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經營管理條例范文

時間:2023-10-12 17:18: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資經營管理條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資經營管理條例

篇1

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利益,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村社會穩定。根據國家農資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和國家農業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委要求,現就全縣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規范農資生產經營場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肥料登記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全縣城市總體規劃及農用生產資料集中經營總體要求,城鎮內現有的化肥、農藥等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全部進入縣農資大市場,實行集中經營管理。今后凡從事化肥、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的經營業戶也一律進駐縣農資大市場開展經營活動。

二、進一步清理規范農資生產經營主體

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政企分開的要求,認真清理整頓政企不分和亂掛靠、亂掛鉤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現有掛靠縣農委、各鄉鎮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一掛靠縣供銷聯社,由縣供銷聯社進行統一管理。要從源頭上查處農資非法生產、經營行為,整治非法經營主體,嚴把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市場準入關。經營化肥、農藥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必須經安監部門資格審查和經營許可,符合主體經營資格,對不具備條件的,工商部門堅決不予發證和備案。農委、工商等部門要組織力量,對所有農資經營主體進行清理,對不具備經營資格的,堅決依法予以取締。

三、嚴格農資商品的市場準入

對需要經過審定、審批、登記或許可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要嚴格執行有關條件、程序和標準,嚴禁降低標準或越權審定審批,切實加強對農資商品市場準入的管理,防止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農資商品進入市場。對情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定條件的或國家已明令退出市場和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要依法吊銷或者注銷生產經營許可證。

四、加強農資市場管理

建立日常化、規范化、長效化管理制度,突出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農委、工商、公安、安監、質監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聯合辦案,集中力量對全縣各類農資銷售市場進行逐一檢查,重點查處無證無照生產經營、超范圍生產經營農資產品;生產銷售過期、失效、變質和標簽不全,以及國家禁用、停用、淘汰的農資產品;生產銷售無登記證(或推廣許可證)、批準文號、品種審定、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農資產品;生產銷售假冒或仿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以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假冒偽造或者買賣生產、經營許可證、批準文號或者產品登記證、推廣許可證以及偽造、涂改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名稱、地址、有效期和有關質量標識;農資生產銷售中計量違法、價格欺詐、哄抬物價的行為。對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篇2

關鍵詞 農業執法;措施;遼寧綏中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305-01

為進一步加強農藥監督管理,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藥行為,保障農業生產健康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現就提高農業執法水平提出幾項措施。

1 建立健全農資管理機制

1.1 加強農藥經營條件審查制度

加強農藥經營資格條件審查制度,嚴格審核發放管理,堅決查處無證經營,支持維護守法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加強市場監管及經營人員業務培訓等方面工作,明確工作任務。對縣內農藥經營企業的經營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建立農藥經營管理信息檔案,及時督查農藥流通情況,進一步完善農藥市場監督檢查管理機制。具體要求:農藥經營門店的牌匾;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分類擺放情況;農藥經營條件審查合格證認證工作;農藥責任分區管理制度;致全縣農民朋友一封信、農藥廢棄物安全處置知識掛圖、識別假劣農藥簡明掛圖、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資打假投訴舉報熱線、禁限用農藥名錄等宣傳材料張貼上墻情況;信用卡、經銷臺賬和物價標簽等填寫是否規范等[1]。

1.2 建立大隊工作人員分片專管制度

實行責任人分區監管責任制度,制作分管區域責任人牌匾,設有舉報電話、經營行為規范等,發放到每個經營戶并張貼上墻。

1.3 建立與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

為提升農藥監管能力,防止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坑農害農,打擊經濟領域犯罪[2],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農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由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種子管理站、農機、畜牧、工商、服務業委、質監、公安等八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檢查組,開展執法檢查行動。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就農資打假聯合行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部署,迅速行動,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資打假聯合行動。

