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帶來的困難與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8: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雙減政策帶來的困難與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雙減政策帶來的困難與建議

篇1

關鍵詞:轉產轉業 漁民 政策建議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在陸地資源被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今天,資源、環境、人口之間矛盾逐步激化,而海洋以其豐富的資源和開發潛力向我們展示了廣闊的前景,成為我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地。但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的近海捕撈強度不斷增加,海洋資源不斷衰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穩定,尤其是中日、中韓和中越北部灣協定的相繼實施,使本來就十分嚴峻的局面雪上加霜。

為此,我國政府從維護海洋資源的可持續角度出發,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漁業管理經驗與政策,我國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于2001年開始實行沿海捕撈漁民的轉產轉業政策,至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沿海漁民轉產轉業的政策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漁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自1990年以來,水產品總產量已連續10多年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漁業大國,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造船和捕魚技術的不斷成熟,捕撈強度的加大使得海洋資源枯竭。現在一艘普通的鋼質漁輪的生產水平相當于三艘中小型帆船,而勞動力的使用數量卻比帆船節約了30%。

進入20世紀以后,工業化不斷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如火如荼,大量沿海灘涂被占用,港口建設,海上漏油事件的頻發,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大量排放對魚類的生活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魚類的繁殖能力下降,加劇了漁業資源的衰退。

特別是隨著《中日漁業協定》、《中韓漁業協定》和《中越北部灣漁業協定》的簽署和相繼生效,我國傳統的漁場面積被壓縮,大批漁船被迫撤出,據統計,中日、中韓漁業協定生效,我國東部各省(市)約有2.5萬艘漁船從日韓的對馬、濟州、大小黑山島等傳統作業漁場撤出,據浙江省統計,僅中韓漁業協定就有超過一萬余艘漁船轉產,約3萬捕撈勞動力下崗待業,波及近10萬漁民的生活問題。

鑒于此,從2002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扶持漁民轉產轉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報廢漁船補助,轉產轉業項目補助,轉產轉業漁民技能培訓補貼等。

2.政策實施的困難

政策對于社會經濟的作用具有統領的作用,所以對于漁業雙轉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發展漁業經濟。盡管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努力對漁民實行轉產轉業,希望漁民提高收入、漁業走出困難, 然而實際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 而且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如漁民轉產后返流捕撈現象普遍;又如漁民退出捕撈而非漁勞力進入捕撈有逐年增加之勢, 削弱雙轉成果;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海洋開發的推進,臨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大量海域被征用、填沒等, 對傳統的沿岸漁業生產造成極大沖擊, 漁民失業或潛在失業增加, 漁民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凸顯。[1]通過實地考察與分析,我們發現影響雙轉政策實施的因素主要有:

2.1雙轉政策涉及的漁民規模大且素質不高

雖然隨著捕撈強度和漁業資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讓大部分漁船和漁民從捕撈大軍中退出是歷史潮流,但是我國的轉產轉業政策是由于中日、中韓協定而被迫集體退出捕撈業的,我們把這種稱為突發性轉產,而發達國家是在市場機制下,受利益的驅動而進行的常規性轉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漁民轉產問題來得比較突然,突如其來的協定使我們措手不及,大量待轉漁民使得我們不得不盡快制定政策,也使得雙轉工作一時難以開展。

從2002年起,我國對沿海漁民實行轉產轉業政策,力爭5年內減船3萬艘,約30萬漁民實現轉產轉業,其規模之大,人數之多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此外,漁民相對來說,接受的教育比較少,文化素質不高,缺乏轉業的職業技術,造成就業困難,漁區漁民的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滯后等等也給雙轉工作帶來許多困難。

2.2漁民轉產轉業的沉淀成本過高,政府扶持資金少

經濟學知識告訴我們所謂沉淀成本是指即使廠商不再進行生產也不能收回的成本。[2]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假定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是沉淀成本。那么對于一個人是否要進入或退出某種行業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當沉淀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時,他就可以持續生產;另一種是當沉淀成本小于平均可變成本時,他就會選擇退出這一行業。

實際上確切的說當廠商的收益在平均可變成本與平均成本之間時,即使會出現一些損失,他也會繼續生產,因為如果停止生產,他就蒙受更大的損失。

對于漁民來說,漁船是漁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就是投入生產的固定成本,根據政治經濟學知識我們得知固定成本是通過工人的勞動一部分一部分的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再通過出售從而得到彌補,也就是回收成本,它不能一次性收回。對于漁船這樣的高價值產品更是這樣,動輒幾十、上百萬,回收周期更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另外,漁船的專用性很強,幾乎不能用作別的用途,因此,它的二手市場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所以,淘汰舊漁船和轉產轉業對漁民來說成本比較高,難以承受。漁船越大,投資成本就越高。擁有大漁船的漁民一般靠借款,加上利息成本,退出捕撈業經濟損失很大,雖然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給一定補助,但是政府的資金補助對于已經債臺高筑的漁民仍是杯水車薪。

2.3政策宣傳不到位,完善政策實施的手段

任何一項政策要想達到良好的政策實施效果,除了科學的制定政策目標,進行可行性的政策分析,監督政策實施的過程外,還要有良好的政策宣傳手段。漁例如一些基層的工作人員對工作并不負責,僅僅下發給各漁村干部,也不深入漁民做思想工作,使得政策流于形式,漁民們也只知道有此政策,對其內容卻知之甚少,甚至曲解政策,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對此,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加以說明,希望能提高政策的實施效果:

①宣傳教育

沿海漁民轉產轉業政策是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漁業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先進的媒體傳播技術加強對漁民的宣傳教育,使他們深刻認識到現在的形式。理解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取得他們對政策的擁護;

②強制手段

執法機關作為國家的強制機關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尤其是在利益的誘惑下要分清是非,對于一些年老失修的漁船和無證船舶要堅決的查處,依法辦理,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思想素質,杜絕尋租行為,認真履行國家的相關政策方針;

③利益誘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起來的今天,雙轉政策的實施除了國家要進行干預與指導外,更要利用好市場的調節作用。國家在促進漁民轉產轉業的時候要配置以其他的輔助措施,引導漁民自己退出海洋捕撈業,例如建立漁民的社會保障體制,加強就業指導,對轉產轉業的漁民給以生活部貼等等;同時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建立良好的政策實施環境,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競爭,優勝劣汰,使漁民自主擇業,自己選擇退出方式,從而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4雙轉政策的補助對象不明確

國家實施漁民轉產轉業政策的對象是漁民,所以對于漁民這個概念我們必須首先明確。雖然任何公民,商業機構以及外國人和公司都可以在我國從事漁業捕撈,但我國的漁民轉產轉業政策的對象應該是傳統意義上漁民。

根據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所謂的專業漁民是世代生活在漁村且一直以捕魚為生的才是漁民,至于原“非專業漁民”的人員成為漁民家庭的成員(入贅女婿等)而下海捕魚的,這些可以由當地漁民協會視具體情況, 制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漁民入會條件來確定。[3]另外,對于“船老大”和“漁工”也要區別對待,都要顧及,例如在漁船報廢項目上,根據農業部和財政部的文件規定,漁船報廢專項補助的對象是漁船的所有人,即該船的股東,而沒有考慮在漁船上的雇工,可見,現行的漁船報廢補助政策僅僅注重漁船的產權,卻忽視了漁民的漁業權。[4]

3.完善我國漁民轉產轉業的政策建議

任何一項政策從它的提出、實施到產出,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要正視其中的不足之處,隨著時間的發展來不斷修改、完善它。

3.1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科學的總體規劃和實施辦法

漁民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和農民還不一樣,農民還有土地可耕種,而漁民只能依靠海洋生活,沒有任何的生活保障,更何況在漁業資源日漸衰竭的今天,漁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我們必須從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視。同時,在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要根據沿海各地的具體情況的不同,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忽視現實的因素,做到分類指導,合理布局,做到減船、轉產轉業、保護恢復資源并重。

3.2加大對轉產轉業漁民的政策扶持力度

①要落實轉產轉業的各項補助資金,例如對漁船的報廢拆解的補助,對漁業稅費減免的資金

②加強對漁民培訓補助政策。通過農業部漁民轉產轉業培訓專項資金及地方培訓補助政策的實施,幫助受訓漁民掌握一技之長和提高就業能力

③實行漁民稅費減免政策。在沿海各地取締違規涉魚收費,在辦證、納稅方便,給予優惠和減免;四是對從事海水養殖的漁民給予技術指導和支持。

3.3積極發展旅游業和休閑漁業

現代漁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面對海洋資源的衰竭,必須調整漁業發展經濟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培植龍頭企業,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海產品,同時加大濱海資源的開發,促進漁民的增收、轉型,從傳統的以打漁為生的漁民變成真正的“上班族”,這樣才能更好的吸納更多的轉業漁民,促進可持續發展。

3.4完善法律制度,創造良好的政策實施環境

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漁業船舶報廢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堅決依法辦案,處理“三無”和“三證不齊”漁船,同時針對我國漁業資源的特點,進行漁業權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建立一項符合我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權制度。

3.5落實漁業權保障漁民權益,建立漁民養老保險制度

目前我國在城市已經有了醫療、養老、就業等保險制度,農村也已經開始著手建立養老保險制度,而漁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工作,漁民,特別是老年漁民,病殘漁民等弱勢群體還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漁民養老保險制度已成為廣大漁民最迫切的要求。只有漁民的醫療衛生、就業、養老等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漁民轉產轉業政策才會得到根本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劉舜斌.制度、國情、政策與漁業問題[J].海洋漁業.

[2][美]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 卡爾·E·沃爾什.經濟學(上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M].1996:161

[3]劉舜斌.漁業權研究II[J].中國漁業經濟,2009,1(27).

[4]韓立民.漁業經濟前沿問題探索.海洋出版社[M].2007:143.

篇2

【關鍵詞】碳稅碳交易中國碳減排

【中圖分類號】F124

一、碳稅與碳交易的涵義及現狀

碳稅是指在能源排放中按每一單位碳含量比例所征收的稅。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的背景下,對于傳統的能源以碳的不同含量來分別征稅,以期達到延緩全球變暖速度的效果。碳稅機制下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則是碳排放的邊際成本與碳稅相等。從全球看來,美國、日本以及北歐各國等碳制度研究較早的國家都已陸續建立了旨在減少碳排放量的稅收制度,并且在一些碳稅制度較為完善的發達國家,其碳減排已經取得了相當成效。

在我國,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于2010年首次就碳稅問題作出專題報告,報告指出現階段的中國應該首先推出生產型而非消費型的碳稅模式,即應先向排放碳的企業征收暫不針對個人。該專題報告不僅提出了我國碳稅制度實施的基本框架,也包含了如何實現碳稅征收的路線圖以及相關配套措施方面的建議。

碳交易是針對全球碳排放總量而采取的市場機制措施。1997年,《京都議定書》上決定將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可交易商品,先嚴格限定全球碳排放總額,企業可以在碳市場中交易許可證,許可證額度內允許排放溫室氣體。從而形成了排放權的交易,目的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探尋減排新路徑。《議定書》同時規定了三種靈活履行機制,分別是:發達國家適用的“聯合履行”(JI)、適用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清潔發展機制”(CDM)、以及“排放限額交易”(ET)。

我國碳交易方面,實際參與的只有碳交易體系中的清潔發展機制。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首次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其中,深圳市于2013年6月18日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中國碳交易的實施拉開了序幕。

二、碳稅與碳交易的比較分析

(一)減排成本比較

1.碳稅:實施成本低,社會成本高

相比于碳交易機制來說,碳稅的實施成本較低。碳稅以各國現有的稅收法律為基礎,其實施方式即為增加一個稅種。各國現有的稅收制度非常完備,并且已經存在燃油稅、資源稅等各類針對能源的稅目,碳稅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征,不必重新設計一種新的制度體系以及配備相關的機構設施。這不僅降低了碳稅實施的成本,而且可以隨時征收,減少為構建新體系花費的時間。同時,碳稅計量較碳交易簡單,征收環節非常集中,可操作性強。

但是就社會成本而言,征收碳稅有著諸多弊端,例如增加產品成本、通貨膨脹率提升;降低居民生活水平等。同時,很多人認為一旦征收碳稅,生產企業會將其稅負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起不到以高稅率遏制碳排放的作用。因此,碳稅的推行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不僅影響國家經濟命脈的能源部門反對征收碳稅,消費產品的個人為避免稅負的轉移也不支持實行碳稅。所以,碳稅的征收不僅要考慮其實施有效程度,也要考慮社會成本,研究其會不會對健康的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2.碳交易:社會成本低,實施成本高

由于溫室效應是均勻分布在全球的負外部性,所以無論碳減排發生在哪里,其收益都完全一致。但是,鑒于各國經濟發達程度不同,各地的減排成本卻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碳交易核定的總排放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利用地域成本差異,使碳減排成本最小化,這無疑做到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兼顧。《京都議定書》中設計的三種靈活履行機制確保了在各類不同的情況下,其減排都以最低的成本發生。從微觀層面來看,碳額度的交易比較靈活,在核定碳排放額度預計不夠的情況下,企業既能選擇從自身方面提升創新水平,也能選擇到法定的碳交易市場購買需要的額度,多途徑的實現碳減排的目標。

但是,構架碳交易體系成本卻很高。創建一個完善的新型市場機制對于碳交易體系的順利運行必不可少。首先,使碳排放權變成可交易商品的量化工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世界各國碳排放的具體數據,為了保證真實性,也具有監測成本。第二,為了使碳排放權成為稀缺資源,強制保障措施必不可少,需要設立監管機構,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產生保障成本。第三,碳市場運作后,為了監測不斷波動的碳價格也給交易雙方帶來額外的成本。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實際上實施碳交易的成本要遠高于理論成果,這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二)減排效果比較

1.碳稅:減排效果不確定性高

理論上,碳稅的高低與實際碳減排效果呈現正相關關系,稅率越高,減排效果越出色,但就目前而言,兩者間沒有確定的數量關系,量化困難。也就是說,碳稅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無法確切的將碳排放降到警戒線以下。同時,隨著碳稅的不斷增加,其碳減排效果存在邊際遞減效應,然而其減排成本卻有邊際遞增的效應,到達一定程度之后,碳稅的征收可能會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企業很可能將額外的碳稅稅負轉移給消費者,這使減排效果不可控性大大增加。

縱觀碳稅制度的實施國家,只有北歐國家由于經濟發達,法律完善而使其得以有效實施,剩余國家效果均不佳。所以學界有觀點認為,僅僅依賴單一的碳稅來實現我國核定的碳減排目標可操作性低,同時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2.碳交易:減排效果不確定性低

碳交易措施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減排效果有保障,并且可以事先預計與量化。碳交易設置全球總排放目標后,根據一系列因素將其分配至各國,國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減排額,將其分配到地區,行業甚至微觀企業。通過利益的合理分配,碳排放份額不斷進行流轉,最終以市場來實現全球減排的目標。同時,輔以完善的監督機制有效管制各級排放主體的遵約狀況,保證減排的實施。

《議定書》參與國家承諾于2008~2012年間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減5.2%,這就為這些國家碳排放量設定了一個上限。根據世界銀行研究數據,在2005~2007年期間,碳交易體系使總的碳排放量降低了2%~5%,平均每年減少4 000萬噸~1億噸排放。同時,碳交易制度中的CDM和JI機制幫助了許多不發達參與國進行低碳工程的建設。碳交易措施的減排量是確定的,這對延緩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

(三)未來前景比較

1.碳稅:靈活多變,但前景不足

對比碳交易制度,碳稅制度更加靈活多變。碳稅作為稅種的一部分,其核心控制權在各國政府稅務部門手中,稅務部門可根據對宏觀經濟的把握,隨之調整征稅范圍、稅率水平等。這樣可以使碳稅跟著經濟走,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最大化提升其減排效果。

