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問題研究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5: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教學問題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體育教學問題研究

篇1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并于當年試行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此《綱要》在對高校體育的課程性質上明確表明: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一身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進行素質教育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由此看出《綱要》中的關于高校體育教育其指導思想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將體育與素質教育及全面發展的人聯系在一起,標志了高校體育教育人文意識的覺醒。由于在新的《綱要》指導下的高校體育課程面臨許多難題與困惑,如體育觀念因循守舊,課程體系內容固化,教學過程單一,大中小學“一貫制”的體育課程形式等,使得從《綱要》試行幾年來的效果來看并不樂觀,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對體育教學中的人文因素關注欠缺的問題。

一、缺乏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出臺,為高校體育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體育教學應具體地考慮終身體育、健康體育的實際需求。在《綱要》的課程目標中明確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然而在現行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雖然多數高校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在原來的競技項目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群眾體育及健身體育等的內容,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對體育課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反映出了高校體育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增強,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沒有實質的改變,在體育教學任務方面仍然過于局限于增強學生體質,忽略了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的傳授,忽視了體育能力、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使這種體育教學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變化,并沒有真正系統地將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貫徹在教學實踐中,因此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對學生的體育興趣與主體性人格的培養

所謂主體性人格,是指人作為主體所表現出來的本質特征和獨特的個性品質。其基本品質表現為獨立性、能動性、選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主體性教育,就是培育學生主體性人格的教育,是以社會發展要求和學生發展需要為根據,在尊重學生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自主、自律、能動和創新等品質的社會主體。免費論文。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體育實際需要對于教學的主導性;二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獨立和創造性。體育本身就是一個張揚個性,促進個性發展的過程。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還原體育本質,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其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人格,就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獨立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在現實體育教學中,由于選項課的出現,多數高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開設學生喜歡的課,滿足學生的上課需要,使得大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有了相對自由選擇的機會,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上課內容,學生的個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張顯。免費論文。但受原有的課程本位的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基本仍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教學手段也是鮮有創新,在課堂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沒有得到真正充分發揮。

三、缺乏對學生在校期間自我健身意識和習慣的培養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體育課課時是兩學時。然而這一周一次體育課的運動量根本滿足不了學生們強身健體的需要,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自我鍛煉的意識和進行自我鍛煉習慣,而事實是現在高校中很多學生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是每周一次的體育課,長期堅持參加課外自我健身的學生僅占一小部分。曾在2000年國家體育局對大學生體質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體質狀況呈現明顯下滑趨勢,這一現象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于是于2002年7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高校大學生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以下簡稱為《標準》。此《標準》成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質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從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身體機能等方面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定。由此可見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質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筆者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自我健身意識和習慣的養成是解決大學生體質下滑問題的關鍵所在。

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是保證其增強體質的前提條件,有32.2%的學生偶爾參加體育鍛煉,有35.2%的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還有32.6%的學生極少或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由此可見,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能在課外其它時間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而同樣將近三分之一的同學極少和從不參加體育鍛煉,這是要引起相關部門和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的。導致學生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存在這樣那樣的原因,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近些的各高校大量擴招使得現有體育教學設施的嚴重匾乏以至影響到課后體育的實施,同時場地不足也造成學生沒辦法從事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最主要原因是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淡薄和科學鍛煉身體的知識的缺乏是導致他們大多數不能在課外長期堅持體育鍛煉。這主要源于目前大多高校體育教學課程體系中仍片面強調體育增強體質的目標,強調技能的掌握,并沒有真正把“健康第一”思想放到首位,缺乏對學生自我健身意識和習慣的培養。因此,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在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同時,向學生傳授健康意識和自我健身思想,使學生樹立起自我健身意識,傳授一定鍛煉身體的原理與方法,使學生在課余時間里能自覺地科學地參加體育鍛煉,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在校期間的自我健身習慣的養成也是學生離開校園后進行終身體育關鍵因素。

四、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總結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體育從屬于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強身健體,增強體質,使人身體健康和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擁有好身體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其本質屬性是教育性與國家性。免費論文。因而高校的體育目標更多側重于人的社會屬性,注重“三基”和集體主義、協同思想與進取精神的教育,強調體育的社會功能與政治作用。正是現代學校體育教育體制過分地強調了體育的社會功能和政治功能,追求把個體塑造成社會所需要的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把體育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理解為傳授知識而存在的體系,從而使得體育所擔負的責任就是培養一大批身體強壯的青壯年來為社會服務,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也就成了一個培養場所,體育在人們的觀念中就只是簡單的“身體教育觀”,并且這種觀點在人們心目中己經是根深蒂固。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沒有可供選擇的余地,只能夠沿著鋪好的道路向前走,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師徒相傳”的接力賽式的人才,忽視了人的個性張揚和人格的完善,學生的感知、認知、精神、情感、意志、愿望等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正是因為人們對體育的理解與認識較為片面的結果,只把體育看作是同人體生理活動有關的事情,體育只是一種達到社會、政治、經濟等目的手段,即體育為政治服務,忽視了人的身心和諧對于生命健康的價值,忽視了體育“以人為本”的人本屬性。

