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回收方案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再生資源回收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再生資源回收方案

篇1

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強全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意見》(成府發〔20*〕49號)和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商務局<關于*市近郊區縣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實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成辦函〔20*〕62號)精神以及市、區政府有關會議紀要的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部門通力協作,采取有效措施,廣泛宣傳、綜合整治,確保20*年“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完成,現結合實際,就加強我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建設工作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結合*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和網點建設標準,以構建和諧社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城市形象、創建文明城市為指導,達到有利于促進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行業規范化管理的目的。

二、工作目標和任務

按照區政府辦《關于印發*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錦府辦〔20*〕47號)要求,我區再生資源固定回收網點的設置原則及目標任務如下:

(一)*以內區域原則上不設再生資源固定回收點,采取定時定點收購的方式建立再生資源流動回收點。

(二)*至三環路區域每個街道辦事處,年內至少完成2個再生資源固定回收網點建設。

(三)三環路以外的社區視需要可適量增設再生資源固定回收網點。

(四)清理整治無證無照經營的回收站點。

(五)確定1—2家經營大戶(企業)組建連鎖公司,負責按照再生資源網點建設規范,實施我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

三、工作階段劃分

(一)部署階段(10月下旬)

嚴格按照市政府《研究我市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的會議紀要》(成府閱〔20*〕234號)和區政府辦《關于印發*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錦府辦〔20*〕47號)精神,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相關部門目標責任,將此項工作納入區級年度和“民生工程目標”目標任務考核,由區目督辦會同區服務業委員會共同對各單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

(二)實施階段(11月1日—12月1日)

1、網點建設。

(1)選址。各街道辦事處按照我區再生資源固定回收網點的設置原則,以社區為單位負責選擇面積在20-40平方米,不臨大街,通風效果好、水電以及消防相對方便和齊全的點位,協助區政府確定的連鎖公司建設再生資源固定回收點。

(2)規范建設。采取新建和個體加盟的形式進行建設。各固定回收點應統一店面設計,配置合理的消防設施,使用質監部門認可的計量器具,統一的回收轉運車輛,制定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

(3)人員管理。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從業人員的聘用要與我區再就業工作相結合,重點安置解決我區內的失業人員;對現有個體從業人員,可采取加盟方式吸納到各回收點工作(完成時間:20*年11月30日)。

2、綜合整治。

(1)摸底調查。各街道辦事處對已存在的再生資源回收點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保留、取締或辦理證照的點位,報區服務業委員會。*工商局為需辦理證照的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統一辦理證照(完成時間:20*年11月19日)。

(2)綜合清理整治。采取齊抓共管、疏堵結合的方式對回收網點和回收市場進行綜合整治。由工商部門牽頭聯合公安、消防、城管和街道辦事處對無證無照的回收市場和回收網點進行清理、整治和取締。由公安部門牽頭聯合工商、消防、城管和街道辦事處對違法經營的回收市場和回收網點進行清理、整治和取締(完成時間:20*年12月1日)。由城管部門牽頭聯合街道辦事處對違章占道回收行為進行整治(長效管理)。

(三)檢查驗收階段(12月2日-12月20日)

對照區政府辦《關于印發*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錦府辦〔20*〕47號)精神,*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精神,區目督辦和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組對各街道辦事處的點位進行檢查驗收。對未建立再生資源固定回收點的社區追究再生資源網絡體系建設工作責任主體的責任。

四、各相關部門職責

(一)區服務業委員會:牽頭負責全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經營者的備案管理,負責對社區固定回收網點的驗收工作。

(二)*工商局:負責對回收網點和回收市場進行清理,開展對回收市場秩序的專項整治,對無證無照經營的進行集中整治,取締自發形成的回收站點和回收市場,負責統一辦理經驗收合格后的連鎖公司所屬回收點證照。

(三)區公安分局:負責加強治安管理,開展對回收市場秩序的專項整治,加強對回收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經營者的備案管理,對回收經營活動中的違法犯罪案件予以查處。

(四)區城管局:負責查處回收站點、回收市場出攤占道、不規范設置招牌等違反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規定的行為,負責對流動回收人員占道經營行為的查處,回收站點、回收市場周邊環境衛生的監管。

(五)各街道辦事處:各街道辦事處是轄區內再生資源網絡體系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轄區內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的選址;積極配合轄區內社區網點建設工作(各網點建設由公司負責);負責督促社區對轄區內從業行為實施日常監管;負責協助城管、工商部門對走街串巷的流動收荒行為和對無照經營的回收網點進行綜合整治。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的實施,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服務業委員會牽頭,各街道辦事處負責實施,區目督辦、*工商局、區公安分局、區城管局等部門配合。

篇2

根據《__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接受國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工作方案>的通知》(__)和《__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__縣接受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方案的通知〉》__號精神,國家 10 部委將于2015 年 5 月采取抽樣的方式對我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進行驗收。為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進一步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決策,以統籌城鄉發展、造福農村居民為出發點,以全鎮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長效治理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等模式,鞏固已有成效,抓好拓展延伸,力爭第一批通過國家對我鎮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為全面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奠定基礎。

做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硬件設施是重點,機制建設是保障。各村(社區)必須圍繞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保潔隊伍、再生資源回收點和發動村民參與、保障經費投入等工作重點,認真做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一)修繕購置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引導農村居民利用舊筐、舊桶等自備戶用垃圾收集容器,實施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每個院落(散居的 3—5 戶)要設置 1 個垃圾定點收集點(池),每 1—3 個村民小組要聯建 1 個垃圾分類減量池,鎮上修建垃圾中轉站,并配備 1—2 臺垃圾運輸車,確保農村生活垃圾由鄉鎮運輸到垃圾場統一處理。對已修建的垃圾池(房)進行改造,以達到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功能;對公路沿線已修建有破損的垃圾池(房)進行維修加固處理;對__路、__線的垃圾池(房)進行貼磚美化。同時,要加大對垃圾收集設施的管護力度,保持垃圾收運設施清潔,切實做到池(房)內垃圾不爆滿、池(房)外垃圾不散落,禁止露天焚燒垃圾。

(二)配備充實村級清掃保潔人員。推行環衛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結合實際,我鎮村(社區)合理配備農村保潔人員數量,實行不同時段的常態保潔,確保__村、__、__、__、__村配備3名保潔員,其余各村配備1名保潔員,每個村設置 2 名清運人員,并穿著或佩戴統一服裝標志。同時,要完善保潔考核制度,加強對清掃保潔隊伍的管理,確保村域范圍內無陳年垃圾,無垃圾亂堆亂放。要加大資金投入,確保保潔隊伍相對穩定。

(三)設置村級再生資源回收站點。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總體要求和安全、方便、實惠原則,每個村必須建設 1個村級再生資源回收點,鎮上建設2個再生資源回收站,加大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采用農民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鎮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村(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的指導和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

(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制定村規民約,發動村民參與生活垃圾治理,引導村民在參與中增強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提升鄉風文明程度,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綜合效果。

(五)明確治理工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村民適度繳費,村集體補貼,財政補助”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長效保障機制,各村(社區)要落實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的日常運行經費及其維護修繕經費,引導村(社區)和村、居委會集體承擔一定的運行經費;鎮財政對治理工作實行補助制度。要放開場鎮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鼓勵社會幫扶、捐贈治理農村生活垃圾。

(一)動員部署階段(__月 27 日—__ 月 31 日)。通過召開動員會、制定下發實施方案,安排部署農村(社區)生活垃圾治理相關工作,并廣泛宣傳。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實施的具體內容、標準和完成時間,建立工作臺賬,迅速開展工作。

