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的稀缺性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3: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資源的稀缺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公共性。信息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公共產品的屬性,而對于公共產品來講,兩個主要的辨別標準,即非抗爭性與非排他性。對于前者來講,指的是給定的必定數量的信息資源以后,再額外增添1個人的消費其實不會使信息的出產以及使用本錢增添,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信息資源的出產以及消費邊際本錢均為零;對于后者而言,非排他性指的是,當任何主體可使用信息資源時,都不能阻撓其他主體使用該資源。對于信息資源消費而言,非抗爭性是其天然屬性,是沒法扭轉的。對于非排他性來講,由于信息載體的低本錢履行,使患上信息資源的復制本錢極低,在分散方面擁有顯明優勢。也正由于如斯,信息資源與其他類型資源構成了必定的差別,需要借助市場機制以及其他輔助機制才能到達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稀缺性。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任何1種物品只有同時具備了價值以及使用價值,人們才會去出產它、使用它[二]。而在人類社會的出產領域,任何1種物品的出產進程都應以該物品的稀缺性為條件,也就是說要全面體現物品的使用價值以及價值,使之能夠反應出物品自身對于人們需要的知足程度。對于信息資源來講,其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稀缺性方面,只有這樣,信息的價值才能表現出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知足人們的需要。即使在現今的信息時期,信息資源的范圍極其巨大,然而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夠成為資源,只有那些稀缺性的資源才能為現代的出產糊口提供匡助以及支持。
(三)體驗性。信息擁有消費性,信息資源也就擁有了體驗的屬性。因而,從消費的角度講,信息資源可以在對于其進行體驗的進程中,發生“公共產品特性”。在這兩個特性的作用下,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會延續增長,這也是為何信息資源不僅患上到利用、其價值不斷上升的緣由。實際上,對于信息資源的體驗性消費,指的是消費者對于面對于信息產品時,需要對于該資源的價值進行判斷,并在此基礎上加以使用,而只有顧客消費了信息產品,才能對于其進行評價。如斯1來,信息資源的體驗性也就表現出來了。
二網絡經濟視閾下信息資源的配置與效力晉升途徑
二.一借助市場手腕配置信息資源
在網絡經濟視閾下,政府對于信息資源的調理作用畢竟是10分有限的,需要借助市場手腕對于該資源進行全面的配置。比如通過稅收以及補貼,使信息的出產者以及經營者能夠在相干流動中發生的正外部性,用以填補出產者的收益損失,或者者借助信貸等措施,使信息出產企業能夠實現吞并或者者聯合,在范圍經濟的推進下,晉升信息的配置效力。
二.二借助法律手腕配置信息資源
因為信息資源擁有特殊屬性,因而,為了實現網絡經濟視閾下的配置與效力的晉升,需要借助法律手腕完成:(一)通過完美以及加強知識產權維護法律,擴展知識產權維護法律的維護規模至信息資源領域,通過明確信息產品的產權,使信息產品所有人的權好處在可以節制的規模以內,并以此保證各方利益,并使信息產品市場內的交易能夠有效運行;(二)通過政策上的引導,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到信息資源領域,特別是擁有準公共物品性質的信息產品以及網絡經營環節,這樣能夠通過外來資本的沖擊,使這1領域更為競爭性,能夠在更高的層面以及更廣闊的規模內知足社會對于信息的需求;(三)制訂、施行與網絡經濟與信息市場相干的反壟斷法律以及法規,按照網絡經濟下信息產業的發展特征,對于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與完美,特別要對于信息產業中存在的壟斷行動加以束縛,最大限度的保障、增進信息市場的公祥和公正,使競爭更為有序[三]。二.三借助行政手腕配置信息資源因為信息資源擁有公共產品的屬性,因而,需要在下列幾個方面同時做出行政努力,促使信息資源完成優化配置:(一)通過國家層面的信息產業計劃的制訂,對于信息以及網絡基礎設施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晉升政府對于信息的維護以及鼓勵效果,使社會對于信息的訴求患上到全面的知足;(二)在信息市場樹立準入軌制,通過對于從事信息經營的主體的資歷審查,規范該領域的經營秩序,同時,經由嚴格的資質審查,也可以避免不具備規定資質能力的企業或者者社會組織進入到這1市場,以此保證該領域的健康發展;(三)通過行政手腕,管制信息的內容與情勢,對于有害、有礙于社會發展的信息要制止其在該領域內傳布與流通,特別要對于那些背法流動與交易行動進行嚴厲的打擊,全面解除信息產品的負的外部性,構建優良的網絡經濟秩序。
三網絡經濟視閾下信息資源的整合途徑
三.一糾正信息資源管理的過錯偏向,完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外部環境
在信息資源的整合方面,首先需要轉變現有觀念,全面建立其為社會服務的、主體多元化的思想觀念,糾正信息資源管理的過錯偏向,完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外部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明確能夠提供何種服務、能夠為哪1類人員服務的問題。在具體施行進程中,需要在下列方面做出努力:(一)借助多種方式,對于信息管理進程進行綜合性節制,以此保證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并實現最大效益;(二)強化信息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制訂,特別要強化信息資源的安全與隱私維護,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以及社會化;(三)在社會組織內部構建均衡對于稱的信息流,以此保證相干的決策方案患上以順利的施行。
篇2
企業理財目標左右著企業的理財行為。企業理財目標選擇得恰當與否,對企業目標的實現起著促進或制約作用。同時企業利益相關者與社會責任對企業理財目標的確立同樣產生重要的影響。對于理財目標的重新認識,是提高理財效率的基本要求。隨著理財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的理財目標在指導企業理財行為中已經凸現出較大的局限性。
一、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
(一)資本概念有了新的內涵
一般而言,資本是指能夠創造價值的價值。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是一個通過一系列要素合約而將各種稀缺性資源組合在一起進行生產經營的經濟組織,這些資源包括自然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科技資源和信息資源。因此,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資本就應該包括實物資本、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傳統的財務管理理論是以實物資本的價值形式為研究對象的。但是,隨著公司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日漸凸顯,顯然,企業的理財活動和財務決策如果還是建立在原有資本概念結構下必然會給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二)財務關系人對企業的貢獻和責任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公司治理結構下,公司治理的主體除了股東以外,還包括管理者、債權人、內部職工、供應商、消費者、政府和社區居民等。他們對于公司剩余的索取權取決于他們為公司提供的資源的性質與數量。傳統財務管理理論是以股東和債權人作為理財主體的,但在公司治理結構下,管理者、職工為公司提供的科技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及供應商、消費者、政府和社區居民為公司提供的信息資源越來越重要,他們對公司的貢獻也越來越大,那么,在分配企業剩余時他們的要求權就不應該再被忽視。也就是說,在公司治理結構下,企業利益分配機制正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三)博弈狀態發生了質的轉變
眾所周知,傳統的理財觀念十分強調“零和博弈”,即理財主體進行財務活動,財務決策時面臨的競爭狀態是“你死我活”。因此,理財者的出發點總是以“我”為中心。這也是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些理財目標產生的基礎。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經濟資源的稀缺性有了充分的認識,提出了“合作競爭”即“非零和博弈”。認為實現競爭者的“雙贏”,利益相關者的“多贏”才是符合科學的博弈狀態。
二、新理財環境下企業財務目標的理性選擇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通過一系列合約聯結起來,形成了擁有完全自主理財權的理財主體。企業在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吸收了各種不同性質的資源:國家(社區)為企業提供了自然資源;股東和債權人為公司提供了物質資源;企業的管理者和職工為企業提供了科技資源和人力資源;客戶和供應商為企業提供了信息資源。因此,他們也對企業存在著不同的要求權,構成了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顯然,任何一個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選擇都會制約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公司財務戰略的選擇更會影響每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理財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的出發點,決定著所有財務活動的價值取向。隨著理財環境的改變,企業的理財目標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傳統財務理論下的股東財富最大化,而應該進行新的選擇。筆者認為:在公司治理結構下企業的財務目標應該是在權衡利益相關者利益條件下實現企業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一)資源的稀缺性是該目標選擇的外在動機
資源稀缺或相對稀缺已經成為不可爭辯的經濟事實。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認為,如果資源是無限的,沒有任何相對稀缺的物品,那么“研究經濟學或尋求經濟的辦法就會沒有什么必要”、“經濟學與之斗爭的關鍵事實是:物品是稀缺的”、“能夠生產各種商品的全部資源的有限性,迫使社會在各種相對稀缺的商品中間進行選擇”。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源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此,各公司治理主體在進行日常的財務活動中,自然會選擇以較低成本獲得并且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剩余的各種資源。
(二)利益相關者的逐利性是該目標選擇的內在動機
利潤最大化是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西方經濟學家常以利潤最大化這一概念來分析和評價企業行為和經營業績。一般認為,作為各種資源的擁有者,在制定各種決策時,是一種“經濟人”行為,在一切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就是利益相關者的逐利性。對企業而言,衡量其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標準就是能否為各個資源提供者帶來最大剩余。資源擁有者在向公司提供資源之前,一定會采用各種技術方法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發展潛力進行預測,只有在其預期目標能夠實現的前提下,資源的擁有者才會向其提供資源。這樣就會使得各種資源自然流入能夠使其實現配置最優化的地方。
