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疾病評估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3: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系統疾病評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風光互補并網 監控 評估
1風光互補并網發電監控及評估系統的總體設計
光互補并網發電監控及評估系統由六個相互關聯的模塊構成,它們分別為數據采集模塊、通訊模塊、控制模塊、實時參數顯示模塊、評估模塊和數據庫模塊。系統的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第一,數據采集模塊。數據采集模塊負責向各個測量儀表發送符合其通訊規約的查詢指令。硬件上包括測量電氣參數的電力儀表、測量風速及風向的風速儀和測量日照強度輻照儀,能夠完成對發電系統各重要節點的電壓電流、風速風向及日照強度的采集,并將這些參數快速準確地傳送至監控及評估系統。
第二,通訊模塊。通訊模塊實現了監控及評估系統和各智能儀表間的通訊。多功能電力儀表、風速儀和輻照儀均提供RS485通訊接口,可組成RS485通訊網絡,并通過RS485-以太網轉換器,實現智能儀表RS485網絡與上位機的以太網通訊。通訊規約采用智能儀表均支持的Modbus-RTU協議,有較高的通用性和傳輸效率。
第三,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從通訊模塊接收采集到的電參數,并完成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該模塊還為實時參數顯示模塊提供當前暫存的數據,為數據庫模塊提供數據源,進行數據庫的寫入與讀取操作。
第四,實時參數顯示模塊。實時參數顯示模塊實時顯示發電系統中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光伏板輸出電壓、電流和功率數據,逆變器輸入輸出端電壓、電流和功率數據以及風速風向和日照強度等氣象數據。并實時繪制各項參數隨時間變化曲線,直觀地反應出發電系統的運行狀況。
第五,評估模塊。評估模塊對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接入電網前后的電能質量參數進行對比分析,主要針對電壓偏差、電壓和電流諧波畸變率在并網前后的變化來評估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并網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模塊能夠分別評估穩態時和動態過程發電系統的接入對電網的影響。
第六,數據庫模塊。數據庫模塊將實時采集到的動態數據保存到本地的數據庫中,以備系統查詢、歷史曲線的繪制和電能質量的評估等使用。數據庫采用甲骨文公司的Oracle數據庫,數據庫管理工具為。
2風光互補并網發電監控及評估系統的通訊設計
2.1 數據通訊主程序的設計
運行程序之后,會生成一個可視化界面,該界面為系統的主窗體,點擊主窗體中的“啟動通訊”按鈕之后,系統將會對通訊程序進行初始化并進行數據傳輸總線設置,當點“接收數據”按鈕之后,將會觸發數據通訊監聽線程,執行查詢數據幀發送程序,向測量儀表發送查詢數據,經過一段時間的延遲,響應數據幀接收程序開始接收數據,并把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數據類型轉換,程序進入到正常的數據通訊階段;轉換之后的數據流分兩部分傳輸,一部分是將接收并轉換的數據在系統的可視化監控界面上顯示出來,另一部分是將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用于繪制歷史數據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并利用歷史數據對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接入電網前后進行數據對比,評估發電系統的接入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
2.2 啟動通訊模塊程序的設計
在風光互補并網發電監控及評估系統主窗體上點擊“啟動通訊”按鈕之后,首先要對485-以太網協議轉換模塊初始化,初始化成功之后要對總線參數進行設置,如果總線參數設置成功,即可以連接485-以太網協議轉換模塊,協議轉換模塊連接成功后,則可以開啟數據通訊監聽線程,觸發查詢數據幀發送模塊程序和響應數據幀接收及數據轉換模塊程序的執行;如果總線參數設置或協議轉換模塊連接失敗,則程序在提示相應錯誤之后便會結束。
2.3 查詢數據幀發送模塊程序的設計
數據通訊監聽線程啟動之后,會觸發執行查詢數據幀發送模塊程序,該程序先將查詢數據幀現有的數據存放到最終命令數組中,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碼計算出CRC校驗碼,再將計算出來的CRC校驗碼存放到最終命令數組中,形成最后的查詢數據幀,并將其發送到待查詢的測量儀表中,等待測量儀表的響應。
2.4 響應數據幀接收及數據轉換模塊程序的設計
測量儀表在接收到查詢數據幀之后,會返回響應數據幀,該模塊程序即用來接收測量儀表返回的響應數據幀。首先將用來接收響應數據幀的接收數組清零,之后接收測量儀表返回的響應數據幀,此時接收數組接收到的數據是字符串型的十六進制數據碼,之后需要經過一個數據類型轉換函數,將原來接收到的字符串型十六進制數據碼轉換為單精度浮點型十進制數,并賦值給之前定義的變量,即可完成數據的最終接收,接收到的數據可以在設計的可視化界面上顯示,也可以存儲到數據庫中供查詢使用。
篇2
【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的測定結果及臨床意義。方法:采用終點散射比濁法檢測SAA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結果:121例患者血清SAA和hsCRP水平都比對照組有明顯升高(P
【關鍵詞】:呼吸系統疾病;血清淀粉樣蛋白A;高敏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R56;R927.2【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3(上)-0079-02
The analysis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of 121 cases of respiratory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serum amyloid protein
A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Shao-Tianbo1 Yu-Liping2 He-Zengping1
( 1) Clinical laboratory,
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Kunming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0032)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serum amyloid A (SAA) determin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 Methods The use of endpoint nephelometry assay SAA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level. Results 1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AA and hsCRP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Respiratory diseases; Serum amyloid A;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急性時相反應蛋白(acute phase reactants, APR)是在機體發生感染、炎癥、心肌梗塞、腫瘤等情況下,血漿濃度發生顯著變化的一類蛋白質,其改變與多種疾病病變有關[1]。近年來,SAA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已被用于臨床[2]。但研究和報道最多的是在心血管方面,在呼吸系統疾病中變化的文獻尚不多見。為此,我們對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21例呼吸系統患者診治過程中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的檢測結果進行了分析,旨在探討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在呼吸系統疾病診治中的價值,并與血清hsCRP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121例,男76例,女45例,年齡15~88歲,其中61~88歲74例占61%。正常對照44例,為健康體檢者。
1.2 儀器 德國產Behring BN Ⅱ 特種蛋白分析儀。
1.3 試劑與質控品 德國德靈公司提供,質控品、乳膠血清淀粉樣蛋白A試劑和高敏C-反應蛋白試劑。
1.4 方法 SAA和hsCRP采用終點散射比濁法,SAA的測定范圍為2.88~1000.000mg/L, hsCRP的測定范圍為0.156~1 000.000mg/L。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華西醫科大學PEMS統計軟件包進行相關分析,檢測結果以x±s表示,因標準差較大,采用中位數檢驗比較各組數據,變量間關系的密切程度用相關系數 r表示。
2 結果
2.1 121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治療前后和正常對照SAA、CRP 水平見表1。
2.2 121例患者中,SAA結果治療前:2.88~877mg/L,其中正常范圍36例(2.88~6.8),異常85例(占70%),中位數308.3 mg/L,為正常對照的72倍(P
