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教育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鼓勵教育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鼓勵教育的好處

篇1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字,今年中國834萬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750萬報名參加了全國高考。這就意味著尚有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沒報名參加今年的高考。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3.8%,而招生計劃增長4%。今年平均錄取率接近62%,比去年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

出國留學,由于就業壓力增大而放棄高考的都屬于主動放棄。現征,大學畢業文憑已經不再能保證國家干部的身份。高考變為純粹的教育投資,投入和產出無疑成為最重要的考量。如果投入和產出不成比,放棄必然成為一種選擇。為了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國家和有關機構有沒有辦法從投入的角度入手,鼓勵教育投資呢?一些海外的教育計劃就是因此而設立。

教育計劃是一定要讓教育投資得到好處的。從投資工具而言,比如現金類、債券類、權證類等,這些工具本身并沒有特別利于教育投資的屬性。教育計劃的好處一定要來自于稅賦方面。一定是基于政府稅賦優惠待遇的一種投資計劃。

以美國各州由政府設立的教育儲蓄計劃而言,家長為孩子開設屬于孩子的教育儲蓄計劃的賬戶。該賬戶不是銀行儲蓄賬戶,而是一個純粹的證券投資賬戶。銀行也不能涉及這個業務,只有屬于證券經紀業務的部門和擁有證券投資經紀業務資質的投資顧問才可以為客戶開設這樣的賬戶。需要強調的是有些人可能遇到過銀行有經紀公司的投資顧問,比如在花旗和JP摩根銀行。但事實上這些投資顧問完全不隸屬于他們從事業務的銀行,是屬于集團里的證券經紀部門,是合作關系。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美國全國證券經紀人聯盟(NASD)每年對在該機構注冊從業的投資顧問進行不預先通告的上門檢查。在JP摩根銀行里面營業的證券經紀部門的投資顧問的辦公室里,不能有任何JP摩根銀行產品的介紹和宣傳資料,那被看成嚴重違規。

開設教育儲蓄賬戶后,家長可以將自己保稅后所得的收入注入。在操作上該賬戶可使用的投資工具與證券投資賬戶沒有差別。不同的是,教育儲蓄賬戶里的證券交易盈余不需要繳納資本所得稅――這是山姆大叔給予該賬戶最大的優惠,也是該賬戶存在的根本。美國資本所得稅的收取方式是:對于1年內的短期投資的資本利得,聯邦按照收入標準收稅。最高可達35%。對于超過1年的長期資本利得,聯邦對收入標準較低的人收取5%,而對于收入較高的人收取15%。教育儲蓄賬戶的目的決定了它的長期性。給予該帳戶的稅收好處也有利于穩定證券市場。

對于多數美國家庭,教育投資(這里主要指大學和研究生高等教育)是除了房產投資以外最大的投資。很多家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為子女設立教育儲蓄賬戶,每年會選擇性地向里面注資,同時享受長期資本收益的稅務優惠。教育計劃為了鼓勵教育,通過稅收優惠,鼓勵家長盡早長期為教育投資,加強教育投資的產出比,同時也達到了鼓勵長期投資的目的,可謂雙贏。這對我們國家是不是有借鑒意義呢?

在中國證券交易還沒有資本利得稅的情況下,如何鼓勵教育儲蓄賬戶呢?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家長在證券公司,為子女開設屬于子女名字的教育儲蓄賬戶,并對注入該賬戶的這部分資金完全免除收入所得稅,以及交易過程中的印花稅。當然,教育儲蓄計劃這一賬戶應該有總資金額的上限。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標準是總資金25萬美元。而且規定該賬戶的資金要求完全被用于教育目的。從該賬戶里提出的用于其他目的的資金是要被罰款的。

篇2

關鍵詞:高中舞蹈;作用和好處;實施建議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藝術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和教育改革的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要求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以其高雅優美的特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讓舞蹈走進高中音樂課堂,可以為學生和學校帶來諸多好處。

一、高中舞蹈課的好處和作用

(一)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學生增強體質、塑造體型

舞蹈是一門動作類學科。在舞蹈課上,高中生們經常練習挺胸、收腹、提臀、壓腿等動作。一方面,這些動作可以活動脛骨、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另一方面,高中生課業量大,經常伏案奮筆疾書,容易駝背。常做舞蹈動作,拉伸身體,能夠幫助高中生預防和治療身體畸形,塑造體形,同時培養氣質。

