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主體范文

時間:2023-11-01 17:2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政政策的主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政政策的主體

篇1

【關鍵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體功能區;成都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的主要功能目標之一,它不僅是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區域政府的重要經濟職能和基本政府支出責任,也是推進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功能建設的前提條件和基礎保障。主體功能區建設則是有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必要載體,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依據主體功能將國土空間加以適當劃分,施以相應的體制與對策,才有助于各功能區財政保障能力的不斷增強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逐漸提高。因此,在當前成都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歷史階段,實現成都市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必然要求以主體功能規劃視角,對區域空間進行統籌布局與合理劃分,構建市場主體行為符合各類區域功能定位的利益導向機制,建立健全分類施策、各有側重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保障機制。

一、主體功能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涵

基本公共服務業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選擇,二者具有密切的關系。王元京、劉立峰(2008)、鄧玉春(2008)、張杏梅(2008)等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手段,沒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體功能區將難以形成并轉化為理性的行動。蔡春紅(2008)認為公共服務均等化與主體功能區是辨證統一的關系。首先,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是階段性目標,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長久性目標;其次,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是綜合性目標,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單一目標;再次,從長期看,推進主體功能區是實現政策目標的方式和手段,而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主體功能區的目標和歸宿。孫建(2009)認為,二者互為因果關系,以主體功能區建設為政策目標,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政策手段,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政策目標,那么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就是政策手段。

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本文認為從本質上看是目標與工具的關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為讓全體公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發展的政策目標;而主體功能區是政策工具,是為了實現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政策目標的方式和手段;但在實踐操作中,二者又是互促共進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前提和基礎;主體功能區建設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有效途徑,實踐部門可通過主體功能區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具體而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手段,沒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在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限制或禁止相關產業開發是困難的,也不會為相關地區所接受并轉化成理性的行為。在對區域經濟運行施加主體功能限制之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容、范圍和標準并無大的變化,只是需要考慮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一方面,限制開發區與禁止開發區的經濟開發受到功能性制約,資源開發受控、產業發展受限,導致這些功能區公共服務投入能力下降,從而產生與其它功能區的基本公共服務發展新差距,需要上級政府加大對相關地區的均等化投入。另一方面,由于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為了保護好所在地區的生態資源和環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大的犧牲,產生的生態效益是對其他地區的貢獻,因此,要建立對這兩個區域的規范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避免生態產品這一公共產品消費中的“搭便車”現象,解決好生態投資者的合理回報問題。

二、成都市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現狀分析

從2003年開始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到2007年又被國務院批準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成都市一直著力于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城鄉一體化公共財政體制基本形成

成都自統籌城鄉發展試點改革以來,各級財政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事業的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從2004年以來,成都大力推行“鄉財縣管”制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彌補困難區(市)縣的財力缺口,均衡地區間財力差距。2008年成都市政府提出,各級政府應以當年財政公共服務投入為基數,將每年新增的公共事業和公共設施建設的政府性投資主要用于農村,直至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一系列改革舉措顯示成都市城鄉公共財政支出保障機制基本建成,且呈現出公共財政的支出比例與財政增長同步和支出向農村傾斜的兩大特點。

(二)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已具雛形

一直以來,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城市優先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2003年以來,成都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逐步打破了原有城鄉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分割的格局。一是建立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規劃體系,編制了城鄉基礎設施、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建設等公共服務的發展規劃,形成了覆蓋全市城鄉的規劃體系。二是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務資源促進農村公共服務發展。成都通過大力實施戶籍、就業、社會保障、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體制的改革,將原有機構臃腫、低效率的運行機制,改革成資金成本低、資金運用效率高的機制。成都農村公共服務事業建設的成效逐漸凸現出來。

(三)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還相對滯后,城鄉之間仍有較大差距

多年來,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雖不斷完善,但農村公共服務還相對滯后,與城市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首先,農村公共服務總量短缺、總體質量不高,且供求結構失衡,其供給目前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其次,雖然財政對農村衛生、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都成倍增長,但是對農村投入所占比重偏低,與農村人口不成比例。

由此可見,在成都市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滯后,農村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發展薄弱,文化及基礎設施等社會基礎環節缺乏應有的重視,日益影響到成都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成都市城鄉統籌進程中的主要障礙。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一直沒有跳出傳統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套路。因此,本文認為,是時候重塑機制,尋求成都市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創新。

三、成都市區域主體功能區的規劃與設想

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戰略規劃》,成都與重慶作為成渝地區的核心區域,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規劃目標是強化成都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和商貿物流、金融、文化教育中心。為落實中央對成都的主體功能區戰略規劃,從2007年起成都市就開始著手進行《成都市主體功能區規劃》。雖然到到目前為止,最終的成都市區域主體功能區的規劃還未最終形成,但在保護和尊重生態的基礎上,成都市大體規劃了4大總體功能區,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和19個區(市)縣管產業功能區。

成都市在進行主體功能區的規劃時堅持“全域成都”理念,按照“三個集中”原則,統籌城鄉、區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研究并制定系列政策,擬定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相互協調,城鄉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斷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而在具體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上,成都市的劃分方式相對于一般的劃分有了一定的調整。成都根據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分了兩帶生態及旅游發展區、優化型發展區、提升型發展區、擴展型發展區四大總體功能區,形成體現“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總體功能格局。

在目前形成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中,龍門山、龍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態屏障,規劃為兩帶生態及旅游發展區,范圍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蒲江、雙流、龍泉驛、青白江和金堂的山區;優化型發展區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和基本農田集中分布區,城鎮布局顯山露水,充分體現“城在田中”;提升型發展區是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發展區域,范圍為中心城區,重點是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城市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形成“園在城中”的城市格局;擴展型發展區在保護生態本底的基礎上形成“城田相融”的格局,范圍包括市域東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龍泉驛、雙流和新津以丘陵為主的地區。

四、成都市主體功能區建設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政策導向

(一)對優化開發區域實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績效評價優先模式的創新驅動型財政政策

發揮財政政策激勵作用,促進優化開發區域引領成都市整體科學發展。推行適應城市化管理的財政體制政策,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急促作用,減少財政層級,明確支出責任,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優化開發區域實行轉變發展方式優先績效評級模式,并制定相應的財稅獎勵政策;實現與成渝人才投入機制的對接,甚至在成都市核心創新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引進條件要優于直轄城市,加大對重大科技攻關的高新技術項目在資助力度,對取得重大突破和科技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的專家型人才團隊給予重獎。

(二)對重點開發區域實行以提高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為績效評價優先模式的規模增長型財政政策

發揮財政政策引領作用,促進重點開發區域擴大經濟發展規模。加大“省直管縣”改革,實施非均衡發展的財政體制政策,完善有利于經濟增長極形成的激勵性體制政策和異地投資稅收分享辦法、促進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加快發展;對重點開發區域實行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優先的績效評價模式,并制定相應的財稅獎勵政策;設立專項基金,引導重點開發區域探索建立科技型、外向型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激勵機制。

(三)對生態和農業區域實行以促進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為績效評價優先模式的生態補償型財政政策

發揮財政政策約束作用,限制生態和農業區域經濟活動。推行適應生態服務的財政體制政策,較少財政層級,增強成都市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和基層政府環境保護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對生態和農業區域實行農業發展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模式,并制定相應的財稅獎勵政策;加大對生態和農業科技項目和生態移民的自助力度,引導生態和農業區域探索建立生態保護人才、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的激勵機制。

(四)對禁止開發區域實行以依法嚴格保護為績效評價優先模式的保護管理型財政政策模式

發揮財政政策約束作用,嚴格限制禁止開發區域經濟活動,對旅游觀光等生態產品的提供通過票價手段合理控制,適度有序開發。對禁止開發區域實行依法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模式,并制定相應的財稅獎勵政策。此外,政府通過推進戶籍管理制度及其掛鉤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改革,將保護區內的部分人口有序遷出,財政對移民家庭和接受移民的地區給予必要的安置補助;保護區內剩余人口就地轉為管護人員,政府提高保護區單位面積管護經費標準,增加經費總量,增強其財力保障程度。

參考文獻:

[1]蔡春紅.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議系[J].中國行政管理,2008(04):78-81.

[2]孫建.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6(02).

[3]樂雪.統籌城鄉視角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以成都市為例[D/OL].(2008-10-01)[2010-10-10]..

