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建設規劃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本課程建設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本課程建設規劃

篇1

為提高校本課程的建設質量,學校在反復討論,并征求了有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決定以最富有宜興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藝欣賞與制作》課程建設為典型,來推進和提升我校校本課程建設的發展和質量。我們在充分調研并查閱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與宜興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大綱,編寫并印刷了一本3萬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學生陶藝課成績評定辦法,聘請了既有理論素養又有制作經驗的陶研所研究員擔任主講老師,并且定期邀請宜興的紫砂工藝大師和紫砂文化學者來校做講座或現場制作示范。為了提高該課程開設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從2003年開始,學校就規定該課程為學生必選校本課程,并且排入課表,享受與國家課程相同的待遇。經過多年的實踐、思考和改進,課程建設質量不斷提高,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在2005年江蘇省第二屆校本精品課程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在市內外產生了良好反響,大大地推進了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

《陶藝欣賞與制作》課程建設的初步實踐和取得的成績,使我們認識到:本土資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課程建設中值得開發的富礦,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接地氣”,才能擁有生命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陶藝課的質量和影響力,學校決定進一步加大開發力度,并且把該課程的建設與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融合起來,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把它建設成為一門更具影響力的精品課程。為此,學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課程研究》課題研究方案,該課題被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批準為第六期教研立項課題。

在三年多的研究歷程中,課題組在有關課程專家和紫砂藝術大師的指導下,修訂完善了陶藝課的教學大綱,更加強調陶藝課的人文性、審美性和實踐性。修訂后的大綱,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藝課校本教材《陶藝欣賞與制作》的擴編、修訂,修訂后的課本容量由原來的3萬多字擴展到10萬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內容更加豐富,為進一步提高陶藝課的質量提供了保障。通過課題研究,建立起“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校本教材―教學策略―學生成績評定”比較完善的課程形態,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了范例,也對兄弟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廳作出了以課程基地建設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大決策,我校利用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全面總結提煉了十多年來紫砂文化課程建設的實踐經驗和“十一五”課題研究成果,申報了江蘇省宜興中學“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基地建設項目并得到省教育廳的批準,并且獲得了省教育廳和市政府的經費支持。現已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設計,開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由最初的一門簡單的陶藝課到現在的課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從粗陋到精致、從松散到謹嚴的過程。可以說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建設的過程,是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動手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是學校課程開發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過程。我校紫砂文化藝術校本課程建設的歷程告訴我們:

(1)一所普通中學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編寫高質量的校本教材,開發高質量的校本課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應充分地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關注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平臺,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過于整齊劃一的弊端。

(3)校本課程開發必須基于學校和社區大量課程資源的支撐。課程資源的支撐正是學生發展與學校課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條件。我們選擇《陶藝欣賞與制作》作為重點開發的校本課程,就是因為宜興作為有著深厚的陶文化底蘊的陶的古都,具有獨特的陶文化資源,同時作為一種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內涵已滲透到宜興人的血脈當中,由宜興人研究和發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這是最合適的選擇。在宜興集聚的陶藝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為這一課程的開發和課題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撐。

篇2

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加強多元化課程建設的實踐,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更高,更加規范,更具特色。我校以“崇德尚學、持續發展”為辦學理念,根據學校發展實際,圍繞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探索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

多元化;課程;實踐;反思

為實踐平和一中“崇德尚學、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我們加強多元化課程建設的實踐,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更高、更加規范、更具特色,不斷提升學校競爭力。

一、秉行理念,積極實踐

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恒久價值的相對穩定的知識。應尊重多元文化。課程還應增強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系,拓展視野,引導創新與實踐;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元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多元智能理論為依據,構建多元化的課程,突出辦學特色,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是新課改的發展趨勢。作為原中央蘇區縣的高中——平和一中,我們在新一輪課改過程中,面臨著資金、生源、師資以及升學率等諸多問題和困惑,特別是優質生源的相對不足問題。針對實際情況,我們迎難而上、知難而進,秉行“崇德尚學、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提出了踐行個性化教育,實現多元化成才戰略思想開發實施多樣化的校本課程,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最大可能地為每一位學生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成長道路,也為學校和教師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二、海納百川,多元互補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教學活動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提出不同目標,采取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我們堅持以“三個面向”教育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特點和傳統優勢,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整體優化課程資源和課程實施過程,真正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促進每一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

1.把學生培養成為身心和諧的健康人、知書達禮的文明人、開拓進取的現代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校本課程的開發充分汲取學校已有的寶貴經驗,利用自身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能,充分體現本校師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其具有鮮明的校本特色。

3.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人,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因材施教。

三、穩步推進,持續發展

1.貫徹辦學理念,創設適應多元發展的課程環境

(1)“崇德尚學、持續發展”辦學理念的確立。近幾年來,學校在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此基礎上,我們提煉出既符合我校辦學歷史和現實,又符合素質教育精神,也得到廣大師生及社會各界認同的辦學理念——“崇德尚學、持續發展”,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它的內涵。

(2)組織學習新課程理論,營造多元課程氛圍。課改之初,學校及時成立課改領導小組,并通過廣泛的思想教育,積極組織學習新課程理論,讓廣大教師充分認識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完成從傳統教育觀念到現代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多元化課程建設規劃創設濃厚的氛圍。

(3)加強校本培訓,提高多元化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水平。新課程實施關鍵在教師。我校在課程改革前后開展了系列培訓學習活動。學校除了成立新課程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外,還特別成立了專家引領項目組,定期邀請校外專家和各備課組開展對話、交流,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完善方案,推進多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1)新課程實施方案的制定:課程改革,方案先行。為了使課改能在較高的標準下扎實有序地運行,我們及時制定了《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試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試行)》《學生選課指導實施方案(試行)》《校本研修規劃(試行)》《課堂教學實施建議(試行)》等系列課改方案,為多元校本課程計劃的落實提供了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2)開發多樣校本課程,促進多元發展。

我校除了動員全校教師積極開發實施“學科拓展類”、“科學實踐類”等校本課程外,還重點開發和實施了以下幾類特殊校本課程:

德育類:開發了《制度與養成教育》《牽手校友感悟成長》《心理健康》《每天五分鐘安全公共講義》《安全工作與應急預案》等系列內容的德育校本課程,通過三年的實施,目前已形成校本教材,在區域內產生廣泛的 影響。

特長發展類:開發了諸如器樂、聲樂、舞蹈、繪畫、書法、攝影、剪紙、武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文學創作、演講與口才等特長發展類校本課程。特長類校本課程教學實施行政班與走班結合,常規教學與個別輔導、學術講座相結合,行政管理與年段音樂、美術、體育教研組管理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自2006年起就開設的校本選修課程有《高中語文晨讀文選》《英語話劇優秀作品選讀》《物理與生活》《化學與飲食》《平和古跡》《蜜柚種植》《平和旅游地理》《趣味哲學》《民族音樂欣賞》《白芽奇蘭種植與加工》等。

3.嚴格課程評價制度,促進師生的主動發展

(1)課程與教學評價。為改進和完善課程教學評價機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制訂了《平和一中課堂教學考核量規及課堂教學評價表》《平和一中校本課程實施與評價方案》,配合課程功能的轉變,定期對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從而不斷調整實施新課程計劃的方略與步驟。

(2)學生評價與發展。制訂了《平和一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措施。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任課老師與家長共評等多元主體評價生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激勵學生發展個性特長,幫助學生將其發展優勢領域方面的特征向其發展不足的領域遷移,以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

(3)教師評價與發展。在教師評價過程中,我校非常重視對教師“課程開發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評價。學校通過教師自評、同行評價、職能部門評價和學生與家長評價,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提高課程開發實施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實現課程、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四、成效顯著,永葆活力

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

1.德育系列課程初步形成。德育系列課程的成功開發和實施,對于培養學生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體育特色課程異彩綻放。體育特長類校本,是我校多元發展的傳統課程項目。近年來,學校體育考生在高考中連創佳績。藝術特色課程成效顯著,近四年藝術專業考試達線率都在95%左右,共有200多名學生進入大學深造。

3.學生社團活動風生水起。通過參加社團活動促進其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鍛煉了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取得很好的效果,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五、總結反思,不斷提升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永葆多元化課程的活力是我們永遠的課題。

1.多元化課程建設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理論上的突破。我們在教學理論的研究上還顯滯后,教育科研的選題也處在較低的層次上。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多元化課程構建實踐的探索,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論。

2.多元化課程建設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區的教學資源。更加緊密地把課堂教學與本地生產實踐、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應該更加重視本地生產實踐、社會發展涌現出來的能工巧匠、成功人士,并讓寶貴的資源進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

篇3

解剖這一“細胞”可見,教師是運用人類自身創造的文化成果對學生進行“再生產”(教育)的人,學生是接受運用文化成果對自身進行“再生產”(教育)的人。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教育的“營盤”是學校,由教育設施設備和教師以及學生構成;“流水”的是學生。在這個“營盤”中,教師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發展學生,教師也在發展學生的過程中發展了自身。如果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并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而努力,學校教育乃至于整個社會的教育就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筆者參與了我們江蘇省外國語學校近20年的建校歷程。本文以此為“實證”,歸結制訂學校建設、發展規劃與實施規劃的一般過程,反思學校建設、發展的三項核心工作――以營建“三風”為核心的物質、精神校園建設,以師德、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的教師團隊建設和以“新課改”為核心的學校課程特色建設。