然而,額外開征碳稅對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較大。碳稅的較早征收國荷蘭,經濟一度受到較大的沖擊。研究表明,若是在我國征收20元每噸的碳稅,會使我國GDP減少0.015%,就業減少0.008%,出口減少0.548%,而碳減排僅僅為2%左右,若是繼續提升標準,追求減排量的達標,碳稅會使普通能源的價格提高,企業可能會將額外稅負以價格形式轉移到消費者中,使人民利益受損,這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有著很不利的影響,因此,碳稅并不是一個可以作為長期國策的制度。

2.碳交易:體系僵化,但前景廣闊

碳交易的體系設計比較僵化。首先,減排基準量的確定不準確。由于各國經濟差異很大,其碳排放量也必然不同。根據減排基年判斷的減排基準量會有較大誤差,這可能導致某些國家配額過少,而另外一些國家配額溢出,從而出現浪費資源的情況。其次,制度的適應性與靈活性較差。與碳稅類似,最佳配額的確定與經濟發展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受到視野的限制,未來狀況具有不可預見性,這使得政府僵硬的配額計劃趕不上經濟形勢變化,產生過少的分配導致高昂的成本,過多的分配導致浪費的情況,經濟效率的實現非常困難。

但是,目前碳交易市場的構建正在持續加速。對于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構建成為當前全球能源規劃中的重要部分。據統計,全球碳交易額2007年為630億美元,2008年1 263.5億美元,2009年1 140億美元,2010年達到1 200億美元。據世界銀行預測,截止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額將提升到3.5萬億美元,漲幅驚人。隨著交易額的迅速攀升,交易額最大的石油能源的市場地位很可能將被碳交易市場所取代,其前景十分廣闊。

三、相對減排目標下二者的兼容性分析

碳減排的目標被分為絕對與相對兩種。絕對減排目標,就是針對總量進行絕對的碳排放削減,同時嚴格監督以達到預期的減排效果。而相對減排目標則較為溫和,以碳減排與產出值等衡量因素構造相對比例,不以重大經濟損失為代價而達到相對減排效果。碳稅與碳交易在這兩種不同目標之下其效果也大不相同。相比于絕對減排目標,相對減排目標更加靈活具有彈性。但相對減排目標并不嚴格遵照減排總量,所以其減排效果具有相當的局限性。然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面對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雙重壓力,必須在其中尋找平衡點,所以中國選擇相對減排目標更符合現實需要。

相對減排目標的碳交易中,由于不是對總量進行絕對的碳排放削減,所以其減排目標有著動態性,不會出現超出限定排放的情形。同時,科技水平的上升會產生更多減排技術以促進減排。企業在碳稅制度下節約的排放額度,并不一定能有很廣闊的市場。另外,除了碳交易制度的影響,碳稅制度也能制約控制企業的碳排放。此時,碳稅和碳交易具有兼容性,雖然在相對減排目標下其兼容性并不是很強,但在完成低碳減排目標上具有較大的兼容并蓄作用,減排效果較好,這對于保持健康經濟下的碳減排有著積極影響。

結合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碳減排的實際經驗觀察后可以發現,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碳稅和碳交易的具有各自的適用優勢。大中型排放主體由于其監督、交易等不同方面的成本均較大,從經濟效率考慮,推行碳交易比較合適。而小型微型的排放主體,由于其實施和監督成本較低,更適用于碳稅制度。從經驗中可以得出,當單個政策無法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時,使用多層次的政策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所以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在碳減排問題上,應將碳稅和碳交易在時間的跨度上結合使用。

四、我國減排之路的建議

中國在國際上公開承諾大力推行碳減排,以2020年為目標年,我國單位GDP碳排放將會降至2005基準年的40%-45%。作為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面臨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任務,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的減排之路、實現社會經濟低碳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認為短期內采用碳稅措施,將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完善作為一個長期規劃,是碳減排措施在中國實施的最佳選擇。

(一)短期采用碳稅措施

短期可以實行碳稅制度。減少碳排放有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兩種措施,分別對應碳稅和碳交易。而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國政府具有最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可以在短期內運用行政力量鋪設好碳稅制度,以便于在2020年之前完成減排承諾。在短期內,碳稅的征收并不需要額外的資金支持,只需在我國原有稅收體系中進行針對性調整即可運行。但在長期內,由于目前中國稅負已經很高,稅收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長期征收碳稅加重企業和居民的負擔,不具有可行性。同時,北歐、美國等發達國家十幾年征收碳稅的經驗和教訓可以為我國碳稅制度的建設提供借鑒,例如確定碳稅的征收范圍,具有經濟效率的稅率設置,以及怎樣避免其對健康經濟發展的沖擊等。

在征收碳稅時,為了兼顧經濟增長的平穩發展,可采用稅收中性原則,即在征收碳稅的同時,減少其它稅收的稅率,最終保持稅額不變。或者將多出的稅收全部以政府支出形式補貼或者投資,保持政府儲蓄不變,采用這種形式,補貼的對象應該針對高碳行業、主動減排行業、居民。

(二)轉型期采用雙策并舉模式

有學者研究顯示,采用單一的碳稅制度可以于2020年使我國碳排放較基準年下降30.85%,明顯與我國承諾的40%~45%的減排目標有差距,需要采取進一步的減排措施。但是,不管是單一的碳稅制度還是單一的碳交易制度均無法讓我國取得合規滿意的效果。

通過上述的對比分析與兼容性分析,無疑結合實際國情,將碳稅和碳交易在時間的跨度上結合使用是一個較優的選擇。鑒于短期和長期所采取的政策差異很大,所以在二者交接的過渡時期內,可以采取改進的雙策并舉模式。這樣既可以在前期發揮碳稅靈活多變的優點,為碳減排的建設積累經驗,又可以為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提供資金與實踐,同時也可以接軌國際碳減排步伐,有助于建立我國碳減排大國的積極形象,此外也不損害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長期實行碳交易制度

中國作為聯合國CDM項目的最大實施方,卻只有CERs的一級市場,國際買家可以在中國市場上買入CERs在國際市場進行套利,這只會加大中國經濟與其它國家的差距,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在長期積極參與碳交易體系。

我國可以率先在高碳排放量的壟斷行業中試行碳交易制度,這有助于緩解經濟沖擊。由于我國中小企業吸收了90%以上的就業人數,所以在大型壟斷企業中試行碳交易制度對整體就業的影響相對較低。而大型企業雖然也受到一些影響,但其巨大的體量決定其對損失的容忍度較高,不會對企業的生存造成重大打擊。同時,壟斷企業資金豐富,人才眾多,能為國家碳減排目標提供強大的創新能力。碳交易制度給予企業較大的靈活度,相比于會造成經濟效率損失的碳稅,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碳交易制度無疑將經濟損失最小化。最后,我國不僅需要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場,而且要大力推動其國際化,爭取利益最大化。目前發達國家碳交易制度相對完善,我們需要緊跟世界能源革命,把握先機。根據《京都協議書》,發展中國家在目前的碳減排情況上具有相對優勢,這有助于我國抓住機會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碳交易體系。殊途同歸,無論是碳稅還是碳交易,其目標都是保證世界碳減排的實施,可以綜合采用兩種手段,達到維護全球氣候的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許光.碳稅與碳交易在中國環境規制中的比較及運用[J].北方經濟,2011,(06): 3-4.

[2]朱蘇榮.碳稅與碳交易的國際經驗和比較分析[J].金融發展評論,2012,(12) : 71-75.

[3]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呂.碳減排政策:碳稅、碳交易還是二者兼之?[J].管理科學學報,2013,16(9) : 9-17.

[4]鄭爽,竇勇.利用經濟手段應對氣候變化:碳稅與碳交易對比分析[J].中國能源,2013,35(10) : 11-15.

篇3

最近一段時間,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截至7月底,希臘已進行了兩次大選,但緊縮措施依然沒有推進,改革進程處于停頓狀態,遠遠沒有達到歐盟救助協議中規定的要求。由于該國債務狀況嚴重惡化,歐盟要求的許多措施都沒有落實或者根本不可能推行,因此希臘要求把達標年限推遲兩年,并且還要求額外再給予幾百億歐元的救助。而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面臨兩難境地,是繼續逼迫希臘執行救助協議,采取緊縮與改革措施,還是讓希臘“放任自流”,允許其破產和退出歐元區,這將取決于由歐盟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的“三駕馬車”代表團,在8月份發表的對希臘履行救助協議情況的最新評估并做出決定。

情況更嚴峻的是,目前“歐豬五國”中,債務規模遠大于希臘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國,持續讓歐債風暴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意大利將進入還債高峰期,高達1800億歐元的債務即將陸續到期,屆時即使希臘危機已暫時落幕,若在外部熱錢狙擊放空和內部經濟增長乏力的夾擊下,意大利將成為下一波歐債危機的導火線。

此外,西班牙經濟目前困難重重,下行風險極大,不久前宣布可能尋求至少3000億歐元的國際救助,且這一金額還不包括此前獲批的1000億歐元銀行維穩資金;英國經濟陷入三年來最大幅萎縮;作為歐元區經濟增長火車頭的德國,7月企業景氣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表現弱于預期,連續兩次被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警告:先是3A評級展望被調為負面,緊接著,德國17家銀行的信用評級展望也被調為負面,降級風險越來越大。

近日穆迪又宣布,把歐元區擁有3A評級的德國、荷蘭和盧森堡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降為負面,并將歐元區臨時性救助機制“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在這些利空消息的沖擊下,歐洲金融市場持續遭受沖擊,歐元對美元連續下跌,匯率跌到了兩年來的新低。

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

遠在歐洲的希臘,去年國內生產總額(GDP)為2150億歐元,大約相當于臺灣GDP的60%。但這個以內需、觀光為主的國家,卻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原因是它牽動的國際貿易危機。

事實上,在國際貿易中,希臘只能算小角色。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全球貿易排名,希臘甚至進不了前30名;服務貿易的輸出也位居全球第27位,比臺灣還少。但是,希臘所屬的歐盟27國,包含德、法、英,卻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約占全球貿易總量的35%。因此,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問題不僅讓整個歐洲不景氣,而且直接和間接影響到整個全球經濟。

雖然歐盟僅占臺灣直接出口量的約9%,但歐盟占中國大陸出口量的19%,占美國出口量的18%。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歐洲不景氣,消費力衰退,對中國大陸以及臺灣的影響不言而喻。

據世界貿易組織預估,今年全球貿易量增長率僅3.7%,比過去20年平均的5.4%還要低,讓以外銷為主的臺灣經濟好不起來。尤其是海關公布的今年前5個月貿易統計,臺灣出口金額已衰退5%;其中,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衰退都超過10%,顯示歐盟市場的衰退已造成全球連鎖反應。

而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衰退,主要原因則是中國大陸對歐美的出口下滑。大陸上半年GDP同比增長僅7.8%,實現全年保八的目標有一定困難。匯豐銀行發表的中國大陸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7個月萎縮,不僅導致金融市場受到影響,也引發實體經濟增長放緩。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且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國人民銀行已于6月7日和7月6日兩次降息,同時擴大貸款利率下浮空間。此外,大陸還開始實施一些新的刺激消費政策,例如家電下鄉、舊車換新車、放松信貸、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重點建設項目等,目的就是要提振經濟。不過,不太可能會像2008年金融海嘯后,推出4萬億人民幣的大規模振興經濟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25日報告,稱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導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如果不出臺經濟政策應對措施,很可能會降低到4%,并給全球經濟帶來深刻負面影響。報告認為,自爆發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大陸一直扮演著世界經濟發動機的角色。目前歐債危機已嚴重影響中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對其經濟穩定增長形成了威脅,是其面臨的最大外部風險。該機構同時認為,中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實施應對措施的政策空間巨大。預計今明兩年中國大陸的增速分別為8%和8.5%,在經歷過去數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正在向“軟著陸”邁進。

對臺灣經濟的負面影響

臺灣屬于“淺碟經濟”,很容易受全球大環境影響。攤開臺灣上半年經濟表現,第一季增長率僅0.39%,第二季也只有0.77%,幾近零增長。7月份,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第六度下調今年島內經濟增長率預估值至3.03%,比去年8月第一次預測的4.58%減少1.55個百分點。其他各研究機構也紛紛調降預測值,如國泰臺大產學合作團隊甚至出現“破3”的預估,一舉將經濟增長率下調至2.45%。

歐債危機對臺灣的沖擊分直接和間接兩部分。在直接影響方面,雖然歐洲不是臺灣主要出口市場,但臺灣幾家科技業大廠勢必面臨歐洲市場消費大幅萎縮,考驗時間更可能長達5年以上。此外,臺灣金融業也有部分機構持有歐洲相關債券,盡管金額不高。

比較嚴重的是歐債危機形成的間接影響。由于美國復蘇的腳步仍十分緩慢,中國大陸經濟也在降溫,歐債危機一旦擴大,將使美國、中國大陸的景氣和投資信心雪上加霜,等于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同時遭殃。而臺灣經濟增長由出口拉動,中國大陸和美國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場。

臺灣上半年景氣如此慘淡,主要是受到出口貿易衰退和國際形勢不明朗的影響。自金融海嘯復蘇以來,出口總值再度呈現負增長,達到5%;其中對大陸、美、歐、日本等主要市場出口全面衰退,特別是占臺灣總出口量40%的對大陸出口,1到5月衰退了10.2%,出口金額僅為471.9億美元;對美出口衰退了9.7%,出口金額僅為132.5億美元;對歐盟27國的貿易額也衰退了53%,唯獨對東盟六國(泰、新、馬、印、越、菲)的出口有6.2%的增長,出口金額為224.8億美元,成為臺灣第二大出口市場,將美國甩在后面。照目前狀況分析,下半年臺灣不論出口狀況、內需景氣都會比上半年更糟。

臺灣對外投資也正在轉向。根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臺商對外投資金額1至4月呈現15%的大幅衰退,但對東盟六國投資金額卻暴增174%。相對于對美投資72%、中國大陸22%的衰退,很清楚看到這股趨勢轉變。臺灣擴大對東盟投資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金融業及保險業。

由于出口銳減,間接影響了島內投資,加上油電雙漲,讓民眾消費趨于保守,民間消費增長率預測也從原本的3.18%下調至2.03%。

臺灣太平洋崇光百貨營業總經理李光榮表示:這波衰退感覺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還嚴重,目前島內民眾覺得苦日子要來了,從去年開始,消費信心減弱,進百貨公司購物的人少了8%,上班族減少了買東西的次數,成交金額也隨之變少。

在制造業方面,臺灣“經建會”公布的景氣對策訊號已連續7個月亮起藍燈。不過,預測未來景氣變動的“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持續向上,為下半年帶來一線曙光。

根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以今年前5個月制造業類別來分析,除了飲料、石油、橡膠、家具產業、其他運輸工具仍保持增長之外,其他所有產業均呈現衰退;其中,衰退最嚴重的是電子零組件與紡織產業。

由于中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今年第一季度,大陸經濟景氣增長趨緩,連帶造成機械設備、化學相關產業的出口衰退。

長期扮演臺灣出口動能的電子產業,上半年也正面臨青黃不接的換代尷尬期;再加上手機大廠宏達電子的歐洲出口市場出現衰退與美國海關卡關,造成臺灣整體電子業出口下滑。

所幸,下半年有Windows 8、平板電腦、超薄筆記本電腦新產品上市等利好消息,可能帶動臺灣電子產業外銷訂單逐步加溫。據元大投資顧問公司預估,臺灣筆記本電腦廠商出貨量年增率將由負轉正,全年出貨量年增率為5%,并將帶動觸控面板、云計算與網絡通訊產業產值增長。

就業市場受到沖擊有限

雖然臺灣經濟形勢不好,但就業市場受到的沖擊有限。根據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集團(Manpower Group)全球展望季度調查顯示,第二季臺灣就業展望在亞太和全球表現出色,排名第二,僅次于印度。

盡管受歐洲經濟影響,主要新興國的經濟增長率皆下滑,臺灣多項出口產業景氣也跟著疲緩,但目前制造業仍傾向“儲備而不裁減人力”,以應對未來的訂單變化。在受訪的1000多位臺灣雇主中,有44%計劃在第三季增加入力,50%維持不變,僅4%決定減少。

萬寶華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劉廷指出,今年陸客來臺人數倍增,成為旅游業主要增長客源;加上第三季為旅游業旺季,服務業聘雇的需求創新高。另外,目前網絡購物與社群媒體行業興旺,也使IT技術服務和研發人力需求上揚。

臺灣“勞委會”調查則顯示,各產業7月底人力需求預估以服務業為最多,凈增8200人;電子零組件制造業的7000人居次;此外,批發與零售業、住宿與餐飲業、電腦電子與光學制造業凈增聘雇人數都在3500人以上。

臺灣“經建會”5月出版的《就業市場情勢月報》指出,大多數服務業薪資在第一季底均有調高。專業科學與技術服務業薪資增幅最高,達10.8%;工業則以電力、燃氣供應的8%最多;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則受歐債沖擊,加上近期證所稅等議題,整體就業展望氛圍依舊保守,與上季變化不大。

未來投資前景尚不明朗

沒有人能百分之百預言,歐債危機未來將如何續演?影響有多大?又在何時落幕?