(二)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1]。在藝術創造上,舞蹈以人體作為藝術表現的工具,舞蹈家憑借它做出各種有節奏的動作、姿態、表情來表達作品的內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些形象化的舞蹈語言會給高中生們帶來美的享受,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首先,舞蹈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在舞蹈課上,高中生可以獲得他們無法從其他課本中得知的舞蹈知識,比如舞蹈的概念、舞蹈的分類、舞蹈的基本動作等等。其次,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支舞蹈都承載著一個故事,包括歷史淵源、人物故事、時代背景等等。開設高中舞蹈課程,無異于為學生打開了另一扇知識的大門。

(四)開設高中舞蹈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每一支舞蹈,對于學生來說不只是視覺的盛宴,更是眼界和心靈的洗禮。欣賞舞蹈的環節,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別樣的天窗,開發他們未曾耕種的大腦荒地。欣賞完后,學生們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編舞環節更是創造力的大爆發,從表情到動作,從服裝到道具,從開舞到落幕,從一不需要高中生們發散思維、創造編排。

二、高中舞蹈課的實施建議

高中舞蹈課,會讓學生們受益匪淺。但是,開設此類課程需要精心籌劃、認真實施。筆者就高中舞蹈課的實施,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

高中生面臨高考,課業緊張,學習壓力大。舞蹈課應定位為一劑調味劑,為高中生的校內生活添加幾分色彩和滋味。繁瑣的功課需要小插曲來調節。舞蹈課應做好定位,抓住機會,從學生已有的興趣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潛在的興趣為終結點,讓學生們在舞蹈課上放松身心、接受美的熏陶,讓學生們愛學、樂學、好學。

(二)以舞蹈欣賞為主要教學內容

舞蹈課分為舞蹈欣賞課和舞蹈形體課。高中課時緊張、學生壓力大、課后作業多。在舞蹈形體課上,師生編排一支舞蹈往往需要很多節課的教授、練習和編排。這種不間斷地、反反復復地練習,不適合高中課程的特點。相反,舞蹈欣賞課卻很適應高中的課程特點。往往一節舞蹈課,就可以完成一支舞曲的欣賞和品評。另外,編排每一支舞蹈都需要大量的課余練習時間,高中生時間緊張,無法專心致志地練習。而舞蹈欣賞不占用課外時間,非常適合高中生。

(三)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

小組合作,就是為完成某種任務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分工合作。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3]。首先,高中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羞于表現自己,發言不主動,課堂活動較少參與。其次,每個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和認知存在差異。最后,高中班級人數多,老師不方便一一指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同齡不同興趣水平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有利于同齡人交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揚長避短、互相學習,有利于匯總和消減問題、方便教師做針對性指導,避免重復解答。

(四)以作品展示為教學評價依據

《新課程標準》鼓勵形成性評價和多元主體評價。高中舞蹈課程的教學產出應以可供展現的作品為主。在舞蹈欣賞課上,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舞蹈欣賞手冊,包括創作背景、創作人信息、主題思想、故事情節、人物賞析和歷史價值、所感所思等等內容。同時鼓勵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每一組共同完成一個舞蹈欣賞手冊。學期末,又可將各個手冊整合在一起,形成學期末賞析手冊。在舞蹈創作課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創作本組的舞蹈作品。自編自演的舞蹈作品,就是教師評價學生的內容和依據。高中生都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權力下放,調動多個評價主體,鼓勵孩子們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

(五)以參加藝術活動為主要教學動力

高中生自尊心極強,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任課教師應多方尋找和創造機會,讓學生們參加多種多樣的校內外藝術演出。當孩子們站在光鮮的舞臺、盡情地舒展自己、接受觀眾的掌聲和喝彩時,他們是無比的自豪和驕傲。特別是學困生,在成績上一度受人冷落,往往在舞臺上能夠找回久違的自信。這種驕傲和自信,不僅會讓他們更加熱愛舞蹈、更加發奮學習,也會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社會。

舞蹈作為一種形體藝術,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舞蹈課進入高中音樂課程,帶來的卻不只是美的熏陶。然而,高中舞蹈課的諸多好處和作用,都依賴于良好的課程實施策略。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高中舞蹈課程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史華.淺談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的教與學[J].新課程(下),2011(08)

