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的職業規劃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設計的職業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知識經濟的日益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快,高校肩負著培養具備較高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歷史重任。在現有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體制中,普遍存在重視理論研究、輕視應用實踐的問題。為了提升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使高校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助力,我們有必要認真研究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問題。
一、環境設計專業教育發展現狀
在目前的藝術設計相關專業中,環境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專業方向。環境設計是一門復雜的交叉學科,其依托原來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而逐漸發展起來,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對建筑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進行設計和整合的一門實用藝術。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重視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戰略,各高校開始研究環境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1999年,一些高校開始擴招,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開始進入大眾化階段,諸多高校先后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到了21世紀,各大高校由于嚴峻的就業形勢,陸續開始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構建起較為系統的應用型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并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二、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原因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環境設計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城市建設離不開環境設計,人類共享生活環境。現在由于過度開發,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日趨嚴重,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環境設計人才需求與日俱增,高校作為培養環境設計人才的重要載體,其地位不容忽視。目前,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高校進一步分化,教育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創造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另外,素質教育對環境設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設計是一門具有前瞻性的綜合性學科,其能引導環境不斷向著最優化的目標發展。人與環境本身都在時刻變化,書本上的知識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學校只有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設計師的身份,處變不驚。環境設計師的角色是不斷分化的,其知識面要非常廣泛。學生個體具有多樣化特征,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確定不同的培養模式,對學生因材施教。
三、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取向
當前,中國的環境設計人才培養應當確立向大眾化階段推進的發展戰略,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多樣化、特色化為方向,整合、優化環境設計專業教育。同時,以人和環境發展為主題,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培養高素質的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學校應綜合考慮專業方向設置、理論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等環節,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新時期的設計師要一專多能,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要愛崗敬業,在校學習期間要多實踐、實習,要深入社會、深入基層,要有切合實際的就業取向與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學生只有具有出眾的崗位適應能力,才能在未來的求職競爭中取得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養模式要注意與地方文化融合,培養出的人才應為地方發展服務。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習俗各不相同,而環境設計本身就是解決自然與環境等問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必須熟悉當地的文化特點、社會環境和自然條件,多解決實際問題。
四、結語
篇2
關鍵詞:“以賽促教”;環藝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0-0131-02
2015年10月教育部提出,“要求深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改革,建立以提高實踐能力,創新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引領的人才培養流程。”培養動手能力強和專業應用水平高的學生是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首要方向,“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深化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一、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現如今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長迅速,一方面提高了社會文化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客觀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與此同時社會上許多企事業單位卻招不到所需的專業技術型人才,甚至出F了“用工荒”現象。“就業難”和“用工荒”普遍存在,環境設計專業也不例外。我們的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但動手實踐能力弱,缺乏技術性的知識環節,不能畢業后立即進入崗位角色。環境設計專業應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只有培養出了社會認可的高水平的畢業生,才能提高專業影響力,辦出特色專業,使環境專業得到發展。
二、“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特點
“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是以仿真性職業情境訓練為依托,通過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大賽的具體項目任務來設計課程內容、開展專業教學,以競賽模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1.“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符合環境設計專業特點。環境設計專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有一定的藝術設計基礎,又要求學生具有完備的工程技術和施工工藝的相關知識。當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與職業實踐之間產生了斷層,導致畢業生不能快速勝任工作崗位。“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磨礪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與新形勢下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是相符的。
2.“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常規的環境設計專業教育中,人才培養著重于創新意識的訓練過程,但創意若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是不夠的,只有把意識化的概念轉化為有形的設計方案,或者實施完成具體作品,才能將勞動力轉化為經濟效益,整個創作工作才算全部完成。應用型人才是同時具備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專業技術的人才,應當具有能把創意思維轉換成具體方案的綜合能力。在“以賽促教”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修改和完善設計創意的過程中,綜合培養了他們的理解能力與執行能力,提高了其實踐能力,這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向是一致的。
3.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參加專業的競賽,鍛煉了學生的理論實踐和動手能力。在成績考核中,教師考核和評價方式也從曾經的期末考試,調整為多重考核,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4.“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培養從單一理論轉向知識與能力并進,專業教育轉向綜合素質教育的深層發展。在以設計競賽為主的教學中,學生提高了專業實踐能力,而且培養了交流溝通、團隊合作的能力,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融合別人,最終融入社會的開放平臺。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和不同團隊的選手之間相互交流,既可以肯定自己的優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又讓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向更優秀的選手學習,取長補短得到進步。