2.3 121例患者中,hsCRP結果:治療前0.2~384mg/L,其中正常范圍49例(0.2~10.0),異常例72(占59.5%),中位數68.9mg/L,為正常對照的345倍(P
2.4 患者SAA 與hsCRP水平呈正相關(治療前:r= 0.59;治療后:r=0.67)。
3討 論
呼吸系統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高達3.82%,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人口老齡化,近年來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呈上升趨勢。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感染是常見的疾病,因此,對呼吸系統疾病感染患者的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臨床上主要采用的實驗檢測手段是分泌物培養、白細胞計數、病毒抗體檢測。但這些方法往往存在時間長、敏感度和特異性不高、易受干擾等缺點[3],SAA和hsCRP急性時相蛋白對炎癥、感染反應早于體溫及白細胞數變化[4],升幅明顯且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預后有關,故廣泛應用于臨床。SAA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急性相反應物,在炎癥反應中SAA這種急性反應物的濃度會比正常時增加1000倍[5]。本文比較了121例呼吸科住院患者治療前后血清SAA和hsCRP水平的變化,從表1可以看出,患者治療前SAA和hsCRP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又顯著下降。表明檢測血清SAA和hsCRP水平可作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急性發作期早期診斷和治療反應的指標之一,這與文獻報道一致[6]。同時檢測SAA和hsCRP能提高對感染的的診斷靈敏度[7]。但以SAA 最為顯著,SAA 升高的絕對值高于CRP。結果表明,定量檢測血清SAA水平有助于監測呼吸道患者的病程,評估患者預后和療效。
參考文獻
[1] 林江,溫先勇,蔡旭,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治過程中急性時相蛋白變化研究[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8,31(40)441~442.
[2]徐忠玉,張陽根,鄧小軍,血清淀粉樣蛋白A 在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動中的臨床意義[J].江西醫學檢驗,2007,25(1):22~23.
[3]林 江,溫先勇,梁 軍,三種急性時相蛋白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治中的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11)1261~1263.
[4]Jasinska A. Serum C- reactive protein as a laboratory indicator of infection in neonates〔J〕. Pediatr Pol ,1996 ,71 (7) :81
[5]朱 華,王 娟,林 燕,張,血清淀粉樣蛋白 A 的研究進展[J],血管病學進展,2007,28(1):113~115.
[6]Dev D,Wallace E,San Karan R, et al,Vale of C-reaction protein measurements in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 Med,1998,92(4):664.
篇3
【關鍵詞】 呼吸內科;呼吸系統;護理干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178
呼吸系統疾病是近年來高發的一種呼吸內科疾病, 此病病程比較長, 且發病患者年齡逐漸偏大, 這使得臨床護理容易存在安全隱患及護理風險。如果護理不當, 難免會發生意外突發事件[1], 為了進一步減少護理風險, 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有必要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實施安全護理模式。選取2015年2~11月對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58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住院患者實施安全護理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11月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16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 男60例, 女56例;年齡64~83歲, 平均年齡(73.4±2.7)歲;慢性支氣管炎50例, 支氣管哮喘4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 其他4例。將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58例。
1. 2 方法 兩組均采用相同的臨床治療方案。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率、心律等生命體征, 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 指導患者科學飲食, 加強心理護理。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安全護理干預措施:①加強醫療器械及藥品質量的監管:對呼吸內科常見的醫療器械加強監管, 對藥品的質量進行監管, 確保醫療器械使用安全及用藥安全。②強化護理人員培訓力度:通過講座、專門培訓等方式加強護理人員, 尤其是新進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 提高其綜合護理素質。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靜脈注射技巧、胸腔引流技能、霧化吸入方法, 風險事故應急方案等。③規范臨床護理操作:指導護理人員正確掌握吸氧與吸痰等臨床護理操作技能, 進一步熟悉臨床氧療的注意事項、吸氧方式等。④優化護理環境:護理人員可在患者的病床醒目位置貼上警示標志, 安置床檔, 防范意外事故的發生。對患者的病房實施定期消毒及通風, 確保病房保持安靜與整潔。⑤強化患者的安全教育: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定期實施安全教育, 提高患者安全防護的意識[2]。⑥強化醫護溝通和合作:醫護人員要主動跟患者溝通, 努力解決患者提出的各種合理訴求, 調動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評估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8%(55/58),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 79.3%(46/5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 研究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4%(2/58), 對照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0.7%(12/5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呼吸內科發生醫療糾紛的幾率比較高, 究其原因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住院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 而老年患者的病情比較危重、病情發作突然、機體免疫力低下, 存在一定的交流及溝通障礙, 基礎疾病也比較多, 使用藥物較復雜等[3], 導致呼吸內科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相對繁瑣, 護理要求也相對較高, 也容易出現醫療糾紛。為此, 應該加強護理干預, 尤其是安全護理, 進而消除安全隱患, 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臨床上引發呼吸內科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 如護理人員及患者的安全意識不夠、護理管理制度不健全、醫療器械使用不當、醫患之間缺乏溝通、護理人員護理技能缺乏、護理經驗不足、應對護理風險事件的處置經驗嚴重缺乏等[4-6]。為此, 針對上述問題, 作者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研究結果表明,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8 %(55/58),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 79.3 %(46/5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在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 能夠明顯提升呼吸內科整體護理質量, 提高護理滿意度, 有效控制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 可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中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1] 姜慧芬, 鄭云仙.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5): 67-68.
