展,使得當時的產出水平有明顯下降。因此造成基數相對較低,雖然現在增長很快,也并沒有達到潛在的產出水平。從工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看,現在也沒有遇到明顯的瓶頸,產出仍有余力。像2005~2007年那樣的用煤緊張、供電緊張、拉閘限電等情形,并沒有出現。雖然也出現了一些局部性“民工荒”的現象,但主要是結構性的原因和工資水平低等造成的。

筆者認為,現在整體上還沒出現過熱,但是局部的、行業性的過熱已經顯現。而中國經濟具有易熱的傳統,因此警惕全局過熱很有必要。

篇4

 “新經濟”將成為經濟理論界和研究機構的新課題和學術前沿。原因有二。 

 

 第一,生產率的內生化問題一直是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和內生經濟波動理論的核心問題。無論從理論上的熊彼特創新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真實經濟周期理論和供給學派等宏觀經濟理論的演變來看,還是從實踐中的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和目前的“新經濟”,貫穿其中的主線之一,至少對經濟學家而言,就是生產率的內生化及其度量問題。生產率及相應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決定經濟增長速度極限和經濟周期微波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新經濟”的可持續性問題,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政策含義。例如,即便存在增長的頂部、失業的底部或擴張的極限,事實上沒有一個人知道它們在哪里。因此,宏觀調控的相機抉擇有賴于把握生產率及相應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否則,與其自尋煩惱,還不如放棄陳舊的擔憂,把自我犧牲性的先驗性調整信條放在一邊,順其自然。對中國而言,實施宏觀調控、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都涉及到生產率及相應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問題。所以,“新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必將促進我們進一步加強生產率問題研究,加強對內生增長理論和內生經濟波動理論的研究。 

 

 “新經濟”討論對宏觀經濟政策具有積極意義。 

 

 1. 就財政政策而言,應該注意財政約束和財政政策相機抉擇性的作用范圍。財政約束在刺激私人投資、促進美國歷史上時期最長的經濟擴張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是維持美國經濟動力(momentum)的重要政策之一。財政赤字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影響美國經濟的重要因素。在克林頓任期內,美國通過加強財政約束、償還債務而使美國由過去多年的財政赤字扭轉成為財政盈余。美國以往的問題在于,當預算不應該盈余時出現了盈余;美國的私人債務太高了。因此,一旦出現預算盈余,重要的是償還公共債務。雖然償還公共債務不僅會影響私人公司和家庭,而且會影響整個經濟,但真正重要的是總儲蓄率或總債務與財富的比率。美國國務院和國會明智地選擇將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的盈余分離出來,用于償還公眾持有的財政債券,這個行動對于維持美國近幾年來經歷的個人資本的快速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償還債務不僅是美國已取得的成功和為什么本輪擴張看起來如此年輕的一個重要因素。減少赤字、轉向盈余、開始償還債務幫助美國拓寬了促進本輪生產率拉動型擴張的投資的空間。可以講,美國“新經濟”不僅僅是由于生產率回升本身,而且是由于它與嚴謹但不過度的財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斷的貨幣政策的相結合。這些都幫助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創造了較好的工作機會。 

 

 2. 就貨幣政策而言,應該注意貨幣政策的利率工具及其傳導機制,強調貨幣政策目標是穩定貨幣和經濟增長而非股票市場價格。就貨幣政策及其與“新經濟”關系而言,需要強調兩點。第一,市場利率的變化是市場經濟平衡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率工具及其傳導機制,對于平衡儲蓄和投資、保證低通貨膨脹下的持續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美國90年代初突然涌現的技術創新提高了投資收益預期,這種預期投資盈利能力的上升會傳遞到利率,利率最終構成了在非通脹經濟中平衡儲蓄和投資過程的政策選擇。美聯儲之所以調整聯邦基金利率,是因為一些不適當的措施已經導致經濟擴張的成本上升,這主要歸咎于資本收益率的提高和一定規模的財富效應的增強。盡管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說明生產率不能繼續增長,但是,實現這一目標要求經濟的不平衡不能上升到使經濟擴張偏離其軌道的程度。只有平衡發展的經濟繁榮才會無限地繼續下去。 第二,貨幣政策目標應該針對宏觀經濟,應該針對臨近的通貨膨脹性失衡或通貨緊縮性失衡,而不應該是資產價格,即便是資產價格孕育了經濟失衡。美國有一些有說服力的證據表明,財富效應可能會給經濟帶來失衡的危險,但這并不意味著使金融市場和產品市場恢復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求貨幣政策以資產價格水平為目標。撇開以資產價格水平為目標是否是政府的正當職能這種更深層次的問題不談,以實現該目標為目的的貨幣政策成功的證據幾乎沒有。股權投資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對未來收益及其貼現率的不確定性,很少來自作為中央銀行主要工具的隔夜利率的變動。因而,即使鼓勵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動以應對股票價格的變動,投資者恐怕也很難正確應對股權風險的幻覺。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強調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對“新經濟”的作用,認為即使是最快的計算機也不能撕破規則之書,消除對持續性的財政約束、警覺性貨幣政策和對未來前景現實預期的需求。 

 

 3. 就貿易政策而言,既要注意貿易政策及其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又要注意相應的國際責任。美國的“新經濟”,是伴隨著近年來的經濟全球化而發生的。因此,當人們企盼新經濟時,應該把它理解為全球經濟。美國維持其經濟增長動力的戰略性政策選擇,在貿易政策方面,一個是促進國外市場對國內出口品開放政策,一個是促使國內未開發地區的市場對外開放政策。一方面,促進國外市場開放,推動了美國把高利潤的信息技術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這有力地拉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為美國帶來巨大利益。由于亞洲經濟危機而促成的資金回流、商品廉價進口,抑制了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推動了“新經濟”的發展和IT人才的流入。十年來,美國保持其市場開放,吸收了一定規模的貿易赤字。但是,克林頓政府充分利用美國的國際地位及在主要國際經濟組織的主動權,通過協調國際政策,既為美國“新經濟”構筑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也幫助使亞洲和墨西哥更快地復蘇,因此,長期而言,也有益于美國經濟。 

