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范文

時間:2023-03-24 23:47: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教育

篇1

英文名稱: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中南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1610

國內刊號:43-1358/G4

郵發代號:42-17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2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們這里所談的大學文學教育,特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外國語言文學專業以外的非文學專業所進行的文學教育。21世紀的大學需要加強文學教育,這個命題的提出也許遭到質疑或者不屑。質疑者也許認為,大學是進行高深的專門學術知識教學和高層次專門職業能力訓練的教育機構,學術性、專業性和職業性都是很強的,既然如此,那么,各個互不相同的專業怎么都一樣的需要加強文學教育呢?而不屑者則會認為,大學本來就應當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文學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質教育之內,再提21世紀的大學需要加強文學教育有何意義,不是多此一舉嗎?看來,這個問題是需要說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確大學的定義、功能和目標。大學是什么?翻閱了許多辭書,包括《辭海》和《中國大百科全書》,沒有能夠找到大學的定義。全國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張楚廷教授告訴我,大學的定義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對大學的理解,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詮釋與解說。有人認為,大學就是一個大寫的“學”字。有人說,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正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莫雷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部《紅樓夢》一樣,一千個人也有一千個人的“大學”。這樣看來,大學的定義是難于得到一個統一公認的表述了。然而,大學的功能和目標定位卻應當是比較明白與確定的。追根溯源,查閱史料就不難清楚大學設置的初衷。遠的姑且不論,就從近的說起。1911年以后頒行的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將當時的高等教育分為專門學校和大學兩類,并且分別規定: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宗旨。專門學校分政法、醫學、藥學、農業、工業、商業、美術、音樂、商船和外國語各類。而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大學分文、理、法、商、醫、農、工等7科。各科再分為若干門(相當現在大學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專門學校大致相當于今天的大專,大學則相當于今天的本科。但是,無論是專門學校還是大學,它們的功能和目標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現在看來,當年如此,當下亦如此,百年承傳,一以貫之。從大學的功能和目標定位來看,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專門人才”或者“碩學閎才”必然是高層次、高品位的高級人才。理所當然,這些高層次、高品位的高級專門人才不僅應當掌握高深的專門學術,而且應當養成厚實的人文素養。這些厚實的人文素養從何而來?大學的教育與培養功不可沒。早在1912年,先生就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擬定德、智、體、美“四育平均發展”的方針。他提出改革中國高等教育的主張與措施,認為隸屬于政治的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軼乎政治的世界觀教育與美育二類五種教育不可偏廢,而教育的終極目標還在于超現實的實體世界,使人達到最高精神境界。[2]的教育思想與其后的大學教育實踐,促成了高級專門人才人文素養的修煉。倡導的教育思想實際上呼應了我國傳統的大學教育理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時至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提出并加強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雖然人世滄桑,時空跨越,但是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卻超越時空,前后呼應,一脈相承。過往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主要透過何種管道得以實現?我們認為,主要是文學教育。21世紀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目標何以圓滿達成?還得倚重文學教育。

一是教育的國情如此。從我國的教育傳統來看,以詩教為代表的文學教育,是實施人文素養教育以達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標的重要途徑。詩書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在人才培養方面,詩教的功能雖然不說是萬能的,但卻幾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論人文素養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養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對于學童士子的詩書教化史,文學教育從中所占有的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而20世紀上半葉的大學教育,基本上繼承了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大學校園充滿人文氛圍、文學情調和文化意蘊,包括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在內的高等學府普遍堅持不懈地開設“大一國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學家紛紛執教大一國文,就是其中的一個明證。二是教學的實踐如此。從學校的教學文本來看,以經史子集為主體的古代文學素材是歷代人才培養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養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時期,孔夫子就是以《詩經》為教材來培育他的弟子與賢人的。“誦詩三百,授之以政。”誦讀《詩經》也就是教學生學習從政做官。當時孔子的學生,從《詩經》中真正學到的東西,不見得有多少從政的要領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學的熏陶與素養的修煉。千百年來盛傳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這樣的意思。一套“五經”,從狹義來看,《詩》是文學讀本,《書》是政治學讀本,《易》是哲學讀本,《禮》是倫理學讀本,《春秋》是歷史學讀本,而從廣義來看,它們都是泛文學讀本;我國古代所進行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教育,其中蘊含著我們今天所說的人文素養教育,實際上就是通過文學教育這一教學平臺來實施的。古代如此,當下亦然。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細檢我們的教科書,編排著多少文學教育的內容。我們的學校人文素養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還是廣泛的文學教育。三是教育的實效如此。從外顯的教育效果來看,文學素養的高低往往是一個個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養高下的重要標志,且不說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辭漢賦的獨領,也不說劉邦高唱《大風歌》,岳飛長嘯《滿江紅》,就是現代、當代的許許多多英雄豪杰,從志士的囚歌,到將軍的吟唱,從數學家的文學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說創作,個體的人文素養每每透過文學素養而得到彰顯。由是觀之,文學素養不僅是人文素養的重要內涵,而且是人文素養的重要標志。因此,21世紀大學人文素養教育必須強化文學教育。這樣的強調,不僅理論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實際上具有緊迫性。從國際上看,數百年來,以歐美名牌大學為代表的大學教育素重以文學教育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優良的文學教育傳統。時至21世紀,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促使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重視文學教育。道理很簡單,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壓抑人,物質財富的急劇增長可以淹沒人,日趨緊張的生活節奏簡直窒息人,科技與經濟高度發達的21世紀更加需要以人為本,關注人,重視人,給予每一個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關懷,正因為如此,大學文學教育的進一步強化也就勢在必然。

從中國來看,我國的現代大學始建于19世紀末“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經世致用、科技救國時代,當時大學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歐美大學博雅教育傳統,大學文學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紀上半葉,好在有王國維、、梅貽琦等先生的倡導與躬行,我國的大學教育,既有專門教育,也有通識教育,文理滲透,教學和諧,大學生大多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與和諧發展,其人文素養亦為可觀。可是,到了下半葉,特別是院系調整以后,大學過分強調專門化,人文素養教育實際上走進了死胡同,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凸現顯而易見的缺失。進入90年代,這個問題終于引起人們的關注,逐步推行大面積的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可惜的是,實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領。不少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偏重思想政治說教,凸現意識形態色彩。“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鑒往而知來,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歷史的經驗和現實的狀況昭示人們,未來的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應當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實加強文學教育。因此,我們強調,21世紀的大學迫切需要加強文學教育。

二、21世紀的大學需要何種文學教育

我們認為,21世紀的大學所需要的文學教育,應當是一種以民族的、傳統的、優秀的文學為主,融匯現代文學,吸納外域文學,以作品為主、兼顧作家、史論并舉、賞析結合,怡情養性、培植素養、化育閎才的主流的泛文學教育。這就是21世紀大學文學教育的基本內涵。這一內涵包括這樣幾層意思。

其一,文學教育的選材。首先應當以我們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學為主,具體來說,就是要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古典文學為主。當然,21世紀的大學文學教育一定要融匯現代文學(這里指廣義的現當代文學),吸納外域文學,因為我們需要高遠的學術視點,寬闊的學術胸懷,現代的學術眼光,廣袤的學術視野,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強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學教學。至少有四個理由。一是為了順應學習心理。本民族文學是民族歷史的傳載,民族文化的積淀,民族思想的結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學習民族傳統文學順應學習者的民族認同心理,引發學習者的心理共鳴,往往容易產生熏陶漸染、潛移默化的奇效。二是應當凸顯民族特色。民族文學反映一個民族歷史與文化、物質與精神的特質。多姿多彩、美不勝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態不同、風格迥異的各個民族的各種特色所構成,假若消解了各個民族的特色,我們的世界也許變得單調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說,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強民族文學的教學,有利于保持和弘揚民族特色,豐富和發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堅守精品理念。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學典籍浩如煙海,經過數千年歷史浪濤的沖刷,流傳至今的多是精華,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滄海一粟,堪稱典籍中的經典,精華中的精品,優良傳統中的優秀代表,讓大學生集中學習這樣的傳統文學教材,可以彰顯大學文學教育的精品教學理念。四是必須注重客觀效果。古往今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是讀著自己的歷史、讀著自己的文學一路走來,歷盡千秋風雨,日益發展壯大,民族傳統文學哺育了偉大的中華兒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傳統文學施惠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每一個成員,使他們成為開化的公民,聰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淵博的學者,筆走龍蛇的作家,能言善辯的律師,談吐不凡的外交使節,出口成章的政府總理。