一、按規律制定學校發展規劃

建校之首要是制定規劃。

規劃的第一步是學校發展定位。建成怎樣的學校,培養怎樣的人,這既是學校今后一切工作的目標指向,也是其出發點。我校在建校之初對此進行了專題研討。目的很明確,并不只是為了研討出一個對學校發展質量定位的文字表述,而是通過研討,使全體老師尤其是行政班子成員對學校發展質量內涵的定位表述產生深刻的認識,使之成為今后指導一切建校行為的學校共識。通過幾上幾下的研討,我們把辦學目標定位為:建設一所具有“文理兼優,‘語言’見長”的鮮明育人特色,讓全體師生擁有充分自主的發展機會,在課程及教學特色、專業化團隊、德育心育化和藝體美育建設方面,引領江蘇省基礎教育發展的知名特色學校。育人目標:培養“文理兼優,‘語言’見長”,既全面發展,又個性健全,且具有“求真求新”之文化精神,“崇文崇雅”之修養氣質的學生。

第二步是確定規劃的各項具體內容。包括校園建設的規劃方案、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學生培養的課程計劃等等,特別是校訓、“三風”的建設。學校的主要功能是以文化育人,文化精神是對人產生根本影響的精神動力。作為辦學者,在校園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課程實施過程中,既要關注育人的質量,更要關注育人的伴生成果――呈現于校園中、師生身上的精神風貌。這就是校風、教風和學風。對應于教師隊伍建設――師風;對應于課程中的學生培養――學風;對應于校園建設并與教風、學風相融合――校風。“三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新建學校,需有一個“樹”――“建”的過程。建校初期主要在“樹”――盡快樹立;以后的發展則重在不斷地“建”――培育、發展。新建學校在制訂校園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和課程計劃的同時,須展開對校風、教風和學風的研討,既為制訂三個專題規劃樹以相應的文化標高,也為三個專題規劃中具體內容的落實旨歸于師生,樹立精神的追求目標。我校在建校初期專門召開了幾次與制訂三個專題規劃相配套的“三風”研討會,最后確定校風為“崇文、崇雅”;教風為“嚴謹、嚴格”;學風為“求真、求新”;校訓為“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研討的真正價值不在于研討結果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大家對三個專題規劃中具體內容的落實與“三風”建設之關系的認識,在理論上為以后的實踐成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規劃第三步:謀劃實施的具體策略。如果說辦學與育人目標的確定、物質條件的準備和師資、教育質量的定位,還可以在思考中“紙上談兵”,實施的過程也可以經思考、分解,在文本中描繪“藍圖”,確定階段性目標,那么,對實施策略、方法的謀劃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更是一個實踐中不斷完善的過程。

學校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建設學校既需接受社會的支持、支撐,也會受到社會條件的限制和制約,建設新校的實際過程還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為實現規劃目標而設想的實施步驟,在每一步驟中謀劃的策略和方法,只能是一種原則的設定,有時事先已謀定了的具體的策略和方法,由于情況發生了變化,只能隨之而做適當的調整。真正具體的策略、方法只能在實踐中應時產生。

所以,如果規劃由綱要和方案組成,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還是先定綱要,后訂方案。先在研討中考慮好最基本的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考慮好在縱向時間上分步實施的基本思路與步驟,考慮好在橫向意義上分項工作實施的具體內容(主要是關于校園建設的規劃方案、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關于學生培養的課程計劃);然后分別在以后的三個5年中制訂階段性具體實施方案,在實踐中根據實施方案,針對具體情況,斟酌選擇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調整或修正某些局部的目標方向。

二、用“心”構建一個“文”“雅”的校園

規劃基本完成,接著,分步實施規劃。

第一階段:建設校園。

校園建設包括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在物質校園建設中,要重視其文化的含量。我校的校訓為“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意在激勵鞭策教師、學生腳踏實地把握好每一個今天,唯此才可以為自己明天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空間,在建設物質校園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如何為下一步工作――建設精神校園乃至凝聚校園精神設留“伏筆”。我校的校風建設追求的目標是“崇文、崇雅”,這里有兩層含義:物質校園建設需追求“文”“雅”,師生在精神層面上也應該追求“文”“雅”,要創設與“嚴格、嚴謹”之教風、“求真、求新”之學風相吻合的校園物質環境,凝聚“把握今天,創造明天”“自強不息”的校園“拓荒牛”精神。這就是我們在物質校園建設中考慮的文化含量。

本著這樣的想法,我校在校園建設中設計并實現了三個系列的主題文化景觀:“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校園精神系列、“嚴格、嚴謹”教風系列、“求真、求新”學風系列。

1.“把握今天,創造明天”校園精神系列設有景觀文化廣場2片:一是“厚德載物”水石景觀廣場,廣場中央建一水池,意喻水之泱泱,載物至大;中置圓潤堅實之大石,形比“君子”敦厚博大之胸襟、品德。整個景觀取中國古典美學“梅”喻“貞”、“竹”喻“節”之“比德”法,以為“厚德載物”的象征。二是“自強不息”銅牛景觀廣場,學校南大門與主教學大樓間8000草坪廣場中央,置銅塑“拓荒牛”,犍牛揚蹄奮力拓荒之形,象征校訓“把握今天,創造明天”,自強不息,永遠開拓創新的校園精神。

2.“嚴格、嚴謹”教風系列設有景觀文化廣場2片。一是“師風長存”銅塑廣場,廣場中央置大型雕塑“師風長存”銅獅一座。“獅”諧“師”音,意寓“嚴格,嚴謹”之教風,“銅獅”北側有一鐘樓,與之呼應,樓中懸一銅鐘,名曰“勸學鐘”,意寓“求真,求新”之學風。二是“萬世師表”銅塑廣場,中塑“萬世師表”孔子銅像,與形取西方文化先哲的“啟蒙”銅塑隔路相對,寓中西方文化對話交流之意。另有小品景觀5個,雕塑5座,主要包括陶行知塑像、范成大雕像和“傳道?授業?解惑”胸像等等。

3.“求真、求新”學風系列設有雕塑10余座。教學大樓(A)內有兩個庭院,庭院草坪中各置一座雕塑,一為“立雪?春風”,一為“不舍晝夜”。大樓西為“力之源”;大樓前兩側草坪中為“潤物無聲”、“含弘光大”。教學大樓(A)(B)間一片2500大草坪,10余棵古銀杏散植,3座雕塑錯落其間:東為“心弦”,中為“三春暉”,西為“攜手同行”,運動場側為“奧林匹克”,植物園畔為“鶯(英)語廊”。

校園文化需用心去建設。這“用心”不僅指在建設物質校園的過程中用“心”去建“物”,更指當學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時,如何用“心”去設計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耳濡目染,得到熏陶與發展。文化的作用之一是“化”人,校園文化的主要作用是熏陶(發展)學生。如何“化”人,更需用“心”。這“心”就是辦學者包括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對所在學校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的理解,對凝聚校園文化精神的“三風”之實施途徑的理解,更指由此而生成的對教育、對學校、對學生的愛心。

三、建設一支德馨藝精的教師隊伍

第二階段:建設隊伍。

1.組建隊伍。我校當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按人事管理制度,組建教師隊伍由人事局或教育局主要負責;從現實情況看,人事局或教育局一時難以或者說也不宜從其他學校抽調一批“精兵強將”來充實新建學校的教師隊伍。如果以吸納應屆畢業生為主,也不盡科學、合理。怎么辦?當時,本地區正在試行人事聘用制度,即在教育系統內,將所有現職改為現崗,按崗聘用,學校實行全員聘用制,并按此制度招聘教師。于是,我校在人事局、教育局的指導與授權下,按此制度向社會招聘教師。招聘時,特別注重兩個方面:

隊伍梯隊。一是年齡梯隊。如果光考慮現在,以招聘成熟的中年教師為主,這對今后的長遠發展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后繼也許會出現“斷層”。二是職稱梯隊。教育教學主要是一種實踐,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應關注他在實踐中所體現的能力,而不是他的職稱。三是“管、育、教”梯隊。既包括招聘學科教師,也包括物色班主任和選拔學校中層管理人員。

人員的“德、藝”素質結構。德指的是師德,藝指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力。我校招聘教師,把握的標準是:“藝”為基,“德”在先。教育教學水平、能力的高低、強弱決不是判定好教師的首要條件,如果作為個體的教師在師德修養上存在差異,在教育教學水平能力達到某一基準的前提下,取舍的首要標準應該是他的師德修養狀況。

2.穩定隊伍。穩定之首是穩“心”。要讓新聘教師的“心”穩下來,首先需安排好他們的生活,特別是住房問題。我校從建立機制的源頭上考慮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先期在學校內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為各類教師核算并兌現住房公積金款額。同時,鼓勵教師按公積金制度貸款買房,并由學校出面聯系房源,有的甚至由學校代為購房。由于政策宣傳與制度落實到位,教師大多在較早的時候用這樣的方法購置了住房。穩“心”的第二件事是齊“心”,即促進教師對學校發展的價值認同,我校在近20年建校的歷程中,顯現了較強的凝聚力,這與長期以來的穩“心”工程有著直接的關聯,只有使教師對學校發展的現實與未來始終保有高度的認同,學校發展的內動力才會持久。

3.磨合隊伍。除了需加強教師間的工作磨合外,還應關注對應聘教師在文化品性上的融合,以形成新建學校的教師文化。我校采取的主要辦法是:根據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學校的資源條件,設計一系列教師文化活動,既有堅持,也有創新,形成傳統,努力讓教師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與“崇文、崇雅”校風相匹配的文化精神。

蘇州新年有寒山守歲聽鐘祈福之俗,學校就組織教師在校內舉行文化活動,守歲靜聽校園新年鐘聲,祝福學校發展如鐘聲悠悠。早春,蘇州有香雪海探梅之雅,學校就組織教師去西山“梅海駕浮”賞梅,舉行攝影比賽等活動。夏中,蘇州有野郊賞荷之舉,中秋,有石湖賞月之風,學校就組織教師或去“荷塘月色”沐荷風、賞荷花,或去“石湖串月”步石橋、觀月影,或去太湖乘船觀賞湖光月色,直接感受蘇州文化之風雅。古有蘇州虎丘曲會、山塘燈會,學校就舉行校園歌會,穿插普及昆劇知識、燈謎競猜等活動,每年教師節舉行文化慶祝活動,農歷歲末舉行新春酒會等等,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熔鑄校園教師文化,導引教師融入蘇州文化,融入學校文化。這樣的融合,過程是漫長的,作用是隱性的,講求的是潛移默化,難以立竿見影,但長期堅持,必有效果。

