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體育鍛煉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11-13 17:5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體育鍛煉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體育鍛煉的看法

篇1

體育鍛煉可以增進健康、提高身體的運動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并能夠防治疾病。但是,并不是只要參加體育鍛煉,就一定會獲得良好效果。如果鍛煉內容、練習強度和練習方法等選擇運用不當,反而有害于健康。科學的體育鍛煉原則是體育鍛煉過程中客觀規律的反映,是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它包括從實際出發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持之以恒原則和全面鍛煉原則。

首先是從實際出發原則。

這是指鍛煉身體應從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外界環境條件的實際出發,確定個人的鍛煉目的、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并合理地安排時間不耽誤其他事務。如在冬季應著重發展耐力,在春秋兩季應重點進行技術性的項目,在炎熱的夏天,游泳就是個比較理想的運動項目。而冬季鍛煉正是個好時機,體育鍛煉可提高人們的御寒能力,所以堅持冬季鍛煉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強8到10倍。就我個人而言,工作日期間,我會在每周兩節的體育課上和每晚9點左右進行鍛煉,雙休日則會選擇一個下午外出鍛煉,這樣才可同時兼顧學習和體育鍛煉。

第二點是循序漸進原則。

我們每個人的體能都不同,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體育鍛煉時要根據人體發展規律和超量負荷原理,注意運動量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要求,從而使人體在不斷適應的同時,體質逐步得到增強。經常有一些體育愛好者在體育鍛煉時,因為興趣高,所以活動量很大,但可能第一次就會導致機體受傷,或者幾天就失去了鍛煉的熱情,這樣不僅不能增強體能還可能造成體質傷害。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在其中慢慢體會體育鍛煉給身體帶來的舒適,享受這過程,用愉悅的心情鍛煉,才可以為長期的經常性的鍛煉打好基石。比如我們的800米跑步,我曾經還制定了訓練計劃,堅持幾天跑幾圈,再慢慢增加圈數或者增加速度。

再者是持之以恒原則。

鍛煉身體要有連續性和系統性,只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科學地制定健身計劃,才能不斷有效地增強體質。科學實驗表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中斷體育鍛煉的人,會使原有的身體機能、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明顯的下降。并且,中斷鍛煉身本時間越長,消失越明顯。那么如何在體育鍛煉中持之以恒呢? 我認為可以通過強化體育意識、選擇適于自己的鍛煉項目、結合日常生活進行體育鍛煉等方式進行持久的體育鍛煉。此外,我們可以把體育鍛煉納入作息時間表以此提醒自己常運動。

最后一點是全面鍛煉原則。

人體是統一的有機體,只有遵循了全面鍛煉原則,人們才能全面提高身體機能水平、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掌握多種運動技能。在體育鍛煉中若因為喜歡一項運動而排斥其他形式的運動,就會導致我們身體不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每一種運動形式都有其偏重點,耐力,靈活性等等,都需要不同的體育鍛煉來完成。對于我個人來說,這點還有待加強。我并不是對所有體育項目都感興趣,也并不能經常進行全方位的鍛煉,所以掌握的運動技能較少,身體素質也一般。希望我日后能夠參與多項運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

篇2

關鍵詞: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體育;教育

近幾年,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與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對畜牧獸醫人才無論從數量、質量都有更進一步的需求。而在我們好多農業院校,特別是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與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殘疾學生人數逐年增多,這就要求我們對他們的體育教育更加重視。殘疾學生的存在對一所學校而言或多或少都有,但殘疾情況又各不相同,再加上多數學校中的體育教師以及學校領導,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問題缺乏研究或不太重視。并且大多數學校卻是以自然班為單位進行教學,而且班級的學生人數一般相對較多,這樣一來在體育教學中對殘疾學生就難以照顧。殘疾學生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如果能讓他們參加適宜的體育運動鍛煉,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而且還可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科學鍛煉方法,并且能夠養成常鍛煉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還能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克服自卑心理,培養自尊、自信、自強、勇于拼搏、不畏艱難、團結協作等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所以,學校體育教育更是全面提高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身心素質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我們忽視或放棄對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與體育鍛煉,在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使他們處于“無人管或無人問津”的狀態,就會很容易的使他們產生一種“被遺棄或無用之人”的感覺,使其加重了這些殘疾學生心靈的創傷。如果,重視并加強殘疾學生的體育教育與體育鍛煉,既是學校體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也是學校體育必須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需要,更能讓這些殘疾學生享受快樂、平等的心理補償,同時也增強體質,得到身心全面發展。因此,就我們面臨的工作深入考慮,如何對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看法:

1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的心理角度

要從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讓學生不再自卑,找到自己的位置,相應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心理素質水平提高,完善人格是培養優秀畜牧獸醫人才的重要舉措。同時讓他們有一種“天生我身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使殘疾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意義并享受到其中的樂趣。

2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宣傳方面

積極爭取機會創造條件,為全校殘疾學生組織專門性的體育鍛煉知識講座,收看殘疾人運動會的錄像或電視現場直播等活動。進行有利的正面宣傳。

3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自信心培養

當教材內容適合殘疾學生學習時,殘疾學生應隨堂上課,教師和同學幫助其實現教學目標。當遇到達標測驗時,可組織殘疾學生協助教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裁判、記錄等相關的工作,使其找到自信。

