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科學的基本內容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5: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為科學的基本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行為科學的基本內容

篇1

    一、古典管理理論與行為科學理論的基本內容

    古典管理理論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值資本主義進入到壟斷階段時期。與此同時,科學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技術的先進與管理的落后成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為解決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觀點。從理論體系建構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和厄威克與古利克對古典管理理論的系統化研究。其理論基本特質在于,以“經濟人”為前提假設,旨在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物質刺激和科學的方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古典管理理論的誕生標志著管理作為一種完整的理論體系而存在,也標志著管理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化。

    行為科學理論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加劇了勞資雙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論時期所確立的“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顯示出局限性,行為科學理論應運而生。從比較寬泛的意義上來界定行為科學理論,主要包括確立和大規模發展兩個時期。在確立時期主要包括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巴納德的社會系統理論、西蒙的決策理論。在大規模發展時期主要包括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麥格雷戈的X理論-Y理論為代表的個體行為理論;庫爾特·盧因的團體動力理論和以布萊克與穆頓為代表的組織行為理論。此外,行為科學理論還包括各種各樣的激勵理論,主要有“赫茲伯格的激勵因素-保健因素理論、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勵理論、麥克利蘭的成就需要理論、弗魯姆的期望機率模式理論、波特-勞勒的期望機率理論、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凱利的歸因理論、斯金納等人的強化理論等等。”[1]其理論基本特質在于,以“社會人”為前提假設,“以組織中人的問題為中心,從動態的角度和社會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對行為組織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盵2]其中,特別注重從心理學角度對人際關系、工作滿意、工作生活質量、組織的激勵措施等相關問題的研究。行為科學理論彌補了古典管理理論的一些不足,凸顯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論與行為科學理論的研究方法比較

    1.經驗性研究轉向實證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論主要是一種經驗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論之前,管理學正處于萌芽階段,一些學者只留下了關于管理只言片語的觀點,并沒有留下經典的文獻,因此,沒有大量的文獻供其翻閱。其二,無論是泰羅,還是法約爾,他們的管理觀點主要是來源于自身的管理實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來源于一種“實驗”,而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來源于一種“體驗”。從理論建構的角度來講,他們應用的是經驗歸納法,是一種描述性理論,屬于經驗型研究范疇之內,難以對復雜的管理實踐作出全面的解釋和預見。行為科學理論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其理論建構在大量的實證研究基礎之上,通過理論假設的相關條件,建立理論模型并推導出主要結論,然后再通過對結論的檢驗,由此展開理論分析,從而建構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行為科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而心理學研究在本質上是屬于實證研究范疇之內。所以從經驗性研究向實證性研究的轉換促進了管理理論的科學性發展。

    2.客體性研究轉向主體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論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體方面,如工作條件、工作行為等標準化方面,以及對組織結構的科學性探討等。即使涉及人的問題,也是抽剝人的主體性,將人置于客體地位進行關照和對待,使人只是作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視人的主體性價值。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影響組織效率的決定因素,探求人的社會屬性和多方面的需求,側重于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出組織應以人為中心的觀點,提高人的主體性價值。因此,從客體性研究向主體性研究的轉換進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轉向系統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論側重于作業效率和生產環節層面,如泰羅主要探討作業層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車間的范圍之內;法約爾雖然視角高于泰羅,但其主要專注于企業內部的高層管理研究;韋伯側重于組織結構的體系設計,都帶有明顯的局部性特點。行為科學管理相對于古典管理理論更加系統,開始關注組織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巴納德開創了社會系統研究的先河。盡管行為科學理論在系統研究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但從局部性研究向系統性研究的轉換大大地豐富了管理研究的視閾。

    4.靜態性研究轉向動態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論側重于管理原則、管理程序、組織結構、組織制度等問題的研究,是一種靜態性研究。行為科學管理理論從人的行為、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組織的關系層面介入組織管理研究,關注組織的動態因素,屬于動態性研究。從靜態性研究向動態性研究轉換說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豐富,視野的開闊。

    三、行為科學理論對古典管理理論的研究內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論的建構是以“經濟人”為前提的,認為金錢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內在動力。誠如泰羅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使雇主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系著使每個雇員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說,任務與獎金構成了古典管理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論看來,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發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則是金錢。梅奧通過霍桑實驗,明確提出“社會人”的概念,認為人不僅要求物質利益,而且還要求作為組織中的一員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誼、安定和歸屬感。后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學說,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的X理論-Y理論,都從不同的層面對人進行了多維度研究。因此,相對古典管理理論的人性研究來說,行為科學管理的人性研究更為充分,大大豐富了人性研究的視野。

    2.管理原則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論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則的探討,無論是法約爾的十四條管理原則,還是厄威克與古利克所總結的目標原則、權責相符原則、職責原則、等級系列原則、控制幅度原則、專業化原則、協調原則、明確性原則,都是從靜態組織體系建構上來說的。西蒙曾指出“對幾乎每個原則來講,都能找到一個同樣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則?!盵4]因此,可稱之為“諺語”。行為科學理論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傳統組織理論的原則,如人格尊重的原則、相互利益原則、人性激發原則、人人參與原則、相互支持原則、協調統一原則等。這些原則是從動態的角度來把握管理中的基本問題。對于管理而言,這些管理原則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實現。

    3.組織視閾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論研究視野完全是封閉的正式組織內部,如泰羅專注于作業現場的管理,法約爾局限于企業內部管理,韋伯從組織的角度來追求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設計。在行為科學理論時期,梅奧在霍桑實驗中發現了非正式組織的存在,而且意識到非正式組織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巴納德進一步發揮了非正式組織的理論研究,對非正式組織的本質和功能進行了系統的闡釋。因此,相對于古典管理理論而言,行為科學理論時期的組織狀態更加開放,而且組織視閾相對完整。

篇2

一、行為會計的理論背景、基本內容與研究主題

(一)行為會計的理論基礎。行為會計學說的邏輯體系嚴謹、科學,其理論基礎主要有:

1、理性經濟人假設?!敖洕恕钡男袨轶w現為對自己偏好最大化的追求,工資、社會福利、經濟利益是影響個人或經濟組織關鍵性因素。行為會計重在研究人類行為作用過程中的限制條件,并努力協調和優化人類的理性經濟行為。

2、交易成本理論。在交易行為中,任何經濟信息的取得、使用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行為會計不能不考慮交易成本,成本效益原則是對會計行為和其他行為的經濟約束。

3、行為規則約束假設。制定規則能保證會計系統中行為的規范性和可預測性;在規則(如產權制度、會計制度、會計慣例、經濟模式等)的約束下能夠保證會計行為和會計秩序規范而有序地運行。

4、受托責任理論。資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資源,受托方因此承擔了合理、有效地管理與運用受托資源,使其盡可能保值、增值的責任。

(二)行為會計的基本內容。行為會計研究和處理的是會計與相關行為之間的關系,強調會計行為主體如何開展會計行為才能客觀地反映企業的受托責任,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要,還強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行為對會計行為的反映作用,這與設計、構建和應用有效的會計系統密切相關。因此,行為會計是關于會計與人類行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以人為本的行為科學在會計領域應用的綜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動。其研究對象是人類行為與會計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關系。與行為會計有關的各種當事人主要有:1、企業或集團內部各種人員;2、處于企業或集團的相關利益團體,包括股東、債權人、投資者以及稅務機關、業務客戶等;3、管理當局、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管理部門或協會、政府組織;4、審計機構和注冊會計師。

(三)行為會計的研究主題。作為一種研究范式,代表一定時期內較為流行的研究途徑,必然包括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兩個方面。了解行為會計研究方法,可以獲知該領域處理會計問題的方式和習慣,把握行為會計的程序和特征。而分析行為會計研究典型主題,可以知曉行為會計關注的待解釋的現象或待解決的問題,從而抓住了行為會計研究范式的實質和特征。

在行為會計研究發展過程中,許多學科分支起了重要作用,比如經濟學、組織理論、社會學和統計學等等。但是,心理學一直是對行為會計影響最深的行為科學。從某種意義上,早期行為會計研究是受到心理學理論以及其實證研究成果驅動而興起的。如今,透鏡模型和概率判斷兩個心理學研究主題依然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行為會計研究。

二、行為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運用

(一)在協調經濟利益與會計行為合理性方面的運用。會計行為主要指會計制度的設計、會計系統的維護與開發、會計政策的決策、會計準則的選擇、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等。上述這些會計行為,不可避免地影響或控制著企業的經濟利益,而經濟利益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影響或控制企業的會計行為。因而,協調經濟利益與會計行為之間的關系極為關鍵。

(二)在協調社會效益與企業經濟行為方面的運用。企業的經濟行為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大眾,各種管理行為、決策行為、市場行業、會計行為的影響遍及社會。因此,衡量企業經濟行業對社會效益的影響程度是極為必要的。企業的經濟行為可能會損害社會效益,給社會造成某些惡果。因此,協調社會效益與企業經濟行為,有利于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經濟環境,以促進社會的繁榮和發展。

(三)在組織監控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運用。在這方面,行為會計主要分析會計信息與組織成員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設計如何利用會計信息引導組織成員并使之趨同于組織目標的方法、程序乃至整個會計信息系統。這里側重運用會計信息對人的行為的導向作用,重視對企業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但企業的情況紛繁復雜,如何針對各種具體事項有效地運用行為會計,尋求會計信息、企業目標和當事人行為之間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企業管理者的判斷力和創造力。

