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原因和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雙減政策的原因和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雙減政策的原因和影響

篇1

【雙減政策推出的根本原因

雙減政策出臺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新增人口的減少,出臺相關政策是為了提高出生率。而提高出生率又分幾個方面,比如說增加大家生孩子的欲望,比如降低生孩子和養孩子的成本。

【對教育培訓行業的影響

教育是養孩子的成本,當然現在打擊的只是供給側,需求側的需求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還是存在的,所以短時間來看,估計會往1對1和公立學校培養方向發展。這可能是根本的東西。

雙減政策表象上是打擊了供給側,政策要求已上市機構退市或者改為A股市場,沒上市的不再允許上市,注意是不再允許上美股,港股A股都是可以的,所以短時間來看教育股票會大幅下跌,并且會持續下跌。

美股教育股票下跌對于利益方來講是嚴重受損的,也就是財團們。財團們受損失是一定要找到制衡的方法,也就是目前看到的大批量賣出,可以說是不管什么類型的股票,這也就是表象上我們看到的股市血崩,一綠到底。

短時間內會如此,但一定會恢復的,同理教育機構也不會徹底死掉,需求還在,也一定要解決。

【教育的未來,可能正在向德國模式轉變】

至于未來解決的方向,建議大家可以去研究德國的教育體系。粗略說的話是在高中分流,一半上本科研究生方向,一半上中專大專就業,或者再轉本科。也就是50%的學生會去學技能方向。另外就是大家畢業后去學習技能培訓,也就是現在口頭說的職業教育。

總之教育的減負根本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平等,實現真正的普惠教育。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奔著這個方向提前做準備吧。

【這個行業被影響最深的的本質】

先說,為何出臺“雙減”等相關政策打擊校外培訓。任何行業的商業化的最終目的是行業的普惠化,拿醫療來講,醫療的商業化會讓醫療更加的普惠,行業成本大幅降低后讓大部分人都看得起病,行業的快速發展能夠引進最新的醫療技術,讓更多的疑難雜癥有更針對性的治療。

同理,教育的商業化的最終目的,促進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教育的普惠化,但同時會帶來兩個致命的問題:

第一,當井噴發展時會造成教師資源的不足,而補充教師資源的最快方式是“掠奪”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這點上會導致公立學校與私立培訓機構(和私立學校)的雙方對立。有同學說了,私立學校不是一直存在嗎,也沒聽說嚴重對立的情況啊?!私立學校一直從公立學校搶優秀教師,這事兒在各地都有發生但沒有上升到如此嚴重的局面,直到近幾年在線教育的發展,加速了對立的嚴重性。

第二,教育的商業化會導致部分家長和孩子通過商業教育,也可以直接說是花錢報各種補習班的方式,達到培優,達到“掐尖”中的尖子生。而苦苦通過常規學習是完全達不到的,進而會引發出我們通常所說的階層固化的程度。這點不再多談了。而另一個大家經常討論的“焦慮”在上頭的層面上來講不是最重要的,所以算不上致命問題。

另一個點是,教育井噴發展這事兒是近幾點的事情,為什么現在才頒布相關政策呢?

篇2

關鍵詞:EKC曲線;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權;國際碳減排合作機制;二氧化碳排放;碳減排義務;碳減排效果;京都議定書

中圖分類號:F064.2;F1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2)02-0066-06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Based on Fair Development RightsLI Jun-jun, ZHOU Li-mei

(Economics School,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a lot of controversies about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task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which mak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uncertain for inter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responding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paper consturcts an international panel data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economic growth in 32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17 developing countries during 1971―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om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carbon emissions is increasing, that the incom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carbon emiss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continuously bigger than tha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not strictly fulfilled the obligation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meanwhile, dual policy under “Kyoto Protocol” has not made abnormal transfer of industry. Base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ights owned by each country, it is unfair to requir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taking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bligation currently, the incom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carbon emission sh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each country.

Key words:EKC Curve;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rights; glob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bligati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Kyoto Protocol

一、引言

溫室效應導致氣候異常變化,已經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國際碳減排合作機制正在不斷完善之中,以圖遏制碳排放量的過快增長。但世界工業發展方式還未實現根本性轉變,在維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壓力下,各國都在繼續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碳排放的增長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同時,由于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程度不同,實施碳減排的經濟基礎和發展低碳經濟的動機也不同,碳減排任務的分配將是一個長期的利益博弈過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規定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不同責任,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是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碳減排壓力太大。2005起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進一步要求發達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諾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平均減少5.2%,大多數國家要求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8%,而澳大利亞、冰島和挪威則允許一定幅度的上升。但事實上,包括美國、日本等國在內的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沒有完成既定的碳減排目標,并企圖拋棄《京都議定書》,要求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承擔硬性碳減排義務,其理由是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總量迅速增長,占全球比重越來越高,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要求的雙重政策不公平。

李軍軍,周利梅:基于公平發展視角的碳減排國際比較按照“污染避難假說”,在不同國家的碳減排政策標準和實施力度有差距的情況下,碳減排壓力較大的國家,政策措施更為嚴格,對產業的影響就越大;同時,為了避免能源約束和碳稅等低碳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資本就會轉移到碳減排政策更寬松的國家,導致產業非正常轉移,二氧化碳排放也隨之轉移。為了吸引外資,低收入國家可能競相放松碳排放管制,從而破壞碳減排國際合作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公共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共同選擇,如果不能建立各方都認可的碳減排國際合作機制,全球氣候環境就可能陷入“公地悲劇”。那么,《京都議定書》是否真的是約束了發達國家的碳排放,而提高了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增速?發展中國家是否由于寬松的碳減排政策而獲得額外經濟增長?

從公平角度來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需要發展,都有保持經濟增長的權利,但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不同,經濟增長過程中碳排放量也不同,要正視這種差異。按照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收入之間存在一個倒U形曲線的關系:在相對較低的收入水平,隨著收入的增加,能源的消費量增加并引起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此時,兩者呈正相關關系;隨著收入增長到一定的高水平,因為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提高了環境政策的調控和傳導效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兩者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國際碳減排合作機制過程中,應該考慮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影響,科學評價各國經濟增長過程的碳減排效果。

自從Grossman 等(1991)較早發現空氣污染和人均GDP之間存在倒U曲線關系后,當前多用EKC曲線研究碳排放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如:Ang(2007)、Zhang等(2009)、Fodha等(2010)分別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ARDL)或者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M)檢驗二氧化碳排放和GDP之間因果關系,Azomahou(2006)和Romero-ávila(2008)等人用面板數據模型(Panel Data)驗證EKC曲線。但這些研究大多數都基于單個國家或局部區域;也有一些文獻選擇經合組織或大量國家(Wang,2011)作為樣本的,但也都是側重于驗證EKC曲線,沒有從國際對比的角度分析不同碳減排義務的國家。有鑒于此,本文將從經濟發展對碳排放影響的角度分析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碳減排效果。

二、面板數據模型與數據分析

不失一般性,假設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能源消耗,影響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據此建立雙對數面板數據模型:

如果β>1,說明碳排放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碳減排形勢惡化,碳排放強度上升;如果β

為了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影響程度,可以把面板數據的樣本分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部分,分別估計以后比較彈性系數,根據彈性系數的大小來判斷碳減排政策的作用。如果發達國家的彈性系數小于發展中國家,說明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國家碳減排形勢好于發展中國家。盡管《京都議定書》規定了發達國家2008年至2012年的強制性碳減排義務,但協議是從2005年開始生效,此后發達國家之間的碳排放交易非常活躍,清潔發展機制(CDM)也允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項目級的碳減排量的轉讓,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CDM項目數量和規模都增長迅速。因此,要判斷碳減排協議的簽訂對各國碳減排效果的影響,可以把2005年作為分水嶺,分別估計并比較前后兩個期間的彈性系數,如果彈性系數下降,說明碳減排政策取得實質性效果。

《京都議定書》規定41個發達國家具有強制性碳減排義務,由于9個國家缺失部分碳排放統計數據,本研究把具有完整數據的32個發達國家納入分析范圍,包括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意大利、日本、盧森堡、馬耳他、摩洛哥、荷蘭、新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由于發展中國家較多,本研究選擇其代表性國家,選擇依據是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一億噸,符合這個標準的國家共17個,分別為中國、印度、伊朗、韓國、沙特、墨西哥、印尼、南非、巴西、泰國、埃及、阿根廷、馬來西亞、委內瑞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基斯坦和越南。二氧化碳排放和GDP數據都采集自國際能源署(IEA)的能源統計年鑒,時間跨度為1971年至2009年。其中二氧化碳排放(CO2)單位是百萬噸;GDP以十億美元為單位,按匯率(GDPE)和按購買力評價(GDPP)兩種方法折算為2000年不變價格。

數據測算表明,2009年世界各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290億噸,是1990年的1.38倍,比1971年翻了一倍。樣本中49個國家碳排放總量為238.3億噸,占全球總量的82.2%,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其中,17個發展中國家碳排放總量從1990年的47.9億噸快速增長到2009年的126.9億噸,年均增長5.26%,占全球總量的比重從1990年的22.9%上升到2009年的43.9%。同期32個發達國家的碳排放總量則從108.1億噸上升到111.3億噸,上漲了3%,比重從51.6%下降到38.4%。據此來看,近年來全球碳排放總量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因于發展中國家,只有發展中國家實施嚴格的碳減排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全球碳排放總量的過快增長,這也是近年來在全球氣候峰會上,發達國家強硬要求發展中國家承擔硬性碳減排義務的主要原因。但是從碳排放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來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大多處于工業化起步階段,增長速度普遍高于發達國家,碳排放增速較快是正常的;而發達國家基本完成工業化,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碳排放增速理應降低。如果不顧這個事實,強行要求發展中國家承擔嚴格的碳減排義務,不但忽視了發達國家碳排放的歷史責任,也會剝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的權利,加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極不公平的。衡量發展中國家碳減排效果,重要的是看經濟增長過程中碳排放的收入彈性,如果彈性系數和碳排放強度下降,就說明其碳減排政策的有效性。

