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04:09: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校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高等學校實施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即職稱評審)是對教師教學、科研等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評價的方式之一。評審需要以高校教師已獲得的各方面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教師的德、能、勤、績等因素,對教師能否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做出判定。而學術論文無疑是評價教師已獲成果優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的評定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資格評審中論文要求的現狀
目前,在我省高校職稱評審工作中對學術論文一般劃分為以下3個級別:(1)權威期刊。在國家部委、全國學會(不含下屬研究院、所和分會)、科學院所屬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或相當上述級別的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科學論文;(2)學報級期刊。在部委及所屬研究院(所)、全國專業學會及分會(不含省級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大學學報上發表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普通期刊。學術刊物(須有國家或省有關部門批準的刊號或準印證)或在全國學術會議上宣讀并收入論文集的科學論文。期刊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權威期刊、學報級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個系列職稱評審中對論文的級別、數量都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在晉升高一級職務任職資格時論文的級別和數量是否達到要求是教師能否晉升的必要條件,教師為了能夠晉升高一級職務也必定會為此努力發表相應級別的學術論文這在很大范圍內對教師起到激勵的作用,激發了教師投身研究的熱情,提高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因此,以學術論文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量化條件之一是教師資格評審中十分必要的一環。
二、評審中論文規定存在的問題
學術論文雖然能夠較好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但以學術論文作為衡量教師能否晉升職稱的一項標準卻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學術論文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以刊物級別衡量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評價體系還有待完善。(1)刊物級別劃分過于籠統。如不管是國際上公認的影響力極高的刊物或是國內影響力不高但主辦單位級別較高的期刊都算權威刊物,在職稱評審的論文規定中幾乎沒有加以區分。
僅以主辦單位來認定期刊級別的方法不夠科學。盡管一般認為期刊的主辦單位等級越高其主辦的刊物中論文的學術水平也越高,但是隨著辦刊方式越來越市場化,往往存在期刊掛靠主辦單位、一個主辦單位辦多種期刊等現象。目前,我省一般認定全國性學會主辦的權威期刊只能有一種,而現在這種掛靠和一單位多刊的現象就造成了刊物級別認定的困難,究竟認定哪一種期刊為權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門指定,其公開性、科學性有待商榷。(3)對期刊單位主辦的增刊、專刊、專輯等與其正刊在論文級別認定中沒有完全區分。(4)刊物級別高低與論文學術水平不能完全劃等號:級別高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級別低的刊物所收錄的文章不一定就差,僅以期刊級別認定論文學術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論文規定中僅以第一作者或獨立完成的文章作為職稱晉升條件,對第二作者以后屬名發表的文章缺乏評價機制。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有許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個甚至多個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將論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貢獻排除,則有失公平。另外,通訊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職稱評審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與國際上衡量作者對論文貢獻的原則不相符。在當前高校中,教師在攻讀高一級學位時完成的科學研究論文通常在文章發表時會將指導老師作為通訊作者加以署名指導老師也往往對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那么通訊作者對文章的貢獻就不應被忽視;相對的,作為被指導者的教師雖然其文章發表署名為第一作者,但是其對文章的實際貢獻力則應相應有所減弱。只有考慮每一位作者對文章的貢獻情況,才能將論文的學術水平充分反映為教師的實際能力。
(二)高校教師各系列職稱學術論文規定單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師、科研、實驗3個系列在職稱評審中均依據閩教職改[1997]010號文件執行對科研和實驗系列教師的論文要求也是參照教師系列同級別的論文要求,沒有考慮這3個系列在職責要求、工作內容等方面的區別,混淆了高校教師不同系列職務之間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設崗和激發不同系列教師從事本職工作的積極性。
論文規定沒有考慮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門類學科間的區別。對于高校的體育、藝術、美術等學科教師在職稱評審中與其他學科教師采取無差別的論文評審規定不符合這些學科通常的評價標準。體育、藝術、美術類教師更應以其實踐能力、技術水平、成果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條件,采取“一刀切”的職稱評審方式抹殺了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區別,不利于高校各個學科的發展。
(三)時間要求的規定不夠合理
在每年度的職稱評審中均對論文的發表時間有所要求,即時間需在任現職后至申報當年的12月31號之間。但時間與拿到期刊的時間往往并不相同,這樣盡管論文確定發表時間是申報的當年,申報教師取得期刊原件卻有可能在次年職稱評審會議開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規定中,若評審會議開始時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論文不得作為當年的評審條件。這看似符合程序,卻缺少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最終造成部分符合申報條件的教師因為期刊無法及時取得而錯過了當年的職稱評審。
當前的資格評審一般耗時較長,從資格申報到評審結束往往要花費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而若申報者在這一段時間發表了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則該論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報,也不能在申報者本次晉升職稱后用于下一次職稱晉升申報。這種對時間上的規定不利于激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學術論文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改革論文評審要求的思考與對策
任職資格評審條件的量化是當前職稱評審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師所發表的學術論文作為評審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認為是最為容易量化的標準之一。但從目前資格評審中論文規定所存在的問題來看,任職資格量化評審在建立合理的論文量化前提下還須進一步加強資格評審的相關體制建設。
(一)建立科學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徹底改變僅以期刊級別判定論文質量的現行標準,建立科學、合理、可操作的學術論文質量認定評價體系。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必須能夠真實、準確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對期刊級別的認定必須將期刊的主辦單位、刊物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刊物是否被較權威的檢索、索引所收錄一并加以考慮。判斷文章作者對論文的貢獻力還必須充分考慮論文作者人數以及是否有通訊作者等情況。對論文學術水平的判斷還可以參照論文的被引用率、論文是否被權威檢索數據庫收錄、論文獲獎情況等方面。
當然,我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還可以引入論文的量化賦分方法,即將論文劃分若干個級別后分別賦以論文基準分,論文實際得分=(論文基準分+論文影響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數。這種論文量化賦分的方法可以作為資格評審中論文評價的一個模式,不過量化賦分應以科學的期刊級別劃分方法為基礎,分值計算還必須考慮論文引用率及通訊作者的貢獻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勵專業技術人員的論文量化賦分評價體系。
(二)細分不同學科、不同系列教師評審條件
對教師(包括教學型教師與科研型教師)、科研、實驗等不同系列資格評審的論文規定應有所區別。評審教學型教師職稱應相對弱化對科學研究型論文的數量要求,轉而可以對教學、教改方面的論文提出一定數量和級別的要求,同時在資格評審中對教學效果及其他教學實踐環節側重評價,如可以對獲得教學貢獻獎勵的教師在評審教學型教師時給予適當加分。對評審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師職稱的論文要求可以適當提高,以突出顯示研究人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研究水平,同時應對其承擔各級別的科研項目立項及完成情況加以綜合考慮,對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條件突出者相應降低學術論文要求。對實驗系列也應相對弱化論文要求,轉而側重對實驗技能、實驗方法、創新水平的評價。
另外,對于不同學科的教師應區分各自學科的特點,制定不同的論文規定細則。對于體育、美術、藝術等專業技術要求很強的學科應弱化職稱評審的論文要求,轉而側重考察申報者專業技術掌握情況。
(三)建立以人為本的學術論文激勵機制
職稱晉升是當前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激勵的重要手段,而作為職稱評審重要內容的學術論文評價也同樣要以鼓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投身本學科研究、多發高質量論文為目的。
在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評審中,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確定而非評審晉升獲得,則將時間要求定義為任現職以來是合理的。但若申報者當前職稱為評審晉升獲得,那么則會造成申報者在半年評審過程中發表的論文不能用于當前及更高一級職稱評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將任現職當年的1月1日作為符合評審條件論文的起算時間。
只有將二者加以區別才能夠較好銜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這一規定,才有利于全面評價申報者晉升高一級職稱的論文條件,有利于調動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積極性。
建立論文評價的事后補救機制。針對符合評審條件的申報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問題致使刊物不能及時取得的情況,應同意該申報者參加當年的職稱評審,并在評審會議中由學校人事部門對該申報者的論文情況向評委會做出說明。在評審會議結束之后,由學校人事部門負責審核該申報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況。對于在日后確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對當年的評審結果給予確認,對無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報者應取消其本次職稱晉升資格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職稱論文評價機制的改革歸根到底僅僅是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崗位設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變當前評聘結合的職稱評審模式。
職稱的評聘作為高校一種自身的社會行為,不應受政府行為過多的干預。因此,改革我省職稱評審制度必須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職稱評審權。(2)對不具備自主評審條件的新辦本科和大專層次院校加強評審指導。(3)對研究型、研究專業型、專業技能型種類型職稱,采用不同的評審模式:以評為主、以考代評、以辯代評、辯評結合等。(4)高校要盡快出臺自主評審以及崗位聘任的相關規定。(5)完善崗位管理與考核程序,制定職稱評審晉升及崗位競聘的約束機制。
無論是高校自主評審或是政府、社會組織評審,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論文規定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都是關系職稱評審順利進行的重要內容。職稱評審中的論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勵高校教師投身研究、提高學術水平為導向,按照分類管理、細化評價要素、量化評價指標的原則,最終建立一個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委員會職稱改革領導小組,福建省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一九九六學年高等學校教師
[2]左惠凱,李曉燕.完善高校職稱評定中學術論文量化標準[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篇2
目前,各高校紛紛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能否借鑒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在全球范圍內企業界成功運用的經驗,將該標準移植到高教領域,建立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值得探索。
