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邏輯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5: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研究的邏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現象學;認知;科學;邏輯學
中圖分類號:B51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01307
現象學往往給人一個印象,似乎它是完全無視科學研究的,甚至是違背科學的。造成這一印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從胡塞爾開始,很多現象學家都反對自然主義①,而科學一般又被單純地理解為自然科學,尤其是在英語世界。但從胡塞爾的《邏輯研究》(Logische Untersuchungen),特別是此書的第一卷《純粹邏輯學導引》(Prolegomena zur reinen Logik)中,我們可以看到,現象學其實開始于對“科學的本質”②和“科學的可能條件”(Hua XVIII: 238) 之追問,只不過胡塞爾對科學的了解與現在一般人對科學的了解并不一樣。現在一般人談到科學,首先想到的是實驗。但胡塞爾卻不這樣想,他的科學概念來自歐洲科學的另一個傳統。對于胡塞爾而言,科學的本質不是實驗,而是論證。我們不要忘記,胡塞爾原來是一個數學家。對于他而言,歐基里德 (Euclid) 之幾何學系統無疑是科學最早的典范。
由于胡塞爾將論證視為科學的本質,因此對他來說,邏輯學跟科學就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邏輯學的可能性就是科學的可能性。邏輯學是研究論證形式的學問,如果沒有普遍有效的論證形式,就不可能有邏輯學。而如果論證構成科學的本質,要是沒有普遍有效的論證形式,也同樣不可能有科學,或至少沒有普遍有效的科學方法。因此,胡塞爾把研究對象為論證的邏輯學了解為“科學論”(Wissenschaftslehre),而在胡塞爾的想法中,現象學就是邏輯學的基礎,它“提供知識批判地了解純粹邏輯學所要求的‘明白性與清晰性’”。③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指出胡塞爾思想中科學與邏輯學這種不可分割的關系,以顯示科學概念在現象學起源上的中心地位。
一
胡塞爾從“認知”(Wissen) 概念開始他對科學的規定,他說:“正如其名字所指,科學指向認知。”(Hua XVIII: 27) 單單從字面關聯我們就可以看到, 這句話的意思是:科學跟認知有關。胡塞爾所說的字面關聯,在德語里是很明白的;在英語翻譯中,如果讀者稍微懂得一點拉丁語,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但在漢語里,如果我們按照慣常的翻譯方式,卻看不到有什么字面聯絡。由此,一些人也許就會覺察到,慣常的翻譯方式是有問題的,而這些人當中的一部分人也可能會注意到,不好的翻譯不僅阻礙我們對文本的閱讀,而且還妨害我們對事情本身的了解。
在上面那句話中,“科學”用來翻譯“Wissenschaft”,這是對此詞的慣常譯法,而“認知”我用來翻譯“Wissen”。德語“Wissenschaft” 根本就是以“Wissen”為元素所構造出來的一個語詞(Wissenschaft),所以兩者的字面關聯是很明白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英語以“science”來翻譯“Wissenschaft”,以“knowing”來翻譯“Wissen”,“science”與“knowing”的字面關聯相對來說就沒有那么明白了。但如果讀者稍微懂得一點拉丁語,則還是可以看到兩詞的關聯的:“science”源自拉丁語名詞“scientia”,而“scientia”出自動詞“scire”,其意義正相當于英語的“to know”。所以,從“science”這個字本身,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它跟“knowing”是有關的。胡塞爾所說的字面關聯,在英語翻譯中也是可以成立的。在漢語中又如何呢?我們是否可以說:從字面上就看到“科學”跟“認知”有關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是否就表示胡塞爾的論斷缺乏普遍性呢?在漢語中“科學”與“認知”沒有胡塞爾所斷言的字面關聯,問題其實出在“科學”這個慣常譯法上。漢語原來是沒有“科學”一詞的,它是近代為了翻譯歐語的“science”或“Wissenschaft”而構造出來的。這個構造的缺陷在于,它的字面意義與以它來表達的事情并不對應。“Wissenschaft”與“science”籠統來說是指求知活動以及此活動所產生的成果,而“科學”的字面意義則是分科的學問。因此,我曾提出在有必要時以“格知”取代“科學”來作為“Wissenschaft”或“science”的翻譯,以顯示其本來的意義。梁家榮:《本源與意義:前期海德格爾與現象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25頁。例如,當我們把胡塞爾的話翻譯為“正如其名字所指,格知指向認知”時,即能明白顯示其字面關聯。
從接下來的句子我們就可以看到,胡塞爾這里所謂“認知”,是指“認知行為”(Wissensakt),也就是我們的一種心理行為。科學與認知行為有關,但卻不等同于認知行為。胡塞爾認為,“科學只有在它的文獻中才具有客觀的存有 (objektiven Bestand)” (Hua XVIII: 27) 。求知者把他們研究的成果寫成文獻,以此方式科學可以“綿延超過個人、世代以及國族”(Hua XVIII: 28)。透過閱讀文獻,后來者再次把科學轉化為個人的認知行為。因此可以說,科學產生于個人的認知行為,最后又再次過渡到個人的認知行為。在這個意義下,胡塞爾說:“科學[格知]指向認知”,或“科學[格知]以認知為目的”(Hua XVIII: 28)。
胡塞爾認為,在嚴格的意義下,認知是伴有明證 (Evidenz) 的正確判斷,這時候我們“擁有真理”(Wahrheit),它是我們的判斷行為的對象 (Hua XVIII: 28)。判斷是對某一事態 (Sachverhalt) 之設定或否定(設定或否定S是P),正確判斷就是“符合真理的” (mit der Wahrheit übereinstimmend) (Hua XVIII: 28) 設定或否定。但認知并不能單單以正確的判斷來界定;換句話說,不能單單因為我們對某一事態具有符合真理的判斷,就可以說我們認知某事。因為,我們的判斷可能只是碰巧符合真理的,它可能只是出于猜測或“沒有根據的意想”(Hua XVIII: 29),這時候我們只是猜到,而不是認知某事。胡塞爾用“明證”這個概念來區分認知與碰巧猜到。胡塞爾說:“明證是正確性最完滿的標志,我們可以將之視為對真理本身的直接覺察 (Innewerden)” (Hua XVIII: 29)。但嚴格而言,明證不僅僅是正確性的標志,否則它就不足以區分認知與猜到,因為后者也是正確的,即也是符合真理的。兩者的差別在于,認知是正確的判斷,并且伴有明證,而猜到也是正確的判斷,但沒有明證。所以,明證應該是使認知成為認知而有別于猜到的東西。明證應該是認知的根據,胡塞爾說:“在最終根據上,任何真正的認識 (Erkenntnis)在胡塞爾的使用上,認知 (Wissen) 與認識 (Erkenntnis) 同義,參看Hua XVIII, 29。,尤其是任何科學的認識都建立在明證上,明證伸展多遠,認知概念也伸展多遠。”(Hua XVIII: 29)
但什么是明證呢?胡塞爾于此將之描述為“充滿光亮的確定性”(lichtvolle Gewiheit) (Hua XVIII: 28),似乎明證就相當于確定性。在《純粹邏輯學導引》的較后部分,胡塞爾則說:
當我們現在落實一個認識行為,或以我更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我們活在一個認識行為中,那么我們就“專注于對象性東西” (dem Gegenstndlichen),它恰恰以認識的方式被這個行為所意指和設定;而如果它是最嚴格意義下的認識,也就是說,我們伴有明證來判斷,那么對象性東西就是以本原的方式 (originr) 被給予的。事態現在不是單純以意想的方式 (blo vermeintlich) 站向我們,而是現實上在我們眼前 (vor Augen),而于此對象本身作為它所是的東西,即恰恰如此而非別的,正如它在認識中被意指的那樣:作為這些屬性的載體,作為這些關系的環節,等等。(Hua XVIII: 232)
于此,“伴有明證”(mit Evidenz) 似乎是指對象“以本原的方式被給予”。胡塞爾所謂“以本原的方式被給予”,就是指在直觀 (Anschauung) 中被給予。這個對明證的說法,在《邏輯研究》的第二卷中得到印證。例如,在“第一研究”中,胡塞爾就說:“判斷的一切明證都預設了在直觀上被充實的含義。”(Hua XIX/1: 77)
總的來說,胡塞爾對認知的看法,大致相同于傳統的看法。傳統上將知識界定為“有理據的真實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真實信念相當于胡塞爾所謂“正確判斷”,而“有理據的”這一規定則是為了排除單純出于猜測的真實信念,其作用大致相當于胡塞爾所謂“明證”。但當胡塞爾將明證描述為“充滿光亮的確定性”的時候,他似乎混淆了確定性與根據。一個人對于他的判斷沒有感到足夠的確定性,并不就表示他的判斷沒有根據。經典的例子是缺乏信心的學生Jonathan Dancy,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Oxford: Blackwell, 1985, p.24.,他知道某個問題的答案,而且也可以舉出證據,但在老師面前卻沒有自信,對自己的答案不是很確定。假設他的答案是正確的,而且是有根據的,他可以說出理由,只不過是很膽怯地說,難道我們就會說他沒有知識?有根據與沒有確定性似乎是可以并存的,而相反來說,個人的確定性似乎并不能拿來做理據。
二
胡塞爾認為科學在文獻中才具有客觀存有,但他卻不認為把任何我們知道的東西寫下來,這都是科學(格知),他說:
但現在屬于科學概念和其任務的,不僅是單純認知。……顯然所要求的東西更多,即:理論意義下的系統連結 (systematishe Zusammenhang),其中包括對知識的論證,以及論證前后的銜接和排序。(Hua XVIII: 30)
科學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識的集合。科學(格知)是知識,它由知識組成,但不是把一句又一句表達知識的命題拼湊在一起就是科學。Hua XVIII, 233: “Denn nicht jede Zusammenfügung von Wahrheiten zu einem Wahrheitsversbande, die ja auch eine ganz uerliche bleiben knnte, macht eine Wissenschaft.”科學作為知識的組合,它與隨意拼合在一起的知識集合不同,在于組成一門科學的知識之間,具有某種特定的關系或結構。這一關系使得一門科學具有統一性,讓它成為一個系統。組成一門科學的不同命題之間的特定關系,就是“論證”(Begründung),胡塞爾說:“因此,論證連結的統一性屬于科學的本質,在其中論證本身連同個別的知識,這些論證連同我們稱為理論的更高論證復合,都獲得系統的統一性。”(Hua XVIII: 30)換句話說,論證連結的統一性亦即其系統性,就是科學的標志,是讓科學成為科學的東西。
胡塞爾相信,科學的系統性不是我們憑空杜撰的,而是實事本身所要求的。“真理的國土不是無序的混沌,它由法則的統一性所主宰。”(Hua XVIII: 31) 客觀的事態原來就具有系統的統一性,我們只是發現它,并在科學中將它反映 (widerspiegeln) 出來 (Hua XVIII: 31)。科學的系統連結反映客觀的連結 (objektiver Zusammenhang),而客觀的連結又可以細分為兩方面來說:“實事的連結”(Zusammenhang der Sachen) 與“真理的連結”(Zusammenhang der Wahrheit) (Hua XVIII: 230231)。實事的連結就是有關個別事物的連結,而真理的連結是有關事態的連接。胡塞爾認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它們都是在認知行為中被給予我們的,只有透過抽象我們才可以區分兩者。胡塞爾對這個區分的論述不是很清楚,他的意思似乎是,當我們在認知行為中,對象以本原的方式被給予我們,這時候認知行為的對象是個別的事物,而真理“被個別化”(vereinzelt)于其中(Hua XVIII: 232);然后,我們對這個個別的東西進行“理念的抽象”(ideirende Abstraktion) (Hua XVIII: 232),這時候理念性的 (ideal) 真理本身就取代個別事物而成為我們認知行為的對象。個別事物是具體的, 而真理是理念性的;以傳統的哲學術語來說,真理是共相 (universals), 而個別事物是殊相 (particulars)。一個真理可以體現或個體化于眾多的個別事態中,這時候個別事態就是觀念性的真理的實例。
我們在上面指出,明證是科學的最終根據,但事實上只有對于“一組相對來說極其有限的原始事態”(Hua XVIII: 31),我們才具有明證。其他為數眾多的真理我們只有通過論證才能發現。也就是說,我們從某些已掌握的知識出發,然后通過特定的程序,來達致未被發現的真理。“有無限眾多的真理,沒有此類方法上的程序,就永不可能轉化為知識。”(Hua XVIII: 32) 所以,論證程序對于科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胡塞爾將科學知識規定為“出于根據的知識”(Erkenntnis aus dem Grunde),換句話說,對某東西具有科學知識,就是知道它的根據。胡塞爾說:“認識到某東西的根據,即意謂洞察到它的狀態的必然性。”(Hua XVIII: 233) 某事態的根據就是它的充分條件,如果A是B的充分條件,那么只要有A,就必然也有B。需要注意的是,胡塞爾區分了“根據”與“前提”,他說:“所有根據都是前提,但不是所有前提都是根據。”(Hua XVIII: 235)。兩者的分別似乎在于,前提與結論只有“實質涵蘊”(material implication) 之關系,而根據與出于根據的東西則還具有因果關系。傳統上一般以“法則”(Gesetzt) 概念來表達這種必然性。所以胡塞爾認為,認識到某事態的根據,即相當于洞察到它是“法則性的”(gesetzmig) (Hua XVIII: 233)。說B是法則性的,就是說它的出現有其根據,有其必然性。在此情況下,關于它的真理就是必然的真理。
胡塞爾認為真理有兩種,一種是個別真理 (individuelle Wahrheit),另一種是一般真理 (generelle Wahrheit) (Hua XVIII: 234)。個別真理關于“個別個體的現實實存”,對之作“出于根據的說明”(Erklrung aus Gründen)――也就是科學說明――就是顯示它在特定先決情況下的必然性。一般真理不涉及現實存在,對于一般真理要訴諸“一般法則”(generelle Gesetzte),并通過“演繹的過程”來論證。這樣的論證過程最后必然會推演到“不可再被理證的法則”(nicht mehr begründbare Gesetzte),即本身不能再從更一般的法則演繹出來的法則。這種法則胡塞爾叫作“基本法則”(Grundgesetze) (Hua XVIII: 234)。一個系統上完滿的理論,它的統一性就是由基本法則和從它們演繹出來的一般法則所組成的法則集會之統一性。以現在的術語來說,胡塞爾所謂“系統上完滿的理論”,就是一個公理系統 (axiomatic system),基本法則就是其公理 (axioms),它的最早典范無疑就是歐基里德的幾何學系統。David Woodruff Smith, Husserl, London: Routledge, 2007, pp.4849.
