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安全預案范文
時間:2023-12-07 17:4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運動安全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豐富的運動安全知識是體育老師的基本要求。體育老師在體育學院已經學到體育專業需具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體育運動安全知識的儲備同樣是體育老師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必要條件和要求。體育教師要同其他老師一樣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編寫教案,在本節體育教學課堂內容中可能出現的運動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也應大體寫出來(這也是體育教案與其他老師做上課準備不同之處);在每一堂課上課之前一定要檢查運動場地、運動器械等安全事項,把安全隱患消除在上課之前;了解本次上課班級學生的基本體質狀況和天氣變化造成的學生身體體質變化等,以備學生發生意外。充分的課前準備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也是防備運動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二、盡心上課,保證安全運動
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全方位做好學生運動安全教育,保證高質量地完成體育課堂教學任務。體育課是一門以運動為主的特殊課程,老師需要防止和盡可能減少運動中出現受傷等意外事件。老師應當傳授給學生體育運動安全知識和簡單科學施救方法,并且做到易懂詳盡,以防為主。首先,全面了解所教授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狀況,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其次,開學時的第一堂體育課就應當全面地講解體育課中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和簡單處理方式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摔倒、扭腳、磕碰、出血、刮擦、碰撞、器械傷害及過度疲勞等意外現象。再次,嚴格組織課堂,檢查學生穿戴特別是鞋子是否符合體育課要求等安全狀況。每一堂課前要講解在練習和訓練過程中出現的由于專項運動不規范造成的不適,如籃球是許多學生的愛好,但是籃球課中運球之手臂動作有運球時五指要張開,用手指及指根以上部位與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的要求,如果不規范如整個手掌都觸球則易造成運球堅持時間不長且易勞累,跑步中岔氣等問題。還有,在體育課中分組對抗或比賽中出現的由于身體過度接觸造成的意外更需要老師及時化解和制止,否則會出現如打架等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后果;有女生的班級更需要老師注意有特殊情況的學生,不要一概而論強制要求去練習或訓練;在上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讓學生做到肌肉放松及心理放松;同時在練習和訓練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是否有不適應和病痛等現象。最后,教育學生學會自我保護,具有自我保護意識。這是老師必須做好的一點,如哪些運動或動作可以獨立做、可以協作運動或保護運動等。老師不僅要告訴學生知曉一些體育運動不安全事項,還要教會學生有自我保護意識、懂得簡單、科學合理的救護知識,告訴學生不科學、不規范的動作和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現一些意外時理智科學處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人為地造成二次傷害,留下遺憾。同時及時表揚嚴格規范、有效防范、合理運用安全知識的同學。總之,體育課上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防不勝防,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在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時,對體育運動愈加有興趣。但這必須以保證學生的運動安全為前提。
三、及時總結,服務教學
篇2
一、小學生身心發育特點與運動安全的關系
體育教學經過課程改革之后,學生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及身心健康受到充分的重視,重點對小學生發育和生長特點進行強調,體育運動在這個基礎之上再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體育鍛煉也要更加科學。
1.小學生們身體發育特征與運動安全的關系
人類身體迅速全面發展的時期就是小學階段,在這個階段身體機能發展非常迅速,小學生們身體各個部位都在快速發育,如關節和肌肉等等。比如,有機物及水分在小學生的骨骼中含量比較多,其中含量比較少的有無機鹽,造成小學生骨骼的硬度不足,盡管不會骨折受傷,但非常有可能變形和彎曲;水分在肌肉中含量豐富,不過脂肪,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不高,小學生肌肉的收縮力不足,經常會覺得疲勞;在骨關節中,軟骨組織層比較豐富,關節能夠大幅度活動,不過因為肌肉層不厚造成力量不足,牢固性不強。為使小學生身體得到更健康的發展,一定要進行合理科學的運動。比如,體育老師需要掌握小學生肌力發展規律,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使肌肉力量增加,增粗肌肉纖維。小學生們在進行肌肉力量訓練時,應當科學制定運動負荷,主要進行動力性訓練,輔助進行靜力性訓練,憋氣運動不能過長或者過多。
2.小學生心理發育特征和運動安全的關系
小學生們的獨立意識發展迅速,行為較自由,比較活潑,不過自制力不強,經常違反運動規則,對自己的運動能力估計不足。安全意識不強,愿意逞強,好奇心重,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小學生的傷害事件。
二、體育教學內容改進和運動安全
1.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
針對小學生的體育教學,主要內容包括體育技能、體育知識等,提升他們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體育教學過程要有效結合綜合性與基礎,豐富內容,以人為本,重視他們的身心健康。目前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重點就是提升他們的運動興趣,加強適應社會的能力。
2.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連續并有層次性
為與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應當既有層次性又有連續性。在小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階段,主要教學目標是利用體育游戲和身體活動,幫助小學生掌握各種體育活動模式;在小學生三年級和四年級階段,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他們完成體育游戲,提升身體活動能力;在小學生五年級和六年級階段,主要教學目標是使他們全部完成技術組合動作,提升完成獨立運動的能力。老師在體育教學階段,需要對項目規則適度簡化,把難度降低。比如,針對田徑運動的耐力跑,主要練習方法包括間歇和接力等。體育應當對運動項目進行創造性的整合,提高運動安全性,不斷提升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小學生體育教學的組織管理與運動安全的關系
1.小學生在基礎教學過程中采取的安全手段
(1)針對小學生不同的實際狀況,老師應當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安排,教學結構要合理難度適度,教學活動中的運動負荷不能超過小學生的身體能力。(2)體育老師要有恰當的教學手段,要進行準確的示范,講解內容清楚,對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更加準確的理解技術動作。(3)體育老師要嚴肅課堂組織紀律,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散漫,做各種非常冒險的技術動作。(4)體育老師要提高幫助和保護能力,在學習難度較大的動作時,可以應用各類輔保護器具。幫助學生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和站位要點等等。(5)體育老師在組織運動項目時,如果有危險因素存在,可以提前安排和布置場地,提醒學生注意安全。(6)有效利分組教學手段,把學生進行分組,讓組織能力強的學生當小組長。讓他們和體育老師相互配合,保護好學生們的安全。(7)體育老師要經常改時訓練內容,在引導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時,避免產生各種運動傷害。
2.體育教學結束階段采取的安全手段
篇3