(四)在整頓會計工作秩序方面的運用。行為會計的職能之一是通過及時地揭示和監控,在社會的政治經濟領域中,配置經濟資源和社會財富,合理界定各利益主體的行為規范,避免腐敗行為和黑幕交易,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其中會計秩序尤為重要。治理和整頓會計工作秩序,不僅對規范會計工作本身有益,而且還對規范經濟行為、優化社會經濟秩序有著不可低估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三、行為會計的實踐意義與社會價值

(一)行為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有重大影響,運用計量技術對行為過程進行量化,有助于開展規范化管理。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全貌,不僅要求提供與企業決策相關的財務信息,還要求對與財務信息有重要關系的非財務行為或事項進行必要的計量、報告和說明。這些非財務行為包括:企業的經營方針、管理方針、管理層的行為規范、管理和經營方法的革新、企業的團結協作及企業文化對經營成果的影響等。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這些行為信息,借以更深入地了解企業行為,并進行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和評價。

(二)行為會計有助于完善和發展委托-制,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奠定基礎。委托-制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經營權與所有者的分離,明確了產權關系和雙方責任,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要求,為現代企業的獨立經營和自主發展開拓了廣闊天地。所有者通過對經營者行為過程的了解和監督,才能監控企業行為,保護自身利益免受損害。同時,行為會計也為企業提高行為效率、開展行為決策提供了依據,為創造科學、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奠定了基礎。

(三)行為會計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體現在管理會計的發展過程中。管理會計中標準成本計算、預算控制和差異分析等都采用行為科學中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如何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以控制評價企業的經濟活動。美國會計學家利特爾頓曾斷言:管理會計的研究核心必然從成本管理走向價值管理。日本會計學家西村明認為:“經營管理職能與管理會計有密切聯系,因此,由于行為科學的影響,會計不得不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敝匾曅畔⒌南嚓P性,注重企業的戰略和行為的監控,代表了管理會計發展的方向。

篇3

(一)人本理論基本內容

人本理論是現代管理科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后期發展,發展于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人本理論認為:管理要重視人的因素,一切管理均應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是完成管理任務的根本,即“以人為本”。概言之,人本理論的基本內容是:

1、人的問題始終是管理的根本問題。社會越是向前發展,就越要強調以人為本,顯示人的自覺價值。那種把人視為機器的附屬物的強制性管理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特別是高科技生產管理的需要而必將逐漸被淘汰。

2、管理者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管理活動的全部要素和整體過程都需要人去掌握和推動,沒有人在整體上對其他管理對象的合理使用,就不可能實現管理目標。

3、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能動性發揮程度與管理的效應成正比,人的能動性發揮的程度越高,管理的效應就越大:人的能動性發揮的程度越低,管理的效應就越差。對人的管理,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實現管理目標。

4、管理必須始終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必須按人的行為規律(即行為科學)進行管理。要以人為管理工作的根本,使全體人員明確整體目標、自己的責任、工作的意義和相互的關系等,從而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務,最終促使組織總體任務的高效率、高質量完成。

(二)小學管理中運用“人本理論”的必要性

1、提高小學管理水平的必要。

小學管理,就其管理對象(人、財、物)和管理目標(教書育人)而言,并非象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低于大學和中學層次的“小學”層次管理。甚至從某種角度而言一一諸如小學生較之大中學生要缺乏理性和自覺性:小學的教職員工較之大中學的教職員工其素質一般也低一個層次,因此小學管理其難度更大,因而就更需要科學的管理理論作為做好管理工作的指導,人本理論雖是發源、發展于西方國家,但由于其具有科學理論的普遍適應性特征和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共性,對改進和提高我國小學管理的水平,同樣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尤其考慮到小學的教職員工較之大中學校的教職員工來說,還有一個較顯著的特點,即是女性教職員工多。一般而言,從表面上看,女性教職員工比較聽話,容易管理。其實并非如此,實際情況是:女性教職工整體而言比較敏感乃至多疑,即常言所說的“心眼小,疑心重”,且女性教職工較之男性教職工更爭強好勝,更具自尊心,更想自我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管理如果僅采取簡單、生硬、甚至粗暴的“硬”辦法,肯定難以奏效,甚至會激化矛盾,適得其反,而采用人本理論的方法進行“軟”管理,即主要是通過讓被管理者在滿足展現“自身價值”和“自我實現”欲望的同時,于不露管理的“痕跡”中,去達成管理者目標任務的實現,這才是寓管于不管,寓治于不治的最好管理方法。近幾年來,我校的管理工作之所以能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領先地位,獲得省文明衛生先進單位、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省綠色學校、國家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等榮譽,究其原因,是同我們在管理工作中較多較好地運用了人本理論作指導分不開的。

2、是提高小學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必要。

篇4

關鍵詞: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 基本內容 理論要點 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1-294-02

鐘光榮先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知名專家學者。在經濟哲學領域里,其獨立的個性、獨特的思維、創造性的思考,可謂極是少見。近些年來,我曾讀過他不少的經濟哲學著作,重點是他的自然本體價值理論著作和《經濟學本理》。并寫過《創新價值理論 刷新世界歷史》、《經濟學理論的哥白尼革命》等多篇評論文章。最近,又有幸地讀到了他的新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讀畢,不禁讓人拍案稱奇。

一、奇特的思想之樹

《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的成書,看得出,這不是先生突發奇想的偶興之作,而是先生靈魂深處良久醞釀的結晶,是先生在經濟哲學領域這座富礦里開掘出來的又一塊重金。也可說是他長期以來,超乎尋常的、奇特思維的產物。即將自然的理性之種,撒播于他那經濟心靈的土壤之中,而生化出來的又一棵哲學靈感之苗。然后,再慢慢培育出了這棵經濟哲學的思想之樹。為何如此說呢?讀讀先生的這部巨著,你就會有同感。

從其立意構思的角度來看,先生是在熟讀中西方經濟學和哲學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引入自然的時間和空間,并運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四組十二個哲學范疇,對自然經濟要素,社會經濟行為,人為經濟結果進行的范式研究。這樣,先生就為傳統而僵化的經濟學理論,注入了哲學的智慧,注入了鮮活的靈魂。

從其謀篇布局的角度來看,該書共分為三大部分。這三個部分先生都是以自然時間與空間作為背景和條件的,然后又是以經濟的自然數量、質量、關系和模態作為范疇的。在此基礎上,先生再行全面的范式研究。第一部分為經濟認識論。即對自然人口、資源、環境和價值這四個基本經濟要素,進行理性的確證;第二部分為經濟方法論。即對財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這四種基本經濟行為,進行理性的論證;第三部分為經濟目的論。即對人類社會、國家、家庭和個人這四項經濟結果,進行理性的實證。這一研究方法,可以說,先生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前進,開辟了一方新的天地。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將自然經濟要素比作人類的經濟之根,那么,我們的社會經濟行為,就如吸取其根系養料,并供給枝葉營養的樹干。當然,人類的經濟生活實際現狀,也就如其枝枝葉葉了。根深則干壯,干壯則葉茂。這一道理見之于經濟哲學理論。顯然,《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就是鐘光榮先生在這片荒野上栽下的一棵樹。不僅如此,我認為它還是一棵既完整,又符合自然道德理性,更合于自然法則和自然目的的充滿經濟哲學思想的一棵參天大樹。

二、奇妙的理論之花

細讀鐘光榮先生的《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會深受啟發和開悟。因為,在他的經濟哲學理論園地里,可以看到,他所撒播的自然博愛情懷,猶如晨曦中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照耀著沾滿朝露的繁花綠樹,光芒閃耀;也如晚間一輪清澈無瑕的明月,輝映著湛藍夜空中的滿天繁星,熠熠發光。可謂美不勝收,能讓人激活智慧,明辨方向。

他在“經濟認識論”中寫道:“自然經濟要素,是經濟理論和經濟實踐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自然經濟要素搞清楚了,其他問題也就非常好理解了”(見《經濟范疇及其理性批判》第11頁)。他認為,傳統經濟學的真正問題在于:對于社會人口符合自然生態比例的數量和方法,人口生存環境基本要素的指數和保障,資源利用和存量適應多少人口的數量和時間,財富分配最大公平與正義的依據和措施,這四個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有弄清楚,都沒有找到答案。因此,對傳統經濟學加以理性批判,也就非常自然,非常必要了。

他在“經濟方法論”中寫道:“人和其他物質一樣,其需求與滿足的生產和消費行為,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在這個始終之間,突現了分配與交換兩個環節”(同上,第185頁)。因此,他又認為,等價交換,一方面只有在人人都能平等使用生產資料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只有在生活資料之間直接交換時才有可能。然而,當它一旦擴展到生產資料與勞動力、與生活資料進行交換時,也就必然會產生剝削和剝奪。因為,市場自由分配是“零和博弈”。等價交換無錢可賺,賺錢就是剝削或剝奪。所以,在不能實現生產資料人人平等使用的條件下,政府征收資本家的部分資源收益,再分配給資源喪失者,或沒有勞動能力的人,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了。這既不是資本家的施舍,也不是政府的恩賜,而是“天賦人權”的自然平等返還。并且,這還要看是否做到了公平與正義的返還。