針對歐債危機對上半年臺灣投資市場的影響,島內財經媒體以問卷調查方式,請各大擁有歐洲或全球型基金的投信公司、實際操盤歐洲基金的經理人,或綜觀全局的海外投資交易員現身說法,綜合整理他們的建議,理出幾個方向,作為臺灣投資者在國際股市、匯市和資產配置方面的理財參考。

希臘短期不易退出歐元區

今年下半年,希臘是否拒絕還債、退出歐元區,并引起西班牙、意大利等“歐豬”國家跟進,甚至導致歐元區解體,是目前臺灣投資者最擔心的狀況。不過根據調查,超過60%的投資專家認為,不論希臘要求額外再給予幾百億歐元救助的要求能否得到滿足,短期內貿然退出歐元區的機率低于25%。

希臘改革進程處于停頓狀態,但這和要不要繼續使用歐元是兩回事。根據多項民調,希臘人雖反對歐盟種種嚴苛的紆困條件,但仍有將近80%的民眾希望繼續留在歐元區。未來最可能的情況是,歐盟各國將另外討論振興經濟方案,協助希臘經濟復蘇,降低希臘政府在民意壓力下立即違約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

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投資人也無須過度驚慌,擔心像金融海嘯時,市場崩跌、股票頓時縮水40%以上的情況重演。

根據摩根大通等外國投資銀行估算,截至今年7月底,全球股市的跌幅已反映希臘退出歐元區近70%的程度。換言之,未來再大跌的空間有限,甚至可能在歐盟和各國央行聯手救市下,觸底小幅反彈。

歐元將繼續下跌

對于歐元下半年的走勢,專家們相對悲觀。超過70%的專家認為,即使希臘未退出歐元區,歐債危機仍將持續延燒,歐元兌美元將在下半年跌破目前1歐元兌1.25美元的價位。

每當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美元通常會走強,加上這次風暴中心在歐洲,歐元急跌在所難免。若希臘今年退出歐元區,歐元兌美元將跌破前年低點1.19,逼近1.1美元兌1歐元的價位。即使歐盟成功解決希臘“退盟”危機,后面仍有西班牙、意大利等“未爆彈”。市場專家認為,歐元仍不會強力反彈,預計在1.2至1.3美元兌1歐元間來回震蕩。

由于歐元將持續弱勢,歐洲經濟前景不明,95%以上的受訪專家都建議,投資人手中持有的歐元資產,不論股債,若超過資產配買的20%,下半年最好趁市場反彈時減碼。

不過,這不代表投資人要“聞歐色變”,只要避開希、意、西,像英、德等財政體質強健的國家,長期投資仍有獲利空間。

投資市場不會逆勢大漲

為應對歐債危機和經濟下挫,中國政府兩年來首度降息,為市場投下“震撼彈”。不少投資人更期待,隨著中國大陸降息、美國QE3、歐盟經濟刺激方案“三管齊下”,將讓全球投資市場在上半年大跌后,在下半年重演2009年的資金行情。

但高達60%以上的投資專家認為,雖然下半年中、美、歐三強會相繼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但“印鈔救市”將不再是資金行情的保證。超過70%的專家也認為,即使三強聯手救經濟,全球投資市場仍不會逆勢大漲。

這是因為歐債問題和金融海嘯大不同。金融海嘯時,全球市場交易量急凍,各國央行措手不及,因此必須大量印鈔,挽救流動性,這也造成熱錢流竄,推升各國市場。但這次的歐債危機,一是爆發已久,各國早有一定防范;二是目前各國政府的主軸都在“拚經濟”,會將資金引導到產業而非金融市場。

因此三強出手盡管可成為支撐市場的信心,卻不容易重啟大漲行情。專家建議,要掌握三強刺激經濟的“反彈財”,必須從各國政府重點產業的基本面而非資金面著手,例如可適時加碼亞洲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基礎建設、民生消費類股,及歐美的醫藥、生技產業、綠色能源概念類股等。

震蕩加劇,股債宜均衡配置

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下,未來半年至一年,全球投資市場將持續隨著歐債變化起伏不定。受訪專家建議,穩健型投資人此時的資產配置,最好股、債均等,并保留至少15%的現金,以降低波動風險。

在全球動蕩的股市中,美國仍是多數全球型基金經理人看好的重點。一方面,美國雖然復蘇腳步緩慢,但經濟仍在趨好的軌道上;更重要的是,著眼于美元相比歐元或其他貨幣的“避險特色”,將在歐債危機下,持續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市場。

中國大陸宣布降息后,長期處于低檔的陸股和鄰近東盟國家的股市也值得觀察。而債市方面,由于美、英、德國,甚至日本公債均在避險需求下,價格來到高點。因此專家建議,此時不宜追高公債市場,而是選擇新興市場中財政體質較好的國家公債,或逢低以投資級公司債為核心配置,伺機加碼高收益債,期待景氣復蘇。

臺股最黑暗的時期即將過去

外有歐債危機、全球景氣趨緩,內有油電雙漲、證所稅、美牛案等爭議,臺股今年從3月初至今已大跌超過1000點,市值蒸發新臺幣3萬億元,是同期亞洲跌幅最隆的市場。

篇4

一、貧困縣域涉農金融服務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涉農金融理念“搖擺不定”

由于涉農金融服務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金融機構自身商業化經營理念和上級考核機制導向的推動下,縣級金融機構的涉農服務理念不可避免地產生搖擺,“三農”金融服務工作的熱情減退,參與的積極性有所下降。譬如,從惠農卡發放及授信上看:硯山縣農行2009年發放金穗惠農卡27827張,授信4236萬元,2012年僅發卡113張,授信1395萬元,發卡量和授信額呈“雙減”態勢;縣農村信用聯社2009年發放金碧惠農卡4222張,授信3568萬元,放貸率為84.5%,2012年發卡8680張,授信5974萬元,放貸率僅為68.8%,放貸率明顯下降。從農戶貸款面上看:硯山縣2010年至2012年分別為85%、60%、40%,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由此可見,涉農金融服務理念的動搖,不僅降低了涉農金融服務的參與熱情,還削弱了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

(二)涉農金融產品“拓展滯后”

相比工業和第三產業,目前涉農金融在產品和服務方式上顯得單一和單調,很難滿足農戶和農企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一是業務品種單一。就硯山縣而言,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仍以傳統的存貸業務為主,中間業務以保險為主,其他服務產品很少;二是信貸產品較少。硯山縣涉農信貸產品多以農戶聯保、小額扶貧貼息貸款、房產抵押、擔保和票據融資為主,而諸如國內保理、倉單質押、出口賣方信貸、存貨質押、權利質押、特色農業貸款等新型業務品種,由于創新意識和推動力不夠,至今尚未開展;三是新產品推廣難度大。如硯山縣金融機構林權抵押貸款始于2007年,由縣農村信用社率先開辦。但到目前為止,縣農村信用社共只發放45筆,累計發放2482萬元,余額僅740萬元,縣農行僅發放1筆,金額250萬元,而縣工行、建行和郵儲還沒有開辦此項業務。新型金融產品拓展在貧困縣域受制于多種因素難以推行和普及由此可見一斑。

(三)農戶貸款投放“下滑萎縮”

硯山縣2010年農戶貸款余額7.96億元、占全縣貸款23.43億元的32.58%;2011年余額為7.09億元、占全縣貸款25.33億元的27.99%;2012年余額為8.72億元、占全縣貸款31.17億元的27.97%。2010年至2012年全縣農戶貸款的增幅分別為6.56%、-10.96%、22.96%,均低于全縣各項貸款22.97%、8.07%、23.06%的增速。從上述數據看,農戶貸款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農戶貸款增速均低于當年全縣貸款增速,說明農戶貸款有效投放不足,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在國家重視“三農”扶持的大背景下,貧困縣域的農戶貸款投放下滑值得深思,應當引起關注,畢竟這是縣域涉農金融服務的關注重點和關鍵所在。

(四)農村金融網點“殘缺不全”

就硯山縣而言,目前11個鄉鎮除江那、平遠2鎮有工行、農行、建行、農信社、郵儲營業網點外,其余8鄉鎮只有農村信用社,距縣城較近的干河彝族鄉只有郵政儲蓄所,而維末鄉農村信用社還不在鄉政府所在地,這樣的金融營業網點布局,不僅不能滿足當地農戶最基本的金融服務需求,而且對鄉鎮小微企業信貸服務需求造成嚴重影響。

(五)涉農金融保險“零散狹窄”

涉農保險滯后已成為金融服務“三農”的重要制約因素。目前縣域開辦的涉農保險不僅險種少而且覆蓋面較低。就硯山來說,全縣有10家保險機構或網點,目前開辦的涉農險種僅有能繁母豬、水稻、玉米、林權、農房火災險等5種,而且由于承保范圍小,資金到位速度慢,風險補償低(農房火災險理賠最高為1000元),農戶參與積極性不高,使得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速度緩慢,導致“銀行+企業(農戶)+保險”的涉農金融扶持新模式難以推廣,涉農主體的金融保險服務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二、幾點建議及措施

一是轉變觀念,樹立“扶農必為、惠農有為,強農能為、富農善為”的全新金融服務理念,增強金融支持的主動性。金融部門特別是縣級機構要主動破除涉農金融低產低效、本高利薄的舊思想,堅決摒棄“嫌農好工”的傳統金融服務理念,樹立縣域金融的生命在于“三農”的新觀念,自覺增強涉農金融工作熱情和能動性,牢牢把握縣域金融服務主動權,用新思路引領“三農”金融服務,切實在扶農、惠農、強農、富農上出新招、動真格、見成效。

二是主動創新,打造扶持齊全、功能完善的金融產品,增強金融支持的多樣性。縣級金融機構要根據“三農”金融服務需求多元化的特點,主動開發一些特色鮮明、便于操作、企業響應、農戶需要的新產品,特別要在涉農信貸產品創新上花心思、做文章,積極突破土地房屋實物抵押模式,著力改進擔保融資方式,大膽運用企業商標權、礦產權、林權、庫存商品、應收賬款及其他有效權證等非實物抵押融資方式,切實改變因產品單一帶來的金融服務“瓶頸”問題,使縣域金融服務盡可能覆蓋涉農實體的各種有效需求。

三是簡政放權,下放涉農信貸審批權限到縣級機構,增強金融支持的靈活性。省級商業銀行對縣域涉農信貸審批權應完全下放到地州市一級進行管理,地州市商業銀行要結合縣域產業特點,適度將涉農貸款審批權下放到縣級金融機構,允許縣級機構對涉農項目貸款實行自主評估、自主審批、自主發放、自主管理,由縣級機構“量體裁衣”開展涉農信貸投放,這樣既可避免由審批決策鏈過長帶來的效率低下和隱患過多的問題,又可增強縣級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及時為農戶和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升涉農主體的金融服務效率和扶持能力。

篇5

我國牧區現狀

牧區自然資源情況。傳統草原有豐富的資源。地廣人稀,牧民擇水草而居,草原為牧區畜牧業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以內蒙古草原為例,耕地可利用面積549.14萬公頃,可利用草場面積6800萬公頃,目前森林面積約為1407萬公頃,礦產資源120多種,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可謂水草豐美,礦藏豐富。但是近年來由于缺少對草原的有效保護,牧民及外來人口對于草原的干預頻繁,加之草原干旱嚴重,牧區自然環境相對惡化,出現植被退化,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土地鹽漬化的現象。

牧區社會經濟條件。牧區的社會經濟條件與其他地區相比有明顯的不同。首先是人文方面。牧區百姓過去主要通過游牧方式進行生產。他們生活以肉食、奶食為主,居住在蒙古包,草原是他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來源和基礎。現在,牧民已基本實現定居的生活方式,他們賴以生存的草原的退化也在大規模地發生著改變。其次在生產方式上。傳統牧民直接以草原為生,畜牧業經濟直接構成了牧區經濟的主體。主要的經濟來源除了畜牧業收入外還包括在畜牧業的相關產業,包括肉、奶和皮毛產品等畜產品相關的加工業。然而,近些年,由于受到傳統生計的推動,大片優質的草場以“開荒”的名義被開墾為耕地,有些牧民只能退居到相對貧瘠的草場。

我國牧區多元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現存生產方式的不良影響。現存生產方式的不良影響首先表現在畜牧業對草場的破壞。以內蒙古為例,牧區百姓主要采用靠天放牧的傳統生產方式,牧畜在天然草場尋找草飼料。這種生產方式對自然狀況的依賴非常強,同時技術含量也較低。如果年頭好,雨水充足,蟲害天災少,牲畜繁殖快,牧民賣牛羊和羊毛的收入就多;但是如果遇到旱災、雪災,牧民的牲畜數量就會大幅減少,牧民收入急劇下降。因此農牧民的收入有時直接取決于牲畜的數量。而如果追求牲畜的數量勢必造成多度放牧,使得草場破壞,加劇畜草之間的矛盾。這種惡性循環無論是對于農牧民的經濟增收還是保護草場的良性發展都是不利的。例如以錫林郭勒盟桑根達來鎮為例,草原退化的現象就很嚴重,草場沙化率達78%以上,桑根達來夏營地人均草場僅78畝左右。

這種生產方式不僅突出畜草矛盾,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隨著牧區人口規模的加大,對自然的干預頻繁,破壞了草原的氣候,增加了災害的發生次數;此外,隨著牧區農民對糧食需求的增長,對耕地的渴望也隨之增強,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大量草原被開墾為農田,草原生態環境便每況愈下。

不合理開發導致的問題。草原不合理開發首先表現在畜牧業過度放牧方面。近年來,內蒙古地區實行了“畜草雙承包”責任制和“牲畜作價歸戶”兩種政策,這種政策會對牧民產生新的激勵,促使他們擴大養畜規模追求自身利益。同時政府引導牧民向家庭牧場和養畜大戶方向發展,并為達到要求的牧民提供信貸、財政以及技術和宣傳方面的支持,這種不考慮草場承受力的政策引導成為牧場持續超載、嚴重過牧的直接動因。草原過度放牧,牲畜量增加,對草原植物及土壤都產生了產生不利的影響,會直接導致草原退化。

草原不合理開發還表現在發展工業生產方面。我國內蒙古牧區地區各類礦產資源都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煤、石油、天然氣、等礦藏量都很大。近幾年礦物資源勘探開采雖然促進了牧區經濟的發展,但是礦產資源的開采也得牧區的植被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

牧民觀念導致的問題。在牧區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牧區人民的意識形態一直處于落后狀態,一直維持著傳統的內蒙古地區地廣人稀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更多的牲畜的觀念。有些牧民認為牧區地廣人稀,便過度放牧,或認為只有在局部才會導致草場退化。除此之外,還導致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內蒙古,使得牧區人口劇增;另外在“人畜兩旺”的觀念下,當牧畜的數量已超過草原承載警戒線的情況下,還盲目機械地增加牲畜數量,從而導致草與畜矛盾的加劇。