篇3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一方面為學生學習后續的課程打下必備的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各種基本數學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它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我認為,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可以在如下幾方面,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做出一些貢獻。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讓他們有創新的意識。那么,怎么在數學中培養他們的創意識呢?一方面,我覺得在平時的授課中,尤其在涉及到重要定理的時候,可以恰當的給學生講講當時數學家面臨著怎么樣的問題,后來又是怎么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比如在講微積分的極限定義的時候,可以給他們講講當初微積分建立時候的艱辛,面臨著各方面的指責與支持,等等。這樣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原來數學也是這樣不斷創新,不斷的解決新的問題,不斷前行的。另一方面,在講解例題的時候,首先講清楚的它的條件,結論,然后提出問題,問怎么去解決問題,啟發學生其思考。在講解的過程中,盡量從各個不同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解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意識到,原來可以這樣看。

2培養學生創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有了創新的意識之后,我們就要讓他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培養創新能力,從點點滴滴開始做起。首先,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學會思考,比如這個定理解決了什么問題,它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條件有幾個,在證明的過程中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如果改變了其中某個條件,結論會變成什么樣子,等等。這樣讀書很慢,但是一旦他學會這樣去思考,對創新的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至是巨大的好處。其次,在他們做題的時候,可以鼓勵他們盡量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盡量提出不同的解法,比如在算極限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去算。這樣他們就能享受到數學的樂趣。當他們把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弄清楚之后,還可以鼓勵他們自己去提出問題,比如修改其中某個條件,或提出另一個問題,讓他們可以創造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創新從某個程度上來說,就是能夠提出別人看不到的問題,然后再用別人想不到的辦法去解決。在解題中訓練學生創造性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有極大好處的。

3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數學建模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手段。在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的時候,他將會學到如何創造性的去用數學解決實際的問題,如何采集數據,如何分析數據,如何建立模型,等等。在數學建模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得到最大的鍛煉。當然,在課堂教育中,我們可能沒那么多的時間去讓學生去做這個工作,但是可以在講到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恰當穿插一些數學建模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課外自己去努力學習,去探索。比如在講函數最大最小值的時候,就可以講講這些內容如何在數學建模上應用,讓他們體會到相關的樂趣,這樣他們就會自己去努力學習。

以上是我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點探討。其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之外。如果一個社會鼓勵創新,激勵創新,保護創新,讓創新者得到它應得的回報,那么,這個社會一定充滿了生氣,創新也自然就會前赴后繼,百花齊放。反之,如果盜版泛濫,創新得不到應用,得不到保障,那么再鼓勵創新,我想意義也是不大的。在社會的大環境下,學校如果也能夠鼓勵創新,給學生提供很多機會,同時在各個面給以幫助和激勵,寬容學生的不同的想法,讓他們能夠多方面看待問題,多思考,讓學生體會到創新的樂趣和回報,那么必然能夠激起學生極大的熱情。這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再來恰當的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極大的培養。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歸納法 交際任務

一、引言

2000年在全國范圍正式實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稱新大綱)明確指出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在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鞏固、擴大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教育部,2000)。在此要求下,語法教學不再是讓學生簡單機械地記住一些規則,而是使學生在各種情景中親身體驗實踐,通過實踐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掌握語法知識,使語法直接服務于交際,為培養和發展交際能力而服務。以下是筆者就實現有效語法教學的途徑進行的一些探索。

二、語法有效教學的途徑之探索

1.鼓勵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發現并歸納語法規則

學習者要理解一條語法規則,有兩個基本的方法:演繹法(規則―驅動)和歸納法(規則-發現)。歸納法是學習者還沒有接觸到語法規則,首先學習例句,再從例句中得到對規則的理解。即通過接觸語言的輸入,讓語言的規律和模式變得明確。這里以牛津初中八年級下冊Unit 1 Grammar模塊1為例:筆者首先介紹自己生活中的變化,鼓勵學生認真聽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What was my family like ten years ago?

What happened to me in 2008?

What is my family like now?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y job now?