如上所言,胡塞爾將科學規定為“出于根據的認識”。換句話說,科學是由說明或論證所構成的。胡塞爾認為一切說明都要訴諸理論,而理論的核心就是它的基本法則。基于其說明之功能,胡塞爾又將之稱為“說明原則”(Eklrungsprinzipien) (Hua XVIII: 236)。如果一個理論的所有說明原則具有統一性,那么這個理論就具有統一性。如果一門科學是完全由這樣的理論所規定的,那么這門科學就具有本質上的統一性。胡塞爾提到這樣的科學的幾個不同的名稱,包括:抽象科學(他認為不太合適)、理論科學(不是在一般跟實踐科學和規范科學相對的意義下,而是在其理論具有統一性的意義下)、法理科學 (nomologische Wissenschaften) (因為統一它的就是基本法則)、說明的科學 (erklrende Wissenschaften) (Hua XVIII: 236)。
胡塞爾突出真理的理念性,以及強調“理念的抽象”在科學中的作用,似乎與一般人對科學的印象很不一樣,難免讓人以為他純粹是紙上談兵。但其實自然科學家本身在反思科學方法時,也同樣會用到“本質”和“抽象”這些概念。例如,牛津大學的化學教授厄金斯 (Peter Atkins) 在他的科普作品《伽利略的手指》(Galileo’s Finger)中 ,對科學方法的說明就跟胡塞爾的很類似。厄金斯說:
我們已經開始看到,科學透過抱持越來越大的抽象來闡明。現在的脈絡也如是。當我們把鋼鐵抽掉而剩下蒸汽機之抽象,我們就獲得所有變化來源的表象。也就是說,要是我們直觀 (look at) 一個蒸汽機的本質,它抽象的熱,以及忽略它實現 (realization) 的細節……我們就找到一個覆蓋所有事態范圍的概念。科學就是這樣的:科學從現實中過濾出它的本質,它的宏大理念 (ideas),然后在自然的其他地方找出相同的幽靈 (phantom spirit)。Peter Atkins, Galileo’s Fing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10.
三
胡塞爾將邏輯學視為“科學論”(Wissenschaftslehre)。我們在上面已經指出,胡塞爾認為,論證連結的統一性構成了科學的本質。胡塞爾進而指出,論證具有三個特點,這些特點使得作為科學論的邏輯學成為可能:
第一,論證具有“固定架構 (feste Gefüge) 之特征”(Hua XVIII: 32)。這似乎是指,在所有具體論證中,論據(已知的東西)和結論(要被論證的東西)之間都具有某種固定的、不能隨意更動的關系或結構。不是所有已知的東西都可以拿來論證其他東西,而論證過程也有一定的步驟,這些步驟不是可以任意改變的。
第二,在不同的具體論證之間,具有“某種共同性” (etwas Gemeinsames) (Hua XVIII: 33)。具體的論證在內容上可以千變萬化,無窮無盡。但如果我們撇開內容上的不同,卻可以發現,很多不同的具體論證都具有相同的“論證形式” (Begründungsformen),而具體論證的數量可以是無限的,但論證形式的數量卻是有限的。這些數量有限的論證形式是具有法則性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論證具有這樣的論證形式,只要它的前提是正確的,那么它的結論也必然是正確的,無論這個論證的內容是什么。
第三,論證形式的有效性是跨越不同科學的,也就是說,有限數量的論證形式具有普遍有效性,無論在什么科學中都是有效的,這些論證形式“與一個具體規限的知識領域沒有任何本質的關系” (Hua XVIII: 34)。
基于論證所具有的以上特點,就有可能存在一門科學論。按照胡塞爾的想法,這個學科所探討的并不是現實上被稱為“科學”的知識是什么,它所研究的是“科學之理念”(die Idee der Wissenschaft),他說:
邏輯學將要研究,什么是屬于真實的、有效的科學本身的,換句話說,什么構成科學之理念,以此我們就可以衡量,經驗上已有的科學是否符合它的理念,或者它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它的理念,在哪里違背它的理念。(Hua XVIII: 41)
科學是人類心靈為了某個特定目標而創造的,這個特定的目標構成了科學之理念。邏輯學包含建立那些一般命題,它們指出具有哪些特點的連結或步驟是符合科學的理念或最終目標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邏輯學就是一門“規范的科學”(normative Wissenschaft),因為它厘定了科學的“基本尺度”(Grundma) (Hua XVIII: 41),并以此尺度衡量現實上哪些宣稱為“科學”的學問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科學。
胡塞爾在《純粹邏輯學導引》一開始就指出,當時對于邏輯學的爭論,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邏輯學是一門理論學問或是一門實踐學問(一門‘技術論’)”(Hua XVIII: 23)。胡塞爾本人認為,作為一門規范的科學,邏輯學自然會擴展為技術論 (Hua XVIII: 42),探討實際上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符合科學的規范,有哪些技巧可以方便我們著手研究,以及如何避免非常容易觸犯的錯誤,等等。例如,笛卡爾有名的《談談方法》(Discours de la Méthode) 就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技術論作品。邏輯學包括技術論是不成問題的,但胡塞爾認為,關于邏輯學的性質更重要的問題其實是:“把邏輯學界定為技術論是否切合它的本質特征”(Hua XVIII: 46)。對于這個問題,胡塞爾是持否定意見的。
首先,胡塞爾認為,所有規范的科學都以理論的科學為基礎,他說:“任何規范的學問以及任何實踐的學問,都基于一門或多門理論的學問,因為它的規則必須具有可以與規范化(應然)的思想分開的理論內容,對這些理論內容的科學研究是由那些理論學問所負責的。”(Hua XVIII: 53) 按照胡塞爾的區分,規范的學問所探討的是“應當有什么”(was sein soll),而理論的學問所探討的是“實際有什么”(was ist) (Hua XVIII: 53)。對“應當有什么”的探討涉及好的性質;因為說“一個戰士應該是勇敢的”,就相當于說“只有勇敢的戰士是好的戰士”。因此,我們必須具有對“好的戰士”的某個概念,才能做關于“應然”的判斷。胡塞爾認為,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應然判斷都包含可以與規范內容分開的理論命題,他說:
任何形式為“一個A應當是B”的規范命題,都包含這樣的理論命題:“只有一個A,它是B,才具有屬性C”,在其中我們以C來顯示“好的”這個給出尺度的謂詞的建構性內容。這個新的命題是一個純粹理論的命題,它不再具有任何規范化的思想。(Hua XVIII: 60)
胡塞爾的分析并不是很詳細,但單從他以上的形式化表達看來,他似乎還沒有充分證明規范命題總是包括一個純粹理論的命題。以胡塞爾本人的例子來說明,“一個戰士應該是勇敢的”這個規范命題,包括這樣的理論命題:“只有一個戰士他是勇敢的,才具有‘好的戰士’這個屬性。”但如果這樣一個命題具有“好的”或其他“給出尺度的謂詞”,那么這個命題是否可以稱為一個“純粹理論的命題”,卻仍然是有問題的。
無論如何,胡塞爾認為作為規范學問的邏輯學要以理論學問為基礎,這是沒有疑問的。余下的問題只是它的理論基礎是什么樣的學問。當時流行的看法是,邏輯學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這一想法一般稱為“心理主義”(Psychologismus),其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邏輯學家彌爾 (J. S. Mill)。胡塞爾的《純粹邏輯學導引》就是以打擊心理主義為目標的,這是此書的中心部分。我們于此不能詳細討論胡塞爾的批評。簡單來說,胡塞爾嚴格區分了進行邏輯演繹的心理行為以及此類心理行為所指向的邏輯對象。胡塞爾拿算術運算來做類比。算術運算無疑是心理行為,但這并不表示心理學是算術的理論基礎。算術所研究的是數字,而不是運算這種心理行為。作為運算對象的數字和運算這種心理行為,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胡塞爾說:
“5”這個數字不是我或其他某個人對“5”的運算,它也不是我或其他某個人對“5”的表象 (Vorstellung)。從后一角度來看,它是表象行為的可能對象,從前一角度來看,它是一個形式的理念類 (ideal Spezies),這個形式在特定的運算行為中,在對象方面、被建構的集合方面,得到具體的個別實例 (konkrete Einzelflle)。在任何情況下,不把它掌握為心理經歷的部分或面向,從而不把它掌握為一個實在的東西,都是沒有矛盾的。(Hua XVIII: 174)
胡塞爾所謂“理念類”,可以借助傳統的“共相”概念來了解。“理念類”是相對于“具體的個別實例”而言的,前者相當于共相,而后者則相當于殊相。當我們看到5個人的時候,這時候這5個具體的人作為一個集合是我的感知行為的對象。就以它是一個有5個人的集合而言,它是“5”這個數字的一個“具體個別實例”。但“5”這個數字本身卻不等于這個有5個人的集合。“5”這個數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具體個別實例,例如:5個人、5個蘋果、5頭牛,但“5”這個數字卻只有一個。無論我們看到5個人、5個蘋果或者5頭牛,只要我們對它們作為一個具體集合進行“理念的抽象”,那么“5”這個數字就成為我們的心理行為的對象,所以胡塞爾說“它是表象行為的可能對象”。“5”這個數字本身并不是具體的東西,胡塞爾將它稱為“形式類”(Formspezies) (Hua XVIII: 174),它是理念性的(ideal),而不是實在的(real),胡塞爾相信形式類是完全獨立于它的具體個別實例的。算術所研究的是理念性的形式類,而不是具體的心理行為。算術命題“5+2=7”所陳述的是“5”、“2”、“7”這些數字本身的關系,而不是特定具體對象的性質。胡塞爾認為邏輯學跟數學一樣,研究的是形式類。邏輯學所研究的是邏輯對象本身,而不是邏輯演繹行為,理念性的邏輯對象跟實在的演繹行為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所以心理學不能作為邏輯學的理論基礎。邏輯學應該有其本身獨立于任何經驗學問(探討實在界的學問)之理論基礎。這一理論基礎,胡塞爾就叫作“純粹邏輯學”,以別于也包括在邏輯學之內的技術論。
《純粹邏輯學導引》最后一章題為“純粹邏輯學之理念”,這是胡塞爾對純粹邏輯學這門理論學問的規劃,其中他提出了純粹邏輯學的三大任務。如上所言,胡塞爾認為科學的本質是論證,所以論證的可能條件就是科學的可能條件。因此,作為科學論的邏輯學,它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固定純粹的含義范疇、純粹的對象范疇以及它們法則性的復合”(Hua XVIII: 244)。簡而言之,它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厘定構成論證的基本概念,這些基本概念胡塞爾稱為“范疇”。胡塞爾把范疇又分為兩類,一類涉及“含義”,另一類涉及“對象”,大致相當于現在邏輯學術語所謂的“內涵”(intension) 和“外延”(extension)。屬于含義方面的范疇,胡塞爾列舉了概念、命題、真理以及基本的銜接形式,包括連言的 (konjunktiv)、析言的 (disjunktiv)以及假言的 (hyposthetisch) 銜接形式,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邏輯連詞”。屬于對象方面的范疇,胡塞爾列舉了對象、事態、單一、眾多、數字、關系、銜接等等 (Hua XVIII: 245)。并且他指出,對于所有這些基本概念我們都要探索其“本源”(Ursprung),但不是心理學意義下的,而是“現象學的本源”(Hua XVIII: 246)。
純粹邏輯學的第二大任務是研究“以這些范疇為根據的法則和理論”。在含義方面而言,它探索“推理理論”,也就是一般所謂“論證形式”。而在對象方面而言,它包括基于“眾多”概念的“純粹的眾多性學說”(reine Vielheit)以及基于“數字”概念的“純粹的數字學說”(reine Anzahlenlehre) 等 (Hua XVIII: 247)。之所以稱為“純粹的”,是因為這些理論涉及的不是特定的具體對象,而是一切可能的對象。
純粹邏輯學的第三大任務是“可能的理論形式的理論或純粹的流形論(Mannigfaltigkeitslehre)”。我們在上面指出,對胡塞爾而言,一個系統上完滿的理論就是一個公理系統,它由公理和從公理演繹出來的一般法則所構成。胡塞爾似乎認為,只有一定數量的理論形式是可能的。這些可能的理論形式的理念性的對象,胡塞爾稱為“可能的知識領域 (Erkenntnisgebiet)”或者“流形”,后者是一個從數學而來的概念 (Hua XVIII: 250)。雖然胡塞爾將之稱為“知識領域”,但我們必須注意實際上它不是由任何具體對象所組成的實在領域,也許我們可以說它只是空的架構,所以胡塞爾稱它為“可能的知識領域”,而對于研究它的理論他稱為“純粹的流形論”。這門學問研究一切可能的理論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果這門學問能夠成功建立起來,那么我們就會看到,任何現實上的理論都是它所研究的理論形式的“個別化”(Singularisierung) (Hua XVIII: 251)。
篇2
【關鍵詞】實驗課程;仿真軟件;小型局域網