其次采礦業過度發展。近年來,有些牧區為了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引進了一些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項目。例如,由于上游建設的“六小項目”導致目前海拉爾河的水質污染非常嚴重,水污染進一步破壞了草場及其周邊的自然環境,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此外。錫林郭勒草原還出現占據牧民承包的草場的現象,這些開放商把大面積草原用來采礦、采煤,這些廠礦排出的工業廢物也對草原環境造成了污染。

最后還包括過度開墾的問題。由于相應政府號召,將牧區經濟從單一的畜牧業向多元化發展的目標導致了牧區耕地的過度擴大。很多牧民在“牧區的發展前途是農業”等錯誤觀點的影響下,出現了很多重農輕牧、以農擠牧的現象。這種做法破壞了大量的優良牧場,還進一步制約了牧區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牧民多元化經濟生產方式的對策建議

推進草原分區放牧。草原牧民放牧時在一個地方固定放牧而不移動,很容易導致草量減少,應該采取先進的技術進一步推進牧區的分區放牧形式。分區放牧時,草地被細分為幾個分牧區,在一個放牧區進行放牧時其他區域休牧并保證足夠休牧期,以保持草地可以持續生長,從而平衡生態環境。此外,過去因為公共資源的權屬與責任不清,人們重利用輕管護,使得草原退化。所以可以采用草原私有化制度,如家庭承包制,從而改變草原無主的局面,有益于調動牧民投資建設草原的積極性。

規范草原開發機制。在開發和利用草原資源時,應合理進行規劃,在開發的過程中保證對資源的保護。避免因人口數量過多導致超過草原環境承載力上限,防止使草原退化、沙化等生態問題的發生。隨著草原旅游業的發展,必然會加大旅游景區點的草原壓力,如果不及時采取限制和制止措施,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因此,我國的牧區為了尋求長期持續的發展,在開發過程別是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應時刻考慮草原生態系統的現實情況,以不不影響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

此外,政府還應減少一些不合理的激勵,如對“養畜大戶”的盲目大力支持;要改進政府的激勵政策,對未超載或減畜后達到平衡點的牧民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對于在禁牧區放牧、草畜平衡區超載現象要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對于退耕還草、退牧還草的搬遷牧戶的后續產業投入、社會保障、生產生活救助等方面要加強科學合理配套的政策措施,否則會在牧區半牧區出現新生的困難群體,利于牧區經濟多元化發展。

其次,礦區礦業對環境的影響,如煤矸石堆放導致牧草無法生長。可先種植對水分養料需求不高的植被,如小草,灌木等。再次,河流等水源的污染對草場的影響。政府引入產業時應不單單追求經濟效益,應權衡把握。

篇6

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是對可以預見的風險進行分析、控制,從而降低或消除經營結果遭受損失的可能。石油建筑企業是一個受管理體制、行業特性雙重約束的經營主體,經營風險呈現多樣性、群發性的特點。石油建筑企業系國有企業,但其施工行業的性質又決定了其生存狀況直接受到工程項目經營效果的影響,如外部環境(如政治、經濟、物價、氣候等)和企業內部(技術能力、施工水平等)、企業外部(協助隊伍、發包模式等)等因素,國際項目還要受語言、文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石油建筑企業開展經營風險管理研究,對企業順利轉型、激活潛力、發揮規模優勢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工程企業正逐漸采用國際市場上普遍采用的項目發包模式,石油建筑企業加強經營風險管理也勢在必行。

2石油建筑企業經營風險分析

2.1石油建筑企業經營風險的特點

與民營建筑企業相比,石油建筑企業雖然有明顯的資源和資金優勢,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受國家政策影響大,國家利益優先于企業利益;二是企業多承擔著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責任,一旦出現風險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三是發生廉潔從業風險的概率高;四是風險管理連續性差,基本上沒有發展的風險管理體系。

2.2石油建筑企業經營風險的分類及表現形式

2.2.1外部風險

對石油建筑企業經營沖擊最大的風險主要來自企業外部,尤其是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或“母公司”。典型形式有改制重組風險和市場壁壘風險兩種。部分可控的外部風險主要有4種:一是國際工程市場風險,如所在國政治、經濟環境、項目投資主體等方面的風險;二是工程變更風險,特別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工程設計、工程量與招標時或有較大變化;三是市場風險,如政府發展規劃、市場供求關系及材料價格變動等;四是工程收款的風險,如建設單位不按規定支付進度款或異常收付款、拖延工程結算等。

2.2.2內部風險

內部的全局性風險如企業戰略風險和主營業務規劃風險,往往具有決定性危害。就石油建筑企業而言,工程投標時盡量不要采用低標價中標的策略,不能把獲利的希望寄托在合同變更、技術改新、施工索賠等方面。內部的可控風險主要有以下6大類:環境技術風險,自然環境方面主要有河流流量、水位的變化、地質構造和地基承載力等;技術經濟方面包括當地可利用的材料、能源與交通運輸、地方勞動力和技術水平等狀況;投標風險,如投標前是否進行充分調研、投標中對招標文件的合同條款(設計圖紙、工程量清單及質量要求)等是否進行了仔細分析以及是否了解資金能力、施工難易等;企業的法律風險,指來自企業國內外的政治、法律環境方面的風險;企業的運營風險,指生產經營、市場營銷、質量安全、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風險;分包管理風險,如分包商選擇不慎將導致總包單位項目延期、滯后,甚者導致或法律糾紛;廉潔從業風險,在市場開發、物資采購、設備租賃等環節易發生腐敗問題等。

2.3石油建筑企業經營風險存在的原因分析

石油建筑企業的管理體制行政色彩很濃,很多企業經營風險的防范和處置完全憑管理者經驗,而不是建立在科學的風險管理制度或體系基礎之上。很多企業管理者在思想上不夠重視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往往只是把它掛在口頭上。同時,一些企業仍未真正擺脫行政性管理模式的習慣與束縛,沒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不能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來開展企業經營風險管理工作。

3加強石油建筑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建議

3.1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機制

多數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了風險管理職能,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建議設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運行機構。一方面要加強企業成本核算,建立內部定額,不盲目報價;另一方面要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新技術,加大可降價空間。還要強化風險管理意識,以價值最大化為原則,評估成本效益的比例關系。對不能承受的風險主動回避,對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擔的風險要綜合運用管理措施和保險方法管理。

3.2選擇恰當的風險防范方式

建筑企業防范風險一般有控制風險、轉移風險和保留風險3種:⑴控制風險,指將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導致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措施有:學習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簽訂完備的施工合同,避免合同條款約定不明造成的風險;吃透招標文件,控制盲目招投標帶來的風險;盡量簽訂國際工程合同要符合FIDIC合同條件,避免合同簽訂無依據的風險;及時進行工程結(決)算,控制合同履行過程的風險;優選分包商,制定可行的分包方案,簽訂權責分明的分包合同,減少工程違法分包風險等。⑵轉移風險,指在風險不可避免的要發生時將風險轉嫁給他人的一種方式。措施有:推行索賠制度,向合同對方轉移風險;推行保險制度,向保險公司索賠;推行擔保制度。擔保有抵押和保證兩種,是向第三方轉移風險的一種作法,當前我國可逐漸推行銀行保證或企業保證。⑶自留風險,指企業自己主動承擔風險。通常在風險所致損失頻率和程度低、損失在短期內可以預測以及最大損失不影響企業財務穩定時采用此法。但有時會因風險單位數量或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導致財務安排上的困難,無法實現預期效果。在建筑工程固定價格合同中考慮一定比例的風險金,一旦產生風險損失可以風險金彌補。

3.3加強全過程合同管理,優化基礎資料臺賬

首先要建立健全合同審查機構及審查機制,發揮內外部法律事務工作人員的作用。要制訂規范的合同管理制度,實行合同簽約人負責制和重大合同評審報告制度,規范簽約程序,減少簽約風險。其次要防范設計變更帶來的風險,如:開工前工程性質、規模的變更,應報政府相關部門重新立項;設計方案的變更,要重走規劃審批的程序;施工中的變更,需經設計院審圖辦認可蓋章、建設方簽字后交監理下達施工方。施工方要求的變更,經監理確認、建設方簽認,由建設方申請設計方出變更單返回建設方,交監理下達施工方。經雙方協商同意的工程變更,應有雙方正式委托的代表書面簽字,防止“口頭協議”。同時要注重工程變更帶來的價款增、減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證據不僅包括合同文本,還包括招投標資料、變更、簽證及結算單等全過程的資料。對重大合同、金額較大合同可借助公證機關進行公證、簽證,提高證據的法律效力。

3.4完善企業規章制度,防范法律與廉潔風險

篇7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 心理健康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4-0055-02

隨著高等教育學費分擔制度及高校招生就業制度的改革,貧困大學生問題日益凸顯,逐漸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焦點與社會關注的熱點。但社會各界在關注貧困大學生時,往往僅注重經濟救助,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而由于經濟困難所導致的心理問題不僅嚴重影響貧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還影響著他們的畢業、就業。

一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成因

據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從2007年至2011年連續四年對全院大學生的心理普測及調查顯示,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明顯多于非貧困生。貧困生中約有85%的同學存在著自卑、性格孤僻、焦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1.自卑心理強烈

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壓力大,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經濟條件和物質生活水平與城市或家庭經濟條件富裕的學生形成強烈反差。由于經濟條件差,又沒有文藝特長,參加集體活動少,很難融入集體中,內心深處不免產生失落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久而久之產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自我封閉心理凸顯

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上的窘迫,日常生活費用拮據,心理上自卑、膽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及行為。再加上貧困生敏感多疑,在生活中不愿意與周圍同學多接觸,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甚至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也可能被他們當成故意諷刺,別人善意的幫助可能被他們看成是一種施舍,在日常交往中容易產生誤會,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在這種矛盾沖突下,他們的心理慢慢扭曲變形,進而表現出自我封閉。

3.壓力過大,抑郁、焦慮心理困擾

與所有的當代大學生一樣,貧困大學生也渴望成才,擁有強烈的求知欲,向往美好生活。而貧困大學生的學費幾乎用盡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父母及親戚對他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們也希望通過優異的成績及一份好的工作報答父母,改善家庭的境遇。但過重的學習負擔、緊張的人際關系、嚴峻的就業形勢等因素導致他們精神緊張、焦慮,長此以往,一些貧困大學生便慢慢產生了抑郁心理。這種焦慮與抑郁并存的心理狀態,易導致貧困生對社會產生不滿,甚至自我沉淪。

4.消極悲觀、嫉妒心理嚴重

現今的“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就業制度是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成果,但在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學生背后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其就業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單位領導優先錄用與自己有關系的人,“花錢買工作”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這些不正之風及自身無法擺脫的困境使貧困生心靈受到沖擊和傷害,產生消極悲觀的情緒及嫉妒心理,甚至導致認識上的偏差,對社會產生極度不滿,產生厭世、憤世的心理。

二 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對就業的影響

由于經濟上的貧乏,長期處于多重壓力下的貧困學子產生的自卑、焦慮、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無疑對他們的就業帶來消極影響。

1.恐懼競爭,害怕就業

由于受自卑心理影響,一些貧困生在求職過程中不積極主動地爭取機會,擔心自己條件差,不能被用人單位接納,不敢去嘗試與追求,從而錯失了許多就業機會,感到前途渺茫。殘酷的現實與改變家庭境況的強烈愿望的矛盾,往往使貧困生焦慮不安,不能客觀評價、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場上找準自己的位置,從而對他們的就業造成不良影響,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2.就業期望值過高

貧困的家庭環境給了貧困大學生以深深的精神束縛,由于對貧困刻骨銘心的體驗,不少貧困大學生在就業時產生了恐懼貧困的心理,將擇業作為自己告別貧困的最后機會,一心要跳出“農門”,不愿意下基層、到邊遠山區和艱苦行業,害怕找不到理想、可靠的工作使自己再陷入貧困的狀態。一些貧困生考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城市找份好工作,以此來光宗耀祖,于是畢業后寧愿待在城市沒有工作也不愿意回農村工作。在就業單位的選擇方面,他們往往不愿考慮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而傾向于選擇大中型企業、外企、中外合資企業或較穩定的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

3.就業行為取向顯示出短視、務實的特點

貧困生迫于生計,就業時更趨向盡快找到工作,分擔家庭的重擔。因此,貧困生中大多數人選擇直接就業,考研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另外,貧困生由于社會資源(權力資源、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匱乏,他們往往早早活躍在人才招聘市場中,積極推銷自己,一些綜合條件較好的貧困生也因為害怕失去機會而盲目簽約。

三 緩解貧困生心理問題,提高貧困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

要緩解貧困生心理問題對就業的影響,有效促進貧困大學生就業,政府、高校、社會、貧困生本人應互相配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1.黨和政府應實施更為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貧困大學生就業

黨和政府一向關心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應在已有的基礎上,開拓創新,進一步做好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與服

務工作。第一,政府應大力規范就業市場,加強就業制度和法制建設,完善就業機制,為畢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競爭環境,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企業在招聘、選拔過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畢業生憑借個人才能就業,為畢業生就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使貧困生意識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第二,完善就業政策,實施貧困生援助工程。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政策制度方面更多地向貧困大學生傾斜,給他們更多的幫扶,完善獎、助、貸、減、免、緩交學費、特殊困難補助等多層次的困難資助體系。政府有關就業服務機構及部門向貧困生提供免費職業介紹、咨詢及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優先為他們辦理就業手續,實行優先安置。第三,要出臺必要的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老少邊窮地區、基層、生產一線就業。

2.高校應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為貧困畢業生提供全面的就業指導服務,加強校企合作,為貧困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平臺

第一,高校應特別重視對貧困生的就業指導與服務,新生入學就開展就業的相關指導,指導貧困大學生及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正確地進行自我剖析及職業分析,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與特長,認識自己的優勢、劣勢及不足,了解職業,如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職業崗位對求職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等,從而對自己進行正確的社會定位,樹立明確的職業目標。同時高校還應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指導方略,將就業指導納入大學階段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從而形成完整的就業輔導體系。在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引導貧困大學生以就業為導向,調整專業知識結構,并結合專業特點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和從業資格考試,增加就業砝碼,提升就業能力。

第二,高校應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幫扶貧困大學生,使他們實現經濟及心理雙脫貧。高校應加大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力度,為其順利就業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目前許多高校為了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都相繼采取了獎、貸、勤、助、免、綠色通道、就業補助等多種措施。在減輕貧困生生活壓力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更多地給予其精神支柱與關懷,采取集體輔導與個性化輔導相結合的方法。一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二是在充分了解貧困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情況的基礎上,建立貧困生檔案,根據實際情況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貧困大學生擺脫因經濟和心理壓力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信心,提高競爭意識,激發其自立自強、敢于拼搏的精神。

第三,加強貧困大學生的能力培養。個人的能力是求職的關鍵,我們要努力提高貧困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整體能力,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就業。要引導貧困大學生消除人際交往恐懼,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爭當學生干部,以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幫助他們改變自卑、膽怯的心理,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

第四,加強校企合作,搭建就業平臺,為貧困大學生搭建就業的“綠色通道”。高校應積極開展貧困生的就業推薦工作,舉辦面向貧困生的專場招聘會,鼓勵用人單位優先聘用貧困生。學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起產學研合作基地和畢業生見習、實習基地,為貧困生提供更多的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機會。以社會有償資助為主,與就業相結合,由單位出資培養學生,待其畢業后為出資單位服務。高校還應積極搭建貧困生就業網上平臺,為貧困生個人信息,提供各種招聘信息。同時高校要積極鼓勵、引導貧困生自主創業,并積極地與企業及政府有關部門協調,給予創業扶持,幫助貧困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