(二)集中治理階段(__月 1 日—__月 30 日)。在全鎮所有村(社區)進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動,清理積存垃圾和其他有礙觀瞻的雜物以及污水,重點圍繞修繕購置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配備充實村組清掃保潔人員、設置村級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村規民約、明確治理工作資金投入機制、收集完善治理工作軟件資料等工作,確保有效治理村(社區)的比率達到100%。各村(社區)要于 2015 年 __月 10 日前,完成村(社區)清掃保潔人員的配備;__ 月 20 日前,完成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修繕購置,完成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的建設。

(三)接受驗收階段(__月 1 日—驗收)。鎮績效考核辦國土所、村建環衛、財政所、民政所5個部門要抽調人員組成初驗小組,分片對各村(社區)進行初驗、檢查,對照驗收重點內容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有垃圾收運設施、有清掃保潔隊伍、有再生資源回收點、有村規民約、有資金投入機制的“五有”成效,接受國家驗收。

(四)鞏固成果階段(驗收以后)。根據治理階段各村(社區)對暴露出來的問題,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完善工作制度,解決突出矛盾,切實健全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運輸到鎮指定地點處理”的長期保潔機制和垃圾收運體系。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有效治理農村(社區)生活垃圾,是2015 年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重點。各村(社區)是生活垃圾治理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務必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保障經費投入,健全和完善農村(社區)垃圾治理推動機制;要層層落實責任,將所有村(社區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責任人。(二)制定計劃,強力推進。各村(社區)要密切聯系實際,對照村(社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標,圍繞驗收重點內容,按照驗收步驟時間安排,制定本地具體的實施計劃,對所轄的每個村組都應明確時間節點,倒排進度,強力推進相關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各村(社區)務必于從 4 月 1 日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迎接驗收工作實行進度周報制,每周五下午4時前,各村(社區)將工作推進情況報鎮治理辦。鎮治理辦及時匯總情況并上報縣治理辦。對各村(社區)工作推進不明顯的,要蹲點督辦,并及時整改報告,確保強力推進。

篇3

今年以來,市供銷社在市農村清潔工程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圍繞生態經濟區建設目標,在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歸納起來,可用四句話來概括:一是抓好一個落實;二是建好兩個體系;三是搞好四項服務;四是爭取一項資金。

一、抓好一個落實。即落實好一個文件。主動融入新農村建設,積極抓好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工作,每年與市清潔辦聯合下發了《市供銷社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市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制定工作目標,確定工作內容,明確工作職責,并將該項工作列入新農村建設考評,每季度組織一次檢查,年終進行考核。

二、建好兩個體系。一是建好農村可利用垃圾市鄉村組四級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在市區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集散市場,每個鄉鎮建立中心回收站,小鄉鎮至少1個,大鄉鎮2-3個,每個村設回收站1個,在新農村建設點設立回收點,全市共建有可利用垃圾回收市級集散市場1個,鄉鎮中心回收站34個,村級回收站157個,新農村建設點回收點486個。二是建立了廢舊電池市鄉村三級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在市區設回收總站1個,鄉鎮設中心回收站22個,村級設回收站157個。

三、搞好三項服務。一是搞好網點規范服務工作。所有網點門牌必須統一標注供銷社標識,店內“六統一、三規范、三制度”上墻,回收物品名錄和回收指導價格表上墻,指導價格每月調整一次?;厥杖藛T姓名及聯系電話上墻。回收廢品歸類堆放,盡量做到整潔美觀。每個回收站內設置廢舊電池回收桶4個,2號、5號、7號普通電池和手機電池分開存放,每月集中交付總站,由總站固定封存填埋處理,三年共計回收廢舊電池95.75萬個。二是搞好可利用垃圾分類和價格指導服務。由市再生資源公司、基層社派專人到各鄉中心站、村級回收站、新農村建設回收點協助指導做好可利用垃圾分類工作,每戶設可利用垃圾桶和不可利用垃圾桶各1個,可利用垃圾每日交付回收點,由回收人員分類回收,再集中交付村級回收站。不可利用垃圾集中焚燒或填埋處理。三是搞好培訓服務工作。每年對鄉村組可利用垃圾回收人員進行一次集中培訓,時間1天,培訓內容為可利用垃圾及分類、分揀、打包等,三年共培訓624人次。

四、爭取一項資金。為了搞好農村可利用垃圾和廢舊電池回收工作,我社積極向市政府申請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保障了我社農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工作的順利開展。

篇4

關鍵詞: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性,可持續發展

1 建筑垃圾的界定與特點建筑垃圾是指構造物在新建、改建、擴建和拆毀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根據產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毀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業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礎設施在新建、改建和擴建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而拆毀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礎設施在拆毀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其中,無污染的無機物(包括泥土、石塊、混凝土塊、碎磚) 占 90 %以上.無機材料,具有耐酸、耐堿、耐水性,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同時具有穩定的物理性質的特點.建筑垃圾的這些性質決定其經過處理是一種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廢品(包括金屬、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 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廢棄物分揀后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屬最清潔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2 建筑垃圾的對環境的影響建筑垃圾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具有廣泛性、模糊性和滯后性的特點.廣泛性是客觀的,但其模糊性和滯后性就會降低人們對它的重視,造成生態地質環境的污染,嚴重損害城市環境衛生,惡化居住生活條件,阻礙城市健康發展.

2.1 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質量.隨著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點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場的面積也在逐漸擴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種種外力作用下,較小的碎石塊也進入附近的土壤,改變土壤的物質組成,破壞土壤的結構,降低土壤的生產力.

2.2 影響空氣質量.建筑垃圾在堆放過程中,在溫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機物質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一些腐敗的垃圾散發出陣陣腥臭味,垃圾中的細菌、粉塵隨風飄散,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致癌物質,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

2.3 對水域的污染.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溶、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滲濾出的污水,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垃圾滲濾液內不僅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 而且還含有大量金屬和非金屬污染物, 水質成分很復雜.一旦飲用這種受污染的水,將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2.4 破壞城市軟環境,影響市容.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間大,堆放雜亂無章,與城市整體形象極不協調,工程建設過程中未能及時轉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為城市的衛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進行適當的處理,一旦遇雨天,臟水污物四溢,惡臭難聞,往往成為細菌的滋生地.

2.5 安全隱患.大多數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隱患.施工場地附近多成為建筑垃圾的臨時堆放場所,由于只圖施工方便和缺乏應有的防護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建筑垃圾堆出現崩塌,阻礙道路甚至沖向其他建筑物的現象時有發生.

3 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處理方式3.1 無機物的可利用性處理.建筑垃圾中的石塊、混凝土塊及碎磚經處理后,可作為混凝土或砂漿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塊、混凝土塊及碎磚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軟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無機材料形成散狀材料樁,通過重錘沖擊使樁與樁間土相互作用,形成復合地基,進而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地作用廢磚石和砂漿與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輔助材料,可生產輕質砌塊,廢舊水泥、磚、石、沙等經過配置處理,可制作成空心磚、實心磚、建筑廢渣混凝土多孔磚等,其產品與粘土磚相比,具有抗壓強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質輕、保溫、隔音效果好等優點.

3.2 廢品的可利用性處理.廢鋼筋、鐵絲、電線和各種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破碎機,粉碎成碎屑后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廢竹木、木屑等則可用于制造各種人造板材,廢塑料可采用減壓法提煉成油,作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還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裝飾材料.

