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理論的基本原理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跨文化傳播理論的基本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跨文化傳播理論的基本原理

篇1

中華傳統人文思想和知識涉及諸多領域,具有豐富博大的內涵和內容,需要根據實際在英語教學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中推介。根據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實際和學生的需要,筆者認為這些內容主要是:第一,傳統哲學基本思想。中華傳統哲學尤其是古代哲學有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陰陽、仁、道、德等基本文化哲學概念的介紹,嘗試以英語方式理解這些傳統思想,能夠讓學生掌握傳統文化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式,乃至能夠體會東西文化演化脈絡的差異,從而為學生將來國際化背景下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傳統文化藝術。中華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容,在英語教學中可以開展的具體有古典詩詞、繪畫、書法等。以古典詩詞為例,比如我國著名翻譯學家許淵沖教授的歐陽修的《采桑子》如下: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Allfollowerspassedaway,WestLakeisquiet;Thefallenbloomsrunriot.Catkinsfromwillowtrees.Flylikemistalldayalongbeyondtherailsinbreeze.Flutesongsnolongersungandsightseersgone,Ibegaintofeelspringlone.Loweringtheblindsinvain,Iseeapairofswallowscomebackintherain.如果能夠在課堂上進行這種跨文化的教學,通過這種跨文化的藝術推介,學生既能夠領略古典詩詞的韻律和節奏,有能夠把握英語的表達方式的內在靈活性和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翻譯組織等能力,從而加深了文化修養和人文素養,也錘煉了語言能力。這應該成為通過英語教學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第三,傳統養生與體育項目。中華傳統醫學中有大量養生與體育項目,比如就中醫基礎理論來說,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嘗試將基本的經絡、穴位等翻譯成英文并介紹給學生,或者通過學生和老師之間演示的方式來增進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在必要時可以請專業的醫生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指導。也可以讓參加太極拳等訓練的學生用英文寫出對這些傳統體育運動的感受,等等。由于這些內容實用又玄遠,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能夠發生實際價值的文化傳播內容。第四,傳統建筑和旅游景點等文化景觀。中華傳統建筑和旅游景點等人文景觀具有恒久的歷史文化價值,其注重整體平衡和自然秩序,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特殊價值。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初步地介紹中國古典建筑尤其是園林建筑的基本原理、著名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建筑風格演化過程等基礎知識,讓學生搜集和翻譯一些建筑的名城等,增進學生對中華建筑文化的了解,嘗試通過中西文化比較的方式來理解建筑藝術的演進歷程。這也是人文素養的重要內容。

二、在英語教學中強化人文素養的主要方式

第一,課堂討論。課堂討論是學生與教師直接交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素養和文化符號等方面的討論中,教師需要掌握豐富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知識,能夠相對自由地進行跨文化的推介和講授,這對于學生掌握文化符號和提高人文素養是重要的條件。學生能夠在課堂討論中將自己掌握的歷史文化知識豐富化、系統化,從而提升了對歷史文化發展的認識。第二,實際考察。實地考察,就是讓學生在文化古跡、人文景觀等所在地進行觀摩、尤其是中西文化交匯比較多的東部地區如香港、廈門等城市,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相處的狀態和問題,從而加深文化對人的精神狀態等方面的影響,增強人文素養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人文素養對于跨文化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寫考察報告或者感想等形式來讓學生增強語言應用能力。第三,情景模擬。文化教育中的情景模擬,就是讓老師和學生就某一個歷史場景、歷史典故等進行情景模擬,通過生動活波的方式來讓傳統文化再現或復活,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化符號等發展的理解。這是能夠帶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很受廣大大學生的歡迎和好評,也是教育專家積極推介的一種教學模式。

