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23:20: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校教育教學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都有本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針對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管理系統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1系統功能單一,缺乏靈活性
隨著高校擴招,高校教育規模隨之不斷擴大,從而導致教育教學管理難度的加大.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務管理系統難以滿足這種發展趨勢的要求,許多教育教學管理系統模塊單一,靈活性差.多數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不具有擴充性,難以根據高校教育現實需要而做出相應的調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專業進一步細分,培養方案的調整,教學資源的豐富以及多校區的產生,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系統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學管理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靈活性.例如要求系統具備強大的查詢功能和統計功能,能夠隨時添加各種新的管理部門和機構,能夠方便地進行自定義,可以根據業務需求隨時添加相關的業務代碼[1].
1.2教務管理整合性差
目前,我國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有一個通病,即管理平臺分散,功能單一.教務管理系統的平臺很多,如教務管理系統、成績登記查詢系統、學生選課系統、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等等,這些系統開發的應用軟件類型多種多樣,水平參差不齊.但太多功能單一,例如,成績登記查詢系統只能對學生成績進行管理;教務管理系統也只能對教務進行管理,網上選課系統只能實現網上選課.這種功能單一、平臺分散的情形導致各個管理系統各自為戰,彼此之間缺少配合,增加的管理的難度,影響了管理的效率.
1.3操作過于復雜
還有一種情況,一些專業軟件公司開發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專業性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這種系統往往脫離了高校實際情況,過于追求嚴格的管理模式,操作起來十分繁瑣,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2系統需求分析
隨著高校音樂專業的不斷擴招,音樂教師和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增加了教育教學管理的難度,經常導致教育資源、時間的浪費.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通過設計高效快捷的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系統,以促進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十分必要.
2.1系統的目標
本系統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考慮,設計了一個綜合的教育教學管理系統,旨在提高高校音樂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本系統的目標是盡量減少人工操作,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功能,具有對授權用戶提供信息檢索、信息錄入等功能,具有簡單的操作界面,實現數據的高效率處理等.
2.2本系統的技術架構
高校音樂教學管理對象比較單一,主要是教師和學生.針對系統用戶的特點,本系統的采用了基于J2EE技術體系的B/S結構,B/S和C/S結合的架構開發模式、Struts技術實現等[2].J2EE多層應用如圖所示:C/S架構,該部分主要是把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系統分成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兩部分,其架構如圖所示:
3系統功能設計
本系統有教學信息、系統管理、教師信息、學生信息和考試信息五大模塊.各個模塊具有不同的功能,既相互獨立,又彼此配合.
3.1教學信息模塊
教學信息模塊是教育教學管理系統中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是供教務工作人員使用的.主要包括:公告和教學內容兩個功能模塊.實現學校信息的快速流通,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信息效率,同時可以減少工作量.
3.2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是針對系統本身的一個模塊,主要用于工作人員對系統進行維護管理,是整個系統正常安全運行的必要保障,包括學生信息、教師信息的維護,以及課程信息考試信息的及時更新,同時這部分增加了數據備份功能增加數據的安全性.
3.3教師信息模塊
教師信息模塊是與學生信息模塊對應存在的,是對教師信息進行管理的模塊.是整個教學管理系統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功能是管理全體任課教師的相關信息,由于學生和教師需要彼此了解相關信息,因此教師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公開的,供學生查詢.這部分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師上傳學習資源和考試題目、在線閱卷評分以及答疑等.
3.4學生信息模塊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因此,學生信息模塊是整個系統中最主要的模塊,該模塊主要用來管理學生的個人信息.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學生個人基本信息.例如學生的籍貫、年齡、所在院系班級等情況,這部分基礎信息是學生管理的基礎.第二,課程管理模塊.本教學管理系統中要完成學生選課功能,因此設置了課程管理模塊,這一部分要與教師信息模塊中的課程信息對應.
3.5考試信息模塊
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考試,考試成績管理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有調查表明:高校學生成績管理占了教務工作人員近70%的工作量,因此,本系統設計考試成績管理數據量大,涉及所有院系的學生,因此這部分是考試信息模塊.實現對學生成績的高效管理.其功能有試卷的上傳、考試的安排、考試、閱卷、評分、成績查詢等.
4教育教學管理系統的實現
4.1教學信息模塊的實現
教學信息模塊通過四個窗體實現教務工作人員的四大操作,即學校政策窗體、考試安排窗體、教學信息窗體、通知文件窗體,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務公告界面、公文起草界面.實現學校新聞、公告、招生信息等的.
4.2系統管理模塊的實現
該模塊主要進行系統數據的維護及后臺管理,包括學生、教師的相關信息以及試題部分的數據庫.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登陸之后,選擇相應的窗體進行有關操作.主要窗體有學生信息管理維護窗體、教師信息管理維護窗體、課程信息的更新管理窗體、考試信息的更新管理窗體、教務信息管理窗體、學校通告信息管理窗體、學校學院相關政策管理窗體.主要操作界面包括用戶密碼修改界面、用戶權限分配界面、具體權限分配界面.
4.3教師信息模塊的實現
教師模塊使教師登陸后通過單擊不同按鈕實現各種操作,主要包括資源上傳窗體、信息窗體、答疑窗體、上傳試題窗體、閱卷評分窗體.通過這些窗體,教師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上傳、信息、解答學生疑問、閱卷評分等工作.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師個人課表查詢界面、成績錄入界面、教師個人信息維護界面等.
4.4學生信息模塊的實現
這一模塊包括學生信息模塊主窗體、學生基本信息輸入窗體、選課窗體、資源下載窗體、答疑窗體、參加考試窗體、成績查詢窗體.通過這些窗體可以實現學生信息的輸入、選課、下載學習資源、答疑、參加考試以及成績查詢等功能.該系統操作界面主要包括學生成績查詢界面、學生選課界面、學生課表查詢界面.
4.5考試信息模塊的實現
考試信息模塊主要操作窗體有登錄窗體、上傳試題窗體、考試窗體、閱卷評分窗體、審核成績窗體、成績查詢窗體.主要操作界面有添加題型信息界面、設置智能組卷策略界面.