一、小學體育運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首先,學校對體育運動安全缺乏重視,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小學比較重視學生對文化課知識的學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建立專門的體育運動安全機制,也沒有采用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其次,教學方法不夠科學,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對小學生的保護或約束不夠,對他們隨意放任,給予無限自由,而且在課堂上沒有重點強調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要性。再次,對小學生的了解不夠,體育運用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缺乏對學生身體狀況的了解,不知道他們是否受傷或生病,而且一些體育設備的日常保養工作不到位,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二、小學體育運動與安全機制策略分析
1.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安全責任感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小學生上課調皮,站隊時相互推撞,認為好玩,他們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協調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為此教師就應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讓學生明白這是錯誤的行為及其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同時要使每個學生都意識到這是不安全的行為,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這樣通過一些事件及時的教育和隨時的提醒使學生思想上引起認識和重視,才能時時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識,不做有危險的事,促使學生高度的安全意識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2.做好體育運動前的準備工作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有效避免體育運動中的安全隱患,在課前教師應該重點做好安全準備工作,檢查體育運動器材與設備是否安全、完好,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器材進行專人看管,保證體育運動場地的安全性,還需要正確擺放和使用運動器材,做到平穩有序、疏密適當。在體育課前,體育教師需要著重強調安全,讓小學生對于一些可能發生的安全傷害提前了解,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并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相關的體育運動規定。同時,重點檢查小學生的著裝與穿戴是否合適,提醒他們不能攜帶妨礙參加體育運動的物品,特別是口袋內不能裝有硬物或尖銳物品,并詢問是否有學生受傷或生病。另外,需要安排適當的熱身準備活動,體育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宜劇烈,可以是原地跳、慢跑等。
3.做好防范措施,將危險系數降至最低
體育教師上課必須強化紀律教育,要求學生穿運動服上課,身上不能帶有小刀等鋒利硬物,不要佩帶胸針等飾品,不要留長指甲等,上課要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嚴禁學生有嬉戲打鬧、任性蠻干、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有病史的學生進行監控。患有某些疾病的少數學生不能參加體育活動,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不能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競賽,課外活動也要在體育教師指導下進行,參加運動量不大的保健活動;患肝炎、腎炎、肺結核等剛病愈的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感冒發燒的學生也不宜參加體育鍛煉;等。如果體育老師不了解情況,而讓這些學生進行劇烈運動,不僅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反而會使這些學生加重病情,也有可能導致暈厥,甚至出現生命危險。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除了注意觀察外,還應在開學初向班主任及家L了解學生是否存在先天性或危險疾病,并及時、認真做好記錄,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做到心中有數,練習有度。另外,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對于一些能力差的學生或特殊學生要適度安排或暫停某些劇烈的活動,盡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4.充分考慮各環節的安全因素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見的,也是可預防的。在上課前,我們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再進行組織教學。如,跳遠時沙坑有沒有平整好,或沙子過少,或者沙坑中有沒有同學玩耍時留下的磚頭、石塊,等;學校的單杠、雙杠、爬竿、爬繩等,日曬雨淋,天長日久就會生銹、腐爛,有沒有先檢查器械,排除安全隱患等。教師設計的活動項目要避免不符合學生身體素質實際和超強度的體育鍛煉,如,小學低年級開展籃球比賽、在雙杠上做翻越訓練等。教師對體育活動的規則、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問題的講述,強調要到位。如,教學擲鉛球時,對觀看的同學站在什么位置,鉛球在滾動時怎樣讓它停下來,等,說得要具體,督促要到位。在投擲項目的教學中,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原則進行,對學生的位置要嚴格限制,讓學生遠離危險區,嚴禁對擲,要告訴學生等同組同學都投擲完以后再統一撿回器材,隊伍中其他人不可亂跑、搶擲。對某些意外傷害事故的苗頭應及時制止。
二、結語
篇4
為總結交流中發〔2007〕7號文件實施5年來學校體育工作取得的經驗和做法,宣傳展示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成果,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我司決定舉辦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案例內容
1.大課間體育活動或課外一小時體育活動(指沒有體育課當天下午學校組織的集體體育活動)案例,包括設計思路、活動內容、編排形式、組織方法等。
2.課外體育活動時段內組織的單項體育活動案例,包括該體育活動項目的設計思路、編排形式和組織方法等。體育活動項目包括球類、自編操、民族民間體育、集體運動項目、體育游戲等各類體育運動。
3.每個案例由《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活動優秀案例申報書》(附件2)、活動照片、《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視頻腳本》(附件3)和視頻樣片等四項組成。
二、案例要求
1.案例應有2年以上的應用實踐,在申報學校全面普及和開展,對促進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有顯著效果。
2.大課間體育活動和一小時體育活動案例應反映學校在場地設施利用、鍛煉時間安排、學校資源開發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特色。
3.單項體育活動案例具有良好的鍛煉效果,在集體性、興趣性、安全性、普及性、民族性等方面有較好的創新和提高。
4.大課間體育活動和一小時體育活動案例視頻樣片不超過30分鐘,單項體育活動視頻樣片不超過15分鐘,樣片制作要求見《案例樣片制作技術基本要求》(附件4)。
三、申報單位
各級各類中小學校。
四、報送方法
1.以省(區、市)為單位統一報送案例,每省(區、市)報送案例數量不少于20個。
2.省略 。
五、評選和展示
1.我司將組織專家對申報的案例進行評選,評選出優秀案例100個。
2.評選出的優秀案例將通過出版案例集、圖片展覽、電視(網絡)媒體播放等方式,予以宣傳推廣。
3.我司對評選出的優秀案例頒發證書,并給予一定物質獎勵。
六、有關要求
1.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重視此項活動,認真做好動員和組織工作,充分挖掘本地區中小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經驗和做法,積極報送優秀案例。要在學校推選的基礎上,組織對案例的指導和提煉,保證報送案例的質量。報送的案例中鄉鎮以下農村學校要占有一定比例。
2.各地報送的案例應不涉及抄襲、剽竊、著作權糾紛等行為,案例均不予退稿,各申報單位自行留底。
3.對評選出的優秀案例,我司將在獲得申報單位授權后,組織開展宣傳推廣、出版發行、委托媒體播放等工作。
4.本通知及所有附件請在教育部門戶網站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網頁上自行下載,附件表格可自行附頁。
5.聯系人:劉海元,電話(傳真):010-66096863。
附件:1.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申報匯總表
2.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申報書
篇5
一、“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
陽光體育活動模式概述