4.發展隊伍。要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必須著眼于教師團隊專業水平的整體提高。

一是提升“短板”高度,培養專業合格型教師群體。“木桶理論”表明,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塊。因此,我們著力打造“青藍”工程,實行導師負責制,采取“師徒結對、手牽手幫教”的形式,發揮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指導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我們還注重為青年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使他們盡快脫穎而出,很快成長為骨干教師。

二是增強“桶板”密合度,發展合作研究型教師群體。木桶的板與板之間要嚴絲合縫,緊密配合,才能不漏水。我們在發展教師時,定期就某一教育教學問題組織教師交流研討。交流研討的范圍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校際的,形式有時是指定交流發言,有時是自由討論。我們還注重營造課題研究的氛圍,在課題研究中倡導合作交流,以教科研促進實踐行為的改進,教師們邊教、邊學、邊研究,形成教學研一體化的良性循環。

三是發揮“高板”的引領作用。著眼于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并不意味著講求個體教學風格的整齊劃一,相反,必須更加注重教師不同教學風格的形成,鼓勵教師在充分認識個人特長的情況下,選擇自己的發展目標,打造鮮明的教學個性,引領教師團隊專業發展的風格化方向。

木桶理論又稱短板理論,借鑒于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不能僅著眼于它的短板制約論,而應引申到“板”間的砥礪與“長板”的引領。這樣,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就容易形成正向推進的良性態勢。

四、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

第三階段:課程建設。

建設新校,孕生于規劃,起步于物質校園建設和教師隊伍組建,發展于校園“三風”文化建設和教師團隊的打造,但無論是哪個環節,都要落實到課程建設與實施上。辦學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發展學生,課程實施的過程就是發展學生的過程,當一所學校已初具規模時,應將建設的重點移至課程。

我校在重點考慮課程建設時,正逢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推進之時。國家課程標準按課程門類制訂,對其中如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等門類的課程只制定了一個“指南”性質的文件,沒有編制統一的標準,學校既要根據“指南”設計課程內容,又要制訂與內容、標準相對應的實施計劃。因此,學校課程計劃既包括對國家課程計劃的落實,也包括對其中“校本”部分的設計與開發。

我校在制訂學校課程計劃時,遵循了幾項基本原則:一是不折不扣落實國家課程計劃;二是細化實施地方課程(主要指教材)的過程計劃;三是創造性地設計開發校本課程,形成校本課程計劃。與之相對應,我們將學校課程設為三個基本模塊:一是以實施國家課程(主要指教材之必修部分)為主的“科目課程”;二是以地方課程(主要指教材之選修部分)為主的“融合課程”;三是以校本課程(主要指學校設計、開發部分)為主的“活動課程”。前兩個課程模塊均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實現目標;校本課程模塊根據國家課程標準中相應“指南”而設定的學校“校本課程”標準為實現目標,三個課程模塊均訂有具體的教學計劃,且將這三個課程模塊的教學計劃整合成一份“學期―學年―三年”的教學計劃,化為三張“學期―學年―三年”的學校總課表。同時,教學計劃重在考慮學生的“學”,因此,這份教學計劃的呈現,除了有“教”的進程安排外,還有以“學案”為載體的學程安排。

楊九俊、吳永軍先生主編的《建設新課程:從理解到行動(通識卷)》中指出:只有當教師和學生在實際的教學情境里共同活動、產生實際的教和學的行為時,課程的意義才能實現。我們把前述的第一個課程模塊稱為“科目課程”,就是指該課程模塊按科目內容分類而設,也指該課程模塊的教學情境主要為課堂教學形態;稱第二個課程模塊為“融合課程”,就是指該課程模塊是對相近科目的統合,也指該課程模塊的教學情境主要是按學生興趣而設的拓展教學,不一定為課堂教學形態;稱第三個課程模塊為“活動課程”,就是指該課程模塊的教學情境主要是“課堂”外的活動,內容是校本課程內容。

課程建設是學校建設中最為艱巨、長期的一項工程。我們在新課程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落實了國家課程計劃,細化了實施地方課程(主要指教材)的過程計劃,設計開發了校本課程,三個課程模塊的教學情境常態化了,學校“學期―學年―三年”的課程計劃包括相應的教學計劃和總課表制度化了,以“德育心育化”、“藝體美育化”為方向的校本課程特色建設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這些成績并不是我們所期盼的終端成果。課程的意義更多地表現為教師和學生在實際的教學情境里共同活動、產生實際的教和學的行為,縱觀當下學校課堂內外的“教學情境”,師生是在真正意義上的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是真正的主體?評價和考試制度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遠。

篇4

一、打好“底色”,破解“等閑識得東風面”的難題

底色,字面來看就是指打底的顏色。具體來說是用以描述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色彩。底色襯托、支撐于表色之間,表色孕育、存在于底色之中。底色愈重,表色愈明;底色愈濃,表色愈亮。底色如何打好?即如何選定自己的藝術特色?這是藝術特色學校建設的關鍵和突破口。特色項目選擇的科學性決定著特色學校建設的穩定性、持久性和卓越性。一是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校的歷史、資源、環境等選定特色。著名學者泰勒提出過“文化痕跡”的理論,他認為前代遺留下來的文化痕跡(包括物質的與信仰、習俗、傳說、故事等非物質的)在新的環境中能夠變換功用,或者產生新的意義;即使完全喪失意義,也能夠“證明文化階段的存在”、“明白文化變遷的歷程”、“推想文化進化的方向”。二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來源、年齡、興趣等選定特色。學生以自身個性和特長為坐標才能實現強勢、優質的發展。有些學校要求全校所有學生訓練同一藝術項目,發展同一藝術特長。誠然,學校特色是發展了,但是學生個性發展被遏制了。在倡導“一校一特色”發展理念中,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因材施教,努力打破千校一面、千生一面的統一格局,不斷追求學校特色化和學生個性化,這樣的特色才是學生需要的特色,對學生的一生負責的特色。

二、做好“表色”,描繪“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景象

表色即物體表面的顏色,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如杜甫《花底》詩:“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好的表色應該是均勻的、持久的,表現在學校特色建設上應是全面參與的、全面支撐的。一是全面參與。學校特色建設不應是單數,而應是復數,所有學生都應參與到特色建設當中來,如果我們將學校的特色僅僅定位為某一項藝術項目上,一枝獨秀,不面向全體,其結果可能會出現“孤掌難鳴”,甚至會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因素。只有開放包容、多元豐富才能成就“滿園春色”。二是全面支撐。要營造環境,根據特色對學校的校園文化作出統一的部署,使人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郁的特色氣氛;要構建機制,發揮導向、活動、考核、激勵功能,激發師生建設特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優化師資,注重發揮原有藝術特長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提高全體教師實施特色教育的能力;要強化科研,圍繞特色學校建設組織科研活動,提升特色學校建設的水平;要加強學科滲透,將學校的特色活動從課程設計的角度來規劃,促進教育教學同步協調;要建設藝術校本課程,把校本課程建設與特色學校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校內外的所有教育資源等。

三、塑好“成色”,登臨“—枝紅杏出墻來”的佳境

篇5

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概述

為改變“千校一面”,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及各省市層面都一直在積極努力,通過制定評估標準,以評促建,引導普通高中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辦出學校特色。

1.國家示范性普通高色評估標準。早在1995年,教育部制定并頒布了《示范性高級中學評估驗收標準》,其中涉及“辦學有特色”的指標規定是“有反應學校辦學宗旨和特色的改革與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有教育實驗項目,并取得有一定影響的成果。”此條標準為普通示范高中的特色化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也為普通示范高中通過教育實驗項目、通過科研課題研究打造特色提供了可能。國家級示范高中評估,極大地促進了高中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隊伍的加強和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但也客觀上造成甚至是加劇了發展的不平衡。

2.各省市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2002年,全國高中發展與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召開,各省市相繼開始了省級示范高中的創建。與國家《評估驗收標準》相比,省市級層面普通高中的評估標準更加注重學校軟件建設、質量提高和特色發展。一些省市的評估標準中將“辦學特色”作為獨立的評估指標并賦予較高的分值,以引導普通高中向著高質量、特色化方向發展。

如《陜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學校評估管理辦法》(2006)中提出了“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評估原則,強調按照“改革、示范、幫扶、高質量、有特色”的要求辦學。2007年強調每一所示范性高中都要形成具有先進性、獨特性和代表性的重點示范內容,即經過三年的示范期形成學校特色。

從特色建設的實效性看,有一定影響力的普通高中普遍重視學校文化及課程建設的特色。如:一些省市示范高中注重挖掘學校傳統優勢,形成符合學校實際辦學特點、有特色的學校文化。有些示范性高中注重校本課程建設,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予以制度保障;開設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使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得到發展。

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案例枚舉

構建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應包括標準內容(含指標的維度及分值)和構成方式等。現有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從標準內容上看,既有全方位的特色評估標準,也有特色教育專項評估標準;從標準構成方式上看,既有終結性評估標準,也有發展性評估標準。

1.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內容。全方位的特色評估標準。此類評估標準圍繞著特色建設,從理念目標,到方略內容,再到成效都列入評估內容。如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2009年針對全國性的特色高中項目制定的評估標準,其對特色高中的評估指標從“規劃、實踐、成效”三個維度設計,包括特色辦學規劃、特色辦學內容和特色辦學成效3項一級指標和12項二級指標。