篇2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材料主觀題;解題策略

目前,在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習效果的各種測試中,無論是學校自己組織的還是高考,無一例外都對主觀題尤其是給定材料的主觀題賦予較大比重,這就要求全體師生都要重視材料類主觀

題。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這恰恰是學生的一大弱點。如何解答好材料類主觀題,筆者認為,一是靠平時的積累,將課內知識點牢牢掌握,并能夠熟練運用到課外各種社會生活現象尤其是政治現象的解讀中。二是靠在各種測試中認真審題、解題、答題。三是要注意一些答題要點,避免無謂的失誤。在此,我總結自己教學實踐中的三大策略,以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有所裨益。

一、牢牢打好材料主觀題答題基礎

學生的材料主觀題答題基礎包括相關的知識基礎、方法基礎和訓練基礎。只有平時在教學中注重鍛煉他們的各種能力,才能在各種測試尤其是高考時正常甚至超常發揮,達到理想的效果。

1.夯實知識基礎

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識點非常多,只有將這些基礎知識尤其是各種基本原理吃透、完全掌握,才能從根本上做好材料題的解答。這也是困擾高中學生思想政治考試的最大難點。我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一系列跟進措施,以保證學生能夠活學好、掌握好,為活用好打下基礎。

(1)要求學生記憶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備課,結合實際社會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來做好知識點的解析工作。通過靈活且有說服力的解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我一直認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點是不需要死記硬背的,如果學生只會死記硬背,那肯定不會在各種測試中得到高分,尤其是在出題越來越靈活的高考中不能得高分。只要教師能夠講透知識點,并將其放在實際生活現象中進行分析,那么依照現在高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記住這些知識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做好課堂小測試和講評工作

雖然我們不擔心學生的記憶能力,但我還是會每周、每月都抽取一定的時間對學生上周、上月的知識點記憶情況進行考評,一是隨機抽取學生背誦學習過的知識點,讓他們或背誦或默寫。二是用提前準備好的小材料、小問題,讓他們用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簡要分析,以加深他們的印象。隨機抽查后,我會組織他們分成小組,針對每個學生的被檢查情況進行分析,讓他們自己對照進行查缺補漏,讓他們在檢查同學的同時對自己的記憶情況也進行

自查。

2.掌握答題技巧

材料題類型多樣,內容也是千差萬別,為了達到好的測試結果,必須針對思想政治知識點進行有意識地答題訓練。只有熟悉各種形式的材料和問題,學生才能更加靈活地使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正確答題以取得最佳成績。

(1)要做好典型例題的講解

各種典型例題尤其是高考題對教學的參考價值巨大。教師應該重視這些例題,重點講解例題的分析過程,引導學生跟上出題者和教師解題的思路,啟發他們能夠舉一反三,在以后遇到同類題型時做到游刃有余。教師在分析后最好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他們交流溝通不同見解、能夠從多方面解題并鑒別最佳角度的能力。

(2)比照參考答案,分析學生答題的見解優劣

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答題和分析討論進行點評,讓學生最終理解自己見解的優劣,讓他們明白哪些思維是對還是錯,這樣能夠讓他們在思維、解題思路上得到較好的訓練,讓他們能夠寫出比較完整的答案。

3.多進行實戰訓練

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最終還是要在各種考試尤其是高考中鑒別優秀學生,所以在掌握基礎知識和答題技巧后,要針對學生的短處和經常出現的錯誤之處進行高強度的實戰訓練,進一步加深他們的記憶和鍛煉他們的技巧。我一般是通過分組來進行實戰訓練,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是將全班學生按照平時成績、性格等合理搭配,劃分成若干個組,從中挑選出組長。二是在平時的實戰訓練中,以每周為時間單位出一道材料主觀題,要求他們以組為單位集體完成,并要求他們把分析、答題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并挑選一個學生作為主講人歸納答案,在課堂上公開宣讀。三是教師在課堂上公開評價每組、每人的表現優劣,將更精準的意見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實踐中,學生確實能夠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積極性和能動性大大提高。

二、不同種類材料分析題的具體破解思路

總之,無論主觀類材料題怎么變化,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只要采取針對性地破題、解題措施,基本上基礎好的學生都能得到較滿意的成績。我將它們歸納為以下幾點:

1.原因類

對現象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必然性、重要性原因,二是條件原因,三是危害性原因。對此,一般回答要根據設問來具體分析,主要的關鍵在于使用“有利于……”“原因在

于……”等詞語,以表明自己對題干的認識。例如,很多高考、會考的試題都考查對生產災難、食品安全等社會問題的原因分析,據此要求學生依據相關知識說明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這就要用必要性、重要性分析法,具體的解釋可以是:一是有理論和現實的必要性,如國家性質、政府性質等;二是有理論和現實的重要性,如有利于維護人民權益、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解析就能比較全面,答題時自然就能獲得較好成績。

2.措施類

對措施的分析,一般是對特定行為主體的分析。如對國家、政黨、企業、人民等。對此,要重點尋找這個主體是誰、具有什么屬性,并聯系教材和時政分析對策建議。例如,2012年高考江蘇卷第34題(2)問就是此類問題:結合材料,針對上述影響兩類企業各自應采取的對策。對此問,學生要仔細審題,將材料中涉及的出口貿易型企業和對外投資型企業都分析到位,然后結合教材和時政知識,從自主創新、防范風險、“走出去”戰略等角度入手分析,這樣就能使答案很豐滿、很有深度。

3.啟示類

對啟示的闡述,一般要先確定從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等不同角度來闡述,這樣才能使答題指向明確。在答題技巧上,一要先闡明不同的主體內容,二要回答怎么辦才能更好地貼切這個啟示。例如,2013年高考江蘇卷第37題第(3)問,在這一決策過程中政府和公民應如何良性互動?這就需要學生先確定是從政治生活的角度,從政府和公民兩個主體,指向“民主決策”這一過程,如何進行良性互動。這樣的解題步驟才是清晰的。

三、注意答題技巧和細節

1.要避免思路紊亂

答題首先要判定問題的性質和答題方向,這樣才能用已經掌握的知識來分析對應的問題,不至于南轅北轍、問答方向相差

太大。

2.要從題干中發現關鍵詞和把握問題主旨

比如題干中出現“整體”的字眼,學生就要聯系到“從全局出發、立足整體”的哲學原理;出現“重點”兩個字眼,學生就要聯系“主要矛盾”等相關知識。只有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才能排除失誤,最大限度地把握問題的精髓。

3.規范使用思想政治術語和答題規范

高中思想政治術語很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注意掌握,在答題中更要準確應用,不能用大白話代替術語,同時在規范上要下工夫,不能遺漏、錯解。而很多學生在答題時容易漏掉要點,比如問題的限定詞、主體等,從而痛失得分要點,這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題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題型,師生要做的是努力將其客觀化。通過基礎知識掌握、分類專門訓練、注意答題技巧等穩步推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汪海燕.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學體系的構建[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6).

[2]孫杭輝.體味思想政治學科新課程的辯證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6).

篇3

[關鍵詞]信息產業 自主創新能力 財稅政策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且正處在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利用好信息技術,走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實現經濟趕超戰略的必然途徑。而信息產業自身的發展則是信息化戰略的基礎和前提,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信息產業經歷了起步階段、創建階段,進入到了目前的迅速發展階段。然而,由于我國信息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導致了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一、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及其自主創新能力分析

1.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與挑戰

在對信息產業界定問題上,眾多學者們一直沒有一種統一的看法,一般性的定義認為信息產業主要包含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軟件業兩大行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包括通信設備、廣播電視設備、家用視聽設備、電子器件、電子計算機、電子測量儀器、電子元件、電子工業專業設備等制造業,軟件業又包括軟件服務和軟件產品生產兩個行業。

本世紀以來,我國信息產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從2000年到2007年,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從6041億元增加到56000億元,年平均增速37.5%;產業增加值由1422億元提高到13000億元,年均增長37.2%,占GDP的比重從1.59%上升到5.27%;出口額由551億美元上升到4595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35.4%,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比例從22.1%上升到37.7%,出口快速增長并持續保持在總出口額的1/3以上。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工業中發展速度最快、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和先導性產業。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信息產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國際競爭更加激烈,信息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內外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雖然我國已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制造的基地,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在很多核心技術上沒有自主產權,尤其是在集成電路、系統軟件、元器件等核心技術上研發能力甚為薄弱。這導致了我國仍處在整個產業價值鏈的低端,產品附加值較低;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或通過制定更高的技術標準從而設置更多的技術壁壘來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控制,或通過在我國國內大量申請專利來占領我國市場,加大了我國本土企業技術創新的難度,阻止了我國信息產業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綜上,只有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使我國信息產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真正把我國信息產業做大做強。

2.我國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分析

內生增長理論指出研發投入和人人力資本是技術創新和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對某個具體的產業來說,決定其創新能力的則主要是該產業的研發投入和人力資本水平。以下從我國信息產業研發投入與產業人力資本水平兩個方面來分析我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

