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精神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5 15:25: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承紅色精神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團隊由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士官生組建。為深入學習沂蒙文化,調查其傳承與弘揚情況,本團隊利用六天的時間,深入沂蒙革命老區,采取實地走訪調研、參觀學習的方式,對當地鎮政府工作人員、文化站站長、村民、老黨員、退伍軍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參觀群眾、臨沂大學副教授曲元剛等進行了專項調研。
在活動開展前,團隊成員就任務分工、實踐地點、活動流程安排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由于團隊成員缺少“三下鄉”調研經歷,所以在本次活動的前期準備階段碰了不少“釘子”,但團隊成員秉持“釘釘子”精神,咬住問題不放松,群策群力,克服了許多難題。
在六天的調研學習中,團隊成員分工明確但不呆板,遇到特殊問題,靈活處理、相互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使得本團隊在調研中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比如在費縣馬莊鎮婁子峪村,村子坐落在山腰處,建筑分散,結構復雜,山路崎嶇難走;當地百姓多為留守老人,不會講普通話,按照計劃中的工作安排進行開展顯然行不通。針對這一情況,團隊成員果斷采用分區、分組、分批次的方式開展調研,一些同學臨時擔任攝像、記錄,家在臨沂附近的兩位成員分別擔任翻譯的角色……正是成員間的密切合作,才使得調研得以順利開展。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團隊成員時刻保持良好的作風,展現出了當代準軍人應有的軍政素質。其挺拔的身姿,帥氣的形象和滿腔的愛國熱情感染了所有走訪的群眾。在開展問卷調查的同時,團隊成員不忘進行愛國主義宣傳,實時傳播沂蒙紅色故事,宣傳黨的群眾路線、新農村文化建設思路,針對當地開展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實時提出意見和建議,以自身的感悟和思想變化來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受訪者。
篇2
在這樣一座有著深刻歷史記憶的現代化之城中,教育會孕育出怎樣的春華秋實?在新時期里,繼往開來的徐州人找到了自己的教育定位:責任教育。談起責任教育,徐州市教育局張德超局長說這還得從一次調查問卷說起。2012年―2013年,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陸續開展關于學生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暴露出諸多問題:大多數學生以學習為主,很少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很多學生不會幫助家人做家務,社會責任感比較淺薄等。同時,由于教育的不完善,很多學校過分重視分數的高低,忽視學生自信、刻苦、勤奮、忍耐等意志品質的培養,使很多學生缺乏責任感和責任意識。面對這次的調查結果,張德超局長感覺到,對中小學生加強責任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通過調研論證,2013年春,徐州市教育局召開了全市中小學“責任教育”推進會,提出了“從責任的角度出發,解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理念,將“責任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的切入點,作為貫徹落實“十”精神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開。并提出了“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祖國負責”的六大主題教育模式。
在走訪了徐州市十多所中小學校后,筆者看到,在“責任教育”的主旋律下,各校結合本校實際,將“責任教育”理念創造性地貫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摸索出多種可行模式,結出累累碩果。
從心靈入手 打造德育“健康世界”
責任教育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健康的心靈,責任無從保障。徐州市教育局分管德育的徐保衛主席說:“現在的學生就是未來徐州的建設者,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學生的文明素質,我們才能有美好的未來。”當代教育家林格也曾說:“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的精神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后果、應對變故、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
徐州市高度重視全市中小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市局統籌,校長直接領導,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老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在具體的工作中,倡導每個老師都是心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注重學科滲透,搭建以課堂為主陣地的心育工作平臺;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心理輔導課、心理活動課等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設活動載體,開展個體心理輔導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的放矢的導師渠道,讓導師與同學結對子等。現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徐州市德育工作的一道風景線。
