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

篇1

根據吉林省人民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迎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由省農業委員會承擔的考核要點有11項,合計分值15分,依據省農業委員會的職責和任務分工,現對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自評如下:

一、 工作準備情況

我委接到貴局《關于迎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后,委領導高度重視,責成此項工作由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牽頭落實。我們組織相關處室召開專題研討會,針對考核要點,逐項核對我們應該準備的上報材料。在我們相關單位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高標準的完成此次迎接檢查材料準備工作。

二、 主動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溝通

接到考核方案后,我們主動與相關的上級考核業務處室請示,尤其是我們的主管領導機關,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業務處室的領導,上級機關對我們工作很認可,并給予很高的評價。

三、總體評價

2016年,我們嚴格按照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延伸績效考核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標,量化指標,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基本實現了延伸績效考核工作目標,圓滿完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比較明顯。按照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細則和責任分工及具體的考核要點指標分值,自評分為15分。

四、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要點工作指標完成情況

(一)扎實推進國家級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

2014年,農業部啟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采取“國家制定考核辦法、縣創、省評、部公布征詢意見、國家發牌”的方式,創建期2年,首批選擇107個市縣作為試點單位。我省敦化、榆樹、公主嶺三個市成為首批試點單位。2016年,與省水利廳、畜牧業局共同組織開展了創建工作。

1.加強工作指導。一是組織3個創建縣(市、區)分管副縣長和局長分別參加了農業部舉辦的兩期培訓班。二是我處于2016年6月在敦化市舉辦了有各地農業部門負責人、監管工作負責人等200多人參加的培班,請農業部監管局副局長金發忠授課,并現場觀摩了敦化市安全縣創建情況。三是對3個創建縣(市、區)開展了中期檢查指導,對創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2.加強政策資金扶持。2016年,從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資金中,給每個創建縣扶持資金20萬元,用于開展創建工作。2年創建期期間,國家給予每個試點縣專項資金100萬元,我處將3個縣(市、區)同時作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試點,一同組織開展創建工作,在監測、檢測和風險評估等項目安排上給予重點傾斜,共扶持專項資金45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創建工作的開展。 2016年,經與農業部協調,將敦化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列為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部級檢測中心敦化實驗站。

3.進行總結和完善。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試點單位第一批核查和第二批遴選工作的通知》(農辦質〔2016〕25號)要求,我委牽頭組織開展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單位第一批核查和第二批遴選工作。2016年8月,我委組織3個創建縣就兩年來的創建工作進行了總結,認真總結創建過程中取得的典型經驗,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明確今后和努力方向。目前,3個創建縣的工作總結、圖片等相關材料已按要求報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第二批試點工作,農業部給我省6個指標。在廣泛征集、自愿申報、初步審核的基礎上,2016年9月7日起,由我處牽頭組織,組成3個考核組,經過學習培訓,分赴3個第一批試點單位進行核查,7個第二批試點單位申報縣(市、區)進行考核遴選。同時,委托省農業技術培訓中心對10個縣(市、區)進行了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3個廳局分別出具了10個縣(市、區)農、畜、水產品檢測結果。經過核查,3個第一批試點單位敦化市、榆樹市和公主嶺市達到創建要求,已將名單上報農業部。經過遴選,7個申報縣(市、區)綜合排序依次為:輝南縣、前郭縣、大安市、伊通縣、東豐縣、龍井市、洮南市。名單已上報農業部,爭取全部開展創建。

4.完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模式課題研究。在抓好安全縣創建工作的基礎上,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邀請,將我省敦化市作為全國三個試點之一開展安全縣創建模式研究。目前,課題已完成,總結報告已報送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二)深入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為了確保今年全省農藥專項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農藥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辦農〔2016〕 8 號)要求,我省制定下發了《2016年吉林省農藥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16年吉林省農藥監督抽查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2016年農藥專項整治工作的目標、工作思路、任務及保障措施,為做好全省農藥專項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地都成立了由屬地農業業務主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藥市場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對農藥市場監督工作進行分解,做到了領導重視、職權職責明確,確保監管到位。

1.開展春季農藥市場督導檢查活動。為了推動各地農藥監督管理工作全面啟動,及時發現和掌握各地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省農藥檢定所組織執法人員成立三個督查組,由所領導帶隊,分赴各地深入農藥市場、農藥生產經營企業開展宣傳和市場檢查。共檢查全省9個市(州)21個縣(市、區)農藥市場的300余家農藥經營商店,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當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及時排除了隱患,有力地保障今年春耕生產。

2.組織省本級執法人員深入各地開展農藥質量和標簽執法檢查,共檢查省內9個市(州)、21個縣(市、區)526家農藥經營單位。

3.組織市(州)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轄區內農藥質量和標簽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是近兩年問題較多的農藥市場以及2015年農業部和我省農藥質量監督抽查中涉嫌有問題的農藥產品。

4.根據2015年農業部第二批、第三批農藥市場監督抽查結果通報,開展了全省范圍的市場大檢查。通過組織開展農藥市場執法檢查活動,進一步規范了全省農藥經營秩序,有力打擊了銷售假劣農藥和標簽嚴重不合格農藥的違法行為。