5總結
篇2
要想從根本上完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就需要從實踐教學管理、實訓教材建設、教學體系優化、學生綜合素質拓展四個方面做起。
1.1在實踐教學管理中完善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對于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來講,實踐教學管理是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和確保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礎。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來說,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是教學工作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實踐教學管理的重要地位,盡可能去完善這一管理體制,進而使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可以在教育界穩定立足并發揚光大。
由于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性,只有能充分適應社會酒店行業的飛速發展才能在教育專業改革中經久不衰。就社會發展現狀來看,只有在教育教學中進行有計劃的實踐教學安排,通過課堂上的實踐操作和畢業實習等方式,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讓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靈活結合,在堅實的實踐教學體系強有力的支撐下,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實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1.2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專業實訓教材建設
高職院校對在校學生的教育,不單單是對綜合知識理論的傳授,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的專業實訓。專業實訓能力的優劣,直接關乎著學生在日后酒店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高職院校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教育目標。要想讓學生切實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技能,必須加強專業實訓教材建設,這是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中并得到鍛煉的有效方式,促進了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
學生實踐技能的高低也是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酒店管理行業需要的是在工作中可以憑借扎實的技能,出色處理各種突發狀況的實干型人才,這些能力在專業實訓教材中都會得到體現。學生只有充分重視專業實訓,才能讓自己的實干能力得到提升,為日后做好勝任工作、打好基礎能力的準備。
1.3注重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
在高職院校對酒店管理行業的教育教學中,注重對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是社會酒店管理行業衡量高職院校輸出人才是否優質的標準之一。在當今社會,高學歷已經不再是個人能力高低的唯一代表,社會更需要的是實干型人才,高職院校在對人才的培養定位時尤其應該注重這一點。
高職院校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的課程比例、合理設置實踐教學內容、創設并完善教學實踐條件等方面,加強高職院校對實干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確保滿足酒店管理行業對實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1.4在教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
社會對優質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真正的優質人才不僅僅只局限于高學歷或高技能,各方面綜合能力較高的人才才是最受歡迎的優質人才。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注重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但是出于社會對于綜合型人才的強烈需求,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等各方面素質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長遠目標,促進學生快速成長為綜合素質較高的符合型人才,更好地適應發展日益壯大的酒店管理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1.5在教育教學中強化學生職業意識教育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會學生專業知識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挖掘酒店管理行業的閃光點,更深刻地認識到從事酒店管理行業的意義所在,以加強學生對酒店管理行業的職業意識,還要加強學生的服務理念,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一個真正具有強烈職業意識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表現地更加出色,才有可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也是影響酒店管理行業從業者整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推動環節。
2.結語
篇3
1.組織結構方面
由于學校的歷史的原因,行政權利在高校里大行其道。高校學生業務的執行受到政治統治層次的控制,并導致高校行政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成為黨和政府工作人員,教師則是管理的對象。現在文化教育質量管理機構在中國形成的管理如下:首先是學術辦公室在教務處辦公室的監管機構之下。其次,人員和業務設置在學工部的管理范圍內。最后,學院成立的機構負責文化素質教育。多樣性管理機構導致各高校在教育機構設置上各具自己的文化特色。
2.權力分配方面
從文化素質教育管理角度,高校學生的組織結構的角度來看,高校教育處在一個多垂直控制管理范圍內。文化素質教育及下屬單位配有專有的人員。高校團委一般控制著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工作。在文化素質教育實現的進程中,行政機關單位處在的主要地位,其能夠有效地保護活動的開展。行政機關和學術教育權利間具有復雜性,應該進行細致劃分。
3.保障機制方面
任何工作的執行必須建立保護機制才能夠順利實施改革。高等教育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需要創造高品質的教育文化機制建設,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項目,這是未來教育的一個概念,就應該體現在教育體系的草案,以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適當反應;參與文化素質教育中,在高校實施的各個環節里,學校的資源和“素質教育為主體的文化”成為核心要素,以形成內在的力量。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有效保障機制的形成,協調的組織,法規和規章及其他事項的所有方面的管理,以確保協調教育有序的發展。
二、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體制存在三個方面的主要問題,權利分配不均、行政化管理嚴重,權責不清、監督缺失:
1.權利分配不均
從高校對素質教育的文化教育、組織結構模式的權力上,不同部門和利益相關者,在跨文化管理素質教育上的突出問題是學術和行政權力的模糊權力錯位。管理人員培訓課程、文化、講座和其他科學領域時,行政單位的過度干預,導致行政泛化。文化管理行政教育綜合的弊端結果:首先是缺乏正確行使學術權利的方式。其次,行政弱化權力配置,學術界代表和其他有關各方的利益,行政權利和學術權利之間建立普遍認可的價值體系,對文化管理教育必須實現和文化素質教育權利的靈活運用。
2.行政化管理嚴重,權責不清
在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過程中,由于文化規范和規則在學校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由于行政權力占有主導地位,學術事務和行政事務內的推廣,使得文化素質管理教育與他們交織在一起,很難分辨。事實上,在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體制中存在兩股力量,在行政化的體制中,所有的操作最終在這一管理體系中實施,這導致管理權力的沖突。制度的不健全、責任的不明確、工作效率不夠高等問題一直存在。
3.監督缺失
所有的管理措施,需要強有力的,有效的監管程序,以有效確保目標不被拒絕,然后設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監管過程控制一直是素質教育保障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事實上,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忽略了目標,不重視學生群體的權力,缺少實施效果的反饋意見收集。在另一方面,文化素質教育部門已采取了行政部門為首的官僚機構,這種單向的管理模式,流程式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監督權。
三、完善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體制的措施
完善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管理體制的措施,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完善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領導體制
按照教育部下發文件的精神,學校和教育的文化素質進行基本的思路應該是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作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實踐應該深化文化素質教育,加強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特點必須建立有效的。為了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規范化,制度化,就必須提高教育學生的質量文化管理體系,并加強不同機構和共同努力,實現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之間的協調。
2.明確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管理權責
明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部門的權責,并以動態管理的方式管理責任和權利。目前受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質教育的影響,相關職能部門的教育和文化分工越來越明確,權責分配越來越清晰。因此,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部門的權責不清晰,主要是在協調細節上。因此在特定情況下,需要相關部門協調,及時糾錯、及時解決,防止相同問題的出現。