三、檢驗與參數估計

1.單位根檢驗

由于每個時間序列都是由多個國家組成,其檢驗方法要考慮到截面的差異。LLC方法是應用于面板數據模型時間序列單位根檢驗較早的方法,假設各截面序列具有一個相同的單位根,仍采用ADF檢驗形式(Levin et al,2002);而IPS檢驗則是對每個截面成員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后,利用參數構造統計量檢驗整個面板數據是否存在單位根(Im et al,2003)。Fisher-ADF檢驗和Fisher-PP檢驗也是對不同截面進行單位根檢驗,利用參數的p值構造統計量,檢驗整個面板數據是否存在單位根。分別用四種方法對CO2、GDPE和GDPP三個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時的滯后階數都按AIC最小化準則確定,結果如表1所示。表1 面板數據序列的單位根檢驗

四種方法的檢驗結果非常接近,通過對原序列和一階差分的單位根檢驗結果進行判斷,在1%顯著性水平下三個變量都是非平穩序列,都有單位根,并且是一階單整。因此,可以對三個變量進行協整檢驗。

2.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是判斷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關系的方法,Engle和Granger最早提出的協整檢驗方法是判斷兩個或多個變量回歸后的殘差是否平穩,如果殘差是平穩的,說明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對于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Pedroni(1999)的檢驗方法是假設各截面的截距項和斜率系數不同,Kao(1999)的檢驗方法卻規定第一階段回歸中的系數相同;Maddala等(1999)提出根據單個截面序列的協整檢驗結果構建新的統計量,從而判斷整個面板數據的協整關系。表2列出了采用不同方法分別對CO2和GDPE、CO2和GDPP兩組變量協整檢驗的結果。檢驗結果一致拒絕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表明CO2和GDPE、CO2和GDPP兩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據此可以對模型(1)進行參數估計。

表2 面板數據變量的協整檢驗

CO2與 GDPECO2 與GDPPPanel v-Statistic-0.40-0.39Panel rho-Statistic-2.53**-2.53**Panel PP-Statistic-4.36***-4.36***Panel ADF-Statistic-5.27***-5.27***Kao(Engle-Granger)6.49***4.20***Johansen FisherTest trace statistic 163.00*** 163.30***Max-eigenvalue statistic 159.90*** 159.70***

3.參數估計

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碳排放水平有很大差異,參數估計應該選擇面板數據的變截距模型;至于選擇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盡管樣本國家只有49個,但僅僅用于分析這些個體,不涉及其他國家,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更為合適。另外,截面隨機效應的Hausman檢驗p值為0.94,也不支持采用隨機效應模型。考慮到存在截面異方差,采用加權廣義最小二乘法(GLS)估計參數,并處理序列相關性,參數估計結果如表3所示。

方程1的解釋變量是按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E),方程2的解釋變量是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P),方程擬合優度較高,除截距項外參數都能通過1%顯著性檢驗,兩個方程的系數比較接近,說明以不同方式換算的GDP對結果影響不大。考察不同期間的系數,1971―2009年碳排放的收入彈性系數0.607

D.W.2.0982.1362.571.8991.8741.759Chow-F1.72***0.79方程3的樣本由32個發達國家組成,方程4的樣本由17個發展中國家組成,方程擬合優度較高,除截距項外參數都能通過1%顯著性檢驗。方程3的系數0.712大于方程4的系數0.574,在兩個不同時期內,發達國家的碳排放的收入彈性系數都超過發展中國家。按照公式(2),方程3的分割點檢驗Chow-F值在1%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也是明顯大于2005年以前的彈性系數。而發展中國家的彈性系數雖然也有上升,但沒有通過分割點檢驗。

四、結論

在環境和能源約束下維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無疑是各國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碳減排合作機制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碳減排目標的設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以及碳減排任務的分配能否得到各國認可。只有在碳減排任務合理、公平分配的前提下,兼顧到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承受能力,才能得到廣泛認可,形成合作的基礎。碳排放的收入彈性系數反映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影響程度,彈性系數的大小和變化趨勢能夠說明一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程度和碳減排效果,也可以作為碳減排任務分配的依據之一。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1971―2009年主要國家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影響,彈性系數為0.6,碳排放增幅低于經濟增幅,碳減排政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分割點檢驗判定彈性系數有明顯上升趨勢,說明近年來經濟增長過程中碳減排力度在減小。對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盡管發達國家的碳排放總量增長緩慢,部分國家的碳排放總量甚至下降,而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總量增長比較快,但發達國家碳排放的收入彈性系數在各個階段一直大于發展中國家,2005年以后也沒有明顯改變。這一方面說明發達國家碳減排政策實施力度不夠,效果還不甚明顯;另一方面也說明《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碳減排義務形成的政策差異,并沒有造成資本因為規避碳排放約束而發生明顯的非正常轉移。

因此,從各國公平擁有經濟發展權的角度來看,應該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明確發達國家碳排放歷史責任前提下,發揮發達國家良好經濟基礎和先進技術優勢,確實降低碳排放強度。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加大技術轉讓和資金援助力度,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范圍,完善清潔發展機制,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碳減排積極性,降低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增速。只有建立在公平、合理基礎上的國際碳減排合作機制,才能發揮各國碳減排的積極性,有效控制全球碳排放過快增長。

參考文獻:

ANG J B. 2007. CO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utput in France[J]. Energy Policy(10):4772-4778.

AZOMAHOU T,LAISNEY F,VAN P N. 2006.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2 emissions: a nonparametric panel approach[J]. J Public Econ,90:1347-1363.

FODHA M,ZAGHDOUD O. 2010. Economic growth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in Tunisi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Energy Policy,38:1150-1156.

GROSSMAN G M,KRUEGER A B. 1991.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orking paper,No.3914:1-38.

IEA.2011.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2011[EB/OL].省略.

IM K S,PESARN M H,SHIN Y. 2003.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 J Economet,115:53-74.

KAO C.1999. Spurious regression and residual-based tests for cointegration in panel data[J]. J Economet,90:1-44.

LEVIN A,LIN C F,CHU C. 2002.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 asymptotic and finite-sample properties[J]. J Economet,108:1-24.

MADDALA G S,WU S.199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imple test[J]. Oxford Bull Econ Stat,61:631-652.

PEDRONI P.1999. Critical values for cointegration tes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with multiple regressors[J]. Oxford Bull Econ Stat, 61:653670.

ROMERO-AVILA D.2008. Convergence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mong 37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revisited[J]. Energy Econ,30:2265-2282.

篇3

一、我市污染減排工作現狀

__作為傳統工業城市,污染減排是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倒逼杠桿。“十一五”前兩年由于多種原因,我市成為全省唯一未完成兩項污染減排任務的市,欠賬居全省之最,省環保局對推進__減排工作高度重視。針對__減排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將污染減排工作作為加強環境保護的“牛鼻子”來抓,堅持科學治污、鐵腕治污,并明確提出了“讓達不到節能減排要求的增量項目進不來,讓不重視節能減排治理的存量企業立不了足,對完不成減排任務的縣(市)區堅決實行一票否決”,而且經常調度減排項目,為完成我市污染減排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但由于歷史欠帳太多,加之總量控制目標過低、排放強度居全省之首,污染減排工作任務仍異常艱巨,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壓力很大,“十一五”后兩年污染減排形勢異常嚴峻。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設立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污染減排工作,工作缺乏連續性,環境統計與總量控制脫節,對上爭取和銜接不夠,致使環境統計數據失真,總量控制目標過低,污染減排形勢十分嚴峻。主要存在以下現狀:

(一)上報基數虛高。20__-20__年我市環境統計數字明顯失真。環統顯示:cod排放量從20__年的38937噸猛增到20__年的60103噸,凈增21166噸;

so2排放量從20__年的23458噸猛增到20__年的39607噸,凈增16149噸,兩項均不符合環統數據每年相差10%以內的要求。如,根據實測,從20__年到20__年,__石化cod實際排放量年均僅為728.4噸,而20__年環統數字15740噸,為實際排放量21.6倍。

(二)排放強度過大。由于20__年的上報基數虛高,測算得出:工業cod排放強度為52.37噸/億元gdp,為全省(25.

7噸/億元gdp)的兩倍多,我市城鎮人口cod排放強度高居101克/每人每天;so2排放強度為10公斤/噸煤,為全省(6.9公斤/噸煤)之首。由于考核方法是:當年度的cod排放增量,是將排放強度分別乘以當年新增的gdp和人口增長數;

so2排放增量,是將排放強度乘以新增的燃煤量。因此,排放強度越大,增量減排壓力越大。

(三)so2總量指標過低。我市so2減排目標是,從20__年39600噸減到20__年22900噸,減排率為42%,是全省平均減排率4%的10倍多,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異常困難。壓力更大的是,由于對上爭取和銜接不夠,20__年省環保局下達給我市20__年so2總量指標僅為2.29萬噸,其中1.29萬噸分配給電力行業(皖江電力、石化熱電),全市非電及生活so2總量控制目標只有1萬噸,只占全省1/30。從市政府下達給各縣(市)區總量指標可以看出,有的地方只分配到so2總量指標70—80噸,嚴重困擾項目的申報。

為了完成20__年的減排任務,市環保局領導親自坐鎮,精心部署,在各單位各部門全力支持配合下,舉全局之力,強力推進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局就全市的減排工作,專題向市人大、市政協、市派進行了匯報,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協副主席分別帶隊對我市的減排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在我局的努力下,大觀區政府、市人行、銀監分局及各商業銀行召開了__減排工作座談會,并多次向省政府、省環保局有關領導進行專題匯報,向環保部匯報我市污染減排工作的重大舉措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客觀困難。20__年12月8日至9日,環保部總量司劉炳江副司長一行親自來我市,對20__年的減排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就20__年的減排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今年,市環保局共安排減排項目99個,其中cod

