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專業未來職業規劃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烹飪專業未來職業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于畢業生的擇業乃至一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由于原有教育體制等方面的原因,職業生涯教育的發展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對職業規劃教育的關注也逐漸提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尚有許多問題存在。很多學生沒有想過做一份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少數意識到職業規劃重要作用的同學,又苦于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適當的方法指導而無從下手。導致許多高職生在面試中錯誤百出,找到工作后又無法安心工作,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崗位,無所適從。為何此類問題層出不窮,有什么改進的辦法?
一、高職院校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的職業規劃已經是各院校不容忽視的問題,針對高職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各個學校也在積極尋找原因。其中,設立獨立的就業指導部門,在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學生就業、做好畢業生派遣工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作為就業指導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卻還顯幼稚。以下就是一份針對1000名高職在校學生關于職業規劃內容的調查。
(一)調查方法
今年9月,針對我市現有的幾所高職院校1000名大二學生展開職業規劃的問卷調查與訪談,涉及市場營銷、會計、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商務英語、應用電子、護理、中醫藥、幼教、烹飪等10個專業。共發放問卷1000張,收回有效問卷945張,有效率為94.5%。
(二)調查結果
從以上調查中,可以明顯看出,只有不到60%的同學表示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只有17.30%的同學的專業是自己選定的,其余相當部分同學的專業都不是自主選擇的,有些同學因此根本不喜歡所學的專業,這就難怪他們不能認真學習,取得優異成績了。進入高職學校以來(到了二年級)還有許多同學(超過50%)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都缺乏了解,導致他們在學習中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而缺乏動力,再由于對本專業缺乏了解,急于實踐上崗學習的迫切,以及他們對未來所表現出來的渺茫和無奈,折射出目前我們高職院校職業規劃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迫切解決。1、專業選擇上缺乏主動性;2、學生沒有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觀念;3、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或由于知識儲備、社會閱歷以及對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導致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往往實踐能力缺乏、職業目標模糊、職業準備不夠;4、自我評價和職業發展期望值過高,大多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估。
在面對高職在校學生的訪談中,未上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很多同學都表示聽說過職業生涯規劃,是“畢業班就業前要開的一門不用考試的課”。上過相關課程的同學則大多反映:沒意思、不重要。上課的老師就是德育課教研室的老師,大多數學校沒有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因此,也難以實現正規的職業規劃教育。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在設計問卷時,特意把“其他”選項換成了“無所謂”,有多份的無效問卷上都全選擇了“無所謂”的選項,個別同學的這種對自身發展、對未來職業的漠視表現,正是目前高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缺失,未能對高職在校學生進行正確職業規劃引導的一個小小縮影。
二、目前高職生職業規劃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主觀上看,一些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不夠重視,工作力度不夠;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缺乏了解,不知從何做起。從客觀上看,畢竟高職院校在我國還處于發展初期,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情理之中的事。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社會、職業院校、家庭重視不足
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單一的培養和封閉的辦學模式加劇了學生擇業的困難與競爭。學生如何規劃未來,選擇職業,畢業后如何發展,從家庭、學校,到社會都重視不夠,導致高職生畢業后面對職業選擇手足無措。職業院校對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輔導不夠,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育偏重于教學和科研,并未意識或者是剛剛意識到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的重要作用。而很多家長則認為,推薦就業是學校的事,也是自己孩子受教育的一個終點。對孩子們未來的職業他們雖然寄予很大期望,但實際行動上除了在報考時“幫”孩子選擇一個他們自己認為好(熱門)的專業,其余則按兵不動,把對孩子的所有期望寄托給了學校。
(二)職業規劃課程各方面存在問題
1、高職院校職業規劃的課程設置,一般只有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而職業規劃是一門系統科學,實踐性很強。缺乏持續的跟進和調整,職業規劃只是空中樓閣。另外,職業規劃的內容涉及興趣愛好、課程選擇、生活安排、技能培訓等許多方面,簡單的課堂學習顯然難以從現實的角度進行指導。
2、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課堂教學最多只能告訴一個概念,教會一個方法,分析一個案例,再讓學生自己去規劃。事實上,學生們的自我意識比較弱,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讓他們自己做職業規劃,不僅針對性不強,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