第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團結和睦的校園氛圍。高校以育人為根本宗旨,在解決貧困生問題時也應遵循這一宗旨,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積極開展心理互助活動,使貧困生在活動中感受社會和學校的溫暖。加強學校、班級、宿舍等育人環境的建設,倡導同學之間相互關懷、團結進取,提倡勤儉節約,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貧困生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3.貧困大學生本人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為順利就業提供有利條件

解鈴還需系鈴人,貧困生要擺脫由于經濟上的劣勢導致的心理、人際關系等一系列問題還需要具備面對貧困的信心和勇氣,提高自我解困的能力,化阻力為動力。第一,貧困大學生要客觀地評價自己,既看到優點也不回避缺點,揚長避短。正確認識目前的就業形勢、競爭對手,樹立競爭意識,克服自卑、膽怯心理,克服各種困難,爭取就業崗位。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遠大的職業理想。要認識到就業要服從社會的需要,適應社會形勢,要擺脫傳統思想的禁錮,充分認識到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就業的目的和意義在于對社會的奉獻及人生價值的實現。第二,貧困大學生要認識到貧困只是暫時的,以平常的心態對待貧困,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改變自己未來的命運,要用知識和能力來豐富和武裝自己,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勞動創造財富”的至理名言,勇敢地戰勝貧困。從進入大學校門開始,貧困生就應合理利用業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生會、社團組織,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校園集體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拓寬人際關系,鍛煉人際交往能力。第三,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防衛機制,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在學習、生活中貧困生要學會自我調節,采取找朋友談心、聽音樂、體育鍛煉等方式適當地釋放壓力,緩解緊張情緒。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在出現焦慮、憂郁等消極情緒時,能科學地運用心理防衛機制進行自我調適,塑造更健康成熟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王志剛.西部高校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12)

[2]何佳蓉.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之實證研究[J].教育前沿·網絡財富,2010(12)

[3]章冬斌.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服務與指導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5)

篇8

[關鍵詞]經濟周期;稅收彈性;宏觀稅負;企業生命周期

1994 2009年16年間,我國稅收收入從5 071億元到63 104億元增長了11.4倍,年均增長19%,同期gdp增長了5.9倍,現價年均增長14%,稅收收入以高于gdp增幅的速度增長。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經濟增幅放緩,全年gdp增長9%,增幅同比回落了2.9個百分點,2009年僅增長8.7%,成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增幅。稅收收入增幅也從2007年的31.4%下降到2009年的9.1%,下降了22.3個百分點,其中上半年增幅為6%,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表明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我國稅收收入保持了更高的增長速度,而在經濟衰退時期,稅收增幅也以更快的速度回落。我國稅收收入隨經濟的周期性變動態勢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試圖對此做簡要分析。

一、我國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現狀

1994年的稅制改革是新

et=(t/t)/(y/y)×100%。

公式中,et為稅收彈性,t為稅收收入總量,at為稅收收入增長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當et>1時,表明稅收富有彈性,稅收增長速度高于gdp的增長速度;當et=1時,表明稅收為單位彈性,稅收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同步;當et<1時,表明稅收缺乏彈性,稅收的增長速度慢于gdp的增長速度。根據目前主流觀點的的彈性區間是理想化了的評價標準,脫離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我國長期以來稅收彈性大于1的現狀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一般來說,影響稅收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的影響

企業生命周期是指企業從成立到死亡的存續過程。企業和生物一樣,都有一個誕生、成長、壯大、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企業生命周期。美國學者查克·愛迪斯在他的《企業生命周期》一書中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把企業生命周期分為10個階段,即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壯年期、穩定期、貴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必然會出現這些階段。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把企業生命周期簡單地分為成立期、上升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死亡期5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其稅負也不相同。在企業成立期,由于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產出非常少,通常會有一個明顯的虧損期,在這個時期企業增值稅出現大量的留抵,沒有所得稅,稅收為零或很少。稅負很低;在企業上升期,由于企業規模迅速擴大,銷售收入和利潤迅速增長,稅收增長較快,稅負持續上升,但是仍然沒有達到最高點;在企業成熟期,企業擴張到一定規模,技術成熟,市場穩定,稅負也穩定在較高的水平;在企業衰退期,企業面臨諸多困難,銷售萎縮,欠稅較多,稅負迅速下降;在企業死亡期,由于牽涉破產清算,企業能夠納稅的可能性很小,基本沒有稅收。因此,企業的稅收曲線與生命周期曲線是密切相關的兩條向上的拋物線,其中稅收曲線的斜率更大,并且由于申報納稅期滯后于經營期而造成稅收曲線滯后于生命周期曲線。這里我們還可以引入行業生命周期的概念,行業生命周期指一個行業從出現到完全退出社會經濟活動所經歷的時間,也可以分為成立期、上升期等若干階段,其生命周期曲線與企業生命周期曲線非常類似。我們可以把一個行業的所有企業的生命周期曲線擬合成行業周期曲線。從長期來看,在一個行業的成長期內,企業仍然有生有死,包含著無數的企業生命周期。在全社會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行業和企業被淘汰,但是更多的新興行業和企業也在發展,社會經濟周期就代表著全社會各行業、各企業的生命周期曲線的擬合。由此,我們可以畫出一個經濟周期內稅收增幅與經濟增幅曲線的關系圖(如圖3)。

圖3中,oa階段屬于經濟上升期,這個時期內經濟增幅快速上升到高點a,稅收也以更高的增幅上升到a點;ac階段屬于經濟衰退期,經濟增幅開始下降,但直到b點之前增幅還是正的;b點之后增幅出現負值,經濟總量上也出現萎縮,這個時期稅收增幅下降的速度更快,到達c點;在cd階段,經濟開始新一輪的上升,但是直到d點之前,增幅仍然為負,經濟規模仍然沒有恢復到均衡點,稅收也開始快速回升,遂完成一個周期。

圖3表現的是經濟總量保持不變的均衡狀態下的經濟周期曲線,在現實社會中,經濟規模是不斷擴張的,經濟增幅往往沒有達到負值就結束了衰退期,而上升期的時間往往比衰退期要長得多。由于社會經濟從長期來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曲線,新成立的、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和行業數量遠遠大于處于衰退和死亡期的企業和行業數量,因此,稅收在較長時期保持比經濟增長更高的增幅是正常的。統計資料表明,1965~1990年間,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的稅收彈性系數平均為1.4,也是大于1的。

(二)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

任何國家的稅收制度都不會把整個gdp當作稅源來征稅,而只是把gdp的一部分作為可稅稅源。同時,稅收制度作為國家對經濟的重要調控手段也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制定產業政策、調整國民經濟結構等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在我國現行的以增值稅為主體稅種的稅收制度下,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是整體稅源明顯增加、稅收持續增長的根本所在。換言之,即使在經濟總量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和經濟運行質量的不斷提高仍然能保證稅收收入的快速增長,造成稅收彈性的上升。在國民經濟的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稅負較輕,第二、三產業稅負較重。因此,在gdp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如果產業結構中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所占比重增加,經濟稅源增長就快于gdp的發展速度,從而稅收彈性系數得以提高。1994年,我國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19.8:46.6:33.6,到2009年,三大產業的比重調整為10.6:46.8:42.6,二、三產業的比重在十幾年內增加了9.2個百分點。從稅收收入角度看,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是近年來稅收大幅超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原因。產業比重的差異客觀上也影響著經濟發展水平、稅收發展規模和稅收彈性水平的地區分布不平衡性,總量的差異和變化的快慢影響著各地區間彈性系數的大小、宏觀稅負水平和變動方向。

與產業結構相同,行業結構的變動也影響著稅收彈性系數的大小。根據前面所述行業生命周期的特征,新興產業的稅收彈性是比較大的,新興產業的興起所帶來的行業結構的變動也是造成稅收彈性增強、稅收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三)累進稅制的影響

稅收制度對主要稅種選擇上的差異和不同稅種自身的特點是影響稅收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流轉稅來說,由于征稅稅基是商品流轉額,某一稅目一般適用單一比例稅率,因此,流轉稅的平均稅率與邊際稅率基本相等,流轉稅的稅收經濟彈性系數也大約處于1的水平。而稅率累進型的所得稅則不同,由于按照計稅依據數額的大小,劃分出不同的級次和稅率檔次,不同級次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計稅依據數額越大,邊際稅率越高,平均稅負上升,這種累進機制會引至稅負的邊際爬升效應。從縱向角度分析,經濟發展上升期的所得稅邊際稅率大于平均稅率,稅收收入的增長以快于經濟增長的速度攀升。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往往是由流轉稅制、所得稅制、財產稅制和行為稅制等共同組成的,因此,在存在累進性稅種的稅收制度下,整個稅制具有一定的累進性。無論是對微觀經濟還是宏觀經濟而言,累進稅制的存在都會使得稅收的變動率大于經濟的變動率,表現在公式上就是t/t大于y/y,稅收彈性相對較強。

認識,我國的稅收彈性系數在0.8~1.2之間是比較合適的,但是,0.8~1.2

(四)稅收政策調整的影響

為適應經濟形勢發展和國家宏觀調控需要,我國相繼出臺了有增有減、結構調整的稅收政策,增加稅收收入成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了稅收彈性的提高。比如1997年起國家對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稅率從5%提高到8%;1999年11月起國家對居民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復征收個人所得稅;2000年開始的三資企業超稅負返還政策和小學校辦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陸續到期;到2001年結束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期初存貨已征稅款抵扣政策的取消;1999年開始對出口企業逐步實行的“先征后退”政策等。當然也有一些諸如提高個人所得稅扣除額、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實行增值稅轉型等減稅因素,但是總體上來看,前些年增收政策比較多,提高了稅收彈性系數。

(五)征管力度加強的影響

在征管模式上,伴隨著新稅制的實施到位,從1995年開始逐步確立起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稅收征管模式,即取消原來“一員進廠、各稅統管”的稅收專管員管戶制,建立起“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 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征管模式。2004年這一征管模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征管模式被重新表述,增加了“強化管理”,成為了34字的新征管模式。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稅收管理員制度》,對于解決“淡化責任、疏于管理”,廣泛開展納稅評估、強化稅源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水平上,計算機及其網絡在稅收征管上的廣泛應用為推行現代化征管軟件提供了平臺。金稅工程和ctais系統的建設和推廣,為提高稅收征管效率,減少稅收流失,保證稅收收入穩定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組織收入方面,2000年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組織收入工作考核辦法》,按照應收盡收原則加大了對征管力度的考核;出臺了欠稅管理辦法,努力控制新欠的發生,壓縮陳欠;加大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力度,等等。征管力度的加強,使得我國的稅收征收率由1994年的50%上升到目前的70%左右,征收率的穩定提高,使得稅收彈性連續多年穩定在較高的水平。

三、稅收增長快于經濟增長是否有害

在研究宏觀稅負或者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方面具有重要影響的是供給學派代表人物阿塞.拉弗。拉弗曲線表明,一個國家的宏觀稅率有一個臨界點,如果稅率超過臨界點則會對國民經濟起到破壞作用。同時,拉弗曲線也表明,在宏觀稅率較低的情況下,稅收收入穩定快速增長有利于經濟增長,一定時期內稅收彈性系數在高位運行不僅正常,且一般會對經濟發展有利。但是稅收的這種高速增長不會具有持續性,隨著宏觀稅負穩步提高,稅收增長將減速運行,稅收經濟彈性系數會呈回歸之勢。拉弗曲線在理論上證明了稅負、稅收增長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最佳結合點。為獲得最佳經濟增長幅度,實際稅率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但是,拉弗曲線只告訴我們實際稅負有一個臨界值,超過這個臨界值將對經濟效率造成較大的影響,而這個臨界值是多少卻并未提及。

1994年的新稅制實施以來,我國宏觀稅負保持了一段時期的較快增長,目前宏觀稅負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有關專家認為,考慮到稅外政府性規費收入和預算外收入,我國的宏觀稅負達到了30%,已經太高了。同時指出,我國的稅收彈性系數應該在0.8~1.2之間,目前的彈性系數顯得過高,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也有的專家認為,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稅收彈性系數保持在1.5~2.0的范圍內是正常的,高于2就不正常了。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的態度是在總局內部尚未形成一個公認的比例,不能因此判斷稅收是否與經濟增長形勢同步,但是認為離開稅收彈性系數的形成原因單純談論系數本身的大小是不合適的。

從理論上看,高稅負對經濟發展的確有負面效應,但是宏觀稅負保持到多少為宜還不能僅僅從數字上來判斷。近16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表明,宏觀稅負的穩步提高并沒有對經濟發展帶來明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仍然保持了高速穩定的態勢,且呈現出一定的加速度。政府集中較大的財力開展宏觀經濟調控有利于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在這輪金融危機中我國能夠這么快走出陰影,與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有著密切的聯系。可見,在經濟增長期,稅收與經濟的高彈性不一定對經濟增長具有危害性。判定目前我國的稅負是否偏高,如果離開實際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宏觀稅負發展階段,籠統地談論稅收超經濟增長現象是否合理是不妥當的。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經濟法制建設,提高經濟法律法規的遵從度

長期以來,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法納稅、依法征稅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根據稅收制度發展規律,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所得稅制應當逐漸取代流轉稅制成為主導稅種。而在我國目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雙主體稅制中,企業所得稅的比重仍然很小,主要原因是企業會計核算的水平和質量都不高,使得查賬征收的比例較低,造成依法征稅的剛性弱化。而在查賬征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存在大量長虧不倒的企業,偷稅現象比較普遍。這些現象的存在,與各部門經濟法律法規貫徹不力,使得大量經濟行為游離于政府監管之外,國家對社會經濟單位的資金流、貨物流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不無關系。其一方面使得國家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經濟信息的失真也會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造成誤導,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對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因此,必須在全社會認真貫徹各項經濟法律法規,提高國民經濟統計、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并且實現數據的適度共享。

(二)按照“簡稅制、低稅率、寬稅基、嚴征管”的模式進一步推動稅收制度改革

在降低理論稅負的基礎上加強征管,促進公平納稅和保持宏觀稅負的穩定。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影響我國稅收彈性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因素;二是稅收政策調整因素;三是稅收征管因素。在這三個因素中,經濟發展因素是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不能調整和改變的,而能夠調整和改變的只有稅收政策和稅收征管。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改革進一步降低了稅率,規范了稅前扣除項目,而增值稅轉型改革使得企業的實際稅負有所降低,實際上也是順應了“低稅率”的改革要求,使整個稅制更加科學合理,也符合當前世界上的減稅潮流。這些減稅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長期來以增稅為主的稅收政策調整方向,使得我國稅收彈性受增稅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小。在稅收征管方面,隨著信息化建設逐步深入,現代化征管手段以及稅務干部隊伍的知識化、年輕化進程仍然會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成為稅收征管進步的強勁推動力。為了促進社會公平,作為打擊涉稅違法行為、凈化納稅環境的征管、稽查手段仍然有不斷加強的必要,但是在加強稅收征收管理過程中,要考慮到各地區、各時期的力度分布,不能因為征管力度不同造成地區間的稅負差異,也要避免使加強征管成為簡單的促收手段,時松時緊,造成執法的隨意性。隨著我國稅收征收率的提高,進一步提高征收率的空間越來越小,加強征管的意義更加傾向于社會公平,而征管的促收效應會相應地逐漸弱化。

(三)政府要建立經濟危機和財政危機的預防機制

在大江大河上,往往建有一些水庫,在洪水季節起到蓄水調峰作用,在枯水季節則起到供水灌溉作用。國家財政部門也可以借鑒水庫的功能,綜合利用非稅杠桿,建立財政資金余缺調劑機制。比如在經濟上升時期,保持財政收支平衡,適度降低國債規模;經濟衰退時期,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國債規模,用以調劑財政收入年度間余缺,提高財政抗擊經濟危機的能力。在中央與地方財力的分配和調劑上,中央可以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加快稅收計劃改革,建立正常的稅收增長機制