5.“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激勵了教師與時俱進。“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綜合水平,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能力;同時反作用于教師教學過程,使學生被動參與轉變為師生互動。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師由于長期專注于教學和科研,缺乏成熟的方案實施和設計項目業務運作經驗,對目前市場上最新的設計材料工藝和前衛的設計案例不甚了解。“以賽促教”教學模式迫使專業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必須結合當前室內設計、環境設計等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競賽內容與具體的授課方案緊密相連,學、練、賽一體化,調動學生的興趣,既增強了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整體創作團隊的指導水平。
三、“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1.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方案依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導向性,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體,企業的用人標準為脈絡,根據基礎課、技能課、專業課、職業規劃四層遞進建立課程體系,促進學生零距離就業。在增加實踐學時比例的同時,采取理論傳授與實踐教學“雙軌并行”模式,強化課程傳授內容與提高就業能力的聯系,保障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質量。
從教學實踐上,以設計競賽的具體要求為實踐訓練的主干,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將專業競賽作為一個單獨教學模塊穿插在日常的教學中,因勢利導,服務于日常教學;不斷完善教學計劃、教學要求,整理出一套適合不同基礎、不同能力學科的訓練方法,促進全班每個同學的發展進步。同時邀請權威設計專家和前沿設計師開展教學講座,實時安排設計沙龍活動,提高學生的設計素養和參賽積極性,也提高了參賽的起點。
參賽后及時總結經驗,以團體小組為單位,就比賽中的創意設計、方案表達和項目實踐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總結出書面報告,取長補短,瞄準自我的不足,將總結經驗與教學計劃的制訂相結合,在課程設計上進行修改和完善,歸納出新的設計趨勢和方向,為下次參賽做積極的準備。
2.培B“雙師型”教師隊伍。參賽學生的創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教師的水平。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以高職稱、高學歷的知識型教授為主,現階段教師中具有豐富的一線設計項目工作經驗的人數比例不高,因此高校應針對自身實際,采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方針和措施。一方面加強自有教師團隊的培養,制訂“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對青年教師加大培養力度,選派教師參加前沿行業的培訓,到大型設計公司參觀學習,提供教師到設計單位學習實踐的機會,使之快速成長為“雙師型”的教師。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進,針對教師結構不完善的板塊,廣納人才,從企業、設計院、事業單位聘請具有較豐富的教學和實際工作經驗的專業導師來校任教。
3.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參加比賽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建立課下學習小組,強化參賽的意識,提升參賽的穩定性、積極性。如創立專業競賽社團,區別于學生自發組織的普通娛樂興趣社團,主要由專業教師設計方案,根據培養目標設置和專業方向直接相關的專業性社團,配合專業教學。學生擁有自己的設計方案,加上競賽的經費的支持,就會在競賽中百舸爭流,自然就全情投入到專業的學習中去。
4.制定獎勵政策。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獎勵,制定詳細的操作性強的獎勵辦法,如在相對應的設計課程中實行“以賽代考”考核模式。學生在比賽中的設計方案和作品,可以作為學生的考核作業進行測評,把參加專業技能大賽的獲獎證書作為課程考核成績之一;甚至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取得的競賽成績都可以折算成相應的學分。
針對教師的獎勵制度,則需要對指導教師降低日常教學工作量,對在競賽中獲得成績的教師給予鼓勵。具體措施很多,如建立教師參賽專項基金制度,為教師的創作和指導提供專項經費,另外也可以把教師的參賽成績與其年終考核和教師推優等榮譽評定相掛鉤,鼓勵專業教師踴躍加入到專業比賽中,提高教師的參賽意識。
四、結語
“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既加強了教學理論內容與職業實踐應用之間的相關性,又突出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創新意識。學生在完成比賽的過程建構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執行能力。“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是積極推動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有益嘗試。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with the Gam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Specialty
DONG Qiu-min,ZHANG Huan
(Wuhan College,Wuhan,Hubei 430000,China)
篇3
一、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背景
據相關統計,皖江示范區核心城市蕪湖市現有裝飾公司、景觀園林公司、建筑設計公司總計810余家,從業人員約30000人,年產值達到6億元,產業利潤10%―50%,其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3000―5000元不等,皖江示范區集中了安徽省70%的環境設計文化創意產業。皖江示范區景觀、建筑裝飾設計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其一是需求量大。 2015年,皖江示范區環境設計人才需求總量約為32300人,到2016年達到35800人; 其二是亟需復合應用型人才。目前,皖江示范區最緊缺的設計人才是:集景觀設計、城市規劃、施工工程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具備對企業內外資源進行整合和具有豐富經驗的復合應用型人才。隨著合肥、蕪湖雙核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兩市已躋身于“國家園林城市”,環境設計人才的缺乏日益凸顯。因此,加大景?^、建筑裝飾設計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強化園林景觀、建筑裝飾設計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解決皖江示范區景觀相關產業人才缺乏問題的重要舉措。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景觀與建筑裝飾設計專業群(原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創辦于2003年,2008年被確立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2015年被確立為安徽省綜合試點專業。本專業初創伊始即開始推行“引企入校”,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將企業開發項目引入學校教學實踐,通過校企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基于項目制作流程的項目化課程體系、建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等形式,以項目帶動教學。2010年開始,本專業根據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用人需求,積極探索“三站、兩室、一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建立一個集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為一體的基礎教學平臺,以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的方式,培養學生“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三個方向的專業能力,取得良好成效。為推行“三站、兩室、一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本專業積極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已建設形成初具規模的校內實習實訓室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實踐技能的提高和社會化服務提供了良好基礎。本專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分布情況及項目承接類型如表1所示。
二、校企共建實訓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目標
學院結合皖江示范區及學院實際情況,考慮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內涵和要求,目標定位為“立足蕪湖,服務安徽,面向長三角,以景觀、