3、職業規劃課師資隊伍有待加強。在國外,有資格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師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和嚴格考核,并要求有多年實際從事職業咨詢和規劃的操作經驗。教師缺乏經驗,給學生指導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就只能是紙上談兵。目前,國內的高職院校甚至其他高等院校還尚未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職業咨詢和規劃隊伍。
三、改進高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對策探討
(一)高職院校自身的一些改進
1、調整職業規劃課程設置。將職業規劃教育的時間盡可能地提早,最好早到同學們選擇自己所學專業之前,達到自主選擇專業的目的。因此,筆者甚至大膽設想,能否進校后第一學年,先不分專業,在學習基礎科目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職業規劃的教育。再讓同學們在已有職業規劃知識的基礎上,去決定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
2、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的內容要擴展。不能局限于幫助學生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更要指導學生規劃好自己在學習生涯中的學習和活動。通過豐富職業規劃課程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職業意向,對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培訓。學校要主動與企業聯姻,牽線搭橋,讓學生更早地接觸專業實踐,了解專業的行業背景和發展前景。學校還要主動面向社會,積極為畢業生尋找合適的實習場所,通過實踐環節更好地完善職業規劃,使他們能夠在較高的起點進入職場。
3、通過多種方式在校園內營造職業規劃的氛圍。比如,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經常開展技能競賽、作品展示(設計類專業適用)、精英論壇等,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競賽的主題和方式,讓學生在其中體會不同的職業角色,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未來職業的認真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人生規劃。如今,有許多本科院校開展的企業家論壇、精英講壇的形式,邀請社會名流,特別是業內成功人士(校友更佳),回校與在校學生交流,使學生們獲得職業知識和職場經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形式,可以作為校內職業規劃教育的有益補充。
(二)教師指導高職生進行個人職業規劃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將經歷不同的過程,因此職業規劃的方向和重點也不同,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因素是必須考慮的。我國人事科學研究者羅雙平用一個精辟的公式總結出了職業規劃的三大要素,即職業生涯規劃=知己+知彼+抉擇。這也應該的職業規劃教育者指導高職生進行個人職業規劃的主要內容。
1、對自己進行自我剖析與正確定位。對自己做出準確評價:我的優點、缺點,性格特點,適合職業,目前能力水平……對自己做出全面分析,形成一個比較客觀、全面的認識和基本定位。有了準確的自我定位,才能有效地開發自身潛能,不斷提升。這是一個知己的過程。
2、對環境進行針對性的調查與分析。選擇職業是一種社會活動,必須受到一定社會因素的制約。所以要以自我分析為基礎,定位一個職業的方向,然后在這個方面去分析自己在目前環境中的地位、環境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環境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與不利的條件等。這是一個知彼的過程。
(三)高職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職學生的思想活躍、可塑性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在這一時期,著力于良好行為習慣和品德修養方面的學習,將會為將來的事業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1、充分利用空閑時間,練好行業基本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書法、速記、文書寫作(國際信函書寫)、計算機錄入等技能的學習,這些技能或者說是特長,無論是在激烈的面試競爭還是今后的工作較量中,都將成為有力的武器。根據將來所從事職業的不同,選擇外語的聽說讀寫、粉筆板書、珠算、CAD設計、機動車駕駛、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等內容精益求精,提高職業素質。
2、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校期間的社會兼職,帶給學生絕不僅僅是一點外快收入,更多的是實際崗位的鍛煉和工作經驗的積累,試想哪個公司不愿意在同等條件下,招個“熟練工”呢?
3、注意良好習慣、性格的養成。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良好的興趣愛好,是形成良好性格和習慣的前提。工作中,我們都喜歡無不良嗜好、遇事冷靜、不易沖動,與人相處融洽、團結協作能力強的同事。
篇2
不斷的學習是職業成長的必備要素。自2009年來到中國,幾年間,這種求知欲已經使柏思遠變成一個“中國通”。他會在酒店宣傳頁上談論風水。為了契合中國市場的需求,洲際酒店集團著力打造了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華邑酒店及度假村品牌,為顧客營造一個親切、熟悉、舒適的住宿環境,同時獨創性地給愛美食的中國顧客配上一位“餐飲關系經理”。這些商業動作固然得益于柏思遠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同時,也與大中華區的地位在集團內部不斷上升有關。
“在過去幾年間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受影響最小。酒店是城市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目前,中國正處在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中,到處都在興建道路、鐵路、機場、辦公室等基礎設施,而要發展必須有人來,有地方住,因此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柏思遠說。
良好的外部市場經常使企業忽略內部管理的問題。柏思遠并未忽視這一點,他坦承,跨國企業融入中國的本土文化需要一定的時間。“文化和工作方式的相互融入是雙方努力的結果。相對來說,外國人的表達會更為直接,中國人就要繞幾個圈,但結果都是一樣。我需要把全球總部的信息和工作方式帶到這里,中國的團隊也需要了解全球的工作方式,雙方要共同努力。”
在公司里,柏思遠的辦公室大門永遠敞開,任何人可以走進來聊天,他覺得每個層面的管理團隊都應該做到這一點,讓員工獲得溝通自由和展現自我的機會。在他看來,管理酒店和烹飪美食一樣,都需要理性的計劃和感性的創造,領導員工在程式化的服務中充滿熱情,而對待員工,需要像服務生對待客人一樣,學會傾聽和尊重。顯然,在大中華區,柏思遠仍然試圖建立一種非東方式的扁平化的溝通氛圍。
在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的辦公室里,很多員工將展現個性的照片貼在墻上,柏思遠貼的那張,是他一只手拿著魚,一只手拿著平底鍋的廚師模樣。在成為酒店高層管理者之前,他曾有一段廚師的經歷。13歲開始在餐廳里洗碗,然后學廚、幫廚,16歲就成為助理廚師,這段經歷為他在大學選擇酒店管理專業奠定了基礎。大學畢業之后,他很自然地進入酒店行業,從廚務做起,在客房、銷售、餐飲等部門都有工作經驗。雖然,在被稱贊對公司非常忠誠時,他很高興,但是他也坦言:“忠誠度只是表象,背后是好的職業規劃在支撐。”