截止到2016年11月份,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8375人次,檢查農藥生產企業27家次,整頓農藥市場2110個次,檢查農藥經營單位19274個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02起,查獲不合格農藥13.46噸,涉案金額84.451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64.03萬元。

(三)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2016年,我委深入貫徹全國“雙打”工作會議和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將農資打假執法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國家六部委聯合下發的《2016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和省2016年“雙打”工作要點的要求,組織全省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全面深入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和“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全年共組織全省各級農業執法機構出動執法人員44197人次,檢查農資企業、經營業戶34024個次,入農戶倒查14000余戶次,查處各類農資違法案件532起,涉案金額310.14萬元,查獲違法農資產品29.4萬公斤,挽回損失7000余萬元。經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農資市場環境明顯優化,農民購買使用農資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四)加大對園藝作物標準園建設指導力度

2016年財政部下達我省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項目資金985萬元,共產創建標準園18個,其中設施蔬菜標準園7個,水果標準園11個。

通過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項目的實施,促進和帶動我省設施蔬菜和水果產業不斷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

(五)強化對重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

2016年度,我委共組織開展2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一是針對國家在我省例行監測中于遼源市生產基地發現的有關農產品品種農殘超標問題,2016年7月,我委重點組織開展了監督抽查,制定并下發了《吉林省農業委員會關于開展2016年第一次國家農產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的方案》(吉農質發〔2016〕4號),將抽查范圍擴大到長春市。共抽取樣品25個,經檢測全部合格。二是2016年11月份,省r委按照吉林省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食用菌專項監測的結果,制定并下發了《省農委關于開展食用菌質量安全專項抽查工作的方案》(吉農質發〔2016〕8號),省農委決定對長春市、四平市、延邊州開展食用菌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六)建立了例行監測和檢打聯動機制

2015年底,我委制定并印發了《2016年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總體計劃》(吉農質發〔2015〕21號),以國家和省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確證檢測為主要手段、市、縣、鄉速測篩查為輔助手段,開展主要農產品日常監測。一是強化省級例行監測。全年共開展省級例行監測4次。每次例行監測,我委均制定并下發監測工作方案,規定工作程序,指定監測參數,提出相關要求。從監測情況看,我省前三個季度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2%、99.8%、98.5%。平均合格率達到了年初確定的97%目標。二是強化省級專項監測。主要對我省地產主要糧油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花生以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參等開展專項監測。全年計劃開展7次專項監測,目前已開展5次。從監測情況看,合格率達到97%以上。三是強化國家例行監測的配合。2016年,農業部將我省長春、四平、遼源列為國家例行監測城市。每次抽查前,我委均協調相關市縣,下達工作方案,確定抽樣地點,積極配合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呼和浩特),確保抽樣工作順利進行。從監測情況看,前三個季度我省蔬菜、水果監測合格率達到98.3 %和95.2%,平均達到96.8%。居于全國前列。

(七)及時準確地在吉林農網上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

2016年全年,省農委共組織開展了4次蔬菜、水果、食用菌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共監測了全省9市(州)、長白山管委會,梅河口市、公主嶺市和琿春市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和生產基地的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共3大類45個品種2160個樣品,對甲胺磷等60種農藥參數進行了檢測。監測結果顯示,全年蔬菜、水果、食用菌樣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7.0%、99.9%、98.9%。監測結果表明,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較為穩定,能夠確保安全消費。

(八)加大對農資打假大要案查處力度

省農委認真貫徹執行農業部印發的《2016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和農業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2016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把查辦案件作為農資打假的首要任務,堅決查處各類坑農害農違法行為,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大力推進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聯合行動,建立了部門之間的線索通報、聯合執法、案件協辦等工作機制,形成了打假合力。積極推動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農業執法監管網絡,嚴厲查處大案要案。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極大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2016年全年共立案查處農資違法案件532起,其中涉案貨值或者案值較大的案件有5起,通過嚴查嚴打,有效地震懾了農資違法經營主體,切實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了我省農業生產安全

(九)及時向衛生計生等行政主管部門通報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

依據省農業委員會職責分工,我委及時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省衛生和計化生育委員會及時準確的通報,國家農業部門對我省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信息。

按照《農業部關于開展2016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工作的通知》(農質發〔2015〕11號)要求,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呼和浩特)在省農委、有關市、縣農業和市場監督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于2016年5月10~12日對我省長春市、四平市和遼源市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和蔬菜生產基地的蔬菜、水果、食用菌進行了本年度第二次例行監測。共采集樣品170個批次,其中蔬菜樣品120個批次,水果樣品30個批次,食用菌樣品20個批次。經檢驗,不合格樣品為1個批次的超市蔬菜。

(十)創新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制

2016年,我委遵循省農委和省食藥局《加強吉林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合作協議》的職責分工,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面創新發展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努力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無縫銜接的監管模式。

1.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2016年2月,制定并印發了《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要點》(吉農質發〔2016〕1號),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以縣域為單位,以行政村(屯)或產業發展區域為基本單元,劃分若干網格,每個網格落實技術和質量負責人,將監管觸角縱向延伸到底,全省基本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網格化監管體系。