參考文獻:

[1] 左海燕. 2008奧運理念對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J]. 甘肅科技, 2010, (02) :207-208,212

[2] 高斌, 秦紀強, 費戰斗.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現狀與改革研究[J].內江科技, 2010, (01) :49,8

篇2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育教學活動越來越重視。它不僅關乎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衡量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但是,由于我國的地區差異,使得農村地區的教學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體育教學更是如此。針對這樣的現象,本文就結合農村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一下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加以改進,從而保證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農村; 初中體育;教學

一、觀念陳舊

現如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教育教學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老舊模式,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增加體育課的教學數量和質量。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相較于城市比較偏遠,觀念更新的速度比較慢,還無法真正明確體育對初中生良好發育的重要意義,使得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據調查了解到,許多教師認為語、數、外等所謂的專業知識才是教學重點,體育教學沒有必要。這樣一來,就使得農村初中生的體育課時越來越少,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不利于促進他們的身體發育。

二、教學目標混亂

教育教學目標是保證有效教學和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授課的行為規范。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作為所有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要以正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但是,農村地區的初中體育教學大多缺乏健全完善的目標計劃,沒有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很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加強鍛煉,盡可能的提高他們的體育能力,一味的追求速度,這樣一來教學不僅不能夠為學生服務,反而變成了他們的負擔,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下降,無法發揮體育教育的實際功效。

三、農村條件限制

目前,由于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學校對初中生的教育教學考核已經不僅僅包括數、理、化,體育成績也是考察的主要內容之一。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體育鍛煉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內容,是促進有效學習的基礎。因此,城市初中的體育設備正在不斷建設完善中,塑膠跑道、單雙杠、籃球場、足球場等設備一應俱全。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相對偏遠,經濟基礎薄弱,資金分配不到位,政策傾斜力度不夠,師資力量匱乏等因素,都使得其體育授課水平受到了限制,無法保證課程的順利進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形式單一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教學新課改正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不能滿足學生日漸提高的教學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體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農村體育教學依舊是以往的單一模式,教學內容片面,課堂活動少,不注重學生的反映,使課堂變得乏味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缺乏樂趣。

五、針對以上四點的解決方式研究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想要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活躍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就一定要找到上述問題的有效解決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素質

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明確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了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保證其他知識順利學習的基礎。對此,學校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順應時展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育思路。另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對此,學校可以加大培訓力度,讓教師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組織宣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存的發展戰略,即積極引進城市優秀教師到學校進行授課,與他們建立兄弟關系,并派遣有能力的教師到教學條件和教學水平都比較高的學校進行溝通交流,轉變教學思想。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不斷完善自我,利用業余時間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目標的準確設定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是完善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缺乏有效的目標保障就會導致教學的無序性,使教學秩序出現混亂。因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找準體育教學的定位和方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目標設定,明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狀況,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放松他們的心情,釋放壓力,緩解疲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真正達成教學目的。

(三)改善農村的體育教學設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要靠良好的氛圍來保證實現的,而體育健身設施的完善建立就是其氛圍創設的基礎。為了盡可能的達到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內在訴求,達到有效健身的目的,農村初中學校一定要改善健全體育基礎設施并進行完善建立。對此,學校可以聯系周邊的企業工廠,與其建立關系,盡量引進資金進行建設。另外,黨和國家也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進行授課教學,并進行獎勵,從而提高農村體育教師的素質能力,完善設備建設。

(四)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授課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叛逆期,很容易按照對教師的喜好進行學習,而以往的呆板教學形式也不符合學生的內在訴求,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對體育教學缺乏興趣,課堂積極性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變“單一課堂”為“活躍課堂”,采取豐富多彩的手段進行體育授課。例如,在進行競技體育教學的基礎上開展理論知識教學,向學生展示人體的骨骼構成,告訴學生每項運動項目對身體機能的促進作用。此外,還可以采取活動教學法,比如接力跑、兩人三足游戲、體育知識問答競賽等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實現順利教學。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的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面對體育教學的不良因素,教師和國家政府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郁莉.新課程標準下無錫市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265-38

[2]王慶然.新課標視野下長春市區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765-239

篇3

【關鍵詞】少數民族;體育舞蹈;教學問題

一、湖北地區土家族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學習掌握程度偏低,教學課時明顯偏少

為了了解中學生對土家族舞蹈的學習掌握情況,筆者隨機選擇了一個班進行了調查,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能夠基本掌握土家族舞蹈的的中學生人數比例較低,僅占全班的33.6%。能夠完全掌握的比例更低,僅占全班參與土家族舞蹈學習學生總數的5.8%。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初中的中考體育加試項目多,集體項目占的分值最少,很多的學校領導和教師都不太重視,這種功利性導致土家族舞蹈的課時偏少;在初中,土家族舞蹈每周1次課時,而到了高中土家族舞蹈便成了任意選修課,基本上形同虛設。這些情況充分說明土家族舞蹈的課時與大綱不符,嚴重偏少,學生學習情況也比較糟糕。