篇3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餐飲市場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978年中國餐飲市場零售額總量54億元,2007年達到了1.2萬億元,2008年1.5萬億元,2009年達到1.8萬億元,2010年突破了2萬億元,以此速度推斷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將達到7萬億元。保定處于京津冀一體化的特殊位置,特別是雄安新區的設立為保定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雄安新區遠期規劃200-250萬人口,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餐飲企業勢必會得到空前的發展,餐飲服務與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空間巨大。本文以河北科技學院為例調查研究了餐飲服務與管理類專業(分為兩個方向:烹飪工藝與營養、餐飲管理與服務)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并從畢業生、學校、企業三個維度有針對性提出了一些建議。
調查結果
能力配備。調查顯示,工作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非常滿意”、“滿意”占到80%,但是對于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和職業素養“非常滿意”、“滿意”僅有35%。對工作任務完成度滿意程度相對較低,僅達到71%。對于學生課程及技能訓練能否滿足崗位需要調查顯示“非常滿意”、“滿意”占到50%。
工作滿意度。根據調查結果,有40%的調查者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不對口,有60%的畢業生認為基本對口。學生對工作任務及工作崗位的滿意程度較低,“非常滿意”“滿意”僅占到15%。對企業的認可程度81%的被調查畢業生表示“比較滿意”,14%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只有5%的畢業生表示“非常滿意”。對于薪資75%畢業生認為“不滿意”,20%的畢業生表示“比較滿意”,只有5%的畢業生表示“非常滿意”。關于跳槽,沒有跳過槽的僅有10%,跳過一次占40%,跳過兩次以及上的高達50%。
可持續發展能力。對于是否有清晰的職業規劃,13%的畢業生表示有清晰的職業規劃,有67%的畢業生表示有些想法和打算,20%的畢業生沒有職業規劃。對于升職空間60%的畢業生表示有升職空間但是空間有限,35%的畢業生認為沒有升職空間,僅有5%的畢業生認為升職空間巨大。問到你還會繼續深造學習嗎?有40%的畢業生愿意繼續學習,30%畢業生表示力不從心不會繼續學習,30%畢業生表示無所謂。關于就業渠道有80%是通過老師同學聯系的,17%通過網絡應聘,其他途徑3%。
餐飲服務與管理類專業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畢業生普遍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人對未來工作、生活、家庭的總體安排和計劃,其目的在于追求理想的人生。通過調查發現很多畢業生對職業生涯規劃參與度不夠,很多畢業生思想沒有落實到行動上,他們的想法往往僅存在思想層面,很少落實到行動當中,即便有人行動了也很容易放棄。
缺乏專業認同感、行業認同感。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對目前所學的專業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知,有70%的學生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選擇的專業或者是隨便選擇,他們對所學專業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認識,或者有簡單的認識但是仍然不喜歡這個專業,缺乏專業認同感,這也是造成餐飲企業留人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行業歧視仍然存在。行業歧視的現象短期內還很難消除,缺乏人才培養的主、客觀推動力。從孔子的“學而優則仕”到孟子的“君子遠庖廚”讓人們對從事餐飲行業的人有一定偏見。雖然孟子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但是人們似乎更愿意按照字面的意思解讀,主觀上缺乏職業認同客觀上缺乏社會認同,造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從事餐飲相關工作即便是畢業入行了也會不斷跳槽。
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較低。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迅猛,但規模分散,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結構層次低,以傳統商業、服務業為主,與發達國家相差很大。因此加快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著力發展成長性強和就業容量大的現代服務業,拓寬服務領域,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水平已經勢在必行。
社會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好。隨著社會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餐飲業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也正因此而更加嚴峻。特別是雄安新區的設立,保定第三產業必將迎來空前的發展,餐飲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代表一定會率先發展起來,大量的人才缺口急需高素質畢業生大展身手。
就業建議
畢業生方面
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能力是大學生的就業法寶,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重要考量因素,更是畢業生今后進入單位大展身手的保障。除此之外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大學生在學校人際關系比較簡單,工作后往往不能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處碰壁,因此人際關系同樣重要。
轉變就業觀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要想適應市場化的需要,就必須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和就業期望值,培養創業意識。既鼓勵個人奮斗和個人價值的滿足,同時還要強調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同時就業期望值不能一成不變,應不同時期、不同就業環境而自行調整,使自己的就業期望值更加實際,更加符合社會市場。
積極搜集就業信息,主動出擊。現在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誰最掌握了更多信息誰就有更多的選擇權,充分利用各途徑收集就業信息,包括媒體與中介、求職網絡、人才招聘會等獲取一手招聘信息出動出擊。
用人單位方面