三、推進人文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優化發展的教育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充實和豐富傳統文化符號在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在教材改革中,應該倡導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注重將傳統文化素養的內容增加到教材中來,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教材的材料豐富性和體例完整性,為提高人文素質典型材料基礎。第二,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推進人文教育的積極性。推進跨文化教育模式是對教師的一個重大考驗,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教師探索和嘗試的積極性,主要包括對教師的獎勵措施,提供基礎的保障條件,等等。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通過規劃等形式來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教師在跨文化教育中勇敢嘗試的積極性。第三,充分利用網絡化信息平臺,強化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教學。對英語教師進行網絡技術培訓,提高他們使用信息化平臺的能力,增強用信息技術強化人文素養教育的主動性,從而減少教學環節中的各類失誤和缺點,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第四,積極促進現實生活中的中外青年學子的文化交流。當今社會,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在中國高校校園里來自異國的年輕學子處處可見。學校特別是任課教師應積極為中外學生的交流創造合適的平臺,可通過把他們請進課堂或者通過茶話會或者聯歡會的形式讓中外學生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把課堂知識用于實踐,從而激發其繼續學習的熱情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也能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一定的貢獻。

四、總結與討論

篇2

幾年前,“慕課”在國外興起,國內高校最先感受到了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沖擊,主動開設“慕課”甚至建立自有“慕課”平臺成為國內不少高校的選擇。2013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先后加入全球知名的三大開放在線教育平臺中的edX和Coursera,并積極投入“慕課”課程建設。

“慕課”的價值在于其資源非常豐富。傳統校園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伴隨著課改的深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會越來越凸顯。學生可以通過“慕課”獲得更多自己感興趣的、符合個性成長特征的資源。此外“慕課”的出現,使得大學的精品課程,特別是大學先修課程得以向高中開放,從而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清華大學:

萬人學“慕課” 在線傳播

《七律?盧溝橋》回憶幾十年前的抗日烽火,《南沙群島懷古》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雕塑繪畫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調查報告展示對“北京公共交通”“春運”等社會環境的思考……這些都是清華大學學院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研究成果。2014年9月22日,清華大學劉震老師的《基本原理概論》正式在“學堂在線”上線,當時共有1000多名校內學生在線學習,校外還有近萬人一起通過網絡上課。

據了解,今年清華大學學院將陸續推出一系列 “慕課”,當中包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內的多門課程。

復旦大學:

網絡人群之間的對話到底是真是假?

2014年4月1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程士安教授主講的課程《大數據與信息傳播》正式上線全球MOOC平臺Coursera。復旦大學推出的《大數據與信息傳播》課程融入了程士安教授團隊多年的實踐、思考與研究成果,將現實教學中采用的“翻轉課堂”形式搬上云課堂。

在講授《大數據與信息傳播》的課堂上,程士安教授拋出一系列有趣的問題:網絡人群之間的對話究竟是清醒的、現實的,還是在夢境之中?產生對話的緣由又是什么?是否有一股無形的內在動因、外在驅動力在復雜的網絡世界游移?

北京大學: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

是中國的?

2013年9月23日,北京大學首批全球網絡公開課《民俗學》《世界文化地理》《電子線路》和《20世紀西方音樂》在edX平臺正式上線。這4門課程全部采用中文講授,其中《世界文化地理》在簡介里提到,這門課是北京大學校內最受歡迎的通選課之一。

這4門課程一上線,就吸引了不少中國網友,在《世界文化地理》課程的討論組中,就有網友在看完視頻后表達對中西方古代地理傳統差異的看法。另一位網友則表示自己畢業一年多,非常懷念學校的日子,希望在學習中結交朋友。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是中國的,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就記載了一個類似灰姑娘的故事……”這段話出自北京大學公開課《民俗學》課程。課程告訴我們,原來,中國版的灰姑娘叫葉限,不僅如此,藏族、維吾爾族也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這是為什么呢?王娟老師稱,這就是民俗學的異文現象,至于想知道什么是異文,那就得好好上課了。

雖是中文課程,也吸引了不少外國網友。不過這4門課程并非全都有英文字幕,他們在討論中表示很無奈。網名為MKumailAli 和Istiakahmed的網友分別發消息表示:“Language is mattering,can you give your lecture handouts in English?”(語言是個問題,您可以提供英文講義嗎?)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世界文化地理》課程中,一名來自阿爾及利亞的歷史、地理老師就表示自己非常喜歡該課程,但因為沒有英語字幕,他學得很吃力。

