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范文

時間:2023-10-31 18:07: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

篇1

(黑龍江省寶清縣畜牧獸醫總站 155600)

近幾年來,我國許多規模化豬只飼養場和農村養豬的大戶都很關注豬群的呼吸系統疾病,因為大多豬群都遭受著呼吸系統疾病的侵害,從臨床癥狀上易混淆不易進行區別診斷,如果采取不正確的診治方式,經常會引起豬群死亡而且數量很大,會給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1 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傳染性:目前飼養的豬群中,呼吸道疾病不僅能夠通過接觸進行傳播,還能夠通過空氣向不同的豬群進行傳播。藍耳病的病原能夠通過進行傳染。有的呼吸系統疾病,都能夠通過空氣加以流行感染。另外,還有很多的氣候因素能夠促使疾病在不同的豬群之間進行擴散傳播。

環境及發病的季節性:豬只飼養場附近建有屠宰場及肉食品加工廠,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嚴重威脅豬場管理。豬舍的小環境控制不到位,會導致豬場中豬群的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并且增加了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引發肺臟充血、淤血,并且有炎癥表現。此外,如果豬群的飼養密度偏大,受到轉群等應激刺激,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引起呼吸道的炎癥。

飼養管理水平:豬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明顯受到飼養管理水平的影響。如果從外場引進種豬,有時整個豬群都會感染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發生的誘因,包括圈舍通風情況差、溫差大、濕度高、轉群或混群應激、未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等。

除上述原因之外,遺傳因素、豬群免疫程序的健全程度、保健方式的科學性、免疫情況、飼料營養水平等因素,都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引起豬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2 常見病的診治

豬偽狂犬病:豬偽狂犬病屬于發病速度快并且傳播快速的烈性傳染病,病原是偽狂犬病毒。豬偽狂犬病呈季節性流行,環境溫度低利于病毒的存活,所以在寒冷的季節易發,但是其他的季節也有發病情況。健康豬一般是被感染豬排出的病毒而感染。仔豬感染偽狂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不低,很大程度上對生產造成危害。防治偽狂犬病可以試用刺激療法,即皮下注射枸椽酸鈉馬血或豬血,15日齡以內乳豬10~15 mL/只,16~30日齡16~20mL/只,31~60日齡21~25mL/只,2個月齡以上31~40mL/只。另外,磺胺類藥和抗菌素應用于該病的治療,對于細菌性繼發感染有效。

豬氣喘病:該病又名豬霉形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豬的一種接觸性慢性傳染病。發病率一般在50%左右,在國內部分省、市豬場檢查,陽性率在30%~50%。患豬長期生長發育不良,生長率下降12%,飼料利用降低20%,在一般情況下,本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是流行暴發的早期以及飼養管理條件不良,豬只抵抗力降低,繼發性病原體感染也會造成嚴重的死亡。用江蘇省農科院牧醫所研制的豬氣喘病無細胞培養168弱毒凍干苗(每瓶用20 ml_生理鹽水稀釋),在豬左側第六肋骨至肩甲骨后緣部位,刺透胸壁,仔豬每頭注射ImL,仔豬首免時間是10~15日齡,二免于40~45日齡;公、母豬每頭分別2mL,母豬于懷孕2個月內接種,種公豬每6個月接種1次。治喘靈頸部兩側分點深部肌肉注射,每5d注射1次,一般1~2次,重癥3次。息喘平0.1 mL/kg ´w肌肉注射,1~2d用1次,注射2次。

篇2

【關鍵詞】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乳酸;超敏C反應蛋白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982-02

呼吸科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缺氧,研究發現動脈血乳酸能夠反映組織的缺氧情況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1]。乳酸(LAC)是體內葡萄糖的代謝產物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其產量不多,但在低氧等狀態時則明顯增多,甚至導致乳酸性酸中毒。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作為人類最敏感的急性期反應蛋白之一,具有輔助診斷各種炎癥或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價值。肺炎和COPD是兩類呼吸系統常見的疾病,我們對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386例特定兩種患者進行血乳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測定,旨在進一步探討不同呼吸系統疾病血乳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的改變,也為臨床診斷治療此類患者提供更好的依據。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資料完整的部分患者,共計386例。根據出院診斷將患者分為肺炎組(220例)、COPD組(16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惡性腫瘤、肝腎疾病等引起動脈血乳酸水平增高的情況。正常對照組101例,均為排除呼吸系統疾病的健康體檢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接診后,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抽取1ml動脈血檢測血氣(美國GEM3000血氣分析儀,酶電極法測定),動脈血LAC是其中一項檢測指標。收治24h內空腹采集肘部靜脈血2ml進行hs-CRP檢測(免疫比濁法),儀器來自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盒來自德國DiaSYS公司,批號14946/68065。參考范圍:0 mg/L-10 mg/L。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所得數據,LAC結果以χ±s表示,hs-CRP結果以中位數表示。正常參考組與疾病組之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2.1肺炎組和COPD組數據比較肺炎組和COPD組與正常參考組數據比較,見表1、2。