幫助畢業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為畢業生提供相應的升職空間
由于餐飲行業的特殊性,近年來,人才流動性越來越大,給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以及企業的穩步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大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疲于應付密集的招聘和面試工作,怎么留住人才成了企業的必修課,對于畢業生來說,幫助他們設計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讓畢業生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中,讓他看到企業發展的前景和自己的前途,對企業穩定員工隊伍和培養人才意義重大。
廣泛與高校合作,為高校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學校要與企業深度合作,接納學生實習,一是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二是有利于企業更新知識,吸納人才;三是企業還可以優先接納滿意實習生到企業工作,減少了工作磨合期,降低成本。
提升企業形象,提升員工的自豪感。餐飲企業難留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社會上的歧視,因此企業要提升自己的品牌號召力提升企業形象,讓員工感覺到自豪感。如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連鎖企業相比本土同等水平餐飲企業更容易留人。因此企業自身的發展建設也很重要,這樣才能真正讓畢業生“樂業”。
學校方面
高校積極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傳統學歷教育體制下的餐飲人才培養很難滿足餐飲業的實際需求,導致了餐飲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的現狀。現在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都設定好了什么課程上多少課時,如果要達到行業需要的技術標屎褪熗煩潭韌往需要比設定課時高幾倍,因此必須大膽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打破傳統學歷教育的條條框框,制定符合餐飲企業用人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篇4
一、實踐教學在酒店管理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酒店管理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要求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實踐教學:(1)可以把酒店管理理論運用到酒店實踐,用酒店實踐來檢驗課堂學習成果,讓學生學到課堂上無法學到的酒店知識,看到在校學習中的不足。(2)可以使學生的工作技能、職業素養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7](3)有利于教學單位(學校)檢驗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甚至是學校的知名度,為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打好基礎。(4)從旅游企業來看,通過接納酒店管理的實習生,不僅可以克服招聘中的不利因素,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同時還可以儲備優秀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教學單位及旅游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橫縱結合實踐教學模式
(一)吉林工商學院旅游管理分院概況
吉林工商學院是2007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原三所高等專科學校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打造了財會、餐旅、糧食、食品等一批名牌專業。目前,旅游管理分院擁有旅游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教育兩個本科專業,以及酒店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等兩個專科專業。2002年酒店管理專業被國家教育部高教司批準為國家級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多年來,酒店管理專業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能力結構教育方面,針對專業特點、職業特點、技術特點、崗位特點開展實踐活動,分為課程中實習和畢業實習,讓學生用基礎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從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合。
(二)橫向實習制度,為學生搭建三大技能成長平臺
從橫向來看,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可以分為認知實習、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由不同的教學環節組成,同時這三大部分相輔相成,有機組合,為學生搭建出層層遞進的成長平臺。
1.以認知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認知平臺
學生在入學初期,由于他們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認識極為有限,所以教研室于大一第二學期安排學生對長春市各大五星級酒店進行認知實習。首先,教研室設計出各大酒店的常規情況調查表,指導學生自主分組,要求學生對這些酒店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以此為契機,督促學生主動走進酒店,與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認真聆聽酒店領導、業務主管及一線員工對于所在酒店文化及工作部門的介紹;同時仔細觀察酒店的管理和運營方式,初步了解酒店運營機制和流程。其次,精心設計多項職業拓展訓練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管理溝通能力以及集體觀念。通過一周的認知實習,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豐富了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初步明晰了酒店各崗位的工作流程,樹立了良好的職業情感與職業態度。認知實習是分院認真貫徹執行“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以及落實“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的具體舉措。
2.以教學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鍛煉實踐平臺