3.規范管理制度,加強過程監督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在監管過程是素質教育保障機制的一部分,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過程監督管理。在教育管理人員的過程控制應注意及時控制,在課堂上的行為,完整性教學和完善糾錯機制。學生教師加強關系的建設,順利開展活動,在發展領域的活動。考慮到管理機構有限的資源,需要及時的進行監測。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教育的文化質量控制活動的執行。招投標的文化素質教育管理機構,并嚴格按照組織和活動進行審查。
四、結語
篇4
(一)心理健康輔導
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市場經濟的完善也使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承受較大的心理負擔,心理方面的問題不斷加深積累,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就會產生不良的負面情緒,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甚至出現各種心理疾病。這就需要高校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因為食品問題而失去生命的社會事件頻繁發生,因此全球范圍內都已加強了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高校的食品安全不僅影響院校的聲譽,也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高校要根據國家有關高校食品安全的規定,將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對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嚴格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三)消防安全
高校是防火的重點單位,由于學校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就會使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遭受巨大的損失。高校宿舍中會經常用到各種電器設備,各種大功率的電器合并使用就很容易出現電路短路的情況,導致火災的發生。有些學生習慣在宿舍吸煙并隨意亂扔煙頭,給消防安全帶來諸多隱患。學生的消防意識往往比較淡薄,這就需要高校加大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力度,提高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安全教育管理體制
高校需要明確安全教育各管理部門的職能與責任義務,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或個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工作考核,督促高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承擔起安全管理的責任。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與事故管理機構,當安全事故發生時能夠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充分調動人力資源,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增加安全教育經費
安全教育經費的不足阻礙了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為了全面開展安全教育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經費支出,保證高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能夠順利有效的進行。
(三)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高校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從各個角度提高學生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識與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到安全事故隱患,當自身財產安全遭受侵害時,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有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提高了,才能真正在從源頭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高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系統的講授安全知識,利用多種宣傳媒介和教育手段進行安全宣傳。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通過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消防安全演練、主題參觀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來使安全防范意識深入到每位學生的思想當中。
三、結語
篇5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具有的重要意義,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將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實施管理。但是據調查發現,其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的認識不到位、相關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夠、師資力量欠缺等等。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一定要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提高其應用,加強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體系
現如今,教育教學新觀念不斷深入推進,現代化教育是集學科教學和管理于一體的教學內容。在新的時展背景下,我們一定要摒棄固有的老舊思想,轉變管理觀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學的科學性,將心理學內容貫穿于其中,并強調管理的積極作用,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基礎,促進學校管理的有效落實。
(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成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是與人的思想內涵有關的教育內容,心理學使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能夠外化為一種表現形式,體現在學生的行動、技術等各個方面。有些高校雖然認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利用的過程中卻無法使其有效的發揮。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強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切實應用到管理中來,構建符合新時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轉變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堅持培養他們的優秀品質,運用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知識引導學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完善學校管理水平,加強學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師資建設,加強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一定要以科學合理的研究為基礎,以完善的師資力量作保證。因此,學校一定要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數量,對教師進行嚴格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素質水平和能力水平,設立專門的研究組織,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教學內容進行探索,找到其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緊密聯系,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確的思想完善學校管理,增強學校管理能力。
二、結束語
篇6
關鍵詞 全球化 多元文化教育 學生事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bstract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popularity development stage, with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the university's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trengthen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establish student-centered,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多元文化教育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后逐漸興起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其影響遍及整個西方世界,不少國家將多元文化教育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從今天來看,多元文化教育已擺脫純粹的理論探究形態,深入到教育各個方面,尤其是學生事務管理。同時,一個專業的學生事務管理是促進多元文化教育的正向和諧發展。
1 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
在20世紀50~ 6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幾乎是多元民族教育的代名詞,主要是從消除種族歧視、為不同種族或民族的人提供同等教育機會的角度來說的。20 世紀6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的含義擴展到對不同文化的尊重,不再僅限于消除種族歧視上。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促使學生了解并認同自己所屬的文化,并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進而掌握文化接觸的知識與技能、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教育活動。①