4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因材施教具體對待

當教材內容不適合殘疾學生學習時,根據殘疾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教材內容相近的或相似的替換,組織并指導殘疾學生進行合理的鍛煉,達到體育課的母的。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也要有符合他們的實際目標、計劃和考評辦法。

5畜牧獸醫專業殘疾學生適應生活

篇3

1.1女生特殊的心理

中W階段女生的心理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她們開始對周圍的事物變得敏感,雖然其心理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不成熟的因素還是比較多。一般情況下中學女生在心理上開始偏向文靜,不太喜歡動作幅度大的體育鍛煉,同時她們還變得比較害羞、愛美。這些因素都是影響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除此之外,當今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大部分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這些孩子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沒有經受過大的挫折,所以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比較差,尤其是對與女生來說,她們在體育課堂上怕苦、怕累、怕曬、怕摔。這些最終會影響學生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

1.2女學生特殊的生理

對于中學生女生來說,她們處于生長發育的特殊階段。一般情況下,女生的肺活量都相對偏小,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功能無法完全滿足劇烈運動的需求。在進行比較強烈的體育鍛煉后往往會感到身體乏力,最終影響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體育課堂上她們一般表現為動作遲緩且協調能力較差、力量和速度跟不上、耐力不足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們容易失去體育鍛煉的興趣,最終會影響中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理現狀,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1.3體育教學缺乏自主性

我國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就是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學。長期在這樣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最終會影響她們學習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尤其是對于中學女生來說,課堂上教師一般不會顧及到她們的感受,而是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師的意愿或者教學大綱來進行體育教學。在課堂上教師通常讓學生完成一些鍛煉強度比較大的項目,最終會影響女生學習的主動性。除此之外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學生一般都會被教師安排學習特定的體育課程,在課程選擇上并沒有按照學生的意愿來進行,這也影響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愛好。

2提高中學女生體育興趣的方法

2.1建立寬松的教學環境

中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愛好。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一般都有著比較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殊心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態度。尤其是對于中學女生來說,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她們的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一些女生比較容易接受的體育鍛煉項目來進行,比如說乒乓球、健美操、舞蹈等。這些教學課程對于女生來說力量要求不是很大,學生在進行鍛煉時不用耗費過多的體力,同時在這樣的鍛煉中能夠滿足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她們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鍛煉意識。同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調整體育教學的課堂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能夠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方法,形成體育鍛煉的興趣愛好。同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女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帶給她們的樂趣和好處,長期在這樣的鍛煉中學生不僅能夠擁有強健的體魄,而且還有助于她們的生活和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所以教師要建立寬松的體育課堂環境,充分尊重女生的體育課堂要求,創設不同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主動性。

2.2提高教師的體育教學素質

中學生在傳統的體育教學課堂中能動性和自主性比較差,最終影響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注重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

(1)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中心,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及學生對體育課堂的需要。

(2)教師要充分理解中學女生的特殊心理以及身體的變化,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對女生進行體育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由于一些教師的專業教學素質不夠全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不多,在教學時不尊重學生的體育鍛煉需要,最終會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較少,使學生失去了體育鍛煉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要經常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讓學生對體育鍛煉充滿自信心。所以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

2.3了解女生的心理

中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心理,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最終能夠進行積極地體育鍛煉。身體是學習的重要資本,所以學生要想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樹立他們積極鍛煉的意識。對于女生來說她們一般比較喜歡耗費體力較少而且有助于她們健身的鍛煉項目,所以教師可以選擇讓他們進行健美操或者舞蹈訓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女生愛美、追求美的形象。通過以上一些教學能夠滿足女生的審美需求,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向學生講解體育鍛煉健身的好處,不僅可以擁有強壯的身體,還可以在舞蹈和健美操中提升自身的氣質,有助于她們美麗形象的建立。通過介紹學生能夠改變對體育鍛煉的看法,滿足她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提高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

2.4提高體育課堂的游戲性

中學生雖然有了自身的獨立意識,但是他們還是有著比較強的好勝心。所以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在體育課堂中對進行一些游戲性的體育比賽,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游戲自身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活躍程度,減少害羞的心理。尤其是對于中學女生來說,她們對新鮮事物一般都充滿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特殊心理,提高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比如可以進行跳繩比賽、舞蹈比賽、乒乓球比賽等。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更樂意去參與,進而進行體育鍛煉。

篇4

要實現以上這些目標必須從多方面努力,其中尤以促使學生養成長期自覺鍛煉的習慣,為其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最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完成以上目標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總有一部分學生不愛參加體育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及活動熱點進行了研究,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調整了教學內容,但是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愛活動的那幾個人,不管什么項目都不愛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會不會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有關?我有了想探索的想法,為了能正確地反映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我對目前部分高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論。學生自覺鍛煉習慣的形成,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外界條件的影響

1.家庭環境(社區文化環境)。家庭居住的環境對孩子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反映出居住在文化區即居住在高校及科研單位周圍的學生,從小受到校園氛圍的影響較大,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就對“大”學生們進行的各種體育活動有了表面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自由、有趣,從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們。