削減項目37個,so2削減項目62個,減排項目申報數量為全省最多。20__年上半年,__省17個地市中僅有6個城市完成減排任務,__為其中之一。20__年1月9日至10日,環保部專家組來__,對我市20__年的減排項目進行了全面的核查,充分肯定了我市20__年的減排任務。20__年,全市cod、so2排放總量首次實現雙下降,首次完成了年度減排目標任務。

二、污染減排工作問題和困難

污染減排工作政策剛性約束越來越強,既有期內目標的總量控制,又有年度任務的嚴格考核。雖然完成了20__年污染減排任務,但是,我市減排工作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

(一)思想認識偏差。主要有:一是思想上重視不夠,主觀認為污染減排

是環保部門的事情。二是由于環保職能部門宣傳和匯報不夠,多數對國務院批轉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監測、考核三個辦法的內容沒有系統學習研究,沒有認識到考核給我市帶來的嚴峻減排形勢。三是規避檢查的情況比較普遍。從3月下旬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來我市督查看,一些地方仍然熱衷于違規環評,熱衷于應付檢查,甚至幫助排放不達標的所轄企業逃避檢查。有些企業被查出問題后,甚至態度蠻橫,對抗執法。在4月1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就通報了我市個別地方幫助企業胡弄檢查組的情況。這些不得不引起高度警覺。

(二)責任落實不力。市委、市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十分重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匯報,朱書記專門在工業振興大會上,提出了“堅持科學治污、鐵腕治污”,“讓達不到節能減排要求的增量項目進不來,讓不重視節能減排治理的存量企業立不了足”。但是多數地方對如何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尚沒有完整的計劃安排和具體的工作部署。一是缺乏必要的責任落實,有減排指標設定,而無相應的落實到具體企業和工程的跟進措施。二是缺乏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的通盤考慮,針對

“十一五”前兩年留下的減排欠賬,尚未形成補欠的具體推進方案。三是缺乏系統的工作部署。20__年各縣(市)區上報減排項目76個,都是環保部門的自行上報,多數地方沒有召開專門會議研究,節能減排工作缺乏具體部署和強有力的落實措施。節能減排作為“四個一票否決”的工作,各縣(市)區還沒有像抓計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黨風廉政建設那樣抓節能減排。

(三)減排措施不硬。嚴格的考核決定了完成減排任務,必須靠過細的工作、過硬的措施。目前的問題在于:一是工程減排缺乏項目和資金支撐。我市在手的污染治理項目數量過少,缺少資金支撐。8縣(市)至今仍無縣城污水處理廠,離省政府設定的70%縣城有污水處理廠的“十一五”目標存在很大差距。城東污水處理廠自20__年3月投入試運行以來,由于排污管網不配套(進水的cod濃度低、污泥產生量少、檢查用電量、排水口在線監測等),無法辦理環保竣工驗收,國家總量辦在核查中對我市城東污水處理廠20__年的工程減排量不予認定。二是結構減排難以確認。結構減排必須有政府相關部門權威的破產、關停正式文件及相關停水、斷電以及吊銷營業執照相關證明,但由于難以及時取得相關證明,致使一些實際結構減排項目沒有得到國家認可。如__華邦特種紙業有限公司于20__年4月全部停產,但由于相關部門不愿提供證明材料,認定手續不齊全,致使該企業20__年實際形成的cod和so2的削減量,也沒有得到認可。三是管理減排難以到位。由于多數企業仍局限于達標排放,在沒有政策的激勵和制度的強力約束下,企業投入資金推進管理減排的積極性不高。由于排污設施運轉需要成本,加之在線聯網監測設施不配套,仍有一些企業存在偷排和漏排行為。

(四)執法環境不優。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項目準入。新上的項目能否得到環保準入,主要依據和程序是:①產業政策的導向,②區域規劃的要求,③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決定屬于哪一級審批,④要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的環評(根據監測勘察)形成環評文書,⑤組織專家召開環評會議,⑥是否有總量指標,決定能否進行審批。二是建設驗收。主要內容是“三同時”建設,即主體項目與治污設施建設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項目竣工后,①企業向環保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批復后可投入試生產,不超過三個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②試生產期間企業委托有資質的監測部門進行監測,并形成監測驗收申請報告;③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三同時”驗收,④到監察部門申報排污登記和許可證管理。三是執法監管。主要內容:①日常監管。根據項目準入和建設驗收的內容和程序進行監管,如環評和環評審批情況、“三同時”執行情況、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偷排漏排情況等;②環保專項行動。重點對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化工、造紙、煉鐵、飲水安全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掛牌督辦(國家、省、市三級)區域限批、流域限批;③后督察工作。對掛牌督辦的企業,區域限批的地區,以及重大環境案件和嚴重違法地區進行后督察;④案件的查處。

(五)執法力量偏弱。環保執法內容具體、程序嚴密,不僅對單個違法企業處罰嚴格,而且影響全市的減排考核結果。由于執法力量偏弱和存在地方護短行為,致使一些企業違法排污、關停措施無法到位,被上級督查后,就會降低我市減排監察系數,考核時就會直接扣減我市的實際削減量,這又加大了減排壓力。如查處一次,監察系數就會降到0.8,查處兩次,就降到0.5。我局以我市每年cod減排任務6000噸計算,如果查處一次,就要多減排1200噸,這樣就要多投入5000—8000萬元。

(六)我市已被列入重點監管地區。由于:一是國家、省批轉的量大,今年1—3月,就受理上級批轉件40多件,全省第一;二是去年專項行動中有88家企業被責令限期整改,20多家實施停產治理,33家企業被省、市掛牌督辦;三是城區飲水源整治被掛牌督辦(今年底必須完成);四是年初核定,我市去年減排考核全省墊底。僅今年3月以來,國家和省就連續4次到我市檢查,迎檢工作壓力大、成本高。

三、意見與對策

污染減排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是環保工作的核心。針對我市目前面臨的污染減排嚴峻形勢和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對策:

第一,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要通過發展來解決經濟與環境保護問題,通過解決污染減排問題來促進發展,走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之路,始終把污染減排作為環保工作的核心、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來抓,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實現減排工作的新突破,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第二,建立強有力的部門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市級領導領銜推進重大減排項目制度,保障減排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完善《__市總量減排考核辦法》,把總量減排工作作為縣(市)區 黨政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完不成減排任務的縣(市)區實行“一票否決”。建立主要污染物減排協調例會制度,每年的5月份、11月份市政府各召開一次減排工作協調會,及時解決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各部門聯動責任制,重點是:環保部門與發改委聯動,實行嚴格的環保準入與總量控制“雙前置”的核準機制,保障增量排放及時消化;環保部門與供電、供水等部門聯動,對關停企業實行斷電斷水的約束機制,防止關停企業“死灰復燃”;環保部門與招商部門聯動,嚴把高排放項目引進關;環保部門與金融部門聯動,嚴格執行綠色信貸政策,嚴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的項目上馬和擴建。

篇4

從動態上講,國際收支活動描述了一種經濟現象,反映了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對外往來的貨幣收付活動。就靜態而言,國際收支描述了一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貨幣收支的對比結果,把這種結果加以系統地記錄,就形成了國際收支平衡表。

我國國際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紀90年代,除個別年份外,呈現出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特別是21世紀以來,雙順差規模出現迅速擴大的趨勢。正是由于這種國際收支雙順差所引起的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導致了我國目前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對沖銀行體系過多的流動性。近兩年來,我國國際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國內外相關學者的關注。

一、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的現狀

根據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貨物貿易順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經常項目實現順差1608.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4.23%,占我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上升為72%,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順差大幅上升。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5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1342億美元,增長128%。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629.64億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對外投資增長較快,“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由順差轉為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占2004年中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的逆差分別為49億美元、40億美元。在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外匯儲備增長2089.4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22.6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增加0.05億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19億美元。200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到8189億美元。“凈誤差與遺漏”出現在借方,為168億美元,相當于國際收支口徑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21%,在國際公認5%的合理范圍以內。2005年,我國的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2.42萬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7%,占GDP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09%。國家外匯局在《國際收支報告》中指出,這表明我國經濟對外開放度進一步擴大,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對外經濟運行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增強。

2005年,國家繼續運用貨幣、財政等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金融體系改革取得進展,整體穩健性增強。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發展外匯市場,放寬匯價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增強,外匯市場參與主體不斷擴大。

2006年,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對外開放邁上新的臺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匯率彈性提高。國際收支延續“雙順差”的格局,經常項目實現順差2498.66億美元,同比增長55.37%,其中出口11444.99億美元,進口8946.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66%和20.45%。我國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形勢大好。在進口方面,我國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進口需求穩步增長,使得我國進口持續快速發展。從整體數據來看,運輸是導致經常項目中的服務項目出現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億美元,支出343.69億美元,逆差133.54億美元,與2005年運輸逆差63.32億美元相比,同比擴大70.22億美元。

從2003年到2007年經濟保持增長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基本態勢,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的格局。國際收支順差式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在這幾年里,“雙順差”似乎已經成為我國國際收支的“慣例”。經常項目順差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78%,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個百分點。調整、對部分產品加征出口關稅等政策執行前搶先出口,貨物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貨物貿易出口5472億美元,進口4115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8%和18%;順差1357億美元,增長70%。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較上年增長1.3倍,改變了2006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流入6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逐步實施,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80億美元,增長21%。證券投資逆差4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4億美元。其中,我國對境外證券投資凈流出1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7億美元;我國從境外證券市場融資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流入1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3億美元。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8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78億美元,增長21%;對外直接投資撤資清算匯回6億美元,增長142%;凈流出74億美元,增長17%。“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特征使得我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截至2007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332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億美元。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較高的外匯儲備規模,有助于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并且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的原因