 

 4. 就教育政策而言,必須注意防范信息技術產生的數字化差距,在加強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和激勵、推進科學技術前沿的同時,著力解決信息技術等基礎實施的建設和教育問題。教育對維持美國經濟動力的重要性及其對“新經濟”的貢獻也值得予以重視。“投資于人”、“推進科學技術前沿”和“縮小數字化差異”是美國維持其經濟增長動力戰略的另外三個政策。這啟示我們強調政府投資于教育和技術對“新經濟”的作用。忽略教育,尤其忽略城市地區貧窮、低階層人們的教育,不僅會導致經濟削弱,而且會導致階級差距。因此,必須使教育系統調整到適應新技術現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須確保全體大眾都能夠接受教育,這樣才能使他們全面而持續的參與“新經濟”時代。可以認為,沒有任何領域比教育更能享受信息技術的利益;但是,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導致不同收入階層之間的“數字化差異”。因此,需要擴大進入因特網的機會,在新技術方面培訓教師,并提供稅收激勵以鼓勵公司幫助跨越這一數字化差距。 

篇5

關鍵詞:經濟轉型,經濟增長,并存,中期經濟,發展趨勢

作者:呂鐘

引言

三年通常為“中期”的界定時間,2014年正處于“十二五”規劃的第4年,“中期經濟”的發展趨勢將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不完全的倒W型成為我國總體經濟增長變化的趨勢,其中主要歷經了兩次提升與降低。早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我國經濟增長便出現了第一次下降,第一次降低是在六個季度中下跌了8.2個百分點,是從2007年二季度的14.8%,驟然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6%,之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回升的舉措。然而相對于第一次下降來說,第二次經濟增長下降較為溫和,從2010年一季度的12.1%,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4%,十個季度下降4.7個百分點,在2012年5月又陸續出臺了保穩增長的相關政策,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從內生動因的層面來看,以往的經濟波動主要是由變化的短期需求,以及周期性調整所導致,而第二次經濟增長下降,已經暗含了潛在的增長率變化以及結構因素的作用。雖然,我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機造成的外需收縮而導致的,但是,逐漸降低的投資、出口動力更是對我國中期經濟發展造成影響的主因。

中期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

(一)從總需求角度分析中期經濟發展趨勢

首先,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減弱,投資增速放緩。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以及“十一五”時期大規模的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建設,使得沿海地區基礎設施逐步趨于飽和,且西部地區也在逐漸緩解基礎設施短缺的現狀。另外,外需市場的逐步縮小以及國內經濟增長速度逐漸的緩慢,導致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一旦繼續擴大投資,不僅導致增加產能過剩問題,更會使企業債務負荷加劇,逐步削弱企業投資意愿,且過度加大投資規模,還會導致通貨膨脹與資源要素供需出現矛盾。

其次,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費需求增長將趨于平穩。擴大居民收入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各類社會保障覆蓋率與保障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使得居民收入能夠穩定增長,消費需求潛力獲得進一步釋放。但是,由于我國總體經濟增長局勢的不確定性,在今后的三年間,消費需求將出現增長平穩的總趨勢。

最后,出口增幅逐漸放緩,外部需求減弱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全球因金融危機帶來的增長方式,市場結構以及供需關系的調整,已由最初的快速增長階段進入到深度調整轉型階段,中期內依然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經濟增長趨勢,進入了相對低速的增長階段。隨著逐漸削弱的出口需求,市場放緩擴張速度,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都將減弱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

(二)從總供給角度分析中期經濟發展趨勢

首先,勞動人口比重下降且絕對減少。我國低成本勞動力是傳統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獨生子女一代步入勞動年齡,其父母進入退休階段,我國出現人口拐點,這便意味著我國人口紅利效應逐漸消失,勞動供給增速持續下降,促進經濟增長就必須依靠提高生產率與創新技術。

其次,向下調整儲蓄率與投資率。人口撫養比提高及政策調整是儲蓄率變化的決定因素。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口撫養比逐漸上升,社會及家庭將持續增加用于醫療、養老的支出比例,促使高儲蓄率逐漸向下調整,并且導致投資率的下降。

再次,技術引進削弱及勞動力再配置。2012年以前,我國主要是以低生產效率的第一產業,向高生產效率的第二、三產業轉移勞動力,成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隨著勞動力轉移逐漸結束,轉移速度以及規模大幅度下降,并且發達國家與我國之間逐漸縮短技術差距,技術引進推動效果逐漸削弱。

最后,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約束持續加強。我國經濟的大幅度增長與大規模高強度的投入,都與資源環境儲備密不可分,然而隨著環境污染加劇,能源消耗殆盡,將對能源環境進行約束,因此,對我國經濟增長形成了強力的外部約束。

中期經濟保穩增長面臨的挑戰

第一,國際市場需求減弱。隨著世界經濟的整體低迷,海外市場擴展速度放緩,發達國家進口需要逐漸變弱,世界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導致國際市場競爭更為激烈。歐美等發達國家為振興本國經濟促進再工業化,印度、越南諸國利用低價成本要素,對國際產業快速轉移,利用低價產品占領我國的國際市場空間,使我國面臨著雙重擠壓的市場競爭格局。

第二,財政金融風險增大。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公民收入、財政收入以及企業利潤均將回落。我國在擴展債務以及信用規模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無意識地加大了財政金融潛在風險,隨著逐漸增長的地方債務,中央財政收入以及放緩的土地收益,金融債務風險平臺逐漸顯現。

第三,逐漸突出產能過剩矛盾。近年來,迅速擴張的制造業不僅滿足了我國經濟增長,城鎮化以及工業化的發展需求,更是依賴于增加的出口,以帶來發展的平衡。隨著國際市場擴展放緩,國內經濟增長逐漸下降,產能過剩矛盾將進一步突出。