0 引言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而成長起來的新興技術,并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計算機網絡課程被列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我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系統與管理專業、軟件工程專業以及其它非計算機專業開設了這門課程。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掌握網絡理論和應用技術知識、適應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計算機網絡課程綜合性強,與工程技術結合緊密,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綜合性,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網絡原理,同時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以培養學生職業綜合素質和崗位適應能力為目標。目前社會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型的人才比較缺的,但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造成企業招不到人,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主要是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企業的不相符,或是考試成績高分,但實際到企業發現自己基礎知識差,動手能力達不到企業的標準,這與我們培養方式以及考試方法有很大的關系。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校開設計算機與網絡課程成為計算機專業的必然趨勢之一[1],然而該門課程的理論知識性強,網絡協議復雜,學生不易理解,為了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高校一般是開始網絡實驗課程,但由于網絡設備的造價高,每班的學生人數過多,在曲靖師范學院,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在55左右,所以1臺或2臺路由器和交換機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針對目前高校的網絡實驗課程存在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Cisco公司的 Packet Tracer仿真模擬器[2],該模擬器可以仿真網絡所需的各種設備和協議,與真實的網絡環境非常接近,同時,可以選擇的網絡設備也很多,可以讓學生通過在模擬器中操作,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大大地減少了高校的實驗室投資成本,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簡單介紹Cisco Packet Tracer的界面,并以交換機中相同局域網內的相互通信配置過程為例,證明該模擬軟件在實際教學中的方便性。
1 Cisco Packet Tracer簡介
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器是Cisco為了CCNA考試認證,而的一個輔助模擬仿真學生工具[3],在該模擬器中可以選擇多種類型的網絡設備,搭建大中型復雜網絡環境,分析OSI的七層模型結構,分析協議數據包的運動過程,方便學生多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該模擬軟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點擊圖形中的網絡設備區,選擇自己所需的網絡設備,在工作區域內搭建所需的網絡環境。下面以一個簡單的小型局域網的搭建與配置過程為例,所明該模擬器的使用。
2 小型局域網的配置過程
小型局域網的配置可以采用這樣的拓撲圖,選擇一臺2960-24型的交換機,一臺臺式機PC0,一臺筆記本Laptop0,分別連接交換機的fa0/1端口和fa0/2端口。PC0的IP地址為192.168.1.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Laptop0的IP地址為192.168.1.5,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從拓撲圖的結構中可以看出,兩臺主機具有相同的網絡地址信息,處在一個小型的局域網中,可以相互通信。
3 實驗效果驗證
由拓撲結構圖的分析可知,PC0和Laptop0都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中,且IP地址都屬于同一網段192.168.1.0,依據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可知,相同網絡的主機在同一個交換機內可以相互訪問,因為本實驗的仿真驗證效果如下所示:
PC> ping 192.168.1.5
Pinging 192.168.1.5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5:bytes=32 time=125ms TTL=128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5
Packets: Sent=4,Received=4,Lost=0(0% loss)
4 結論
由理論分析和實驗仿真效果可知,Cisco Packet Tracer模擬器的配置環境與實體設備幾乎完全一樣,在拓撲結構圖中的IP地址配置,都有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管、DNS服務器選項。通過將該模擬器引入實際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在已有實體設備缺乏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模擬器上搭建與仿真網絡環境,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為今后走入實際的工作環境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郭頂龍.交換機的網絡實驗教學研究[J].現代計算機,2012,6:12-15.
篇3
關鍵詞:網絡平臺;青少年;中小學生科創;課外科技創新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3-0251-02
創新能力是指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驅使下,通過集中和發散思維,運用直覺和邏輯思維,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維等思維方式,對頭腦中的知識和信息進行新的思維加工和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理論并將其付諸實施的能力[1]。黨的十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因此,中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同時它的順利開展可以從根本上保證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
開展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從課內與課外兩個方面著手進行。課內以創新教育為主,包括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進,即以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為主,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新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課外主要以學生直接參與到動手中來,通過政策導向與學生興趣來實現創新教育。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不僅是課內教學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計劃”,計劃要求中小學生每天不低于1小時接觸科創、文藝、體育等項目,通過“科學家進校園”,與科學家的近距離接觸,培養學生在科技等方面的興趣。因此,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平臺,成為中小學生創新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教育需要老師的具體指導,但是,科創老師課外指導不到位、學生缺乏指導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從而無法滿足創新教育的需求[3]。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基于網絡的中小學科技創新體系[4],通過搭建網上科創平臺,使學生及時得到問題的解答,使科技創新教學與網絡結合起來,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
一、網絡創新平臺的作用分析
網絡創新平臺是運用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為教師與學生搭建一座橋梁,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其作用有以下三點:
(一)激發中小學生的創新熱情
網絡創新平臺圖文并茂、形聲兼備,具有較強的表現力,中小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聽覺、視覺感官細胞,產生創新的思維,激發創新的熱情,使學生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知識,而是想要成為一個小小發明家,自己也動起手來,加入到創新的行列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
(二)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技能
創新技能即進行創新活動的主體的行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熟練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創新成果的展現能力及物化創造能力等。網絡平臺配有名師視頻教程、機器人程序源代碼等教學資源,在網絡創新平臺中可以打破書本知識的局限,不但可以將傳統的靜態教材轉變為圖文聲色并茂的動態教材,而且能夠實現教材各元素的非線性鏈接和靈活跳轉。網絡使知識與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擴展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知識的與時俱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從而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拓展中小學生的創新實施思路
網絡是一座為學習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學習資源的寶庫。通過網絡,自主地選擇合適的學習地點,選擇自己需要的任何資源,還可以對網絡教學平臺的信息資源進行優化、補充、改造。發現問題,學生可以直接通過網上瀏覽和查詢,了解該問題的發展動態,找到解決問題的改進措施。
二、構建網絡創新平臺
由于網絡創新平臺對中小學生創新會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創新平臺。創新平臺如圖1所示,主要由賽事動態、科創教程精選、文件下載、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賽事動態
當前,全國各級各類適合在校中小學生參加的科技創新競賽不下幾十種,包括國家、省部、地市等舉辦的各級青少年科創、機器人比賽,樂高、慧魚等公司主辦的科創大賽等,其中以下兩項國內最為權威:一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基于網絡平臺,中小學生可以了解各個大賽的基本情況與參賽注意事項。通過網絡可以及時便捷地指導學生參加哪個競賽、怎樣參加競賽、怎樣開展競賽項目的研究。
(二)科創教程精選
聯合機器人專家、科創指導老師,將其在教學中的錄像匯總后上傳到網站,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及時學習到科技創新教程。
(三)文件下載
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下載到一線教師在教學及科研中積累下來的科研報告、教學視頻、文檔和圖片等,學生能及時了解到我校老師的科研情況,使自己在科技創新過程中能夠得到參考和受到啟發。
(四)成果展示
匯總大賽作品圖片、作品視頻,將學生在參加各類比賽的視頻和圖片以及他們的科技創新作品也制作成視頻上傳到平臺,進行作品展示,以便學生借鑒。
三、網絡創新平臺的實現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搭建網絡平臺并豐富網絡平臺資源,研究框架的實施見圖2所示。
(一)采用ASP語言設計創新網絡平臺
采用ASP語言開發打造創新網絡平臺,不僅僅局限于與HTML結合制作WEB網站,更重要的是能與XHTML和WML語言結合制作WAP手機網站,學生可以利用手機上網,隨時隨地通過手機訪問瀏覽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學習。
(二)制作指導視頻
針對不同的賽事制作教師的指導視頻,學生創新活動都存在機構制作、想法實現等具體問題,組織教師對其進行定期指導,網絡平臺匯總往屆教師對學生在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的指導錄像。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可以自行下載觀看,實實在在地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
(三)收集文檔和圖片
每次學生參加比賽,會把整個過程中遇到的新思維、新創意記錄保存,比賽結束后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匯總,并把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及時記錄下來,形成文檔或者圖片,方便后來者參考和學習,實現知識與智慧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曹艷青.以網絡化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J].2011,(30):174.