教學實習是在學生完成基本理論教學計劃后,于第四學期末和第五學期初進行的一次跨暑假的實習活動。教研室會安排學生到長春、吉林、北京等實習基地(酒店)進行前廳、客房、餐飲、會展等部門頂崗實習,使學生鍛煉酒店服務與管理的技能,深入了解酒店運營機制及服務流程,增加對酒店實務的了解,加強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教學實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全局觀念、協作觀念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自我調節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以頂崗實習為契機,為學生搭建就業平臺
在前兩個實習活動打下的良好基礎上,于第五學期末安排學生進行與就業直接掛鉤的頂崗實習。頂崗實習為期近六個月,是在學生完成全部理論學習并作好職業生涯規劃后,邀請國內外著名酒店來校進行面試招聘,實習結束后,學生及酒店根據雙方的表現進行雙向選擇,最終達成就業。頂崗實習的有效開展形成了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的共贏局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頂崗實習迫使學生接受酒店的考驗和挑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頂崗實習有助于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及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從酒店的角度看,頂崗實習使酒店獲得了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酒店行業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一線從業者素質不高等問題。
(三)縱向實習制度,全方位關注學生成長
從縱向來看,實踐教學包括實習前的準備、實習中的跟進和實習后的評價工作等三方面內容。
1.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實習前,由分院領導及教師實地考察企業環境和教學實習條件,在確認企業的硬件設施與管理水平都符合規定標準之后,與企業進行磋商談判,最終達成校企合作意向。簽署協議后,分院要對即將到企業開展教學實習的學生召開實習動員大會。大會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實習企業的企業文化、崗位設置以及規章制度等方面內容;組織學生學習《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旅游管理分院實習生守則》;深入宣傳“校興我興、我恥校恥”、“我與學院共榮辱、共進步、共命運”的理念,增強學生對學院的歸屬感和認同度,自覺維護學院形象,真正做到有損學院形象的話不說、有損學院形象的事不做。同時,深入了解學生對于實習的態度、欲達到的目標以及擬采取的措施。
2.實習中的跟進工作
在實習期間,分院領導要到實習企業對教學實習活動進行檢查指導;同時安排指導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在企業的工作狀態及心理狀態,鼓勵學生撰寫實習心得感受。通過實習,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自我,增強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和文化業務素質,促進大學生社會角色的轉變。3.實習后的評價工作實習結束后,要及時召開實結大會,讓學生及時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收獲與進步,過失與不足;并通過典型事例來激勵學生,探索具有酒店管理職業特色的創先爭優活動,推動酒店管理的實習工作再上新臺階。此外,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認真聽取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
篇5
關鍵詞: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004-03
隨著我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高校連年擴招導致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其中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主要任務的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增長尤為明顯。地方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形勢已經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論文試圖通過對廣東省某地方師范學院2009年和2010年就業情況的統計分析,探討具有相似特征因素如高校類型、地域以及專業設置的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的形勢、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一、研究概況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了解我國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解決策略與方法。
(二)研究過程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對2009年和2010年廣東省某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數據進行歸納與分析,從中得到研究結論。本研究的過程主要包括確定分析樣本、確定內容分析的類目、樣本的評定以及原始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的解釋與形成結論等幾個步驟。研究采用的統計方法是一般描述統計,并采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二、研究過程與結果
(一)樣本的選取
由于廣東省某地方師范學院辦學歷史與特色在我國地方師范教育中頗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選取該校2009和2010年大學生就業數據為樣本進行梳理與分析。
(二)分析類目
由于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旨在了解我國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現狀、問題與對策,因此根據研究主題,并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確立了本研究內容分析的類目(見下表)。
(三)樣本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本研究的樣本統計數據評判員獨立按照內容分析類目進行評判而獲得,為了進一步梳理數據,我們將統計結果分別按照就業率、就業單位流向和地域流向進行統計。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2010年,樣本共有應屆畢業生3359人(其中本科生2588人,專科生771人)參加就業,比2009年減少了232人,減幅為6.46%。據統計,截至2010年12月10日,總體就業率為93.18%(見表2)。其中,校本部總體就業率為93.73%,樣本分院總體就業率為91.57%。與2010年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7.51%還有很大的差距。
統計表明,該校2010屆各層次畢業生就業率相比往年都有所下降。而近幾年,其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比專科生的就業率要高出幾個百分點,這種差距在2010年更為明顯,這表明專科層次畢業生就業比往年更難,只有在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匹配程度較高,專業的適應性、應用性更強的專業的專科生就業成功率才較高如校本部的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