“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陽光體育活動模式是指學校發揮社會影響力,統籌家庭、社會資源,以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校運會、體育節、親子體育運動會等形式)為根基,構建以學校為主導,教師指導、家長參與、社區提供場所三方面結合為一體的模式。該模式具有明顯的開放性:一是可以讓家長走進陽光體育活動,為學校提供人力與智力的支持;二是學校可以通過廣泛深入的溝通,使社區、街道積極配合學校體育工作,為陽光體育活動提供穩定的、豐富的體育場所,保障活動的持續性開展。
二、“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
陽光體育活動模式的構建
1.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確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礎,以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為目的,圍繞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多元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體育技能,在體育技能掌握的基礎上,合理制定陽光體育活動方案,為學生提供展示體育技能的平臺和機會,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家長對體育的關注與參與,在“家校合一”的氛圍中促進青少年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2.組織目標
一是在學校課程層面上,使學生掌握至少兩項日常體育鍛煉技能,確保85%的學生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二是在家校互動方面,每學期組織開展“家長體育開放日”和親子體育活動,邀請家長在活動中充當志愿者、競賽者和指導者。三是在社會資源方面,利用社區體育資源,每學年組織2~3次全校性的大型體育活動,分年級開展年級體育競賽,開展常態化訓練,遴選優秀體育尖子生,培養體育特長生等。
3.組織架構
成立陽光體育活動委員會負責相關活動的組織管理,由校長主抓,學校各行政崗位依職責進行安排與分工,社區提供資源支持,家長參與活動的策劃、管理與監督(見圖1)。
4.運行機制
要保證陽光體育各項活動目標的真正實現,必須建立一套協調、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一是學校要制定年度訓練計劃、體育課程安排以及符合學生實際的策劃方案,并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與反饋體系。二是要建立長效的家長互動機制,充分利用家長會與家長接待日,宣傳陽光體育的深遠意義,積極引導家長參與活動。三是與社區簽署合作協議,解決體育場地與設施不足的問題。
5.保障制度
一是組織保障。成立由校長任組長,辦公室、教導處、家委會成員及體育科組成員組成的的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和年級指導小組,負責陽光體育運動方案(包括指導思想、組織形式、活動內容、時間安排等)和安全應急預案的制定,保障陽光體育活動各環節協調運行。二是時間保障,將陽光體育運動時間列入學校總課程表,切實保障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目標。三是場地保障,一方面,校內運動場地以及固定體育設施全天候向學生開放;另一方面,社區能夠為學校特定的體育活動提供場地和設施。四是資金保障,學校要切實保證體育經費的投入,把體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并與教育總經費同步增長。五是器材保障,學校要制定《器材的利用和管理制度》,做好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六是師資保障,主要力量是體育教師,此外還可以聘請有體育經驗的家長。七是安全保障,學校要加強安全教育,并制定嚴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和突發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為各項體育活動提供安全保障。
三、“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
陽光體育活動模式的實施
1.統一目標,相互促進
學校、家庭和和社會要在不同層面上統一目標,相互促進。一是在制度設計層面,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建立和完善學校體育工作規章制度。二是在活動設計層面,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同時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運動會。三是在組織管理設計方面,強調全面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運動體系。
2.統籌資源,優勢互補
一是學校的主導作用。學校要在學生形成終生體育觀念與掌握科學鍛煉方法等方面發揮主要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組織領導機構,形成一套完整的陽光體育組織管理指揮系統。二是家庭教育的優勢。家庭作為孩子接受體育的起點,要為學校體育提供基礎和支持。三是社區資源的支持。如與周邊公共體育場地簽訂協議,實施業余訓練計劃,舉辦全校性的體育活動等。
3.延伸課堂,系統鍛煉
篇6
論文摘要: 本文從文化學的心理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個層面對學校如何規避體育傷害事故進行了系統分析,旨在預防和規避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出建設性的策略。
近幾年,全國各地因學生參加學校體育活動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現象屢見不鮮,由此而引發的經濟、法律糾紛也隨之而來,不僅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開展,而且給學生、家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有些學校因此取消了對抗性強、有風險的體育活動,甚至學生下課了也不讓去操場,可謂是“用心良苦”。這種做法與體育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素質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是社會的和諧發展。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開展,學校的體育活動形式和內容越來越豐富,在此形勢下,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對保護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持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為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規避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風險,我從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這三個文化學層面對之進行了分析。
一、心理文化層面的分析
心理文化層面,是形成物質文化層和制度文化層的基礎,它具有統攝全局的作用。
1.轉變管理理念,構建基于風險管理的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管理模式。
對于學校傷害事故的管理,應當著力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構建高效實用的管理運行機制。例如,當前國外已被普遍采用的風險管理體制,就是一種可行的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管理模式。由于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是一種不確定性的事件,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風險管理方法對其進行規避,使其不發生或降低其發生的頻率,就能從體育運動中獲益。
2.樹立安全意識,強化安全教育。
學校的安全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有助于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安全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免疫力,有效預防和制止侵害學生安全的案(事)件、事故和學生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有助于維護學校安全、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確保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的順利進行。安全教育是維護大學生安全的一項基礎教育,它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學校應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列入教育計劃,安排教學課時,以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學校要根據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特點及致因,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3.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
