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3: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承非遺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傳承非遺的重要性

篇1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意義;問題;措施

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鄂溫克民俗文化和樺樹皮制作技藝。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傳承與保護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基本職責。但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以下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進行探討。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本民族性格的直接表現,而且是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載體。筆者認為加強對其傳承與保護主要具有以下意義:(1)為了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保持中華民族的個性特征。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全球化,給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這就需要一種傳統的精神力量來團結和號召廣大的中華民族兒女,增強凝聚力,從而能夠使中華民族繼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種歷史文化遺產,而且還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認識和定位,是從較高層次的抽象角度和歷史的高度得出的科學結論,在當今全球化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經濟資源,更是一種永恒的精神的寶藏。旅游業的發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機遇,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切實的體現;同時還應清醒地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還是一種需要大力開發的旅游資源,其發展潛力巨大。這種資源不同于普通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更體現了一種精神力量;它能夠充分展示出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和豐富的內涵。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機理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中,需要明確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的各要素運行機理,才能發現傳承與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主體:非遺傳承與保護主體是指參與到非遺傳承活動中,并愿意將自身技藝進行傳授的個人或是群體;而非遺保護的主體則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個人以及社會媒體等多種群體;(2)客體: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客體包括各種文化遺產的的表演形式、知識、技能以及各種工藝品等;非遺保護的客體指保護工作中的傳承人與傳承對象,這一要素在非遺保護工作中有著重要意義;(3)載體:非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以人作為傳承與保護的載體,在傳承與保護過程中必須依靠非遺傳承人的口傳心授來進行,因此在非遺保護中必須重視對傳承人的保護工作;(4)路徑:非遺的傳承與保護路徑主要是人民的廣泛參與以及傳承人的口傳心授;非遺的保護路徑則較為豐富,包括靜態形式的保護以及對傳承人的活態保護,具體包括相關法律政策、非遺教育、市場化發展等,非遺的保護路徑沒有固定方式,只要有利于活態傳承的活動都可以被視作保護路徑。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存在的主要問題。(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環境的問題。相比于傳統的民俗文化,現代年輕人更加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同時國外文化的不斷滲透也使得極少數年輕人愿意了解、認識以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給傳統文明的發展與傳承帶來了不利影響。并且由于自然災害等非人為的破壞也是影響非遺傳承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災害中非遺將受到不可修復的嚴重損壞,因此也是造成非遺傳承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2)傳承鏈中斷問題。非遺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因此其對于傳承人有著較強的依賴性,而隨著非遺傳承環境的不斷惡化,多數非遺傳承人已經屬于高齡人群,但現代年輕人相比于傳統技藝更加青睞現代文化,因此只有極少數年輕人愿意加入到非遺傳承的行列中,這就導致了非遺傳承鏈條在不斷中斷。(3)傳承機制的問題。非遺傳承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傳承機制,雖然當前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非遺傳承的重要性,陸續展開了多種傳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整體上看,國內的非遺傳承機制仍然存在很大不足,無法對數量眾多的非物質遺產進行科學、有效的傳承,也沒能深入人民群眾之中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因此必須對加快對傳承機制的完善工作,從而使政府、社會以及人民群眾展開更加系統、科學的非遺傳承工作。

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1)政府對非遺保護的認識問題。第一、現階段政府的非遺保護工作更多的是以申遺為工作重點,希望能夠通過申遺來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但如果一味地強調非遺的商業性質而忽略了對其文化內涵的保護將失去非遺保護工作的真正價值,為了獲得非遺的經濟效益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創造非遺的現象,這種非遺過熱現象不但無法對非遺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會給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傷害;第二、政府在非遺保護中過度重視對非遺形象工程的建設,地方政府為了申報非遺項目而盲目進行非遺形象的塑造,而一旦申遺通過后,非遺的保護工作將被再度忽略,這就使得申遺工作失去了其文化保護的真正意義,無法真正達到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目的。(2)非遺保護機制問題。非遺保護機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評審機制問題以及監督機制問題。第一、在地方非物質遺產申遺的評審工作中,政府為了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僅僅從申報流程以及范圍等方面進行,而缺少對非遺項目真實性的嚴格審查工作,這種做法將給非遺的保護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第二、政府缺少對申遺通過地區保護工作的監督機制,政府應該加強對地方非遺保護全周期的監督工作,防止出現申遺過程中的過度開發、虛假申遺以及輕保護現象,從而使得對非遺的保護工作發揮其真正價值。

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措施

1、 確定傳承項目,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力度,組織專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評估、判斷、篩選,把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地方特色,具有時代相承特點,具有獨特的知識、出色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藝,保護和傳承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的,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傳承項目,并根據其類別、特點、瀕危程度,申報不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此推動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2、通過相關法律進行保護。法律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在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的進程中,必須要注重加強中央與地方的協作與指導關系。全國各地政府應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基礎之上,根據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際狀況,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分工與職責。首先,地方政府必須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不斷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其次,必須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工作,相較于物質文化遺產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存在這巨大的差異性,傳承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揚至關重要,各地政府必須要構建一個傳承人命名與保障體系,在專項資金當中劃撥出一部分進行專項管理。最后,要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法律法規,健全相應的獎懲體系。通過立法,不僅能夠有效激發人民群眾主動、積極的參與到保護工作當中,同時又能夠有效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破壞與流失的情況。

3、加強政府扶持力度,進行保護。(1)增加投資。要想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度,使得更多的群眾能夠正確意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這就需要各地政府積極組織社會當中的各種資源,通過積極組織各種宣傳范圍廣、輻射能力強的宣傳活動,有效提升民間文化的知名度,從而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度。(2)協同合作,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屬于全面、系統的工程,這就需要中央、各級政府、地方文化機構、宣傳機構以及非物質文化的專家進行協同合作,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整個社會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認識。

結束語

我國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沉淀,有著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當前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瀕危、衰退,甚至存在消失的危機。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偉偉.淺談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D].合肥:安徽大學,2014.

[2] 于思文.區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3] 史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探析[J]. 大眾文藝,2015(03)

篇2

[關鍵詞]滿族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 開發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C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8-0086-01

勤勞而充滿智慧的滿族先民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史詩滿族說部,這是一部彌足珍貴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蘊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有北方民族百科全書和文化瑰寶的美譽,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長期以來,隨著民間傳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使這一民族文化瑰寶瀕臨傳承的危機。2006年5月,“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被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國家所重視,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出版了《滿族口頭遺產傳統說部叢書》。其所選作品,是滿族各氏族傳承人講述的優秀傳統說部的記錄,反映了滿族及其先民自強不息、勤勞創業、愛國愛族、粗獷豪放、驍勇堅韌的民族精神。

基于如此重要的價值,我們有責任也有任務將其很好保護傳承下去。但如何將這一文化瑰寶,能更好地長期有效地保護傳承下去,這給廣大文化工作者提出新的探索課題。

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政府對博物館的保護

博物館是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如把滿族以滿族說部為主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拿到博物館進行,這將是非遺保護傳承的堅實基礎、有力后盾和可靠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和希望,另一方面看出,非物質文化本身的保護重要性和急迫性。

二、政府對傳承人的保護

對從事薩滿祭祀禮儀的傳承人,市政府解決其工作問題,掃除其后顧之憂,從根本上解決過去薩滿無生活保障的窘境,繼而能一心從事薩滿文化的傳承工作。

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在文化層面上對其文字進行搶救性保護,這只是一個基礎工作,要想真正地對其進行保護傳承,必須從根本上進行加以保護,那就是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進行保護,歸根結底,非遺的保護傳承就是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和非遺法明確規定,所謂的保護傳承就是對那些原始的元素加以搶救性的保護傳承,這只有傳承人才能做到,而傳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門類和形式,漸漸走向衰弱,甚至是失傳和絕跡,傳承和延續面臨著嚴重危機,所以傳承人在此變得極為重要。

三、對非遺資料的搶救保護

采取措施,從長計議。進行田野采風工作,踏查探尋,到傳承人的居所,采錄真實原始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同時請傳承人親自進行零距離傳授技藝(滿族珍珠球、陳漢軍單鼓舞蹈等),將這些獲取的彌足珍貴的文字、影像資料整理成冊或電子文本,存入數據庫,進行保護,供專家學者查閱。

四、活態保護傳承

有了以上的三點基礎條件,展示展演是必要的手段。以滿族說部為例,把其從書本的靜態保護中,經過改編策劃加入現代文化元素,搬到舞臺上進行展示展演,這是一種新型保護傳承手段和表現形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傳承的初級階段。例如2010年經過多次實踐、探索、論證,滿族博物館根據滿族說部的原始段子,經過自行策劃編導整理出數個既具有原始說部內涵,又融進現代文學和表演手段等代表性的說部段子,使之走上舞臺,成功地舉辦了首屆“中國文化?發現《滿族說部》活態傳承大型展示展演”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得到了省、市領導和專家、學者們的高度贊賞和認可,這也是滿族博物館在這方面所做的創新和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非遺工作中,我們應始終堅持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規律,以科學的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四級名錄體系、保護傳承人、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重視生產性保護,以及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等方式,科學、全面、系統地搶救和保護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是要堅持搶救和保護原則,二是要堅持整體性保護的原則。從保護方式和形成立體的保護生態兩個方面去活態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總之,博大精深的滿族說部,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泱泱千萬字的說部史料是我們當今活態傳承的深厚根基、堅實的基礎。但滿族說部畢竟是語言藝術,如果僅停留在文字資料上,從文化價值的角度看將是十分遺憾、十分可惜的。因此,抓緊活態傳承就成為滿族說部傳承保護工作的當務之急。如今活態傳承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剛剛起步。無論是活態傳承的方式還是手段,急需探討、解決的課題很多。今天,在我們拋磚引玉的同時,應將對滿族說部的活態傳承保護工作、理論研究工作長期進行下去,為保護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而不懈努力,這項工作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篇3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感到保護非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為文化的奠基,作為文化的草根,作為文化的搖籃,作為文化的鏈接,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會議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包括口頭傳說和表達、媒介語言、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和宇宙的知識實踐,傳統的手工技能等諸多內容,這將是我們有了一個保護非遺的導航和依托,將迎來一個保護非遺的。