前些年,我們對稅收計劃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變指令性計劃為指導性計劃,淡化稅收任務,逐步變計劃完成情況考核為應收盡收考核。但是這次計劃管理體制的變革是建立在連續多年稅收高速增長基礎上的,連續多年的超計劃增收使得政府的財力比較寬裕,甚至可以考慮推行以減稅為方向的新一輪稅制改革。2008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導致我國的稅收增幅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減收,日益緊張的財政壓力使得稅務部門面臨的稅收任務壓力空前加大,地方政府又層層加碼,稅務部門只能不遺余力地挖潛增收。在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和加大稅收征管的雙重壓力下,增值稅轉型和企業所得稅改革給企業帶來的政策性支持所剩無幾。從稅收收入對金融危機的反應程度來看,高彈性條件下的稅收減收是正常的,也是值得欣慰的,說明我國的稅收制度設計得比較科學,稅收征管工作做得也很出色,沒有必要人為扭曲稅收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篇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西安 710055)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摘要: 當前,日益嚴重的能源與環境危機迫使我國必須加快節能減排的步伐。但是,占社會總能耗比重大的既有建筑能耗卻逐年攀升,迫切需要通過建筑節能改造來降低社會總能耗。然而我國的建筑節能改造發展緩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適合我國國情的節能改造模式。因此,研究適用于我國國情的既有住宅節能改造EPC運作模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serious crisis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urrently forces that China hav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u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accounts for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total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rises year by year,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reduce the total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by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However,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that the Chines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develops slowly is the lackness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model that suits to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and urgent that we should study the EPC operation model for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suits to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關鍵詞 : 節能改造;EPC;間接分享型;建議

Key words: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indirect-share model;suggestion

中圖分類號:TU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5-0003-05

摘要: 當前,日益嚴重的能源與環境危機迫使我國必須加快節能減排的步伐。但是,占社會總能耗比重大的既有建筑能耗卻逐年攀升,迫切需要通過建筑節能改造來降低社會總能耗。然而我國的建筑節能改造發展緩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適合我國國情的節能改造模式。因此,研究適用于我國國情的既有住宅節能改造EPC運作模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關鍵詞 : 節能改造;EPC;間接分享型;建議

中圖分類號:TU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25-0003-05

收稿日期:2015年4月15日。

作者簡介:劉亮(1988-),男,河南信陽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施工技術。

0 引言

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能源需求旺盛,但世界能源危機使得我國能源狀況不容樂觀。與此同時,不斷席卷全國的霧霾天氣讓環境污染成為亟待解決的焦點問題。能源與環境危機已成為我國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因此,通過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來控制社會能耗成為我國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國,由于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重很大,而且還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進行建筑節能改造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

1 研究背景

1.1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情況

在我國社會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大,預計2020年城鎮建筑能耗占到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到35%以上[1],并存在建筑能耗持續增長,用能系統效率低,既有住宅能耗占比高等問題。我國的建筑節能工作開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相對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加大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研究,在哈爾濱、唐山、烏魯木齊、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陸續啟動了既有住宅節能改造的試點工程。其中哈爾濱嵩山小區節能改造項目,在第一階段實現建筑節能30%[3],烏魯木齊市操場小區節能改造項目,在節能改造后實現總體節能60%[2],通過工程實踐,我國在建筑節能改造技術和政策方面積累了經驗。我國既有住宅節能改造集中在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城市,沒有形成大范圍的改造,這與居住建筑的能耗地位不符,應盡快打破這一僵局,緩解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矛盾。

1.2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模式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模式按照實施的主體不同,可分為:

①政府主導模式。

各國政府在建筑節能改造中都是先驅帶頭者,該模式依靠政府強大的執行能力、嚴格的考核標準,能夠促使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在短時間內規模化實施[1],同時便于統籌協調改造中的矛盾和當地發展的要求。但是這種模式容易產生資金籌措渠道單一、市場相關主體積極性不足、投資主體與收益主體分離等問題,同時政府在節能改造中,既充當實施者又是監管者,使得監管效果差強人意。

②產權單位主導模式。

產權單位主導的建筑節能改造,一般以大型的產權單位為主,如學校、醫院、大型企業和大型商場等。在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種模式通過節能改造降低其整體的運營成本,實現節能改造收益和提高生活質量[1]。該模式中產權主體改造意愿強烈,對改造工作的順利進行十分有利。但是該模式具有局限性強、普遍適用難度大的缺點,同時產權主體在節能改造的管理、技術和資金等方面也存在著困難。

③供熱企業主導模式。

供暖地區的建筑節能改造是改造的重點,供能企業進行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一般以供熱計量改造、管網改造及熱源改造等方式進行,其改造目的是通過提升管理水平、降低供熱成本等方式提高自身收益[1]。該模式的改造優點在于,保證了資金投入鏈和收益鏈的一致性,有利于節能改造市場化的推動。但該模式限于在供暖地區進行,同時存在供熱企業對供熱系統外的改造技術和管理水平有限等問題。

④能源服務公司主導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EPC模式)的節能改造實施主體是能源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指提供用能狀況診斷、節能項目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服務的專業化公司[4])。ESCO通過合同形式,為能耗主體進行節能改造,并從中分享節能收益[5]。該模式具有很好的市場化運作效果,能夠大力吸引市場上的資金、技術、管理等先進因素參與到建筑節能改造中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并能把傳統模式中政府的被動角色和資金壓力等給予很好的解決。

2 EPC及其運作模式的研究

2.1 合同能源管理(EPC)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簡稱EPC):是指節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與用能單位以契約形式約定節能項目的節能目標,ESCO為實現節能目標向用能單位提供必要的服務,用能單位以節能效益支付ESCO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潤的節能服務機制[6]。

EPC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客戶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降低運行成本;或者ESCO以承諾節能項目的節能效益、或承包整體能源費用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節能服務[6]。

EPC項目一般具有兩個特征:一是ESCO必須投入(資金、設備、技術和管理等),并承擔風險;二是用能單位向ESCO付出的代價不大于合同期內的節能收益。而隨著合同能源管理的不斷發展,如圖1所示,在其結構本質上,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各方參與進來。

如果有更多的社會機構參與EPC,ESCO可以通過調用市場上更專業的技術、管理和資金,來實現自己的利潤并分擔風險。同樣,由于EPC的本質是通過節能并分享節能收益,所以ESCO也可以由多個主體共同組成,參與各方整合各自優勢來更好的實現節能服務,獲得收益。圖2為一般的ESCO業務流程,可做為多方參與的業務流程參考。

2.2 EPC運作模式

在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中,形成了節能效益分享型、節能保障型、節能費用托管型、融資租賃型四種基本的運作模式[6]。下面對這四種基本模式進行介紹,給出無社會其他參與方的基本構架圖,即只考慮能耗用戶和ESCO的運作關系圖。

①節能效益分享型運作模式。

節能效益分享型運作模式是:在項目期間能耗用戶和ESCO雙方分享節能效益。節能改造工程的投入按照ESCO與用戶的約定共同承擔或由ESCO單獨承擔。項目建設完成后,經雙方共同確認節能量后,雙方按合同約定比例分享節能效益。項目合同結束后,節能設備所有權無償移交給能耗用戶,以后所產生的節能收益全歸能耗用戶[7]。

②節能量保證型運作模式。

節能量保證型運作模式是:以ESCO承諾保證節能量為前提,能耗用戶事先支付一定年限的節能效益或者費用,作為節能項目的全部投資以及ESCO的服務費用,委托ESCO實施節能項目。項目完成,經雙方確認達到承諾的節能效益,用戶一次性或分次向ESCO支付服務費,如達不到承諾的節能效益,差額部分由ESCO承擔。節能量保證型合同適用于實施周期短,能夠快速支付節能效益的節能項目,合同中一般會約定固定的節能量價格[7]。此種模式在發達國家政府機關節能改造中比較常用。

③節能費用托管型運作模式。

節能費用托管型運作模式是:能耗用戶委托ESCO出資進行能源系統的節能改造和運行管理,并按照雙方約定將該能源系統的能源費用交ESCO管理,系統節約的能源費用歸ESCO。項目合同結束后,節能公司改造的節能設備無償移交給能耗用戶使用,以后所產生的節能收益全歸能耗用戶[7]。

④融資租賃型運作模式。

融資租賃型運作模式是:ESCO或融資租賃公司把節能設備租給能耗用戶,能耗用戶以設備生產的節能效益支付租金。合同期滿,ESCO或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將設備轉讓給能耗用戶,也可以收回。如果采用融資租賃公司的設備,則ESCO負責對能耗用戶的能源系統進行改造[8]。

2.3 EPC模式在我國節能改造中應用分析

2.3.1 應用EPC模式的必要性

國外在住宅改造中EPC模式有一定的應用,在我國的應用卻十分困難,經過深入分析研究,在我國采用EPC進行既有住宅的節能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原因有:

①改造資金的需求。

節能改造技術在國外發展已經非常成熟,我國節能改造技術也迅速發展,對既有住宅改造的整體技術門檻不高。相對改造資金來源成為能否順利進行節能改造的關鍵點,在有技術沒資金的情況下節能改造是無法推進的。

②政府資金的局限。

現階段既有住宅的節能改造資金中各級政府的出資占據了非常大的比例,而這種政府占大比重出資甚至全資的改造項目,即使在技術應用、節能效果和節能收益上都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政府財政的限制,在進行大規模節能改造的推廣中往往力不從心。所以政府的財政情況決定了,資金問題成為推廣既有住宅節能改造的最大障礙,想進一步擴大資金來源、真正解決對財政出資的高依賴,必須通過調動市場的資金進入節能改造中來,才能真正實現節能改造的快速發展。

2.3.2 應用EPC模式的障礙

EPC模式調動市場資金的能力是巨大的,但在我國既有住宅節能改造推廣應用的過程中遇到了巨大障礙,其根源是:

①我國住宅高私有化率。

與非居住建筑的產權結構單一的情況(如學校、私人企業、政府機構等)不同,既有住宅的產權結構更加復雜,而這種涉及多位產權人的結構在推進EPC應用中產生了巨大的障礙。

②我國多業主住宅形式。

我國私有住宅的形式也與發達國家不同。20世紀2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開始出現郊區化,大量興建獨棟式住宅,50~60年代,郊區化達到。如美國在二三十年代初期,單體或雙體別墅所占居住建筑的比例比較低,隨著郊區化的發展,獨棟住宅的比例不斷上升,在1960年有68.8%的住宅為獨棟式住宅,到2006年上漲到70%左右[9]。這種獨棟的單業主私有產權在節能改造中所面臨的溝通難度小,也能通過節能改造收回直接的經濟效益,而我國大部分為多業主的整棟住宅,在協調改造和出資問題上難度極大。

③其他障礙。

在推進EPC模式中我國還存在其他的障礙,如:雖然EPC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但是發展很不均衡,根據國家發改委2010年到2013年先后公布的五批ESCO備案的名單中[10],共3210家公司(不包括取消的32家)各省統計分布情況可以看出這種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具體統計情況如圖3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在建筑能耗比較大的東北地區ESCO并不是很多,西部地區ESCO很少。

政府在推廣EPC模式時不夠深入,體系不夠健全,使得ESCO公司成長速度比較慢,且存在ESCO公司用各種手段騙取財政補貼的現象。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支持力度也不夠,居民的建筑節能改造意識不夠強烈、認識不深刻、需求不迫切,這些也增加了EPC推進的障礙。

3 EPC模式優化研究

針對能耗用戶出資難度大和節能效益分配難的核心問題,對EPC運作模式進行優化,本文設計了一種間接分享型模式。間接分享型運作模式是:由ESCO與供能公司簽訂節能合同,對能耗用戶進行節能改造,供能公司向能耗用戶提供能源,收取不高于改造前的總能耗費用,因節能改造使得實際能耗降低,故供能公司多收取了節能部分的費用,并拿出這部分費用與ESCO進行分享。間接分享型運作模式的基本構架見圖4。

該模式發展初期,需要政府進行協調、監督、政策支持和一定的資金支持等工作,在市場模式運作成熟,節能改造效益分享順暢后,政府可逐步退出。間接分享型模式運作構架詳圖見5。

間接分享型運作模式不需要居民直接出資,資金由ESCO所代表的投資方承擔,或初期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這樣就避免了居民協調難的問題,在資金的落腳點上找到了出路。同時實現了投資回收,通過供能公司對能耗主體多余供能費用的收取,來實現節能的經濟效益,并與ESCO進行節能效益分享。這形成了投資回收點,開拓了利潤渠道,吸引了市場資金的投入。

4 基于EPC模式既有住宅節能改造的對策建議

4.1 廣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調動市場力量

由于EPC模式可以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更好的優化配置,結合間接分享型等運作模式,可以對我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市場,針對我國不同地區的情況和改造主體,鼓勵采用EPC相應的運作模式,充分調動市場的節能改造力量,最終實現市場的運作良性循環機制,使得節能減排與經濟效益更好、更和諧的發展。由于現階段政府在我國既有住宅節能改造的主體地位,所以政府廣泛采用EPC模式進行節能改造示范尤為重要。

4.2 財政和金融政策支持

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EPC模式推廣初期,雖然EPC模式能更好的提高政府財政的利用率,但是不代表政府在支持節能改造財政總量上的縮減,相反政府應該在這種高利用率的模式下,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總量,特別對采用EPC模式的節能改造行為給予大力的財政支持。相應制度上,完善財政支付的流程,針對不同的節能改造模式指定更加詳細的財政支付計劃,如針對間接分享型EPC運作模式,可以在初期給予一定額度的資金支持,后期再通過財政補貼逐步實現政府出資額度比。

4.3 相關標準和法規完善

建立完善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標準體系是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開展的重要環節。由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范圍廣、任務重,管理工作涉及資金測算及使用、工程立項及招投標、項目驗收及備案等多方面管理,工作復雜,應給出相應的節能改造項目管理辦法,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改造主體進行編制,以減少管理不利造成的成本和運行等問題,更好的實現節能改造的標準化。

4.4 提高參與度

針對能耗用戶以及社會各方對節能改造認識不深和參與度不夠的問題,應該采取更廣泛的宣傳手段,如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紙媒等方式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帶來的經濟效益、環境和社會效益進行宣傳,并介紹政府相關的政策信息等,宣傳給出具體的效果數據,增加節能改造效果的說服力。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市場的整體參與度和社會關注度,為節能改造創造良好的氣氛,調動市場的活力,關鍵是釋放節能改造的需求。

4.5 信息平臺共享

政府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相關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信息平臺,使得節能改造的參與各方能通過該平臺獲取信息、進行交流。各參與方在信息平臺上可以學習和了解節能改造的管理、技術和需求等信息,這樣不僅提高了建筑節能改造行業的整體水平,更快的匹配市場需求信息,讓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建筑節能改造,而且還促進尚未進入節能改造領域的主體積極參與到節能改造中。同時,信息平臺公平、公開、公正的分享政府的信息資源,能有效的促進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的健康發展。

4.6 采取全面完善的節能改造措施

在節能改造中不僅對建筑圍護結構進行節能改造,分別針對熱源、熱網、熱用戶等進行全面整體的節能改造,因地制宜采用新技術、新能源,使得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效果更好。其中對熱源的節能改造技術包括;采用熱電聯產的方式、采用熱轉化率高的先進鍋爐和采取其他技術手段減少熱源的發熱損失等。熱網的節能改造技術主要是采用計量控制系統的節能改造,對能耗用戶進行熱量計量的硬件改造,這樣配合供熱計量收費的改革,能更有效的從人為控制方面減少能耗用量,也避免一些“節能建筑不節能”的怪象。熱用戶系統的節能改造,包括了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及因地制宜的利用新能源等措施。積極開發利用新技術和再生能源等也是節能改造不可或缺的技術發展趨勢。

5 結論

①通過研究發現,我國住宅私有化率高,且主要住宅形式為多業主結構,導致我國能耗用戶出資可行性低、難形成節能效益分享機制等問題,所以現有的EPC運作模式在我國既有住宅節能改造中難以應用。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對EPC模式展開研究。

②設計EPC的優化運作模式—間接分享型EPC運作模式。間接分享型運作模式采用ESCO與供能公司合作進行節能改造的形式,由供能公司在收取不大于改造前總能耗費用的基礎上,與ESCO進行節能收益分享。該模式避免了居民成為出資主體并形成了效益分享機制,有效地解決了我國EPC應用面臨的核心障礙。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中國建筑節能發展報告(2014)—既有建筑節能改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2]劉學峰.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D].山東:山東建筑大學,2013.

