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07-09 09:1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承傳統文化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傳承傳統文化的建議

篇1

關鍵詞:招貼設計;中國畫;民間美術;傳承

現代招貼設計在傳統文化發展中的構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現在多個方面,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我國篆刻藝術中有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律。這是一種統一的、生動的、有韻律和節奏的審美感覺。在我國的招貼設計畫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中也屢見不鮮。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民間剪紙和藍印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系、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現代招貼設計中得到印證。本文中主要介紹對中國畫和民間美術兩個方面的傳承:

一、現代招貼對中國畫藝術的傳承

(一) 筆墨的傳承

說到對水墨的傳承,就不得不提到靳埭強,他說:“電腦這一工具,非常簡便的被廣泛運用,但水墨的滲化,絕不可能有計劃的控制它的形狀和色調,電腦和噴繪一樣不可能造到作,印刷技術也不可能達致,只有通過微妙的毛細管根纖維的接觸,才能有奇妙的變化。”他作品中的水墨,極簡、單純、也有用水墨以英文字母形式表現內容的,也有用水墨以山水畫的形式表現內容的,也有將水墨和點、線、面結合通過新的圖形形式完成作品的,水墨在他的畫面里凝重、通透、變化豐富,體現出他對水墨文化的理解和運用。他的海報作品大片留白、空靈肅靜、清雅純凈,似幅幅高潔的中國畫。

日本設計師田光中一:“靳埭強的海報是極富東方色彩的。他每一張作品都流露出中國傳統上的風格,靜盈而端莊,簡潔清亮,毫不紛亂,常見一大片留白,整潔中如清風拂過,成為海報的主題。構圖簡約。在靳埭強那靜悄的畫面上,常有墨跡遺痕。筆和墨描畫出來的不是什么繪畫,也不一定是字,只不過是飽沾墨液的毛筆在運走時表現出優美的軌跡來。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現奇妙的濃淡度, 世人感到是東方心魄的躍動。”這紅躍動的東方心魄,就是靳埭強先生對中國畫水痕墨韻的傳承。

(二) 意象的傳演

中國的水墨畫不講究“肖神”,而重點在于“通意”。畫家把各種要描繪的事物先急在心里,然后才胸有成竹,一揮而就。當一張宣紙鋪在眼前,國畫的意在筆先,運籌構圖,下筆后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一氣呵成的意境在靳埭強形式的現代設計上盡情展現。在設計中承傳水墨這種形式時,他思考了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面對水與墨,毛筆和宣紙,我能理解我要做什么。我心中有了一個概念,只有用這種材料和方式把我內心的情感表現出來。毛筆是有生命的,水與墨是有靈性的,我喜歡把自己的創意和這種有靈性的生命融合起來。”

二、現代招貼對民間美術的傳承

(一) 圖案的傳承

中國民間美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練后,逐步形成各種具有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它們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圖騰等形式在內的圖像,這些鄉土味濃郁的圖像元素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在去年春節前,在中國各大城市的一些戶外廣告欄中可以看到“金童子與可樂”的招貼。該招貼就是把國人家喻戶曉的吉祥圖案年年有余的形象,直接與知名飲料品牌可口可樂相結合,使傳統中帶有強烈的現代色彩,現代、時尚中又包含傳統元素。這種巧妙的結合,使圖形藝術表現出一種跨時代的魅力。

近幾年新興的房地產業及與其關聯產品類招貼,順應了中國人求祥祈福心理,大做文章,很多宣傳海報招貼借用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元素來宣傳自己的產品。這樣既能給人們視覺上美的享受,滿足人們求祥心理,同時也展示了中華傳統吉祥文化的魅力。如年廣東省廣告有限公司給某房地產做的系列海報中就分別用到了我國民俗文化中的剪紙和染織,反映的民俗民風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無不蘊涵著傳統文化的情節。

傳統是發展的,古人為我們今人傳遞傳統,今人則為后人創造傳統。研究和探討傳統文化精神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現在和未來,更好地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和表現手法,切實推進我國現代招貼設計的發展。我們要用客觀理性的認識和發展的眼光來對待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只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吸取西方現代設計意識與方法,創造出新的既符合時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招貼設計文化來,才能構建出中國現代招貼形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體系。傳統民間美術在招貼中應用的范例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敘述。

(二)意蘊的傳承

中國傳統民間圖形本省就意味深厚,寓意豐富,各中往往蘊藏著多元的吉祥意義。

中國傳統圖形背后的“意”是人們迷戀其造型的關鍵,不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對美好事物都一樣心存向往,因而傳統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因吉祥藝術帶給人幸福與安寧,驅散著人們對未來生活不確定性的畏懼與猜疑,吉祥藝術的價值意義就遠遠超出了藝術本身,而成為民間群體約定俗成的一種生活方式。以魚為例:作為自然形態的魚,西方的傳統,要研究它的生理結構特征,他的固有色和條件色、質感、量感,藝術的標準在于模仿自然的藝術技巧。中國民間藝術中的魚,多是“陰陽魚”“八卦魚”“雞頭魚”“虎頭魚尾”“人頭魚尾”“魚戲蓮”等,這種不以自然模擬為造型標準,不以形似為規范,而以魚自喻,借物寄情,以物言志,表現了雙魚相交而生萬物的宇宙觀和子孫繁衍萬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現象,而是陰陽萬物交感、生存繁衍觀念的隱語符號。

招貼設計設計可以說是由“意”通過復雜的心理活動并利用形式法則創造出可視的形象,并通過這個形象直接或間接地對“意”的內涵進行了表現或象征,而觀者則通過象征圖形引發聯想機制,得到“意”的內涵。這樣一個過程,即為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但圖形設計絕非對“意”的簡單陳述,而是升華和提煉,是一種再創造,可見,由此而生的“有意味的形式”必然包含著設計者的觀念與情感,它們與設計的主題思想融為一體,被觀者所感知。意念賦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現意義上變得積極主動。

財神可以說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望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既平安又能財源滾滾。因而財神也被納入許多設計師的設計元素中。卓越形象品牌傳播事業機構為老板牌吸油煙機所作的“財神篇”招貼,就是透過財神這一形象,來表達該品牌的內涵。招貼形式非常簡單,但卻用這一民俗形式充分反映出中國人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