1、師范類本科生就業率有所下降,非師類畢業生就業率上升明顯
經過統計,樣本師范類專業近20個,2009年師范類專業就業率為95.37%,2010年的師范類專業就業率為92.27%,就業率下降了3.1%。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師范類專業近19個專業2010年的就業率比2009年的就業率90.21%.上升了6.04個百分點。這個數據表明非師范類專業的專業特點突出,實用性較強,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渠道廣,靈活性、適應性強的特點。從表3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09年在其他企業就業的畢業生數為785人占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的23.22%,而在2010年人數猛增到980人,占當年已就業畢業生人的31.73%。
相比較之下,隨著中心城市的擴容和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速度的加快,各地市縣以及鄉鎮中小學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中小學教師的需求量在逐年減少。這個趨勢可以從表3中明顯的感受到。2009年,樣本在教育系統就業的畢業生占已就業畢業生的59.58%,2010年則下降至55.33%,下降了4.25個百分點。雖然比重在下降,但是樣本仍是以師范類專業為主,因此教育系統仍是畢業生的主要流向。
2、畢業生的就業主要流向是樣本所在地區
2010年廣東省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區,占全省已經就業畢業生數的81.37%,比2009年上升了9.23%。而2010年樣本畢業生到珠三角地區就業的人數只有765人,比2009年減少了30人僅占全省已就業畢業生數的0.24%,相對其他院校來說樣本到珠三角地區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少了很多。這里面有幾個原因:
(1)樣本座落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以外,畢業生生源主要是以地區生源為主。2009年和2010年區域的生源在該校畢業生總人數中的比重為59.24%,57.70%,而珠三角地區生源較少為10.69%,9.44%。這說明樣本在珠三角地區的影響力有待提高。
(2)珠三角各市的當地生源中,2010年有64.67%的畢業生在當地就業,回流率比2009年下降近了7.47個百分點;在全省畢業生都涌向珠三角地區就業時,樣本珠三角地區畢業生的回流率卻在下降,而且降幅較大,說明珠三角地區人才競爭激烈,而樣本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急待提高。
(3)在珠三角外十二市中,2009年和2010年當地生源率高達89.70%和86.48%,表明這些地區就業的畢業生絕大部分為本地生源。這說明樣本珠三角以外的畢業生更愿意回生源地就業,這與畢業生家庭觀念,就業觀念有很大的關系。
3、待業率有所上升
根據統計,在樣本3359名參加就業的2010屆畢業生中,待就業人數為230人,待就業率為6.85%,比2009屆增加了0.97個百分點,待就業人數增加了19人,數據表明2009年底的金融危機對2010屆畢業生的就業仍有影響。
三、結論與討論
(一)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與問題
通過以上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當前地方師范學院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地方師范學院大都地處二線或三線城市,學生也大都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不論是在學校周邊地區還是學生的生源地的經濟發展都無法容納這么多的本科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形勢與壓力相對其他高校而言更加嚴峻。
2、地方師范學院由于大都地處經濟相對落后、信息相對閉塞的地區,其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相對滯后,因此,表現在就業競爭方面,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畢業生的核心就業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從就業趨勢來看,地方師范學院部分專業尤其是傳統師范類專業如漢語文言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法學等專業的就業率逐年下降,就業市場不斷萎縮。
3、傳統就業觀念根深蒂固,受到父母觀念的影響,畢業生總想進一些具有穩定收入的單位比如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大部分畢業生都堅守公務員考試、教師上崗考等,固守家鄉,坐、等、靠父母或親戚朋友幫他們找工作,不愿下到基層或者到中小微型企業去尋找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天地。而隨著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教師招聘崗位的逐年減少,學生們就業預期與就業現實之間的矛盾將會日益突顯。
4、地方師范學院學生就業能力急待提高。由于地方師范學院生源大多來自本地或附近地區,就像樣本一樣,學生少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社會競爭的機會,加之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滯后,學生核心就業能力較其他高校學生差,在與其他高校畢業生競爭中處于下風。
(二)問題解決的對策與建議
1、在宏觀決策方面,地方師范學院更應該加快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使本科教育通識化
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階段到大眾化階段,再到普及化階段,其人才劃分的標準是不同的。比如,精英教育階段高校培養的本科生就是專業性的人才,但是到了大眾化階段、普及化階段,本科生只能作為通用性人才來培養[2]。在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大背景下,地方師范學院的教育模式仍然固守精英教育的思維,勢必難以適應現有的就業市場格局。
2、在中觀層面上,作為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任務的主體之一——地方師范學院應該在優化專業結構、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方面發揮作用