(三)市場競爭機制是該目標選擇的外在環境保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市場競爭主體,為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提升是通過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來完成的。而市場競爭機制為其提供了外在環境保證。即:哪些企業具有競爭優勢,哪些企業就容易獲得優勢資源,就越容易實現其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四)公司治理結構是該目標選擇的內在環境保證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認為,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是不同利益主體各自權益相互協調的結果。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目標并非惟一地追求“實現公司利潤和股東的投資收益”(美國法律研究所對股份公司經營目標的定義)。企業本質上是多邊契約關系的總和,或者說是一張由人力資本與實物資本以及知識資本組成的“契約網”,企業本身所內含的利益主體的平等性和獨立性要求企業治理結構的主體之間應該是平等獨立的關系。這些相互關聯的主體包括:股東、董事會、經營者、企業職工、消費者、供應商以及其他利益主體。因此,企業的效率應建立在利益相關者平等的基礎上。1998年4月,由29個發達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0ECD)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以根據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國際性準則。1999年5月,OECD理事會正式通過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結構原則》,它是第一個政府間組織為公司治理結構開發而制定的一套國際標準。該原則旨在為各國政府部門制定有關公司治理結構的法律和監管制度框架提供參考,也為證券交易所、投資者、公司和參與者提供指導。該原則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維護股東的權利。
2.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確保包括小股東和外國股東在內的全體股東受到平等的待遇。
3.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確認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利,并且鼓勵公司和利益相關者為創造財富和工作機會以及為保持企業財務健全而積極地進行合作。
4.治理結構框架應當保證及時、準確地披露與公司有關的任何重大問題,包括財務狀況、經營狀況、所有權狀況和公司治理狀況的信息。
5.治理結構框架應確保董事會對公司的戰略性指導和對管理人員的有效監督,并確保董事會對公司和股東負責。
根據這些公司治理的原則,任何經營業績良好,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公司必然是各個利益相關者協同作用的結果,這種結果必然導致各種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綜上所述,理性理財目標的選擇是實現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在權衡利益相關者利益條件下實現企業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作為企業理財目標,對促進我國經濟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創新公司治
篇3
【關鍵詞】信息 信息商品成本 成本模型
信息資源和物質資源、能源資源共同構成現代社會資源的三大支柱。信息商品作為信息內容的物質載體,其成本如何核算不僅關系到信息商品價格的合理確定,而且對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潛力,提高經濟效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信息、信息商品及信息商品的成本
1、信息的定義。從信息的外在表現形式看,信息是信號、數據、資料、情報、消息、新聞、知識等的總稱;從信息反映的內容看,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形式;從信息的作用看,申農在1948年寫的《通信的數學理論》中指出“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的東西”;從信息與物質、能量的關系看,維納在1984年寫的《控制論――動物與機器中的通信與控制問題》中提出“信息既不是物質,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從信息的發送、傳輸、接收的統一看,信息是信源、信道、信宿之間聯系過程中生成的東西。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信息廣為接受的觀點是:信息是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方式。
2、信息成為商品的必要條件。(1)信息要具有使用價值。申農認為:信息是用以消除隨機不確定的東西,這充分道出了信息的有用性――可以消除人們認識中的不確定性。不同的信息能夠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比如:決策信息可以減少不確定性,娛樂信息可以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知識信息可以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信息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信息生產者的具體勞動創造的,這些具體勞動生產出的信息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2)信息要具有價值。信息在生產、采集、傳遞、存儲、加工以及利用過程中凝結了人類無差別的抽象勞動。(3)信息要具有稀缺性。信息作為商品不僅要對人有用,而且還要相對稀缺。比如:空氣是人們所必需的,它具有有用性的特點,但空氣并不稀缺,因此不能用于交換,不能成為商品。信息也是一樣,如果人人都擁有同樣的信息,那么它就不能用于交換,只有當一部分人擁有能夠滿足另一部分人需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對另一部分人具有稀缺性,信息才能成為商品。(4)信息具有私有產權。信息的不可剝奪性和獨占性使信息商品的交換成為可能。市場中,由于一些參加者總能夠獲得某些其他市場參加者沒有或目前還沒有獲得的私人信息,于是他們可以對該信息采取壟斷或獨占行動,即通過私人信息形式使信息充分表現出其個人私有權特征。另一方面,以信息商品為基礎的信息經濟逐漸將信息的公有轉變為私有,信息在這種轉變中通過商品交換給個人帶來私人收益,也將以往社會中被認為無用的東西轉變為有用的資源。
3、信息商品成本概念的提出。我國學術界對成本概念的觀點主要有“勞動耗費論”和“資金耗費論”之爭。“勞動耗費論”認為成本包括物化勞動轉移價值(C)以及必要活勞動創造價值(V),這種觀點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學說出發,長期以來為經濟理論界普遍接受。其不足是沒有明確劃分抽象勞動與具體勞動的界限,個別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界限。“資金耗費論”彌補了這一不足,它認為“成本是生產一種產品所需全部費用” 。這一定義使得成本能夠更好被量化,從抽象走向具體。但它混淆了成本和費用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嚴格區分生產性資金耗費和非生產性資金耗費。在我國,大部分經濟學學者認為成本是商品價值構成中的C和V之和。
關于信息商品的成本,張遠在《信息與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問題》一書中定義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的信息材料、消耗了的物質材料、投入了的勞動量就構成了信息商品的生產成本。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信息商品的成本是信息產品生產和獲取過程中物質材料、信息材料和活勞動消耗的費用。
二、信息商品成本的構成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生產領域信息商品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圖1信息商品成本的構成
1、物質材料消耗費用。由于大部分信息商品必須以物質為載體,信息商品生產也必須有相應的建筑,必須使用儀器和設備等,所以信息商品生產離不開物質材料和能源的支撐。信息商品生產成本中的物質材料消耗費用包括生產信息商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紙張、油墨、色帶、磁盤等)費用、燃料動力費用和各項固定資產(如房屋、計算機、通訊設備、印刷設備、試驗設備等)費用。
2、信息材料消耗費用。信息商品生產實際上是對信息材料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工。為了生產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生產者必須花錢購買信息資料和搜集信息。用于搜集信息和購買信息資料的費用就是信息商品生產中的信息材料消耗費用。這類費用包括:(1)購買信息資料和信息的費用,如購買圖書、報刊資料、文獻數據庫、內部信息資料、專利信息等的費用;(2)信息調研費用,如圍繞信息商品開發和生產進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的差旅費和咨詢費等;(3)通訊費用,即在信息商品生產過程中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流的電話費、傳真費、網絡使用費、聯機檢索費等;(4)信息材料時效損失費用,即信息商品生產者掌握的信息材料因時效問題而損失的費用。
3、勞動力消耗費用。信息商品生產需要花費信息人員的勞動,用于補償信息商品生產人員及其輔助人員的勞動力消耗的費用也是信息商品成本構成的主要部分。這類費用包括參與信息商品生產的各類人員的工資,信息商品生產企業所發放的各種獎金、津貼和補貼,信息生產人員的教育培訓費用等。
4、其他費用。包括銀行貸款利息、管理費用和廢品損失費用等。
三、構建信息商品生產成本核算模型
根據馬克思關于成本價格理論觀點,我們可以建立信息商品生產成本模型為:W=+C3 。
C1――物質材料消耗費用。其中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消耗費用可一次性計入生產成本中,而固定資產并非一次性消耗,其費用通過折舊的方式進入信息商品的生產成本。
C2――信息材料消耗費用。由于信息材料是非消耗品,不會在一次使用中消耗掉,因此其費用可采取折舊的形式計入成本。與固定資產折舊不同的是:信息材料費用折舊系數并不固定,而是根據材料使用次數進行相應折舊,折舊系數隨使用次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K1V――勞動力消耗費用。在確定一般商品勞動力消耗費用(V)時,我們通常以簡單勞動時間為計量基礎。而信息商品生產是一種高智能和高創造性、探索性的復雜勞動,它在同樣的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遠高于簡單勞動所創造價值。因而在確定信息商品勞動力消耗費用時,必須將復雜勞動時間轉化為簡單勞動時間,式中K1即表示信息商品開發研制復雜性系數。
K2――開發研制風險系數。信息商品區別于一般商品的重要特點是它在開發研制中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某一科研項目的失敗很可能導致信息生產方式的利潤喪失殆盡,影響信息研究的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因而,存在一個風險系數的問題。一般來講,信息商品開發研制越復雜,其風險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K1與K2成正比例關系。
C3――其他費用。在信息商品生產過程中,有時因資金不足需向銀行貸款或向其他部門和個人借款,借貸款須付利息。信息商品生產部門還需要支付管理費用或向有關部門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利息和管理費用等都是信息商品生產成本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美]肯尼思?阿羅,何寶玉譯:信息經濟學[M].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篇4