學生就他們所記的內容回答問題,如:I used to live with my parents.And now,there have been more members in my family.然后將這兩種時態的句子對應板書成兩列,左邊一列是一般過去時,右邊一列是現在完成時。接著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歸納出現在完成時的構成規則并考慮兩種時態出現的場合。如果學生在第二個任務中遇到麻煩,筆者則會引導學生注意這樣的事實,即現在完成時用于談論經歷,但通常不強調發生的時間,而一般過去時是談論一個具體的經歷,常發生在一個過去的時間點。實踐證明,在語境中采用歸納法有以下好處:(1)學習者自己發現的規則比起由別人講給他們聽的規則,更有可能符合他們現有的心理思維結構。反過來,這會讓規則更有意義,更容易記憶和有用。(2)經過努力思考,保證更大的認知深度,再次確保更好的記憶效果。(3)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過程中,而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因此他們可能更專心和更有動力。(4)這種方法有利于句型識別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5)自己完成任務讓學生更依靠自己,因而有助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

2.根據情境創設生成交際任務

Leibniz說:“語言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它只是通過語法得到完善。”所以教師需要提供真實的語言使用機會,把語法當做資源,而不是把它作為終極目標。根據情境,我們可以設計不同的交際任務,以下介紹其中的兩種。

(1)設計推測任務

當目標語言規則和未知事件相關時,這種任務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使用目標語言進行交際。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4 Grammar介紹了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而單元的話題是Wild animals。于是筆者向學生展示一些保護動物的措施,讓學生推測實行這些措施將帶來哪些好處,同時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保護措施并說明其好處。經過討論后,學生給出了許多句子,例如:

If we build more reserves,wild animals will have more living space.

If we study the different kinds of wild animals,we will know how to protect them.

If tell my friends about the problems wild animals have,they will tell their friends about it,then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know the problems.

(2)設計情景對話

教師可讓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用語法規則進行語言輸出,這樣的活動形式實現了新舊知識的交融,讓學生有話可說,從而使交際活動變得更有效。例如:八年級下冊Unit1 Grammar中,在學生歸納了現在完成時構成和用法后,筆者鼓勵學生就自己周圍發生的變化進行交流,這些變化可以包括學校、住所、生活方式、朋友等。學生都積極參與且有話可說,活動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三、結語

在本文分析的幾個案例中,學生對開展的任務充滿了好奇,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在語境中滲透語法知識的實踐,模擬了第一語言習得的方式,鼓勵學生發現規則,讓學生在收獲語言規則的同時,也鍛煉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語境的生成直接影響目標語言規則的使用,故而需要教師大量地閱讀,不斷地接受外部新的信息和理念,不斷地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何廣鏗.語言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篇5

【關鍵詞】創新思維、中職語文、作文、應用

在中職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從思想上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看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在寫作時,學生經常會感到無話可說,在面對作文題目時無從下筆,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開發,讓學生在作文面前,輕松自如,通過對事物的思考,運用自身的創新思維,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中職教師的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興趣,做好創新基礎

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的興趣作為基礎,學生具有好奇心才能積極主動去探索,去不斷探究為什么,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打下基礎,激發學生不斷去學習寫作,在興趣中探索寫作。教師在中職語文作文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要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寫作。讓學生不斷在發現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從興趣出發,開發自身的創造性思維,為語文作文寫作打下基礎。從歷史上來看,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興趣是許多人才的特征,這些人才都具有創造性,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作文題目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成語”,教師在課前通過準備一些成語故事,如“盲羊補牢”“守株待兔”“拔苗助長”“塞翁失馬”等等,通過對這些成語進行故事性的闡述,學生對這個作文題目能夠更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寫作。

二、培養學生思考,激活創新細胞

學生對事物的不斷思考是創新思維的關鍵所在。在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之后,對寫作有了興趣之后,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光有發現,沒有思考,學生就對事物的本質缺乏探究,失去了發現的意義。就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懶惰的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指望老師的講,在考試的時候背課本,只愿意接受現成的知識,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問題,去探索答案,只依賴于教師的教,自己不主動去學。這樣的行為不僅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對學生整體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文題目出來后,通過開展對論文題目的討論和指導,讓學生有一個充分的時間對作文的題目進行思考,在這個時間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開發。比如,關于作文題目“扶不扶”,通過對作文給出的一段材料,材料描述了當今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關于路上碰到摔倒在路上的老人,扶不扶的問題。社會熱點問題,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有所接觸,所以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引導,通過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如,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你是怎么看待這類現象的,如果是你面對時,你將如何應對?學生就可以積極去思考,然后在寫作時抒發自身的真情實感。