2.全面實施產地準出制度。2016年7月,為切實加強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實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我委制定并印發了《全省實施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工作方案(試行)》(吉農質發〔2016〕3號),全面試行以農產品產地證明為基礎的產地準出制度,將監管鏈條橫向擴展到邊,基本形成了農業部門橫向到邊、與食藥部門無縫銜接的監管工作格局。

3.全面落實監管責任。2016年年初,我委印制《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與各市(州)農委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并組織各市(州)、縣(市、區)、鄉(鎮)農業部門層層簽訂責任書,全面落實監管責任;督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從源頭上落實生產經營者的質量主體責任,有效增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生產經營者的自律意識。

4.全面實行責任追究制度。2016年,我委根據《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通報和問題約談辦法(修訂)》全面實行監管和生產經營責任追究制度,對在日常監管和監測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電話約談,下發通報溯源監管,深挖徹查根源,及時進行整改。目前,共下發《督查通知單》38份,進行電話約談2次,向省食安辦通報3次,向省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1次。

(十一)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建設

針對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O管體系不健全、檢測、追溯體系建設遲緩這一難點問題,我委積極采取措施,多方協調,督促指導,大力推進體系的建設和健全完善。

1.推進監管體系健全完善。對于目前個別市、縣農業部門監管機構不健全問題,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有關部門主要領導進行宣傳,引起充分重視,推進監管機構設置。目前,市級農業部門未設置監管機構的,四平市農委在主要領導重視下,已單獨成立監管科。遼源市農委正在與市編委協調中。縣級農業部門仍有個別未設立監管機構的,正在加強督促引導。

2.加強檢測體系建設指導。一是推進縣級檢測機構建設項目落實。積極協調配合省發改委、農業部,在“十二五”項目計劃外追加了2個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建設項目,使我省縣級檢測機構項目達到45個。二是開展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對于目前已通過省級資質認定的8個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組織有關方面開展全方位檢測能力驗證,確保檢測機構具備應有的能力開展確證檢測工作。三是指導檢測實驗室建設。根據各市、縣檢測機構建設實際,我委組織有關專家,多次深入基層開展檢測實驗室建設現場指導工作,推進實驗室建設速度。目前,白山、吉林兩市檢測中心已取得重大進展,進入資質認定籌備階段。伊通、蛟河等縣級檢測中心已開始申請資質認定,另有5個縣級檢測中心也正在積極開始籌備資質認定。四是加強檢測人員培訓。一方面,我委協調有關市、縣檢測人員到已通過資質認定的檢測機構學習,另一方面,舉辦擬開展資質認定檢測機構骨干人員培訓班,開展手把手培訓,使受訓人員短期內檢測技能得到迅速提升。五是強化檢測技能競賽指導。根據農業部等部委的部署,在全省基層檢測機構中選拔了3名檢測技術能手,參加了2016年11月25~27日,農業部、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共同組織的第三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我委組織的參賽代表隊在競賽總決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在3個單項比賽中,我省3名參賽選手均獲得了驕人的成績,長春市水產品質檢中心張惠峰榮獲水產組一等獎,公主嶺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孫沫榮獲種植業組三等獎,榆樹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張立春榮獲畜禽業組三等獎。

3.加快追溯體系建設進程。在利用世行項目建設的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硬件建設、軟件開發基本完成的基礎上,2016年,我委協調省綠辦加快信息平臺建設步伐。一是組織開展并順利完成了機房環境施工、驗收、軟件網上測試工作。二是與省世行項目辦共同組織,在長春理工大學舉辦了5期市、縣、鄉農業部門和企業應用人員培訓班,培訓800人。三是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加快進行信息平臺專網建設,經過招投標確定了兩家運營商,完成了專網域名和IP地址的申請工作。目前,省綠辦正在抓緊開展信息平臺正式運行的準備工作,有望年底前完成省、市、縣三級聯網,與省食藥監局實現網絡對接。

篇2

會議全面總結了第一次北方七省(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合作會議以來的工作情況,進一步研究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區域合作有關事項,會議對遼寧省舉辦的首次北方七省(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合作會議及會后所做的工作、對吉林省承辦2013年北方七省(市、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合作會議所做的籌辦工作,給予了肯定。

會上,北方七省(市、區)農業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處)負責人充分交流了各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經驗和做法。北京市圍繞推進北京“安全農業”發展,不斷完善“全程、全面、全員”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堅持順向推動和逆向監管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措施,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預防、干預、應急能力。天津市結合全市20項民心工程的全面實施,重點開展了以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化和監管信息化為主攻方向的“放心菜基地”和“放心肉雞”工程建設,積極探索省外生產基地監管模式。河北省以“農產品綠色提升計劃”為總攬,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設,持續深化專項整治,快速處置應急事件。堅持一手抓監管體系建設,一手抓執法監管,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源頭治理,全面提升各級監管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監管示范縣創建工作,在加強體系建設、強化投入品監管、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監管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推進檢測機構建設步伐,已有一批檢測機構通過了 “雙認證”,在加強檢驗檢測、排除風險隱患等方面,正逐步發揮作用。連續兩年推行目標量化考核,并實行以獎代補,指導各地明確工作重點、排除安全隱患、彌補監管缺位現象,有效調動了各地的工作積極性。