要求學生要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行為準則,不能為所欲為。在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競賽與訓練時,一些學生組織紀律觀念較差,不遵守課堂紀律和比賽規則,追逐打鬧,不能完全按照體育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要求進行練習和比賽。他們生性頑皮好動,但由于尚不具備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和預見后果的能力,往往容易發現傷害事故。學校可以采用多種主題教育的形式對學生加強組織紀律教育,讓學生形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4.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體育職業應有極強的事業心、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因此,學校體育及管理工作者在日常教學中,既要教會學生鍛煉身體,又要教會學生做人。應該以身作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高標準,嚴要求,自尊、自愛、自律、自信。教師應成為學生最直觀、最親近、最有效、最利于效仿的楷模。同時,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并適時提供幫助,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并正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
5.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
當前我國學生整體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法律精神欠缺,法制觀念存在偏差,使得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因此必須加強普法教育。學校可以通過營造“依法治校”的氛圍、重視法律課程的開設、加強相關的主題教育來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把提高法律意識從內在的認識變為自覺的行為,從而意識到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終實現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的目的。同時,體育老師因其職業的特殊性,必須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要認真學法、知法,明確違法和合法的界限,做到無責不攬、有責不推;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用法律規范教學行為來要求自己,把自己的行為同國家的法律聯系起來,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
6.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人為的原因造成的責任事故占絕大多數,其中由于思想問題有意制造事故者極少,因此,加強事故預防的心理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訓練、比賽中,教師必須深入了解運動者的個性心理特征,把握學生思想情緒,有針對性地給予科學合理的引導,及時調整他們的異常心理狀態,使他們在體育運動中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運動傷害。
二、制度文化層面的分析
1.建立學校體育安全工作責任制度。
為確保學生的體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應建立健全以分管校長為首的分級負責的體育安全管理保證體系,這個體系主要包括:(1)由分管校長掛帥的學校體育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2)以校黨委書記為首的體育安全思想工作保證體系;(3)以校團委、學生會為首的學生體育安全工作保證體系;(4)由專職人員組成的保衛處。建立這樣的體系,可使體育安全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責任明確、協調配合、齊抓共管。
2.健全學校的衛生保健制度。
學校要有合格的保健教師,并且建立學校的衛生保健制度。同時要加強保健教師和體育教師的溝通和聯系,以便體育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具體包括:健全學生健康檔案,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預防運動猝死;對不宜參加體育活動的同學要教育、定期復查,并做好監督工作。
3.制定體育場館和器材管理條例。
為加強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進一步提高體育場館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發揮其為學校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并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學校要制定嚴格的場館管理制度,同時要明確場館管理人員的職責。
4.規范體育教學常規。
體育教學常規雖然常常被提起,但是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視。調查發現,許多傷害事故都涉及到教學常規。因此,我們必須嚴格規范體育教學常規,包括教師課前根據人、地、物、氣候、教材的不同認真備課;課中要科學地安排練習如進行體育活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和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安排負荷量與運動強度,運動結束必須進行放松整理活動;課后進行小結,等等。這些教學常規對降低傷害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保證作用。
5.制定體育課外活動或特殊體育項目的安全守則。
“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調查發現,許多傷害事故都是在學生自由活動時發生的,這給學校規避運動傷害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制定課外活動或特殊體育項目,如野外生存、攀巖、登山的安全守則,對大大降低事故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6.建立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制度。
為了保障廣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人生安全,學校需要制定科學嚴謹的體育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在應急預案中,應包括:成立體育傷害事故處置的機構、處置的原則、處置的程序三方面,一旦發生傷害事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傷害程度。
7.建立學校體育保險法規制度。
建立學校體育保險法規、制度,可以使學校體育朝著科學化、法制化的方向發展,確保學校體育在出現責任糾紛時做到有法可依,確保學校體育教育能夠健康、快速的發展和改革,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獲得最佳的法律效益。
三、物質文化層面的分析
1.完善硬件設施,創建舒適體育運動環境。
學校應對校內體育場地設施、器材進行定期檢查,對已損壞的設施、器材立即維修或更換。對體育場地要做好護理,避免因積水、砂礫等對學生造成的傷害。體育場館內部存在危險的設施、物品、位置等應給予警示,同時在運動場地旁設有明顯的標志牌,提醒學生注意保護體育設施,力爭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都降到最低。要力爭有關方面加大對學校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不斷完善學校體育教學的場館改造與擴建,更新體育器材和設施,確保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數,為體育教學和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
2.張貼相關的安全守則或宣傳畫,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為了使學生對相關的安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校可以在各體育場館內張貼相關的安全守則、注意事項或宣傳畫,這樣既能達到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又是學校體育文化的一種體現。
參考文獻
[1]陳光紹,蔡燦龍.學校體育傷害事故原因及責任認定的相關法律問題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1).