(2)學校的領導重視不夠

在應試教育的籠罩下,恩施這個相對偏遠的城市的多數學校將目光緊緊地盯著學生的升學率。因而,作為小三門的體育課就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實施起來就不要的尷尬處境。學校領導之所以不夠重視土家族舞蹈在內的體育課教學,這與現實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沒有升學率就沒有生源,就無法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學生前來就讀,現在的學生是越來越少,如果達不到所招的人數,那么學校很有可能就會被合并。這是學校領導最不想看見的。所以如何提高生學率,大力提高升學率成了學校領導最為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靠邊站。

(3)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在我國實施了大學生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的時代背景下,更多的外地大學生來到恩施執教,他們普遍對恩施的人文風俗情況不甚了解,更別說當地的土家族舞蹈了。慶幸的是,當地的民族舞蹈已經成為體育中考考試的必考內容。為此,他們不得不學習這種地方特色的舞蹈。土家族舞蹈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舞種項目,由于新來的支教大學生對這種少數民族舞蹈的認知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發揮。

(4)“重文輕武’的教育思想的困擾

在恩施,重文輕武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這是應試教育的異化的表現,這種現象是教師為了培養一位能考上重點學校的學生而做的不懈努力,所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就得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時間,哪怕是耽擱了身體健康也在所不惜。正是在這種‘重文輕武’的教育思想的鉗制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舞蹈受到了排擠,被安置于遺忘的角落。

二、改進少數民族體育舞蹈教學的策略

(1)增加少數民族舞蹈的授課課時,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

授課課時不足,體育教師對少數民族體育舞蹈不熟悉,不了解是影響少數民族體育舞蹈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按要求適度增加少數民族體育舞蹈課程時數。與此同時,加強對從事少數民族體育舞蹈課程的體育教師的培訓,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勝任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2)顧勵學校領導重視少數民族體育舞蹈在內的體育課教學

基層教育局應鼓勵學校領導重視體育教學,并將體育教學納入學校辦學評估的評價體系內容之中。通過評優、評先等活動鼓舞基層學校開展少數民族體育舞蹈的教學。少數民族體育舞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學校領導應認清國家文化發展的大形勢、大格局。在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提出了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目標。少數民族體育舞蹈作為學校體育文化的一部分,理應順應這一時代潮流。

(3)加大師資力量人才引進工作,提升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

面臨中學體育教師和舞蹈教師緊缺的狀況,恩施市教育部門和學校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雖不能投入巨大的財力來吸引中學體育舞蹈教學人才,但完全可以通過改善教師待遇來留住人才,因為每年都有大批資教生投身于恩施的基礎教育事業,恩施應抓住這些機會篩選人才和培養后續師資力量。在教師數量和教學質量兩方面來發展恩施的體育教育事業。

(4)加大體育教學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力度

從走訪調查的結果來看,恩施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也是存在問題的,筆者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提出解決出路。第一,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并結合學校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措施。第二,體育組要切實起到作用,引導教師在科研、教學和學生管理等方面進行發展。第三,體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并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件進行預判及在此基礎上進行尋找解決措施。第四,體育場地(器材)管理人員要完善器材的管理制度,讓學生明白體育器材的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場地(器材)應用的作用。

(5)購買教學用具,修繕教學場地器材,改善體育教學條件

恩施體育教學條件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體育教學條件差則是教學必須的教學器材和場地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要加大對體育教學設施的投資力度,購置必須的教學器材,以保障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廷亮,安靜峰,土家族舞蹈的分類及其藝術特征[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4).

篇4

關鍵字: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學階段

【中圖分類號】G420

一、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要性

1.文化傳承的需要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淵遠流長,而語言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不斷的傳承與發展下去。然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淡化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有責任與義務重視語言文學,珍惜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財產。

2.自身能力的需要

漢語言不僅培養了學生深厚的文學素養,旨在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它不僅建立健全學生的道德體系,還加強了學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國民的人文素質,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3.時代人才的需要

隨著中國國力日益增強,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孔子學院在全世界范圍內遍地設立。我們要把握這一時機,努力學好自己的母語,以滿足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高要求。

二、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模式因循守舊

目前,對于漢語言文學這一課程,很多中學老師上課方式呆滯死板,他們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在這一課堂上,往往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很多時候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傾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逐步削弱,思維能力沒有得到開發與利用。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同時,還存在課本知識與現實脫節的問題,忽視對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就使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2.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中學階段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中學階段的課堂大多枯燥無味,很多老師只是機械化教學生漢字的讀法與寫法,講解課文逐字翻譯,學生根本產生不了興趣。中學階段的語言教學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不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發展。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加之教學中欠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課堂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就逐漸被剝削,致使教學效果不佳,達不到教學目標。

3.教師綜合素質有待于提高

時代在不斷發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教師要不斷調整以適應他們的需求。然而,現階段很多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踐能力有限,他們不能夠創造性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不能積極的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中。教師總是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進行漢語言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化的跟著老師的思維方式走,自己并沒有獨立思考,造成學生僅能單純地模仿,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造性。

