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年來低碳經濟受到各國的推崇,但煤化工產業嚴重阻礙了低碳經濟的發展。本文將對低碳經濟進行闡述,分析煤化工在低碳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二氧化碳的危害,并針對現狀對節能降耗及二氧化碳的處理進行論述。
關鍵詞:
低碳經濟;煤化工產業;若干問題
由于煤化工產業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所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僅會加重溫室效應,還會對低碳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必須要控制煤化工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采取措施對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處理,以達到減緩溫室效應的目的。
1低碳經濟及其特征
1.1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通過各種方式來減少對碳含量較高能源的使用,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是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資源逐漸枯竭,環境條件逐漸惡化的現狀,發展低碳經濟能使其得到有效的緩解。
1.2特征
1.2.1低能耗。
低碳經濟要求以減少能源的使用實現經濟的發展,所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是其特點。
1.2.2低排放。
低碳經濟對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較高,所有破壞環境的排放物都必須得到控制。
1.2.3綠色能源。
在低碳經濟中,要求選擇對環境無害的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綠色資源。
1.2.4針對所有溫室氣體。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低碳經濟是針對溫室氣體的經濟模式,其中不僅包含了二氧化碳,還包含其他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
2煤化工在低碳經濟中的重要性
煤化工產業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違背了低碳經濟的根本原則,所以煤化工產業一直為社會所詬病。而實際上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前三個行業是火電、冶金、建材,煤化工產業的碳排放量排在第四,但人們針對的卻是煤化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電能主要來自火力發電,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這種情況;而冶金行業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生產;建材在我國社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的。排放量前三的行業都無法改變,所以排在第四的煤化工產業成為被針對的對象。對于低碳經濟而言,我國的各行業中目前能改變的是煤化工產業,所以煤化工產業在低碳經濟中占有絕對的主導作用。
3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
3.1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
溫室效應會導致南北兩極和高山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會因此而升高。對于沿海的低海拔城市,海平面升高會導致低洼地區被淹沒、土地鹽堿化加重、海水倒灌等。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出現沿海低洼地區被淹沒的情況,人們可以通過土壤回填來緩解這個問題。但是,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溫室效應將會越來越嚴重,簡單的填海工程將失去作用。
3.2溫室效應導致氣候帶移動
對于地勢較高的內陸地區,溫室效應帶來的影響目前并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室效應將會導致氣候帶向高緯度地區移動,高緯度地區的降水會因此而改變。氣候的變化會引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變化,一些動植物可能會因此而滅絕,人們的生產養殖也會受到影響。
4節能降耗
節能降耗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能從根本上解決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目前,各國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減少經濟發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通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來減少資源的使用。對于我國而言,國家從宏觀上制定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并出臺各種規定用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從長遠來看,我國必須加快能源使用的轉型,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綠色能源的使用,盡快脫離對煤炭的依賴。對于煤化工產業,需要研發先進技術,提高煤炭的使用率,對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等。
5處理二氧化碳
5.1埋存
對于工業上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將其進行深埋處理。對于我國而言,地下埋存目前還沒有被證實安全可靠,是一種有待研究的埋存方式。海底埋存是實現二氧化碳大規模長期埋存的理想方式,但海底埋存需要先進的技術和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不能大規模開展。
5.2設施農業吸碳
可以將工業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種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這種方式是實現低碳經濟的最佳辦法,目前已有一些地區開始實施。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這種方式勢必會成為消除二氧化碳的主要方式。
5.3植樹造林
目前大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和綠地在吸收,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們對木材的需求量增大,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對于通過植樹來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由于其成本較大而難以實施,所以需要長時間開展。
6結語
對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是最好的經濟發展方式。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無法立即實現低碳經濟,所以需要長時間堅持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
作者:劉永澤 單位: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樂.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5.
篇2
【關鍵詞】:氣候變暖 ; 林業生態建設 ; 必要性 ; 策略研究
【前言】: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溫室效應也逐漸明顯,對環境的變化造成明顯的影響,比如海平面上升,氣候干旱等等,這些變化無疑是我們人類造成的,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必然會對我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惡劣的影響,對于我國也是這樣。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進化空氣,吸收二氧化碳,減輕溫室效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題,淺析氣候變化與我國的林業建設研究。
1、全球氣候變化與我國氣候現狀分析
全球氣候的首要問題就是氣候變暖,主要原因就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造成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沒、氣候干旱、氣候異常等環境問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是由于工業社會的發展,經濟進步,人口增長,廢氣排放過多等原因。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氣候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整體而言,我國大面積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比較有利于林業的建設。氣候變暖對我國的氣候變化也造成巨大影響。而且我國經濟發展較快,而忽略了生態文明的建設,人口增加,造成環境進一步惡化,所以建設生態文明,研究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勢在必行,對人民健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必要性
森林歷來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它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主成部分,成為了科學家和學者研究的對象,這正是因為森林對緩解氣候變化,減輕溫室效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1森林具有與生俱來的固碳潛力
森林的獨特性在于,它是在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吸收二氧化碳,而產生氧氣的特殊生態系統。曾經有科學研究發現,每一立方米的樹木,就會吸收1.83噸的二氧化碳,從這個方面來說,每擴建一立方米的森林,就會減少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在現今社會減少排放是一方面,吸收二氧化碳是另一重要方面,擴建樹林就是固碳,就是等同于減少排放。
2.2森林能夠很好的緩解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排放了大量的廢氣,其中包括很多的二氧化碳。森林能夠大量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空氣中的熱量,減輕溫室效應,森林是陸地上重要的生態系統,是“地球之肺”。所以森林的生態建設能夠很好的緩解全變暖現狀,從而回復其后的正常化。