表1肺炎組和COPD組與正常參考組LAC結果比較

1LAC(mmol/L)1與正常組比較方差F值1p值正常參考組10.7±0.11-1-肺炎組11.4±0.8111.28610.000COPD組11.5±0.6118.71810.000肺炎組和COPD組與正常參考組LAC,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表2肺炎組和COPD組與正常參考組hs-CRP結果比較

1hs-CRP(mg/L)1與正常組比較方差F值1p值正常參考組10.61-1-肺炎組130.4164.50310.000COPD組14.919.62110.000肺炎組和COPD組與正常參考組hs-CRP,兩者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

2.2hs-CRP與LAC濃度相關性分析肺炎組乳酸與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變化具有正相關,相關系數為r=0.248;COPD組患者乳酸與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變化具有負相關,相關系數為r=-0.153。3討論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到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肺癌、肺部彌散性間質纖維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

本次研究結果說明血乳酸水平與呼吸系統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同時亦提示,hs-CRP濃度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診療和預后表判斷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血乳酸增高是危重病人內環境惡化的表現,是組織缺氧和血液灌注不足的標志,預示著病人死亡危險性顯著增加[2],對危重病人實施血乳酸監測,它可及時快速地了解危重病人的內環境,為危重病人的預后以及制訂搶救治療措施提供依據[3]。在臨床實踐中應結合患者病情及其他反映機體氧合狀態的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對重癥呼吸系統疾病做到凡患于未然,早期有效地控制感染,糾正CO2潴留,改善心肺功能與微循環障礙,注意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以降低其發生率與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hs-CRP通過釋放細胞因子及炎癥介質引起肺組織損傷;激活凝血系統,促進微血栓的形成,使肺內氣體交換障礙,因此hs-CRP的升高也是肺炎患者的綜合表現,且與LAC的病理性升高具有一致性,這一點與COPD患者乳酸與hs-CRP濃度變化具有負相關相區別,并可作為的鑒別診斷的一個方面。

血乳酸和hs-CRP檢測簡單易行,能及時快速地反映組織的缺氧情況,這為臨床醫師及時掌握病人的內環境,指導醫生正確診斷、合理治療并對病人預后的評估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觀測指標。參考文獻

[1]Abramson D,Scalea TM,Hitehoek R,et al.Lactate clearance and survival following injury.J Trauma,1993,35:584-588.

篇3

呼吸系統疾病是當下最為常見的臨床多發疾病,時刻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這類疾病的發病部位主要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其患病群體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受阻、胸痛、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1]。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病人正常健康的工作、生活,甚至如果病情惡化時還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我院就診治療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在基本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再聯合使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針對其臨床表現和效果進行分析,具體的報道如下。

1.資料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這次對比分析的患者是我院從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這段時間就診治療的100例呼吸系統疾病病人。這些患者中男性病人57例,女性患者43例,平均(37.2士4.3)歲,最小的是年22歲,最大的54歲。患病時間最長10d,最短4d。根據雙盲隨機抽樣的方法把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其中,這些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歷、疾病表現等資料方面是沒有差異性,值得進行比較分析,有統計價值。注:患者的呼吸系統疾病類型確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化膿性的扁桃性炎癥、支原體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等。

1.2 方法 在對照組50例患者治療時僅僅使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針(0.9%的生理鹽水100ml+頭孢哌酮舒巴坦針2g),2次/d靜脈滴注進行治療。對于對照組中的重癥感染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0.3g,1次d/靜脈滴注。

在對觀察組50例患者治療時,在原本的抗生素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痰熱清(500ml葡萄糖注射液+20ml痰熱清注射液),1次/d靜脈滴注。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連續治療12d后進行臨床觀察其治療效果。

1.3 臨床藥物 痰熱清注射液的成分主要是由黃芩、熊膽粉、金銀花和連翹等各種中草藥提煉稀釋而成的。黃芩可以使人體細胞免疫機能增強,通過對單核巨噬細胞、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B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的激活,調節提高細胞的免疫防御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2]。