2.父母愛好(家庭)的影響。家中父母雙方或一方對某一體育項目的執著熱愛,給予小孩子的心靈印象特別深。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受其父母影響就會很大,加之父母對體育鍛煉必要性的認識,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孩子從小就有了情感上的體驗,形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在愛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中,從小被父母帶領著參加體育鍛煉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3.大眾傳播媒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視事業蓬勃發展。各種高水平體育競賽的電視轉播及現場直播節目增多,深深地吸引了那些喜歡偶像、追逐“明星”的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美國NBA的引入,“飛人”喬丹的出現,使他們在籃球運動中嘗試模仿他們的高難動作,激發了學習興趣,促進了技術的學習及掌握;屢戰屢敗的中國男子足球,雖然讓球迷傷透了心,但是“鏗鏘玫瑰”的表現又讓他們充滿了信心。因此你經常會看到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在像模像樣地踢著小皮球。

4.經濟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體育是高投入的項目,每一個項目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最簡單的也需要運動服裝的投入。因此,有部分人因受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而對某些運動項目可望而不可即,沒有親身體驗其樂趣及內涵,因此也就沒有興趣可言,這在養成習慣中有很大的作用。

5.學校體育。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體育習慣的形成影響不同,雖然我們現在教學受大綱和教材的限制,有《體育衛生條例》的規范,但是由于不同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同,同時也受師資力量的限制,反映在教學中也就有不同的態度和方法,這些對學生的影響極深,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產生了影響。

一個人從小到大,在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大都要受到社會經濟、大眾傳播媒介、社區文化環境、家庭、學校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其中,家庭和學校起主要的、直接的作用。

二、內因的作用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是對體育鍛煉必要性的認識與情感體驗,從而形成需要和動力;二是對體育鍛煉本身的認識,對其行為起直接指向作用;三是動作經驗的形成。以上三點與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穩固的聯系。

由于環境尤其是學校體育影響方式不同,個體接受方式存在著差異,使一個人參加體育鍛煉有多種開端。

一是服從型:在認識和情感上雖然不能達到與體育鍛煉要求相一致,但由于權威命令,或希望避免懲罰、獲得獎勵的動機,在行動上仍遵照執行。比如,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遵守紀律、聽話,體育教師就經常用考試、不給體育合格證相要挾,學生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做。

二是模仿型:由于對某一體育明星的崇拜和仰慕,而效仿榜樣的鍛煉行為。最簡單的,教師的示范動作干凈、漂亮、流暢,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明星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最明顯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國女排的五連冠,全國上下掀起了排球熱;隨著貝利、馬拉多納等足球明星的家喻戶曉,足球讓中國人著實瘋狂;美國NBA中明星們的出色表現,就連中學生也會模仿他們扣籃。以上種種,反映最明顯的群體就是學生。

三是認知型:由于受家庭成員喜好運動的影響及自身的學習,學生不僅接受了體育鍛煉本身的含義,而且接受了體育價值觀和以信念為基礎的鍛煉行為。

學生通過鍛煉行為的內、外反饋信息,可以使上述幾種類型獲得轉化。在長期體育鍛煉中獲得認知與情感體驗,對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應對策略

了解了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影響因素,體育工作者就應該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及年齡特點,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使之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發揮各級學校體育教師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特點,發揮學生特長進行教學工作,使學生在各個階段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有所長,終生受益。

1.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發現他們的亮點后,及時啟發引導。

2.安排小型多樣比賽或游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提供一些精彩的體育比賽錄像片給他們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篇5

摘 要 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通過隨機抽樣,對湖南省普通高校在職女教師在課余時間所參加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與分析,同時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關鍵詞 湖南省普通高校 課余體育鍛煉 調查與分析 女教師

實踐證明,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緩解疲勞,而且能愉悅身心,同時還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自《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和實施以來,體育學術界對全民健身背景下課余鍛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學生和社區群眾健身方面。眾所周知,高校女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她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倍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此,筆者為此展開了調查、統計與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對提高我國高校女教師的身體健康水平有所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中的研究對象是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情況。樣本隨機取自長沙大學、長沙學院、湖南科技學院等10所高校的非體育院系的女教師(年齡30-54周歲)300名,共發放調查問卷表300份。正式調查于2014年11月實施,調查表回收截止日期為2014年12月。回收有效調查問卷表300份,有效回收率100%。后經專家鑒定,信度和效度均符合統計學要求。在參閱有關文獻及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數理統計、歸納、類比、分析等方法對所調查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其次,為了本研究的方便,將課余體育鍛煉界定為“泛指是在正常上班以外的時間內,所進行的各種與體育運動相關的鍛煉活動與體育行為。”

二、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分析

(一)湖南省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參與頻度的統計與分析

體育鍛煉頻度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的多少,本文采用的單位時間是以一周作為時間標準,調查湖南省高校女教師在一周之內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從表1中可以明顯看出:具象呈分化態勢。每天能堅持鍛煉的只有24.7%,接近于四分之一;一次沒有鍛煉的人數在本次調查中有166人,比例為55.3%,超出了半數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情況不容樂觀,因為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女教師在課余時間沒有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影響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原因的統計與分析