2.3森林的生態建設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森林是整個生態系統不能或缺的部分,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亂砍亂伐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造成我國森林大面積被破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政策是可持續發展,在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同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森林不在于它的綠化和美觀,而在于它可以維持生態平衡,提高居住水平,有利于人民健康,提高國家的環境承載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總之,我們必須給予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高度的重視,積極研究林業生態建設,并提出合理的建設策略,下面我將對此現狀提出我的策略研究。
3、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的策略研究
3.1分區治理,分類策劃,統籌兼顧,因地制宜
在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地形特征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分類指導,因地制宜。首先對于山區和丘陵地帶的林業,主要是采取保護的措施,減少亂砍亂伐的現象,對于一些荒山要根據氣候特征,大量的種植合理的樹木,擴增森林的面積覆蓋面。對于平原地區,要切實貫徹退耕還林政策,鼓勵農民發展林業,種植果樹,發展立體農業等等。對于沙漠地區要加強研究,種植合理的樹木,比如胡楊、白楊,在沿海地區保護和擴建紅樹林。在城市建設中要加強綠化,在道路兩邊多種樹,科學指導,提高綠化的層次和水平,發展森林公園等等,在城鄉交界的地方,要植樹造林,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態圈。
3.2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文化體系
要加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必須要加強對文化體系的構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的素質是不相符合的,要積極開展森林生態建設的文化宣傳教育,普及環境變化的現狀和森林的重要作用,促進人們形成熱愛森林,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的意識。要加強科研,開發新的產品,提高創新能力,開發新的設備和技術。
結束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前提下的重要要求,生態是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生態和諧發展,則人們也能安居樂業,必定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本文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淺談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研究,希望可以提供相應的理論指導和方法借鑒。
【參考文獻】:
[1]胡海清,魏書精,魏書威,氣候變暖背景下火干擾對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的影響.《災害學》 . 2012
篇3
城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于郊區的這種現象。在氣象學近地面大氣等溫線圖上,郊外的廣闊地區氣溫變化很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面,而城區則是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突出海面的島嶼,由于這種島嶼代表著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能比郊區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強度的熱島。
可見,城市熱島反映的是一個溫差的概念,只要城市與郊區有明顯的溫差,就可以說存在了城市熱島。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城市熱島。但是,對于居民生活的影響來說,主要是夏季高溫天氣的熱島效應。醫學研究表明,環境溫度與人體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環境溫度高于28℃時,人們就會有不舒適感;溫度再高就易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氣溫高于34度,并且頻繁的熱浪沖擊,還可引發一系列疾病,特別是使心臟、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此外,高溫還加快光化學反應速率,從而使大氣中O3 濃度上升,加劇大氣污染,進一步傷害人體健康。
那么,城市熱島是怎么形成的呢?或者說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城市熱島呢?城市熱島的形成,顯然是與城市化的發展密不可分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個:
首先,是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筑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筑墻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這些人工構筑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它們比自然下墊面(綠地、水面等)升溫快,因而其表面的溫度明顯高于自然下墊面。比如夏天里,草坪溫度32℃、樹冠溫度30℃的時候,水泥地面的溫度可以達到57℃,柏油馬路的溫度更高達63℃,這些高溫物體形成巨大的熱源,烘烤著周圍的大氣和我們的生活環境,怎么能不熱呢?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城市大氣污染。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第三個主要原因是人工熱源的影響。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
第四個原因是,城市里的自然下墊面減少了。城市的建筑、廣場、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相應減少,放熱的多了,吸熱的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劇,許多城市的規模迅速膨脹、人口急劇增長、建筑物越來越密集、機動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加上工業生產等,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城市熱島效應,特別是夏季,高熱酷暑已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成為人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和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研究削減城市熱島效應的技術方法,采取各種措施緩解熱島效應的影響,對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維持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既然城市中人工構筑物的增加、自然下墊面的減少是引起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那么在城市中通過各種途徑增加自然下墊面的比例,便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有效途徑之一。
城市綠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發展城市綠化,是減輕熱島影響的關鍵措施。綠地能吸收太陽輻射,而所吸收的輻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騰耗熱和在光合作用中轉化為化學能,用于增加環境溫度的熱量大大減少。綠地中的園林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不斷地從環境中吸收熱量,降低環境空氣的溫度。每公頃綠地平均每天可從周圍環境中吸收81.8 兆焦耳的熱量,相當于189臺空調的制冷作用。園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頃綠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噸的二氧化碳,削弱溫室效應。此外,園林植物能夠滯留空氣中的粉塵,每公頃綠地可以年滯留粉塵2.2噸,降低環境大氣含塵量50%左右,進一步抑制大氣升溫。
研究表明:城市綠化覆蓋率與熱島強度成反比,綠化覆蓋率越高,則熱島強度越低,當覆蓋率大于30%后,熱島效應得到明顯的削弱;覆蓋率大于50%,綠地對熱島的削減作用極其明顯。規模大于3公頃且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的集中綠地,基本上與郊區自然下墊面的溫度相當,即消除了熱島現象,在城市中形成了以綠地為中心的低溫區域,成為人們戶外游憩活動的優良環境。
除了綠地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之外,水面、風等也是緩解城市熱島的有效因素。水的熱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升溫值最小,表現出比其他下墊面的溫度低;水面蒸發吸熱,也可降低水體的溫度。風能帶走城市中的熱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熱島。
篇4
關鍵詞:分類經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引言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就是遵循現代林業思想,根據社會對生態和經濟的要求,按照對森林多種功能和主導利用的不同,將林業劃分為以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林業和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的商品林業,并按照各自特點和規律,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入機制和發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生態林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商品林,強力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使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整體發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林業在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當前,林業問題已成為全球生態環境的核心問題,林業是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保護和發展林業已成為緩解生態環境危機和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一)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主體地位。