[2] 季雙美. 呼吸內科病房安全管理措施的應用效果及患者滿意度研究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5, 35(8):981-982.
[3] 趙波, 劉紅梅. 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呼吸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3):71.
[4] 劉愛英.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的應用. 吉林醫學, 2013, 34(7):1356-1357.
[5] 王一蘭. 呼吸內科患者安全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吉林醫學, 2013, 34(30): 6356-6357.
篇4
【關鍵詞】肺功能檢查;影響因素
1臨床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使用北京谷山豐生物學有限公司生產的便攜式肺功能測定儀,共為598例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其中男性453例,女性145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24歲。其中手術前肺功能評估200例,各種呼吸系統疾病398例。
2影響因素
2.1環境因素包括心理環境、語言環境。由于醫院特定環境,患者緊張恐懼,溫度、濕度、氣壓等也是影響檢查的因素之一。
2.2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齡及個體差異、配合能力、認知理解能力、動作協調性、體力和依從性、聽力等方面,對檢查的質量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在檢查前護士需要耐心、詳細向患者講解檢查的準備及配合方法。
2.2.1檢查前患者準備患者可根據自身體力進食,但不應吃得過飽,檢查前休息15分鐘;患者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放松皮帶或腰帶;如果有活動性義齒的需安裝穩妥,防止口唇及頰部失去支撐造成漏氣;檢查前1小時不能吸煙,吸氧病人需停氧20分鐘后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目的停用抗組織胺類的藥物(如撲爾敏、非那根)及糖皮質激素藥物某些(哪一類藥物)藥物和食物能刺激病人引起氣道高反應的食物(含什么的食物),也不能飲用咖啡、茶等興奮呼吸的飲料;暫時關閉手機,避免影響儀器正常工作。
2.2.2患者配合能力評估在檢查前需全面評估患者的配合能力,對年齡大、聽力有障礙的患者,護士解釋要慢、聲音要大;同時,護士還可通過手勢或其他病人的示范演示配合方法如深呼吸的正確做法。對重癥和臥床患者,可允許家屬進行陪護,以減輕患者的緊張、不安感。對臥床患者由于的影響深呼吸的幅度小,也會影響檢查結果,因此盡可能的鼓勵患者進行有效的深呼吸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2.3操作者因素肺功能檢測是一種簡便、無創的監測方法,由于影響通氣和換氣功能的因素很多,操作者應具備呼吸生理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檢查項目的目的、適應證、禁忌證,熟悉儀器操作步驟和各參數的調試。同時要求操作者不僅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高度的責任心、足夠的耐心,還要有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效的溝通技巧和敏銳的觀察能力。如在檢查中隨時觀察鼻夾的松緊度,過松需重新固定,以免吹起時漏氣;過緊會影起患者疼痛,影響呼吸。同時要求操作者正確記錄為診斷、治療提供準確信息。肺功能檢測是一種簡便、無創的監測方法,由于影響通氣和換氣功能的因素很多,所以對肺功能監測結果的分析也比較復雜,不僅需要呼吸系統解剖、生理及呼吸病學知識,還要了解肺功能監測原理及分析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并指導臨床診療實踐同時要求操作者正確記錄為診斷、治療提供準確信息。
2.4材料的因素檢查材料的重要部件是檢測紙口件和渦輪,根據年齡大小分兒童型與成人型,成人型長65mm,直徑約30mm,而渦輪的直徑是25mm,紙口件和渦輪的直徑不一至會直接影響檢查結果。同時紙口件和渦輪銜接處要緊密,如銜接處不緊,病人吹氣時漏氣,肺功能儀上就不會出現圖形描記,致使檢查無效。
3肺功能檢查的適應癥
判斷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基本狀態,明確其有無通氣功能障礙,類型,程度,據此區別阻塞性、限制性肺病,輔助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及COPD的診斷。評估各種平喘藥物的療效(客觀化、定量化),胸外科患者術前鑒定,需全身麻醉的患者術前的肺功能評估,呼吸衰竭的肺功能監測,職業性肺病勞動力鑒定,工業衛生環衛監測指標及流行病學調查。
4肺功能檢查的禁忌癥
重度肺氣腫、肺大皰、自發性氣胸、肺心病急性發作期,哮喘發作期禁忌檢查。咯血者必須使咯血停止兩周后,纖維鏡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后3-5天再做檢查。意識不清、高熱、劇咳、全身衰竭、傳染病、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肺功能嚴重減退者、控制不良的高血壓、不穩定型心絞痛、等均不宜行肺功能測定。
5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做法及分析,男性病人年齡在70歲以上大部分能配合我們的檢查,女性病人年齡在60歲以上的配合好,而臥床病人由于臥位的原因,檢查出的結果顯示有20例配合好,13例因年齡及臥姿配合不夠理想。
篇5
【關鍵詞】 肺功能檢查; 溝通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0-0147-02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Pulmonary Function Test/LIU Ju-fa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0):147-148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experience of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pulmonary function test.Method:A total of 502 patients or clients in our hospital di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received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ways.Result:Under the patient and correct guidance of checkers by communication ways in verbal or nonverbal,the results of clinical diagnosis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Good communication is the basis of getting satisfactory testing results i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of patients.