1.4 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管理制度

對縣內蔬菜優勢區域鄉鎮,對符合《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施辦法》的高毒農藥定點經營戶,出具《高毒農藥經營條件審查確認函》。各經營單位實行掛牌經營,并設立高毒農藥經營專柜,明確專人負責,建立由縣農業執法大隊統一印制的進銷貨臺帳。進銷貨有詳細記錄,銷貨也要有明細銷售去向,要求保存3年以上備案,做到進銷貨信息100%有記錄、流向100%可跟蹤、質量100%有保證,確保綏中縣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生產安全。

1.5 煙劑農藥審查備案制度

煙劑使用前期3個月,要求生產廠家提供營業執照、產品檢驗合格證、煙劑農藥備案申請表、藥品樣品,并送到省藥管站檢驗,對合格煙劑予以備案,通過實行煙劑備案制度,有效地凈化了煙劑農藥市場,從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3-4]。

2 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嚴格市場檢查

將抽驗與執法相結合,據不同時節農藥銷售和使用高峰期,組織開展農藥抽查取樣工作,涉及除草劑、種衣劑、殺蟲劑、殺菌劑等。重點抽查生物藥劑、有不良記錄的生產和經營單位,送省站化驗樣品,根據情況的輕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采用規范程序進行處罰。對標簽不合格的產品依據《農藥管理條例》做出如下處罰:①警告;②罰款1 000~3 000元不等。對于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做出如下處罰:①責令停止銷售;②罰款5 000元。并分別找來廠家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將剩余產品全部返廠,全程監控,避免不合格農藥流入群眾手中,并及時公布抽檢結果,指導農民購藥。

3 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執法效能

加強農資監管,實現農產品質量和農業投入品雙追溯管理,實行農資審查備案制度,綏中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聯合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共投資25萬元,創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建設。

4 開展創建誠信店建設活動

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督抽查力度,綏中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實行分片專管制度,把寫有專管員姓名、聯系方式的公示欄懸掛在經營單位墻上,每人分管幾個鄉鎮,責任落實到人。年初有方案,年終有評比,設有流動性誠信店經營牌匾5塊,對規范化經營門店年終進行掛匾獎勵。

5 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處理農業生產事故糾紛

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避免造成群眾集體上訪事件。2015年綏中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共接待和受理群眾舉報16起,主要涉及除草劑、殺菌劑藥害等危害農業生產事故,該隊本著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困難的精神,組織人員及時深入田間地頭查處,調節糾紛,化解雙方矛盾,使每一起糾紛的受害農戶都得到了賠償,使雙方當事人和解、滿意,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5萬余元。

6 統一執法著裝,樹立執法形象

為進一步樹立農業執法良好形象,規范執法行為,加大

執法力度,強化執法監督,經縣有關部門批準,2015年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統一配備了執法著裝。此次統一執法著裝,規范了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樹立了執法隊伍“執法為民,服務為民”的新形象。

7 參考文獻

[1] 侯廷永.農業行政執法體系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8.

[2] 戴浩.廣西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4.

篇3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出資金額不實,成員少。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合作社在辦理營業執照時,成員出資情況不再驗資,因此個別合作社存在出資不實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出資金額隨意增大;二是將成員私有資產當成合作社資產計算;三是貨幣資金與實物資金不分;四是部分成員出資充頂全部成員出資,形成一資獨大的狀況,對合作社的營運及規范化建設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 章程制度不夠規范,管理機構不夠健全。一是部分合作社沒有結合本社的業務特點制定章程和制度,照搬照抄,流于形式,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規范運作;二是多數合作社為節省資金,沒有專職會計,大多由內部成員兼職,缺乏會計專業知識,賬務處理不正規,難以進行會計經濟核算;三是內部組織機構不健全,結構松散、管理粗放,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存在少數人說了算的現象。四是利潤分配混亂。一些合作社沒有建立起合理的利潤分配機制,合作社的利潤分配存在隨意性。