[2]劉春元.網絡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2005,(04):47-48.
[3]唐劍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3,(19).
篇4
【關鍵詞】 中藥藥劑學; (webquest); 教學
在中藥專業領域中,《中藥藥劑學》是中藥學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是應用各學科的基礎知識,研究和闡明中藥制劑與劑型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藥物劑型、新的實驗方法不斷出現,我國藥品的生產也從仿制為主轉變為以創新為主,中藥新藥的開發將成為醫藥產品開發的主要內容,中藥制劑生產也將在藥品生產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對中醫藥事業和中藥高等教育的發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中醫藥事業的現代化就要造就一大批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具有創新能力的中藥專業人才。而中藥藥劑學教學內容的設置、課程體系的建設、教學水平的高低對中藥專業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有著較大的影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因此構建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基于webquest模式的探究性學習就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新型學習模式。利用webquest開展研究性教學,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自主研發能力,創新性思維,拓展知識層面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1 webquest簡介
webquest是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開發的一種課程計劃。“web”是“網絡”的意思,“quest”是“尋求”、“調查”的意思。webquest可理解為一種“基于網絡的探究式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因特網資源的授課計劃或者授課單元。其方法是在網絡環境下,由教師引導,以一定任務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在webquest教學模式中,呈現給學生一個可行的、有吸引力的任務,并且提供一些資源,學生可以此定位,迅速利用其他網絡資源進行研究性、創造性和富有趣味性的學習。webquest模式主要包括情景、任務、過程、資源、評價、結論6大模塊。
webquest的教學設計上共包含兩個水平層次[1]:一種是短期webquest,另一種是較長期webquest。短期webquest是專門為1~3課時的課程單元設計的,其教學目標是知識的獲得和整合,所以,在每個短期webquest結束的時候,要求學習者能夠掌握大量新的信息,并且理解它們。較長期webquest一般將持續1周到1個月,其教學目標是知識的拓展和提煉,所以,在完成了一個較長期webquest以后,學習者對知識體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能夠將知識進行某種方式的轉換,并要求他們通過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線或離線交互的多媒體作業來證明自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
2 《中藥藥劑學》的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
《中藥藥劑學》的實踐性、探討性教學要求突出。其學科特點與webquest理念不謀而合。中藥新藥的研發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學生在實驗設計方面有較大的自由度,要求學生綜合運用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制劑分析等相關知識。因此,學生必須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思維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如設計一個劑型改革的課題,學生須通過網絡查閱大量文獻,根據有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設計出一套科學、完整的研究方案。其中包括選題依據、提取工藝設計、成型工藝設計、質量標準研究等多方面內容,要明確研究目的和要求,選好研究內容和方法,并制訂一個詳細的實施計劃。這些均需要他們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自我學習和自我探索中掌握中藥新制劑開發的基本思路。而這種自主探究式學習,正是webquest的魅力所在。
目前國內中藥類專業《中藥藥劑學》理論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實驗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課程內容以教材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幾種弊端。
2.1 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即使學生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掌握得較好,但實際工作中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不大,創新性素質未得到充分發揮。中藥藥劑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一個中藥新制劑的研究開發過程,需要學生從選題開始,選擇組方、確定制備工藝、制訂質量標準。涉及的學科多,需要大量專業理論、實踐知識的綜合運用。但現有實驗課教學一直采用驗證性實驗為主的模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老師逐一講解實驗內容、實驗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后,學生依葫蘆畫瓢進行操作,完全沒有發揮出主動思考的能力。而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整合多學科知識,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設置一種網絡的虛擬情景,設計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課題,讓學生通過文獻檢索,案例觀摩,協作討論等方式完成課題,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主參與性和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增加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2.2 師生缺乏交流目前大多數高校師資相對緊張,學生人數多,單憑上課的時間學生很難與老師進行有效的交流,而通過網絡的討論板塊,教師可以在業余時間對學生的設計和思路進行評價,并通過不同小組的互相討論,達到教評結合的效果。
2.3 團隊合作意識的缺失現有教學模式,同學之間學術交流和情感交流少,學生不能學到怎樣與他人溝通與合作,團隊意識薄弱,給學生就業和工作帶來嚴重不利。眾所周知,一個好的產品一定是由團隊合作開發的,引入網絡小組協作的模式,可以通過不同角色的分工協作,增加學生的參與性,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
如何改革傳統的《中藥藥劑學》的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啟迪學生的智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出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高級中藥專業人才,是當前中藥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中藥藥劑學》教學開展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適合社會發展形勢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對中藥學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中藥藥劑學》webquest教學模式設計
根據課程知識點劃分單元板塊,每一單元板塊采用短期webquest方式。主要依據情景、任務、過程、資源、評價、結論6大模塊為主線進行[2]。如圖1所示。圖1 《中藥藥劑學》webquest教學模式設計
3.1 情境模塊情景模塊即單元學習內容背景提出。教師利用預先準備好的網絡資源,構建以學習目標為依據、學生感興趣并且是學生目前知識和能力水平能及的課題背景,然后以引人入勝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如在中藥膠囊劑的學習中,采用劑型改革構建背景,讓學生將一個顆粒劑改為膠囊劑,展示顆粒劑與膠囊劑在服用方法、載藥量、藥物選擇、制備工藝等多方面的不同特點,來激發學生的研發欲望。
3.2 任務模塊任務是課程教學目標的具體化,是webquest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完成webquest的任務,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要求學生通過更高級的思維能力來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這些能力包括創造性地分析、綜合、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如針對前面劑型改革的情景,讓學生通過瀏覽網絡資源,查閱文獻,完成以下幾個任務:
①選擇合適的處方(注意處方中各藥物的特性是否適合制成膠囊劑);
②提取工藝的設計(注意二者在載藥量方面的差別,確定適宜的提取工藝);
③成型工藝設計(注意膠囊劑輔料的選擇);
④質量標準研究。
3.3 過程模塊過程模塊描述學習者完成任務所需要經過的步驟。這一部分是探究的關鍵,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給學生指明方向,讓學生知道完成任務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這一階段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可通過小組分工協作的方式將任務分散到各個小組成員的身上,學生分別負責某項任務,而后再將各個方面的見解集合起來,共同建構知識,塑造學生的學習個性。
3.4 資源模塊資源模塊即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相關資源和工具,這些網絡資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網頁、期刊文章、視頻、郵件等。必要時還可以由學生上傳在學習過程中新發現的資源。
如在劑型改革課題中,主要提供4個方面的資源。
①基礎知識: 中藥顆粒劑、膠囊劑單元知識點、重點、難點。
②實驗操作: 顆粒劑、膠囊劑實驗操作視頻等。
③相關文獻:中國藥典、部頒標準、期刊文章。
④開闊視野: 劑型改革的經驗之談、心得體會。
后兩方面內容不直接給出相關資源,教師通過搜索、整理、篩選和分類,僅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搜索引擎、鏈接網址和關鍵字等,學生必須自己進行收集、取舍、分析,構建一個完全個性化的知識體系。
3.5 評價模塊webquest采用評價測評表來考察學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評價模塊一般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間的互評和教師評價。另外,根據學習者學習任務的不同,評價測評表的形式也表現為書面作業、多媒體創建、網頁和其他類型。
3.6 結論模塊結論模塊是學生進行反思、教師進行總結的階段。在這一部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各組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從而優化本組的設計方案。同時安排一個對本次教學活動的反思過程,為下次的webquest教學提供借鑒。
4 結束語
本課題的研究實踐表明,webquest模式適用于《中藥藥劑學》的課程教學,它將單純的課堂教學改革為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有機應用現代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來達到教育資源的優化,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使學生能夠做到敏銳觀察、勇于求異、豐富聯想,敢于創新,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學生采用合作、協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有利于形成學習的協同意識,培養強烈的團隊精神。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為webquest教學模式在中藥學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提供一個有益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克羅恩病
關鍵詞:克羅恩病;免疫;生物學
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又稱節段性結腸炎;肉芽腫性回腸炎或回腸結腸炎,是一種非特異性慢性透壁性炎癥。雖然經過了廣泛的病理生理學研究,克羅恩病的發病機制至今不明,對CD的治療也集中于抗感染制劑、水楊酸制劑、皮質類固醇。然而這些治療對許多病人仍難以起效。近來,隨著人們對CD的病理生理學狀況了解的加深,提出了新的免疫系統調節因子,從而也為CD提供了新的治療工具,有許多有效的生物學治療方法已經應用于CD的治療中。
1免疫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
在CD的治療中免疫調節藥物的應用不斷擴展。這類藥物一般適用于對皮質激素依賴不能減量或不能繼續應用皮質激素的病人。這類藥物同皮質激素同樣有增加機會性感染的危險。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和巰嘌呤(mercaptopurine):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確切的治療機制還很不清楚,但可能包括抑制特殊的和存活時間長的T細胞亞群的生成,。臨床研究顯示,應用足夠劑量的此類藥物對治療CD是有效的,且能逐漸減少皮質類固醇用量和使緩解時間延長[1]。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應用于激素依賴的急性CD的治療和維持緩解。通常該藥通過靜點或皮下注射的方法應用1周,其療效反應需幾周的時間才能表現出來。該藥的作用機制還不能確定。