1、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定義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從企業和顧客的關系出發,為企業提供一個建立和實施質量體系以具備滿足顧客需要能力的保證模式和管理指南。
2、我國高校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現狀
把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引入高校質量管理中,是一項創舉,也是一個新課題。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時常化程度相對滯后,大量傳統學校如何面對現代化進程轉變有待時日,教育產業化還處于爭論階段。高等學校的管理基本沿用傳統的目標式管理模式。該模式具有簡單、高效和最終控制的顯著特點,但對于高成本、不可逆性的生產過程的管理日益顯現出其不盡合理和難以監控的弊病。因此,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引入學校教育管理,并通過嚴謹的研究和實驗,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質量認證體系標準,再行推廣,對我國學校教育管理很有必要。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已引起我國高教界普遍關注,并得到少數高校的引用(目前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是民辦學校和海運類大專院校),如:
(1)浙江大學2000年12月的簡訊說:城市學院在為期兩個月的“教育質量雙月”活動后,提出了“參照ISO9000系列,完善教學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的措施。
(2)島海遠洋船員學院校園網于2002年5月24日報道:“學校在全國高等院校中率先建立起ISO9000保證體系,并通過挪威船級社的國際認證”。
3、我國高教界全面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在航海院校推行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但在我國教育領域全面開展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1)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市場化程度相對滯后,傳統學校面向現代化進行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教育產業化還處于爭論階段,面向國際發展的格局,教育界應拿出什么樣的舉措?這些都成為制約教育質量提高的因素。
(2)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針對教育領域的認證標準在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一些實施和正在實施這一標準的教育機構,都基本上沿用企業認證體系和指標,而針對教育管理的質量認證體系的相關研究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在國內還是空白。對教育領域而言,其對象是人,如何來進行合理、公正、科學的量化評價,目前來看還有很大難度,而且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基本沿用于企業,其體系標準有很多指標就明顯不適合于培養人才的教育領域。
4、研究內容
面對國內教育領域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必要采取這樣四個步驟:
第一,聯合國內權威教育行政、科研、學校、質量認證機構開展聯合攻關,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為參照,通過對企業質量認證體現進行全面的分析、整合并結合學校教育管理體制進行全面的研究。通過研究,制定出一套教育管理質量認證體系標準。
第二,利用教育行政以及科研機構的優勢,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發展水平的學校作為實驗學校,開展教育質量認證體系標準實驗,并不斷跟蹤反饋,對標準體系進行修訂和完善。
第三,通過持續一定時間的實驗和總結,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公正并行之有效的、量化的學校教育質量認證體系,并在全國推廣。
第四,在教育領域建立教育質量認證最高機構,統一我國學校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工作。
5、在教育界推行ISO9000標準的長遠意義
學校作為特殊機構,在教育管理中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的應用范圍已經由制造業擴展到政府行政管理機構、金融機構、房地產部門、航空以及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等39個行業,其中教育業排在第37個行業。因此在教育領域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
對我國而言,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后,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教育需求不斷增大,我國政府明確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財政投入和多渠道辦教育的力度,使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向發展,以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素質、培養大批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事業的人才。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基本齊全的教育體系,普九達標、高職中專還有高等教育都得到長足發展。
二、推廣前景分析
1、各高校在推廣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高校的質量觀和目標觀追求與其他作業有較大的差異。衡量一個高校是否是著名的,是否是高質量的,主要看其科研經費的多少;重大課題、基金項目的多少;有多少人獲獎以及獎勵等級的高低;發表多少篇論文、有多少論文被SCI、EI、ISTO檢索;有多少知名教授、培養多少知名人等等,這些質量指標是判斷高校質量水平的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目標的相對短期性(一般目標實施期為三年)有較大沖突。
(2)高校的管理者對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缺乏全面的了解。高校系統沒有對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引起足夠的重視,無論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還是高校本身很少組織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普及教育工作,只對ISO9000這一術語熟悉,但其對內涵不甚了解。
(3)管理機制相對滯后。無論是政府管理體制,還是高校內部管理體制,計劃經濟的管理色彩要濃于其他行業,所以“無管理者推動”這一動力;高校招生的市場化剛開始,普通教育大眾化轉移也剛剛開始,大學教育還停留在賣方市場,辦學的市場化意識不濃,所以還沒到“市場推動”的地步。
(4)學生屬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被廣泛的用于生產制造業和服務業,制造業的對象是產品,產品不具有思維,是被動的;服務業的對象顧客,顧客是具有主動性;而教學對象是學生,學生既是學校教育的結果,即產品,又是具有思維能力的人,所以,學生具有產品和顧客兩重性。而學校既不是單純的“制造業”,也不是單純的“服務業”,它也具有“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雙重性質。高校實施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時比其他行業要復雜。
(5)顧客滿意度。顧客滿意度是質量管理中最新的主題,也是ISO9000標準的核心內容之一。高校如何實施顧客滿意度,有下列因素值得思考:高校的顧客有三大群體,一是在校學生,二是學生家長,三是用人單位。這三個群體對學校的要求和期望都不相同,所期望的滿意度指標及程度不一樣。同時存在下列不確定因素:一是畢業生不像工業產品,一用就知道好壞,畢業的學生是要經過一段時間后內才能展現出其質量水平;二是產品一般不具備流動性,誰買了,誰使用,若換了一家用人單位,不是租界就是作為二手貨轉買,此時,新的用戶單位對產品的期望值自然就會改變,而畢業生可以頻繁地更換工作崗位和單位,但對其的期望值不會改變;三是畢業生是人,人際關系會影響調查數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高校的顧客滿意度工程比其他行業要充滿更多的復雜性和不準確性。
2、高校應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特殊性
(1)要對學校產品進行準確定位。學校有沒有產品,學校的產品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產品,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將產品定義為“過程的結果”。學校雖然不是制造業,但它存在著活動和過程,這些活動和過程分別構成了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幾大類別,而這每一類別的活動和過程又都是有結果的,顯然學校是有產品的。但學校的產品不是學生或人才,因為學生或人才不是上述活動或過程的結果,人才不是學校這一單一組織培養出來的,還有家庭、社會和個人努力等因素。學校活動和過程的結果是學校為學生提供在校學習、生活的各類服務。因此,學校的產品應該確定為教育服務。
(2)結合本學校的特點適時調整、剪裁和轉化。學校不同于企業,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行業特點,我們可以把學校的所有工作分為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等四大類別過程,并制定程序文件對這些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
3、高校中推廣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1)高校實施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必要性。新世紀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隨著我加入WTO,許多國外的教育機構將涌入我國的教育市場,這勢必加大了教育市場的競爭,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國高校的生存和發展。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但從運行情況來看,普遍在客觀性、合理性、科學性等方面不盡如人意,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持續改進上也缺乏監督和審核。因此,我國高校與國際市場接軌,以SO9000國際標準為依據,建立先進科學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校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可行性。我國在產業劃分中,把教育服務作為服務產業劃入新興第三產業的范疇,使高等教育的屬性有了更明確的定位。從這個定位來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所用的“服務”就包括高等教育服務,所適用的“各種類型組織”就包括從事高等教育服務的高等院校。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介紹2000版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結構和內容有12個特點,“標準”中的這些特點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管理的結構和內容十分相似,是彌補現行教學質量管理各種缺陷的有力保證。
篇3
1.安全文化的提出在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后評審會”上,當時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了“核安全文化”這一說法,而1991年出版的《安全文化》,標志著“核安全文化”的正式誕生。1994年6月《安全生產報》刊登了我國勞動部李伯勇部長題為“把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來認識”的指導性文章,這標志著安全文化由企業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全民安全文化。
2.安全文化的涵義對于“安全文化”,比較普遍使用的說法是指人們對安全價值觀與安全行為準則的總的認識和態度。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個分支,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與文化范疇一樣,由于人們的認識和應用范圍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義。把安全文化的內容引入到不同的領域,就稱之為某個領域的安全文化,比如安全文化應用到工業領域,這就有了企業安全文化,而把安全文化與教育系統或者是學校結合起來,這樣就有了校園安全文化。
二、高校校園安全文化
1.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內涵高校校園安全文化隸屬于文化,而文化從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面:精神層、制度層、物質層。所以,針對高校校園安全文化來講,精神層就是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指高校的領導和全體師生員工需要共同遵守的安全準則和信念、標準等,是形成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制度層和物質層的基礎。制度層是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中間層,是指師生員工和學校各單位各部門在共同的教育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安全行為準則;物質層是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外部表層,是指高校校園內創造的看得見的實物文化,是校園的安全理念的載體。
2.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外延有研究認為,高校校園安全文化是指在一所學校內部所形成的,被全體成員所認可并自覺遵守有關安全問題的價值觀以及行為準則的總和,高校校園安全文化應該包括全校師生員工關于安全問題的價值觀認識、行為準則、規章制度、教育活動、管理活動以及外在物質設施等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是在高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所呈現的一種特定的安全文化氛圍。它是以師生員工為主體,以保證學校財物、師生人身安全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安全文化系統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要素,人、環境、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以保護學生人身安全、養成學生安全素養為系統功能指向的大系統。與強調“人、機器、環境”的工業生產領域安全文化相較而言,在校園安全文化構成要素中人處于突出的位置,環境則呈現出開放的特征,管理有著其較為寬泛的外延。至于機器,只有在特別的情況下才會存在。因此,人、環境、管理是校園安全系統主要構成要素。