熊膽粉具有清熱、抗感染、抗驚厥、抗菌、止咳和解痙等多種藥物治療作用。金銀花具有抑制細菌生長,抵抗炎癥反應,抵抗病毒復制,以及組織抗氧化等藥理作用[3]。痰熱清注射液應用到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有助于稀釋患者體內的痰液,便于痰液的排出。

1.4 療效判定標準[4] (1)痊愈:患者經治療后沒有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肺部鑼音等臨床癥狀,可以正常的生活與工作。(2)無效:患者經治療后呼吸困難、咳嗽、肺部鑼音等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的趨勢。(3)有效:患者經治療后雖然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呼吸困難、咳嗽等臨床癥狀有了一些所好轉。

1.5 統計學處理 這次臨床觀察統計記錄的所有數據是應用SPSS20.0的統計學軟件對數據的進行分析處理的。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計件,采取t檢驗,并且兩組的組間數據采取檢驗,當P

2.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的病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得到了有效地緩解。這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對照組50例患者中,痊愈的14例(28%),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效的10例(20%),咳嗽、肺部鑼音等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有效的26例(52%),癥狀有所好轉。而觀察組50例患者中,痊愈的32例(64%),無效的3例(6%),有效的15例(30%)。在@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中,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是94%,觀察組患者其治療好轉效果的總有效率是小于對照組患者的。

3.討論

人體的呼吸系統是與體外環境接觸最頻繁的組織機能相對于其他的系統。造成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發率逐年增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大氣污染、人口老齡化、吸煙等都會影響。目前治療呼吸系統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包括頭孢塞肟鈉、左氧氟沙星以及利巴韋林等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雖然這些藥物在治療效果方面有一定的療效,但同時也又著一些副作用產生。

這次臨床觀察應用痰熱清聯合抗生素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獨的抗生素治療。痰熱清注射液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有研究表明,痰熱清注射液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痰熱清注射液直接作用于患者體內的肺泡、支氣管等機構,可以有效排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有效緩解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的不良反應的發生[5]。同時有助于增強患者抵抗炎癥的能力,逐步提升血清溶菌酶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綜上所述,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應用痰熱清注射液聯合其他抗生素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妍, 楊毅恒, 劉芳等. 痰熱清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系統評價[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06:483-487.

[2] 李慶. 黃芪的藥理藥效研究進展[J]. 醫藥產業資訊,2006,3(11):128-129.

[3] 吳曉春, 楊蘇亞. 金銀花的成分及藥理作用分析[J]. 青海醫藥雜志,2007,37(5):88-89.

篇4

關鍵詞:全科醫生;內科學;課程;崗位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5-0045-04

健康公平是人類在21世紀普遍關注的重大課題。我國邊疆基層衛生系統面臨人力資源短缺、醫療服務能力弱等問題。近年來,國家出臺系列相關政策,針對培養大批面向農村、服務基層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醫生[1]。高職院校長期以來“本科縮小版”式的學科型課程模式已無法適應學制短、生源基礎差的學情,培養出的畢業生很難勝任基層醫療崗位群的實際需求。本文借鑒21世紀全球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提出的以衛生系統為基礎,有針對性地確立崗位勝任力要求的第三代醫學教育改革先進理念[2],針對培養基層全科醫生的專業核心課程——《內科學》開展崗位需求調研,旨在為以崗位勝任力[3]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西南邊疆地區基層醫療機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3個縣(市)衛計局所屬145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調研,包括120家鄉鎮衛生院,1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家基層醫療機構選取1-2名具有五年以上基層臨床醫療或全科醫學實踐經驗,充分了解基層衛生服務工作的醫生,發放問卷1-2份。145家基層醫療機構共發放問卷180份。

(二)方法

1.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文獻法及專家咨詢法設計問卷內容。通過與紅河州衛生健康委員會合作,以紅頭文件形式向各縣(市)衛計局發放問卷,文件明確規定調查對象必須具有五年以上基層臨床醫療或全科醫學實踐經驗,保證了問卷的作答質量。

2.調查內容

針對培養基層全科醫生的專業核心課——《內科學》課程中58種內科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進

行調查。在設計問卷之前,通過專家咨詢法從葛均波主編的《內科學(第8版)》教材中篩選出常見內科疾病58種,包括呼吸系統疾病9種,循環系統疾病18種,消化系統疾病14種,泌尿系統疾病6種,血液系統疾病6種,內分泌系統和營養代謝病5種。通過問卷,調查以上內科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治過程中出現的頻率,頻率判斷包括非常多、比較多、一般、比較少和無,一共五個等級。

3.調查過程

調查時限為2019年4-5月,共25d。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8份,回收問卷180份,有效問卷180份,有效率100%。