森林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維持碳氧平衡,緩解“溫室效應”。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氣中本應該被森林吸收的CO2沒有被吸收,地球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據分析,在過去的20年中,大氣中CO2濃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5℃,“溫室效應”使得自然生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據測定,1公頃的闊葉林在一天內能夠吸收1噸的CO2。森林的存在,能夠大大緩解“溫室效應”。
2.防風固沙,為農業的穩產高產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森林植被破壞后,由于陽光曝曬和雨水沖刷等因素的作用,土地逐漸荒漠化。實現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根本在于發展林業。森林能夠使風速、風力大大下降,在防風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時配合農業、水利等措施,風沙量將會逐年減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農業小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顯著。
3.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樣性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野生動物種群的組成和多樣性不僅與森林的面積有關,還與森林植物種類組成和結構密切相關。
(二)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林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是一個基礎性產業部門。
1.提供林產品,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外林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林產品的供應在促進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林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木材、林副產品等,既為工業發展提供大量原材料,又生產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2.提供以木本糧油為主的非木質林產品,為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服務。豐富的森林資源,不僅能夠提供各種林產品,還是人類未來營養食品和養殖業飼料供應的重要基地。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木本糧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計總產量折合成糧食達2千萬噸。森林食品還能滿足人們改善飲食結構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3.提供就業機會。林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吸納的勞動力數量較多,為促進社會再就業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機會和有利條件。林業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林業山區開發、林業產業發展、承包開發荒山、非公有制經濟、勞務輸出等。由此看來,林業的發展,不僅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還能增加就業機會。
二、我國林業經營現狀分析
傳統林業經營模式的客觀局限性混淆了作為商品產業的林業與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林業在經濟性、經營利用目標、經營方式、管理要求、社會實現形式和價值補償等方面的差別,人們把林業只當作一般的產業來看待,沒有真正引起對公益林業的重視,其結果是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沒有緩解,林業經濟處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三、我國林業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分類經營對策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既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需要,又是尋找林業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我國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過程中,必須針對所遇到的難題,采取一定對策解決,從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的經營戰略。
1.分步驟、有層次地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林產品生產不能超過森林的再生能力,對森林資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種用途方面實行綜合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戰略必須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制定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按地域和環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經營規劃;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林產品的市場需求,選擇目的樹種;從保護天然林逐步轉向保護治理環境,從天然林的一般保護入手逐步轉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護天然林,先從國有林區啟動,逐步擴展到山區、農村等,以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恢復與發展。
2.加強科學研究,尋找和選擇商品林樹種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商品林的建設是重點。在我國,目前商品林建設有兩個關鍵方面,一方面,選擇適合我國的商品林樹種,另一方面,在商品林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就我國北方而言,落葉松雖易成活,早期生長快,但后期生長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場面窄。因此,急需通過科學研究,尋找選擇和培育一種或幾種目的樹種。過去我國比較注重選擇針葉樹種,但是大面積營造針葉林造成林地酸化,土壤肥力減退。我國現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針葉林,主要以第一代為主,第二代的很少。因此,針闊混交的營造林方式必須堅持,且需不斷地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
3.構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投資和技術體制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投資要建立投資法人責任制及項目負責制,通過法律、法規和各種管理制度約束責任人。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科學技術必須先行,目前,林業工作中在科學技術運用上有兩個弊端:一是林業企業粗放經營,不重視科學技術,林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低。二是科研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實驗的項目很少有推廣見效的,企業極不愿意參加任何有價值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活動,這種狀況不適應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需要。因此,必須構建靈活有效的技術體制,即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依靠科學技術,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4.強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策略,必須加強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斷被侵蝕的態勢,堅決杜絕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在生態位置重要的地段要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確保林地作用;要堅決還林于山、還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統的生態作用,改變自然環境;要不斷地擴大林地的面積,在森林母體的情況下,依據林木生物學特性,擴種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四、結束語
基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發展林業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是時展的需要,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經之路。因而我們應加大林業生態環保的建設力度,建立健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并加大執法力度,加大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力度,認真貫徹并實施“十六字”方針,大力發展混農經濟模和基于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的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注重發揮林業資源的多功能性,推動城市環境與工業發展的協調一致性,在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永順.論林業分類經營和森林資源分類經營[J].林業經濟,1996,(5).
[2]侯元兆.林業分工論的經濟學基礎[J].世界林業研究,1998,(4).