1 信息服務和智力資本的概念
1.1 什么是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息服務概念泛指以產品或勞務形式向用戶提供和傳播信息的各種信息勞動,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存貯、加工、傳遞以及信息技術服務和信息提供服務等;而狹義的信息服務(或稱信息提供服務)則是指專職信息服務業針對用戶的信息需要,將開發好的信息產品以用戶方便的形式準確傳遞給特定用戶的活動。
開展信息服務包括五個基本要素:信息用戶、信息服務者、信息產品、信息服務設施、信息服務方法。(1)信息用戶:是信息接收者,是信息服務的對象,是信息產品的利用者,是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動力;(2)信息服務者:是從事信息服務的各機構及機構中的有關人員,是信息服務的主體,它通過選擇、加工、提供信息產品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要;(3)信息產品:是指信息服務者收集、整理加工的各種已知的或潛在的社會信息、科學知識及科研成果,它構成了信息服務區別于其他服務的本質特征;(4)信息服務設施:是信息服務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手段,包括計算機、通訊設備、復印機、圖書流動車等技術設備以及閱覽室、情報咨詢室、照排室等服務場所;(5)服務方法:是指開展信息服務中的各類操作技巧、方式、程序,如索引技術、軟件技術、視頻技術等,它是實現信息服務效能的必備“軟件”。
將信息服務作為一個行業,從一般的經濟活動中分離出來,而成為獨立的行業部門,在我國是近20年來的事情。我國信息服務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據統計,2004年我國擁有信息服務機構4萬余家,除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省、市建立了信息機構外,各種類型的信息經營企業也紛紛成立,一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市場經營網絡體系已初步形成。無論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還是社會生活各領域,都普遍采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人們的工作效率、領導層的決策能力和人民生活質量。
1.2 智力資本的概念
智力資本是在特定領域有一定的專長,或具有相當程度的文化知識水平并具有研究、實踐潛力的人力資本。智力資本是人力資本的核心、精華部分,從智力水平與知識結構角度看,屬于高層次的人力資本。
智力資本的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John Kenne Galbraith寫給經濟學人的主編Michael Kaleeki的信件中出現。Galbraith認為智力資本是指運用腦力的行為,而不單是知識和純粹的智力。
給智力資本最早下定義的是美國學者托馬斯·斯圖爾特,他在1991年對智力資本提出較具體的定義:所謂智力資本是每個人能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知識、能力的總和,因此智力資本是指個人與團隊能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知識與能力的總和。他提出了智力資本的“H-S-C”結構,即企業智力資本由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關系資本三因素構成。在智力資本的三因素中,人力資本是核心,是企業價值創造和實現的重要基礎;結構資本既為人力資本發揮作用提供橋梁與平臺,又為人力資本設計創造結果;關系資本是人力資本運營的結果,同時,其形成之后又對人力資本的價值創造和實現產生影響和作用。
布魯金提出智力資本由人力資本、市場資本、知識產權資本和基礎結構資本構成,即智力資本的“四模塊”。企業人力資本是由體現在員工身上的才能和特定的心理素質所構成;市場資本是指公司擁有的、與市場相關的無形資產潛力,主要包括客戶和他們的信賴度、銷售渠道等;知識產權資本包括公司商業機密、技術專利、產品商標等;基礎結構資本是公司骨架和黏合劑,為員工及基本工作的聯合提供力量和方便,它包括公司管理哲學、公司文化、管理程序、信息技術系統、網絡系統等。
此外,其他學者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如Hugh MacDonald認為智力資本指的是存在于組織內,并能產生差異優勢的知識。Sveiby將智力資本分為雇員能力、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三部分。1999年,世界智力大會把智力資本定義為“可以轉化為利潤的知識”。
因此,我們認為,智力資本是一種以員工和組織的技能和知識為基礎的資產,企業智力資本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各種無形資產,諸如專利、商標、許可證、企業形象、顧客忠誠度、管理技能,等等。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均能給企業帶來價值。例如,商標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帶給企業的首先是防御性價值,即從法律上保護企業的名稱或其產品的品牌不被別人使用。同時,商標也具有進攻性價值,它在市場上把一個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其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有助于實行差別化戰略,建立品牌優勢。
2 智力資本在信息服務業中的作用
2.1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服務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科技信息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橋梁的信息服務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面對全球電子商務大潮的沖擊,當前以圖書館為代表的國內傳統信息服務行業存在著重設備、輕信息資源開發,重社會效益、輕經濟效益的傳統觀念,導致文獻信息服務只停留在文獻的流通上,難以跟上信息時代前進的步伐,從而受到了諸多挑戰。
(1)信息資源網絡化,使得部分科技信息資源公開化、共享化。科技信息服務部門對這部分信息無法壟斷,難以保密。換句話說,用戶與信息服務業在獲取信息的全面性方面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2)隨著電子出版物網絡化的發展趨勢,出版物信息資源的國際合作使得很多信息最后猶如江河歸海般流入美國。這種趨勢更強化了其霸主地位。電子信息資源的開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如何開發我國的電子信息資源,是信息服務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3)信息交流網絡化,使用戶的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用戶對于網絡上的信息質量以及網上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如何為用戶提供導航式的服務,如何制造出高質量的信息產品,緩解信息噪聲、信息垃圾的壓力,如何提高信息服務的實際效率是信息服務業不得不面對的實際問題。
雖然我國信息服務業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但知識經濟仍然帶給我們相當多的機遇。如我國十五規劃明確提出了發展信息產業的目標,在政策上提供了強有力支持;互聯網絡經過多年的孕育和發展,為用戶營造越來越廣闊的“電子空間”,我們現在面臨的市場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公眾對以圖書館為代表的傳統信息服務業有較強的信任感和認同感,這是傳統信息服務產業的一筆寶貴的無形資產。
2.2 智力資本在信息服務業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發展使顧客的需求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導致企業的競爭優勢已不僅僅取決于產品的質量、價格、售后服務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場應變能力,即是否具有足夠的生產柔性以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
當前世界經濟正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發展形態也隨之由勞動密集型(人力為主體)、資本密集型(財力為主體)向知識密集型(智力為主體)轉化。也就是說人力資源正從人力資本走向智力資本。在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的今天,智力資本不僅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最為稀缺的資源,也是企業價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稀缺性資源。1996年聯合國人力資源開發報告指出:依據100多個國家的調查表明,財富資源(指資金、有形資本)占這些國家總資源的12%,自然資源(指土地、礦山、水資源等)占24%,人力資源與社會資源占64%。可見,占多數的就是人才、技術、管理、無形資產與各種軟件組成的智力資本。
信息技術的應用使經濟中的知識性日益明顯,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企業中最關鍵的資產并不是資本而是智力。由于智力資本具有稀缺性、難以模仿性與功能的創造性等特點,智力資本在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生力軍的作用,擁有某項專利、擁有某些領域的專家或高水平的管理人員及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都是增強企業長遠競爭力的關鍵。由于創意、信息和技術越來越成為產品的構成成分,產品和服務中的知識含量增大。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在很大程度上將不依賴于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的數量與價格,而取決于所擁有的創造知識的能力和技術水平。因此,如何獲得智力資本并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已成為企業獲得持續核心競爭力的首要條件。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服務業,智力資本作為一種獨特而無限的資源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競爭將是圍繞爭奪高智商頭腦、高知識人才的激烈角逐。企業資源排序無疑將把最稀缺的智力資本放在第一位。
3 如何加強信息服務業的智力資本管理
在高速變化的國際大環境下,企業要獲得并保持領導地位,需要采用一整套創新、開發和應用知識的周密戰略。這主要緣于在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中,來自物質資源和體力勞動的有形資源的比例正加速減少,而越來越多地源于創造智力財富和知識的無形資源。因此,知識時代的組織需要一種能夠保持競爭力的,可以產生、獲得和應用智力資本的管理模式。知識密集型企業,無不把對智力資本進行有效的管理,作為獲得并保持競爭能力的戰略手段。依據智力資本的理論和實踐,信息服務業應在下列幾個方面加強對智力資本的管理:
3.1 建立智力資本管理體系
成功的企業應該具備完善的知識管理體系,而知識管理的目標就是力圖能夠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以便于他們做出最好的決策。知識密集型企業通過智力資本管理,最終要形成智力資本管理機制,以更好地促進智力資本的發展。有效智力資本管理的根本措施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規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的形式奠定智力資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戰略地位。這對企業智力資本管理的貫徹落實是一個根本的保障。因此,必須依據信息服務企業的特點,遵照指標體系確立的準則,建立適合于信息服務業的智力資本評估指標體系。
3.2 設立專職智力資本管理人員