其二,文學教育的方針。大學文學教育不同于中小學的語文教育。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愛語、愛國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為此,中小學語文教育就要通過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教學和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養成理解(聽、讀)和運用(說、寫)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說在中小學,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那么,工具性實際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培養語文能力、掌握語文工具,應當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根本目的。而大學文學教育則不是這樣。“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說,大學語文不能完全順著中學語文的路子來開,必須要有提升;也不宜講成一般文學鑒賞或者文學史那種類型的課。要做到讓大學語文立于必修課的‘不敗’地位,就要把學生們在多年語文學習中被打消了的對語文的興趣重新建立起來,立足于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對語文與中國文化有感性和系統性的了解,學會欣賞文學與文化精品,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養成高品位的閱讀和寫作習慣。”[3]溫儒敏教授的一席話,也可以看作是大學文學教育的方針。當然,大學語文不等于大學文學教育,前者講的是一門具體的課程,后者指的則是一種教育范疇。而文學教育恰恰是大學語文的核心或者說靈魂。一門好的大學語文課,首先應當是一種出色的大學文學教育。21世紀大學文學教育的基本方針,應當以文學作品為主,兼顧作家,史論并舉,賞析結合。只有以作品為主,多讀作品,才能使學生激發興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認知與情感體驗的基礎。只有兼顧作家與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論世,使教學具有力度與厚度。只有史論并舉,既有文學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論的點撥,才能使文學教育規避零碎與膚淺,走向系統與深化。只有賞析結合,才能使鑒賞與分析并舉,體驗與認知同步,整體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在內的人文素養。只有上述四者的綜合運用,有機統一,才能穩妥地解決大學文學教育的方法論基礎,科學地建構大學文學教育的行為范式。

其三,文學教育的目標。概括起來就是三點:怡情養性,培植素養,化育閎才。第一點是怡情養性,針對個體而言,對于學習者來說,大學文學教育的首要目標是使大學生怡其情,養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靈。第二點是培植素養,指的是課程,無論是一門課程,還是一個學科,還是一種教育,其基本目標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的人文素養。第三點是化育閎才,從整體上來說,大學教育培養的是碩學閎才,大學文學教育的終極目標理所當然是教化與培育高層次、高品位的碩學閎才。以上三點,從個體到課程,從局部到整體,從首要目標到基本目標到終極目標,呈現一種教育目標的梯度;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微觀到中觀到宏觀,形成大學文學教育的目標系統。總而言之,大學文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文學教育使學習者怡情養性,培植并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為國家和民族教化與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層次、高品位的碩學閎才。

其四,文學教育的屬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學教育。先說主流文學教育。大學是神圣的學術殿堂。大學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層次教育。大學教育應當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引領時展潮流、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主流教育。與此相適應,大學文學教育也必然是一種主流文學教育。秉承學術至上的大學精神和兼收并蓄的開放理念,既要堅持主流文學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學形態,努力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再說泛文學教育。大學文學教育,不是那種狹義的純文學教育,而是一種廣義的泛文學教育,舉凡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四書五經、野史雜鈔,都屬文學之列。廣覽博采,含英咀華,才能使文學教育的內容豐富多彩,才能讓莘莘學子的學習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學文學教育永遠充盈著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三、21世紀的大學怎樣開展文學教育

21世紀的大學文學教育應當怎樣開展?答曰:更新大學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學體制改革是保證,創新文學教育課程是根本,營造人文熏陶環境是關鍵。

———更新大學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紀的大學教育,特別是那些教學研究型以上高層次大學本科教育,應當改變過時的專科專才教育的狹隘觀念,樹立起大時代辦大教育、強化通識、培養通才的教育新理念。這是21世紀搞好大學文學教育的重要前提。讓我們好生讀一讀最近總理《對同濟大學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輩說得好,沒有一流的文科,就沒有一流的理科;沒有一流的理科,就沒有一流的工科。這就是說,我們培養的人,應該是全面的、具有綜合素質的人。”“學習理工科的,也要學習人文科學,學習文學和藝術。同樣,學習人文科學和文學藝術的,也要學習自然科學。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長所走過的道路。錢學森是這樣的,李四光也是這樣的。錢學森能畫很好的畫,李四光譜寫了我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4]這樣一番語重心長的肺腑之言,難道還不足以引起我們對大學文學教育的高度重視嗎?

———加快教學體制改革是保證。過往的大學教育長期受制于專科專才教育理念的支配,只談專才,不講通才,講究專深,忽視綜合,注重專業教學,不抓通識教育,大學絕大多數都是理工農醫類專門大學,綜合性大學不多,以文科見長者更少;而且,存在著實際上的“重理輕文”傾向,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學教育來說,教育觀念滯后,教學體制陳舊,別說文學教育,就是文科教育也實在說不上重視,有幾所大學比得上20世紀上半葉清華大學那樣文理滲透的綜合性?90年代以來,隨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特別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有了好轉,但還遠遠不夠。我國大學教學體制,從培養目標,到課程設置,到教材建設,到教學方法,到考核評估,到教學管理,乃至于教師素養與師資配置等等,都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速度。只有這樣,大學文學教育的順利開展才能得到保證。

篇3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我國積極進行教育改革,最終的目的是強化國民知識結構,使國民能夠適應時代的進步,在社會中良好的生存與發展,推動我國不斷前行。基于此,應當要求大學教育適應終身教育體系,對大學教育合理的改革,更好的教育與培養大學生,使大學生無論是在校階段還是進入社會,都注重自身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整體水平,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國家。本文將以分析終身教育為切入點,就終身教育視角下大學教育及其改革予以探討,希望可以真正提高大學教育水平。

關鍵詞:

終身教育;大學教育;改革

1前言

站在21世紀的門檻,信息化浪潮滾滾而來,知識經濟初見端倪。此種形勢下,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就業結構逐漸變化,人們的職場生活越加復雜。當代大學生要想在復雜的社會中打下一片天,需要注意強化自身知識水平。當然,大學學校有義務、有責任,讓大學生認識到教育是知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素,使大學生注重學習,終身學習。為了達到此目的,基于終身教育視角,積極進行大學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終身教育的簡單概述

終身教育,即為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的總和。它的形成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歲月發展而來的。“終身教育”一詞源于1965年12月召開的“第三屆促進成人教育國際委員會”上,法國著名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專門負責成人教育工作的保羅?朗格朗所做的“終身教育”學術報告。自此之后,“終身教育”受到國際上的重視,掀起“終身教育”思潮。當時,人們將“終身教育”定義為成人教育。后來,隨著終身教育的廣泛應用,人們將“終身教育”思想引用到職業教育中,并擴展到整個教育活動中,最終將終身教育視為智力的、情緒的、美感的、社會的、政治的修養[1]。“終身教育”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引領教育的重要思想觀念,貫穿于終身教育和非終身教育之中。不僅改變了教育機構及教育制度,還使得社會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與培訓,得到優化、改善,使得通過正規教育或非正規教育的學習者都能夠深受影響,積極的投入到知識學習中來,獲得知識。

3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下大學教育的分析

21世紀教育改革的情況下,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從幼兒教育和初等教育開始并持續終身教育的整個教育系統中的一部分。積極的遵循“終身教育”思想,進行大學教育改革,使終身教育理念成為大學教育的推動力,如此可以提高大學教育水平,培養更多優秀學子,使之成為國家棟梁。當然,要想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來改革大學教育,首先要了解大學教育,再提出切實有效措施加以改革。

3.1現代大學的功能分析

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學,確定大學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1)通過高水平的研究拓展新的知識領域;(2)通過教學把知識一代代傳承下去。按照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來劃分,大學自然屬于正規教育。在正規教育系統中,每一教育層次上,都有適當的級差和選擇系統。而大學屬于正規教育系統的最高層,與其他教育機構自然有很明顯的差異,所以目前大學主要以本科生、研究生為主。而終身教育的適用范圍包括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但是,目前大學與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大學幾乎不承辦成人教育,只有在特殊環境之下才會承辦。這種情況,國內外均存在[2]。就國內大學來說,近些年我國諸多高校承辦成人教育,但承辦的目的不同,像研究生教育是為顯示水平,本科生教育是為立足,而成人教育則是為了補充財政。深入分析當下一些成人教育的辦學情況,成人教育力度不大、成人教育水平不高,自然會影響終身教育的推行。所以,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來說,大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功能不強,不利于更好的推進終身教育。

3.2教育民主化的分析

相關研究表明,個體在現代社會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受教育程度。而大學歷來爭議不斷,不平等顯現屢見不鮮,如追求精英主義、入學機會不平等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挫傷學生學習熱情。而終身教育則重視每一個個體成員,希望通過維護個體的權益,使個體在民主教育中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發展。所以,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來看,大學民主化程度低,不利于更好的推進終身教育。

3.3教學資源的配置分析

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系下開辦的大學,其公共性特征被分割給多個部門,使得大學在條塊分割、高度集中部門所有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下,難以真正實現公共化,而是備受限制。這就意味著大學的教學資源也備受限制,不能結合實際需求,合理的分配利用。終身教育的實施,目的之一是讓學習者可以更好的利用每一個教學機會,積極的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知識水平。由此看來,大學教學資源分配不合理情況,難以滿足終身教育發展需要。