建筑裝飾設計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專業推行“三站、兩室、一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推進董事會制校企共建的服務實訓基地[1],建立健全“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優化項目化課程體系;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同時完善以“建筑景觀設計院”、“創新工坊”為主體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承接及參與項目運作等途徑拓展社會服務空間,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專業教學改革目標定位為建立“項目化”教學方式,各實訓室導師在教學中以設計院為項目承接平臺,以工作室為責任單位,把工作室所承擔的真實項目作為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進行項目的實踐訓練,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行“立體、多元、開放”的實踐環境,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真實項目、教學指導、企業案例、考核評價等,探索互聯網課程的建設。在課程教學同時,將素質教育全程化,以職業規劃課、創業指導課等基礎課程為抓手,透過貫穿三年的職業素養培養[2],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發展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職場思維,強化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激發創新創業意識。
三、校企共建實訓人才培養模式
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學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學改革,依托“創新工坊”和“設計院”,扎實推行“三站、兩室、一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融合“3+2+1”階段遞進式教學。其中,建設建筑景觀設計院,以企業化的模式運營管理,承接社會服務項目,以項目化的方式進行運作。[3]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和就業意愿,選擇相應的工作室,確定專業發展方向,在工作室實戰項目教學過程中,積極推進項目化、任務驅動教學方式,以承接的社會服務項目為導向,細分崗位核心技能,使學生通過“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掌握現場勘測方案設計、建設施工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工程預算、施工管理等崗位核心技能,具備較全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繼續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企共建共享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力度,打造具有實踐教學、職業素質養成、職業能力培養、產學研用開發、師資培訓等多功能有機結合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教學改革“培養模式”的凝練
學院建立與“三站、兩室、一坊”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項目化遞進式實習實訓平臺,充分體現其先進性、生產性、研究性、綜合性、集成性、輻射性和帶動性。遞進式實習實訓平臺集專業課程教學、企業項目制作、對外社會培訓、原創藝術品開發四大功能于一體,實現功能系列化、環境真實化、人員職業化、設備流程化、管理企業化(如表2所示)。
(二)“設計院”平臺建設
學院積極探索“校中企”建設,在現有工作室建設基礎上,引進社會資源參與建設,成立建筑景觀設計院,注冊法人,探索董事會制管理運營模式,以設計院為平臺對外承接社會服務,拓展景觀、建筑裝飾設計等相關業務,在承接社會業務同時對內組織項目化教學,承擔實習實訓[4],安排學生參與真實項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在整合各工作室及創意工坊資源的基礎上,提升設計院平臺的業務績效。將設計院建設成為集設計、施工、教學、實訓為一體的,功能優化、配置合理、省內領先的校內設計院。
(三)“創意工坊”平臺建設
參照建筑景觀設計院商業管理模式,下設工藝研發、產品加工、業務處理等部門,重點涉及材料工藝、產品造型、施工工藝、裝飾美化、工藝品設計等領域;以兩個定制中心為基礎,推進產研并進、廠校結合實訓模式,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整合不同專業的資源(包括:視覺傳達、動畫設計、產品造型等),形成完整的產品研發、生產產業鏈,帶動專業群的整體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修養和實踐動手能力。[5]學生全天候進入創新工坊進行綜合實訓,組織學生成立創新小組,深入學習研究現代裝飾材料的定制、新興施工工藝的實施、城市景觀藝術品、公共藝術品的創新研發和加工制作,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職業技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四)“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建設
以實訓基地(設計院、創意工坊、大師工作室)和“現代學徒制”為基礎,對現有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革,推行創意工坊教學,開展真實項目驅動的小組訓練,手把手傳授、面對面指導。以就業為導向,以?業能力為核心,以技能大賽為推動,引入行業標準,全面推進“雙證書”制度,將先進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方法等引入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方法改革,通過真實案例、真實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興趣和職業興趣。
(五)“網絡化社會服務”平臺建設
實訓基地積極拓展社會服務功能,與上海蒂嘉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其網絡平臺進行設計研發、施工工藝制作的業務聯系與溝通。同時利用該平臺本校實訓基地產品概念,進而實現網絡業務接單,拓展設計院與工坊的項目來源,進一步服務社會。在教學方面,實訓學生在一院一坊中完成設計概念、設計圖紙、設計咨詢、裝飾材料造型前期的工作,后期通過該平臺自己設計作品,實現了“互聯網+設計”的新型談單模式,預計該網絡平臺每年可以給實訓基地提供50個項目。
(六)校企協同創新團隊建設
依托建筑景觀設計院現有人才,吸引企業兼職教師建設創新團隊。創新團隊由專業教師、企業管理層、企業一線設計師、工程管理人員共同組成。創新團隊教師不僅擁有參與創業或者企業高管的親身經歷,同時還和企業保持積極的聯系,通過爭取企業支持與合作,爭取更多創新實踐的機會。在創新團隊中,以工作室負責人作為小組負責人,帶動部分學生組成創新小組,以設計院承接的真實項目為創新訓練內容。創新小組承擔社會設計項目,進一步強化小組負責人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小組通過參與設計院項目的管理與實施,鍛煉團隊自身的企業管理與經營能力,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與效果提供堅實的保障。
(七)創客及學生創業團隊孵化建設
在教學課程中開設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公共類課程。搭建由專業性的創新創業課程以及專業性講座組成的課程平臺。根據大一至大三學生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知識掌握能力,設計一套符合學生認知的課程,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地創新創業教學實踐。另外,開展課外創新創業實踐,組織學生成立學生社團,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類的比賽,依托學校創業園、校外創業孵化園,鼓勵學生帶著設計作品進行創業實踐。[6]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八)教材及網絡實訓教學資源建設
以編寫的工學結合教材、內部講義為主要內容,將專業理論知識與校內外實訓相結合,依托MOOC/SPOC建設,加快創建核心課程互動式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本專業建設的同時,帶動視覺傳達、動畫設計等相關專業,整合優化現有資源,以動畫、視頻、圖片、交互課件等多種形式在互動多媒體平臺上進行教學資源庫建設,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與企業合作,結合本專業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編寫與生產實訓教學相結合的《庭院景觀設計》、《建筑施工技術》、《家居空間設計》、《園林制圖與識圖》、《項目制作》等教材及內部講義若干,在工學結合的實訓基礎上加以完善,最終完成注重實踐技能培養的綜合指導性教材及配套資源。
篇4
一年級繪畫類基礎課都是為后面的專業課打基礎的,此時不應該只是教授單純的繪畫技巧,而應在剛開始時就進行專業學習。但這不是說簡單地把專業課調到繪畫類基礎課之前上,如果學生沒有美術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課程知識,最終反映在作品上就會缺乏美感、缺少創意。設計專業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夠運用色彩、空間體現作品的設計理念。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合理地把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融合在一起,對具體課務有細致安排。為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我校一直進行積極探索,如通過剛入學時的專業介紹會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但是我認為這并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建立專業概念,還需要對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做大膽改革,讓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相融合。比如,一年級的色彩課在進行了基礎教學后,就可以針對動漫、平面和裝潢的不同要求進行分方向教學。對他們進行卡通畫色彩、卡片色彩設計、室內色彩搭配等實用性色彩訓練,學生可以在實際訓練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同時,因為是一年級基礎課,我們不能對課程方向的劃分過于明確以至于成為毫無聯系的不同課種,而是分而不離,目的只是通過基礎課的學習為學生找到興趣點,也為以后的專業課教學做好準備。讓整個中職學習變成一個整體,各個階段相互聯系,無需過渡,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制定清晰目標,集中全力進行專業學習。