3 人才缺乏。由于進城務工的青壯年農民較多,因此造成了農村懂技術會管理、市場開拓能力強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缺乏。另外,合作社牽頭人雖然是本地的一些能人或專業戶,但仍缺乏全面管理經營知識,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這些都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

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對策

1 強化基礎,保證發展

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建立組織機構。為了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市及各縣(市)區普遍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配備了專門人員。二是落實領導包保責任制。市及各縣(市)區全面建立了領導及部門包保責任制,實行市包縣、縣包鄉、鄉包合作社的責任鏈條。三是定期開展檢查督導。為督促各地認真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我們每年都配合市政府督查室,深入各縣(市)區對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督查,同時下發督查通報。各縣(市)區每年都定期舉辦2次工作通報會,年終對發展好的鄉鎮、合作社和工作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2 加強組織指導。依法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在市工商部門注冊、市農經部門備案。未經備案的合作社不得給予扶持。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民、扶持農村的觀念,切實抓緊抓好。市里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掛帥,以市農業局、財政局、商務局、工商局、稅務局、農經辦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市農經辦設立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工作。財政、工商、稅務、金融、科技、供銷等部門應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努力做好扶持、服務工作,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 加大培訓教育和宣傳力度。要制定培訓規劃,按照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方法靈活的要求,有計劃、分層次培訓合作社法人代表、骨干社員和財會人員。指導合作社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成員(代表)大會決策、理事會執行、監事會監督”的民主管理機制和“公積金積累、交易量返還和股金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推廣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識,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典型,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參加并共同辦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努力營造關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

篇4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一年來,我鎮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為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鎮里成立了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鎮政協聯絡組長擔任工作組組長,副鎮長任副組長。成員有黨政辦、綜治辦、民政辦、企業辦、衛生院、農技站、中學、中心小學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根據工作需要我鎮把食品安全有關工作納入黨政聯席會進行研究分析并作出部署,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部門職責,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職,制定有關應急預案,深入到轄區內的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進行食品安全大檢查,從生產、銷售、消費等渠道堵塞食品安全漏洞,確保我鎮食品生產經營秩序良好,食品經濟健康發展,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較大提高,人民群眾消費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二、廣泛宣傳,提高群眾食品安全意識

為切實抓好我鎮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一方面,我鎮從提高食品藥品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著手。今年我鎮共組織有關行業從業人員30余人參加了縣食品藥品安全業務培訓。另一方面從加強群眾對食品安全知識的了解度著手。通過墻報、宣傳標語、分發宣傳資料等手段廣泛宣傳食品安全常識,科學引導正確的消費觀,提高人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為了提高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了解和支持,鎮里共張貼宣傳標語200余張,分發宣傳資料600余份,形成了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三、扎實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工作

一年來,我鎮不定期組織金龜工商所、鎮農業站、衛生院、鎮中學教管辦等單位共同對轄區內的食品、藥品加工企業、銷售攤點、商店、市場、學校等重點區域進行深入細致的檢查。共查處食品安全隱患10處,跟蹤落實整改9處。取締非法食品加工戶2戶。

1、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和制售假冒食品的違法行為。鎮里牽頭工商所、企業辦、綜治辦等部門針對糧肉蔬菜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進行重點清查,切實把好食品加工、銷售、流通關。

2、把好農產品生產安全關。按照農藥管理條例以及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鎮涉農的有關部門對轄區內農藥獸藥經營點進行整治,發現一些經營點無“鼠藥定點經營許可證”經營鼠藥或不設立高毒農藥專柜,不懸掛農藥安全知識掛圖。我鎮向其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并全面禁止轄區所有農資部門銷售甲胺磷等國家已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從源頭上控制農作物農藥殘留超標。我們還加強對菜農進行農藥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保證了蔬菜安全,杜絕食品中毒事故的發生。