第四,生產要素成本增加。經濟增長出現階段性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我國傳統推動經濟增長的生產要素發生供求關系變化,使生產要素價格持續上升,原本的低成本優勢逐漸衰減,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增長已經越來越難被持續增加的大規模投資所支撐。

第五,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世界產業核心逐漸轉變為數字化、智能化的制造業,我國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逐漸顯現。很多工業企業的研發規模與研發水平較低,由于企業對低端加工組裝過于依賴,缺乏品牌與技術的創新,逐漸與市場競爭環境脫軌,若不加速推動產業技術提高以及研發能力,現有的許多生產能力以及技術將面臨著淘汰的局面。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并存的中期經濟發展策略

階段性經濟增長變化趨勢下,我國經濟增長迫切需要新動力,探索新對策,將調整結構、穩定增長、促進改革相結合,才能推動我國經濟轉型,解決我國中期經濟保穩增長所面臨的挑戰。

(一)擴城鎮增內需,應對國際需求減弱

目前我國進入新經濟增長階段,需要擴大消費以及內需。我國政府應積極推進人口市民化的轉移,改變消費結構與消費傾向,大幅度提高對工業品的需求以及購買能力,形成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作用。因此,要將農村轉移人口有秩序地市民化,促進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建立完善的農村產權登記,對戶籍制度進行變革,循序漸進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公共服務制度,力求覆蓋到所有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還應提高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城鎮的人口規模進行合理規劃,嚴禁亂占耕地,對土地、能源、水資源等建立起節約利用機制,建立起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新型城鎮。以促進小城鎮與小城市的加速發展,對中小城市加大融資、財政等政策的支持,加強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增加就業,人口聚集等功能,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能夠就近變為城鎮人口。

進一步發展城鄉一體化,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將城市與農村經濟問題綜合成整體進行規劃,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并形成大都市圈與城市群,形成開放性國際化都市體系,使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城市群快速發展,進一步提高其吸納轉移農村人口的能力,以挖掘城市潛在的消費需求,應對我國中期經濟增長面臨的雙重擠壓市場格局。

(二)釋放改革紅利,減弱財政金融風險

促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將核心落在簡政放權工作上,減少審批事項,將社會與市場能夠承擔的職責交還,使政府管理重心逐步由審批環節變為服務監管環節。積極推動改革大型國有企業的步伐,使其發揮出提升綜合國力、產業升級、國際競爭的價值。加強產權保護,確保各種所有制均能享受平等競爭與法律保障。政府需要深化財稅體制的變革,使財政預算體系規范、公開、完整,建立覆蓋所有國有企業的收益分享與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使改革金融體系的步伐更快,推動健全的利率市場,完善人民幣匯率體系,促進市場供求在匯率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放寬金融準入門檻,建立現代化金融體系,以加快釋放改革紅利,減弱金融財政的投資風險。

(三)結合供需管理,抑制生產能力過剩

政府應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提高調整結構與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水平,使債務規模能夠受到中期收支平衡的約束。進而推動產業重組兼并,產能過剩是企業進行結構調整與重組兼并的有利時期,需要在市場化為導向的基礎上,將低附加值,高排放、高耗能的產能進行淘汰,進行產業重組以促進技術進步。并加大企業走出國門的支持力度,支持建材、鋼鐵等原材料生產企業走出國門,建立生產基地,將直接進口資源變為就地使用,促進制造業向服務質量好,精深加工化轉型,以解決我國供需失衡的問題,抑制進一步凸顯的產能過剩矛盾。

(四)提高質量效益,適應生產要素上漲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提高質量從根本上說,就是促進國民經濟投入產出率的提高,增強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配置資源,加強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而提高效益主要體現在公民收入和勞動報酬的增加,以及提高企業的財政收入與利潤。企業想要做到提質增效,就需要提高要素生產率,加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隨著勞動力轉移的趨近飽和,必須以加大科技與人力資本的投入進行應對,才能提高質量效益,適應生產要素的上漲。并要加強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十二五”以來,我國雖然在建設生態環境,以及節能減排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能源消耗以及單位產出資源仍舊偏高,還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必須提高資源利用率,以資源環境的壓力作為產業進步、技術升級以及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化解我國經濟增長與大規模投資之間的窘境。

(五)加強科技創新,變革企業研發態勢

篇6

關鍵詞:信息通訊技術;互聯網經濟;經濟增長

一、 引言

由信息通訊技術支撐的網絡經濟正深刻而廣泛地改變世界,網絡將整個世界的個人與企業緊密聯結起來。它通過高效率地生產信息、加工信息、傳遞信息、獲取信息提升世界經濟運行效率,促進經濟增長。深入研究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已經很有必要。

回顧研究歷程,可以發現對信息通訊技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20世紀80年代,索洛提出了著名的“索洛悖論”,即人們認識到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又找不到確實的證據。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該問題隨著事實證據的增加,以及理論研究的深入,被逐步化解。

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美國經濟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近20年的停滯,在1995年后出現了急速增長的勢頭。1996年~1999年,生產率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57%,比1991年~1995年高1.24%,比1974年~1990年高1.30%,同時美國經濟進入了低失業率、低通脹率的“雙低”時期。對此,經濟學家漸漸達成了一個共識,即在經濟繁榮的背后,存在一個嶄新的經濟模式,這個模式的基礎就是以信息通訊技術為核心的又一次科技革命。與此同時,經濟學界逐漸找到了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正面效應包括宏觀層面在內的各個層面的證據。隨著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現,學術界就這個問題的認識也趨于一致。

當然,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網絡經濟泡沫。隨后,由于網絡經濟泡沫的破滅,對美國經濟又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盡管如此,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同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有切實的、顯著的、革命性的貢獻。并且,網絡危機時期反而成為了對這一問題研究的又一個黃金期,人們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了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的理論和經驗研究。