遼寧省重點在提高監督執法能力和檢測服務水平上狠下功夫,全省14個市和44個農業縣全部實現了工作有機構、監管有人員,全省11個市級檢測中心全部通過了計量認證,探索建立了包括農資備案、投訴舉報、質量追溯、檢測數據管理、輿情監測5個子系統在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并在沈陽等地開展了試點。黑龍江省以“強體系提能力,建機制升水平”為主要抓手,完善了組織領導、部門協調、宣傳培訓、規范統一、應急響應、經費保障、績效考核七大工作機制,統一印制了農產品產地準出證明、產地準出專用章和農產品生產記錄。積極探索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改革示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吉林省將“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作為一票否決指標,列入《吉林省縣域考評辦法》中,積極協調省編辦從監管、質檢、執法三個方面整體推進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參茸、農產品和包裝材料三個國家級風險評估實驗室,開展相關農產品風險評估工作。與會代表還赴吉林省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試點縣柳河縣現場考察評價了有機稻米、葡萄和人參種植基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會議認為,開展省際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合作,是新時期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舉措,既為我們加強交流、共同促進工作搭建了平臺,也為省際間開展協作、共同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奠定了基礎,對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工作新思路,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會議強調,北方七省(市、區)要把區域合作作為貫徹落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堅持“多邊合作、互利共贏、務實推進、重點突破”的指導思想,強化省際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合作的針對性、時限性和操作性,力爭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制度建設、技術和資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篇3

1、生產安全食品,創建誠信企業

2、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3、維護食品安全,從你我做起

4、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5、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6、關注食品安全,關愛健康人生

7、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和濫用違法行為

8、食品安全,和諧萬家

9、食品安全從嚴把關,關愛生命責任如山

10、標本兼治,著力治本,構筑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11、普及食品安全常識,建立科學飲食文化

12、開展食品安全整頓,確保群眾飲食安全

13、倡導企業誠信生產經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14、建立誠信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15、開展群眾利益無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16、食品安全系萬家,監督管理靠大家

篇4

【關鍵詞】食品安全 政府管制 技術監督

食品安全事關全民切身利益,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十二億人口的大國,食品安全問題對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意義顯的更為重要。近幾年來,我國對持續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在提高食物供給總量、增加食品多樣性及改進國民營養狀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食品安全水平也不斷提高。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在確保食品安全方面面臨嚴峻挑戰,各種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現。特別是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更是引發了人們對我國食品安全管制問題的深刻反思。

所謂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種植、養埴、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消費等一系列過程都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上述定義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表明了衡量食品安全的標準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是否符合國家的強制性標準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對人體是否會造成現實的損害及潛在的威脅:二是,食品安全既要包括生產安全,也要包括經營安全;既要包括結果安全,也要包括過程安全;既要包括現實安全,也要包括未來安全。

為了能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我國政府應該做到哪些方面呢,我想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人手:

(1)建立食品安全管制的法律法規體系法律法規是對食品安全管制的依據,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的基礎,為此,在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手段約束政府、企業、消費者和中介組織等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達到有效防止食品市場的失靈而帶來的問題。

(2)制定食品標準體系為確保食品安全管制的科學有效性,對于糧食和蔬菜的種植以及魚類、海產品、畜類、禽類等的屠宰和加工過程,均應通過設定質量標準進行管制。同時要加快我國食品安全法規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逐步推行國際公認的良好農業規范、良好生產規范、危害關鍵控制點、IS09000、IS014000認證等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危害措施。食品標準是確保食品安全得到控制的基礎。

(3)對食品市場的準入管制對食品市場的準入管制包括兩方面:一是應對企業是否擁有生產和加工食品的資質進行審查,從源頭上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可靠的食品二是對企業生產和加工過程是否符合標準進行監督,一旦發現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沒有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則應立刻令其停止生產,甚至退出市場。同時要逐步建立統一的食品認證認可體系,培育一批運作規范、社會信譽高、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食品認證機構,并加強對境外相關認證機構和有關機構的管理。

(4)大力推廣HACCP體系。“HACCP即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預防性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對食品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控制,指的是從原料生產、采收、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等環節,此外還包括對影響產品安全的生物、化學、物理等各種因素進行危害分析,從而鑒別其存在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以減少食品安全問題所帶來的危害”。我國應順應國際通行的HACCP國際認證體系的做法,通過對生產全過程的控制來達到對食品安全的監控。

(5)進一步完善行政問責制。要在食品安全管制領域中引入行政問責制。政府作為食品安全的規制的主體,理應加強監管,并維持市場交易有序運行,然而在現今的食品安全監管中,監管者的權力尋租問題導致,嚴重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已將行政問責列入其中,在行政問責中,應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失職責任的追究機制,加強對各級監管者施加問責的壓力,從而減少尋租行為,激勵他們對其所管轄的食品安全高度重視起來并做好對事故的預防和處理,以實現政府的管制目標。