(1)信息產業研發投入

盡管我國信息產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也出現了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企業,但從整體上看,研發投入不足。從企業研發投入的國際比較來看,我國辦公、會計和計算機制造業以及廣播、電視和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研發強度(用研發投入與工業增長值之間的比例來衡量)不僅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還遠低于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

(2)產業人力資本

從1995年到2008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科技活動人員總量迅速增加,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科技活動人員數量上升到期初的三倍多,電子計算機以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在2000年以后科技活動人員數量也有了較快的增長。雖然從數量上看我國信息產業人力資本總量增長速度較快,但產業整體人才結構不合理,高層次人才和產業領軍人缺乏,以及基層技能工人嚴重不足。從產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結構看,具有高級和正高級職稱人才僅只占到專業技術人才的10%左右。其次,我國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滯后問題也比較突出,目前我國信息產業技術工人中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比例僅有5%左右,這與發達國家的20%-40%的比例相差很大。

從以上兩個方面可以看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受到兩大主要因素的約束,這從根本上導致了我國信息產業創新能力不足,所以,政府必須通過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來支持信息產業的發展,本文接下來從理論上闡述政府采用財稅激勵政策的合理性以及主要政策措施效果之間的差異。

二、政府通過財稅政策激勵企業創新的理論分析

企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投資的決定因數是預期的投資回報率,如果研發投資的預期回報率高于其他投資,則企業就會自動的傾向于這項投資,反之則不會。研發投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具有正的外部性,這種正外部性使得投資主體無法完全獲得由自身研發投資帶來的所有收益,即使在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相當完備的經濟環境中,也會由于專利保護的時限性和其他形式的知識溢出導致投資的私人回報率低于從整體來看的社會回報率,這最終意味著私人的研發投資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的水平。Jones和Williams(1998)認為,保守的估計社會最優的研發投資會是實際投資的2~4倍。所以,無論在當今的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通過實施各種財稅政策來激發社會的研發投資是各國政府的一個必然選擇。

從總體上說,政府運用各種財稅政策提高或激發社會的研發投資主要來自于兩大方面。其一是需求方面,也就是通過對研發活動的直接財政補貼或稅收激勵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彌補企業沒有完全得到的收益。這些措施在資本市場更加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相對會更加有效,因為在資本市場不健全的情況下,首先由于缺乏足夠的風險資本的加入,企業不能通過外部融資來分擔風險,大企業可以轉向通過內部融資的方式來進行研發活動,中小企業則會因為缺乏風險資本的加入而無力承擔高風險的研發投資;其次由于在更加不完善資本市場中道德風險更加嚴重,使得企業為研發融資的成本更高,從而減小了對研發的投資。當政府通過實施各種財稅政策參與社會的研發活動時,則會大大改善這種研發不足的現象,從而促進了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其二是供給方面,政府可以發揮財政力量,通過增大對教育的公共開支,尤其是增大對高科技人才培養的支出從而為社會供給更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顯然,在相同的研發強度下,具有更多的科研人才會提高社會科技創新的效率和產出,從而激發更多的研發活動。

事實上,政府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出發的各種財稅政策的效果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市場環境以及不同的產業中是不盡相同的,因為影響企業創新的除了政策因素之外還有很多,比如經濟的開放程度、市場結構、企業的規模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程度等等,而這些因素是共同發揮作用的。所以,分析財稅激勵政策的有效性需具體考慮產業的內外部環境。以下根據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給出促進其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財稅政策選擇。

三、提高我國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財稅政策選擇

1.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對重大產業項目的財政支持

由于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一直以來信息產業技術創新自然的選擇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雖然在實施積極的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下,技術創新的水平在不斷提高,并且個別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整體上沒有處理好引進、吸收、再創新的關系。從國外信息技術創新提升的過程來看,無論是技術創新能力最強的美國,還是實施技術追趕的韓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對一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核心技術的行政干預和統籌安排。所以,必須要通過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對我國信息產業發展具有戰略地位的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從而獲得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提高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直接財政投入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1995年至2008年,我國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科技活動經費中由政府籌集的平均比例為4.4%,企業籌集的平均比例為85%,通過金融機構籌集的平均比例約為10.5%;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科技活動經費中由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籌集的平均比例分別為2.9%、88.8%和8.2%。這說明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科技活動資金主要有企業自身籌集,由政府籌集的數量相當有限,而在我國信息產業整體的研發投入不足以及其他渠道融資不暢的情況下,增加政府財政的直接投入和對企業創新活動的扶持力度,是提高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3.通過制定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自主創新

與政府通過直接的財政支出加大對研發的投入相比,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自主研發將起到不完全相同的效果。首先,從理論上說,政府加大直接的研發投入可能會和企業研發投入產生互補,也就是起到促進私人研發投資的作用,但在有些情況下也可能會產生擠出效應,從而對整體研發投入增加的效果并不明顯,但稅收優惠的激勵政策直接降低了企業進行研發活動的成本和風險,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研發投入;其次,稅收優惠政策可能更有利于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的建立。在制定具體的稅收政策上,一方面要根據企業新產品開發、新技術研發、技術引進等各種科技活動支出制定相應的稅收抵扣額,另一方面要不斷優化稅制,提高稅收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對各種技術創新的性質進行區分,特別對應用性廣的信息技術給予較大的支持,提高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也間接促進了信息技術的應用。

4.通過財稅政策為企業自主創新融資創造條件

信息產業所包含的大多數行業均屬于高技術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特點是具有更多的創新機會,同時由于技術的高端性以及技術更新快的特點導致了其研發的更大風險性,所以,通過金融市場為信息產業研發融資的難度更大。政府一方面可以制定通過財政提供貸款貼息的鼓勵政策,也可以通過政策性銀行為研發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鼓勵和推動風險投資資金的形成,從而促進民間資本對研發投資的支持。

5.加大對信息產業高素質技術人才培養的財政投入

人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本保證,也是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決定性因素。Leiponen(2005)研究認為,在控制了研發強調的條件下,技術性勞動力投入和創新產出之間存在正的相關性,并且Colombo和Grilli(2005)的研究發現,對高科技企業的發展而言,政府對高素質專業性人力資本的投資比其它形式的教育支出更加有效。政府必須從供給角度加大對高素質科技人才的財政投入,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激發科技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營造人才成長的優良環境,加快建設高素質的技術和各類創新人才隊伍,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篇4

[關鍵詞]循環經濟;財政政策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70(2008)05-0028-03

一、國內外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研究現狀

隨著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如何利用財政等經濟工具實現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引起了國際財政學界、環境經濟學界的普遍關注。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了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一個研究熱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國外財政學界圍繞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等重大環境問題,在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論和實證分析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具體包括財政政策的設計與實施、財政政策的意義、財政政策的分配效應、替代效應和收入的使用等問題。這些研究成果為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指導。

近幾年,我國財政學界對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政策一直比較關注,研究思路基本上分為:一是分析我國現行有關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如李里、程瑜、張揚和朱錫平、梁勁、陶勇等。二是介紹國外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政策,借鑒其先進經驗,提出完善我國財政政策的措施。如錢易、葉太平、何炳光、韓寶平等。三是從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某一個角度切入,做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較為集中的是對環境稅收的研究。界定環境稅收的概念,考察國外環境稅政策,特別是OECD國家的成功做法,探討在我國建設環境稅制的思路。如安福仁和周生軍、武亞軍、付伯穎和齊海鵬、楊金田和葛察忠。總的看來,國內的研究多從政策層面展開,以定性分析為主,規范研究突出,而關于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實證研究較為薄弱。基于此,本文將采用實證的方法分析我國財政政策對循環經濟的影響,評價財政政策對循環經濟的激勵效應,為政府制訂更為合理的財政政策提供依據。

二、發展循環經濟財政政策的實證分析

當前我國處于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階段,市場作用在加強,政府職能在調整,財政職能在轉換,環境狀況也在不斷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對已經采取的有關循環經濟的財政政策進行反思,以利于進一步完善。

(一)分析思路。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運行的經濟增長模式,它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循環經濟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它所要求的物質循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物質在經濟體系內多次重復利用;二是經濟體系排放到環境中的廢物可以為環境所同化,并且排放總量不超過自凈能力。分析財政政策對循環經濟的激勵效應,可以介入的角度有很多,但由于我國循環經濟起步較晚,相關的統計數據不夠完備,這為構建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根據現有的統計數據,本文確定了“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和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四個指標。

