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式教育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3-12-19 17:50: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鼓勵式教育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鼓勵式教育的利弊

篇1

關鍵詞:視唱練耳;固定唱名法;首調唱名法

在視唱練耳教學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唱名法的問題。什么樣的唱名法才是最為科學、最為適合于人們生理的唱名法?至今還是個未知數。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對我國普遍應用的首調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作了客觀的評價,尋找適合于我國國情的唱名教學法,希望為視唱練耳的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

一、固定與首調唱名法簡介

(一)固定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即無論在什么調里,其唱名都是固定的。唱名在某種譜表上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它不受各種調式主音的約束,即所有唱名都可以做為語音出現在某一種相應的調式里。c音永遠唱do,D音永遠唱re。遇到變音記號時,唱名仍然不變,音高根據變音記號的要求升高或降低。我國各音樂院校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所使用的唱名法,一直以固定唱名法為主。這種固定唱名法其實是不完全固定的唱名法,固定二字僅僅指七個基本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在遇到臨時升、降號時,每個音前面要加上“升”或“降”,例如,#do,視唱時唱成升do,降la,視唱時唱成降la等。這種唱法是沿用了50年代前蘇聯專家來中國講學時所傳授的唱名法,這種視唱臨時升降號的辦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首調唱名法

首調唱名法,即無論什么調,其唱名都用七個基本音來演唱,根據自然調式的音級,五線譜上的各線、各間都可能因調號的不同成為do來確定唱名。凡是大調的第一級音(主音)都唱do,第二級音都唱re,其余類推,如c大調以C音唱d0,D大調以D音唱d0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等則第一級音(主音)都唱la,第二級音都唱si,其余類推,如a小調a音唱1a,b小調以b音唱la等。

我國通用的簡譜按首調唱名法記譜,以數字1、2、3、4、5、6、7來代表d0、re、mi、fa、sol、la、si七個唱名。簡譜在表示調性時,仍使用音名。如要表示C調,則在樂譜上端標以1=C,D調則標以1=D等。

二、固定與首調唱名法的比較分析

(一)固定唱名法的優缺點分析

1 固定唱名法的優點

首先,固定唱名法是在有固定音高的樂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由于其唱名是固定的,唱名和音名被固定在五線譜的線間位置上,十分有利于器樂演奏者的讀譜和視奏。各個不同的音高對應不同的指法與把位(特別對于弦樂),易于掌握和熟記。

其次,通過固定唱名的訓練,有助于建立絕對音高感。由于在固定唱名法中一個音名永遠只對應一個唱名,通過一定時間系統而嚴格的訓練之后,就能掌握絕對音高的能力。

第三,固定唱名法更適宜于無調性音樂中。在20世紀無調性的作品中,音與音之間的關系不再受調性的控制,調性音樂中各音的音級概念在無調性作品中也不復存在,固定唱名法正好適應了這一特點。在無調性音樂作品中,首調唱名法反而無法著手,由于無調性可言,也就無法確定哪一個音是主音,哪一個音是屬音。

2 固定唱名法的缺點

首先,我們現在使用的固定唱名法其實并不是完全的固定唱名法,除了七個基本唱名是固定的而外,凡遇到升、降、重升、重降的音仍然使用基本的唱名,只是在唱名前面加上限定形容詞來加以區別。如D音,基本唱名唱“re”,升高半音的D唱“升re”,降低半音的D唱“降re”等等。固定唱名法的這一缺點,成為很多音樂家改革固定唱名法的主要原因。

其次,固定唱名法不利于掌握曲調的調式、調性和音級的關系。在固定唱名法中,各唱名之間的音程關系是不確定的,如do-re表示的音程關系既可能是大二度,也可能是小二度,甚至有可能是增二度、減二度等等。想要通過目前的這種固定唱名法來準確理解曲調的調式、調性確實是有著相當的難度的。

第三,對于固定唱名法而言,演唱不同調的樂曲的難度差異較大。調號少的音樂相對比較容易視唱,而調號多的音樂,視唱難度增加,一般的人較難掌握。

(二)首調唱名法的優缺點分析

1首調唱名法的優點

首先,首調唱名法中唱名與音級關系一致,調式感明顯。與固定唱名法相比,由于首調唱名與調式音級是統一的,唱名的詞匯量減少了,調式感增強了。只需確定do音所在,就可根據調性感自如地演唱各種不同調。無論它的音名是什么,在大調中主音永遠唱d0,屬音永遠唱sol。在小調中主音永遠唱la,屬音永遠唱mi。例如:G大調的第一級音名是G,唱名為d0;降B大調的第一級音名是bB,唱名也是do。a小調的第五級音名是E,唱名為sol;而g小調的第五級音名是D,唱名也為sol。

其次,首調唱名法強調音階各音級的調性屬性。各個調的音高雖然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的每個音在調內的調性屬性是一樣的,比如主音,都具有調性穩定的屬性,在樂曲中發揮調性主音的穩定作用,放在結尾處都能給我們以完滿的終止感。同樣,不論導音的音名是什么,它都具有推動音樂繼續向前的功能。因此,首調唱名法對于調性感的獲得有著明顯的優勢。首調唱名法所強調的音級調性屬性與和聲學所強調的和弦級數的概念是一致的,都從調性的角度出發,注重各音級在音階中的調性屬性。和聲學認為:在大調音階的第一級上構成的大三和弦都是主和弦,都用“I”或“T”來作為這個和弦的標記。在大調音階第五級上構成的大三和弦都是屬和弦,都用“V”或“D”來作為這個和弦的標記。這和首調唱名法將主音都唱成d0,將屬音都唱成sol是完全一致的概念。

第三,首調唱名法在唱各種不同的調時,難易程度是一樣的。唱者完全可以把五、六個升降號的調像唱c調一樣運用自如。

2 首調唱名法的缺點

首先,首調唱名法無法與從20世紀發展起來的無調性音樂相適應。在無調性音樂中,調性的控制被打破,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只有單一的音與音之間的音程關系,不再用調性的概念來加以認識,不可能將其納入任何調性的范圍。

其次,首調唱名法對于樂器的演奏是不利的。首調唱名法中唱名與音名的不統一,導致了其是樂器演奏時需要不停的變換指法,增加了演奏的難度。對于器樂演奏而言,固定的唱名與固定的指法有著非常重要的對應關系。演奏時,相應的唱名就需要配合使用相對的指法和把位才能運用自如。所以,如果說首調唱名法可能更適用于聲樂演唱的話,那么,固定唱名法則更適合器樂演奏。