篇5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鄉上專門成立了以政府副鄉長賈雪蓮同志任組長,鄉衛生院院長席忠生任副組長,以黨政辦、綜治辦、派出所、衛生院、民政辦等部門的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于9月底召開了鄉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對全鄉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研究分析,并作出部署,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部門職責,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職,深入到轄區內的食品運輸經營單位和個體進行食品安全大檢查,從生產、銷售、消費等渠道堵塞食品安全漏洞,確保我鄉食品生產經營秩序良好,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在“十一”、“中秋”期間能夠放心的購買和飲用食品。

二、廣泛宣傳,提高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通過張貼墻報標語,出動宣傳車,分發宣傳資料等形勢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科學引導正確的消費觀,提高人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據統計共出動宣傳車3次,張貼標語30多條,分發宣傳資料800多份,形成了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三、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整治工作。

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對全鄉轄區內的食品銷售攤點、商店、學校等重點區域進行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整治。

(一)把好農產品生產安全關。按照農藥管理條例以及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鄉涉農的有關部門對轄區內的農藥獸藥經營點進行整治,發現一些經營點無“鼠藥定點經營許可證”經營鼠藥,或不設立高毒農藥專柜,不懸掛農藥安全知識掛圖的向其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此外,我們還加強對自種蔬菜的農戶進行農藥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保證了蔬菜安全。

(二)開展包裝食品、重要農產品、加工品等安全檢查。鄉畜牧站加強對肉品屠宰及銷售環節的檢查,杜絕病死肉上柜銷售;其它有關部門重點對飲料、酒類、兒童食品、保健食品、腌熏制品、調味品、罐頭、食用油等包裝食品進行“六查六看”,查處非法使用有害化學品的水果、水產品、農產品等。在檢查肉類銷售門市部的肉類和禽類產品時,要求出售的豬肉全部經過防疫檢疫,家禽類無病雞上市。并加大對肉類、中秋月餅等食品的安全檢查力度,對食品加工點、經營點進行徹底清查,有效凈化了節日食品市場。

(三)加強對農村小食店、雜貨店的整治。要求包片領導負總責,包村干部具體抓,村上干部協調抓的工作思路,對各村的小食店、雜貨店的糧油、面、酒、乳制品、飲料、肉類和禽類等進行安全檢查,確保群眾的身體健康。

篇6

蘇州質監部門著力探索建立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形成 “一嚴二把三員四定五治”的食品生產安全監管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生產監管過程中,蘇州質監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管理,有效遏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加強了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提高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配料人員的基本技能和素質。要求對配料人員進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計量器具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明確配料人員的崗位職責,切實提高配料人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避免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危害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

根據上級規定,蘇州質監部門進一步健全了質監系統食品質量安全專業監督員、鄉鎮(街道)政府質監員、村(社區)協管員共同監管的模式,實行“定人員、定區域、定任務、定責任”。全市9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劃分為95個責任片區,由88名專業監督員、140名鄉鎮(街道)質監員對口負責。專業監督員、質監員全部經市局統一培訓后持證上崗。同時,為了提高監管工作的有效性,蘇州質監部門在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管實現電子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完善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管臺帳制,利用電子監管網絡,進一步深化細化食品企業的巡查工作,并明確要求巡查工作要按照產品的分類和企業的分級情況,每月制定巡查計劃,建立健全食品企業質量記錄,基本實現了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動態監管。

針對食品生產小作坊布局分散、規范化意識差、隨意性強等特點,蘇州質監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強化了對小作坊的監管:一方面查處取締無工商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以及生產衛生條件極差的小食品生產企業,與暫時未獲得QS認證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100%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增強了小作坊的質量安全控制能力,有效遏制了生產加工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幫扶引導小作坊改善生產條件,聯小變大,整合做強,鼓勵聯合生產經營、聯合建立食品實驗室,嚴格按照標準和技術要求組織生產,規范其生產經營行為。

蘇州質監部門對產品要求嚴格把關,進行資料和企業現場的審查,對受理、核查、檢驗環節嚴格實行“三分離”。去年以來,對765家符合食品市場準入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發放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對234家基本具備法定生產條件,但又不符合食品市場準入要求的企業,列入了小企業、小作坊的管理,全部簽訂了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對302家由于自身經營不善和不符合食品生產基本條件的企業,全部實行關停,全面完成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兩個100%”的目標。

同時,大力宣傳食品市場準入的有關法律法規,盡可能讓食品企業對食品市場準入有更多的了解,有效地推動了發證進度,保證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時取得證書。2007年共受理食品企業生產許可證申請369家,發放證書410張,截至目前,全市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書的企業累計達765家,發放證書累計達870張。

篇7

“問題饅頭”事件曝光后,原計劃于11月開展的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提前至5月進行,還在常委會會議審議之外,增設了專題詢問環節。“9·27”軌道交通事故后,市人大常委會對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開展了監督調研,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大代表對軌道交通安全制度、應急處置、日常運營管理等情況開展暗訪……