二、改變從教師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術基礎課程的老師都是純藝出身,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特點決定了進行美術基礎課教學時往往從純粹的繪畫技巧出發。他們對設計知識知之甚少,專業引導無從談起,甚至有的老師盡心盡力地把學生引導上了職業繪畫的道路。要改變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就要從改變教師的知識架構開始。教師的專業不能有清晰的分類,而要求教師全能全通,繪畫出身的老師要補充設計方面的知識,設計出身的教師要加強美術基礎。如教素描的老師應該清楚掌握各類造型藝術對素描要求的不同,裝潢設計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訓練上更注重理解與分析,對形體的比例、透視、空間的理解更重要。而動漫設計則注重在素描訓練時對人物表情和動態的刻畫,側重稍瞬即逝的靈動的情緒的捕捉。又如教速寫的老師要根據將來的專業方向分階段分類教學,既要學習理性的建筑速寫,又要讓他們為動漫打基礎,練習遠比建筑速寫復雜得多的人物速寫,其中人體的內部構造,肌肉和骨骼,身體四肢的比例都是學習動漫的學生必須掌握的。這就要求教師把自己所教的學科放在整個中職教學安排中進行考慮,要對中職的所有課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務安排,對學生進行專業啟蒙
在美術基礎教學中尋找體現各專業特點的實際任務,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我們在上平面構成和圖案課時就可以穿插欣賞一些優秀的標志設計,讓他們利用現有的平面構成和圖案方面的知識設計自己的班徽,從而接觸標志設計。讓他們利用三大構成知識布置教室,從而接觸室內空間設計。讓他們在速寫課上先畫模特畫像,再試著把模特卡通化,還可以試著畫一些學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誰畫得最像。通過初期的簡單任務訓練對他們進行專業啟蒙,讓他們及早樹立起專業概念。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實際任務的訓練可以讓學生有更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通過實際任務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及早探索自己的興趣點,做出清晰的職業規劃。
四、編寫專門教材,使教學規范化
篇5
關鍵詞: 美術基礎課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 中職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一年級剛入學便開始美術基礎方面的學習,但往往是純粹繪畫技巧方面的學習。學生剛入校時對專業的認識是白紙一張,他們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此時他們所學的就是今后要用的。但中職教育特點決定學生如果不繼續升學則很少能成為職業畫家,我們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平面設計、裝潢設計和動漫設計方面的技術人才。最近教二三年級室內設計課時,我發現了問題,學生在接受系統的美術基礎訓練后,很難在后面的設計課上很好地應用,如我們要求學生對一個電視墻進行設計,即便是在一再提示之后,他們也很少有人能把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知識很好地運用起來。要對臥室進行顏色搭配,他們對色彩的運用也往往差強人意。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一些學生一年級時對畫畫有極高的興趣,到了二年級開始電腦軟件還有后面設計類專業課的學習時,他們無法接受,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們不學畫畫了嗎?”他們在專業課課堂上無精打彩,更有甚者對學習產生懷疑和逆反,自暴自棄。我們要花上更大精力才能把他們重新引導到專業學習的道路上。針對以上種種現象,結合自身并不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就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美術基礎課(繪畫類)和專業課(設計類)如何更好地結合、融合,幫助學生一入學就有清晰的學習目標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把專業特色融入美術基礎課,幫助學生及早認識專業
一年級繪畫類基礎課都是為后面的專業課打基礎的,此時不應該只是教授單純的繪畫技巧,而應在剛開始時就進行專業學習。但這不是說簡單地把專業課調到繪畫類基礎課之前上,如果學生沒有美術功底,缺少素描、色彩等課程知識,最終反映在作品上就會缺乏美感、缺少創意。設計專業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夠運用色彩、空間體現作品的設計理念。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合理地把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融合在一起,對具體課務有細致安排。為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我校一直進行積極探索,如通過剛入學時的專業介紹會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但是我認為這并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建立專業概念,還需要對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做大膽改革,讓美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相融合。比如,一年級的色彩課在進行了基礎教學后,就可以針對動漫、平面和裝潢的不同要求進行分方向教學。對他們進行卡通畫色彩、卡片色彩設計、室內色彩搭配等實用性色彩訓練,學生可以在實際訓練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同時,因為是一年級基礎課,我們不能對課程方向的劃分過于明確以至于成為毫無聯系的不同課種,而是分而不離,目的只是通過基礎課的學習為學生找到興趣點,也為以后的專業課教學做好準備。讓整個中職學習變成一個整體,各個階段相互聯系,無需過渡,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制定清晰目標,集中全力進行專業學習。
二、改變從教師做起
很多教授素描、色彩等美術基礎課程的老師都是純藝出身,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特點決定了進行美術基礎課教學時往往從純粹的繪畫技巧出發。他們對設計知識知之甚少,專業引導無從談起,甚至有的老師盡心盡力地把學生引導上了職業繪畫的道路。要改變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就要從改變教師的知識架構開始。教師的專業不能有清晰的分類,而要求教師全能全通,繪畫出身的老師要補充設計方面的知識,設計出身的教師要加強美術基礎。如教素描的老師應該清楚掌握各類造型藝術對素描要求的不同,裝潢設計需要理性介入,在素描訓練上更注重理解與分析,對形體的比例、透視、空間的理解更重要。而動漫設計則注重在素描訓練時對人物表情和動態的刻畫,側重稍瞬即逝的靈動的情緒的捕捉。又如教速寫的老師要根據將來的專業方向分階段分類教學,既要學習理性的建筑速寫,又要讓他們為動漫打基礎,練習遠比建筑速寫復雜得多的人物速寫,其中人體的內部構造,肌肉和骨骼,身體四肢的比例都是學習動漫的學生必須掌握的。這就要求教師把自己所教的學科放在整個中職教學安排中進行考慮,要對中職的所有課程都有所了解,做到精一方面,懂全大局。
三、穿插任務安排,對學生進行專業啟蒙
在美術基礎教學中尋找體現各專業特點的實際任務,潛移默化地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我們在上平面構成和圖案課時就可以穿插欣賞一些優秀的標志設計,讓他們利用現有的平面構成和圖案方面的知識設計自己的班徽,從而接觸標志設計。讓他們利用三大構成知識布置教室,從而接觸室內空間設計。讓他們在速寫課上先畫模特畫像,再試著把模特卡通化,還可以試著畫一些學校里大家熟知的某人的卡通形象,看誰畫得最像。通過初期的簡單任務訓練對他們進行專業啟蒙,讓他們及早樹立起專業概念。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實際任務的訓練可以讓學生有更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通過實際任務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及早探索自己的興趣點,做出清晰的職業規劃。
四、編寫專門教材,使教學規范化
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美術基礎教學并沒有統一的教材,有選用高中課本的,也有從其他教材或網絡上收集的,只要教師認為能夠較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就可以。如我們學校的素描色彩就是選用的高考應試類書本,但這些教材根本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的實際需要。
要使中職美術基礎教學為專業教育服務,就必須編寫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材,使教學規范化。廣大一線教師要把中職美術教學好的經驗整理起來,編寫校本教材、專門教材,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此外,信息技術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優勢非常明顯,尤其在平面設計、廣告裝潢創意、產品包裝設計、環境設計及影視制作等方面有著傳統美術手段不能比擬的長處,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把這些專業知識融合于美術基礎教育中是我們在計算機平面設計美術基礎教學中值得探索的問題。
篇6
自中國學校之學制制度建立以來,高等教育中的培養方案即被稱之為教育的“憲法”。這個“憲法”通過培養目標、學分要求、培養環節、課程設置、課程教學、課程考核、外語、導師指導等環節實現其效力與任務目標。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方案因要兼顧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共性層次與程度差異,在培養方案的制訂上則更需酌量統籌與分化。特別是在中國藝術學科新的門類語境中,以及基于比較外在的其他學科發展特點,努力建立藝術應有的學科標準、深化各藝術門類與領域的專項研究、培養藝術本學科的專業人才,是藝術學科內所有學科都必須首要考量的三大任務。
一、理解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中的課程概念
眾所周知,課程是高等教育發揮效力的顯性形式,教學是發揮效力的隱性形態。課程既是各學科研究生教育培養方案的重要結構,也是教學得以具象化的顯性存在形式。換言之,課程是研究生獲得學科知識、培植專業思維與學科素養、轉換生存技能、厚實學科內涵的核心途徑之一。在中國藝術學科的新學科秩序下,5個一級學科與33種專業(1)課程體系的規劃與制定,需要依據其至少能夠實現澆鑄學生成為本學科的學習者、研究者與學位獲得者之目標;獲得能夠認知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中師生關系的本質;塑型學科完善構成形態;打造具有族群特性的學科文化;有效服務社會的教育效能等五個指標。如何使課程培養體系獲得預設教育成效,就需要研究生教學的具體實踐了。