多元文化教育的總體目的,體現在學生個人、社會、文化三個方面:就學生而言,通過多元文化教育可以使其正確認識民族、社會群體間的文化差異,正確判斷其他文化與自己文化間的關系及相互間的影響,養成處理不同文化的得當的行為模式,促進個人的自我發展。就社會而言,通過學生的社會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社會規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并適應多元社會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各族群的和諧發展。就文化而言,通過學生的文化化,掌握所屬社會群體的文化,進而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適應不同文化的需要,在傳承各文化體系遺產的同時,促進所屬文化的變革。②
2 我國多元文化學生事務管理的現狀
2.1 我國高校多元文化現狀和背景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構成極為復雜,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文化差異和不同的生活習慣。因此,高校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少數民族學生和南北學生生活習慣差異化。同時隨著國家之間的聯合辦學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項目增多,我國現階段的高校學生中有一部分留學生,隨著我國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我國留學生從曾經以亞非拉地區學生為主發展到來自歐美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學生。這提高了我國高校多元文化教育難度和學生事務管理的復雜性。
2.2 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尊重多元文化教育的具體問題體現
(1)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不夠專業化,機構結構設置不合理。我國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老師從文憑上統計,大部分還是本科畢業,而具有碩士文憑的老師人數少,同時具有教育學和心理學文憑的老師人數比例較少。在結業指導、心理咨詢、學生發展指導方面的老師,呈現的是個兼職的狀態,不是研究這個專業領域的老師,也不是能全天為學生提供這方面服務的專職人員。在招聘學生事務管理老師的時候沒有兼顧到工作人員之間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搭配問題。
(2)沒有考慮到多元文化差異,對學生統一要求不尊重學生的發展。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地發展階段,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和跨省份的學習,我國現階段的高校沒有采取措施來滿足這部分人群的生活習慣、生活需要和發展方向不同。另一方面,由于來華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性,會給留學生的學習造成許多困難,由于留學生語言上的差異、知識結構上的差異、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學習勤奮程度上的差異都會給留學生帶來心理上的不適從而影響其留學效果。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條的規定,教育必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以此而論, 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和制度的需要, 在生活和學習上沒有給學生需要留下個人空間。而且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線,過分強調“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堅持了以儒家教育思想為核心的教育傳統,強調學生對教師的絕對尊重,學生要服從學術權威和權力權威,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需求要服從組織、社會的主導價值取向。
(3)沒有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學生事務管理對學生的服務不僅著眼于學生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不但要服務學生個人,而且要促進學生生活、學習環境的改善;不僅要服務學生的主觀要求,而且要服務于社會對學生的要求。④
(4)為留學生提供的服務停留在表面上,是簡單的、單方面的文化傳播。我國高校設立了留學生服務中心或配有專門的老師、機構和服務,但是這部分的留學生是被圈限在為他們設置的服務區域里,使得他們不能進入我國真正的大學生人群中生活和學習,雖然為他們提供過中國節日和集體參加有中國特色的活動機會,只是讓留學生單方面的在課余時間學習我國文化,參加簡單的具有中國文化特性的活動和節日,沒有深入完全了解中國文化、中國人和中國的家庭特征等。讓他們只是停留在表面體驗中國文化,沒有讓這部分的留學生完全領會中國文化的內涵。
(5)忽視人的社會化,使得學生適應多元文化社會較慢。學生事務管理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存在,不斷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要,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⑤我國現階段的學生事務管理在將學生社會化這方面是一個空缺,在就業指導和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使得學生陷入兩難境界,沒有幫助對學生自我評價和職業定向,傳授求職和擇業的技能,增加了學生在社會上的危機感、危險性,加大了大學生畢業后適應社會過程中的成本。
3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下的學生事務管理建議
3.1 加強學生事務管理機構的建設
我國應該明確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內涵,建立專業化的標準、明確統一的工作職責和規范工作績效考核,從制度上進一步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地位、作用、實施、考核評估進行政策上的規定。同時,根據從事學生事務管理者的工作情況制定詳細點的工作細則,將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加以細化,要求工作人員學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項工作。在針對教師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根據學生事務工作人員的自身職業規劃和個人興趣,鼓勵工作人員向心理咨詢師、職業咨詢師、形勢政策師等多個方面發展,為有能力和有意向的教師提供學習和培養機會,使之成為專業人才。
3.2 尊重學生的多元文化,大學文化豐富多彩
高校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源泉,校園文化就是國家文化的繼承和繁榮,他也是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大學共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大學文化的價值就在于把具有強制性的教育外化為雖帶有教育意圖但卻以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學環境,它是一種以文化的形態或潛性課程參與教育全過程的非強制性教育手段,是通過教育環境的營造,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價值認同、行為養成的方式實現教育目的并影響教育。⑥
學生事務管理者可以通過組織活動,讓來自于不同種族族群團體的學生理解文化差異,減少校園里人際關系方面的不良現象。如舉辦民族聚會或某個團體的特殊慶祝活動,主要目的是聯絡感情,消除成見,以利于學生對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和社團所作出的貢獻產生良好印象和感覺。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大學生個人品質,增強對自己的文化和與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的尊重。
3.3 目標管理,回歸服務和促進“學生學習”
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生事務管理的本質也是應該為服務學生和促進學生學習。現在學生事務管理理念的全人發展是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去衡量學生發展的方向,讓學生感到大學生活動不能夠自主,讓他們在完成學術學習后有過重的負擔。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應該減少對學生的管理,要促進學生在教室外的學習、生活層面而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和發展,為他們提高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管理不僅要整體服務學生,同時要使促進學生學習的專家,個體權益的捍衛者、個性化環境的倡導者。
3.4 針對留學生建立相互交流平臺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留學生教育發展迅速,1991年在華外國留學生首次超過萬人,2000年增加到5萬到如今2010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總數首次突破26萬人。⑦外國留學生也是高校文化建設的一種寶貴資源,他是打開在校大學生眼界和開放性思維最便宜高效的途徑之一。我國學生事務管理不僅要提供國際化的服務,同時更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尺來衡量,在為留學生提供優異的住宿條件或可選擇住宿環境,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為他們提供在中國家庭里的生活機會,以使來華留學生更全面的了解中國文化。
在全球化和高校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的結構不再單一化,學生對自己的多元文化發展和需求多樣化與日俱增。因此,我國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加快學生事務管理的師資隊伍和設置的專業化建設,在符合中國的國情、特色和人口結構的多元文化下,建立適合多元文化下的各國學生的平等、自由、多元發展下,促進學生發展和加強學生專業學習的學生事務管理。
注釋
①②鄭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20-28.
③ 王恩林.來華留學生教育發展研究.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36-237.
④⑤儲祖旺主編.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科學出版社,2008.
篇7
論文關鍵詞:實驗教學,教學質量,內涵建設