【Key words】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Communication metho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an County,Shandan 734100,China
呼吸系統疾病是危害我國人口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吸煙者增多及生活和工作壓力等眾多因素,隨著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不斷增加,在我國肺癌死亡率每年平均以4.4%的速度上升,國家對肺部疾病予以高度重視,提倡及早發現病情并科學理智的去對待。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系統的一種功能性診斷方法,幫助了解呼吸系統疾病過程中有關功能損害的存在及對功能損害的性質和程度做出判斷。肺功能檢查已廣泛應運于臨床,其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與患者的配合至關重要,恰當的溝通方式,是治療和心理護理的主要手段,使患者配合檢查,取得良好檢查結果的基礎,而溝通需要語言交流,語言是人們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交通工具[1]。將502例患者和體檢者在筆者所在醫院肺功能檢查時使用溝通方法進行總結,在檢查者的耐心指導下,以語言、書面、手勢等溝通方法,取得滿意診斷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肺功能檢查者502例,年齡18~80歲,男性占70%,女性占30%,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40例,小學156例,文盲6例。
1.2 溝通方法
1.2.1 檢查者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親切和藹的服務態度 受檢者來自四面八方,年齡、性格、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等各方面均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檢查者在溝通中要針對不同的被檢查者,采取相應方法和措施進行溝通。首先受檢者進入檢查室時,要盡量給他們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安全、明亮的環境,其次檢查者要面帶微笑,親切和藹,目光友善,語言恰當,使受檢者感到親切和有信任感。檢查者還應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專業知識和嫻熟普通話溝通能力,還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全面素質,為溝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1.2.2 心理指導 禮貌謙遜,尊重受檢者是溝通的橋梁。要對他們一視同仁,耐心細致講解肺功能。檢查無痛苦,無副作用,只要用最大力量吸氣和呼氣,檢查結果與配合至關重要,可以明確診斷、指導治療、判斷療效和勞動力鑒定及評估胸腹部大手術的耐受性等均有重要意義。使受檢者意識到配合的重要性,消除顧慮,積極配合,從內心接納認可。
1.2.3 指導受檢者掌握正確的檢查方法 前首先詢問有無禁忌證,如嚴重心肺疾病及咯血等。然后囑受檢者在坐位的情況下平靜呼吸4~5次后深吸氣至肺總量位,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全部氣量。必要時做示范動作,指導受檢者正確呼吸,掌握要領,注意相關事項。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
1.2.4 不同的交流方法
1.2.4.1 語言交流方式 根據受檢者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的不同,使用得體的禮貌稱呼,讓受檢者感到被尊重和關心,避免使用醫學術語,采用通俗易懂,清晰、溫和的語言,切忌大聲呵斥及用生硬的語言傷害受檢者的自尊。因這項檢查要用力吸氣和呼氣,臉部會有漲紅或憋紫現象,有些受檢者會有羞澀感,檢查者要用耐心寬慰的語言告知受檢者,沒有關系,對自己一點傷害都沒有,并用鼓勵的語言,溫暖受檢者的心,讓受檢者感覺心情舒暢,愿意進行溝通,使檢查順利圓滿完成。
1.2.4.2 非語言交流方式 微笑是最美好的語言,是人際交往中緩解緊張,生疏的第一要素。檢查者自然真誠的微笑為受檢者營造一個愉快、安全、可信賴的氛圍。檢查者儀表整潔,舉止端莊,既是自身精神面貌的體現,更是對受檢者的尊重及被受檢者信任。對于一些聽力下降或聽不懂普通話的受檢者,可以用書面的形式告知,或用手勢表示上抬是吸氣,下指是呼氣,并不厭其煩的自己做示范動作,用關愛、溫和的目光鼓勵受檢查和檢查者同時吸氣和呼氣,不能用鄙視、無奈目光傷害受檢者的自尊。
2 結果
502例受檢者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查時,在檢查者耐心地心理指導下,通過語言、非語言等溝通方式下,使得檢查順利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檢查結果,為臨床提供準確有效依據。
3 討論
目前,肺功能檢查廣泛應用于呼吸內科、胸腹部外科、兒科、婦產科、環境醫學檢測、高原醫學、職業病評定等各個領域[2],具有簡單、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等優點。可以早期檢出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判斷氣道阻塞部位,評估外科手術的耐受力及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可能性,對健康體檢,勞動強度和耐受力的評估及危重患者的檢測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近年來,肺功能檢查已成為呼吸系統疾病診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檢查,在衛生保健等領域亦起到重要作用。檢查過程中需要受檢者的全力配合,才能檢測出滿意的診斷效果。而要受檢者努力合作,與受檢者合適的溝通密不可分,良好的溝通方法又是取得滿意的溝通效果最重要的,筆者總結的溝通方法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寶芹.芻議護理語言的應用及作用[J].護理研究,2005,19(4):565-567.