4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下大學教育改革的探究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見當下的大學教育難以有效的推行終身教育。基于此,筆者的建議是:

4.1樹立終身教育理念,找準自身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定位

為了使終身教育理念貫穿于大學教育中,更好的促進大學教育發展,應當在大學教育改革之際,樹立終身教育理念,適當的調整與優化大學教育,使得大學教育與終身教育相融合,將終身教育貫穿于大學課程、教學活動、科研活動當中,使終身教育影響學生及教學活動,以便培養優秀的人才。當然,要想在大學教育中正確樹立終身教育理念,應當對終身教育體系進行分析,并結合大學教育實際情況,明確大學教育革新的觀念及觀點,在此基礎上,正確引用終身教育理念,如此可以使終身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提高大學教育層次。

4.2重視來自社會的需求,提高大學生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大學生在大學接受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在社會中更好的發展。為了使大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更好的融入社會,應當在接受大學教育之際,能夠適當的了解社會,并不斷強化自身能力,滿足社會需求。所以,在改革大學教育之際,應當注重了解社會需求,關注產業結構、職位結構,積極的與企業、政府產生聯系或構成合作關系,擴大教育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自身知識水平、能力、意識等,使學生與成人水平相當,提高學生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5結語

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來審視當前大學教育,主要存在大學功能少、民主化程度低、教學資源配置有限等缺陷,不利于更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基于此,應當積極進行大學教育改革,樹立終身教育理念、調整大學教育等,使終身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中,提高大學教育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緊隨時展步伐。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丁杰.加快深層次推進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信息生態觀視角下的基礎教育信息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1):19~21.

篇4

本文為2015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批準號:2015SJB226),南京工程學院校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批準號:YKJ201439)的階段性成果。【摘要】生命議題是當下社會的熱點議題,然而在當今我國大學校園之內,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回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種教育的基礎層面去反思,這樣或許能夠避免我們走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中。通過對大學教育的本質這個教育基礎層面問題的反思,我們或許能夠通過鼓勵大學生命教育的跨學科學術研究,優化大學校園的生命教育文化環境,加強大學生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大學生命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策略,來努力提高當下我國大學生命教育之成效。

【關鍵詞】

大學本質;生命教育人的培育

前言

自人類誕生以來,關于人類生命的議題就困惑著整個人類,人們生從何來?死歸何處?怎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人們的心頭。而目前為止,人類就這些問題仍沒有找到看似完美的答案。雖然我們亦已認識到生命議題對于當下社會的重要性,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就提出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并將生命教育作為全人教育的戰略主題之一。然而,審視社會現實,我們的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特別是在當今的大學校園中。作為社會的高級知識分子,當代大學生與普通人相比理應更有智慧,但在涉及一些生命議題時,他們同樣也存在著困惑,更有甚者也會走入極端,諸如此前的“馬加爵事件”、“藥家鑫事件”、“復旦黃洋事件”等事件無不警示我們大學的生命教育成效欠佳。誠然,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的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很多的原因。當前學術界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較豐富的。但審視這些文章,大多都是從具體的生命教育過程中找原因,而并沒有深入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種教育的基礎層面去反思,這樣或許會誤導我們走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中。就像我們使用的電腦一樣,有很多應用程序,比如QQ、迅雷等,但除了這些具體的應用程序之外,電腦還有一套支持這些應用程序運行的基礎程序——Windows。某個軟件出問題了,可能是應用程序本生的問題,亦有可能是Windows的原因。所以,本文試圖回到大學教育的本質這個教育基礎層面去思考,希望能為我們找到一個不同的角度來探尋問題的解決之道。

一、對大學教育本質的探討

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之下,對大學教育本質的認識,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在《禮記》的《大學》篇中有我國最早對于大學教育本質的描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學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人們的善良美德,教導大家尊重他人、關愛他人,以致達到真善美的完人境界。此外,朱熹也對《大學》做過一個非常精要的詮釋,他認為,“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同樣地,在西方,英國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在《大學的理念》中也認為大學應該是一個教授普遍知識的場所,是一個由學生和教師組成的教化機構,其使命是培養有教養有趣味,懂得本國或本民族基本價值和規范的“紳士”。大學應該注重教學與學生道德品質的塑造,“這種教育教他們如何去適應別人,如何去了解別人的思想,如何去影響別人,如何與別人達成諒解,如何寬容別人。”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如今的大學顯然比過去的大學有不少進步之處,但大學育人的本質并不應該發生變化。大學雖然也教授各種各樣的專門知識,但其最核心的精神仍應是讓學生成為朱熹所講的“大人”,亦或是紐曼所說的“紳士”。正如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在《如何不負此生》的演講中所談到的,他認為大學“并非純粹是一座知識寶庫,也并非單單是創意和創新的推動者,大學絕非一所職業訓練學校,更萬萬不可淪為培育貪婪、自私、毫無道德和社會責任可言的人才的機構”。因而,在現代社會中大學教育仍應以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為首要目標,側重人的發展的全面性與完整性,即人的培育,而并非單純的人才培育。然而,現實并沒有理想那般美好,我國大部分大學的領導者并沒有將大學教育的本質落到實處。反而是讓“就業主義”與“應試教育”的遺毒繼續綁架,聽任大學背離其本質而自我異化。馮建軍教授就曾指出,“我國的教育一向強調依據社會要求塑造人,人因此成為社會的工具,而非人之自身,社會要求成為教育的風向標,尤其在一個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教育越來越偏離生命本身”。對此,顧明遠教授也曾指出:“教育的本質被掩蓋了,教育成了各種利益集團的工具,忽視了人的生命的發展,衍變為功利主義教育”。并且伴隨科技的進步,學科分類越來越體系化,知識單純成為可以給人們帶來經濟效益的科學知識,而將非科學的人文價值、情感和生活經驗排除在外,“知識形態的課程進一步蛻變為科學知識的課程,…知識課程把學習的結果指向認知,培養‘知識人’,忽視了人的發展的情感要素,掩蓋了生命的完整性”。青年學生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學習成長,不僅難以達致“大人”或“紳士”的完人境界,而且有可能受其負面影響,成為人生的迷途羔羊,更有甚者可能會利用其在大學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成為危害社會的危險分子。由此可知,大學若只關注“人才培育”,而忽視“人的培育”,如此培養出來的人或許會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但很難成為技能與內涵修養皆佳的完人,甚至有的還會成為害人害己的危險分子。例如,在“復旦大學投毒案”中,黃洋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害人害己的負面案例。因此,我們的大學必須嚴肅的重新審視大學教育的本質,思考人之所以為人,以及什么是“大人”、“紳士”的理想,并從這樣的反思中去探尋教育改革的路線。基于上述對大學教育本質的探討,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人的培育”之于大學的重要性,但多年來潛藏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義思想,仍會在不知不覺中誘使人們將注意力只放在“人才培育”上,而忽視不能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人的培養”。大學教育應是人的培育,不僅僅是人才培育,應該是一種“全人”培育。忽視對“人”的教育,或許是導致我們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困境的深層次原因。

二、加強當代大學生命教育的策略

了解了大學生命教育成效不佳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大學忽視對人的培育,那么如何扭轉這種“高級職業技能培訓所”的自我異化現象并尋找“人才培育”與“人的培育”之間的平衡,進而推動大學生命教育的發展,使其獲得較高成效呢?我們或許可以從大學的兩個主要功能:一是知識與技能的創造發展;二是知識與技能的分享傳承入手。具體到生命教育來說,生命教育的內涵是“以生命為核心的學問”,大學應以持續且深入的方式強化關于生命學問的研究,并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孕育更加豐富多元的觀點。有了學術研究推動生命教育內涵的持續發展,同時也需要關注生命教育的傳承與分享,如此才能找到更加適合我們的道路。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一)大學及其行政管理機構應鼓勵生命教育的跨學科學術研究

如今,我們的學者大都是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的專家,而生命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大課題,涉及宗教、哲學、倫理、生物和醫學等多個學科,既需要在細節上精確與深入,也需要在整體上宏觀與把握,如若不能展開生命教育與其他各學科之間的對話與合作,那么我們將難以獲得完整有機的整體知識,進而難以構建系統有效的課程內容。在這里,我們或許可以借鑒孫效智教授的“三跨”概念,即跨宗教、跨學科與跨立場,希望我們的學者能夠拋棄成見,對話溝通,豐富彼此,并為人類構建更為完整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此外,大學生畢業后都會進入職場,因此,大學生命教育的倫理課程部分除了思考一般的倫理議題之外,也應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強化各種職場倫理的思考訓練及價值觀的內化訓練,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使當代大學生都能夠皆具專業技術與內涵修養。