篇5
【關鍵詞】林業種植;環境改善;應用分析
林業種植是改善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通過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改善環境,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效益好。我國現在既面臨著經濟不斷發展的需求,又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治理環境污染。在這種情況下,制定預防污染政策并結合種植林業是最根本的辦法,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還可以給國家帶來綠色能源。
1.我國當前環境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迅猛的發展,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些環境污染現狀導致經濟發展的速度有所減緩,而且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更多的不便,在這個講究效益的時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讓更多人意識到治理環境的重要性。
經濟的發展必定會引起一定的環境污染,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環境污染已經成為阻礙我國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比如:酸雨。酸雨主要是由于現代工業、交通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質升到高空,在高空和雨雪的接觸而形成的。酸雨會對植被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可以對土壤、水域進行酸化,還會導致金屬材料的腐蝕以及巖石的風化。(2)溫室效應會加劇冰雪融化,溫室效應主要是因為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目前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全世界第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這也說明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急需改變。(3)其次,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不容小視,我國是人口大國,可用的耕地數量相對與人口數量卻非常少。而且近年來由于人們不合理的開采以及環境的污染,土地沙漠化正日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天都有將近五百多公頃的土地演變成沙漠,這樣耕地的數量會急劇減少,費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壓力。另外,近年來由于人們大規模的砍伐森林,導致我國森林資源正在加速減少,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我國將會失去所有資源。面對我國當前的環境現狀,各部門必須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及時制定一套合理的解決方案,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真正創建綠色家園。
2.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
治理環境污染是我國的在經濟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針對環境污染的現狀,我國結合當前實際的國情,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制訂了“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以及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的三大環境保護的基本政策,這三大政策的基本出發點就是根據我國多年的治理環境經驗和教訓,以強化環境為核心,以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共同發展為目的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1]。林業種植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在有效地開展,它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調節大氣中碳的含量
溫室效應是當前環境的一大危害,溫室效應的加劇將會加快極地冰雪的融化速度,它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眾所周知,樹木在有光照的情況下會產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就是二氧化碳,它主要是把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利用并產生氧氣。樹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溫室效應的危害。另外,工業生產過程中燃料的使用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要從根本上解決二氧化碳帶來的危害,就應該種植更多的樹木,我國現有的林業種植面積遠不能滿足環境治理的需求,仍然要進一步加大種植面積,這也將是一個長期的種植過程。
同時,大規模的推廣林業種植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一些原材料。首先,木材可以代替一些工業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其次,利用木材制作一些工具,既可以減少金屬材料的應用,還能夠控制控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現在,我國針對沙地的治理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木固沙林,通過灌木更好的固定土壤。而林業相對于灌木對土壤的固定能力更強,而樹木的落葉又可以滋潤土地,為土地提供營養,而且形成的這種地面結構,可以有效地對水分進行吸收和排放,減少洪水帶來的危害。據統計,森林能夠阻擋20%的洪峰危害,將其以吸收或蒸發的方式進行緩解,據有關數據統計,某地區森林覆蓋率在 67.6%時相對 2.7%的地區比較,能夠在徑流量上減少 25%~78%的洪水流量,因此可以說,森林能夠有效減少洪水造成的危害,這樣的土地結構就避免了降水量大的地區常年雨水沖刷與洪水流過造成的水土流失,很好地鞏固了地表的結構[2]。
如果某個地區土壤比較干旱,含水量較少,土壤的質地就會比較疏松,大風到來的時候就會將塵土刮起,長時間后該地區就會形成沙漠,這對于環境是非常不好的。而樹木的存在就會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原因是樹木的根系發達可以更好地固定土壤,大面積的樹木還能夠阻擋空氣的流動,減少風沙的流動,有效地減少了沙漠的蔓延。因此,從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看,大規模的推廣林業種植對于改善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2.3改善大氣中酸性物質的含量
酸雨對于環境的危害非常大,它主要是由于大氣污染造成的,酸雨不僅會腐蝕一些金屬材質,還會對樹木造成危害,嚴重的可以導致樹木的死亡。我國四川和貴州省曾降過酸雨,給當地的林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酸雨至少造成將近四億元的損失。如果不是樹木自身的凈化作用將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失。有關部門對于各種樹木的凈化作用曾做過專門的研究,發現不同樹種對于酸雨的凈化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說:杉樹類樹種對于酸雨的抗擊能力比較差,而一些山茶樹對于酸雨的抗擊能力卻非常強。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可以在酸雨頻發的地方多種植一些山茶樹,這樣既能夠抵抗酸雨帶來的危害,還能夠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減少酸雨的發生。
2.4樹木可以過濾空氣中的塵埃
目前很多城市道路兩側都會種植一些樹木,這些樹木不僅是為了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更是因為這些樹木可以作為空氣凈化器,自動的將空氣中有害的物質進行過濾,還大家新鮮空氣。這主要是由于樹木枝繁葉茂,能夠有效地減小風速,這樣大氣中的大顆粒的灰塵就會落到地上。同時,植物的葉表面比較粗燥,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還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質,這些都能吸附、滯留空氣中的一部分粉塵,從而使大氣得到凈化,比如:草地吸附粉塵的能力比的地面大七十倍,而森林吸附能力比地面強七十五倍[3]。目前,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灰塵的樹木有樺木、銀白楊以及法國梧桐等等,相關部門可以在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大量種植一些吸附灰塵能力較強的樹木。通過樹木吸附灰塵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凈化我們的環境,這也是大規模推廣林業種植的因素之一。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對改善我國當前的環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吸收空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單靠當前現有的森林還無法滿足改善環境的需要。因此,各部門為了更好的改善環境,應該繼續大面積的推廣林業種植,各企業根據國家的治污標準建立相應的節能減排措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科]
【參考文獻】
[1]卞強,方,邵麗娟.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3(07).
[2]徐劍鋒.林業種植在礦山環境改善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3).