由是,藝術學科研究生培養的各階段課程,應該依據考量以下專項指標而有效設計――問鼎如何以學科理想統籌設計;依據怎樣的理念構建設計方案;教師所設計課程體系是否針對不同學生的學術背景、每門課程是否有相對獨立與完善的知識譜系;學生習得課程后是否具備了相應的素養與能力、對師生關系的內涵構建有無貢獻;跨學科的研究生應具備哪些核心競爭力、對多學科的互動研究能否起到促進的可能……這些都應是理解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中“課程”概念的應有內涵。
二、樹立藝術學科研究生課程是一種投資的觀念
樹立中國的藝術學科研究生課程是一種投資的觀念,就是將研究生課程作為投資學生自身的有效資源,并強調關注――教師與學生的引領與追隨、組織與對話、管理與配合等方面的互動性課程取向選擇。可從學生、教師與師生關系三個視角來看待課程投資觀。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需辯證地認識“課程=學分”的學制規定與“課程=自我投資”的理念。一方面,要認識到完成課程、獲得學分,是學制的規定,也是學生的本分性修習任務目標。另一方面,不能持唯“課程即學分”論,而應把課程看成一種自我投資。自2014年起,所有的研究生入學均需繳納學費,這個政策的實施意味著研究生由先期的國家投資培養的觀念,轉變為研究生教育是一個由國家、學校、家庭與個人共同投資的行為了。
那么,如何理解“課程應該是一種自我投資”的理念呢?第一,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的課程,應該兼顧短期自我投資與長線自我投資的雙重含義。第二,短期的自我投資可以理解為:把所學的課程轉換成自身的知識儲備、專業技能,以使自身具有更好的生存基礎,或作為繼續進行本學科相關領域深造的基本要求。第三,長線投資的自我投資可以理解為:將具體的顯性課程轉化成為自我職業規劃設計資源,將短期的自我投資持續不斷的內化與實踐,追問中國藝術學科的個體特性與整體學科群的群體共性,更有實效地推動中國藝術學科的成長,并服務社會。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課程能否成為自身的學術發展資源,以及學術職業的品牌。就筆者所知,有些大學的藝術學科教授,上完一門或幾門研究生課程,即可出一本教材性的專著。所謂教材性專著,它既可為其他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提供教材支持,又不同于傳統教材的材料性整理,是具有自身學術特色的就某一學科或某一門課程或某一類課程的有相對完整系統的原理論著。(2)可以期待的是,如將課程有效地轉化為教材性專著,這一實踐將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那么,中國的藝術教育學派也假以時日可成。
最后,從師生關系的角度來看,課程的投資觀,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雙重共贏”。一方面,教師把握“因材施教”之道,組織、安排與設計課程模塊。例如,作為“藝術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筆者的導師梁玖教授就根據學生不同的學術背景、潛力特點、優勢與興趣領域,針對不同年份入學的博士生,開設《藝術教育社會學》、《藝術教育與族群》、《藝術教育學術規劃》、《藝術教育對話》、《藝術教學藝術研究》、《藝術學術》、《審藝學研究》、《藝術課程開發研究》等不同類型的學位課程或《影響做博士學位論文的因素指標》、《“澤園行”(3)年度學術研討會》等討論專題,并依據博士生們的不同情況有選擇性地排序講授。學生在課程之中,建立專業認知與思維,受導師學術思想的熏陶,與同門學術群體形成某些共識性認識,逐步熟悉、了解、理解該學科的制度、知識體系,完善建設空間與可持續研究的領域。如此,導師開設的課程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研究領域,學生也得到逐步推進“學科之門”的價值熏陶,此為共贏之一。
另一方面,從師生關系的本質上看:其一,以課程為紐帶,可以期待中國藝術學科的學派生發。德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約翰?菲利特力赫?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被譽為“教育學之父”,以他的中心學說系統建立起了世界著名的兩大教育學派之一的“赫爾巴特學派”,在他身后,他的學生分化成為“擁護”與“學說”的兩個陣營,這兩個陣營后來都成為赫氏學派的有機構成。其二,在課程教學中,學生獲得自身在學科中發展定位的自知,教師幫助學科遴選新的學術候選人。以此,學生的身份可獲變更,具有與教師相同或角色重合的社會身份,從“門類藝術學學習者”轉換為“門類藝術學教育者”、“實踐藝術學創作者”、“理論藝術學研究者”、“實踐藝術學傳播者”(4)。此為共贏之二。
由是觀之,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的課程建設質量,于學生、于教師、于師生的學術共贏都是可視作一種投資的。
三、中國藝術學科的研究生課程教學應著力多學科互動實驗
如果將課程作為一種投資理念,接下來關注的焦點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以何種方式獲得收益。筆者認為應著力探討多學科互動的課程實驗。
多學科互動實驗是指中國藝術學科的內部多個學科間,以及與其他不同學科間做多學科的交叉關注、探討、發掘與對話。多學科合作是跨學科的核心概念。“跨學科”作為一個綜合概念,是各種程度學科合作的統稱。從初級到高級的合作程度,分為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復雜學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學科(cross-disciplinary)、互動學科(inter- disciplinary)、超學科(trans- disciplinary)。目前,中國藝術學科的多學科交叉課程,還停留在多學科、復雜學科、交叉學科的程度。即缺乏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聯系,只是對知識的簡單累加,并由一門學科概念處于支配地位,學科間的互動是單方面的。“互動學科”即是學科間呈現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協調發展,形成一個共同的理論框架。這種共同的理論框架,可以通過研究生課程設置與設計的具體方案反復地實驗實施。
任何一種反思性的藝術教育活動都是一種實驗行為。廣義言之,任何培養出“大師”的教育都是在反復實驗中,推翻與構建、摸索與變革、制度制約與自立我法中得來的。互動課程系統是一種建立在其他學科與藝術學科交叉形態之上、具有應答現實藝術學科教育問題的課程體系。互動課程系統包括:學位基礎框架類課程、多學科的交叉課程、學科間性對話課程(5)。
具體來看,學位基礎框架類課程:即獲取學位需要完成的學制課程,類似于短期自我投資范疇里的課程;多學科的交叉課程:是尋求其他優勢學科的資源以關照本體學科的課程。例如:師范大學里的藝術學院,是否考慮將教育學院里的優勢資源為己所用。比如:借鑒教育學科里已經較為成熟的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與藝術學科進行交叉建構,可以開發出《藝術贊助史》(美國的大學課程之一)、《藝術生存論》、《藝術教育哲學》等交叉課程;學科間性互動課程:是不同學科內外生態之間相互有對話狀態與可能性的課程。可以是學科間的理論的建構,也可以是成熟文化理論與學科的融合,這應是中國藝術學科目前大力開發的課程叢。比如:利用國際學界已經成熟的“社會性別”視角,探索性別區分度的藝術教育實踐,可以開發出《藝術創作本土原典》、《藝術學科職業生涯開發》等課程。另外,建設互動課程需要注意每門課程的個體性與整體性、交叉課程的優先資源開拓性、互動課程對話與交流的發掘與自覺等維度的酌量與把握。
同時,還應關照五種基本課程取向作為互動學科的課程教育實驗參考的依據:(1)學術理性主義取向。該取向支持課程內容與知識體系,明確主導學習者的需求和社會需求。課程應塑造善于合作的、有政治覺悟的、懂科學的學生作為生產力量與公民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2)認知發展過程取向。該取向支持學生學習超越特定內容領域的認知策略,能使用科學的方法,有熟練的技能解決問題、設計決策策略,同時有批判思考的能力;(3)個人適應取向。該取向強調課程提供一些機會或創造一種可以進行選擇的環境,使學生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4)社會適應/重建取向。該取向強調課程提供使學習者成功適應社會的經驗。學生應掌握那些在競爭社會中成功存身立命所必需的概念和技能;(5)情境化教與學課程取向。該取向強調前四種取向如何圓融地在情境中影響當下的課程設計,并考慮其平衡問題。
當然,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互動課程系統的探討,也將在不斷的實驗行為中醞釀、改進、轉化、生成、發展,以求得教育成效,持續開發深層的互動課程,深化藝術學科的課程研究與教學實驗。
注釋:
(1)5個一級學科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33種專業包含:藝術史論、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表演、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等29個基本專業和影視攝影與制作、書法學、中國畫、藝術與科技等4個特設專業。
(2)筆者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梁玖教授在其所開“藝術教育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藝術教育學術規劃》的“學術藝術教育”專章討論中就這一話題有專論。
(3)接受梁玖教授研究生培養的學生,以其主張的“潤澤教育思想”自發創立師生學術團體,命名“澤園”。在“澤園”中進行相關學術議題的討論,舉辦研究生論壇、讀書會、學術報告會、作品創作展覽與評介會、以及一年一度的專題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澤園行”為研討會之名。筆者為2009年首屆“澤園行”策劃人。“澤園”群體舉辦的首屆澤園師生藝術創作展“風開花”,于2014年5月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美術館展出。
篇7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設計;開發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33-0019-02
《教育大辭典》對隱性課程的定義是: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顯性課程”相對。鑒于隱性課程對特殊兒童的影響不但具有彌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而且具有積極和消極的兩面性影響,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有必要對隱性課程進行研究,設計并開發適合特殊兒童學習的隱性課程內容,以發揮其對特殊兒童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隱性課程的內涵