(二)大學應優化校園的生命教育文化環境

社會的整體文化背景對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文化是特定歷史社會背景的產物,不同地域、不同時期所產生的文化各不相同。同樣,不同的文化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會產生不同影響。比如,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比較忌諱談論有關于“死”的話題,以至于很多人缺乏正確對待死亡的態度。過去,我們宣揚絕對的集體主義觀念,強調先集體后個人,特別是當集體利益遭受侵害時,鼓勵個人舍生取義。現如今,我們撥亂反正,強調以人為本,要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記得在幼年時期,我被教育如果遇到壞人壞事,要勇于同這些行為作斗爭。可如今,我們也越來越理性,告訴孩子碰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首先應該想到報警求救,而不是逞一時之勇。這些,都體現了社會文化變化對生命價值觀的改變。所以,我們應該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以豐富和提升生命教育的內涵,使生命的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體現,使人們獲致有意義的人生。

(三)大學應加強生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大學里,大學教師是大學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擔者,他們不僅是相關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領路人。如果教師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智慧與靈性修養,那么其對學生生命教育的成效便可想而知。教師本該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可近年來,高校教師由于生活、科研等各方面的壓力,采取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屢有耳聞,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生命教育不是只靠個別的一些課程就能成就的,大學校園里的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肩負起生命教育的責任,才能將學生的生命教育落到實處。

(四)大學應承擔更多生命教育方面的社會責任

大學對生命教育的推動,不應該只將關注點停留在自身,還應該拓展視野,走入社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命教育。大學或許可以通過與一些社會福利機構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命教育資源,使生命教育可以與社會實踐更充分的結合,反過來,這也會更好地推動大學自身生命教育的發展。

結語

大學生命教育成效不佳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某一方面的單項投入很難解決,需要多方努力,多策并舉,多管齊下,形成合力。這幾個粗淺的策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項策略的具體落實中也都充滿了困難與挑戰,希望全國關心大學生命教育的有識之士可以一起努力,合作共進,喚醒世人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作者:原成成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英]紐曼.大學的理想(節本)[M].徐輝,顧建新,何曙榮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沈祖堯.如何不負此生[OB\EL]./20160128/n436265786.shtml.

[3]馮建軍.從知識課程到生命課程:生命教育視野下課程觀的轉換[J].課程•教材•教法,2013(9):90.

篇5

早在20多年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談到教育改革困擾時曾尖銳指出:“像今天這樣零星地進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沒有一個關于教育過程的目標與方式的整體觀念,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還特別提到:“經驗證明,內部改革之所以沒有成效,或造成人才和精力的巨大浪費,這通常是因為上面的管理與下面的行動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不好。這樣便使得那些具有創造性、富于想象力的改革家們孤立起來了。”20年過去了,我們大學的教育狀況如何呢?當然,我們不能說沒有一點進步,但這些進步主要是量的增長,或者是一些添枝加葉的修飾工程。從根本上來說,教育觀念仍是陳舊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學方法是死板的。舊的教育觀念,主要表現為“三型三性”,即封閉型、重復型、記憶型與專制性、權威性、統一性。很明顯,它們是與現代教育的開放型、創造型、思辯型與科學性、民主性、多樣性的理念相悖的。我們大學的改革,之所以沒有革命性的進步,一方面是沒有擺脫舊教育觀念的束縛,另一方面是沒有形成新的教育觀念。美國學者C·W·莫里斯曾形象地比喻:“觀念是人類文化的原子彈。而觀念是來自有思想、能說善寫的人。”〔2〕這就是說,觀念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既可以阻止社會的變革,又可以把社會推向前進。

去年,在國內某重點大學里,一個已畢業而未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一紙狀子把母校推上了法庭。事情的起因是,該生的學位論文通過了答辯委員會的答辯和系學位評審委員會的表決,但在校學位評審委員會審查和表決時,卻以一票之差而末獲通過。在反復申訴未果的情況下,該生才行使了法律訴訟權,法院受理了。經過調查和辯論,一審判原告勝訴。對此,議論紛紛,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不乏其人。很顯然,問題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這種由不同學科的專家組成的校評審委員會,看似科學,其實并不科學;以無記名投票表決,看似民主,其實并不民主。這件訴訟,從多個角度反映了我國教育的“三性”保守觀念。然而,對于這種不科學、不民主的評審制度,年復一年,校校如此,竟沒有人提出質疑,更無人敢于去改革一下。

從教育模式看,我國大學的教學仍深深地陷在“傳授知識—接受知識”舊模式的巢臼之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三中心”教學制度,依然頑固地統治今日的大學。這種模式和制度的保守性在于:以教師為中心也就是以教師為主體,把學生當作被動的客體,維護教師的絕對權威,這與當代教育自由平等的原則是相悖的。以課堂為中心的弊端在于滿堂灌,使教學脫離了實際,、脫離了社會,特別是脫離了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革命。以課本為中心致使學生的知識面狹窄,妨礙了學生廣泛閱讀、深刻思考,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三中心”的教學制度,最早始于17世紀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的“分班教學”。他強調以教師為中心,認為“教師是一個稽查長”,“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夸美紐斯的功績在于,他是第一個企圖發現教育規律性并根據人的本性來組織教學過程的教育家。他針對中世紀經院式的死寂空氣,改革傳統的個別施教為分班教學,使教育發展為全民的事業成為可能。因此,夸美紐斯受到教育界的尊重,他本人被尊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3〕。但是,夸美紐斯畢竟是屬于那個時代的教育家,不能要求他預測到今天教育發展的趨勢,也不能把他創立的“三中心”教學制度原封不動繼續沿用。然遺憾的是,300多年以來,我們先后所進行的一些改革都絲毫沒有觸動到這些制度,依然把它們視為教學工作的金科玉律,致使我們的大學教育與時代精神格格不人。為了使大學教育適應21世紀的需要,我們必須對陳舊的教育模式和制度進行徹底的改革。我們可以預見,一場教育觀念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將在全球范圍內展開,這場改革將是全面的、深刻的和連鎖式的。歷史經驗表明,一次巨大的變革,將會涌現出適應這種變革的出類拔萃的人物,并將最終產生出當代教育的“哥白尼”。

(二)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柏拉圖有句名言:“最先和最后的勝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學地認識自我,正確地設計自我,嚴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歷史的潮頭去開創嶄新的人生。’,〔4〕這話雖然是兩干多年以前講的,但現在聽起來仍然令人振聾發饋。這句話的重大意義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人的自我設計思想,這是每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什么?這好像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其實我們并不完全明白它的真諦。據查,在文獻中,給教育下定義的表述多達65種,可謂見仁見智。不過從根本上說,把教育定義為:“是設計和塑造成功人的實踐歷程”是符合現代精神的。如果這一觀點得到認同的話,那么設計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教育模式就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過去的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設計不正確,塑造的模具不適用,教育的模式太保守。

那么,21世紀的大學教育模式應當是什么樣的呢?未來學家預言:21世紀是以創造為特征的世紀,是一個充滿未知的時代,也將是揭開眾多的科學奧秘的時代。很顯然,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的人,只能是那些具有創造力的超越型的人才,而他們也唯有通過創造教育來培養。這是合乎邏輯的必然。設計大學創造教育模式,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正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所說:“教育觀念將被改變,也許被改得幾乎面目全非。”〔’〕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大無畏的改革精神,不破除舊的教育模式,那么新的創造教育模式就立不起來。因此,設計新的大學創造教育模式,也就是教育再發明。為此,我們必須以21世紀為坐標,以人生的最大價值為目標,以成功人的各項優良素質為參照系。唯有如此,才能設計出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

其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須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國內大學開展創造教育的做法是,在某些大學開設了創造學、創造技法或創造教育學選修課,以傳授創造學的基本知識。應該說,這種做法是有益的,對推行創造教育是一個進步。但是,它絲毫沒有觸動到舊的教育模式,在總教學計劃中,僅僅起到點綴作用。然而,新構建的創造教育模式不僅要傳授創造學的知識,而且要帶動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徹底改革;不僅要啟迪創造思維方法,而且還要催生發明創造成果。再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須具有可推廣性。教育模式是由一定教育觀念抽象出來的標準教育形態或可以讓人們照樣子去做的標準教育方案。因此,設計一種教育模式不是為模式而模式,而是為了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需要。一個模式的正確與否,唯一的是要經過實踐檢驗;它能否推廣,主要不是靠行政的干預,而是靠模式本身的實效,靠它所代表的新生力量。

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逐步構想出了大學實施創造教育的一種模式,我把它稱作“SSR模式”。第一個S是英文詞組“Studyindependendy”的縮寫,可譯為自學或獨立的學習,是由學習者自己完成學習的一種方式。第二個S是英文單字seminar的縮寫,指大學生在指導下進行課堂討論的一種形式,有時也指討論式的課程。R是Researeh的縮寫,意思是研究、探索。它是由字冠Re和詞根seareh組成的,因此也可譯為再尋找、再探索。自學既是一種古老的學習方式,也是現代最值得提倡和推行的學習方法。我們說它古老,是因為自孔子始到現代的許多著名大學者,無一不是靠自學成才的,他們的知識也主要是靠自學而獲得的。在面向21世紀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新的教育精神使個人成為他自己文化進步的主人和創造者。自學,尤其是在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困因此,自學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光適用于那些沒有機會進入學校的人,也包括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一切人,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都要普遍采用自學的方法來學習。