他在“經濟目的論”中寫道:“自然創造的經濟結果,是一個最大的經濟目的;自然創造的萬事萬物的經濟目的,也是順其自然的隨機目的。但人類的經濟目的,則是在聰明與智慧靈動下的刻意目的”(同上,第321頁)。由此,他認為,作為社會經濟動機,則是達到經濟全面繁榮目的;作為國家經濟動機,則是達到國民財富共同增進目的;作為家庭經濟動機,則是達到家庭收入最大增加目的;作為個人經濟動機,則是達到個人消費最大滿足目的。因此,經濟目的的全部落腳點,始終都是在經濟個人身上。所以,他認為,經濟理性批判的全部意義、作用和目的,就在于將感性經濟人,轉變為理性經濟人。

這就可以看出,鐘光榮先生的全部經濟理論,始終都是以自然經濟事實與真理為根據,進而所做的科學探索。并且,他用自然公平與正義的道德理性來檢驗,而不以自利與偏私的功利意識來觀照。所以,這才會使他產生神奇的靈感,在這棵奇特的經濟哲學思想之樹上,綻放出奇妙的理論之花。這也正如他經常所說的:“真理不在主觀個體里,而在客觀全體中”。

三、奇異的智慧之果

鐘光榮先生通過對自然經濟要素,社會經濟行為,人的經濟結果進行理性的批判,獲得了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緊密結合的兩個重大理論成果:一個是以社會經濟與自然經濟為核心的“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協調發展的模態與邏輯”圖式;另一個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科學原則與人文精神緊密結合的產物”的結論。

他的“人類社會與自然世界協調發展的模態與邏輯”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符合自然道德理性的真理認識論。即從感性認識到知性認識,再到理性認識,最終見之于實踐真理;二是符合自然法則理性的科學方法論。即從民主政治到自由經濟,再到法制社會,最終見之于行為科學;三是符合自然結果理性的和諧目的論。即從環境友好到資源節約,再到公正分配,最終見之于自然和諧。顯然,他的這一高度哲學化的經濟社會模態與邏輯,不僅是放之普遍而皆準的理性模式,而且也是普遍用之有效的理性方式。無疑,這是先生對經濟與社會持續與和諧發展的又一重大貢獻。

光榮先生在本書附錄中所認知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科學原則,就是馬克思充分肯定商品價值的自然屬性,只不過他將其交給歷史學和商品學去研究而已。他的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并不是籠統的“勞動創造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人文精神,則是他對廣大無產者的人文關懷。在全面把握和研究這些問題的基礎之上,先生則認為勞動價值學說的本質,是肯定勞動本身有價值,勞動可以獲取價值,但勞動并不創造價值。這樣,先生也就把勞動自身存在價值、勞動創造使用價值即獲取自然價值,自然創造價值,作了嚴格的區分。然而,后世的經濟學并沒有看到這一點,所以,誤將馬克思的勞動創造使用價值,錯誤看成勞動創造價值,這是十分可悲的。

鐘光榮先生的上述研究成果,既是他對經濟哲學“大陸”的新發現,也是他在這片近于荒涼的理論土壤中,長期耕耘培育出來的一朵燦爛的理論之花。我相信這枝花,必將結出豐滿智慧之果。他的這部拓荒之作,也為我們開辟了一處經濟哲學智慧的花果園。只要有幸進入其中,就可以領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喜悅。

篇5

關鍵詞:“人本原理”;高校管理;管理科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3)04-0077-02

一、“人本原理”的內涵

“人本”即一切管理均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叭吮驹怼钡幕緝热菥褪侵敢匀藶楸镜墓芾碓瓌t,這一原則要求管理者將組織內人際關系的處理放在首要地位,把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激發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上,努力為被管理者創造各種自我實現需求滿足的機會。具體到高校管理工作中,應根據這一管理原則使高校人員明確整體組織的目標,明確個人的職責,正確處理相互關系,積極主動并有創造力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人本原理”的思想基礎是指人是具有多種需要的復雜的“社會人”是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體現了行為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社會學科的綜合應用。因此,“人本原理”是現代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原理。

二、新形勢下高校師生員工的思維多元化轉變

管理本身就是創造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組織成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共同努力奮斗的過程。了解師生的各種心態,激發其職業感、責任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人們在價值觀與利益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從單一服從走向多元化思維,自我期望值增高,更多要求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與參與管理。這一系列變化,給高校管理體制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以“人本原理”為基礎,將各種領導藝術和激勵理論融入其中,并正確的靈活運用,調動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是實現組織目標和提高工作質量的關鍵。

三、新形勢下“人本”管理對高校管理者的要求

“人本原理”的思想基礎指出,人是具有多種需要的復雜的“社會人”,它將處理組織內人際關系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在首位,以挖掘員工的最大潛力,關心組織目標的實現。這一原理是高校管理者正確運用各種領導理論和激勵理論的重要基礎。

(一)工作中注重關心人

美國俄亥俄大學在對大型組織的1000多種領導行為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后,進行逐步概括,最后歸納了兩類領導行為:一類是任務型領導,另一類是關心型領導。這兩種不同領導行為相互構成四種領導風格:一類領導對人對任務都不關心;二類領導對人極為關心;三類領導對任務極為關心;四類領導對人對任務都極為關心。許多研究發現第四類領導是理起的管理者。高校管理者都同下屬之間既存在著工作關系,又存在著人際關系。人的積極性與需要滿足呈正相關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是關心人,滿足基需要。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為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疾病、婚姻等需要及工作中遇到的因難,同時注重工作時效,合理安排調休、輪休,使工作有張有弛,并指導教師自我保健和在工作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等。組織無微不至的關心可使教師解除后顧之憂,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情感上得到滿足,對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及促進工作時效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

(二)工作中注重了解人

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應注意全面了解人,只有知人,方能善任。工作中要根據高校人員的成熟度安排任務。赫爾塞和布蘭查協提出了情景領導理論將成熟度分為心理成熟度與工作成熟度兩方面,由此形成了四種成熟度構型:M1型——能力低,動機水平低;M2型——能力低,動機水平高;M3型——能力高,動機水平低;M4型——能力高,動機水平高。根據不同的成熟度構型,情景理論確定了四種相應的領導方式,即命令型、說服型、參與型和授權型。在實際工作中究竟采用哪種領導方式有效,要根據下屬的成熟度而定。只有領導方式適應了下屬的成熟度,領導的有效性才成為可能??傊?,工作應充分把握住師生的特點,并根據這些特點選擇領導方式、制定培訓目標和安排適合的工作,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工作中注重尊重人

馬斯洛的層次需要論表明,人不僅有生理、安全、愛及歸屬的需要,當低層次需要滿足后,更渴求高層次的需要,如自尊及自我實現的需要。這要求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正確應用負強化的作用,優化高校人員的組織行為,揚長避短。如以往我們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就在會議上或公開場合進行批評,指出缺點并幫助改正,結果卻適得其反,被視為抓小辮子或打岔,使被管理者厭惡管理者過分嚴厲的監督,只想用點辦法以為就會過去,這樣就不能防止問題重復出現。由于師生感覺自尊受到了傷害,從而影響了工作積極性。因此,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要盡量用正強化來達到修正師生行為的目的,慎用負強化激勵法,不能一出問題就批評,一有疏忽就扣獎金。應設法使師生自尊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讓其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使其優良行為保持在較高水平,工作時效維持在組織所期望的狀態,達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目的。

篇6

[關鍵詞]協同創新 協同學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5-0131-03

[作者簡介]梅士偉,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吉林大學行政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在讀博士生;丁洪浩,吉林大學農學部研究生處處長、研究員(吉林長春130062)

在高等教育發展越來越全球化、復雜化和非線性化的當下,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一方面需要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培養模式、保障體系等系統同步協調發展,整體推進。另一方面,需要高校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不同主體之間實行聯合互補、協同創新。

一、協同學與協同創新

(一)協同學的基本內容

協同學由德國物理學家哈肯于20世紀70年代創立。按照哈肯本人的說法,協同學應當理解為“協調合作之學”,是研究復雜系統從無序到有序演化規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1978年以來,協同學理論發展迅速,目前已經被成功地應用于許多學科,幾乎涵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1996年前后,協同理論被運用到我國的教育領域,專家們提出了協同教育、協同教學、協同學習等概念,用于描述教育各子系統之間的合作、互補效應。著名教育學者南國農曾指出,協同是自然法則,也是人類法則,同樣是教育法則。筆者將協同學的基本內容概括為四點。一是協同放大原理,指復雜開放系統通過大量子系統的相互作用,實現從無序到有序的反應和結構,從而達到系統功能的整體放大,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1+1>2,2+2>4。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激光的產生過程,它是哈肯創立協同學的立足點。二是協同演化原理,指在自然界和社會系統的演化過程中,既普遍存在著適者生存的一般規律,同時也存在著個別物種通過專門化并創造自身的生態小環境,實現不是最適者也能共存的現象。哈肯曾指出,大自然是一個高度復雜的協同系統,在激烈的生存斗爭中存在著有趣的互利共生現象,不同的物種之間相互幫助,協同生存進化。如在自然界,蜜蜂依靠花蜜為生,同時也四處奔波傳播了花粉;地衣則是藻類和菌類的共生體;人類社會中某一行業的競爭者匯集在一起,共同售賣某一種商品,會帶來一條街道或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三是協同支配原理,指用某種特定的參數來反映系統的變化過程。不同的參數在系統變化臨界點處的行為是不同的,絕大多數參數在臨界點位置衰減快,對系統的變化進程沒有明顯的影響,而少數或單個參數卻在臨界點位置不會衰減并且左右著演化的進程。哈肯把前者稱為快變量,把后者稱為慢變量,慢變量支配快變量的變化,決定著系統的演化方向。哈肯指出,科學是一個開放系統,也存在著同樣的支配現象,這也正是庫恩所稱的“科學范式”。四是協同自組織原理,指把協同學看成是一門在普遍規律支配下有序的、自組織的集體行為科學。自組織是指系統在沒有外部指令的條件下,或在一定的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輸入的條件下,其內部子系統之間能夠按照某種規則,通過大量子系統之間的協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時間、空間或功能的有序結構,這種運動過程具有內在性和自生性的特點。