近年來,國外許多著名大公司因重視企業智力資本的作用,紛紛設立了首席知識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CKO作為一個獨立的職能部門經理,負責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技術開發、智力資源開發、企業本身知識共享體系的建立等職能工作。目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42%建立了智力資本管理平臺,出現了“首席知識主管”、“首席學習執行官”、“全球知識經理”等新職位。
3.3 以智力資本開發推動智力資本管理
智力資本開發是指在系統全面地分析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在正確確定企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目標之后,通過有效發揮企業已有智力資本、不斷創造并增值新的智力資本,從而為企業創造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驅動力,在企業所在網絡范圍內實施一系列系統的動態的戰略管理活動。我國企業應構建以企業智力資本開發為核心的企業戰略管理框架,“以人為本”開發企業人力資本。
3.4 提高企業員工素質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實力來自于具有知識和技能的員工。目前,我國信息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一方面,服務機構還難以從市場上尋覓到滿意的從業人才,另一方面,許多信息服務機構規模小,經營能力差,對高素質服務人才缺乏吸引力;其次,信息服務機構急缺具有企業家素質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素質的咨詢服務職業專家(如企業診斷師、企業管理顧問師、工業工程師、企業信息化工程師等),對咨詢服務執業專家隊伍建設,我國尚沒有建立培訓制度及相應的能力認定制度。因此,在強調人才年輕化的同時,在培養信息服務人才時主要要求具備以下五項能力:現代信息傳播能力、圖書館網絡延伸能力、信息加工分析綜合能力、信息產品的營銷能力以及灰色文獻與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能力,努力實現從人力資本管理向智力資本管理的轉變。
3.5 加強管理創新活動
對智力資本管理的實質是管理創新,以此獲得企業智力資本的增值。管理創新是對智力資本進行重新整合,使企業達到既定目標。一般來說,在企業的智力資本管理實踐中,人力資本的管理是前提和出發點,以結構資本為保障和支持,促進個人智力的創造,鼓勵將個人潛在的智力轉化為企業的智力資本,并對其中重要的智力資本實行法律保護。
3.6 促成企業人力資源向智力資本的轉變
智力資源轉化為智力資本,就會具有資本的一般屬性,而資本最具有流動性,這種流動性可以使智力資源得到最合理和最優化的配置,同時也使智力資源的培育有了客觀必然性,帶動對智力資源生長本身的投資。信息服務業要實現人力資源向智力資本的轉化,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確智力資源的個人投資權。不管是技術入股還是智力入股,都意味著智力資源可以作為資本進行投資;二是應當為智力資源確定一個相對的價格評估體系。只有適當地進行量化,才能進行比較和競爭;三是應當建立智力資本投入運營的預期目標體系。智力資本投入的大小,不僅在進入生產流通過程之前要作適當的評估,而且要對其增值提出預期目標,最后根據實際利潤進行分配。這促使企業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從而保證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篇5
關鍵詞:資源基礎理論 企業集團 產融結合 機理探析
企業集團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在我國方興未艾,近幾年作為企業集團的一種發展戰略被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所推崇。尤其是2010年我國放松金融管制之后,產融結合日益趨熱。本文擬對企業集團產融結合機理加以探析。
本文研究范圍的界定
產融結合是指產業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資本相互結合的關系,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融合的動態過程。產業資本是工商企業等非金融機構占有和控制的貨幣及實體資本;金融資本是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占有和控制的貨幣及虛擬資本。對產融結合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產融結合是指從儲蓄向投資的轉化,通過全部金融過程而實現的動態現象,它強調金融機制在儲蓄―投資轉化過程中的作用,把金融儲蓄向產業投資轉化的一切資本連接方式和手段都視為產融結合,包括體現為債權債務的信貸關系,如常見的產業將剩余資金存入金融機構、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融資活動等等,也包括體現為產權的投資關系,都屬于廣義產融結合的內容;狹義的產融結合僅僅是指在生產高度集中的基礎上,工商產業和金融業通過股權參與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人事結合等方式所形成的資本直接融合關系,突出表現為產業組織和金融組織的相互投資和人事互派,如工商企業向金融業投資、金融機構向工商企業投資、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相互參股等,是資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
企業集團是由通過資本、技術等為紐帶形成的、為滿足企業系列化生產和規模化發展所形成的企業聯合體。在我國實施“大公司、大集團”和“走出去”戰略過程中,企業集團已經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提升規模和提升競爭力的時代,企業集團的產融結合已經成為實現集團擴張的一種資本運作模式。企業集團由于實施產融結合的方式不同,而形成由工商企業向金融業滲透的“由產而融型”企業集團、由金融企業向工商企業滲透的“由融而產型”企業集團、企業集團內部設立控股或全資財務公司或(準)金融控股公司三種模式。由此可知,企業集團的產融結合主要是前述狹義上的產融結合。
產融結合的機理帶有規律性,不同的理論對產融結合機理的分析會各有不同。本文撇開廣義的產融結合機理不談,將研究范圍只界定在當前我國企業集團的產融結合機理方面。無論企業集團采取的模式如何,其實施產融結合的戰略,必是存在著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產融結合機理。
基于資源基礎理論的企業集團產融結合機理分析
資源基礎理論又被稱為企業資源理論,它是競爭優勢理論。企業資源理論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1984年沃納菲爾特(B.Wernerfelt)在《企業資源基礎理論》一文中指出,“企業某一時點上的資源可以定義為企業半永久性擁有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資產。資源的例子包括:品牌、內部的技術知識、高技能的雇員、貿易聯系、機器、高效的程序、資本等等”,“有些情況下,只要行為理性,資源擁有者能夠維持一個與其他資源擁有者和第三方相對優勢的地位。這種情況下,可以說資源擁有者享有資源定位壁壘的保護”。沃納菲爾特還指出,“如果企業盡量建立獨特的資源或資源定位,他最大化市場不完全的機會及獲得購買便宜的機會將是最大的”。
Wernerfelt在1984年從企業資源角度來研究企業競爭優勢具有開創性,對當前的產融結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盡管企業集團的產融結合的最初動因是降低交易費用而不是取得競爭優勢,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集團中的先行者向金融機構滲透的結果是參股或控股金融機構,掌握了一定的金融資本,這些金融資本是企業集團所建立的“獨特的資源或資源定位”,具有了“先行者優勢―資源定位壁壘”,這種情況“可以使壁壘內的企業對于外面的企業來說擁有優勢”,也就是說,已經擁有資源定位壁壘的企業使后來獲得資源者的成本和收入處于不利地位。
資源基礎理論的進一步研究者杰伊?巴尼(Jay. Barney),在他1991年發表的《企業資源與持續競爭優勢》一文中則認為“企業資源是指由企業控制并能幫助企業設計和實施提升其效率的所有資產、能力、組織過程、企業特征和信息資源等。用傳統戰略的話來說,企業資源是使其能夠設計和實施相關戰略的力量。”顯然,這種資源的定義是從戰略的角度進行的。并且,杰伊?巴尼把資源到戰略資源之間的演變過程做了揭示,他認為戰略資源不僅使企業具有競爭優勢而且“能為其帶來持續競爭優勢”。“企業資源要擁有這一能力必須具備四大特征”,即:該資源必須是有價值的;資源在當前和潛在的競爭中是稀缺的;資源是不可完全模仿的;資源不存在戰略上的等價替代物。“企業資源的這些特性,可以認為是企業資源異質性分布和不可流動性以及由此帶來的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經驗標志”。
“金融是一種資源,是通過自身配置可以進而配置其他一切資源的特殊資源”(白欽先,1998)。從理論上看,金融資源不僅僅包括基礎性核心金融資源,即資本或貨幣資金;也包括實體性中間金融資源,即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信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包括法律、法規)供給都屬于金融資源的范疇;還包括整體功能性高層金融資源,即前二種金融資源協調配合運作而產生的經濟金融功能也屬于金融資源。企業集團產融結合的直接結果是獲得資本或貨幣資金、控股或參股或建立金融機構并由此產生經濟金融功能,所以,企業集團進行產融結合會形成集團的金融資源,而且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能夠給集團帶來持續競爭優勢。
金融資源具有戰略性資源的特征:金融資源具有價值性。金融資源,特別是貨幣資金或資本這一基本核心金融資源,可以通過借貸這一形式具有資本的放大效應,反映一定時期的價值積累;而且,實體性中間金融資源,具有吸收、快速聚集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企業集團發展壯大和規模擴張的籌資能力,幫助企業設計實施戰略來提升效率,所以,金融資源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金融資源具有稀缺性。金融資源的稀缺性表現為包含特定質的規定性,如,金融制度安排、金融政策制定、金融機構審批權力、一般企業進入金融業的規定多、門檻較高;也包含量的規定性,如,金融資源不可能主觀臆造或任意擴張、萎縮、不能過度地利用金融資源。金融資源具有不可完全模仿性。競爭對手由于受制于企業集團中的先行者獨特的歷史條件、企業文化、金融業務內部的專業化和人力的專有性等,一般很難完全模仿。金融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金融資源,尤其是貨幣資金或資本,其特有功能在于其特殊的價值表現和價值增值功能,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自然資源和其他資源(如,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的某種激發、推動、擴展、誘導、調節和配置功能,這是其他資源根本不可能具備或不可能擁有的功能,所以,金融資源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
正是由于金融資源的價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業集團積極尋求產融結合,以期發揮金融資源的戰略性作用,并依靠集團資源的擴大和升級,使企業集團在市場經濟中獲得持續競爭性優勢。
英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女教授伊迪絲?彭羅斯在《企業成長理論》中指出,企業“是建立在管理型框架內的各類資源”的集合體,“企業的成長則主要取決于能否更為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企業集團進行產融結合,實質上是在追求企業的動態成長,只不過每一個企業集團的發展水平以及自身資源的不同而使他們處于不同的成長階段。毋庸置疑,企業集團的成長首先表現為在市場和技術的約束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我國金融行業一定程度的壟斷地位所形成的高于其他行業的利潤率水平是非金融行業企業集團進軍金融產業的“吸鐵石”,我國上市公司中133家制造企業逾半涉足金融業便是佐證。