我國連續的、長期的、大幅度的經常項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雙順差”已明顯表現為經濟的外部失衡。這既有悖于傳統的國際收支結構理論,又是各國國際收支結構實踐中罕見的,其之所以能夠維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和國內特殊的管理體制與鼓勵政策,但其本身也潛伏著一定的風險,引發諸多矛盾和問題。這種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觀復雜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從國際上來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緊密聯系,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為了尋求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產業和產品向國外的轉移。而我國為了適應國際形式的發展,日趨完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時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國具有廉價的勞動力成本,這些都使得我國逐漸成為國際制造產業轉移的一個主要目的地,連續數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時由于我國國內金融市場比較不發達,國內企業往往借助境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從而增加了資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也促進出口的增長,1992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從國內來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國的持續大額順差。

(一)儲蓄率過高

我國經濟增長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儲蓄率過高。國內總儲蓄率在20世紀90年代平均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盡管投資率在此期間也有所增長,但儲蓄快于投資的增長,擴大了經常帳戶順差。當前的儲蓄率和資本形成率無論與本國歷史平均相比還是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均處于高位。一般認為中國儲蓄率高主要是因為個人儲蓄欲望強烈,但更主要的是企業和政府的儲蓄率高,企業高儲蓄率帶來的投資增長效益較低并可能導致產能過剩。此外,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渠道不暢,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導致企業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自有儲蓄。

(二)加工貿易仍占主導地位

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和領域,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加工貿易出口方式與貿易出口數量的增加呈明顯正相關的關系。深入分析我國貿易結構可以發現,一般貿易及其他貿易實際上處于逆差狀態,持續攀升的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無論是通過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最終產品一般銷往國外,在我國境內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構成順差。因此,加工貿易的規模越大,相應的順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對稱性的國際收支政策

長期以來,我國采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我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是多年的“獎出限出”的傳統思想和對外資不加選擇的“超國民待遇”等經濟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資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導致資本項目凈流入大于凈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資的大量涌入不僅拉動了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而且加大了外資企業在我國出口中不斷增長的比重。

三、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主要對策

我國目前的“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結構與其基本國情是極不相稱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較為理想的國際收支結構應是:貿易項目逆差,經常項目保持平衡,資本項目下的順差。而目前的國際收支失衡、巨額的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家提出“調投資、促消費、減順差”的政策導向,運用各種手段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國過高的儲蓄率

貨幣政策的取向應當是貨幣供應收緊,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幣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實行降低投資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當前貨幣政策應當適度從緊,包括降低貨幣供應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應當繼續加息并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控制流動性。同時,人民幣匯率應該更加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更加富有彈性。這些政策措施都將有助于糾正內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進行進出口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核心競爭力

經常項目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出口產業結構失衡,出口集中于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產品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在國際上以低價量大為特點,企業利潤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傾銷訴訟。進口缺乏中國真正急需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發達國家產業調整僅僅把我國作為制造業基地,真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研發都在發達國家國內。因此,我國現在必須調整進出口產業結構,限制高耗能高耗資源型出口;并把環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納入企業的出口成本;開發產品核心技術創造力,提高企業自主競爭力,實現在平穩出口量的基礎上利潤最大化。

篇5

一、進展情況

(一)建管并重,抓實主要污染物減排。按照《XX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總量削減實施方案》要求,我市2010年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的目標為:so2控制在17741.5噸以內,比2005年削減20%;cod控制在2046.2噸以內,比2005年削減20%;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平均值達到0.10毫克/立方米,實現2010年市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為實現減排目標,一方面,加快減排工程建設,我局在調查研究、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實施了“2鐵、1焦、3水、6粉塵”共12項減排工程,即:裕華、龍鳳山2家鋼鐵企業燒結機脫硫工程;通寶焦化焦爐煤氣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及天煜、寶燁2家焦化企業廢水處理改造工程;文豐等6家鋼鐵企業粉塵治理工程。通過落實責任、強化調度、資金幫扶等措施,截至目前,各項減排工程進展順利:裕華、龍鳳山2家鋼鐵企業燒結機脫硫工程已完成,正在試運行。污水處理廠已完成設計,正在招標,預計6月底開工建設,11月底可完成;天煜、寶燁兩家焦化企業廢水處理改造工程已完成,并進行了驗收監測,預計6月底可通過驗收。6家企業粉塵治理工程中,文豐鋼鐵除塵器改造工程、頂峰熱電和云寧矸石電廠原料場地擋風抑塵墻工程已經完成;新金鋼鐵原料場地擋風抑塵墻工程一期已完成,二期預計6月底可完成;明芳、鑫匯兩家鋼鐵擋風抑塵墻工程正在施工,預計6月底可完成。

另一方面,強化對治理設施監管。認真開展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年活動。把保障重點部位治理設施正常運行作為重中之重。制定了燒結機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專項檢查辦法,明確檢點,明確檢查時間,明確獎懲措施。把建設在線監測平臺作為保障治污設施運行的重要抓手,全額安排資金,協調有關力量,加快平臺建設。預計月底完成平臺建設,實現三級聯網并控。把落實責任作為保證治污設施運行的有力保障。所有執法人員對口分包一家企業,該企業的項目審批、污染治理、治理設施運行等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并實行臺帳式管理。要求每周至少下企業兩天,對工作不力,敷衍塞責者年終取消一切評先資格。加強督導檢查。局再次創業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由于措施得力,全市脫硫工程運行管理得到了規范,運行率、達標排放率明顯提高。

(二)多措并舉,大力改善環境質量。在大氣環境治理上,按照多措并舉、標本兼治的指導思想,加大投入、強化整治,收到了明顯成效。繼續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對列入年度治理計劃的50家企業、143個治理項目,通過采取檢查督導等一系列措施,目前進展順利,43項已經完成,其他正在按計劃推進。開展了大氣質量攻堅活動。將城市規劃區及以外5公里范圍確定為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對監管區內56的23家重點企業加強監管,實行環境質量強制達標;加強燃煤鍋爐整治,全市44家、50臺鍋爐目前已下達治理計劃;加強運輸散裝物料車輛和道路清掃,防止無組織揚塵污染;實施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上節約資源、從生產的全過程削減污染。截止目前,我市主城區好于二級天數146天。

在水環境治理上,一方面加強了洺河流域綜合治理,嚴禁在洺河沿岸新建水污染的建設項目;強化沿岸現有企業治理尤其是洗選企業的治理;督促有關單位加快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確保城市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繼續把落實選礦業年檢制度作為洗選企業管理的主要手段,全市124家選廠,109家通過年檢,責令15家停產整治。經過監測,我市洺河出境斷面水質好于入境水質,達到了XX市的要求。另一方面,強化飲用水源地綜合整治,牽頭組織水利、工商、旅游等部門對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一次大檢查。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標準在我市飲用水源地設置警示標志62套。按規定進行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保證全市人民喝上了干凈的水。

(三)嚴格執法,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一是認真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將總量控制作為項目審批的“總閘門”,從嚴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法》、“三同時”制度及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嚴格環評審批、驗收,強化污染源頭控制。今年以來,共審批項目42個,驗收7個,否絕突破環境容量、不符合環保和產業政策要求新建項目5個,環保“三同時”執行率大中型項目100%,小型項目98%以上。二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實行嚴處。開展了鋼鐵行業、重點污染減排設施專項執法行動,共計出動執法車輛140輛(次),排查各類企業70家,立案查處企業環境違法行為22個,罰款50余萬元,有力打擊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三是化解糾紛,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建立了24小時接訪制度、協調辦案制度、案件督查制度、舉報回訪制度,今年以來,共接待群眾舉報和案件57起,已辦結57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集體上訪。由于工作得力,環保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表揚。四是嚴厲打擊重污染小企業。結合鄉鎮和有關部門,在全面細致排查摸底重污染小企業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斷水斷電、拆除設備、清理場地”的標準,取締小選廠、小化工等違法企業80余家,有力遏制了重污染小企業的反彈勢頭。五是強化排污費征收,今年以來,認真總結以往排污費征收經驗,以減少污染物排放為目標,以提高征收比例為重點,以拓展征收范圍為切入點,以規范排污費征收管理為突破口,強化排污費征收。截至目前,共計征收排污費2200萬元。

(四)抓實基礎,為開展環保工作提供強大動力。一是充分發揮電視、報紙新聞輿論作用,對環境治理先進企業和落后企業予以表揚和曝光。二是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增強公眾的環境意識。在6.5世界環境日前夕,開展了環保街頭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張,在《武安報》開辟專欄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在新世紀大屏幕上反復播放環保專題片,受教育逾2萬人。三是大力開展綠色單位創建,上半年共有2家庭院、2家飯店、1個小區、3所學校、3個家庭被XX市命名為綠色單位。四是認真承辦人大建議、政協提案。我局共收到人大建議8件,政協提案9件。通過落實責任,認真辦理,所有人大議案、政協提案全部辦結,答復率、走訪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滿意率均為100%。

(五)轉變作風,為全市經濟建設助推添力。一是加強執法隊伍理論建設。牢固樹立抓好治污減排就是發展經濟的理念,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強化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落實了政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打造一支團結奮進、業務精良、作風端正、紀律嚴明的環保鐵軍。二是執法隊伍作風建設。鼓勵干部職工在其位謀其政,干好自己一份事,敬業愛崗,為民服務。堅持機關不定期查崗、每周五學習制度;堅持請銷假制度。對遲到早退、無故離崗的,一經查實,從嚴處罰。三是強化機關制度建設。建立了科室工作月報制度。局工作每月有要點,每項有計劃,每月底有小結。形成安排、實施、小結、反饋的工作流程,促使機關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特別是對再次創業,我們實行半月一調度,及時掌握工作進度,解決存在問題,提出下一步思路。