中國吉祥藝術是浸透了民眾對自身生命的存在和生命質量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對不幸的規避的一種獨特藝術表現形式,中國吉祥藝術構成了民族文化獨特的生活觀,展現了中國人民獨特的生活觀念、生活智慧、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以及人格培養和傳統道德操守模式。優秀的設計,不僅透過形式來表現意義,還可以主導和控制觀者的欣賞角度,使作品在意義上得以完整的呈現,使表現意圖達到準確的傳達,這對于招貼設計設計的信息與情感傳達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對傳統,去探尋和挖掘蘊涵在它們背后的“意”,將已在中國民眾心中形成共識的傳統圖形的“意”,延用到現代招貼設計中來,從而延伸出更新更深層次的精神理念,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會性。

現代招貼設計的構建正處于急速發展時代,在全球一體化形式的帶動下,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給我國的設計帶來了良好的契機,但我們的設計者不應該盲目崇尚西方的設計思想和形式,而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淹沒在紛繁蕪雜的國際氣息中。現代招貼設計的構建不在于有這一藝術形式,而在于這一藝術形式是否獨具有特的中國文化特色,是否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予以傳承,這才是中國設計者任重而道遠的設計目標。

參考文獻:

[1]貝莉.《談現代標志設計中的傳統理念的傳承》蘇州大學學報,2004

[2]王序.《靳埭強平面設計師之設計歷程》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篇2

論文關鍵詞:傳統民宅;倫理文化;傳承

1傳統民宅建筑中的倫理文化

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它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成為文化的象征,記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倫理文化的演變歷程。沒有哪個國家的建筑在功能認識和處理上能夠具有像中國傳統建筑那樣強烈的倫理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權力、禮儀、道德的體現。

1.1天人合一的倫理觀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無論在晉中,還是在皖南,傳統村落大多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這些講究對于村民的實際生活未必會起到多少實際的作用,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山環水繞、藏風聚氣則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時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學意義就在于建筑物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實現“回歸自然、回歸環境、回歸人性”的建筑設計思想。

1.2以“禮”為核心的倫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禮教倫理的教化功能實質上超過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傳統庭院式住宅嚴格的格局布置實為社會禮儀、等級秩序等禮制文化的深刻體現。以華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為例,主要建筑物如廳、堂、長輩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軸線上,附屬房則位居次軸,軸線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側低”為原則,其方位設置并不是出于考慮朝向與通風,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顧及動靜、潔污、主輔分離的功能結構,甚至其名稱也與實際的使用無關。一切秩序只恪守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嚴格的倫理分區,其特點就是明確體現尊卑、長幼有序,男女、內外有別的人文倫理秩序。

1.3美輪美奐的倫理意境

中國傳統的倫理與美學思想強調“形神兼備”、“氣韻神動”,以“意境”作為各種藝術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構思,尤其注重將建筑的客觀功能與人的審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暢神達意,抒懷。我國傳統民居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意味深長的情境給人以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獨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現在個體外部形象的構造形式、也表現在變幻萬千的整體組合氣勢,以及生動絢麗的色彩、裝飾和細部構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韻味的美學風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國際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國以戶為單元的普通住宅樓已無本質上的差異,僅是建造標準因經濟狀況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設項目給出的設計條件大同小異,尤其是量大面廣的多層和小高層住宅,有些設計者不作深入的項目研究,不去挖掘項目的特點,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設計,導致住宅千樓一面,缺乏個性和本土特點,失去了地域性的標志,失去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地方建筑風格,也淡化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這其中西風盛行,尤其是中高層和高層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連名稱都洋了起來,這在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璀璨的歷史名城卻難以讓人接受。還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項目的盲目抄襲不僅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也背離了建筑項目應有的內涵,更無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的課題。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輩建筑家將中國建筑史引向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但這個課題還不曾解決。經歷了30年代的“中國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來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舊不明朗。而近來,住宅樓市強勁的歐陸風更是虎虎吹來,一時間,美式洋房、北歐風情、法式設計紛紛登場,大有席卷整個樓市之勢。這使得復興傳統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長而艱巨。建筑是屬于社會的.屬于人民大眾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師、工程師、業主、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對建筑系畢業生說過:“非得社會對于建筑和建筑師有了認識,建筑不會得到最高的發達。……如社會破除(對建筑的)誤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設,然后才能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3傳統倫理文化在當前住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雖然將傳統建筑文化與當前規模化生產的住宅相結合的理論還不充裕,但通過透析蘊含在傳統民宅中的倫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創作實踐,我們還是可以探索出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可供參考。

3.1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倫理觀

像古村落這種山水田園般的人聚空間和生活場景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大大提升了人居環境的景觀層次和生存品質,在今天,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觀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并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住宅設計中,要體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就必須推行可持續傳承的文化主題,綠色建筑、綠色文化、綠色思想等都是我們應積極思考的新課題。住宅不僅是生活中的購物大件,更是人類文化主題中極其重要的創造地及承載區,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寶的同時,融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思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當前及未來住宅發展的新趨勢。

比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盡量靠近生態公園、山坡,充分利用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景觀資源。為居住者打造一個自然、綠色、環保、生態的居住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將綠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將多層住宅的門廳擴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園,把傳統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內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庭園綠化從室外到室內的延伸,還有利于客廳和餐廳通風換氣、采光和降溫等室內微氣候的調節,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環境;或者將花草叢中帶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廳堂,既方便實用,給居住者帶來了綠色,又經濟實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園綠化而帶來的建筑面積。

3.2以“禮”還“理”的倫理秩序

如果說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秩序是封建禮制的產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設置的宗法體現,那么,在今天,傳統的“禮”應順應時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倫理觀念,取而代之的應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變“禮”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間中,這個“理”字主要體現為——尺度要適當合理,功能分區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線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適當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養生息的安樂窩,其尺度應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親和感,不宜尺度過大,尺度過大形成的大面積、大空間不僅加大各項開支,造成個人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普通標準的家庭住房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設計合理就已很舒適了。住宅的進深與開間應根據住房面積的大小測算出最佳合理值:進深太大,內部空間采光通風條件差,進深太小出房率低,結構浪費,不宜保溫隔熱,室內空間也不好劃分:開間以大為好,可靈活布置各功能空間,大的程度要符合結構上經濟性的要求,開間過小室內空間窄長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間的面積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間除確保最低使用面積之外,還應使房間平面的長寬比例合理、房間形狀方正,以方便使用。層高則應根據戶均住宅面積和套內最大功能空間面積來確定。

3.2.2功能分區清晰合理

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輔助區要分區清楚、位置得當,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擾、視線干擾、噪音干擾、氣味污染。要爭取臥室、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保證住宅的衛生質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功能空間將進一步細化。比如,隨著家庭辦公的出現,要求住宅中增加相應的工作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專用的家務室已成必須;隨著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家庭中設置陽光室供老年人休閑已成時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線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間的位置,可縮短戶內的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所占的套內面積。交通路線的長短還與住宅的進深與開間的尺度比例有直接關系,當比例得當時交通路線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倫理風格