4 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措施,保證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4.1 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科研工作.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基礎,沒有合適的技術方案,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就無從談起.盡管國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術被認為是成熟的,但這恰恰是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所以,在國內尚沒有大力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的時候,就應該首先花大力氣進行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科研工作.實施符合我國實際的建筑垃圾資源化戰略和技術方案,仍需要有針對我國實際的科研工作基礎.科研工作主要應集中于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場化措施,開發簡單的分析方法用于鑒別再生材料與環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 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制度.建筑垃圾資源化是一個復雜的廢物循環利用過程,在此過程中,須同時處理好兩個重要的環節:

a.建筑垃圾的分類回收,

b.回收后的再利用.這兩大環節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進行分類回收也就無法利用,分類回收后不進行相應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同樣也不能進行資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方面,應禁止填埋還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義務的單位必須設置相應的設備或者委托第三方來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強調產生垃圾的單位首先自己要有解決資源化利用的條件,或支付較高的處置費用委托其他單位幫助處置.凡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國家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4.3 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是一項政府行為,把資源的再生利用與信息、生物技術和就業并列為四大課題之一.前蘇聯也完成了"完善在國民經濟中利用再生資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資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領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個廢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廢物回收、資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國目前相關的法律及對策還很不健全,因此中國各級政府應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根據本國國情,制定出一套從建筑垃圾的產生、收集、清運到分類、利用的相關法律和優惠政策來引導和約束公眾行為.在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制定出相應的管理辦法與實施意見,政府辦公會可協調其他相關部門如交通、財政、物價、工商、稅務等部門分工協作,形成制度,這樣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篇5

1.建筑垃圾的界定與特點

建筑垃圾是指構造物在新建、改建、擴建和拆毀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根據產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毀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農民住宅、商業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礎設施在新建、改建和擴建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而拆毀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礎設施在拆毀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其中,無污染的無機物(包括泥土、石塊、混凝土塊、碎磚)占90%以上。無機材料,具有耐酸、耐堿、耐水性,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同時具有穩定的物理性質的特點。建筑垃圾的這些性質決定其經過處理是一種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廢品(包括金屬、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廢棄物分揀后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屬最清潔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2.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具有廣泛性、模糊性和滯后性的特點。廣泛性是客觀的,但其模糊性和滯后性就會降低人們對它的重視,造成生態地質環境的污染,嚴重損害城市環境衛生,惡化居住生活條件,阻礙城市健康發展。

2.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質量

隨著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點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場的面積也在逐漸擴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種種外力作用下,較小的碎石塊也進入附近的土壤,改變土壤的物質組成,破壞土壤的結構,降低土壤的生產力。

2.2影響空氣質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過程中,在溫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機物質發生分解,產生有害氣體;一些腐敗的垃圾散發出陣陣腥臭味,垃圾中的細菌、粉塵隨風飄散,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致癌物質,對空氣造成二次污染。

2.3對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溶、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滲濾出的污水,會造成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垃圾滲濾液內不僅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而且還含有大量金屬和非金屬污染物,水質成分很復雜。一旦飲用這種受污染的水,將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

2.4破壞城市軟環境,影響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間大,堆放雜亂無章,與城市整體形象極不協調,工程建設過程中未能及時轉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為城市的衛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進行適當的處理,一旦遇雨天,臟水污物四溢,惡臭難聞,往往成為細菌的滋生地。

2.5安全隱患

大多數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隱患。施工場地附近多成為建筑垃圾的臨時堆放場所,由于只圖施工方便和缺乏應有的防護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建筑垃圾堆出現崩塌,阻礙道路甚至沖向其他建筑物的現象時有發生。

3.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處理方式

3.1無機物的可利用性處理

建筑垃圾中的石塊、混凝土塊及碎磚經處理后,可作為混凝土或砂漿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塊、混凝土塊及碎磚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軟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無機材料形成散狀材料樁,通過重錘沖擊使樁與樁間土相互作用,形成復合地基,進而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地作用廢磚石和砂漿與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輔助材料,可生產輕質砌塊;廢舊水泥、磚、石、沙等經過配置處理,可制作成空心磚、實心磚、建筑廢渣混凝土多孔磚等,其產品與粘土磚相比,具有抗壓強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質輕、保溫、隔音效果好等優點。

3.2廢品的可利用性處理

廢鋼筋、鐵絲、電線和各種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破碎機,粉碎成碎屑后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廢竹木、木屑等則可用于制造各種人造板材;廢塑料可采用減壓法提煉成油,作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還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裝飾材料。

4.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措施,保證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4.1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科研工作

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基礎,沒有合適的技術方案,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就無從談起。盡管國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術被認為是成熟的,但這恰恰是我們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所以,在國內尚沒有大力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工作的時候,就應該首先花大力氣進行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科研工作。實施符合我們實際的建筑垃圾資源化戰略和技術方案,仍需要有針對我們實際的科研工作基礎??蒲泄ぷ髦饕獞杏诮ㄖ鴾p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場化措施,開發簡單的分析方法用于鑒別再生材料與環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資源化是一個復雜的廢物循環利用過程,在此過程中,須同時處理好兩個重要的環節:(1)建筑垃圾的分類回收;(2) 回收后的再利用。這兩大環節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進行分類回收也就無法利用,分類回收后不進行相應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類的意義,同樣也不能進行資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方面,應禁止填埋還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義務的單位必須設置相應的設備或者委托第三方來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強調產生垃圾的單位首先自己要有解決資源化利用的條件,或支付較高的處置費用委托其他單位幫助處置。凡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國家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4.3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

篇6

關鍵詞:油氣蒸發 油氣回收 安全隱患 環境污染 資源浪費

在油品儲運、銷售、應用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油品蒸發損耗[1],不同的裝油操作條件對裝油損耗率影響很大,因此油氣回收技術成為煉油廠、化工廠等石化領域內的廠礦企業治理和解決安全、環保、節能難題的有效手段。

在當今油品收發作業日益頻繁、油品使用量日益增加、能源供給日益緊張、安全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的情況下,大力開展油氣回收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防止和控制油品蒸發損耗,是安全、環境工作者一直關注而又艱難的研究任務[2]。

一、油氣排放及蒸發危害及影響

油氣的排放、蒸發歸納起來,主要產生三大問題:安全隱患、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1、安全隱患

汽油等輕質油品具有易揮發、易燃爆、易泄漏、易聚集靜電荷等特性,它的特性決定了容易在加油站、油庫等區域出現火災安全隱患。1升汽油能揮發100~400升蒸氣,如發生爆炸,威力相當于1kgTNT炸藥。爆炸時產生的氣體速度,約為3000m/s。汽油一旦著火,就會以2m/s的速度迅猛蔓延并加速油氣蒸發,隨著油氣濃度變化,燃燒和爆炸就交替出現,產生嚴重的后果。

2、環境污染

油氣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影響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對皮膚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因其具有去脂作用,使細胞內類脂質平衡發生障礙,嚴重可引起皮炎和濕疹。對造血系統的慢性作用視芳香烴含量而定。油氣濃度高足以引起急性中毒,嚴重中毒者則可能因意志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而死亡。

油氣還是城市中光化學煙霧的主要誘因之一。油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會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與大氣中氮氧化物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毒性更大的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是現代各國一種普遍而難以治理的大氣污染,它包含有臭氧、氧化氮、過氧乙?;跛狨ィ≒AN)等的多種有毒物質,同時光化學煙霧對城市氣候也產生不良影響。