三、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

1.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漢語言文學基礎各不相同,其學習興趣與動機也不同。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合理的采用適當的教學模式,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1)興趣式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中,常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根據現階段學生興趣相應的安排教程。如室外教學,教師可以舉辦演講比賽或者詩歌朗誦比賽這類課外活動,一方面寓教于樂,另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是快樂的。

(2)分層教學模式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能力水平、發展潛力將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樣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學生也能夠最大化的利用現有的資源與時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

(3)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教師領導為輔,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為主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

2.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現代教育者就要經常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如圖片、實物、收錄機、幻燈機、錄像機等輔助工具,給學生創造一個集視覺、聽覺與感覺一體化的漢語言學習氛圍,利用情境和設置情境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漢語言文學知識。同時,教師還要盡可能的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多樣化,如互動式教學、活動化教學、情景劇式教學等。

3.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教師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中不僅只是一個領導者、一個組織者,更應該是學生堅強的后盾。優秀的教師隊伍不僅能夠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習校風,而且能夠使學生愛上這個老師,從而愛上這么漢語言文學這門課,對推動整個教學任務具有重大意義。中學各高校應加大力度對實踐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并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同時還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使他們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結語

漢語言作為我們的母語,與我們生活和共組息息相關;同時作為我國五千年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漢語言文學傳承與發展下去。中學階段的漢語言教學對整個社會具有重大意義,然而中學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因此需要我們不斷的對此進行深入地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王曉歡.淺談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科學與財富.2011(10)

[2]石慧.論后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3]田玲.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

篇5

摘 要 本文研究的與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文章首先從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個方面分析了學校有效體育教學概念和內涵,然后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實現學校有效體育教學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即:重視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重視所組織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有效性、重視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反饋的有效性四點,希望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有效教學 概念分析 教學建議

近年來,隨著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學校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進入了相關人士的視野,而如何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的問題也開始成為了學校體育教學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探索與研究,希望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所啟發和幫助。

一、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概念界定

學校有效體育教學實際上指的就是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據學校體育教學特點和體育教學規律而開展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具體來說,學校有效體育教學包括了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個維度的內容。

其中,有效率通俗點說就是教學產出與教學投入之間的比。如果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大大的投入(時間、精力等各個方面),而最終卻只獲得了很少或是很小的教學產出,那么這樣的教學活動就不是有效率的,也就不是有效教學。由此可以看出,學校體育教學概念中的有效率,追求的實際上是在一定教學投入的基礎上,如何獲得最大教學產出的問題;其次是有效果。效果實際上是由一定的行為而產生有效的成果。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效果,實際上就是通過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而獲得的教學成果,通常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進步和發展來進行衡量;最后是,有效益。其實也就是通過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所獲得教學收益情況、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情況以及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情況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其所指的不但是要通過教學活動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要能夠與預期的教學目標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需求想契合,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夠成為有效益的教學。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雖然在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概念中,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者針對的是不同層次的標準和要求,實際上三者是相互聯系的,且存在一定的遞進關系,在構成學校有效體育教學這一概念時缺一不可。

二、要實現學校有效體育教學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重視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學校體育教學目標在開展整個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起著統領全局的作用,其科學與否、有效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有效性。因此,在學校有效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同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與此相對應的,要確保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實現,首先就必須要確保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而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本質決定了有效的學校體育教學目標,必須要是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體育需求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因此,在制定學校體育教學目標時,為了確保所制定的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同樣應重視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通過充分考慮學生對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需求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本校的現有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來制定具備可行性、科學性、有效性的教學目標。

(二)重視所組織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內容作為學校體育教學信息的載體,雖然與教學有效性之間并不存在著必然性的聯系,但是兩者仍然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有了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雖然不一定就能夠確保有好的教學成效,但是沒有科學合理的內容,卻一定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組織的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問題,同樣也是影響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諸多因素之一。

鑒于此,在針對學校有效體育教學進行探索和研究時,同樣需要對所組織的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問題進行分析。通常來說,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保證所組織的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首先不但應注意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內容,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在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來組織和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還要注意所組織的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決定教學內容是否合理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通過對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當所組織和選擇的教學內容略高于學生目前的水平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最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據分析是因為:如果教學內容的難度過高,學生在經過一定的努力之后仍然很難實現的話,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就會受到影響和打擊,并會因此進一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而如果教學內容的難度過低,學生無需付出努力或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夠輕松完成,那么學生的體育潛能就很難得到有效的挖掘和發展,而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的提升也就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因此,在組織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時,要確保所組織的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最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組織和選擇難度略高于學生目前的水平的教學內容,不但讓學生能夠通過努力而有所提升,同時也不會因過難的內容影響到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重視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學校體育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在體育任課教師的組織和帶領下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學習與訓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通過相關知識和信息的獲取,來切實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并培養一定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理念。因此,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與否,也同樣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并會因此進一步影響到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實現。