2細胞因子治療
IL-10:是一種Th2型細胞因子,可通過Th1型細胞抑制IL-2和IFN-g的產生并通過巨噬細胞減少IL-12的產生。在一項包括46例藥物難治性CD病人的II期劑量反應的研究中發現,用重組的IL-10(rHuIL-10)0.5,1,5,10或25mg/kg靜脈應用7d治療有效。但Colombel JF等人[2]所做的另一項II期研究中發現, 62例先行回腸或回結腸切除術的病人,經rHuIL-10和安慰劑治療后,其內鏡下的緩解率無差別。近期的動物試驗提示,用IL-10局部直腸給藥與基因工程合成的lactococcus菌口服可導致結腸粘膜IL-10的高濃度和潛在的療效增加[3]。將來該治療方法會應用于CD病人中。IL-11:是一種通過增強上皮屏障和抑制致炎因子起作用的細胞因子。一項對148例未接受潑尼松治療的CD病人的劑量反應IIb/III期試驗研究顯示,皮下注射rhIL-11 15mg/kg/周1次治療組病人的緩解率明顯高于安慰劑對照組,但rhIL-11 7.5mg/kg/周2次治療組與安慰劑組比較緩解率無明顯差別[4]。INF: IFN-a和IFN-b可以由病毒感染的細胞自然產生以誘導細胞抵制病毒感染。一項非對照性試驗研究報道了CD病人對IFN-a-2a的反應率達到了50%,另有三個非對照性試驗研究報道了CD病人對IFN-a-2b的反應率達到了33%~50%。G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G-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20世紀末期的一項實驗報道了應用非格司亭 (filgrastim,重組的人G-CSF或r-metHuG-CSF)對于促進CD病人周圍型肛瘺的閉合是有益的。之后,Korzenik J等[5]進行的初步研究發現非格司亭 和沙莫司亭(sargramostim,重組的人GM-CSF或RhuGM-CSF)可能對于治療慢性活動性和肛瘺形成的CD是有效的。
3抗細胞因子治療
3.1TNF抑制劑:Infliximab:是一種基因工程產生的IgG1鼠-人嵌和的單克隆抗體,包含大約75%的人類蛋白和25%的鼠蛋白。Infliximab的作用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包括中和溶解的和跨膜的TNF、通過與補體結合分解產生TNF的細胞,抗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及通過IgG1抗體 FC片段導致T淋巴細胞調亡。美國的醫學工作者進行了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顯示infliximab的維持成分是安全的、耐受良好,且大多數病人成功撤除了類固醇類藥物[6]。CDP571:是人工合成的、高親和力,IG4,抗TNF-a單克隆抗體,包含大約95%的人類蛋白和5%的鼠蛋白。CDP571 可能的作用機制是通過IgG4抗體的Fc片段中和溶解的和跨膜的TNF。在Stack WA, Sandbron WJ和Feagan BG等人做的3個 安慰劑對照試驗中,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較,CDP571 10mg/kg較20mg/kg治療效果明顯,在第24周維持治療的患者的臨床緩解率較明顯但無統計學意義,對于患肛瘺的病人,CDP571治療組的瘺管閉合率明顯增高,應用CDP571的病人在10周內類固醇可逐漸減量到停止,且類固醇撤除后仍維持臨床緩解的比率高[7,8]。nercept: 是基因工程合成的人類TNF受體p55單體。其作用機制還不為所知,但可能是中和可溶性的TNF。在Rutgeerts等人[9]的劑量觀察小樣本隨機研究中,有18%的病人接受Onercept 11.7mg/周和65%接受CDP571 50mg/周的病人獲得臨床緩解。CNI-1493:是一種小分子(鳥苷酰腙)。CNI-1493通過抑制p38和c-Jun-N末端激酶(JNK)MAP激酶信號途徑引導的TNF基因的轉錄活性來阻制TNF基因的表達。Hmmes等人[10]報道了對10例活動性CD患者靜脈給予CNI-1493治療的劑量觀察小樣本隨機研究,在2周內,9例可評估的患者中8例有臨床反應,4例獲得臨床緩解。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因推定其具有通過抑制細胞間的傳導通路阻制TNF產生的作用。兩個小規模的初步試驗已提示了其治療的有效性。3.2活性巨噬細胞抑制劑:活性巨噬細胞在以腸道炎癥為特征的CD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可分泌TNF-a、IL-12、和IL-18并表達Mac-1抗原,針對這些細胞因子和抗原的治療可以成為CD的治療方法之一。Hibi T等[11]的研究發現TNBS不能誘導IL-18-/-大鼠發生有意義的腸炎,給予中和性的抗IL-18抗體可使TNBS腸炎減輕。而且給予一種與皂甙毒素結合的抗巨噬細胞抗體(抗-Mac-1-皂甙)可導致黏膜炎癥的顯著減輕伴隨巨噬細胞明顯減少。Siegmund B等人[12]進行的動物模型研究中發現IL-18抗體能有效的減輕DSS誘導的小鼠腸炎的嚴重性。20世紀末期,一些動物腸炎模型的試驗研究已經顯示IL-12抗體能夠抑制并治療腸道炎癥[13]。目前一個應用人類抗IL-12抗體的劑量研究二期臨床實驗正在進行中,該抗體在多個區域進行了基因修飾因此與活動性CD患者的IL-12有很高的親和性[11]。3.3抗IFN-g抗體: Th1細胞產生的IFN-g增加是Th1/ Th2平衡向Th1免疫反應偏斜過程的一部分。在動物實驗中,抗IFN-g抗體對于逆轉由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誘導的腸炎不如抗IL-12抗體有效。目前一個應用抗IFN-g抗體治療CD的二期研究正在進行中。
4抗病理性T淋巴細胞
CD4+T淋巴細胞在CD的發病中的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日本的一項研究中,評估了模仿鼠CD4V1位點的補體決定區3的構造和序列模擬合成的CD4在TNB腸炎中治療性效果。據觀察給予這種CD4的類似物治療使得腹瀉和急性消耗性疾病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且死亡率降低。對人工合成的鼠CD4的類似物通過抗-CD4抗體的不同作用機制在嚙齒類動物模型中可以抑制炎癥的現象,提示了人類的這種肽在CD4+的黏膜T淋巴細胞介導的CD腸道炎癥中也同樣是一種潛在的治療工具。1998年的一項研究報道了1例重癥CD病人在因其他原因行同種基因骨髓移植后CD獲得延長緩解,可能是非致病性T淋巴細胞重組的結果。31對CD病人的骨髓移植治療的初期試驗已經開始在美國進行[11]。 抗-CD4抗體:包括cM-T412、MAX.16H5、BF-5。cM-T412是基因工程合成的IgG1鼠-人融合單克隆抗-CD4抗體。20世紀末期進行的一項cM-T412小樣本劑量研究報道12例CD病人中有9例CDAI得分有改善。20世紀初的幾項研究發現3例CD患者對MAX.16H5 0.3mg/kg/d 共7d的治療均有反應,循環CD4明顯下降但持續時間很短。而另一項對12例重癥CD病人應用BF-5治療,結果4例病情獲得改善,但沒有發現CD4計數的明顯降低。
5抗黏附分子
在CD病人的感染黏膜中,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在淋巴細胞運輸、激活和上調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在Yacyshyn BR等人[14]的試驗中,發現一種反義寡核苷酸與ICAM-1 mRNA結合并抑制ICAM-1的表達,在CD的治療中顯示出有希望的結果。另外,在腸道炎癥中表達上調的ICAM-1,a4,整合素是淋巴細胞穿過血管內皮移出的重要介質。目前正在進行評估人類抗a4整合素和抗a4b7整合素抗體療效的試驗。Natalizumab:是一種通過將鼠的抗人a4整合素單克隆抗體的補體決定簇轉移到人IgG4抗體框架中而成的重組的人化IgG4單克隆抗體。在Goden FH等人[15]研究發現治療組病人的CDAI得分明顯降低且臨床緩解率明顯增加。Ghosh S等人[16]研究對244例CD病人分別給予3mg/kg、2個3mg/kg間隔4周、2個6mg/kg間隔4周的natalizumab及安慰劑,結果第6周的臨床緩解率分別為29%、46%、31%和27%。其中第2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ISIS2302(反義ICAM-1):是一種與人類ICAM-1的3’非轉錄區的序列雜交的20個磷酸巰基微脫氧核苷酸。Yacyshyn BR等人[14]進行的IIa期安慰劑對照的劑量研究報道,Isis2302對治療患有中到重度(除外應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的病人)CD的病人有短期療效。但兩個后續的安慰劑對照的劑量研究卻沒有得出類似的結論[17,18]。
6其他
生長激素:Slonim AE等人[19]進行的一項安慰劑對照研究中發現,對活動性CD患者給予重組的人類生長激素治療可以減輕平均活動指數。其可能是通過增加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來促進潰瘍的愈合。抗-NF-kB反義寡核苷酸:目前較多的關注投向了使用p38拮抗劑和作用于轉錄核因子-kB的藥物來阻斷激活淋巴細胞核巨噬細胞的細胞間信號傳導途徑。在20世紀中期的研究發現對NF-kB 的p65亞單位局部給藥治療TNB(三硝基苯磺酸)誘導的腸炎核IL-10缺陷大鼠腸炎進行了研究,并顯示了治療效果。已經有少數病人接受了一種p38-阻斷小分子的治療并顯示有效。但大多數這類藥物還處于較早階段的發展中,而且其總體的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確定。雖然上述免疫和生物治療中有一些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這些方法對于不久的將來從以細胞為基礎和以基因為基礎方面治療CD提供了新的見解。對于發展新的治療策略的挑戰,不僅在于驗證新型的藥物,而且需要在生物學水平上提高臨床治療終點的精確度和明確治療效果。而且希望可以通過回顧治療CD成功和失敗的這些免疫學方法,對明確CD的發病機理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Lewis JD, Schwartz JS, Lichtenstein GR. Azathioprine for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Crohn's disease: benefits outweigh the risk of lymphoma[J]. Gastroenterology,2000, Jun;118(6):1018-24.
[2]Colombel JF, Rutgeerts P, Malchow H, Jacyna M, Nielsen OH, Rask-Madsen J, Van Deventer S, Ferguson A, Desreumaux P, Forbes A, Geboes K, Melani L, Cohard M. Interleukin 10 (Tenovil)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Crohn's disease[J].Gut,2001,Jul;49(1):42-6.
[3]Steidler L, Hans W, Schotte L, Neirynck S, Obermeier F, Falk W, Fiers W, Remaut E.Treatment of murine colitis by Lactococcus lactis secreting interleukin-10[J].Science,2000, Aug 25;289(5483):1352-5.
[4]Sands BE, Winston BD, Salzberg B, Safdi M, Barish C, Wruble L, Wilkins R, Shapiro M, Schwertschlag US; RHIL-11 Crohn's Study grou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Crohn's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2, Mar;16(3):399-406.
[5]Korzenik J,Dieckgraefe B. Immune stimulation in Crohn’s disease:safty and efficacy of rhuGM-CSF for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Crohn’s disease[J]. Gastroenenterology,2001,1120:A287.
[6]Hanauer SB, Feagan BG, Lichtenstein GR, Mayer LF, Schreiber S, Colombel JF, Rachmilewitz D, Wolf DC, Olson A, Bao W, Rutgeerts P; ACCENT I Study Group. Maintenance infliximab for Crohn's disease: the ACCENT I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2002, May 4;359(9317):1541-9.
[7]Sandborn WJ, Feagan BG, Hanauer SB, Present DH, Sutherland LR, Kamm MA, Wolf DC, Baker JP, Hawkey C, Archambault A, Bernstein CN, Novak C, Heath PK, Targan SR; CDP571 Crohn's Disease Study Group. An engineered human antibody to TNF (CDP571) for active Crohn's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Gastroenterology,2001,May;120(6):1330-8.
[8]Feagan BG,Sandborn WJ,Baker J,Comineli F, Sutherland LR,Elson C,Salzberg B, Archambault A,Bernstein C,Lichtenstein G, Heath PK, Hanauer SB.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alled, multi-center trial of the engineered human antibody to TNF(CDP571) for steroid sparing znd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steroid-dependent Crohn’sdisease[J]. Gastroenterology,2000,118:A655.
[9]Rutgeerts P,Lemmens L,Van Assche G, Noman M,Borghini-fuher I, Goedkoop R. Recombinant soluble p55 receptor in duces remission, is non-immunogenic and well tolerated in active Crohn’s diseas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ilot trial[J]. Gastroenterology,2001,120:A452.