篇6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污染也開始向農村蔓延,并已經成為環保工作的一項現實而嚴峻的課題。我國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村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為我們構建生態新農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們只有切實解決好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才能使農村真正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道路。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唇寒齒亡的關系(人類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于地球的水循環。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自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布與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占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于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制循環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凈化技術等,并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干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并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匯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后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0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采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簽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并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范,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00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 20xx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于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于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范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 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 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篇7
然而,自二十世紀60年代初世界經濟學界著手研究"綠色經濟"問題開始,稅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賦予了新的職責。為了從根本上使環境保護得到長遠的保障,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建立"綠色"生態稅收制度效果較為顯著。
一、什么是綠色稅收
到目前為止,關于綠色稅收組成問題的討論還沒達成共識,但現有的定義至少都包括以下一個或幾個方面的內容:
1.根據排放量和對環境的損害程度來決定稅率以計算排放稅。
2.對生產出來能危害環境的商品或使用這種商品的消費者征稅(如對汽油征收的消費稅)。
3.在其他稅收上提取與環境相關的備抵。
4.對于能夠節約能源或減少污染的設備和生產方法給予可以采用加速折舊備抵法或降低稅率的優惠。
由于缺乏公認可接受的定義,已經使得對于這種稅收的一貫性分類劃分方法變得復雜化。但經合組織(OECD)正和其他一些機構在共同致力于研究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二、國家如何使用綠色稅收
由經合組織199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對其成員國中19個發達國家而言,從綠色稅收中獲得的收入所占各自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大約為2%。(見下頁圖表,其使用了較為廣泛的定義,包括所有對產品征收的、與環境相關的稅收)其中丹麥以綠色稅收對GDP的貢獻率超過4%而列居首位,緊隨其后的依次是希臘、荷蘭、挪威和葡萄牙,都略低于這個水平。墨西哥和美國是這組中比例最低的兩個國家,貢獻率只有1%左右。
同樣有數據表明,在工業化國家中,不含鉛汽油從開征綠色稅收中獲得的收益最多。事實上,對含鉛汽油征稅在1999年總收入增長的原因中大約起到40%的作用,接下來是對摩托車征稅的效果,促進了20%以上的增長。綜合起來說,根據經合組織的資料,對石油、柴油燃料和機動車輛的銷售及使用所征收的稅收增長占所有環境稅收相關收入的91%還多。因此,對于發達國家總體上來說,從單純排放量征稅對于稅收增長的程度是相當適度的,但進一步研究各個國家的趨勢--特別是那些被稱作"生態稅收領導者"的國家--揭示了根據排放量收的稅能產生效益可觀的收入。除了這些顯著的發展成果外,任何對廣泛意義上的綠色稅收采取強硬的、總體性的改革都只限于這些為數不多的國家。
這些改革起源的發達國家又能被分為兩類:第一類即所謂的"生態稅收領導者",包括丹麥、荷蘭、挪威和瑞典,他們從根本上改革其稅收體系以依賴于快速增長的環境稅收。第二類是指澳大利亞、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和瑞士,他們正在該領域取得越來越多的重大成績。在對這些國家如何更好的完善生態稅收、連同在管理這些稅收中的相關復雜性和如何達到期望收入這些經驗做一個仔細的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總結出:
三、從生態稅收領導國獲得的經驗
總體上來說,生態稅收領導者嘗試著采取三種方法改革環境稅收:取消或調整不合理的補貼和稅收準備,出于對環境方面考慮的因素而重組稅收結構,以及開征新的綠色稅收。在這些國家中另一種趨勢是完善綠色稅收以組成更廣泛更基礎的國家稅收政策改革的一部分。
在回顧了生態稅收領導國最近的經驗后,我們可以得出六個主要的觀察結果:
1.生態稅收領導者并不是在真空中實行綠色稅收的改革。更確切的說,他們采取的這些改革措施可能違背一些國際協定針對全球變暖的趨勢提倡消減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這樣一種公共背景。
2.對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稅已經變成了所有生態稅收改革的共同關鍵因素。幾乎所有的國家都發現,達到環境目標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對二氧化碳這種造成溫室效應最主要氣體的目標排放量進行征稅。但是由于很難精確的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稅收被指定于排放這種氣體產品的估計碳含量。因此,在實踐中,這些稅總是以產品稅或以純排放稅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即使是在"生態稅收領導者"國家之間,稅率變化也很大,其中尤以挪威和瑞典的稅率最高。
3.這兒討論的綠色稅收改革,通常都是在收入中性的背景下進行的。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改革能起到雙重作用:既能改善環境條件,又能利用積累的資金緩解由其他稅收--尤其是那些可能影響就業的稅收引起的不合理地方。如綠色稅收的開征允許丹麥削減針對勞動收入和社會保障收入的邊際稅率,而瑞典則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所得稅主要程度上的一般性減少。
4.在缺乏補償措施的情況下,綠色稅收可能會影響國際競爭。這種論點甚至引起某些生態稅收領導國也賦予一些嚴重產生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者以免稅的優惠,雖然這些免稅傾向于弱化稅收償付和氣體排放之間的聯系。例如芬蘭已經對電力部門的含碳氣體排放免予征稅;丹麥在某些情況下,已經用自愿的協定取代了稅收;挪威針對逐漸下降的對石油部門的投資,決定重新考慮對含碳產品的征稅問題。因此,政策在綠色稅收真正設計和使用的過程中,介于環境目標和工業競爭力的交互作用已經扮演了一個主要的角色。
5.研究顯示公共承認綠色稅收的回歸性。但是在他們當前的水平下,生態稅收通常意義上看起來并沒有什么主要的回歸性影響。此外,綠色稅收的分配結果應該聯系他們取代的稅收和產生的有關環境提高來衡量。
篇8
關鍵詞:林業分類經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就是遵循現代林業思想,根據社會對生態和經濟的要求,按照對森林多種功能和主導利用的不同,將林業劃分為以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林業和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的商品林業,并按照各自特點和規律,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入機制和發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生態林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商品林,強力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使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整體發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林業在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當前,林業問題己成為全球生態環境的核心問題,林業是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保護和發展林業己成為緩解生態環境危機和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主體地位