后網絡危機時代,即2003年至今,美國經濟復蘇,產出增長速度和生產率提高速度不斷增加,雖然沒有達到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但是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勢頭。值得注意的是,從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至今,生產率的提高速度沒有隨著信息資本投資放緩而減速,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源于全要素生產率的不斷增長——1995年~2000年,全要素生產率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3%,2000年~2007年,全要素生產率的年平均增長率增加為1.4%。在經濟強勁增長的背后,是信息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

二、 信息通訊技術與經濟增長

本文主要從經濟整體出發,研究信息通訊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在以索洛與斯旺等經濟學家所建立的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中,技術進步是作為一個外生變量而存在的。由于技術的外生性,資本邊際回報不斷遞減,最終使經濟增長停滯。然而這與經濟現實并不相符,因此對經濟增長的解釋力被大打折扣。在此情況下,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期待突破性創新。羅默在1986年做出開創性貢獻,將技術進步內生化,使得經濟增長理論進入新階段,即技術內生的新增長理論。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與人力資本具有外部效應,資本的邊際收益具有非遞減性。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不僅本身具有技術進步的含義,還對知識的傳播與人力資本的提高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從內生經濟理論來講,信息通訊技術增強了經濟增長的動力。我們將在此分別討論技術進步通過各種途徑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1. 信息通訊技術提高人力資本。網絡高效傳播知識提高人力資本。經濟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是勞動者素質,所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知識與信息并不是同義詞,有其特定含義。按照辭海對知識的解釋“知識是人類認識的成果或者結晶,包括經驗知識和理論知識。經驗知識是知識的初級形態,系統的科學理論是知識的高級形態。……知識隨社會實踐、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從中可以看出知識和信息的區別,知識是從原始信息中加工出來的,是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條理化和系統化而形成的。它是信息的組成部分,但是比信息更為深刻,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上更有效率。

勞動者通過網絡可以吸收更多更廣的知識。網絡通過以下兩個手段高效傳播知識,一是提高知識供給量,二是提高勞動者獲取知識的效率。

(1)信息通訊技術大幅提高知識供給量。首先,信息通訊技術帶給傳統知識帶來數字化革命,打破原有知識載體的限制,將一切知識數字化,從文字、符號、圖形、視頻等等都數字化。而且隨著存儲技術與傳輸技術的發展,這一數字化革命仍在不斷深化。傳統的圖書館將數字化,放在互聯網上供讀者使用。最近著名互聯網公司GOOGLE提出一項規模龐大的計劃,與傳統圖書館合作,將原有館藏圖書進行掃描,放到互聯網上。這樣就大大的增加知識的供給量。

知識一旦傳播開來就具有共享性,即公共物品的性質,與人分享也不會減少所有者的知識儲量,反而會通過知識共享與反饋提高知識儲量。

(2)信息通訊技術提高獲取知識、傳播知識的效率。傳統上獲取特定知識的途徑為查詢以紙張為載體的資料庫或者圖書館,其必然存在效率低下的缺陷。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興起,尤其是網絡搜索技術的發展,獲取知識的手段越來越豐富,效率越來越高。首先,可以大大提高知識搜索的范圍,從原有的某個資料庫或者圖書館,擴展至全球的互聯網絡,以及所有聯網的圖書館。知識獲取范圍的突破,必然帶來知識數量與質量的提升。其次,通過網絡搜索可以更有效率,更有針對性的獲取知識。網絡搜索引擎為使用者提供了多種搜索方式,比如可以搜索包含特定關鍵字的知識,這樣大大提高了知識搜索的甄別效率。最后,知識的使用者可以通過網絡共享該知識的使用效果,以提高后來者對該知識的甄別速度。

2. 提高交易效率、交易范圍。商品的買賣分離是商品經濟的特征,在傳統技術水平條件下,交易效率相對較低。一般而言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的目的是為了在市場中找到買家,賣出商品,以獲取貨幣,并取得利潤。而買方持有貨幣,其目的是在市場中尋找到賣家,付出貨幣,以獲取商品,并取得該商品帶來的使用效用。但是由于市場龐大,買方與賣方在信息上的不對稱,導致買賣雙方互相尋找的效率低下,使得交易效率低下。為了提高尋找交易對手的效率,雙方紛紛使用媒體廣告,比如電視廣告、報紙廣告等等,但是由于這些媒體載體容量與時效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滿足雙方的需求。買賣雙方始終都在尋找促進交易效率提升的工具。信息通訊技術的興起,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為買賣雙方交易提供了高效率的工具。在20世紀末,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一方面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電子商務模式與交易平臺,另一方面出現了大量新的信息與檢索模式。

我們根據交易者的身份與交易物品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即B2B),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sumer,即B2C),個人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即C2C),企業對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等4種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sumer)2種模式。電子商務可憑借企業的Web服務器和客戶的瀏覽,在Internet上發播各類商業信息。客戶可借助網上的檢索工具(Search)迅速地找到所需商品信息,而商家可利用網上主頁(Home Page)和電子郵件(E-mail)在全球范圍內作廣告宣傳。與以往的各類廣告相比,網上的廣告成本最為低廉,而給顧客的信息量卻最為豐富。

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能給買賣雙方帶來大大高于傳統方式的交易效率。首先,電子商務可以大大提高買賣雙方信息檢索速度。在電子商務網站,買賣雙方可以提供各自需求,而這些需求均可以按照某種關鍵詞進行檢索。作為買方,僅通過敲擊鍵盤或者點擊鼠標快速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作為賣方,也可以快速檢索到買方的需求信息。其次,電子商務促進均衡價格實現,促進競爭,提高經濟效率。競爭始終是提高經濟效率的根本途徑,價格競爭是競爭的基本手段。按照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只有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經濟效率最高。在傳統商業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完全與信息不對稱,價格可能處于壟斷高價,導致消費者福利損失。在電子商務模式中,由于信息檢索的便利性,各個商家提高的商品報價可以被高效率的比較。因此,商品價格可以更高的效率向均衡價格收斂,經濟效率得以提升,買方福利得到提高。最后,電子商務可以促進商品質量的提高。電子商務的功能不僅是通過促進價格競爭而提高經濟效率,也可以通過促進產品質量競爭提高經濟效率。由于電子商務促進了價格競爭,賣方利潤可能快速下降,賣方不得不從價格競爭轉向產品競爭。盡管在傳統技術條件下,價格競爭也會促使賣方轉向產品競爭,但是在電子商務條件下,該效率被大大提高了。一方面是由于價格競爭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效率的迅速提高,賣方可以更迅速地得到其他競爭者的產品信息,以便更有效的改進產品質量。