我國的文化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光輝歷史,非遺星羅棋布,浩如煙海,文化樣式千姿百態,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國家有關領導及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及那些默默無聞的傳承人,都感到保護非遺意義深遠,責任重大而道路艱難。特別是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對傳統文化遺產,特別是對民間文化遺產的巨大沖擊,更使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以及所有非遺的傳承人焦急不安、一籌莫展。所以非遺保護迫在眉睫。

我們國家的文化工作決策者,提出了響亮的保護非遺的口號,并用多種方法,多種措施,制訂多種政策來保護非遺,這不由得使廣大文化工作者,各行傳承人穩住了陣腳,看到了光明,投入到火熱的保護非遺的潮流中。

如何保護非遺,如何保護好非遺,這是我們需要研究、思考、討論的一個重大課題。

首先是挖掘整理工作,這是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去完成的。光能吃苦還不行,必須要掌握諸多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才能會完成得好一些。通過這幾年來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實踐,我認為:保護非遺需要組織既有能力又有專業知識的文化工作者去實踐、文化館和文化站,就是這一工作的主力軍,也責無旁貸。另外就是要走專業和業余相結合的道路,找那些有特殊技能和身懷絕技的傳承人,了解情況,搜集整理,這樣才會不失它的原生態,保持它的準確性、真實性、歷史性和藝術性。我們所搜集整理的民間曲藝《文水跌雜則》就是發揮了文化館、站的優勢,又得到曲藝家協會的專業指導,并通過傳承人挖掘珍藏、忠實記錄、保持本色,才得到了滿意的結果,為我們申報非遺積累了經驗。

對于非遺的保護工作,除了非物質方面的,其中還有一些物質方面的東西存在著,是依托于有形或物質的實物。如戲劇方面的劇本、服裝、道具、各種樂器、布景、劇場、海報等;又如拳術方面的刀、槍、劍、戟各種兵器等,這些都是非遺中物質性的東西,都是非遺的重要承載物。把它認真的保存下來,或建立一個專門的博物館,將會對非遺的完整性和藝術性,特點和特色,表述地更加詳盡真實,流傳更加有參照數和操作性。

非遺,肯定不全都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我們一定要歷史地、客觀地、全面地去保護它。既是遺產,那就一定有它的歷史淵源和歷史局限,我們一定要注重它的公眾趣味,注重人情味、草根性、原生態的文化認同,絕不可盲目拔高,如果盲目拔高,使之更加現代化,更加前沿,那就不能稱之為文化遺產了。那是現代文化創作,那是新型文化展示,失去了非物質文化所謂“遺產”的本意。抹殺了我們的古老文明,抹殺了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對自然、社會、生活、生產等個方面高度認識的智慧結晶和強大的創造力、生命力和審美功能,也就歪曲了我們之所以提倡保護非遺的本意。

保護非遺,是一項保護瀕臨消亡文化遺產的活動。我們更因該認識到它的時代性和緊迫感。時下,農耕生產的農民大大減少,勞動機械化、集體化、現代化和農村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一些文化遺產隨著時代變遷和老年人的謝世而漸漸消亡,我們必須緊急行動起來,爭分奪秒搶時間,才會收到一定效果。如果從我們手中流失和消亡,我們將成為文化戰線的罪人。我們是這樣行動的,我們抓快抓緊、夜以繼日、不辭勞苦、緊張工作,幾年來共申報成功非遺保護項目有國家級一項;省級兩項;市級三項和縣級二十四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還在快馬加鞭努力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

保護非遺,文化精神功能是它的主要屬性,這一次保護非遺,要淡化意識形態,突出文化形態,實行無為而治,寓意識形態于文化形態中,只有充分挖掘非遺的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才能全面推進文化創新建設的可能。像我們對《左家拳》這一非遺的挖掘整理,保存傳承,就成了體育界、拳術界的一大盛事,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起到積極的作用。

要保護好非遺,人是決定的因素。除了搜集整理需要有知識、有能力、有熱情的人以外,在傳承方面也需要有能力、有耐力、有事業性的人去代代傳承。傳承人首先是“承”,而后才是“傳”,如果繼承不下前一輩的獨特精華,就不會再傳給下一輩精華之獨特,中間就會斷線,線一斷了,非遺的這架風箏將云消霧散而再也不能舊景重現了。所以要選好人,傳好人,特別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這樣才會使非遺的保護薪火有傳人,藝術之花常開不敗。

有的地方掀起了一股申報非遺保護項目的熱潮,由于它的盲目性而進入了誤區,竟然把非遺當作了搖錢樹,什么名人故鄉、某某名山大川之最、某某產地、某某仙境等層出不窮,用這些招牌來賺大錢。這樣做我認為是不妥的,因為非遺的精神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其主要屬性,旅游等活動只是一種附帶功能,如果拿著非遺的招牌去掙錢,甚至為獵取文化政績而不惜血本的去炒作,那將對保護非遺是緣木求魚。

有人說非遺能否當作一項文化產業去搞呢?我認為條件成熟后是可以的。像我們這里的一個非遺項目,民間鑼鼓《文水呱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首先是經過了認真的挖掘整理,再之是進行了認真的提煉和提高,經有關專家不斷改進提高,使之不僅已申報為國家級非遺,而且到各地去參加評獎和國家級各類賽事,參加各種商業助興演出等活動,不但使這一藝術得到保存、保護,而且使之更加精細,還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并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問題。這又是個良性循環,藝術提高了,錢掙了,再拿錢去投入藝術建設和形象建設,這一非遺形式將會更加完美深邃,這樣就又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這樣的事業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篇4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其進行普查保護是對瀕危遺產進行搶救的有效措施,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根據文化部2005年6月關于在全國開展非遺普查工作的部署,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的非遺普查工作有序進行。2005年省政府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強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對非遺普查作出具體要求:“認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各市要將普查摸底工作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統一部署,有序進行……通過普查,記錄或錄制流傳了千百年、與民眾生活有密切關系,甚至影響著民眾生活和群體社會的各類民間作品和民間技藝,以及歲時節日、慶典儀式、風俗習慣、民間信仰等民俗事象。”自2006年到2010年1月初,非遺普查工作人員遍訪山西全省,按照“試點先行,取得經驗,由點到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非遺普查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宣傳、田野調查、建立數據庫等多項工作,確保了普查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不完全統計,這次普查工作,直接參與人員約80萬人,其中包括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和大同大學的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共271人。非遺普查工作同山西各高校展開合作,不僅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效率,而且帶來了大量可以深入到普查一線的優秀人才。另外,通過各種媒體了解非遺的群眾約1000萬人,普查真正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的大行動。這是山西歷史上首次針對16大類非遺資源開展的全面普查,其中民間文學40306個……游藝、傳統體育和競技2584個。普查遍及全省所有119個縣(市、區)和1198個鄉鎮,足跡遍及全省2.8萬多個村莊。共搜集線索20.5萬條,采錄信息8.23萬條,發現重大項目135條,采訪并登記了傳承人8.8萬人,拍攝照片21.3萬張,拍攝視頻資料3091小時,錄制音頻資料3366小時,命名了山西“非遺”普查十大發現(花腔鼓、蔣村麻紙制作技藝、晉中媽祖信仰、臨猗地臺戲、“四句”秧歌劇、翅果油熬制技藝、汾西地燈秧歌、靈丘制針、中和節、迎喜神)。山西省“非遺”普查所取得的這些成績受到文化部的高度肯定,當年《中國文化報》分別以《三晉“非遺”寶藏令人興奮》、《發現一個藏著的山西》、《山西“非遺”普查十大發現》為題,報道了山西普查的經驗和成果,并且受到當時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認可。通過非遺普查工作的開展,使我們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山西各地區非遺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使我們認識到了建立非遺檔案以保證非遺長久存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即非遺的科學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二、非遺普查與檔案數字化管理的關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是指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為保護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形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地記錄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對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的歷史記錄。“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是存活、流傳民間文化的需要,是適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的需要,也是豐富歷史檔案館藏,建立特色檔案的需要。”所以,對非遺檔案科學地開發利用,有助于非遺的傳承傳播,我們要改變傳統對待非遺的態度,積極地“走向田野”,開展非遺普查活動并對普查結果建立合理完善的檔案管理機制,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順利進行。一方面,非遺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利于非遺普查活動科學有序地進行。如果在保護非遺的過程中,我們只重視非遺普查工作,發現、收集散落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重視將收集到的這些珍貴資料進行檔案化管理,非遺普查工作就會陷入一種無序混亂的局面,最終影響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只有將非遺普查過程中收集到各種民間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分類整理,建立科學化檔案管理機制,將這些能夠反映非遺的歷史起源、表現形式、傳承情況等各方面技藝以文獻典籍、影音資料、實物道具等方式保存下來,才能更新非遺保護的工作人員的觀念,多渠道、全方位地進行非遺普查工作。另一方面,非遺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還有利于非遺普查結果長久穩定地傳承下去。“檔案是固化的歷史信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的活態遺存,兩者具有緊密的時空聯系和本質聯系。”非遺檔案是非遺的有形載體,它系統記錄非遺普查的內容,確保非遺普查結果傳承下去。許多原本已經瀕臨消亡的非遺,通過文獻記載或錄音錄像等檔案資料,能夠重新生動鮮活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留住非遺的影像和記憶,使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傳承脈絡,對非遺的保護起到促進作用,促進非遺的傳承和發揚。