特色教育專項評估標準。各省市現行的一些評價指標有很多是針對特色教育專項建立的評估標準,即圍繞特色教育專項內容的特點,設置評估指標。如江蘇省常州市2009年在推進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過程中所采用的評估標準就是特色教育專項指標。常州市重點進行德育特色學校、科技特色學校、體育特色學校和藝術特色學校共四類突出學科與領域的特色學校評估。其中,德育特色學校評估標準共包括10項指標,如學校在2-3個項目上有特色,并有2-3年的實驗基礎就可以參選德育特色學校。

5.社會實踐有特色 建立學生實踐基地,創新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效果顯著。

6.家庭教育有特色 創造性地開展家庭教育,在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子女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家長學校建設卓有成效。

7.后進生轉化有特色 對學業和品行有困難的學生,學校有積極的預防和教育措施,并在轉化工作上取得顯著成效。

8.心理健康教育有特色 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環境,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全面心理輔導,開展面向學生個體的心理咨詢活動,取得顯著效果。

9.學生評價制度改革有特色 改革創新學生評價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與素質教育相吻合的評價體系,并在實踐中取得成效。

10.專題教育活動有特色 在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國防教育等方面有科學、系統、規范的活動和課程,效果顯著。

2.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方式。終結性評估標準。終結性評價標準是通過一系列描述普通高色發展的指標體系來衡量學校是否已經達到了特色發展的標準條件,達到標準則可命名為特色高中。如山東省濰坊市將特色作為普通高中評估中的一項一級指標提出來,并有相應的二級指標和評估標準。

1.辦學章程

1.經教代會表決通過的符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章程,并按章程辦學。(10分)

2.制定了符合學校實際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并得到教職工的認同。(10分)

2.文化特色

(20分) 1.學校具有獨特的校風、教風、學風,形成了師生認同的核心價值觀。(10分)

2.師生對校園文化理解充分,學校的環境、建筑、宣傳等體現校園文化特色。(10分)

3.創新成果

(60分) 1.學校在深化素質教育、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改革、德育、特長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有利于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鮮明特色,在市級以上產生重要影響。(30分)

2.市政府教學成果獎、市教育局重大問題行動研究成果獎、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創新獎、燎原獎、教育創新項目、金點子成功案例等項目獲獎數量多。學校工作成績突出,受到市級以上黨委、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表彰或獎勵。(30分)

發展性評估標準。發展性評估標準往往將某一指標分成由低到高等不同的標準等級,重在推進特色高中的水平和獨特性逐步生成、逐漸提高。如浙江省2011年制定的《浙江省特色普通高中學校標準(試行)》,就是以等級的形式呈現的發展性評估指標。該評估標準共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辦學理念和方向、學校課程體系、育人模式、組織與管理、辦學績效;在五方面內容之下設16個條目,分別是:辦學指導思想、發展規劃、必修課程、校內選修課程、校外選修課程、質量保障、選課體系、教育教學改革、學分制、評價制度、規范辦學、師資建設、條件保障、學生成長、輻射引領、學校發展。

一級 辦學理念、辦學目標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教育和促進學生全面而又有個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辦學整體水平比較高,在全省有較大示范影響。

二級 辦學理念、辦學目標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教育和促進學生全面而又有個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辦學整體水平比較高,在設市區地域范圍有較大示范影響。

一級 有符合本校實際的選修課程建設規劃。

選修課程豐富且形成鮮明特色。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已開發各類選修課程不少于每30名學生1門。

二級 有符合本校實際的選修課程建設規劃。

選修課程具有一定特色。

已開發各類選修課程不少于每40名學生1門。

一級 積極開展教學方式變革的研究與實踐。

教學模式、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獲省級以上獎勵或在全省推廣。

實行小班化教學,每班學生不超過34人。

二級 積極開展教學方式變革的研究與實踐。

推廣使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獲市級獎勵或在設區市范圍推廣。

嚴格按照標準控制班級人數,每班學生不超過50人。

一級 有切實可行的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按規定提足教師培訓經費,支持和有效保障教師選擇培訓要求,全體教師按時完成規定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任務。

教師積極發揮個性特長,實現“一專多能”發展,有60%以上專任教師能夠開發選修課程,80%以上專任教師開設選修課程。

二級 有切實可行的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按規定提足教師培訓經費,全體教師按時完成規定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任務。

教師積極發揮個性特長,有50%以上專任教師能夠開發選修課程,60%以上專任教師開設選修課程。

關于研制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的思考

盡管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的具體指標及權重可以根據各省市不同階段高中發展的側重點而有不同,但在研制標準過程中仍要遵循如下帶有普適性的目的、原則和內容框架。

1.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研制的主要目的

我國各地區已有或正在制定的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的實踐探索表明,評價特色高中的目的與追求高質量、標準化的高中示范校建設不同,它重在激發起所有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活力,更大面積的更廣泛的提高特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并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選擇與支持。因此,評價標準應該更加強調學校個性化資源的挖掘、培植和形成過程,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形成特色,在不斷的個性化發展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總之,通過評估標準調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等各方面的積極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創新。

2.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研制的基本原則

具備共識性的原則有五條,即科學性與公正性、高質量與先進性、獨特性與校本性、穩定性與發展性、可操作性。科學性與公正性強調按照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規律、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建構評估標準,要科學遴選指標、優選評估方法、規范操作程序、嚴肅評估紀律、力求評估結果客觀公正。高質量與先進性強調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先進的辦學理念引導學校,使評估成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獨特性與校本性強調學校的特色應從學校擁有的資源優勢出發,充分體現學校的傳統底蘊、資源優勢以及發展的可能性。穩定性與發展性強調評估標準應正確引導普通高中向著高質量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可操作性強調評估指標和方法具有可觀測性和可操作性,程序簡便易行,真正對普通高色發展起到方向性和指導性的推動作用。

3.普通高色發展評估標準研制的內容框架

內容框架應涵蓋:學校特色資源、學校發展規劃、學校特色辦學內容、學校特色發展支持系統、學校特色辦學成效等。

其中,特色資源是高色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可進一步分解為“歷史資源、文化資源、自然環境資源”等指標;特色發展規劃是高色發展的基本前提,可進一步分解為“辦學思想與理念、辦學目標、辦學路徑”等指標;學校特色辦學內容是高色發展的核心與支柱,可進一步分解為“特色文化、特色課程、特色教學、特色系列活動以及特色學校管理模式”等指標;學校特色辦學支持系統是高色發展的保障性條件,可進一步分解為“人員團隊、經費投入、環境建設與設備設施、管理與評價制度保障”等指標;學校特色辦學成效是衡量學校特色辦學的最終效果,可進一步分解為“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社會反響”等指標。

篇6

1物理學科課程建設規劃

1.1物理課程理念與目標

(1)學科定位

高中物理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生將繼續學習基本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與研究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探索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為形成科學世界觀和價值觀打下基礎.

為此,我校把物理學科定位為“以物理實驗為基礎,以物理知識為載體,以物理思維為主線,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見物思理,學以致用’的科學素養”為目標的一門學科.

(2)課程理念

①設計多樣性、有特色的物理課程,為學生提供必備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引領學生關注生活,學以致用.

②建立趣味性、選擇性的物理課程,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和個性發展需求,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③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物理實驗探究、物理調查和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力.

④注重課程評價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倡導激勵性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3)課程目標

物理學科課程構建的總體目標,立足于學校實際,圍繞學校特色,以“有用有趣的物理”為核心,努力開發“實驗探究”、“科學探索”、“實用數字”等有特色的物理課程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見物思理,學以致用”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

1.2物理課程結構與規劃

(1)課程結構

在學校的“植根式發展”課程頂層設計框架下,我校物理組根據自身的教學傳統和學科的特點,以國家必修課程為基礎,開發建設發展課程,打造特色課程,努力開發“實驗探究” 、“科學探索”、“實用數字”三大特色課程群,建立相應的課程結構(如圖1),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2)課程群規劃

在浙江省學考課程和高考選考課程的基礎上,我校開發并實施了發展課程群和特色課程群(表1),彰顯浙江省特色示范學校的特色.

1.3物理課程設置及安排

(1)學考、選考課程規劃

根據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根據擬報考學校專業要求,從7個學考科目中,選擇3科作為[LL]選考科目,每科至多參加2次考試,考試時間是10月或4月,2015年10月開始實施.因此,我校對2014級高一學生(12個班級,480人)進行了選課意向問卷調查,對選課情況有一個了解.經統計,高一學生有215人只參加物理學考,有265人要參加物理選考,參加物理選考的學生占總人數的55.2 %.2015年3月,我校根據大學專業對課程的要求和本校的行政班級數,安排了8種選課方案讓學生選擇,進行分班教學.其中有物理選考的的班級有:物理/化學/生物3個班,物理/化學/政治 1個班,物理/化學/地理1個班,物理/生物/地理1個班.

2物理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

2.1必修課程校本化實施

(1)編寫學習導引,落實必修作業校本化

2012年暑假開始,我校物理組集中全組教師共同編寫學習導引,編齊必修、選修學習導引和高三一輪復習導引.學習導引設計了“學習目標”、“知識梳理”、“典例解析”、“理解鞏固”、“能力提升”和“選做題目”六個板塊.2014學年開始,根據浙江省規范化辦學要求,每門學科只能選擇一套配套練習,物理組又將原來的學習導引和浙江省物理作業本進行整合優化,重新編寫了一套新的學習導引.

(2)開展校本教研,促進必修課程校本化

我校物理組通過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態化、主題化、多樣化、課題化,以促進校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達成,同時促進必修課程校本化.