第三,首調唱名法由于其唱名與音名是不統一的,每一個唱名不代表絕對的音高,因此不利于對于絕對音高感的訓練。

第四,由于首調唱名法的唱名是不固定的,d0的位置一變,音階中其他各音位置也就隨之而變了。對于初學者來講,視唱時要將樂譜上不同調的唱名位置記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不同的調的音高隨著主音do的移動而變化其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例如:G調的do、re、mi分別在第一線、第二間和第三線,而降B調的do、re、mi則在第三線、第三間和第四線。

三、在音樂教育中對唱名法選擇的思考

在音樂教育中對唱名法選擇問題,筆者認為,應考慮到不同國家、民族、歷史、經濟、地域、語言等多方面因素,也就是音樂存在的整體氛圍的因素。陳雅先認為:“撇開調性基礎的固定唱名法訓練,與脫離固定音高概念的首調唱名法的視唱練耳教學都不是科學和全面的音樂思維培養方式。”由于我國的民族傳統音樂更適合于以首調的形式來表達,所以每一個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成長起來的人,首調聽覺的模式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從民族音樂的角度出發,面對音樂文化氛圍的事實,面向全世界的音樂發展的視野,筆者認為,在我國建立在首調基礎上的固定調應該是科學的、理性的選擇。

篇2

關鍵詞 大學生 炒股 利弊 正確對待

前段時間,武漢一名金融專業的大四在校生李某,通過炒股由“草根”迅速華麗升級為“土豪”的故事在武漢各大校園廣為流傳。此事在當地各大校園引發了巨大的反響,成為大學生們熱議的話題。[1]這么多的大學生投身股市究竟是否是件好事情呢?我們可以從大學生炒股的利弊分析中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一、大學生炒股的有利之處

大多數人選擇炒股,是看到了股票投資帶來的豐厚利潤。的確,股票投資是一種收益頗高的投資方式。對于沒有工作,沒有固定收入的在校大學生來說,投資股票也不失為一種聚財的有效途徑,除此之外,炒股還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了解國際國內的經濟動向,擴大知識面

國家政策的調整與有關規定的變動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大。要想在股票市場站穩腳,就必須時時關注國家的相關政策,了解國內經濟的現狀。并學會分析預測國家未來可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稅收、利率、貿易政策等的變動情況,把握股票投資的內部環境。還要了解國際宏觀經濟形式,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方向和操作策略。對這些政策信息了解的越全面,把握的越準確,我們股票投資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而這一過程,也是在校大學生了解國際國內時事,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的過程。[2]

(二)培養獨立生活,獨立理財的能力

很多大學生投入股市,對他們而言,是積累資金的開始,也是他們獨立生活、獨立理財的開始。巴菲特曾說過,“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可見,投資理財的能力要遠強于找工作的能力,股市為大學生提供了一種培養獨立理財能力的機會和場所。通過炒股,大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資金,開源節流,合理理財。而且,炒股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大學生炒股,要自負盈虧,要獨立承擔其中的風險,這也迫使大學生學會獨立生活,提高獨自面對挫折的能力。

(三)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財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炒股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佳方式,他們可以通過投資股票這一實踐操作來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還可以將從課堂和書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財富。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會應用,還要全面發展,在實戰中拓展自己的綜合素質,鞏固所學知識。[3]

(四)積累經驗,有助于以后的就業

大學生投身股市,并不一定是為了掙錢,獲得豐厚的利潤,與此相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更了解股票市場,為以后個人理財以及從事證券這方面的工作積累經驗。如果在大學期間學會炒股并且能小有成就的話,那么在以后沉重的就業壓力下就可以脫穎而出了。

二、大學生炒股的弊端

(一)風險難以估量,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大學生對于股票市場的了解還很少,對其風險性也把握不準,風險承受能力低,一旦選擇不好投資方向,很容易買錯股票,被套在其中不能自拔。而大學生又沒有經濟來源,他們大多是拿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以及獎學金來炒股,有的甚至借錢炒股,這樣一旦虧損,會給他們以后帶來很大的經濟風險,所有的負擔又不得不由父母承擔,這無疑給父母給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麻煩。

(二)分散精力,影響學業

大學生炒股,勢必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股票、分析股市,每天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動態。這樣放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就越來越少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成績下滑,影響學業。作為學生,學習才是首要任務,以后工作了還是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了解股票,投身股市的,而且那時候自己也有了經濟來源,不用再拿學費和生活費做賭注了。如果在大學期間因為炒股而影響了學業,本末倒置,只會得不償失。

(三)受利益主導,影響價值觀

大學時期,正是世界觀、價值觀逐漸成熟的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利欲熏心,為追求高昂利潤投資股市,一旦成功會使大學生陷入“炒股是獲得高額利潤的唯一途徑”的誤區。一心想著走捷徑,快速發財致富,而不愿用自己的勞動和雙手創造財富,獲得收入,好逸惡勞,扭曲其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大學生心智的成熟,如果在校大學生們都這樣想,會給整個校園產生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的不良影響。

(四)投資失敗,影響身心健康

雖然股票很受歡迎,但因炒股失利而自殺的人也屢見不鮮。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期,心智還不夠成熟,經歷的風險和挫折少之又少,承擔風險的能力差。一旦在股市上遭遇挫折,很有可能自暴自棄,影響心理健康,更甚者誤入歧途或選擇輕生。而且股市漲跌不定,大學生整天關注著股市的動態,也會跟著暴喜暴憂,就算心態比較好的人,時間久了也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影響身心健康,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投入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大學生如何正確對待炒股

凡事都有兩面性,很多事情如果怕出錯或是害怕失敗而不去做,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大學生炒股的問題,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大學生也應該從自身角度學會如何正確對待炒股,將股市風險降到最低。

首先,大學生自身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對自己的行為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既然選擇炒股就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即不能為收獲暴利迷失自己也不能因遭受風險而墮落無為。要想在股市的風浪中處于有利地位,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可以通過參加一些模擬炒股的活動來了解股票市場,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我們在論文開始提到的武漢大學生李某,他在由菜鳥向“股神”轉變之初,也是通過一款名為“微財”的炒股應用軟件來進行模擬炒股訓練,以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所以,在校大學生可以通過一些炒股的應用軟件或模擬實驗來了解股市,學習如何炒股,如何規避風險,積累經驗。等時機成熟后,也不妨嘗試一下真正的炒股,這樣有之前的模擬經驗,學生會很快適應真正的股市,有虧損,其風險也會在學生的承受范圍之內。

最后,大學生要明白自己的身份還是學生,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分清主次,不能因為炒股而影響了自己的學業。如果真的對股票感興趣,或有這方面的才能想嘗試炒股,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股票投資操作,這時即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了解股票,又不會影響到學習,更不用為生活費發愁,豈不是一舉三得。

(作者單位為民族學院財經學院)

[作者簡介:夏金枝(1990―),女,山東鄒平人,民族大學財經學院在讀碩士,主要從事少數民族地區財政金融理論與問題研究。課題項目:本文系重點學科財政學成果。]

參考文獻

[1] 武漢一大學生炒股大賺 演繹草根變土豪的蛻變[EB/OL] . . 2015-01-07.