這些變化,折射出在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突發事件處置中,市人大常委會不僅介入的速度更快、主動性更強、監督手段更多樣,還更多從完善制度、嚴肅法制的角度,督促政府采取切實措施,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當我們細細盤點2011年人大監督工作,可以發現的亮點還有很多……

一年六次執法檢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成,為人大監督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據,同時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些問題的發生,原因不是法律法規不健全,而是沒得到很好的執行。為此,2011年市人大常委會對6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了執法檢查。

行政處罰法的執行情況,是考量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權益的重要方面。市人大常委會采用政府自查、人大督查、案卷評查、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執法檢查,特別是查閱了360多件行政處罰案卷,對政執法部門存在的怠于執法、突擊檢查、推諉扯皮等問題提出對策。

違法搭建行為查而不處、別墅區違法搭建成風,是困擾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在《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筑若干規定》執法檢查中,市、區縣兩級人大實地調查,并通過新聞媒體連續曝光一批違法建筑典型、跟蹤報道拆違進程。這套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組合拳”,不僅促使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責任,拆除了一批違法建筑,還在全社會營造了政府堅決拆違的氛圍,引導市民自覺守法。目前,全市已有9個區市縣實現了基本拆除的目標。

公共場所控煙關系到千百萬人行為習慣的轉變,工作過程長、難度大。市人大常委會連續幾個季度,先易后難對控煙示范單位、娛樂場所、餐飲場所開展《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執法檢查,每一季度還對已經檢查過的環節進行“回頭看”,建立控煙長效機制。據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調查,各類法定禁煙場所內的吸煙發生率已由條例實施前的37.6%下降到18.6%,吸煙勸阻率由19%上升到54%。

一次會上兩“問”安全

2010年9月,世博會尚未閉幕,市人大常委會就先行一步,就“世博后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開展專題詢問。2011年,當“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問題饅頭”事件再三敲響“安全警鐘”之時,6月8日和9日,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食品安全——兩場以“安全”為主題的專題詢問,成為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的“重頭戲”。

問前有檢查。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兵分六路,對肉類、蔬菜、米面制品、乳制品、水產品、餐飲及糧油的食品安全監管現狀開展了共計39次檢查活動,覆蓋73家食品單位。市人大常委會還開通市民熱線電話、短信平臺、專題網頁和網絡郵箱,接聽、接收來電(來信)448個(件)。這些來信來電不僅及時轉送有關政府部門限期辦理、如期匯報處理情況,其中的9個問題還成為執法檢查組開展暗訪的線索。有關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執法檢查涵蓋了建設工程質量,消防安全,軌道交通、道路交通、地下管線設施運行和生產安全等方面。市、區縣人大同步聯動,200多人次代表深入工地、企業、社區開展明察暗訪,形成了30余份調研報告。

問中有交鋒。當前群眾對濫用植物激素、添加非食用物質等問題十分擔憂,相關部門如何加強風險評估,回應民意關切?如何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防止監管流于形式?本市食品對外依存度很高,如何進一步加強外來食品的源頭安全管理?對于某些建設單位輕視工程質量安全的現象該如何加強監管?住宅小區里亂堆物、亂停車等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頑癥陋習該如何根除?土方車頻繁傷人背后的承包等制度不合理問題該如何解決?……面對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27個問題,17位政府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應詢、坦誠回答,2位分管副市長作鄭重表態。

問后有跟蹤。常委會會議后不久,市人大常委會及時跟蹤,先后開展了“地溝油”專項整治、菜市場視頻追溯體系建設等專題調研。市人大常委會還將專項監督和立法工作有機結合。同步制定的《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及時將規范回收食品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機制等以法規條文形式加以明確。目前,市和區縣兩級食安委已建立運行,加強“地溝油”全程監管、建立食品攤販定點定時管理制度、設立統一舉報電話等整改工作也取得明顯進展。而在修改《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制定《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條例》時,市人大常委會充分吸納監督工作成果,增設了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工程質量責任保險、工程風險評估等制度,為從源頭上減少事故發生提供制度保障。

監督調研回應社會關注

2011市人代會召開前夕,《青年報》和市民信箱就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聯合開展調查。接受調查的1900多名市民中,86.25%市民選擇了“控制物價上漲”,75.07%和71.98%的市民選擇了“醫療改革”和“提高收入”,居熱點話題前三位。

這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和各委員會開展的監督調研,不僅及時有效地回應了市民關切,還對破解入園難、執行難、垃圾處置難等問題提出對策。

篇8

針對這3個問題,專業從事食品殺菌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的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經理毛杉小姐認為,在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中前兩者是“可防可控”的人為因素,最后一點則是“可防不可控”。由于傳統的臭氧、紫外線及化學噴灑消毒方式屬于靜態殺菌技術,不能在動態情況下持續殺菌:用紫外線、臭氧或化學藥劑對車間進行殺菌時,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所以上班時應禁止使用。因而,不能實現持續動態消毒。在沒有任何消毒設施的情況下,細菌的迅速繁衍及人員身上的發菌(新陳代謝),使得空氣中積累了大量的污染物,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食品安全技術的創新才是“醫治”菌落總數超標的一劑良方。那么,食品安全的技術創新又表現在哪些細節呢?專家認為:“從食品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庫,每一個生產工序做到安全衛生的可防可控,對于生產過程中可防不可控的安全薄弱點,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及設備的支撐點即為創新。”