具體來說,要確保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應注意關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重視體育任課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只有體育任課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才能夠在任課教師的引導下來更好的完成體育學習和訓練活動,為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才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才能促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升;三是,要重視教學過程中多向互動。教學過程中的多向互動其實就是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所進行互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過程,體育教學過程就會由普通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的過程,轉變成為富有創造性的積極的參與過程,從而成為促進學校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四是,要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學時間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說要注意提高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學時間的利用效率,以提高單位教學時間的教學成效,進而實現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目的。如:盡量想辦法減少維持秩序的時間,增加與教學相關的師生互動的時間;減少學生練習等待的時間,增加練習時間等等,均是提高教學時間有效利用率的方式。

(四)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教學反饋是讓體育任課教師和學生進行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進行教學監督和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及時有效的教學反饋能夠讓任課教師和學生及時的了解自己在教學活動或是學習活動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能夠在后續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發揚或是改進,從而借此來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而簡單來說,要確保學校體育教學反饋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視反饋的及時性、準確性、客觀性,還要注意評價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多元性和評價內容的多元性,例如:在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不但要考察學生的進步情況,還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只有這樣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共同入手才能夠讓教學反饋的有效性得到切實的保證,并進而為學校有效體育教學的實現提供有效的保障。

有效體育教學注重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學生個人價值的體現,它的實施滿足了社會對學生發展的要求。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有不斷的提升學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重視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重視所組織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有效性、重視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視學校體育教學反饋的有效性才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邵偉德,尚志強.論體育教學模式研究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1).

篇6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教學管理;小學教育

一、小學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決策民主化

決策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核心工作,只要講究民主化,不僅管理者能從困境中擺脫出來,而且會使決策更加科學和可行。為了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在每周召開的行政例會上提出決策內容,通過討論群策群力作決定;二是把一些重大的決策草案的任務分解給分管人員,分管人員組織相關人員研究,提出決策意見,再集體通過;三是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人員與相關人員一起擬出決策草案,交由校委會討論或召開教師座談會予以修正后通過。這樣的決策過程發揮了中層管理者的工作潛能,汲取了全體教職工的智慧,尊重了各個層面的民利,也加深了學校教職工對決策的理解,為決策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執行規范化

決策的落實、制度的執行,最主要的是規范化。每個職能部門都要制定出明確且操作性強的工作規范,按規范辦事;尤其是各層面的領導者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必要時,在執行過程中如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等內容要予以公示。領導者身體力行,是無聲的號角。無言的紀律。學校管理者只要把這些抓在平時,無需插手下屬的具體工作,各項工作也會按部就班地進行。

(三)評價多元化

評價的多元化,應體現在評價主體的多樣化上。一是教師自評,每節課的反思,每學期的工作小結,每一學年的考核,教師都要寫出總結或述職報告;二是學校內部的互評,各職能部門、教研組和各邊村小學及教職工之間的互評;三是學生、家長、社會評;四是上級部門評。多元評價的前提是深入檢查調研,這一環節不容忽視。只有深入課堂,深入平時,才能保證評價的準確性與公證性。

二、小學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環境文化能在無形中熏陶、感染學生,起著桃李不言、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為此,學校在整體布局上追求創新。意蘊深遠的標語,獨具匠心的特色綠化園地,溫馨典雅的走廊、墻磚,別具一格的個性宣傳牌,各具特色的室內設計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無不折射出師生創新靈感與藝術文化交融的璀璨。另外,學校還在文化內涵里滲透創新。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區分別設置了科幻畫、想象畫,并配有引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溫馨提示語,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生。學校倡導班級文化建設以一班一風格,班班有特色為目標,積極打造班級創新特色文化,倡導不拘一格,個性化的班級形象。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在重視校園硬件環境文化建設和創新教育內容展示的同時,學校更加重視校園精神文化的塑造和校園文化內涵的積淀,依靠先進的辦學理念,創新型的管理模式,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辦學品味。學校將創新教育融入校園管理的各個方面。為發展和提升師生的創新能力,學校不僅可以在校園廣播里,增添校園特色音樂,浸潤師生心靈;還可以精心設計小學校園文化手冊,將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美設計收納其中,深刻地闡釋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思路及文化內涵。

(三)課堂建設

課堂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也是發展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品格生成的主渠道。首先,抓住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從讓學生敢想、敢說、敢質疑、敢于標新立異人手,在落實知識目標的同時誘導、熏陶學生,逐步生成創新人格。其次,拓寬教育渠道。學校鼓勵學生多讀書,制定各年級必讀書目和必背篇章,讓學生多積累。最后要堅持學創結合的學習模式,以智力活動為基點,把創造思維訓練落實于日常中,強調平等的師生對話,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倡導自助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長知識、增智慧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小學教育管理的模式

首先,提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方向標。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要培養和發展教師的主動意識,打破以前管理中出現的制,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教師平時的情緒變化,不要讓他們有奴役的感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工作中發揮主人翁的精神,把教學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去發展,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來保證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育管理者平時加強對教師的尊重,使人性化與管理制度相配合。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平時應該多與一線教師進行溝通,因為一線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情況最了解,管理者應該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更好進行。此外,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精神,堅持為了一切的學生。