森林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維持碳氮平衡,緩解全球“溫室效應”。從全球來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氣中本應該被森林吸收的CO2沒有被吸收,地球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據分析,在過去的20年中,大氣中CO2濃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5℃,溫室效應使得自然生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據測定,lha的闊葉林在一天內能夠吸收1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夠大大緩解“溫室效應”。
其次,防風固沙,為農業的穩產高產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森林植被破壞后,由于陽光爆曬和雨水沖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實現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根本在于發展林業。森林能夠使風速、風力大大下降,在防風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時配合農業、水利等措施,風沙量將會逐年減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農業小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顯著。
最后,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樣性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野生動物種群的組成和多樣性不僅與森林的面積有關,還與森林植物種類組成及結構密切相關。
1.2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林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是一個基礎性產業部門。
首先,提供林產品,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外林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林產品的供應在促進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林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著木材、林副產品等,既為工業發展提供著大量原材料,又生產著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其次,提供以木本糧油為主的非木質林產品,為解決我國食物安全問題服務。豐富的森林資源,不僅能夠提供各種林產品,還是人類未來營養食品和養殖業飼料供應的重要基地。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木本糧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計總產量折合成糧食達200億kg。森林食品還能滿足人們改善飲食結構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最后,提供就業機會。林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吸納的勞動力數量較多,為促進社會再就業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機會和有利條件。林業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林業山區開發、林業產業發展、承包開發荒山、非公有制經濟、勞務輸出等。由此看來,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也能增加就業機會。
二、我國林業經營現狀分析
以生態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不合理生產方式,造成了森林資源的大量破壞和消失,形成了貧困-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加貧困的惡性循環。下面這一組數字或許能從某個側面說明當前我國林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中國國土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7%,而森林面積僅占世界森林面積的4%;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而木材蓄積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積量的3%;森林面積122萬km2,人均1000m2,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10;林業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積占43%,而發達國家是80%~90%;森林蓄積量95億m3,人均8m3,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積量83m3的1/10,大約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我國林業的現狀既難以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更難以肩負起改善生態環境的歷史重任,林業生態與經濟發展極不協調。
傳統林業經營模式的客觀局限性混淆了作為商品產業的林業與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林業在經濟性、經營利用目標、經營方式、管理要求、社會實現形式以及價值補償等方面的差別,使得人們不能很好地按照各自的不同特點和規律選擇相適應的辦法來經營管理和建設林業,而是采取同樣的經營方式。也就是在木材永續利用理論指導下,把林業只當作一般的產業來看待,沒有引起對公益林業的真正重視,其結果是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沒有緩解,林業經濟處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三、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所遇到的難題
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制定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戰略。就我國當前的林業狀況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將遇到如下的難題:
(1)規劃中的難題。我國林業經濟成份復雜,有國有林、集體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實施林業分類經營需要從總體上進行規劃,哪些是生態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規劃清楚。但在總體安排和規劃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總體規劃與所有者之間的矛盾,規劃中要求建設生態公益林,而所有者從強調自身利益出發,強調建設商品林。因此,在林業多種經濟成份存在的情況下如何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正確處理好規劃需要與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則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難題。
(2)樹種選擇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既要滿足社會對木材及林木產品的需求,又要滿足對林業的多種效益的需求。用小面積的林地進行集約經營,培育出社會需要的木材及林木產品,在此基礎上,培育和保護大面積天然林,以實現林業的多種效益,這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原則。而要想在小面積上培育出大量的所需木材,樹種選擇極為重要。樹種既要適于林地生長,又要生長快;既要適于培育,又要便于加工增值。因此,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根據不同區域選擇不同的目的樹種,并滿足商品林業的需要,則是一個主要的難題。
(3)林地使用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一方面,保存現有天然林的面積,并提高其生長力;另一方面,就是拿出一部分林地,集約經營生產出社會所需的木材。而目前,在林地使用上,存在很多難題,一是森林面積在一定程度上被蠶食,毀林開墾現象十分嚴重;二是林地和農田在使用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一些環境遭到破壞,林地生產力下降。因此,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如何使用好現有林地,保護住現有的森林面積,提高其生產力,同時,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擴大森林面積,也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遇到的難題。
(4)投資體制上的難題。不同的所有制,在投資培育森林上有著不同的方式。國有林區在投資上可以形成規范的制度,而集體和私有開發投資就很難形成規范的制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投資的與否取決于所有者,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后,哪些天然林要保護經營好,哪些林地實施集約經營,要受到所有者利益的驅動,既便是造林成林的林地,也容易遭到破壞而挪做他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國家必須要有足夠資金作保證。