中國傳統民居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我們應從民居建筑中繼承經過長期檢驗后留存下來的寶貴設計遺產,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營造應用現代建筑材料和現代建筑工藝、滿足人民群眾現代生活方式、體現傳統建筑風貌的現代風格建筑。

篇3

關鍵詞: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傳統文化藝術

洪江古商城屬于江南民居,古建筑歷史悠久,堪稱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匯合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古建筑,建筑基本上還延續了明末清初建筑的普遍特點。建筑多為斗拱造型,“井”字形排列,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石雕、牌匾等隨處可見,建筑與自然環境有效融合,堪稱建筑上的天人合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生命力的延伸,風俗習慣則是一個民族長期以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習慣的積累,洪江古商城作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建筑藝術和設計方面注重本民族文化對提高建筑藝術獨特性有著重要意義。

1 傳統文化藝術在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實施中的意義與價值

1.1 提高建筑設計創意,增添民族魅力

風俗習慣則是一個民族長期以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習慣的積累,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建筑藝術將會成為一種獨具的特色,建筑裝飾本土風俗文化的融合更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與弘揚。在全球多元化的體制下,當地傳統文化就成為了一種特色,一種藝術上的創新,洪江古商城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因此,在洪江商城空間再造上,重點審視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將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到洪江古商城建筑中,傳統文化藝術在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中的利用與融合,有效提高了建筑創意,增添了民族魅力,提高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視,對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2 提升精神文化空間

魍車暮榻古商城建筑秉承了因山就勢、順應水脈的建筑理念,充分做到了人與大自然的融合,傳統的洪江古商城文化在禮節與習俗上都具有鮮明的特點。鄰里和睦,人與人交際友善,可以說,傳統文化影響了洪江古商城建筑藝術特點,也可以說洪江古商城傳承和弘揚了民族文化精神,是精神空間的一種塑造。針對洪江古商城內在人員的信息與人際關系,傳統優秀的精神文化品質與文化素養在這里得到了有效傳承,因此,在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上,必須具備鮮明的指導思想與設計理念,在滿足建筑藝術與物質上需求的同時,更要注重其精神空間的構建,傳統文化藝術在洪江古商城中的應用與重視是提升精神文化空間的重要舉措。

2 基于傳統文化藝術在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中的啟示

洪江古商城是我國江南建筑的經典,在全國上下都極為珍貴,洪江古商城具有“活的清明上河圖”之稱,同時,也是世界佛教的文化之窗。傳統藝術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因此,在洪江古商城的空間再造上,重視傳統藝術文化的融合,對提高精神文化空間,保護世界歷史遺產都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

注重古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洪江古商城在國內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有效實現生活、社會文明與古建筑的協調一致。隨著社會的發展,行為方式與價值觀的改變,洪江古商城在空間再造上也面臨著遺產保護問題,傳統文化藝術是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洪江古商城傳承和弘揚了民族文化精神,是精神空間的一種塑造。因此,面對洪江古商城空間再造遺產保護問題上,政府一定要做到保護規劃的完善與有效實施,全面保護其文化、藝術、歷史、文明等,在空間再造上注重洪江古商城整體面貌的保護,絕對不要改變古商城原有的文化藝術特色,將發展新區與保護舊區做到同步并行。

篇4

[關鍵詞]吳中區;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20-0047-02

一、蘇州市吳中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

(一)資源豐富

吳中區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現有歷史文化名鎮5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2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項、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10項,其中蘇州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作為傳統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的組成部分,于2009年被列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擁有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4人,其中國家級4人、省級6人;擁有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基地4個。吳中區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古村落、古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庫藏文物精品五方面的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除此之外,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現象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錘煉、升華和提高,通過口傳身授、典籍記載、制作技藝等形式流傳下來,太湖流域以及水文化為特征的民風民俗,共同造就了吳中精彩紛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支持有力

近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吳中區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整體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吳中區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項目資金、傳承人補助經費落實到位;制作了錄像、錄音資料;搶救性征購了珍貴實物;編輯了普查叢書;對一些沒有進入傳承人名錄,又承載著一定傳承技藝的傳承者,評定為農村中高級實用人才;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傳承、傳習活動。這一系列舉措對促進非遺活態傳承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助推作用,保護成效顯著。

二、相應對策及建議

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區做了大量認真而細致的工作,非遺保護工作也走在江蘇省的前列。但是,眾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其自身的特點與規律,這也就導致出現了這樣的局面:盡管政府主動進行保護方式的優點是見效快,作用顯著,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保留住非物質文化。但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而言是被動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加之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自身原因,保護工作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現在,就以吳中區的非遺保護工作談談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主動保護與自身開發保護相結合,從而激發生存活力

在政府加大保護力度的基礎上,應該建立起一種由政府引導、市場化參與的保護機制,以市場競爭的壓力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活力,從而找回自己的生存價值,使這些項目的傳承能夠進入活態與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如流傳于吳中區越溪一帶的石湖棹歌,本來就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音樂,現在要找尋一冊相關的書籍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如果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下,能夠將石湖棹歌進行搜集整理,甚至彩排展演,這必將是石湖文創旅游項目中的一個亮點。所以說,只要進行認真宣傳、推廣,就能使人們認同棹歌、了解棹歌,再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合理轉化,強化其自身在社交活動中的功能作用,使傳承者和被傳承者雙向互動,營造新的傳承環境,促其活態傳承、延續。

(二)切實做好包括傳承人在內的非遺項目推廣工作

傳承人是非遺項目的“血液”,只有“血液”是新鮮的,不斷更新的、活態的,非遺項目才能長久傳承下去。特別是對許多未列入保護名錄的非遺項目來說,必須培養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得到適應性調適,從而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與此同時,文化管理部門要主動出擊,讓市民了解非遺、走近非遺,這才是更高級別的保護方式。

2015年6月28日,吳中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日為契機,組織部分市民群眾代表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體驗活動,與傳統文化、傳統技藝以及傳承人進行手與手、手與物、心與心的交流。在這種接地氣的活動中,市民參觀并體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劇裝戲劇制作技藝(蘇州劇裝戲具合作工作)、明式家具制作技藝(蘇福紅木工藝廠)、蘇州玉雕(馬洪偉玉雕工作室)、光福核雕(許忠英核雕工作室),近距離觀察、參與、互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流程,與傳承人面對面交流,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知識和技藝,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保護。