[2]邊宇等.我國臺灣地區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預防措施的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7,(11)
篇7
關鍵詞:陽光體育 意義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224-01
1 開展陽光體育的意義
1.1 增強身體健康
運動對于人類身體健康而言非常有益,所謂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保持心血管功能的正常,提高氧氣攝入量,提升肌肉耐力,保持骨密度穩定,避免肥胖,減少了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概率。運動對于我們的未來身體健康產生了較大的保護作用,也是最經濟有效的保健方式。不同人結合自己的情況了,比如:喜好、環境、條件等,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參與運動能夠提升身體素質。規律的體育鍛煉讓體型更加健碩,保持體態美,長期堅持運動可以穩定血壓,改善心肺功能,舒緩精神壓力。
1.2 促進心理健康
運動過程中,人體能夠書放出愉悅因子,給心理的不良情緒進行改善,釋放壓力,讓我們可以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在美國對心血管疾病和精神聯系的研究中,有心理醫生說,運動就是情緒的氧化劑,不一定要求每天都去跑馬拉松或者強度大的運動,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一周僅需要三次,單次超過30分鐘即可,就可以對你的情緒起到較大的改善。
1.3 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積極開展體育運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利用假期對體育特長生進行集中訓練是許多中小學校的一貫做法,但吸收更多普通學生加入則是近年來呈現的新趨勢。體育老師表示,喜歡體育、希望掌握運動技術的孩子越來越多,學校理應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而假期訓練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既沒有學期中的緊張壓力,又能夠再過集體生活,鍛煉社會交往能力,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1.4 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當今世界進行著多方面的合作與競爭,包括經濟、軍事、文化等。我們的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才能加強我國綜合實力,更好地面對這種合作與競爭。陽光體育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強勢進入公眾視野,開啟了全新的教育發展模式和教育評價視野,將為國家建設鍛造健康向上的一代青少年。
2 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保證措施
2.1 增加體育經費投入
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增加投入,將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落到實處。根據各地方的特色和調節來進行設置,為學校的體育場地建設提供幫助。城市以及社區內也需要為青少年的體育鍛煉需求提供幫助,將其作為社區建設的規劃內容之一進行考慮。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合理利用。公共體育館可以面向群眾開放,特別是針對附近的學校和學生,提供優惠,在節假日免費開放,滿足社區內青少年以及附近學校學生的課外運動需求。
2.2 加大體育政策法規貫徹的監督力度
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監督陽光體育貫徹實施的到位程度,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通過制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進一步明確國家對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衛生條件和師資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和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法律法規,并加強督促檢查。對學校體育衛生基本條件不達標的,要限期整改。建立對學校體育的專項督導制度,實行督導結果公告制度。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并公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加大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在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并作為評價地方和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地方、部門、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實行合格性評估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
2.3 加強教育,糾正觀念
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能夠從教室和家里走出來,進入到陽光下,融入到自然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良好的風氣。根據學生年齡、性別、體質、個性等多方面因素來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方式,為學生提供指導,循序漸進的接近目標,讓學生能夠規律的鍛煉,逐步的調整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態和運動能力,提升其全面素質。各級各類學校需要做好素質教育工作,將辦學的思想端正,不要僅以升學率和學生的成績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應該從學生的素質教育入手,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深化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率,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時間和機會。多舉辦一些競技活動和運動會,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4 加強體育安全管理
學校體育教師需要學習安全知識,接受技能訓練,為學生的安全負責,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體育場館以及體育設施的管理要加強,保障這些設施的正常和安全。對學校的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進行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將責任劃分清楚,確保其有效的運行。對青少年的特性進行研究,做好準備預案,避免緊急事情的發生。全部學校都應該有意識的將校園意外傷害事件進行避免,啟動應急管理機制。加強青少年意外傷害保險管理,為學生購買意外保險。
2.5 提高體育運動的趣味性
組建各類體育活動社團以及俱樂部,開展體育文化藝術節,為學生提供休閑體育運動,提升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性,積極主動投入其中。為青少年體育環境建設付出努力,通過宣傳和教育的方式,提供科學、健康、積極的體育觀念,鼓勵青少年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風氣。通過奧運和各類世界性的體育賽事來進行體育活動的推廣,為學生提供渠道參與其中,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具備良好的、健康的、積極的精神面貌。
參考文獻
[1] 南登.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0.