3. 分工深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分工深化。所謂分工深化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商品交換范圍擴大,相應地使社會分工范圍擴大;第二層含義是指通過提高社會分工崗位與勞動者的匹配程度,以提高勞動效率。

社會分工協作一直被看作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富論》中闡述了社會分工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他認為勞動分工可以促進勞動者的工作效率提高,這是因為勞動分工使勞動者更專注于某項專業工作,從而提高熟練程度。他認為勞動分工進一步的深化取決于市場范圍的擴大程度,勞動分工促進了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社會分工。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興起,促進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經濟的本質是經濟組織的參與者相互交換勞動產品。在生產與交換的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有可能導致生產與交換不順暢。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生產出無效,即社會不需要的產品,二是社會需要的產品沒有缺乏有效供給。在傳統技術條件下,信息不對稱廣泛存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上述不對稱情況有所改觀,尤其是在互聯網普及之后。供給與需求的信息可以在網絡上被方便的檢索到。在大型電子商務網站,比如中國的阿里巴巴,淘寶等網站,供需雙方均可以己方信息,也可以檢索到對方信息。社會分工來自于生產力的發展,也來自于需求增長。通過互聯網,可以發現對某種產品的需求,進而促進該商品生產,相應地增加勞動崗位。通過阿里巴巴與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創業成功,從最開始的小的商品生產商,成長為有影響力的企業。

傳統的企業招聘方式渠道主要通過媒體廣告與獵頭,以及熟人推薦等。網絡的發展使得企業招聘從傳統渠道開始轉向互聯網招聘。互聯網招聘相對于傳統招聘手段的優勢在于以下方面。首先,互聯網招聘手段擴大了招聘信息的傳播范圍。傳統媒體的招聘廣告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且受限制于該媒體的發行數量。由于互聯網使用的普遍性,傳播范圍大大超越傳統媒體。從概率上講,傳播范圍越大,尋找到合適的招聘對象的概率越大。同樣,求職者求職的途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發生了變革。在互聯網時代,求職者所能搜尋到的招聘職位信息已經大大超越過去。同樣,從概率上講,能搜索到的招聘職位信息越多,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概率越大。總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招聘者與應聘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有助于降低失業率。其次,互聯網招聘方式提高了招聘職位與求職者的匹配程度。盡管每個人都有可能適應多種工作崗位,但是在不同崗位上的工作效率高低客觀上存在差別。在過去,由于傳統招聘信息的傳播范圍局限性,求職者面對的是有限的招聘崗位,其所應聘的崗位未必是其最擅長和效率最高的。基于同樣的理由,招聘方面對的應聘者也未必最恰當人選。最終,雙方的選擇有可能是次優選擇。這樣導致的宏觀結果是整體經濟效率的低下。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這一局面。基于互聯網的招聘與應聘方式,招聘者與求職者的選擇相對過去增加了。自然,雙方選擇結果將提高職位的匹配程度。其產生的宏觀結果是整體經濟效率相對過去有所提高。

4. 信息通訊產業本身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通訊技術作為一般通用目的的技術,不僅通過多種途徑間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直接促進經濟增長,是經濟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信息通訊產業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20世紀90年代,是信息通訊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其中美國拔得頭籌。美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引領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主要份額。據統計,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中有27%歸功于高科技通信和信息產業,其產值占GDP的75%以上,而傳統支柱產業建筑業只占14%,汽車工業僅占4%。

從國內數據來看,從1991年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連續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最高的1999年更是達到了41.9的增速,包括電信業在內的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步提升,已經由1991年的1.53%上升到2002年的5.7%。網絡經濟泡沫破滅之后,信息產業經歷了短暫的低潮,隨后便恢復了高速增長的勢態。十年之后,在2012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突破十萬億元大關,達到11.0萬億元,增幅超過15%,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20%。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對提升我國國際經濟地位做出了突出貢獻,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占全球出貨量的比重均超過50%,穩固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信息通訊產業的發展還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人口,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從業人員規模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 001萬人,比上年增長6.5%,占全國城鎮就業人員比重達到2.8%。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對信息通訊產品的需求將快速增加,信息通訊產業有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 大力應用信息通訊技術,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當前,互聯網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到“十二五”末,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基本建成,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框架基本建立;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8萬億元,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9%。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發達國家均已經將發展信息通訊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經濟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對此,我國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從國家層面將信息通訊技術作為一項核心競爭力,并采取相應對策,以迎頭趕上。我們應當從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加大建設力度。首先大力發展硬件設施建設。網絡運行的速度與覆蓋的廣度是信息通訊技術,尤其是網絡經濟應用的關鍵。我國正準備實施"寬帶中國"工程,以光纖寬帶和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為重點,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提高接入帶寬、網絡速率和寬帶普及率。其次積極推進信息化與互聯網經濟的應用。推廣使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加快企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進程,積極引入管理信息系統,以便整合企業的內部資源、供應鏈與客戶資源等。引導與促進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水平,向涵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全流程服務平臺發展。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構建面向全民的終身學習網絡和服務平臺,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形成教育綜合信息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 蘇惠香.信息技術擴散過程的經濟學分析.現代情報,2007,(4).

2. 林毅夫,董先安.信息化、經濟增長與社會轉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討論稿(No.C20003006),2003.

3. 徐升華,毛小兵.信息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管理世界,2004,(8).