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描述統計。

二、結果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所在科室情況:全科101人,內科33人,外科14人,婦產科8人,兒科7人,五官科5人。執業資格情況:臨床執業醫師78人,臨床執業助理醫師51人,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30人,鄉村醫生17人,公衛執業醫師2人,公衛執業助理醫師2人。

(二)58種內科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1.9種呼吸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9種呼吸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非常多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氣管炎;遇到一般多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炎;遇到比較少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呼吸衰竭和肺結核。

2.18種循環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18種循環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一般多的循環系統疾病為原發性高血壓;其余循環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的頻率均比較小。

3.14種消化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14種消化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比較多的消化系統疾病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遇到一般多的消化系統疾病為消化性潰瘍和結核性腹膜炎;其余消化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的頻率均比較小。

4.6種泌尿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6種泌尿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一般多的泌尿系統疾病為尿路感染;其余消化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的頻率均比較小。

5.6種血液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6種血液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表中所有血液系統疾病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的頻率均比較小。

6.5種內分泌系統和營養代謝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

5種內分泌系統和營養代謝病在基層醫療中診治的頻率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比較多的內分泌系統和營養代謝病為糖尿病;遇到一般多的為痛風;其余內分泌系統和營養代謝病在基層醫療診治中遇到的頻率均比較小。

三、討論

(一)傳統學科型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高職高專課程教學內容常見的是照搬本科體系,或將本科課程內容進行部分刪減。課程設置依然是按照先設置課程,后確定教學目標的傳統理念[4]。通常是教材內容是什么,教師想教什么,課程目標就設定成什么,而不是由期望的學習目標來確定課程內容。另外,這種學科型教學重在學習內容的系統全面而忽略崗位的實際應用,與學制短、學生基礎理論差的學情不相適應。這是導致學生所學與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素質脫節的直接原因。

(二)以基層醫療崗位實際需求為基礎進行課程設計

篇5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呼吸內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7-0054-02

呼吸系統疾病為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位醫學生必修的醫學內容。傳統的呼吸系統疾病教學通常從某一特定疾病的發病機制著眼,重點圍繞臨床表現展開,并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等知識的講授,授課過程中需綜合醫學基礎與臨床的多方面知識,是臨床醫學生理論學習中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到醫學生臨床實踐過程中是否具有細膩的愛傷觀念、濃厚的求知欲望、嚴謹的治學作風、開闊的辯證思維等,為培養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關鍵環節。然而,一言堂模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著一些弊端,如單向灌輸為主、學生主觀能動性不足、課堂氣氛較沉悶、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等。為改善上述局面,我們嘗試在呼吸系統疾病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最初于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Christopher C.Langdel1引入法學教育,后在西方的眾多高校廣為流傳。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引入案例教學法,逐步在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醫學、法學等專業應用。臨床案例教學法是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病例進行教學,使學生系統地理解掌握臨床醫學的知識,并掌握臨床醫學的基本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1]。我們根據呼吸系統疾病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初步嘗試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以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并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現將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呼吸系統具有與外界相通的特點,由于煙草依賴、環境污染等諸多因素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肺癌、氣流阻塞性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目前已成為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呼吸內科與其他許多專業學科相比,病種繁多,學習內容具有普遍的實用性。肺部體格檢查為全身體格檢查中的重點與難點,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僅可有咳嗽、咯血、胸悶等典型的表現,也可表現為納差、暈厥等非特異性癥狀。呼吸系統疾病與呼吸生理、病理生理及解剖學等基礎學科聯系密切,涉及血氣分析、呼吸功能檢測等較多抽象的理論基礎,不少疾病需結合現代影像學技術進行診治,學生往往反映學習難度較大,無法將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效地結合起來,易造成基礎與臨床脫節的情況出現。案例教學的突出優勢為通過典型案例的引導,將基礎及臨床相關的知識整合至病例中,高情境性的案例教學使醫學生提前體驗了臨床醫生診治的過程,避免了單一的知識灌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繁雜枯燥的理論能通過典型病例的引入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醫學生臨床辯證診治的能力[2]。其次,案例教學的另一特點是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間的協作。在實施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擔任知識的傳授者,更強調師生間的互動和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辯論、協作,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現代醫學迅速發展,學術界定期公布修訂后的疾病診治指南或專家共識,一些新的診治技術不斷地發現并運用,上述因素導致醫學教科書中的部分內容可能滯后于真實醫療的現狀。案例教學可適當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緊跟學術前沿,使醫學教學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案例教學沒有統一的教材,教材的選擇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對授課教師教案的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呼吸系統疾病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醫院信息化系統進行“肺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進行檢索,并分門別類進行篩選,剔除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建立案例教學病例庫,所選擇學的病例需具有以下的特點:(1)臨床表現具有代表性。對照教學目標,選擇能反映教學內容的典型病例,在病例準備階段做到去粗取精,剔除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病例,有的放矢地開展案例教學。(2)具有臨床啟發意義。案例教學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病例的討論中。所選擇的病例可以是診斷明確、治療有效的正面案例,也可能為臨床中漏診、誤診或者治療失敗的案例。舉個例子來說,在進行肺膿腫的教學章節中,在結束肺膿腫的理論講授后,我們選擇了一個老年病例進行討論:患者,老年男性,既往史個人史無特殊,因發熱胸痛一周入院。入院后查CT提示肺內空洞性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①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多數學生回答:肺膿腫。接下來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圍繞肺膿腫這一診斷進行討論以下內容:②原發性還是繼發性?③需與其他哪些疾病進行鑒別診斷?④選擇那些檢查協助診治?通過氣管鏡檢查,我們發現患者右上葉支氣管開口處異物阻塞,取出后證實為義齒。該病例診斷為繼發性肺膿腫(氣管異物吸入)。接下來引導學生討論在異物取出后進行的治療原則(正確答案為抗感染治療)。然而,在正規抗感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并沒有意料中理想。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下一步的診治措施。該病例最終通過經皮肺穿刺活檢確診患者肺鱗癌晚期,所以最終完整的診斷為①肺鱗癌;②氣管異物吸入;③繼發性肺膿腫。在該病例的診治過程中,討論隨著病例的逐漸展開有峰回路轉之勢,討論涉及到內科學、診斷學、影像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鍛煉了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并且避免了照本宣科的灌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求真務實的治學作風。(3)體現真實性。好的案例應該具有真實性。若為使用PPT進行教學,部分病史資料、影像學資料、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使用截屏等手段直接由導入至教案中,增加案例的可信度。(4)尊重患者的權利。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避免透露不必要的個人信息。