“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即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所取得的產值,揭示了企業廢棄物利用的程度。從循環經濟的理論來看,以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是循環經濟實踐中重要的數量指標,以其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將會從廢棄物重復利用的角度反映出企業開展循環經濟的實際情況。企業開展循環經濟既有民間投資的推動,又有財政資金的激勵,因此,選擇3個自變量,即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和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指標代表了民間資本和財政資金對循環經濟的雙向推動,反映了在兩方合力的作用下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效應。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即企業自身治理固體廢物的投入,強調了民間資本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效應。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作為財政統計指標,突出了財政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效應。

(二)模型的建立。以“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GP)為被解釋變量,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FT)、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PT)、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IT)作為解釋變量,構建循環經濟財政政策模型。

基本模型是:GP=βFIFT+βPIPT+βITIT

β是回歸系數向量,表示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和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對“三廢”綜合利用的“凈影響”。當回歸系數為正且顯著時,兩者是互補關系,意味著民間投資或財政政策對“三廢”綜合利用有正效應,即有助于激勵“三廢”綜合利用,也就是有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當回歸系數為負且顯著時,兩者是替代關系,意味著在民間投資或財政政策的作用下,“三廢”綜合利用會減少,即不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當回歸系數不顯著時,無法判定民間投資和財政政策對“三廢”綜合利用的影響效果。

(三)數據說明。表1是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財政年鑒公布的數據整理而得。檢驗的樣本空間是2000~2006年的觀測數據。

(四)回歸的結果及分析

GP=5.43FF+0.12PT-9.57IT

T=5.44 2.12 -2.29

R2=0.97 adR2=0.95 dw=1.88

回歸分析揭示了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FT)、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PT)、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IT)對“三廢”綜合利用的效應。括號內的數字為t統計量,S.E.是回歸函數的標準差,R2是可決系數。R2=0.9697說明擬合情況很好,“三廢”綜合利用的相對變化可以由自變量給予96.97%的解釋。回歸結果顯示,財政環境保護和城市水資源建設支出(FT)與“三廢”綜合利用具有正的相關性,且相關性顯著。財政環境保護支出的彈性系數為5.43,表明財政政策對“三廢”綜合利用激勵作用明顯。財政每投入1%的環境保護資金,“三廢”綜合利用增加5.43%。環境污染治理投資(PT)對“三廢”綜合利用也具有促進作用,其彈性系數為0.12,表明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每增加1%,“三廢”綜合利用增加0.12%。財政環境保護支出與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均通過10%的顯著水平檢驗,而且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對“三廢”綜合利用的激勵作用明顯弱于財政環境保護支出。工業治理固體廢物完成投資與

“三廢”綜合利用具有負的相關性,彈性系數為9.57。

“三廢”綜合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經濟體系各部門聯合并協調運作,實現在現有產業體系中,將一個部門的廢棄物用作另一個部門的原材料,達到物質能源在體系中的循環利用。從物質的屬性看,雖然大部分廢棄物屬于可再生的資源,但將廢棄物還原成可用的一次性資源的成本很高,經濟性相對較差。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以逐利為目的,由企業自覺地遵循循環經濟理念,廣泛開展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有一定的困難。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特點和企業的經營目標決定了僅靠企業一己之力,“三廢”綜合利用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財政作為促進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最重要的政府激勵制度之一,其內在規定性,如政府公共投資多少,稅收措施的引導,對循環經濟發展活動都會產生極為明顯的激勵效應。一方面,財政政策的安排會直接影響綜合利用廢棄物、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市場主體從事某項活動的動力大小取決于通過該項活動所能取得的經濟利益的大小。如果利用廢棄物帶來的利潤水平過低,必然會嚴重影響發展循環經濟活動的積極性。因此,給予適當的財政投資或補貼,保證投資主體合理的經濟利益,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是激勵投資主體擴大生產規模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財政政策的安排會直接影響循環經濟的發展能力。循環經濟能否得到有效激勵,不僅取決于市場主體可追求的經濟利益強度,而且還取決于市場主體所具有的創新能力。循環經濟作為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經濟活動,需要企業具備雄厚的資金能力,而適當的財政科技投入則是市場主體創新資金的一個重要保障。所以,發展循環經濟整體上需要國家的財政政策進行扶持、引導。

篇5

關鍵詞:財政政策;制度變遷;效應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政府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的財政政策,其主要政治經濟目標就是:社會穩定、經濟增長、物價平穩和充分就業。長期以來,在政府執行的財政政策能不能產生有效的政策效果的問題上,不同的經濟流派對此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凱恩斯的需求管理財政政策又被很多國家作為增加國內總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我國真正意義上借鑒西方的財政政策來調控宏觀經濟,是1998年開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非常時期,為的是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克服亞洲金融危機。自我國積極財政政策執行以來,國內理論界對其效應進行了很多分析,歸納起來有三種觀點:效果顯著論、效果一般論、效果無效論。多數學者的觀點是積極財政政策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作用明顯,實現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據統計,到2002年為止,我國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6600億元,帶動投資3.2萬億元,拉動經濟平均每年增長1.5-2個百分點),其他如拉動民間投資與消費等方面不盡人意。筆者對其持相近觀點,并認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許多可能影響財政政策效果的舊有制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體制,在向新制度變遷過程中,必然會導致政府財政政策傳導機制的梗塞,甚至出現政策的作用機制發揮失靈。怎樣才能在轉軌時期低成本高效益地運用好西方的財政政策,從而達到國家宏觀調控目標?通過對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分析,尋找出部分目標效果不佳的深層次原因,以便能在目前進行的中性財政政策實施中有所借鑒,便是本文的宗旨。

二、財政政策效應的認識

財政政策作為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手段,總體來說其政策目標與其他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經濟背景下,財政政策的類型和目標是不同的。財政政策的總體效應則是財政政策實施效果與預期的政策目標的比較,看其結果怎么樣。但在對政策效應具體分析時,必須重視政策成本這一指標,因為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財政支出和稅收兩大手段來進行的,政策的實施勢必會影響財政收入和國家債務水平。以日本為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克服經濟衰退執行了以擴大政府公共支出為主要手段的財政政策,盡管政策效應拉動了經濟增長,但政府持續性的擴大公共支出幾乎沒有增加任何產出,對經濟穩定所起的作用極小,而且還導致公共債務的大幅增長,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這一點上,我國許多地方為片面追求所謂的GDP高增長,不惜大量舉債搞市政工程或建設項目,不考慮項目的經濟效益,最后形成財政風險,與其頗為相似。事實證明,只有財政政策的凈收益大于成本,才能說財政政策效應良好。

三、影響我國財政政策效應的制度安排

在市場機制成熟的國家,財政政策效應受制度的影響較少,但作為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有著長期計劃經濟烙印的中國,財政政策的制度安排背景明顯不同于成熟市場,在這里一些西方理論甚至失靈。如西方經濟理論認為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大量的發行國債,會使利率上升,產生投資擠出效應,事實上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在利率不斷下降的同時,卻擴大了社會投資需求,引導了企業投資。以1999年為例,國家用90億的國債資金作為計改貸款貼息,帶動銀行貸款和企業配套資金1800億,形成20倍的資金規模。同樣減稅政策,在我國以流轉稅為主體的制度安排下,其政策效應也會大打折扣。可見,在制度變遷中的今天,很多過去制定的、且與經濟社會不相適應的制度繼續在發揮作用,這種滯后,將對財政政策的效果產生重大影響。具體來說,影響財政政策的制度安排有:

1.民間投資領域的制度安排。包括行業的進入與退出制度、直接和間接融資制度、稅收制度等。

2.就業領域制度。包括社會保障制度、就業培訓制度、失業再就業制度、優惠招收下崗人員的工商稅收制度、就業觀念等。

3.教育領域制度。包括教育收費制度、教育產業化制度等。

4.住房領域制度。包括福利分配制度、貨幣補貼制度、取消實物分房制度等。

5.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分割制度、一體化制度等。

6.各經濟行為主體與政府的制度安排。新制度經濟學派和公共選擇學派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容易形成各種利益主體,而利益主體的行動又會影響政府的外在的制度安排。從制度變遷角度看,制度由內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主導,前者包括習慣、習俗、倫理道德、傳統等,后者包括正式制度,按政治程序規定而來,作為制度制定和供給的主體,其經濟人行為,容易被微觀經濟行為主體的影響,出臺有失社會公平與效率的制度。