篇3

【關鍵詞】 平片式; 疝環填充式; 無張力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 VAS分數

中圖分類號 R65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3-0038-02

平片式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均已獲得臨床認可,而且體現出可行性特征,但是兩種方案在具體應用效果方面也有所差異。鑒于此,為了對平片式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進行客觀比較,筆者選擇37例腹股溝疝患者作本研究重點研究對象,同時選擇36例腹股溝疝患者作對比,其中試驗組入選患者治療時選擇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入選患者治療時選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全面觀察所有入選患者手術效果的基礎上,客觀比較手術時長、VAS分數、住院時長、復發人數、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旨在深入分析適合腹股溝疝患者、能夠提升其預后水平的術式,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7例腹股溝疝患者(試驗組)。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最大63歲,最小18歲,平均(44.00±1.22)歲;直疝6例,復發疝10例,斜疝21例;單側腹股溝疝28例,雙側腹股溝疝9例。同時選擇36例腹股溝疝患者(對照組)作對照,其中男20例,女

16例。年齡最大65歲,最小20歲,平均(45.00±1.06)歲;直疝5例,復發疝11例,斜疝20例;單側腹股溝疝28例,雙側腹股溝疝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時,對照組選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1)行仰臥位,采取硬膜外麻醉,同時給予患者常規消毒。于機體腹股溝疝區作切口,將切口長度控制在5 cm左右。(2)將患者腹外的斜肌腱膜直接切開,找到疝囊后予以充分游離,并將疝囊翻出。(3)如果患者疝囊較大,或者是粘連現象十分嚴重,需從中間將其直接斷開,并予以結扎,再對近端進行縫合,而遠端則開放至患者的囊底。(4)把患者疝囊回納至其腹腔中,并將錐形的填充物放置于疝環中,再予以充分固定[1]。此外,于患者精索后端放置已經成型的補片,將其攤鋪于患者腹橫筋膜的表面。(5)對切口、腹外的斜肌腱膜進行縫合,如果患者疝囊偏大,還需予以放置引流條。

試驗組選擇平片式的無張力疝修補術:(1)行仰臥位,采取硬膜外麻醉,同時給予患者常規消毒。于機體腹股溝韌帶的平行位置作斜向切口,將切口長度控制在5 cm左右。(2)將患者疝囊暴露出現,并對其進行游離,直至疝囊頸部位置后止。對于患者的小疝囊,需將其回納至腹腔中;對于患者的大疝囊,需予以橫斷后,再進行荷包縫合。(3)待縫合近端成功納回后,再結合切口形狀對補片進行修剪,使其邊緣超出機體腹壁1.5 cm左右,并將補片的內部修剪為半橢圓狀,在其外端修剪出一個切口,并對網片進行縫合[2]。(4)將修剪后的補片與機體腹股溝的韌帶進行縫合,同時對切口、腹外的斜肌腱膜進行縫合。

1.3 觀察指標

分析和對比兩組入選患者手術時長、VAS分數、住院時長、復發人數、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長、VAS分數以及住院時長等方面均表現出優勢,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比較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腹股溝疝又被臨床上稱作“疝氣”,即人體腹腔中的臟器經由腹股溝區缺損處朝著體表突出而出現的疝,其發生位置是大腿和腹壁連接的三角區,如果突出物無法得到充分回納,就可能會引起嵌頓,并且誘發腸穿孔、腸梗阻以及腸壞死等病癥,嚴重情況下還可能使患者直接死亡,所以必須加強防治[3]。平片式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均屬于治療腹股溝疝患者的常見術式,且均取得顯著成效[4]。然后,兩種術式相對比,發現疝環填充式的操作程序十分復雜,不僅手術時間較長,手術后可能會出現劇烈疼痛感,而且還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并發癥,因此并未得到大范圍推廣[5]。與之相比,平片式不僅可以加快機體纖維細胞的繁殖速率,提升其修復作用,而且還能夠確保中性粒細胞的自由活動,使其自由出入患者的補片空隙中,在抗感染方面發揮重要價值[6]。不但如此,平片式在操作程序方面也有優勢,不但操作方法容易掌握,而且還能防止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在降低手術費用、加快患者康復以及降低其疼痛感等方面都有關鍵性作用,已經得到腹股疝患者的一致認可[7]。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治療時試驗組選擇平片式的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選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結果發現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長(52.62±5.57)min,對照組(72.73±12.05)min;試驗組患者VAS分數(2.05±0.06)分,對照組(3.96±0.21)分;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長(3.86±0.67)d,對照組(7.34±1.22)d;試驗組患者1例(2.70%)復發,對照組7例(19.44%),兩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研究表明,就腹股溝疝患者而言,平片式與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均可取得顯著效果,但是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優勢更加明顯,不僅可以縮短患者手術時長以及住院時長,同時還能改善患者VAS分數,是控制復發現象發生、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推廣。

參考文獻

[1]雷霆,王曉,張練,等.腹腔鏡下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在12例復發性腹股溝疝手術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0,39(24):3411-3412.

[2]袁喜紅,周凱,華麗,等.輕質量型補片在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758-4760.

[3]朱淼,張國強,周蘇君.前入路腹膜前無張力疝修補術與Lichtenstein無張力疝修補術臨床應用對比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74-75.

[4]李金龍,韓剛,曹宏.無張力疝修補術與Bassini法治療老年人絞窄性腹股溝疝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9):1288-1289.

[5]李紅芹,安偉,王金國,等.經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聯合疝修補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并發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5):4359-4360.

[6]張文海,白劍,侯湘德,等.腹腔鏡疝修補術與開放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的臨床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21):3911-3913.

[7]唐飛,陳立軍,李學超,等.綠激光前列腺氣化術同期聯合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溝疝(附13例報告)[J].軍事醫學,2012,36(8):623-625.