越溪船拳是吳中區比較有特色的一個非遺項目,如果僅靠傳承人的發揚光大,顯然,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針對這種情況,吳中區越溪實驗小學將其引入學校的體育課堂,并與蘇州大學體育學院合編相關教材,在全校進行推廣,并多次組織學生參加全市范圍內的展演活動。這種形式,就讓非遺項目的傳承走向縱深,從而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篇5

【關鍵詞】中國傳統 養生文化 傳承 發展 研究

前言

傳統養生文化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經了幾千年的實踐錘煉后,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養生理論和技法體系,并且對當代養生體系的形成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然而,現在外來養生文化大肆入侵,使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正確認識我國傳統養生文化,深入理解其精髓,挖掘其深刻內涵及傳承方式,為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發展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一、起源

我國傳統養生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據文字記載可以上溯到商代。從對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證中發現,當時人們在生病、分娩時都會祈禱祖宗與神靈的庇佑;對日常生活中的吉兇禍福等各種狀況都會不時卜問,并積極舉行各種形式的祭祀活動,以求保平安。可以說養生思想的萌芽由此開始。到了西周,養生思想進一步發展,甚至設有食醫專門掌管周王與貴族的飲食,指導“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等多方面飲食調理工作,提出飲食調理要與四季氣候相適應等理論。戰國時期我國養生文化發展迅速,各種歷史著作都體現出了人們養生的觀點。到先秦時期,出現了儒家、道家等養生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養生思想的范圍逐漸變得廣泛,養生方法也呈現多樣化,我國傳統養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

二、內涵

傳統養生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傳統的養生功法,進行身體的自我保健。中華傳統養生思想是在汲取先秦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和古代醫學思想,特別是先秦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易學思想和古代巫術、神仙方士等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特有的養生方法及其思想體系。其內容涉及非常廣泛,從外在的活動身體、就醫問藥、飲食起居、房中秘術等等,到內在的思想修養、意念品質、蓄精養神都體現著養生的含義。傳統養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傳統養生文化大概可以分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儒家的養生文化是儒家道德哲學的具體反映,其特點是:以人與社會為核心,以禮為先,注重自身內心修養和社會實踐,并且強調修養與修身并重的重要性。孔、孟所提出的“學”“思”就是人主觀努力的具體體現,為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道家注重人的發展規律,其養生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尋找“自我”,并積極通過精神修煉、呼吸修煉、形體修煉和內丹修煉等方式進行養生。老子提倡以靜養生的理念,莊子編制導引、吐納的方法,其思想主要以“自身的修行達到肉體和靈魂的解脫,從而使人脫離苦海”為主,追求一種超越的精神境界,其能讓人們的精神和情感得到安撫與慰藉。

三、發展現狀

我國傳統養生文化不僅是祖國科學養生文化的瑰寶,更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有利于轉變人們的生活態度,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當代人繼承傳統養生的思想,正確運用傳統養生的知識和手法,不但能促進人們健康積極發展,而且還能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然而,目前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發展遇見了很多問題,使其發展較為遲緩。這些問題都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政府部門沒有對我國傳統養生文化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制度、資金和物質方面得不到保障。這是制約我國傳統文化發展的首要因素。其次,社會對外來養生方式的青睞。目前,在我國養生市場,外來養生方式和項目占據重要地位,極大地擠壓了我國傳統養生的發展空間。我們應積極探索瑜伽風靡全球的原因,并力爭找到傳統養生文化與社會的契合點,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最后,自身養生觀念薄弱,跟風現象嚴重,也是制約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發展的因素。我們還應積極轉變觀念,重視自身文化修養,努力傳承傳統養生文化。

四、傳承及發展對策

任何人類文化系統都是在積淀和積累的基礎上不斷突破和創新而建構的。一種文化的積累包括內源性的文化積累和外源性的文化積累。內源性積累指選擇性積累,并積極進行整合創新。外源性積累指對外來文化批判性的借鑒,并有機地與本土文化相融合。這兩種結論方式都能增強本土文化的生命力。所以,要構建完整的傳統養生文化體系,壯大養生文化系統,就必須開展內源性積累和外源性積累,積極沉淀,并不斷突破,開拓創新,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首先,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政府應該以《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為契機,為我國傳統養生文化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大對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的投入。政府還引導人們積極進行以傳統養生方式和手段為主的養生活動,并為其提供優良的場地設施。

其次,社會各界在進行適應時代性變革的同時要積極保證民族性、傳統性的東西。社會的發展將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但是,社會在順應時展的同時,將吸收外來文化,如何協調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關系,保證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將是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必須加大內源性積累,辯證地進行外源性積累,以保證養生文化的傳統性。

最后,轉變人們思想觀念,保證傳統養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個人思想觀念將直接關系到傳統養生文化傳承,每個人都應該樹立傳統養生觀念,并積極地進行實踐,為我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資料】

[1]王玉川. 中醫養生學 [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篇6

崔志鈺: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e項目名師工作室領銜人

王海興:字容川,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中華吟誦學會理事,北京吟誦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會員

陳復興:浙江省磐安縣教育局教科所研究員

記 者: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黨的十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也是我國教育的優秀傳統,要求我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營養。那么,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是怎樣的關系?

崔志鈺: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映襯的。“越是中國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樣“越是傳統的就越是現代的”。一種傳統文化如果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終究會被時代所拋棄;一種傳統文化如果不能融入到教育中,終將被遺忘而難以傳承。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歷經大浪淘沙般沿襲至今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必須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教育的本質就是傳承與創新,傳承人類文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是互為促進的。一方面,傳統文化需要以適應現代教育的方式表達出來,現代教育會促進傳統文化在表現形式、核心內涵等方面“升級”,促使傳統文化充滿現代氣息;另一方面,現代教育需要傳統文化的滋養,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社會實踐活動,如果失去傳統文化的根基,教育的“靈魂”將會游離,只剩下“工具”和“理性”的教育絕不是完整的教育。可以說,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是唇齒相依的。

王海興:從教育內容來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對今天孩子德行才能的發展很有幫助,對發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很有幫助。因此,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比如,儒家文化的“誠信”“仁義”等,都應該是現代教育所應該立足和進一步發揚的。

從教學形式來看,傳統教學中的很多方法與現代教育方式是不矛盾的。不論是古代私塾教學還是書院教學,都有一套非常成形的方法。這套方法經過多少代人的摸索和實踐,不少內容很值得借鑒。今天提到古代私塾,很多人印象中就是戒尺等,這其實是現代人對古代教學方法的誤解。古人學習文化極其重視因材施教,私塾老師教學生都是“一對一”的教學,同一年齡,同一班級的不同學生進度并不完全一致。再有,學生誦讀經典的流程是點書、背誦、復背、開講、復講等等,有一連串的要求。這些方式對今天的教學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

記 者: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您認為傳統文化如何才能更好地與現代教育融合?