第一,調整知識的順序.認真分析教材內容, 了解學生實際狀況, 對教材中的一些內容做適當的調整與整合.如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節中的《豎直上拋運動》移至第二章第六節之后,這樣更有利于知識的連貫和聯系.又如選修3-1與選修3-2第一章內容均為電磁學主要知識,放在一學期內完成,這樣更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第二,拓展知識的深度.挖掘教材, 圍繞某一重點知識點進行拓展,如位移-時間圖象、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等,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做好準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拓展實驗的空間.將教材中的部分實驗進行整合和拓展.如,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第四節和第二章第一節實驗放在一起,連續開3節學生實驗課,增加學生的實驗操作效果;又如,教學中增加“借助傳感器測速度”、“測量反應時間”、“用傳感器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在電梯里感受超重與失重”等實驗,增強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3)利用問題導學,打造物理教學特色化

根據我校“一組一特色”的要求,物理組開展了“五環節問題導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五環節問題導學”,是指通過“發現問題問題歸類解決問題問題結果問題拓展”的一種教學,以實現新課程教學目標.實施的兩種教學模式如下圖所示:

①新課教學模式

②習題課教學模式

通過“五環節問題導學”新課教學模式和習題課教學模式,將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目標層次化,引領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促進物理有效教學.

2.2選修課程校本化開發

(1)以興趣為基點,注重課程資源的生活化

構建充滿生活化的校本課程,是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有效途徑.本著“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將知識融入生活,體現物理知識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如《生活中的物理》、《橋梁的研究》、《自行車中的力學研究》等課程,將理論和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以活動為中心,注重課程資源的實踐性

選修課程重視活動化教學方式,倡導“學中做”和“做中學”,學以致用.如開設《物理趣味實驗》、《電子產品設計制作》、《家電維修基礎》、《電子焊接》、《創新實驗學與做》、《機械制圖》等課程,將知識與活動實踐緊密地結合,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實現認識上的升華.

(3)以科技為紐帶,注重課程資源的實用性

引領學生關注社會和現代科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HJ1.45mm]踐能力.如開設《無線電通信技術》、《物理與現代科技》、《新能源發電技術與設計》等課程,引領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物理對生活、社會的影響和作用.

2.3必修和選修課程評價

(1)必修課程的評價建議

學分認定的評價指標,由模塊修習過程和模塊考試成績兩項構成.

學生參加學校開設的模塊修習過程,包括作業與學習成果、交流合作與學生互評、學習態度與課堂評價三個方面,各占10%,共占30%.每項分A、B、C、D四等,等級由任課老師考核提供.

學生的模塊考試成績,占70%.模塊考試分階段測試和終結測試,由學校組織,測試成績各占20%和50%.

學分認定標準:考核成績滿分為100分,成績達到60分視為合格,同意認定學分.

(2)選修課程的評價建議

課程評價將結合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自評、互評等多維度評價.

評價結果分三檔,優秀(20%)、合格、不合格(沒有比例要求).最后根據評價結果,被評為優秀與合格的同學,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3物理課程建設反思

在浙江省深化課程改革實踐中,我校物理組取得了一些經驗.開發的選修課程《生活中的物理》被評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選修課程.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在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培訓活動中,向與會教師展示了我校物理組開發的選修課程案例.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校物理課程建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

3.1成功之處

(1)提供豐富多樣、富有特色的物理課程,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見物思理,學以致用”的能力.

(2)通過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校本化開發,積極發揮了教師個人的特長,實現“一專多能”發展,從而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和選修課程教學能力.

(3)開發開設趣味性、實用性的課程,以“有趣有用的物理”為核心,突出學校“科學探索、實驗探究、實用數字”特色,有利于學校特色化辦學.

篇7

公選課開設中存在的問題

1.公選課課源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由于大部分中高級職稱教師專業課教學任務飽滿,而具碩士學位的初級職稱教師熱情雖高但經嚴格篩選最后所剩不多,因此課程數量得不到持續保證。除助教開設公選課要經學校直接篩選外其他教師要開設是由自己提出申請,教研室主任組織進行課程大綱、內容等方面的審查;審核通過后交由所屬系、部二次審核;再報教務處第三次審核,三級審核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教研室。因為教研室負責的是課程內容的審核,而系、部以及教務處進行的審核是建立在教研室審核基礎上的相關程序方面的工作。一旦作為內容審核的教研室審核通過了,系部以及教務處的審核大多都會尊重教研室的意見。但是在大多數教師對選修課教學重視度不高的情況下,教研室的審核很容易流于形式,在有些教研室中出于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考慮,不是特別差的課程基本上都可以通過,這樣造成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程中的科學性、嚴謹性、適合性就很難得到保證。課程設置系統性、連貫性也差,由于選修課的特點決定了其開設不能依靠教務部門的行政性指令,而只能完全出于教師個人的意愿。這樣就造成幾乎所有的選修課之間沒有聯系,課程體系不夠完備。教師主觀因素較多,課程設置不能完全做到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還比較缺乏創新意識。此外,由于課程申報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且每學期都要重新申報,所以有很多教師的選修課時有時無,課程的穩定性、連貫性很差。

2.公選課教學過程難以監管。選修課的報名工作是在教務處的組織下進行的,在課程開始后,由于學生分屬不同系、部,不同班級。教務管理部門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力度自然無法與必修課相比。基于同樣的原因各系部以及相關的教研室也大多不再過問,課堂教學的進行與管理只能依賴于教師的自律。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少數教師混課時、教學不負責任的現象發生。學生選課時功利思想嚴重,存在避難就易,混學分的現象。加上選修課程的考核,其形式、內容以及標準全部由教師自行決定,造成對于學生的評價非常混亂的局面,有很多學生認為只要選修了課程,就可以通過考核,與學或不學,學得好壞無關。考核成了走過場,沒有發揮其作用。課堂紀律較差,師生遲到、早退乃至曠課現象時有發生,據隨機抽調的結果缺勤率最高的班級達1/2多。監管的欠缺也造成了對教師評價的欠缺,進而形成一種選修課“教好教壞一個樣,教多教少一個樣”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會有更多的教師懷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有沒有必要這么較真,對課堂教學缺乏必要的管理或者說無法有效的管理,進而使選修課總體水平繼續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3.公選課課程建設無法有效開展。每所學校的課程建設重心基本都在專業課上,對于公選課則無暇顧及或者認為沒有投入太多的必要,這就使得其缺乏必要的建設,如教學文件建設,包括教學大綱、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教學檔案等;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考核辦法建設,包括考核的方法和內容;師資隊伍建設,形成高水平師資隊伍及在崗培訓的開展;課程教學管理建設等。正因為這樣使得校選課的教學質量更難以提高。

以上問題可以說是多數高校公選課的共性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它。我校提出了“應用教學立項形式,遴選課組負責人分課組建設”的做法,目前各課組負責人已進入建設計劃實施階段。

分課組建設:一種管理方法的探索

1.分課組建設擬達到的建設目標

根據學科大類和學校的特色資源目前將公選課分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哲學道德與心理學”“藝術”及“校本課程”6個課組(各校劃分不一,這種劃分是否科學有待探討),在全校范圍內遴選課組負責人立項建設,每個課組含若干門課程,通過數期建設,形成比較完整的,有較高教育質量的,能適合我校校情的,可較好實現課程設置目標的校級素質教育通識課課群。

2.課組負責人資格及課組建設要求

我們要求申報課組建設項目負責人必須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含副教授)和15年以上高校教齡,熱心課程建設工作,有一定的課程建設經驗和教研科研項目負責人經歷,有較強的學術組織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夠勝任與完成課組課程建設工作。遴選采用自愿報名,申報者陳述(陳述內容包括課組建設思路、建設目標、擬采用的方法手段及目標實現的已有基礎等),評委評選,學校批準的方式進行。評選采用競爭性評選,凡只有一人報名的課組,原則上不予立項。在經過激烈而嚴格的評選后正式確定了課組負責人。

公選課課組第一期建設項目,采用課組負責人負責制進行建設,要求每個課組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5門左右課程,并經兩輪以上教學實踐檢驗和改進。項目負責人被確定后,要負責提出該課組課程建設規劃、建設目標及分年度建設計劃,組建課組課程建設小組,實施課程建設,并要合理使用經費,接受職能管理部門的中期檢查和驗收,在建設過程中不稱職的負責人可取消其負責人資格。

3.公選課分課組建設的意義

公選課分課組建設對我校而言還是一種嘗試,但如果各課組能按照建設協議去認真地開展建設,教務處做好協調工作,我們認為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1)有利于探索不同專業課程教師之間的合作機制。課組涵蓋的課程任課教師原來分屬于不同的系部管理轄區,之間交流機制缺乏,而借此機會可形成一種跨學科、跨專業、跨系部的教研機制。課程組類似于跨系教研室,直屬教務處,每個課組可將課組涵蓋的課程整合建設,探索近類課程建設的方式和特點,借助各位教師的特長和優勢建設優質課群。各位教師相互間進行近距離的學習、觀摩、研討和交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考核要求及方式等進行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探索跨專業學科間的科研合作機制。

篇8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市區教育工作精神,適應長風生態商務區的建設發展,實現普陀區優質教育“圈、鏈、點”的戰略布局,秉承“博雅教育,精致辦學,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強化依法治教,全面加強學校質量管理,聚焦學校內涵發展,認真制定完善學校新三年規劃,扎實提高教師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努力改善辦學環境,為四附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為辦老百姓滿意的學校做貢獻。學校將爭創市安全文明先進學校、區行為規范示范校、區素質教育優質校、區信息技術實驗校、區教師專業隊伍建設繼續教育示范校、市藝術教育先進校、區藝體工作先進校、區科技工作新進單位、區語言文字先進單位。

二、以規劃和規范為引領,促進優質教育持續發展

作為區自主督導評估實驗校之一,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認真開展各項工作,依法進一步加強探索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發揮研究成果作用,形成學校自主發展制度和工作機制,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和動力,促進學校在辦學中的自我完善和提升。積極推進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建立學校教育核心價值觀和學校精神,形成學校文化體系,引領學校高水平發展,著力爭創優質教育“點”。