篇4

關鍵詞:隔代教育;利弊;優化;個性發展

父母對子女的親子教育和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兩種主要形態。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形態,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必然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并提出可以優化隔代教育的建議,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1.隔代教育現狀

現在年輕的家長由于工作、生活的壓力,教育孩子的任務很大程度上已經轉移到了祖輩身上,導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自覺地晉升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托兒所,較早的入學教育培養了他們獨立自主的性格,所以他們幾乎不存在隔代教育。雖然我國隔代教育現象比較普遍,但也有不容忽視的優勢,只有針對隔代教育的不同類型,提出不同的優化建議,才能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2.隔代教育的類型

2.1過分關注型

祖輩對孩子的愛是傾盡更多心血和關愛的,孩子們本來自己能做的事情,由于祖輩們的關懷備至,替他們把所有的事都完成了。孩子本來能在成長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社會能力,也被祖輩們剝奪了。

2.2過分監督型

有的祖輩由于自己對第二代的教育問題,然后會在第三代身上改變教育方式,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這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以及不自主性,由此還形成了對成人的不信任感以及懼怕感。

2.3嚴厲懲罰型

這種教育方法遵循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批評多于鼓勵,責罰多于獎勵,認為這樣就能督促孩子們學習和提高社會能力。其實不然,過度嚴厲會阻礙他們性格的發展,使孩子產生了嚴重的自卑,自閉或者叛逆心理。

2.4民主、溫暖和理解型

這種祖輩對孩子的教育采用積極的教育態度和方法,他們對孩子的耐心和細心,讓他們能用較適當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在祖輩家長中也有的采用這種方法,只是數量很少。

3.隔代教育的優劣勢分析及應對策略

隔代教育作為中國一種很普遍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隔代教育作為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我們應該清楚明確的把握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3.1隔代教育的良性影響

1)由于祖輩時間富裕,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又由于祖孫的血緣關系,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對孩子的生活照料、安全監管、情感需求等給予相當妥善的保障,容易與孩子建立融洽的關系。例如:玩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和天性,他們通過游戲進行學習和獲得發展。而祖輩充裕的時間為幼兒創造了游戲的條件和環境,親身參與,引導學習。3到6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對孩子在身體、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而祖輩充裕的時間使這項活動的實現成為可能。

2)祖輩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能應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的常規性問題,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例如,在對于感冒這個問題上,年輕家長就可能小題大做,但是祖輩們就能用比較適宜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3)祖輩的傳統美德對孩子是很好的榜樣。幼兒喜歡模仿,成人的言行舉止是幼兒學習的榜樣。祖輩們具有大半生的人生閱歷,在孩子身上能傳承善良美德、是非原則、生活智慧,培養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例如,在節約食物方面,祖輩的勤儉樸素習慣對幼兒是很好的榜樣,祖輩們經常性的習慣會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3.2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

1)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過分保護扼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接受新生事物較慢,教養觀念相對滯后,對孩子的要求很單一,只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穩當,這樣也容易泯滅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新精神。多數祖輩常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隔代親”特殊的寵愛泛濫,往往導致“隔代慣”。于是孩子很難再接受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容易形成與父母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

2)過分的安全保,使孩子的創新品質受到限制。祖輩對孩子表現出的某些行為總是急于阻止,這使得孩子天生的創新品質難以充分拓展。

3)祖輩的知識水平較低,這種說法是相對的,一些祖輩的知識水平較低,尤其對于英語教學,不能很好的輔導孩子;對于音樂、繪畫等特長培訓,積極的引導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祖輩對這方面的引導作用明顯不夠。

4)家長和祖輩教育理念不一致,祖輩的教育方法老套,主觀、簡單,而現代家長的教育理念前衛、新潮。現代家長更多的是要培養孩子們積極、熱情、以及獨立自主的社會能力,讓他們從小就鍛煉成一種開朗的性格,而祖輩對孩子的重視主要是體現在衣食住行方面,導致教育理念的偏差。

4.隔代教育的優化建議

4.1從家長角度

父輩和祖輩要相互配合,做好各自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的定位。孩子的父母應該主動承擔起教育和撫養子女的責任,在要祖輩幫忙照顧孩子的同時,協調好祖輩教育和親自教育的關系,形成合作教育。做父母的哪怕工作再忙,也要爭取多跟孩子在一起,培養與孩子的感情,引導孩子興趣的發展和性格的養成,而不能把孩子全權交給父母。

4.2從祖輩的角度

祖輩們應該從自身角度出發,不能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孩子,要培養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干”觀念。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兒童自己收拾碗筷、自己穿脫衣服等。并且將一些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等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對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還應主動閱讀一些早教普及性讀本,學習一些現代的關于兒童教育的基本理念與原則。要靠科學的力量教育孩子,不能單純的靠經驗來培養孩子。

4.3從社會輿論角度

社會輿論的力量對改善隔代教育問題來說不容小覷,要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和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隔代教育的良好輿論環境。要鼓勵編寫和出版祖輩家長讀物,增加隔代教育的廣播、電視節目,以滿足祖輩家長這一廣大人群的實際需求。逐步建立隔代教育的指導網絡,多宣傳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結合好的典型。

5.結語

隔代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從家長的角度、祖輩的角度和社會輿論的角度出發,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幼兒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善,使我們的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錢玲玲.關于現代家庭如何跳出隔代教育困境的思考[J].農村教育,2009(10)

篇5

關鍵詞:傳統翻譯教學;網絡自主學習;利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97(2008)12-044-02

信息技術應用于各學科領域的相關研究與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展開,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教育界關注、重視的一個研究課題,它的普及推動了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的全面建設。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可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的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作為教育的第四大革命,基于計算機的教育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和廣泛使用,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條件。

一、網絡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概念是由Henri 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來,自主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研究的一個熱點。自主學習源于人本主義,并隨著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的興起而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新教學理念,是一種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現代學習理念,也是目前應用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西方學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對此進行了研究,我國對此也有相當多的研究成果。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終身學習能力,不僅使他們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步入信息時代,網絡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網絡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師不是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而是對學生知識的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樣,為學習活動創建了一個超級信息平臺。使學生具有更多的自與決策權,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意義的主動構建者,這對學生運用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對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有積極的影響。提倡網絡自主學習,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主動接受和探究學習;強調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在網絡自主學習與合作過程當中的互動:關注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注重對知識的全面把握,注重個人的整體發展,構建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

二、網絡自主學習與翻譯教學

以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知識傳播和應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帶來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應用對實踐創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源泉:用網絡教育促進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是國家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今世界各國進行新一輪教育改革的目標。