為了本研究的需要,筆者對(表1)中“一次沒有”的女教師進行了訪談,將她們沒能堅持鍛煉的原因統計、歸納,具體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60%以上的高校女教師認為無時間,究其原因,多數女教師反映,由于身為女性,身兼多重社會角色,繁多的家庭瑣事,占住了她們全部的課余時間;認為缺乏相關組織的占20.5%,排序第二位;訪談后發現中,在其他原因中,有的怕“擾民”、有的是因為“不好意思”等。

(三)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課余鍛煉項目的統計與分析

懷著好奇之心,筆者對能堅持“每天一次”的高校女教師(74人)又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走訪,發現(表3)湖南省高校女教師的課余體育鍛煉項目主要集中在廣場健身舞和健身走這兩個項目上。接近總數的90%。其中廣場健身舞超出半數以上,排序第一位;健身走占總數的31.1%,排序第二位;小球類主要是陪孩子打打乒乓球、羽毛球之類;健身器械類主要是利用家庭的跑步機等電動體育器械、或者是利用住宅樓附近的“地埋式”的固定健身器械;民傳類共2人,且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女教師,所從事的體育鍛煉項目是太極拳和太極劍,側面也反映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需要進一步地普及和開展。其他類有2人,在本次調查中,所從事的是瑜伽和門球鍛煉。

(四)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體育行為的持續時間統計分析

表4顯示:參入者的持續時間多在1-2小時左右,接近于80%,占總比例的79.7%,此群體多集中在晚飯后的廣場健身舞和“以散步形式”的健身走鍛煉項目上;1小時以下的占17.6%、因無規律導致無法確定的占2.7%,二者之和為20.3%,可以得出結論為:在堅持鍛煉的女教師群體中,有五分之一的沒有達到國家頒發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的“每天堅持一小時”的時間標準。

(五)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行為的參與形式統計與分析

在參與形式的調查統計中發現,(表5)湖南省高校女體育教師體育行為的參與形式成多樣化的態勢,其中以生活社區和工作單位組團為主要形式,合占總數的66.2%。其優勢為:以生活社區組團,可以增加社區成員之間的親和力,為共同構建和諧社區體育文化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以工作單位組團,可以在鍛煉的同時,交流和探討探討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其次是以家庭小組和親朋小組為參與形式,分別排序第3位和第4位。但有社會體育學家指出:上述幾種組團形式都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參加體育社團鍛煉的有一人,體育社團名為乒乓球俱樂部。這部分比例有點偏低,應該發揮出體育社團的組織功能和較為規范化的管理功能,吸引更多的鍛煉者參與。

(六)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運動強度”的統計與分析

眾所周知,運動強度偏高,就會影響第二天的正常工作與生活,偏低就會達不到鍛煉效果。參照田麥久先生《運動訓練學》中“觀察法對訓練強度的判斷理論”,結合專家的看法,將本次鍛煉中的運動強度分為以下4個維度,從表6顯示出;運動強度在偏高維度上有9人,占總數的12.2%。其“適度”的中等強度占47.3%,運動不足的偏低強度為43.2%,偏低則明顯達不到理想的鍛煉效果。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通過本次調查統計發現,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師課余體育鍛煉情況堪憂,大部分女教師在課余時間沒有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調查顯示,主要原因是無時間鍛煉和缺乏相關組織。

2.能堅持課余鍛煉的女教師,鍛煉項目主要集中在廣場健身舞和健身走上,參與者的鍛煉時間多在1-2小時之間,參與形式主要以生活社區和工作單位為組織形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鍛煉強度合格率為47.3%,強度偏低。

(二)建議

1.高校女教師是我國師資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身兼多重角色,因此,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她們的課余鍛煉情況,以此促進她們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2.發揮本單位校工會、社會上體育社團的組織與管理功能,開展好高校女教師的課余體育鍛煉活動,在鍛煉項目上,在原有廣場舞等基礎上,推廣太極拳等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在鍛煉強度等方面,為提高她們的身心健康水平給予科學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篇6

一、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教育中,加強體育教育,促進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具體而言,體育教育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體育教育能夠健全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對于小學而言,他們正處于性格的養成期和人格的發展期,他們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不能有效的分清對與錯,一旦他們形成客觀事物的看法和認識就很難改變,因此,在這個時期,如果能夠成功開展體育教育,能夠利用正確的體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參與的興趣,很容易就可以培養學生的熱愛體育,投身體育的意識,很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對于健全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健全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第二,開展體育鍛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協調能力,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通過開展體育教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協調能力。另外,由于小學年齡小,學生的在學習中,無法正確協調自己的情感,面對各方面的學習壓力,學生也很難通過有效地方式緩解自己的壓力,而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有效地緩解自己的學習壓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鍛煉的興趣,要通過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協調自我,控制自我,抗擊壓力的能力,通過體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緩解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影響小學體育質量提升的原因