4. 戴維·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

篇7

從去年到今年,為了應對經濟下滑,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已經調整了多次,但距離預期目標仍然有些差距。

刺激計劃的機會成本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機會成本(Opportunity?Cost),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在投資決策中,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便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金融危機籠罩下的中國,抑制經濟衰退進而保增長成為當前的主要矛盾,經濟下滑速度的加快促使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

與以往的經濟刺激計劃相比,本周期的成本代價或許要高于任何一次。因為政策出臺的密集度和政策調整的幅度,都是此前所無法比擬的。

總理在5月上旬視察福建時表示,應對危機絕不僅僅是4萬億的計劃,更多的措施將在年內出臺。可想而知,年初的計劃額在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面前,已經遠遠不夠。為實現“保8”的剛性指標,需要更多的刺激計劃,其相應的機會成本自然也會增大。

貨幣供應量的劇增造成通脹預期可能的加大,政府舉債投資導致的財政赤字,政府主導經濟增長背后的民資被擠壓,都是被我們所忽視的機會成本。

財政赤字高企的隱憂

在其他主要國家仍深陷全球經濟下滑泥潭的時候,投資和大幅財政支出幫助我國經濟實現了穩定。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國的經濟刺激的規模最大,數額最多。

今年,我國政府的預算赤字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比例適中。實際上,這種正式預算只占2年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大約四分之一。刺激計劃中,由中央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其他資金大部分則需由地方政府補齊,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政府財政趨緊。

在今年兩會結束前后,地方債的額度就已經確定。2000億的地方債,數額不算小。本次地方債券擬定為三年期限,考慮于2012年即本屆政府任期內實現全部還本付息。

隨著各地方債券的相繼發放,過去幾個月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急劇增長。渣打銀行(Standard?Chartered)駐上海的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Green)認為,政府背負相對巨額的債務,是刺激經濟計劃的相應代價。因為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國政府在5月份對刺激項目進行的一次審計發現,地方政府只投入了它們需籌集配套資金的48%。審計人員認為,一些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極其糟糕,以致于要用從中央獲得的刺激資金來償還原先的舊債。因此地方政府普遍只能借款投入新項目。由于中國的地方政府基本不被允許直接發債,它們只能通過政府支持的公司籌集資金。

目前尚無堅實數據顯示有多少貸款從國有銀行流向了此類公司。但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基礎設施項目總計獲得了人民幣8948億元的新貸款,相當于刺激計劃規模的22%;基礎設施項目通常都是由有政府關系的公司負責實施的。

我國相對較新的公司債券市場的透明度稍微高一些,許多地方政府也通過這個市場籌資。截至5月底,地方公司債券的發行總額為人民幣1025.3億元,已經高于2008年全年的683.9億元,這些公司債券的發行實際上全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間接支持。

中央政府允許甚至鼓勵地方發債,因為中央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刺激計劃能獲得資金。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5月底說,最關鍵的是要安排好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的優先順序。

與其他出臺了龐大刺激計劃的經濟體一樣,中國也在押注未來更快速的經濟增長會減輕當前承受的債務負擔。這一招以前很奏效,現在許多人也覺得信心十足。

財政部智庫財政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劉尚希說,只要經濟實現增長,稅收收入就會增加,歸還債務也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他的判斷是,這些債務的規模是可控的。

然而,即使在今年極大地增加開支之前,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經十分可觀了。財政科學研究所預計,沒有列入預算的地方政府債務約為人民幣4萬億元,巧合的是,這個數字剛好是刺激計劃的規模,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5%。由于這些隱藏的債務最終都要由中央政府負責,中國的國家債務實際上接近GDP的35%,而不是官方數據所顯示的18%。

隨著稅收收入大幅下降,政府今年的赤字可能超過GDP的3%這一官方目標。政府編制預算時假定今年的稅收收入能增長8%,但截至4月份政府的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9.9%,到了5月才略見起色。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的經濟學家馬駿認為,2009年政府收入至多能與上年持平,并預計最終的預算赤字將為GDP的4%。

這樣看來,政府的財政狀況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強勁,雖然仍然好于日本、意大利或美國這類負債嚴重的國家。

政策回旋余地捉襟見肘

今年一季度,投資計劃完成了全年的六成;從去年開始,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就開始上調,信貸數額屢創高峰;剛剛過去的5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又創了5年以來新高。在一系列措施的保駕護航下,5月財政收入實現6569億元,同比增長4.8%,年內增幅首次轉正。這一不錯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政府保增長的努力。

在西方國家,當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政府對于經濟的干預會空前加強。但因為華爾街等利益群體的存在,政府對于公司的指導與管理只是停留在表層。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一邊是美國政府對困境中的企業施援手,而公司管理層大派紅包與獎金的現象。

相比之下,我國應對危機時更多是政府主導的主要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大力度投資。因為企業的國有屬性,使投資指令的上行下達有著一致性和連貫性,因此更容易達成西方國家不易實現的協同性。

但與此同時,當有朝一日鐵路與公路趨近飽和,當政府主導投資的大項目不像現在這樣緊迫,主要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的模式勢將淡出刺激計劃的舞臺,至少其重要性不會像今天這樣非他不可。那時候,經濟將憑借什么保持增長?

事實上,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不僅考驗著我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考驗了政府應對經濟下滑的靈動性。

篇8

【關鍵詞】經濟增長  ;消費  ;投資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在轉型升級中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由1985年的651.8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4911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985年的1053元增加到2011年的61649元,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各省第二位。然而,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江蘇省經濟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投資、消費、出口需求增幅不同程度回落、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轉型升級任務依然艱巨。對此,掌握江蘇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探析其經濟波動的內在規律,積極尋找其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對于科學地制定江蘇的經濟發展戰略及實現“十二五”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二、經濟增長驅動力現狀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的選擇、樣本數據的來源與處理

為了更好地分析江蘇省經濟增長的現狀,本節采用四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來建立模型。該理論認為,在開放經濟中,一國均衡的國民收入不僅取決于國內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還取決于凈出口。依照國家統計局的核算方法: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它們各自的增長率與其所占權重之積。在這里,我們根據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區別于國家統計局核算方法,將GDP由消費、投資和凈出口三部分細分為四個部分:S,I,X,N,得出經濟增長率的核算方程:

gGDP=gs(S/GDP)+gI(I/GDP)+gx(X/GDP)+gN(N/GDP)