1.隱性課程的淵源
20世紀初,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附帶學習”(collateral Learning)認為,學校教育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正式課程,還會學到與正式課程“不同的東西”――附帶學習,概指學習過程中自發或自然而然產生的態度、情感、價值等方面的學習。美國教育學者、杜威弟子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繼承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學習”(concomhant learning)或“副學習”(associate learning),指的就是較為概括的理想、態度及道德習慣的習得,且一經習得就會保持下去,影響人的一生。杜威的“附帶學習”、克伯屈的“附學習”或“副學習”已觸及隱性課程的問題,但未能涵蓋學生非正式課程方面的學習,更未能突出該類學習的重要地位。
2.隱性課程的提出
美國著名教育社會學家杰克遜(Jackson?P)拓寬并深化了“附帶學習”和“附學習”的概念,率先在其著作《Life in classroom》(班級生活)中提出了隱性課程的概念,開始了與正式課程相對應的隱性課程的內涵、功能和建設的研究。
3.隱性課程的內涵
《國際課程百科全書》將隱性課程定義為:在課程方案和學校計劃中沒有明確規定的教育實踐和結果,但屬于學校教育經常而有效的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隱含的、非計劃的、不明確或未被認識到的課程。
隱性課程,又稱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它與顯性課程相對,但并不是真正的課程,而是借“課程”之名,說明學校環境中存在許多對學生產生各種影響的不可控因素。隱性課程是指在物質的、文化的和社會關系結構的教育環境中,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影響的總和,是一種非計劃的學習活動,是其在學校情境中無意識地獲得的經驗,包括物質情境(學校或班級的建筑、設備)、人際情境(班級氣氛、人際關系)和文化情境(校園文化、習慣、禮儀)等。
二、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的性質
1.存在形式的潛在性
與顯性課程的外顯性、明確性不同,隱性課程以內隱的、間接的、不明確的方式存在于特殊教育學校的辦學形式、教育理念、學生群體特征、教育環境、人際交往習慣等潛在因素中。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受到心理、認知、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課程內容的特殊性
由于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對象多是視覺障礙、聽覺障礙或智力障礙兒童,甚至是多重殘疾兒童,因而隱性課程的存在必定要適應這些特殊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學習需要,其內容須相應地體現補償缺陷,代償感知覺功能,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等特殊需要。另外,各類特殊兒童的課程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例如在感知覺代償上,視覺障礙更多需要聽覺和觸覺的補償,而聽覺障礙需要的是視覺上的補償。
3.教育過程的隱蔽性
隱性課程體現的是對學生能產生影響的各種不可控因素的總和,因而隱性課程對學生的教育不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學過程,其教育過程的順利完成在于課程內容符合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自覺地通過比較、內化等方式進行自我教育或模仿學習的過程,其教育過程具有隱蔽性。
4.教育結果的集體性
特殊兒童由于各種各樣的殘疾,在認知上更多地依賴于班集體或小群體的共有認識,因而對隱性課程的理解和學習較多地受所在集體的影響,從隱性課程中習得的經驗或認知具有明顯的從眾性,聽覺障礙和智力障礙兒童的表現尤為突出。
三、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的結構
物質層面:校舍布局與結構:建筑風格與裝飾:教學設備與用具:功能教室設置與個訓儀器器材:環境設計與生活服務等辦學條件。
文化層面:校園文化設施;校園文化宣傳部門與媒介;體育藝術活動建設;校內外活動建設等。
制度層面:學校傳統;學校管理制度;班級管理規范等。
風氣層面:校風校訓;班級、團體風氣;學習風氣;教師職業風氣等。
心理層面:特殊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教師的心理健康;師生間的良好關系;人際關系的和諧等。
四、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的設計
根據對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結構的分析和課程層面的劃分,可從層面、內容、形態、功能四個方面對隱性課程的形態進行設計。
物質層面:其內容有建筑、設備、環境和標識四個方面。以建筑為例,其形態可分為合理布局、建筑風格、功能教室三個方面:功能可從營造恬靜的校園結構與布局、凸顯人文化的建筑L格、滿足各種教學實際需要幾個方面來考慮。
文化層面:可以從人文、體育、藝術、綜合四個方面進行分類。涵蓋文化長廊,傳播文化資料、耳濡目染地實施教育;教師博客,分享教學與科研經驗、提升教學素養;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專項活動;藝術團;傳統活動;學校活動;公演活動等。
制度層面:內容包括傳統,如校風校訓、校歌、團隊活動、基地教育;制度,如學生守則、禮儀規范、評比考核;風氣,如教學風氣、關愛行動;評比,如獎學金、助學金、常規評比等。
心理層面:著重與人際關系、志向、和健康教育。一般包含禮貌用語、禮儀習慣、人際教育、學習規劃、職業規劃、社會理想、情緒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形態。
五、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開發的基本途徑
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的開發,首先要明確的是培養對象的殘疾類型。只有根據特殊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才能正確地處理隱性課程與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的關系,確立其在整個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摸索構建符合特殊兒童需要的隱性課程體系的方法與途徑,使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隱性課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內容,只是對學生認知、情感和價值觀能產生潛移默化影響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因而可以從物質層面、文化層面、制度層面、風獠忝婧托睦聿忝嫻冉峁箍發載體,以實現對隱性課程的開發。
1.開發文化類載體
特殊兒童最重要的教育目標是學習和繼承社會主義文化,培養其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其回歸主流社會。因而特殊教育學校隱性課程的開發首先要努力營造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氛圍,并通過地方社會習俗、校園文化建設、文體活動等內容的構建,形成隱性課程文化類的載體。例如,特殊教育學校可鼓勵教師利用博客建設教師個人網站,傳播學科知識,分享教學經驗,以形成文化類網絡載體。
2.開發制度類載體
特殊兒童回歸主流社會,不僅需要社會對他們的正確認識,更需要特殊兒童對社會制度和規范的理解和遵守。特殊教育學校應通過道德規范引導師生辨別善惡美丑;通過學校規章制度維護正常教育教學活秩序:通過學生守則、學籍管理規定、日常行為規范、宿舍管理制度等促使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3.開發活動類載體
特殊兒童由于視力、聽力或智力上的缺陷,在認識上多表現為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更多地需要在活動中獲取直接經驗,因而特殊教育學校要特別注重隱性課程活動類載體的開發。如對智力障礙學生進行禮儀規范教育,可創設不同的社交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活動中,在寓教于樂的參與中成為學習的主體,理解并獲得社會交往經驗。
4.開發知識類載體
特殊兒童盡管存在種種殘疾,但其培養目標同樣包括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特殊教育學校可通過學校網站、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宣傳欄、板報等媒介傳播文化知識,也可以利用晨讀、晚自習等學習時間集中向學生傳遞學科知識等,還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或班級讀書角向學生提供搜索和學習新知識的機會和場所。
篇8
關鍵詞:網絡心理咨詢;信息通信技術;認知科學;電子診斷;評估測試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在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包括社會科學領域、經濟學領域、教育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等[1]。在教育與心理學研究領域,有關教育與心理的互聯網信息內容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檢索到[2]。目前,包括心理科學在內的眾多學科都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科學研究,并從中獲益。心理學家使用互聯網可以有效地開發出一些程序來進行心理評估、心理干預、心理疏導、職業規劃與指導等[3]。因此,在心理學研究領域,互聯網不僅僅是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進行診斷與評估等交流的一種媒介,它同時也能代表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咨詢的未來方向[4]。Lytras等(2008)認為通過互聯網,心理學者可以根據各種目的來設計互聯網環境,可以使用電子郵件、聊天工具及論壇等電子工具,選用音頻和視頻會議等形式與來訪者進行互動與交流,從而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便進一步進行心理咨詢[5]。Fogel等(2001)指出[6],網絡心理咨詢的有效運行必須要以有效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為基礎:(1)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設計要以用戶的需求為根本;(2)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內容和工具應該是模塊化和靈活的,只有這樣,心理咨詢師才有能力為來訪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環境和不同類型的服務來滿足不同目標群體的需要;(3)交付給來訪者使用的網絡心理咨詢應嵌入現代多媒體和互聯網通信技術。這樣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能與來訪者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并緩解來訪者的心理不適。因此,可以預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診療將由原來傳統的面對面模式改變為基于網絡的網絡心理咨詢診療模式[7]。本文對西方新近發展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及其運行模式等作了詳細的介紹,希望為我國心理咨詢領域提供借鑒,助推我國網絡心理咨詢與國際接軌。