三、山西省非遺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成就與問題

(一)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取得的成就

為確保非遺普查過程中獲得的珍貴的文字、圖片、錄像、錄音等檔案資料能夠很好地得以保存,山西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已經進入到“數字化”時代,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非遺資源數據庫系統。2006年山西省非遺保護中心自行開發了非遺數據庫普查管理系統軟件,通過互聯網直接上傳文字、圖片、錄像、錄音等各種資料,實現全面、真實的記錄,并依此建立系統、完善的非遺檔案;2008年正式開通“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網站,它是山西非遺保護專業性門戶網站,使全省非遺保護擁有了一個重要的網絡平臺,這使得征集和建立非遺檔案及相關資料的工作由非遺保護中心統一保存和管理,而且該網站的建立也使非遺的申報工作實現數字化。如今項目申報、普查管理、專家評審、傳承人、保護經費管理等子系統已構成了山西非遺保護數據庫體系。2012年又頒布《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提出建立科學化檔案管理的要求。第九條指出:“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對發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確認、記錄,并收集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代表性實物,整理調查所取得的資料,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和數據庫。”同時還確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為非遺項目的保護單位,履行收集實物、資料,并登記、整理、建檔等職責。可見,山西省政府已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倡導下,社會各界積極地投身到非遺檔案建設的事業之中。

(二)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科學化檔案管理的意識淡薄

在非遺保護的過程中,山西各級文化管理等部門過多地重視非遺項目的申報,忽略了非遺檔案的搶救與保護,特別是縣級以下,其建檔意識還沒形成,建檔工作不及時甚至不建檔,使得很多地區的非遺沒有相關的文獻、音頻、圖像資料,即使有也是零星地散存在各地,收集的檔案資料不完整、不系統,流失現象嚴重。而且各部門之間缺乏緊密地團結合作,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沒有及時給予準確的指導,重復征集、征集不全面、記錄形式單一等問題凸顯出來。在鄉村中,由于缺少非遺知識的普及,人們認識不到檔案資料的重要性,使得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非遺檔案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這些問題都使得山西非遺檔案保護工作處于被動地位。

2.科學化檔案管理的隊伍不健全

非遺檔案化保護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的工作內容包括全面普查非遺項目、廣泛收集非遺資料、運用各種現代化手段記錄非遺的原貌、建立完整的非遺檔案和數據庫以及科學的管理、保護、開發利用非遺檔案,它涉及到的學科門類十分繁雜,需要各部門和具備不同專業知識背景的知識人才。目前,山西各級文化管理部門“仍處于沒有明確的組織機構地位、沒有明確的規劃指引、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的狀態、始終處于邊緣地帶”。非遺檔案管理的整體文化隊伍建設參差不齊,專職從事非遺檔案式保護的人員較少,專業知識匱乏,與非遺專業性的要求差距較大。在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的過程中,高校參與度還比較低,需要政府部門更加積極地倡導,推進這項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3.科學化檔案管理的資金投入不足

近年來,山西非遺檔案管理在資金投入和使用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由于山西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財政支持力度參差不齊,大筆資金投入后,由于分散到各地區、各項目上,使資金顯得不夠,具體統計數字也不得而知,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還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其次,由于各地官員素質高低有差異,許多經費下撥之后沒有切實有效地運用在保護非遺及其檔案資料上,成為制約非遺檔案管理的一大瓶頸;再次,由于資金投入和運用不合理,許多非遺工作人員所具備的知識水平也參差不齊,專業程度不夠,降低了資金的使用率,嚴重影響這項工作的開展;同時監管部門在非遺經費的使用過程中監管不力,國家、省市級財政部門將資金下撥后,沒有充分履行職責,使得經費浪費嚴重,大筆資金流失,這都值得引起各部門的注意,及時解決非遺檔案管理資金投入不足問題。

四、山西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改進措施

(一)強化非遺建檔意識,壯大對其保護的隊伍

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擴大非遺檔案化保護的主體單位的范圍,加強檔案館、群藝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機構之間的合作,并且充分調動山西各高校、專家學者和民眾的積極性,使社會各界力量在非遺檔案保護工作的各個環節各盡其責。第一,政府要重視與各級檔案館的合作,依托其專業技術、設施和管理團隊,讓其充分發揮有序管理檔案,合理收集、整理、鑒定、保管、利用檔案等獨特優勢。第二,發揮各地群藝館的主角作用,重視在田野調查中運用文字、錄音、錄像等手段收集散落在民間的非遺相關資料;加強后續的保存管理工作,對一手檔案資料進行專門維護,防止文獻化的檔案資料老化,減緩其損壞速度。第三,發揮各級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優勢。在博物館和圖書館里常存有文獻、圖片或金石類的非遺檔案,為珍貴資料和實物檔案的修復、搶救提供保證,在非遺科學化檔案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其優勢。第四,重視各高校、專家學者和民眾的參與。山西非遺內容豐富,需要不同學科的人才加入到保護它們的行列中,這就需要山西乃至全國各高校和專家學者們的支持。加強與山西各高校的聯系,與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是壯大非遺保護人才隊伍的有效措施。此外,人民也是保護非遺檔案的重要力量,是當之無愧的非遺檔案保護與管理的主體。

(二)完善非遺檔案資料的普查、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完善非遺普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各地區成立非遺普查小組,設立專職的普查人員,并對普查人員進行分組,每組負責一個地區的非遺調查工作。在非遺檔案的收集過程中要制定具體的、切實有效的普查、收集計劃,在山西省內展開拉網式普查,不遺漏每個村鎮、民間藝人、非遺項目等線索,同時堅持把傳統手段與現代技術手段結合起來,廣泛收集“非遺”檔案資料。為了保證非遺檔案資料的完整性,檔案的歸檔工作也尤為重要,是實現對檔案資料有效整理的重要步驟。山西省檔案館對非遺檔案保護名錄項目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作出明確規定,歸檔范圍包括項目現狀調查文件材料、項目自身狀況文件材料、重要傳承人文件材料、保護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這樣就形成一個包括非遺項目檔案、非遺傳承人檔案以及非遺“申遺”報告檔案在內的完整檔案。

(三)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推動非遺檔案科學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篇5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非遺產業化;非遺生產性保護;傳承與創新

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重大歷史任務,抓住新農村建設這一歷史機遇,推動我國農村非遺的保護,不僅是為了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更是實現廣大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產業化對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意義

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從而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而非遺產業化正是新農村建設中開發保護非遺,發展文化產業的一項重要內容。非遺產業化是指由政府主導、將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引向市場參與競爭,借助市場拓展非遺的生存空間。非遺生產性保護是通過“產業化”經營而達到“非遺”核心技藝和核心意蘊的保護。兩者對立統一,相輔相成。非遺生產性保護是非遺產業化的前提,非遺產業化是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升華。在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產業化對非遺生產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一)非遺產業化為非遺注入新的生命力,促進農村非遺資源的開發利用

我國的文化生態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非遺以其最傳統的方式保留在農村,它是深厚中華文化的歷史積淀和直接來源。農村文化的內容種類繁多,其中屬于非遺的包括各類民俗活動、民間文學、民間戲劇和各種傳統技藝,等等。這些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是本民族本地域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是因為它是一個民族的生活習俗、歷史淵源、生存環境等許多內容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總和。非遺同時具有商品屬性,只要通過合理挖掘其價值,使其成為人們新的消費需求,就能實現它的商品價值,進而推動該地域相關產業的綜合發展,并使這一特色文化不斷發展壯大。唯物史觀認為,經濟決定文化,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當今社會創新性地使用了“文化經濟”的概念,即由文化與經濟融合催生,兩者緊密結合,相互滲透所形成的以經濟為依托的新文化形態,或者說以文化為內涵的新經濟形式。非遺作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的產業化可以促進文化體系的進步,形成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的發展新平臺,有利于文化內涵的提升,加強文化對經濟的反作用,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二)非遺產業化有助于非遺生產性保護

非遺不能獨立地存在,它必須依附于某個特定的載體方能發展與傳承。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市場已成為非遺最好的載體與傳播空間。要實現非遺的保護與發展,市場化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①以生產促保護,將非遺融入日常生產生活,這有利于保持它們的生機與活力,為非遺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提供了可能。要有效保護非遺的傳承就必須使該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規模。而產業化追求規模經濟的動機與非遺得以存續和發展的規模前提是可以有機契合的,走產業化道路,將零散學習,私相授受的傳承方式轉變為按照市場運作的經濟形式,并統一規范、整合資源、形成規模、產生利潤。只有這樣,非遺才能順應新的時代潮流,并找到自我圖強、自我發展的道路。產業化也為一些政府資金所未涉及的非遺項目提供了自我發展、自我保護的可能。

(三)非遺產業化有利于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非遺產業化,使人們對它們的前景有了很好的展望,從而保持著高漲的傳承積極性,這種創新性的保護方式為非遺的保護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礎,促進人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就業,促進文化消費,將非遺的保護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有利于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所以非遺產業化是符合非遺發展特定規律的。當然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并不是保護非遺一成不變,時代在變遷,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習慣在變換,要想非遺永葆青春,必須賦予其時代內涵。適當地使用現代技藝,融入時尚元素,在汲取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去滿足當代的市場需求,才能為文化的傳承鋪設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要實現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務必要明白:保護傳統手工藝不等于盲目排斥機械化,否定創新。對非遺的保護關鍵是對傳統核心技藝的保護,只要保證了這一點,機械化并不被排斥。

二、當前我國農村非遺產業化傳承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農村非遺保護是整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文化遺產更是面臨著人為破壞和自然損毀的雙重威脅。不少青年人崇尚現代文明,對民族傳統和民間藝術缺乏熱情,民間文化后繼乏人,非遺很可能因為沒有繼承人而失傳。目前,農村非遺保護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

(一)認識不到位,缺乏非遺生產性保護意識

當前,宣傳新農村建設的力度很大,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而對于新農村建設中非遺保護的宣傳還有些不夠。一些地方特別是基層干部群眾,對于新農村建設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在理解上一定程度存在“新農村建設就是新村莊建設”的偏差。一些地方官員對農村非遺的保護重視不夠,而且對非遺重要性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其旅游開發價值上,忽視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因而難以很好地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片面追求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重開發利用,輕搶救保護。

(二)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法規、政策還存在不完善的問題

當前我國關于農村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政策法規不健全,與農村非遺保護的緊迫需求不一致。我國農村非遺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姿多彩,如何通過立法確立搶救、保護的認定標準,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問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這個標準的確立都有一定的難度。沒有明確確立農村非遺保護標準,不到位的農村非遺保護的政策和法規,影響了農村非遺有效的生產性保護。