(二)協同創新的基本內容

協同創新理論是協同學理論與創新理論交叉產生的。20世紀初,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創新理論和創新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各領域創新的主體從單主體演變為多主體,創新的過程從線性創新演變到網絡狀創新,創新方式也實現了從獨立創新到合作創新的演變,并逐步向協同創新演變。因此,宏觀而言,協同創新是指組織、系統與外界環境或其他組織、系統之間相互競爭、制約,又相互協同、受益,通過復雜的非線性作用,產生單個系統或組織所無法實現的整體創新效應的過程,其主要形式是產學研協同創新。屢屢被視為創新典范的美國硅谷,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因為有斯坦福大學這樣的一流高校和一流技術,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技術與資本、技術與市場對接的協同機制。在微觀層面,協同創新是指在某一組織(企業)內部形成的知識(思想、專業技能、技術)分享機制,特點是參與者擁有共同理想、內在動力和直接溝通渠道,能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和多樣化協作。

從根本上來講,創新是組織或系統的目標,而協同正是實現系統創新目標的有效動力機制,這一點已經為協同學理論所證明。協同創新不同于原始創新的協調合作,也有別于集成創新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產品技術要素整合,本質上是一種管理創新,是一種競爭和優化配置的過程。參與協同的各子系統之間或系統與環境之間是一種非線性關系,其前提條件是系統的對外開放性。

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協同創新工程

(一)協同學和協同創新理論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啟示

1.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理念更新上,要注重整體思維的跟進和工作的整體推進。整體思維是協同學理論的一個重要成果。哈肯通過對大腦功能的研究發現,把越來越多的神經細胞放在一個網絡里,得到的是一個越來越復雜的組織。我們在對人才培養的把握上,要善于從整體著眼,不能限于細枝末節之中。高校人才培養涉及到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多個子系統,如果實現不了良好的協同,那么在高校內部就會形成一個個“孤島”,互相封閉,造成資源的重復浪費,整體的功能得不到發揮和放大。因此,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培養模式,亟需對全局工作進行整體性的設計。就我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而言,早期的改革創新一般是指教學內容方面的更新,后期則開始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今天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無論從廣度還是從深度上來看,都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范圍已經跨出了校門。因此,講求整體思維和整體推進,不僅在教學方面要創新,而且更要推動學生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協同創新。

2,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系統設計上,要注重高校自組織功能的發揮。自組織是復雜系統的典型功能。任何社會系統,要想存在和發展,既需要對外開放,保持與外界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換,又要保持自組織的特性,增強自身活力。高校和其他組織一樣,屬于復雜系統,具備自組織的特性。要保證教學、科研等子系統的自組織性,必須減少行政層面的過度干預,建立靈活高效的網絡化組織,讓高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按照教育規律在各自的邊界內自主運行。

3.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要調動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盡管協同學理論和協同創新理論沒有過多地論述人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但人是任何社會系統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組織系統演化的序參數。廣大教師和學生是人才培養改革創新的實踐者,也是發揮教學、科研系統自組織功能的主體力量,決定著組織的演化進度和方向。在人才培養協同創新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廣大高校師生的主觀能動性。

4.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立上,要形成教學、科研、產業之間的協同創新機制。高校人才培養整體功能的發揮取決于上述子系統協同創新的層次和實效,這種協同創新受利益驅動和生態平衡這兩類適應機制的制約。在參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各系統之間建立良好的利益驅動機制,有利于滿足各創新主體之間的利益訴求,激發技術與產業、資本之間的有效對接。而生態平衡機制更多地是指參與協同創新的高校內部諸子系統之間的一種自我維持機制,體現高校的自組織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幾個協同要素

1.先進育人理念與先進育人制度之間的協同。從當前來看,創新型人才培養作為一種先進的育人理念,已經受到教育界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將這一先進的育人理念化為高校的具體實踐,落到實處,還需要有先進的育人制度與之配套。制度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保障,人才培養協同創新過程中的核心程序和關鍵環節必須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堅持下去。

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協同。上世紀70至90年代,“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論在我國教育界成為討論的熱點,引起了廣泛的思考,這在今天看來仍有啟發意義。“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理論不僅體現了師生關系觀念的變革,也體現了我們對教學活動本質認識的深化。推動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協同,關鍵點和著力點在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主導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教學的知識推導,二是獨特教學風格的啟發引導,三是言傳身教式的生活向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自主選擇的主體,成為教學效果評價的主體,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地學習,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和成長自由空間。

3.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協同。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其了解和掌握一定專業和前沿知識基礎之上的。教學內容先進與否,直接影響著創新人才的培養水平。當今時代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需要日益突出,培養創新思維方法、問題意識和批判精神,尤其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體系。高校應大力推進啟發式、研究式教學,積極開展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變知識教學為能力培養。在一定意義上說,“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比“教會什么”更重要。

4.育人主渠道作用與全員育人機制的協同;課程是知識的載體,課堂教學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推動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將教書育人真正貫穿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要按照人才培養協同創新的要求,理順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子系統的功能協同上體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環境之間的互補、協調,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性機制。

5.校內教育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協同。高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是人才培養系統兩只緊扣在一起的手,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學以致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高校已成為社會文化的軸心機構,與社會的溝通、互動越來越深入,高校教育子系統與社會教育系統之間的協同也越來越充分。近年來,各高校紛紛從科研角度加強了與社會特別是產業系統的協同、互動,但從人才培養系統而言,向社會開放的程度顯然不夠,協同層次尚屬于起始階段。

6.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的協同。個體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的自由發展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創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全面發展是高校一直倡導的育人理念。但從實踐來看,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智力的發展,忽視了品德修養、體能體質和藝術修養的全面養成。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要注重大學生智力、品德、體質、審美等方面的協調發展,不可顧此失彼。

三、在人才培養協同創新過程中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守正與創新的關系

守正是指充分尊重社會現實和高校的實際情況,繼承優良傳統,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全盤照搬。只有堅持了守正,才能保證人才培養協同創新的方向,才能培育和形成屬于一所高校自身的特色。

(二)成人與成才的關系

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成才是成人的要義。過度的關注成才,會急功近利,導致教育的功利性和人的工具化。我們的教育還是要回歸到以培養學生成人為核心,從關注學生的成功轉變到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發展人的理性,養成智性美德,使大學生真正成為作為“人”的人、自由的人和德才兼備的人。

(三)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是教育諸要素和其系統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些要素和系統既有固定的主客體關系,又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才能最終實現教育的和諧。協同的關鍵是協調關系,核心是合作競爭,目標是規范有序,本質是和諧發展。

(四)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篇7

市場營銷是以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企業經營理念、策略和方法,其理論體系的內容淵源于經濟科學、行為科學以及現代管理理論,理論體系的框架則以企業營銷活動的基本要素來進行架構。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營銷學并不以理論建構作為學科的發展方向,而更多地強調以指導企業如何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為己任。也就是說,在學科特點上,市場營銷學呈現出非常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而從課程教學上說,相對于理論知識素養的培養,市場營銷應更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實踐應用能力。這就決定了市場營銷學課程不能單純采用“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方法,在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一、實踐性教學方法的含義

一般說來,作為一門課程而言,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過程通常不會配設后續的實踐教學環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問題要努力縮短理論學習與企業實際營銷行為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接受現有理論結論的同時,能夠通過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較為實際的相應活動之中,并通過自覺的比照與分析發現相應問題,培養他們自己對市場營銷問題的分析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掌握市場營銷理論所闡述的營銷理念、策略、方法和技術[1]。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調動所有教學要素,對市場營銷的各教學環節進行全方位立體化設計,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努力為學生提供盡可能接近實際的教學環境,以滿足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市場營銷理論的需要[2]。

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種理想的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批判性和獨立性,能夠在一個積極、自主的學習氛圍中激起他們的求知欲[3]。

二、現行市場營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總體上說,我國各高校在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一直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分離、學生理論水平高而實踐能力差的現象。通過我們對本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實習實踐和畢業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進行的調研和反饋,我們可以得到的基本結論是,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學生提出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大多顧及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強化營銷理論教學,而弱化營銷實踐的操練和經驗的積累,這樣的結果是培養的市場營銷人才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