3、資源浪費

輕質油品,特別是汽油,是極易揮發的液體。汽油在儲存、裝卸、運輸、加油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油氣逸散揮發。油氣排放不同于其它污染物的排放,一是排放量大,二是排放的油氣為產品一部分。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地下儲量是有限的,因此,油氣的排放,本身就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根據1995年第四屆國際石油會議的報導,在美國,從原油到成品油銷售,油品損耗量約占原油的3%。中國每年的原油總量(包括自產原油和進口原油)以及加工量已達3億噸,不考慮整個石油行業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落后于美國,僅按3%損失量估算,年總損耗量約為900萬噸,價值45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個特大型煉油廠的生產能力。

4、危害評價

由此可見,油氣蒸發、排放將會加大企業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加速生活環境惡化及加重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無論對企業本身還是整個社會都將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對于油氣蒸發、排放的危害應采用油氣回收技術進行治理。

二、油氣回收技術

目前石化領域內廣泛應用的油氣回收技術主要有吸收、冷凝(深冷分離)、膜分離技術等,以及各種技術的組合使用。這些分離技術各有優缺點,適用范圍也有所不同。筆者主要通過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離法對輕質油品蒸發排放油氣回收進行探討。

1、吸收法

原理:根據混合油氣中各組分在吸收劑中的溶解度的大小,來進行油氣和空氣的分離。一般用柴油等貧油做吸收劑,采用油氣與從吸收塔頂淋噴的吸收劑進行逆流接觸,吸收劑對烴類組分進行選擇性吸收,未被吸收的氣體經阻火器排放,吸收劑進入真空解吸罐解吸,富集油氣再用油品吸收。

優點:工藝簡單,投資成本低。

缺點:回收率太低,一般只能達到80%左右;設備占地空間大;能耗高;吸收劑消耗較大;壓力降太大,達5000帕左右。

2、冷凝法

原理:利用制冷技術將油氣的熱量置換出來,實現油氣組分從氣相到液相的直接轉換。冷凝法是利用烴類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蒸汽壓差異,通過降溫使油氣中一些烴類蒸汽壓達到過飽和狀態,過飽和蒸汽冷凝成液態,回收油氣的方法[3]。

優點:工藝原理簡單;可直觀的看到液態的回收油品;安全性高;自動化水平高 。

缺點:單一冷凝法要達標需要降到很低的溫度 。

3、膜分離法

原理: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對烴類有優先透過性的特點,讓油氣和空氣混合氣在一定壓力的推動下,使油氣分子優先透過高分子膜,而空氣組分則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氣傳輸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

優點:技術先進,工藝相對簡單;排放濃度低,回收率高。

缺點:投資大;膜尚未能實現國產化,價格昂貴,壽命短;膜分離裝置要求穩流、穩壓氣體,操作要求高;膜在油氣濃度低、空氣量大的情況下,易產生放電層,有安全隱患[4]。

以上技術處理方法各有優缺點和適用對象,實際生產生活中應根據具體項目性質、特點、類別、體量、危害級別、環境特征等情況綜合分析,綜合判斷確定具體油氣回收方案(單項回收法或綜合回收法)加以實施。

由此可見,油氣蒸發、排放造成的安全隱患、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油氣回收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油氣蒸發、排放損失,減輕環境污染、降低安全事故風險,對社會生產、生活都具有提高效益,美化環境,減少浪費的顯著作用,應該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加以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Goyal O P. Reduce HC losses plant wide-Part 1[J].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98(8);97-100

[2]黃維秋,趙書華,高錫祺.推廣應用油氣回收技術勢在必行[J]. 石油庫與加油站,2000,9(1);25-28

篇7

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5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件,預計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將完成275億件。隨著快遞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帶來了巨量的包裝垃圾,也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令人震驚不已。

這些快遞包裝垃圾是如何產生的?給社會環境以及快遞行業發展究竟帶來怎樣的影響?業內對于這些包裝垃圾又是如何處理的?快遞領域如何才能實現綠色包裝的發展?快遞包裝領域今后發展趨勢如何?這些問題,都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一、為什么要發展綠色包裝

所謂綠色包裝,主要是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無害,能重復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包裝。

目前,我國快遞領域應用的包裝主要集中在七大類: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沖物(填充物)。

隨著快遞業務量的迅速增長,行業內對于快遞包裝的需求也相應劇增。根據同家郵政局相關數據,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實現139.6億件,共消耗快遞運單140億張、編織袋20億條、塑料袋55.84億個、封套21億個、包裝箱67億個、膠帶114.5億米、內部緩沖物20.1億個。

如同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快遞行業由于過度包裝、包裝材料不環保、包裝不能循環利用等問題的存在,巨量的包裝消耗帶來了巨量的包裝垃圾,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以塑料膠帶為例,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屬于非環保材料。按照一個快遞包裝盒需要1米膠帶計算,2015年206億件快件所用的膠帶達到206億米,能夠繞地球赤道300多圈。這些膠帶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2800公斤氣體溶劑VOCs;如果焚燒,VOCs會污染空氣,破壞臭氧層,形成霾狀物;如果填埋處理,則需要100-150年才能實現自然降解。

不僅如此,過量的包裝消耗,也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并給快遞企業帶來巨大的包裝成本。因此,對于我國快遞行業來說,亟需通過采用綠色包裝,來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關于綠色包裝的探索

快遞綠色包裝的發展,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龐大的產業鏈條上,既涵蓋了包裝供應商、快遞企業、電商平臺、商家、產品生產企業等多個從業主體,也與廣大消費者緊密相關。同時,也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行業協會的熱情參與。為了推動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各方進行了積極的努力。

(一)政府大力支持

2008年7月,為支持包裝行業積極開發新產品和采用新技術,促進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包裝產業發展,財政部《包裝行業高新技術研發資金管理辦法》,為符合規定的企業提供最高500萬元研發資金的支持。

2011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明確規定企業在廢塑料、廢舊聚氯乙烯(PVC)、廢鋁塑(紙鋁、紙塑)復合紙包裝材料的綜合利用中,只要滿足相關要求,即可享受50%的退稅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六部委聯合印發《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其中將“電商物流綠色循環工程”列為工程之一,主要內容包括:鼓勵電商物流快遞企業利用配送渠道,回收利用廢棄包裝物。開展電商物流業包裝標準化和分類回收利用工作,提高利用效率。推廣使用新型電商物流包裝技術和材料,促進包裝減量化和可循環使用,以及包裝廢棄物易降解和無害化。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加強環保公益宣傳,樹立理性包裝和綠色包裝理念。這無疑將對電商快遞綠色包裝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二)行業熱心推動

中國倉儲協會對我國物流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極為重視,并采取行業調研、會議研討等多種方式促進物流領域綠色包裝發展。2015年底,在中國倉儲協會副會長王繼祥的指導下,中國物流產品網聯合中國綠色倉儲與配送官網、中國物流經理人聯盟,共同編制了《2016年中國電商物流綠色包裝發展報告》,為電商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提供了詳細的數據分析和指導建議。

另據記者了解,中國倉儲協會即將于合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綠色倉儲與配送大會,也將把“推動電商物流綠色包裝技術與標準創新”作為議題,進一步促進電商快遞綠色包裝的發展。

(三)企業積極參與

近年來,包裝供應商、快遞企業、電商平臺等從業主體積極參與快遞綠色包裝發展,推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