其次,建立科學的測評辦法和合理的課程體系。傳統的教師測評辦法往往是采用學生的成績來考核教師,這種測評辦法是有缺陷的,應該摒棄這種測評方式。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獨立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識的進行自我學習作為評價標準。同時采用評分制,這里包括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學生,通過多方面的評分,使教師真正發現自己在授課和其它方面的不足,這樣才能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提升。小學的管理者要更加注意放手讓負責一線教學的教師去探究一些新的小學教學方式,以及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

第三,針對一些青年教師,他們不缺少專業的知識,而是缺少實際的授課經驗,要經常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聽課,將其他優秀教師的授課經驗和自己的專業特長相結合,總結出更為科學的授課體系,并將其應用到教學工作中。由于小學教育存在它的特殊性,所以小學階段的課程設計要合理,既要求學生要掌握知識為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又要使學生的心理成長得到保障。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必須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要著眼于兒童心理階段和生理發展的特點,從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出發,積極構建適合小學生的新課程管理體系。小學要進行人本主義的管理,還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間的結合。過去的教學管理比較注意服從,這樣在教育管理之下,會讓一線教師容易產生消極應對心態,從而無法獲得尊重和滿足,在工作過程當中就不容易進行配合以及服從。而人性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讓被管理的一線教師能夠獲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線教師平等地進行交流,進一步地取長補短,在情感上進行互動,最終可以促進教學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線教師更加配合以及服從。小學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發揮一線教師的工作自主傾向性,并且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后促進這些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對教師理解以及尊重,最終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進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可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篇7

關鍵詞:職業學校; 體育教學; 德育教育; 策略

一、 引言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毫無疑問的,國內外各個國家都是這么強調的。我們都知道學校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職業院校的教育目的也是如此。作為學校教育內容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與德育是相輔相成的,在職業院校中,體育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品德教育,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以如何在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為主題展開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二、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

比起其他學科,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明顯的優勢。

1、 體育學科是學校開設時間最長的一門學科

從幼兒園到大學,學校一直開設體育課,也是唯一一門開設時間長達十幾年的必修課程。不管在什么樣的學校中,學生都要接受體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保證了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可以連續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 體育課程的外顯性決定了其優勢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各種意識和言行一般不是通過口頭表達出來的,而是從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的。體育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要通過各種身體練習和活動來進行。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來及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體育學科本科就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豐富的教育因素

從幼兒園入學之初起,學生就與體育教學息息相關。體育課程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教育因素和較強的思想性,它處處與人的意志品質和思想道德緊密聯系在一起,因為要完成一項體育運動,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耐心,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道德也在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三、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現狀

一些職業院校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的過程中,表現出片面性、邊緣化的傾向:

1、 在整個體育教育教學中偏重于身體素質練習和專業技能的教學而忽視思想道德素質的說教和培養,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2、 在學校德育培養和教學中存在著重視思想方面的教育,對道德品質行為教育重視不夠;同時存在重在說教,忽視身教,教育效果不高,影響不理想。

3、 實施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視日常的課堂教學而忽視體育德育方面的教育、體育文化教育的現象,尤其是以競技體育的教育教學為龍頭,忽視其他體育項目的教學。

以上種種現狀決定了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的。

四、 如何在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 了解體育課的性質和結構,全方位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課程是一個包括身體、思想、智力、情感和態度在內的綜合學科。職業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可以鍛煉健美的體格,培養耐心,提高思想覺悟,并充實智力活動,提高社會適應力。要想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體育教師就要了解體育課的性質與結構,結合學生的身體優勢,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比如說讓學生在冬天里進行冬季長跑,考驗學生的毅力和耐力,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

2、 嚴格執行體育課程紀律

課堂紀律是保證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基本保障。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利用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課堂紀律教育,通過貫徹課堂紀律和常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思想作風和組織紀律教育,逐漸培養學生一些優良的思想品質和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此外,體育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體育游戲和競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精神。

3、 采用多樣性的教學組織方法

體育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同時還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身體活動與心理活動有機聯系起來,利用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側手翻、倒立等體育活動中讓學生互相幫助,齊心協力完成學習目標,在籃球、排球活動中,也要鼓勵學生團結協作,以此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 結語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長期且細致的工作職業院校的教師要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來進行德育教育。體育教學要將德育教育貫穿始終,利用體育學科鮮明的動態性和群體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師還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為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孝輝,曹春城.高職院校“三段式”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初探[J].東北大學學報,2007.

[2] 董永成.體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學科教育研究,2007.