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便無法有效地開展案例教學,在開展案例教學前授課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講授,并提前與學生溝通,介紹案例教學的方法,取得學生的認可并預先以思考題的形式進行課業布置,使學生充分地準備與思考后再進行案例教學的嘗試。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必須有計劃地設置好病案的編排、討論、解疑、理解、掌握等知識點[3]。對于典型病案的設置要按教材要求,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并結合臨床進行。與海外留學生相比較,我國學生較為靦腆,不愿意在課堂上踴躍發言,極少積極主動地參與病例討論。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討論后,推選一位代表進行發言或者進行組間辯論,這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冷場的局面發生。同時授課教師也要善于發現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以點及面地活躍課堂氣氛,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為主,循循善誘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參與討論的熱情。值得重視的一點是,授課教師須關注那些相對沉默的學生,必要時可進行提問,以點及面地盡可能給每位學生提供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醫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由于同一種疾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臨床表現,而不同病因的疾病卻可能表現得十分相似,故即便是典型的臨床病例,也很難完全體現出疾病診治的全貌。因此,案例教學無法取代傳統理論教學的地位,傳統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有助于構建疾病診治的基本框架,仍舊是醫學教育的主要方法,而案例教學可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有助于將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為醫學生見習、實習階段打下基礎,值得在臨床教學中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金娜,李建保.中醫兒科學案例教學法改革探析[J].中醫兒科雜志,2013,9(2):61-62.

[2]徐忠,艾清龍.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神經內科碩士研究生的臨床思維能力[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3):524-526.

篇6

關鍵詞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冬病夏治 藥餅灸

我們自1956年起開展冬病夏治,用藥餅灸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陽虛易感等,療效滿意。現對近5年來臨床所治的105例觀察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105例患者門診治療3年及以上者,病例診斷均符合《實用內科學》第11版相關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齡最大90歲,最小3歲,平均年齡44.2歲。屬慢性支氣管炎46例,支氣管哮喘46例,陽虛易感4例,過敏性鼻炎5例,慢性咽炎4例。

2 治療方法

藥餅制作:取延胡索、細辛、甘遂、白芥子各12g(為一成人患者3次的量,兒童藥量減少1/3),研末后用適量的新鮮姜汁調勻,制成直徑2cm、厚0.5cm左右的藥餅,取0.1g左右的麝香置于藥餅的表面作為藥引。取穴:天突、肺俞(雙)、心俞(雙)、膈俞(雙)。敷貼方法:于每年伏天的頭伏、二伏、三伏11點前貼敷。準確定位后取藥餅放于穴位表面,用醫用膠布固定,囑患者于午后1時取下敷貼膏,如熱辣感不強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如熱辣刺痛感太強難以忍受則提早取下,以免皮膚起泡。注意事項:貼敷期間忌辛辣、冷飲。防止大量出汗以免藥餅脫落。如有皮膚紅腫起泡,消毒后用針灸針刺破水泡后用棉簽擠干液體,再涂龍膽紫,避免摩擦水泡。皮損恢復前不要洗澡。連續3年為1療程,療程滿后可繼續治療仍有效。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評定療效。治愈:主要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好轉:主要癥狀及