早在19世紀,在德國的大學里,開始使用課堂討論方法。英文單詞seminar是從拉丁語seman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種子”。這個詞意很有意思,因為在討論中形成的靈感或新觀點猶如種子,通過討論能起播撒種子的作用。然而,把課堂討論正式納人教學計劃,作為一種補充教學方法,還是美國哈佛大學于1904年首創的。目前,這種教學形式在國外十分流行,形式也多種多樣。把科學研究引人到大學中,是德國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09年倡導的。他認為,大學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對于各種科學的統一性有相當了解,其次要培養學生從事研究的能力。教師的任務應當是對學生從事研究的一種引導,學生的任務應當是獨立研究。自20世紀初,美國引進了德國的“教學和科研相統一”的新體制,造就了一批世界聞名的研究型大學,既出了成果又出了人才。

ssR為什么能成為一種創造教育模式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點:第一,SSR代表了世界古今教育之精華,特別是經過百多年的實踐,證明了它們是最具有推廣價值的成功的教學方法。第二,這三種教摯方法的共同特點是創造,是與“三中心”的灌輸式的教學法根本不同的。自學是從學習者本人出發,是依靠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有效學習方法。課堂討論是雙向交流,營造一種自由民主的氛圍,以達到激勵靈感和產生新思想的目的。科學研究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它不是為了掌握現成的知識,而是應用已有的知識去創造新的知識。第三,SSR既反映了教學內在的聯系又符合認識規律。自學是基礎,是學習的初級階段,是自己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堂討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自學中提出的有代表性、啟發性問題,依靠集體智慧,展開自由討論,以達到既解決問題又訓練思維方法的目的。科學研究是學習的最高階段,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選擇那些既有研究價值又具備研究條件的難點和疑點,深人進行研究,以獲得新的發現和發明。總之,SSR分別代表三種學習的方法,它們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同時,SSR又代表三個學習的階段,由初級到高級,一環扣一環,一步比一步深人。sSR分別作為單個的學習方法,本早已有之,本文的創新之處在于運用組合思維方法,把它作為大學的創造教育模式,以挑戰“三中心”的“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舊模式,并希望由此而引起大學教學領域里一場全面的、深刻的革命。

(三)

教育是以人為對象的實踐學科,任何教育理論、教育模式,必須能夠付諸實踐,并且接受實踐的檢驗。這時,我們方可以說某個教育理論或模式是正確的。同樣地,提出“SSR創造教育模式”,盡管有其依據,但它也有待實踐的檢驗,只有到那時,我們才能認定“SSR創造教育模式”推廣的價值。“SSR模式”是一個普遍的教學模式,不僅適用重點大學也可在普通大學推廣;不僅適用于文科學生也可在理科學生中試行;不僅適合于高年級的學生也可以在低年級學生中采用;不僅適用于專業課也可以拓展到基礎課。盡管如此,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實施“SSR創造教育模式”還存在一些困難和阻力。我們要像對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樣,為它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1)轉變觀念,排除思想障礙。經驗反復表明,任何一個重大的改革措施出臺時,都會遇到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阻撓,有時甚至是拼死的反抗。同樣地,推行“SSR創造教育模式”,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思想障礙主要有三:即在自學上的依賴性、在課堂討論中的泛式性和對待科學研究的神秘性。人們大多認為,自學是個好辦法,但是真正采用自學成才的人卻只有極少數。特別是在學校的教育中,推行自學更是困難重重。難在何處呢?依我看,自學的阻力既來自于學生也來自教師,但歸根到底還是來自于法定的講授制度。就學生而言,主要是怕艱苦,對教師有依賴思想。對教師來說,主要是受講授制度的束縛,不明白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他們能夠給予學生最大的貢獻,乃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助。妨礙自學的主要借口是學生看不懂,教學必須循序漸進。對此,有一個很有力的例子,說明其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據報導,16歲的安徽學生趙梅生,于1996年高考時,居然以634分的優異成績考人了中國科技大學,可他卻是一個農村窮學生,他自小學四年級一直堅持自學,學完了高中全部課程。他的體會是:“自學是靠自己提出問題,又由自己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再難的問題都由自己去解決。”趙梅生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了自學是一個普遍的學習方法,一個僅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學生,能夠通過自學而獲得成功,難道大學生和研究生們還不能夠自學嗎?

鑒于中國學生大多性格內向,不愛提問題,怕爭辯,因而課堂討論的效果都不大好。有的開會不發言,有的僅僅提一些知識性問題,難于就一些實質性問題開展思想交鋒,更不敢提出獨特的見解,不能發揮討論課對啟發思路和激勵靈感的作用。我所說的泛式性,就是指在課堂討論中的形式主義,泛泛而論的習氣。為了克服這些不良的學風,須花大力氣,否則推行“SSR模式”就會落空。從世界范圍來看,教學方法受到普遍批評的原因,就在于忽視了教育過程的復雜性,不是通過科學研究進行學習。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關鍵是要破除對科學研究的迷信,打破人為存在于教學和科學研究之間的鴻溝。科學研究是探索求知,而未知充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只要你是一個有心人,那么時時、處處、事事都可以有所發現或發明。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數學家高斯、天文學家伽利略、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化學家鮑林等,在大學期間就開始了研究,并在相關領域里作出了重大的發現或發明。他們的成功經驗,證明了大學生開展科研是可行的,每個大學生都應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2)轉變教師職能,提高教師的素質。美國教育家里歐·巴士卡里雅曾說:“我們的學校教育不成功,因為我們從不幫助老師們撕下教師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從來不使他們認識到老師的作用只在于引導。’,〔9〕這段話聽起來似乎有點偏激,但卻點到了問題的要害,也是符合時代精神的。在傳統教育中,教師的主要職能是講授課程,而學校里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又多半是從教師出發,而不是根據學生的需要而選定的。教師講授課程的特點,傾向于重復過去,并且容易導致形式化、公式化、標準化。這種“講說章句”式的教學,嚴重地背離了時代精神,改革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按照“SSR的教育模式”,課堂教學基本上將被學生的自學所取代,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將被取消。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少的,只不過他們的職能發生了轉變。同時,由于網絡學習(E一Leaming)的興起,也促使教師職能的轉變,教師不再是傳授知識的媒介。未來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就大多數教師而言,目前要擔負起新的職能還是有困難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本身接受了知識面很窄的專業化教育,僅僅擔當教學單一的角色。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需要,每個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主要是加強人文素質修養,拓寬專業知識面,掌握創造思維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學會做科學研究工作。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在推行新的教育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篇6

【關鍵詞】大學教育;閱讀理念;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大學教育同時擔負著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雙重責任。大學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約定與人文教育的成功程度,閱讀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徑。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眼前的閱讀物也在呈爆炸式的增長。面對越來越多的閱讀材料,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卻變得越來越有限。所以大學教育需要突破原有的閱讀觀念,探索新的閱讀理念對于知識結構。

一、重新認識教科書和參考書在教育中的作用

對于大學生來說,獲取專業知識的直接來源就是教科書和參考書,他們包含了大學教育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推進大學生的閱讀活動,需要我們重新認識教材和參考書在教育中的作用,它們并不是死板的、教條的專業知識的集合,也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們通過考試大門、修的學位的“敲門磚”,它們還是指引大學生閱讀方向的指南針。

二、寬口徑學習與“越讀”

在教科書和參考的指引下,大學可以開展寬口徑學習與“越讀”,其學習和“越讀”的方向還是以專業學習為主的,但是卻帶有一定的個性化色彩,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既有認知和思維方式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閱讀更多的專業書籍,甚至閱讀一些臨界專業或者跨專業的書籍,而不是拘泥于教科書和參考書。

但是許多人在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后,開始因為各種原因開始重新讀書。在這種讀書需求下,自然很難享受到讀書的價值,也不能體會“越閱”的價值,也沒有“越讀”的基礎。在“越讀”中存在“往前跨”和“往旁跨”的問題。所謂“往前跨”就是在原來就感興趣的閱讀領域,繼續往那深奧的方向前進;“往旁跨”就是以原來感興趣的閱讀領域味基礎,向旁邊的,先前不是特別有興趣的領域跨進。“越讀”有助于大學生的思想拓展,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識的解放。

三、“輕松地”閱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閱讀的方式、工具和途徑也越來越多,它們能幫助學生更好、更輕松的閱讀。大學生進入高校后有更多的機會利用網絡、廣播、校報、電視等進行“輕松”閱讀。新穎的閱讀材料、生動的讀書心得、有聲的廣播以及報紙文字、電視畫面,都可以讓大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示,以達到輔導讀者,提高大學生的閱讀品位、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的目的。在校內組織一些讀書會、讀書社團,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也有利于幫助大學生“輕松地”閱讀。