1、加強對四附中中長期發展的超前思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學校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通過深入調研、專題研究、廣集眾智,認真分析總結2005年以來長風中學發展的成績和經驗,深刻分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起草制訂征詢論證學校新三年發展規劃。重點圍繞博雅、精致、和諧的目標,從德育、教學、課程、師資、科研、信息技術等方面細化,提出過渡時期的主要思路和戰略舉措,為在長風生態商務開發區內,建成現代化、高標準、質量上乘、辦學特色鮮明,在全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學校,提供行動指南。

2、抓好規劃細化及實施。繼續貫徹落實好《學校新三年規劃》,修訂學校各項制度理順機制,落實好《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規劃》、《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基礎性實踐課程計劃》、《學校教學質量改進計劃》、《學校課程計劃》、《學校數字化教育平臺建設規劃》等,細化目標任務,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各項目標順利完成,為促進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繼續開展“學校自主性督導評估機制建設”的課題研究,逐步形成校內自評、互評和外部評價有機結合的教育督導新模式。

3、抓好規劃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做好新規劃草案修訂教職工征詢工作,組織教育專家論證規劃,通過教代會解讀宣傳審議確定新三年規劃,利用區政府對本校教育督導的契機做好規劃的后期修訂和論證。對照《關于開展普陀區“素質教育先進校”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創建和評審普陀區教師專業發展示范校(先進校)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以標準引領發展,以規范促進優質。

三、以內涵建設為重點,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1、推進學校德育建設,構建以“博雅、自信、體驗”為核心的學校德育文化

1)深入推進“兩綱”課內課外體系建設,構建學校德育校本實踐體驗課程,凸現生命教育、環境資源保護教育特色;凸現交通安全教育特色;凸現博雅人文文化氣質。

2)推廣使用《普陀區中小學生節慶活動手冊》,研發集文化、傳統、美德和技能研習為一體的龍舟文化教育綜合課程,精心設計并實施龍舟文化校內外文化活動,借“端午”節契機,開展校際師生龍舟競賽。

3)加大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力度,做好市行為規范示范校評估。制定學習執行本校學生手冊,重點修訂學生獎懲處分條例;

4)推進溫馨教室建設,促進民主平等、友愛合作的師生、生生關系的形成。

5)積極開展迎世博主題系列活動,從環境衛生做起,倡導文明禮儀,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開展志愿服務,建設美好家園。

6)開展紅十字精神教育,對師生進行救護培訓,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7)參加第二輪市級安全文明校園評比。著力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建設,積極開展法制教育,提高學生自救自護意識和能力。

8)進一步豐富“偉人教育”內涵,拓展“偉人教育”的新領域,推進科學發展觀進課堂活動。

9)提煉德育特色,做好“一校一品”的創建,做好申報評審工作。

10)繼續推進班主任隊伍建設,開展“博雅優師”班主任序列評選,開展學困生診斷和行為干預項目培訓和實踐,提升班主任工作藝術和方法,規范班主任工作及其隊伍建設,積極參與第二輪“十佳班主任”評選活動,促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發展。

11)做好學生先進個人與集體的評優工作和初三學生推優及綜合測評工作。

12)精心策劃并組織學校藝術節、運動會、男孩女孩節等大型活動,和預備年級新生入學教育、軍訓和初二“青春營”學農等實踐活動。

2、穩步提升教學質量,構建以“博雅、多元、體驗”為核心的學校課程文化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化課程建設,推進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細化課標、優化課堂、強化練習,繼續推進有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深化“有效教學”的內涵,將減負增效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1)聚焦課堂教學改革,貫徹《普陀區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常規要求》、《普陀區中小學各學科常規質量管理指導意見》、《普陀區中小學部分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評估意見》精神,開展相關學習落實行動。加強教學工作基本常規建設的研究,針對實際,細化教學常規,健全課程管理的反饋調節機制,加強教學自主性督評,由分管校長負責,教務處牽頭,組織對課程運行課堂教學進行監控,通過問卷調查、師生訪談、信息分析等方法,及時發現問題,適時進行調整,修訂教學常規制度,形成適合教學發展的新的工作常規。

2)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為指導,加強教學環節設計管理監控:關注課堂——開展以“有效教學,打造精致課堂”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關注作業——開展以“個性化作業分層作業設計”的命題研究,教師精編練習代替名目繁多的教輔材料,舉行“備課組精編習題評比展示活動”;倡導“聽課文化”,組織開展全校性、跨學科的課堂教學視導、觀摩活動,繼續開展以“主講共評”為形式,教研組為單位,進一步以“教學有效性”為主題,圍繞教材、教法與學法、學生差異,開展校際同行之間各科課堂教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3)繼續抓好學校教學質量改進計劃的修訂與實施,結合校情,編制研發與新教材配套、并落實到章節為標志的教學資源庫,并實現網上互享。

4)積極參與普陀區“素質教育先進校”爭創工作。進一步推進學校高標準高質量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形成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

5)依托華東師大專家專業支持,開展常規教學有效性和教學問題研究,開辟有華師大教師與區域內優師主講的“博雅教育”講壇,拓寬師生眼界,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6)豐富基礎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維課程,構建學生文明禮儀、心理健康、生存技能、生活常識類短期生命科學系列拓展課程,包括:食品衛生、水電安全、交通安全教育、防盜防災防毒防震與逃生訓等安全自護教育、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并組織教材的編寫。注重拓展型課程與基礎型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一批長線、固定課程;以學科延伸、人文修養、藝體活動、動手技能、生存自護、時政教育、分層輔導七大類型的拓展課程;修訂學校拓展型探究型課程指南。

3、加強教育信息化,構建“博雅、高效、透明”學校教育信息化平臺

1)繼續以應用為重點,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根本,加強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積極參與“區信息技術實驗校”評審。

2)開發學校信息管理平臺、各年段的教師教學資源互享平臺、學生學習平臺、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平臺以及圖書信息管理平臺,建設符合學校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的校園網應用平臺。

3)通過“微格教學”技術的應用,對教師進行教學過程錄像,提供教師自我觀看、自我反思、自我矯正的機會,要求教師通過發現自己教學設計中的閃光點和不足,提高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技能和調控能力。同時,利用不斷積累的個人教學素材,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技能,促進教師的發展性評價。

4)支持推動部分學科教師進行教育博客試點工作,關注學科研究實效性。

四、以專業化發展為要求,構建以“博雅、激情、共營”為核心的師資隊伍建設平臺

1、貫徹區教師隊伍建設四年行動計劃,加強校本研修。

1)制定教研組與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全面分析總結過去幾年教研組的建設情況,從課程開發、課堂教學、青年教師培養、梯隊建設、教師個性化發展、科研成果等方面反思教研組建設的特點和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新的發展規劃。教研組幫助每位老師制定專業發展規劃。

2)建立理論學習制度,強化備課組建設。

3)通過“微格教學”技術的應用,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技能。對教師進行教學過程錄像,提供教師自我觀看、自我反思、自我矯正的機會,要求教師通過發現自己教學設計中的閃光點和不足,提高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技能和調控能力,促動教師的發展性評價。

4)建立“說課制度”,通過教師“主講共評”,對話反思教學。開展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題的教學示范展示交流活動,以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為主題,以優化教師結構為基礎,以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推進教師專業化建設為目標,以推進以提升教學質量破解教學問題為內容,以行動研究為特征的校本研修為重要抓手,組織校學科帶頭人、校教學能手、校教學新秀帶頭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作用;開展各層面教師教學研究、匯報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素養,促進教師主動發展。

5)研發校本系列課程,打造“特色”課程和“品牌”教師。

6)發揮本校骨干教師作用。發揮高級指導教師、教學能手在學校教師專業引領、推進學科建設的指導力。

7)暢通渠道,積極招聘選拔引進優秀教師,優化學校師資配置,加強教師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合理流動,完善教師評價考核機制。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1)認真貫徹實施《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和《華東師大第四附屬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踐行“普陀教育精神”規范教師行為,將師德教育和人文素養提升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充分利用各種文化資源,組織教師開展提升人文素養的實踐活動,陶冶情操,增強人文底蘊,塑造人格魅力。

2)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完善正在實施的特殊學生結對活動,建立起學困生幫助干預機制,努力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縮小學習差距。

五、科研先導,課題研究,構建以“博雅、反思、創新”為核心的學校科研文化

以科研為先導,以課題為載體,建立科研自培基地并加強建設;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多渠道、全方位提供教科研信息;加強教科研課題的中、后期指導服務;幫助學有特長、教有特色的教師及時總結經驗并進行理論提升;發揮科研“助推器”作用,通過“博雅教育實踐研究”課題及相關子課題的研究,大力推進以實踐研究為基礎的教育,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1、制定課題管理評價條例,理順學校科研管理流程,激發教師參與科研的興趣,加強課題研究從課題的開題、研究過程到結題的過程指導與監控,年末召開兩年一度的學校科研工作年會。

2、做好對原學校“PDCA”總課題的結題和新三年規劃“博雅教育實踐研究”課題及相關子課題的開題及論證和申報認領工作。

3、啟動對“博雅”校本課程的分學科課程研發和試點工作,包括構建學生文明禮儀、心理健康、生存技能、生活常識類短期生命科學系列拓展課程,包括:食品衛生、水電安全、交通安全教育、防盜防災防毒防震與逃生訓等安全自護教育、入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以學科延伸、人文修養、藝體活動、動手技能、生存自護、時政教育、分層輔導七大類型的拓展課程,重點研發集傳統佳節美德傳統教育、承載歷史人文底蘊和體育競技教育為一體的“龍舟”皮艇綜合德育體驗課程;“綠色家園”環保精品課程;優秀影視鑒賞教育課程;管樂藝術特色課程、社會實踐考察體驗課程等。