[10]Hommes D, van den Blink B, Plasse T, Bartelsman J, Xu C, Macpherson B, Tytgat G, Peppelenbosch M, Van Deventer S. Inhibition of stress-activated MAP kinases induces clinical improvement in moderate to sever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2,Jan;122(1):7-14.
[11]Hibi T, Inoue N, Ogata H, Naganuma M.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recent advances in the immuno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2003, Mar;38 Suppl 15:36-42.
[12]Siegmund B, Fantuzzi G, Rieder F, Gamboni-Robertson F, Lehr HA, Hartmann G, Dinarello CA, Endres S, Eigler A. Neutralization of interleukin-18 reduces severity in murine colitis and intestinal IFN-gamma and TNF-alpha production[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1,Oct;281(4):R1264-73.
[13]Fuss IJ, Marth T, Neurath MF, Pearlstein GR, Jain A, Strober W. Anti-interleukin 12 treatment regulates apoptosis of Th1 T cells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in mice[J].Gastroenterology,1999,Nov;117(5):1078-88.
[14]Yacyshyn BR, Bowen-Yacyshyn MB, Jewell L, Tami JA, Bennett CF, Kisner DL, Shanahan WR Jr.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ICAM-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1998,Jun;114(6):1133-42.
[15]Gordon FH, Lai CW, Hamilton MI, Allison MC, Srivastava ED, Fouweather MG, Donoghue S, Greenlees C, Subhani J, Amlot PL, Pounder RE.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to alpha4 integrin in activ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1,Aug;121(2):268-74.
[16]Ghosh S, Goldin E, Malchow H,Pounder R, Rask-Madsen J,Rutgeerts P,Vyhnalek P, Zadorova Z, Palmer T, Donoghue 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an-European study of a recombinant humanized antibody to alpha4 integrin(Angegren)[J]. Gastroenterology,2001,120:A127-A128.
[17]Schreiber S, Nikolaus S, Malchow H, Kruis W, Lochs H, Raedler A, Hahn EG, Krummenerl T, Steinmann G; German ICAM-1 Study Group. Absence of efficacy of subcutaneous antisense ICAM-1 treatment of chronic active Crohn's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1,May;120(6):1339-46.
篇6
關鍵詞:高職校;網絡課程;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6-7468-02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of the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WU Zhan-ying
(Suzhou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Suzhou 215009,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 as a new model applied to develop the main technical personnel as the goal, focus on teaching skills, ability to train students in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cont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s on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experimental plat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faciliti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network cours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高職校是新形勢下職業教育辦學機制與辦學模式的一項探索與創新,它能更好更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多樣化需求。高職校根據自身特點,將其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上,所以在課程設置、實踐環節上既要抓基礎、抓理論,也要重實踐、重應用。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積累經驗。同時計算機網絡課程是一門知識高度綜合的課程,它不僅包含計算機系統知識,還包含通信系統知識、以分層結構表示的網絡通信體系、網絡軟硬件及應用系統等,而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與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實踐。加強實驗教學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能培養學生的研究創新能力和意識。
近年來,一些學校根據實際需求,已開始投入資資金,建立專門的網絡實驗室,所以,實驗的組織與形式、實驗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可操作性分析、實驗室的使用與功能的擴展等都是需要討論研究的問題。針對目前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的現狀,我們在“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提出一種實驗內容及教學體系的實踐方案,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實驗教學的改革。
1 實驗教學目標及內容
1.1 實驗教學目標
實驗教學目標,要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社會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來確定。為此我們采用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體系,其中總體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教學使學生在網絡知識、網絡技能、網絡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這與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實踐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要提高學生實踐應用和研究創新能力,將其培養成高級技術應用型本科人才。在總體培養目標下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課程特點提出第二層次的目標,即是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局域網的組建、測試、服務配置等基本技能,路由器與交換機、廣域網、網絡安全等綜合應用與實踐能力。這兩個目標前者指導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實施與細化。
1.2 實驗教學內容
根據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的目標我們將實驗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如表1所示,分別為基礎與驗證層次,綜合與設計層次,研究與創新層次。
基礎與驗證層級涉及到網絡基本原理與技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軟、硬件的構成、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要素。實驗的內容可包括網絡線纜的制作,局域網的物理組建,操作系統的安裝與使用,TCP/IP服務的配置與管理、OSI/RM或TCP/IP各層協議分析的基本方法等。
綜合實驗與網絡設計層級涉及到計算機網絡的綜合管理與應用技能,是計算機網絡實驗的核心部分,也是計算機網絡實驗部分的重點和難點,可操作性很強。要求學生能通過調配資源,掌握網絡的互聯技術,同時應具備一定分析和解決網絡故障的能力。安排主要實驗包括路由器的配置,三層交換機和VLAN的配置與管理,IPv6,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等。
深入研究與創新層級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應用與網絡工程設計,如互聯網軟件開發、多客戶Socket編程、架設Proxy服務器、網絡管理常用命令、相關服務器平臺構建、研究設計網絡解決方案等。
3 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教學實施
3.1 教學平臺的選擇
根據實驗教學的目標和主要內容,構建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實驗教學平臺。
實驗室主要采用銳捷網絡教學設備,其結構拓撲如圖1所示,服務器和核心設備Catalyst4503構成大機柜,既連接實驗室內的各個實驗組,又連接到校園網。每個實驗組由6臺學生機構成一個局域,共8組。包含的網絡設備有Cisco2800系列路由器、Catalyst2900系列交換機、Catalyst3500系列交換機等。
每臺學生機上安裝有Windows Server 2003和Red Hat Linux 9.0操作系統。由于環境的局限性,可通過VMWare、Boson NetSim等軟件對實驗環境進行擴充。虛擬機軟件VMWare可以在同一臺機器上模擬出多臺機器構成局域網,Boson NetSim是Cisco路由器、交換機模擬程序,可以進行CCNA、CCNP實驗的環境模擬。
3.2 實驗教學體系
經過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如圖2所示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分類層次體系,其劃分依據學科專業差別和學生個體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根據不同專業差別進行分類教學:各學科對學生的網絡知識、技能要求有所差別,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對實驗內容進行取舍,考慮到單獨設課,學時安排等因素。
根據學生個體特點進行分層次培養:根據學生自身水平及以后發展目標等的不同,分基本型培養方案和開放型培養方案。前者面向一般學生,強調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的掌握,目標定位在絕大部分學生,使他們通過實踐,能夠掌握該課程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后者面向學有余力的學生,除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外,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及能力設置一些應用更強的實驗,以開放式項目的研究、開發為驅動,如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鼓勵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3 組織教學與考核辦法
在組織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三個階段,即實驗準備階段、實驗實施階段、實驗總結階段。
實驗準備階段要求學生復習與實驗相關的理論和原理,明確實驗目標和任務,這樣在操作過程中不會因為目標不清楚而盲目。對于初次接觸的實驗內容,教師還需要作出講解和演示引導,如在Windows Server 2003下安裝AD,不僅要介紹主從式網絡、域、域控制器等概念,還要結合操作步驟給出必要的提示。
實驗實施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實驗內容采取獨立實驗與分組實驗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分組實驗時每組中有一個小組長的角色,其他同學可充當不同的角色,協助完成任務。在動手操作之前要求學生根據實驗內容和環境進行實驗規劃和必要的設計,操作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啟發作用,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和思考并能做好記錄。鼓勵同組學生交流討論,培養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實驗小結階段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拓撲結構圖、實驗步驟、實驗結果的驗證、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內容,實驗后記。
對于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網絡實驗課獨立開設。其他專業網絡實驗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一部分教學內容。不管是哪種上課形式都需要有明確的考核方法。每次均進行實驗現場測評,并要求實驗后遞交實驗報告;在學期末選擇有一定綜合性的實驗,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能獨立完成,從而考察學生對相關原理的理解,對實驗過程及結果的分析思考,對知識系統的宏觀把握,規劃與設計能力和操作的熟練程度等。
通過問題驅動,分組教學等一系列教學手段,學生反映實踐課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4 結束語
網絡應用技術發展很快,不斷更新網絡實驗的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學到實用技術,達到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目標。
網絡產品種類繁多且更新換代頻率高,可利用計算機網絡實驗平臺從事畢業設計,教師教研和科研,相關認證考試的培訓等,充分有效地利用實驗室資源。
網絡實驗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實施者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探求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 尚曉航.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閆書磊.計算機網絡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篇7
研究性學習,網絡技術都是教育科研領域兩個嶄新的課題,探究二者在特定學科教學中的關系,對于更好的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發展均具有積極意義。
1、 國家教育行政強制力與政策指導為開展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技術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1月國家教育部決定,研究性學習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重要內容,列為必修課,教育部還專門印發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施行)》,要求各學校從2001年9月開始實施,對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研究性學習的目標、特點,學習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實施、評價、管理,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研究性學習周課時3節,高中總授課時數288節。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施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的能力。同時,《綱要》還規定了各個教育階段(初中、高中)的教學目標、內容、任務等。
2000年10月,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目前,各校、各地區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網絡技術應用的進程,探索如何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信息時代的人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由此拉開帷幕。
2、 信息技術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條件和豐富的教育資源
許多地區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遇到 許多問題,其中教育資源的匱乏顯得尤為突出。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
研究性學習需要更為集約豐富的共享資源,包括需要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豐富的導師資源,導師資源可以通過專門師資培訓和能力應用培訓實現,而信息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網絡作為信息技術的和性,在應用教學中具有如下特點:
①集約化的豐富資源。包括信息資源和智慧資源,是課程實施的堅實基礎。
②網絡資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廣泛傳播性的特點。連接世界上上億臺計算機的網絡系統為教學資源的享用提供可能性,而網絡的快速傳播和簡單易行的上傳方式又令各類信息資源空前豐富和易于傳播。
③網絡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機會。建構主義在強調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過程的同時,強調學習者的“協作”和“對話”,可以使學習者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入,認識更全面;而且,資源的共享和時空的超越決定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更多自由選擇機會。
④網絡化學習的特點。網絡化學習具有圖文、音頻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界面;網絡能為學生提供符合人類聯想思維與記憶特點的、以超文本結構組織的大規模知識庫與信息庫,學生可以查閱和訪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種信息源,必要時可以從該信息源復制、下載所需的軟件和資料。
3、 以網絡技術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創造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的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學生動手實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與學的傳統方式的改變,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相長教學環境,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中,教科書和教師的教案成為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來源、途徑,依據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這種建立在“以教師為中心”靠灌輸傳授的教學模式中,學習的過程被理解為被動的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這種教學、學習模式的優勢十分明顯,卻又存在嚴重的弊病:忽視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器的地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壓抑。