篇8
關鍵詞:災難;改良;運動項目;學校體育
引言
體育不僅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而且能使人的身心得以全面發展。體育的本質是崇尚生命,體育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肯定人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體育的發展,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然而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就顯得渺小和微不足道。災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剝奪了人與生俱來的權利——生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這個意識,普遍認為災難距離自己很遙遠。目前,雖然我國部分學校已經將生存教育納入體育教學中,但數量幾乎是九牛一毛,況且很多學校也只是紙上談兵。如何使人們能在災難面前輕松應對而不讓自己及他人受到傷害,如何發揮體育的本質功能,使體育在應對現代性與人和自然的尖銳矛盾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1、改革體育運動課程應對災難的必要性
1.1災難留給我們的沉痛記憶
災難似乎已成為人類形影不離的“朋友”。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亞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海嘯,在這次大海嘯中遇難的總人數已經超過29.2萬人。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發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造成68712人遇難,17921人失蹤。其中遇難學生就達到了5335人,這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數據。2009年12月7日21時10分許,湘鄉市育才中學晚自習下課,學生在下樓梯的過程中,一名學生跌倒,引發了慘痛的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傷。這一事件再次敲響了體育的“助他性”的警鐘。種種災難事件表明: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已經走向矛盾化道路,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也漸行漸遠。
人類運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創造出先進的科技產品,運用人類獨有的智慧使人們更好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但是人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生存發展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影響。既然我們不可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就要加倍努力去預防、有準備地應對可能發生的慘劇。
1.2 體育的人本使命
“就體育產生的動因而言,除了勞動需要之外,還有適應環境的需要、對付同類襲擾的防衛需要、同疾病作斗爭的生存需要、表達和抒發內心各種情感的需要。”體育的本質特征確立了體育功能的基本范疇,而社會需要則拓展了體育運動對于社會其他領域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強身健體是體育作用于人體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功能。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人們從事的實踐活動就是為了養生、健身,古代中國的導引、氣功等強身健體活動類似于今天的體育活動,其主要功能也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體育的功能也隨之拓展開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與人的智力相互調劑,促進體力與智力的恢復,是個體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盡管體育可以為生命停擺,可是體育特有的精神在天災面前依舊高昂著頭。
體育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培養人們勇敢頑強的性格、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和迎接挑戰的能力。這是體育所獨有的育德功能。
1.3 改良運動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必要性
體育運動項目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它源于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深刻的體育功能意義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體育教學訓練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中一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體育運動項目的發展規律與學校體育發展之間有著固有的矛盾。以往的體育運動項目作為體育文化的精粹,有不可替代性,不能取締,也不能全盤照搬,只能對其進行改良。學校作為培養未來世界主人的搖籃,必然肩負著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適應社會環境變化的能力這一艱巨使命。2005 年1月,日本文部科學省發表的一份調查結果表明,在全日本 5.4 萬所學校中,有76%的學校已對學生進行過如何應對天災人禍等突發性危機的教育,有67%的學校每年要組織學生進行如何防范和應對突發性危機的訓練。在我國,隨著《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貫徹實施,總體上,災難教育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重視,推動著國家整體應急能力的提升。學校應貫徹政府指導方針,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應急體育,改良運動項目,將應對災難的自救、救他能力的培養穿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創設多種突境,培養學生在突境下更好地運用日常體育知識、技能的能力,以及自救避險能力。
2、著眼應對災難應具備的運動技能
2.1 快速移動能力是基礎
災難發生時需要人們應對突境的快速移動能力,包括不同體姿的快速移動、特殊物品的快速移動、極端情境的快速移動,并掌握快速脫離危險的安全方法。如地震房屋倒塌時,快速的移動能力能確保人們快速移動到安全地帶或躲在相對安全系數較高的避震物下,以確保人身安全。
2.2 應急反應能力是關鍵
應急反應能力即人在強烈刺激的緊張狀態下,可使有機體在運動活動中具有特殊的防御排險功能,激化機體活性酶活動,使人思維清晰、反應迅速,從而在緊急時刻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腦力與體力活動并存的體育活動能力。如極端情境的身體平衡、極端情境的環境識別、極端情境的心理穩定都屬于應激反應技能的范疇。災難發生時人們的應急能力與體育運動有緊密的聯系。許多研究表明,應急反應與情緒、焦慮、緊張等有密切關系,而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在較長時間內很少焦慮,心理承受能力高于不常鍛煉的人,并有很強的判斷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特別是經常參加戶外運動、探險運動、極限運動的人。
2.3 抗壓心理承受能力是保障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曾說過,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帶來持續而深刻的痛苦。心理治愈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受災者具體的指導和關心,給他們鼓勵,接納并處理他們出現的一些煩躁和的行為。死亡恐懼、憂慮、衰弱、崩潰是人們面對災難時最普遍的身心狀態。災難來臨時往往因為此類身心狀態的出現導致人們產生腿軟、渾身發抖、手足無力,甚至暈倒的狀況。產生此類身心狀態的原因就是因為人們的抗壓心理承受能力過弱造成的。因此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應對災難、緊急避險的有力保障。
2.4 自救延生能力是必要
在突發事后或惡劣環境下,急需適應不利環境而維護生存安全所練習形成的身體活動技能。而這類技能需要學習者在理性思維下加以選擇和運用,以較高的效率使自己轉危為安,獲得生存。自救延生能力具有極大的拓展性和即發性,要求學習者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不同的環境和條件進行創新、改造,克服諸多不利環境因素,逐漸化解險情,脫離險境,達到延續生命的目的。包括對惡劣環境的判斷、自我防護、救生工具使用及逃脫險境的方式方法等。
3 運動項目改良設想
3.1改良運動項目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先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斗爭中為了獲得生存條件,在不斷追求和探索中發明了走、跑、跳、投擲、游泳、攀登等技能。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的體育運動項目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大眾化、娛樂化、游戲化的體育活動,不僅契合傳統文化中的體育元素,而且更具吸引力、廣泛適用性、易接受掌握、實施效果突出等特點。體育游戲是將枯燥的動作和身體素質練習變成有趣的模仿活動,提高練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練習興趣。
3.2 逃生技能與體育項目有機融合
在不改變原來體育項目基本功能的條件下,將災難逃生技能與體育項目進行有機結合。改良以往走、跑、跳、投等技能的鍛煉形式,將其與災難環境和體育游戲相結合。以各種災難環境為背景,以各種游戲作為手段進行練習,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如“放肆跑”就是將單純的跑步變換鍛煉形式,選取不確定場景進行鍛煉,使其更有吸引力、征服力,更加吸引學生的練習興趣。改良起跑姿勢使學生掌握各種姿勢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掌握具有快速應變特征的障礙跑。因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奔跑能力、隨即應變能力及突況處理能力。
4 運動項目改良設想的實施
4.1制定教學內容
深入了解目前學校體育教學的項目實施現狀,并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水平階段的群體進行進一步分解,制定項目改良的內容標準,以實現學校體育“素質教育”、“健康第一”的價值。
4.2 挖掘課程資源
學校體育針對災難的教育特別是應急能力培養,應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特點、不同地區學生體質不同,挖掘相應的課程資源,將應急避險技能教育與地域特色體育有機融合,完善學校體育課程內容,滿足應對災難教育的需要。
4.3 創新教學設施
新的運動形式需要與其相對應的體育教學設施作保障。傳統的體育設施并不能滿足應對災難教育這一新的領域需要創新教學設施,使其更具有實用性、耐用性、多用性、便捷性、經濟性。
4.4加強教師技術、教育能力
體育教師是實施此設想的關鍵人物。但目前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體育教師的技術、教育能力仍然是一個制約生命安全教育,特別是應急避險能力教育的關鍵問題。應該從體育教師培養入手,特別是在體育師范教育環節中加大該領域的認知教育、技能教育等。
4.5 保障教學實施
學校體育教育工作需要有教育部門、政府、國家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實施。國家應加大災難教育力度,支持學校防災避難教育工作,并制定相關政策保障學校體育應對災難教育的有序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欣然,黃海波.藝術的線索:從藝術哲學中對古希臘體育
運動的哲學解讀[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6):519-
522.