(三)管理力量薄弱,專業人才匱乏,非遺開發不足

當前,許多農村尚未建立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非遺保護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和領導,工作難以正常有序地開展。特別是一些歷史文化村落,村民委員會難以承擔依法管理的職責。同時,非遺生產性保護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但實際上現有的專業技術力量非常薄弱。民間藝術后繼乏人,隨著老藝人相繼離世,一些口傳身授的民間非遺未能傳承。目前農村缺少創意設計人才也是非遺傳承創新的一大瓶頸。非遺產業化因人才缺乏而難以為繼,許多有市場潛力的非遺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

(四)注重非遺產業化的眼前利益,忽略可持續發展

非遺的產業化與市場化,為一些廠家提供了賺錢的機會,但他們往往過分地追求眼前的商業利益而違背了產品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精神,偷換了文化精髓,使之失去原生性。長此以往的發展,會起到“脫胎換骨”的作用,這就剝奪了后代一睹這種非遺原有風采的機會。始于經濟角度的開發容易導致對非遺的誤讀。從產業化角度開發利用非遺資源,能有效地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但從具體實踐來看,開發商往往對非遺生產性保護認識不深,熱衷于追求短期經濟效益,而忽略了非遺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目前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多以經濟為導向,忽略了生態文化發展的規律,導致文化旅游業難于持續發展。我們必須保持非遺的完整性,尊重歷史,在發展的同時保證它們的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膚淺地只注重眼前利益,自私地剝奪了后代領略非遺風采的機會。

(五)目光過多地停留在經濟潛力較大的非遺項目

走規模化道路的產業化經濟將零散學習,私相授受的民間技藝按市場化模式進行運作,完成自我發展。但在具體實踐中,開發商在利益的主導下,往往只對潛在經濟價值高的非遺項目感興趣,使得那些經濟價值相對較小的項目失去了一展身手的舞臺。但是從非遺自身的角度來講,它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這種忽視正在無形地將部分非遺推向消亡邊緣。

三、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產業化傳承創新的寧波經驗

我國農村非遺保護目前主要采取生產性保護措施。非遺生產性保護就是在保護非遺核心技藝和核心意蘊不變前提下,將非遺資源轉化為產品,既傳承又創新,推動非遺產業化,使非遺在生產中得到保護。我國于2006年提出“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農村文化產業就是農民依據市場需求,把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商品的一種現代生產。農村文化產業的主要行業包括鄉村旅游產業、手工文化產業、園藝產業、地方土特產業等。目前,我國農村非遺生產性保護取得了卓越成績,因為其具體的藝術產品形象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已通過生產性方式進行保護,除了對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農民也在保護過程中獲得經濟收益。以寧波為例,介紹寧波在新農村建設中非遺傳承創新所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一)打造“三位一體”的非遺寧波傳承模式,推動非遺生產性保護

寧波創新非遺傳承模式,2006年在全國率先提出“三位一體”模式:做到非遺項目、項目傳承人、傳承(傳播)基地三聯合;創建非遺展示館,做到政府、企業、個人三聯建;加強生產性保護,做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三聯動。這為非遺傳承創新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土壤,最大程度地保護了非遺的生存空間,非常有利于非遺的產業化發展和生產性保護,對非遺傳承創新具有探索性的意義。“近年來,寧波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創新實踐,積累經驗,探索規律,‘三位一體’保護模式推出3年多來,全市建立了市級以上傳承性、傳播性‘三位一體’項目208個,有21項非遺列入國家級名錄,象山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被文化部批準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通過‘三位一體’建設,大大激發了傳承人和學校、企業、旅行社、行業協會等單位的保護積極性,使一批瀕臨消逝的非遺項目重獲新生,實現了大部分非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如‘三金一嵌’傳統工藝全部與市場接軌,恢復傳統生產;奉化布龍、寧海耍牙、寧波走書、甬劇、木偶摔跤、犴舞、北侖造趺、漁民號子、奉化吹打等眾多非遺項目,或走出國門展示風采,或進入校園培育傳人,或登上舞臺成為精品……”[1]寧波的經驗告訴我們,對農村一些有群眾基礎和社會需求的非遺項目,采取傳承核心技藝、創新非遺產品和刺激市場需求等方式進行生產性保護,增強非遺項目的造血功能,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

(二)首創傳承基地與傳承人掛鉤,走產業化之路,促進非遺活態傳承

寧波市全國首創傳承基地和傳承人掛鉤,這一做法在2009年出臺的《寧波市非遺傳承基地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②傳承基地與傳承人掛鉤,既可以給傳承人搭建平臺,解決傳承對象難以物色、場地等問題,又可以使傳承人在傳承基地專心傳授技藝,從而使非遺得以傳承和弘揚。如寧波擁有包括朱金漆木雕、金銀彩繡等在內的不少生產型傳承基地,在那里,人們既能參觀“靜態”的藏品陳列,又能看到一條龍的生產過程,看到“活態”的傳承。位于鄞州區橫溪鎮的寧波朱金漆木雕藝術館就很好的使傳承基地和傳承人相結合。工人作為傳承人在其中向游人展示朱金漆木雕的技藝,藝術館又給工人提供一個展示其技藝的舞臺,同時還可以使游客真實地感受到朱金漆木雕的技藝,有益于該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包括朱金漆木雕、金銀彩繡等在內的不少生產型傳承基地,把廠房和藝術館結合起來,既有靜態的藏品陳列,又通過產業化之路,促進非遺轉化為工藝產品進入市場,實現活態傳承。這些傳承基地還集聚、培養了一大批傳統工藝技師和工人,使傳統工藝薪火不息,活力永續。”[2]另外,寧波為了擴大非遺傳承人隊伍,將一些容易普及且趣味性強的非遺請進校園。如“金銀彩繡”“寧波走書”“泥金彩漆”“魚拓畫”等技藝主要是把學校作為傳承基地,請傳承人到學校講課,介紹這些技藝,學生將這些技藝作為選修課進行修讀。這些非遺技藝傳承者可以從學生中物色新的傳承人,學生畢業后到基地從事非遺生產工作,使技藝不斷延續下去。

(三)非遺傳承基地走產業化之路,促進非遺創新發展

有人說生產性保護是非遺的“自我造血”,非遺傳承基地走產業化之路,促進非遺不斷產生新鮮血液,筆者認為這是對該類保護措施最貼切的解說。以寧波市鄞州區的非遺項目金銀彩繡為代表,看看它是怎么實現自我造血的。當裘群珠得知從事金銀彩繡的人越來越少,這項技術的傳承面臨著莫大的困境時,她主動出擊,籌資成立了寧波金銀彩繡公司,為金銀彩繡文化設立了一個關鍵的傳承基地,使金銀彩繡不只是停留在展品的行列。在藝術品生活化,日用品藝術化的發展目標的指引下,研發、生產家居軟裝飾品,宗教用品和藝術收藏品以及提供度身定制、純手工制作高檔服飾的服務,將中國元素融入精品當中,以文化引領時尚,打造高端非遺產品。尤其是家居軟裝飾品以及以錢包、服飾為代表的生活用品的推出,緊隨藝術品生活化,日用品藝術化的發展目標,使文化根植于生活,深入到群眾,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通過生產擴大了金銀彩繡的影響力,展現其特有的魅力,金銀彩繡生活品的推出,完成文化與生活的緊密結合,生活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活,是保持金銀彩繡健康發展的基礎,巧妙地完成了非遺的自我造血。金銀彩繡公司還巧妙地結合目前市場的消費需求推出了相關的服飾與汽車坐墊等產品,為非遺的創新推廣再添一翼。

(四)開展文化旅游,促進非遺保護,提高非遺品牌知名度

文化旅游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本身具有傳承、發展和保護非遺的功能。文化旅游業是非遺產業化的重要途徑,它的發展有助于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全面展現非遺風采,賦予非遺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給予它們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沃土,為其發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撐。實踐證明,非遺保護得越好,其利用價值也越大,旅游業和其他產業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寧海縣把國家級非遺“十里紅妝”打造成博物館,成為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另外,根據筆者指導學生對寧波市鄞州區農村進行實地調查,在收回的286份問卷中,有237位接受調查的對象對開發民俗旅游這項非遺的市場化措施頗感興趣(表1),所以通過這種為大家所接受的形式來發揚非遺是很明智的舉措。以鄞州區的“梁祝傳說”非遺為例,非遺對發展旅游經濟有著積極作用。梁祝文化公園是全國唯一的愛情主題公園,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梁祝文化產業園的規劃和開發深入挖掘了梁祝文化的內涵,巧妙運用梁祝文化資源的獨特性、稀缺性、產業優勢和國內外的影響力,打造“東方愛情圣地,國際浪漫之都”。梁祝文化產業園的設立,突破了文化觀光的消費層面,將梁祝傳說滲透到旅游活動中,挖掘旅游項目的歷史內涵,提升其文化品位,不僅使旅游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也增添了梁祝傳說這一非遺的魅力,更有利于梁祝文化的傳播和非遺品牌的塑造。可見,將非遺滲透到鄉村旅游活動中,在開發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產品、策劃旅游項目、宣傳旅游形象時會更有說服力,也可以使旅游資源產生整合效應,塑造個性鮮明的旅游品牌,借助旅游業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四、我國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產業化傳承和創新的對策

對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的開發利用要以文化遺產觀為指導,遵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規律,非遺產業化開發要適度。對非遺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既要保護傳承,又要創新發展。通過總結和歸納寧波市農村非遺傳承創新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目前農村非遺保護的現狀,提出新農村建設中非遺產業化傳承和創新的幾點對策。

(一)充分利用傳媒等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農村非遺宣傳力度

現代生活已經越來越依賴傳媒,在實地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有87%的人是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報刊等傳媒方式來了解非遺的,所以充分利用媒體手段對非遺的保護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需要實現文字、圖像、視頻、實地活動開展等多種樣式的綜合形式,建立起立體的、互動性強的感知環境,營造出融合性強的文化氛圍。用現代科技詮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賦予其強勁的生命力,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追求,在文化、傳媒與大眾三者之間編織牢固的網絡,達到理想的宣傳與保護效果,這是實現非遺產業化的重要基礎。