崔志鈺: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融合離不開兩者的“相互逼近”。一是傳統文化需要填空現代“元素”,一些中華傳統文化正是由于沒能有效“嫁接”現代元素,最終銷聲匿跡。為了保護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保護“非遺”活動。從根本上說,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迫切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其能“現代”表達,進而能與現代教育融合;二是現代教育需要“關照”傳統文化,當前的教育似乎正在陷入技術與工具的漩渦,教育技術裝備日益電子化、高科技,VR、AR等現代技術蜂擁而至,翻轉課堂、移動式學習等使學習無處不在,現代教育正面臨深刻的、史無前例的變革。但無論教育技術如何發展,傳承傳統文化始終是教育的根基。

王海興:傳統文化進校園可以分成三個大的層次,一是從民族精神“道”的層次來講,中華書局最近在出版一套傳統文化教材,選擇的就是儒家經典中的孝悌、仁義禮智信勇等,這些是培養人的性格、品格的內容。二是傳統文化進校園不能忽視古人認為是“術”的一些內容,比如,詩詞、對聯的教育,通過吟詠、品析乃至創作,可以讓學生感受漢語文化的美。通^審美的提升,培養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個是具有地域特點的傳統文化內容,比如,北京的京劇、安徽一些地方的黃梅戲等,結合地域特點,讓學生感受地域特色,傳承傳統文化。以上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就是一種全面的傳統文化教育。

陳復興:作為一個中國人,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應該客觀、科學、禮敬地對待它。中華民族向來有家國天下的情懷,“立德”“立功”“立言”被看作“三不朽”。如何“立德”?這就是孟子所說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修身)、“父母俱在,兄弟無故”(齊家)。如何“立功”?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王天下”(治國、平天下),這是更高一層的追求了。如何“立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著書立說當然是屬于“立言”的范疇。其實為家人做出榜樣,形成好的家風、家訓,是一種更好的“立言”。

記 者:請您談談對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一些建議?

崔志鈺:當前,很多地區都開展了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涌現出一些好的經驗與做法,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傳統文化進校園不能表面化、形式化,不能憑一時熱情,必須結合校情、因地制宜、久久為功。一是要找準項目,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大海般浩瀚,要結合學校的區位特點、歷史沿革、文化傳統選擇好相應的項目,不可面面俱到;二是要落實載體,即選定的傳統文化項目要以一種事實的依托加以落實,是成立相應的學習社團,還是作為校本選修課程,是經常性的社會實踐活動還是作為學生論壇的一部分,需要系統設計;三是要創設平臺,即這些傳統文化項目必須通過相應的平臺表達出來,如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通過各類戲劇演出、文藝匯演等形式使傳統文化通過現代舞臺的聲光電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如搭建互動研討的平臺,通過舌戰辯論、各類游戲、交流互訪等進一步拓展傳統文化的表達樣式。

篇7

【關鍵詞】戲曲;傳承;創新;兒童戲曲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37-01

一、中國傳統戲曲的傳承

(一)中國戲曲的內涵及特點。戲曲種類繁多、各富特色。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

戲曲的表現形式獨樹一幟,第一,以詩、樂、舞等藝術因素相結合,包括“唱、念、做、打”多種表現方式,綜合性強。第二,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以演故事的形式體現戲曲之美。第三,戲曲的表現形式較為夸張,但戲曲又是以生活為源泉。第四,戲曲借助其虛擬性,在演員、 故事 、舞臺、 觀眾四個元素的配合下,完成觀眾的任何想象與理解。

(二)地方特色戲曲的發展現狀。含山縣位于皖中東部,巢湖之濱,歷史悠久。含弓戲是安徽地方戲之一,以弓弦(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它使用含山話,存在較多說唱藝術,吸收了昆曲、徽調的某些曲牌和版式,曲目上繼承傳統的“忠孝節義”題材,加工演化而成為具有表述功能的成套唱腔。

含弓戲匯集了各方曲目的特點,在相互融合、相互影響下各成一派。它不僅對于研究我國古代傳統文化意義重大,更是吳楚文化的瑰寶。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是含山人民喜聞樂見并且引以自豪的文化品牌,但目前因種種原因瀕臨失傳。

現如今,含弓戲在全國知名度不高,甚至在當地也鮮為人知。而含弓戲的老戲骨們大多年邁,新一代的演員大都戲曲技巧稚嫩,缺乏生機。近年來,含山縣大力開展含弓戲的保護和傳承,實施搶救計劃,成立了“含弓戲研究室”。安徽省電視臺“相約花戲樓”欄目和央視四套“華夏文明”欄目相繼到含山拍攝含弓戲的專題片。努力使這朵藝術奇葩綻放新的生命。

(三)中國戲曲在傳承中困境重重。傳統戲曲一直以豐富的題材、精湛的表演、貼近生活的特點深受大眾青睞。如今,隨著時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當代戲曲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沖擊。特別是“”以后,戲劇團體制發生變化,不同劇種合并,紛紛轉入市場經濟。戲曲人才缺失,戲曲教育難以開展。戲曲本身也暴露出內容陳舊無新意、難度較大入門難的缺點。

二、中國傳統戲曲的創新

(一)中國戲曲陷入低谷的原因。中國戲曲陷入低谷的原因,一是越來越多的戲劇演員投身影視界,戲曲創作水平日益下滑。二是戲劇作為一種以觀眾為主體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變化,以戲劇為主體的娛樂方式已經過去。失去了觀眾,戲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三是沒有走商業化的道路。戲曲文化的藝術性與商業化要結合,才能將商業的元素滲透到藝術里面,使藝術通過商業的手段恢復活力。

(二)對于戲曲未來發展的四點建議。榱巳彌泄戲曲有個更加明朗化的未來,必須轉變現代戲曲發展的困境,故對戲曲的創新發展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借助新媒體和信息網絡的推廣作用。如,增加設立戲曲專題欄目,利用電視臺的影響力推廣宣傳;在各種大型晚會上加入戲曲類表演節目;利用社會團體和戲曲名家創立相關的組織和團隊,提高戲曲的民間影響力。

第二,大力推廣“戲曲進校園”。如,在各個學校設立戲曲專業、戲曲研究社團;增加戲曲名家講座,使得人人知戲,人人懂戲;在政府的支持下針對性地培養戲曲專業人才;在兒童教育上,適當組織戲曲模擬表演。