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的一個主要環節。實驗教學的條件及其利用、實驗教學水平、實驗室開放及其效果等各方面都會影響高校教學質量。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內因是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外因是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環境和實驗教學隊伍的建設。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對內因和外因都有著促進作用,與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密切的關系。近年來,我院注重內涵建設,在各方面努力提升學校實力,實驗中心作為學校的實驗教學管理部門,同樣加快了建設步伐。可以說,近五年是我院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面取得成績最多,投入最大最集中,見效最快的五年,為學院的升本工作做出了貢獻,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作出了貢獻。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我們本著“厚德求是,敢為人先”的精神,以升本工作為契機,積極加強內涵建設,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加強實驗教學條件建設,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實驗室建設
(一)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工作的重要性
21世紀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對于具有競爭力人才的培養則取決于高等教育的質量。實驗教學環節在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實踐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從思想上提高對實驗室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教育管理論文,樹立實驗育人觀念,努力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我院領導高瞻遠矚,看到像我們這樣的應用型學院要想生存下去并具有旺盛生命力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是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是實驗教學提升的前提條件。學校發動教師、實驗技術和管理人員,認真學習教育部有關文件,提高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按照優質本科院校指標要求,分階段落實各項實驗室建設任務,逐年擴大實驗用房,加大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增加儀器設備,使實驗室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在全校形成人人為實驗室建設添磚加瓦的良好氛圍,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加快實驗室建設步伐,滿足教學需要
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條件作保障建設實驗室資金保證是關鍵。實驗中心充分利用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資金,增添了大量的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實驗室利用率是證明實驗室建設是否具有可用性的重要指標,在2009-2010年第一學期,我校共完成學生實驗教學數近50萬人時,利用率達到80%以上,師生普遍反映良好論文提綱格式。在實驗室建設中,學校始終把實驗室的建設作為本科教學條件建設的重點,加大建設力度,滿足教學需要,促進實驗室整體條件的改善和教學水平的提高,2006-2010年共投入了3000萬元資金。經過五年建設,現有實驗綜合樓一座,使用面積近3萬平方米,基礎實驗室14個,專業基礎實驗室10個,金融類特色實驗室6個,全部按照實際應用環境建設使用,這30個實驗室2300個計算機終端可以同時為教學服務,起到規模效益作用;教學軟件20個,其中會計軟件、數學建模、國際貿易等目前較先進的教學軟件得到了充分利用,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物質基礎。
(三)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實驗室建設效益
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實驗室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共享程度低。不少高校分為多個校區辦學,教學資源緊張,存在重復建設,使用單一的情況。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著許多先天不足,影響了實驗室建設效益的整體發揮。在實驗室建設中,應樹立“水平、效益”理念,突出以大開間、平臺式、功能化的形式,改變以往實驗室小且分散建設的舊模式。2006年我校將分布各系的實驗室集中管理,成立實驗中心,統一調配資源,優勢互補,協調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軟硬件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對相關的實驗器材統一管理,大大改善了原有的機器利用率的弊端。改革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節省投資成本,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我校從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入手,按照“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的原則教育管理論文,注意按功能設置實驗室,取得了良好成績。五年的實踐證明,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利大于弊,實現了資源的有效使用,有問題可以內部協調解決,保證了教學順利進行,同時,教學專業人員可以集中精力搞教學科研,日常繁雜事務將由實驗中心協調處理,保證系部領導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實驗中心按照系里的要求建設、管理、維護實驗室,搞好綜和服務;各系充分利用,不斷提高使用要求,促進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科學與規范的局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四)轉變觀念,重視實驗隊伍建設
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核心是實驗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水平較高的實驗隊伍是搞好實驗室工作的關鍵。首先要轉變觀念,確立實驗隊伍是高校人才隊伍中重要方面軍的思想,解決好實驗隊伍建設中人才缺乏和人才浪費并存的現象。實驗教學人員是教師隊伍的一部分。其次應當堅持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互通,由高水平教師參與實驗教學活動,注意開展實驗教學研究。提高實驗教學人員的學術水平,積極進行實驗教學改革。我校通過實行“公開選拔,競聘上崗”及“按需設崗,按崗定薪”的制度,積極穩妥的引進人才,加強了實驗隊伍建設。理論課教師積極參與實驗教學。要求實驗人員樹立為人才培養服務的意識,積極做好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組織實驗室相關人員到其他高校學習考察,同時鼓勵實驗人員在職繼續學習,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實驗技能和管理水平。實驗人員的職稱、待遇及發展潛力是這支隊伍得以發展的重要方面,對此,學校高度重視,形成了相對穩定、技術水平較高、服務意識較強的實驗隊伍,有效促進實驗室的管理與應用。
二、改革實驗內容,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一)構建實驗教學平臺,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教學要“注意內容更新,體系設計科學合理,符合培養目標要求”。要建立由實驗教學大綱、實驗項目、教學方法到考核方式等內容組成的實驗教學新體系。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形成一種系統傳授與創新培養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教師與學生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協調發展的實驗教學新局面。
我校實驗中心針對基礎層搭建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對校內所有學生進行基礎實驗能力的訓練。針對學科大類及專業基礎層設立專業基礎課教學平臺,對不同專業學生進行不同的實驗培訓,對其相關專業的創新能力進行系統培養。學校根據培養方案中的實驗教學計劃要求,在精簡理論課學時的同時,適當增加實驗課學時,積極推進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如會計電算化課程,從第一節課即在實驗室充分利用仿真軟件進行教學,使學生畢業就可以立即上崗作業,取得了良好效果論文提綱格式。
(二)改革實驗教學內容,重視實驗教學研究
隨著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深入,已從過去把實驗當作驗證理論、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過渡到了把實驗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培養創新能力的手段。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目的就是要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財經類院校,我校采取的做法是:1、廣泛開展了“五能三好”技能訓練活動,學生五筆字型打字能力、小鍵盤輸入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點鈔能力等適應第一線工作需要的基本技能有了較大提高。每年的4、5月份大學生科技文化活動節舉辦期間教育管理論文,各實驗室除保證正常教學外,業余時間全部被學生利用進行五項技能的培訓、競賽等活動。2、建立各專業的特色實驗室。如:證券模擬實驗室、金融會計實驗室、營銷技能實驗室、營銷沙盤實驗室、數字銀行實驗室、國際信貸等等。各實驗室充分模擬各專業真實情況,為學生學習、實踐提供優良環境,鍛煉專業技能,為畢業上崗盡快進入角色打下堅實基礎。3、更新實驗手段,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實驗預習或仿真實驗,提高實驗課效率;