[2] 李衛國.試論我國體育發展的基本特點[J].體育文化導刊,
2010,(7):81-83.
[3] 何曉知,章羅庚.從海嘯中的生存奇跡看定向運動的生存教
育價值[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28(3).
[4] 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12-13.
[5] 祖菲婭·吐爾地,武杰.體育促進新疆民族團結研究[J]體育
文化導刊,2010(3).
[6]《現代漢語詞典》(2002商務版)
[7] 王正倫.體育的人本使命:一個被忽視的視角[J]南京體育
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8]崔星,袁麗俠.公眾應對臺風襲擊的避險體能反應機理[J].
篇9
關鍵詞:小組工作智障運用
智障又稱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于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1]智障者的社會形象一般被冠上“癡傻”“”等惡性相容詞。但是在他們身上仍然存在許多未知,特別是如何幫助這一群體融入社會。
智障人士智力明顯低于一般智商水平,并伴有在溝通、自理、人際技巧、使用社會資源、自我導向、學習技能、工作、娛樂、健康、安全等至少兩方面中出現明顯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良。[2]因此,在對智障人士進行治療托養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局限于課堂治療,說教式教育并不適合他們的特征和病癥。福建省啟能研究指導中心于2009年9月在《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閩委〔2009〕19號)精神下應運而生,是集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康復訓練、托養、工療、特奧運動、庇護工廠、學術研究于一體的非盈利公益性省級殘疾人托養服務研究機構。
一、智障小組工作的基本理論假設
行為主義理論,此小組理論主要包括社會學習理論及強化理論兩部分。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水平可以自己去獲取外界的信息,只能通過教育者的給予被動學習。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在行為訓練中運用一些心理學規律,使個人或群體改變他或他們原來異常的態度或習慣,培養正常的態度和行為習慣。[3]強化理論指的是對一種行為的肯定(正強化)或否定(負強化),對于正起到鞏固作用,對于負則起到消退作用
增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不缺少權能,個人的權能是通過社會互動不斷增加的。[4]社工的作用在于通過活動幫助受助者消除環境的壓制和他們的無力感,使他們獲得權能,并能發揮社會功能。[5]對于智障患者只有在托養機構或者各類療養機構中,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和生存環境,才能使其賦權增能。
二、小組工作方法在智障托養中的具體運用
(一)音樂治療小組
1.音樂治療小組的背景與方法
中心托養部的學員為中、重度智障,因此在對他們進行音樂小組的時候,更多的采用兒童音樂小組的方法和技巧。集體的音樂治療可以增強合作、分享、遵守秩序、正確的禮貌行為等的體驗,例如“交朋友”讓智障兒童學會交朋友的禮貌,正確的禮貌行為(如握手),以及遵守音樂秩序活動所帶來的愉悅感對智障兒童的參與和配合是一種有力的強化作用,而且通常可以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力。[6]因此在小組中,社工巧妙地把各種韻律較強的音樂活動,變成一種強化刺激物來強化正確的社會行為。
2.音樂治療小組的注意事項
首先,智障學員的語言、反應能力比正常兒童低,注意力易分散且記憶力差。而且大多數智障學員存在著口吃,吐字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差的特點。所以,在音樂小組上,要重視對智障學生進行歌詞記憶的教學。小組工作中在選擇歌曲時選擇了《最炫民族風》、《圣誕快樂歌》等歌曲,這些歌曲歌詞簡單,對于智障學員習唱來說,難度不大,并且小組帶領者又在教授智障學員的同時又伴著手語教學和簡單的運動,這對于學員有了吸引力。有了肢體上的共同運動,避免單調的歌曲重復練習,減少疲憊感,動作和歌曲結合記憶,提升了整體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利用團體效果進行刺激強化。比如小組工作者要求組員在聽到音樂的信號提示時,進行樂器配合表演(手鼓、沙錘隨音樂節奏一起舞動)。通常會有一些組員無法做出反應,因此小組工作者要特意延長前奏時間,利用那些韻律感較強的組員來以提高集體的注意力和集中能力。當然在小組過程中需要伴隨指導語,如“向左向右”“轉圈圈”等。
(二)體育運動康復小組
目前,對智障兒童還沒有有效的藥物能夠提高其智力活動水平關于運動對其智力的影響研究尚少。資料表明運動可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大腦利用率大腦工作效率及其記憶能力[7]。體育運動小組目標為提升組員對外界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依據口令刺激等做出反映,并按照口令做出相應動作。通過肢體運動擴展思維訓練和提升記憶力。
1.準備階段
選擇組員,根據平時組員表現情況及老師建議篩選組員,篩選標準為程度比較輕,身體協調能力較好。此次小組共選出組員7男1女。道具準備相對簡單,1個柔軟輕盈的排球、果凍1包(作為獎勵)。
2.具體過程
體育運動康復小組進行了一個難度的遞進和思維的開發探索,例舉前兩次對比,見下表。
體育運動康復小組對照表項目第一次第二次小組名稱你躲我閃數字接球小組內容1.熱身運動,集中注意力。
2.做完熱身后,在籃球場三分區域內,介紹“躲避球”游戲規則
3.游戲結束后給予組員獎勵。1.熱身運動。
2.圍成圓圈,第一難度:逐個傳球;第二難度:跳過一個人傳球,以此類推。
3.給予獎勵強化。組員表現1.組員對“躲避球”游戲規則不是很理解,使得有的組員用手接球,而不是躲開球的“攻擊”。
2.一段時間后,被淘汰的組員會在場外喊加油,并會喊某組員的名字,提醒組員躲開“攻擊”。組員與組員之間互動情況是比較良好的。1.在剛開始,組員比較拘謹,經過工作者的示范后才明白。
2.隨著難度逐漸增加,有一些組員開始出錯,不懂要繞過多少人。當工作者介入進行幫助的時候,他們依然沉浸在傳球的快樂中。工作者介入工作者在小組過程中對于小組游戲的規則進行多次強調,并對組員錯誤的動作進行示范,并對其進行糾正,重新示范正確的躲避方法。工作者主要的角色是啟發者和控制者。工作者進行指導語的輸出,另外兩個協同工作者在邊上進行控場、觀察。難度增大之后,社工啟發他們進行思維上的計算。總體評價1.小組成員對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映能力比較弱,對外界環境的關注度也較弱,因此在第二次活動過程中對游戲進行調整,讓工作者問組員下一個球傳給誰,引起組員的關注和思考,并對組員的回答進行鼓勵和肯定,讓組員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對外界環境的關注和感受。