在我國大型企業集團經過了第一階段資源積累、第二階段的以股份制形式所形成的組織結構保證積聚起來的資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的成長過程之后,開始進入成長的第三階段―“企業開始尋找其他的市場或開發其他業務,以便能夠有利可圖地使用那些僅僅部分得到利用的資源,或更加有利可圖地使用那些已被充分利用的資源。”于是,通過設立適合企業集團的金融機構形式,如,在企業集團內部成立財務公司這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或是參股、控股集團外部的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企業集團順理成章地以便捷、低成本的融資方式滿足其發展或擴張所需的資金,同時,利用金融機構的資源配置作用,使集團資源被充分持續地利用。
當先行從事產融結合的企業集團,雖然可使企業集團持續地擴大對資源的利用,卻不能保證這些資源被有效地利用。因為,通過現有的組織結構來協調各種不同的職能活動以滿足多個不同市場的需要,已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時,企業集團有必要開展結構的重組,尤其是對屬下存在的多形式的金融機構。正如錢德勒在《戰略與結構:美國工商企業發展的若干篇章》所說,“多分部結構因此應運而生,它可以在短期和長期方面同時滿足使資源利用有利可圖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要求”,“如果說這種充分利用資源的需要為企業提供了改變組織結構和戰略的動力,那么對這些資源所進行的投資的性質則有助于決定公司發展及其后續的組織結構變化的進程和方向。”由此,企業集團進入了成長的第四個階段。我國的華能集團公司和華電集團公司便是這一成長階段很好的代表,其成立的(準)金融控股公司不僅改變了企業集團的組織結構,促進了企業集團的成長,而且還有效地防范了集團內部金融企業、非金融企業風險的傳播。
綜上所述,“企業集團通過產融結合,在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分享了其他新興領域的利潤”;也在投資金融機構的同時,拓寬了融資渠道;在實施多元化戰略的同時,有效分散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而且,產融結合給企業集團所帶來的規模效應、經濟效應和財富效應,迅速開闊了集團成長的空間、提升了成長的速度。
注意企業集團產融結合“雙刃劍”
盡管企業集團產融結合得到企業資源基礎理論以及其他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的支撐,也必須認識到,企業集團產融結合是把“雙刃劍”,在有效利用資源和增強持續競爭優勢、擴展企業成長空間和加速成長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和風險。
企業資源基礎理論中所闡述的戰略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體現在企業集團產融結合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上也具有“雙刃性”。金融資源的稀缺性在我國所表現出的特定質的規定性,形成一種行政推力,這種情況下的產融結合并無完全適應市場選擇的機制,更無法有效防范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風險聯動;金融資源的不可替代性所表現出的金融業務內部的專業化和人力專有性等,由于我國企業集團現行的金融業務知識和金融人才儲備的匱乏而造成對獲得持續競爭性優勢方面的制約。
另外,企業集團的成長并不完全取決于產融結合所帶來的融資和資本配置的便利,產融結合成為企業成長的助推器的條件之一,必須是建立適合整個企業集團資源有效配置的產融結合模式和組織機構模式,完善我國企業集團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研究將是今后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魏夢杰.產融結合再升溫133家制造企業逾半涉足金融業[N].上海證券報,2010
2.Berger 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
3.Jay Barne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4.白欽先.再論金融可持續發展[J].中國金融,1998.7
5.程麗霞,孟繁穎.企業成長理論的淵源與發展[J].江漢論壇,2006.2
6.(美)錢德勒.戰略與結構:美國工商企業發展的若干篇章[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交易費用 政府部門 信息資源共享
[分類號]G203
1 問題界定
在我國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信息資源的共享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具體表現如下:①“信息孤島”。各部門分別開發自己的業務系統,分別采集和保護與本部門職權有關的信息,使得大部分建成的電子政務系統格式各異,彼此之間無法形成互連互通。②信息資源產權“部門私有化”。不少政府部門將政府信息資源的產權歸屬部門化,從而導致了事實上的資源“部門私有”格局。③“信息尋租”。政府部門利用行政管制和法律等手段人為限制信息自由流動,以維護其既得利益。
政府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的障礙,關鍵并不在于技術上難于實現,而是在于傳統官僚體制下政府部門之間的部門壁壘、權力和利益分配諸因素。正如達沃斯(Sharon S.Dawes)所指出的,政府部門信息共享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風險,排除掉既有的技術困難不講,組織(組織的自身利益和部門專業技術分析框架)和政治(對部門決策的外部控制、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和項目的重要性)同樣是部門間信息共享的阻礙因素。因此,本文將利用交易費用理論所提供的分析框架,嘗試解答以下在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存在哪些障礙?設計什么樣的制度才能促進有效的政府信息資源共享?
2 交易費用視角的分析框架
簡?芳汀(Jane Fountain)指出,客觀的信息技術能否根據自身的邏輯充分發揮作用,取決于它與組織結構和制度之間的交互作用。只有在所涉及的機構能夠發展、維持社會資本時,電子政府才能獲得成功。在信息共享這一領域,制度、組織和技術的互動模式,可以運用交易費用這一理論框架來做進一步的解釋。迪克西特(Dixit)認為,政治關系同樣可以視為一種合同,以作為基本的分析單位,只不過政治合同比經濟合同更加復雜,更加難于實施,因為它通常有許多個締約者,并且合約的內容更加模糊。更重要的是,政治合同缺乏外部的強制實施機構,對不履行諾言的行為也沒有貨幣懲罰或賠償。因為政治合同比經濟合同更不完備,因此有限理性就凸現出來,這樣事后的爭端解決機制更加重要,然而由于它內生于政治過程之中,也就更加沒有效率。
正如威廉姆森所指出的,交易費用經濟學的基本分析單位是交易及其合同,任何能夠描述為合同問題的關系都可以從交易費用的角度來分析。電子政務中信息資源共享過程同樣可以納入到交易費用的分析框架中,將其看作一種政治交易合同,對此可以通過分析以下因素來加以闡釋。
首先,信息對于政府部門績效具有重要作用,各部門想要獲取工作信息也必須支付成本,因此信息是一種能給部門帶來效用并且需要支付成本的物品,其完備性與部門績效呈現一種正相關關系。但是一般認為信息的共享并不會降低本部門的業績,同時還能夠提高相關的共享部門的業績,從這一特性來看,各部門信息資源共享的動機應該較高才對。為能夠對此有更深入的理解,就必須考慮到政府官員間晉升博弈的行為因素。因為政治晉升博弈的狀態下,一個官員的晉升直接降低另一個官員的晉升機會。可見,一個部門向其他部門開放信息并不是無代價的,該行為提高了其他部門的績效,也就直接降低了本部門主管領導晉升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信息的價值不但體現為它具有效用,即它能夠提高組織的績效,還體現在信息的稀缺性,亦即對信息的排他性占有上面。
此外,還有兩點必須考慮的因素:電子政務中的信息資源共享,并不存在市場交換機制,一個部門向其他部門開放數據,并不能夠收取貨幣作為回報,從而彌補本身獲取信息過程中的預算支出;同時,信息意味著權力,一個部門擁有的獨占信息量的大小,往往是部門之間權力對比的反映,實際上信息資源共享使每個政府部門都面臨“技術消解職權”或“技術擴大職權”的兩種可能過程,部門之間一旦共享就會對現有部門的權力結構造成沖擊。
基于以上三點可以得出結論,信息對于部門的相對績效具有價值,亦即對于本部門和其他部門的主管都具有效用,并且由各政府部門持有自身信息的“產權”。如果無條件地共享信息,對于部門(或其主管官員)而言,將會由于資源稀缺性的減少導致信息價值的降低,從而損害自身和本部門的收益。只有能夠獲得對等回報的條件下,部門主管官員才有意愿與其他部門共享信息。
從這里可以看出,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制度變遷過程,涉及到職能部門間關系的調整和部門間權力的重新配置。這一制度變遷是通過現在治理結構下部門間有價值的信息產權的交易來實現的。站在特定政府部門的角度考察,就是它向所有其他相關部門讓渡自身信息的產權,并且獲得使用其他部門信息的權利。這一過程亦即利貝卡普(Gary D.Libecap)所稱的締約過程。發展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參與的同級部門之間實際上是一種交易關系,信息資源共享意味著信息這一財富的產權的重新安排,而達成這一政治協議的過程,就是締結政治交易合同的過程。
當各方都認可信息資源共享會帶來政府和社會的總收益增加時,收益和成本的分配就成為該項產權交易方案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在就新的產權安排達成協議的過程中,作為參與方的政府部門,在討價還價中的立場取決于他們自身的效用。談判的各方只有在他們的福利得到改進或起碼不會變差的情況下,才會支持制度的變革,而且每一方都有動力去尋求新的制度安排下盡可能大的租金份額。
因此,特定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制度安排要在部門博弈中獲得各方的認可得以實施,就必須找到各個部門都能夠接受的均衡點,并且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它得以實施。然而正如下文所分析的那樣,正是信息資源共享的締約過程中高昂的交易費用,阻礙了這一制度變遷的過程,導致信息資源共享難于實現。
3 信息資源共享的障礙:導致締約失敗的交易費用
在我國現有環境下,應當說各政府部門對于電子政務所能帶來的巨大社會總收益增加還是能夠達成共識,對電子政務的推進也基本上都持贊同態度。這也正說明了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困難現象的產生原因,來自于締約過程中利益和成本的分配難以取得一致性意見。在討論這一政治產權交易中的沖突時,達成制度變遷一致性協議的可能性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談判各方的數量和差異性、了解產權價值的信息成本、實施政治合同的保障機制。下面分別考察這些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參與談判的部門的數量和差異性,
它影響到交易費用中準備合同的成本。盡管巨大的總收益能夠促進制度變遷,但參與談判各方的數量會導致制度變遷更加困難。與新的產權安排利害攸關的利益團體越多,為達成制度一致所必須考慮的個體產權要求就越多。為了尋求對制度變遷的必要支持,政治合作協議必須反映最有影響力的團體的要求,并且運用足夠的技巧去平衡各方的利益。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必然涉及到大量相關政府部門,它們是受上級權威控制但是彼此相互獨立的行為主體。要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部門彼此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涉及到非常廣泛的參與主體,從而在部門間達成一致性意見所需要的談判和獲取信息的交易費用將非常高昂。