湖南大學:

中國古代建筑藝術

2014年9月,湖南大學首個“慕課”課程《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在“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網正式上線。

課程主講人是建筑學院柳肅教授。柳肅教授從事建筑歷史和古建筑保護設計的教學和研究已逾30載,是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筑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該課程充滿人文精神,將中國古建筑營建蘊含的文化、藝術、哲學、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等元素生動再現,是傳承中華文明,特別是中國古建筑營建文明的一門有影響力的課程。

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首門全英文的“慕課”課程

2014年2月17日,由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劉程教授主講的全英文視頻課程《中國語言與文化》成功上線全球MOOC平臺Open2 Study。該課程為中國高校首門登錄“慕課”平臺的全英文課程。

篇3

【關鍵詞】動漫;職業教學;一體化

1動漫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背景與意義

我國動漫產業真正意義的興起和發展始于上個世紀末。隨著動漫產業的興盛,動漫教育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在短短幾年內,我國的動漫教育呈現出了盛況空前的發展態勢。然而,在迅猛的發展洪流中,動漫教育在表現出其學科建設和發展特點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這也因此形成了教育界和動漫界的研究熱點。在該背景下,筆者擬以重慶地區為例談一下動漫職業教學中運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努力探索和實踐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校企之間形成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2 影響我國動漫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以重慶地區動漫產業為例

2009年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重慶的文化產業發展逆世上揚,全年實現增加值187.5億元,占全市GDP比重近3%,連續5年保持增長,而動漫產業又是重慶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扶持的項目。重慶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北部新區高新園動漫基地、西面沙坪壩區大學城數字娛樂基地、東面南岸茶園

新區動漫基地、南面九龍坡區視美動漫產業及教學基地,從這些動漫基地我們可以看到,動漫產業的硬件建設已在重慶如火如荼地全面鋪開。但重慶地區動漫職業教育卻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2.1短期獲利心理嚴重

現在的許多動漫企業規模都比較小,不少還處在創業階段。很多校企產學研合作,企業主要還是看中高校龐大的培訓市場及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主要以軟件培訓為主,存在短期獲利心理。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也慫恿和加重了不關心人才定位培養的風氣。

2.2缺乏全面深層合作

國外的許多大學都設有校企合作機構,定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積累工作經驗。而我國缺少這樣的合作機構,產學研合作多以動漫企業向學校一對一地委托項目,高校以組建臨時性項目組的形式進行。這種合作的組織形式比較松散,缺乏全面深層合作。一旦項目完成后,合作即刻結束。產學研合作偏重于短期行為,合作力度不夠,學生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很少。

2.3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

由于許多動漫項目制作周期長,投資大,短期很難看到經濟效益,因此對于合作利益的分配,校企雙方所持的標準值不同,常常造成矛盾,導致后續項目的擱淺或流產,產學研合作給雙方帶來傷害。所以說,我們現在看到進入市場的動漫作品,極少是產學研合作的結果。

3 我國動漫職業教育一體化模式實施策略

3.1專業課程和教學體系體現以職業素質為核心的全面素質教育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及服務第一線,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一種教育類型。學校動漫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熟練掌握二維和三維動畫設計與制作技術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課程體系知識結構要強調“應用性”,理論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強化訓練。推行產學結合教學模式,將真實項目引入課堂,保持學校教育和企業應用的一致性,主動服務于動漫行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確保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升,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

3.1.1基于工作過程分析崗位職業能力開發課程。我們對學生所關注的影視動漫國家趨向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圖1),其目的在于更實際地分析學生更崇尚的動漫派別,進而在國家動漫教學指導思想下結合本地實際市場來開設較為合理的課程。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所關注的日本動漫遠超于美韓以及中國,近八成學生熱衷于日本動漫,只有稍超一成多學生關注我國動漫節目。所以,改變這一現實必須從教育做起,抓好動漫教育,從課程改革做起。