將網絡自主學習運用到翻譯課程教學中來,使教師用新的教學理念與新的學習理論探索新的學習方式,完全符合當前翻譯教學發展趨勢:網絡自主學習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將帶來課程資源的變化:擴大課程資源范圍與資源共享,同時帶來學生方式的革命:網絡自主學習有利于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習者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習者運用各種資源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學生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理念;信息技術可以作為自測工具,有利于學生自我反饋,發展學生的思維:也可以作為教師電子測評的手段優化評價過程,革新傳統的課程評價觀和方法。

早在本世紀初,學者們就呼吁翻譯教學要重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手段,實現翻譯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譯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人們對多媒體教室網絡、計算機輔助技術、語料庫等在翻譯教學的應用做了有益探索;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翻譯課程中廣泛采用成為翻譯課程的發展趨勢之一。翻譯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源,電腦與網絡已成為現代譯者必不可少的工具與手段。網絡信息資源為翻譯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借助這種資源解決翻譯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翻譯困難,從而大大提高翻譯的效率和準確性,網絡已成為譯者不可或缺的幫手。

然而我國對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通過學與教方式變革、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還不夠,尤其是翻譯教學領域在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見。要改變目前翻譯教學的落后現狀,就應在這一方面進行大力研究,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優化課程教學、優化教學資源、優化發展學生綜合翻譯能力、有效指導翻譯自主學習,即通過網絡及網絡自主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提高學生充分利用與有效應用網絡資源的能力。

三、傳統翻譯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的利弊

(一)傳統翻譯課堂教學利弊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仍有很強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許多學生愿意花錢去上新東方學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學習,之所以還有學生去參加英語培訓班學習,就是因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面對情感因素的影響,Kmshen認為各種情感因素,如缺乏動機,自尊心不強、焦慮等會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心理障礙,從而阻礙學習,教師可以鼓勵缺乏自信的學生并使其進步,可以對學生進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發其學習動機,并將授課與育人相結合等等,這些面對面的師生互動以及課堂教學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機器所不具備的。

傳統的翻譯課堂教學中,教師教授翻譯理論與技巧知識,給學生構建翻譯體系的宏觀構架,讓學生了解翻譯體系的脈絡與相關實踐知識,師生之間可面對面的互動與交流,在教學中能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一定問題,但課堂課程的教授難以因材施教,學生實踐、運用機會少,純理論的講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翻譯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利弊

翻譯課堂教學由于課時少,實踐機會少等諸多不利翻譯實踐能力培養的因素,翻譯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將成為提高翻譯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網絡自主學習課程的研究成為翻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翻譯課程網絡自主學習,主要是為了順應翻譯學科發展的實際,順應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求,順應學生對提高翻譯能力和翻譯素養的現實需求,在翻譯教學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翻譯的主動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營造一種能支撐情境創設、啟發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

網絡輔助翻譯課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譯教學資源和設計了較豐富的翻譯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能力,自主開展翻譯學習,實現因材施教。網絡為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記憶功能,避免重復的翻譯工作,并通過網絡的平行文本進行比照,彌補了中國學生英語語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漢譯英的難度,消除了學生慣有的為難情緒,增加譯文的地道性;還可利用網絡信息,提高對文本的理解。在傳統的翻譯練習模式下,很多學生是為老師作翻譯,不認真閱讀原文、譯文粗制濫造,馬虎了事:在網絡學習下的翻譯練習,練習譯文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在網絡上,擴大了讀者群,學生潛意識中有把練習做得更好的沖動,因此,質量意識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網絡自主學習中,處在虛擬的世界中,學生易出現焦躁、迷茫與失落等情緒,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不能持之以恒地參加網上學習交流活動,在自主學習遇到問題時,得不到幫助和指導,缺乏人際交流,學習者難以進行錯誤分析,也不利于教書育人。

網絡自主學習的培養在中國傳統說教式教學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主流環境中,是一個挑戰。對學生而言,網絡學習使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途徑,但同時又沒了依靠。少了競爭,這對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個考驗,同時也對翻譯教師提出了考驗。

篇6

煤炭企業近年來青年工作人員比重持續上升,大多數青年員工表示自己缺乏興趣愛好且工作地點偏遠從而業余生活方式很單調,大多數青年員工傾向于看電視、打牌這種休閑方式度過,近一半青年員工依靠看書或者上網度過,真正能夠利用業余時間鉆研工作技術或者鍛煉身體的寥寥無幾。

2煤炭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教育的新途徑

2.1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工作網絡。要培養有過硬能力的思想教育工作隊伍,對政工隊伍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面進行系統培訓,選拔一些優秀政工干部組織工作,引入競爭機制,明確工作分工,定期舉行工作交流會議總結經驗,從而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2加強信息溝通,以朋友形式建立溝通橋梁。現代青年員工獨立思考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對于目的性很強的約談有抵觸情緒,很少在領導面前提出個人想法,用傳統思想教育方法已經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從而需要管理人員放下架子,在日常生活中用“溫暖”、“親切”和“和藹”去關心和鼓勵青年員工,與青年員工以朋友身份相互關愛,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關注他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幫助其解決具體困難。在思想上要有的放矢的講明道理,在和諧溫暖的氛圍中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發展方向。

2.3激發青年員工正能量,鼓勵員工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舉行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如主題鮮明的討論會、工作技能競賽、運動會、踏春等。可以在討論會上就國家政策、行業信息或青年員工關心的問題等作為主題,具體分析利弊,鼓勵大家各抒己見,使青年員工對單位決策有參與感,對企業發展有責任感。單位定期組織各崗位的技能比拼來培養青年員工的工作興趣和積極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青年員工在集體活動中不僅可以緩解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感受到集體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帶來的正能量,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還能夠更多的去關心周圍的事情和同事,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工作,使青年員工精誠團結,互相信任,相互協作形成強大的企業凝聚力。