以簡化審批程序為根本,為全市再次創業助推添力。簡化辦事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按照能減就減盡量減的原則,將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由原來的60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縮短為1個工作日。我局13項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大廳,“七公開”內容全部在XX市報公布。對來窗口辦理業主的采取“一次性”告知,材料齊全一次性辦結。

二、存在問題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環保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很多。

一是減排的壓力仍然很大。盡管近年來我市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但受歷史形成的產業和能源結構偏重等重要原因,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總量仍然偏大。隨著近期全市的經濟形勢的好轉,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將隨之增加,既要削減存量,又要控制增量,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現反彈。

二是環境監管的難度加大。近年來,隨著各項減排工程的深入推進,污水處理廠、燒結機脫硫大部分已完成。但仍有部分企業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甚至違法排污,一些已淘汰的鋼鐵、焦化、建材等落后產能、“三小企業”有可能死灰復燃,加大了我們監管的壓力。

三是我市產業結構偏重、城市布局不當的問題在近期內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國道穿城、污染企業圍城”的現狀極大制約著城區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在全市“雙三十”縣市中,我市城區空氣質量長期處于中下游,直接影響省節能減排“雙三十”任務的全面完成。

四是環保執法力量相對不足。我市企業點多面廣,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工作越來越多,本不寬裕的環保執法力量更為捉襟見肘,制約著環保工作的更好更快發展。

三、下半年工作謀劃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雙三十”節能減排任務的收官年、決勝年、交賬年。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突出重點環節,堅持綜合施治,構建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調整產業結構中重要作用,加快環境質量的改善。

(一)強力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一是保障減排工程的正常運行。以開展“治理設施管理年”活動為契機,強化對治理設施運行的監管,特別是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運行的監管。嚴厲落實各項專項監管措施,健全完善治理設施管理臺帳,加大處罰力度,力促治理設施的穩定運行。二是完善管理減排。扎實推進在線監測平臺建設,力爭及早投入正常使用。充分發揮總量控制在減排工作中的調節和撬動作用,嚴格新增主要污染物建設項目的審批,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堅決不批。三是落實結構減排。督促有關部門按照產業政策要求,督促淘汰全市鋼鐵、焦化、建材等行業的落后產能。

篇6

   關鍵詞:國際收支;現狀;對策

國際收支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之間的全部政治、經濟、文化往來所產生的全部經濟交易的貨幣記錄。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主要由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決定,而經常賬戶的盈虧取決于一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金融賬戶則主要決定于金融市場的利率、風險、投資報酬率與其他非經濟因素的變動。從動態上講,國際收支活動描述了一種經濟現象,反映了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對外往來的貨幣收付活動。就靜態而言,國際收支描述了一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貨幣收支的對比結果,把這種結果加以系統地記錄,就形成了國際收支平衡表。

我國國際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紀90年代,除個別年份外,呈現出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特別是21世紀以來,雙順差規模出現迅速擴大的趨勢。正是由于這種國際收支雙順差所引起的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導致了我國目前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對沖銀行體系過多的流動性。近兩年來,我國國際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國內外相關學者的關注。

一、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的現狀

根據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貨物貿易順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經常項目實現順差1608.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4.23%,占我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上升為72%,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順差大幅上升。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5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1342億美元,增長128%。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629.64億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對外投資增長較快,“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由順差轉為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占2004年中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的逆差分別為49億美元、40億美元。在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外匯儲備增長2089.4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22.6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增加0.05億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19億美元。200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到8189億美元。“凈誤差與遺漏”出現在借方,為168億美元,相當于國際收支口徑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21%,在國際公認5%的合理范圍以內。2005年,我國的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2.42萬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7%,占gdp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09%。國家外匯局在《國際收支報告》中指出,這表明我國經濟對外開放度進一步擴大,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對外經濟運行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增強。

2005年,國家繼續運用貨幣、財政等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金融體系改革取得進展,整體穩健性增強。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發展外匯市場,放寬匯價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增強,外匯市場參與主體不斷擴大。

2006年,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對外開放邁上新的臺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匯率彈性提高。國際收支延續“雙順差”的格局,經常項目實現順差2498.66億美元,同比增長55.37%,其中出口11444.99億美元,進口8946.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66%和20.45%。我國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形勢大好。在進口方面,我國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進口需求穩步增長,使得我國進口持續快速發展。從整體數據來看,運輸是導致經常項目中的服務項目出現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億美元,支出343.69億美元,逆差133.54億美元,與2005年運輸逆差63.32億美元相比,同比擴大70.22億美元。

從2003年到2007年經濟保持增長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基本態勢,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的格局。國際收支順差式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在這幾年里,“雙順差”似乎已經成為我國國際收支的“慣例”。經常項目順差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78%,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個百分點。調整、對部分產品加征出口關稅等政策執行前搶先出口,貨物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貨物貿易出口5472億美元,進口4115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8%和18%;順差1357億美元,增長70%。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較上年增長1.3倍,改變了2006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流入6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逐步實施,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80億美元,增長21%。證券投資逆差4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4億美元。其中,我國對境外證券投資凈流出1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7億美元;我國從境外證券市場融資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流入1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3億美元。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8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78億美元,增長21%;對外直接投資撤資清算匯回6億美元,增長142%;凈流出74億美元,增長17%。“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特征使得我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截至2007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332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億美元。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較高的外匯儲備規模,有助于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并且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的原因

我國連續的、長期的、大幅度的經常項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雙順差”已明顯表現為經濟的外部失衡。這既有悖于傳統的國際收支結構理論,又是各國國際收支結構實踐中罕見的,其之所以能夠維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和國內特殊的管理體制與鼓勵政策,但其本身也潛伏著一定的風險,引發諸多矛盾和問題。這種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觀復雜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 從國際上來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緊密聯系,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為了尋求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產業和產品向國外的轉移。而我國為了適應國際形式的發展,日趨完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時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國具有廉價的勞動力成本,這些都使得我國逐漸成為國際制造產業轉移的一個主要目的地,連續數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時由于我國國內金融市場比較不發達,國內企業往往借助境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從而增加了資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也促進出口的增長,1992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從國內來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國的持續大額順差。

(一)儲蓄率過高

我國經濟增長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儲蓄率過高。國內總儲蓄率在20世紀90年代平均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盡管投資率在此期間也有所增長,但儲蓄快于投資的增長,擴大了經常帳戶順差。當前的儲蓄率和資本形成率無論與本國歷史平均相比還是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均處于高位。一般認為中國儲蓄率高主要是因為個人儲蓄欲望強烈,但

更主要的是企業和政府的儲蓄率高,企業高儲蓄率帶來的投資增長效益較低并可能導致產能過剩。此外,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渠道不暢,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導致企業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自有儲蓄。

(二)加工貿易仍占主導地位

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和領域,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加工貿易出口方式與貿易出口數量的增加呈明顯正相關的關系。深入分析我國貿易結構可以發現,一般貿易及其他貿易實際上處于逆差狀態,持續攀升的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無論是通過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最終產品一般銷往國外,在我國境內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構成順差。因此,加工貿易的規模越大,相應的順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對稱性的國際收支政策

長期以來,我國采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我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是多年的“獎出限出”的傳統思想和對外資不加選擇的“超國民待遇”等經濟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資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導致資本項目凈流入大于凈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資的大量涌入不僅拉動了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而且加大了外資企業在我國出口中不斷增長的比重。

三、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主要對策

我國目前的“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結構與其基本國情是極不相稱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較為理想的國際收支結構應是:貿易項目逆差,經常項目保持平衡,資本項目下的順差。而目前的國際收支失衡、巨額的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家提出“調投資、促消費、減順差”的政策導向,運用各種手段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國過高的儲蓄率

貨幣政策的取向應當是貨幣供應收緊,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幣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實行降低投資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當前貨幣政策應當適度從緊,包括降低貨幣供應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應當繼續加息并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控制流動性。同時,人民幣匯率應該更加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更加富有彈性。這些政策措施都將有助于糾正內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進行進出口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核心競爭力

經常項目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出口產業結構失衡,出口集中于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產品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在國際上以低價量大為特點,企業利潤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傾銷訴訟。進口缺乏中國真正急需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發達國家產業調整僅僅把我國作為制造業基地,真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研發都在發達國家國內。因此,我國現在必須調整進出口產業結構,限制高耗能高耗資源型出口;并把環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納入企業的出口成本;開發產品核心技術創造力,提高企業自主競爭力,實現在平穩出口量的基礎上利潤最大化。

(三)實施“走出去”戰略,擴大對外投資

積極探索多元化、多層次的外匯運用方式,通過各種渠道擴大對外投資。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法律和政策,給予其適當的優惠政策和信貸支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途徑和方式,繼續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鼓勵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帶動產品、服務和技術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開發國內短缺資源,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置換;健全對境外投資的服務體系,為實施“走出去”戰略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子先,張曉靜.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國際經驗及對策[j].中國金融,2007(10).

2、唐麗麗,趙雪梅.淺論中國國際收支失衡調節[j].當代經濟,2007(7).