圖1 重慶地區高職學生關注最多的動漫國家

首先,從分析動畫生產工作過程的崗位職業能力入手。專業課教學主要采取“大平臺、小模塊”的課程設置方式。所謂“大平臺”主要指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包含必要的專業理論基礎、基本技術等職業群能力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將職業能力培養中相對穩定的科目課程歸在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模塊,形成職業崗位群中對知識與能力要求中的共性部分。而“小模塊”指專業分方向核心課程教學,主要根據具體的動畫制作工作過程中的崗位來設置相應的專業技能教學和實訓。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核心課,再到專業拓展課教學以及專門實訓,整體課程體系結構合理,突出工作過程的崗位特點與技能培養。

其次,根據二維動畫設計制作生產流程的崗位群工作特點,在二維動畫方向相應開設有“動畫造型設計”“分鏡設計”“原畫設計”“修型設計”“動畫制作”等課程,以“小模塊”專業課程和綜合實訓設置來開展分方向專業教學,培養符合動畫行業實際生產需求的二維動畫師。而在三維動畫方向,除相同的“大平臺”教學外,同樣根據三維動畫設計制作生產流程的崗位群工作特點,相應開設有“三維建模”“材質渲染”“動畫制作”“特效合成”技術等專業課程,以“小模塊”的專業課程和綜合實訓等設置來開展分方向專業教學,培養符合動畫行業實際生產需求的三維動畫師。

3.1.2推行教學做合一,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求改革以往并行安排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動漫專業在教學安排上應采取以周為單位的模塊化集中教學,即根據課程之間的前后遞進關系,完成一門課程再進入另一門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廣泛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編寫教學案例,制作高質量、與所編教材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視頻、演示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手,教學效果直觀,擴充課堂信息的容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緊跟開放式教育的大趨勢,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積極構建虛擬課堂空間,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增強學生對課程把握的深度和廣度。

專業教學要注意教學手段的改革,重視因材施教,開展參與式和互動式教學,對不同類型的課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課程形式靈活多樣。對動畫概論、基本原理等理論知識較多的課程,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講解;對結構素描、動畫速寫及動畫人體結構等專業基礎訓練課程,盡可能采用一對一、手把手操作指導的教學形式;對主干專業課程則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做合一等形式進行教學,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整合在多媒體實訓室里完成,主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操作為主的形式進行教學(圖2)。

圖2 理實一體化教學框架圖

3.2將項目引入專業實踐教學,推進生產、教學和科研相結合

校企合作辦學應堅持教學、生產和科研相結合,在項目開展和成果推廣中,形成從技術指導、研究開發,到應用推廣、基地示范、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3.2.1.建立規范化管理機制。產學研實訓項目運作的管理模式,可采取學校和企業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特別設置“產學研管理機構”。校方主要負責產學研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監督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企業主要負責產學研實訓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負責實訓項目來源,與外方簽約、發包承攬業務等工作。下設“實訓項目開發制作部”,其中“總監制”由企業負責人擔任,主要負責項目的工期與質量標準,監督各職能部門進度和水平等;“藝術總監”兼“導演”由企業技術人員擔任,主要負責項目的藝術標準,指導學生對整個項目做出藝術規劃、風格確定和創意實施,把關藝術實現、色彩、場景布局、表現力、鏡頭、分鏡頭感等生產環節;“制作總監”由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擔任,主要負責項目的生產制作進度和技術標準,以及勞動紀律管理等。實訓學生根據特長情況和優劣程度分成若干個技術組,設置組長和副組長,對上級負責,對本小組工作負責;每個學生實行崗位責任制,建立工作檔案和日志,做到工作日清月清;在動畫流水線生產過程中執行國際標準化,制定嚴格的考核評價標準,實施優秀進級、末位降級制和獎勵基金制。