二是在傳統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用語言再現和描述客觀經濟世界的企業營銷行為,來向學生灌輸市場營銷的理論和方法。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市場營銷理論被看成是固定不變的知識和法則,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等待教師用理性的結論來填充他們的大腦。因此,教學過程就是一種按既定步驟進行的固定程序。然而,市場營銷課程的主要特點恰恰是具有高度的實踐性,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并非是某種具有嚴格邏輯規律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而是將市場營銷理論所闡述的基本方法加以運用的能力。

三、加強市場營銷教學實踐性的方法

為規避上述市場營銷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在市場營銷課程的教程學過程中,除了采取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等傳統措施之外,我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以提高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實踐性效果。

(一)合理分配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課時

一般地,理論講授形式的教學時數不超過整體教學時數的2/3,主要采用課堂講授和一般的案例討論,其目的在于通過課堂講授讓學生對本學科的基本知識有較為系統的認識,讓學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場營銷理論所闡釋的企業營銷的基本策略、方法和技術,這個學習過程是必需的。剩余的1/3課時由學生用來對他們分組完成的市場調查報告和自主編寫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有一個把自己通過課外實踐而得到的經驗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結合的過程,從而有利于在客體的實踐活動形成的經驗性知識與通過教師灌輸所得到的理論性知識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二)劃分學習小組,在不同的教學階段為其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

將學生一般按5-6人一組的形式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根據教學進程的不同階段給各小組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主要的學習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關于有關問題的市場調查,并形成書面的調查報告。這個任務一般安排在消費者市場和市場營銷環境的理論講授結束之后,調查的課題可以是關于某個企業相關產品的市場營銷狀況。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認知這樣一個事實,即消費者的需求確實會受到各種自身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起點就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根據相應因素的約束來開展企業營銷活動的戰略規劃和策略設計。

2.組織不同的學習小組根據教學進程的安排和教學內容的進展,自主合作編寫學習案例。一般來說,每個學習小組在整個教學學期內將需要自主編寫6個學習型案例,這些案例主要涵蓋市場營銷戰略、4Ps等教學內容。這個教學安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能較為系統地將從課堂習得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相應問題的分析,從而提高他們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安排各學生小組對他們各自完成的調查報告和學習案例進行講解、分析和討論。每次安排2個教學學時,各學生小組舉薦一人對本小組完成的調查報告或學習案例進行講授,包括資料獲取的過程、撰寫思路、所得結論以及體會心得等等。這個教學安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讓學生們通過課堂講授,進一步熟知自己所習得的理論知識以及在踐行理論知識過程中的經驗、問題和體會,這是其他的教學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這種教學安排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觀察、判斷、思維和表達能力。

(三)指導學生進行一次較完整的營銷策劃

在課程結束前兩周,根據一定的規則和學生意愿,將學生一般按6-8人一組的形式進行重新分組,由任課教師指導他們進行市場營銷策劃。在這個階段,任課教師要首先要說明營銷策劃的基本內容、實施方法和要求等,指導各小組選擇策劃項目,將營銷策劃的整體任務進行合理分解,各小組成員應在教師指導下并結合自己的特長明確各自承擔的任務,進行營銷策劃實踐。其次,由各小組代表對本小組的策劃成果進行課堂講解和展示,接受其他小組和教師的評議。在這個階段應遵循由學生自主操作為主,指導教師個別指導為輔的指導思想,著重訓練學生營銷策劃的邏輯性和完整性,提高他們獨立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改革課程考核和評分方法

以反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為出發點,改革課程考核和評分方法,突出課程考核的引導作用。因此,我們在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和考試成績評定方面,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與嘗試。

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努力做到兼顧知識與能力,重點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試題設計兼顧基礎理論知識與營銷分析,在各個題型中提高營銷基礎知識應用能力考核的分值比例;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采用開閉卷結合的方式,考試時間從120分鐘壓縮為90分鐘,減輕學生識記理論知識的壓力;在成績評定方面,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出勤、書面作業、期中考試等)占總成績的比例為10%,市場調研報告、撰寫案例及其講解和討論占總成績的比重為25%,市場營銷策劃及其講解和討論占總成績的比例為15%,期末考試在總成績中的占比為50%。其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而達到拓展學生自學能力、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他們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獨立工作能力的功效。

(五)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各層次的創業大賽和市場營銷大賽

篇8

內容摘要:本文基于行為科學理論和組織結構理論,分析了組織結構因素對企業機遇決策行為的影響機制,并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組織柔性、決策參與度、溝通渠道靈活性與企業機遇決策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文章最后建議企業通過減少組織結構層次、建立靈活的溝通渠道、增加員工決策的參與度等多種途徑改善組織柔性,提升機遇決策水平。

關鍵詞:機遇決策行為 組織結構 柔性 信息溝通

機遇決策行為及其特征

機遇決策就是一個決策主體以“有利事件”為誘因,以獲取超常收益為目標,及時利用各種決策信息,控制和調整企業內部條件,整合外部市場需求要素和環境要素,建構“機遇”進而充分利用機遇的過程。行為決策理論運用行為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對人類的決策活動進行描述、解釋和預測。本文結合行為決策理論,對機遇決策行為的特征分析如下:

(一)機遇決策行為是一種主動性決策

機遇決策的誘因不是“問題或風險”,而是“有利事件”,決策目的是抓住有利形勢,獲得超常規收益。因此,其決策過程對決策者的人格心理因素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二)機遇決策更多的表現為一種非常規性決策

由于機遇的五種構成要素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停變化著的組合狀態,對于機遇決策來說,幾乎沒有兩種相同的機遇決策情景,也就無法通過事先規定的解決方案和程序進行決策。

(三)機遇決策信息具有動態關聯性

機遇是客觀條件與主觀目標和能力的一種良好耦合??陀^條件在不斷變化,社會主體的目標和相對能力也處在變化之中,每一個要素信息的變化,都會引起五個要素之間耦合性的改變,都意味著原有機遇的失去和新機遇的產生。

(四)決策時間上的敏感性

機遇作為主客觀因素的有利組合往往是暫時的,機遇決策所依賴的五個方面要素的信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這就對做出決策的時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決策時機的選擇直接決定了機遇識別利用的效果。

(五)機遇決策的風險性

機遇是人們根據當前的知識和信息判斷,確認相對有利的形勢,實踐中社會主體能否爭取到“超常收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例如根據當前市場預測撥出巨額資金開發某種新產品,假如競爭對手先于自己開發出更好的產品,企業可能遭致嚴重損失。

組織結構對企業機遇決策行為的影響

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內部各種關系有序結合的總體,其基本內容包括明確組織機構的部門劃分和層次劃分,以及各個機構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由此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對于機遇決策行為來說,組織結構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給那些居于一定職位的人提供了行使職權、影響他人的手段,而且通過權力關系的安排和運行決定著機遇決策行為的價值前提和事實前提,深刻影響著每一名員工的態度和行為。同時,組織結構還通過信息溝通渠道的建立,確定了機遇決策的信息環境。

(一)權力關系對機遇決策行為影響機理分析

1.權力分布。權力分布是指確定組織決策權的集中程度以及不同決策權在不同層次和不同部門之間的劃分。權力的實質就是決策和支配資源,因此,組織的權力分布也就決定了機遇決策權的分布狀態和機遇決策機制的結構框架,進而決定了機遇決策行為的效率和效果。

根據決策權的集中程度,組織結構一般可以分為集權組織和分權組織、混合組織。而機遇決策過程是一種不確定性環境下的主動性決策行為,信息需求量非常大,對時間的要求比較緊急,而且企業中的大多數機遇的信息源和決策執行點都遠離高層決策人員,因此,對機遇決策者來說,分權式組織結構也就意味著其可以借助的資源和信息的范圍也被擴大了。

2.命令鏈。命令鏈是一種不間斷的權力路線,是以管理層次為基礎,從組織最高層擴展到最基層的層層指令所形成的鏈條。命令鏈不僅規定了組織上下邊界和部門邊界,也反映了組織中正式的報告反饋關系。在實踐中,一條命令鏈的實際長度是由決策點到決策執行者的長度決定的。大多數機遇的信息源通常是在組織的中低層,其識別利用過程往往也是由中低層管理人員來完成的。如果一個組織分工很細,部門很多,命令鏈自然也就很多,必然引起機遇決策信息的不完整和混亂,造成協調困難和決策失誤。如果決策權僅僅配置在企業高層,命令鏈很長,命令經過很多層次進行傳遞,那么機遇決策行為的及時性和科學性就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證,而且信息失真的風險也非常高。

(二)信息溝通對機遇決策行為的影響分析

信息是機遇決策行為的基礎和結果,它直接決定了機遇決策行為的速度、及時性和準確性。機遇作為一種有利形勢,是各種主客觀條件的一種短暫的良好耦合,由此決定了機遇決策信息的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對及時性和準確性要求也非常高。由此可見,在機遇決策過程中,僅憑決策者個人很難及時地掌握一項機遇決策的全部信息,必須依靠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來實現。