3、開展市場肉類商品加工安全檢查。鎮里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市場銷售的豬肉及加工禽肉進行檢查,在檢查市場肉類和禽類產品時,要求出售的豬肉全部經過防疫檢疫,家禽類無病雞鴨上市。確保全鎮人民能夠吃上“放心肉”。

4、加強對農村小食品店的整治。為了盡可能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擴大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面,我鎮聘請了17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的村主任兼任村級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并明確了協管員的工作職責,確保群眾的身體健康。

5、加強監管學校、個體私營企業食堂食品安全。我鎮組織了校教管辦、衛生院、企業辦等部門,經常性對各中小學、各企業的食堂以及學校周邊雜貨店進行安全檢查,要求食堂保持整潔衛生,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建立食品購銷渠道登記,確保學生健康。大力整治學校周邊小食店環境,取締一批“三無”產品,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四、存在的問題

通過一年來的工作,我鎮食品加工、經營網點和消費的總體情況較好,生產經營比較規范,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但也存在如下問題:

1、存在證照不齊全現象。從幾次檢查情況來看,有個別經營戶未及時更換衛生許可證,部分加工作坊和銷售點未及時辦理營業執照或存在超范圍經營現象。

篇5

一、土地股份合作的基本情況及成效

近年來,我市推進了以農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實行土地股份合作的土地經營新機制,農戶以承包經營權為股權,以股份的形式實現了土地的社會化利用.據統計截止到20__年11月底我市農村土地累計流轉面積達22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3萬余畝。已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80家,入社農戶7萬余戶,入股土地面積10萬畝,占規模經營面積的36%。

1、依托高效農業,支撐合作經營。我市把推進土地股份合作與發展高效農業緊密結合,著力提升農業適度經營。在22.9萬畝的規模經營面積中,花木、蔬菜、種草、漁業等高效農業面積占81%。吳橋鎮通過組建鎮級“寶盛園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吸納農戶732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經營高效蔬菜、瓜果產業,入股土地面積5052畝,畝產值1.6萬,畝效益6000元,入社農戶比一般農戶人均增收1000元。

2、創新合作模式,實現互利雙贏。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資源和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化程度,建設以示范園區為支撐,合作社成員參與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體的新的聯合經營模式,讓土地入股農戶與合作社、土地直接承包經營者形成三位一體的聯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一般農民以土地入股每畝折價一萬元為一股,投資經營者以資本金每一萬元為一股。農戶保底按股分紅(以農戶入社申請時確定的保底數為準),投資者按年度經營凈收益與合作社按合同既定比例分利。

3、發揮輻射功能,帶動農民增收。推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是讓農民在家庭承包權不變的前提下,與土地直接經營脫鉤,享受土地流轉收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經營方略上、種植品種布局上、參與市場競爭上對農戶都起到了較大的試驗、示范、帶動、輻射作用。丁伙鎮素有花木之鄉美譽,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后,這一優勢得以進一步彰顯,市場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從實踐來看,擁有土地承包權的入股農戶的收益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可得到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二是可得到股份分紅,三是可得到務工收入。這些收益形式既體現土地資源的價值,又體現勞動力的價值;農民既可獲得勞動報酬,又可獲得生產要素報酬;農民既是生產者、勞動者、又是經營者、投資者。

二、相關價費問題的現狀

從調查的情況看,我市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從事花木、蔬菜水果、種草養鵝、漁(蝦)業,152家土地合作社中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有26家,所涉及價格收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土地流轉前期的青苗及附作物作價補償。農村土地股份合作以農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向合作社規模經營流轉為前提,涉及到農民在田農作物及部分承包經營大戶投入的農田水利、電力、道路設施的作價補償,實際工作中由鎮、村干部牽頭組織擬成立的合作社相關當事人與土地經營者協商。有的青苗補償以在田作物預計收益為標準,有的以在田作物實際成本投入作補償。投入的設施絕大部分以實際成本支出作為補償標準。