篇7

上半年農產品市場運行特點

(一)糧食價格漲幅繼續趨緩。由于糧食連年增產、市場供給充裕,今年上半年,糧價延續去年以來的漲幅趨緩走勢。據農業部監測,6月三種糧食(稻谷、小麥、玉米)集貿市場均價129.5元,同比漲1.6%,漲幅比去年同期低1.3個百分點,比前5年同期平均低6個百分點。去年下半年以來,糧食市場出現了3個近年少見的新特征,表明糧價偏弱運行的壓力較大:一是從去年7月到今年6月,糧價同比漲幅連續12個月低于CPI漲幅,平均低1.1個百分點;二是自去年秋糧上市后,盡管有臨儲政策支撐,但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到今年4月累計跌幅約4%;三是去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2009年之后首次啟動,湖南、江西等地出現了多年未遇的農民排長隊賣糧現象。

(二)棉花、油料、食糖價格持續下跌。棉油糖市場都面臨庫存水平高、供大于求、國際價格下行等不利形勢,上半年價格均以跌為主。今年棉花臨儲政策取消,加之4月1日起國家將儲備棉競拍底價由每噸18000元調整為17250元,棉價下跌預期增強,6月3128B級棉花均價每噸17371元,比去年底跌11.0%,同比跌10.1%。油脂油料在國際市場拉動下漲少跌多,6月國產大豆、油菜籽、豆油、菜籽油價格分別為每斤2.39元、2.51元、3.23元和3.70元,比去年底分別跌1.2%、漲0.4%、跌10.8%和跌12.9%,同比分別漲0.2%、漲0.3%、跌11.6%和跌25.9%。食糖價格自去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后,今年基本在每噸4600元左右低位運行,6月為4619元,比去年底跌8.2%,同比跌13.5%。

(三)生豬等畜禽產品價格波動幅度大。受需求偏弱影響,今年元旦過后,生豬價格不漲反跌,春節后持續下跌,截至4月底累計跌幅達 30%以上,養殖戶虧損嚴重。“五一”后豬價又快速反彈,4周累計回升約20%,之后又持續小幅回落。6月全國生豬集貿市場價每公斤13.06元,環比漲2.1%,同比跌7.4%。禽肉、禽蛋價格在經歷去年的持續低迷后,今年4月以來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反彈。6月活雞、雞蛋價格分別為每斤17.93元、10.57元,比去年底分別漲3.3%、6.4%,同比漲16.4%、13.5%。

(四)大宗農產品進口明顯增加。由于國際農產品供需趨松、價格普遍低于國內,大宗農產品進口規模擴大,呈種植業、畜牧業產品進口“雙增”局面。1-5月,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202.8億美元,同比擴大34.5%;谷物進口849萬噸,同比增76.3%,其中小麥同比增約1.1倍;大豆、油菜籽、食糖同比分別增35.3%、41.7%、6.7%;畜禽產品中,牛肉、羊肉、豬肉進口分別增30.8%、50.6%、13.3%,奶粉進口增幅高達86.7%。傳統出口優勢品種中,除蔬菜出口有所增加外,水產品順差同比減10.5%,水果出口減、進口增,由順差轉為逆差,貿易形勢不容樂觀。

此外,蔬菜價格3月份以來季節性跌幅比常年偏大,個別品種出現了滯銷賣難現象,6月28種蔬菜批發價每公斤3.27元,環比跌4.3%,同比漲3.1%(剔除漲幅較大的生姜后,蔬菜均價同比跌8.0%);牛羊肉、原料奶雖然同比漲幅較大,但從3月份開始,環比已連續4個月回落。

下半年走勢預測

下半年,我國農產品市場形勢更加復雜,來自農業外部和內部、國際和國內、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的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從國際看,大宗農產品供求關系總體趨松,價格總體震蕩下行的可能性較大。從國內看,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經濟增速放緩抑制糧食加工等需求,進口增加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斷顯現,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品種存在波動下行風險。總的看,種植業產品價格可能偏弱運行,而畜禽產品受前期市場持續低迷、產能調整影響,價格有望在波動中小幅回升。

(一)糧食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從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前期調研情況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早稻面積穩定、長勢正常,春播糧食面積穩中有增,出苗長勢總體較好,為秋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當前國家糧食庫存水平高、短期市場需求難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下半年糧食市場價格無上漲動力、有下行壓力。受最低收購價提高的支撐,稻谷、小麥價格有望保持穩中有漲;由于市場糧源偏緊,玉米價格近期有望小幅反彈,但受深加工和飼料需求疲軟影響,新糧上市后玉米價格可能會明顯下跌,后期國家臨儲玉米的拍賣和新玉米的臨儲價格水平將是主導市場運行的關鍵因素。

(二)棉花價格將持續下跌。決定后期國內棉花價格走勢的因素主要有四個:一是當前1200多萬噸的歷史最高庫存和超過150%的庫存消費比,預計去庫存需要2年以上時間,期間下跌將是市場主線;二是紡織行業的景氣程度,取決于國內外宏觀經濟增速;三是國際棉花生產形勢,盡管2014/15年度棉花產量下降,但仍然產大于銷,庫存同比增4.9%;四是我國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重大變化,即開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全面取消臨時收儲政策,將對國內生產和市場產生重要影響。綜合判斷,下半年棉花價格走勢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新棉上市前,由于國產棉花絕大部分進了國庫,市場流通量少,國儲棉有序投放將主導市場,棉價將呈穩中有跌走勢;新棉上市后,盡管產量繼續下滑,但由于缺乏臨儲支撐,預計棉價將在供大于求預期下,跌至每噸15000元左右的水平,波動幅度也將明顯加大。

(三)油脂油料與國際市場同步性進一步增強。由于開放程度和貿易依存度高,我國油脂油料價格變化與國際市場基本同步。今年國家在東北三省一區開展大豆目標價格試點、取消臨時收儲,國產大豆價格由市場決定,國內外市場聯動將更加緊密。在全球生產形勢樂觀、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下,我國油脂油料進口受價差驅動,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大豆進口有望創歷史新高。預計國內油脂油料價格跟隨國際市場震蕩下跌將是主基調,加之食用植物油的歷史高庫存,部分品種跌幅可能還會大于國際市場。由于油菜籽繼續實行臨時收儲政策,價格將穩定在每斤2.55元的臨儲價附近。

(四)食糖價格有望弱中趨穩。從國際看,盡管預計2014/2015榨季巴西干旱和印度減產將使全球食糖產需基本平衡,但國際糖市已經連續四年供大于求,食糖庫存持續增加至7800萬噸左右,庫存消費比升至44%的歷史高位,對中短期國際糖價形成不小的下行壓力。從國內看,由于糖價持續低迷,糖料收購價連續下調,蔗農種植積極性受挫,預計今年糖料面積減幅在2%以上,加之主產區廣西今年2-4月長期陰雨寡照天氣,甘蔗出苗數減少近5%,平均株高下降31%,為4年來最低,預計2014/15榨季食糖減產至1200萬噸左右,比上榨季減130萬噸。雖然食糖減產對長期低迷的糖價是利好消息,但由于大量進口和庫存高企,國內食糖市場供大于求局面仍將持續。隨著國家財政貼息支持制糖企業臨時存儲政策的實施,下半年食糖價格有望在每噸4500-5000元之間波動,與國際糖價每磅17-20美分的進口配額內關稅(15%)到岸完稅價基本一致。

(五)豬價回落后將步入回升通道。受豬價持續低迷影響,生豬產能明顯調減。據農業部對4000個養豬村的定點監測,6月末生豬總存欄同比下降4.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8.2%,環比連續10個月下降,最近4個月的降幅均超過5%的波動預警值。下半年逐漸進入豬肉消費旺季,預計豬價在近期回落后將步入震蕩回升通道。但由于生豬和能繁母豬產能仍處于正常水平,豬價暴漲暴跌的可能性不大。肉雞存欄同比降幅較大,預計禽肉價格將震蕩上漲,隨著養殖企業盈利水平向好、養殖信心恢復,肉雞存欄和出欄將逐步增加,價格漲幅不會太大。預計雞蛋供給量短期仍將維持偏緊狀態,價格有一定的上漲壓力,后期隨著供應量增加,將呈正常的季節性波動走勢,中秋、國慶前后受需求拉動可能會出現一輪上漲行情。

此外,蔬菜價格仍將季節性波動。1-5月580個蔬菜生產重點縣蔬菜在田面積持續增長,6月份月底為137萬余畝,環比有所下跌,同比持平,下半年蔬菜供應總體有保障,預計全年價格漲幅將明顯低于常年平均7%的水平,個別地區、部分品種仍可能出現上半年的滯銷現象。

需關注的問題及建議

(一)糧食收儲矛盾突出,應謹防出現“賣糧難”。東北地區和江西、湖南倉容不足,是今年我國糧食購銷面臨的突出問題。在生產形勢好和市場需求弱雙碰頭的形勢下,政策性收儲仍將是糧食購銷的主渠道,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倉容緊張問題,早稻、秋糧集中上市期極有可能再現“賣糧難”,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應抓緊采取銷售騰倉、跨省移庫騰倉、新建倉儲設施、充實地方儲備、嚴格控制進口等措施,盡早做好收儲的準備工作,在糧食上市期切實做到敞開收購、應收盡收。同時,應盡快建立健全糧食儲備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收儲糧食的積極性,支持主產區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帶有烘干設備的儲糧設施。

篇8

    一、“德班氣候大會”的主要進展

    2011年底,第17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以下簡稱“德班會議”)在南非德班召開。雖然會議期間出現了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等事件,但總體而言,與會各方表現出更為理智的態度和務實的談判策略,按照“巴厘路線圖”推動談判的意愿也比較清晰。經過反復磋商,德班會議取得了一定的積極進展。從中方的角度來看,德班會議的成果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基本實現了“三個堅持”,即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堅持雙軌制的談判模式,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二是對《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達成妥協,這無疑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三是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在減排資金安排上有所突破;四是在2010年坎昆協議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減排技術、能力建設以及透明度等方面的機制。另外,德班會議還對2020年后進一步加強《氣候變化公約》的實施進行了深入討論,并設定了相關進程。然而,德班會議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會議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線圖”的談判,坎昆協議和德班會議成果的落實也尚需時日,而發達國家自身減排以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政治意愿仍明顯不足,這成為影響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合作的主要障礙。