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存在著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不高。小學生他們的年齡較小,在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是比較嚴厲的,因此,孩子都很聽話地進行體育學習,他們沒有自己的觀點,不敢參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學生嚴格按照教師要求做,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體育教學質量不高。第二,教學缺乏有效的互動。在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很多體育教師都是通過單向授課方式授課的,教師不研究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不研究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所在,按照傳統方式進行體育教學,師生缺乏有效的互動。學生不敢與教師交流,即使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也會帶著問題默默地學下去,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體育學習的感受,不敢表達自己對體育的看法,導致很多學生地體育鍛煉方式不正確,體育技能得不到提升,體育學習效果不理想。

三、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作為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鍛煉的氛圍,激活課堂氣氛,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學生高高興興地參與體育鍛煉和學習。小學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在課堂上,不能過于嚴厲,不能使學生感到害怕,要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愉悅的心情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去。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微笑,少給學生壓力,能夠語言詼諧幽默地進行體育教學,能夠積極營造自由,歡樂,民主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良好體育鍛煉習慣,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

2.體育教學步驟要清晰明確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的步驟要清晰而明確,因為,對于小學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強,如果教師體育教學步驟不明確,學生很難有效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是什么,學生也很難有效進行體育模仿運動。因此,體育教學步驟明確清晰是很重要的。作為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育中,要放慢教學進度,能夠清楚地對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原地高抬腿跑”的內容時,教師就要明確教學步驟,第一步,要講解員地高抬腿跑的重要作用,從思想上使學生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第二步,要詳細講解動作要領,保持上身挺直,兩替抬至水平,頻率要快,教師邊講解技術要領,便進行示范,并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引導進行動作,直至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最后,師生一起進行鍛煉,這樣,明確課堂教學步驟,把每一個環節講清楚,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課堂質量。

3.加強師生互動

篇7

一、體育鍛煉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1.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理適應能力。目前較一致的看法認為:體育運動的長期心理效益是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國外研究也表明,經常參加運動的少年比不參加運動的少年自信心及合作性提高了。體育運動能夠改善人的身體形態、提高人的自控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體育運動能夠改善學生的情緒,有助于學生完整人格的養成。

2.體育鍛煉改善人際關系。由于體育運動的開放性,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學生頻繁地與教師、同伴交流與溝通,可以明顯改善他們與別人溝通的技巧與方法。受到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許多家庭都是一孩化,加上網絡的誘惑,許多學生相對于他們的父母,交往范圍和時間大為減少,這對于他們學習掌握正確的人際關系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既需要競爭又需要交往合作,在體育鍛煉的互動中,提高了交往和合作能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更易與他人形成親密的關系,人際交往能力更強。

3.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表明,體育運動過程可以不斷地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角色實踐機會,以構建更多的或類似的社會情景,體驗交流與合作、公平競爭、成功和失敗、沖突與協調等,并在體育構建中構建很多社會場景以適應不同的社會情景,從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體育鍛煉培養抗挫能力、親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從而積極影響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鍛煉的交互性、實踐性等特點,使得鍛煉者在人際互動中熟練地掌握了角色扮演能力和社會規范能力,逐漸調整自己的定位與期望,提高了與外界的平衡能力。與外在環境的平衡導致心理上的和諧,從而鍛煉者能達到內外的平衡。表現在社會適應能力的心理結構方面,就是每個心理環節過渡順暢而沒有障礙。體育鍛煉的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和體育鍛煉創設的社會、文化互動場景三個方面相互影響,并最最終形成一定的心理特質。體育鍛煉有利于形成社會適應心理特質。

不同運動水平、有無鍛煉興趣、不同運動量、不同運動歷史的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體育鍛煉對心理優勢感、心理能量、人際適應都有影響。

4.有助于約束規范個體的行為。所有的體育比賽都是在一定的規則范圍內進行的,每一個體都要遵守這一行為規范才能保證游戲的順利與延續,這樣每一位參加者必須按照規則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法,以適應體育運動的要求,長此以往鍛煉者在一定文化空間里,會自學接受體育鍛煉的規則和社會文化的約束。鍛煉中的角色扮演與互換、不斷改善自我以滿足他人的角色期望,都增加了參與者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對規范的理解和遵從,在內在心理和外在環境的互動中達到平衡,形成了具有社會適應能力的心理特征。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方法

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已經得到了許多專家的廣泛認同,但并不等同于只要鍛煉就能改善,這其中還需要很多細致的工作和手段。

1.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體育鍛煉的手段、方式、內容、環境都存在著很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存在著很大差異,首先要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運動中來,才能對他們進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的培訓。在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力求突出“時代性、新奇性”,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老面孔,以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減少以往體育教學的“功利性、目的性”過于突出的弊端,強調體驗、快樂、放松,強調過程與參與,淡化評價與考試,讓學生在運動中發現自我、體驗快樂、找到自信。