第三,戲曲要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如,戲曲的舞臺布置和陳列,可以根據現代人的審美進行適當改善;臉譜妝容可以采用現代的化妝技巧,在顏色和圖案上融合更多的民族特征。

第四,實施戲曲文化“走出去”戰略。如,設立專業的戲曲翻譯團隊,培養既精通外語又熟悉戲曲文化的翻譯人才;借助當地華人藝術團體,給予適當的經濟贊助和輔導。

第五,注重培養兒童戲曲,既有利于戲曲文化的傳承,也有利于孩子的情感發展,引導兒童趨善避惡。培養兒童戲曲要從兩方面著手,其一,老師需要深入角色講故事,深入角色問問題,培養兒童的興趣;其二,要充分把握戲劇的語言表現力,轉化成兒童易懂的語言。

三、結語

綜上所述, 中國戲曲不僅僅要傳承發展,更要借鑒歷史和國內外戲曲發展的現狀加以創新。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特別是更容易被忽視的地方戲曲。找到一條更有利于中國戲曲發展的道路,帶領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戲曲走向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

篇8

關鍵詞:文化多元性;現代教育

當今世界在高速的發展中,尤其在21世紀這個互聯網時代中,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不斷地相互沖擊、影響和融合。在文化相互碰撞的時代,很多領域都有了新的發展。現代化的影響正在不斷的擴大。作為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基礎,現代教育更是應該跟緊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區別于傳統的舊式教育,現代教育要求其自身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的社會生活方式、現代生產體系以及現代化的科學文化、經濟體系。在新的文化多遠性視角下,看現代的教育發展,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1文化多元性視角下現代教育存在的問題

1.1以現代文化自居,忽視傳統文化

在現代的教育中,教師作為最為主要的知識文化的傳播者,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文化教育的時候,有些教師僅僅進行現代科學文化的教育,而忽視了傳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沉淀下了令世人矚目的文化。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在工作中,以現代文化自居,而忽視傳統文化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發展。

1.2以自我為中心,缺少民族融合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的文化都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和不可代替性。在進行現代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即僅僅以現在比較普遍的文化為重點,缺少將各個民族的文化進行融合,讓現代教育的花朵無法汲取來自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營養。缺乏民族融合的現代教育,不利于各個民族多樣性的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3以外為尊,盲目崇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全世界的聯系也在不斷的加強。在這樣的發展下,各個國家的文化也在不斷的交流,增強了整個文化的多元性。在我國的現代教育方面,也受到了其他國家文化的影響。吸取外國文化的精華,豐富我國的文化多樣性是比較合適的做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還存在著盲目的崇拜外國的文化,以國外的文化為尊,忽視本國文化的問題。

1.4固步自封,缺乏創新

時代想要進步,文化教育想要發展,離不開創新。在現代的教育中更是如此。創新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其重要性和作用不容忽視。在我國的現代化教育中,嚴重缺乏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不足,不利于我國現代教育的發展,更不利于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2針對現代教育存在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2.1繼承傳統,融會貫通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有很多是現代科學技術都難以媲美的精華。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現代化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起到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取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不斷豐富我國的文化多樣性,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現代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2.2百家匯聚,百花齊放

我國是一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各個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創造了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豐富了我國的文化體系。在現代文化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其他民族的文化,將各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匯聚到現代教育中,形成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現代教育。

2.3中西交流,取長補短

伴隨著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不斷進步,文化產業也該邁開國際化的步伐,現代教育受到世界發展形勢的影響,應該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在對待外國的文化方面,我們應該堅持爭取的態度,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盲目崇外。我們應該學習外國的先進思想和文化,豐富我國的文化多樣性。同時加強我國的現代化教育制度的建設,使我國的現代化教育能夠更好的適應國際的發展形勢。

2.4加強創新,共同繁榮

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現代化教育過程中,也應該不斷的鼓勵創新。在學校內,進行現代化教育的創新包括對教學方式、教學課程等方面的進行更能夠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改變。比如說農業學校,在加強創新方面,可以在學習的過程,鼓勵學生進行試驗,在改進農作物生長環境、新品種的研究等方面進行創新研究。不斷的創新,取得更多的成果,這樣不但可以促進科學文化的發展,也可以豐富我國的文化多樣性。

3小結

本文主要以文化多元性為視角,以農業學校為例,對我國的現代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根據存在的問題,結合現展的趨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相信只要我們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種不同的文化,取其精華,豐富我國的文化多元性,并將其合理的應用到我國的現代教育中,一定會使我國的現代教育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全面發展[J].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小同.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路徑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13).

篇9

關鍵詞: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161-01

一、中原民俗文化傳承亟待創新的形式

民俗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廣大民眾所形成的長期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在不斷的約定俗成中總結、創新、演繹成時代世代相傳的生活文化。民俗集中體現著這一地域的傳統文化,承載著當地居民的文化心理,傳統文化與民眾的文化心理伴隨民俗的傳承不斷地強化。我國地域幅員遼闊,區域地貌及生活習俗差異較大,且歷史久遠,因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中原地區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民俗文化種類繁多,經歷千百年變遷形成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獨特風情。伴隨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發生了極大變革,不少民俗文化缺乏活力,有的甚至瀕臨消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進行發展與創新,是目前中原地區民俗文化亟待解決的課題,需要創新的思路和策略。

二、娛樂化體驗傳承中原民俗文化的可行性

著名的未來學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將出現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人類將走過信息時代的高峰期而進入休閑時代,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休閑消費的角度看,人們正處于從傳統以維持生存為主的用品向追求文化精神產品的轉型期。現代人的消費重點已經由購買有形商品轉移到無形的能夠感覺舒適和快樂的服務,從花錢買東西到花錢買“感覺”。勞動與積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費的手段,享樂才是根本。“人們在休閑、消費和感官滿足中接受了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娛樂休閑經濟是一種體驗型經濟,突出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強調低代價、高效益,以無形資源代替有形資源,是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財富相協調的和諧經濟形態。以娛樂化體驗的構建為核心的營銷模式,是以滿足人性回歸為出發點,不僅能有效地滿足人性的需求,同時也是企業拉近消費者距離的有力手段,為民俗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創新的視角。

就民俗文化而言,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態度和發展趨向:一種是作為文化遺產來對待,注重其原生態、原汁原味,強調文化生態平衡;另一種則是將民俗文化視為一種活的文化形態,強調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強調借助新的文化形態和現代傳媒方式促進民俗文化的發展。后者本身就是將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態的形式構筑的體驗形式。經濟文化技術的變革對人們生活模式產生重大影響,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資源若能在結合自身優勢特點的基礎上,根據人們娛樂休閑需求的變化進行創新營銷,通過開展多層次的體驗模式,通過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娛樂式體驗來塑造、傳播與提升我省民俗文化,會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娛樂化體驗研究內容