六、完善學校管理,構建“博雅、民主、開放”學校管理文化

加強調查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潛心抓好教育教學,提高對課程建設領導;結合教育局的工作基本要求,規范學校辦學、傳承學校傳統優勢,整合辦學條件,提升辦學質量和學校品牌,形成辦學特色和社會聲譽。

1)通過學習宣傳修訂新三年規劃活動,開展“學校博雅教育精神”的討論,通過崗位踐行活動,使之內化為引領廣大教職工立足崗位、勤奮工作的自覺行動,形成推動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

2)我們要在總結歸納的基礎上重新修訂管理流程。完善校長負責制,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完善學校組織架構,推進校務公開,實施民主化、科學化的學校管理。修訂編印學校制度指南。

3)完善學校的崗位責任制、教職工崗位任務及考核標準、文明教工及班組的標準及考評方法等制度的制定與完善,使學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責任到人。在修訂學校各部門職能部各項常規制度基礎上重點修訂完善學校新三年見規劃、教師隊伍三年規劃、教職工考核評估指標體系、教職工違紀及教學事故處理辦法條例、骨干教師管理實施辦法、科研工作管理條例、十室崗位聘用及管理考評制度等。

4)完善各種公開公正的民主制度。完善教代會、學生參與管理學校、家委會等參與決策建議評價制度。

5)制定并完善中層干部培養、選拔、任用制度,新學年開啟前,全面試行中層干部崗前競聘制,實行崗位責任制,和任期結束述職民意測評制。

6)發揮年級組、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功能,明晰管理職責范圍、內容,注重分工與合作,服務與指導,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

7)建立后勤保障體系。提高后勤工作人員素質,完善后勤工作的育人、保障、創利三大機制。規范后勤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程序,明確崗位職責,獎罰分明,樹立服務育人的觀念。進一步理順后勤與教學中心的關系強化圖書館、實驗室等“五室”的服務功能,完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計算機房、實驗室等“十室”的管理體系,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保障。

篇9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根據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整體部署,現就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戰略地位,是開發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讓學習成為每一個市民的生活方式。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市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建設創新創業城、現代產業城、生態宜居城、和諧幸福城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歷史任務要求,必須把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建設高水平教育強市、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任務,作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市、提高各類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任務,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的重要任務,作為提高全民整體素質、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任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任務。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提升終身教育體系建設水平,推動教育事業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和人的發展服務。

二、進一步明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大力實施科教與人才強市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圍繞建成高水平教育強市和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促進公平、改革創新、統籌兼顧的原則,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體現公益性、開放性、長期性的終身教育體系、機制和平臺,提供更為豐富的優質教育,最大限度地讓各類人群共享終身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從學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有效銜接的終身教育體系,率先建成教育強市,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城鄉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5%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2年,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65%以上,城鄉居民社區教育年參與率分別達80%、60%以上,學生、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布局結構科學合理,全面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和現代化學校建設,學前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互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銜接,形成開放靈活、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和終身學習“立交橋”。

——體制改革彰顯活力。重大教育體制改革成效顯著,辦學體制多元開放,管理體制有序高效,人才培養方式靈活多樣,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教育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教育質量更有保障。形成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基本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和評價導向機制,優質教育資源總量進一步擴大,教師隊伍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明顯提高,素質教育深入推進。

——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教育信息化水平全省領先,教育改革發展與人口結構變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創新強市建設相適應,強化政策咨詢、家庭教育、心理疏導等公眾服務,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和科技進步創新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三、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具體任務

(一)高水平普及15年基礎教育

1.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貫徹落實《省學前教育條例》,堅持學前教育事業以公益性為主、辦學體制以公辦為主、經費投入以公共投入為主、師資隊伍以公辦教師為主、管理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實施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質優價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普惠性幼兒園全覆蓋。到2013年,每個鄉鎮(街道)至少辦好一所政府舉辦并達省優標準的公辦幼兒園,省優質幼兒園占比達70%。到2015年,享受公益性學前教育的幼兒占幼兒總數的80%以上,省優質幼兒園占比達80%以上,形成一批優質學前教育集團和早教中心。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從2012年起,各轄市(區)以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標準安排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并逐步提高,有條件的地區要達到或超過蘇南地區平均水平。市財政逐步提高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標準。加強幼兒園建設,2011年起,鄉鎮中心幼兒園和城鎮新辦幼兒園均按省級優質園標準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辦好幼兒師范學校,到2015年,全市公辦幼兒園至少有50%的差額撥款事業編制,全市幼兒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達90%以上,全市各幼兒園都必須配備男教師。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明確幼兒園的獨立法人資格,未經注冊登記的一律不得舉辦。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引導民辦幼兒園提供公益性保育教育服務。積極構建0-3歲早期嬰幼兒教育平臺,不斷優化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服務。加大學前教育幫扶力度。鼓勵有條件的轄市(區)開展一定年限的免費學前教育。

2.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保障體系,完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教育資源配置重點向農村、薄弱學校傾斜,著力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2012年創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義務教育優質學校比例達80%以上,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嚴格控制公辦學校學生擇校現象,嚴格禁止捐資助學與入學掛鉤,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吸納比例達90%以上,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98%以上。學校規模適度,實行標準班額辦學,小學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以內,有條件的學校積極實施小班化教學。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工程,到2015年,全市達省現代化標準的學校占比70%以上。推進區域內教師合理流動,均衡配置骨干教師。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健全義務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和監測制度,引導學校改革教學模式、培育特色內涵,努力實現教育機會、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公平。引導各類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和家庭開展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活動。

3.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堅持多樣特色、內涵發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調整優化高中布局結構,城區部分四星級高中向開發區等區域遷建,合理確定學校辦學規模及班額,到2012年,全市高中均達省優質學校標準。實施高中質量提升工程,支持高中創新辦學模式,推進學生培養模式多元化,加快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不同潛質學生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創造平臺,促進高中實現“一校一特色”。強化創新人才培養,創設普通高中創新拔尖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和課外創新教育機構。鼓勵高中適當開設職業教育課程,探索建立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資源共享機制。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普通高中國際課程班的規定辦學,提高高中教育國際化水平,建設一批高度整合的國際化課程。

(二)創新發展職業教育

1.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約發展和資源共享,完善高等職業教育園區資源共享機制和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充分彰顯產學結合、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示范輻射特色的國內一流地方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和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園區。加快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布局,全面推進殷村職教園建設,創新殷村職教園建設模式,凸顯職教園、新農村、旅游區三位互動、深度融合、資源共享,努力建設中國職教園建設新典范和改革示范區。加快建設省技師學院新校區,高水平建設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加快推進示范性職業院校建設,全面優化職業學校資源,構建國家示范性和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省示范性職業學校為主體的優質職業院校體系,其它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均達到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標準。加快推進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全面實施省級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完善適應地方產業升級的專業鏈建設,做強做優職業學校專業,建立合格專業認定制度、專業建設水平評估制度和專業滾動發展機制。

2.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建設,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企業工作站,加快組建校企合作職教集團,建設若干示范性職教集團或校企合作聯盟,積極實行訂單式培養方式,健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制度,形成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學做合一、知行并進、德技并重的人才培養體制。加快轉變教學模式,推行任務式課程和項目課程,開發網絡課程,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加強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加強職場環境建設,推進引企入校,實施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規劃,構建產學研訓賽考一體化中心和社會服務平臺。加快實施技能創優、科技創新、就業創業“三創”人才培養計劃,健全技能大賽制度,加強省、市技能大賽基地建設和省級職業教育技能教學研究基地建設,開展技能大賽項目課程教學試點,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健全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建立創新創業大賽制度,形成課程、實踐、大賽、指導服務配套實施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3.創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架。繼續扶持專科高職和五年制高職發展,推動在常高校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協調發展以及中職與專科高職、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的學制銜接,構建中、高職層次遞進、逐級貫通、結構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制定中、高職銜接試點辦法,對接我市“一核八園”產業鏈發展需求,發揮地方高等學校引領作用,構建“專業對接、課程銜接、實踐導向、雙證融通、中高連貫、校企合作”培養機制,健全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發展機制,試行中職畢業生直升高等學校入學辦法,創新“專科高級工”、“本科技師”、“技術本科”等培養模式,推進專科高職、五年制高職與本科高等教育銜接,加快培養適應地方產業升級需要的高學歷高技能復合型人才,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和服務力。

4.創新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實施學校主動發展制度,激發學校主動發展動力機制,健全學校發展評價督導體系。職業學校完善面向市場開放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健全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建立畢業生跟蹤、社會滿意度測評等反饋機制。注重文化引領,加強學校文化和專業文化建設,加強學生人文教育,營造濃郁人文、科技、藝術、職業等多元融合的學校文化氛圍,建設和諧校園,促進先進產業文化進校園、優秀企業文化進課堂,促進學校文化與先進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建立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

(三)加快發展高等教育

1.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建立在常本科院校校際合作聯盟和優勢學科建設聯盟,實施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在常高校碩士點、博士點建設,到2015年,建設2-4個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具有一流創新條件和創新團隊的省級優勢學科平臺,扶持共建1-2個國家重點學科,大學建設1-2個博士點。搬遷擴建工學院。吸引國內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落戶聯合辦學。

2.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科教城國家高職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政府統籌促進作用,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辦學體制、辦學模式、教學模式、運行機制等綜合改革,推行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聯合辦學,建設一批“校中廠”和“廠中校”,建立由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參加的董事會或理事會。重點建設對接“一核八園”產業鏈需求的先進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等5大專業群。加強科教緊密結合和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政府、企業、職業院校共建“信息產業園”“先進制造技術產教園”等產業園區。推進園區內職業院校在專業建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教材開發、質量評價、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建設20個高水平公共實訓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完善共享運行機制,加快培養適應地方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到2015年,建成國內一流的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園區。