網絡技術本身就是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手段之一,它要求研究性學習的師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習效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在于知識的建構,它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目的指向由面向課程轉為面向學生。面向課程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以是否完成各門課程教學任務為標準;而面向學生的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促進學生能否有效地在已有的認知結構建構新知識為標準。
可見,無論是研究性學習,還是網絡技術教學,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重視教學、學習主體(學生、教師)的主體性、主動性,崇尚學習過程的自主、創造。
4、 網絡技術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使雙方適合兩種學習模式的內在需要。
(1、)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在需要。在研究性學習整個過程中,包括研究課題的確立、資源的收集開發與利用、進行深入研究,論文展示,研究成果評價,都是需要網絡教育資源的支持。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假如問題情境階段、實驗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要求師生共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在這個階段中,學生教師的幫助下,通過搜集本學科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建立研究小組,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網絡在這個過程的作用無可非議的。
在實驗體驗和表達、交流階段,研究性學習的主體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創設問題情景,展示研究成果。
(2、)研究性學習適合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需要。
如果按照教學的組織形式來劃分,網絡的教學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輔助課堂教學,②協同教學,③發現教學④發現教學,⑤討論,⑥模擬,⑦問題求解,⑧教育資源的查詢,前四種教學方法注重在說明教學過程的特點,輔助課堂教學;后四種教學方法是網絡教學方法的實質具體化。在運用幾種學習方法的過程中,網絡技術不能單純依靠自身開展活動,它必須依托一定的“內容”和“過程”,研究性學習在諸如討論、查詢等方法領域擁有無以倫比的優勢,創設問題情景,使網絡技術教學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在中學各課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兩種學習手段、模式,既有效,又可行,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研究、實驗,付與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張 健 徐文龍,《中國教育新走向——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展望》,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程 智,《網絡教育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劉婉華 羅朝猛,《聚焦研究性學習——從理論到實踐》,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陸 宏 馮學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理論與實踐》,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2001年9月;
[6]李海北,《談網絡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開放教育研究》,2002.1;
[7]胡興松,《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2.Z1;
[8]畢作勤 劉 強 王緒東,《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中國教育學刊》,2003.4;
[9]童光慧,《研究性學習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apwsb.myrice.com)
[10]陸 宏,《研究性學習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slfgz.com.cn 教育科研網)。
作者真實姓名:梁柏明
通聯:廣東省湛江師范學院政法系2012信箱
郵編:524048
E—mail:liangbaiming@163.com
篇8
多媒體網絡教學研究性學習建構主義一、問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觀是基于人類對學習活動的不斷認識,逐步形成的一種現代學習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主動探究,然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條件和學習時間的限制,完全在現實場景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不太現實的。
另外,由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性網絡的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的出現,使教學手段有了新的變革。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大大優化了科學課堂教學,它對文本(Text)、圖形(Graph)、靜止圖像(Still Image)、聲音(Audio)、動畫(Animation)和視頻(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的交互環境。網絡技術由于它資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實時、快速從而全面補充了科學教學資源的不足,尤其是與科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社會和現代科技方面的教學素材。網絡化學習環境具有圖文、音像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界面,為學生提供的大量、便捷的資料,猶如一巨形圖書館,學生可以對選擇出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和加工(排序、重組、變換、存儲);學生可以和教師或其它學生直接通訊(咨詢、輔導、討論、交流),并利用網絡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尋找知音、傾聽建議,不斷激發學習興趣;最終的作品或成果可以在網上,與教師或其它學生實現信息共享,激發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可以說,網絡為研究性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教育的信息化、信息的民主化,意味著知識傳遞方式、途徑等方面的變革。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和運用,需要依托相應的載體。最初的研究性學習獲取信息的渠道是訪問信息情報中心、訪問專家學者以及調查研究,等等,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通信技術在教育中的不斷深入運用,人們對教育信息技術作用的認識逐步深入,“信息技術不是外在于人的思想活動的單純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達”。研究性學習的信息來源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快捷了。
從教與學雙方來看,教師角色中“知識來源”的作用將部分由網絡替代,即技術也可承擔部分的教師角色。特別是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條件下,由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分離,使得網絡的作用和地位變得更加突出。
第一,網絡的對話時間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生面對網絡,他可以查詢資料也可以對話。選擇對話是他所需的,是內驅力驅使他通過對話方式解決問題。
第二,網絡中的人物是平等的,因為在虛擬的環境里,每個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圍中,大家都擁有話語權,平等的話語權促進學生尊重自我,釋放自我。在對話的激勵與碰撞中,學生容易釋放出真實的想法,潛力得到激發。
第三,真實生活中,我們或因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系,不得不帶著不同的“假面”,扮演著各種角色以得到接納與認可。這樣的角色扮演固然能讓人“和諧地適應”社會生活,也容易使我們從掩飾自己開始漸漸地失去自我。虛擬的網絡世界,容易消除交流溝通中由于過失行為導致的人際關系損害危險,我們容易摘除“假面”,展現真實自我。
第四,網絡上的資源非常豐富,一些研究性學習需要的資料和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得,大大節省了研究的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可見,計算機網絡技術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全面、豐富的資源保障和方便、快捷的技術支持,為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實施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對具有新時代氣息的教學模式的探討和研究,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科學研究性學習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初探
1.網絡環境下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新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種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主義的方式而獲得。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友好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情境、協作、問答、網上閱讀、討論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庫。研究性學習內容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電腦媒體則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助學習、討論、問答、閱讀、交流和寫作的媒介,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
2.網絡環境下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
上網的目的,不只是欣賞,更重要的是獲得信息、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而現代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文字信息的迅猛增長。在“知識爆炸”的嚴重挑戰面前,在日益發展的網絡社會,自覺學習和處理信息在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培養網上研究性學習能力,對學生來說,是豐富知識適應未來社會的迫切需要。同時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使他們能綜合應用物理、化學和其他科學知識、技能解釋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自學能力是四種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覺看書,上網瀏覽、交流、討論、查閱資料,用工具書去獲取知識等的能力。在各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中獲取資料、信息和知識,這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途徑。在科學教學中,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獲得良好的科學意識,學習多方面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獲取知識、自我發展的能力。變學會為會學,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四、基于多媒體網絡的研究性學習模式
1.教學模式
網絡環境下的科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而是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促進和指導作用。在一定的情境下,學生通過自由探索、自主學習及協助學習來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2.教學方法
在以“學”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支架式教學法”“拋錨式教學法”和“隨機進入教學法”等。根據教學內容及所選擇的教學法,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應有不同的設計。
五、基于網絡的科學研究性學習的實例
網絡為研究性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網絡化的學習環境,猶如一個巨型的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資料,學生可以對選擇出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排序、重組、變換、存儲);學生可以和教師或其他學生直接在網上交流(咨詢、輔導、討論、交流),并利用網絡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觀點或研究學習思路,尋找知音、傾聽建議,不斷增強學習興趣;最終的研究成果或學習報告可以在網上,與老師及同學實現資源共享。
我校八年級的研究課題《汽車尾氣對生物的影響》,就是基于網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一個課例。在引導同學們圍繞“汽車尾氣對生物的影響”這個主題,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1.研究課題的選擇
研究性課題的選擇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學生探究問題的自主性及探究過程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險需求是青少年學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們興趣盎然,動機強烈,情緒高漲,綜合運用知識探究實踐的效率特別高。
在《汽車尾氣對生物的影響》的研究主題下,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的分題目是:
(1)假如我們幾位同學是區林水局的總工程師,面對日益嚴重的汽車尾氣污染,我們將怎樣規劃我區的綠化體系?
(2)如果我們幾位同學是交通警察,面對尾氣污染的困擾,我們可能受到何種傷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盡量減少這些傷害?
(3)假設我們幾位同學是校長,學校操場的位置正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邊。近來,很多學生抱怨說,在做操時候,操場總是煙尖滾滾,外面公路的汽車廢氣嗆人嗆得歷害。我們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4)假如我們幾位同學是校園環保站成員,我們怎樣利用植物進行校園空氣的污染檢測?
2.“合作小組的建立”強調全程探究、全員參與
由研究課題相近、興趣相仿的同學自愿組成合作小組,每組3~6人。在組建小組時,老師視情況進行協調、幫助。如幫助個別因某種原因未能落實到組的同學加入到合適的課題小組。每位同學在課題合作小組中擔當一部分的研究任務,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程度的提高,自身潛能的“富礦”得到開發,提高了探究實踐的能力。
3.“課題實施”的過程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汽車尾氣對生物的影響》課題實施的大致過程如下:
(1)對320國道的各種汽車尾氣的分類、取樣――汽車尾氣的污染規律統計。
(2)利用網絡查找有關資料(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汽車尾氣對生物的危害;汽車尾氣與酸雨形成的關系;近年來,我市采取的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的方法、成果;如何通過生物手段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等)――與汽車尾氣污染有關的網絡調查數據。
(3)問卷調查。公眾(家庭、學生)對尾氣污染的態度,專家訪談,部分責任部門的態度調查。
(4)網絡論壇發表小組或個人意見。對我區降低汽車尾氣污染方法的評價――提出適合本地區的降低尾氣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5)向區環保局提出具體措施(呈交建議書)。
(6)調查成果展示(多媒體報告及小論文校內展覽、網上;研究成果匯報展示班會;小論文答辯等)。
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給學生設定起點,告訴他們到達終點時的要求,以及一些必要的幫助因素(如Internet網址和文獻檢索方法)后,就讓學生上路,老師只是探究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與參與者。
4.報告的撰寫、研究成果的展示、答辯或宣傳
報告的撰寫有:
(1)制作工具,用PowerPoint制作報告。
(2)有關概念介紹(汽車尾氣、硫氧化物、PH值、氮氧化物、光化學煙霧、顆粒污染物、大氣污染指數等)。
(3)污染源分類分析結果。
(4)汽車尾氣的成分及危害。對人類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的影響;對植物生理的影響;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學生可根據不同的研究題目側重某一方面進行分析)。
(5)說明汽車尾氣與酸雨形成的關系、酸雨的破壞力及酸雨對動植物的危害(研究題目與酸雨不相關的小組此項可略去)。
(6)寫出適合本地區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的可行性措施的建議書問,注明引用資料的文獻及網址。
研究成果的展示:將各小組的成果報告在學校宣傳窗展出;在街道宣傳窗展出;在校園網上;在ENO網上(ENO的全稱是 Environment Online,是一個為環境問題而設的全球性網上學校,目前,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的70所學校加入了ENO組織。)隨著研究成果的網上,成功感也會在同學們的心中油然而生。
答辯或宣傳:學期末,我校八年級部分班級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學生研究成果匯報展示班會,課題組長們一個個走上講臺,向全班同學一一展示他們拍攝的照片資料;制作的成果報告。
六、多媒體網絡科學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1.學習資源方面
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Internet是最主要的學習資源,但學習資源不能局限于Internet,還應該使用各種傳統的學習資源,特別應該利用好圖書。如果本校圖書館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則應充分利用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另外,以前學生的研究成果也是現在學生的重要的學習資源,而現在學生的研究也將為以后的同學提供參考,整個資源庫是由社會、師生所共建的。
2.關于指導教師
不能夠局限于同一學科教師,而應該是多學科教師對課題小組進行指導。如《進行基因研究的科學家的合作方式》這個課題,科學教師為主來進行指導,而論文的撰寫,又需要語文教師的協作指導。我們應該尋求多學科教師的合作教學。
3.對于選題的指導
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題,而不是教師包辦代替。對學生所選的題目,我們應該進行鼓勵,不能因其“幼稚”而給予否定。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避開那些成人化、功利化的題目,對《長壽能夠遺傳嗎?》《怎樣復制恐龍》這類興趣性為主的研究課題,我們應該加以鼓勵。
4.關于評價
研究性學習評價要重在學習過程而非研究的結果,重在全員參與。因此,應該從學生參與研究活動的態度、學生在研究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學生在研究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情況和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等幾方面來進行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展示活動的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5.關于網絡