(二)完善農村非遺產業化的法律保障與管理機制

法律保障是開展農村非遺保護的前提條件。由于農村非遺保護法律的缺失,對農村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因此,要盡快出臺有關指導農村非遺保護的政策,使農村非遺產業化有據可依。在繼續推動地方法規建設的同時,規范地方非遺保護工作。完善管理機制,不斷督促基層工作。政府對非遺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社會的認可程度,只有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對非遺的保護力度,設置相應機構,委任專人負責,建立權、責、利考核機制,嚴格監控非遺保護的每個環節。避免出現個別開發商為了自身利益而扭曲非遺原有的精神內涵,必要時進行干預。

(三)完善農村非遺生產性保護和傳承機制

目前,我國已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工作機制,但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缺陷。今后需要進一步改進農村非遺生產性保護和傳承機制,比如通過建設相關制度保護農村非遺項目以及傳承人、建設農村非遺保護基地、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建設非遺展示館與非遺博物館等方式,更好地促進農村非遺生產性保護工作的開展。另外全國性與地方性的非遺博覽會,也可以成為非遺生產性保護成果集中展示區,有利于非遺的保護。如今,還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擴大農村非遺的影響,如把互聯網打造成為農村非遺銷售與傳播的主渠道之一。

(四)增強農民“文化自覺”意識

著名社會學家晚年提出“文化自覺”這一重要思想,他主張每個民族都要通過文化自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終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境界。而民族文化自覺后的具體行動就是保護本民族的文化遺產。我國廣大農民既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同時,也是農村非遺保護的堅實力量。因此通過加大農村地區非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建立健全農民的相關教育制度,可以提高農民群體對于農村非遺保護的整體素質。并且在宣傳教育過程中可以使農民深刻認識到保護非遺對他們自身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他們自覺保護非遺的意識,引導和鼓勵他們主動參與非遺的保護工作。

(五)通過非遺教育,加強對非遺傳承人的培養

非遺是植根于民族民間的活態文化,它依靠傳承主體而存在。為了促使農村非遺傳承人更多地投入到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中,政府給予主要傳承人一定資助,切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在培養非遺傳承人方面,除了設立獎勵制度外,還鼓勵有志青年把傳統的生活方式、祖傳的技能不斷延續下去。此外,通過積極搭建農村非遺的生產、交流平臺,充分挖掘農村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潛力,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非遺教育。針對目前國民對于保護非遺意識薄弱的情況,我們應當加強教育與宣傳力度,認真做好非遺教育普及工作,與學校聯手,進行宣傳教育,免費傳授相關非遺技藝。

(六)合理開發與活態傳承相結合

農村非遺保護真正需要的是通過合理開發使它能夠活態傳承下去。農村非遺只有與民眾日常生產生活緊密聯系,才具有持續穩固的生命力。寧波市鄞州區探索出了一種新模式,就是建設生態博物館群。這種博物館群的主要模式是使非遺在其所屬的環境中完整地被保護起來并傳承下去,同時結合非遺的產業開發,既解決保護經費不足的問題,又提高了傳承人和當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鮑展斌 黃亞男 單位:寧波大學

注釋:

①文化部:《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文非遺發〔2012〕4號。

②寧波市政府《寧波市非遺傳承基地管理辦法》,2009年5月。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體育類回族“非遺”;學校教育;現狀

【中圖分類號】 G6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204-01

一 引言

寧夏在我國是以回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地區,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34.77%(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回族人民群眾在寧夏聚居區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燦爛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把體育類回族“非遺”在寧夏回族聚居區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使其促進寧夏回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更加煥發生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學校是在傳承和創新回族傳統文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寧夏回族聚居區的學校應當在傳承和創新回族傳統文化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文在寧夏回族聚居區——固原市(一區四縣)的農村和城鎮學校進行調查,現將調查的基本情況和我們所做的簡要分析作如下報告,并提出在學校需要加強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的對策建議。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寧夏回族聚居區中學學生。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在2012年6~7月,通過隨機抽樣,分別在涇源縣第一、三中學、固原市回中和西吉中學隨機抽取中學生400名,發放問卷400份,有效回收378份,回收率為94.5%。

(2)訪談法:隨機抽取9名學生班干部,10名體育教師和3名主管教學的領導進行個人訪談。

三 結果與分析

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聚居區回族的生活方式,而與回族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體育類回族“非遺”活動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和沖擊。調查顯示,在寧夏回族聚居區學校教育中,對體育類回族“非遺”文化的重要價值與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學校教育傳承體育類回族“非遺”還有認識不到位的方面。其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學校因素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寧夏回族聚居區中學對回族非物質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非常重視”的占24%,“重視”的占22%,“一般重視”的占26%,“不重視”的占28%。通過調查,在涇源縣第一中學開設“踏腳”項目作為體育教學的補充,但占體育課時較少,還有在固原回中,回族木球作為該學校的民族傳統項目訓練基地,但是沒有真正把木球列入到本校的體育教學中,只是在有各級各類少數民族運動會時,才臨時挑選隊員進行訓練。沒有真正把體育類回族“非遺”傳承,只流于形式。

通過對回族非物質文化教育人才的培訓和培養,對教師的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參加過”的占84%,“很少參加”的占13%,“經常參加”的占3%。從調查的結果表明,寧夏回族聚居區各學校普遍缺乏能夠進行回族非物質文化教育的骨干師資力量。

2.教師因素分析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過分強調學生在主科和升學科目的考試成績,缺乏回族非物質文化課程開發和教育的動力和創新力,特別是面臨中考和高考時,學生的成績與升學率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標準,教師往往把數理化、英語、語文等作為其升學考試的主要內容,忽視對回族傳統文化的教學。體育類回族“非遺”是否有必要作為學校教育和體育教學的內容,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非常必要”的占41%,“必要”的占47%,“無所謂”的占10%,“沒必要的”占2%。說明回族聚居區學生大部分學生期待在學校教育和體育教學中有體育類回族“非遺”的內容。

大部分回族體育教師雖然具有扎實的回族傳統體育基礎,但對如何開發回族本土教材,如何將體育類回族“非遺”文化與廣大學生的需求相結合起來開展生動扎實的民族教育,態度不夠積極,方法單一。

3.學生因素分析

關于家庭、學校、社會對體育類回族“非遺”的傳承作用,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在體育類回族“非遺”傳承中“家庭”占13%,“學校”占71%,“社會”占16%。由于大部分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受到文化水平的局限,不能從理論的高度向學生進行闡述,使學生對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缺乏了解,難以認識到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的時代價值。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寧夏回族聚居區,傳統非物質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交融,急劇轉型的社會環境,不僅給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價值資源,也對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審美趣味產生了深刻影響,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青少年在傳統節日穿戴回族服裝的同時,平時經常喜歡穿著名牌服飾、吃清真西餐和喝咖啡,在講流利漢語的同時,很少有能熟練講說阿語的,喜歡上網,表明當今文化的多樣化和價值觀的多元化在深刻地影響著寧夏回族聚居區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四 學校教育中傳承體育類回族“非遺”的對策

1.教育行政部門應重視在學校教育中傳承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髓,回族傳統文化經過長時期的積淀,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如何有效地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因此寧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充分重視民族傳統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教學水平,培養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優秀人才。

2.學校應重視回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課程的開發與利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對回族傳統文化的興趣。例如,成立多種形式的踏腳舞社會團體,經常進行交流,并且由專業的教師和聘請傳承人進行系統深入地教授,組織各類競技比賽,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3.營造濃厚的校園民族文化。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從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著手,其中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基礎,精神文化是根本。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師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水平的評價,激勵和保障機制,學生和教師、教師與校領導、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機制,使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正規化、科學化。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要充分激發教師和學生參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熱情,努力營造重視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校風和人人學文化,人人樹新風的良好學習氛圍。

4.加強對民族教師的培養,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培訓應從教育理念入手,讓教師從理念上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增強教師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充分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學生認識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學校要重視對民族傳統文化教師的培養,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一方面派遣骨干教師到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較好的學校和社區參觀學習。另一方面,聘請民族文化教育專家和民間藝人來校指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教育。

篇7

樊祖蔭: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隨著國家改革方案政策的實施和經濟的大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很大變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少部分知識界精英覺悟到,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以中國自身的文化為根基,于是,有人就開始思考、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問題。田豐就是其中付諸實踐的杰出代表。但當時的社會尚未形成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的意識和氛圍,加上傳習館的某些做法存在偏頗之處,故其事業進行得相當艱難和悲壯。

文化月刊:田豐給我們留下的絕不是一個悲劇英雄的形象?

樊祖蔭:盡管傳習館最終未能堅持下來,但田豐保護、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特別是保護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理念是正確的,與我們現時非遺保護事業的總體要求相一致,他為追求真理而特立獨行的精神與實踐為我們后來者樹立了一面旗幟,作為非遺保護事業的當代先行者,田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對傳習館的實踐我們應當認真總結,汲取經驗,吸取教訓。做一個社會性的大事業,應當得到政府和多數民眾的認同和支持,需把帶頭人的民族文化自覺意識,發揚成為多數參與者的共識,讓民族文化的擁有者充分認識到保護自身文化血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可能是田豐創辦傳習館留給我們的最大啟迪。

文化月刊:源生坊接續了田豐的事業,在操作上更實際。您怎樣看待劉曉津和源生坊的嘗試?能給他們一些什么建議?