三、鼓勵學生表達,落實創新指導

學生完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思考的是創新思維的重點。如果只發現,只思考是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的。就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學生害怕當眾發言,當眾發言就會語無倫次,思維混亂,不善于表達。學生平時缺乏這方面的鍛煉,就會在表達時產生畏懼心理,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學生的整體成長。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在語文作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并鼓勵學生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訓練,有利于學生作文的寫作。例如,教師在平時可以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如演講比賽,趣味朗讀,詩歌朗誦口頭作文等等活動,都有助于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布置學生寫作任務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口頭式作文,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捋順自己的寫作邏輯。如,作文題目為“讀書的好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口頭式作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學生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列出讀書的好處;有的學生從成功人士的身上發現的讀書的好處;有的學生從書的種類,不同的書能夠帶給我們哪些知識和啟發談讀書的好處。通過口頭作文,關于“讀書的好處”學生可以借鑒其他學生的優點,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作文進行邏輯上的梳理,在寫作時,能夠更加順暢。教師在平時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育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中職語文作文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成長之路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加強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探索,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在自己不斷地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從而可以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教師在中職語文作文的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引導,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愛上語文的學習,愛上寫作。

參考文獻:

[1]臧瑞云.模仿是創新的根本—例談高中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2013,12(3):11-12.

[2]楊慧.論中職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5,6(1):32-33.

篇6

關鍵詞:混齡教育;心理健康;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2-0120-02

一、問題的提出

針對選擇性緘默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通過前一階段的教育干預,我們的研究對象馬某在各方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對于緘默幼兒來說,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幼兒的成長過程會出現許多不可預測的情況,往往教育研究在得不到有效的鞏固之后會出現反復或倒退的現象。通過混齡教育,使其建立良好的品德習慣,能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幼兒混齡教育作為一種把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同在一起進行教育的組織形式,其對幼兒教育效果的影響是全面的,既包括幼兒認知能力又包括健康情感等。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現代幼兒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幼兒健全的人格和社會性方面的培養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通過混齡教育,使其建立良好的品德習慣,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研究方法

觀察法:為緘默幼兒建立個案并進行長期追蹤觀察,并對幼兒的神態、活動、語言等進行觀察分析。行動研究法:創設情境,設計一些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系列活動方案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等緊密結合起來。經驗總結法:定期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心得、體會與經驗,并以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為支撐,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應用價值。文獻法:借鑒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和心理問題行為矯治措施。

三、研究時間

2011年9月―2012年6月。

四、研究對象評估

經過前段時間的研究,研究對象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在促進研究對象社會交往方面,緘默兒童的表現經歷了反復和回歸兩個階段,這表明該幼兒在心理上仍有一些波動,尚未形成本能的反應。其次,熟悉的集體環境緩解了緘默兒童的心理障礙,在自我意識和交往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只是與心理健康這個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五、具體干預過程

混合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個班里,這個班就像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孩子可以面對不同年紀、類型、能力、特質的孩子。在交叉互動之下,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尊重彼此的不同、互相包容及互相協助。孩子不光從教師這一方面獲得知識,同時,他們在其他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不同階段的成長結果,這也會成為督促自己追求進步的動力,較多的相互支持成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源泉。

1.以大帶小,培養幼兒自信心和主動交往的能力,體驗快樂積極的情感。“大帶小”活動打破了幼兒園封閉式教學模式,讓孩子廣泛地去接觸不同年齡階段的同伴。這對培養孩子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陳鶴琴等教育家認為,兒童教育兒童有三個好處:一是兒童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二是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鼓勵兒童所能獲得的效果更為強大;三是兒童教兒童能教學相長。在緘默幼兒教育研究課題活動中,我們開展“大帶小”的活動,以多彩的混齡教育,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主動交往的能力。

2.建立良好的品德意識,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在幼兒交往的環境中,良好的品德及習慣的養成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品德包括:不怕困難、關心他人、責任感、合作交流等當面,這也將成為判定緘默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據。

六、干預效果與分析

通過近一年的混齡教育活動,經過對比發現混齡教育活動對幼兒自信心、責任感、溝通、積極情緒體驗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尤其是自信心方面,緘默幼兒要高于其他幼兒。