二、網絡心理咨詢系統及結構
1.網絡學習與網絡心理咨詢
網絡心理咨詢與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學習(electronic learning)有著很多類似之處,但它們之間的差別也是巨大的。
網絡學習又稱“數字(化)學習”“電子(化)學習”“網絡(化)學習”等。E-Learning主要是指通過因特網進行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8]。簡單地說,就是在線學習或網絡化學習,即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Craig和 Doris(2011)指出,這種學習方式離不開由多媒體網絡學習資源、網上學習社區及網絡技術平臺構成的全新的網絡學習環境[9]。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匯集了大量數據、檔案資料、程序、教學軟件、興趣討論組、新聞組等學習資源,形成了一個高度綜合集成的資源庫。
廣義的網絡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師與來訪者通過信息通信技術,使治療過程達到一種全新的溝通水平。狹義的網絡心理咨詢是指通過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心理的支持、診斷、評估、治療、咨詢及干預等眾多服務,通過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進行積極的基于網絡的互動,實現積極有效的治療效果。就目前與心理咨詢相關的理論而言,盡管每種理論的原理不同,但在所有的分支中,評估測試、診斷和治療過程是一樣的,都根據不同行為和心理問題對不同目標群體制訂不同策略[10](圖1)。
2.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結構
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都是針對不同用戶群體而開發的,但是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結構卻是基本一致的(圖2)。網絡心理咨詢環境支持的心理診斷和心理治療的操作實現了對目標群體的成功覆蓋,根據心理學研究方法設置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一個有效的網絡化治療結果[11]。這些操作參考了用戶的目標群組(既包括來訪者也包括心理咨詢師),并以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為依托,從而以最便捷的方式達到希望的效果。
訓練模塊在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結構中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網絡心理咨詢領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不僅應用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而且還能為心理咨詢師提供不斷升級的系統和程序支持,并且在網絡心理咨詢環境中不斷提供各種模塊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訓練模塊還為那些獲準進入該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研究者及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訓練工具[12]。在普通用戶訓練中,訓練模塊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它提供了關于日常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如壓力控制、感覺或行為偏差、藥物濫用,甚至是兒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記憶問題等,這些基本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從而緩解心理健康問題。
3.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用戶級別
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一般可包括四種不同的用戶級別,即管理員、咨詢師、來訪者和普通訪客。無論對于信息和交際工具還是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這些用戶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權限級別。管理員的角色是利用心理系統管理工具來管理網絡心理咨詢平臺,這些工具讓管理員有能力允許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其他用戶根據各自需要訪問各種服務,同時,管理員還針對心理咨詢的進展情況,在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進行溝通[13]。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管理員的角色其實是創造和組織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具體內容,從而為來訪者和其他對此服務感興趣的人提供服務。管理員還可以將有關心理健康的一般信息上傳到系統,以便訪客及時了解和掌握,這就能夠讓來訪者在自己方便的時間接收到遠程信息,使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進一步開展互動,提升治療效果。另外,來訪者通常可以通過查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中相關內容,并適時與咨詢師進行溝通實現在線診療。在每一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系統上,普通訪客也有機會進入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所討論的電子內容,這就意味著一般訪客也可以獲得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咨詢材料、一般性電子會議記錄和論壇的討論內容[14]。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咨詢師與來訪者間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保密性的。顯然,該網絡平臺的普通訪客沒有(也不可能有)能力來訪問該電子平臺的有關咨詢師和來訪者間保密內容的電子信息,這些受保護的信息,只有那些注冊過的其他三個級別用戶(管理員、咨詢師、來訪者)才允許訪問。
4.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運行環境
Lytras (2007)認為一個完整的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必須建立在一個良好的電子信息和通訊技術基礎上,這些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心理測試、評估、診斷、支持及干預等心理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操作系統[15]。它可以為來訪者提供大量的心理操作和服務,如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測試、評估、診斷和干預等活動,同時,它為來訪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教育程序和服務。因此,我們認為這種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旨在補充和完善傳統心理咨詢服務,即當來訪者無法與現實中的心理學家或咨詢師近距離接觸來進行心理咨詢時,這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就起到了其他方法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目標就是將信息和通信技術與傳統心理咨詢服務整合為一個系統。這種基于互聯網環境的心理咨詢與電子信息的整合,可以很便捷地提供給來訪者各種所需的服務。通過這一平臺,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可以直接通過電子工具,如論壇、聊天工具、視頻和音頻會議等來進行交流,這將有效利用心理與電子信息整合技術,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16]。
5.網絡心理咨詢的運行模式
網絡心理咨詢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種技術手段,它的實施一般首先需要通過建模來實現(圖3)。第一個步驟就是為了開發和設計網絡心理咨詢環境,建立一個心理操作的模型,這一網絡心理咨詢模型發展的基礎是診斷和治療計劃報告。
在提供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診斷,診斷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診斷標準,如可以借助《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和《國際疾病分類》(ICD-10)等傳統經典心理學量表作為心理診斷依據;另一個是診斷方法,可以借助面談和觀察等方式實現。很明顯,在這些基于信息和通息技術的診斷程序基礎上,可以創建一個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的嵌入式系統,來執行診斷支持(網絡診斷)的運作。需要強調的是,建模階段和心理治療過程對網絡心理咨詢環境設計和實現網絡心理咨詢至關重要,根據兩個診斷標準所得出的評估報告,能夠直接在心理診斷過程和心理治療過程中開發出各種類型的網絡心理咨詢環境。
治療計劃報告包括治療方法和程序兩個方面。對長期心理治療方法的發展來說,需要借助各種心理學與行為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如心理動力學理論和現象學心理學理論,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對長期治療程序的發展來說,還需要通過一對一、小團體、家庭式等干預方式來提供小范圍點對點服務。