樊祖蔭:我對源生坊的活動只看過一些文字介紹,沒有更多的了解。從介紹來看,我以為劉曉津等同志確實在接續田豐的事業,并在具體操作上更符合非遺保護的要求和實際。我想源生坊的活動,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與當地的保護機構有更多的合作,使其成為當地保護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力量;有關的理論、理念問題,也可與當地保護機構多溝通,使之形成共識,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為民族文化的保護事業做出自身的貢獻。

文化月刊:搶救和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樊祖蔭:從保護的意義上來說,保護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保護民族文化在歷史、藝術、文化和科學等方面的價值,保護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種源,其終極目的則是創造、發展中國現代民族文化。社會是在不斷朝前發展的,我們要用過去社會產生的優秀文化為當代社會服務。

篇8

【關鍵詞】非遺傳統手工藝;旅游文創產業;脫胎漆器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乃至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活態遺存。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人工造物的智慧與內涵,在發展、傳承中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

脫胎漆器作為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之一,突顯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是在繼承幾千年中國髹漆技藝的基礎上創立的。憑借脫胎成型和表層髹漆的鮮明技藝特點,福州脫胎漆器自1898年以來,先后在五屆世界博覽會上獲獎。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傳統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遺讓國人重新認識脫胎漆器技藝,但是申遺不等于有效的保護與傳承。在當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傳統手工藝如何適應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何在保護中傳承、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一直是福州脫胎漆器申遺后不斷探索的問題。而在表演藝術、節慶活動類非遺活態化傳承中頗有成效的文化創意旅游,如果與非遺傳統手工藝相融合,是否能找到對雙方都大有裨益的發展模式,這是本文力圖探究的內容。

一、福州脫胎漆器傳承現狀

脫胎漆器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它是福州工匠沈紹安還原失傳已久的“夾”古技法,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創新的一種新型漆工藝。福州脫胎漆器以木、泥或石膏塑造器物模型為“胎”模,然后層層裱布刮灰,陰干后打碎或脫離“胎”模成型,故名“脫胎”,接著繼續在胚面上完成髹飾藝術效果。這樣制作而成的福州脫胎漆器,堅固、耐溫、耐腐蝕、不變形干裂、色澤光鮮經久不褪。[1]福州脫胎漆器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輕。不論器物造型如何,其體質都以輕、薄、巧、精取勝。由于大受市場歡迎,一時間福州成為全國漆器的生產中心,“福州脫胎漆器”自此聞名全國。

福州脫胎漆器曾歷經很長時期的輝煌。一方面,舊時作為當地民眾鐘愛的必需品,脫胎漆器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吉祥陳設及宗教造像,都有過較高的產量和銷量;另一方面,外貿的需求也為脫胎漆器的生產提供了頗多發展機會。[1]但隨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讓民眾漸漸遠離傳統民俗,工業化大生產讓塑料制品等新型材料,憑借其低價和便利,占領福州原來的日用品、手工藝品市場,給脫胎漆器帶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工藝產品、工藝技術和傳承人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緊密相連的三個必要元素。從這個角度來看福州脫胎漆器的發展現狀,大致呈現以下情形:

(一)產品嘗試推陳出新,但市場化程度不夠

福州脫胎漆器的傳統產品大致可分為實用和欣賞兩大類,包括花瓶、屏風、餐具、茶具、盤、碟、罐等。據20世紀80年代的統計,當時的脫胎漆器共有18類2987種花色品種。脫胎漆器產品門類雖然較全,但由于器形和紋飾的設計缺乏現代感,且造價較高,90年代末期以后,脫胎漆器的生活必需品價值被廉價的現代文化衍生物所代替。福州的兩家國營脫胎漆器廠相繼停產倒閉,脫胎漆器產業開始轉向私人經營,并以小作坊生產形式為主。大部分漆器生產者對自我定位不準,缺乏品牌意識,導致同質化競爭嚴重、精品出產率低。[2]

近年來隨著專業院校對漆藝專業的復興,學院派藝術風格為漆器的現代化轉型帶來一線生機。以“80后”為主的脫胎漆藝新生藝術家、美術院校畢業生為主力軍的工作室,跳出福州脫胎漆器一味的仿古傳承,結合文化創意,迸發出漆與現代生活融合的O計新思路。但是,由于脫胎漆器的制作周期長、工序繁復的特點,再加上藝術創作的時間和智力成本,其價值和價格目前仍只能在小眾的文化圈先流行起來,市場化的道路還舉步維艱。

(二)技藝保護力度不夠,傳承環境有待加強

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在21世紀以前一直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生漆煉制、胚胎制作到髹飾工藝,完整的生產鏈和持續的傳承發展使民間工藝保持旺盛生命力。可惜現今脫胎漆器產業鏈幾乎被完全破壞,各個生產環節都面臨著空前的危機。[2]

首先,脫胎漆器所使用的天然大漆原料,要經過加工或精煉才能滿足漆器制作不同工藝需求。目前福州生漆原料制作工廠僅有一家,煉制技術因條件艱苦且耗時,正面臨后繼無人的嚴重危機,一旦煉制技術失傳,脫胎漆器髹飾技術將無法施展。其次,脫胎漆器器形設計制作的技藝缺乏傳承和發展環境。計劃經濟時代,國營的脫胎漆器廠設立設計室和大師工作室,保證專人負責產品設計開發。[2]改革開發初期,也曾經采取獎勵制度來鼓勵技師進行設計創新。市場經濟時代,取代國營企業成為漆器產業主角的私營企業顧不上抓產品設計,很快,大量舊產品器型遭到淘汰,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現在的漆器工坊雖然意識到解決福州脫胎漆器滯銷,必須設計出新,但因為缺乏胎型設計的技術,在器形變化的嘗試上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雖然相比器形設計,保護和傳承的效果更顯著,然而隨著行業的衰敗、從業人員的不斷分散,全行業工藝水準大大倒退,許多只能運用于漆器髹飾的獨特技法紛紛失傳。而福州的藝術院校漆畫專業的發展則成為髹飾技藝傳承保護的最后一塊圣地,藝術教育者們研習傳統脫胎漆器髹飾技法,并將之運用于漆畫創作,這使福州脫胎漆器髹飾工藝免于全軍覆沒的慘狀,而在漆畫使用范疇外,差不多其他所有髹飾技法種類都面臨極其嚴重的傳承危機。

(三)傳承人培養機制體制改善,傳承人群數量逐年攀升

非遺的保護和傳承說到底,還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單靠個別藝術家單薄的力量是不足以讓脫胎漆器技藝傳承并發展的。福州脫胎漆器的制作工序和髹飾技法十分繁復,培養一個漆器工匠至少要五六年時間,使其技術純熟則要十幾年。人才的產出效益低,投資回報周期長,傳承人群的培養的發展必須依靠相應的機制體制,顯然,政府的重視能起到不小的作用。2004年,福州的脫胎漆器從業人員不足2000人,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取消了漆器專業,而福建工藝美術研究院也僅存一名漆藝研究專家,幾乎無力生產和研發新的漆器品種。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脫胎漆器行業得到一定發展。2012年,福州獲得“中國脫胎漆藝之都”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全市漆藝產業從業人員上升至5萬人。在政府的倡導下,藝術院校也在脫胎漆器傳承人的培養上擔負起重任。閩江學院、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相繼開設漆藝專業,并通過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的脫胎漆器非遺傳承人群培養、漆藝大師班等項目對漆器從業人員進行技能提升。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自2015年7月首次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培訓班以來,已開展三期培訓,共畢業學員180人。

時至今日,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和傳承相比申遺前的狀況,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只能是一種助力,脫胎漆器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還要憑借市場的力量,漆器重回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審美生活、休閑生活才能贏得市場,而旅游文創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產業,與脫胎漆器非遺的發展方向有極高的契合度。

二、旅游文創產業是非遺活化的有益(創新)途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因此,福州脫胎漆器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遺產,在對其開發、利用、創新時應保持其與社會同步進化的過程,找到它與當代社會的契合點,發揮其在當代社會中應有的作用,這既是對它最有力的保護,也是保證其發展創新的機會。[3]

旅游文化創意產業也稱旅游文創產業、旅游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在旅游領域的傳承、延伸、集成和重組,代表著高端旅游業態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特點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1.文化是創意旅游的根基。[4]文化為創意旅游提供資源,也是創意旅游者出游的動機、消費和體驗的對象。[4]福州脫胎漆器的造物精神是建立在福州先民日常社會文化生活基礎上,是與福州地域的自然、經濟、社會、風俗習慣等有著密切關系的產物。福州脫胎漆器存在于人們的物質、社會和精神生活,脫胎漆器生活器具和仙佛塑像的創造本質上是對福州本地文化的釋與表達。因此,根植于福州文化和民俗的脫胎漆器技藝,可以依托文化創意旅游的形式載體,在旅游活動的文化傳達中實現脫胎漆器傳承的目的。2.互動式學習與體驗是創意旅游的實現路徑和形式。[4]創意旅游強調參與的重要性和交互式的體驗過程,主張旅游者積極參與創造過程,在與從業者、目的地居民的互動中形成獨特的旅游體驗。[4]傳統手工藝類非遺的核心組成部分――制作技藝及其實踐過程,恰好是能實施互動式學習體驗的內容。將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設計開發為游客的互動體驗項目,能夠擴大脫胎漆器知識技能的受眾面,不失為非遺文化傳播與保護的有益嘗試。3.實現自我發展和目的地社會經濟發展是創意旅游的目標所在。[5]創意旅游能激發旅游者的創意潛能,促進個體個性塑造和自我發展。[4]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全民關注和努力,例如,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內涵豐富,創意旅游者在脫胎漆器文創旅游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技藝體驗、作品設計或是主題式策劃參與的形式實現自我發展。與此同時,漆器產業與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能夠實現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雙贏。

三、脫胎漆器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模式

(一)跨界資源多元整合,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

旅游產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產業,不框限于六要素的行業范圍,而用創意吸納轉化各類產業資源為旅游資本。跨界融合是創意旅游的普遍特性,為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整合滲透提供了基礎。[5]“旅游+非遺+”能突破傳統旅游業和非遺文化產業的各項要素,多元創新、融合發展,實現奇妙的組合變化,多產業形成合力,創造新經濟形態。