(三) 創造條件,使學生參加實驗活動并取得良好效果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最好場所。為加強實驗教學環節,對專業基礎主干課程的實驗計劃進行了調整,單獨設置實驗課。增加專業課中實驗的比重,開設專業的綜合實驗課。由教師結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指導學生實驗。通過此舉,學生實驗操作的動手機會明顯得到增加,在近幾年全國及省里舉行的各項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6年世華財訊全國投資證券競賽二等獎,2007年第一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技能大賽(高職高專組)省級團體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07年第一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ERP技能比賽一等獎、優勝獎,2008年第二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管理信息化應用技能與創業大賽一等獎、特別獎,2010年第二屆“中華會計網校杯”全國財會實務大賽東北區域決賽團體第三名,2007年第三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沙盤對抗賽總決賽一等獎,2008年第四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全國總決賽季軍,2010年全國商科院校市場調查分析技能大賽參賽三等獎,2010年第六屆“用友杯”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國家級優勝獎,200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9人,201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12人。
(四)校企聯合,資源共享
學校提供實驗設備,企業提供研發人員和資金,學校教師參與研發,研究開發企業管理軟件及教學管理軟件。
三、結束語
發展是硬道理,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在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改革,只有在實驗教學改革中實現真正的創新,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才會有所提高,才能逐步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潘泰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下的實驗室管理問題[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3)。
[2]蔡國民.推進實驗室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人才[J]. 科技信息,2009.(4)。
[3]蔡熾,蔡炳新等.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宗旨,全面提升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水平[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8.(2)。
[4]張文桂.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實踐與體會[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7.(3)。
篇8
論文關鍵詞: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考試機制,考試模擬系統,試題庫數字化校園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過程和培養目標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崗位能力培養,根據“按需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組織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訓;二是強調課程體系的針對性,課程設置不是從學科出發,而是從職業崗位需要出發;三是突出實踐環節教學,主動適應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發展要求。因此,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系統、公正地評價,就要從考試內容、形式、成績構成等方面進行系統規劃與分析,力求探索出相對完整、切實可行的能充分發揮考試功能和實現高職教育教學目的的考試方法和手段,從而實現高職教育教學目的。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工程測量》、《GPS測量技術》、《數字測圖》、《測量平差》、《攝影測量》等,各專業課程的考試均應具有顯示功能、反饋功能和導向功能,因此要結合現有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專業課程考試存在的弊端,構建新的考試機制,同時促進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現有的考試模式存在著很多問題, 如形式單一、考試目標的模糊等情況,造成學生創造力的抵制,綜合能力的下降,具體分析主要包括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考試目標僵化。考試是一個學習過程,這應該是一個考試的主題教育管理論文,其目的是促進學生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學習的手段,是為了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提升,為今后的運用打下堅實基礎,從而拓寬思路,成為創新人才的起步。而現在考試形式促使學生考試目標僵化,態度不明確,認為考試是學習的終結者。
2、考試方式過于單一。目前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科考試主要是是采取終結式考核, 即教師出各種題型的試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閉卷筆試,教師按標準答案進行閱卷,給出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結合學生平時成績,做出學生該門課程的期末總評成績。考試的單一性,使學生學習一門課程之前便習慣性產生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慣性思維。不光答題紙張耗材,教師閱卷、試卷回收也耗時。
3、考試內容主觀性過強。目前考試內容大多由任課教師或專業教師自主出題,自主閱卷。老師出卷自由度小,試卷質量低。多數老師在出卷時都只會側重大綱中的重難點,而忽略或者說是無法把各科知識進行鏈接,也無法區別對待,從而測試出個體真實的成績論文服務。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強調考試內容,便會導致理論知識的傳授過于傾斜。試題內容的泄露,批改閱卷過程中存在的主觀判錯、計算錯誤等現象都會促使最后結果失去客觀真實性、公平性。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能力水平,同時又有測試內容不全面的因素,因此考試形式的改革和創新是迫在眉捷事宜,只有改革考試模式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
4、考試評價方法片面。目前期末總評成績中,期末考試成績是主要的決定因素,而期末考試往往是書面閉卷形式,這就給學生造成了很大壓力和僥幸心理,有的同學在考前搞題海戰術,有的同學把“投機取巧”的功夫用在考場上,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阻礙了創新思維的培養與發展。為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和創造性,促使學生充分利用平時時間努力學習,就必須對傳統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建立一個真正全面、客觀、合理的課程考核體系。
5、考試反饋機制缺乏。由于考試是期末一次性終結考試,學生考試結束,就意味著本門課程學習的終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及時的反饋與交流。這樣的考試模式有可能將學生引向一種僵化、死板的學習軌道。
這些弊端的出現都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創新性以及個體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還導致高職教育教學目的失去重心。
現代科技的發展教育管理論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計算機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其中,憑借計算機的考試系統以方便快捷等優點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駕駛理論考試就是運用計算機考試的一個實際應用,它實現了理論考試的無紙化,以往出題、印試卷、批改試卷等繁瑣的工作也隨之被計算機所替代。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擔負著因材施教、選拔人才、評價教學等眾多功能。隨著時代變遷,這種計算機無紙化考試系統由于安全性高、便于組卷和評閱、資源消耗低、自動化程度高、可以實現遠程考試等特點,在學歷考試、各種職稱考試、證書考試中已被廣泛使用。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專業課程考試模式改革應首先通過對專業考試現狀的分析,收集資料建設試題庫,同時與計算機編程技術人員合作構建考試模擬系統。因此,核心內容便是依托建立的考試模擬系統,其原理應同駕校理論考試一致,可以隨機抽取題庫試題組卷、計算機智能閱卷評分和試卷分析等功能于一身,更能體現客觀、公平、公正的考試特點,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測試更適合信息時代的考試要求,也切合了高校數字校園的建設。采用此考試模式,不僅使得教學管理部門不再面臨人工印刷試卷的艱巨任務,也讓教師從此告別了出題、組卷、人工閱卷、評分、試卷分析、登記分數等繁瑣的工作,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考試模擬系統代替傳統的考試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以下從多方面對其特點進行分析探討:
1、隨機抽題功能,降低了考生作弊的可能性,達到公平、公正性。支持隨機組合卷,可以從指定的若干試卷中按要求隨機抽取考題進行考試,或從試題庫中隨機抽題供考生作答,保證每個考生的試卷都不一樣。用于考生平時自測也十分方便。由于試題是隨機抽取的,所以考生試卷的試題順序是不同的,這極大降低了考生作弊的可能性,有效防止相互抄襲行為,也確保了考試的公平性。
2、題型可以豐富,自主選擇性強。教師可以在選擇單選、多選、簡答等題型的基礎上,如條件充裕,可以設計新增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識圖題、簡答題等題型。
3、考試過程自動控制,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動交卷、評分。整個考試過程由系統自動計時,時間到系統將自動提交試卷,避免了傳統考試中考試結束時,考生還不愿意停筆交卷的拖延現象論文服務。
4、成績分析功能,有效幫助教師了解教學情況。考生提交試卷后,系統將立刻對試卷進行自動評分,生成成績通知單。最終將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匯總教育管理論文,并按分數段排列,形成分析報告。真正實現考生考完即刻知道考試成績的愿望,也體現出考試高效、快捷的特點。
5、可支持試題庫管理,方便錄入、導出試題,也可以在網上共享題庫資源。該系統可擁有簡單快捷的試題錄入模式,方便對試題庫的管理。試卷可以直接導出到WORD文檔或打印出來。可以把所有試題保存到數據庫,通過互聯網方便地進行模擬考試,也允許設置為練習模式,讓學生考試過程自行判題。