1.內部溝通。機遇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有三個方面是來自企業內部,分別是企業目標,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企業所掌握的能力。這里的目標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組織的整體目標,它應該包括組織目標分解后的組織目標體系,包括部門目標、業務目標等等。因此,組織內部信息和內部溝通在機遇決策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正式溝通渠道。機遇決策者所需掌握的信息,大部分都通過組織中的正式渠道獲得。因而,在正式渠道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就決定了機遇決策行為的效率和效果。正式渠道信息具有組織的嚴肅性、持續性、穩定性、可靠性,易于保密等優點,然而,正式渠道依靠組織系統層層的傳遞,所以比較刻板,溝通速度也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機遇決策的速度。

組織內部信息正式溝通渠道可以分為鏈式、Y式、輪式、環式和全通道式等多種形式,每一種溝通網絡都會對機遇決策信息的傳遞產生不同的影響。采用速度、準確性、形成領導的可能性和成員間的士氣等指標對這五種溝通網絡進行評價,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沒有一種信息溝通網絡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好的。但是,對于機遇決策行為來說,信息的傳遞速度、準確性以及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卻是最重要的三個評價指標。在全通道式的溝通網絡中,傳遞速度快,信息傳遞準確度高,員工的士氣高,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于機遇決策過程的順利開展。此外,全通道式網絡大大增加了每一位員工總的信息擁有量,提高了他們對組織的滿意度,也增強了他們識別、利用機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非正式溝通渠道。非正式溝通渠道圍繞組織成員間的社會關系建立起來,是正式溝通渠道之外的信息傳遞和交流渠道。非正式渠道溝通方便,內容廣泛,方式靈活,溝通速度快,可以使決策者掌握一些不便于正式溝通的信息。而且由于在非正式溝通中,容易把人的真實思想、情緒、動機表露出來,因而能提供正式溝通中難以獲得的信息。其缺點是:傳遞信息往往不確切,易于失真和曲解。因此,非正式溝通可能會對機遇決策行為產生有利影響,也可能產生消極影響,關鍵是機遇決策者要在非正式溝通獲得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

2.外部溝通。機遇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有兩個方面來自組織外部,分別是需求信息和環境信息。雖然外部僅包括兩個方面,但是與組織內部信息相比,其數量要大得多,也更復雜。機遇決策外部信息不僅是確認機遇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且每一方面的信息都可能為企業引發機會,并最終形成機遇。組織外部溝通渠道暢通與否,決定了組織從外部獲取信息的速度和質量,也必將影響機遇決策行為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系統性。

實證分析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

經過上述理論分析,組織結構中的權力關系和信息溝通因素會對機遇決策行為產生很大影響。由此提出以下三個假設:

假設1:企業組織柔性與機遇決策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假設2:企業溝通渠道靈活性與機遇決策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假設3:員工決策參與度與機遇決策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

(二)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測量

對組織結構的測量借助Khandwalla開發的量表(Khandwalla,1976/1977)進行,共7個項目,采用Likert7分量值,項目得分越高,表示三個自變量的柔性程度也就越高。機遇之所以有價值,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就是因為企業利用機遇,可以在同等的努力情況下,獲得超常規的增益或者超常規的發展速度,或者在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中,企業獲得成本費用的顯著節約。因此,在測量機遇的識別利用水平時采用了兩個主要的判斷指標:企業平均盈利增長速度與規模增長速度。

(三)數據收集及樣本結構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樣本。樣本選取標準包括:企業規模在20人以上;成立3年以上;以競爭性行業企業為主,樣本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和天津四個地區。調查對象主要是上述四個地區高校中的在職MBA學員以及企業中的一些管理人員。共發放問卷350份,收回215份,其中無效問卷46份,有效問卷169份。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Cronbach’α系數信度測驗,三個因變量的α系數均高于0.8,這表示本研究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

(四)相關分析結果

由于機遇決策水平與組織結構各個維度都是連續數據,而且變量的觀測值之間相互獨立,且成對出現,所以采用皮爾遜(Pearson)積差相關的方法,使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求得機遇決策水平與組織結構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人格特質對機遇決策水平影響的相關分析見表2。

從表2可知,上述三個假設都不同程度地通過了雙尾顯著性檢驗,驗證了機遇決策水平與組織結構的柔性程度、溝通渠道的靈活性以及決策參與度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關系。

企業提高機遇決策水平的對策建議

機遇決策是一種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非常規決策,決策時間敏感,決策信息動態關聯,需要決策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并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對企業組織結構的柔性和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了提高機遇決策行為的效率和合理性,企業必須針對不確定性環境下機遇決策的特點,進行組織結構再設計。

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通過向低層級適度授權,使各層級都能成為特定范圍的決策主體。在確保組織運行一體化的前提下,建立多級決策中心同時并存的決策體系,提高員工決策的參與度;組織結構扁平化。通過提升員工成熟度,適度擴大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縮短命令鏈長度,增強組織靈活性;組織結構柔性化。采用工作團隊、項目小組等多種形式,強化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使不同方面的知識共享后形成合力;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拓寬溝通渠道,建立靈活的溝通網絡,適當地引導和控制各種非正式溝通渠道,縮短信息傳遞鏈;通過供應鏈管理、組建戰略聯盟等多種形式與其他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溝通網絡,實現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黃津孚.機遇管理導論[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篇9

一、文獻分類及統計結果

迄今為止,只有少數幾位學者對我國計算機審計研究加以回顧。陳偉等(2007)結合國內外的研究,對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GAATs)進行了總結性回顧,探討了GAATs的概念和分類,詳細分析了GAATs的兩類技術,即面向系統的七種GAATs,和面向數據的五種GAATs,并對GAATs研究發展進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對計算機審計進行了文獻綜述,從計算機審計研究變遷的視角出發,探索了其五個發展階段,并對計算機審計理論體系、核心動力與制約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態變化與用詞傾向進行了回顧,認為目前計算機審計研究正處于一種平臺期,需要進行理論和實務的突破。劉國瑤(2011)從國外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的發展,基礎理論研究,基本概念研究,應用研究四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和簡短評述?,F有的文獻綜述主要問題是研究所選取的文獻范圍比較狹窄,選取標準“有代表性文獻”比較模糊,沒有對研究內容進行綜述,這些不足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機。

本文基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對1983年~2011年有關計算機審計研究的文獻進行了回顧分析,所選取的時間范圍設定為“1980~2011”,期刊設定為“核心期刊”,以“計算機審計”、“電算化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信息系統審計”、“IT審計”對“題名”進行“模糊”搜素,然后對搜索結果進行了分類合并,最終根據182篇文獻的內容加以分類統計。把對計算機審計的研究分為基本理論問題研究,計算機審計技術應用研究,計算機審計風險問題,計算機審計發展與其他方面的研究四個方面,然后對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題進行細分,進一步分為計算機審計基礎理論研究,制度準則問題,計算機技術應用,內容與方法,案例應用研究,風險問題探討,發展問題研究,人才培養問題,研究綜述,其他等十個方面。接著采用歸納法對取得的文獻樣本進行分類統計,最終得到的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二、基本理論問題研究

(一)基礎理論 基礎理論研究集中在計算機審計基礎理論和信息系統審計基礎理論兩個方面,由于信息系統審計發展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須從計算機審計中分離出來單獨加以研究,統計顯示,近10年來對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的研究比較豐富。關于計算機審計的基本理論,張金城(1995)認為計算機審計的理論體系應由理論基礎(哲學,審計學,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和行為科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等五大學科理論),基本理論(涵義,內容,意義等),實務理論(電算化信息系統審計實務理論,計算機輔助審計實務理論)組成。唐飛兵(2007)借鑒傳統審計理論的基本原理,構建了計算機審計理論結構框架,即以審計環境和審計本質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利用審計理論基礎知識體系,通過審計的本質和特定的審計環境相互作用和互動形成審計目標,并以審計假設為前提,演繹出審計概念和審計原則。關于信息系統審計理論,周劍(2001)從“審計學”的概念出發,探討了信息系統審計獨特的審計職能、對象、方法、標準和證據等問題,建立了企業信息系統審計的基本理論框架。唐志豪(2007)借鑒蔡春教授提出的審計理論結構,從審計的本質出發構建審計理論結構體系,提出了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結構六要素模型(本質、假設、目標、規范、信息和控制)。謝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統審計的審計目標及審計內容,在此基礎上從審計理論基礎、審計標準、實踐環境、審計方法以及審計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聯網環境下信息系統審計模型。根據該模型,著重分析信息系統審計的具體內容,提出了相應信息系統的審計內容框架,將審計內容劃分為內控審計和系統本身審計兩個方面。并從物理層次的審計以及邏輯層次的審計詳細描述了系統本身審計的內容。王振武、張子瑾(2011)探討了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的結構框架,認為該框架應由信息系統審計基本理論和應用理論構成,并特別指出,信息系統審計環境和信息系統審計本質應是理論結構的最高層次,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并起著統馭整個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結構的導向作用。