7.所有制結構制度。包括對國有企業給予特殊的優惠政策等。

8.其他可能影響財政政策的政治、經濟制度。

四、對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分析

我國近幾年進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其手段是以發行國債增加政府支出為主、結構性減稅(費)為輔的,其主要目標是拉動經濟增長、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帶動民間投資、提高就業水平同時維護社會穩定。關于積極財政政策整體效果的研究,國內經濟界已經有許多文獻,不管是效果顯著派、還是低效、無效派,但是通過政策的實踐看,中央的相機決策的財政政策,應該是果斷、科學的出手,有力地促進了宏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徹底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避免了國內的經濟衰退。當然,在我國經濟處于制度變遷的特殊時代,財政政策的效應不可能是各個方面都十分理想,如果要說失誤,政策的最不成功之處,也是筆者最大的擔憂在于:積極財政政策是以犧牲環保、過度開采資源為高代價,經濟增長明顯存在短期行為,基礎牢固性值得商榷,扣出環保、資源因素,或者投資成本(包括高額的國債還本付息代價),財政政策凈收益恐怕在1%上下。

為了更加理性地總結其成敗,這里再就效果不明顯的三個分項目標做一分析:

1.民間投資帶動效應

我國政府為了能夠刺激國內民間投資,從積極財政政策開始執行至轉型,主要采取了擴大公共支出的手段,期望對民間投資起到帶動作用。從理論上講,在不存在制度約束和障礙的前提下,政府的公共支出會產生一定的乘數效應,決定乘數效應大小的關鍵因素是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投資乘數就越大,因此而新增的國民收入就越多,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越明顯。同樣,乘數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通過政府的投資可以帶動民間投資,從而使社會投資總量不斷遞增。就公共支出而言,理論上也有兩種方式:一是靠政府發行公債直接擴大投資規模;二是政府應用杠桿支出方式,以少量的公共支出來帶動或刺激民間的投資支出。這兩種方式都被我國采用。由于政府直接投資屬于國有單位的投資,其對國有單位的投資快速增長作用十分明顯,對非國有單位的投資增長作用不顯著。根據《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按所有制結構對我國的投資結構進行比較,以開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1998年為界限,可以發現1998年之前的三年,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年平均投資增長率為10.97%,而個體經濟為20.7%,其他經濟成分為19.33%;1998年之后的三年,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年平均投資增長率為13.13%,而個體經濟為10.47%,其他經濟成分為11.2%.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約束。在經濟轉型時期,中國的所有制結構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與此相適應的制度安排尚在建立,制度變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舊的國有企業的特權制度仍然繼續產生作用,并對民間投資行為的擴張起到限制作用。大致來說,影響民間投資的制度安排主要有:

(1)行業準入的制度限制。這些行業包括公用事業、郵電通訊、金融保險、石油開采等。民間投資希望進入這些行業,但種種條件限制制約了其投資。據《浙江省民間投資狀況分析》報告指出:市場準入的制度限制是影響民間投資的第一個因素,部門保護主義使“系統外”的企業很難參與公共建設。國家原計委研究所也指出:民間投資在30個產業領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限進”。民間投資不足,制度的制約確實影響很大。

(2)融資制度的偏好。我國現有的直接融資制度和間接融資制度,歷史上基本是為國有企業服務。信貸政策存在非國有企業歧視,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多年來得不到有效解決。浙江的地下錢莊的貸款利息長期大大高于國家銀行的利率,但生意一直興旺。貸款制度的歧視對民間資本大規模擴張起到了限制作用。許多民間資本逐步退出了實業投資,進入投機領域,如近年流行的溫州炒房團。

因此,筆者認為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對啟動民間投資效果不理想,政府完全依賴持續、大量的發公債來進行公共支出,支出項目的過于單一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其后果是強勁拉動了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進而形成局部投資過熱。

2.提高就業效應

實現充分就業是積極財政政策的目標之一,2003年初中央政府更是將增加就業作為首要目標。應用積極財政政策增加就業的理論依據是通過政府的大規模公共投資,一方面直接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帶動民間投資、刺激消費,進而創造就業機會。由于我國城市相當部分失業是制度造成的自愿失業,比如不愿到二級勞動力市場就業,不愿從事低層次的勞動等。而積極財政政策新創造的就業機會主要集中在建筑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在城市失業人口不愿去的背景下,來自農村的失業大軍成為了填補對象。同時,國有企業在此期間進行的“減員增效”,也加大了城市失業數量。

3.刺激消費效應

從我國制度安排上分析,城鄉分割的制度安排對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嚴重制約,尤其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村的消費能力,儲蓄養老、防病等消費預期的不確定性,導致其消費緊縮;高校教育的高收費制度、甚至中小學的不斷增長的收費制度,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費預期;近幾年房地產價格嚴重脫離居民實際消費水平的連續高漲,更使人們的收入消費支出力下降。據“中國白領階層過著藍領生活”的調查報告,年收入5萬元左右的江浙城市居民,根本不敢消費,未來十幾年的收入大多付于房款,生活十分節儉。我國土地供應及城市安居房建設制度的脫離實際,影響了居民的收入支配能力、制約了他們在其他領域的消費,也形成了經濟中的局部過熱現象。以筆者分析,國家通過給公務員漲工資等提高居民收入的手段,是希望以此增加消費,進而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但社會保障、教育收費、住房分配市場化帶來的管理失控等制度安排存在缺陷,使我國的積極財政政策對消費的刺激作用有限,行業冷熱不均,多數行業依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居民的整體消費意愿不高,儲蓄仍然為居民首選。

可見,財政政策的效果好壞,必須重視政策實施的制度約束。

五、對中性財政政策的幾點建議

基于積極財政政策的目標基本實現,在經濟出現局部過熱的情況下,及時淡出擴張的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鞏固、調整,很有必要,因為任何政策都有強大的慣性,存在時滯效應。在實行6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后,轉入針對局部過熱、以“有保有壓”為特征的中性財政政策,著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質量,是當前財政政策的取向。以筆者的認識,中性的財政政策要達到良好的效果,應從有關影響政策效應的制度安排上進行與之相適應的改革,在政策手段上多運用稅收的方式,具體而言:

一是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公共衛生體系、義務教育制度。

二是運用稅收手段對企業科技創新、環保、循環經濟等項目加大稅收扶植力度;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低層次重復建設等項目的企業進行重稅。

三是放開針對限制民間資本進入的領域,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行高科技、環保、旅游等行業的投資。

四是及時推出物業稅、加大地方政府的經濟適用房的規模,切實控制房地產的投機,減輕居民的支出壓力,穩定社會,提高其他領域的消費。

五是進一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完善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穩定糧食最低收購政策、堅決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繼續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六是轉變城市居民就業觀念、通過培訓、發展第三產業、繼續引導民資、吸引外資投資實業,努力降低失業人口率,創造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黃麗珠等。2005財政貨幣雙穩健解讀[N]。金融時報。2005-01-04.

[2]尚長風。財政約束下的財政政策級效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3]王國清。財政學[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4]馬曉。財政制度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5]從明。重視研究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J]。經濟研究參考。2005(1)。

[6]何乘材。積極財政政策的回顧與評價[J]。經濟研究參考。2003(81)。

[7]文建東。公共選擇學派[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

[8]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篇6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公共消費品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政府一直很注重公共消費品的發展,但是居民消費品的發展基本上還是首先從滿足私人消費品開始的。從城市居民消費來看,大致上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1978年到1985年,這一階段主要是以解決溫飽問題為中心,即解決吃飯與穿衣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自1985年到1996年,這一階段主要是以發展與滿足對現代家電與現代家具的需求為特征。由于我國在傳統體制下,居民生活水平非常低,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例如糧、棉、油、肉、蛋等最基本生活品都是定量限量供給,因而在改革開放后發展私人消費品的上述兩個階段中,市場表現出了極為強勁的需求,甚至不少年份都表現為所謂的消費需求膨脹。這種強勁的私人消費品的市場需求,是促進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最主要推動力。

我國城市居民的私人消費品在經歷了上述兩個發展階段后,應該繼續朝著私人住宅、私人小轎車、現代私人通訊設施(即電話、電傳、電腦三位一體的信息高速路)的所謂新三件的方向發展,但因為除了對現代通訊設施居民的購買力還能承受之外,對于私人住宅與私人小轎車居民的購買力還難以承受,所以我國居民的私人消費品在經歷了上述兩個階段之后,其需求急驟下降,出現了嚴重的消費需求不足,從而導致了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口增加,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局面。這種現象的產生是正常的,因為私人住宅與私人小轎車的支付價格比較高,居民現在還難以承受,居民在經歷了上述兩個私人消費品發展階段之后,需要有一個消費能力的積累時期,然后才能進入新的消費階段。

在居民私人消費能力的積累時期,消費需求增長速度會明顯下降,其下降必然會導致市場需求不足,從而使生產增長乏力。在這種條件下,如何保證總需求有效增加,從而使經濟發展有足夠的需求拉動力?從消費方面看,唯一的辦法是利用財政政策,加大對公共消費品的投資,彌補私人消費品需求的不足,刺激經濟發展,保證經濟在缺乏私人消費品需求拉動力的條件下,能夠實現穩定而持續的增長。財政政策的這種作用是在需求不足和經濟增長速度放慢時通過加大投資而實現的,因而稱之為反周期。這種反周期作用對經濟增長具有乘數效應,因為它除了增加公共消費品的投資需求之外,還會增加人們的收入,從而增加人們的私人消費品需求,最終會促進經濟的較快發展。