篇6
目的: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了該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60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計算機軟件把6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30例患者。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護理風險管理,比較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患糾紛率為3%,風險發生率為3%,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為97%,護理人員護理優秀率為1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將護理風險管理運用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可促進患者康復,顯著提高護理效果,可臨床推廣。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呼吸內科;護理工作
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多種不安全因素,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病情風險,這說明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風險性[1~3]。隨著人們對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在臨床中得到推廣應用,此種護理優勢是可將病人存在的潛在風險有效減少,但是其應用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觀察。為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選取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60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來治療的60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3.25±10.23)歲。把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分別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4.23±10.45)歲。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3.12±10.27)歲。60例患者中肺炎患者1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5例,支氣管擴張患者9例,肺心病患者11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5例,呼吸衰竭患者10例。兩組患者在病情狀況、年齡、性別等方面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送檢痰培養、血常規、血培養,指導患者合理的休息與活動,指導患者適量飲水;保持病房環境衛生,及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有不良情況及時告知醫師并協助處理。
1.2.2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并實施風險護理。主要內容如下:(1)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護理中對患者床位進行護理,定期對患者病床進行維修檢測,預防患者出現劃傷、墜床等不良現象,年齡較大的患者必須有患者家屬進行協助護理。將日常清潔用品放置在離患者病床較遠的位置,防止意外情況。(2)對觀察組患者創建完善的病情檔案,對患者心理狀況、病情等進行干預,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審查。協助患者及時服藥,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拍背等,對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出現新的病情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使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3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分為護患糾紛情況、風險率、患者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操作熟練情況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對收集的所有患者資料和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兩組患者資料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護理3個月后,我們對兩組患者進行了觀察,經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患糾紛率為3%,風險發生率為3%,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為97%,護理人員護理優秀率為1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3.討論
當前由于多種原因,導致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主要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根據相關研究證明,當前對呼吸疾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有較高風險[4]。主要原因是患有呼吸疾病的年齡較高以及遺傳性疾病等,在臨床中用藥較多并復雜,病情嚴重,有較長的治療周期,所以在護理中有較多意外情況。怎樣在護理過程中將護理有效率提高,將住院時間以及治療時間縮短,是當前重點研究的問題。護理風險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在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可將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護理能力等有效提高,使護理人員自覺遵守護理工作中的相關條例,將現有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時發現并加以改善,將護理有效率以及安全率有效提高[5]。本次研究的內容主要是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中的應用效果,經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患糾紛率為3%,對照組為10%;風險發生率為3%,對照組為1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率為97%,對照組為80%;觀察組護理人員護理優秀率為100%,對照組為8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明顯優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意義。綜上所述,將護理風險管理運用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可促進患者及時康復,將護理效果顯著增加,可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四川醫學,2012,05(10):906-908.
[2]張曉英.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3,31(04):268-269.
[3]安艷麗.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療,2014,02(03):156-157.
[4]岳艷玲,殷波濤.湖北省某三甲醫院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4,09(02):30-32.
篇7
關鍵詞:維吾爾族;慢阻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生活質量;影響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見于老年患者,由于患者氣流受限,而不能完全逆轉而形成的疾病,臨床上常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的癥狀,由于該病具有病情反復及逐漸加重的特點極易引起患者呼吸肌功能,能量代謝異常等癥,該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1]。伴隨人們對生活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該病的處理方式也層出不窮,下面就對影響該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加以分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患者40例進行隨機分組,治療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齡47~82歲,病程2個月~10年;觀察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45~80歲,病程3個月~10年,兩組患者均經醫院呼吸內科確診為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并在性別,年齡,病程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并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1.2方法 觀察組:進行常規治療及基礎護理。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及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理干預,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同時患者出院后進行出院指導。
1.3評定方法 針對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主要內容包括:呼吸癥狀(咳嗽、咳痰,氣喘發作,發作頻率),睡眠質量(呼吸暫停次數、呼吸暫停間隙),生活能力(生活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患者情緒(焦慮、痛苦、不安等)。
2結果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生活質量均有提高,且治療組的提高幅度要明顯高于觀察組(P
3討論
醫學上把慢阻肺并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也稱之為重疊綜合征,患者往往比單純的慢阻肺有更嚴重的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更容易發展成為肺心病。慢阻肺并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病情有針對性地綜合治療[2]。既要治療慢阻肺,又要兼顧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因此比較復雜。該癥狀產生的主要是由于患者睡眠是上呼吸道阻塞或狹窄所造成的。患者在患病期間性格變化明顯,易產生急躁、好動、敵視,猜忌焦慮等癥,嚴重時甚至精神錯亂,導致患者記憶力及智力嚴重減退,同時可伴隨發生心腦血管系統或其他系統疾病[3]。
由于維吾爾族居住地具有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加之風沙大等氣候特點,致使該族患者極易患上呼吸系統疾病,同時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分析我院收治的維吾爾族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結合實驗結果分析,影響患者生活在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3.1護理干預 要對患者進行至少為期1年的護理干預,在基礎護理之上由專職護士進行綜合型護理工作[4]。
3.2健康教育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要注重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屬尤其是配偶全面了解COPD病因、誘發因素、臨床表現和防治方法等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取得家屬支持。
3.3心理護理 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積極解決其主要心理問題,鼓勵患者戒煙限酒,保持足夠睡眠。采用暗示、支持、疏導、安慰、鼓勵、精神轉移、放松訓練、音樂療法和自我剖析等方法,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與情緒控制,減少焦慮、抑郁和恐懼等負性情緒,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
3.4肺部康復護理 主要是采用告知及講解方法指導患者運動生活及飲食,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鼓勵患者進行咳嗽訓練,掌握排痰技巧,以確保呼吸道順暢[5]。
3.5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要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指導其對應急狀況的處理,自我評估家庭營養支持、健康教育落實情況督導、心理護理、呼吸康復訓練、家庭氧療和定期復診等。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2,25(8):453-460.
[2]高敏,袁小燕,劉莉,等.COPD患者健康教育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 2008,14(9):10-12.
[3]古利明,李安穩,何榮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質量問卷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 2010,10(1):68-70.