三、大安全觀
1.安全觀安全觀是指人們對安全的作用、地位、價值等總的認識與看法,是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人生觀的最基本目標,是實現人生價值觀的保障,其中生命價值觀是安全觀的核心。《現代漢語詞典》對“安全”的解釋是:“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在古代漢語詞匯中并沒有“安全”一詞,但“安”字卻在許多場合下表達著現代漢語中“安全”的意義,如《易系辭下》有言“君子安而不忘危”,這里的“安”所表達的就是“安全”的意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安全就是指人身、財產和人的生存條件不受危害,即“無危則安”。
2.大安全觀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有力的推動了經濟發展,人們對安全的需求、認識開始迅速轉移,人們對安全問題關注的重點,已經逐漸從傳統安全向非傳統安全轉移。傳統安全關注的主體主要是國家,而非傳統安全關注的主體是多樣化的,除了國家還有多種主體,包括作為個體的人與整個人類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等。隨著非傳統安全問題在各個領域頻頻發生,從20世紀80年代起,逐步形成了包括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在內的綜合安全觀,“大安全觀”的安全理念開始孕育、發展。所謂大安全觀,是指安全科學體系的擴展和深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安全觀,針對人類生產、生活、生存的各個領域,關注安全的綜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合作性等特點,是對安全的內涵、目標和解決安全問題的手段所得出的對安全問題總的認識。
3.高校大安全觀我國目前正處于矛盾凸顯的社會轉型期,不僅教育系統內部出現了各種新的非傳統安全問題,而且社會上各種非傳統安全因素也開始向日益開放的高校校園侵蝕,如境外敵對勢力對校園的思想文化滲透、恐怖活動,房屋動遷等各種社會矛盾、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校園安全問題已不再是附屬于社會安全的一個次要分支,而是居于社會安全系統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高校安全和穩定已經成為“社會政治的敏感區,社會矛盾的高壓區,社會動態的晴雨表”。創建平安校園,建設平安社會,大安全觀首當其沖。何為高校大安全觀?從微角度觀看,高校大安全觀是針對當前維護高校校園安全穩定所面臨的包含內外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社會一起統籌規劃,切實加強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各方尤其是高校本身要不斷健全和完善高校校園的安全工作體系,通過多方協同努力,形成共同維護高校校園安全穩定的工作合力。從宏觀角度看,高校大安全觀是現代社會安全體系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隸屬于以“綜合性安全”思想為核心的人類“大安全觀”中的社會安全范疇。
四、基于大安全觀的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補缺
1.勿將安全文化范疇變窄目前,人們對于安全文化體系范疇的認識,已經擴展到三個體系:形態體系、場域體系和對象體系。但在談及安全文化相關體系時往往使其范疇變窄,如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實踐中,往往重視和關注的重點是安全行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而對安全觀念文化則很少涉及;比如,在談及高校安全文化的場域體系時,一般都僅局限于校園,往往忽視家庭、社區等場域,尤其是虛擬網絡空間等大眾傳媒,沒有看到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與社會安全文化建設的密切關系,未能實現學校、家庭、社區等場域間的深度合作;在談及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對象體系時,都是基于學校內部場域的人員群體,往往把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設簡單看成學校的管理層、學校里教師和學生的事情,甚至會認為這僅僅是高校從事安全工作的部門的事情,總是忽略了學生家長、社區人員、校園周邊人員及其他相關部門人員對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持作用。
2.勿將安全氛圍等同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般來說包含安全觀念和安全行為,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安全氛圍與安全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實質上是由很大區別的。安全氛圍只是一種人的心理表象,其通常與安全狀態、所處環境等相關,是人對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具體安全狀態的認知,而且會隨著狀態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安全文化的短暫“快照”,具有不穩定性和變化性。建設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就是要在高校校園各類活動和校園環境中營造出一種安全文化氛圍,使得全校師生員工被這個氛圍潛移默化,從而歸從本校的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而僅僅在校園里掛一些安全教育橫幅、張貼一些安全警示標語和宣傳圖片、安裝一些交通安全設施來營造校園安全氛圍是不夠的,這不能等同于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僅僅是校園安全文化的短暫“快照”,或者說這些只是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一種簡單配套措施而已。
3.勿將安全氛圍替代安全管理校園安全管理是以保護學校財產和師生安全為目的,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方面的活動,它是通過行政管理的手段,實現排除隱患、控制事故、減少損失,為師生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科研、生活等環境。在現實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本義,以為校園里拉了橫幅、擺了安全展板,或是教室、食堂等貼了標語,或是開了兩次會、聽了兩次講座就能解決問題了。校園安全工作必須從實際抓起,從實處抓起,校園安全工作的目的不是僅僅宣傳而已,而是要點對點的落實、部署、檢查、監督、策劃。校園安全氛圍只是校園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不能因為部分而喪失了做安全管理的本身目的。
五、小結
篇4
關鍵詞:高校德育大學生大學生社團網絡社團
大學生社團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群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電腦的逐漸普及,高校學生社團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網絡社團增多、跨校活動增多、與社會聯系增多等新情況和新趨勢。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興起和逐漸增多的趨勢,既為高校德育帶來了機遇,也使高校德育面臨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興起給高校德育帶來的影響,就成為新時期加強與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課題之一。
一、大學生網絡社團的內涵以及現狀透視
1、大學生網絡社團內涵界定
對大學生網絡社團內涵的界定不能做簡單的處理,必須進行綜合思考,多層面考察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構成,否則就會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大學生網絡社團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現實社團的網絡化。隨著網絡在高校的普及,大學生現實社團紛紛觸網,實現網上網下聯動,以增強影響和擴大活動空間,促進大學生社團在網絡技術條件下的健康發展。二是基于網絡本身而建立的大學生社團。網絡作為新的媒體,對人們的交往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其本身所固有的虛擬性導致網絡空間出現了許多不道德甚至是違法行為,基于此,關心網絡社會健康發展的部分大學生成立了網絡文明協會,旨在倡導廣大網民健康上網、文明上網;網絡技術的高端性以及日新月異性,也吸引了部分大學生對網絡技術本身的強烈興趣,他們紛紛建立網絡愛好者協會等,這些都是基于網絡本身而建立的大學生社團。三是基于網絡的超時空性和適應現代社會開放性要求而建立的跨校園、跨地區的大學生網絡社團。渴望交往是處于青年期大學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網絡的超時空性剛好可以以低成本滿足他們的這一心理,大學生社團也就從象牙塔內紛紛擴展至校園外,致使跨校園、跨地區的大學生網絡社團如雨后春筍般產生。
總之,大學生網絡社團就是大學生在認清網絡影響和本質的條件下,在網絡空間基于興趣、愛好的基礎上而建立,旨在滿足大學生自身需要、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群體。
2、大學生網絡社團現狀透視
在網絡發展的初期,網民主要是高校的師生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經過十年多的發展,網民的主體構成在質和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本身也逐漸變成了人們的生存方式之一,線上生存和符號世界對部分網民來說已不再陌生而是不可或缺。所以虛擬社區就理所當然地成為網民的網上家園,論壇、聊天室、博客、新聞組等是他們經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誕生地和寄居地。
由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59.7%的大學生參加了校內社團,平均每人參與的社團數為1.8個。而同時參加跨校社團和網絡社團的大學生比例分別達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參與的跨校社團為1.76個、網絡社團為1.99個。調查結果顯示,從大學生參加社團的平均數來看,大學生參與的網絡社團數多于現實生活中的社團數。由此可見,網絡社團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娛樂的重要組織形式,已經對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加緊對網絡社團的研究,積極探索對大學生網絡社團的監督、管理和引導對策。[1]
雖然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開放性為大學生建立各種網絡社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在客觀上豐富了大學生社團的多樣性。但是,由于社團成立的動機之一是大學生的需要,所以,大學生網絡社團也是基于大學生的需要這一重要的基礎而興起。現代大學生的突出需要是成就需要、就業需要、創新需要、情感需要等。相應的大學生網絡社團也主要是考試類、職場類、學術類、情感類。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大學生的成就動機紛紛增強,于是考各種職業資格證、英語等級考試、考研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認同,基于此,他們紛紛在網上建各種以此為中心內容的社團。如寄居于著名的虛擬社區----天涯社區的“考場加油站”,騰訊聊天室的“英語角(四級、六級)”等。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大學生人數的增加,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為了在嚴峻的就業環境下實現就業,大學生紛紛利用網絡的廣泛性、交互性、及時性等特征,在網絡空間建立了各種圍繞就業這個主題的社團。他們在社團內部共享各種就業信息,談論各種就業技巧,交流就業的酸甜苦辣,既可以豐富就業的信息,又可以緩解就業的壓力。
學習是大學生的天職,然而隨著社會開放性發展程度日益提高,大學生的學習也呈現出開放性特點。他們不再滿足于與本校師生的交流,而是渴望與名師、名校的學生交流,而網絡的低成本性和信息共享性剛好為他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愛好科研的大學生主動在網絡空間建立了“報告廳”社團,專門收集名師的學術講座,然后就講座內容展開交流,以達到開闊思維、豐富知識和增長見識的目的。
大學生處于青年期的特殊心理特征,決定了情感生活對他們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結識異性朋友,大學生自發地在各虛擬社區和聊天室建立了諸如男生夜話、女生夜話、青春雜言等版快,與同輩群體在網絡空間交流與異往的技巧和心得,抓住機會尋覓自己的另一半,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二、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興起對高校德育的影響
大學生網絡社團是服務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群體,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可見,二者具有共同的使命??服務于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別。大學生網絡社團是大學生自發在網絡空間設立的,并且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使得當前的大學生網絡社團在一定程度上處于管理的真空。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大學生進行的旨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所以,積極的大學生網絡社團會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與高校德育一起形成合力;消極的大學生網絡社團,會削弱高校德育的實效性,阻礙高校德育效果的發揮。
(一)大學生網絡社團對高校德育的積極影響
首先,增強了高校德育主體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學生既是高校德育的客體,又是高校德育的主體。大學生網絡社團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群體,有的大學生網絡社團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如網絡文明協會、網絡志愿者協會、網絡倫理協會等。網絡文明協會本身的宗旨就是倡導大學生文明上網,做一個合格的網民。網絡志愿者協會,就是以網絡為媒介,把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大學生集中起來,以自己的行動服務于社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網絡倫理協會,就是愛好網絡道德研究的大學生在網絡空間通過討論、交流,致力于網絡倫理的研究的大學生網絡社團。可見,不管是以德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網絡社團,還是以德育理論研究和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網絡社團,在客觀上都增強了高校德育的覆蓋面,壯大了高校德育主體的隊伍,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網絡素養。