篇10
摘 要 特殊教育學校聽力有障礙和言語有障礙的雙重殘疾的學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從而導致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他們既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又無言語表達能力,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如何增加學生的安全知識,有效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減少體育教學中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構建和諧的學校、家庭關系,是我們特教體育教師必須面對和高度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 聾啞學生 體育教學 安全教育
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應以體育教學為中心,以增強學生體質;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為目的。而體育教學又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習過程。由于學生要參與一系列的練習活動,再加上聾生在平衡、協調、反應和控制等方面存在運動障礙,同時聾生又對體育運動比較感興趣,特別是一些他們沒有學習練習過的體育教材內容都存在自己想先試一試的心理。教學中的管理和組織安排稍有不慎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在很多的時候是防不勝防的。因此,我們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對學生加強安全防范教育,講解一些體育運動常識和安全防范知識以及體育課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把學生掌控在老師可控的范圍之內,使學生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在發生運動傷害事故后怎樣應急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課堂守紀教育,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好的課堂紀律是我們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和學生安全的根本保證。聾生特別是低年級聾生,由于在家庭里父母及長輩的過分溺愛從而導致他們頭腦中紀律觀念淡薄,課堂上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體育課的紀律要求以及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不遲到,不私自離開活動地點,要聽從老師的安排,按要求進行練習等。同時利用隊列隊形練習、游戲、小組比賽等形式來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遵規守紀的習慣。 二、運動常規教育
體育課中學生要進行身體練習,因而對他們的服裝穿戴都有一定的要求。服裝穿戴是否合適對學生練習中的安全有一定的影響,從我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近十幾年來看,發現聾生都特別的愛打扮,喜歡戴手鐲、項鏈、耳環等一些有礙運動的飾品,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加強學生的審美教育和一些運動常規教育。上體育活動課著裝要舒適、寬松、便于運動,最好穿運動服和運動鞋。衣服上不能別有胸針、證章、長的帶子;口袋里不能裝有剪刀、小刀、鑰匙扣等尖銳鋒利的物品;女生頭上不能佩戴發卡,不能穿高跟鞋,不能穿皮鞋。堅決杜絕把一些小的危險物品帶進課堂。 三、加強課堂組織管理
由于聾校班級的學生數都比較少,學生的個體差異又比較大,對老師的組織教學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學生人數少,體質、體能、體育基礎又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老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注重因材施教,教材的安排,教法的選用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聾啞學生的學習方式的特殊性。認真做好準備活動,運動的量和強度要適中。課前老師要注意檢查場地器材的安全性,課中要把學生安排在老師可控的范圍內活動,發現學生有潛在的危險動作要及時給予及時給以警告提醒,并要讓全體學生明白危險動作的危害性,及時糾正學生練習中產生的錯誤動作。 四、重視“保護”教育
老師要教育學生在進行身體練習時首先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危險的動作不要做,危險器械不要用,危險地方不要去。其次,發現他人有危險行為或處在危險境地要及時向老師報告,以保護他人的安全。一些墊上運動和器械項目的練習,老師要向學生講解、傳授一些保護和幫助的方法。特別是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和內容,更要控制學生的興奮度,防止過于興奮而導致錯誤動作產生發生運動傷害事故。投擲項目學生要站在安全地帶,練習時要聽從老師指揮,統一投擲器材,統一撿回器材。 五、了解學生,關心學生
課前老師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課堂上要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關心愛護他們,建立起誠摯而融洽的師生關系。老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才能在課中很好的掌控學生,學生練習時,老師要細心的去觀察學生,耐心的去指導學生,使學生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從而調動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愉悅情景中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防止學生是在老師的嚴厲要求下去做練習,這樣極易造成學生緊張導致動作不規范而發生運動傷害事故。 六、體育傷害事故發生后的處理
- 上一篇:市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 下一篇:電工電子實訓主要內容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體育課程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