同時,各個部門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價值還可能會存在比較大的差別,從而加大談判的難度。在信息需求上,有些政府部門本身是數據收集和開發的源頭,需要交換和共享出去的信息非常多,然而它們對其他政府部門的信息可能需求相對不是很大。在信息對于本部門的價值這一方面,由于在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信息的提供方需要為共享支付數據預處理的成本,信息資源的獲取方則有可能是共享的純粹受益者,它不但節省了大量的信息資源的采集與開發成本,而且可以利用其他部門提供的相應信息來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本部門的行政能力。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信息資源共享問題往往都是在少數關系密切的部門間先行解決,比如幾個業務聯系緊密的行政機關(稅務、工商和海關),其信息資源共享就發展得更為順利。因為其參與者較少,由于業務往來密切而更利于建立信任關系,締約的交易費用就更容易被締約所帶來的收益所克服,這正是重復交易和信譽機制降低交易費用的作用的體現。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了解產權價值的信息成本,它能夠影響到交易費用中達成合同的成本。政治談判中,當參與各方關于各部門所擁有的工作信息的價值存在信息不對稱時,現有和擬議中的產權安排下各方所擁有信息的價值評估就成為一個困難的過程。
具體來說,各部門的工作信息在傳統官僚制下由各部門分別持有,對其價值很難有統一的類似市場中的價格機制來衡量,一個部門只有在實際使用這部分信息后,才能對其價值做出準確的評估,而這在合同談判階段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有限理性的限制下,一個部門既無法準確評估本部門工作信息對其他部門的價值,也無法準確評估其他部門信息對本部門績效的價值。各部門提供共享服務的信息的價值,與其說由信息本身的價值(對政府績效的價值)所決定,不如說由各部門在談判中的力量來決定。因此在達成政治協議的過程中,各部門有更加強烈的動機采取欺詐或者其他類似的機會主義行為,以夸大本部門信息的價值,贏得在信息資源共享的談判過程中更加有利的分配地位,比如說在信息資源共享以后更少承擔從社會中收集必要工作信息的成本,或者獲得其他方面的政治補償等,此時也就出現了典型的逆向選擇。普遍性的欺詐使達成協議所必需的信任受到損害,事前的機會主義行為致使一致性的政治合作協議難以達成。
當然,要克服無法產生各方都認可的對信息的價值衡量機制問題,可以有一個替代方案,就是用獲取信息的成本來表示信息的價值,越是難以獲取的信息,提供它的部門就能夠在信息資源共享中獲得越多的補償。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但是該方案同樣存在交易費用的問題。首先是獲取信息的成本對于當事人之外的個體難以獲知,要對獲取信息的成本取得一致性理解同樣存在交易費用的問題,當然這比衡量信息本身的價值更為簡單。其次,也是更重要的,當某個部門以較少的成本獲得重要的信息時,在這一方案下就存在不公的現象,如果不能有足夠的收益或補償來抵消這一點,它就可能選擇退出(形式上或者實際上)信息資源共享的談判,而補償方案的制定,同樣需要各方付出高昂的交易費用。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會導致締約失敗的因素,涉及政治合同的強制實施機制,亦即事后的機會主義行為(道德風險)沒有可靠措施加以解決。因為即使兩個部門達成信息資源共享的一致性協議,部門間合約的實施同樣也存在一個“可信性”的問題。政治合同與市場合同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政治合同很多只是一種承諾,并且許多政治承諾并沒有受到外部強制實施機制的制約。市場中的個人或企業違約,將會受到司法體系的懲處,正是司法體系的存在保障了市場中合同能夠得以履行。政治承諾則不然,立法和司法系統可以限制行政部門不能做什么,卻不能要求它主動實施權利性的行為。某個部門在信息資源共享中做出權利性承諾后,如果它采取事后機會主義行為,與它達成信息資源共享協議的部門就缺乏足夠的強制實施機制來進行懲罰,從而保證合同的履行。
在雙方的逐步共享過程中,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加之合同實施缺乏保障機制,兩個部門都會認識到,本部門能夠獲得對方充分和對等的信息共享,不取決于已共享的信息,而取決于在下次談判中的權力,亦即尚未共享的信息。除非自己手中握有足夠的籌碼,能讓對方進一步開放信息,否則很難避免對方的機會主義行為。這樣,一個理性并且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部門主管官員將會發現,最理想的策略,其實是掌握更多的未共享信息,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談判中處于有利位置,從而謀求更多的權利。當談判雙方都認識到這一點,并且意識到對方將會更傾向于保留而非共享信息的條件下,其理性的結論將會是保留信息比共享信息其實對本部門更加有利。這樣,這種重復多次的產權交易將進入一種無效率的鎖定(lock-in)狀態,因為合同實施缺乏保障所導致的信任的缺乏,將會使信息共享的談判無法繼續下去,或者即使在社會或者上級政府的壓力下有艱難而緩慢的發展,也將要付出極大的交易費用。
4 建議與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困難現象的出現,正是因為政治領域中的這項產權交易存在著高昂的交易費用。所以,要克服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信息資源共享困難的現象,也同樣必須從降低交易費用著手。
如果交易費用來自于事后的機會主義行為,那么一個典型的用于控制機會主義行為的方法,就是采取一個限制事后行為自由的事前承諾。承諾機制是交易費用政治學在理論和實踐中都討論很多的一個話題。一個承諾要起到預期的效果,它必須具有可信性,因此,它必須事前清晰并可觀測,事后也不可逆轉。關于承諾的具體機制,包括有行為鎖定、授權、信譽機制等具體方式,在發展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通過選擇適當的承諾機制可以降低交易費用,促進政治合作的實現。
進一步的討論可以看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困難,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合同缺乏事后的實施保障機制。但是如果在合同的談判過程中導人上級行政機關這一因素,利用行政系統內部的等級權威,實際上為監督合同實施提供了一個強制機構。當某個部門出現機會主義行為時,上級行政部門可以利用自身的等級權威進行約束和懲罰。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國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部門內部的信息資源共享較之部門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水平要更高,因為部門內部由于長期合作而生長出來的信任以及上級對下級較低水平的監管成本,可以保障更有效率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不過這樣做并非沒有成本,因為此時部門間的履約保障問題轉化為上下級之間的委托問題后,在這一治理結構下,會帶來新形式的交易費用,即上級和下級之間的信息
篇7
關鍵詞:社會轉型 體育消費 特征
社會轉型過程中的體育消費變化
回溯到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社會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轉型,人們的工作場所從農村作坊轉向城鎮工廠,城市化進程開始演繹,市場化的力量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使得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新技術不斷出現,于是,城市里出現了大量的產業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他們思想活躍并富有創造性,經常自發地組織一些休閑娛樂活動來度過工作時間之外的閑暇,就這樣一些具有特點的、小規模的大眾體育休閑消費活動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進入20世紀,科技革命的爆發推動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完善的商業化邏輯體系推動著都市現代化的進程,使得都市的器物設備、社會結構、社會生活及價值觀念都具有現代化的商品邏輯。當一大批帶有濃厚商業氣息的體育休閑設施、主題公園、劇院等消費場所被修建以后,休閑娛樂消費開始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體育消費的內容也隨之日趨豐富。
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轉型表現為社會活動重心從組織物質產品的“生產社會”變成消費物質產品的“消費社會”,豐裕的、層出不窮的社會產品使得人們不斷地轉換消費方式來適應消費社會的節奏,從而能夠充分地享受各種富有創造性的體育消費活動所帶來的愉悅感和幸福感。可以說,每一次社會轉型都賦予了體育消費新的內容、新的意義并表現出新的社會特征,特別是處于當下的、不同于一般發展進程的中國社會而言,其表現出來的社會特征更加復雜,有待于深入探究,及時應對與順導,以推進社會的順利轉型。
生產社會向消費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特征
(一)信息化與知識化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20世紀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標志的信息革命推動著人類社會發展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這時,由無數的、不同類型的信息所組成的遍布全球的巨大信息資源網塑造了一個新的溝通系統,處于此系統之中,人們的工作場所開始從工廠向家庭轉變,生產工具從普通的動力性、機械性工具朝著高效能的、高智能的計算機工具轉變,人們超越了原有的、單純的機器操作的控制,擁有了更多的自來從事知識和信息生產,并通過知識生產來促進物質生產,使得物質產品的價值更多地表現為它們所包含的知識量和信息量的多少。但同時,為適應信息化與知識化的需求,人們需要不斷學習與補充大量新知識和新信息來對自我進行提升與超越,使得自身始終保持著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融合于非物質經濟之中。于是,隨著信息化與知識化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社會的生產更多地表現為“社會對人的生產”的超越,對勞動力要求的提高。
(二)消費社會的邏輯逐漸成為主導
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的開篇中曾寫道:“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質、服務和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現象,它造成了人類生存環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恰當地說,富裕起來的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人的包圍,而是受到物的包圍……我們生活在物的時代:即生活在物品不斷更替換代的現實中。在過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夠代代相傳保存下來的是物,是經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而在今天我們眼睜睜地看到物的產生、完善和消亡”,這就是消費社會。從鮑德利亞對消費社會的形象描述中來觀察我國社會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發現這樣的描述可謂恰當、合理與貼切。在各大城市步行街上,商店眾多,商品琳瑯滿目,而人們在邏輯主導下,享受閑暇的同時又在精心選擇商品。這就是我國社會現階段消費景象的真實寫照。這些真實的、具體的消費景象形象地展現著我國社會從生產性社會向消費社會的轉變過程。
在消費社會中,無處不在的“物”不僅包圍著人們,而且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變化,即當各類消費品越來越被細分為不同的類別、等級和檔次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可以將自身的社會地位、身份和自我價值通過所消費的檔次和品牌一一對位,從而映射自己不同于其他社會階層的品味與格調。 這時,消費社會就逐漸孕育出一種消費社會的邏輯,處于此邏輯之中的物品都徹底地與某種明確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聯系,逐漸表現為一種社會分類和區分過程,而處于此邏輯之中的人們的消費意識也被無限地擴大,最終導致消費行為的改變。
生產社會向消費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消費的特征
(一)稀缺的體育消費時間