體征明顯減輕,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無效:主要癥狀及體征未明顯改善或惡化。

3.2 治療結果:105例患者經上述方法治療后,治愈20例,好轉72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7.62%。具體分病種觀察情況見表1。

4 體會

篇7

虞瑞堯

現為總醫院皮膚科教授、主任醫師。他擅長治療各種皮膚病、性病,對美容皮膚科的化學剝脫術、肉毒毒素除皺術以及軟組織填充劑的應用等都有較深的造詣。

出診時間:周一、二、四上午

出診地點:總醫院皮膚科特需專家門診(周一上午);皮膚科專家門診(周二、四上午)

咨詢電話:010―66939314

治療心胸外科疾病

章鏡平

現為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一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他擅長治療心胸外科疾病,尤其對食管癌、肺癌以及各類先天性、后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出診地點:無錫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

咨詢電話:0510―2706950

治療網絡成癮

陶 然

現任總醫院成癮治療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他在成癮醫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健康教育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擅長網絡成癮的診斷和治療,對由于成癮而導致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腦血管并發癥、神經癥、心理損傷等病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可電話咨詢

出診地點:總醫院成癮治療中心(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南門倉5號)

咨詢電話:010―66721952

治療呼吸系統疾病

吳 琦

現為天津市海河醫院副院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他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及鑒別診斷,尤其對肺栓塞、哮喘、肺心病、呼吸衰竭、肺癌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可電話咨詢

出診地點: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內科

咨詢電話:022―28552375

治療燒傷科疾病

黃躍生

現為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燒傷研究所所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醫學會燒傷整形專業委員會秘書、《中華燒傷雜志》和《中華創傷雜志》編委。他擅長燒傷休克延遲的快速復蘇、嚴重膿毒癥的治療、吸入性損傷的防治以及燒傷創面的處理等。

出診時間:可電話咨詢

出診地點:重慶西南醫院燒傷科(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正街30號)

咨詢電話:023―68754000轉73080

治療兒科疾病

李華強

現為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他擅長治療各種小兒呼吸道常見疾病,尤其是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治療。

出診時間:周一、三上午

出診地點: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兒科專家門診(重慶市渝中區大坪長江支路10號)

咨詢電話:023―68757375

治療口腔科疾病

胡純貞

現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教授。她擅長牙體疾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對中、重度牙周炎的綜合治療以及各類牙周病的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水平。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二上午(普通門診)周一上午、周五全天(專家門診)

出診地點: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科專家門診(上海市制造局路639號)

咨詢電話:021-63138341轉5201

治療骨科疾病

張世斌

現為遼寧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遼寧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擅長脊柱外科、四肢創傷的診斷和治療,對高難度的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的手術治療具有很深的造詣。

出診時間:周四全天

出診地點:遼寧省人民醫院骨科專家門診(沈陽市沈河區文藝路33號)

咨詢電話:024-24016533

治療呼吸系統疾病

吳銀根

現為上海市中醫藥大宇附屬龍華醫院甲醫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他擅長運用中醫的方法診治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尤其對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等疾病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三全天

出診地點: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內科專家門診C周二上午),特需門診(周三全天)

咨詢電話:021-64385700轉

治療肝膽外科疾病

張柏和

現為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擅長復雜膽道疾病、胰腺惡性腫瘤及肝癌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出診地點: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一科(上海市長海路225號)

咨詢電話:021―65564166

治療小兒血液科疾病

汪鳳蘭

現為華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她擅長小兒血液腫瘤的診治及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對遺傳性血液病的基因診斷有深入的研究。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下午

出診地點:華西醫大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專家門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0號)

咨詢電話:028-85502222

治療內分泌科疾病

孟濟明

現為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免疫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他擅長難治性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肌炎樣綜合征、血管炎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治。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出診地點: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免疫內分泌科專家門診(上海市楊浦區長海路174號)

咨詢電話:021-25072132

治療眼科疾病

施玉英

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教授。她擅長診治各種眼科疾病,尤其對高度近視、先天性白內障、玻璃體出血、老年性白內障、真菌性角膜潰瘍等疾病的治療具有很高的水平。