陽光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銅山區實驗小學的杜校長說,陽光是世界上最樸實、自然、溫暖、公正的事物。感悟陽光的這些美好品質,學校從2010年開始實施“陽光教育”,旨在讓師生身心和諧發展,對生活充滿熱愛,對生命充滿敬畏。學校既有整體的陽光教育思路,又從細節入手,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機,引導學生德育的創新。現在,“陽光教育”系列文化初具模型,相信通過后續的努力,師之道、生之志、校之風皆能如陽光一樣明亮、篤定。
走訪大馬路小學時,學校正在舉行“首屆健康節”開幕式,操場齊刷刷地排列著上千名學生,場面壯觀。張校長介紹,針對春季孩子精力旺盛的特點,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學校將舉行各種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關愛生命、健康成長。這所學校倡導“生命化教育”,追求“讓生命在教育中詩意地棲居”。學校注重學生文明禮儀養成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擁有3名有著豐富心理咨詢經驗的心理咨詢師。“每個學生都是一棵花的種子,花期不一,作為教師,要耐心等待綻放的那一天,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專業、愛心、細心關照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讓他們如期綻放。”
學生責任意識、心理健康的培育培養,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與校園氛圍互成一體,徐州市科技中學用另一種方式詮釋這個主題的真諦。走進科技中學的大門,正好學生剛結束午休,筆者看見校園里緩緩駛來一輛紅色老年代步車,停靠在校園的一角,車上下來一位60來歲的老人,扶著一個學生下了車。原來,這是外公在陪患有腦癱的外孫上學,這已經成了學校的一道風景。而這樣的風景,不止這一道。吳校長介紹,科技中學生源廣,每年新生均來自70多所小學,一些腦癱、孤兒、留守兒童都是他們的生源;差距大,一部分學生在小學中高年級已經開始長期在教室外游蕩,責任意識嚴重缺失,部分學生也亟需心理輔導。面對特殊的生源構成,學校本著不抱怨、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以成才先成人為原則,以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發展,將來能立足社會為目標,將心理健康教育、責任教育與學校課堂管理相融合,開展一系列活動。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孤兒院探望來自孤兒院的同學;積極家訪,及時掌握學生動態,發掘問題學生背后的原因;也會組織學生輪流照看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等等。在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學校讓學生認識到,“我們雖然成績不一樣,我們的家庭背景不一定相同,但我們可以共同成為一類人―一個積極向上、能擔負責任的人”。
文化潤德 引導學生知書明理
20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關于教育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文化為人”,即把自然世界、理性世界中的人引領到文化世界中來。不僅如此,教育也具有選擇文化、保存文化、傳播文化的作用,促進人類文化的更新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必須用文化浸潤德育,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心靈的滋養,進而讓學生具有發展的能動性,獲得永恒的發展動力。
張德超局長介紹,徐州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境內人文遺存眾多,傳承歷史、讓學生在文化潤德中培育責任意識。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徐州各中小學校將兩漢、戰爭、山水、養生等文化元素納入德育范疇,讓德育在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徐州市解放路小學,顧名思義,這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小學。走入校園,一些與革命相關的特色建筑映入眼簾,該校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搭建紅色教育平臺。在日常的教學中,開展紅色教育、唱紅色歌曲,學校自編《紅星閃閃》體操,學生穿上他們的小八路服,自信滿滿地展示當代小學生的風采。學校自編的校本課程《紅歌照童心》,也充分體現出學校的革命歷史傳統。在實踐活動中,學校模仿路,設計出“強我身體,美我少年”的遠足活動,得到社會、家長的熱烈支持。在每年清明節的“淮塔祭掃”活動中,學校想方設法在固定的模式中,創造新意。在今年的清明祭掃中,學校亮出“春游、節約、護綠”的口號,請來80多歲的老八路給學生講解當年的故事。
徐州是一個與戰爭密切相關的城市,緬懷先烈、紀念英雄是這個城市對歷史的尊重。王杰中學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上世紀五十年代在一次訓練中掩護戰士而光榮犧牲的英雄王杰。王杰中學前身為徐州市第十四中學,坐落在徐州市老城區東部,與革命烈士王杰生前所在部隊毗鄰。五十余載薪水相傳,學校充分利用王杰精神,打造學校德育氛圍。學校不僅以王杰命名,校園里還建有王杰同志的雕像,將紀念王杰的歌曲選為校歌,提煉王杰精神為校訓。
文化潤德,離不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徐州市第三中學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體系,開展系列“中國韻”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德育課程。以書法、茶藝、詩詞等中國傳統經典元素為載體,展現民族傳統文化美感韻味為核心。學校以“共享?成長”為方向,將德育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主張“成長比成績重要、師德比師能重要、幸福比優秀重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及身心的和諧發展。“學在三中,心系天下”,他們希望每個走出三中的學生都有這樣的責任情懷。