[3]徐艷娟.黑龍江省既有建筑領域合同能源管理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4]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5]陳柳欽.合同能源管理創新節能商業模式[J].中國市場,2011,50:36-45.

[6]孫紅.合同能源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7]梁偉賢.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融資與風險研究[D].清華大學,2012.

[8]張巖.融入碳減排交易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模式設計[D].天津大學,2010.

篇10

1緊跟政策的新能源車們

面對史上最嚴苛的第四階段燃油限值標準,新能源汽車自然成為各大車企的主要發力點。

BENTLEY EXP 12 Speed 6e

作為金字塔頂端的超豪華品牌,賓利沒有故步自封在傳統汽車那里,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依然不遺余力。

這次在上海車展展出的賓利EXP 12 Speed 6e概念車,其實就是之前日內瓦車展展出過的EXP 10 Speed 6的升級版,這次是首次與亞洲觀眾見面,雖然外觀長得差不多,但卻有質的變化,首先第一點是采用了敞篷沒計,第二點就是采用了純電動驅動方式。

外觀方面蜂窩狀的中網格柵是賓利特有的家族臉譜,但為了迎合電動車的炫酷效果,所以內嵌了一個閃閃發光的“6”LED燈帶。

說了大一堆的東西,其實電動車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續航里程問題。賓利這次為EXP 12 Speed 6e概念車裝備了高速感應式充電系統。據官方介紹,電池充滿一次電,其續航里程相當于從倫敦行駛到巴黎。

最親民的增程混動

上汽通用別克Velite 5

各位x者,請問您們知道Volt(沃蘭達)是什么嗎?

答案是,它是幾年前雪佛蘭推出的一款增程型混合動力車,但由于引進數量不多,加上價格不是那么親民,于是未久就淡出消費者眼中了。是增程型混合動力車沒有市場生存空間嗎,不!它是非常好的新能源車解決方案――車輛以電動馬達驅動,而發動機則負責為電池提供電力,基本上能讓用戶不會再患“缺電恐懼癥”!而上汽通用見時機成熟,一舉把沃蘭達的改款車型換標、國產化,打造了首款合資品牌國產增程型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 5,售價依據車型不同分別是26.58、29.58萬元,再加上可享受36000元“別克藍”新能源車型購車補貼,終端售價分別為22.98和25.98萬元,這下可夠親民了吧?

Velite5六大亮點:

1.純電行駛為Velite 5的優先駕駛設定模式,純電續航里程可達116公里。2.結合高效增程模式,也就是用發動機為電池充電,車輛總續航里程可達768公里。

3.綜合工況油耗每百公里0.9L。

4.在純電動模式和增程模式下都應用動力分流(Power Solit)技術來發揮電機和發動機不同工況下的各自優勢。

5.采用EREV增程型電驅技術,包括EVT電控智慧無級變速箱、TPIM電控模塊、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以及專為混合動力開發的1.5L直噴發動機和三元鋰電池組。

6.具備別克最新eMotion智能驅動、eConnect智能互聯、eProtect智慧安全科技。

觀致Model K-EV Concept

觀致在2017上海車展上帶來了Model K-EV Concept概念車,這臺概念車采用大量的碳纖維材料,在保證強度之余能夠大幅度降低車重,碳纖維結構車身比現時同級車型減重140kg。和現時的電動車相比,觀致Model K-EV最特別之處是使用了工作電壓高達800V的輪上電機,4組電機輸出最大功率960kW,峰值扭矩1400Nm。根據觀致給出的數據,M0dek K-EV Concept的0~100km/h加速時間是2.6秒;最長續航里程超過500km;最高速度超過260km/h。

通過專用的高功率充電樁,可以在30分鐘內為高容量鋰電池組充進80%的電量。在不久的將來,觀致還會為Model K-EV提供無線充電和靈感來自空中加油的“駕駛者視角”對接式充電系統,為用戶提供高效的免觸式充電體驗。

CHEVROLET FNR-X

雪佛蘭品牌近年在車輛外觀設計上的家族風格已逐漸定調,產品線也漸趨齊備,但對于中國大陸市場卻一直欠缺一個足夠代表新科技、新理念的切入點,來為品牌好好提升迎接未來的形象。

好在,休旅車、新能源為雪佛蘭張開了歡迎的雙臂,也因此雪佛蘭會選擇在上海車展來全球首發它們家的全功能運動概念車FNR-X,而這款作品很好展現了雪佛蘭的科技想象力,它可以隨著駕駛者、駕駛場景和駕駛風格的變化,在高性能與全功能之間自由切換。至于動力方面,FNR-X則是搭載智能混動四驅系統,配備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數字化LED動態頭尾燈設計和個性化車聯信息終端,在特定駕駛環境中構建特定車輛形態,通過可切換動力、可升降底盤等創新科技,滿足未來出行多功能、多場景、多個性的多元需求。

不說未來有多遠,筆者倒是覺得這車如果能維持概念外觀設計基調不太遠,配上個夠吸引人的價格,市售之后估計也不難賣啊!

2依舊是熱門的SUV們

雖然SUV好賣、SUV泛濫、SUV大戰,但有看點的作品還是值得關注的!

后勢還得看它

Alfa Romeo Stelvio

繼承法拉利基因的阿爾法?羅密歐,今年入華的首款車型Giulia就受到不少的關注,接著在今年上海車展放出第二款重磅車型――Stelvio,對手也是指向了奔馳GLC、寶馬X3、奧迪05等。

Stelvio的到來很明顯是進一步細分豪華中型SUV的市場,并且定位是更運動的車型。首先進入中國市場的普通版車型搭載2.0T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百公里加速分別為5 7秒和7 2秒,可以說實用和性能都兼顧到了。而QV高性能版本目前雖還沒有消息,但引入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普通版車型也配備輕量化部件――碳纖維傳動軸。無論在中國抑或歐洲,SUV車型確實“火”了一把,因此有不少高端品牌“打破傳統”,開始涉足這個市場。而對于Stelvio的出現,它不只是新車型的開端,更多是代表阿爾法羅密歐的命運走向。

如今的消費者還愿意為純粹的運動和情懷買單嗎?最后的懸念唯有留給時間來揭曉。

無人機伴飛

Jeep云圖概念車

Jeep云圖概念車由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全球設計團隊應廣汽菲克的需求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是一款定位于滿足城市用車和遠距離出行的新能源汽車。嗯!特斯拉都開過很多輛了,新能源幾個字完全打動不了我,不過,Jeep說云圖在設計上支持快速充電與無線充電功能,可以在配有無線充電車位的住宅小區、商務中心以及服務區快速無線充電――聽起來好像很有新意哎,我家抽屜里躺了好幾年的諾基亞LUMIA手機就是可以無線充電的,不過需要放到專門的充電板上,而這輛Jeep據說是真的可以隔著空氣進行無線充電,嗯!什么時候可以讓我眼見為實?

然后,作為一款插電混動概念車,配合帶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混動系統,Jeep說云圖能實現上千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真的假的?如果說無線充電是個很好很強大的噱頭的話,那這個續航上千公里就真的是直接命中每個駕車者的心跳了。

下面是一個好玩的:在無人機大行其道的今天,Jeep云圖概念車也適時引入了車載無人機的概念,車輛行駛時無人機提前掃描前方地形,將實時畫面和地形數據傳回車中,進一步完善Jeep的360度環境感知能力,從而可以幫助車主規劃更有效率的行車路線無人機伴飛,酷斃了。

DS7 CROSSBACK

其法國人不擅長做SUV車型的,但是一旦他們決定要做,就要做到最浪漫。而這款在上海車展首發的DS7 CROSSBACK正是這樣。

單純論配置論硬件,其實DS7并沒有太多優勢,幾乎都是人有我有的東西。但就是那么一個最簡單LED大燈,經過DS操刀出品也變得與眾不同:鉆石切割設計的一顆顆燈珠橫向排列,LED遠近光大燈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鉆石;車尾部分,同樣采用鉆石切割元素設計風格的尾燈組與前大燈組相互呼應,讓DS7文藝得一塌糊涂。

DS的設計高層正是挖了LV的人,所以它的內飾部分同樣毫不含糊。大面積高檔皮革包裹中控臺,加上一塊超級巨大的中控屏幕,多媒體,空調控制按鈕整合到屏幕內采用觸控操作。新車外觀設計多處采用的菱形元素同樣在車內得以體現。

想要改變DS目前在華的頹勢,DS7 CROSSBACK快點國產吧。

Mazda CX-3

遲到了近兩年,馬自達終于舍得將旗下的小型SUV――CX-3引進了。基于過去失敗的小型車銷售歷史,馬自達對再次引進包括Demio/Mazda2在內的小型車顯得相當謹^真,所以CX-3暫時會以進口的形式在長安馬自達的渠道進行銷售。

這款小型SUV將會搭載2.0L創馳藍天發動機,并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于2017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銷售。值得注意的是本田系的繽智與XR-V在今年或明年年初會迎來中期改款,豐田C-HR也會在今年內引進,并如卡羅拉/雷凌一樣分別于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生產銷售。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如果馬自達還是只滿足于為用戶提供“人馬一體”的駕乘愉悅感,那似乎有點作繭自縛。

上汽大通D90

目前國產SUV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了,尤其是在緊湊型領域,因此上汽大通首款SUV選擇了全尺寸的大型SUV,其實可以看作是上汽大通對市場研究過后的考量。畢竟這個售價想走量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對于樹立品牌形象還是很有幫助的。

大通D90的尺寸達到了5005×1932×1875mm,軸距為2950mm,給人最大感覺就是霸氣,市面上相近價位而同尺寸的SUV確實少見,除了大眾途昂,似乎真沒什么車型了。

上汽大通宣稱采用C2B理念來打造這款車,簡單說來就是基本按著消費者喜好來,全尺寸車身,以及大面積鍍鉻前格柵、20英寸鋁合金輪轂和內飾真皮包裹、懸浮式中控等配置,基本上是一應俱全。因此這車不需要強調它有什么配置,作為一款完全按著消費者喜好來打造的車,去強調配置似乎意義就不大了。

那刨除配置以外,大通D90還有什么看點呢?大通D90是通過自動駕駛技術正式展現在公眾面前的,除此之外,它還是款搭載互聯網概念的SUV,這兩項技術,也是上汽通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對于新晉SUV來說,大通D90是一款相當大膽的車,似乎就是沖著顛覆傳統來的,但傳統向來不是輕易能被顛覆的。而這款車到底有多少實力能被認可,還得等到上市后才能知曉。

廣汽傳祺GS7

廣汽傳祺GS7,這是一位從底特律海歸的“華裔”,整體設計與GS8大同小異,機械也沿用同樣結構,可惜一點就是沒有設計得更加激進,相比起GS8少了點新鮮感。

作為同平臺車型,GS7延續了GS8“凌云翼”家族臉譜,前臉采用炮筒式霧燈,黑色前保險杠,配以粗壯D柱及三角窗亮條,好不好看這種見仁見智的問題我一貫不愛評論,不過在我看來這種棱角分明的設計在停車場里可以提供不錯的辨識度,找車方便多了。

廣汽集團在配置上迎合消費者需求已經成了一種慣例,所以在GS7上面發F了一塊長達1.35m的超大尺寸全景天窗,我一點都沒覺得奇怪,然后就是傳祺智聯娛樂In-Joy系統,這套可實現10英寸中控屏+7英寸液晶儀表以及手機三屏互聯的“玩具”,讓我這種背包里有一堆不同品牌智能手機的人有得玩了。

機械部分還沒體驗,實在無話可說,然而只要同胞們對SUV的熱度不降溫,廣汽應該不需要擔心GS7的銷量。

3高端自主新品牌

為了走向高端化、國際化,這屆車展上很多自主車廠旗下的全新品牌也都橫空出世了。

從概念開始就如此真實

LYNK&CO(領克)01

有關吉利集團與沃爾沃之間的關系如今到底如何,相信許多產經或商業類媒體已經有過深挖,筆者在此不予贅述。倒是LYNK&CO(領克)這個新品牌的橫空出世,除了填補了兩大品牌之間空下來的市場區間,嚴格來說也透過新設計、新品牌玩法擺脫了吉利、沃爾沃的固有窠臼,給中高端消費者更多暢想與體驗空間。而LYNK&CO的第一款市售產品――01休旅車,便是這樣一款在各方面都有嶄新特色的作品。

就外觀上來看,01與先前露臉的概念車幾乎沒有差異,如果曾經看過就已經愛上的人可以放心在今年第四季出手掏錢了。

01的大嘴樣式進氣格柵,加上獨立上置的大燈設計,要是放在10年前可能被市場稱為異類,例如當時喜好采用這般設計風格的Renault-Nissan集團就曾嘗過苦果。但如今風水輪流轉,這般外觀設計用來放在中國消費者超喜歡的SUV上,就起到很好的拉高、霸氣化車身外型,而又不顯臃腫笨重的畫龍點睛效果。再加上LYNK&CO的設計師以“都市對立美學”主題鋪陳產品設計,看起來有新意又不失協調感。至于車內空間就無須多說,想賣進中國市場的SUV,如今沒有這項產品特點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動力配置上,可以看出LYNK&CO01與吉利、沃爾沃的密切關系――1.5T三汽缸與2.0T四汽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正是來自沃爾沃的Ddve-E系列。而01賴以為骨架的CMA平臺亦是如此,它使得LYNK&CO品牌在未來可以很靈活的透過此模塊化平臺打造計劃中的產品,包括已經曝光的02跑車、03四門轎車。

WEY VV7

WEY這個品牌可能有些朋友已經有所關注,不過我還是簡單說一下它的來龍去脈:哈弗系列SUV取得了驚艷全球的成績之后(H6的百萬銷量),長城汽車的BOSS決定往上走,建立一個新的品牌進軍高端豪華SUV市場,并用自己的姓氏“魏”(WEY)來命名這個品牌。

WEY宣稱價格區間為16,78~18.88萬元的首款量產車型VV7,“在安全配置上可以與沃爾沃比肩”,這句話初看之下稍顯狂妄,不過細看一眼,人家WEY說的是配置可以和沃爾沃比肩,要說配置么,來回也就那些,少了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的WEY裝備了自家的Collie智能安全系統,所以這句咬文嚼字的話也說得過去。

VV7全系標配自適應巡航(ACC),在0~150km/h速度范圍內能夠識別有效車距;在視覺安全方面,車輛裝備了130萬像素高清流媒體電子后視鏡,視野可增大至普通內后視鏡的3倍,配合雷達及攝像頭共同營造出360°無視野盲區的效果。另一方面,VV7使用了流水轉向燈,在轉向燈打開雙閃及轉向的過程中采用依次點亮的形式,視覺上更能起到警示作用,這也是國產SUV第一次采用這種設計。

4不可或缺的大玩具們

每屆車展的這類車型都是觀展熱點,這次車展有哪些呢?