6、考試模擬系統擴展性強。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增加各種功能。如新增考生身份檢查功能:對考生重考、二次登陸和考后查卷時進行身份檢查,只有班級、考號、姓名和第一次考試輸入的信息一致方允許登錄,防止考生身份信息輸入出錯的情況。
7、界面可設計人性化,操作簡便。在實際使用中,從每一位學生到教師,在操作方面都沒有障礙,界面人性化,方便可行。
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專業課程考試模式改革首先應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在觀念、內容、形式、反饋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通過構建考試模擬系統,充分發揮考試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教育作用、引導作用和導向作用,體現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以適應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從而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篇9
【摘要】 為適應學院教學改革和發展,基礎醫學部以本科教學評估為契機,以“夯實醫學基礎,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為工作目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任務,強化教學管理,不斷研究和探索基礎醫學部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基礎醫學部的教學、科研及管理水平,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 本科;教學;管理;水平
基礎醫學部是我院規模最大、人員最多、教學任務最重的教學部門,在整個學校的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獨特的復雜性、繁瑣性和重復性,是高校管理科學化的一個重要課題,關系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也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要真正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改革一定要先行[1]。為適應學院改革發展,近幾年來我們以本科教學評估為契機,不斷研究和探索基礎醫學部管理新模式,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2005年,基礎醫學部正式將迎評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按迎評促建的要求,確定了基礎醫學部基本工作思路:面向學院各專業,研究、實施、改革和創新基礎醫學教學。抓住一個契機,做到四個促進,即以評促建、深化改革、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加快發展為有利契機,促進教學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改革、建設、管理、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學條件的改善,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精力向教學的投入。幾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強化教學中心地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基礎醫學部以“夯實醫學基礎,培養優秀醫學人才”為工作目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任務,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基地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達到此目標,我們加強了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
1.1 領導重視確保教學工作為中心 教學工作是基礎醫學部的中心工作,為確保其中心地位,首先領導十分重視教學工作,由部主任主要負責教學管理,并指導分管副主任做好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實驗室建設,確保教學高效率高質量的順利運行[1]。近3年召開專題教學工作會48余次。每周召開部領導例會,研究、布置、總結近期工作。定期召開教學工作會議;每學期到教研室、實驗室調研;巡視考場,參加教學研討會。從思想到行動真正把教學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近幾年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1.2 制度健全強化管理 (1)為了保證管理水平上層次,首先確保有一支得力的管理隊伍。通過競聘上崗選聘了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等各級教學管理人員,其結構合理、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高,服務意識強。分管教學的副主任為醫學博士,實驗中心主任為醫學碩士,均為高級職稱。通過舉辦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培訓班和經驗交流會,聘請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高年資教研室主任介紹管理經驗,使教學管理隊伍更加明確自身的管理職責,提高了管理藝術和水平。(2)教學、科研、思政、學生管理各項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制定了詳細的科學合理的目標管理指標體系和獎懲措施。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聘、考核評優的主要依據,并實行教學事故一票否決。(3)健全完善各種管理制度和監控機制。每學期進行教學檢查3次;期末領導巡視考場;實行各級聽課制度:部領導聽課>4次/每學期,專家組成員聽課>3次/每學期,教研室主任、教師相互聽課>3次/每學期;組織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各教研室之間交叉進行試卷評閱、成績錄入的全面檢查,確保差錯率低于1 %。
1.3 加強培養確保師資水平 (1)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承擔本科教學工作。教授和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年均90%,并保證授課質量。以教學評估對教師授課的要求,嚴格訓練教師的授課過程,以教學名師的觀摩教學帶動教學水平的提高;(2)采取多種措施加強青年教師培養。集中培訓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每年基礎醫學部對新進青年教師舉辦崗前培訓班:進行專題講座,請相關專家教授分別開設專業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如何書寫規范的教案、如何備好課、如何講好課、多媒體課件制作、網絡課程及網頁制作、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等課程,安排觀摩教學等。各教研室對青年教師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指定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資教師對其進行理論和實驗的專門培養。1~2年內主崗位在實驗室,兼顧專業的學習。定期進行專業理論閉卷考試、實驗技能考核。提供外出進修學習、培訓機會,并鼓勵報考博士、碩士研究生。鼓勵指導青年教師參加授課比賽、教案比賽等。要求青年教師盡快進入角色,適應教學崗位。近幾年青年教師獲國家課件比賽優秀獎2人,授課及課件比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4人、優秀獎3人,學院授課比賽一等獎5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12人,學院教案比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5人。
2 加強課程體系改革與課程建設
2.1 學科重組調整與更名 多年以來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同在一個教研室,微生物學教學占優勢,而免疫學從教學時數到師資配備等各方面均處于弱勢地位。然而,免疫學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各學科的交叉滲透學科,是新知識、新理論發展迅速的前沿學科,必須予以加強。另外,寄生蟲學從國內外的發展趨勢看則是相對萎縮學科。為此,2005年將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教研室進行調整,成立了免疫學教研室,由4名免疫學碩士組成,提高了免疫學師資力量,強化了學科特點,提高了教學水平。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教研室合并為病原生物學教研室。寄生蟲學教師兼任微生物學課程,彌補了課時不足,改變了教師資源閑置的現象。達到了優勢互補、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三個學科師資積極性的目的。為順應國際國內潮流及分子生物學的迅猛發展,2004年將生物化學學科更名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為加強實驗室管理,做到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基礎醫學實驗室和實驗設備,特別是大型、較貴重儀器,成立了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將原來附屬于各教研室的實驗室合并為5大實驗室,由實驗中心統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該中心被內蒙古教育廳評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2 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 積極進行課程建設并推進課程負責人制。2005年進行的首批精品課程評選,在上報的全部3門醫學課程中,基礎醫學部的生理學和人體解剖學兩門課程入選;2006-2008年又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病理解剖學三門課程入選自治區精品課程;人體解剖學為自治區示范課程。近三年基礎醫學部主編或參編各級各類教材、參考書83部,其中十一五規劃教材16部;基礎醫學部自己組織主編了實驗教材《基礎醫學實驗教程》和《基礎醫學課程雙語教材(選編)》,均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包頭醫學院的知名度。
3 深化教學改革,促進學科發展
基礎醫學部重視開展教學研究,近五年完成自治區和學院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13項;發表教學研究及管理論文20余篇。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全區首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包頭醫學院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共18項。