葉瀾在《新基礎教育理念》中提出,“學生學校生活的質量主要是班級生活的質量,而班級生活質量的高低主要看班級文化為每個學生提供的發展條件如何。”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將學生基礎文明養成教育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中,用文化的力量塑造學生、感染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2008年,學校提出“知書明理 健體修心”的育人目標,確定了“班級文化建設”的推進渠道。通過建設個性化班級文化、擬定班級個性化管理制度,以及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形成了生機勃勃、靈活且富有創造精神的班級風格和良好的班風。
創新活動 用品牌彰顯個性
傳統的中小學德育實踐活動,很容易給人枯燥低效之感。徐州積極創新德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和選擇的空間,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德育的魅力。徐州教育局每年推出一個德育主題,將責任教育融入到這些主題活動中,先后開展了“家風助我成長”、“德育精品課程”評比、心理健康節等主題活動,效果顯著。
在走訪的過程中,筆者也欣喜地發現,幾乎每所學校都在積極推進德育活動,打造本校的德育品牌。徐州市光榮巷小學是江蘇省實驗小學,該校在創新德育形式、打造德育品牌的工作中成效顯著:學校創新每周一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以班級為單位,全校輪轉,讓所有的孩子走上主席臺,這種每期倡導一個鮮明教育主題的方式,調動了班級、學生的積極性,在全校形成互動;由48位班主任組成的輔導員中隊,以班主任工作沙龍的形式,進行德育課題研討,定期開展活動,給少先隊工作以示范、指導;該校的快板說唱藝術團,把學校的辦學理念、科研成果、團隊精神、辦學特色以及光榮的傳統,都融入到說唱藝術作品中,成立雖然才兩年時間,卻已經成為學校藝術教育的一朵奇葩;學校還創辦《家校月報》,及時向家長傳達理念,匯報一個月以來學校的大事、少先隊活動、教科研以及師生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并以教師導讀、親子共攻讀的形式,家長人手一份,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結合更加緊密。
徐州市云興小學,其輪滑運動聞名遐邇,該校不僅擁有江蘇省非常強的速滑團隊,每個班級都擁有自己的輪滑球隊,每周都有輪滑球的交流賽。云興小學的選手多次在全國、全省的輪滑比賽中斬金奪銀,學校倡導所有學生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體會這項運動獨有的樂趣,該校成為徐州市唯一一所獲得“中國輪滑運動示范校”的稱號的學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徐州中小學校的德育品牌比比皆是,以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為主體的徐州環境小記者團成立于1985年,它通過策劃組織一系列環保公益活動,引導青少年群體從投身環保行動到參與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曾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佳”榮譽稱號。徐州一中開辦的百家講壇,不僅邀請國內專家、名人開講,也邀請學生、家長同臺,內容涉及廣泛,聽講者也面對社會大眾,成為學校、家庭、社會互動的一個平臺,在徐州市產生廣泛的社會效應……
強化德育科研 發揮課題引領作用
“我們要從政治的高度,從國家發展、民族興衰的高度,認識責任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張德超局長在一次會議中指出。基于這樣的高度認識,徐州教育局強化德育科研,確立省、市、校級德育研究課題,建立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充分發揮教科研對學校德育所具有的指導作用,用科研引領學校各項德育工作。
培養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徐州市第一中學一貫重視學生的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該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并自覺轉化成踐行責任的行動,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自2006年至2009年,徐州一中開展了省級德育課題“小事塑造人生―當代高中生責任教育的實踐研究”。該課題2010年結題,形成了可操作的徐州一中責任教育的實踐模式。為了深化責任教育,推動學校各項德育工作,2010年,學校又新立省級德育課題“徐州一中責任教育校本課程”,該課程結構以年級為區分,層層推進、體系清晰。在科研成果的引領下,學校的責任教育活動也按照年級分層推進:高一年級責任教育以“從小事做起,塑造人生―對自己負責”為教育主題;高二年級責任教育的主題為“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對他人、集體負責”;高三年級的責任教育主題則上升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超越自我,實現自我―對社會負責、對自我學業前途負責”。
德育處潘處長介紹,他們力圖培養的是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未來“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能考高分的優等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他們讓學生走進社會、關注民生。學校帶領學生進行的以徐州市環衛工人為調查對象的調研成果上報市領導,引起政府對環衛工人這個群體的關注。筆者注意到,該調研報告以“中國的崛起,不只靠大人物,更多的是千千萬萬小人物的脊梁”這樣一段文字為結束語,徐州一中師生的責任擔當與普世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傳承非遺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