理論而言,進入知識和信息社會之后,新的溝通系統應該給予人們更多的自由,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體育休閑或參與體育消費活動,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因為“社會對人的生產”使得更多的人們會犧牲自己的閑暇時間來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與信息。來自美國統計局的(SPPA)數據表明,1992-2002年期間,涉及所有非知識性獲取的休閑消費參與比例都在下降,尤其以積極性體育消費最為明顯,下降了10%。這說明時間壓力正不斷逼近和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使得人們在休閑時間的分配上越來越精于算計。Haas, H.(1999)的研究表明,人們在時間分配上更傾向于自我的學習與知識的獲取。同樣地,根據我國所現有的、一些不完全的相關統計資料進行研究。較之1996年,我國居民在2000年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消費方面,無論是哪一個時間段都呈現絕對降低的趨勢,特別是在下午12 -18點這一時間段下降比例最為突出,已經達到19.7%。可以說,轉型時期我國體育消費也在面臨著一種轉型時期所特有的“時間稀缺性”特征。體育消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被知識化與信息化的學習時間所擠占。
篇8
[關鍵詞]圖書館 地方文獻 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 G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8-0185-02
收集地方文獻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社會服務特色化和個性化的重要體現。在地方文化建設和社會服務中,既能體現圖書館的內涵實力,也有它特有的價值意義。系統地收集和存儲地方文獻,形成館藏特色,從而服務教育與科研,對推動一個地區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一、地方高校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資源的意義
(一)地方文獻的內容及差異性
地方文獻是反映本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文化背景以及歷史記載、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非常有史料價值的寶貴財富,作為記載地方歷史,傳承史實的資料,對社會發展,人們認識了解和改造社會,提升本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史實史料。
地方文獻有特定的鮮明性和差異性。地方文獻記載一個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歷史沿革、風俗習慣,同時也主要體現本地區的一些相關資料,有較強的區域性特征。地方文獻在反映內容的形式上具有一定廣泛性、學科性和時代性,分布范圍比較分散,涉及范圍比較廣,記錄內容比較全面,也具有連續性、廣泛性和稀缺性的特征,需經長期搜集和整理,不管是現代地方文獻還是近代地方文獻,如果想較完整的收集和發現這些稀缺性文獻具有較大的難度。地方文獻從文獻學角度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文字類資料和圖片類資料、聲像資料;從中還可以劃分為專利文獻、學術報告、科研報告等;載體也可分數據庫、微縮品、聲像等。
(二)地方文獻對高校圖書館建設所具有的含義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資源收集中心,應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文獻資源,完善的現代化設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面向社會,利用自身信息資源的優勢,對這一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寶貴的史料文獻價值,可以為地方研究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提供翔實參考資料。
1.在知識快速發展的時代,高校與地方政府的聯系和合作也日益頻繁,特別是地方高校在學科設置、科研服務方面更為突出地方特色的鮮明性,特別是研究特色的各種課題,合理地配合地方政府的發展規劃,對研究當地政治經濟建設起著不可預見的指導性意義,為地方企業創新技術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而這些有關地方特色的科研課題,是需要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獻材料來做支撐的。作為地方高校的圖書館,應建設好地方文獻資源,為本地區科研人員提供詳細的文獻資料,更好地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
2.地方文獻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區的經濟和發展狀況,更好地服務地方建設,對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地方文獻能較客觀地記錄和反映本地區的發展狀況,具有一般文獻史料不具備的史料價值;能較全面地為地方政府在規劃和制定地方經濟發展方針和政策方面提供史料,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避免決策規劃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地方高校圖書館為地方經濟服務有著無可厚非的職責。
二、扎實做好地方文獻收集整理工作
(一)收集地方文獻
為充實地方高校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結構,合理配置地方文獻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彌補圖書館館藏資源單一的問題,也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地方人文建設提供相關的史料依據。但收集和整理這些相關地方文獻資料對多數高校圖書館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地方文獻的資源比較分散,散布范圍較廣,資源稀缺,而高校圖書館在收藏這些文獻時應根據不同文獻的區域性、方向性,通過不同的館藏文獻特色,制訂不同的地方文獻收藏方式,做好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做好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必須先做好文獻收藏館員的專業培養,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做好地方文獻經費的保障工作。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獻對圖書館館員也提出較高的要求,這些館員不但要熟悉地方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也要熟悉地方文獻的歷史背景、社會文史知識,同時還要了解圖書館館藏地方文獻情況,對館藏地方文獻內容、收藏范圍、收藏類別、出版發行時間、文獻價值鑒定等方面知識有一定的基礎;要熟悉和了解地方文獻收集渠道,明確地方文獻收集范圍,對征集的地方文獻有一個初步的鑒定能力。
(二)整理地方文獻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是整理地方文獻的必備條件。由于這些地方文獻形式多樣種類繁雜,有些文獻還是非正式出版物,信息記錄數據又少,在這些信息未全的材料中整理出有效文獻具有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館員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必須具有特殊的專業知識。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信息網絡化的普及,對整理地方文獻的管理也應根據時代的發展,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地方特色文獻數據庫,為實現地方文獻共建共享建立平臺。
三、地方高校圖書館創建地方文獻數據庫
(一)地方高校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
地方文獻大幅度增加,高校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也是當務之急。數據庫建立前,首先必須考慮用什么分類法適合地方文獻收藏與整理,因為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過程中可能會涉及一些地方古籍文獻。而現代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采用的基本是“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但由于在收集過程中也會收集到一些地方古籍文獻,而這些地方古籍文獻又很難通過“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進行編目,因此,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只采用一種單一的分類法進行編目是不科學的,只有通過不同的分類方法和不同的分類體系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應用技術快速發展,讀者對地方文獻資源的利用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校圖書館收藏的地方文獻資源有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應合理調配館藏結構,建立有特色的館藏數據庫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二)設立地方文獻多媒體數據庫
云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收集過程中非圖書類資料進行數字化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館藏的一大跨越。非圖書類資料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用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資料形式,進行數字化轉換,再通過計算機技術的處理,將館藏的地方文獻資料,轉換成可識別的數字化材料,存儲到計算機服務器上,實現網上視聽閱覽,共享多媒體地方文獻數據庫。
四、搭建地方文獻共建共享平臺
當前地方政府普遍重視地方經濟建設,而作為高校圖書館、地方檔案局、科研情報等部門都非常重視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并進行開發利用。然而由于地方部門對文獻的收藏沒有統一的管理規劃,導致重復收集整理,不但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各部門之間也缺乏相互的溝通和交流,使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發揮,因此,應建立地方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讓地方文獻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更好地服務。
[ 參 考 文 獻 ]
[1] 陳列柱.淺談地方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9).
[2] 賈文琴.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之我見[J].蘭臺世界,2011(2).
[3] 邢曼麗.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建設的途徑[J].教育教學研究,2010(7).
[4] 喻麗.我國高校特色文獻資源建設現共享:現狀、問題及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4(14).
[5] 喻麗.特色文獻資源跨界合作長效機制研究與實踐――以中國審計情報中心建設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13):83-88.
[6] 胡紹軍,劉翔.特色文獻資源的范疇與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原則―基于ZADL特色資源庫建設分析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2):34-37.