其次,豐富和提升了大學生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高校德育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任務之一就是啟發和提升大學生的需要層次,擴大大學生的社會關系。各種網絡社團的建立,以其低成本性、便捷性、交互性、廣泛性等,豐富和提升了大學生的學習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就業需要等;促進了大學生社會關系的擴大和發展,大學生從校內走向了校外,從地區走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大學生網絡社團內的信息具有面廣、量多、傳播快的特點,因而網絡社團成為大學生獲得社會信息、溝通與社會聯系的重要渠道。這種信息溝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缺乏知識和經驗的缺陷,為豐富大學生的社會生活、開拓知識層面提供了途徑。網絡社團成員之間相互傳播信息、溝通情感,客觀上起著補充校內信息溝通的網絡作用,為情感的雙向交流提供有利的條件,滿足同學的交往、友誼、自尊等心理需要。
再次,發展了高校德育的載體。大學生社團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載體,在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一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助手。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成立,一方面適應了網絡社會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推動了現實社團在網絡條件下的發展。大學生網絡社團是適應信息化校園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是現實社團在網絡空間的延伸、擴大和變形;是大學生社會關系擴大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大學生社會性本質的發展。所以,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成立,是對高校德育載體的發展。
(二)大學生網絡社團對高校德育的消極影響
首先,大量消極網絡社團的存在會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發揮。大學生現實社團,不管是正式群體,亦或是非正式群體,都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門申請,經過主管部門的批準方可成立,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并且還配備一定的指導老師。所以,現實社團的活動,基本上都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監控的范圍之內,從源頭上保證了社團的健康性和積極性。然而,網絡社團與現實社團相比要隨意得多,且主體構成要復雜得多。沒有了規約,一些消極的網絡社團就會在網絡空間大肆開展非法的活動,甚至延伸到網下。一些在現實校園沒有活動空間的消極社團也紛紛把陣地轉移到隱蔽性強的網絡空間。如,考試團體,團體,網絡傳銷團體等,他們的活動違反校園的紀律,甚至是觸犯國家的法律,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甚至是擾亂了校園的正常運行秩序。
其次,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自發性存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難以把握好這個載體。德育載體是指德育主體在德育過程中所運用的,能承載、傳導德育的內容信息,并對德育的客體產生影響、對德育的內容信息進行反饋的一種可控方式和外顯形態。網絡所固有的數字化效應,導致了大學生網絡社團的隱蔽性存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大學生網絡社團基本上是一種自發性存在。大學生網絡社團的自發性、隱蔽性存在,導致德育主體難以發現社團的存在,無法預測網絡社團對社團成員的影響,從而也就難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網絡社團開展德育工作。
再次,大學生網絡社團成員的復雜性、多樣性,增加高校德育的引導難度。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大學生主體本來就變得異常復雜。而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成員,又是來自全國各地、各個不同高校的學生,有的甚至是已經畢業的學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園文化的獨特性,客觀上決定了社團成員的素質的不同,異質性程度太高的成員聚集到一起,客觀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引導的難度。大學生網絡社團把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集中起來,同時也就把大學生對社會問題反應快、易偏激的特點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猛烈爆發。尤其是在某種錯誤思想或輿論的導向下,通過校園文化中從眾和集體規范的壓力,脅迫大量的青年學生參與抗議社會的行為,有時會造成一種鋪天蓋地的潮流。形成社會和學校難以控制的惡性政治影響和政治后果。“由互聯網為誘因生發出來的大量的社會性互動、聚會和某種意義的自發的結社行為對我們現有的校園社會框架不可避免地蘊含著一種解構性的威脅。”[2]
三、高校德育應積極探索應對之策
網絡已經成為當今絕大部分大學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物理世界和符號世界在他們的生活中早已合二為一,他們是最先實踐卡西爾所論述的人的符號生存的。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網絡化生存的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網絡社團也會更加多樣和復雜。在當前學界研究已經大大滯后于大學生網絡社團發展現狀的情況下,高校德育只有下大力氣積極探索和實踐,才能管理和引導好大學生網絡社團,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加強對大學生社團的領導和管理,高度重視大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大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育效果。”[3]“在新形勢下,各地各高校要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要通過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適應學生需求,增強學生社團和社團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勢下通過學生社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4]
管理和引導大學生網絡社團的主體應實現社會化。大學生網絡社團作為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體,社團成員自身必須能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尤其是社團的負責人,一定要牢牢把握社團的正確方向。其次,大學生網絡社團都是寄居在特定的網絡空間,而網絡空間和現實空間一樣,也是有主人的。因為網絡是實行的域名管理和IP地址管理,所以網站、網頁的所有者,一定要密切監視網民在自己的空間內進行的活動。大學生網絡社團一般是設在各大論壇和聊天室,當前論壇都有自己的版主,聊天室也設有管理員。所以,版主和管理員要自覺充當大學生網絡社團的引導者和管理者。再次,今年年初,我國又實行了互聯網備案制度,即所有的網站都要到主管部門備案。而備案的內容之一就是網站經營或者宣傳的內容,所以相應的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互聯網站備案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對各大網站傳播的內容進行方向上的管理,讓非法的、的大學生網絡社團沒有立足之地。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為對大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主體,應主動深入大學生網絡社團,以社團成員的身份積極引導大學生網絡社團健康發展。
高校德育工作者應加強橫向交流,形成合力。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廣泛性,所以大學生網絡社團的突出特征就是跨地域性和跨校園性。也就是說,網絡社團的成員是來自全國不同的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區的不同高校。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說明網絡社團已經超越了實體校園的限制。這一特征,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加強校園之間的橫向交流。應該說,網絡已經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間進行超時空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條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動地加以利用,可以在網絡空間建立討論和交流專區,分享引導社團工作的經驗,交流各自發現的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新動向,共同商討引導和管理的對策,從而在網絡空間形成引導和管理大學生網絡社團的合力,盡量減少大學生網絡社團管理的真空。
加強網絡社團文化建設。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擴大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學生社團日益成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響力和凝聚力的群眾團體。開展“網絡進社團、社團進網絡”建設,是校園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高校德育的客觀要求。針對網絡社團所固有的特征,加強網絡社團文化建設,促進網絡社團的健康發展。目前,各高校為了應對網絡化對校園的影響,紛紛采取措施加強信息化校園文化建設。針對網絡社團的蓬勃發展,高校在建設信息化校園文化的同時,一定要把網絡社團文化納入到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以克服網絡社團文化的自發性,從而保證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方向性,以減少大學生網絡社團的消極影響。
注釋:
[1]《調查顯示:59.7%的大學生參加校內社團》2005-5-915:26:00,新華網
[2]萬新恒主編:《信息化校園:大學的革命》,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頁
篇5
一、高校保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保衛工作擔負著維護學校穩定的政治責任和保障校園正常的治安秩序的艱巨任務。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帶來了一些影響高校政治穩定的不利現象,導致當前高校保衛工作存在諸多問題。
(一)高校園區快速興起與管理模式不成熟的矛盾
高校辦學方式、管理體制、運作機制等方面較之傳統有很大的變革,其管理模式是全新的,與傳統、單一的高校辦學方式相比存在許多區別。如后勤服務全面實現社會化,教學、生活管理相對分離,易造成對學生管理的脫節;園區內不同類型的高校集中建設,綜合布局,各高校學生集中居住,形成學生同進不同出,同室不同班,同樓不同校的復雜格局,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二)大規模辦學與安全保衛力量、裝備配備相對薄弱的矛盾
伴隨高校擴招,學生人數的增加,校舍面積及相應設施不足的矛盾異常突出,因此,幾乎所有高校新區的建設進度都抓得很緊,晝夜施工,常常是一期工程剛完,就投人使用,住進學生,開始上課,接著二期工程繼續展開,新建校區出現“邊使用,邊完善,邊建設”的局面。而安全保衛設施的建設不能與其同步進行,必要的物防設施不能及時到位,技防設施不能及時落實,高度現代化的新建校區的安全保衛工作仍按傳統的模式進行,保衛部門倍感力不從心。
(三)校園周邊環境復雜
一些當地的犯罪分子把高校作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場所,明目張膽地到校園尋釁鬧事、調戲女生、敲詐勒索、偷盜搶劫財物;周邊的餐飲、娛樂網點以學生為贏利對象布滿校園周圍,打架斗毆、敲詐事件時有發生,直接危害師生校職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嚴重影響校園的安定。
(四)校內治安形勢產峻
一是辦學規模層次不斷擴充。一些高校為了擴大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辦學規模和層次,生源復雜,有并軌生、自費生、函授生、夜大生、進修生等。學校規模和層次的擴充,無疑加重了保衛工作的負擔。二是校內“四工”人員大量增加。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方便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近年來學校周圍商業網點、文化娛樂設施增加,基建工地不斷上馬加上校辦產業的發展。一些部門聘請打工人員以至校園出現了大批的臨時工、合同工、建筑工、季節工。這些人員流動性大最難管理。有些人員利用在校園做工機會,在校內作案。這使校內的保衛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三是教育對象條件發生變化。近年來,各高校拓寬生源渠道,部分學生家庭生活富裕學生整體生活條件也逐年由貧困型向小康型轉化。學生的行李已由過去簡單的被子鋪蓋增添進了收錄機、自行車等貴重物品少數學生還自帶了高檔的計算機、電視機和手機等消費品。這些物品相應地成為犯罪分子作案目標增加了保衛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四是固定資產及科研、教學設備逐年增多。有些學校接受了國外貸款獲得了一些高技術儀器設備。這就對高校保衛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五)高校保衛工作集苦、累、險于一身,保衛人員收人低
學校保衛部門是一個不同于一般機關、科室的特殊部門,保衛崗位集苦、累、險于一身具有政策性、秘密性和敏感性。保衛工作是一項耗時費力、傷精勞神,充滿矛盾和危險的工作遇有案情保衛人員必須加班加點工作特別是在節假日和夜間其他人員可無憂無慮地休息。而保衛人員必須值班巡邏。但絕大部分高校的保衛人員是高校的貧困戶、特困生,待遇低、收入少、創收又無門,嚴重挫傷了高校保衛人員的積極性和保衛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人心思動、軍心不穩已成為高校保衛部門一大難題。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規范、統一的制度