    同時,回顧過去20多年來的談判歷程可以發現,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一直是步履蹣跚,各方矛盾和紛爭不斷,談判主導權爭奪激烈。由于約束力有限,一些通過反復討價還價艱難達成的減排方案在各國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在談判機制和模式上,發達國家力推“并軌”,以在國際氣候談判中最終達成單一的協議,進而使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而發展中國家則堅持“”談判,堅守“巴厘路線圖”的原則[3](P9-16)。這表明現有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機制越來越顯現其局限性,迫切需要創新談判機制,以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如何破解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之間及其與三個發展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中國、巴西、印度之間的利益糾葛,避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淪為國際政治新格局的博弈工具,是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機制創新的核心和關鍵所在。

    盡管德班會議及其取得的成果對維護現行的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機制具有積極作用,但在歐債危機、“頁巖氣革命”、“棄核風潮”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特別是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減排的整體氛圍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與哥本哈根會議前后的“喧囂與鼓噪”相比,“氣候變化”的話題不再熱得燙手,而是似有轉冷的跡象。在法國等主要發達國家,有關德班會議的報道很少見諸主要媒體,這與哥本哈根會議形成了鮮明對比,一些科學家和政治家將氣候變暖由一個邊緣概念變為全球主流共識的努力似乎正面臨新的挑戰和質疑[4](P36-37)。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CS)應用前景不明朗、相關研究資助力度減弱、公眾關注度下降等因素,使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更加錯綜復雜,全球減排資金機制和技術應用的不確定性加劇。

    二、“后德班時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動向

    (一)在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影響下,發達國家資金支持受限

    2011年以來,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并加快向歐盟的核心國家蔓延。由于引發危機的制度性因素短期內難以消除,使得救助難度增大,危機存在長期化的可能性。歐債危機的陰影使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增加,歐元區和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尤其嚴峻,而新興經濟體雖維持較快增長,但增速也有所放緩,這勢必抑制全球能源消費,進而減少各產業部門以及交通、建筑和居民等領域的碳排放。撇開歐債危機這一特定因素的影響,從長期趨勢來看,即使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主要發達國家也不可能依靠傳統高耗能產業重振實體經濟,而必然要通過開發綠色、低碳技術,并通過對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投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恢復經濟活力。因此,主要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快速、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減小。

    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及后續的歐債危機對發達國家財政狀況的影響尤為突出。目前,歐盟、日本、美國應對危機的經濟刺激計劃產生了大量財政赤字,而地震則給日本造成了巨大財產損失,災后重建所需的巨額資金使日本政府的財政情況雪上加霜。這將使主要發達國家對本國減排的財政支持捉襟見肘,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的政府投入以及新能源市場化發展的財政補貼受限,進而對其溫室氣體減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應對氣候變化談判中,如果我國繼續在提供減排資金方面施壓,將使發達國家很難承受。

    (二)“頁巖氣革命”正在改變全球能源格局,增強了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底氣和實力

    以頁巖氣為主的非常規天然氣開采技術成熟,進入量產階段是美國溫室氣體減排壓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為降低能源外部依賴,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起對頁巖氣開采的大量投入終于在21世紀頭十年為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關鍵技術的突破使美國頁巖氣已具備商業化開采能力,產量急劇擴大。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達1 379億立方米,占其天然氣總產量比重由2006年的1%大幅上升到23%,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其頁巖氣產量為中國當年天然氣總產量的1.46倍。2011年,美國已由燃料進口國轉為燃料出口國,這在過去半個世紀從未有過。據預測,全球頁巖油儲量約11萬億~13萬億噸,而世界常規石油儲量僅為4 000多億噸。按目前需求測算,頁巖氣將保障美國百年以上的天然氣使用。到204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將占其天然氣總產量的40%以上。隨著頁巖氣產量快速增長,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下降。其中,2012年1月,天然氣井口價格、居民用價、商業用價、工業用價和發電用價分別比近期價格高位的2005年下降了68.2%、34.5%、25.2%、60.0%和66.2%①。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使美國能源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天然氣替代煤炭,導致發電用能成本下降、排放減少,而且價格下降后,美國貨車開始使用天然氣作燃料,陸路交通部門也將減少對汽油的依賴。

    雖然頁巖氣開采中的環境問題被一再質疑和詬病,但被稱為“能源領域新革命”的頁巖氣成功開采使得非傳統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異軍突起。美國頁巖氣產量擴大不僅有助于緩解其國內天然氣供求矛盾,而且還將削弱俄羅斯、伊朗等能源出口大國的國際影響力。據美國貝克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預測,俄羅斯占西歐天然氣市場的份額將由2009年的27%降至2040年的13%。目前,波蘭等歐洲國家正加緊頁巖氣開發利用,以重塑歐洲天然氣市場,加拿大、阿根廷、中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在積極開展頁巖氣勘探開發。正如《世界能源展望》(2011)指出,全球將進入“天然氣的黃金時代”。除了頁巖氣之外,加拿大的含油砂、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的特稠原油等新資源可提供13 000桶石油,從而增強了全球非傳統化石能源的樂觀預期②,而這些因素都將給世界能源格局帶來重大變局。同時,作為低排放能源,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增長將對溫室氣體減排前景產生深遠影響,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等國家的減排壓力,進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可以預見,頁巖氣開采將為美國左右中東、北非地緣政治添加重要砝碼,成為其主導全球氣候變化談判的有利條件。

    (三)新能源產業需求波動,貿易摩擦加劇

    根據英國BP公司的《世界能源統計回顧》,20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15.5%,為1990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其中風電保持強勁增長,增幅達22.7%,而OECD國家仍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生產國,占全球產量的77.5%[5](P38-39)。雖然可再生能源產量保持快速增長,但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卻出現波動。以美國為例,隨著天然氣價格不斷下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劣勢進一步凸顯。在日本、歐盟的技術優勢和中國制造優勢的兩面夾擊下,美國風能和太陽能產業的市場潛力被擠壓,投資收益下降。同時,經濟低迷導致能源需求不旺,政府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財力不足。這些因素使得私人資本對風能、太陽能產業的投資熱情減弱,金融危機后出現了一輪風能、太陽能投資低潮。2011年,美國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投資強勁反彈,第二季度投資額達105億美元,約占全球該領域投資的1/4。盡管投資回升,且投資者仍看好新能源的長期前景,但太陽能等新能源在美國的投資吸引力卻已不如先前。

    另從新能源設備國際貿易的情況來看,受歐債危機、美國天然氣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發達國家對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補貼減少,國際市場上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等產品的需求下滑,企業生產萎縮,導致價格競爭向新能源等產業蔓延,貿易摩擦開始滲透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能源領域的貿易摩擦中,首批主要受害者仍是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2011年11月,美國商務部對6家光伏企業起訴中國輸美光伏產品正式立案,這是美國首次對我國新能源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盡管2012年3月美國商務部初裁結果所征收的懲罰性稅率比預想得要低,但仍產生了嚴重的負面示范效應。緊接著,德國太陽能經濟聯合會準備在歐盟27個成員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訴訟,而美國也意欲對中國的風電產品實施貿易救濟措施。歐美等國采用這些貿易保護手段,不僅旨在遏制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進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分工中占據主動,而且在“雙反”調查過程中,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新能源企業股價頻繁波動,為國外金融資本向我國優質實體資產滲透帶來可乘之機。

篇9

金融危機“寒潮”襲來,我國鋼鐵行業也未能幸免,許多企業庫存加大,利潤下滑明顯。企業紛紛減產減員降薪,以圖自救;政府出臺各種刺激政策,并有可能給國有鋼企輸血。但這些舉措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何時能奏效?

金融危機“重擊”中國鋼鐵業

2008年10月5日,到武鋼考察防城港項目;12月12日,主席到鞍鋼考察;11月22日,到寶鋼考察;12月13日,到寶鋼考察。行業人士表示,高層領導頻頻赴鋼鐵企業考察,表明鋼鐵行業在目前形勢下得到了高度重視,也表明鋼鐵業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

據國信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鄭東介紹:“我國鋼鐵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需求下降,企業庫存壓力加大。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現在的銷售價格形成倒掛,鋼鐵企業普遍虧損,2008年三季度利潤大幅下降,四季度虧損估計已成定局。”

2008年8月以來,隨著鋼材價格的不斷下跌,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持續下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到10月份已出現全行業虧損。這是自1998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首次出現月度虧損,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面已達59%,鋼材銷售利潤率已降至-3.23%。

山東日照鋼鐵集團董事長杜雙華表示:“日照鋼鐵遭遇了建廠五年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從2008年8月至今,我們每個月虧損幾個億。這還僅僅只是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們將不可避免地陷入持續虧損的泥淖。現在的市場,已經看不到任何短期能夠好轉的跡象,最困難的時期就在這個冬天。”

為什么上半年還紅紅火火的中國鋼鐵業驟然降溫?下游需求低迷,是企業產品滯銷降價的根本原因。鋼鐵行業的下游如房地產業、建筑業、船舶制造業、汽車業以及家電業等都在減產,使得對鋼鐵的需求急劇下滑。企業普遍表示,“來自經銷商的訂單大幅降低”。

此外,出口形勢也變得嚴峻。鋼鐵企業普遍反映,第四季度出口訂單下降一半以上。知名鋼鐵專家徐向春表示:“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國外沒有訂單。”行業人士預測,2008年11、12月,我國鋼材出口量將進一步萎縮。國際需求的下降,使我國鋼鐵行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需求下降是一方面,讓我國鋼鐵業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有價格倒掛。前段時間,國際鐵礦石價格瘋長,許多中國企業都瘋狂吃貨,庫存了大量高價鐵礦石。據鋼鐵工業協會介紹,鋼鐵生產企業庫存的高價鐵礦有3000萬噸,碼頭上堆了9000萬噸,在供應商手里的長期訂單有1億噸還沒發貨,但價格已經跌去了30%~40%。比如鞍鋼,2008年第三季度,公司提取跌價準備金達8.8億元,約為三季度凈利潤的37%。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在2008年12月12日召開的新聞會上表示:“鋼材和鐵礦石的價格都在跳水,鋼鐵企業面臨雙重困難。高價原料消化要持續到2009年3月,而低價產品要馬上兌現,鋼鐵全行業出現虧損,形勢確實嚴峻。”