超級吸睛的“超級快”

Ferrari 812 Superfast

今年是法拉利品牌成立70周年,在本次上海車展上,法拉利也以超豪華陣容亮相,例如70周年特別版LaFerran Aperta、四座超跑GTC4LussoT、特別版488GTB等。但這些,都成為了法拉利812Superfast的陪襯。作為法拉利最強量產跑車,該車配備了全新的65升V12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800cv,峰值扭矩718Nm。該車的最高速i殳計為340km/h,百公里加速時間2.9s。除了優秀的性能以外,812 Supeffast還采用了法拉利最新的科技,例如優化的空氣動力學套件、更先進的動態駕駛輔助系統等,這些讓812 Superfast的動態表現更加出色。新車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用戶,始售價為538.8萬元。為慶祝品牌成立70周年,法拉利今年也將在中國舉行一系列慶典,屆時廣大中國車主都能參與到這樣的品牌慶典活動中來。

Lamb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最新的紐博格林圉速王Huracan Performante大量應用了獨具特色的鍛造復合材料,利用在樹脂基質中嵌入短碳纖維切片的方式,使其超越了傳統碳纖維復合材料,不僅實現了輕量化設計,還可以打造傳統碳纖維復合材料無法實現的復雜幾何形狀。

Maurizio:關于我們的SUV車型Urus,我們其實早在2012年已經推出過Urus概念車。如今,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期待Urus量產版車型的到來,在上海車展的新聞會上,Stefano Domenicali先生已經宣布,Urus將于今年年底在意大利蘭博基尼總部正式推出,屆時,我們會看到蘭博基尼全新的SUV車型,相比2012年的UFLIS概念車,全新Urus車型在多個方面都有所提升。

我們目前計劃的Urus是一款8缸車型,Urus是我們首次采用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出于越野性能需要,我們需要在相對較小的轉速(rpm)的情況下輸出很大的扭矩,而V8發動機無論是在外形還是重量上都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在性能上、扭矩上更能夠符合研發Urus車型的實際需求。我們并不是要用V8發動機去與V10或V12發動機競爭,而是V8發動機最符合Urus這款車型,至于混合動力的Urus,目前也在規劃當中。

我們向馬自達拋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對話馬自達MX-5首席設計師中山雅、CX-3項國負責人富山道雄 吳均杰

為消費者為用戶帶來微笑,能夠讓消費者的生活越來越充實,這是Mazda的品牌根本。

AM:對于MX-5 RF這款車,中山先生認為設計上最滿意的地方在哪里?在執行MX-5項目期間有沒有留下遺憾沒有達成呢?

中山雅:首先我對MX-5 RF所有的部分都是感到非常的滿意。RF的全稱為Retractable Fastback,藉著這種特別的硬頂敞篷設計,讓我對RF車頂的輪廓設計感到非常滿意。另外,作為一個設計師來說,當然希望我設計出來的車型能夠令消費者喜歡,但具體如何實現是要靠工程師團隊去執行,而馬自達的工程師團隊能夠把我的設計意圖完完整整表現出來,所以我ξ頤塹墓こ淌ν哦右彩歉械椒淺B意。

也因為以上的原因,MX-5項目能夠將我所有的最好的設想都得以實現,我沒有留下一丁點的遺憾。

AM:使用硬頂的MX-5 RF設計是否比軟頂的MX-5 Roadster更難一些,重復雜一些?

中山雅:確實,RF的設計比Roadster更難,因為難所以最終選擇了斜背式的設計。我們在開發硬頂敞篷跑車的時候有三個原則:1.盡量縮短軸距,做到軸距的最小化;2.確保能夠放下兩個人隨身行李的后備箱空間;3.確保輕量化的結構。這是三個必須堅持的原則。而這三個原則的大前提,是MX-5項目追求駕乘中的開放感和通透感,所以就擁有了MX-5現在的設計。

AM:進行MX-5 RF設計時有沒有采用向經典車致敬的元素?

中山雅:我們設計MX-5 RF時首先要符合美學價值觀。當然,這個美學價值觀當中有很多的元素是經典車型所擁有的,所以我們會采用這些與馬自達美學價值觀相符合的元素。當然講到審美這是非常個人的感覺,當中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概念,所以不管是新的設計元素也好,舊的設計元素也好,只要是符合馬自達美學價值觀的元素,我們都會采用。

AM:CX-3這種小型SUV的軸距更短,雖然車體較小,但車身的高度和重心比例其實沒有降低太多,導致車的重心比例偏高,在這種情況下是怎么跟其它馬自達產品一樣的為用戶帶來駕駛愉悅感呢?

富山道雄:確實,特別是和轎車相比,CX-3的重心是偏高的。所以為了極力避免重心偏高帶來的影響,馬自達對CX-3懸掛做了調整,以盡量實現我們馬自達“人馬一體”的駕駛感受。

AM:最后一個問題,同時給兩位的。兩位都經歷過馬自達20世紀90年代的低迷期到21世紀的重新振作,你們對馬自達這個品牌有怎樣感受?還有兩位各自最喜歡的馬自達車型是什么?

富山道雄:還是我先來回答吧,先回答的比較容易回答。我們馬自達品牌就是要為消費者為用戶帶來微笑,能夠讓消費者的生活越來越充實,這是我們的品牌根本。

讓我選擇一個最鐘愛的馬自達品牌車型的話,我覺得我所設計的CX-3是最符合、最能夠體現馬自達造車理念的這樣一款車型。實際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我也是開CX-3。

中山雅:我想大家可能都看過“ZoomZoom”的宣傳片,就是馬自達帶給大家一種小時候曾經感受到的這種心動,這種心動并不是誰強加給你的,而是小朋友自己能夠接收到的心動的感覺,現在我們通過“ZoomZoom”傳遞給已然成年的消費者這種心動的感覺。而具體要我說出我喜歡的這個車型,從我的角度,可能我馬上反應過來的是NA(第一代MX-5)和ND(第四代MX-5),實際上我自己也是既擁有NA又擁有ND的車主,我更喜歡NA。

邁凱倫的電動何時到來?

對話邁凱倫定制中心總監(MSO)James Banks 胡華杰

McLaren計劃2022年之前推出15款新車型,其中有一半的車型都會用到混合動力的技術。

AM:關于改裝市場的問題想問一下您,您如何看待中國的改裝市場,您對中國改裝客戶的改裝能力有怎么樣的一個評價?

James Banks:改裝車市場對于很多國家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市場,因為稅非常的高,特別是進口車,整個價格方面的稅都是特別的高。我們MSO就是邁凱倫特別定制中心,客戶定制的產品也是在英國的生產廠當中生產完畢之后再運送到中國,我們也知道對中國的用戶來說,要通過MSO提供更多的定制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實現定制,一個就是我們在中國有十家零售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零售商代表邁凱倫為用戶提供一些定制的選擇,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我們會派技師到用戶這邊來做汽車的改裝或者升級,比如說邁凱倫F1車型,是25年前就推出的,我們會派技師去當地的零售商這邊或者用戶的家里面給他提供改裝服務。

AM:對于一個非常講究運動的品牌來說,車型換代會更講究運動性,兩種方式,一種是馬力增強,一種是減重,減重跟減肥一樣,是很難很難的。但客戶定制的東西,有時反而讓車增重了,會不會心里面很難受?

James Banks:一般不會有客戶故意要求增重,但是有可能有時候一些改裝的需求確實會增加車的重量,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給客戶提出,增加了這些重量會影響到車的性能,會有負面的影響,降低了它的動力等等;還有就是他這個改裝的需求有可能使得我們這個車不符合認證的要求,比方說我們要通過碰撞測試,有車重的一個標準。只要不違反這些規定,我們會給客戶提出建議,他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我們就會滿足他們的需求。

AM:我有一個關于BP23車型的問題。我在搜索引擎上看到這樣的內容,說邁凱倫這款車型是限量發售的,但是現在還沒有上市就已經預定完了。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JamesBanks:確實,這個車賣得非常快,已經預定完了,限量是106單,但是訂單是這個數量的三倍。

AM:多出來的訂單怎么解決呢?因為是限量的。

James Banks:要滿足這么大的需求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我們會優先考慮我們的忠實客戶,比如說擁有各種車型的或者是經常來參加我們活動的客戶。

AM:有消息傳出:部分超跑品牌要打造SUV,例如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邁凱倫針對這個會有相應的措施嗎?

James Banks:不會,我們是運動品牌。

AM:從車展來看,整個世界的汽車變化非常大特別是關于新能源這一塊的車,從車展就能看出來,對于邁凱倫而言,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James Banks:確實,新能源汽車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對我們這個品牌來說,要去擁抱或者采納這樣的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像我們這樣的運動跑車沒有辦法100%的使用電力,因為電機會產生100%的扭矩,但是我們確實可以用一部分的技術增強車的環保性,同時也增強它的性能,像我們的P1就是一種輕捷車輛,同時性能也非常的好,我們計劃2022年之前推出15款新車型,其中有一半的車型都會用到混合動力的技術。

何不靜觀其致 吳均杰

縱使觀致高層換人比翻書還快,但觀致堅持品質與服務的態度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

AM:現致Model K-EV將會采用碳纖維車身,現時碳纖維車身成本較高,現致將如何將Model K-EV的售價降低到合理水平?同時,碳纖維車身是現致自行生產還是采購?

Mark:觀致很清楚產量和成本之間的關系,我們也很清楚碳纖維車身的產量和價格到什么程度會符合我們業務發展需要。實際上,根據我們估計的產量,碳纖維車身核算下來的成本要比鋁合金車身和鋼制車身還要低。觀致擁有能力極高的合作伙伴,我們和康得新共同開發Mode K-EV的碳纖維車身,生產方面則交由康得復材來進行。(康得新和康得復材均隸屬于康得集團)

AM:碳纖維車身在碰撞后的可修復性較低,大部分情況下需要直接更換部件,這將會導致修復成本和保險費用的問題,觀致是如何看待的?

Mark:其實從高強度鋼車身到鋁合金車身的過渡,能發現鋁合金車身要修復也是成本比較高的,不過完全取決于要替換多少部件,或者要修復到多大的程度。碳纖維車身亦然,根據車身受損的狀況來看修復成本,不過如果不嚴重的話也能夠修復而不需更換。但觀致也會在4S店方面下功夫,加強和完善碳纖維部件的修復能力,盡量降低車身受損后的修復成本。從安全性方面考慮,碳纖維車身的強度不比高強度鋼車身差。而同時Mode K-EV也會在一些關鍵部位使用高強度鋼以發揮碳纖維材料和鋼材在碰撞安全方面的優勢。

AM:現時較為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車如BMW i系列是使用可回收材料來制作內飾,觀致會往這個方向走嗎,還是堅持使用傳統的內飾材料?

Mark:觀致一直倡導的是高品質。保證我們生產出來的是高品質的產品,所以不管在車身方面還是內飾方面,我們都會用上碳纖維。特別是一些比較適合使用碳纖維的地方,比如門板、中控臺,我們不希望用戶在車廂里看到的材料和廉價劃上等號。

AM:觀致的電動車技術現時發展得如何?續航、充電效率方面的指標能夠透露一下嗎?

Mark:Mode K-EV的續航里程可以超過500公里(歐洲NEDC循環),但是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最高時速、加速時間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去平衡。Mode K-EV每個車輪部有獨立的電機來提供能量輸出,它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是2.6秒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64Km/h。充電方面,我們則能夠在30分鐘為電池充進80%的能量,Mode K-EV除了支持國標有線充電之外,還支持觀致自主研發的無線充電和“駕駛者視角”對接式充電系統。AM:從觀致的團隊可以看到觀致是一個工程師主導的汽車企業,是不是正如外界所說,觀致是工程師主導的思維?怎樣解決技術和市場之間的問題?

Mark: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并不覺得自己比團隊里面任何一個人更重要一點,我們實際上是很尊重每一個部門的。我們的銷售和市場部,還有負責產品規劃部門的,他們代表客戶的聲音,觀致非常關注客戶的聲音。我們的工程技術部和產品開發人員會共同合作,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創新的、高科技的產品。實際上,我們和設計團隊、工程團隊都是緊密合作的,而且部門之間很少是有沖突,大家都在共同努力去生產高品質的產品。

我們有話說

世紀中的創世紀

也就幾年前的車展還可以打打自動駕駛、新能源環保等比較務實的主題,沒想到才短短數年那些話題就一下不新鮮了,而這也使得本屆上海車展的主題顯得空虛到不行,各種“××造車”、新能源車、未來科技像潮水一般涌入,每個都說自己時代,但每個看起來也都還未成熟。或許,如今的世界正處在新世紀的創世紀混沌期,大家都在摸那個能引燃市場爆發點的引線,估計得經過一波大浪淘沙之后市場大勢才會漸趨明朗。

對此我學會了觀望近年來各家說的新玩意兒,只要未實現的,那就都先看看就好!――涂純明

依舊一流的車展

上海車展明顯比廣州車展、成都車展都顯得更像一流車展,兩年一度的氣度跟北京車展已經越來越相似,尤其新展館的各項安排和服務也比以前提升了很多。如果一年只看一個車展,首推北京或上海車展。――林中烏馬自達在今屆上海車展終于帶來呼聲最高的MX-5跑車和CX-3,唯一感到不足的是沒有出現CX一5的全新換代車型,面對如今普通A級SUV市場的激烈競爭,落后就要挨打!如果馬自達可以稍微加快步伐,或許還真的有機會能與豐田、本田一拼。――胡華杰

網紅有如滔滔江水……

本以為沒有了車模擋鏡頭的上海車展終于可以愉快的拍車了,結果卻又出現了另一種神奇的職業――“網紅”!想讓攝影師幫忙拍一張滿意的照片都需要“清場”很久…… ――潘曙光

丟臉丟到全世界

這次上海車展,最有意思的畫面就是保時捷的高層走到眾泰的展臺參觀,不知道路虎的有沒有去參觀陸風展臺?――何連山

車再次成為主角

沒有車模和為拍車模而堵塞的人群,上海車展返璞歸真重新讓車成為車展的主角,主辦方還對展臺的音響音量作出要求,相鄰的兩個展臺之間也能做到互不干擾,展館內的氣氛不再狂熱而深沉為專業,差一分就是完美。

――楊家煥

更多樣化的汽車市場

本屆上海車展延續了SUV為主的場面,但細究之下還是有所不同,本屆車展上,中型甚至是中大型SUV新車的比例有了大幅提升。相信這不僅僅是受政策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已不僅僅是滿足于性價比、夠用,他們也開始追求如何更好的享受汽車生活。――林映輝

獨具品位的動態藝術家

新BMW M4 CS特別版車型亮相

新BMW M4 CS作為今年上海車展全球首發的特別版車型正式在中國亮相,它是BMW M以性能定義純粹駕駛樂趣的新作,也是BMW品牌尖端汽車科技的代表。

新M4 CS的誕生標志著BMW M為其車型引入了一個新的命名體系:位于第一層級的是M標準車型,然后是位于第二層眭能更加強勁的M競速版本,再向上是CS特別版車型,即位于眭能最大化的M品牌頂端車型。而在產品定位匕,新M4CS介于M4雙門轎跑車競kg%,g-~M4GTS之間,豐富了M的產品細分!

續寫M傳奇

新M4 CS搭載了高性能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輸出功率提高至460馬力,峰值扭矩達600牛米,憑借先進的M TwinPower Turbo渦輪增壓技術,從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3.9秒。新M4 CS標配帶Drivelogic(換擋邏輯)的7速M雙離合變速器(MDCT),使換擋操作在瞬間完成,并且不會中斷動力傳輸,使其綜合耗油量低至8.4升/100公里。

M4 CS采用了更具運動感的自適應M懸掛,使其無論在公路還是費首上均能輸出最佳性能。前后橋連桿與車輪托架之間均用鍛造鋁制成,因此重量極輕,并且有助于提升動態駕駛性能。新BMW M4 CS也經歷了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上的磨礪,單圈用時僅為7分38秒,讓新BMWM4CS躋身超跑之列。

自適應M懸掛、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和主動M差速鎖的控制系統均經過改進,以確保最佳抓地力并以適應新BMW M4 CS的動態要求,還配有電動機械轉向系統。駕駛者司根據個人偏好或當前路線要求調節轉向和懸掛設置。新BMW M4 CS還配備了專為其設計的賽道輪胎――鋁合金輪圈搭配米其林Pilot Sport Cup2輪胎。

創新科技先鋒,打造M專屬動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