篇8
【關鍵詞】早產兒新生兒血氣分析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
【中圖分類號】R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1-00-01
血氣分析是指測定血液中所存在的進行氣體交換的O2和CO2,以及測定有關的酸堿平衡指標參數,通過分析檢測結果,判定并進一步了解機體的通氣與換氣功能以及各種酸堿平衡的狀況。血氣分析是判斷體內各種酸堿平衡紊亂及呼吸功能的客觀指標,上述指標的改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體內一些急性和潛在的變化。有報道指出,在急診中有約75%的診斷和治療措施以血氣分析的結果為依據[1],由此可見,血氣分析在臨床的應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臨床上,將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premature infant)。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器官功能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足月生產兒差。因其全身臟器的發育不夠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網狀內皮系統清除力較低,血液中缺少抗體。呼吸中樞未成熟,咳嗽反射較弱,粘液在氣管內不易咳出,因此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肋肌和膈肌都較弱,胸廓較軟,擴張不好。肺泡發育不全,肺泡壁較厚,毛細血管少而肺泡空隙較小,吸氣時較難擴張,氣體交換困難。因此,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較高[2]。因此,出生后應給予特殊護理。監測早產兒的血液氣體情況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院對早產兒的血氣分析進行監測,以期探討其對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的檢測意義。本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出生早產兒的血氣分析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選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早產兒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齡出生后20min-22天,平均7.5天。全部病例均無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及肝腎等疾患。
選取同年我科接診的正常新生兒2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為出生后1hour~20天,平均8.5天。
兩組被檢查者的一般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1.2.1 檢查儀器瑞士AVL2OPTI 血氣分析儀; 瑞士AVL29130鉀、鈉、氯測定儀。試劑:原裝配套試劑和高、低值質控液。
1.2.2 檢測方法 用肝素化注射器采取股動脈血0.5~1.0ml后, 用橡皮塞塞住針頭,混勻。用在AVL2OPTI 血氣分析儀測定pH、PaCO2、PaO2、BE、BB及K+、Na+、Cl-。
1.3 數據統計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進行t 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受檢者血氣分析結果
見表1。
2.2 兩組受檢者K+、Na+、Cl-結果比較
見表2。
3 討論
早產兒大多器官發育不成熟、機體自身調節能力差、內環境紊亂及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血氣分析是通過血液氣體交換,直接測定動脈血中pH、PaO2、PaCO2和K+、Na+、Cl-,使機體的通氣與換氣功能以及各種酸堿平衡的狀況得到較精確的評價[3]。檢測血氣分析是了解小兒肺功能的重要指標。
瑞士AVL2OPTI 血氣分析儀是采用專利的光學熒光技術進行測定,血樣不直接進入儀器,僅在封閉的測試片內循環測量。
本文結果顯示,早產兒組pH、PaO2較健康新生兒組低,兩者比較P
pH是血氣分析中的重要指標之一,pH異常主要反映了體內的酸堿平衡情況。檢測血PH可以直接了解體內酸堿紊亂的情況,且其變化在失代償期更加敏感。血氣分析對判斷并及時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糾正患兒酸堿平衡紊亂起到關鍵性作用,特別在早產兒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在出現急性呼吸衰竭時,酸堿平衡紊亂多為混合性。
綜上所述,臨床上通過檢測早產兒的血氣指標及血電解質,并對測定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在診斷和治療患有呼吸疾病早產兒中起到監測和指導性作用,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Nierneyer S, Shaffer EM , Thiloe , et al. Arterial oxygena-tion and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in healthy neonates and infants at high altitude[J]. J . Podiatry,1993, 123:770-771.
[2]李波,班忠忠,蔡遠芳.130 例嬰幼兒肺炎血氣分析觀察. 遵義醫學院學報,2001,24(5):424-425.
篇9
【關鍵詞】 70歲以上老年人、急診腹部手術、術后并發癥、死亡率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臨床工作中需急診腹部手術老年患者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各器官儲備功能下降、伴隨多種基礎疾病、術后并發癥多、急診手術前評估有困難的特點而加大手術風險,所以手術適應證及手術方式的選擇,圍手術期處理在外科工作中成為值得重視的課題。本文回顧性分析近2年來我院救治的70歲以上急診腹部手術病例特點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間70歲以上老年急診腹部手術病例84例。男51例,女33例,年齡70~101歲,平均76.8歲,發病至入院時間平均1.6 d(0~5),入院至手術時間平均2.0 d(0~7)d,除外死亡病例后住院天數平均21.8 d(10~70)d。急性腹膜炎中上消化道穿孔20例(胃切除8例、穿孔修補12例);下消化道穿孔6例(切除吻合2例,切除加結腸造瘺4例);乙狀結腸扭轉壞死2例(切除加人工2例);絞窄性腸梗阻24例(粘連松解6例、小腸切除15例,結腸切除結腸造瘺3例);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2例(小腸大部切除2例);開放性腹部外傷3例(剖腹探查、穿孔修補3例)。腹股溝嵌頓疝10例(還納加修補4例,小腸切除及修補術6例)。膽石癥合并膽道感染23例(膽囊切除術10例,膽囊切除加膽總管探查13例)。
1.2 術前伴隨疾病 大部分病例有并存病,無并存病4例,并存一種疾病20例,兩種疾病36例,三種疾病15例,并存四種疾病9例,其中,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例,高血壓)45例,呼吸系統疾病(慢支、肺氣腫、肺心病)30例,神經系統疾病(腦血栓及腦出血后遺癥、老年癡呆癥)23例,糖尿病21例,肝臟疾病(肝硬化、肝炎)5例,腎臟疾病(慢性腎功能不全)1例,并發惡性腫瘤8例。
1.3 術后并發癥
呼吸道并發癥(肺炎)34例,心血管并發癥(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臟驟停)30例,手術部位感染20例,切口裂開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神經系統并發癥(腦出血、腦血栓)10例,無術后并發癥8例。