從我國目前的居民消費狀況來看,公共消費品的發展也確實嚴重滯后于私人消費品的發展,例如交通擁擠,環境惡化,文化教育設施落后,抗災救災能力低下,等等。總之,從居民消費發展的規律來看,我們在大規模發展居民私人消費品之后,也應加大財政對公共消費品的投資。因此,反周期的財政政策是與經濟發展趨向相吻合的。反周期財政政策實現了刺激經濟與發展經濟的內在有機統一。

財政政策的這種反周期作用,往往是通過財政赤字來實現的。因而人們往往擔心這種反周期的財政政策會增加財政赤字,從而從另一個方面給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從我國目前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來看,反周期的財政政策還不會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效應。因為:第一,我國目前實施的反周期的財政政策所引發起的赤字,從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等方面來看,還遠遠沒有達到赤字負效應的警戒線,是屬于正常性赤字。第二,我國的公共消費品實際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消費者無償性享受的,一類是消費者有償性享受的,而且后者的比重還不小,因此財政對公共消費品的投資有一部分最終會收回來,從而會減輕赤字的壓力。第三,經濟的發展是反周期性的,當經濟高漲時,政府財政收入肯定會增加,從而會有能力彌補赤字。也就是說,財政在經濟低速增長時期為刺激經濟而引發的赤字,會在經濟高漲時期因財政收入增加而得到彌補。第四,通貨膨脹等經濟因素的存在,也會為政府利用財政赤字政策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會有利于政府減輕因刺激經濟而形成的赤字的壓力。

反周期的財政政策的使用,必須講究科學性,尤其是要注重財政資金在投向公共消費品時的效益性。反周期的財政政策的財政資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非盈利性的投入,因此其效益性往往不是以利潤為指標,而是以社會平均投入成本為指標,即投入成本不能高于社會平均投入成本。反周期的財政政策能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共消費品投資的效益性。如果投資效益性差,那么反周期的財政政策的效應就比較差。因此,政府不僅要根據宏觀經濟狀況及時選擇反周期的財政政策,而且還要保證財政投入資金的高效益使用,財政投入資金的使用必須制度化與法制化,堅決杜絕一切非政策性使用。

篇7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協調配合

一、影響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不利因素研究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受到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存在諸多不利的因素,甚至導致兩大政策出現矛盾沖突:

(一)兩類政策內部不協調

一方面是財政政策內部不協調,在使用增加財政支出的同時,卻忽略了稅收的減少。目前國內企業的稅收負擔相對較重,而且稅收的范圍廣,體現不出政府擴張性的政策意圖。另一方面是貨幣政策內部不協調,在短期之內,難以協調物價的穩定和充分的就業需求,致使貨幣政策目標之間存在矛盾。而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存在矛盾,難免會影響國內經濟的協調平衡增長。另外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在目標、人事、工具等方面缺乏獨立性,并沒有真正實現自我經營、約束、發展和完善。

(二)政策協調配合缺乏技術含量

一是國債政策與市場業務的不協調。我國國債的品種單一,二級市場效率不高,市場發展之后,從利率調控的角度分析,目前國債市場還不具備市場基準利率產生的條件,不利于儲蓄利率的提高。二是政策性與金融技術性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市場份額為追逐目標,采用業務滲透等競爭手段,導致過多的財政資金進入市場競爭領域,從而破壞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性,另外政策性銀行沒有過多的資金籌集渠道,會使得財政補貼資金難以足額到位,從而影響兩類政策協調配合效力的發揮。

(三)政策效應傳導和協調機制的缺失

首先是財政貨幣政策效應的傳導機制,無論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并沒有將財政政策的目標分成多個層次,導致傳導機制未能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一樣的清晰,以致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不容易被把握和控制。其次是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機制問題,受到不健全的宏觀調控運行機制的影響,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機制在觀念轉變方面不及時,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對于國際形勢的變化,也不能及時做出反應,致使最佳的調控時機錯失,降低了政策協調配合的效果,甚至需要為國際市場的經濟發展付出較大的成本。

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思路

(一)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基本原則

首先是根據經濟格局的變化,對兩者協調配合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針對國內存在的經濟發展問題、體制轉型問題,對政策目標和政策手段,進行適當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經濟格局的轉變。

其次是在財政政策的協調中,重點關注體制的改革和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在經濟波動問題產生的時候,要對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進行妥善處理,同時借助一定的微觀基礎,解決短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供應量失衡問題,為經濟的長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再次是為了提高宏觀經濟調控的穩定性、連續性、公平性和透明性,要在一定的規則范圍內,要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予以遵守,逐步確立包括企業和居民在內市場主體的經濟體制,以便提高市場主體對經濟變量變化的敏感程度。

最后是鑒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控手段的差異性,在協調配合兩類政策的時候,對兩類政策的位置進行確定,以便讓兩類政策能夠承擔不同的宏觀經濟調控職責,雖然兩類政策之間的地位沒有固定的形式。還要根據經濟調控的需求,對哪種政策的需求性比較強,就應該采取那種調控政策,譬如在不受年度限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執行時滯短,而效果時滯長的貨幣政策。

(二)提高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技術含量

首先是強化國債方面的協調配合,國債的品種少、流動性差,經濟調節的時候,要調整其品種和期限結構。在重大措施出臺之前,結合調控的總目標,對市場調控方向和力度進行控制,對國債發行時間、發行量、期限結構、發行利率、發行對象等進行協調配合。但很多具體問題因為財政和央行職能差異性使然,在期限結構上,央行會通過短期國債的發行滿足公開市場業務需求,而財政部門會重點關注現金的管理,調整財政季節性的收支差額,因此國債的發行,必須與央行資金調度協調好。

其次是強化政策性金融方面的協調配合。通過對政策性金融體系完善,將金融體系和財政貨幣政策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需要定位好金融體系,以便對財政投資的方向進行控制,而政府在公共建設等方面的權責要劃分清楚,以便調控基礎設施領域的宏觀財政。另一方面是鼓勵投資主體拓展融資渠道,包括交通、郵政、通信等行業,而每種投資主體中,政府都是其中的一方,鼓勵地方政府進行投資,實行競爭性的管理模式,借鑒相關的經驗做法,使得管理制度專業化。而對于建設性資金的撥付,要采用競爭補貼的方法,以減少財政補貼和財政管理的漏洞。

(三)塑造財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首先是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一是改革企業和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以便企業和銀行在利率變動的時候,能夠快速做出反應,在建立微觀經濟主體市場行為的基礎上,形成市場化的利率;二是改革企業直接或者間接的融資體制,對利率政策的傳導機制進行擴大,企業方面要拓展融資渠道,同時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比重要適當加大;三是以央行的基準利率為基礎,構建合理化的利率市場機制,這樣就能夠實現金融機構與市場之間的靈活調節。

其次是財政貨幣政策傳導中金融市場作用的發揮。一方面是發展資本市場,防止資本市場過度投機風氣的擴散,對資本市場運作進行規范,以理性投資作為引導,發揮資本市場中投資需求的調節功能。另一方面是發展貨幣市場,創新金融體系,建立統一性的國債市場,使得貨幣市場體系逐漸完善,同時確保票據市場的健康穩定。

最后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提高國有企業投資利率的彈性力度,發揮利率在投資中的調節作用,以健康的社會投資和消費拉動內需的增長,以此消除內需擴大時的不利因素。讓國企以市場主體的身份,融入市場當中,以獲得足夠的金融資源,但相關的措施采取要有選擇性,符合內需政策擴大的需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服務于經濟發展,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受到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存在諸多不利的因素,包括財政貨幣政策內部不協調、政策協調配合缺乏技術含量、政策效應傳導和協調機制的缺失。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政策協調配合的效果,甚至需要為國際市場的經濟發展付出較大的成本,因此,我們要確定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基本原則,提高宏觀經濟調控的穩定性、連續性、公平性和透明性,并提高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技術含量和塑造財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構建合理化的利率市場機制,使得貨幣市場體系逐漸完善,以便更好地適應經濟格局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王銀枝.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問題研究[J].經濟經緯,2008年05期:132-134

[2]藺懷國.當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現狀、制約因素與對策[J].天津經濟,2012年04期:34-36