1.可循環包裝解決方案

為降低運營成本,多數快遞公司都對廢舊編織袋進行二次甚至多次循環使用,或組織回收處理。如百世匯通,廢舊編織袋由分撥中心集中保管、統一回收,然后通過招標出售給相關企業實現再利用;國通快遞將廢舊編織袋分發給業務員打包時使用。

另外,電商企業也十分重視快遞包裝的可循環利用,如我買網、1號店、蘇寧等都推出了包裝箱回收活動。

2.減量化包裝解決方案

主要包括生產原料的減量、包裝設計的減量以及包裝使用的減量。比較突出的做法便是電子面單的使用。

2014年5月,菜鳥網絡聯合“三通一達”等14家主流快遞公司推出了標準化的公共電子運臺,向商家開放免費申請接入。目前,有15家主流快遞公司都完成了與菜鳥網絡電子運臺的對接,商家使用電子運單會更加方便和低成本。有效降低了整個行業電子運單的普及成本和使用門檻。

3.創新包裝材料解決方案

如當當網。2014年6月該公司宣布在行業內率先推廣淀粉基可降解環保包裝袋。這一產品是以玉米淀粉為主料的淀粉基塑料,達到國家環保認證標準和歐盟標準,在土壤中4個月后大部分即可自然降解,對環境污染小,并且相比傳統塑料袋要節約70%的石油能耗。

三、發展綠色包裝阻力重重

盡管快遞行業企業在綠色包裝的推進上做出了諸多努力,但目前仍存在多方面的阻力,制約著快遞包裝的可持續發展。

(一)業內環保意識依然欠缺

當前,在整個快遞包裝的產業鏈條上,無論是包裝供應商,還是電商平臺、快遞企業,乃至消費者,對綠色環保仍然缺乏足夠的重視,不利于推動綠色包裝的發展。以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來說,由于各方認識不足,目前整個行業內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回收體系,可循環利用、資源浪費問題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因此,業內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升環保意識,做到適度包裝,重視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消費者也需要樹立快遞包裝低碳化理念,避免隨意丟棄包裝。只有大家合力營造一個具有低碳意識的社會大環境,增強全社會的綠色意識,才能真正帶動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

(二)政府部門法律監管乏力

目前,我國關于低碳類的法律法規建設尚不健全。盡管已經制定了《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多部法律,但在實際操作中,在許多細節方面,這些法律法規不夠詳細,實操性不強,快遞行業綠色包裝方面也無法執行。

當前,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設強制性條款,讓從業人員有法可依;同時,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快遞包裝所有參與者的監管,對生產不合格不安全的包裝企業進行嚴厲打擊,讓其違法成本高于企業獲得的利益,從而確保合格產品在市場流通,規范行業的綠色包裝發展。

(三)行業標準化建設滯后

標準是指導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對于我國快遞行業來說,目前雖然已經出臺了《快遞服務》國家標準,但是快遞包裝標準還不完善,很多與快遞包裝相關的做法只是行業內的約定俗成,沒有一定的行業規范。如現有的標準大部分針對的是包裝生產環節,而快遞包裝的應用環節、回收環節等依然缺乏相應的標準進行規范;另外,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原有的一些快遞包裝用品標準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生產和配送需要。所以,標準應該走在行業發展的前端,需要對快遞包裝的標準不斷完善、及時更新,這樣才能進一步規范快遞包裝的相關產品,真正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化發展。

四、快遞包裝的發展趨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未來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將主要有以下幾個趨勢:

(一)快遞包裝智能化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快遞包裝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逐漸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靠攏。

如,蘇州大森研發了智能快遞包裝箱。該包裝箱內部設置RFID芯片,從商品揀選到配送、收貨等環節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實時監控,便于貨物的追蹤管理。另外,該包裝還設置了電子鎖功能,能夠起到防盜作用,進而有效保障貨物安全。

(二)產品包裝電商化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相關數據,目前快遞業務構成中,電商包裹的占比約達到74%。隨著網購逐漸成為人們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快遞包裝應該承擔起更多的功能,向“電商化”靠攏、兼顧銷售和運輸的快遞物流包裝將成為產品包裝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在產品包裝電商化方面,亞馬遜中國已經有所行動。該公司鼓勵商家對線上產品采用電商專用包裝,對包裝進行簡化設計,起到保護產品作用即可。這一包裝解決方案對供貨商和電商都有諸多好處:商品可直接給客戶配送,避免二次包裝;減少了包裝物的彩色印刷、鍍膜等費用,比傳統零售包裝的成本降低。

(三)包裝倉配一體化

隨著物流倉配一體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快遞包裝也可以逐漸向包裝、倉配一體化方向轉型。

倉儲與配送作為電子商務后端的服務環節,主要是解決賣家貨物配備和對客戶的送貨。由于倉配一體中的包裝環節是由快遞公司操作,所以快遞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運輸情況對快件進行合理包裝,這樣就會很大程度地避免過度包裝。自營物流特別是自己完成商品配送的電商企業,可以將快遞包裝與倉配作業進行統一考慮,更有利于推行快遞包裝綠色化。如,近年來一些電商企業開始嘗試采用物流周轉箱進行產品包裝和配送,或是回收紙箱的包裝物重復利用,便是快遞包裝倉配一體化模式的具體體現。

五、國外快遞綠色包裝發展的舉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總結國外在綠色包裝方面的主要做法,或對我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重視政策法規的制定

為了有效地減少包裝浪費,降低環境污染,國外許多國家紛紛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對回收包裝廢棄物行為作了強制性規定。

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就比較有代表性。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日本物流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姜旭向記者介紹,在物流包裝回收方面,日本制定并實施了《能源保護和促進回收法》、《包裝再生利用法》。回收工作主要南政府擔綱,再向全國各地的回收站進行回收,零售商也參與回收。

再如,法國在1994年出臺的《包裝廢棄物運輸法》中明確規定,消費者有義務將廢棄的包裝物主動交給生產商或者零售商回收處理。

(二)注重供應鏈聯合行動

在姜旭看來,日本快遞領域發展綠色包裝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注重供應鏈理念的運用,不只是側重于快遞企業或者電商企業,而是從產品生業環節便開始發力,全產業鏈協同推動綠色包裝。

例如,1995年,日本禁止使用不能再循環利用的塑料包裝材料后,一些企業便開始積極尋找新的可降解材料用于產品包裝。CargillDow公司采用可再生資源(玉米)生產出一種新的聚合物NatureWorksPLA,用于制造塑料:隨后。索尼公司便引進了這種材料,并用于制作磁盤的包裝。索尼公司的做法,從最初環節就實現了自己產品的綠色包裝,正是注重供應鏈建設帶來的成果。

(三)強調包裝的減量化

聯邦快遞的包裝設計是簡約設計的代表。只在包裝袋(盒)上印有聯邦快遞的標志,整套設計強調系統性,簡潔而獨特。這樣的創意包裝不但能達到吸引消費者、傳達品牌的目的,而且盡可能地減少了耗材的使用。

篇8

關鍵詞:低碳 建筑 低能耗

中圖分類號:P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在“十二五”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了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之后各個行業、各種政策和行動迅速展開。盡管中國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多種政策措施,中國有可能實現低碳發展。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我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而當前建筑耗能約占我國一次能源總消耗量的25%。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的中國,如何實現我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的減排承諾,建筑行業責任重大。

1 低碳和低碳建筑

所謂低碳,其核心是實現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建筑,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體系,從建筑材料、設備到施工建造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采用生態建筑、節能技術、生態材料等,通過合理的開發強度,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建筑低碳化。