本課題試圖以中原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為具體研究對象,從娛樂化體驗的視角下,探索傳承民俗文化的創新型途徑。結合中原地區的民俗文化特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們的娛樂休閑需求,將娛樂化傳播、體驗營銷等理論的作用機制、傳播方法應用其中,針對性的得出科學、可行的建議,以期實現“以娛樂構建體驗,以體驗傳承民俗”的傳承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的基本構想。

(一)研究方法

1.理論研究。本課題研究綜合運用傳播學、市場營銷學、大眾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進行多學科的綜合交叉分析與研究,梳理出娛樂化體驗營銷的相關概念。通過查閱著作、相關研究論文、統計資料以及檔案資料,從各個理論角度挖掘娛樂化體驗營銷的模式。

2.文獻分析。本文通過對國內相關書籍、期刊、文章等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相關著作、相關研究論文、相關的統計資料以及檔案資料的研究,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定義、源流、分類從理論角度系統界定。

3.實地調研。通過實地調查積累第一手資料。對現有的中原民俗文化進行客觀的分析與歸類,根據娛樂化體驗營銷的核心,挖掘適于文化推廣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對大眾的娛樂休閑需求的變化及趨勢、對民俗文化傳播的現狀進行調研,為體驗模式的構建提供建議。

4.案例研究。本文在論述中以案例研究法為輔助,其一,對眾多體驗營銷的成功案例的分析整理;其二,分析優秀的民俗文化傳承的案例。通過對搜集的數據、案例進行分類、歸納和分析研究,得出適于中原民俗文化特點的具有可行性的娛樂化體驗模式,為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科學、可行的參考建議。

(二)研究思路

本課題選取娛樂化體驗營銷的視角,研究主題緊扣中原民俗文化傳承的核心,形成五大板塊:基本概念及關系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和大眾娛樂需求的調研->娛樂化體驗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及作用機制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構建研究->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案例實踐研究。

1.課題基本概念及關系梳理:

梳理娛樂化體驗的相關理論,對娛樂化傳播、體驗營銷等相關概念進行界定,重構并完善“娛樂化體驗”的概念,豐富其內涵,對實際操作更具指導意義;對民俗文化的源流及發展狀況進行文獻調研,形成對民俗文化的整體觀。

2.中原民俗文化的實地調研:

其一,對中原民俗文化進行客觀的考量和分析;其二,針對目前處于活躍狀態的民俗文化調研,分析其優點與特點;其三,針對大眾娛樂體驗需求調研,發掘適于娛樂化體驗發展的民俗文化類型。在實地調研中綜合使用多種手段,如拍攝、問卷、觀察、訪談等方式全面、深入的進行研究。

3.娛樂化體驗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價值與作用機制:

根據調研結果,探討娛樂化體驗如何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產生作用,試圖從理論層面尋找中原民俗文化適于娛樂化體驗發展的深層原因。

4.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構建:

依托體驗營銷的理論、具有影響力的活躍狀態民俗文化案例分析、中原民俗文化的特質及大眾的娛樂體驗需求,構建適合中原民俗文化的體驗模式,提出具體策略。

5.中原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模式的案例實踐:

選取具有普適性的中原民俗文化具體類型,對模式的應用進行驗證。

四、民俗文化傳承的創新

1.視角創新。將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活的文化形態而非傳統的文化遺產為研究視點,發掘它的可變性及傳播形態的可能性。

2.思路創新。提出娛樂體驗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機制。

3.方案創新。從大眾娛樂體驗的視角對中原民俗文化及衍生資源進行歸納和梳理,發掘具有可塑性的視角。

4.理論創新。提出適用于中原民俗的娛樂化體驗模式,探索民俗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機制。

五、研究價值

從娛樂化體驗的視角對中原民俗文化的傳承進行探討,從理論的角度而言較有新意。首先,娛樂化體驗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理論視點,它是基于娛樂化傳播與體驗營銷理論的結合,后者提供可參考的營銷構架,前者提供娛樂基因、娛樂元素、娛樂形式以強化受眾的娛樂心理需求,目前這個領域的研究尚未成體系亟待探索。其次,人們經濟文化生活發生巨變,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順應時代的變化,用現代化的傳播觀念、傳播方式傳承標志著人類發展進程的民俗文化,娛樂化體驗滿足這一需求。第三,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質、文化、歷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娛樂化體驗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應用具備其他行業所不具備的特征。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彌補中原民俗體驗營銷理論與應用上的不足,對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的思路也有一定擴展作用。最后,以滿足大眾娛樂心理及娛樂需求為前提,發掘民俗文化的娛樂功能,是迎合大眾娛樂的天性。用娛樂體驗的方式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夠吸引大眾的關注和主動參與,為塵封在記憶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時展的躍動的活力,具有極強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美]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著,夏業良等譯.體驗式營銷[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5.

[2]埃爾?李伯曼,帕特麗夏?埃斯蓋特.謝新洲譯.娛樂營銷革命[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7.

篇10

關鍵詞:人文素養;傳統文化;高職高專;教學

近年來各高校越來越重視通識教育課程的開展,不僅在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同樣普遍開設。我校同樣緊隨時代步伐開設了《大學生人文素養》這門課程。課程開設以來已有兩個學年。在這兩年的教學實踐中《大學生人文素養》受到廣大學生普遍歡迎。不過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和誤解在教學中出現。特別是學生對于《人文素養》這門課程和傳統文化的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差。本文就《人文素養》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關于傳統文化傳承加以探討并提出對策。希望能夠對今后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傳統文化傳承盡綿薄之力。

一、學生對《人文素養》課程的認同度

在經過了近兩個學年的教學實踐之后,我校學生對人文素養課程都有了自己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經總結大致情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對人文素養課認識不清