篇8

【關鍵詞】 體育教育;人才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4-155-01

體育教育影響著21世紀建設人才的素質,中學的體育教育承載著強健體格、培養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育卻存在許多問題,直接制約著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強健體格的塑造。在對全國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的耐力、柔韌性、肺活量等狀況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趨勢。針對這一狀況,專家分析是由于學生體育鍛煉不夠,體育鍛煉在時間和強度上均達不到體鍛達標要求。為此,本文研究并分析了當前中學體育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進行相關研究對于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中學體育教學水平、轉變體育教育觀念、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觀念陳舊

“健康第一”“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要圍繞這一中心思想來展開。雖然新課改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論,但如何將其進行落實實施,很多學校研究的還不夠,并沒有在實質形成以“健康第一”為主線的素質教育模式。許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過于側重“技能教育”,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和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體育學科的新課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實。

(二)傳統教學方法單一刻板

多年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面對全體學生講解、示范,學生模仿跟隨練習,基本上是“教師———學生”之間的單向傳遞,這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體育教學的需要。教學方法單一刻板,學生缺乏主動,體育課缺乏生機,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難以得到發展和嘗試。此外,還存在教學手段落后、教學設備老化、簡陋、現代信息技術很少使用等現象。

(三)體育場地不足,體育設施落后

體育課程對于場地和設施的要求,是這門課程良好開展的基礎。然而,當前很多學校體育運動場地不足,遇到風雨天則不能使用;有些學校田徑場設置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不符合田徑場規范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很多學校的體育運動設施缺乏維護管理,很少進行相應的更新,甚至出于應付的目的,只是配備簡單的設施以應付檢查,而在廣大農村中學,體育器材一直以來嚴重不足。

(四)體育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教師作為整個體育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教師的職業道德及教學能力在整個體育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難以將素質教育理論與方法付諸實踐的主要原因,便是是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滯后、結構不合理、學歷層次偏低、理論功底較薄、教學和科研經驗不足、對教育思想、觀念的理解跟不上時代步伐等等。因此,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務之急。

二、完善中學體育教學的對策

(一)轉變體育教育觀念

中學體育教育方法的轉變是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指要求廣大體育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從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觀念和模式,轉移到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的教育觀念和模式上來。單純的體能訓練不能代替學校體育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總體目標。要落實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改變以“增強體質”和“技能教育”為主的傳統觀念,樹立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全面發展的新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現代中學體育的根本目標。

(二)創新教學方法,活躍體育課堂

創新體育教學方法,首先要打破傳統框架的束縛,變體育教學過程的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營造輕松、活潑、歡樂的學習氛圍,主張嚴密的課堂紀律與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相結合,強調趣味性與情景性相結合,多運用電化教學,把聲、光、像融入教學當中,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身體運動感覺充分融為一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

此外,現代體育課堂教學信息傳遞方式應由“單向”轉向“多向”,即“學生—教師”,“學生—學生”,“學生—社會”,“課堂—課外活動—家庭—社會”,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綜合性立體化的教學模式。

(三)加強體育重視度,加大投入,完善體育設施

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應將體育提到一個能得到學校、教師和學生重視的層次上來。只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于體育課程的資金支持才能達到應有的層次和規模。加大對學校體育教學事業的投入,不僅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大選擇空間,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四)加強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養,首先要完善隊伍的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使之成為趨于適應工作需要的合理的學術集體,同時做好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加強體育教學業務研究,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學術活動。制定激勵和競爭機制,切實落實體育教師的各種待遇制,加速培養一批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促進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高質量、高素質的體育教師群體迅速成長壯大,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使中學體育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新形勢;漢語言文學;教學;問題;對策

漢語言文學的實用性很強,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目前,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我們要發現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尋找問題的原因并且努力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效果,為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做出貢獻。與此同時,各大高校,也應該提高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度,這樣才能糾正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態度,教學成果才會顯著。

一、漢語言文學簡介

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人們通過學習漢語言,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了解中華民族燦爛而悠久的文化。從現代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加強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對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領導不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大多看重物質生活,享受著金錢給人帶來的愉悅。就這樣,人們認為漢語言沒有理工科的實用性,漸漸地忽視漢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在這種社會大氛圍下的影響,學校也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工作有所忽略,減少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經費,在培養漢語言文學老師這一方面越來越松懈,這些都致使學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一直提不上去。

(二)教師專業水平不足

學校放松對教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老師的培養,教師對自身素質和專業性的松懈,導致漢語言文學師資隊伍專業水平不夠。老師們減少在相關學科上的鉆研,自身學習的不夠使得教學能力不高,學校整體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低下。

(三)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的,這不具有創意,而且教學模式十分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在漢語言文學的課堂上,教師常常不夠靈活,這跟實際的教學需要不相適應。除此之外,現在許多青年教師習慣于借助多媒體工具實時教學,但是忽略了漢語言文學的內涵。

(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較為枯燥難懂的學科,現在的學生朝氣蓬勃,十分活躍,他們認為像漢語言文學這樣的學科是一些比較陳舊落后的東西。因此,他們對待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提不起精神,不感興趣。

三、新形勢下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策略

(一)提高師資隊伍專業水平

首先,校方在選聘教授漢語言文學的教師時,要提高用人標準,嚴格篩選,這樣才能選出素質與能力較高的老師。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不斷進修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必要時,學校可以定期開展相關考試或比賽,對老師近期的學習能力進行考核并評出有進步的教師。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進行學校之間的教學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學校領導要重視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