四、課余閱讀時間的安排

由于受到課業壓力、就業壓力和考研壓力的影響,大學生們往往把大量的課余時間用于專業課的學習,閱讀專業相關的學術性書籍。專業書籍可以幫助學生們了解和掌握專業的前沿知識,拓寬徐盛的知識面,開拓思路,鞏固教材知識,對學生的專業前途有重大意義。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專業課的學習和專業學術書籍的閱讀占用了學生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得學生們在閱讀經典名著、休閑讀物、時尚或流行讀物的機會很少。經典名著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通過閱讀傳統經典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自身修養,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休閑讀物、時尚流行雜志可以為大學生們提供時尚資訊,為學生提供時尚消費指導,具有使用需求,可以幫助大學生們獲得身份認同感和群體歸屬感。很多學生雖然渴望讀經典名著、休閑讀物、時尚流行雜志,但是由于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往往難以實現目標。

五、閱讀的收益是“零存整取”

閱讀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任務,也很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總體來說閱讀的收益是“零存整取”,大學生們在學習、上網、游戲之外,每天都至少保留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閱讀,最好能實現多種介質、多種語言的閱讀。閱讀地點可以按照個人愛好選擇,書房、圖書館、書店、咖啡屋等,甚至舊書攤都是閱讀的好去處。

六、購書、淘書與藏書

每個讀書人都會有很多機會進行購書、淘書和藏書。在購書、淘書和藏書的活動中,我們同時要兼顧感性與理性。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另一方面要注意閱讀的多元性和均衡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教科書、經典名著、百科全書、歷史典籍、小說漫畫都應該是大學生購書、淘書和藏書對象。

七、圖書館員的指導與推薦

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給予學生們合理的推薦和引導是圖書館員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圖書館員要引導大學生學會合理利用圖書館,通過開展文獻檢索一類的課程,教會學生們如何利用圖書檢索。定期舉辦各種書評、書展、專家座談等活動,做好閱讀宣傳活動,提高大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

八、結語

當今的大學生們生活在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人類面對著以往從未有過的知識信息高速更新。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興趣,改善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充分發揮閱讀在大學生培養中的作用,需要學校、老師、圖書館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祖勤.在推動大學生閱讀中傳承和創新大學文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

篇7

關鍵詞:禮儀教育;大學教育;禮儀課程;中華美德

一、前言

禮儀教育應該貫穿個體成長全過程,但從當前情況來看,重智輕德現象普遍存在,而大學生禮儀缺失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大學階段,課程設置非常豐富,學生學習壓力相對降低,是開設禮儀課程、強化禮儀教育的最佳時機,而且大學生已經具備了完整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在吸收、踐行禮儀知識上也更加有利。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對學生個人發展、學校整體建設、社會精神文明進步,都十分重要。

二、大學生禮儀素養現狀

當前,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的多元性日益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良好的禮儀可以讓人和人之間更好地交往,也能在無形之中傳播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但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很多大學都忽視了禮儀課程的設置,沒有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和禮儀教育嚴重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禮儀教育功能定位不準、高校沒有認識到禮儀教育的具體功能。第二,大學禮儀教育的開展缺少社會支持,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較弱。第三,大學禮儀教育的實施渠道單一、方法簡單、內容枯燥,教學效果較差[1]。

三、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意義

(一)弘揚中華美德的需要。由上可知,禮儀教育并沒有得到大學的足夠重視,很多大學都沒有認識到禮儀教育的意義。大學生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希望和未來,如今國家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中國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中國在世界擁有一席之地,是每一個大學生的責任。而在中華美德中,傳統禮儀文化占據了重要的部分,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強化和落實是弘揚中華美德的需要[2]。(二)對學生素質的根本要求。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禮儀素養、禮儀知識的掌握是基本要求,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擁有良好素質的根本方式。在當今校園中,經常會出現不知禮、不守禮、不行禮、不尚禮的現象,要從根本上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要落實、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比如,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這些優良品質,都是對學生素質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懂正確的禮儀,就無法做到上述內容。(三)對學生心理起到調試作用。在禮儀教育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禮儀教育會對學生心理起到調試作用。現如今,很多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時都會出現心理上的變化,但是如果可以掌握禮儀知識,通過規范自身行為和自我言行,就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繼而提高自信心,降低挫折感,避免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四)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教育的基礎,禮儀教育的落實可以充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進而帶動其他教育發展,最終實現高等教育目標,因此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是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五)促使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大學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很多大學生在進入校園后會出現不同的不適應情況,而在大學開展禮儀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在社會關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處理,而禮儀教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通過良好的禮儀教育可以讓大學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展現自我,學會與人的相處之道。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社會場合,有著良好禮儀素質修養的大學生可以更加順暢地融入其中[3]。

四、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根本途徑

(一)開設禮儀課程。禮儀課程是禮儀教育的根本,開設禮儀課程,可以充分發揮課程駕馭的主渠道作用,讓禮儀教育在大學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傳播。開設禮儀課程可以讓禮儀教育得到科學化、理論化、系統化的發展,同時也能表明禮儀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大學生對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在實際開發、設計禮儀教育的過程中,要從總體上進行考慮,在設立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的同時,還要在其他課程科目中落實禮儀教育,讓禮儀教育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播。高校要認識到禮儀課程作為專業系統的教育方式必須進行科學的建設,但同時滲透性的禮儀教育課程在提高大學生禮儀文化素質的過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二)重塑教師形象。在落實、開設禮儀課程的同時,還要重塑教師形象,各學科教師的禮儀素質都要提高,教育的過程就是互相影響的課程,教師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禮儀意識、禮儀行為。因此,高校教師自身都要有意識地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從而引領學生完成正確的角色定位,強化禮儀素質的培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對禮儀文化的認知,教師的形象不能忽視。當然,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也是禮儀文化的一種,通過學科課程間接地開展禮儀教育也是一種途徑,這也是一種理想境界。高校也要精心設計,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約束,以此持續性、漸進性地落實禮儀教育。(三)加強禮儀實踐設計、加強、落實禮儀實踐活動,也是一種強化禮儀教育的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禮儀實踐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禮儀教育形態。高校應該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落實禮儀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比如,百色學院開展“以禮儀文化打造和諧校園”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校慶80周年獻禮項目,每年科技文化藝術節都舉辦服務技能大賽,組織學生參加中國——東盟禮儀大賽等大型禮儀類競賽等,讓大學生走向社會,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禮儀實踐活動進行參與。通過這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禮儀實踐,可以讓學生的禮儀素質在實踐中得到強化和鞏固,讓禮儀實踐更富有教育意義。(四)營造良好的禮儀氛圍。在大學教育中落實禮儀教育除了要開設禮儀課程、重塑教師形象、加強禮儀實踐之外,還要營造出良好的禮儀氛圍,為禮儀教育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優良的禮儀教育環境,在無形之中也會對學生禮儀素質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影響,禮儀氛圍包括課堂秩序、學習風氣、校園文化等。禮儀氛圍本身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涉及的內容有很多,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利用不同的教育資源,強化隱性因素,以促進學生禮儀素質發展形成。比如:對教學樓走廊的墻壁、校園道路上的井蓋、教室活動室的墻壁等進行裝飾,繪制具有禮儀文化的壁繪,建立具有禮儀文化背景的雕塑,讓每個區域都具有獨有的特色,并且通過標語牌、名人名言、杰出人物畫像等方式展示禮儀故事,提高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情趣。不僅如此,還利用院校制度,通過科學的組織領導方式、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禮儀氛圍和禮儀精神,以此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素質。實際調查表明,民主環境下,學生對禮儀規范的親和度較高,而且學校的管理文化制度,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禮儀素質,因此高校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學校管理制度、組織運行制度。(五)以家庭教育為基礎。家庭在大學生禮儀教育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家庭禮儀教育是個體社會化的起點,是社會個體化的重要渠道,是社會和個體之間的連接紐帶。作為禮儀教育最關鍵的基礎,家長必須要認識到家庭禮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家禮、家規、家訓,在日常禮儀規范教育的基礎上,傳播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落實修身勵志的規范教育。同時,家長要身體力行,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認識到家庭禮儀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日常生活規范教育。在家庭禮儀教育中,要由淺入深、由低及高、循序漸進地開展禮儀教育,從而讓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繼而懂得在社會中的立身道理。比如,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變化,大學生這一階段,正處于心理敏感期,家長要盡可能保持足夠的耐心,幫助大學生正確面對激烈的就業壓力和學習壓力,及時疏導、規范孩子的日常行為。學校可以協同家長在全校范圍內以“勤、禮、孝”為主線,擬定具體“家規”,以此實現家庭禮儀教育規范化。(六)加大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宣傳。現如今一些大學在進行禮儀教育時,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禮儀文化,忽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禮儀教育本身包含的內容就十分廣泛,包括待人接客、書信交流、人情往來,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這些內容早已有之,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這些禮儀文化和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加大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宣傳會讓大學生在無形之中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形成禮儀意識。比如,可以利用傳統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開展禮儀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弘揚民族精神,還可以增進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而且在這種特定節日和慶典活動中,教育感染力也會得到大幅度增強,充分發揮其中的禮儀教育作用,還需要政府、社會、媒體之間的協作配合,加大宣傳力度,讓禮儀文化得到傳承和延續。比如,大學可以和地方政府合作,在重陽節期間開展傳統禮儀文化活動,并且邀請當地的電視臺等媒體,記錄活動過程,以弘揚重陽文化,傳承家風家訓,倡導孝敬老人,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通過給老人跪拜、獻壽桃、登高拜祭、上香祈福、撞鐘賀壽等多項傳統民俗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和禮儀習俗,同時也讓傳統節日文化得到傳承。(七)開設禮儀教育第二課堂。建設和諧社會已經成為當前主要的戰略目標,作為社會文化傳播、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各高校在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到上述六點之外,還要積極開設禮儀教育的“第二課堂”。所謂“第二課堂”就是借助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新媒體技術,打造禮儀教育網絡平臺,給大學生提供不同的禮儀教育學習渠道。隨著網絡的普及,電子移動設備已經成為每一個大學生的必備物品,落實網絡禮儀教育“第二課堂”,可以提高禮儀教育的有效性,擴大禮儀教育的覆蓋范圍。比如,某高校開設了禮儀教育公眾號,定期禮儀文化短視頻,同時打造特色化的禮儀網絡社區,利用校官方微博、校管網、官方公眾號等媒體渠道進行傳播,并且安排信息管理人員和禮儀教師對這一社區進行管理和建設。分別創設了不同主題的禮儀文化社區,并且根據社會發展時事定期變更主題,跟上時代變化的腳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將這一網絡社區打造成了禮儀文化宣傳窗口,成為禮儀思想教育的主要平臺陣地。以河北大學為例,該校創建的禮儀文化網站被評為全國十佳思政教育類網站,在引導該校大學生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加強道德修養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結論