篇8

關鍵詞:財政政策建議

一、完善體系建設,加強政策調控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體系建設,加強宏觀調控,要求健全縱向保障,統籌橫向跨度,加強宏觀調控的同時,規范中觀管理和確保微觀實施。主要通過公共財政支出政策,采取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對不同經濟利益主體的收入分配進行調節。縱向上,通過完善扶貧政策,實行政府間的專項轉移支付,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逐步實現地區間的分配公平。為了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公共財政服務。在橫向上,通過完善工資政策、社保政策、就業政策等,對不同行業、不同經濟成分、不同社會階層等微觀經濟主體和社會居民實行轉移支付。公共財政職能越位和缺位并存,政府包攬過多,財政支出范圍過大,超出了政府職責合理范圍和財政承受能力。繼續擴大改革覆蓋面,努力推進全縣預算單位納入財政國庫集中支付范圍。在努力擴大財政直接支付范圍的同時,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財政資金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層次性及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形成了多層次的調節體系,可以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是國家通過預算、稅率等影響宏觀經濟總量,影響社會總供求關系。財政政策的中觀管理則主要是通過財政的投資性支出、轉移性支出等,調整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解決公平、協調發展等重大問題。財政政策的微觀實施則是指通過財政補貼、轉移性支付中形成個人收入部分對居民和企業的影響。

二、運用稅收政策,擴大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

運用稅收政策,調節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由此增加就業崗位和機會。與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超過全部就業人員75%相比,我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所占比重僅為犯.4%,發展空間巨大。主要途徑是,政府可通過財稅政策措施,鼓勵第三產業發展,提高第三產業的產值份額和勞動就業比重,從而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同時也要正視我國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的現實,著力調整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實現產業內部各行業的協調均衡發展,要把發展的重點放在與科技進步相關的新興行業,如咨詢業、信息產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以及就業容量大、與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

同時運用稅收政策,協調地區經濟發展,減少結構性失業。要通過運用稅收政策影響投資方向來防止地區差異造成的結構性失業進一步加劇。如給予落后地區中的一些重要的產業部門和企業以投資抵免或加速折舊的優惠政策,提高資本積累能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對采掘業、礦產業這些利用自然資源較多的,同時吸收勞動力較多的中西部地區的重點產業,給予減免資源稅,增加增值稅抵扣項目的優惠,減輕其稅收負擔等。結合我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及地區之間產業結構布局和調整,考慮把東南沿海地區遭遇發展瓶頸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西部特別是中部地區,形成不同區域的比較優勢和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

加大對小企業扶持力度,充分借鑒國外經驗,以稅收減免的方式,或者財政專款設立小企業基金,或者通過財政補貼的方法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渠道。支持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吸納更多的勞動者就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在內外需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即使走出眼下困境后,也不能忽視這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還處于工業化初期,存在大量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農民工,在一定時期內,這部分人員具有較強的就業需求。而勞動密集型企業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主渠道之一。要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充足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最大程度地吸納其就業。

三、拓寬籌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

面對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需求巨大的矛盾,現有的財政集中度難以承受,必須要研究拓寬新的籌資渠道,要通過預算內外各種渠道積極籌措就業再就業資金,積極調整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增加其促進就業所占的資金份額,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障生活和促進就業雙重功能,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開征社會保障稅,從而建立以社會保障稅為主體、財政補助和社會捐助等多渠道的就業再就業資金籌集機制。同時,繼續加大財政對就業再就業資金的投入。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還不完善。2008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2400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4307萬人。2008年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3696億元,支出9925億元。我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2%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占到財政支出的30%左右。我國公共財政的投入與所擔負的就業和社會保障職責不相適應。今后我國將長期面對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缺口巨大的矛盾,應壓縮一般性和“越位”性支出,將就業和社會保障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巧%-20%左右。同時拓寬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籌資渠道,除了國家已通過財政撥款建立的儲備基金,還應采取市場方式穩妥地減持部分國有股和出售、轉讓部分瀕臨虧損的國有企業資產,充實積累基金;通過發放社會福利彩票,或將部分已經開征的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以及將要開征的遺產稅、財產稅劃出一定比例,專用于補充基金。多元化增加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將各種不同來源的資金置于財政預算中,完善籌資機制,確保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穩定。

四、催生產業創新支撐平臺的財政政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我國的產業創新支撐平臺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產業創新支撐平臺普遍存在著創新能力不強、研發投入不足等問題。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賴于財政政策的激勵效應。引導產業創新支撐平臺良性發展,促進就業水平的有效提高,是產業創新支撐平臺的出發點和主要目標。在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創新進程中,財政政策起著重要作用。財政政策通過一些相關部門影響著創新過程和創新要素的行為,通過多種途徑影響著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創新,財政政策是產業集群創新系統的重要支點,是制度創新的主體。從宏觀層面看,財政政策取向決定了就業規模的變動趨勢。如果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會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國民收入增加,從而創造就業機會,擴大就業總量:如果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將降低消費需求和穩定經濟增長,從而收縮就業總量。需要指出的是,財政政策通過推動技術進步,會對就業規模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方面,從短期看,技術進步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最終對勞動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從中長期看,技術進步會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國民收入較快增長,并通過加速作用影響投資需求和勞動需求,從而對就業規模增加產生積極的作用。

篇9

【關鍵字】宏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對一個國家來講,它的宏觀經濟目標包括促進經濟增長,維持物價穩定,降低失業率和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政府在宏觀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出于協調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還是出于穩定物價、擴大就業的需要以及參與國際競爭、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需要,政府干預經濟或參與經濟在世界大多數國家早已成為現實。

一、政府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

市場經濟自發性、盲目性與滯后性的天然缺陷使市場失靈在所難免。高效的政府調控是市場正常運作的必要保障。因而,現代市場經濟應該是市場調節與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的經濟。

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宏觀政策的選擇與應用上。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整個社會的經濟福利、改進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而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來制定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對外經濟政策等。

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一)財政政策

1.財政政策的含義

財政政策是政府為了達到一定的宏觀調控目標,對稅收、政府購買、政府轉移支付進行調整以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國民收入和產出的政策措施。財政政策包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簡單地說,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增支減收,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是增收減支。

2.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

以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為例,它發揮作用的傳導過程是:當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時,可以通過減稅,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購買或增加轉移支付),以及增加投資津貼來實現。假設增加政府購買,政府購買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了總支出(Y = C+I+G+X-M, G,Y);而當產品市場均衡時,總收入應該等于總支出,由此,總收入也增加。因此,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以引起國民收入增加。而政策實施同時也會產生反作用:當國民收入增加時,人們對貨幣的交易預防需求隨之增加,在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下,投機需求就必須減少,而投機需求與利率是負相關的關系,因此利率上升;利率作為投資的成本,導致私人投資下降;而私人投資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帶動總支出的減少,從而引起國民收入的下降(G, L=k*Y-h*i, Y, L,i,I,Y)。政府購買增加導致私人投資減少的作用,在經濟學中被稱為“擠出效應”。同理,政府運用另外兩個工具,即稅收和轉移支付,其變化會引起個人可支配收入的變化,從而影響消費,而消費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又影響了整個支出與收入。當然它們在實施的過程中同樣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反作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

3.財政政策的決定因素與實施效果

財政政策的決定因素與IS和LM線密切相關。在IS線斜率不變的情況下,LM線越平緩,財政政策越明顯;反之,LM線越陡峭,財政政策越不明顯。在LM線斜率不變的情況下,IS線越平緩,財政政策越不明顯;反之,IS線越陡峭,財政政策越明顯。而在特殊情況下,在古典主義極端情形下(長期,LM線為豎直的直線時),財政政策完全無效;在凱恩斯主義極端情形下(短期,LM線為水平的直線時),財政政策完全有效。

擠出效應也是影響財政政策的因素之一。當擠出效應效果大時,貨幣政策不明顯;擠出效應小,則效果明顯。擠出效應體現在圖形上就是IS與LM線的斜率,IS線平緩,LM線陡峭,代表著較為顯著的擠出效應。因而擠出效應對財政政策效果的影響在本質上仍可歸結為IS和LM線的問題。

(二)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的含義。貨幣政策是政府為達到一定的宏觀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量進行調整來改變利率,進而影響國民收入與產出的政策措施。貨幣政策也分為兩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簡單地說,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增加貨幣供給量(放松銀根),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減少貨幣供給量(緊縮銀根)。具體實施時,央行可以通過調整(再)貼現率,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公開市場操作來實現。