(二)準則、規范研究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而準則為實踐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對準則的研究也分為計算機審計和信息系統審計兩個方面的內容。關于計算機審計準則,張德山等(1991)初步探討了計算機審計工作的規范問題。張金城(1997)首先探討了加強計算機輔助審計制度建設的意義,然后提出了計算機輔助審計制度建設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合法性,針對性,可行性,監控性和借鑒國外相關制度,并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系統討論了計算機輔助審計制度應包括的基本內容。劉中華(1998)根據國際審計準則15《電子數據處理環境下的審計》第3條和第9條詳細闡述了電子數據處理環境下內部控制的內容,并對此進行了研究與評價。我國的信息系統審計研究起步較晚,討論一般也是借鑒ISACA的信息系統審計準則展開討論。陳婉玲等(2006)對ISACA的信息系統審計準則及發展進行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主要借鑒了ISACA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體系,內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信息系統審計準則的一些建議。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準則體系中標準、指南和程序三個層次的結構關系及標準與指南之間的交叉關系。李漢文等(2010)借鑒了制度經濟學的有關原理,在介紹國內外信息系統審計相關規范的基礎上,對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規范供給的非均衡狀態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應整合信息系統審計準則制定資源,以便推進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規范制定進程。劉杰等(2011)探討了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規范制定路徑依賴的基礎,分析了當前我國信息系統審計規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現有路徑依賴的途徑。

三、計算機審計技術應用研究

(一)計算機審計技術研究 對全部182篇文獻進行翻閱,手工收集整理論文所涉及的課題研究,發現共有20個課題,其中與計算機審計技術相關的課題13項(4項是國家級),可見國家對計算機審計技術研究的重視,也說明計算機審計技術研究的難度非同一般。對計算機審計技術的研究大致分為計算機技術在審計中的運用和模型構建兩個方面,前者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相對要高。關于計算機技術在審計中的運用,楊小虎等(2000)探討了數據倉庫技術在計算機審計中的應用。萬建國等(2000)分析了計算機審計軟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術和工具。孫興國等(2000)討論了開放數據庫互聯技術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計算機審計中的應用。張進等(2004)分析了數據清理在電子數據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闡述數據清理原理的基礎上,研究了解決電子數據采集中常見問題的數據清理方法,并指出了電子數據采集中數據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種基于計算機審計的多Agent系統體系架構,分析了該結構中各子系統的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點。并介紹了該系統中移動審計Agent和移動Agent服務器設計實現。汪加才等(2006)給出了一個基于移動數據挖掘服務的計算機審計框架模型。何玉潔等(2006)討論了SQL 查詢和OLAP 分析這兩種技術在實際審計中的應用成果,展示了它們在計算機審計實踐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勝等(2006)分析了計算機審計的一般流程,指出審計數據的采集和采集后數據的清洗、集成、轉換是與審計數據質量息息相關的關鍵環節。在對多種數據質量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和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審計數據質量的一般處理方法和可實現的技術。黃永平(2006)探討了孤立點分析方法在計算機審計中的應用。葉煥倬等(2010)為解決計算機審計數據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問題,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數據采集技術。關于模型構建方面,黃作明等(2000)對審計模式進行了一些歸納和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發展方向。來明敏等(2004)探討了四種計算機審計模式,即繞過,穿過,利用,在線實時(網絡)計算機審計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綜合分析現有計算機審計軟件系統基礎上,指出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審計系統模型應該具有的特點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動Agent的分布式審計系統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調研眾多被審計單位信息化環境及數據分布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種符合我國聯網審計實際的新型聯網審計組網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點到點式組網模式,同時利用集中式海關聯網審計組網模式對各組網模式的基本組成要素、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及技術實現進行了較深入闡述。陳大峰等(2009)根據P2P技術下的計算機協同審計的特點,構建了P2P技術下的計算機協同審計模型。唐志豪等(2010)從目標、內容和流程三個維度建立起信息系統審計的業務模型。

(二)計算機審計內容與方法 對于計算機審計內容,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討論,杜越強(2004)探討了計算機審計中的四大內容,即對信息系統輸入的審計,對數據庫的審計,對網絡系統的審計,對信息系統輸出的審計。張福蕊(2004)探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硬件,控制事項,處理事項,數據,安全事項)。吳沁紅(2008)從信息系統構成要素、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統管理三個維度入手,綜合分析了信息系統的邏輯結構,構造了信息系統審計內容的基本框架,并對信息系統審計的內容與審計目標進行了闡述。對于計算機審計的方法,李光鳳(2001)討論了對會計電算化系統應用程序的七種審計方法,包括檢測數據法,整體檢測法,程序編碼比較法,受控處理法,平行模擬法,嵌入審計程序法,追蹤法。楊莉(2002)探討了實施信息系統審計的主要方法(加強聯網建設,改變審計方式,采用矩陣審計模式等)。羅莉、張亞連(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建立方法下(應用軟件外包法,資源外包法,最終用戶開發法),如何進行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分工協作,從而保證信息系統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應用研究 對案例應用研究探討的多數文獻主要是審計署各特派辦的人員所發。大量的文獻集中在《中國審計》刊物上,這與我國1998年籌劃,2002年10月底正式展開的金審工程有關,作為金審工程的主力推動者,審計署特派辦人員根據長期的實際工作經驗,對相關案例進行整理分析并撰文總結,得出了相應的研究成果。案例應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業務兩個方面。對具體公司進行計算機審計探討的有,劉世新等(2002)探討了商業銀行信息化與計算機審計的相關問題。鄺作等(2002)對銀行業,劉歡(2002)對行政事業單位,蔡峰(2003)對海關等審計中計算機審計案例進行了分析。歐潔等(2004)探討了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審計的關鍵技術。張德勇(2006)利用業務跟蹤法對某航空公司進行了信息系統審計,并成功發現了該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結算系統中存在非法的銷售暗扣處理模塊。石勇等(2010)探討了網絡環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統審計。關于業務方面,張蓉(2002)對金融,郭海鵬(2003)對再貼現業務,李向前等(2003)對稅收,全寶(2003)對中央預算執行情況,李娟(2004)對水利建設資金,譚繼舜(2004)對商業銀行電子系統,史達等(2005)對電子政務,袁章軍(2005)對失業保險金發放 ,周廉東等(2011)對城市供水等進行了計算機審計案例分析。張鵬等(2006)論述了信息系統審計在電子政務中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一種電子政務中信息系統審計框架,以控制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建設和改造項目的建設風險,并為改善和健全對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的控制提出詳細建議。呂成戍等(2007)探討了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審計的發起形式、審計責任書的內容與簽訂、審計工作的實施過程等基本問題。

四、計算機審計風險問題分析

(一)計算機審計的成因、防范與控制 馬萬民(1999)針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特點,分析了審計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五種風險(系統風險,錯誤的連續性風險,人員操作風險,管理風險,環境風險),并對如何有效防范會計信息系統的審計風險進行了探討。蔣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討了計算機審計的幾種風險(審計軟件、人員操作、財務數據、管理、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與防范措施(加強人員培訓、內部控制審計等)。黃作明(2003)分析了遠程計算機審計的風險,并提出了遠程計算機審計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措施。馮淑霞(2006)對計算機審計風險的形成原因做了具體分析,并從審計數據,審計方法與技術,審計方式、被審單位、評述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計算機審計風險的對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監管及信息系統審計視角,探討了會計信息系統建設中的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

(二)風險量化問題 黃冰等(2007)在科學地分析影響計算機審計風險的主要因素的基礎上,建立了計算機審計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且將定性指標定量化,進而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然后,利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建立計算機審計風險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王萬軍(2008)提出了一種基于信息系統安全定量評分體系的審計決策模型,這為信息系統審計師在審計時采取何種審計策略提供了參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統審計的CIA風險評估方法和評估模型,并探討了CIA風險評估商業銀行中的應用。

(三)風險理論 胡曉明(2007)探討了風險導向的信息系統審計,并提出了強化信息系統審計理論,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審計各項規則,充分利用先進,有效的信息系統審計技術,積極培養信息系統審計領軍人才等四點關于風險導向信息系統審計的發展思路。劉國城、王會金(2011)在研究中觀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審計風險、風險管理四要素的基礎上,對中觀信息系統審計風險管理理論進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為視角,借鑒國外BS7799標準、COBIT模型、通用準則CC、ITIL標準,初步構建了中觀信息系統審計風險管理框架,該框架以重大錯報風險為切入點,深入探索了中觀信息系統審計風險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計算機審計發展研究

(一)發展問題 張金城(2000)提出了理論研究與實踐并重、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由繞過計算機審計發展為以通過計算機審計為主,由查賬型軟件向分析型和專家系統方向發展,通用審計軟件與專用審計軟件并存等21世紀中國計算機審計的十大發展方向。于向輝等(2004)分析了我國計算機審計發展落后的法規建設滯后,軟件市場不夠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規建設,發展審計專業軟件公司,培養電算化審計人才的發展策略。胡曉明(2005)針對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研究空白,審計技術落后,制度不完備,審計人才奇缺等現狀,探討了加強信息系統審計理論研究,開發實用高效的信息系統審計軟件,改進信息系統審計軟件評審機制,完善信息系統審計標準于準則,加大信息系統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等五大發展戰略。

(二)人才培養探討 傅元略(1998)探討了審計人員如何提高計算機審計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幾種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議了如何利用國際資源建立信息系統審計人才隊伍。史振生(2002)介紹了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的需求情況,考試內容和應試對策。彭建平(2005)比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進行計算機審計人才資源管理的問題。包括計算機審計機構職能定位,計算機審計處人員結構,如何引進IT人才和培養復合型人才,如何為計算機審計人才創建發展平臺等。趙輝(2006)探討了審計部門的計算機人才狀況,提出了如何加強管理和培訓、提升審計人員能力的若干建議。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應推進實踐教學,建設以計算機審計為主要手段的審計實驗室,為社會輸送高水平的計算機審計人才的建議。