篇8

關鍵詞:自然教育;大學教育;自由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2-0042-02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方式對于現代大學生教育的要求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早在18世紀的法國,盧梭就倡導順應自然、遵循人類天性的新教育思想,這種自然教育思想在當時以其獨特的見解引起了巨大反響。至今,自然教育思想仍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筆者就其對當今大學教育的啟示進行探討。

一、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內涵

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張的教育是“回歸自然,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發展個性,培養平等、獨立、互助互愛等良好品質以及能夠適應時展的新人或自然人”。在盧梭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中,講了一個孩子的培育過程,兒童作為自然教育的最初對象,經過成長到其青年階段,貫穿始終的是解除人為束縛,切忌將成人的思想強加于兒童身上,尊重兒童的天性,使其自由地成長。因為盧梭認為人類生來就被賦予了自由、理性和良心,這正如《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是一個含義。盧梭極其反對成人對孩子一味的知識灌輸,這種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超出自身的負荷。倡導我們教育孩子是要讓他們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觀察主動學習,獲得經驗和知識。真正的教育不是用各種各樣的規范加以束縛,而是順其自然,要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智水平來進行[1]。自然教育的最K目的是培養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善良有愛的人,自由發展個性,不受欲望和偏見的控制,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感受,能夠很好地、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快樂[2]。

二、我國當前大學教育的現狀

1.課程設置缺乏選擇性。大學的課程有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分,這就說明學生除了要掌握本專業設定的必修課程以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合心意的選修課程,可現狀卻是必修課所占比重過大,而對選修課的關注度過低,甚至有的學校還規定,與學生所學的專業關聯不大的選修課學生不能選上,沒有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這種對選修課不重視的情況,無疑制約了大學生的興趣愛好,甚至阻礙了其自由全面地發展。

2.教育方式仍須轉變。目前許多大學的教育方式仍然是以教師冗長地講述為主,重視的依舊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效率,很少與學生互動,唱著獨角戲。這就使得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對知識產生抵觸心理,降低了學習效率,適得其反,事與愿違。再者,“重理論輕實踐”是大學普遍存在的情況,把知識等同于書本和課堂等。教師只重視給學生傳播枯燥的理論知識,對實踐的關注過少,這樣就造成學生的“死讀書”現象,使學生無法將那些硬生生的文字與生活中的實事聯系起來,導致理論無法聯系實際,知識得不到應用。

3.校園文化建設不夠完善。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的軟實力,也是大學的精神核心所在。許多大學對于校園文化不夠重視,配套設施匱乏,導致學生感覺不到大學應有的風采,有特長、有愛好、有熱情的學生施展不了自己的才華,同時能力得不到提升,有所禁錮。

4.評價標準依舊是分數。我國大學的教育模式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考核形式單一,“以成績優異數英雄,以分數高低論成敗”,對一個學生的評價和認可,只是看分數。恐怕這樣培養的“人才”,是要加上引號的。

5.人格培養有所忽略。有些學生上了大學,以為這就“成功”了,放縱自己,在生活日漸舒適、奢侈之風流行的時代,盡情享受揮霍,展現人性的墮落,逃避上課,沉迷于網絡等,最后思想匱乏導致無力從中突圍,只剩下在那些物欲化、技術化的環境里沉淪,消逝生命的活力與激情。大學生活相對于中學雖然“自由”一些,但是老師仍需要關心和正確引導,使學生在這個年齡有他們良好的道德取向和價值追求。

三、思考與啟示

當今社會,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學習知識,知識只是我們培養能力的手段,培養學生的能力才是最終目標。筆者通過對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思考,結合目前我國大學生教育存在的問題,淺談幾點教育啟示。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能力,首先是要培養和開發其學習的樂趣,使學習成為其一種精神需求和習慣。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交互式的教學模式,使更多的教學內容滲透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之中;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樣,例如小組討論、讀書報告、實驗、社會調查等[3]。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只要有了學習的熱情,那么學習就不再是一項枯燥的任務。

2.構建非書本上的學習活動。在課程方面,大學教育著重要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增設實驗課,讓書本知識“鮮活”起來,更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參與科研項目。在專業實習方面,學校可與企業等聯系,定期開展一次咨詢和交流活動;大四的時候,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去工廠、企業等實習[3]。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習,氛圍是栩栩如生的,學生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同時通過自己的觀察主動學習。這樣既讓他們了解社會的實際需求,又使其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為培養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3.充分尊重學生自由選擇課程的權利。大學的課程設置應該“以學生為本”,縮小必修課所占的比例,將選修課的比例相應加大。選修課重在學生可以“選”,那么就不要再多加限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和能力在大學范圍內自由選擇課程,無關乎其他客觀因素,只因為自己喜歡,真正體會“愛我所選,選我所愛”。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力,也可以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4.加強校園文化配套設施的建設。大學不僅僅是上課學習的地方,也是培養和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和內在修養的搖籃。學校應加強建設校園文化基礎設施,尤其是圖書館的建設,館藏資源富裕,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追求與渴望;其次大學可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增建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游泳館等,給體育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學校應鼓勵學生多開展和參加社團活動,利用校園廣播、海報等媒介進行宣傳,其內容豐富多樣,可涉及學術、娛樂、體育、公益等方面,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演講比賽、歌唱比賽、模擬法庭、書畫展、攝影展等。這樣不但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而且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如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5.以自然重建德與行。我們常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那么要求教師給學生樹立優秀的榜樣,以自身的道德行為與魅力,去引導學生開啟自我認識,服從內在良心的指引,摒棄那些現代浮華生活方式帶來的人性墮落,尋找生命的活力,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4]。目的是讓學生做一個充滿沛然生氣與愛、有道德、有個性、幸福、滿足、人格健全的人。

6.考試形式多面且自由。一門課的課程成績必須改變一刀切的形式,應該由考試成績、平時測驗成績、課后作業、課上討論時學生的表現、實驗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構成。考試還可以采用帶回家的開卷形式,主要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無論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接受學生中出現“另類”,因為只有當我們給予學生“精神上充分的自由”,尊重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們才能想他人不敢想,做旁人不敢做,發揮其探索精神[5]。

總之,教育要體現順其自然,以人特定時期的心理特征進行符合人成長路線的教育。因此,大學的教育,是要培養能適應社會,有能力、有感情、有個性、有靈魂、有精神追求的人。教師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選用合適的教育和教學方法,了解每個學生特有的天性,使學生自由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尚杰.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6):12-19.

[2]金艷.簡論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學術園地,2010,(3):26-27.

[3]李晟,楊喜生,等.國外大學教育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借鑒[J].中國電力教育,2014,(17):6-7,9.