2 低碳建筑的特點

2.1低碳建筑更加注重了合理的利用自然,在建筑的內部與外部采取有效連通的方式,對氣候變化進行自適應調整,使包括空氣質量、溫度、濕度、自然采光、隔音等的室內環境質量大大提高。

2.2低碳建筑是一種全面資源節約型的建筑,他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可再生資源如土地、水、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消耗并產生最小的直接環境負荷,強調使用本地材料、采用與本地經濟水平相適應的技術,使建筑隨著氣候、資源和地域文化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2.3低碳建筑因可再生能源的大量使用而使能耗大大下降,通過科學合理的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沼氣等可再生能源,使“零能耗”、“零排放”建筑的建造成為可能。

2.4低碳建筑關注建筑帶來的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低碳建筑的建造成本雖然比普通建筑相對較高,但由于其有效改善了建筑室內外環境,從而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質量,節約了運行成本和社會成本,同時還保護了自然環境并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 低碳建筑與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關系

節能建筑是指采用新型墻體材料,采用各種措施達到節能標準的建筑,涉及眾多的技術領域,主要包括:建筑節能的設計和應用;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太陽能建筑的推廣;建筑維護結構改善;建筑設備的節能以及物業管理和使用操作節能。

綠色建筑是利用科學的整體設計,集綠色配置、自然通風采光、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低能耗圍護結構、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具有合理規劃選址、高效循環利用資源、綜合有效節能、環境舒適健康、減量無害廢物排放、功能靈活適宜等特點。他既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又能合理的利用能源和資源,對環境的影響相對最小。

低碳建筑強調建筑的能效、能耗和排放。節能建筑是根據節能設計標準,對建筑進行設計和建造、使其在使用過程中能耗降低的建筑。綠色建筑強調人居的健康、舒適好安全,同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實現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和資源,將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4 低碳建筑的實施

4.1規劃設計階段

建筑能否做到低碳,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對建筑、市鎮以及其在空間上的分布決定的,城市的發展模型決定了能源、原材料的消耗、碳排放水平。因此,在建筑的一開始,從項目的建議書階段,到項目的規劃選址,始終都要遵循非擴張性開發原則,貫穿低碳節能的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減少能量的消耗,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避免建筑開發與環境污染的沖突,才是低碳建筑的發展之道。

4.2施工過程

低碳施工作為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實現建筑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的關鍵環節。建筑物施工階段能耗可以占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內能耗的23%,在低能耗建筑中甚至高達40%~60%。實施低碳施工,應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真正的低碳施工應當是將低碳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施工中去,將整個施工過程作為一個微觀系統進行科學的低碳施工組織設計。對材料的碳排量的控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水泥、鋼鐵、塑料、玻璃、石材、木材和其他方面。對施工中的用水、用電和運輸也要進行碳排量的控制。

4.3使用過程

建筑使用過程中的低碳,主要就是建筑的能源利用。在建筑物整個壽命周期中,使用過程的能耗與碳排放在各種損耗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建筑使用過程的節能對于實現低碳建筑是至關重要的。

近幾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住宅建筑規范》中充分體現了建筑節能和資源節約的要求。于此同時,先后下達了多個工業行業的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的修定。這些標準的制定與先后頒布實施,不僅使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從《北方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起步,擴展到覆蓋全國各個氣候區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還從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全面擴展到所有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從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擴展到了建筑節能工程質量驗收、檢測、評價、能耗統計、使用維護和運行管理;從傳統能源的節能,擴展到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資源。近期,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從關注供熱、制冷系統能源利用效率,到建筑體和建筑內其他用能設備的節能。

4.4拆除階段

建筑結構使用年限已久時,各種建筑構件和材料設備將處于報廢狀態,建筑結構便進入到拆除回收期。應精選專業的拆除機構負責分類拆除和回收利用,實踐中,為降低二次污染,需將拆除后的回收方案提前審查,并由指定的監理方對拆除全過程進行監督。

5 總結

相對于國外的研究而言,我國對于低碳建筑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在最近幾年,尤其是2009開始,低碳建筑的概念才逐步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很多專家指出低碳建筑的推進還尚需一系列制度支持,包括完善財政稅收刺激政策、建立建筑低碳評估體系等,而就建筑低碳評估體系而言,中國還沒有完善的建筑物碳排放計算系統,這不利于設計階段選擇低能耗的、成本可控的建筑材料,也不利于建筑物在使用壽命期內的能耗監控和建筑拆除過程中的減碳。目前,對低碳建筑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定性階段,但是,在低碳問題上必須要定量化,定量到碳排放的指標問題,這樣才能進一步和貨幣掛鉤,為未來的碳交易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Catarina Thormark . A low energy building in a life cycle-its embodied energy[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2(37):429-435

篇9

【關鍵詞】節能降耗; 工民建施工; 技術分析;

前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近年來, 工民建設計施工中廣泛地應用了新技術和新材料,進行了節能改革。國內的工民建設計施工技術正逐步向著科學、 智能、 節能的方向發展。以往多年形成的傳統施工技術正日益被新技術和新材料所取代,節能讓現代建筑施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能源是社會經濟活動發展的物質基礎,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節能降耗問題一直是全世界、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建筑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對能源的消耗也占著極大的比重,因此,實施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一、工民建施工節能的意義

目前的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已經被立法的形式強制執行,節能減排的概念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建筑節能是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大力支持與鼓勵的項目,所以展現在公眾面前的是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全球一體化經濟模式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高,能源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時常有報道稱某處能源危機,引發了什么后果?,F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的能源就是石油、煤炭、天然氣、核裂變等?!〗洕l展的基礎就是能源的供應。日漸枯竭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危機正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世界各國都在為節能而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節約能源的消耗。建筑節能比之其他行業的節能還要復雜,它是一門跨學科、跨行業、綜合性和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從建設規劃、土木工程學、機電設備到環保、 熱能、電子信息、生態工程等學科領域無所不包,還涉及到經濟技術和行為科學及人文科學等內容。因此說工民建筑中節能措施應用的意義非常重大,創新和推動了建筑工程行業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建筑工程行業技術應用水平的整體提升。實現建筑節能,也就實現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是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筑節能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建筑的結構變化。建筑節能提出了新的需求,帶動了下游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墻體保溫、溫床保溫及空調采暖的節能技術的發展。建筑工程節能錯施強調節約利用傳統能源,廣泛應用太陽能、自然光線、天然材料等無污染的可循環資源。建筑中節能施工利國、利民、利環保,必須要大力發展。

二、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的特點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工民建整個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要科學地制定避免環境污染及能源損耗過度的計劃。從工程施工前的材料采集、運輸、項目選址、項目規劃、項目設計、項目施工以及工程完成后的垃圾回收方面,避免工民建施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影響,所以,要積極地將節能降耗技術運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是指在保證工民建使用者正常居住生活及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關于節能建筑的強制性條文及硬性標準,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水能源、太陽能、建筑材料等能源,避免資源浪費及能源過度消耗。同時,應積極的發展各項施工建設中的新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工民建施工節能降耗的工作中?;诠澞芙岛南碌墓っ窠ㄊ┕す澞芗夹g,最大限度的實現了能源節約及環境保護,對建筑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及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應用問題分析