研究性學習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優勢,但不能過分依賴網絡。研究性學習對網絡的技術要求日益增加,網絡資源共享、及時評價反饋、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要求日趨明顯。然而,盡管網絡為研究性學習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它決不能替代現實情境中的學習。網絡技術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自然科學課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并非所有的研究性學習都可以借助網絡實施,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實地觀察和動手操作的研究性學習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還需要通過實際情境中的學習活動來完成。在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施中,一定要結合教學實際,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媒體手段,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的培養。
七、結束語
20多年的應試教育,使教師隊伍的知識面越來越窄,而研究性學習涉獵的領域非常廣泛:天文、地理、工業化學、自然、網絡、電子商務……這對我們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在研究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是信息時代賦予教師的重要任務。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運用新型的網絡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容量不斷擴充,課外知識面不斷擴大,運用電腦網絡的能力逐漸增強;學生能很好地發揮想象及創造能力,師生關系處于平等、和諧的融洽狀態;人機互動靈活多樣,學生之間合作加強,凝聚力提高。因此,為了適應未來的網絡社會,教師應努力積極地創造真實的多媒體網絡環境,運用新的自然科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及使用電腦操作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下,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實際,自由地整合和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而這種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素質教育觀。
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但目前,研究性學習特別是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才剛起步,應該如何為這種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如何把握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關系?如何深入持久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相信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研究性學習的推廣,我們將迎來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春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篇9
關鍵詞:信息社會;高職教育;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6-0000-02
雖然計算機發展的歷史比較長,但是在我國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的教授的時間卻很短。對于現階段的《計算機網絡基礎》,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網絡編程知識和基本技能之外,還要加強對于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計算機的綜合能力。雖然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是一門需要普遍掌握的學科,但是如何將專業領域的知識與其相結合才是學習的主要目的。
1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1.1 《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學科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對于了解計算機專業的入門基礎課程,首先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部分是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雖然有實踐案例分析,但都是一些典型的大眾案例,并沒有太多的特殊性。其次作為基礎課程,一定具備相應于理論的實踐教學部分,這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講還是比較強的。其三,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項更新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學科,因而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要根據發展的現狀進行及時的調整。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和通信兩大技術的綜合學科,而且網絡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而對于學生來講就擁有了充分的實踐時間。
1.2 高職院校中《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學現狀
1.2.1 教授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的單向性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來溝通和交流,教師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并及時修改完善教學計劃,學生也可以通過互動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的學習狀況。但是由于《計算機網絡基礎》還處在發展階段,因而教學方式還是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模式,處于摸索階段。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師單方面的講,學生單方面的接受,學生不了解概念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疑問,沒有學生的疑問,老師也不會完善可能存在漏洞的教學方案,由此造成惡性循環。而且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也就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
1.2.2 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實踐掌握不充分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尤其在注重實踐教學的高職院校,這門課程的實踐條件就要更加嚴格,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規模小、人數少,有些還是私立學校,就沒有充足的資金來建設專業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
1.2.3 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不同步
《計算機網絡基礎》的教程內容偏向于實踐,但是理論知識的講解占了很大篇幅,通常是幾個星期的理論課程才會有一次實踐課程,這樣老師對于教學計劃不好安排,往往為了增加實踐的連貫性,就將實踐課程統一安排在課程的后一階段一并執行。而且在一些實踐操作中,學生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截圖步驟來進行,真正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卻又完全沒有頭緒應該如果著手。
1.2.4 教材在理論知識點上的粗略與實例分析講解的缺乏
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采用相同版本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教材,在這本教材中,對于基本的計算機網絡屬性有著很詳細的介紹和講解,但是這些是很抽象的理論知識,全靠文字介紹是不夠的。一些高職院校是采用本科院校使用的教學材料,由于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教育目的的不同,導致了高職院校在《計算機網絡基礎》學科教學上的偏差。這類教材對于理論概念有著詳盡的描述,但是對于一些操作概念的圖例講解,卻很粗略,通常只是一些了解理論屬性的步驟截圖,除了讓學生能夠明白理論概念是怎么一回事,并不能使學生運用其到實踐中去,萬一在實踐中遇到某些問題和故障,根本無從下手,更不用說自己編程或自主設置了。
2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2.1 教學設備要長期對學生開放
高職院校將《計算機網絡基礎》列為基礎必學科目,就是為了能讓在校的所有學生都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能夠很好的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常識,通過足夠的實踐和理論掌握與所學專業相結合,在社會工作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對于實踐要求強的計算機網絡課程,需要有設備完善的計算機實驗室,并且要保證足夠長的開放時間以滿足學生對于改課程的實踐愿望。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向政府申請撥款或者向投資學校建設的股東申請資金使用來建設計算機實驗室,不需要非常的先進的計算機設備,但是也要保證是符合社會發展的應代計算機,擁有所有的基本功能,并能進行稍微先進的程序設定。同時計算機實驗室要做好人員登記管理,這樣每個使用實驗室的學生都在管理范圍之內,保證了實驗室的使用壽命,也可以規范學生的使用行為。
2.2 傳統教學體系與多元化的現在教學思路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而且單向的教授模式也不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而配合多元化的新型教學思維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根本。首先,老師可以講很多南里理解的知識點通過PowerPoint等教學軟件展示給學生,學習過程中,文字配以圖像總是最好的理解和記憶方法。其次,對于一些個別案例解析,老師可以在臺上親手操作,并且通過創造一些網絡問題,結合所將的新近知識來解決,讓學生清楚掌握在某一狀況下的網絡問題應該如何著手。其三,老師可以將每一階段教授的問題歸納為幾個類別,然后將學生分組,每組一個主題,自己做幻燈片,然后尋找網絡故障自己給出解決辦法。抽象的理論應用于具體的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掌握所學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開發學生對于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3 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要將案例分析或是參考模型納入教學計劃
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概念,實例的加入與模型的參考是關鍵。有些概念雖然并無明顯的交集,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是承上啟下的關聯關系。教師可以尋找一種能夠將各種基礎理論串聯起來的參考模型來鞏固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后練習,如果那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計算機網絡應用出現了問題,也可以放在課上,大家一起討論給出解決方法。每個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和動手,就可以了解每個理論程序和運行關鍵點,出現此類狀況是因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樣下次再遇到同類的情況,所有的學生都具有了獨立處理的能力。
2.4 培養創新思維,開發新的教學模式和體系
對于計算機網絡基礎這門學科,在現今社會是很好尋找工作機會的。高職學校可以根據不同類別的專業結合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進行相關的競賽。實踐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豐富知識面,相關的計算機競賽就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非常可行的辦法。學生通過固定的競賽題目,運用所學知識,創造出多樣的參賽設計。這些設計是將計算機網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在完善計劃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也收獲的能力。同時通過參賽的設計,老師可以看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對于那部分理論掌握的不充分又對那部分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制定未來的教學計劃,創造新的符合學生發展的自身能力的教學模式。
3 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是現今社會人們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開展也越來越必要。如何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興趣以及跟隨發展指定最新的教學模式永遠都是高職計算機網絡教育不可忽視的課題。高職院校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教育屬性,根據自身特點,指定符合注重實踐的教學計劃選用相適應的教學教材。通過和各專業知識相結合,培養全方位發展的專項人才,確保充分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并能熟練應用。
參考文獻:
[1]譚浩強.計算機網絡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2]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篇10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及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針對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改進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方法,并對其實踐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
1、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基礎是計算機網絡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重點課程。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課程教學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并且教學內容大多是后續課程學習的基礎。
“計算機網絡”課程要求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涉及的概念,既要理解其內容和實質,又要建立起理論和實踐應用中的聯系。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的關系,要讓學生除了掌握理論知識,又要培養實踐動手能力。
2、改進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主要采用課堂理論教學。教學的內容以課本為主,往往需要講解大量的概念,并且還要以概念來講解概念。這些理論不好理解,增大了授課的難度。當深受這種“填鴨式”教學之害的學生疑難問題越積越多時,他們就會因為“聽不懂”而失去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出現“不愿學”和“害怕學”的情緒,有的甚至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同時由于講課時沒有結合實例,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高,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章節都會出現大量理論性較強的內容,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內容,對于課堂教學的改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 類比法
OSI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學生普遍反映很抽象。所以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可以采用類比法,將郵政管理體系和OSI體系結構做一個比較。如果我們要寄信,過程如下:寫信人要把寫好的信放入信封中,信封上寫明收信人的地址和郵政編碼,并貼上郵票,投入到郵筒里。郵局工作人員從郵筒里取信,蓋上郵戳,并將發往同一地點的信件分揀好,裝袋。已經裝袋的信件被運送到火車站、飛機場等運輸部門,封裝為大包等待運輸。運送到達目的地的信件被拉到目的地郵局進行拆包。并在目的地郵局蓋上信件到達的郵戳,并由郵遞員送至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信件后,拆開信封,可以讀取信件。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
1)整個過程的參與者寄信人、收信人、寄信和收信的郵局、運輸信件的交通工具等構成了三層結構的郵政管理體系。通過和OSI七層體系進行比較,使學生對層次的概念有個形象的認識。
2)要寄信必須要把信件放入信封內,并且必須要寫上收信人地址和貼上郵票,說明信件的封裝有明確的格式要求,并且在發信的過程中必須要經過封裝的過程。在收信時則表現為拆封(拆信)的過程。這和OSI七層體系結構中數據的封裝/拆封有相似之處。
3)信件在寄信人/收信人層表現形式為一封信;在郵局表現形式為目的地為相同地點的裝袋的狀態;在運輸部門表現為打成大包的狀態。所以說,數據(信件)在不同層次,信的表現形態也不相同,而在同一層,表現的形態是一樣的。這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協議數據單元的概念。
4)在郵政三層體系結構中,寄信人/收信人層為該體系的上層,運輸層為該體系的下層,可以看出寄信人/收信人使用的是郵局的服務,郵局使用的是運輸部門的服務。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OSI七層模型中上下層之間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
這樣,學生對OSI體系結構便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能從基本上掌握分層的原理和特點。
2.2 理論聯系實際
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掌握知識點的原理,更要懂得某些原理在實踐中是如何應用的,因此在理論講解的同時,也介紹一下實際運用的知識,對于理論知識點的理解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1)講述MAC地址的時候,介紹了MAC地址的定義為計算機的硬件地址,可以延伸介紹下MAC地址過濾在上網管理時的應用。例如,使用無線路由器時經常會碰到“蹭網”的現象,這時使用MAC地址過濾,僅允許某一個或者某幾個MAC地址訪問,就可以解決此問題。
2)在講述傳輸介質時,除了講述幾種常用的傳輸介質的主要特性之外,各種線材的特性也決定了他們的應用范圍不同,比如長距離埋地或者架空的布線一般選用光纜,而室內的布線就應選擇價格比較便宜的雙絞線。同是也可以將網絡綜合布線系統中的知識也介紹一下。
3)在講述TCP和UDP兩個協議時,需要重點介紹兩個協議的特點,以及他們的對比。根據他們的原理特性的不用,也決定了他們的應用。比如文件傳輸等需要可靠傳輸的網絡應用,在傳輸層一般選擇TCP,而像實時視頻傳輸,一般則選擇UDP。還有些網絡應用是需要兩個協議都是用的,比如說網絡監控系統,監控的實時畫面的傳輸,對時效性要求較高,所以選擇UDP。而監控的畫面需要保存起來以備后續查看,對畫面的質量要求較高,可以選擇TCP。
3、結語
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要促進教學內容、教材形式的改變,更是教育思想、觀念向現代化改進。通過案例的講解,讓學生在探究發現中體會到學習的極大樂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應用也是日新月異,因此,在設計教學案例時,更要體現時展的特點,只有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連云;;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有效教學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