七、結論

我們明顯感覺到研究對象的變化與進步。混齡教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快樂,學習交往,養成謙讓的良好品德,為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靈活地把握幼兒共性的教育目標,分析各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綜合考慮其知識結構,不僅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更提高了自信心和自控能力。緘默幼兒在混齡教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使積極行為得到強化。混齡教育為選擇性緘默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情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靈魂。它既是學習語文的手段,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所謂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師動之以情,學生會之以情,由無數的“情”的操作而綜合為“情操”的生成,達到心靈和心靈的契合的一種教育方式。而語文作為一門主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更強調情感。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題材廣泛、文質兼美、圖文并茂,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和審美情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需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實踐證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增強教師的情感修養,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導師,尤其是對于在校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最佳時間,小學生除了平時在家接觸父母,大多數時間小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一位教育學者曾經說過,教師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教師自己就應當是什么樣的人。所以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知識和文學素質,這樣才會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

1.培養情感文學素養

語文教學的關鍵,不是在與讓學生認識字、詞、句、的結構和讀法,也不是在讓學生背誦唐詩宋詞,而是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文學的無窮魅力,當然,掌握好基礎的語文知識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基于全面的考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要求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同時還要要求教師對其它方面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避免把錯誤的信息傳遞給學生。

2.培養巧妙教學技巧

教學技巧,是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體現,教學技巧也是教育好小學生的關鍵,如果方法運用得當,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質量。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抓住教學的重點,把我好教學的基本內容。第二,在教學中一定要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的聯系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會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第三,運用問題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實行情感教育。

二、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多觀察聯想

觀察和想象力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基礎,只有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才能更加全面的看待問題,我們在課本中看到的各種文字性語言表述,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很抽象的表述,學生有時候很難對抽象的文字有情感上的共鳴,但是如果學生把文字當中的描述繪制成一幅幅圖畫和一個一個的片段,那么對于其中的情感理解就變得非常的容易,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多鼓勵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多觀察多想象,只有這樣,我們在遇到各種情景文字時,才能想象出這些畫面來,這對于學生的理解主題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體驗,領悟情感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紛繁復雜的,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引導學生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記錄身邊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這對語文教學中喚起生活體驗實施情感教育是有極大的好處的。譬如親情教育,如今的孩子們大多生活在長輩的愛的包圍之中,因此,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尊敬他人、關愛他人之心,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為了加強親情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安排了不少相關的文章,如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圍繞“可貴的親情”組織專題,先后編排了《可貴的沉默》、《七顆鉆石》等文章,這些文章都有利于喚醒學生心中的親情體驗,培養正確的親情觀。《可貴的沉默》圍繞“生日”,將父母與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的文本,情感鮮明,教師在解讀過程中要將鮮明的親情主題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促使學生深刻領悟父母親對自己無私的愛,使其感情受到深深的震蕩,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喚醒學生的親情體驗,譬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你的父母親是怎樣疼愛你的?你有沒有關心過父母親?等等。有些學生可能比較粗心,生活的印跡在心中留下的不多,會給情感領悟帶來一些障礙,所以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外拓展任務,譬如讓學生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由來,因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都寄托著父母的理想和希望,這一活動能使學生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從而感受到父母深深的愛。

四、真情評價,引發共鳴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始終交織在人的思維中。情感教學的核心,便是引導、控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使之處于最佳狀態。特別是教師恰到好處、富有感情的評價是促進學生情感的內化和升華。問一問小學生教過他的老師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往往不是這個老師交給了他什么知識,而是和老師的情感交流:生病時的問候、摔跤時的幫扶、考試后的安慰、回答問題后的鼓勵……都是學生最難以忘記的。特別是回答問題后的鼓勵,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尤其是平時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如果教師能夠抓住某次機會,就會改變他不愛回答問題的毛病。相反,如果我們平時只是采取“不錯,還行,請坐”等平平淡淡語言進行評價,帶給學生的就只是漫不經心,完全不會產生勝利者的狂喜,久而久之,也就會失去搶答問題的興趣。如果我們細心想一下: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越來越淡了呢?這和我們的課堂評價不無關系。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師要善于創造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總之,語文是一門極具思想和情感內涵的工具,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由語文課的本質決定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情感教學風格,以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從而達到提高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周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成功·教育,2010(02).