人文素養教材內容分為歷史、文化、文學、藝術、哲學和禮儀六個章節。在學生學完一學期的人文素養課程之后,很多學生表示這門課程像歷史課。也有很多學生反映,覺得更像哲學課程,更有少部分學生感覺人文素養課與思想道德修養課有幾分相似。學生的這些感受,是由于教材安排與課程上出現的一些問題。鑒于以上情況的出現,個人建議,關于歷史事件的學習最好在教材中略去。而注重具體文化內涵的傳授。單純歷史事件的傳授比較枯燥,學習過程中主要靠死記硬背。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都沒有益處。人文素養課程應該讓學生感覺是在體驗傳統文化精髓,是讓文化的魅力自然的滲透到學生內心深處,從而來指導行為。說到這里也必須理清思想道德修養與人文素養的區分。思想道德修養課往往是以說教的方式來闡明人生大道理,并且內容主流、宏觀。其中一些觀點甚至與社會現實脫節,教材內容與如今一些社會現象矛盾。所以大學生在學習思修課程時,明白道理,卻無法將之化為內心的一種自覺。最后說一下,關于人文素養課程絕不是簡單的大雜燴。可能在教材的編排上會有一種簡單拼湊的感覺。但實質上在這些章節中都有著同樣的內核———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所謂民族精神是體現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中的;民主精神則由西方傳入,五四時期開始深入到中國社會之中。這才應該是人文素養課程真正要傳授給學生的東西,不僅是知識點,更是一種精神內核。

(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近年來開始在全球升溫,我國自然也是對傳統文化保持一種較高的熱度。這一股熱浪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在校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在校大學生表現出了非常高的學習積極性和認同度。在課堂上講到關于中國古代官制、古代人才選拔制度時,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而在學習先秦哲學思想,當討論到人性本善和本惡的問題時,學生普遍都積極參與討論,各抒己見。而學校自發的社團組織中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就有如漢服社、古琴社、書畫社、古風社還有散打社等。這一些意在發揚傳統文化的社團的存在,也印證了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另外,在教學中我們了解到,學生認可度最高、最受歡迎的課是禮儀課,其中中國傳統禮儀更是特為尤甚。學生認為禮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且與日常生活接近,沒有高深的理論,容易理解。初略統計,我校學生對禮儀課的喜愛達到95%。禮儀課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學生的學習期待。在中學和大學課程設置中,很多課程理論性較強,而且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沒有多少使用機會。而日常禮儀和傳統禮儀恰恰是能夠現學現用的,是個人人文素養的外在體現,且終生受用。禮儀本身并無高深的理論,相比哲學和文化章節的高深更容易為學生接受。

二、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認同度

關于高職高專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傳統文化的繼承,最終要落實到的是對學生思想品質、人格以及日常行為起到良性影響。要做到這一點是有一定難度的,必須由兩個方面來著手落實。一個是課堂教學方式的革新,我個人認為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課堂教學方式的革新,另一個是課后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

(一)情景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在結構主義教育學家認為“新學科概念進入學生頭腦之后,同原有認知結構上有關概念進行同化、順應、轉換,從而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學習者的知識發展,就是認知結構的完善與發展。”①由此可見想讓學生能順利接受一個新知識點,那么這個新知識點必須與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相契合。在與已有知識相結合之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接受并且形成新的知識結構。若新知識完全與學生之前的知識結構沒有契合點,那么無論多么高明的教師也很難讓學生順利接受。所以在此為我們的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們人文素養課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找到與學生中學時代和生活閱歷中相契合的點。這一點是我們在教學導入和講解環節值得注意的。在此要專門提出關于哲學章節學習中遇到的教學難題。文學、藝術、禮儀都具有可感的形象,而哲學沒有,這是哲學教學的難點之一。此外哲學課程在中學時代涉及很少,只有馬列哲學基礎部分有所學習。但是中國傳統哲學多是唯心主義或機械唯物主義,其認知方式與辨證唯物論相去甚遠。這就造成了傳統哲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如傳統中國哲學中的“道”、“氣”、“空”等概念。所以關于哲學章節的教學存在一定難度,特別是佛道等唯心主義哲學觀。在教學過程中同樣存在師生互動難以展開的情況。根據結構主義教育學家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形成平等交流的師生關系。學生和教師同樣都是教學的主體,而不是簡單的以老師教授為主。不過在教授人文素養課程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當我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啟發式教育時,學生往往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積極性參與到教學討論中。比如對文學名著的討論,首先很多學生就沒有閱讀過四大名著,更不要說其他名著。對作品不了解,根本無法談及進一步參與討論。另外即使閱讀過作品的學生,也極少有能夠體會到作品意義的。所以在講解文學和藝術作品時,往往難以形成一種積極的討論,反而容易讓教學冷場難以進行。個人認為在這種通識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往往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教師可以對每個班的學生進行分組,讓每組派人主講,再讓全班同學參加討論,而主講的同學需提前進行詳細的準備。這樣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情景教學和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的有效手段。

(二)課后延伸的重要性及措施

在現代教育中已經被證實,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最主要、最直接的影響來自家庭教育,其次是朋友間相互影響。而學校教育對行為習慣和道德的影響排在兩者之后。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同樣有與之相似的特性。不同的是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思想上比較獨立,而且已經離開家庭。所以課堂之外的大學日常生活對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品質有極大的影響。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思想和信息都能在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傳播到我們學生的頭腦里。而很多信息可能帶有負能量。這種負能量一旦在學生中相互傳播,極可能形成不良影響。所以在大學校園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同時又富含傳統文化的氛圍至關重要。如何才能做到這一步,我認為社團活動、講座和學校文藝活動是課后延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現在大學往往都是各種社團林立,其中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社團也占據了一定規模。這些以傳統文化作為主題的社團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學生社團存在一些問題,社團多數組織松散,多數學生一時興起,時間長了興趣消退。一些社團不能組織有力的活動,讓學生沒有辦法獲得歸屬感,或者沒有辦法取得進步,社團人數逐漸減少甚至解散。為了進一步推進社團活動,建議要把學校文藝活動組織,以及教師指導社團建設兩種方式雙管齊下。學校文藝活動現在已經有很多種比賽,如主持人大賽、演講比賽、歌手大賽、繪畫比賽等等。但是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傳統文化的元素比較缺乏。傳統樂器、書法、成語接龍、猜燈謎等等。讓傳統文化有展示的舞臺,讓熱愛傳統文化的學生也有自我展示的舞臺。這幾年各電視臺打造了一批非常有影響力的傳統文化類節目,比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百家講壇》等,學校可以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前提下模仿此類熱門節目,以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播。另外關于學校老師指導社團建設這條建議。我認為教師以提建議為主,不直接干涉社團建設,不具體參與活動。教師主要從社團的組建形式和文化理論兩個方面進行指導。指導教師需要有與社團主題相關的特長。如書法社的指導教師,需要在書法方面有所長。另外指導教師需要定期為學生進行文化理論方面的指導,開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的專題講座,以提高社團學生的理論水平,隨時傳播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王憲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李森.結構主義教育思想[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

[3]姚中秋,閆恒選.現代中國通識教育經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4]萬資姿.人的全面發展:從理論到指標體系[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5]馬斯諾.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6]鐘仕倫,李天道.中國美育思想簡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