(三)其他方面 高浩瑋(2002)針對審計過程各階段質量質量控制的要點,指出了計算機審計下項目質量控制的難點并提出了解決對策。張倩(2005)論述了信息系統審計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統審計師和審計構架等問題。陳峰(2006)對計算機審計方式下數據分析報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檔結構,要素內容等進行了詳細探討。

本文基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對1983年~2011年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關計算機審計研究的文獻進行回顧分析。我國有關計算機審計研究涉及面比較廣泛,包括基礎理論與制度問題研究、計算機審計技術與實務應用研究、計算機審計風險問題研究、計算機審計發展問題、人才培養研究等諸多方面,但也存在著對計算機審計基礎理論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隨著計算機審計在我國的逐步應用,關于計算機審計的基礎理論必須進一步加強。比如與哲學,行為科學理論、數學等相關的計算機審計基礎理論研究還是一片空白,這些基礎理論研究的缺失將會掣肘計算機審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理論與實踐需要緊密結合,雙方形成良性互動才會有力促進學科發展。目前,在案例應用研究的文獻盡管比較多,但研究內容不深入,一般都是審計署特派辦人員發表的經驗總結,而理論工作者又缺少深入實地研究的條件,導致案例應用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今后在這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強。隨著信息系統的復雜化,其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但其脆弱的一面也越來越明顯,計算機審計風險逐步加大,如何防范和規避風險也是以后研究的重點之一。計算機審計人才的培養是審計信息化事業的成敗關鍵,加強這方面的探索將會對計算機審計發展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篇10

關鍵詞:心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概念辨析

“心理教育”自誕生以來就有多種稱謂,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心理衛生教育”、“心理輔導與教育”、“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等。班華教授認為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其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進而促進整體素質提高和個性發展的教育。申荷永教授以為心理教育是一項新的心理學事業,它以實現心理學自身的意義和價值為目標,以培養與完善人格,提高人們的心理素質,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目的。樊富珉教授指出心理教育是指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心理疾病的防治??梢钥闯鲭m然他們說的都是“心理教育”,但內涵卻各有不同:前二者更關注心理素質的教育與發展,后者更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筆者以為,“心理教育”可以等同于“心理素質教育”,“心理衛生教育”又與“心理健康教育”同義。此外,其余稱謂都可以看做“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子集:從對象上講,輔導、教育的對象是“正常學生”;咨詢以有輕度、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為主;治療則主要是面對有心理疾患的人。從功能上講,教育與輔導重在發展與預防,而心理咨詢與治療重在矯治和塑造。從內容上講,教育給認知活動以足夠重視,而輔導、咨詢、治療則更重視情感體驗、行為塑造、自我建構和人格發展。在活動方式上,教育重視團體活動,輔導、咨詢與治療多是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在方法上,教育的方法有更多結構化成分,具有計劃性、共性,心理輔導、咨詢與治療則是富有彈性的,富于隨機性、個性。從時間上看,教育是較長程的,輔導、咨詢、治療都會不同程度伴隨著整個教育過程,但它們總是有一個或長或短的時限。

總之,筆者更認同“心理教育”的提法,因為它著眼于教育,專注于發展,更能體現教育的本質,更吻合當代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現狀與需要。

二、心理教育目標與內容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英國學者就概括出學校心理教育的內容:(1)生活技能訓練;(2)為學生開設心理學課程并突出操作、感受的作用;(3)人道主義教育;(4)培訓心理咨詢工作的輔導人員;(5)一系列的外展活動;(6)對大眾的宣傳。

我國學者陳家麟堅持活動論的觀點,認為學校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為主要依托,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素質提高。張繼如則持系統論觀點,認為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途徑并運用多種手段,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積極地教育和輔導,促進其個性全面而和諧地發展,維護其心理健康。張守臣認為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內容有:(1)心理健康維護。(2)心理問題矯正。(3)心理潛能和創造力開發。王福蘭、張東紅則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在于:第一,開發心理潛能。第二,心理保健。第三,提高自我意識和社會適應水平。沈貴鵬認為心理教育與指導是學校教育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即使是對患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矯治,也只是消除發展中的障礙,為其進一步發展創設有利條件。還有學者把學校心理教育的目標歸納為三個字:適即適應,適應環境、生活、學習等;知即自我認知,了解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和即和諧,與社會、他人、環境、自我和諧相處。

筆者以為心理教育的具體目標與內容應以教育發展為主,以輔導、咨詢為輔展開;其目標與內容應該是分層次的,最低層次即是心理問題的矯治,心理保健次之,而開發心理潛能為最高。

三、心理健康標準

1946年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概括起來即4條標準:(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2)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3)有幸福感;(4)在職業工作、學習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最具經典性的心理健康標準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制定的:(1)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評估;(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不脫離現實環境;(5)完整、和諧的人格;(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適當地宣泄和控制情緒;(9)能作有限度的個性發揮;(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要求做適當的滿足。我國學者許又新提出評估心理健康有3個標準,即體驗標準、操作標準、發展標準。他同時也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察某一類標準,要把三類標準聯系起來綜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王極盛認為心理健康有6條標準: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而愉快;行為協調;反應適度;人際關系適度;心理特點和年齡相符合。

綜上,筆者以為心理健康的標準具有某些共通性,如國內外學者都提到情緒穩定、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適應良好等內容,但我們也要看到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很強大的社會歷史文化性:中國人的心理健康標準與美國人的心理健康標準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四、心理教育模式與途徑

我國學者朱韶暉,馬前鋒認為目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的模式有:(1)學校—家庭—社會結合模式;(2)行為表現—認知取向—人格培養模式;(3)“預防—輔導”模式;(4)“一體兩翼”模式——以群體事先心理保健預防與個體心理障礙事后處理為“一體”,以多層次心理素質教育教學活動和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為“兩翼”。(5)生理—心理—社會—教育協調作用的整合模式;(6)多維立體模式;(7)“三級預防”模式。張東紅歸納我國學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的探索主要有三種模式:醫學模式;咨詢輔導模式;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國學校心理教育中最常用的模式。學者徐曉芳、郭德華等提出五種模式:(1)教、學、研三結合模式;(2)心理訓練模式;(3)心理干預模式;(4)自主教育模式;(5)全面預防模式。

時至今日,就筆者所了解,國內學校開展心理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徑:(1)課程講授。(2)活動拓展。(3)學科滲透。(4)心理門診。(5)學生社團。(6)團體輔導。(7)優化校園環境,建設校園心理教育網絡。(8)構建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處理家庭—學?!鐓^聯動機制。(9)建設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心理教育師資隊伍。(10)與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11)開展新生心理普查與約談工作,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等。

五、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

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在多方面存在顯而易見的區別:理論基礎不同,具體任務不同,基本內容不同,采用方法不同,運作機制不同。但二者亦有聯系。從德育的視角來看,心理教育給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對人生發展的作用使其成為德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強德育與心理教育的聯系,使德育與心理教育融為一體,是現代德育的發展方向。從心育的角度來看,在主體性發展、整體性發展、現代素質發展、道德心理能力發展、人格發展等方面,心理教育發展觀與德育發展觀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兩者的結合點是促進個體的道德健康、人格完善發展,這種共同的發展觀使心理教育成為現代德育的基礎。筆者以為盡管它們之間不僅有明顯區別也有深刻聯系,但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相互代替。它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責,各得其所,相互借鑒,具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效應。我們應肯定對待兩者的共通性,保留兩者的差異性,注意兩者的開放性,在實際工作中要肯定分化,但不要絕對化;正視沖突,但不要擴大化;積極整合,但不能完全“合二為一”。

六、心理教育研究前瞻

在世紀之交樊富珉教授就曾撰文指出我國學校心理教育將有九大發展趨勢。時至今日,一些趨勢已變成現實,另外一些趨勢我們還要拭目而待。

綜觀近十年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研究的現狀,筆者以為心理教育研究的發展趨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大家關注:(1)建構主義視角。建構主義強調認識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的主動建構性以及“知識建構共同體”和“協作學習”。(2)積極心理學理念。積極心理學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激發人的活力,開發人的潛力與創造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尋求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觀念等。(3)本土化立場。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蘊涵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它們可能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從文化的視角、文明的脈絡出發研究心理教育可能是大學生心理教育本土化不得不走的一條路。(4)系統化原則。心理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庭—學校—社區(社會)、自我—他我、個體—群體、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學習—生活—人際關系、教育—管理—服務等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5)警惕心理教育異化和泛化現象。王志超教授曾撰文大聲疾呼:心理教育是一個虛假命題……實施心理教育的結果只能夠增加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的個體。其實,早在許多年前卡倫•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中就曾指出病態的人源自病態的社會。筆者以為王教授的疾呼更大意義在于喚醒大家要時刻警惕著,不要丟失心理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錢兵.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啟示[j].中國學校衛生, 2007,(9).

[2]王志超.“心理教育”質疑——兼論“心理健康教育”的邏輯悖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