出診時間:周一、三上午

出診地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1號)

咨詢電話:010-65129911

治療骨科疾病

郭 衛

現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骨腫瘤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擅長多發性骨軟骨瘤、多發性骨髓瘤、單發性骨軟骨瘤等各類骨腫瘤的外科治療,尤其對四肢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脊柱腫瘤的手術治療、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的化學治療具有很高的水平。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二、三上午

篇8

【關鍵詞】出院病人;年齡分布;疾病構成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764―02

近年來,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出院病人與日俱增,為了解病人的年齡、疾病構成情況及特點,現對某三甲醫院2009-2012年出院病人疾病構成進行統計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數據來源于某醫院病案科2009-2012年出院病人資料數據庫,疾病分類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分類,資料完整、真實可靠。

2 結果與分析

2.1年齡分布

該醫院4年來出院病人最多的年齡組為60歲以上老年組,其次為45―的中年組。2012年,老年組構成比略有下降,降低了2.27%,中年組構成比略有增加,增加了2.3%,中老年患者為該院出院病人最多的患者群體。(見表1)

2.2 出院病人疾病譜及順位

循環系統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為該院前6位主要病種,位次基本穩定,略有上下波動。說明該6種疾病是該院主要收治對象,他們的診斷、治療應成為該院醫院工作的重點。其中,循環系統疾病穩居4年來第一位,損傷、中毒患者逐年升高的趨勢,其它疾病排名變化不在,略有上下波動。(見表2)

3 討論

3.1 收治病人呈老齡化傾向。4年來,60歲以上患者平均構成比為50.22%,為出院最多的患者群體。人口老齡化是當前全球性的一個社會問題,據民政部資料顯示:我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正以3%的速度遞增,預計未來二十年60歲以上老人將增加到2.4億[1],所以這一群體患者還會增長。建議醫院應加強對老年群體宣傳教育,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健康宣傳,提高健康保健意識。另外,醫院應加強老年病相關科室在技術和設備上的引進,加強相關學科醫務人員的培訓,進一步提高老年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2-3]。2012年,中年組病人構成比增多提示:45―人群正面臨著生活、工作等諸多方面的壓力,成為亞健康人群,發病率也呈增高趨勢,社會更應關注這一人群的心理、生理的預防保健。

3.2 循環系統疾病穩居中第一位。近年來,該院引進了一批學科代頭人及多名優秀的高層次人才,并對病區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心、腦血管介入病區,微創技術也日趨成熟,同時購置了一系列的先進設備,提高了心腦血管疾病診斷、治療能力,吸引了大量患者就醫。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及以車代步工具的增加,運動量大大減少,導致了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本世紀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因此,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保健,提高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治水平,成為醫療機構的工作重點[4]。

3.3 損傷、中毒系統疾病有升高趨勢。該院很重視創傷學科的發展,不斷引進高端人才,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引進先進設備,收治能力的增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數量。由于道路和交通的高速發展,車輛人口密度越來越大,駕駛技術參差不齊,仍然存在著漠視交通規則、超速行駛、酒后駕車等現象,故交通意外情況時有發生。此外,生存壓力大,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自殺、他殺和社會治安造成的外傷病人增多[5]。工人在生產中機器損傷及建筑業跌傷,也是這一系統疾病增加的原因。

通過近4年出院病人的構成分析,對該院年齡分布、疾病構成有了進一步了解,醫院應根據這一規律及時調整床位分布,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即要抓重點專科建設,也要抓好各種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治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甕學清,梁萬年,劉迎,等。北京市社區老年人傷害疾病負擔的研究[J].疾病控制雜志,2005,9(4):302-305.

[2] 楊建南,郭小林.137026例老年人住院疾病構成[J].中國病案.2005,6(4):44-45.

[3] 楊建南,劉波,何毅,等.全國鐵路醫院17719例老年人損傷與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J].中國病案,2006,7(2):36-37.