例如,“旅游+非遺+博物館”,整合實體博物館空間、虛擬博物館平臺和VR技術,建設展示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的活態展示館。展示館可在互聯網線上線下同時開放,由器物展示、制作展示、技藝參與體驗、脫胎漆器衍生銷售等幾部分組成。器物展示展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脫胎漆器物質形態;制作展示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脫胎漆器制作工藝及其原生態環境;線下技藝參與體驗可讓游客現場參與制作,線上體驗則可借助動漫游戲形式實現;衍生銷售憑借工藝品銷售產生經濟效益,推動脫胎漆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旅游+非遺+教育”,非遺項目本身即承載著遺產文化教育的使命,旅游則可以實現遺產地與非遺傳播對象的對接。由此,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資源可以針對不同教育對象,推出多種主題游線路。例如,針對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推出“脫胎漆器技藝修學之旅”,從修習專業技能的角度出發,安排大師講座、技藝學習和福州文化行旅等活動項目。針對中小學生推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體驗游”,組織他們參觀脫胎漆器活態展示館、展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宣傳非遺保護的途徑和方法,激起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崇敬與熱愛。

“旅游+非遺+互聯網”,互聯網與旅游和非遺的產業融合,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例如,旅游產業對互聯網、大數據的有效利用,可以實現龐大的旅游消費者客戶資源的分類管理。旅游經營者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集結對非遺文化、脫胎漆器傳統手工藝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群,并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媒介發展脫胎漆器同好社群,搭建交流的平臺,組織脫胎漆器非遺主題旅游、沙龍活動。其次,脫胎漆器非遺可以與旅游電子商務運營模式融合,在旅游門戶網站建立非遺旅游商品、藝術品商城,在旅游中體驗脫胎漆器非遺文化的魅力,旅游之后還能在線延續購買周期。

(二)依托旅游文創,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

旅游文創產業強調在對現有遺產類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的同時,重視創造力的發揮,著眼于未來,創造新的旅游吸引物。福州脫胎漆器在恢復和保護古老技藝的同時,也要關注當下科技發展和人文環境,在設計、技藝和功能領域運用創意,延續文化遺產的生命,給它鮮活的生命力。

我們對脫胎漆器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進行剖析解讀,可以將其內涵詮釋為功用、質美、技藝、本土、傳承、原創、體驗和人本等精神,而這些精神永遠都不會與時代相沖突,只要在秉承它們的前提下,就能不斷創新發展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文化,并同時為未來儲備當今文化遺存。至于承載的形式,不妨嘗試開發脫胎漆器相關節慶主題旅游產品,把節慶活動培育成展示地區特色的文化名片,既能保證造物精神的延續,又為未來創造出綜合形式的未來非遺。

(三)回歸生活,引領脫胎漆器生活方式旅游消費潮流

創意旅游注重對潛在旅游需求的激發和市場消費潮流的引領,創造新型旅游市場、培育旅游消費群體是創意旅游發展的基本導向。[5]脫胎漆器曾經源于民間生活,又被新的民俗所淘汰。在脫胎漆器蓄勢待發、準備再次回歸生活的時候,旅游文創正是強有力的推手。旅游文創與非遺文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文化為依托。最新型的旅游產業不僅僅要提品或服務,更要創造一種生活方式,創意旅游的發展思路是以旅游產品創造有效的休閑方式,引領生活方式。脫胎漆器使用的大漆原料天然無毒,制作過程環保節能,成品器皿可持續使用,完全體現環保生態的現代生活理念,古典與當代設計的碰撞嘗試剛好符合中國人新中式的審美訴求。由此可以設計脫胎漆器生活體驗館,展現福州本土生活文化,從衣食住行體驗漆器物質生活,成為旅游看福州的另一扇窗口。

綜上所述,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寶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和傳承應該走活態化傳承的道路。旅游文創產業與福州脫胎漆器在本質上都以文化為依托,且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核心特征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故我們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以脫胎漆器為代表的非遺傳統手工藝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的模式,即通過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回歸生活,引領和塑造旅游消費潮流,為脫胎漆器非遺傳承開辟一條新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陳磊.從民俗文化看福州脫胎漆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01).

[2]張慧萍.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困境分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3]宮旭紅,鄭鑫.當代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2).

篇9

關鍵詞:徽雕 展示設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J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018-01

1 婺源徽雕文化的展示對象

徽雕文化發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是古徽州重要的工藝美術精粹。婺源原屬于古徽州的一個縣,解放后在行政區域上劃歸江西,但是其風俗習慣文化基礎都是與徽州文化一脈相承的,其著名的“婺源三雕”(木雕、石雕、磚雕)也是徽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具有典型的代表性。2009年婺源著名的雕刻大師俞有桂被文化部授予徽州三雕(婺源三雕)代表性傳承人,這是國家對于徽雕文化遺產保護的極大認可與重視。此次非遺的實驗性記錄研究就以傳承人所在的傳承基地建設一個700m2的徽雕藝術館為突破口,對于這項文化的展示內容是需要進行前期的詳細策劃,雕刻品的陳設是此次展示最為重要的展品,通過與“非遺”大師俞有桂的調研交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其展品主要確定在根雕藝術品、木雕家具、古建筑的磚雕石雕裝飾部件三個主要方面。徽雕主要是依附于建筑裝飾和徽州家具而存在,經過裝飾性的發展之后產生了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根雕、木雕藝術品體系。在圖片和文字展示方面主要是關于徽雕文化的發展歷程簡介、雕刻技藝簡介、材料的展示介紹及最近幾年這項“非遺”行業所獲得的傳承性發展與創新四個方面來進行。但是要將這些作品、圖片及文字合理地植根于地域性的濃縮空間中,并與空間融為一體來使觀眾感受到沉淀的歷史文化氛圍是需要仔細推敲斟酌的事情。最好的方法便是從與當地環境、文化的類型學建構著手,來尋找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號,這樣設計出來的空間就會與歷史、環境與文脈產生某種天然的聯系。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先進行廣譜式的考察,通過與當地居民的交流溝通,將婺源所有與徽雕有關的地理環境、人文特色進行歸檔研究。通過資料及現場調研分析得出當地具有特色的文化符號主要有:江灣古村落群及蕭江宗祠、非遺傳承人的故鄉汪口村、婺源步行街、婺源景觀橋、沱川理坑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群、當地著名的自然景觀油菜花及月亮灣等。其文化符號中有完全傳統遺留的徽雕藝術,有與現代地域發展結合而創新的徽雕藝術,還有哺育徽雕藝術的基礎性自然環境代表,就完全能夠有機地串聯成一個能夠反映非遺傳承基地發展現狀的背景資源。

2 展示氛圍的營造與展示方法

2.1 利用與現代科技結合的手段進行非遺文化的多媒體展示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互動投影視頻,其主要內容是關于講述徽雕的發展歷程、華龍徽雕非遺基地的發展歷程、已研發成功的代表性項目和作品以及相關史料典籍的數據庫鏈接等。參觀者可以根據觸動觸摸屏進行選擇性點擊,與此相鏈接的是一個完整的徽雕多媒體資源庫平臺建設,其中包括這個展館所容納不下的所有徽雕藝術品的基本背景資料及相關數據、相關的影像視頻資料以及個性化定制的選擇服務等。展廳中的部分展品比如龍椅采用360度旋轉的動態展示,配合其背景的虛擬展示墻面產生一種虛實結合的幻影空間效果展示。對于前期調研過程中所發掘的文化符號也要進行科技化的展示融合,比如由該基地所完成的景觀橋、蕭江宗祠、步行街等大型項目以微縮模型的形式加以展示,其周圍的場景以現實中的周圍的活動場景作為動態背景進行影像投射,使其更具備真實性和趣味性。

2.2 注重在展示過程中的互動體驗性

在參觀的過程中使部分家具類展品可以與參觀者產生互動體驗關系,參觀者可以親身的坐在或者躺在相關的座椅及木床上進行舒適性體驗。在參觀完木雕藝術品的時候可以在展廳的雕刻體驗區自己動手雕刻一些相對簡單的小藝術品作為紀念,讓更多的人感覺到這項藝術的博大精深及保護發展的重要性。又比如在進行古建門頭磚雕的展示時就會出現兩種思路,一種是將收集回來的古建零件在展廳的某一入口處進行重新的拼接組合,復原其原來的面貌,而另一種思路是用等比例的圖片或投影將這個門頭的原始樣貌展現在墻上,然后在圖像旁邊的墻上以人視線的范圍內為基準安裝玻璃展示盒,將零部件展示其中,零部件的盒子用發光的燈線指引在圖像中的原始位置,這樣的展示效果顯然就更加具有體驗性,因為一般平時人們只能看到高高在上的門頭,而以人視角來觀察這些組件顯然更加別具一格,令參觀者印象深刻。

2.3 流線及空間排布的趣味性設計

在流線上由于整個展廳的空間面積并不大,只有700 m2,因此適當增加其室內的流線長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整個流線采用造園方法中的借景、對景等基本方法,使參觀者在整個過程中的任何視線都有相應的主展物品呈現其中。在鋪地材質上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統柜和零散的展區就用PVC等反光適宜的材料來與整個敘述性“博物館”展示的語言來表達徽雕的發展歷史和靜謐的藝術氛圍,而在套件樣板中則用青石板的鋪地來還原真正徽派室內空間的特質,來展現最為現實的生活場景。在整個流線的設置中使敘述性“博物館”展示方法與場景式樣板空間相結合穿插,以避免其參觀的乏味性,并且整個展示空間的光照也會不斷的進行亮暗交替,來增強展示“過程中”的體驗印象。

3 文化遺產空間化記錄的后續設計研發保護

對于徽雕的藝術館記錄設計其實只是對于這項非遺保護的第一步,而要真正發掘這項非遺文化就必須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梳理規整,將其所有的價值性資料完整的記錄下來,比如在后期可以進行多媒體資源數據庫平臺建設和徽雕的大型數字化虛擬博物館設計,與現代高科技的結合更能夠煥發出傳統工藝的魅力價值,虛擬化的空間記錄是當下人們更為方便且更容易接受的保護方式,可以結合徽雕文化和數字化虛擬展示的最新技術進行了原創性的研發運用,當完成對這項非遺的保護和展示兩個方面工作之后便可以與市場商業接軌,建立“產學研“的互動平臺自行運營體系,解決這項非遺事業后繼無人的現狀。由于目前非遺的此類數據庫及虛擬展示平臺系統大都是由政府出資運營維持,長此以往勢必增加政府負擔,并且不能夠激活傳統非遺的現代化應用,通過平臺的搭建策劃一種自行運營的模式,使其帶來的經濟效益能夠滿足平臺的運作費用,使非文化遺產平臺擺脫完全依賴政府的局面自行發展,這才是對于傳統文化復興、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創意產業的重要示范途徑。