2.逐漸增加難度。未來的職場充滿了各種風險,我們的學生不僅要隨時準備面對諸多不利因素的挑戰,除了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更需要勇于面對挑戰、沉著冷靜應戰的寶貴意志品質。體育教學正是通過戰勝各種自然和人為的困難,從而獲得技能的提高、經驗的增長與心理體驗來實現的,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各項身體素質,以適應專業教育的發展需求,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強壯的身體能夠進一步強化自信心,提高他們身心耐受各種困難的承受力。提高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的過程,也是提高他們心理品質的極好的機會。例如:定向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發展耐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還能夠教會他們如何冷靜應對自然環境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承受身心負荷的能力,長期練習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強化與提高是大有益處的。

3.強化團隊意識的培養。團隊意識薄弱是90后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頻繁廣泛的人際交往又是商品社會十分普遍的生活現象。良好地團隊意識是現代人際交往的重要內容。交往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個人或團體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水平,人際交往的發展變化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的滿足程度。合作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或方式,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和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責任的共擔來培養。合作能力既是體育教學參與者的必備條件,也是通過體育教學重點發展的關鍵能力之一。

篇8

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據統計等方法,通過對楊浦區部分中小學生的體育態度、參與意識及教師對目前體育教學、運動項目、運動負荷的看法進行研究分析,結合專業特色,為推動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發展提供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 楊浦區 中小學生 運動負荷 專業特色 可行性對策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由于缺乏適量的運動,導致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疾病,我們現在也能看到這些疾病(以肥胖癥最為明顯)正逐漸向低齡化人群邁進,特別是在校的中小學生。因此,如何增強中小學生的體質和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首要任務,關鍵是怎樣有效、安全的開展體育教學是目前的一個難點。本課題旨在探索學校體育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合理性的建議,為完善中小學生體育教育課程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楊浦區六所中小學(復旦中學、思源中學、中原初級中學、十五中學、同濟中學、同濟附中)的學生及體育教師。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文參考了大量有關中小學體育方面的研究,了解了目前楊浦區中學生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基本情況及存在的相關問題。

2.觀察法:在論文準備過程中,走訪了楊浦區的這六所中學校園,了解學校軟硬件設施條件。

3.訪談法:在論文準備過程中,采用面對面座談和訪問的方式,對個別老師和學生進行了訪談。

4.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所得數據運用統計學原理進行分析(EXCEL2003軟件)。

三、結果與分析

(一)體育場地設施、經費現狀分析

調查發現學校不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方針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意識的影響,學校重文輕武,將大部分人力和財力傾放在文化課的教學上,致使學校體育投入嚴重不足,學校體育設施緊缺,因此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大對該學校的經費投入,并且明令禁止該類體育經費挪為他用,這樣才能保證體育經費的正常運作,使體育教學順利進行。

(二)體育課程設計、體育教學、課外活動的現狀分析

1.體育課程設計。通過訪談學生和部分教師得知:學校所謂的體育課程設計不是基于標準的體育課程的設計,而是教師隨機選定內容,多數的教師以“記憶式”的體育課程教學課程設計為主。這不僅僅使得體育新課標不能很好的開展,也影響到學生參與學校體育課程的欲望。

2.體育課堂教學。調查中還了解到,體育課堂教學多以“放羊式”教學為主,由于體育設施、場地、人數原因不能完成教學大綱要求,課堂教學均是男女混合上課為主,人數眾多使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受到限制,授課質量較差,這充分說明該學校的體育教師數量、教師的自身能力不能滿足教學需求,使得新課標的實施成效不大,同時也影響到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及對體育的興趣。

3.課外活動。從對學校的調查來看,學校學生的時間多被限制:(1)學習時間長。(2)作業數量大、學習資料多。(3)考試壓力大。(4)身體負荷重、心理壓力大。身體終日處于超負荷運轉的狀態,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敬而遠之,經常進行班級體育鍛煉的很少。同時,可以注意到閑暇時間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多為男生,此類現象的出現說明學校體育課程開展還有待完善,同時也受一定環境的影響。

(三)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現狀分析

1.每周每班體育課堂教學學時、課外活動情況。據學校規定,每周每班兩節體育課,課外活動包括課間操及早操(每個年級每周各兩次),參與課外活動情況也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席現象,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分布較少,課外體育活動不同的缺席程度也反映了學校體育課程開展的現狀以及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現狀。在觀察與訪問中,可以得知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不高。

2.對體育活動興趣、參與體育活動情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高,且差別較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主要分為:為完成學校課程規定;主科任課教師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鼓勵不足,偶爾自發地進行一些活動,也都是隨意的難以收到全面鍛煉效果,且沒有重視對其進行有效指導。如何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問題。

3.對體育課程及體育活動的認識。目前,學生普遍不重視課外體育鍛煉,課外時間幾乎全用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而且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對體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理解,使得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低下,導致他們輕視體育課,更加漠視課外體育鍛煉。他們對課外體育鍛煉的需求只憑個人興趣和一時的沖動,根本沒有認識到要進行系統化的科學的體育鍛煉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與機能水平,對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4.影響參與體育課程活動因素。通過訪談發現,受學校環境因素、學生個人主觀因素、家庭因素的影響無法向學生提供較多的課外體育活動形式的選擇性,因此極為有限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形式、內容和空間,大大地影響了部分學生自覺參與的積極性。而自主性、積極性是培養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體育鍛煉關鍵的要素,也是學校開展體育新課標的主要思想方針。