網絡校園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要想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首先必須在提高對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的基礎上,組織制定好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校園的一般性安全管理制度的內容應包括:安全管理的目的、范圍、管理內容、檢查制度、評價標準、責任迫究等。對于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內容應包括:突發性事件后果的預測、辨識、評價;應急各方的職責分配;應急處置行動的指揮與協調;應急處置中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包括社會和外部援助資源等;在
發生突發性事件時保護生命、
財產和環境安全的措施;現場恢復、應急培訓和演習規定、法律法規要求、預案的管理等。(二)加大投人,加大新建校區“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防范體系
高校的領導對安全工作的重視,不能只停留在口上、會上,要落實在行動上。安全工作以預防為主,學校領導應有清醒的認識,要舍得投人,花錢保平安、保穩定。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校衛隊伍,招聘一批受過安全保衛專門訓練的綜合素質高的保安人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對全校區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在進行安全管理的同時,為師生提供安全服務和援助。二是完善各重點部門的防范措施,如在學生宿舍、實驗樓安裝防盜門,加固門窗,設立安全警示牌;在道路上設置減速帶等,加強物防措施,避免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在重要部門、要害部門和交通要道口安裝技防設施,如在校區設立安全監控中心,實驗樓、辦公樓、網管中心等重要部門和交通要道設置攝像鏡頭,在建筑物內設立消防監控中心、電子報警系統等,實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
(三)加強校園治安防控機制建設,為校園德定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高校在實現發展的同時必須正確面對和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尤其要重視校園治安穩定工作。高校治安處理不好勢必影響校園穩定工作甚至影響社會穩定。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和充實保衛基礎工作,改善隊伍和人員結構,進一步完善高校保衛體制改革,加強與所在地執法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強化校園內部和周邊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凈化校園治安秩序另一方面必須強化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將校園治安防控機制建設好,從人員和經費上給予優先保證保持與學校規模、效益的協調發展。在實施此項工程中。必須長遠規劃、穩步推進,充分發揮專職隊伍和群防群治隊伍的積極性,努力做到辦事高效、管理科學、服務規范,積極為學校和師生創造良好的校園治安環境維護校園的穩定局面。
(四)建立預警機制,掌握保衛工作的主動權
防范是基礎,打擊是手段,打擊為防范創造條件和環境,經常性的預防可防患于未然。為保證保衛工作有前瞻性,必須善于及時了解,及時分析,研究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建立靈敏的、高效的預警機制,建立各種預案,并進行不斷的修正。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和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和一觸即發性的問題,及早化解和處理各種矛盾,避免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利用現代化大眾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收集輿論信息,及時對這些信息加以分析和處理,為保衛工作及時提供有用的信息,追根求源,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五)提高保衛人員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保衛隊伍
篇6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146(1999)05-0084-03
高校德育評估是實現高校德育目標的重要環節,它依據一定的標準、程序和技術手段對高校德育作出評述與估量。“評述”側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標體系為依據;而“估量”則側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育目標程度的具體指標體系即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為依據。德育評估應該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機統一,是對高校德育過程及其結果作出某種意義下的價值判斷。本文就高校德育評估的客體問題、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問題及評估的分值問題等作些探討。
一德育評估的客體問題
評估的客體問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并認為評估客體可以隨便設定,這是嚴重的失誤。
要實現高校的德育目標,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務,很有必要進行德育評估。實踐證明:德育評估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環節。要使評估得以實現,必須具備幾個相互獨立的要素:即評估者,評估客體(被評估者),評估指標體系(評估依據),評估的程序和方法,評估結果及其表達和解釋。在諸要素中,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及評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評估客體為前提的,因此評估客體的確定尤為重要。
筆者認為,高校德育的評估應從三個層面進行,同時分別確定評估客體。第一層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各高等學校的評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門,根據《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及中央有關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組織力量對高校的德育現狀進行評估。如浙江省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評估標準》,對各高等學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狀況進行評估。第二層面:學校對各設定集體的評估。學校根據《大綱》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具體展開總目標,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評估指標體系,對各設定集體進行評估。如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制定《班風、年級學生工作評估條例》,對各年級、班級德育工作情況、學風建設情況進行評估。第三層面:各系(院、分院)對學生個體德育狀況進行評估。為了使德育目標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制定《學生德育測評方案》,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的規范。德育評估分三個層面,自上而下,層層展開,形成縱橫交叉的目標連鎖體系,從而實現高校德育總目標。
高校德育在第一層面、第三層面上的評估開展得比較順利,成效也較為顯著。在第二個層面上的評估顯得比較薄弱,存在的問題也較多:有的院校放棄了在這一層面上的評估;有的院校評估客體設定“失當”,極大地阻礙了德育評估功能的有效發揮。要做好德育評估工作,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力量,取得各方面支持、共識。系(院、分院)分管學生工作領導必須吸收進入評估領導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為評估客體,系(院、分院)分管領導作為評估客體的直接承擔者置于“被評估者”的地位,這種評估者與被評估者“二位一體”的矛盾、沖突是無法回避、解決的。因此,以系級單位作為評估客體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違背了使評估得以有效進行的諸要素的獨立性。
以年級、班級作為評估客體,克服了上述矛盾,評估客體的直接承擔者是各年級(以系、專業為單位)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學生工作負責人比較“超脫”地開展工作。作為系級學生工作負責人,一方面根據學校統一要求積極推進德育評估,領導其所在各年級積極開展年級學生工作競賽,各班級開展班風達標活動。另一方面,他又作為評估者,檢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別關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經常提出整改意見。同時,作為眾多評估客體的承擔者——年級主任,既是德育目標的執行者,又是實施具體目標的領導者,他們經常處在“決策者”的地位,他們權衡、考慮如何有效地落實德育目標。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各評估客體的競爭性,還可以全方位培養學生管理干部,使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因此,筆者認為:各高校應建立以系(院、分院)為實體,以其年級為相對獨立的學生工作格局,配足一定數量的年級主任并確定其工作職責,開展年級學生工作競賽、班風競賽,全面落實德育目標。
二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問題
在《論高校德育的目標管理》一文中,筆者曾就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標的確定,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事情。《大綱》是國家對高等學校德育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質的基本要求,是指導和規范全體教職工教育思想和行為的重要依據,也是教育行政部門對高等學校德育實行管理與檢查評估的根據。《大綱》明確指出:“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綱》規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標及其具體的規格要求,起到了“導航”作用。但總體而言,這個“具體的規格要求”還是比較籠統的,抽象的。在具體的實施德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照抄照搬,必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努力把《大綱》內化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標,建構屬于自己的、具體的、動態的德育目標體系。
德育目標體系的建構,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據,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們不能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必須使高校德育目標體系上升到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德育目標體系與德育評估指標體系既互相區別,又相互聯系。評估指標體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測量的、數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標可以用幾個不同的指標來反映,而某一指標也可以反映幾方面的德育目標。德育評估指標體系主要從質和量兩方面判斷德育目標的實現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標。明確德育目標與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聯系和區別,是建構科學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前提。
建構德育評估指標體系,必須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指標體系具有時代性。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體現先進性與方向性,指標、權重、標準都應體現時代精神,它應該是德育目標的具體化。德育評估的根本目的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并打上時代烙印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標本身是體現時代特色的,因此評估指標體系應與德育目標一致,體現時代要求。
二是評估指標體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評估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其實施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評估指標體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必須實事求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在建立學校德育目標體系的基礎上,建構切實可行的、廣大師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
三是評估指標體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評估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及其過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是重要的前提。評估指標體系要盡可能的簡明,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如果過于理想化勢必造成操作困難;評估指標體系如果過于簡單就不能全面、整體地反映德育狀況,達不到預期效果。
四是德育評估指標體系要具有獨立性。同一層次的指標之間必須是相互獨立的,每項指標都要有明確的獨特的含義,做到內涵明確,外延清楚,每項指標的含義盡可能不重復,邏輯上必須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關系。