就國家層面高校專業調整的具體目標而言[3],一是形成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二是形成與人才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結構;三是形成法制化、科學化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學科專業管理機制;四是使學科專業設置總體與國際接軌,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作為地方師范學院而言,首先,我們更應該研究形成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學科專業結構,改變早期專業設置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次,研究形成與區域人才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結構,從深層次上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然后,實現“因地治學”,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堅持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方向不動搖。
3、在微觀層面上,強化課程改革
這里的課程改革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強化學科專業的課程改革,二是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在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應該讓大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要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未來將從事的職業有清晰的認識和詳細的規劃:首先,通過課程改革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認識到自己學校類型、專業、地域、性別以及行業在就業市場中所處的位置,合理設置自己的就業預期目標;其次,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學生核心就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的質量;最后,加強學生就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咨詢,改變地方師范學院大學生在就業競爭中的自卑心理,建立完善的就業咨詢與培訓服務機制,為學生提供面試口才訓練、形象設計、形體訓練、團隊拓展訓練、領導力、執行力拓展訓練以及職場禮儀、面試技巧培訓。
參考文獻:
\[1\]馬永霞,姜興健.不同專業大學生就業的實證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0,(3):118-121.
篇6
一個從加拿大溫哥華留學歸來的學子,滿載著他對于事業,對于生活的報復,毅然回到了他生長的這片沃土——北京。現在他是意大利利尼亞時裝商貿有限公司CEO,他的名字叫季連宇(Micheal,Ji)。
溫哥華終年氣候溫和、濕潤,環境清馨,這座美麗宜人的城市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勝地。于是他帶著對那個城市的向往,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憧憬去了溫哥華。在季連宇的眼中溫哥華是個積極向上的城市,每個人都充滿著活力。“人們樂觀的狀態,和積極性 帶動生活在那的每一個人。生活在其中的人總是享受那‘慢節奏’的工作,但是你會發現他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卻很高。這是令很多人向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那里你會感受到團隊給你帶來的激情和喜悅,不是僅僅時是靠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喜悅。他們崇尚集體分享成功和勝利的喜悅,大家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喜悅感會變得更大,更欣慰。”
五年的溫哥華生活,對于季連宇來說跟國內的生活并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離家鄉有些遙遠了,身邊沒有親人陪伴。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季連宇練就了獨立思考的性格和自理的能力,在他的思想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沒有什么差別。只不過多了個讓他眷戀的地方,那里的生活環境又能深深的影響著他,影響著他對于周圍事物的看法與態度。
季連宇是個性格直爽的人,這使他能夠很快的融入溫哥華的留學生活。雖說是盡快的進入了角色,但是時間久了,還是能夠感覺到一些差異,例如飲食。“剛開始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一段好奇的時間,但是隨著時間久了,越會思念國內的一些美食和小吃。溫哥華的人們對于食物的制作方法比較簡單,比如用白水煮,或者用烤箱來制作食物。不像中國能夠采用不同的食材和方法來烹飪,讓美味能夠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國外生活的這幾年他的廚藝是最見長的,偶爾會在自己租的公寓里面制作有家鄉味道的美食,真的也是一種生活享受了。”對于獨自一人在外留學的他來說,除了思念家鄉的美食,還有就是那些一起從小玩到大的發小們。“感覺到孤獨的時候,我會想起家鄉的朋友們。身在他鄉總會有那么點的小孤單。不過在溫哥華,我也會讓自己的愛好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用這些來填滿自己的課余生活。溜冰,游泳,野炊,登山這些都讓我的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充實。想想,那時候真是生活的自由自在,每天都是快樂的一天,沒有一點壓力。”而回國后的季連宇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偶爾閑下來陪陪家人,也會抽空去鍛煉一下身體。“當人真正的去投身工作的時候身體卻被忽略了,現在身體狀況與在溫哥華的時候還是有些差別的。當自己感覺到了差別了就要盡量去彌補,所以有空我就會游泳,讓自己的身體盡量的放松一下。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去思考。”
我覺得一個人的改變是從內到外的,他的言談舉止,還有他的做事風格,這些都能夠深深的感受這一個人的改變,我想,最能夠了解季連宇改變的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親,能夠讓他來管理這么“龐大”、“復雜”的公司體系,也真正的能夠體現他的實力,“父親一直會這么說,做管理并不難,難就難在中國人的人性,這是他必須要進修的一堂情商課,也是大多數海歸學子要進修的一堂課”。
篇7
今年23歲的克里斯?朗(Chris Rong)有一份相當亮眼的學業履歷:小學、中學和預科全部就讀于全美頂尖名校,并且表現優異、無可挑剔,接著又被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牙醫中心――紐約大學牙醫學院順利錄取。
但是,優秀學生克里斯恐怕要很久之后才能體會高等教育帶來的豐厚回報了,因為按照目前紐約大學的學費和生活成本計算,到2016年畢業時,他的學生貸款總額將達到40萬美元。為了節省開銷,不久前他被迫搬回到父母家中居住,每天都要花上3小時往返于學校和住所。“如果不是因為缺錢,我肯定會自己找房子住,可惜債務就像一把時刻懸在頭頂上的劍。”克里斯說。
唯一能讓克里斯感到安慰的是,他只是無數拖著沉重學生貸款畢業的美國人之一。為了應付日益高昂的學費,全美各地的學生債務額度也水漲船高。紐約聯儲3月份的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在校生和畢業生總計欠款2530億美元;到2013年末,這一數字已經像氣球一樣膨脹到驚人的1.08萬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300%以上,并且已經超過信用卡債務總量,成為僅次于房貸的美國第二大債務。僅在2013年,學生貸款總額就增長了10%。與之相比,美國總體債務過去10年僅增長43%,2013年僅增長1.6%。