四、結論和建議

(一)加強對中小學生(特別是女中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讓中小學生從現在起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學校體育教育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多開展適合他們的人運動項目,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來。

篇9

關鍵詞:中職學校;現狀和問題;方法和對策

中職學生是我國未來的重要生力軍,他們的健康程度關系到我國民族工業的未來,據相關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中職的學生,在胸圍、體重、身高正常增長的情況下,肥胖和超重的得概率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國青少年耐力、爆發力、力量素質等都呈持續下降的趨勢。中職未來堪憂。本文筆者就自己的經驗,對于中職學生體質下降因素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校和教師因素

中職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程度不夠,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的重要性。中職學校大多數以學生學的專業知識為主,在體育鍛煉方面沒有具體的規定標準,對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認識不到位,沒有引起重視,因而一些中職學校除了校級的一些常規運動會外,其他的運動和競賽幾乎沒有,由于學校對體育鍛煉不重視,體育教育者也就對自己的要求減輕,對于學生的體能、體力素質的鍛煉敷衍了事,致使學生的體育熱情也不斷降低,造成了個人體質的不斷下降。

國家在中職體育場地、器材方面都有相關具體的規定,但很多中職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器材并沒有跟上腳步,體育器械簡單而且陳舊,學校的體育設施只能維持簡單正常的教學,一些課外拓展的課程根本沒辦法進行,因此很難滿足學生對于這方面的要求,大大的降低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長期下來,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的體質發展。

中職學校把專業知識訓練作為主要的課程,管理制度相對于一些中小學是比較寬松散漫的,在體育訓練和教育沒有實現有效管理,由于學校的不重視,體育工作者就對自身的要求也逐漸的降低,對于學生的個人體育素質鍛煉不夠重視,工作沒有熱情,沒有及時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能力,導致在教學中沒有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有老師上課的運動量如果過大,會有學生出現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導致給學校和體育老師自身帶來官司和一些麻煩,老師也不得不減輕運動量,實行所謂的“快樂教學”。重視參與體驗,輕視技能的傳授和素質的練習,訓練強度不夠,造成了中職學生體質不斷的下降。

二、學生自身因素

中職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數是初中畢業的學生,年齡大都在15-20歲之間,處于叛逆期,對自身健康的思想意識也非常的淡薄,而且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學生從小就是在父母的嬌慣中成長,沒有鍛煉自己身體素質的概念,在體育鍛煉中也不能吃苦受累。而且在中職學生的認知里,上學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然后進入社會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因此大多數時間專注于自己專業的學習,認為自身也沒有什么疾病,參不參與體育鍛煉沒有什么關系,忽視體育鍛煉,造成身體素質不斷的下降。

中職學生除去上課時間,自主時間比較對多,但是這些課余時間大多數的都用來網聊、泡吧、玩電玩,不重視自身的體育鍛煉。長期如此,學生的體育素質差,體育技能低,體質也就越來越差。

要想改變這些現狀,增強學生的體質,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

1.改善設施,合理利用體育材料,使體育鍛煉有效進行

體育器材、體育設施的運用是達成體育運動的必要手段,開展體育活動離不開體育器材和設施。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要完善體育設施,從而有效的輔助體育課程的正常開展,體育設施的健全,也能夠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要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程。

教師要學會充分的利用體育健材,盡量做到一材多用,如:欄架可以用來跨欄,也可以用作投射門,還可以用作鉆越的障礙等;跳繩可以做繩操、、跳移動繩、繩球等,開發出器材的多用性,鼓勵學生多對進行器材進行靈活運用,間接的活躍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

2.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為了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應當明確鍛煉的目標,針對于不同階段體質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克服鍛煉中的困難。還要根據學校的情況合理的安排鍛煉的時間,制定鍛煉計劃,如:定半年為一個周期,半年過后進行比賽和考核,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然后對體育訓練難度進行不斷的強化,循序漸進,要學生漸漸的能接受一些高強度的鍛煉模式,在教課前要對學生的自身素質進行一個調查,了解學生的體質,對于一些有身體疾病的學生采取特殊的鍛煉方式,減輕對其一些訓練,避免出現危險情況。

3.多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

中職學校應多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并針對于不同學生的特長特點來進行設計,引導學生發揮技能,提高運動能力,如:籃球、足球、體育舞蹈、武術、交際舞等項目,不但可以促進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還可以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內容進行參加,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逐漸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提高體質。

中職學生體質下降的情況來自于各方各面,只有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不斷努力,才能使中職學生體質逐漸的得到改善,使學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篇10

摘 要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體育的態度、教師上課的方法、體育鍛煉的動機共同影響著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本文建議性的提出了些看法和教學手段,為了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學習興趣 體育鍛煉