1.4 死亡病例 本組共死亡10例,平均年齡78.9歲,男6例,女4例,發病到入院時間0.2 d,術前伴隨疾病平均2例,ASA分級3.5級,術前合并休克6例,術中出血量平均200 ml,手術時間平均126.3分,術后處于休克狀態有7例。死亡病因中6例因感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余分別因為腦血栓形成、呼吸道并發癥、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死亡。
2 結果
幾乎全部病例有術前伴隨疾病,伴有多種并存病60例,占71.4%。伴隨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疾病、代謝疾病占多數。分析生存病例與死亡病例沒有年齡、性別差異;死亡病例有癥狀到住院時間略短于生存病例;伴隨疾病的數目沒有差別,但死亡患者的伴隨疾病中危重病例較多。術前全身狀態評估及手術打擊程度來分析術前伴有休克的生存病例中有16例(21.6%),死亡病例10例中有6例(60%)。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沒有差別。并發惡性腫瘤中生存8例,死亡1例,生存的病例相對較多。
3 討論
臨床工作中經常體會到高齡患者急診腹部外科手術存在圍手術期處理棘手,術后并發癥多,死亡率高,手術風險大的問題。高齡患者有生理儲備機能低下、各個器官衰老退行性改變,免疫力減弱,伴隨疾病較多,尤其是心、肺、腦等重要臟器伴有器質性病變,容易危及生命,發生不良事件,嚴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急診手術本身屬于搶救性治療,尤其高齡患者急腹癥,平素有多種伴隨疾病健康狀態欠佳,不采取手術會危及生命,手術治療成為最佳治療途徑。現有醫療環境下針對高齡患者的急診手術為搶救生命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醫生所承擔的風險更大。急診手術的原因術前對全身重要臟器功能評估有困難,尤其是術前沒有充足時間糾正不良因素,如休克及重要器官失代償期表現,只能邊糾正不良因素采取手術治療,自然增加手術風險。我院的經驗是70歲以上急診腹部手術患者采用積極治療手段,果斷掌握手術時機,選擇合理手術方式,細致的圍手術期處理,不放棄治療機會,可以挽救高齡患者的生命,減少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
怎么界定高齡患者有各種意見,通常發展中國家將60歲以上作為老年人,對于高齡有定為80歲以上或是75歲以上的意見,本文按照70以上作為高齡患者,作為危重患者處理。
高齡患者術前伴隨疾病較多,其中包含高血壓、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較多,這個比例有40%~100%的報道。本組分析中大部分合并術前伴隨疾病,多數為多種伴隨疾病。伴隨疾病中主要以內科基礎疾病為主,術前請專科會診協助盡可能糾正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心律失常、高血糖、內環境的紊亂等,同時盡快常規檢查外根據原發病重點檢查,明確術前診斷,向家屬交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取得家屬及患者對手術的信心。手術方式的選擇要簡單、解決問題為原則,不強求完美,條件不允許可以分期手術,挽救生命作為手術治療的目的。
分析本組急診手術病因中急性腹膜炎共52例,占半數以上,據報道作為急腹癥手術的原發疾病中腸梗阻較多,本資料中消化道穿孔占多數。另外合并惡性腫瘤的8例(9.52%)中惡性腫瘤成為直接原因的占6例。本組分析中未出現術后并發癥的占8例,大多數病例存在術后并發癥。據報道術后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并發癥較多,本組資料中占有34例(40.4%),發病率較高。術前合并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容易出現術后呼吸道并發癥。高齡患者由于術前呼吸道機能低下、咯痰困難、免疫力低下等易感性因素及全麻氣管插管后刺激的原因容易出現呼吸道并發癥,術后應加強呼吸道管理,尤其是胸部綜合護理及預防性藥物治療。本組資料中大部分采用全麻氣管插管,部分采用硬膜外麻醉的病例中發現呼吸道并發癥下降的結果。手術部位感染20例及切口裂開的1例中3例死亡。死亡的10例中6例最后死亡原因為感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再次確定圍手術期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急診手術治療治愈出院的患者中出院返家的占半數以上,很多患者術后仍需基礎康復治療。高齡患者由于在自主生活能力的恢復、家屬觀念方面的緣故,術后出院時間上存在推遲問題,認為迎接高齡化的今天對患者及家屬的充實的服務將成為重要的問題。
高齡患者手術,尤其是對急診腹部手術死亡率較高的原因進一步深入分析中發現死亡病例并沒有性別差異。出現癥狀到入院時間死亡病例較短,同時發病早期癥狀較危重。伴隨疾病數目增加時有死亡率增加的報道,但本組資料中未見差異。另外,影響預后的因素中可以考慮手術時間、出血量,但本資料中沒有影響。術前合并休克,耽誤最佳手術時機的4例全部死亡。高齡患者來說重要臟器的儲備能力低下,同時術前完全糾正休克等不良因素有困難,加上原發病及手術打擊下術后并發癥及死亡率明顯高于擇期手術,因此掌握好手術時機,果斷采取手術措施,不能錯過最佳手術時機。雖然年齡不是急診手術治療的禁忌證,但術前診斷及手術適應證要明確,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充分評估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治療成功率。對手術風險的評估常用生理學和手術侵襲性的POSSUM評分及美國麻醉醫師協會推出的手術風險評估系統ASA評分,但對于不能進行充分術前準備的急診手術來說,ASA評分作為預測預后方面非常有意義的指標。
4 結論
高齡患者的急診腹部手術中由于各種原因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較高,又發生不良轉歸的可能性較大。急診腹部手術來說休克發生之前應該果斷剖腹手術很重要,同時加強圍手術期管理減少并發癥,可以降低術后死亡率。高齡急診手術患者術后預測來說美國麻醉醫師協會推出的手術風險評估系統ASA評分認為是實用的指標。
參 考 文 獻
篇10
【關鍵詞】 Morse跌倒評估量表;老年住院患者;風險評估;跌倒發生率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137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by Morse fall scale in elderly inpatients ward YANG Yan-yu, SHEN Yan-lan. Guangdong Pingy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Meizhou 514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rse fall scale in elderly inpatients ward. Methods A total of 250 elderly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s 126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124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orse fall scale for falling risk assessment and targeted nursing. Incidences of fall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cidence of falling was 6.3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at was 24.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Morse fall scale; Elderly inpatients; Risk assessment; Incidence of falling