1、太陽能節能技術。太陽能節能技術,通過在工民建樓頂安裝太陽能系統,將太陽輻射的熱能轉換成電能,從而實現工業與民用建筑內部的電力使用。我國北方天氣寒冷、冬天漫長,將太陽能節能技術運用在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中會增強建筑的保溫性,更好的實現采暖供暖,節省建筑使用者的用電量,節省電力能源;我國南方天氣炎熱、夏季漫長,太陽能節能技術的應用會使工民建通風技術與遮陽技術得到改善,減小了建筑使用者使用空調的頻率,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太陽能能源純凈無污染、不消耗能源、沒有使用限制,同時又方便安裝及維修,是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重要措施。

2、水資源節能技術。由于我國水資源匱乏,而建筑行業用水量極大,實施工民建施工節水技術意義重大。在工民建施工中,由于建筑工程量大、工期長,對水的使用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的攪拌與養護工作,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不僅造價不菲,而且對能源消耗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基于節能降耗下工民建節水技術的應用,不論是對建筑業本身造價的節省還是對環境的保護及能源的節約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3、土地資源節能技術。我國是農業大國且人口多,造成建筑用地的土地資源緊缺。為了保證工民建建筑質量同時保護生活環境不受影響,土地資源節能技術的應用十分關鍵。例如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對于臨時設施及施工地段的科學分配及控制,盡可能的縮減用地規模,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資源,對節約土地資源做出一份貢獻。

4、充分利用能源的節能技術。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不能僅僅停留在某一單體建筑上,而是要將節能降耗及利用可再生資源的觀念充分應用到整個工民建行業的施工中,使建筑采暖供暖、建筑保溫、建筑照明、建筑通風及遮陽等節能技術更廣泛的運用與實現。對于現階段工民建節能降耗技術的運用主要是降低能源的損耗同時最大限度的使用能源。而未來,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將朝著實現能量的轉換及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的方向發展。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將為建筑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四、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要求與未來發展

1、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要求。我國明令禁止在工民建節能降耗施工過程中使用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施工設備及建筑材料,應選擇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與要求的無污染低損耗的建筑節能材料進行工民建節能施工。同時應注意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節能技術的應用要符合設計方案的標準,禁止出現實際節能施工與原設計方案不符合的現象。

2、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規定。企業應選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施工人員進行工民建節能施工具體工作,同時對于工民建節能施工人員要進行施工前的培訓,進行技術交底,對于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采取基本的培訓。企業內部應建立工民建節能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及相關管理部門,對工民建節能施工現場的質量以及節能技術的運用加以控制,并采取填寫質檢報告的形式,對工民建節能施工的質量提供保障。同時,為了確保工民建節能施工質量及投入運營后的正常使用,在進行工民建節能施工的過程中,應注意施工的自然環境和客觀條件。選擇合適的氣候季節進行施工,避免在惡劣天氣情況下進行施工。

3、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發展前景。目前,“節能降耗”理念在工民建施工中得到了一定的運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了使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應加強理論研究、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在學習外國先進技術的過程中,注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適合我國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發展的技術與材料,從而使我國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五、結語

建設節能型建筑、發展基于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勢在必行。發展節能降耗下的工民建施工節能技術,不僅是保證建筑行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

篇10

[關鍵詞]環境稅;國際實踐;我國的環境稅制

[中圖分類號]F8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09)04-0143-03

[作者簡介]陳清,天津職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稅務管理。(天津300191)

2008年年初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的嚴重冰雪災害,不僅使經濟和社會一度陷入困境,而且讓我們支付了1000多億元人民幣的“巨單”。這再一次敲響了中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警鐘。實際上,最近幾十年間,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生活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日益加劇,我們已經為此付出了更為巨大的代價。這期間,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已經出臺了多項涉及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的政策,在實踐中也的確取得一定成績,但我國生態環境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急需采取新的應對措施。本文認為,開征環境稅是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通過這項稅收手段,可以解決我國環境保護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一、我國現行稅制中與環保有關的稅種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要探討這一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我國現行稅制中與環保有關的稅種。

我國現行稅制中與環境保護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稅種主要有6種:(1)資源稅。該稅于1994年1月開始實施,主要目的是抑制對礦產資源的濫采濫挖和掠奪性開采,保護礦產資源,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2)消費稅。該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國家將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消費品如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商品納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在2006年4月,又把木制地板、一次性筷子等列入到消費稅征稅項目中,目的在于限制損害環境產品的生產和消費。(3)城鎮土地使用稅。該稅是從1988年11月起對在我國境內使用土地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定額征收的一種稅,其目的主要在于加強國家對土地的管理,促進合理使用城鎮土地。(4)耕地占用稅。該稅于1987年開始征收,是對在我國境內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征收的一種稅,其目的是為了約束和調節納稅人占用耕地的行為,加強土地管理。(5)城市維護建設稅。該稅于1985年開征,主要用于城市住宅、公共交通設施、給排水、供熱、環境衛生、園林綠化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具有專項專用的特點,已經成為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對于改善城市大氣和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6)車船使用稅。該稅本身并不具有能源、環境方面的意義,但由于車船的使用與能源消費直接相關,因此該稅對抑制能源消費有一定的作用。

上述稅制,對我國的環境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日益惡化的環境面前,這些措施的作用十分有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現行稅種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對環境保護的調節力度不夠。一是資源稅、消費稅、車船使用稅等帶有環境保護性質的稅收條款各自獨立、互不銜接,難以形成合力進而系統地調控環境問題。二是現行涉及環境保護的稅種存在征收范圍過窄、稅額設置不合理、環保意義不突出等問題。如在消費稅方面,雖然消費稅將鞭炮、焰火、汽油、小汽車等污染環境的消費品納入征稅范圍,并根據小汽車排氣量的大小規定了差別稅率,但沒有按是否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分別設置不同的稅率,從而降低了稅收對污染應有的控制作用。

2 與國外相對完善的環境稅收制度相比,我國缺少針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或產品課征的專門性稅種即環境保護稅。此類稅種在環境稅收制度中應處于主體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稅收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的調控力度,也難以形成專門用于環境保護的稅收收入來源,弱化了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

3 現行稅制中為貫徹環境保護政策而采取的稅收優惠措施的形式比較單一,僅限于減稅或者免稅,受益面比較窄,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不能充分體現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和稅收優惠的政策效應。

4 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客觀上產生不利于環境保護的后果,抵消其他稅種的環保功能。如對生產金、銀產品的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對金、銀礦源的無度開采,加劇了資源的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對農膜、農藥,特別是劇毒農藥免征增值稅規定,對土壤和水資源產生不良影響。

二、對我國環境稅制度建設的若干思考

要建立我國的環境稅制,研究和總結國外的相關經驗和理論成果十分必要。

(一)建立環境稅制的理論基礎。一般認為,建立環境稅制的理論是“環境外部性”理論。這一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庇古于20世紀初在《福利經濟學》一書中提出的。他認為對造成外部效應的企業,國家應該征收環境稅,以調節環境污染行為。庇古的“環境外部性”理論,可以說是環境稅最初的理論來源。他還通過私人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成本的關系,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當存在環境污染等外部不經濟現象時,其產品的私人邊際成本小于社會邊際成本,從私人角度看是贏利的,但從社會角度看卻是虧損的,這一矛盾不可能靠市場力量來解決,而是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社會成本加入企業的生產成本中,使外部成本內在化,解決私人邊際成本與社會邊際成本不一致的問題。