眾所周知,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根本動力。從生理學角度來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情緒就會顯得更加高漲,呼吸、循環、內分泌及等系統的功能就更加強大起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興趣在體育學習中起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應當采取合適的方法來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運動加深認識,為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終身體育思想的貫徹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大學生把參加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一、大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意義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知識并趨向某種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體現著一個人參加某種活動的積極性,是主觀能動性的一種外在體現[1]。那么,體育興趣就是學生想參與體育鍛煉的關注度和自覺性,是學生主觀想參加體育活動的一種體現[2]。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容和達到的效果與體育興趣的培養是息息相關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體育興趣是學生探索體育知識,自身身體活動領域的心理傾向,這里主要包括對體育鍛煉,身體運動的理解,競技比賽的方法。體育興趣可以引起大學生對體育活動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達到強身健體促進學習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假如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巨大的興趣,那么,他們肯定會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認真聽講、投入鍛煉,師生的配合度很高也就能夠很圓滿的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體育興趣是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同參與體育活動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那么,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興趣是上好體育課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影響大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

(一)教師的言行是學生的榜樣

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以及上課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講解技術動作時的語言要簡練,通俗易懂,在做示范動作時要形象標準,要用高昂的語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揚和鼓勵是調動學生學習的最好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教師的行為起著表率作用。教師的精神面貌、高雅的氣質、瀟灑的示范動作都給學生很大的視覺沖擊而促使他們想和教師一樣從事這項體育運動。總之,教師的言行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合理巧妙的安排上課內容

教學內容的安排是教師能否有效把握課堂時間,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關鍵。針對于目前高校學生體育運動情況,對于教學內容的調整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對于大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增加開課的班數和人數。例如,女生對健美操、羽毛球、瑜伽等課程比較偏愛,目前高校對于這些項目的開課量較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對于這些課程多開設。那么男生對這些項目可能并不感興趣,男生主要開設籃球、足球、網球、武術等,男女區別對待,制定適合其生理特點的項目活動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另外一點就是體育課準備部分的游戲環節。游戲是培養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的最好途徑,體育游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娛樂性、趣味性和體育熱身活動聯系在了一起。通常情況下,趣味性強的活動都會引起學生們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制定相關的負荷強度,對激發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是有積極作用的。例如,軟式排球是目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活動項目,軟式排球重量輕,在進行活動的時候不容易受傷。因此,軟式排球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將軟式排球游戲加入到大學體育的教學課程中,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在活動時的安全,而且還能使用軟式排球做很多種球類游戲從而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

在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中,絕大多數體育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體育課方法來授課。比如:開始部分要進行跑步、壓腿、活動四肢等準備活動以避免學生們在活動中受傷。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并不能很認真地進行熱身活動,這樣根本起不到熱身的作用,而且浪費了很多時間,到最后學生還是沒有活動開來。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對本節課主要內容學習的興趣。所以,在今后的熱身活動中,建議采用“游戲”的形式來替換這種熱身模式,學生們的年齡正處于朝氣蓬勃的時期,類似于“貼燒餅”、“撒網捕魚”、“贏跑”、“行進間熱身腳步”等游戲既能夠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完成熱身的目的。因此,利用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熱身準備活動能夠更好的效果。

(三)利用比賽激發學生體育鍛煉

體育比賽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在大學校園中組織各種體育比賽是最能吸引眼球的。在比賽前利用一切宣傳手段引起學生的注意,形成良好的賽前氣氛。比賽期間,號召學生會、團委組織學生觀看學習,并結合教學找差距,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采用各種手段及時報道比賽情況,使學生關心比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比賽中能夠大放異彩也增加了他們的自信與熱情,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今后體育教學的開展。

(四)充分發揮體育課上學生的主體性

大學生已經十分清楚自己對各種體育運動的認識和興趣。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安排多一點時間給學生,在他們感興趣的項目上給予相應的指導。讓他們去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是它們在實踐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意義,從而讓他們形成對體育運動的持久性興趣,并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五)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

不同學生由于性別、年齡、性格等方面差異,對待體育運動中的成功與失敗會表現出不同態度與情緒。男生偏重于明顯外露、毫無顧忌,而女生則偏重于平穩、有分寸,學生的這種態度將直接影響其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當敏銳的洞察不同學生對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的反應,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引導學生對其喜愛的體育項目樹立高度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切忌損害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

(六)維持良好的師生交流

維持良好的師生交流是教師上課的必要條件之一。師生的互動關系在教學中,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情緒以及積極性,教師的一個表揚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鼓舞。可以說,師生的交流在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每節課上完教師都要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對面學生的評價。學生對于本節課也要進行評價,對于哪一點學的不好,哪一點學的好還是教師的授課進行評價。教師掌握較好的同學來說,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對于一些進步較慢的同學,這些同學會因為自己的技術稍差而感到氣餒,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耐心的進行輔導,具體的分析動作要領和掌握的技巧,并且引導他們進行嘗試。在有略微的改變與進步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出相應的鼓勵,這樣才能給予他們繼續學習的動力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小結

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培養終身體育的價值觀。長期的體育鍛煉可以完善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在面對人生中困難的時候,那種在體育鍛煉中塑造的拼搏、勇敢面對的品質就能夠很明顯的表現出來。長期的體育運動可以使學生更好學習體育運動中的技巧,在長期的體育鍛煉中學生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完善自己的體能和身體素質。這也能變相的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初期的體育鍛煉中用加大興趣的培養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使學生長期的參與體育運動,從而真正的完成教學目的達到了高校體育課的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