篇7

一、壓抑自我的“理性人”的生活狀態

在威爾頓預備學院,“傳統、榮譽、紀律、卓越”被作為學院的四大支柱,校長、教師、家長都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衡量與規范學生。開學第一天,校長就用升學率、與家長交流這兩種方式來給新生施壓。學院大廳陳列著歷屆優秀畢業生的照片,以此來時時激勵學生奮發圖強。上課時所用的課本及知識都是模式化、固定化和純粹理性化的,嚴重缺失人文精神。學生被教師和家長教導“不要去參加那么多的社團活動,把時間都用在讀書上,等你以后考上了醫學院再跟我說這些”。尼爾在基廷老師的鼓勵下追求自己的演藝夢想,并因此與父親抗爭,最后以失敗告終。這段情節再一次直白而深刻地暴露出教育權威對學生本性與夢想的迫害與壓抑,權威所尊崇的是考入“常青藤”的高分,要求的是為了預設好的未來的種種艱苦跋涉,對于學生的本性、夢想和生活,不聞不問。在這樣的學院氛圍之中,學生被塑造或者被期待塑造為只“為了完滿未來作準備”的“理性人”,學生必須權衡接受傳統教育與追求自我之間的利弊,最后必須在“遙遠的未來”的壓力下放棄自我、放棄生活,去奮力追求“傳統、榮譽、紀律、卓越”。

然而,學生真的被權威徹底“洗腦”了嗎?真的完全接受了“教育為未來完滿生活作準備”的理念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這里就讀的學生把其四大支柱改為“嘲弄、恐怖、頹廢、排泄”,可見,這些被傳統教育與絕對權威所壓抑的“理性人”正期待著有位像基廷一樣的老師帶領他們“站在世界屋脊上,喊出我野性的狂叫”!

二、為未來作準備的原因

教師和家長盡管知道壓抑學生會讓學生變得“死氣沉沉”,但是為什么仍然固執地堅守“教育預備”的理念呢?或者說,為什么我們當下一直在呼吁素質教育,一直在抨擊傳統教育對學生本性的壓迫,但是在教育實際中仍然希望學生們考出優異的成績、考入名校呢?在進行下面的討論之前,有必要先討論一下“教育為了未來完滿生活作準備”的原因。

1.對不可預知的未來的恐懼

在未來面前一切都變得不可預知,近到第二天的衣食起居,遠到今后的職業規劃,沒有人可以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所有人都期待在下一秒到來時自己是“安全”的。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中國古語亦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們好像只有“吃飽喝足穿暖”才會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由此,為了未來有充足的食物、安適的住所和溫暖的衣物,今天的我們就需要通過教育來作好準備,那么,教育也就變成了滿足現實生存的“氧氣瓶”。電影《死亡詩社》也暗示,尼爾的家庭并不富裕,而威爾頓預備學院花費頗多,所以尼爾的父親希望兒子可以考上哈佛醫學院,最后當一名收入頗豐的醫生,這體現的就是對不可預知的未來的恐懼。

2.對成本利益的權衡

人類為了追求自我或他人的幸福,往往需要權衡自己做每一件事所要付出的成本和取得的利益。如果利益大于成本,當然會一如既往地行動,倘若利益低于成本,則會考慮轉向其他。無論是在電影《死亡詩社》之中,還是在現實教育情境之中,都一直存在這樣的選擇沖突——接受傳統教育與追求自我本性。在權衡這兩者的利弊之時,大多數人往往會這樣考慮:接受傳統教育只需要花費基本的學費、時間等成本,收獲的利益也更確定化、更具可見性;追求自我則往往需要擯棄被推為真理的答案,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并且還要承擔失敗而無法回歸傳統教育的風險。雖然有人可以因為推陳出新而功成名就,但是最后平庸無奇甚至被打入洪流之下的人才占了絕大多數。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對于高考作文,老師們一般都會傳授比較中規中矩的寫法,老實的學生往往可以通過傳統獲得中高等分數,而那些有著自由思想、有著創新性思維的文章,有的被“幸運”地評為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但是更多的是被列為“思想激進”“中心把握不準”“缺乏邏輯性”等低分作文。因而,出于權衡利弊的考慮,學生往往接受了傳統教育以及“預備說”。

3.對“劣等”階層的排斥

人們一方面想要通過教育進入人才金字塔的頂層,另一方面對自己或者自己以下階層的人們抱有排斥態度。金字塔的頂層代表的是“榮譽”“卓越”“富有”“高雅”,為了擺脫出身,或者為了保護自己的絕對地位,人們要求用“紀律”“封閉化”來維護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與差異,從而把人按照成就與道德分為三六九等。這樣的教育反對價值相對主義,反對多元化與民主化,遵循統一的高標準、嚴要求,排斥浪漫、欲望、快樂、激情,從而排斥具有浪漫情懷與自由精神的“死亡詩社”,排斥搖滾樂流行風。這本質上是等級觀念在教育上的體現。杜威曾說,“民主社會是民主教育發展的沃壤”[1],如果社會本身就不夠民主開放,如何要求教育能夠沖破精神桎梏走向民主開放呢?

三、自我復蘇下的追求與抗爭

從本片的一開始,基廷老師就讓學生們記住“Seize the Day”,把握當下。要懂得生活而不是只知道為生存作準備,不要為了未來的準備而忽略身邊的美好,不要變成學院大廳櫥窗里那些“死氣沉沉”的照片。“O Captain!My Captain!(船長喲!我的船長)”是對基廷老師的稱呼,實質上也暗示了基廷老師想要像惠特曼所歌頌的林肯一樣帶領學生們沖破束縛,追求自由,最終審視自我,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基廷老師還讓學生們撕掉把詩歌鑒賞模式化、非人文化的章節,告訴學生“我們讀詩、寫詩并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人類是有感情、有激情的生物,如果一輩子理性,那么什么時候采取行動去追尋我們自己想要的?人類與其他生物的不同之處在于,人不該只是為了生存而存在的,因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該只是為了生存而作準備,而應該是為了如何追尋真善美,如何感受愛情。

在基廷老師的鼓勵下,學生們重建了“死亡詩社”,尼爾開始追求演藝夢想并且與父親抗爭,陶德戰勝了自己的膽怯,吟誦出慷慨激昂的絕妙詩句……在現實教育情境中,也有一些像基廷老師這樣的Captain(船長),也許是盧梭、杜威這樣的哲學家,也許只是搖滾歌手或演藝明星,也許是像《死亡詩社》這樣的電影。價值相對主義文化在如洪流般涌入年輕一代思想領域的過程中,對民主、自由、多元化以及當下的幸福的追求也蔚然成風。“相對主義意味著多元主義,意味著個人有權在不受他人干預的情況下隨意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2]相對主義試圖在現代文明的水平上重返自然,立足于人的自然本身,追求自我與人性,反對他人的壓制與社會政治建構的樊籬。堅持價值相對主義的人們相信“值得敬仰的可以接近的人的高貴,不是在追求或探索善的人生中發現的,而是在個人‘生活方式’的創造中發現的,這種創造不是有一種可能性,而是有多種可能性”[3]。擁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便不會像威爾頓學院中所推崇的那樣要與人紛爭,要凡事高人一等,而是認為自己本身就是有價值的,相信沒有人是低人一等的,“因為擁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贏得了自尊和別人的尊重”[4]。于是,有了電影中最大的戲劇沖突和悲劇——尼爾的抗爭與死亡。