三、網絡心理咨詢的實施方案
網絡心理咨詢過程與傳統心理咨詢一樣,也需要經過一個完整地實施心理咨詢方案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通過事先設計好的網絡心理咨詢實施方案來進行(圖4)。來訪者通過注冊就可以申請并通過安全套接層協議(SSL)審核。此后,來訪者可以瀏覽一個臨時的個人支持頁面,通過諸如心理測試的網絡程序等進行操作,網絡心理咨詢平臺最后會提供給來訪者一個結果報告[17]。
此外,通過查看來訪者的歷史文件夾并建立相應的審查機制,來訪者的個人信息能夠被傳輸到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相應的虛擬診所和相關部門(類似于醫院掛號),并在那里通過選擇或設計合適的治療方案來與來訪者的具體情況匹配,從而實現基于網絡心理咨詢平臺的心理咨詢。從西方網絡心理咨詢的最新發展來看,在這個階段,上述程序是根據來訪者的日程安排、他/她的健康檔案、他/她的個人信息、網絡心理咨詢衛生庫和基于互聯網的論壇來實現的。在該階段結束時,來訪者可以得到一個由治療計劃報告、治療進展報告和治療結果報告三部分組成的結果報告。
由于網絡心理咨詢是通過具體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及工具和服務來實現的,這些工具和服務是基于現有的網絡論壇、聊天工具和電子圖書館等公共網絡服務構成的,可分為信息工具和服務與交際工具和服務兩大類,信息工具和服務包括相關證明材料和網絡心理咨詢環境的介紹服務;交際工具和服務可分為同步(實時)和異步(非實時)的交際工具和服務,它允許不同的通信用戶組之間(用戶屬于不同的會話級)進行交流[18]。將上述信息、通信技術工具和服務用于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就強化了傳統學習、心理咨詢過程與同步、異步學習和心理咨詢在網絡心理咨詢平臺上的應用。一方面,信息工具和服務可以提供電子測試(E-測試)、審計工具、自動診斷、電子內容即時獲取、在線數據庫的網絡托管以及治療或輔助治療方法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交際工具和服務在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可以提供其他的替代選擇路徑(實時和非實時),以便隨時追蹤到對其心理支持、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的影響和治療進展情況。(圖5)
另外,根據用戶組權限,該網絡心理咨詢平臺能夠提供有關信息工具和服務管理的服務。除了前面所論述的內容,信息工具和服務還包括以下內容:網站目錄、材料支持、治療進度、視頻和音頻講座、活動日程、相關新聞、公告和郵件列表、練習、診斷和診斷測試等內容。至于交際工具和服務方面,同步交際工具和服務包括:視頻和音頻會議、即時消息、聊天和電話等內容;異步交際工具和服務包括:電子圖書館、論壇、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等內容[19]。網絡心理咨詢和網絡學習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具體來說,是網絡學習與網絡心理咨詢的方法聯系緊密(圖5)。因此,前面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服務,如網站目錄、材料支持、治療進度、視頻和音頻講座、活動日程、相關新聞、公告和郵件列表、練習、診斷和診斷測試、電子圖書館、論壇,聊天記錄,電子郵件、視頻和音頻會議、論壇、即時通訊、聊天和電話等電子內容,都可以很容易地應用于這個網絡心理咨詢平臺,實現咨詢師與來訪者的直接或間接溝通。
四、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心理咨詢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對心理咨詢和心理診療的需求。隨著當代認知科學以及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心理咨詢的興起彌補了傳統心理咨詢的不足。新興的網絡心理咨詢以傳統心理咨詢、認知科學、信息和通信技術等學科的發展為基礎。網絡心理咨詢雖然與傳統心理咨詢、認知科學聯系密切,但是正如前文已經提到的,網絡心理咨詢是對傳統心理咨詢和認知科學的超越和拓展,是與上述科學融合為一體的一個學科,換句話說,它是信息和通信技術滲入心理學領域衍生的結果。雖然網絡心理咨詢相比傳統心理咨詢是一種創新和進步,但它一開始就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取代和削弱傳統心理咨詢的地位,而是作為一種心理學研究的新手段,對傳統心理咨詢起到補充和強化的作用。傳統的心理咨詢過程可以使來訪者和咨詢師進行即時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得出有建設性的結論,而網絡心理咨詢可以通過其強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借助電子工具、電子設施和電子服務等來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點對點的心理服務。應該強調,網絡心理咨詢的設計和開發要盡可能以人為中心,充分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盡可能多地覆蓋那些心理需要支持的個人,以其模塊化和靈活性的優勢,為來訪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務。在21世紀的心理治療領域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那么無論是咨詢師、心理學家還是來訪者都可以享受到極大的快捷和便利。
參考文獻:
[1]姜永志. 互聯網技術支撐心理咨詢[J].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2-05-16.
[2]Athanasios, D., Lefteris, K., & Yannis, P.. E-psychology: Towards an ICT-based Psycholog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14161423.
[3]Bob, M., Vicki, M. S., Sung, H., Lee, J., & Bruce, 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SLI[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0, 60, 1-39.
[4]李成奇.網絡心理咨詢研究綜述[J]. 中國特殊教育,2007 (5): 86-93.
[5]Lytras, M. D., & Garcia, 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A framework for industry and business exploitationWhat is need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from the market and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8, 4: 93108.
[6] Fogel, J., Albert, S., & Schnabel, F..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 26122621.
[7]楊晶, 余林.網絡心理咨詢的實踐及其存在問題[J]. 心理科學進展, 2007, 15: 140-145.
[8]藍雯飛, 鄭波盡. 基于資源整合的E-learning系統研究[J].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11, 28: 53-56.
[9]Craig, E. S, & Doris, U. B..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tools on onlin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and cognitive load[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14: 142-149.
[10]Thomas, B., Franz, C., Robert, R., Bernhard, K., Daniel, S., & Gerhard, A.. 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unguided with two types of guided self-help[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1, 49: 158-169.
[11]Derek, R., & Thomas, R.. Computer-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32: 329-342.
[12]Gomella, L.. The wild, wild web: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Seminars in Urologic Oncology, 2000, 18: 167171.
[13]Lytras, M. D., & Sicilia, M. A.. The knowledge society: A manifesto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5, 1: 111.
[14]David, A. Moskowitz, D. M., & Jill, O.. Power ON: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e counseling and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HIV/STD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7: 20-26.
[15]Lytras, M. D.. Teaching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 art of pa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Case Studies, 2007, 1: 19.
[16]Eysenbach, G., Powell, J., & Kuss, O.. Empiric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 287: 26912700.
[17]Jaap, L., Bout, A., S., & Victor, I. S.. Internet-delivered or mailed self-help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trial[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2, 50: 22-29.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環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