3.2.2產學結合開展項目實訓。校方應當建有常規實踐教學基地,包含動畫前期創作室、中期制作室、后期工作室、動漫仿真實訓室等,同時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盡可能按企業模式進行設計和布置,在實訓教學中建立虛擬社會、虛擬企業、虛擬部門、虛擬項目等仿真教學環境,優化教學過程。通過將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結合,學校環境與企業環境結合,使產學有機結合,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如在企業與學校聯合的實訓項目中,可引合企業的真實項目來做。通過產學結合實訓教學方式,讓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入深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整個實訓教學,要嚴格按照實際動畫生產制作流程中的工作崗位分解項目任務,任務落實到生產小組及個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每個生產環節都有詳細的技術控制指標和實訓工作記錄。每個學生建立有工作記錄和考核日志,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能力要求和表現,進行量化考核,每階段實訓項目完成后,由學校和企業共同驗收。如果學生在某個工作崗位上實訓一段時間后通過考核達標,則流動到其它崗位繼續鍛煉,使學生全面熟悉動畫生產流程各崗位工作并發掘自己的技能優勢。這樣可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術人才, 也有利于從實際的企業用人角度考查教學情況,促進專業教學在產學結合方面的不斷發展。

3.2.3產學研互動共同促進。科研在產學研一體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科研為教學提供新知識和新方法,推動技術革新和產業發展,增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機會,是教學與生產結合的紐帶,是高職院校進入生產領域,開展社會服務的保證。通過產學研互動模式,校企在科研項目開展、專業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研究等方面都進行合作。

學校和企業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場地、設備和人才等資源優勢,針對企業、學校以及社會提出的科研課題和生產項目等,在產學研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除企業方面自主創新和申請有關行業部門科研項目外,學校也要非常重視科研工作,鼓勵教師申報項目或參加科研工作。科研項目的開展可激發專業教師自主創新進行科研開發的積極性,同時也可納入專業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具體的科研生產實踐中,增強專業能力。

3.3“產學研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校的主體,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好壞,大部分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要求有一支專業技能強,具有實戰經驗和科研創新能力的“產學研一體化”教師隊伍,懂教學、善鉆研、會管理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是一項艱巨工程。

在學校有關發展規劃以及提高教師學歷和向“雙師”型發展的政策指導下,有計劃改善專業師資隊伍結構的同時,積極開展以老帶新活動,每年安排教師進修提高,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專業修養和創作能力,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和參與科研課題。在以項目驅動為先導的專業教學、生產實踐和科研創新活動中,教師是產學研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常常是一人兼任教學導師、生產總監和項目主持等多重角色身份,必須協調好產學研三者關系,統籌考慮實施計劃、運作模式、時間進度、操作人員和設備場所等多種條件因素,這對教師個人和專業團隊來說都是一種工作鍛煉和提升。

校企合作辦學使依靠現代企業推進專業教師資隊伍建設成為捷徑。一方面,合作辦學企業派來的高技能專業人才直接參與專業教學環節,指導學生開展項目實訓,使教學內容學以致用,增強了學校的專業師資力量。并且通過學校與企業的交流,專業教學和實訓項目的聯合,以企業行業先進技術為指導,帶動學校師資隊伍的專業教學水平。

4 結束語

總之,“產學研” 結合是辦好高職院校動漫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動漫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是保證動漫教育質量和發展的新途徑。重慶地區動漫產業起步相對較晚,相關職業院校要積極與動漫產業等相關部門緊密結合,通力合作,在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建設性教育探索。進而能夠對本土動漫教育藍圖有更好的展望,以科學務實的態度來推進重慶動漫教育健康、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賈秀清,孟寧. 解析影響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幾個問題[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9,(06)

[2] 夏三鰲. 地方高校數字動漫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1,(04)

[3] 黃迅. 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與動漫人才培養的思考[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4] 龍洋. 淺談動畫的跨文化傳播對青少年的影響[J]. 今傳媒, 2010,(12)

[5] 徐志麗. 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能力培養方案探析[J].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2)

[6] 李月起. 地域文化對重慶動漫產業發展作用探析[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