四、矛盾下的我們該駛向何方

電影的結局是尼爾的死亡、詩社的解散、基廷老師的離職、學子們的悲慟送行,似乎暗示著在現實教育情境下,教育民主、自由的覺醒與無奈,也拋給了我們一個問題:我們的教育該駛向何方?是為了未來,還是為了當下?是堅持“教育預備說”還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曾提出教育無目的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教育即生活,并不是為了遙遠的未來作準備。杜威認為“從外面強加給教育活動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這種目的并不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激發智慧”[5],教育過于強調對未來的準備會壓制學生對世界本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會壓抑自我與本性。“未來是遙遠的,和用于達到目的的手段沒有關系……強調為遙遠的將來作準備的教育觀點,使教師和學生的工作都變成機械的、奴隸性的工作。”[6]所以,“為了當下”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激發潛能。另一方面,實際上“教育即生活”以及“教育無目的論”并沒有否認對未來生活的追求,只是強調不要總把眼光放在遙遠的將來,不要為了未來而拋棄現在。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教育預備說”有其現實根源,民主的教育并不是我們單單在教育領域中努力就可以實現的。一方面,民主自由的教育需要民主自由的社會土壤;另一方面,沖破傳統封閉的思維模式還需要有越來越多不懼怕權威的基廷老師,勇于與主流精神對抗,敢于逆流而上。實現民主的、自由的、為了當下生活的教育,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5][6]約翰·杜威.王承緒譯.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唐士其.自由社會的精神高度——讀艾倫·布魯姆《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J].國際政治研究,2009(1):145.

篇8

一、探尋原因,改進教學行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學生玩手機的現象,既有學生自身因素影響,也不能忽視教師教學因素。從教學實踐來看,遭遇上述問題后,教師常常習慣于“怎么辦”,卻甚少思考學生上課為什么會玩手機?實際上,只有了解原因根源,才可以探尋出有效的解決對策,降低課堂上玩手機的頻率。

學生課堂上玩手機是不是“提醒”教師的重要信號呢?

教授的知識是不是太枯燥了,學生聽不懂?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大面積玩手機,更加說明教學內容不是他們所期待的,這是他們對教師教學的無聲抗議。教師要從自身入手,檢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反思,促進教學設計的優化。要想讓學生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就要認真研讀學生,了解學生身心特點,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與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根據教學實際,優化教學方法,精心組織多樣實踐活動,讓學生有事可做,體驗樂趣,鞏固知識,玩手機的現象自然有所減少。

二、巧用策略,實現雙贏效果

面對學生課堂玩手機,教者倘若一味壓制性管理,如嚴厲制止、將學生“請出”教室等,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挫傷學生自尊心與學習積極性,而且治標不治本,學生依舊我行我素。因此,遇到學生課堂玩手機的意外情況時,教師應懂得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不同妙招,實現“雙贏”的效果。

如面對個別學生玩手機的情況,教師可先進行非語言暗示,減少影響范圍。倘若學生還是繼續玩手機,則委婉提示,學生也會不好意思繼續玩手機了。而后調整教學方法與方式,譬如原本講授的內容可改成提問或者討論形式,把教學注意力靈活轉移到課堂管理上,給學生自學機會,使其有事可做。

理性看待學生課堂玩手機。在不影響課堂氛圍與學習的前提下,給學生更多自力。如有些學生課堂上不總是用手機玩游戲,有時候會用手機查閱資料;拍下課件內容,便于課后筆記整理等。所以,在教學管理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手機服務學習,而不是純粹“玩”。如鼓勵學生安裝教學軟件,用手機進行自學。同時,引導學生注意課堂上還是要以學習為主,不懂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或其他學生,課后再用手機。

三、制定規則,強化教育管理

古語有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同樣,在教學管理中,若要降低或避免學生課堂玩手機的現象,僅僅依靠教師提醒是不夠的,學校與班級還需要制定有關規章制度,讓學生明確課堂紀律與相關要求,端正思想態度,課堂上不玩手機。例如,發現學生課堂玩手機的違紀行為,扣除相應的平時成績或表現分;在每個班教室或德育處設置手機管理箱,課前將學生收集放于手機管理箱靜音統一保管,課后取回,營造良好的手機禁用氛圍;沒收手機時,要注意以“暫時保管”來代替“上交”,并讓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來換取手機,以免引發學生消極對抗情緒,疏遠師生心理距離。

其次,為了讓學生更自覺地接受,落實到行動上,學校與教師應該通過多樣活動,說明為什么要如此要求,讓學生明白利弊。如圍繞“手機對學生課堂學習的利弊”等內容,組織全校性的討論或者演講活動,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課堂學習中手機的危害性、干擾性。或者召開主題班會,了解學生對手機的看法,也讓學生全面地認識手機的利弊,尤其是其不良影響,自覺遠離手機危害,學會自我約束,相互監督,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換角度思索,學生提出了不少建議,形成班級規則。因為規則是學生自己提出與制定的,他們會更自覺地執行。

總之,在管理學生課堂玩手機的現象時,教師需要從教與學等角度探索問題根源,改進與完善教學,讓學生將更多的課堂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增強學生自律能力。而不是總采取強制性管理,雖然短期效果明顯,但學生并沒有心悅誠服,脫離監督時,學生依舊故我,問題未得到根本上解決。

篇9

梁啟超作為一名教育家,他用自己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教育兒女,注重情感的表達,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根據兒女的個性和興趣愛好,因材施教;對兒女進行挫折教育,磨煉意志;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言傳身教。這對當代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梁啟超;家庭教育;當代家庭教育;啟示