(二)環境稅制的國際實踐概況及其啟示。建立我國的環境稅制,應當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資料顯示,在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環境保護引入稅收制度中,最為典型的是歐盟和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環境稅占稅收收入和GDP的比重均呈現上升趨勢,環境稅的作用逐漸加大,各國在稅制改革方面也考慮到了越來越多的環保因素。西方國家征收的環境稅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環境(污染)稅。由于污染物主要包括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噪音四類,因而環境(污染)稅也相應地分為以下四類。(1)廢氣和大氣污染稅。對廢氣征稅較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對二氧化硫排放征收的二氧化硫稅,二是對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碳稅。以二氧化硫為例,美國已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征了此稅。根據其《二氧化硫稅法案》的規定,二氧化硫的濃度達到一級標準的地區,每排放一磅硫征稅15美分;達到二級標準地區按每磅硫10美分征稅。德國、日本、挪威、荷蘭、瑞典、法國等也征收了二氧化硫稅。(2)廢水和水污染稅。廢水包括工業廢水、農業廢水和生活廢水。許多國家都對廢水排放征收水污染稅。如:德國從1981年開征此稅,以廢水的污染單位(相當于一個居民一年的污染負荷)為基準,實行全國統一稅率。又如荷

蘭,按人口當量(相當于每人每年排入水域的污染物數量)征收的水污染排放費也屬于水污染稅性質。(3)固定廢棄物稅。該稅有兩種征收標準:一是根據廢棄物的實際體積定額征收,如加拿大、瑞典和荷蘭;二是根據廢棄物的體積和類型定額征收,如芬蘭、法國等。各國開征的固定廢棄物稅包括一次性餐具稅、飲料容器稅、舊輪胎稅、油稅等。(4)噪音污染和噪音稅。噪音污染是指排放的音量超過人和動物的承受能力,從而妨礙人或動物的正常生活的一種現象。噪音稅有兩種:一是固定征收,如美國規定,對使用洛杉磯等機場的每位旅客和每噸貨物征收1美元的治理噪音稅,稅款用于支付機場周圍居民區的隔離費用;二是根據噪音排放量對排放單位征收,如日本、荷蘭的機場噪音稅就是按飛機著陸次數對航空公司征收。

2 生態(破壞)稅。主要包括森林砍伐稅等。法國在1969年開征此稅,條款規定,為城市規劃或工業建設目的而砍伐森林的,每公頃交6000法郎的稅;其他情況每公頃交3000法郎的稅。比利時1993年通過的生態稅法中規定了一系列生態稅,適用于飲料包裝、可處理的剃刀和照相機、農藥、紙張及電池等產品。

3 其他稅收環保政策。這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1)鼓勵對環保技術的研究、開發、引進和使用。這主要通過研究開發費用的稅前列支、技術轉讓費的稅收減免、對引進高新環保技術的稅收優惠等措施來調節實施。(2)鼓勵對環保的投資。主要通過對環保投資退稅、允許環保設施加速折舊等稅收措施來調節實施。(3)鼓勵環保產品的生產、使用,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許多國家都在征稅時通過適用低稅率對環保產品予以照顧,對廢物回收利用也往往予以免稅優待。(4)鼓勵環保行為。如美國為鼓勵私人造林,規定在稅收方面予以優惠,私人造林只征收土地稅,而不征收青山林木稅,私人造林的耗費可以抵繳所得稅。

(三)關于調整我國現有稅收制度若干建議。基于上述理論及國外的經驗,本文認為,應對我國現有稅收制度進行如下調整和制度建設。

1 調整現有資源稅。

現行資源稅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其在優化配置資源、遏制資源的掠奪性開采與浪費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擴大資源稅征稅范圍。從世界各國資源稅的征收范圍看,資源稅稅目可涉及礦藏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及動植物資源等。而我國的資源稅征稅范圍只涵蓋了礦藏資源。新的資源稅征收范圍原則上應該包括所有不可再生和存量已處于臨界水平的資源。考慮到目前的征管水平還不足以對所有資源征收資源稅,至少應當將目前毀壞、浪費嚴重的資源納入其中,包括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場資源、優質耕地資源等。

(2)調整資源稅計稅依據。在規定資源稅計稅依據時,應當使資源開發企業或個人為其開采的所有資源付出代價,而非僅僅是已獲利的被開采資源。因此,資源稅的計稅依據應由按銷售或自用數量計征改為按生產數量計征,這樣可使資源開采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合理確定資源開采量,杜絕資源浪費現象。

(3)合理確定資源稅單位稅額。資源稅的單位稅額過低,不足以影響納稅人的經濟行為。因此,在理順資源稅價格體系的同時,適當提高資源稅的征收標準是很有必要的。在確定單位稅額時應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調整資源開采中的級差收入;二是表達資源的稀缺度和政府對開采該資源的限制程度;三是反映資源開采形成的外部成本;四是考慮資源再培育的資金需要量。另外,對污染程度不同的資源可實行差別稅率,對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資源要課以重稅。

2 改革消費稅制度。

(1)擴大消費稅的征稅范圍。將那些已無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或者在使用中預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又有相應的“綠色產品”可以替代的物品納入應稅范圍之中。如電池、塑料制品、一次性餐飲容器、使用燃油驅動的助力自行車等。

(2)對不同產品根據其環境友好的程度設計差別稅率,以鼓勵清潔產品的使用。比如,在對不同排氣量的小汽車采用差別稅率的基礎上,對排氣量相同的小汽車視其是否安裝尾氣凈化裝置而實行區別對待,對使用“綠色”燃料的小汽車免征消費稅,以促使消費者和制造商作出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選擇。

(3)對既危害健康、又污染環境的消費品提高征收額。如:香煙、含鉛汽油等,以此來促使吸煙者少吸煙,直至不吸煙;抑制消費者對含鉛汽油的使用,推動汽車燃油無鉛化進程。

3 調整耕地占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應大幅度地提高耕地占用稅的稅額,真正起到保護耕地的作用,對那些征占耕地而未實際使用的,加成征收i在城鎮土地使用稅方面,可以考慮對綠化用地和環保公共設施用地實行減免稅。

4 開征必要的環境稅新稅種。

(1)大氣污染稅。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稅和二氧化碳稅。二氧化硫稅的設置,可在現行的二氧化硫排放收費制度的基礎上比照進行,將二氧化硫排放費改為稅,對固定的大排放源進行定期檢測,依據檢測數據計征稅金;對小排放源則直接按其消耗燃料的含硫量來征收。二氧化碳稅是對油、煤、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汽油和國內航空燃料征稅。稅基根據各種不同燃料的平均含碳量和發熱量來確定,不同燃料的排放量不同,稅率也不同。

(2)水污染稅。對直接或間接排放廢棄污染物和有毒物質而造成水體污染的活動或行為從量征收。但由于廢水中污染物種類和濃度各異,需要確定一個廢水排放的“標準單位”,納稅人的廢水排放量按其濃度換算成標準單位計征。

(3)固體廢棄物稅??梢韵葘I廢棄物征稅,再逐步考慮對農業廢棄物、生活廢棄物征稅,其計稅依據有按重量征稅、按體積征稅、按住房面積征稅或按人均定期定額征稅等多種選擇。以生活廢棄物為例,可以借鑒荷蘭的做法,根據每個家庭人口多少以及產生的垃圾數量來征收。

5 完善稅收優惠措施。

(1)在投資環節,鼓勵企業進行治理污染和環境保護的固定資產投資,允許此類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鼓勵企業投資環保產業。

(2)在生產環節,鼓勵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對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清潔能源進行生產的企業以及綜合回收利用廢棄物進行生產的企業,在增值稅、所得稅等方面給予優惠。對生產中嚴重損害環境的企業,加重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