其中,gGDP、gs、gI、gx、gN是采用支出法表示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民消費(S)、投資(I)、政府支出(X)、凈出口(N)的增長率。S/GDP、I/GDP、X/GDP、N/GDP分別是S、I、X和N占GDP的比重。

具體研究江蘇省的經濟增長,江蘇省GDP,消費(S)采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投資(I)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政府支出(X)采用財政支出,進出口貿易凈額(N)。其中,進出口貿易凈額為出口與進口的差值,而進口值和出口值分別采用當年平均匯價(中間價)換算成以人民幣為單位的進出口值。各項數據均來源于歷年《江蘇統計年鑒》。

為了消除物價變動的影響,使數據具有可比性,我們以1985年為基期,對樣本考察期1985-2011年內的名義數據都除以GDP平減指數使之變成實際數據。GDP平減指數的計算,借鑒司春林(2003)的做法,按公式(1.1)進行換算:

Deflstor=  ;  ;  ;  ;(1.1)

其中,Deflator代表GDP平減指數,GDPi代表第i年支出法計算出來的名義GDP值,GDPiindex代表第i年的GDP指數,GDP1985index代表1985年的GDP指數(等于100),GDP1985代表1985年的GDP名義值。本文實證分析中用到的所有數據都是根據各名義數據除以GDP平減指數計算得出的。

(二)經濟增長驅動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圖1  ;各支出占GDP的比重

在樣本考察期1985-2011年,如圖1,消費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其中2007年消費占GDP的比重為整個樣本考察期的最低值30.69%;投資占GDP的比重從1989年之后逐步上升,2010年達到最大值55.97%;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穩定,在7%―12%之間;凈出口占GDP的比重則由最初的平穩波動到2004年呈現出加速上升趨勢直到2008年達到最大值18.79%,2008年之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凈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受阻下降至2011年的11.24%。

從年均增長率這個指標來看(見表1),在樣本考察期1985-2011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11.08%,消費的年均增長率為10.17%,相對于其他各項支出偏低,可能由于其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導致的;政府支出的年均增長率略高于GDP年均增長率;投資的年均增長率和凈出口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3.57%和14.19%,均高于GDP和消費的年均增長率,反映了江蘇經濟增長受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特征。

表1  ;各支出部分的年均增長率及其對GDP的貢獻率

注:支出部分V從t1到t2年均增長率計算方法為:〔(Vt2/Vt1)1/t2-t1-1〕*100%, 各個支出部分對GDP的貢獻率的計算公式為:(Vt2/-Vt1)/(GDPt2/-GDPt1)*100%

從各支出對GDP的貢獻率來看(見表1),在樣本考察期1985-2011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為55.05%;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31.76%,僅次于投資,這主要由于消費占GDP的比重較高抵消了消費年均增長率相對偏低的影響;由于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穩定,政府支出對GDP的貢獻率也穩定在其年均增長率附近;凈出口的年均增長率較大,但由于其占GDP的比重相對偏低,對GDP的貢獻率相對較低。若對整個樣本期進行分段考察,1985-1990、1990-2000、2000-2011,經過測算,凈出口和投資貢獻率都呈現出持續攀升的特征,而消費的貢獻率則呈現走低態勢。

綜上所述,江蘇省經濟增長呈現出投資和凈出口驅動的特征,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趨弱,政府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平穩。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實證研究表明:江蘇省經濟波動主要源于自身因素,在各支出成分中,消費和投資沖擊是造成GDP波動的最重要原因,但相對投資而言消費的貢獻度較弱。改革開放后江蘇省經濟為投資和出口驅動型,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在很長一段時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凈出口作為外生需求,外在的不確定所帶來的風險是明顯的。相對來說,消費的經濟穩定性作用還是具有解釋力的,因為消費具有“棘輪效應”,擴大居民消費更有利于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外需可能的負面沖擊會加大經濟下行的風險,繼續依靠高速增長的出口驅動經濟已不現實的背景下,擴大居民消費更具有重要意義。1985-2011年,江蘇省消費占GDP的比重基本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消費增長也慢于GDP增長,說明總體上居民并未充分地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存在使得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政府需要從相關的制度創新入手,構建居民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以利于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協調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推動江蘇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加快發展服務業。這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江蘇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內涵。要重點支持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生產業的發展,構建生產業和生活業相均衡協調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消費品種,豐富消費內容,完善消費產品供給結構。加快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滿足消費者對交通運輸、倉儲、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服務的需求。

建立健全農村現代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科技推廣、專利應用、農機服務、農資供應、加工流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等農業專業服務,加快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三新”工程,努力構建和完善以科技、營銷、信息、金融和技能培訓等服務為主體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村市場改造提升工程,積極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加快建立傳統交易市場與新型商業業態相結合、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相結合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加大對農村村鎮建設、交通通信、安全飲用水、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環保等公共服務業的投入,完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服務管理功能,進一步改善農民居住、出行條件,豐富農民物質文化生活。

第二,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在全球經濟減速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欲實現“逆周期”運行,只能激發“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的活力,以消除外部經濟疲軟帶來的出口不暢。而城鎮化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顯著,將成為新的內需發動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健康的城鎮化要均衡發展,在發展大城市群推進城市化的同時,要做大縣城發展農村城鎮化,實現城鎮化均衡發展。具體而言,一要實現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城鎮化質量;二要推動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和農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縮小地區差異,緩解特大城市的人口膨脹;三要把城鎮化建立在堅實的產業基礎之上,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不能搞“空城計”和農民“被上樓”;四要使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

第三,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混亂的市場經濟秩序會惡化消費環境,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政府要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提高違法和喪失職業道德的“犯罪”成本,為消費者創設良好的消費環境,使群眾放心消費。制定有利于增強居民消費意愿,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政策,刺激消費者潛在需求,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要創新金融服務,積極發展消費信貸,不斷擴大消費信貸規模。