為解決含菌空氣二次污染食品的問題,諸多食品企業積極采購食品動態消毒機來彌補生產安全的薄弱環節。所謂動態消毒是指人機同場作業這種消毒方式,針對空氣消毒時人員無須離開消毒場所,不存在任何副作用,此種消毒方式稱之為動態消毒。由于這是人類通過科學技術戰勝自然生物的一次成功實踐,所以也稱之為NlCOLER殺菌技術,在國內屬于新興技術。其使用方法為:在工人上班時開機,持續殺菌不允許關機,工人下班后同步關機。經實踐證明,在無菌無塵環境下生產出的食品可減少菌落總數超標及食品霉變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據悉,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食品專用動態殺菌機――堪稱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食品企業專用動態消毒設備。其采用NlCOLER三級雙向等離子體發生腔殺菌原理。殺菌過程為:通過特殊的脈沖信號使得NlCOLER發生腔產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等離子體。在負壓風機的作用下,污染空氣被抽進發生腔內,帶負電細菌被分解擊破,整個殺菌過程只需0.1秒,再經藥物浸漬型活性炭等組件二次殺菌過濾后,受控環境保持在無菌無塵狀態。由于在對車問消毒時,工人可同時在車間內工作,所以,該殺菌技術也可稱作為食品動態消毒機。近來,這一設備逐步用于食品的冷卻、包裝及灌裝等重要環節。

該設備屬于商業機型,為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客戶量身開發,適用于包裝、冷卻或灌裝車間空氣動態消毒,控制空氣中微生物二次污染食品,實現“邊工作邊消毒”。開機60分鐘后,車間內空氣沉降菌≤15CFU/皿?30min、空氣中浮游菌≤800個/m3,空氣潔凈度等級≥300000級,初始投入僅是層流凈化的1/10,運行成本為1/30,是真正意義上的低成本“無菌無塵室”。

篇9

 

根據**區安委會《關于開展“五一”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的通知》(明安[2011]1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我**全生產工作,認真查找各轄區、各行業、各領域的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排查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全事故的發生,為“五一”節營造安全、祥和、歡樂的社會環境。4月28日,鎮長李健榮同志親自牽頭,組織工商、經促、安監、衛計、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門,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生產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的大檢查。現將我鎮開展安全大檢查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布置落實“五一”前安全大檢查

為認真吸取華斯特建材有限公司“4.23”火災事故的深刻教訓,準確分析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鎮長李健榮在開展安全大檢查前,再次強調,全鎮各單位、各部門要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克服麻痹松動思想和僥幸心理,把安全生產作為一項極其重要而又長期艱巨的任務,擺上重要的工作位置,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布置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特別是食品安全的職責,進一步明確了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各環節的責任單位。

二、突出重點,行動迅速,開展安全大檢查

根據其它區域近期發生的安全事故特點及我鎮的實際,本次大檢點圍繞危險化學品、冶金機械塑料紡織等工礦商貿企業、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員密集場所、食品安全等行業和領域。此次安全大檢查共出動檢查人員84人,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68家,發現安全隱患136條,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6份,填寫基層檢查表18份。

1、道路交通方面。檢查組重點檢查楊西大道和**大道(楊和段),楊西大道和**大道超載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楊西大道因超載石仔灑流,形**全隱患。李鎮根據檢查情況,立即作出指示,要求交警中隊和環運分局加強對楊西大道及**大道跨線橋等交通黑點的檢查,并加強日常巡查,重點打擊“三超”現象。

2、工礦商貿企業方面。我鎮結合冶金有色等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重點加強冶金、機械等行業的檢查,對冶金有色機械等企業的基礎管理臺帳和車間工作現場都進行檢查,確保不留空白。從檢查的情況來看,我鎮冶金有色企業的安全生產總體情況良好,大部分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都比較強,對安全生產工作能做到明確職責,專人負責,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也比較完善。但是,在檢查中我們也發現了部分企業存在問題,為此,我們將加強整改與督查,以防患于未然。主要存在問題有以下:

(1)安全生產管理臺帳建立不健全、不完善。在這次檢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臺帳混亂,有安全培訓教育制度而沒有安全培訓教育臺帳;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而沒有安全生產檢查記錄;有隱患整改制度而沒有隱患整改記錄;有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而沒有勞動保護用品發放臺帳;有應急預案而沒有應急預案演練記錄;該開展的檢查、教育活動不開展,即使進行了也不記錄等等。

(2)安全生產設施不健全。部分企業的安全警示標志過于殘舊,已經看不到內容。個別企業坑溝沒有防護欄,個別已做好防護欄但沒有及時裝上。

3、建筑施工方面。建設部門對我鎮轄區內各建筑施工工地進行細致周密檢查。重點檢查了工地的安全資料和施工現場,具體檢查的內容有以下:

(1)檢查了勞務用工管理。對勞務分包合同、農民工的勞動合同、持證上崗以及工資發放等情況作重點檢查。

(2)檢查工地施工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各類倉庫、變配電室、機具料棚、食堂、辦公用房、宿舍(包括電氣線路)等進行全面檢查,防止出現漏雨、失穩、觸電、雷擊等問題,特別對腳手架、安全護欄等進行重點檢查。

(3)檢查了消防設施是否齊全、有效。

(4)安全警告標牌、防火、防盜警示標牌及各種安全標志,以及現場物料標志,機械安全操作規程標志。

4、消防安全方面。為認真吸取近期其它地區發生的火災事故教訓,我鎮專職消防隊重點檢查了人員密集場所、人員密集型廠企。從檢查情況來看,大部分的企業負責人對消防安全工作都比較重視,消防安全隱患都能自查自改,但缺乏安全專業人員,個別安全隱患整改不夠徹底。例如,此次檢查中發現,川東熱敏磁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出入口旁存放約40公斤酒精,該處能按要求張貼安全警示、技術說明、應急措施等,但安全管理人員未能掌握生產車間不能存放危險化學品一天使用量,且沒有合理存放。

5、食品安全方面。我鎮重點檢查香江連鎖商場(人和分店)、華醇酒廠、人和市場和對川市場。超市對食品安全把關比較嚴格,臺帳清晰,總體情況良好。小型店鋪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主要存在臺帳不清,分包裝銷售等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強化跟蹤,落實整改。我鎮加大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力度,對“五一”節前和前期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進行梳理、歸類,并對整改情況及時進行了“回頭看”,確保隱患整改落實到位。特別是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以來,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督促整改到位,對無按期完成整改和限期不改的,依法處罰;對整改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堅決依法予以關閉。對重大的危險源、事故多發的重點地區和單位,制定周密可行的應急預案和具體的防范措施,一旦發生事故,能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把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

2、加強宣傳,提高意識。我鎮將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創新宣傳的內容、形式、手段、方法,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不斷改善安全生產環境。

3、加強源頭管理,確保食品安全。我鎮將進一步加強對畜牧屠宰場和疏菜基地的監管,從源頭上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不時對其生產的食品進行檢測,防止有問題的食品在市場上流通。

 

 

篇10

為加強夏季高溫天氣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有效防控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根據蘇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蘇州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以及蘇州市__區食安委辦下發的《關于開展2015年高溫季節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通知》的要求,決定開展夏季高溫季節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現制訂檢查方案如下:

通過對各企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大型聚餐場所、農村自辦家宴、農家樂、臨時從事餐飲服務單位以及3年內發生過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收到投訴舉報并查證屬實的餐飲服務單位開展夏季高溫季節監督檢查,提高食堂、餐飲單位等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針對夏季微生物生長繁殖迅速易造成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事故的特點,將餐飲單位自制的涼菜、熟肉制品、飲料、食用冰、火鍋底料、調味料和消毒后的餐飲具等作為重點檢查項目,杜絕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落實防控食物中毒關鍵措施,消除集體食物中毒隱患,確保全鎮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確保全鎮夏季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檢查范圍

轄區內企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大型聚餐場所、農村自辦家宴、農家樂、臨時從事餐飲服務單位以及3年內發生過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收到投訴舉報并查證屬實的餐飲服務單位。

(二)監督檢點內容

1.許可證、健康證管理。餐飲服務許可證持有情況、衛生管理情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食堂環境衛生情況。

2.食品原料管理。食品原料采購的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落實情況,特別是肉品、豆制品、食用油脂、調味品的采購。

3.食品添加劑管理。食品添加劑的“五專”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重點檢查集體食堂有無使用“亞硝酸鹽”情況。

4.食品加工過程管理。膳食加工過程是否符合衛生規范,是否落實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等食物中毒防控措施,餐具是否消毒,食品留樣制度是否落實等。

5.農村自辦家宴管理。舉辦宴席場所的選址衛生管理要求、應具備的各類功能設施及衛生管理要求、食品采購及儲存的衛生管理要求、操作加工過程中的衛生管理要求、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要求、食物中毒常識及防治措施等。

6.小區會所家宴管理。小區會所硬件功能設施是否完善,會所家宴的登記和指導工作及食品安全承諾書的簽署情況。

7.企業食堂管理。圍繞食堂衛生基礎設施、餐飲服務許可情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明情況、環境衛生情況、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加工制作等相關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等,全面開展企業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全面落實企業食品安全責任制度。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時間為:7月20日至8月20日,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自查自糾階段(7月20日—8月15日)

由各村(社區)、各相關單位對轄區范圍內屬于本次整治范圍內的整治對象,結合整治要求,迅速行動,開展自查自糾。

第二階段:集中檢查階段(8月16日—8月20日)

由鎮食安辦牽頭,組織在檢查范圍內進行集中檢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各類食品安全隱患開展集中整治。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專項行動工作落實到位。各村(社區)、單位要各負其責,對本村(社區)、單位的食品安全負全責。鎮食安辦將組織檢查組深入各村(社區)、單位督察檢查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活動。

(二)注重標本兼治,抓好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各相關部門在突出抓好整治重點的同時,要注意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強化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強化其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