企業勒緊“褲帶”過冬

市場需求下降,產品大量積壓,鋼鐵價格大跌。對此,“企業只能極力消化高庫存,幾乎所有企業都選擇了減產”,鄭東表示。

據悉,2008年11月,有70多家國內大中型鋼企減產,月產量減少20%以上,最多的甚至減產50%。而中小型鋼企則紛紛停產甚至倒閉。

在減產的同時,許多鋼企也開始減員減薪,降低成本。日前,山東日照鋼鐵集團董事長杜雙華在《致廣大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形勢發展到今天,除減產減員之外,我已經別無選擇。”

寶鋼從11月開始降薪,高層帶頭,最低幅度10%。鞍鋼也從9月開始下調工資。武鋼的降薪力度更大,普通員工減15%,科級員工減20%,處級員工減25%,管理層減50%。

山西最大的民營鋼企海鑫鋼鐵集團裁員達2000人,裁員力度為30%。其他中小民營企業降薪裁員力度則更大。

同時,企業也在加強內部管理,緊縮各項開支。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鞍鋼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表示:要努力降低各種消耗和生產成本;積極走訪重點客戶,穩定合同量;根據產銷計劃和各項物資庫存情況,及時調整采購和庫存政策。

鄂鋼集團實行“以銷定產”,按照產品市場行情和盈利水平,調整生產結構,加快進貨節奏,減少批次數量,以降低采購成本。

長治鋼鐵廠生產處處長靳繼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正在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優化配料,大力發展高中端產品,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比例,進一步降低原料燃料和生產物流的成本。”

首鋼遷鋼公司也在企業內部大力號召降低成本,提倡人人點滴節約。

同時,已經開始的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在這個“冬天”加快了腳步,以求實現規模經營、產業升級,“抱團取暖”。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近日明確表示,“為促進鋼鐵工業由大變強,鼓勵大的鋼鐵企業兼并小鋼廠,在兼并方面要給予相關的政策。”

最近,由省內龍頭大鋼鐵企業牽頭,通過省內聯合運作模式掛牌成立了山東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北京、遼寧、江蘇、湖北、重慶、四川、內蒙古、山西等省市也在抓緊實現省內或跨地區的聯合重組,如寶鋼重組廣鋼、韶鋼成立了廣東鋼鐵集團。

政府“組合拳”提振鋼鐵業

在企業減產減員自救的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鋼鐵行業的支持。總理在寶鋼考察時表示:“鋼鐵行業關系諸多行業,是工業的晴雨表,要研究振興鋼鐵產業的政策。”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也稱,將編制并組織實施鋼鐵業振興規劃,保護和發展好支柱產業、骨干企業、重要產品和重要生產能力。

短時間內,政府即出臺了一系列利好鋼鐵業的政策,包括擴大基建投資、取消出口關稅,并可能實施收儲、注資等。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4萬億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并在2008年第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其中,鋼鐵業是重要受益者。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表示,鋼材行業可能從此次政策中獲益。最近鋼鐵業不景氣,需求持續下滑,政府對公共工程的投入可能會帶動鋼材、水泥、建材等的需求。

據中國鋼材價格網的消息,這一投資將使2009年鋼鐵消費量增速達5.6%,計劃完成的6000億元基建投資中,約需鋼材2000萬噸,而四川災區三年恢復重建所需的鋼材達3700萬噸。

行業人士表示,十項擴大內需措施可以為鋼鐵行業貢獻1.64億~2.08億噸的新增需求,加上2萬億元鐵路投資、1萬億元的災后重建等,預計2009年新增需求在0.88億噸左右,更大的需求釋放將在2010年。

在2008年先期安排的1000億元投資中,鐵路、民航、污水處理等項目約需410萬噸鋼材,算上帶動的其他社會投資,預計將產生1000萬噸的鋼材需求。

在龐大的鐵路投資中,軌道投入將占總投入的7%~10%,這對于生產鋼軌的鞍鋼、包鋼、攀鋼和武鋼是大利好。目前,這些企業正在加大生產力度以享用這個“大蛋糕”。

在擴大內需,投入巨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政府在出口上的政策也有利于鋼企的發展。2008年1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將從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67個稅號鋼材出口關稅,以降低鋼鐵出口成本。

2008年11月26日,央行宣布降息1.08個百分點,這是十年來最大的單次利率調整幅度,并同時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對鋼鐵業以及對下游需求都是利好消息,企業負債率相對較高,降息將直接減少他們的財務費用。同時,對鋼鐵業下游的汽車、機械、房地產等行業恢復發展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并可能帶來相應需求的增加。

除了擴大需求,政府還可能收儲一些鋼鐵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正在制定這方面收儲的具體數量和辦法。”

篇10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得從我國近幾年來稅收超常增長速度談起。“九五”時期,我國稅收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每年增長額都在千億元以上,1999年稅收總收入突破萬億元,2000年超收2000多億,2001年又增收25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8%。這種增長速度令不少人感到不安,照此速度增長,稅收收入實現“翻兩番”的目標,時間不用太長,但是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稅收超常增長。我國稅收高速度增長,并非完全依賴于稅率的提高和稅種的新設。在整個超收收入中,政策性、一次性收入和稅收流失回籠收入所占比例較大(2000年車輛購置稅增加266億元,減持國有股收入122億元,利息稅40億元),同時,有一部分收入是經濟內生增長帶來的稅收自然增收。另一方面,我國94稅制改革之后,稅收制度一直平穩運行,未能進行較大的變動和調整,只是根據經濟環境狀況靈活作了些停、開征稅種的工作。(如固定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停征,車輛購置稅、利息所得稅的開征)。因此,從上述稅收增長收入的結構和94稅改后我國稅制的平衡運行狀態可以推出,稅收增長并未是真正在法律基礎上增加納稅人的負擔,其增長在很大程度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即稅務工作者的勤勉工作、征管方式的改變和納稅人納稅意識的逐步提高。

再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我國稅收收入結構。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1994年所得稅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16.3%,2001年上升至23.9%;與之相對應,流轉稅1994為79.5%,2001年下降為69.3%,這組統計數據雖然表明所得稅在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但從總體上看流轉稅占絕對優勢的基本稅制結構沒有根本性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確立了流轉稅和所得稅雙主體稅的復合稅制結構,以增值稅和營業稅為主體的流轉稅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征管水平的逐步提高,這種絕對地位有所改變但我國的稅制結構仍然是屬于流轉稅為主、所得稅為輔的典型發展中國家稅制結構。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推行減稅政策,至少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稅收收入的降低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減少,這不僅存在經濟風險還蘊含著相應的政治風險。顯然,減稅存在著較大的阻力,雖然廣大投資家期望政府能夠削減部分稅收,但事實上,投資需求的增長在目前看來取決于投資者情緒、經濟景氣指數和市場進入門檻的高低三大因素,減稅直正與投資需求的增長關聯程度不高;二是通過減稅來擴大內需,在我國缺乏實踐環境,西方國家通過低稅政策可以鼓勵勤奮工作、提高稅后收益水平產出規模和企業自身的積累率,進而達到帶動經濟增長的目標,但在我國處于轉軌時期推行減稅政策,“儲蓄—投資—產出”循環流勢必會受到險礙,并不一定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多大的刺激(這從我國降息與儲蓄存款的增長關系可以得到進一步證實)。三是事實上,我國一直以來對企業都實行了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只是未能冠以“減稅”二字,而是以“稅式支出”的方式存在。從1994年以來,特別是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后,政府已經在很多領域相機實行了力度很大的稅收激勵政策。例如,暫停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征收;允許企業用于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額的40%抵免企業所得稅;對高科技企業、集成電路企業實行特殊的廣告業務費用扣除法;并與此同時,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出,在支持農業、環保、基礎設施等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綜合上述分析,答案我們不言自明,稅收的超常增長實在不能成為減稅的理由。

二、從當前政府的事權看減稅

目前,我國已是WTO的正式成員,應該按照國際慣例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到全球經濟之中去。我國稅收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幫助企業在資源配置全球化的過程中,在整個世界經濟做大做強的過程中間切到其應有的份額,簡而言之,其主要功能是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政府可以通過稅式支出和直接的財政支出兩種方式來達到目的,但無論是那一種都需要政府財權的支持。

坦誠地講,我國經濟仍處于低水平的增長階段,通貨緊縮壓力較大,還需要通過積極財政來帶動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當今,政府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花大力氣解決:(1)繼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發揮乘數效應;(2)西部大開發的直接資金注入(或轉入政策性銀行);(3)社會保障投入和下崗人員再就業;(4)落實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政策;(5)增加教育、科學、環境、農業投入;(6)農村費改稅后面臨的巨大財政支出缺口。以上六項項目,項項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強大的財力來推進改革,絲毫馬虎不得。所以,從經濟運行環境來看減稅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從經濟運行環境看減稅

無論是“減”還是“不減”,改革的推進是置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之下。1992年,我國開始了市場經濟的歷程,2001年又加入了WTO,可以說,我國的市場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發展階段,正逐步由不成熟、不規范走向成熟和規范,在這種體制轉軌過程中,很多問題會由于諸如傳統和國情的原因而使問題復雜化。因此,當經濟結構改變、企業轉制推進、投資需求不足、通貨緊縮伴生、“三農”問題凸現等關鍵問題交融構成我國宏觀經濟大背景的時候,減稅是很難的選擇。1994稅制改革的起因是為了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而進行的改革,而筆者認為,在當前的經濟運行環境下,減稅和不減稅不是稅制改革的要害,改革應著眼于運用稅收杠桿增進國家、企業效率,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著眼于整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公平稅負;著眼于全社會福利水平提高。

四、從稅負看減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