因此,筆者認為:德育評估指標體系既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慮因素的可行性。既簡單易行,又抓住主要問題;既不能抽象、籠統地用簡單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動的具體的德育實踐,又不能過于繁瑣、人為地把問題復雜化,用瑣碎、孤立、繁雜的“目標集合”來沖淡學校德育總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和可能,經過反復篩選和提煉,形成完整而簡練的德育評估指標體系。
三德育評估的分值問題
評估分值是評估客體德育狀況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評估的量化體現,是“估”的結果。因此把德育評估的分值當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標準,是不恰當的,還要考慮其它因素。
德育評估分值的不確定性因素。根據德育目標,建構德育評估體系X,各具體評估指標xi。建構評估指標體系是具體到抽象的反復過程,我們建立的具體的評估指標體系只能是盡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標,而不可能全部、完全反映德育目標。而德育的實踐領域是極其生動和豐富的,實現德育目標的途徑、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德育實踐領域的豐富性、多樣性與德育評估體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對無法克服的矛盾,必將導致評估分值的不確定性。在建構評估指標體系時,只要評估項目xi,各項目xi的權重ai({圖}ai=1),項目xi的評估等級(賦值給分法)這三個要素,只要其中有一個稍作調整,其評估的分值都將發生變化,這是評估體系本身所致。
造成評估分值不確定性的另一個原因是“評估過程”。在確定評估指標體系的前提下,根據評估條例,進行跟蹤調查、信息搜集、總匯、數據處理。由于:(1)過程的復雜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評估是在完全搜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過程及其程序的復雜性,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發生信息丟失現象。(2)評估過程中主觀因素的影響。由于評估者認識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匯總,掌握處理等方面造成偏差,影響評估分值。
德育評估的分值的不確定性因素,決定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標志。實際上,分值不過是“估量”的結果,還需要對德育工作作出“評述”。在尚未建立德育評估體制時,我們對德育工作只進行簡單的定性描述,缺乏的正是這種上升為定量的分析;而德育評估付諸實踐以后,“矯枉過正”,如果反過來又忽略了定性評估,用公布分數、排名次等的方法,簡單地處理“估”的結果,那就大大地違背了德育評估工作的初衷。德育評估也難以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導向作用、激勵強化作用、調節控制作用。“評述”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對德育評估的分值進行解釋,分值不是一個抽象的數值符號,蘊含著一定的價值、意義;(2)對評估客體進行適當評價,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加強,指出長處、短處,優點、缺點;(3)對評估對象的變化(進步或退步)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篇7
(一)調查目的
根據東莞地區金融業發展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專業發展的需要,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于2013—2014學年新開設了金融專業,旨在培養優質的創新型金融專業人才,為東莞市金融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推動力量。面對眾多高等院校金融專業發展建設的競爭優勢,和金融專業人才就業總體形勢的不利情況下,筆者所在的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職業技術學院,新增的金融專業是否擁有建設發展的條件和空間,我們這些只具備專科水平的金融專業畢業生是否適應市場的需要,是否具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力?根據金融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我們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進行了東莞地區金融專業人才需求的淺層次調查,為制定科學的、適應市場金融行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打好實踐基礎,并把相關調查分析結論反映給財經系金融教研室,為金融專業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實踐能力培訓、師資培訓等方面提供改革的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內容
調查的內容包括:一是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財經畢業生金融行業就業概況;二是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在校生專業學習訴求調查;三是金融業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調查。采用的調查方法主要有: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方法。
二、調查的初步結論
(一)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
2011級學生在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學生的實習就業情況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學院財經類專業和金融市場人才的潛在需求,才于2013年9月開始在財經系增設了金融專業,目前尚未有金融專業畢業生走上金融工作崗位。但是,財經系開設的會計專業,在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與中國銀行東莞分行進行訂單式的人才培養合作,開設了會計專業中國銀行班。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2011級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實習班的學生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中國銀行東莞的各個鎮區支行進行實習,包括以下的鎮區:東莞南城、莞城、虎門、長安、大嶺山、樟木頭、大朗、松山湖、石碣、高埗、東城、厚街、石龍、沙田、萬江、中堂、塘廈、常平、黃江、企石、望牛墩、石排、道滘、橋頭、茶山、橫瀝、寮步等二十七個鎮區。在學生實習期間,我們對相關學生、用人單位和企業指導老師進行了走訪和調查。
1.會計專業中國銀行班畢業生對金融專業人才就業能力培養的建議。
通過調查和了解,中國銀行班畢業生在4個月的實習過程中,認為在校期間所學到的銀行相關業務知識是很實用的,但由于學習時間短,實踐技能系統性訓練不強,在實習工作中還是明顯感覺到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掌握和熟練程度不夠。具體進行了以下調查:
(1)對專業教學建議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5%的中國銀行班畢業生結合工作實際情況認為學校在專業教學中應注重專業理論和實踐平衡教學,32.5%的畢業生認為應加強專業實踐教學,只有2.5%的畢業生認為理論知識最重要。
(2)專業課程安排中實踐課程安排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8%的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學習的實踐技能知識偏少,應加強實踐技能課程的安排。2%的學生認為在校學習的實踐技能偏多,這部分學生應該是測試文字編輯方面工作的。
(3)專業實踐技能課程安排是否有針對性的調查。
(4)影響求職效果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在求職過程中,48.15的畢業生認為個人綜合素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35.75%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實踐能力起到關鍵作用。
2.會計專業中國銀行班畢業生對就業能力的建議。
在調查中國銀行班畢業生對在校金融專業學生為將來就業需加強哪一方面能力時得出以下結論。通過調查發現,畢業生認為,在校學習期間最迫切要掌握的能力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89.19%);其次是人際交往和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87.84%);第三最需要加強的能力是獨立思考,果斷處事和獨立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接下來依次是通過實習兼職或社會工作,具備一定實踐操作能力,就業技能與面試技能,組織領導團隊合作的能力,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外語和電腦技能等。
3.會計專業中國銀行班畢業生對考取專業相關證書的建議。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所有的畢業生都認為在校學習專業期間,考取相關行業上崗證書是必要的和對就業是有利的。特別是以下這些與金融行業就業密切相關的證書:銀行從業資格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保險人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
(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3級金融專業在校生專業學習情況調查
本次調查對象為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3級金融1班和金融2班的等兩個班級的學生,參與調查的101名學生中,從性別結構看,女生60人,男生51人;從戶籍地看,農村學生30人,城鎮學生71人。
1.專業滿意度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非常喜歡自己專業的同學占18.67%,比較喜歡自己專業的占50.67%,總體說來,多數同學對自己的專業是滿意的。但仍需要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來加大金融專業的介紹,提高金融專業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的積極性。
2.專業學習目標明確度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對自己專業學習目標非常明確的占4.0%,比較明確的占50.67,總體說來,只有一半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的學習目標是明確的。這對于我們金融專業學生學習專業的整體規劃不利。
3.是否制定學習計劃的調查。
統計資料顯示,有68%的同學制定過學習計劃,32.0%的學生在大學中沒有制定教學計劃,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嚴峻的,應采取有效措施使有制定學習計劃的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使到絕大部分的金融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學習有科學的規劃。
4.對在校生專業就業前景心理預期的調查。
填報志愿時對就業的考慮,通過對我院13級金融專業在校生所填報的志愿表統計,結果顯示,58.7%的學生認真根據自己將來的就業意向填報金融專業,32%的學生只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專業,9.3%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就業打算和興趣愛好。總體上來說,農村戶籍的學生在填報金融專業的志愿時認真考慮將來就業問題的比例高于城鎮戶籍的學生;高收入家庭的學生根據興趣填報金融專業的的比例大于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5.對在校生將來就業地區意向的調查。
我院2013級金融專業78.6%學生是東莞市戶籍的學生,這些學生都認為適合自己的就業地區是廣東省東莞市,15.4%的學生認為適合自己就業的地區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都可以,6%的學生不明確自己將來的就業地區。
6.對在校生就業行業和考取專業證書意向的調查。
(1)對在校生就業行業意向的調查結果。
(2)對在校生考取專業證書意向的調查結果。通過調查統計結果分析,超過一半人數的學生(64.36%)想考取銀行從業資格證書,欲從事銀行柜臺、大堂經理等銀行方面的工作;同時,接近一半人數的學生想考取證券從業資格證書(42.57%的學生)和“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48.51%的學生);令人意外的是有55.45%的金融專業學生想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原因是做好在金融行業和會計服務業兩種行業中爭取最佳就業機會的準備。從相關比例可以看出,銀行和證券基金業是學生最想從事的行業,幾乎沒有同學想從事保險業。
(三)東莞地區金融業用人單位對專科院校金融業人才的意見
對東莞地區金融業用人單位進行了有關專科金融人才培養意見的調查,主要調查對象是中國建設銀行東莞分行、東莞銀行、廣發銀行東莞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東莞分行虎門支行、東莞證券、廣發證券東莞營業點、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東莞分公司等負責人或工作人員。主要采取了采訪、問卷調查和電話訪談等形式的調查。
三、調查研究分析結論
通過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2011級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實習學生、2013級金融專業在校學生、東莞地區金融業用人單位調查相關內容、統計的分析,以及結合我院財經系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分析,高職院校對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有效措施概括如下:
(一)明確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金融行業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職院校財經專業學生的入學基礎、個人綜合素質明確我院金融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創新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分兩步走:第一步,根據金融行業企業對應崗位需求、學生就業意向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應用型的人才,主要以業務操作型為主;第二步,在學生掌握金融專業理論以及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根據每位學生的綜合表現,對尖子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綜合培訓,打造一批符合金融業高素質要求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二)明確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