學生貸款是美國聯邦政府為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助學貸款,通過教育部直接發放,資金來源于聯邦財政,因為利率低而固定,往往是美國學生支付學費的第一選擇。美國大學入學與成功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College Access & Success)統計顯示,2012年美國五分之一的家庭和70%的畢業生都有未償還的學生貸款,570萬貸款學生人均欠款29400美元,2013年進一步上升到35200美元,基本相當于美國學生畢業后第一年的平均全職年薪。“全國學生負債總額一直保持著恒速增長,短期內看不到減速和下降的可能性。”紐約聯儲經濟學家威爾伯特?范德克勞(Wilbert van der Klaauw)說。
被貸款改變的人生
關于畢業后如何償還40萬元巨額債務,克里斯幾乎每天都在思考。他曾經非常認真地考慮過參軍,以便爭取一點緩沖時間,或者搬到沒有收入所得稅的地方去生活,比如得克薩斯州。“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離開紐約,但一旦申請了學生貸款,你一生中至少會有好幾年再也不屬于你自己。”
像克里斯這樣被學生貸款困住的人數不勝數,他們中的多數人都無法享受大學學位理應賦予他們的自在生活。2012年畢業于紐約伊薩卡學院(Ithaca College)的茱莉亞?漢德爾(Julia Handel)現在是紐約名廚大衛?伯克(David Burke)的營銷主管,年薪超過4萬美元,比她的很多朋友都要優渥。但她現在依然有7.5萬美元學生貸款在身,要完全還清至少需要15年時間。為了每月省下700美元還貸,囊中羞澀的茱莉亞搬出父母租給她的房子,暫時到朋友那里免費寄住。雖然已經足夠精打細算,但為了償還貸款,茱莉亞未來可能不得不放棄去烹飪學校深造的夢想,更遑論眼下,她連租一套屬于自己的公寓都做不到。
等到還清全部貸款的那天,茱莉亞可能已經年近四十。“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做什么,我總是記掛著還貸的事。”她說,“它控制著我的生活和消費。”
畢業于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作家肯?伊古納斯(Ken Ilgunas)曾經在美國名噪一時――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為了最大限度節約開支,他在一輛貨車的車廂中居住了兩年之久。盡管如此,畢業時他仍然累積了3.2萬美元債務。在他后來出版的《車輪上的沃頓:從債務奔向自由》(Walden on Wheels: On The Open Road from Debt to Freedom)一書中,他記錄了自己“被債務主宰的數年時光”,以及后來輾轉全國、為還清學生貸款“有工必打、有錢就掙”的經歷。
對于這些為了償還債務而在擇業時毫無選擇余地、將還債置于職業規劃之上的現象,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表示出深深的憂慮,“一個畢業生是全力進軍職場、開啟事業成功的大門,還是被債務拖累寸步難行,這些人生早期的選擇和決定會造成人生軌跡的巨大差別。”
被拖累的整體經濟
學生貸款不僅對負債者們而言有如芒刺在背,給整體經濟帶來的并發癥也日益明顯。它束縛住的不僅是個人的消費自由,還有整體消費的增長。近幾年有超過一半的美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或者找不到合適工作,這使得他們還貸壓力倍增,很多人自覺取消了外出就餐、美容健身和旅游出行這類非必要開銷,大量消費消失于無形。
消費者購買力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首要驅動力,房屋和汽車消費則是重中之重。帶著大額學生貸款畢業的人,短期內很少會去申請車貸和房貸。即使有消費意愿,他們也很難通過貸款申請。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銀行業收緊了貸款擔保標準,開始嚴格控制低息房屋和汽車貸款的發放,尤其是針對負債空前沉重的畢業生一族。要知道,在經濟危機之前,名下有學生貸款記錄還是一項加分指標,因為這往往意味著申請人擁有更高學歷、更高收入和更高信用等級;而當時的高學歷、高收入人士也的確傾向于把資金用于住房和汽車按揭。但現在,這種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良性關系和動能循環已經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巨額學生貸款對房地產和建筑市場的長久壓制。
“這種壓制主要體現在新增家庭戶數銳減上。”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學生貸款申訴專員羅伊特?柯普拉(Rohit Chopra)說,“在房地產繁榮期,美國每年新增140萬戶新家庭,到現在這一數字已經縮水到70萬戶。新增家庭的減少有75%可以直接歸咎于學生債。你能想象,那些帶著巨額債務與高失業率抗爭的畢業生,沒有可隨意處置的資金,也沒有足夠的信用,不可能會去置辦房產、建立新家庭。”
“學生貸款對美國經濟已經產生了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對房地產市場的拖累。”紐約聯儲的范德克勞表示,“大學教育對學生貸款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必然會在未來反噬我們的整體經濟。”
拉響泡沫警報
債務讓個人與市場備受煎熬,政府和金融機構同樣不好過,因為過去10年中,美國學生貸款違約率急劇攀升,無力償債的人越來越多。2013年末,11.5%的貸款人延期還款至少90天,而在2003年,學生貸款總體違約率還只有6.2%。由于大額學生貸款利率偏低,并且還款期經常綿延十數年,很多人會選擇優先償還其他貸款;經過多年利息疊加,債務額積重難償,很多人直到職業生涯中后期才能清償幾十年前的學生貸款。以牙醫為例,“牙醫開業成本高得嚇人,一些畢業生為了有錢開診所,有時候會故意拖欠學生貸款。”還在求學中的牙科生克里斯透露說。
紐約聯儲的范德克勞指出,11.5%的違約率之下隱藏著更加令人不安的數據:在學生貸款延期和寬容條款(Deferments and Forbearances Options)以及在校生無需還款的聯邦政策庇護下,將近一半的負債學生目前還沒有進入還款階段。這意味著,如果只計算那些處于必須還款階段的畢業生,違約率實際上是11.5%的兩倍。
更令人憂慮的是,學生貸款的增長和違約,只有一部分來自教育和學位追求者。很多人申請低成本學生貸款只是為了應付日常開銷,甚至只是為了償還之前的學生貸款。“顯然美國人已經把學生貸款當作短期融資的手段,”《華爾街日報》在報道該現象的文章中評論道,“信貸違約、泡沫破裂、觸發危機,這個過程美國人再熟悉不過。現在的情形也許正是市場過熱的征兆。”
“唯一的安慰是,如果危機再次降臨,私人銀行業體系也許尚有機會獨善其身,因為在過去幾年中,聯邦政府幾乎完全接管了學生貸款,代替私人銀行落入不良借款的深坑。這意味著一旦出現學生貸款違約,損失的只有納稅人。”范德克勞說,“雖然不少人認為,這總好過再經歷一場銀行業危機。”
積極改革
在總體經濟狀況好轉、信用卡和房屋貸款違約率下降的情況下,學生貸款總額和違約率為什么不降反升?自稱花了8年時間才還清學生貸款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顯然認為,教育成本上升是最重要的原因。
根據聯邦政府的數據,2000-2001學年,在美國大學獲得一個學位的平均成本是10820美元,到2010-2011學年已經上升到18497美元,漲幅達70%,遠遠超過美國的家庭收入增速。近兩年來,奧巴馬就此多次呼吁國會采取行動,希望削減大學學費、改革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評估測試)等。就在3月,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響應號召,宣布將大規模修改SAT規則,除了測試內容改革,還將降低測試費用門檻,以減輕低收入家庭學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