2.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以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為例,貨幣政策對國民收入的傳導作用是: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利率就會隨之下降,以利率為成本的投資便會增長,從而拉動總支出,使總收入增加(Ms,i,I,Y)。與財政政策相似,貨幣政策的實施同樣具有反作用: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導致人們手中的錢增多,從而交易預防需求增加,交易預防需求與收入是正相關的,因此貨幣需求也增加,貨幣需求的增加,又使得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導致私人投資下降,私人投資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帶動總之出的減少,從而引起國民收入的下降(L= k*Y-h*i,L,i,I,Y)。

3.貨幣政策的決定因素與實施效果

貨幣政策的決定因素同樣取決于IS與LM線。在IS線斜率不變的情況下,LM線越平緩,貨幣政策越不明顯;反之,LM線越陡峭,貨幣政策越明顯。在LM線斜率不變的情況下,IS線越平緩,貨幣政策越明顯;反之,IS線越陡峭,貨幣政策越不明顯。而在特殊情況下,在古典主義極端情形下(長期,IS線為水平的直線時),貨幣政策完全有效;在凱恩斯主義極端情形下(短期,IS線為豎直的直線時),貨幣政策完全無效。

綜上,從直觀角度講,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果與IS線及LM線的斜率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若一國IS曲線比較陡峭,而LM曲線比較平坦,則財政政策效果好;若IS曲線平坦,而LM曲線陡峭,則貨幣政策效果好。

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實踐性的問題

總的來說,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實施在宏觀經濟的調控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在執行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實踐性問題:

1.執行政策的時機問題。從理論上講,執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該“逆經濟風向行事”,即在經濟低迷時一般執行擴張性的政策,在經濟過熱時實施緊縮性的政策。而實際執行過程中,即前面所述的傳導過程,在實際經濟中真正發揮作用是需要時間的。也就是說,從政府意識到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到制定政策再到實施政策及政策發揮效果,其間存在時滯。每個國家都有經濟低谷與高峰交替的經濟周期現象,如果在經濟低谷時執行了擴張性的政策,而政策時滯時間長,經濟已經向高峰邁進的時候才充分發揮作用,那么擴張性的政策將推動經濟的過熱,這違背了政策實施的初衷。因此,準確地預測好時滯,把握好政策實行的時機,非常重要。

2.執行政策的綜合運用問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綜合運用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過度使用其中一種而忽略另一種的作用。如片面強調財政政策,通過過多的政府支出來調節經濟,忽視相應的貨幣政策的運用,往往會造成人為的經濟失衡。

3.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實施的微觀基礎不夠健全。經濟結構不合理,導致政策的傳導機制的作用發揮緩慢,政策的不確定性比較大。

4.金融市場不夠健全,利率機制的調節作用有限。由于金融市場的不完善,監管水平低,政策的實施效果有時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影響政策的實施效果,如貨幣政策效果會因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而變化,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難以避免等。

四、提高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效果的建議

1.政府盡可能的提高決策的效率,減少各環節占用的時間,盡量減少時滯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提高經濟調控的效果。

2.將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更有助于發揮政府對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性,僅依靠其中之一是不全面的。比如,在一般蕭條的時候,政府會使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購買或減稅來增加國民可支配收入,拉動經濟,同時會采取較為溫和的貨幣政策甚至是緊縮的貨幣政策來防止政府拉動經濟可能帶來的通脹。

3.改善微觀基礎。健康的微觀經濟主體能夠減少政策實施的不確定性,使政策效果更為充分地發揮。因此,要提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果,就必須重視和充分發揮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容的微觀運行機制,強化它作為市場主體的性質和功能。同時要優化經濟結構,無論對于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而言,其效應的形成機理都是在一定經濟結構內,通過最初政策變量的改變與其他變量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如果經濟結構不合理,即使是適當的財政、貨幣政策也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因此,要促進傳統部門的產品升級換代,促進新興產業部門的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4. 完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貨幣政策以及政策傳導和發生作用的重要條件,培育健全的金融市場,是實施有效地財政、貨幣政策的前提和內容之一。在前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實施的傳導機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貨幣市場上諸多因素如利率等對于政策實施效果有著顯著影響。完善金融市場,逐步實現市場化的利率機制,讓利率真正成為資金的“價格”,充分發揮調節作用,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要注重開發金融產品,鼓勵和引導各種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創新和有利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制度創新,提高金融市場監管水平,使金融市場向著完善、穩定的方向發展,保障政策實施的健康環境。

5. 提高、刺激消費的有效性。財政政策的實施中,消費作為總支出的一部分拉動國民收入的作用不容小覷,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要使刺激消費的作用更加充分。而人們最終是否會增加消費,取決于消費能力和消費傾向。因此,要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來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傾向,這些是加強消費刺激作用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當前,城鎮居民消費傾向偏低,儲蓄傾向偏高,與我國教育、醫療、養老、失業扶助、貧困救濟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關系。人們緊縮即期消費,為未來儲蓄,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后造成的結果。必須加快建設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衛生醫療、就業扶助、貧困救濟和養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對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擴大城鄉居民的受益范圍,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這樣才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消費領域。

總之,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之中,人類選擇了市場,但市場機制的發展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為依托。政府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必須要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與思考。

參考文獻:

[1]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三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篇10

一、財政政策調整取向的原因

199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州金融危機影響和國內需求不足問題,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實踐證明,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取得了顯著成效。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推動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每年拉動GDP增長1.5-2個百分點。但積極財政政策的實質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當通貨膨脹逐漸成為影響宏觀經濟發展的壓力時,繼續實施這一政策,不僅不利于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而且易于形成逆向調節;不僅不利于減緩通貨膨脹的趨勢,而且易于加劇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調程度,加大經濟健康運行的風險和阻力。鑒于目前我國投資規模已經很大、社會資金增加較多。因此,積極財政政策應當適時轉向,由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轉向松緊適度的穩健財政政策。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經濟又并非全面過熱,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農業、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許多薄弱環節亟待加強,而且沒有強烈信號表明近期會發生高通貨膨脹,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轉向緊縮的財政政策。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提出當前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宏觀調控的客觀需要的,是又一次科學的相機抉擇。

二、穩健財政政策的主要內涵

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即中性財政政策,主要是要服從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服從服務于中央宏觀調控大局,宏觀上既要防止通貨膨脹的苗頭繼續擴大,又要防止通貨緊縮的趨勢重新出現;既要堅決控制投資膨脹,又要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既要對投資過熱行業降溫,又要著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穩健的財政政策其核心是松緊適度,著力協調,放眼長遠,其主要內涵如下幾個方面:

(一)控制赤字,但繼續保持一定財政赤字規模和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

總理2005年3月5日在十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適當減少財政赤字,適當減少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擬安排中央財政赤字3000億元,比上年減少198億元;擬發行長期建設國債800億元,比上年減少了300億元,同時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100億元。保持上述規模財政赤字和繼續發行一定規模的長期建設國債,主要是為了加大對"三農"、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薄弱環節的投入,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還有一部分在建項目也需要國債資金繼續予以支持。另外,國家財政部2005年3月5日在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關于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指出: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2005年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由2004年的2.5%下降到2%,降低0.5個百分點。

(二)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國債資金投向結構,把更多的錢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經濟社會發展"五個統籌"和公共財政的要求,必須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國債資金投向結構。在資金安排上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有促有控。對與經濟過熱有關的、直接用于一般競爭性領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來,壓下來;對屬于公共財政范疇的,涉及到財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強農業、就業和社會保障、環境和生態建設、公共衛生、教育、科技等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不僅要保,還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努力促進"五個統籌"和全面協調發展。并使財政支出向困難地區、困難群體和困難基層傾斜,促進構建和諧社會;向改革創新傾斜,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資金支出的具體安排上,一是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二是緩解部分縣鄉財政困難;三是加大對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投入;四是大力支持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五是繼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六是積極推進各項改革。

(三)推進改革,不再主要依靠國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騰出財力用于體制和制度創新

穩健的財政政策就是要致力于推動改革,就是轉變主要依靠國債項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要按照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的原則,在繼續安排部分國債項目投資,整合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保證一定規模中央財政投資的基礎上,適當調減國債項目投資規模,騰出一部分財力,用于大力推進體制和制度改革創新,為市場主體和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財稅環境,建立有利于經濟自主增長的長效機制。首先,從財政自身來講,要在保持財政收入持續穩定較快增長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有增有減的結構性稅制改革。我國現行稅制在保證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處,影響稅收職能作用的發揮。要通過完善稅制,讓市場主體即企業得到的收益更多一點,不斷增強企業自我發展的能力,有利于鼓勵企業擴大投資,加快技術改造,建立經濟自主穩定增長的內在機制,不僅比政府直接投資效果更好,也符合我國稅制改革與國際接軌要求和發展趨勢。具體來說,當前必須做好四項工作: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二要積極推進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三要改革和完善農業稅費制度;四要繼續完善出口退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