篇8

【關鍵詞】體育校本課程;構建;高效形體課堂

1課題的研究背景

形體教學是塑造優美的身體形態, 健美的體型而進行的一種訓練, 是塑造藝術涵養與人的氣質的一種素質教育。目前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形體課程。但是形體課特有的規范的動作要求、重復的動作練習、漫長的形體體現等因素使得學生很容易產生枯燥疲倦之感,讓“累、苦”替代形體訓練課應有的“美、樂”。作為教師應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方法, 讓學生喜歡上形體課、還原形體課的“美”和“樂”。

如何構建小學形體校本課程高效課堂的新途徑?西安市未央區西航三校多年來堅持深入于小學形體課程的研究,為構建完善的現代新型小學形體課程模式而不懈努力。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嘗試。

2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2.1課程培養目標。

2.1.1激發學生對形體訓練的興趣,樂意參加形體訓練,提高學生協調、柔軟、力量等的身體素質。

2.1.2根據學生年齡和身心發育特點,通過最基本的形體練習內容和手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及提高基本活動的能力。

2.1.3培養學生勇敢、自信、堅持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2.2課程內容選擇范圍。

2.2.1以創導健康為目的的形體游戲活動。

2.2.2以培養興趣為目的的形體藝術活動。

2.2.3以拓展視野為目的的欣賞閱讀活動。

2.3形體課程的管理。

2.3.1形體課程安排在每周活動中,并有相應的計劃與記錄。

2.3.2形體課程的樂感、動作及節奏訓練滲透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之中。

2.3.3形體課程活動計劃以及成果每學期向家長展示。

2.3.4開展形體課程、形體活動與游戲結合和“二期課改”有機整合等研究。

3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在教學實踐中,本人通過在課前活動趣味化、動作練習多樣化、表演展示合作化、課堂評價靈活化以及教師語言幽默化這五法,讓小學生在快樂中進行形體訓練,使學生身體、藝術等素質提高的同時收獲喜悅、分享快樂。

3.1快樂的起點:準備活動趣味化、角色定位多元化。

形體課的準備活動環節教學目的是熱身,教師可以充當策劃人和欣賞者的角色,可以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做領操,使其在挫折中總結教訓,在成功中享受喜悅。

3.2快樂的重點:動作練習多樣化、課堂評價靈活化。

3.2.1動作練習多樣化。

動作練習是學生進行形體訓練的基本途徑,單一重復的練習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厭學,因此,練習設計要盡量做到多樣化、活動化。

在動作練習中如能恰當地運用游戲,我們將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一,變枯燥的知識傳授和反復訓練為富有情緒、生動形象的教學,使學生在享受游戲的同時,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和自由,充分體現了愉快教學。

其二,游戲教學實現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游戲引入小學形體課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參與者與創造者,讓學生在動中思、玩中學,從中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寓教于樂,最終達到發展身心之目的。

3.2.2課堂評價靈活化。

①評價鼓勵化:鼓勵式評價是各學科運用較多的一種評價方法,是激發學生內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持續性、發展性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不應吝嗇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對不夠自信的學生,我們的鼓勵是他前進的“助推劑”。

②因人而異的語言評價:學生受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及身體先天條件的影響,會存在著智力發展、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學生的能力也參差不齊。教師須在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過程性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的最好體現,使孩子們都得到關懷和尊重,都體現應有的發展。那如何去做呢?俗話說得好,言為心聲,只要真心實意地尊重每個學生,經常采用關心、贊賞或鼓勵的教學用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③體態語言的鼓勵評價:在形體教學中,恰當運用手勢、眼神、面部表情、人際間的距離和自身動作等體態語進行評價,對引發學生求知欲,調節課堂氣氛,創設溫馨的人際環境等能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3.2.3評價形象化。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是以形象化為主的,因此在形體課的評價中,充分運用“形象評價”中具體、生動、活潑的手段,讓學生易接受,且印象深刻,評價效果佳。

3.2.4評價科學化(附評價內容與標準)。

3.3快樂的亮點:表演展示合作化、教師語言幽默化。

3.3.1表演展示合作化。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由合作小組自定目標,進行組內分工協作,學習過程共同思考、相互幫助,對學習效果進行相互評價。一方面加深學生對競爭、協同合作中的樂趣體驗;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針對目前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常常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教學中,我都會加入一個借鑒來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表演團的運用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形成伙伴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的習慣是非常有效的。

3.3.2教師語言幽默化。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要使學生學得快,就須想方設法調動其情緒、活躍其思維,使其注意力集中。恰當地使用幽默正可以讓我們做到這一點。