第四,培育新的消費業態。要積極培育信息消費需求,拓展新興信息服務業,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產業,鼓勵企業設立移動應用開發創新基金,推進網絡信息技術與服務模式融合創新。豐富信息消費內容,大力發展數字出版、互動新媒體、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促進動漫游戲、數字音樂、網絡藝術品等數字文化內容的消費。加快建立技術先進、傳輸便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提升文化產品多媒體、多終端制作傳播能力。加強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媒體建設,實施網絡文化信息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文化產品網絡傳播,鼓勵各類網絡文化企業生產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內容。拓寬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完善智能物流基礎設施,支持農村、社區、學校的物流快遞配送點建設,各級政府要出臺倉儲建設用地、配送車輛管理等方面的鼓勵政策。大力發展移動支付等跨行業業務,完善互聯網支付體系。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實施可信交易、網絡電子發票等電子商務政策試點。

參考文獻:

[1]高鐵梅. 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2]劉東皇,孟范昆.中國經濟增長的消費驅動力研究:1952-

1999[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2,(7).

篇9

【關鍵詞】數字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

一、信息經濟的內涵

“信息經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馬克盧普和波拉特對于知識生產的有關研究。馬克盧普1962年在《美國知識的生產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關于信息產業的核算體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經濟”概念的基礎。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分類的四次產業劃分方法,獲得廣泛認可。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保爾?霍肯在《未來的經濟》中明確提出信息經濟概念,并描述信息經濟是一種以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于整個社會活動的新型經濟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經濟運行過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質成分占主導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對經濟的貢獻。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拉開了討論“信息經濟”概念及理論體系的序幕。目前,比較成熟的研究觀點認為信息經濟可以從微觀和宏觀角度理解。從宏觀經濟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系統中的運作規律。這種觀點同知識經濟相通,屬于同一個范疇;而從微觀經濟角度看,信息經濟所涉及到的重點研究內容是分析信息產業和信息產品的特征、以及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力度。這種觀點強調信息經濟是信息產業部門經濟。由于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微觀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因而相當多的專家學者更傾向認為信息經濟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產業經濟。

二、網絡經濟的內涵

“網絡經濟”概念的提出同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范圍內因特網的興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網絡經濟又被稱為因特網經濟,是指基于因特網進行資源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為主的新形式的經濟活動。在網絡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及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隨國際互聯網的發展,大量新興行業不斷涌現,資源配置得以進一步優化,構成網絡經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帶來虛擬網絡交易模式,傳統交易活動演變成通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網絡交易活動,構成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和數字經濟相比,網絡經濟這一術語的區別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網,并將基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電子商務看視作網絡經濟的核心內容。

三、知識經濟的內涵

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科技進步,全球知識生產、流通速度不斷提高,分配范圍不斷擴大,社會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當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知識與經濟社會之間的聯系,知識經濟的概念逐漸形成。例如,美國丹尼爾?貝爾和日本屋太一等學者分別從“后工業社會”、“知識價值社會”的角度論述了知識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這些論述雖然還沒有提出知識經濟的基本概念,但卻已經涉及到了知識經濟的基本內容。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年度報告《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中認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知識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高于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因而“知識經濟”是一種知識為基礎要素和增長驅動器的經濟模式。特別是隨著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知識和信息的傳播和應用達到了空前的規模,知識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更加明顯,已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增長的引擎。正如美國學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強化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換言之,知識經濟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識的創造以及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較及總結

通過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之間的確存在差異。知識經濟強調知識作為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經濟強調信息技術相關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網絡經濟強調因特網進行資源分配、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的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則突出表現在整個經濟領域的數字化。但正是存在差異,才產生必然聯系性。雖然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視卻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知識經濟的產生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并最終孕育了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誕生。同時,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更加促進人類知識的積累,并加速人類向數字時代的過渡。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這些概念在同一個時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復,而是從不同方面描述當前正處于變化中的世界。“知識經濟――信息(產業)經濟、網絡(因特網)經濟――數字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基礎內容――催化中介――結果形式”。知識的不斷積累是當今世界變化的基礎;信息產業、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是當代社會發生根本變化的催化劑;數字經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和表現形式。因而這幾個概念相輔相成,一脈相傳。

圖1 數字經濟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參考文獻

[1]烏家培,肖靜華.信息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吳季松.知識經濟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3]烏家培.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

[4]紀玉山.網絡經濟學引論[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劉列勵.信息網絡經濟與電子商務[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篇10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80683億元,同比增長6.9%。從2016年前三季度的3個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中國經濟畫出一條平穩的上揚曲線,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不斷增強。

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4.1%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366億元,增幅達到14.1%,反映中國經濟企穩向好。尤為可喜的是,中高端制造、居民消費相關行業稅收快速增長,體現出工業結構持續優化,居民文化、旅游、信息消費需求旺盛。

進出口總值增長21.8%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亮眼的數字是國內經濟企穩向好的有力體現。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

一季度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3777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2016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 57313 億元,同比增長 7.7%,從2016年9月至今呈現回升態勢。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77.2%

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5823億元,同比增長10.0%;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79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7.7%。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個百分點,顯示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M2余額同比增長10.6%

3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0.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M2增速平穩回落,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具體體現。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跑贏”GDP0.1個百分點,顯示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城鎮新增就業規模達到334萬人

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規模繼續擴大,達到334萬人,比去年同期多增了16萬人,市場整體就業環境較好。

制造業PMI升至51.8%

3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8%,高于上月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上升。PMI保持擴張區間,并連續8個月站上榮枯線,顯示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CPI上漲0.9%、PPI上漲7.6%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漲幅連續兩個月低于1%,保持平穩態勢,預計全年物價總水平仍將維持溫和上漲態勢,通脹壓力不會明顯上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6%,漲幅在連續五個月擴大后首次出現回落。

“三去一降一補”新成績

1.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原煤產量同比下降0.3%。

2.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上年末擴大3.2個百分點。

3.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