既然學校領導對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不重視,認為這門學科對學校的發展沒用,把精力都放在實用性的理工科上。那么,學校領導就應該轉變觀念,一方面,學校可以建立專門的漢語言文學科研小組,專門致力于漢語言文學的教育開發工作;另一方面,學校要提供有利于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環境并停止漢語言文學教學老師手中的其他行政事務,讓他們一心投入與相關教學工作,不受干擾。

(三)革新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

教師以及有關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尋求改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不斷開創出新穎而適合學生學習的模式,通過引導和啟發,挖掘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又比如組織學習小組,讓同學們在交流之中獲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這其中感受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快樂感與成就感。

(四)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要意識到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主動地學習漢語言文學,積極地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另外,漢語言文學的確是比較傳統而枯燥的學科,所以,教師要盡量將低沉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一些,調動他們的創造性。把本來枯燥而且難懂的學科變得通俗易懂,這樣,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這門學科。

(五)完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

現在各大高校的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不太科學,課程安排得過于繁雜,緊湊,學生學起來廣而不精。因此,學校要讓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科學與合理,規范相關體系。

結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漢語言文學也應該與之相輔相成,融入時代潮流,而不應該一味地停留在過去。總之,社會各方都有責任與義務,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者提供一個良性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如此一來,我們的漢語言文學才能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發揮它的作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才能得以發揚光大,淵源流傳。

【參考文獻】

[1]江艷麗.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

[2]鄭君.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

[3]李向凡.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5,09.

篇10

關鍵詞: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問題;研究

因為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中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漢語言文學課時,通常會要求學生將精力放在基礎知識積累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的運用這些韓漢語言文學常識,但是這只是漢語言教學應該達到的一個目標,還有另一個目標被完全的忽視,即文學素養以及人格培養等方面。尤其是在教學方式上,很多學校的很多教師都在沿用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不僅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非常累,同時學生對語言文學課越來越不感興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

1 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

語文科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但是因為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往往變得功利化,而很少有人去考慮其存在的附加價值。對于中學生來講,這一階段,正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初步成型的時期,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再加之,處于叛逆時期,引導不當很容易誤入歧途,而漢語言文學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端正其生活態度,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個有文學素養的人。但是正如前文所說,現如今的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功利性太過明顯,知識單純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文學常識,致使學生越來越不喜歡漢語言文學課,而久而久之,漢語言文學課也失去了它應用的價值,盡管在中學時代,設置漢語言文學課的主要目標是能夠讓中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到漢語言文學知識,但是學校或者教師不應該將全部的重點都放在此,而沒有考慮到其他方面,比如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人格培養等方面。

現階段我國中學的課改已經滲入到各個學科,包括漢語言文學這一學科,課改中要求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將常識記住,并且要向學生灌輸中國傳統文化,以此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逐漸的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漢語言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具有文化內涵。

優秀的漢語言教學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獨唱,而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學與學生之間利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行交流,以此營造出更具文化氣息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也能夠有足夠的交流,因此對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也有積極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刻板拘謹,教師需要付出很大的勞動力,而學生卻越來越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但是有些教師過度依賴先進的教學手段,而沒有認真備課,只是上網下載相關課件,完全失去了先進設備的教學價值,因此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提高中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的舉措

2.1 明確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實踐的基礎,因此要想中學漢語言文學教學突破困境,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必須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廣大教職員工依次為標準進行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正確教學理念應該包含一下幾點內容:首先,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這是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其次,充分體現出教學的核心內容;再次,體現出先進的教學方法,比如合作式教學方法或者是探究式教學等;最后,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漢語言文學學習環境。上述這四點內容,教師應該在教學期間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但是不能脫離主體。這樣才可以有效解決應試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使素質教育能夠真正得以實施。可喜的是,已經有一些教師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應用,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并在實際的教學中獲得了好的效果。作為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總結,時刻以教學理念和素質教育要求為原則,不斷提高和改進自己的教學。

2.2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改革教學方法是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充分考慮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性質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取啟發式、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挖掘語言深層的語言規律。例如,互動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探究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不斷探索中體會到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樂趣,并在師生共同學習解疑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2.3 教師一定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漢語言文學教學涵蓋文字、文章、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如傳統式的誦讀、現代化的多媒體欣賞等。何種教學手段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些教學手段。我們不應一味地批評傳統教學手段,只要應用得當,還是很有用處的。具體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讓他們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能僅僅以考試或分數論成敗。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根據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基本特征來制定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以及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

2.4 漢語言文學教學要從傳授知識向培養人文素養轉變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所以,大部分課堂上我們看到的還是知識講授占主導地位的現象,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折磨。一方面會造成教師備課累、上課累;另一方面學生聽課累,記筆記累,降低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尤其大學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涉及很多文言文知識,教師往往將授課的重點放在字詞句的講解上,而這對于語言素質的培養是不利的。所以我們要進行改革,注重語言素養的教學,滲透文學,文化的熏陶與浸潤,切實做到從思想上塑造學生,發揮文學教學的優勢,著力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對當前中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問題進行研究非常必要,因為現階段我國的中學語言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些問題亟待解決,設置漢語言文學課程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運用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傳承文化。

參考文獻

[1]錢旭.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淺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7).

[2]楊建祥.淺析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