在課堂上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其好處舉不勝舉。在提倡運用的同時,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是與學生說笑話或表演滑稽動作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老師要盡力配合學生;其二要注意運用幽默應該與一般的調侃區分開來,應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真正對課堂教學有益。

綜上所述,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藝術與教育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在師生互動中尋找快樂,真正做到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技能,從知識技能中體會快樂。

我堅信:學生在形體課中有快樂相伴,在廣闊無垠的藝術天空自由翱翔,我們的形體課也一定會變成孩子們心中神圣的殿堂。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著《藝術教育論》

[2]錢源偉著《基礎教育改革研究》

[3]平心著《舞蹈心理學》

[4]呂藝生著《舞蹈教育學》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滕守堯主編《藝術課程標準解讀》

篇9

──幼兒保教工作隨筆

**縣第一幼兒園

**

幼兒園的工作是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工作,我們保教人員不僅要讓幼兒通過各種游戲活動獲取初淺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還更要重視每個孩子一日生活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午餐管理也是我們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尤為重要。孩子有了健壯的身體,參加各項游戲活動才能得以保證。但是,對于挑食的孩子我特別頭疼,擔心他們的身體發育對營養的攝入量不均衡,從而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為了每個孩子能增進食欲,能更好地健康成長,在進餐前我都會給孩子們講解當天的食物營養價值及對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總會對孩子們說:“好孩子是不挑食的,不挑食才能長得高,變得聰明,而且又很強壯”,很多孩子在老師的鼓勵與表揚下也能盡量做一個不挑食的孩子。但在我們班級里總還有那么幾個實在是令我頭痛的孩子,他們實在太挑食了,有的不吃葷菜,更多的是不吃蔬菜,老師為了讓他們能多吃幾口飯菜,真的是費盡心思,但還是收效不明顯,更有甚者當你用各種方法勸說他們,可孩子會給你來一句“老師我吃飽了,實在吃不下了”,聽著這話我感到了教育的失敗與無賴。

我班的袁錦明特別挑食,每當他一看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馬上就淚流滿面,我又耐心地給他講吃這些東西對身體的好處,經常表揚和鼓勵:“這段時間你吃了一點肉和菜你都長帥了、長高了,而且你臉上的皮膚也光滑了”。聽了這番話他頓時把尷尬的淚水擦了一下,又開始慢慢地吃起來了,吃了幾口他就對我說:“老師我吃飽了”,我搖了搖頭微笑著說:“我聽見你的‘小鼓’還響呢,再吃一點”,他又吃了幾口后“嘩”的一下把吃下的飯菜都吐在飯碗里了。當時我就感到比較迷惑,這樣的鼓勵不要也吧,反而適得其反。

篇10

關鍵詞:微笑;教學;創新思維

在現實生活中,微笑是一個人豐富內涵的外在表現。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微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微笑,可以幫助教師樹立良好的威信

我們知道,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都有“向師性”。他們之所以服從教師的領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師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個完美的形象。教師為人師表是天使,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要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須努力發展教師自身的優良品質,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而適當地向學生微笑就可以幫助教師做到這一點。

二、微笑,可以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恰到好處的微笑,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其主動地去探討、去深思。課堂上,我每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時,便用含帶微笑的目光注視每個學生,面帶微笑地等待學生的回答。而學生從我的微笑中感到老師對他們的期待、鼓勵。于是便更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其探究興趣也會更高,思想也會更開放,行動也會更自然,心態會更輕松,回答問題也會更好,而在其中,創新火花也會大放異彩。

1.微笑的批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批評學生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斥責學生,把學生說的一無是處。這種批評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微笑的批評不但會使學生勇敢地承認錯誤,接受批評,更會使其覺得教師把他們當作知心的朋友,真心地為他們好,為他們著想。恰到好處的微笑批評溝通了師生間的心靈與情感,批評中的微笑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紐帶。

2.微笑,能活躍課堂

教師在上課時往往注重課堂的嚴肅、認真的氣氛。要求學生認真聽課是好的,也是必需的。但時間長了會使學生精神過度集中而易感疲勞,失去學習的興趣。適當地對學生加以微笑,用微笑暗示、鼓勵、啟迪、督促學生,會使課堂氣氛變得親切、和諧、自然。不言而喻,學生也能群情振奮,學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