篇9

現實數學教育教育目標靈活應用一、弗賴登塔爾的現實數學教育

弗賴登塔爾是世界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他主張數學與現實應密切結合,并能在實際中得到應用,創立了數學現實論。他沒有把數學簡單地看作是被傳遞的對象,而是認為數學是一種人類的活動。教育必須為學生提供指導性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再創造數學。他將數學教育歸結為五個特征:情景問題是數學的平臺;數學化是數學教育的目標;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結論和創造是教育內容的一部分;互動是主要的學習方式;學科交織是數學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這些特征可以用現實、數學化、再創造三個詞加以概括。何為現實數學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而且每個學生有不同的“數學現實”。數學現實是學生從客觀現實中抽象、整理出來的數學知識及其現實背景的總和。數學教師的任務之一是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實際幫助學生構造數學現實。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數學現實。這也就是弗賴登塔爾常說的“數學教育即是現實的數學教育”。什么是數學化?弗賴登塔爾認為,人們在觀察、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來分析和研究客觀世界的種種現象并加以整理和組織的過程,就叫做數學化。學生“再創造”學習數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這是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弗賴登塔爾說的:“再創造”,其核心是數學過程的再現。要求教師設想你當時已經有了現在的知識,你將是怎樣發現那些成果的。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

二、大學數學教育與弗賴登塔爾的現實數學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興行業不斷涌現,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目前,擴招形式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型教育走向了大眾化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應用型高等教育中,大學數學是各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它不僅為各類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工具,而且綜合培養各專業學生的數學思想與數學素質,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動力。大學數學教育必須做到以人為本,為各專業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本專業的知識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必須把培養學生數學素質和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根本目標。

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思想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可以用三個轉變來概括,一是教學對象的轉變。讓所有學生獲得必需的數學,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數學課程必需對學生的現在與未來生活有意義。因此,又要關注個性的發展,為每一個人提供適合于他從事的專業所必需的教學技能。二是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就不能再堅持傳統的“輸式”教學。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轉變;由傳統的支配者、控制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向動態的研究者轉變。學生要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向主動學習的設計者、主持者、參與者。三是教學現實的轉變。數學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密切相關。一方面,數學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現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另一方面強調情境材料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弗賴登塔爾的數學教育思想與大學數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相一致的。

三、在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弗賴登塔爾的現實數學教育思想

高等數學是大學理工科各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這門課程開設的目標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思想與方法,以滿足后續課程學習的需求,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獲得一種理性的思維和輕松駕馭錯綜復雜局面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但學生升入大學后,普遍反映高等數學難學,把學習高等數學看成是學習路上的一只攔路虎。抽象的理論、枯燥的計算、繁多的符號令人乏味,好多學生失去了學好數學的信心。造成教學現狀的原因是學生不清楚高等數學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和專業學習中有何用處。因此將高等數學知識現實化是勢在必行的。

將數學知識專業化,要通過具體實例來實現,選擇實例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目標明確,不僅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二是要具有代表性,是學生耳聞目睹的,但又了解不深的普遍問題。三是要有趣味性,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要有真實性和使用性。許多數學概念的產生都是有其實際背景,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概念的過程,以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以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例如導數的概念起源于求曲線的切線的斜率和變速直線的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為解決曲邊梯形的面積和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引入定積分的概念。教師也可以再舉一些與這個概念有關的實際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教學過程引出數學概念。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中,講解古典概率的計算時可引進概率理論起源的一些經典問題,在講解數學期望時引進“合理分配賭本問題”,同時增加與經濟生活貼近的案例,如庫存與收益問題、有關彩票中獎率問題。

參考文獻:

[1]弗賴登塔爾著.劉意竹等譯.數學教育再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孫曉天.現實數學教育的基本觀點及其實踐.學科教育,1995.

[3]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史炳星.現實數學教育中模型的運用.數學通報,2002.

篇10

從大學田徑教學在新時期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難看出,大學師生應重視大學田徑教學,并依據田徑運動和項目的相關理論知識,用于大學田徑教學,筆者在下文中將探討新時期大學田徑教育改革的對應舉措。

1.1、大學田徑教學中應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的全方位發展為教學核心,并建構田徑教學系統

當前大學的田徑教學內容不應局限于長短跑、起跑技術的教授,應將互動式教學和合作性教學相結合,同時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將田徑教學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采用探究性教學和情景式教學來提升田徑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

1.2、大學田徑教學中應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為主要目標,構建田徑課程的考評系統

大學田徑教學的考評內容不但牽涉到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指標元素,還要照顧到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和學習田徑項目時的心理素質的考評,在實際的考評工作中應運用直接考評和間接考評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同時在有關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的運用上,要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考評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學、適合我國大學田徑教學實際狀況的先進元素,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規范性設計。

1.3、從大學生的心智發展水準以及身體發展狀況來對田徑課程進行優化

大學田徑教學課程的策劃和設立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大學生的心智發展準和智力水準的高低———尤其是各類身體素質的實際狀況,在此前提下對傳統的田徑課程進行規范化改良,以適應新時期的田徑教學綱要和時展的需求。

1.4、課程設計多元化、靈活化

第一,田徑課程在國外所有的大學中都是選修課,與其它課程共同組成了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項目。雖然田徑運動對大學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較高的塑造價值,但這類運動并非完全適合所有學生。但是應該看到的是,田徑教學項目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極大助益的,因此,應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田徑的積極性。第二,在設計田徑課程教案時,應使其多元化和靈活化,只有讓學生體驗到田徑課程的魅力,他們才會去認真學習,并養成長期運動的良好習慣。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學生唯有堅持一個或若干個體育項目的鍛煉,才能全面提升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在田徑項目的設立上不應無目的性的刪減某些“危險”運動,例如:撐桿跳、110(100)米欄、鐵餅、標槍、長距離障礙跑等等,因為這些運動在大學生中也有擁護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學價值。美國大學有專業的撐桿跳高“校隊”,有許多崇尚冒險的學生將撐桿跳作為自己的常規訓練項目。這些所謂的“高危”項目能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并且,當學生完全掌握了這些運動技能以及教練對運動項目進行規劃后,其危險性可以控制在一個能夠接受的范疇內。因此,我國大學應依據學生的身體狀況,適當開展這些“高危”項目。

1.5、課程內容標準化、正式化

針對某一部分學生對田徑運動積極性不高的情況,開展合作性學習是可行的,但是對田徑運動進行游戲化則不符合田徑運動發展的潮流。而國外在初中或小學不設立田徑課的原因是:中小學的運動場地、老師素質和學生素質使其無法設立標準化的田徑訓練課程。而非標準化、休閑化的田徑運動則無法體現田徑運動的真諦。田徑運動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也進行了必要的改革。發展到如今,田徑運動應該更加標準化和正規化,而教練也應將正統的田徑技術和戰術傳授給大學生。我國大學里的田徑課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嚴謹的,它有一套獨特的系統,并非所有的運動都適應現代的大學生。而這一論點對我國大學的田徑教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

1.6、課程交流國際化

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正式形成田徑技術交流圈,這使得歐洲的前衛技術和美國高校的商業化模式相互結合,從而令歐美在田徑教育上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國際間的田徑經驗交流是極重要的。雖然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但是中國目前與其它國家的田徑經驗交流還未形成一個交流圈,這也正是大學田徑項目發展受阻的其中一個原因。盡管改革開放之后,與國外的學術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課程交流還很少。

1.7、教學、訓練一體化

我國大學田徑課程教學是以田徑技術為而核心展開的,其運動觀念的樹立,可以幫助我國大學生學習到“最正宗”的田徑技戰術。而正宗的田徑技術一方面來源于生物力學原理;另一方面來自于技術解析。而研究結果表明:與田徑運動的規律和運動員個人特征相符合的技術就是“最正宗”的技術。所以,田徑教學不應過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規,而應使學生了解其物理學原理,激勵學生在訓練中培養自己的“獨門絕技”。也就是說應激勵學生去發現和研討。在進行田徑教學的改革時,應采取教學、訓練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該類教學方法有別于傳統模式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而是針對學生個體的傳授和引導。使學生在體驗、領悟田徑運動并提升田徑成績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田徑運動的真髓。該類教學方法有別于傳統教學方法,即是說,應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對動作方法不進行強制要求。在新歷史時期,學習型社會的概念已由一些專家率先提出。而在當今社會,只有會學習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動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是當今教學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徑課程的教學和訓練一體化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最佳教學形式,它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學習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合作式學習能力,是未來田徑發展的大勢所趨。

1.8、遵循田徑課程的內在規律,調整部分課程的講授順序,發揮技能遷移的功用

因為田徑教學學時數的減少和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田徑項目的開展在大學中遇到了阻礙。為了保障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在實施田徑教學的改革時,應依據田徑項目的內在規律,調整教學課程的教授程序,將所有的田徑項目分為走、跑、跳、投等四個教學版塊。這樣可以使同一環節的同一技術不再重復,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2、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