一、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家庭是一個人出生后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是孩子進行基本社會化的最重要場所,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對個人早期的社會化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會對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產生重大的影響。研究表明,一個人生活的早期階段是成長的關鍵期和敏感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對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經典概括。梁氏子女均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直接奠定了他們成才的基礎。[1]所以,當代的家庭教育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當然,這里的早期教育不單單是指孩子的學習方面,還包括孩子的做人、做事等。在這些早期的教育里,始終貫穿的一個詞就是務實,即踏踏實實的學習、做人和做事。在學習方面,在孩子學習會了基本的社會技能之后,如說話、走路、跑步、吃飯等,要對孩子進行早期的知識教育,教孩子數數、識字、背誦一些經典的詞句,如三字經、弟子規、一些簡單易背的兒歌等。這些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以后進入學校學習打下一些知識基礎。在做人方面,早期的孩子肯定不會懂得什么是做人的道理,那么家長就應該用簡單易懂的話給孩子講解一些名人的典故,解釋簡單的事情,要孩子從小就懂得做人要踏踏實實的、誠實,不撒謊;在做事方面,家長也要教育孩子踏踏實實的做事。

二、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鼓勵

這里所說的關愛和鼓勵可以說是情感支持,在各種社會環境中,家庭所可能給予個人的情感的交流和愛的體驗是最多的,這樣的情感可以使孩子既懂得接受別人的愛,也能給予別人愛,從小懂得關心別人、體諒別人的快樂與健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鼓勵,這關愛和鼓勵可以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一件簡單的小事,但這些簡單的關愛和鼓勵卻可以讓孩子時刻體會到父母的關懷,家庭的溫馨,從而使他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這種關愛和鼓勵就是一種正能量,比如,孩子學習取得了好成績,家長可以用一些贊揚的話語:“孩子你真棒,孩子加油”等,這些可以讓孩子對學習更加有興趣,可以學習進步的更快;孩子做對的事情,給予肯定,讓孩子知道對錯的區分,以后做事做得更好;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勇敢的面對困難,從而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關愛和鼓勵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強。一方面,孩子自信起來之后,就會對很多事情充滿信心;另一方面,這種自信的培養進而可以使孩子能夠自強起來,獨立面對生活和學習。所以說,家庭應該充分認識到對孩子進行關愛和鼓勵的重要性,并且通過有形或者無形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必要的關心和認可。

三、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沒有獨立人格就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個性,也就培養不出富有創造力的人才。[2]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就要求家長應該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處。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有不同于他人的優勢、特點、興趣和愛好。因此,家長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優勢和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探討分析關于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盡可能地分析利弊,采用循循善誘的方法,引導子女們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長與興趣愛好去進行舍取,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這樣才能在一定的領域有所成就,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總有一天是要離開家庭和親人自己去生活和學習的,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家長要時刻鼓勵孩子必須自主、自立、自尊、自強、不依附于他人。除了鼓勵孩子應該獨立去面對生活和學習,還要鼓勵子女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四、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并磨練孩子的人格

現代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優勝劣汰是普遍現象。殘酷的競爭將使孩子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未經鍛煉的翅膀難以搏擊人生的風雨,難以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所以挫折教育在家教中是十分必要的。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因此,在家庭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使其經歷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煉,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適應社會。[3]作為父母,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過分溺愛。例如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了,我們應鼓勵他自己去思考和解決。再次,鼓勵孩子樹立起克服困難與挫折的勇氣。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如果一直躲避困難,他永遠不會獲得成功。家長應該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們端正態度,勇于面對困難,并想辦法努力克服困難。最后,父母必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生活體驗,教育引導孩子,使他們認識到,經受挫折是人們現實生活的正常現象,是不可避免的。通過這樣的挫折教育,培養了孩子堅強的毅力并磨練了孩子的人格,使他們能夠經受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能夠有所作為,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都有用的人。

作者:董輝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15級社會學

參考文獻:

[1]張紅霞.梁啟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11.

篇10

【關鍵詞】健康教育;自然分娩;促進作用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目前國際上圍產技術的潮流是回歸自然的“人性化分娩”,在我國,由于孕婦對妊娠生理、陰道分娩及剖宮產的認識不足,社會因素引起的剖宮產率大大提高[1-2]。近年來,觀察產前健康教育對孕婦分娩方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產婦36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80例,實驗組年齡23~39歲,平均(26.7±4.2) 歲;孕37~41周,平均(39.82±1.12)周;文化程度:小學12例,初中51例,高中75例,大學42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5.9±5.3)歲; 孕37~41周,平均(39.21±1.53)周;文化程度:小學6例,初中57例,高中60例,大學57例。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兒體重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實驗組和對照組孕婦均照常規進行各項產前檢查并做常規孕前宣教。對實驗組進行有關分娩的產前健康教育:講解全面系統的分娩知識,讓孕婦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對母嬰的影響,用科學的頭腦取代恐懼的心理,鼓勵導樂陪伴分娩、無痛分娩等。

2 結果

通過產前健康教育,實驗組的陰道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3.1 入院宣教,提高技術,減少顧慮

介紹產科病房環境和有關規章制度、診療時間安排和安全防范措施,使孕婦和家屬熟悉病房環境,減輕心理壓力,有責任接診護士進行初步的全面的入院介紹[3]。加強產時保健,提高助產技術質量,實行責任助產,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使母嬰結局良好,才能消除孕產婦及家屬對自然分娩的顧慮。開展導樂分娩和無痛分娩,縮短產程,減少孕產婦對陰道分娩的恐懼感,使孕產婦能舒適安靜地完成分娩過程。使其知道剖宮產雖然安全,但仍有一定的并發癥及意外情況發生。

3.2 降低社會因素,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

分娩是一種生理現象,正常分娩能否成功,取決于產力、產道、胎兒及孕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四個方面,互相影響,互相協調[4]。讓孕產婦及家屬了解自然分娩的生理過程和特點,避免不必要的擔心,胎兒經陰道分娩猶如“瓜熟蒂落”是一種正常生理過程。剖宮產手術只能作為解決難產的有效措施,會帶來手術風險及并發癥。在對照組中無任何手術指征,多以珍貴兒,產婦怕痛不合作,不愿試產,堅決要求做剖宮產,這些社會因素是使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產前宣教,進行心理調控,客觀分析剖宮產利弊,減少社會因素的影響,讓孕婦及家屬科學的選擇分娩方式,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

綜上所述,由于恐懼分娩疼痛與意外危險,從而導致社會因素性剖宮產率上升。因此,全面系統的產前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婦對妊娠分娩的認知水平,是產科醫護人員在接診孕婦時不可忽視的環節,一定要積極認真對待,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手術剖宮產率。

參考文獻:

[1] 郝天羽,李銀環,姚淑芳.應用心理暗示方法縮短產程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32(10):569.

[2] 郭宗芳,張 偉.孕產期健康教育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0,8(17):16.

[3] 徐曉俊,宋毓英.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早進食的探討.中國護理雜志,1997,32(3):150.

[4]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