參考文獻

篇10

近年來,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便捷的同時,非遺榮昌折扇的地位也逐漸被新興的工業化產品逐漸取代。可以說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舉步維艱。因此,促進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當前文化產業領域的重要課題,促進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是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底蘊的重要體現,同時更是未來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創意產業的重中之重。

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的現狀

1.產業發展對折扇藝術的影響

首先,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制度的建立與不斷成熟,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的產業發展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對于當今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產業的發展來說,其生產規模逐漸縮小,曾經年產量過百萬的大型企業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逐漸消失。現代經濟的產物只保留了規模較小的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產業,由于這種文化產業生產規模小,經營生產過程中的運作較為靈活,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沖擊下擁有較強的抵抗力,能夠積極轉變生產方式和運作模式,因此,能夠在現代社會中取得一席立足之地。

其次,對于榮昌折扇的生產廠商來說,存在著較為陳舊落后的生產經營理念,不能及時的把握市場的信息和走向,從而抓住機遇,發展自身。而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意識。而對于榮昌折扇產業來說,他們發展的主要業務來源,基本上就是靠批量的訂單來維持,這就造成了榮昌折扇發展前景不是很好,由此,造成了折扇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折扇藝術的傳承變得更加艱難。加之,相關部門對于榮昌折扇藝術產業的發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與此同時,我們針對于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產業的現狀,也應該看到其發展進步的一面。在折扇產業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改善自身的發展模式。尤其是榮昌折扇的私人企業的小型折扇生產方式,對于市場的危機具有較強的抵御能力。再者,榮昌折扇的小型企業也正在積極轉型,使得自身的生產經營發生變得更加靈活便捷,也積極追求人們的精神層面的滿足,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2.自然環境對折扇藝術的影響

非遺榮昌折扇藝術可以說來源于自然的饋贈,是大自然神圣的產物。因為,折扇的選材都來源于自然中的各種植物,尤其是竹子的巨大作用。對于制造折扇來說,影響其品質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竹子的選材問題,竹的質量好是折扇制作工藝精良的重要原料保證。然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給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迫害,其中就包括折扇的基本原材料竹子的破壞,城市化使得竹子的產地變得越來越小,使得折扇生產的原材料數量得不到充足的供應,以及各種植物原料的供應也變得越來越艱難。但與此同時,由于竹子等原材料的減少,使得其他可替代品的需求數量變得越來越大,從而帶動了其他原料產業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市場機遇。這是由于制作折扇的原料越來越豐富,使得現代折扇變得更加高端時尚。因此,我們要正確看待自然條件給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3.社會生活環境對折扇藝術的影響

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是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進步影響最直接的因素,因為,于傳統的非遺榮昌折扇來說,它的價值都是集中體現在它可以去暑納涼的實用性,但科技的發展,使得這種實用的價值逐漸被取代。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非遺榮昌折扇積極適應社會的變化,逐漸由實用性向審美性轉變。榮昌折扇能夠及時的抓住人們的精神層面需求的潛在的市場價值來發展非遺榮昌折扇藝術。但與此同時,非遺榮昌折扇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其藝術性的價值,這就使得市場對于榮昌折扇的藝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見,市場的競爭力也是十分激烈的,所以,榮昌折扇藝術在發展過程中,要積極結合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和需求來促進自身的發展進步。

非遺榮昌折扇藝術傳承與保護的措施

1.轉變思想觀念

(1)從實用到審美的功能認識轉變

榮昌折扇的發展過程中,從從實用到審美的功能認識轉變是時展的必然,也是折扇藝術立足當今社會經濟的必經途徑。對于榮昌折扇的傳統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早已成為過去式。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使得榮昌折扇的實用性被這種簡單便捷的機械勞動所取代。因此,榮昌折扇必須轉變對于折扇本身功能的認識,結合現代人們精神層次的發展需要,逐漸轉變為能夠滿足于人們精神需求的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產品,不斷轉變自身的觀念,從而注重榮昌折扇自身的審美價值的挖掘,增強其附加價值,為其創造巨大的產業價值,才能在經濟的發展中取得立足之地。

(2)從制作到創造的生產認識轉變

“創意”是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立足經濟社會帶動自身發展的重要源泉和動力。對于非遺榮昌折扇藝術如果沒有創意的支撐,就是魚離水,失去了發展的根本。對于現代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的產業來說,大多都是采用“計件聘用制”的工作方式,這種落后的生產方式大大降低了創作因素的出現,導致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的發展缺乏創意的推動。而在榮昌折扇“創意”這方面的典型非“陳子福”莫屬了,陳子福就是積極重視創意之于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發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化的優勢,充分結合文化創意,使得折扇的發展走上了文化創意的道路,從而推動榮昌折扇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因此,在非遺榮昌折扇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要推進非遺榮昌折扇藝術從制作到創造的生產認識轉變,從而利用創意發展榮昌折扇的市場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

(3)從單一到整體的銷售認識轉變

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傳統的榮昌折扇的單一的銷售折扇的方式逐漸淘汰,而逐漸向整體變的銷售認識的轉變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而對于文化產業來說,產品的附加值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上具有極大的優勢,要促進榮昌折扇的進步,首先不能只是單一的去為了銷售折扇,而是要從銷售整體出發,既要做好產品前期的包裝,又要注重后期的售后服務,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服務結構,以此增強產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榮昌折扇同時更要能體現個性化以及風土人情,使其賦予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榮昌折扇增強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從單一到整體的銷售認識轉變才能使得榮昌折扇創建新的營銷理念及方式,促進榮昌折扇帶著自身特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向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優秀的非遺榮昌折扇藝術。

2.工業化與傳統手藝的平衡

(1)工業化的發展

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要求榮昌折扇要積極利用科技的成果,利用工業化來提升榮昌折扇文化產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然而對于現在許多家的榮昌折扇的企業來說,大多數的企業的生產程度中,極大的生產過程都還是靠手工作業來完成的。而在此過程中,由于企業采取的仍是手工作業,導致生產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也極高,導致折扇產業的發展前景不樂觀。因此,在榮昌折扇的生產過程中,逐步應用工業化的機械成為時代的要求,榮昌折扇產業只有積極提高機械化水平,才能緊跟時代的潮流,促進自身的發展。

(2)傳統手藝的傳承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潮中,雖然我們提倡提高機械化水平,但是高水平的手工制作的手藝也值得保存與發展。對于榮昌折扇的產業來說,高水平的手工制作是可以體現榮昌折扇產業的自身特點和風情特色的,這是機械化作業無法取代的。在折扇的加工過程中,利用機械固然可以保證大批量的產品在規定的時間里制作完成,但對于折扇藝術水平的進步還需要手工制作的方式來保證。因此,手工制作不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變得消失,而是逐漸改進與進步。

(3)工業化與傳統手藝的結合

由此,在榮昌折扇的發展進步的過程中,要使工業化與傳統手藝充分結合。在提高產品生產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時,更要保證產品的品質,這樣才更使得折扇的藝術水平得到良好的展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手工制作并沒有被工業化完全取代,而是以自身的獨特性擁有發展立足之地。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榮昌折扇的產品逐漸呈現同質化的特點,從而使得市場地位受到挑戰和威脅,這就需要傳統的手工工藝發揮自身的獨特性,使得榮昌折扇的產品具備自身發展特色,從而立足世界發展的潮流之中。

3.建立傳承、保護、開發為一體的保護模式

(1)保證創新成果,激發創造性

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由于我國的法制法規還不是十分的健全,從而導致很多的關于折扇藝術的創新成果被竊取,創新成果被他們搶先注冊了專利,從而導致成果被剽竊,而原有的折扇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會使社會中出現跟風的現象大量出現,以及假冒偽劣的產品越來越多,從而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導致市場經濟調節失衡。因此,對于創新成果要及時申請專利,以保護創新成果。再者,國家社會都要積極健全創新體制與機制,從而激發折扇創作者的創新積極性,同時保證榮昌折扇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2)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

對于現代榮昌折扇的產業發展來說,傳承人的培養與保護成為促進榮昌折扇企業發展的必經途徑。折扇文化產業中現在普遍缺乏折扇人才,而對于這些在職的折扇工人,他們對于自身從事的手工制作的工作的認可度也是十分低的。對于這些人來說,從事折扇制作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如果有更好的工作,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跳槽,由此折扇產業的人才大量流失。可見,在這種企業狀況下對于榮昌折扇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就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積極出臺政策來保證折扇產業的發展。同時,政府及企業對折扇產業的員積極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種活動的創辦,以此來提高職工對折扇產業及自身工作的認同感。除此之外,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穩定折扇產業人才,從而打造折扇產業人才建設隊伍,為榮昌折扇未來的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從而為折扇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3)品牌化發展與產品開發相結合

在折扇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時刻將品牌化發展與產品開發相結合,才能全面提高折扇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更高的利潤價值。在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中,如果折扇產業的產品不能創造自身的高附加值,使得自身產品擁有技術等多方面的獨特性,就難以在市場經濟中立足發展。因此,榮昌折扇產業應該利用自身的獨創性和高附加值,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效應,從而樹立自身的創新性。而在創造品牌化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折扇產業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文化創意來助推折扇產業的進步。

(4)建立多元化的營銷模式

對于折扇產品來說,質量再好,只有銷售的好才能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榮昌折扇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現代媒體的強大功能,來建立多元化營銷模式。與此同時,能夠將傳統的營銷模式與互聯網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來拓寬經營銷售渠道。再者,也可以利用折扇產業自身的文化資源的優勢結合品牌化效應,來建立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及渠道,是榮昌折扇產業發展的良好途徑和渠道資源。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