四、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我國林業分類經營對策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既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需要,又是尋找林業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我國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過程中,必須針對所遇到的難題,采取一定對策解決,從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的經營戰略。
4.1分步驟、有層次地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林產品生產不能超過森林的再生能力,要求對森林資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種用途方面實行綜合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戰略必須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制定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按地域和環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經營規劃;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林產品的市場需求,選擇目的樹種;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先從保護天然林逐步轉向保護治理環境,先從天然林的一般保護入手逐步轉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護天然林,先從國有林區啟動,逐步擴展到山區、農村等,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恢復與發展。
4.2加強科學研究,尋找和選擇商品林樹種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商品林的建設是重點。在我國,目前商品林建設有兩個關鍵方面,一方面,選擇適合我國的商品林樹種,另一方面,在商品林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就我國北方而言,現在落葉松雖易成活,早期生長快,但后期生長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場面窄。因此,極需通過科學研究,尋找選擇和培育一種或幾種目的樹種。過去,我國比較注重選擇針葉樹種,但是大面積營造針葉林造成林地酸化,地力減退,我國現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針葉林,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很少,地力減退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針闊混交的營造林方式必須堅持,且需不斷地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
4.3構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投資和技術體制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要有大量的投資,投資不到位,投資使用效益差都是不允許的。因此,投資要建立投資法人責任制及項目負責制,通過法律、法規和各種管理制度約束責任人。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科學技術必須先行,目前,林業工作中就科學技術運用上有兩個弊端,一是林業企業粗放經營不重視科學技術,林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低。二是科研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實驗的項目很少有推廣見效的,企業極不愿意參加任何有價值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活動。這種狀況不適應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需要。因此,必須構建靈活有效的技術體制,即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依靠科學技術,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4.4強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林地的區劃和林地利用的規劃。但林地現存的問題也不能使林業分類經營更好地進行。因此,必須要加強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斷被侵蝕的態勢,堅決杜絕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要對生態位置重要的地段,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確保林地作用;要堅決還林于山,還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統的生態作用,改變自然環境;要不斷地擴大林地的面積,在森林母體的情況下,依據林木生物學特性,擴種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永順.論林業分類經營和森林資源分類經營[J].林業經濟,1996(5)
2侯元兆.林業分工論的經濟學基礎[J].世界林業研究,1998(4)
3陳國明.淺議林業分類經營的理認依據[J].林業經濟,1996(5)
4劉偉平.林業分類經營:概念與問題[J].林業經濟,1998
篇9
關鍵詞:低碳經濟 現狀 意義 措施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正在興起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包含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內容。低碳經濟的最終目的就是維護生態平衡。
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革命,又是從高碳能源轉向低碳能源的一個必然選擇。
一、我國目前現狀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能源環境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由于近幾年經濟增長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總量突出,碳排放強度偏高,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了世界的20%,且還在逐年增大,但是碳排放空間卻不大。能源短缺是先天的不足,環境惡化是后天的粗放利用造成的,這種發展模式,將是今后50年我國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從客觀上來說,實行節能節排,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
1 發展低碳經濟是轉變傳統高能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摒棄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使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必然選擇。
2 發展低碳經濟是促進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將以往低技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業,逐步轉變成為高技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業;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比較切實可行的措施。
3 發展低碳經濟可促進我國區域結構調整,改變目前我國煤炭、礦藏等不可再生資源掠奪式開采的狀態,減緩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必由之路。
4 發展低碳經濟可以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人類消費能源、資源的必然產物,也是造成溫室效應、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因此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能阻止全球變暖的步伐,還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氣候異常帶來的各種災害,從而緩解溫室效應的惡化。
5 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充分利用碳減排、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先進技術,開發低碳產品,有效提高我國低碳技術與產品的競爭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生產與消費模式的轉變。
6 發展低碳經濟可以為城市發展帶來很多機遇。通過節能減排和生態城市建設相結合,促進和協調各地的優先發展領域,強化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增強經濟競爭力。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幾項措施
1 由政府主導,把相關指標整合到各項規劃與政策中去,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開展行業、企業、城市、社區的低碳發展試點工作,以確定低碳發展模式,不能搞大幫哄,走形式,這樣才能使“低碳化”能夠有序發展,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增長率。
2 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注重應用法律手段促進節能減排,因為完善的機制,是促進節能減排和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保障。如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可以使節能減排更緊密地與企業切身利益結合起來。