3.1 加強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改革 藥理學開展PBL、SGD教學法;病理生理學開展病例教學;生理學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組織了四屆生理學知識競賽,開設實驗設計等,其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課題在教育廳立項,并獲教學成果二等獎;病原生物學開展大學生蠕形螨感染調查、實驗技能競賽。多數教研室都開設了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
3.2 積極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學 基礎醫學部率先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并不斷總結經驗,舉辦課件制作培訓班,舉行課件教學研討會。現在基礎醫學部所有教師均有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積極參加課件競賽。“生理學互動辭典式多媒體課件研發”課題在教育廳立項,獲首屆課件競賽一等獎,主持人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并獲全國課件競賽優秀獎、教學成果一等獎,并上報教育部參加國家教學成果獎評選。
3.3 積極推進雙語教學 從2005年開始,在醫學主干課程部分章節中開展了雙語教學,共計開出12門課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開課數量和開課學時。召開了雙語教學研討會,總結利弊,取長補短。2008年組織編寫了《基礎醫學課程雙語教材(選編)》(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學中使用,由聽課組、學生反饋意見對雙語教學進行質量監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多數同學對雙語教學給予肯定,認為對他們學習專業外語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雙語授課和編寫教材,對授課教師外語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試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學連續兩年開展了無人監考考試,經過嚴密組織,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強了對學生誠信考試的教育;生理學開展人機對話考試、口試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試作弊的惡習;其他學科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進教學
4.1 異常Hb篩查 生物化學血紅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國內都有很大影響。為了將科研應用于教學,達到科研促教學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學教研室將異常血紅蛋白篩查的研究課題應用于本科生實驗,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4例異常血紅蛋白,并正式編入本科實驗教材中。目前,學生實驗已篩查近2萬人次,檢出異常血紅蛋白4例。該課題榮獲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
4.2 血栓形成儀的應用 由藥理教研室研發的血栓形成儀,1998年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88103071.6)。該儀器成為醫藥學領域研制止血藥、抗凝血藥及抗血栓藥必不可少的儀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專業藥理學實驗課中應用,開出了“藥物對實驗性體內血栓形成的影響”的實驗。已發表3篇論文;2004年正式編入本科實驗教材中;2005年度獲包頭醫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6年獲全區首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4.3 開展創新性實驗 為了鼓勵各學科積極探索新實驗及學生參與科研實驗,基礎醫學部設立了“創新性實驗教學研究獎勵基金”,近三年有14項創新性實驗得到資助,學生參與4篇。
5 加強學風建設
采取教師評學、學生評學,教授、副教授碩導、博士聯系學生班級,成立學風檢查組,不定期深入課堂檢查學習情況。發出倡議書,開展簽定“誠信考試、杜絕作弊”承諾書,舉辦“無人監考”考試等各項措施,以加強學風建設,倡導優良學風。
總之,近幾年通過迎評促建,基礎醫學部以本科教學評估為契機,經過基礎醫學部全體教職工的辛勤努力,提升了基礎醫學部管理水平,基本實現了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監督和保障,教學條件得到明顯的改善,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成效顯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1)沒有完全建立起教學型大學的學科體系;(2)部分學科缺乏與教學型大學相適應的高水平的帶頭人。今后還需在現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優勢與特色學科,加強碩士點和重點學科建設,提升學科建設的層次和水平;通過引進和培養,建立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重點培養一批素質好、后勁足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實現學科隊伍整體水平的跨越,力爭使基礎醫學部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姚海英.論以科學發展觀認識和指導高等醫學教育[J].中國醫學論理學,2004,(17):55-56.
3.1 加強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改革 藥理學開展PBL、SGD教學法;病理生理學開展病例教學;生理學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組織了四屆生理學知識競賽,開設實驗設計等,其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改革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課題在教育廳立項,并獲教學成果二等獎;病原生物學開展大學生蠕形螨感染調查、實驗技能競賽。多數教研室都開設了綜合性或設計性實驗。
3.2 積極開展多媒體課件教學 基礎醫學部率先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并不斷總結經驗,舉辦課件制作培訓班,舉行課件教學研討會。現在基礎醫學部所有教師均有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積極參加課件競賽。“生理學互動辭典式多媒體課件研發”課題在教育廳立項,獲首屆課件競賽一等獎,主持人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章,并獲全國課件競賽優秀獎、教學成果一等獎,并上報教育部參加國家教學成果獎評選。
3.3 積極推進雙語教學 從2005年開始,在醫學主干課程部分章節中開展了雙語教學,共計開出12門課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開課數量和開課學時。召開了雙語教學研討會,總結利弊,取長補短。2008年組織編寫了《基礎醫學課程雙語教材(選編)》(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學中使用,由聽課組、學生反饋意見對雙語教學進行質量監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多數同學對雙語教學給予肯定,認為對他們學習專業外語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雙語授課和編寫教材,對授課教師外語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試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學連續兩年開展了無人監考考試,經過嚴密組織,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強了對學生誠信考試的教育;生理學開展人機對話考試、口試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試作弊的惡習;其他學科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進教學
4.1 異常Hb篩查 生物化學血紅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國際、國內都有很大影響。為了將科研應用于教學,達到科研促教學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學教研室將異常血紅蛋白篩查的研究課題應用于本科生實驗,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4例異常血紅蛋白,并正式編入本科實驗教材中。目前,學生實驗已篩查近2萬人次,檢出異常血紅蛋白4例。該課題榮獲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
4.2 血栓形成儀的應用 由藥理教研室研發的血栓形成儀,1998年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88103071.6)。該儀器成為醫藥學領域研制止血藥、抗凝血藥及抗血栓藥必不可少的儀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專業藥理學實驗課中應用,開出了“藥物對實驗性體內血栓形成的影響”的實驗。已發表3篇論文;2004年正式編入本科實驗教材中;2005年度獲包頭醫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6年獲全區首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4.3 開展創新性實驗 為了鼓勵各學科積極探索新實驗及學生參與科研實驗,基礎醫學部設立了“創新性實驗教學研究獎勵基金”,近三年有14項創新性實驗得到資助,學生參與4篇。
5 加強學風建設
采取教師評學、學生評學,教授、副教授碩導、博士聯系學生班級,成立學風檢查組,不定期深入課堂檢查學習情況。發出倡議書,開展簽定“誠信考試、杜絕作弊”承諾書,舉辦“無人監考”考試等各項措施,以加強學風建設,倡導優良學風。
總之,近幾年通過迎評促建,基礎醫學部以本科教學評估為契機,經過基礎醫學部全體教職工的辛勤努力,提升了基礎醫學部管理水平,基本實現了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監督和保障,教學條件得到明顯的改善,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成效顯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1)沒有完全建立起教學型大學的學科體系;(2)部分學科缺乏與教學型大學相適應的高水平的帶頭人。今后還需在現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優勢與特色學科,加強碩士點和重點學科建設,提升學科建設的層次和水平;通過引進和培養,建立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重點培養一批素質好、后勁足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實現學科隊伍整體水平的跨越,力爭使基礎醫學部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