篇9
【關鍵詞】檔案服務市場;影響因素;分析
引言
檔案服務市場是檔案服務供需雙方之間的交換活動及其場所的總和。由于檔案對社會公眾越來越開放及社會公眾檔案意識的不斷增強,作為信息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檔案信息以及檔案服務逐漸被社會公眾所理解和使用。
檔案服務市場的形成有以下優點:一是有利于充分發揮檔案資源和檔案服務的經濟效用和社會效用;二是有利于將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并使檔案資源得以優化,使檔案服務者的勞動成果得以補償;三是有利于檔案信息服務體系走向職業化、規范化和社會化,將會極大地提高檔案工作的效率,擴大了檔案服務工作的社會影響。
盡管檔案信息和檔案服務市場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社會對于檔案服務市場是否已具備形成和發展條件的問題并沒有明確的認識。所以,本文對檔案服務市場形成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為建立檔案服務市場提供一些參考。
1 社會經濟體制對檔案服務市場的影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檔案服務市場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利益主體獨立化、社會化,社會勞動分工已擴展到服務領域,致使社會需求結構不斷提高;在價值機制、競爭機制和供求機制等運行機制的作用下,使得具有經濟效用的稀缺資源以產品或要素的形態進入市場,由市場進行調節和配置,逐漸形成了各種專業市場。
檔案是人類從事社會活動所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各種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檔案是一種稀缺性的信息資源,是一種無形的知識性商品,有很強的時效性、后驗性和多次性,具有經濟效用和社會效用。因此,檔案將必然作為一種獨立的資源要素進入市場。由于檔案信息資源和檔案服務具有互補的性質,社會公眾對檔案信息資源需求的增加,必然會帶動對檔案服務的需求增加,從而促進了檔案服務市場的形成。
目前,我國的檔案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制約了檔案服務市場的形成。一方面,在傳統的檔案管理體制下,檔案工作從屬于各種主體的工作,缺乏本身的獨立性。現在的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屬于非社會化的內部服務。另一方面,由于檔案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國家對檔案實行統一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據為已有、轉讓和買賣檔案進行牟利,致使人們對檔案提供有償服務還存在顧慮。
2 確立檔案產品形態對檔案服務市場的影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服務市場的交換對象是指服務產品。服務市場具有不同于商品市場的特點:一是服務產品采取非實物形式;二是服務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同時并存;三是服務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發生買賣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檔案服務的提供和檔案服務的享受是同時進行,這導致檔案服務產品和提供的服務勞動融為一體,因此人們很容易把檔案服務產品誤認為是提供服務勞動,只看到了檔案工作人員勞動意義上提供的檔案服務,而忽視了檔案服務產品意義上的檔案服務。
社會需求結構向服務需求增大及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分工的方向發展,這使得實物生產的某些階段獨立化,必然使檔案服務勞動成果納入社會產品的范疇。檔案信息服務社會化,就是要以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為基礎,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為目的,面向社會,強化檔案信息的各項服務功能和環境,建立規范的檔案信息服務體系,創造檔案信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由此可見,正是由于檔案服務具有經濟效用和社會效用,凝結了人們的勞動,屬于無形的知識性商品,所以,檔案服務是可以進行交換,形成自己的專業市場的。當然,只有能提供令人滿意的優質服務,才能使有償檔案服務得到社會的認可。
3 確立檔案資產屬性對檔案服務市場的影響
在我們的傳統上,“檔案載體論”一直是思想認識的主流,很少人承認檔案是一種資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經濟實體的市場主體擁有獨立的產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和競爭主體。
近些年來,在檔案學的刊物中,“檔案資產”這一概念已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主要看法有兩種:一是認為“企業檔案具有獨立的資產性質,應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二是認為“企業檔案不具有獨立的資產性質,而是與所記載的對象共同構成資產”。因此檔案可作為一種可用貨幣衡量的資產,具有資源屬性和權利屬性。
在資產業務中涉及到檔案服務,但是檔案資產不同于檔案服務產品。一方面,檔案資產是信息本身,可以儲存;檔案服務產品是檔案信息資源通過工作人員而提供的服務,不能儲存。檔案是檔案服務的基礎,沒有檔案,檔案服務也就不可能成為產品。另一方面,對檔案服務的需求是對檔案信息需求的隱性需求,檔案資產業務的開展必然要求檔案服務與之相適應,所以,檔案資產屬性的確立,客觀上導致了檔案服務范圍的擴展。可見,檔案資產業務的開展必然促進檔案服務市場的形成。
4 檔案服務業形成對檔案服務市場的影響
隨著市場中經濟實體多元化發展趨勢的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實體對本單位的檔案規范要求提高;企業之間資產業務不斷擴大,導致企業對相互間的檔案信息需求擴大;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社會生產部門的生產中某些階段將分離出來并逐步社會化,從而擴展了檔案的服務領域,檔案服務的要求必然提高。任何的經濟實體靠自身的檔案工作人員,是不可能完全滿足本單位對檔案信息的需求的。另外,隨著專業化分工的發展,檔案自我服務、義務服務中越來越大的部分將由專業的勞動者來承擔,并逐漸向職業性的服務轉化。檔案服務需求的擴大,將必然促進檔案服務的職業化與社會化。
當檔案服務生產過程從實物生產過程中分離出來,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專業化,檔案服務勞動成果以區別于實物勞動成果的形式獨立存在時,檔案服務業也就作為一個獨立化的經濟部門而形成了。檔案服務業的形成,就必然促進檔案服務量的擴大,帶來檔案服務的供給增加,從而帶動檔案服務市場的發展。當然,檔案服務市場必須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運行,檔案服務必須依法經營,這是建立檔案服務市場的基本要求。
5 結束語
從上述的綜合分析可以看出,檔案服務市場的形成具有必然性,并且其形成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檔案是檔案服務的基礎,沒有檔案,檔案服務也就不可能成為產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向前發展,建立檔案服務市場已逐漸成為檔案事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為適應和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更好地為知識時代、經濟時代、信息時代服務,檔案服務市場必須健全和完善檔案相關制度,樹立和形成適應知識經濟運作的新觀念,探索檔案服務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為社會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檔案服務。
參考文獻:
[1]黃瑞平,繆國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論.廣東經濟出版社,1986.6.
[2]鐘生坦,黃瑞平.《政治經濟學》.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7.
篇10
對發展商而言,受利潤最大化驅動的經營方針,導致一味追求利潤而產生的短視行為(有損于品牌、市場、客戶關系等)。因而必須找出房企實現市場價值最大化的核心要素。經過森林法則的殘酷競爭,在大浪淘沙的波瀾褪去后發現,戰略資源與核心能力是房企競爭的精髓所在,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
一、房地產企業的戰略性資源
戰略資源是能找出低成本與高效滿足消費需求的平衡點,高效整合多價值的資源是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核心,其顯著特征表現為稀缺性及可持續性。擁有的資源不同,其本身所對應的效率也不同,豐富的戰略資源是房企經營成功的“一個中心”。筆者認為一個中心應該有其必然的支撐所在,本文大致羅列出五大支柱,即:土地、資金、市場信息、品牌形象、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土地和資金代表房企的實力,土地儲備意味著開發商堅韌的項目發展鏈條。“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是投資開發中永恒不變的真理。合適的土地往往意味著項目成功了一半。優質的土地背后顯現出物業增值的空間、成本控制的尺度。毋庸置疑,優質的土地儲備是房企戰略性資源之一。房地產開發屬于一種投資形式,資金是其必不可少的構件之一,它決定了開發的規模,涉及到其抗風險能力,資金是房企在競爭中決定強弱的主要戰略資源之一。
擁有了土地、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古語有云“閉門造車,必塞;久而為之,必潰”。這時市場信息的通達,便成為衡量房企是否可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催化劑,是其“因地制宜”的保障,是否能夠掌握重要市場信息意味著是否可以捕獲到成功契機。因此高精度的信息化,必然成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高效整合信息資源讓其融合貫通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五大支持中具備無形價值的市場信息可謂是現如今至關重要的戰略資源。
品牌形象承載著信息傳遞、質量和服務的對外,也是建立外部客戶關系的重要途徑,是長期積累的成效,是奠定房企外聯網密度的重要戰略資源。隨著房地產營銷領域概念炒作的風潮逐漸退去,品牌競爭回歸理性,并成為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著力打造的核心競爭優勢。品牌和整體運作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能力。
高素質的員工作為直接執行者,是真正價值的創造者,員工的素質決定了貫穿項目發展每個環節中資源利用的程度,進而決定了企業的成敗。競爭越激烈,市場環境越動蕩,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調節房企船舵的水手,人才是永恒不變的戰略資源核心。
二、房地產企業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業獲取和配置資源、形成并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既包括企業將資源集成轉化成企業技能或產品能力,又包括企業組織調動各生產要素使企業各環節處于協調統一高效運轉的能力,是支持企業經營成功的根本技能和關鍵因素。筆者認為,決策規劃能力、融資能力、執行力、資源整合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是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談到核心競爭力,首先必須提及房企的決策規劃能力,合理高效的鏈接開發中的各個環節,都體現在決策規劃這個最核心的競爭力上。
資金作為房地產企業生存的第一要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效融資已然成為房地產企業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高度信息化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已經成為房企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構件之一,高效的信息化提供決策支持,促進創新技能發展,建立商業智能,提高整體競爭力。
房地產企業本身就是各環節資源和業務的組織者,因此資源整合能力直接表達的是房企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營銷貫穿整個項目,前期研判、設計,中期整合落實,后期的高效執行,不僅可以緊握市場場脈搏,還可以更加的跟進準客戶的消費習慣和購置心理,進而創造出其品牌忠誠度,引領市場。市場營銷環節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緊密的“力學結合”,才能讓房企在競爭中不易仿制,難以替代,因時革新,因此屬于房企核心能力的主要構件之一。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