3.增強高等教育服務發展能力。推動在常高校圍繞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主題和急需解決的重大實際問題,在人才結構、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研發攻關等方面前瞻布局,努力使高校成為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推進資源共享、開放合作的知識服務平臺建設,打造一批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建成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高水平科研創新基地,提升在常高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知識服務能力。鼓勵高校與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組建重點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瞄準國家和省科技專項,對接長三角和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圍繞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關鍵環節開展應用性研究開發,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1.提高德育實效。堅持德育為先、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德育融入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學科育人體系,發揮課程主渠道作用,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每門課程的德育功能。促進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的有機結合,深化民族精神教育,推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科技教育、國防教育和廉潔誠信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職業學校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豐富學校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常規活動的設計水平,增強學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優秀學生(畢業生)表彰獎勵制度,開展學生峰會等品牌團、隊活動。“十二五”期間,全市建好一批綜合性、有特色的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各轄市(區)均建好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

2.深化課程改革。創造性實施國家課程,積極建設校本課程,豐富課程內涵,增強課程的選擇性,提高課程統整水平,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以教學方法的變革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建立深化教學改革新機制,加快推進基于現代技術和網絡環境的教學改革,構建充滿教育智慧的創造性課堂,努力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思結合、大膽質疑,提高學生主動發展意識和綜合學習能力。注重實踐育人,增加教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促進更多的社會資源向中小學免費開放,建設一批學生自主創新實驗室、校外實踐實訓基地和活動中心,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實施“科研興教”工程,以科研項目帶動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3.促進全面發展。實施學生健康提升工程,拓展教體結合平臺,提高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水平,深化中小學體育項目特色學校和體育傳統校建設,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公告制度,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豐富藝術教育的形式和內涵,推進體育、藝術“2+1”工程、書法教育“百千萬工程”、高雅藝術進校園,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生藝術團,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力。推進學校學生會、志愿者和義工組織建設,促進學校學生社團發展,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強化學校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不斷提升學生健康素質。規范開展國防教育。

(五)大力推進繼續教育

1.完善繼續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積極發揮市終身教育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與領導作用,努力建成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協調推進的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管理格局。緊緊圍繞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目標,按照整體推進、分類指導、示范引領、注重實效的要求,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靈活開放、溝通銜接、質量一流的繼續教育服務體系,形成“15分鐘市民學習圈”,以學歷補償、技能培訓、文化教育為主的繼續教育水平顯著提升,人均閱讀量和讀書時間有較大幅度提高。依托廣播電視大學建設開放大學,將開放大學建成社區教育的中心、遠程教育的龍頭和終身教育的基地。整合各領域優質資源,推進繼續教育資源平臺和資源庫建設,逐步形成繼續教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機制,組織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高校、職業學校率先向社會開放學習資源和精品課程。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完善“終身教育在線”等數字化網絡平臺,實現各類學習網站的互聯互通。探索“學分銀行”制度,發揮市民卡的終身學習功能,建立公民學分積累、轉換、認證和激勵制度。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積極創建學習型組織,打造一批市民自主學習品牌,到2015年,全市建成學習型縣(市、區)2-3個,全市學習型社區創建率達50%以上。

2.大力發展面向全民的各類繼續教育和培訓。支持普通高校開展學歷繼續教育,鼓勵中高等職業院校面向具有初、高中學力勞動者開展學歷、技能雙提升教育,鼓勵支持農業職業院校面向退伍軍人、村鎮干部以及具有初、高中學力的中青年農民開展涉農專業學歷教育和培訓,推動自學考試向農村居民和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發展。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繼續教育,重點開展以穩定和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的培養、培訓,大力發展社會化、行業化職業培訓實訓基地,努力提高繼續教育的專業化水平。

3.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完善社區大學、社區學院、社區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居(村)民學校四級網絡。推進社區教育示范區創建和鄉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12年,鄉鎮成人教育中心校全部轉為社區教育中心,建成市級標準化社區教育居民(村民)學校100所。到2015年,全市50%以上的縣(市)和50%的鄉鎮(街道)達到社區教育示范區建設標準,城鄉社區教育中心標準化建設達標率達80%以上。實施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建設行動計劃,開發有特色的培訓項目和課程。廣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民創業培訓。加強對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培訓,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能力。積極推進農科教結合示范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形成要學、有學、優學、樂學的社會風尚。大力發展各級各類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家長科學教子水平。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探索建設養教結合的老年教育服務機構,到2015年,80%以上的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學校,參加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學習的人數達到老年人口的30%以上。

4.促進和規范社會辦學。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大力開展新技術和高技能培訓。鼓勵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拓寬辦學思路,引入或與國內外知名培訓機構合作,創建一批非學歷教育品牌機構。加強民辦教育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建設,依法規范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審批、評估和資質認證。健全監管體系,探索建立風險保證金制度,完善屬地管理水平和年檢制度,深入推進分等級評估,全市A級以上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到2012年占比達15%,2015年占比達20%。

(六)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1.改善民辦教育辦學環境。堅持把民辦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推動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辦學。大力支持民辦學校充分發揮自身體制機制優勢,全面增強辦學活力,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加強民辦教育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機構建設,探索建立民辦學校風險防范機制,培育有內涵、有質量、有特色的示范性民辦學校以及各類緊缺性、實用性的非學歷民辦教育機構。探索建立民辦教育獎勵制度并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對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依法實行稅收優惠等鼓勵性政策,對辦學業績突出的組織、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提高民辦教師待遇,建立完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險制度。

2.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完善民辦學校法人治理結構,落實民辦學校的法人財產權,加強民辦學校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探索實行民辦學校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監督、管理和督導評估,建立健全民辦學校質量監控和等級評估體系,規范民辦教育辦學行為、資產和財務管理,建立民辦教育風險防范機制和民辦學校準入退出機制。

(七)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

1.實施人才強教戰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人格學識魅力。建立吸引優秀人才從教的激勵機制,建立教育拔尖人才選聘“綠色通道”和專項獎勵機制,設立“市教師終身成就獎”,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造就若干教育家、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2.實施高層次教育人才培養工程。提升校長辦學水平和學術水平,提高“名教師工作室”建設水平,提高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的比例并充分發揮其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加強省“333高層次人才”和市“831高層次人才”培養,著力培養教育教學專家,倡導教育家辦學,每年資助一批優秀校長和教師出版教育教學專著,提高“五級階梯”教師建設標準。

3.大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施教師知識更新工程,在國內外建好一批教師培訓基地,建立五年一周期的市級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加強校本研訓。培育智慧型教師,鼓勵教師廣泛開展基于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探索與創新。提升研究生學歷(學位)教師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建立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創新激勵機制,全面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活動,舉辦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培養優秀青年教師和團隊。加快班主任專業化進程,創新班主任培養、選拔和評價機制,大力培養優秀青年班主任。強化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構建教師在崗研修與到企業實踐培訓并重、教師職稱和非教師系列職稱(職業資格)并舉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完善兼職教師制度,打造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專兼互補的優秀教師團隊,培養一批技術能手、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才和職業教育專家。提高高校教師隊伍水平,加大對優秀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打造一批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學團隊。建立校長專業發展導師制,創新校長培訓課程和培訓模式。加強社區教育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落實教師績效工資。

(八)加強教育對外開放

1.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引進海外智力和優質資源的力度,依托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完善吸引海外學者來從事教學和合作研究的相關政策,著力引進一批教學水平高、學術造詣深的杰出人才和學科團隊,提高各級各類學校聘任外籍教師的比例,引進國際優質課程、教育項目和管理機制等資源并與現有資源有機融合,建設一批高度整合的國際化課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支持職業教育借鑒和引進國際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辦學模式和考核標準。

2.著力深化教育交流與合作。建立對外合作項目評估機制,創辦天合國際學校,在部分中小學(幼兒園)設立國際部,開設一批國際課程班,為在常外籍人員子女入學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建設境外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推進教師互派、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鼓勵在常高校以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為載體,構建接受海外留學生平臺,鼓勵職業院校為海外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招收留學生,促進高中教育、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提升國際交流水平,做優做強AFS等傳統項目,辦好“漢風龍韻”、中美學生高峰論壇等品牌活動,讓更多學生獲得海外學習、實習的經歷。

(九)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大力實施數字教育工程,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則,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智慧城市”發展整體戰略,依托城市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實現省、市、縣(區)、校四級教育網絡高速互聯互通,形成教育信息化支撐和保障體系。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和優質教育資源開發,為教師、學生、市民提供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集散、分析處理和應用服務,到2015年,建成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和數字化資源庫。全面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中小學、幼兒園信息化設施標準化配置,各級各類學校高標準實現“班班通”和網絡全覆蓋,開展基于下一代互聯網標準的技術實驗,開展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大力建設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創建省“e學習”項目實驗區,培育“e學習”課程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鮮活的“e學習”課程體系與支撐環境。全面提高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革新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過程和方式,努力實現課堂教學新形態的生成。促進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習方式,張揚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發展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能力。

四、大力提升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保障水平

(一)強化發展和管理教育的責任。各級政府要把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確保認識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組織實施到位。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分工負責的責任體系,黨委、政府定期專題研究教育工作,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系學校的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至少專題聽取一次教育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至少聯系一個教育機構,每年至少到所聯系的教育機構開展一次調研活動。充分發揮教育咨詢委員會的作用,積極開展教育機構對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滿意度評價。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督導職能,加強對各級人民政府及各級各類教育的督導檢查。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規劃綱要,扎實推進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范區等各項改革試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明確政府管理的權限和職責,逐步形成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機制。促進辦學體制改革,堅持教育公益性,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協調發展的多樣化辦學格局。構建現代學校制度,完善學校法人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依法辦學、權責分明、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管理框架。推進評價制度改革,健全由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參與的學校辦學質量多元評價機制,完善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學校發展性督導制度,推進中小學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探索建立學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其它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評價機制。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招考分離、分類考試、雙向選擇、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