根據金融專業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方向的調查,初步可以確定的專業培養方向主要包括:銀行業方向、證券基金期貨方面、投資理財方向、保險業方向等。在課程設置和教學過程中根據這些方向給予切實可行的實踐操作。
(三)教學和培訓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各種能力
1.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為創新型金融專業人才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素質:
(1)金融專業理論素質。創新應用型金融專業學生要具有較高的金融專業理論水平和豐富的課外知識,不但要掌握本專業的相關知識,還要熟悉其他關聯專業的知識,并且還要具備理論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2)金融專業業務素質。創新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應熟練掌握相對應行業的基本技能操作,學會使用相關崗位上常用的業務工具,熟練運用知識為客戶理財,同時掌握較高的英語和計算機技能。
(3)職業道德素質。要熟悉相關財經法規,具備強烈的法律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只有熟悉相關財經法規,具備法律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才會更高效率地履行工作職責,才是一名合格的金融行業工作人員。
2.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應注重的能力類型。
(四)課程設計和師資培訓方面
1.課程設計應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根據對2011級會計專業中國銀行班畢業生的調查信息反饋,學校在專業教學中應注重專業理論和實踐平衡教學,特別是基本技能的系統性教學。根據金融行業就業硬件要求和金融專業的特點,在課程設計上應注重“課證結合”、“課賽結合”,并引入企業資源,成立金融專業“訂單班”。同時,結合金融行業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對專業知識、技能實踐、綜合素質的要求,構建合理的課程設計,在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實踐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利用企業資源,把金融企業真實的業務引入實踐教學平臺,建立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切實可用的教學服務。
2.建立一支具有雙師素質的金融專業教師隊伍。
培養創新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需要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應具備較高水平的業務操作技能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鼓勵教師多深入金融企業進行調查研究;與金融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和師資培訓基地,定期派送教師前去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機制,積極從金融企業聘請專業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并且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兼職實習指導教師。
四、總結
篇8
(一)高校盲目擴招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高考擴招成了一大趨勢。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藝術設計人才也一樣。通過對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可知,近20年來,我國某美術高校的招生人數一直在不斷擴大,已增加了將近30倍。高校擴招會促使藝術設計畢業生的數量大幅增長,為社會提供了更多藝術設計方面的人才。但倘若高校不結合社會供需的實際情況進行盲目擴招,就會導致大量問題的出現。比如,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某高校進行了擴招,但由于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完善的教學設備,該高校的教學質量出現了嚴重下降,學生無法獲得優質的教育。
(二)教學方式方法方面的問題
通過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現代教育中存在著很多不足,是阻礙藝術設計教育工作取得進展的因素。現行教學大綱中的套話較多,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缺乏現實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僅僅是爛熟于心的紙上談兵。另外,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思考空間以及實踐機會也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我國當前的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教育體制存在著諸多問題,即教學內容空泛、教學目標模糊、教學手段落后以及課程安排不合理。另外,在許多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大多只注重學生的技巧培訓,而不重視對學生的實踐指導。還有一部分教師不致力于做學問,不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革新,過度追逐名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工作就會面臨諸多問題,遇到教學瓶頸。
二、發展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相關措施
(一)課程設置要連貫
在設置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時,教師應將課程的連貫性放在突出位置,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時,要加強其理論、專業、設計以及造型等基礎知識的傳授。學校還要及時把握市場最新動態,將教學與市場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或者通過定期舉辦相關講座,舉行畫展、設計制作展或攝影比賽等,來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創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表現力等,同時還要堅持與時俱進,實現科技與藝術設計專業的協同發展,加強對網絡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軟件的相關應用原理,全方面地提升學生素質,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同時,學校要優化設置課程組合,保證課程的連貫性,節省教學成本,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高校在開展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時,要注意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融入到世界流行時尚文化中,推進我國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二)轉變教學觀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廣闊知識面的綜合型人才廣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因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需轉變教學觀念,結合不同專業的基礎教學和專業課程,對學生的藝術潛質以及審美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藝術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另外,學校還需對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及專業課程安排,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進行個性化的培養,并為他們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依靠這種方法,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美術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藝術要取得持久的進步和發展,就必須要創新,而創新需要我們有+扎實的美術基本功和創新能力。對于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創新性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的藝術元素進行想象和組合,通過再創造所呈現出來的新的、合理的、完整的形象。對此,在上專業寫生等具體課程時,教師應允許學生在具備了一定的功底之后,適當地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發揮想象,并將其作為考察的一部分。具體的創新內容既可以是空間上的創新,也可以是構圖上的創新。此外,教師要合理把控學生的想象,避免他們走彎路或不切實際的創作,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及時予以肯定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提高其創新的水平。
(四)完善教學內容
美術院校需結合實際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寬,即將學生文化素質的提升作為教學的重點,提供給學生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通過學習其他課程或辦講座,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就會得到深化,他們的專業技能以及文化素養便會隨之得到提升。另外,教學內容的設置需具有針對性,即要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探索,變之前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技巧、技法只是幫助學生完成繪畫或設計的工具,藝術設計學習的真正核心應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創新能力。只有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優秀的綜合型藝術人才。最后,高校藝術設計教育需結合自身實際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藝術觀。
三、結語
篇9
1.1研究方法和目的
此次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獻分析法、內容研究法。文獻分析法著手于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現狀和問題的收集和分析,提出改革課程相應的策略。內容研究法主要是為了弄清此課程在教學方面的研究情況,包括了研究結論的幾個方面:when,where和who。具體來說是指發表的時間、在哪兒發表的及研究的對象與如何遵守。
1.2研究樣本
此次的研究主要通過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進行關鍵詞等多種方式的搜集和搜索。由于搜集的時間范圍是從2009到2013年。使用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篩選后符合研究主題的有125篇。
1.3研究結果分析
1.3.1發表時間分析
總體來說研究比較積極,但是在近幾年論文的數量有所減少,說明理論的研究比較成熟,而對策和實踐的研究比較少,這是今后的重要方面。
1.3.2發表期刊分析
發表的期刊主要指論文在2009到2013年發表的期刊中的數量關系。從是否發表在重要期刊加以分析,發表在核心和重要期刊的總體較少,而且很不穩,波動較大。
1.3.3研究的對象
可以將這些研究的對象按不同學校分為專科及以下,本科,211及985大學和其他。從圖3中可以看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在本科的學校,而專科和211以上的學校很少。因此此公共課的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階段,我們應該加大對其他方面的研究和重視。
2高校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125篇論文進行分析匯總后,拿出其中34篇提及到公共課現狀問題方面的論文進行研究,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類,分為以下5類:
2.1教學培養與目標
課程培養途徑單一,課程定位與目標不清楚并且與社會脫軌。絕大多數高校的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都是以公共課的形式進行的,其統一課程內容的設置忽略了師范生各專業的差異。同時教師很少聯系實際,大部分學生甚至有些代課教師都不清楚學校對于教育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
2.2教學內容
通過對以上論文及對各高校和市面上教材的考察和翻閱,發現教材內容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比如實踐與理論的脫節,沒有照顧到各個專業師范生的學業背景等等,總體來說有很大的局限性,無法真正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具體來說表現為:內容很多,但沒有重點;未兼顧各專業學生的學科背景;教材編寫不成熟;課程內容和講授的不足;沒有充分體現出教學設計方面的知識。
2.3教學評價
評價理念落后,不重評價反饋,評價標準不合理這三點是通過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出的結果。許多高校對課程的評價基本都是些比較輕松的筆試。并且筆試中主觀題居多,只需簡單記憶即可。同時教師和高校教學方面的緊張,如班級容量大,學生多,難以進行有效評價。
2.4教學觀念和手段
2.4.1教學觀念落后
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就要運用現代的教學觀念,及時更新和學會新的教學理論,剔除過時的不適合學生發展的理論,但在多媒體技術不斷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的教師僅僅把所講的內容搬到了課件中,實質沒有多大變化。而且代課教師對當今教育思想、進步的教育方面的技術理論、時新的數字媒體等缺少了解。
2.4.2教學手段和方法過于傳統
基本還是老師說,學生聽。學生大多數只能看看圖片視頻等,甚至只能通過文字自己想象,結果造成學生沒有興趣聽,教師往往也失去動力繼續講下去。
2.5其他方面
除以上幾大問題以外,還發現了許多和本課程開設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