篇9

【摘要】目的:探討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方法:將小兒呼吸系統疾病12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分析。結果:試驗組氣喘、咳嗽緩解或消失的時間、治愈率和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布地奈德混懸液;呼吸系統疾病;小兒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 9月診治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124例,其中,肺炎患兒4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34例,支氣管炎患兒12例,喉炎1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14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2例。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第七版)關于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標準,且排除心肝腎功能不全、佝僂病、營養不良等其他疾病,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齡(3.65±1.85)歲,其中肺炎患兒2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6例,支氣管炎患兒5例,喉炎5例,支氣管肺炎患兒1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0例;對照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齡(3.35±1.42)歲,其中肺炎患兒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4例,支氣管炎患兒4例,喉炎4例,支氣管肺炎患兒6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2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肺炎分類以及其他基本臨床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根據病情實施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解痙等綜合治療。試驗組患兒在綜合治療中加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完漱口,擦凈面部,并以5 d為1個療程,治療過程隨著患兒的病情變化適當調整治療方案[3]。

1.3 療效評估方法:患兒接受治療5 d后咳嗽、發熱、氣喘和聲音嘶啞等主要癥狀體征消失,聽診肺部音消失,X線肺部陰影消失為治愈;患兒接受治療5 d后內熱退,咳嗽、氣喘和聲音嘶啞等主要癥狀體征減輕,聽診肺部音減少,X線肺部陰影基本吸收為有效;患兒接受治療5 d后以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變,X線肺部陰影未見改變為無效。對所有患兒癥狀體征的改善,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住院時間,以及療效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分析EXCEL數據庫,t檢驗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計量數據,χ2檢驗分析采用率表示的計數數據,以P

2 結果

2.1 患兒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分析:通過治療,對患兒主要癥狀體征的分析發現,試驗組在聲音嘶啞、發熱、氣喘、咳嗽四方面的緩解或消失的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

2.2 患兒觀察指標和住院治療時間分析:通過對患兒觀察指標和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試驗組實驗室觀察指標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

2.3 療效比較結果:兩組治療效果分析發現,試驗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是小兒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容易導致小兒氣道受到損傷和發生炎性病變,出現氣道高反應性,從而反映出臨床表現。布地奈德混懸劑是新合成的非鹵化腎上皮質腺素,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抗炎作用強,它可使微小血管收縮,減輕炎癥滲出,減輕水腫和毛細血管擴張,抑制炎癥細胞向炎癥部位移動。阻止過敏介質的釋放和降低各種過敏介質的活性,增強氣道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反應性,能有效清除氣道炎癥,抑制炎癥滲出水腫霧化吸入方式已經成為小兒哮喘治療最佳方法[4]。可直接使藥物迅速彌散到呼吸道發揮治療作用,解除黏膜充血水腫,采用霧化吸入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起效迅速、全身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及患兒依從性好等優點,尤適用于無法掌握其他吸入技術且服藥困難的嬰幼兒,可廣泛應用于一般醫院,值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 2004.42(2):100-106

[2] 何 樨,丁務高,陳 景.布地奈德氣霧劑治療小兒肺炎87例效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3):1024.

[3] 關小萍,林 艷.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09,30(7):1156.

[4] 于忠霞,王小鵬,畢見好.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9):133.

篇10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療體會;臨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由于肺部異常炎癥反應累及整個呼吸系統導致全身反應的呼吸系統常見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氣流受阻并且不完全可逆,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上經常因為呼吸道的反復感染等出現慢性呼吸衰竭的癥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嗜睡、昏迷以及休克等,嚴重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1]。呼吸衰竭作為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本文對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人民醫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齡為20~79歲,平均年齡51.3歲,所有患者均通過胸片、心電圖以及肺功能等診斷,診斷結果均符合中華醫學會2007年頒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中COPD的診斷標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3例)和治療組(32例),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都是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治療。治療組32例采用霧化吸入莫西沙星,2 mg/次,2次/d,連續治療14 d。對照組33例患者霧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療,一般24 h之內噴10次左右,每次噴量控制在1~2噴,同樣治療療程為14 d。

1.3 療效標準 痊愈:患者的呼吸趨于平穩、沒有咳嗽、咳痰和缺氧的癥狀,經檢查各指標均有明顯的好轉。有效:患者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但是仍然有輕度的咳嗽癥狀,沒有咳痰癥狀,經檢查各指標有所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跡象或者患者死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卡方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療效統計為:治療組中痊愈25例,有效5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痊愈16例,有效10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8.8%。由此可見,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一種非常普遍的呼吸系統多發疾病,其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是非常的明確,影響因素分為外因和內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感染、惡劣的大氣環境、冬天寒冷的氣候以及工作中接觸到的粉塵等。內部因素則主要緣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隨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惡化與發展,常會導致患者引發一定程度上的肺功能減弱,呼吸衰竭是在此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并發癥之一。在臨床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目標就是防止患者病情繼續惡化,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盡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最終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因為該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經濟負擔是非常大的,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應用的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其主要是治療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莫西沙星對多種細菌都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鑒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嚴重性,對于高發人群要采用經濟的預防措施,患者自身要注意加強鍛煉,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有吸煙史的患者一定要戒煙,以便于有效的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進一步發展。在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要及時的注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防止出現感染其他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