跌倒是指突然的意外倒地現象, 任何年齡皆可發生, 其中老年人跌倒較為常見, 且女性明顯高于男性[1]。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女性活動較少、認知能力和平衡受損、肌力差等因素較男性嚴重導致。跌倒常導致老年人心理創傷、身體軟組織損傷、關節脫臼和骨折等, 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能力, 還給患者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據統計, 每年的老年住院患者中有20%發生跌倒, 跌倒后有高達15%的患者有軟組織損傷、關節脫臼、骨折和腦部損傷現象。因而, 臨床上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十分必要。本院采用美國Morse跌倒評估量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取得了滿意結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50例老年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26例, 男46例, 女80例;年齡60~88歲, 平均年齡(73.8±4.8)歲;消化系統疾病16例, 神經系統疾病24例, 呼吸系統疾病20例, 糖尿病22例, 心血管疾病34例, 骨關節疾病10例。對照組124例, 男48例, 女76例;年齡61~89歲, 平均年齡(74.2±4.8)歲;消化系統疾病18例, 神經系統疾病20例, 呼吸系統疾病22例, 糖尿病26例, 心血管疾病30例, 骨關節疾病8例。所有患者均能行走、意識清醒、無重大疾病和明顯的生理缺陷, 無語言理解障礙。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包括密切監測病情, 叮囑患者安全行走等。觀察組患者采用美國Morse跌倒評估量表對跌倒風險進行評估, 根據跌倒風險的大小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評估標準[2] ①跌倒史:有=25分, 無=0分。②醫學疾病診斷>1:有=15分, 無=0分。③行走輔助:扶著家具行走=30分;使用助行器、拐杖=15分;臥床休息、行走自如=0分。④靜脈輸液治療:有=20分, 無=0分。⑤步行姿態:殘疾=20分;雙下肢虛弱乏力=10分;臥床休息不能活動或正常=0分。⑥認知狀態:認知障礙=15分;能量力而行或正常=0分。總分為0~125分, 其中45分為高風險跌倒患者。將評分>45分患者上報護理部, 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1. 2. 2 護理干預 ①認知護理:制作宣傳冊子, 向陪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宣傳跌倒知識, 讓其充分了解跌倒的危險因素和注意事項。讓家屬多陪護患者, 以防跌倒, 若家屬和陪護人員不在, 患者要使用呼叫器, 切勿自行走動和下床。若患者感到頭暈或已服用安眠藥, 應臥床休息。下床活動時要做到三個“30 s”, 即醒來躺30 s, 在床上坐30 s, 下床后站30 s再行走。②行為護理:在患者床頭懸掛警示牌, 時刻提醒患者。病床使用床欄, 并叮囑患者下床時先放下床欄, 勿橫跨床欄。將患者使用的物品放在易取用的位置, 若患者要下床行走, 應有家屬和護理人員陪護協助。偏癱患者應從健康一側的床緣下床, 正確指導患者使用輪椅、助行器。夜間應為患者準備便器和尿壺, 廁所應安裝坐便器。夜間使用壁燈, 浴室和廁所應鋪設防滑地墊, 叮囑患者穿防滑鞋。將病房和床旁走道間的障礙清除掉, 保持地面干燥、清潔, 無油漬和水漬。③巡視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對跌倒高風險患者上下床、夜間如廁、清晨起床易跌倒時段加強巡視。定期檢查護理人員及患者對防跌倒知識的掌握度, 查看各項針對性措施的執行情況, 對于薄弱環節要不斷強化, 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發生率[3]。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兩組患者跌倒發生率。跌倒發生率=跌倒總次數/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跌倒發生率為6.35%, 對照組則為24.19%,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人由于年齡增大, 身體平衡感減弱, 加之多種疾病的干擾, 易發生跌倒這種常見的意外事故。相關資料顯示,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3每年均有1次跌倒史, 且隨著年齡增長, 其跌倒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跌倒常導致老年患者軀體損傷和心理損傷, 其中跌倒引起的軀體損傷率為10%, 損傷類型包括血腫、扭傷、關節脫位、積血、骨折等。其中骨折占5%, 主要為髖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肱骨外科頸骨折。其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骨脆性較高, 在跌倒時遭受直接暴力而致, 年齡越大的老年人跌倒發生骨折的幾率越高。據統計, 80~84歲的老年人跌倒發生髖部骨折的概率是60~64歲老年人的100倍。跌倒還常導致老年人死亡, 資料顯示, 老年人跌倒總病死率高出無跌倒老年人的5倍, 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第6大原因[4]。此外, 跌倒給老年人造成的心理損傷也比較嚴重, 跌倒常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恐懼心理, 這種心理導致患者不敢活動, 臥床不起, 進而提高了老年人跌倒發生率, 形成惡性循環。
因而, 臨床上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老年患者跌倒有其重要意義。本院采用美國Morse跌倒評估量表對跌倒風險進行評估后再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包括認知護理、行為護理和巡視護理, 這些護理措施涉及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行動各個方面, 有效預防和減少其跌倒發生率。本次研究取得了滿意結果, 觀察組126例患者中僅有6例患者發生跌倒, 其中一例有2次跌倒史, 總跌倒次數為8次, 跌倒發生率為6.35%。對照組124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發生跌倒, 其中2例患者有3次跌倒史, 1例有2次跌倒史, 總跌倒次數為30次, 跌倒發生率為24.1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采用Morse跌倒評估量表評估老年患者跌倒風險度, 并及時實施有效護理干預, 能顯著減少跌倒發生率, 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冒海敏, 徐秀群, 張翠紅. Morse跌倒評估量表在脊柱外科住院患者的應用分析.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17):65-66.
[2] 廖長青, 任會. Morse跌倒評估量表在老年住院病房的應用. 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6):712, 718.
[3] 周君桂, 范建中. Morse跌倒評估量表與Berg平衡量表應用于老年患者預測跌倒風險的效果分析.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2, 27(2):130-133.
- 上一篇:常見的護理診斷及護理問題
- 下一篇:勞動經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