2.5.1教學環境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作者對教學環境的理解,現代教學環境是指在教與學的實踐活動中,為優化和提升教學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統化的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與條件,建立學校現代教學環境,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條件,包括現代硬件和軟件環境。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教學環境的問題,尤其同學們對教學環境存在的很多缺陷有很多感觸:①學校軟硬件條件落后,限制了課程實施;②校園網建設緩慢,功能不完善,網絡資源匱乏;③多媒體網絡教室設備陳舊,網絡接入問題百出;④缺少與硬件相關的配套應用軟件,多媒體的數字資源滿足不了日常的教學活動等等。
2.5.2學校教職員工和領導的不重視
大多數的教職員工和領導都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課程,缺乏對該門課程的清楚的認識,對于培養新型教師的缺乏信心,同時也不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如今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監管力度不夠,管理松弛。
2.5.3實驗課開設的問題
實驗課能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緊密地結合到一起,但是在對此課程的實驗課的調查中發現:開設課時數少;學生紀律差;缺乏必要的評價;實驗課時使用設備媒體落后,有的無法進行實時操作。
3教學對策探究
3.1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學培養和目標方面的現狀的分析,再結合《中國教育技術標準(試行)》、《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兩個標準對現今中小學教師以后的專業化發展提出的目標,教學目標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能夠理解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具備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2)能夠有效利用教育技術;(3)能夠進行各種管理和設計等工作;(4)能夠從社會責任角度促進學生在利用技術、資源方面能夠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規范地成長。
3.2教材內容
可以從以下著手改進:(1)適當增多課時數;(2)開設相關課程以便為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比如開設PS、FLASH等軟件課程,或者在必修課“計算機基礎”中增加相關內容,使得學生有相應的實踐基礎;(3)針對各專業學生設置不同的內容分類;(4)在教學內容中,應該體現出學生為主的先進觀念。
3.3教學評價
科學、正確、合理的教學評價在教學的作用毋庸置疑,對于學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給學生各種展示的機會,另外加強學生互評和自評。本課程的考核可采取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過程性評價采取電子檔案袋、作品評價等形式進行考核。期末考試占30%,平時成績占70%。期末考試中筆試占70%,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分值分別是30分、10分、10分、20分、30分。實驗操作成績占30%,筆試和實驗成績各為100分。
3.4教學觀念和手段
3.4.1教學觀念
首先代課教師要對當今先進的教育理論有所了解,其次應該結合現代教育發展趨勢,樹立培養適應網絡多媒體等的信息化新型教師的教學新觀念。在教學中,應該把學生放在主導的地位,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等等,運用教學新觀念指導教學。同時,教師還應該考慮到學生們的不同學科背景的問題,這種觀念的確立對于更好地促進教學很有幫助。比如英語專業的師范生在現實中需要多練習文字編輯軟件和英語學習軟件的應用,而對數據處理軟件的掌握則不需要太精通等。
3.4.2教學手段
此課屬于公共課,課時數比較少,但師范生較多,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①抓住重點。教師在課前應該制定切實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的風格特點等的分析,設計出適合的教學方案,運用適當的教法,提升教學效率;②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準備詳細的例子并運用多媒體模擬真實場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③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使用系統的設計方法,充分發揮創造性,設計出高水平的作品,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總之,教學方法的變革,除了需要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和探究,還需要他們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協作,享受學習、探究、配合的過程,真正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實踐動手能力。
3.5其他方面
3.5.1教學環境
高校應加大加快網絡信息環境的建設進程,使學生能用上新型的網絡或者計算機軟件各種軟硬件資源,加強校園網的構建和應用工作,幫助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提高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切實增強學生的教育技術能力。但還應認識到教學環境的維護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管理和維護不到位,學生就不能有效地使用軟硬件資源,教學過程和實踐中的珍貴資料就不能及時地更新和上傳,無法保證學生能持續不斷地獲取最新的資料。
3.5.2教學隊伍
(1)邀請學科內權威的學者參與教學實踐研究。通過之前的統計分析,鮮有教育技術領域的學者關注和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教育技術學是教育教學理論和網絡計算機及多媒體等技術結合的一門科學,這種結合不只是融合和簡單的加法,相當于乘法甚至超過乘法的一種結合,會在教育領域和技術領域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應該鼓勵或者督促業界學者和專家關注和參與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把教育技術的精髓注入此課程中,使其真正能承擔起培養新型教師的重任。(2)構建穩定、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團隊。通過背靠高校中的電教中心或者教育技術專業這個大樹,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建立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團隊。由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并且突出實踐性,可以根據教師的不同優勢,分成各個小組,比如,編程能力較強的教師分在編程組,善于教學系統設計的教師分為一組,教師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和教學任務。
3.5.3實驗課
在每次實驗課前,除去在課堂中講解的理論知識外,還要進行實驗前的指導,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教師還應及時收集他們的作品,給予正確積極的評價。還可以結合校園網和論壇等形式及時進行交流和評價。
4結束語
篇10
關鍵詞:高校公用房;改革;思考
高校公共用房特指由國家投資建造或經批準自籌資金建造的,用于學校教學、科研、后勤服務、產業及行政辦公,其產權屬于學校,其中教學行政用房占絕對份額。高校的房產資源尤其是教學行政用房是辦好學校的必要物資條件,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效益和資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但由于近年來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張,學科日益豐富,教師隊伍日益壯大,一個嶄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何建立新形勢下的公用房管理機制。
1高校公用房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校公用房由學校根據需求建設,建成后按需分配,分配后由學校各部門無償使用,由資產管理部門代為管理。由于學校擴張速度加快,人員增多,導致了今天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具體存在問題如下:
(1)公用房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公用房使用效率低下。目前高校公用房管理依然沿用舊的模式,公用房分配長期以來采用行政手段,實行無償使用,導致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校內各部門因為各種需要不斷向學校申請用房,卻從未將閑置或利用率不高的房屋主動退還給學校,學校職能部門對公用房不能有效地進行調配,部分單位因為實際需要向學校提出的用房申請卻不能得到解決,影響了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的開展。在具體工作中,公用房管理缺乏政策的研究和理論的指導;缺少嚴謹、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各學院、單位對公用房的使用管理缺乏自我約束、自我調控的機制;公用房管理部門則缺乏對房產資源績效評估和監督的機制。加之多元管理、經驗管理、長官意志、偏重人際的現象較為普遍。
(2)公用樓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理困難。由于高校公用房資源緊張,大部分高校公用樓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同一部門教學辦公地點分散,同類型房屋沒有集中,管理過程中弊病較多。如一個學院可能分布在幾個校區;同一類型的實驗室分布在幾幢大樓之中;同一幢樓中可能有辦公室、實驗室、教研室等多種用房;還有可能同一幢樓中存在多學院使用,而且使用房屋交錯分布。這樣就很難使學校的人、財、物資源達到共享,科學管理也就很難實現。
(3)管理技術手段落后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公用房管理需求。近年來,高校在師資、招生等各方面的規模都在擴大,伴隨而來的是學校的硬件、軟件等方面的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為了適應這種快速發展,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各方面的建設工作,實現現代化的管理,這其中也包括學校的各種公共用房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方便、快捷、有效的校園公共用房管理系統來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改善辦公效率。
2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幾點思考
2.1理順公用房管理體制,完善公用房管理機制
公用房管理應做到權責明晰,應有專門機構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并對所有校屬房屋的管理實行統一標準。進一步完善校園基本建設和公用房管理機制,作為資產管理部門,要結合學校規劃建設,在公用樓建設前依照圖紙確定房間的功能和用途,從根本上解決由于公用樓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管理混亂問題。
2.2統一管理、科學調配
對學校所有公用房實行統一管理,以避免因不同主管領導審批調配而造成的公用房沖突、浪費問題。盡量將相近學科,尤其是課程交叉學科調配在同一所公用樓,不但方便教師教學,更可將不同學科,同一課程的實驗室設置在同一地點,節約了學校公用房資源,也節約了學校重復購置實驗設備儀器的資金。
2.3定額管理、有償使用、超額收費
貫徹分類定額管理、有償使用、超額收費的管理原則,即通過向使用單位收取房產資源占用費,借助經濟杠桿克服單純依靠行政手段調節用房的種種弊端,建立公用房管理的自我約束機制,提高房地產資源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2.3.1根據部門人員、工作性質、所承擔教學任務等情況進行定額分配,對于相關單位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實際使用面積未達到定額面積的單位,學校可在條件允許時對其用房予以調整,使之達到定額面積。對于房屋實際使用面積超過定額面積的單位,學校將收回其超標使用的房屋或對其收取房產資源占用費。具體分類定額按照以下原則核算:
(1)學校黨、政機關行政辦公用房定額面積,按照學校人事處確認的各單位事業編制人數核算。學校黨政機關除有特殊職務需要外,不單獨設立會議室、接待室等辦公輔助用房。學校按照辦公用房分布狀況設立若干公共會議室供各單位使用,或根據有關單位的需要單獨審批設立。
(2)教學、科研單位行政辦公用房,指該單位用于黨政工團辦公、教務辦公、會議等用途的公用房,其定額面積按照學校人事處確認的各單位事業編制定編數進行核算。
(3)學生教學、實驗用房定額面積按照學校教務處確認的各單位承擔的教學實驗任務核算。根據不同的用途和性質將此類用房定額面積分為以下部分:
公共實驗室用房面積,以現有實驗設備和實驗學生人數為標準,經教務處和使用單位共同確定教學計劃后,由學校實驗室管理委員會最終確定;
專業實驗室用房面積,以現有實驗設備和實驗學生人數為標準,經教務處和使用單位共同確定教學計劃后,由學校實驗室管理委員會最終確定;
學生學位論文(設計)、專用教室用房面積,以每年級實際使用人數或參加論文設計的實際使用人數為標準,由教務處統一進行安排。此部分不收取房產資源占用費。
(4)科研實驗用房定額面積,按照學校人事處確認的各單位教學、科研編制人數核算,不包括技術編制,根據不同學科科研用房的不同需求,參照國家教育部的專職科研用房指標,由學校實驗室管理委員會最終確定。
(5)教學科研專項補助用房特指大型(每臺、套占地面積超過20平方米)儀器設備和裝置所占面積及某些特殊用途用房的面積。該部分面積由使用單位書面申請,經產業與資產管理處會同科技處及教務處核定批準后,按照最后確定的補助面積分別計入學生教學實驗用房或科研用房面積中。該部分面積不計入超定額面積。
2.3.2推進實驗室、有償使用、管理,合理利用實驗室資源,針對教學、科研單位承擔的教學科研任務對實驗室進行定額分配;推行教學科研用房的有償使用,引入經濟杠桿,克服單純依靠行政手段調節用房的弊病,其目的不在于收錢,而在于調節用房,增加房屋利用效率,合理分配房屋資源,保證確實有需求的院系有一個較為寬松的房源供給環境和條件。
2.3.3對學校教學、科研和行政辦公用房裝修、維修實行聯合審批、驗收制度,成立領導小組,嚴格按照整體規劃和計劃執行,在每個項目執行前,進行充分的項目論證和民主決策,確保資金運用的合理。對涉及金額較大的項目必須經過民主程序,首先由職能部門提出項目規模、投資額度、資金來源、工程預算和建設步驟等項目的可行性報告,由領導小組討論,再經職能部門調整后報校長辦公會討論,最后由主管校長審批,形成決議。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討論,并根據學校的財力狀況等自身實際情況,從節約型校園角度出發,制定新建、改建及修繕項目的面積標準和裝修標準。在正常情況下,嚴格按照核定的標準來確定項目規模和裝修檔次,防止項目投資失控,避免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