3 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感,要通過環保評估審查、提高準入門檻等手段,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和重點排污企業的監管。節能減排目標是否實現是衡量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的成效的關鍵。也是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因此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必須淘汰生產能力落后企業,加強重點流域、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
4 強化各級領導和公眾對低碳經濟的認識,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對低碳的宣傳引導,使他們了解低碳經濟及發展低碳經濟對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改變的意義。倡導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做任何事都應適度、適宜、合理節約。
5 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加強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實現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的發展,而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表層概念等。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動脈系統和靜脈系統一樣,是相輔相成的。
6 整合市場,鼓勵企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努力解決人才匱乏問題,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投入,大力開發低碳產品和發展低碳技術,并加速推廣和應用。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7 以城市為單元開始實踐低碳經濟理念,有效利用土地和能源,制定實施我國城市的低碳發展戰略,加強城市公共治理力度,促進建設發展低碳城市。
7.1要想使城市具有發展的活力、清潔的環境質量和便捷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筑、高效的低碳能源,首先要對城市進行科學的規劃,這是建設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7.2城市是經濟增長的重點,低碳城市的工業產業布局應低碳化、循環化。實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是低碳城市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
篇10
1.1綠色建筑的環境效益分析
目前,對綠色建筑環境效益相關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近幾年才開始發展。李靜和田哲[6]通過構建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與效益模型,對綠色建筑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運營6個方面的增量成本與增量效益進行了研究;吳俊杰、馬秀琴等[7]通過計算住宅樓全年負荷和CO2減排量及協同效應,計算了天津中新生態城的經濟效益;劉秀杰[3]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結合外部理論對綠色建筑進行了全面的環境影響評價;楊婉等[8]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節能改造技術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曹申和董聰[9]分析了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項成本和效益的內容和特點,定量計算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10]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根據定義,綠色建筑的環境效益可以分為節能環境效益、節水環境效益、節地環境效益、節材環境效益和環境質量改善效益。根據綠色建筑效益形式的不同,環境效益又可分為CO2減排效益、健康效益、建材壽命延長效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CO2的排放量必然還將增長[1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調查報告顯示,如果不是實現CO2減排,每十年全球的氣溫平均將升高0.3℃,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威脅。綠色建筑以“四節一環保”為目標,結合當今世界的主要環境問題,節能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綠色建筑的節能環境效益。
1.2綠色建筑的節能環境效益分析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正在遵循碳循環的概念,以低碳為導向,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推廣普及低碳綠色建筑。綠色建筑通過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等措施來達到節能目的。綠色建筑的主要節能手段[12]如下:(1)護結構節能護結構是建筑節能設計最主要的內容,護結構節能措施是指從屋面、外墻、門窗等方面采取保溫隔熱有效措施。比如通過增大門窗面積來增加采光和通風面積,改善材料自身的保溫性和隔熱性以及提高門窗密閉性最終達到節能的效果。(2)智能化技術節能智能化技術節能是對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冷凍機組以及照明設施等實行最優化的控制,以最大化地減少建筑的電能消耗。建筑能耗中,照明耗能所占比例較大,室內外照明系統應綜合考慮節能光源、燈具和附件,為了節省電能消耗,綠色建筑通常采用高效的新型節能燈具,公共區域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燈具和延時或聲控開關,同時注意自然采光部位的節能措施。除節能燈具外,節能措施還包括設置節能電梯、暖通空調、室溫調節器、能量回收系統等高效節能設備和系統,也需要增量成本投資。暖通空調系統應控制設備的能效化比、管網系統的輸送效率。設置集中采暖或空調系統的建筑可以安裝新風系統對能量加以回收利用,能夠取得相對客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3)可再生能源節能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夠重復產生的自然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質能等,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型非燃料型能源系統。綠色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通常是太陽能和地熱能,是最易獲取的再生能源。
2蘇州市節能環境效益分析
2.1主要研究方法:市場價值法
市場價值法是按市場現行價格作為價格標準,據以確定自然資源價格的一種資源評估方法。它是比照與被評估對象相同或相似的資源市場價格來確定被評估資源價值的一種方法。本文主要通過比較綠色建筑和基準建筑的能耗,計算得到截至2012年底蘇州市綠色建筑節約的能耗量;然后將能耗轉換標準煤以及CO2排放當量;根據CO2市場價格來計算獲得的效益。通過這種方法既可以直觀看到綠色建筑節能導致的CO2減少量,這將減少溫室效應的程度;同時還能得到綠色建筑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2.2CO2交易價格
清潔發展機制(CDM)是京東議定書規定的3種靈活履約機制之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實施的一種碳交易機制,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碳交易機制,因此參考目前“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可用于交易的“核證的減排量”(CERs)參考合同價格[13-14]。由于本文研究的是2012年之前的環境效益,所以參考2012年劉秀杰[5]的論文,當年CO2的減排價值約為160元/t。
2.3基準建筑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1]中將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為比較能耗的基礎,稱為“基準建筑”。
2.4數據處理
本文直接獲取的有用數據包括綠色建筑的申報建筑面積、建筑總能耗、節能率。申報建筑面積有85個有用數據,建筑總能耗有50個數據,節能率有56個數據(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出)。截止2012年底蘇州市85項綠色建筑總面積為285.075萬m2,具體如表2所示。數據整理后,總共有36組有用數據。經計算,綠色建筑單位面積能耗范圍為13.14kWh/m2a~154kWh/m2a,相應的基準建筑單位面積能耗范圍為37.38kWh/m2a~346.03kWh/m2a。它們在每段范圍的分布如圖5和圖6。其中單位面積能耗和基準建筑總能耗的數據可以通過公式(1)、(2)計算:單位面積能耗=建筑總能耗/申報建筑面積從圖中可以看到,不論是綠色建筑還是基準建筑,單位面積的建筑能耗分布不均勻,因此在本文中采取加權平均的方法獲得綠色建筑和基準建筑的平均單位面積能耗,具體的比例以及能耗見表3。根據表3,則綠色建筑和基準建筑的平均單位能耗分別為:綠色建筑平均單位面積能耗=ΣX·E=48.49kWh/m2a基準建筑平均單位面積能耗=ΣX·E=131.78kWh/m2a則蘇州市2012年底之前綠色建筑比基準建筑節約的總能耗為:(131.78-48.49)×285.075=2.37×108kWh/a相當于減少使用標煤2.9×104t,減少排放CO27.54×104t。根據2012年CO2的減排價值知道截止2012年底,蘇州市綠色建筑的環境效益為1.21億元。
3結論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10緩解老齡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