2、注冊登記年檢收費。為將土地股份合作推向市場,成為市場主體,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經營機制,江都開展了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進行工商注冊登記試點,突破了土地股份合作無法取得法人資格的難題,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已有28家實行工商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按照07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國務院《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注冊登記年檢,免收費用。但土地股份合作社登記收費在這兩部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工商部門采取靈活的辦法收費.如小紀鎮最近領取營業執照的5個土地合作社未交付登記費用,而吳橋鎮“揚州寶盛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土地股份合作性質)在注冊登記年檢時交納了相應的規費。

3、農業生產初加工用電價格。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于規模化經營,生產經營管理用電量增加,在執行電價分類時,不僅僅涉及單一的農業生產用電,一些農產品加工的用電也涉及到工業用電。如吳橋鎮設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揚州寶盛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照明、排灌等用電供電部門按農業電價執行;小紀鎮蒲塘土地股份合作社涉及蔬菜包裝、加工、冷藏保鮮耗用電量執行的是工業用電。目前工業化育苗(種)用電價格分類正與供電部門協商之中。

4、勞動力轉移培訓收費。土地股份合作后,原承包土地的農民不再從事土地直接經營,相當部分的勞動力在合作社中從事勞務,由于合作社主要從事花木茶果、蔬菜、特糧特經、種草養鵝等高效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要求。為適應這一形勢的要求,我市根據省、揚州統一部署,加大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其做法是由市、鎮成人學校承擔培訓任務,成人學校按實際所需費用測算報市 物價局審批后,根據培訓人員與勞動部門結算,所需經費由市財政安排,農民不交納費用。我市僅20__年就培訓農民5200多人,財政撥款100多萬元。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絕大部分承擔培訓的學校都履行了報批手續,但也有少數學校存在擅自確定標準結算經費的現象。

5、糧食、農資直補及良種等補貼情況。近幾年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我省采取了糧食生產直補、農資增資直補、水稻良種補貼等措施,今年農民每畝受益達100元以上。農村土地合作社改變了農民直接經營承包土地的做法,但我市對糧食生產直補、農資增資直補仍是通過“一折通”發給農村集體土地二輪承包的農戶。水稻良種補貼由于省采取優惠種子價格的辦法,農民是間接受益。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由于糧食生產布局調整以及土地股份合作中有資金技術股份,農民一定程度損失了部分收益。

土地股份合作社涉及的化肥、農藥、農膜、農用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水利工程水費、農機作業收費等與一般家庭聯產承包的農民一樣沒有引起較大變化。

三、價格部門服務土地股份合作的對策建議

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是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創新土地經營機制的重要途徑,為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物價部門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深刻分析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對涉農價格收費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轉變工作方式方法,找準服務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的著力點,有針對性調整工作思路,提高價格工作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水平。當前我們認為,應在以下幾方面研究新辦法,采取新舉措:

1、完善涉農收費(價格)公示制度。實踐證明,涉農收費(價格)公示制度對于規范生產經營者價格和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方便農民交費,提高社會監督效果起到了積極作用。應充分利用這一制度在農村干部群眾中的影響力,擴大公示范圍,調整充實公示內容。增加土地股份合作涉及的收費項目(包括零收費項目),公示手冊要發放到每個土地股份合作社。

2、改進農本調查工作。隨著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深入推進,原有的農本調查制度已不適應形勢的要求。一是在調查點的布置上。我市現行的25個農本調查點都是家庭聯產承包戶,其種養植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以其為核算單位調查出的農產品成本已不能全面反映現行農業生產實際成本。要調減現有農調戶,增加土地股份合作社調查點。調查數量要與土地經營規模化相適應;二是在調查的品種上。目前我市農本調查品種主要是小麥、水稻、油菜籽等常規品種。而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從事的是花木、蔬菜、水果、種草、漁業等高效農業生產,應選擇部分高效農業品種,作為農本調查項目,上級價格部門可根據全省、全大市的實際情況合理分解調查品種給各縣(市)、區。三是在核算的體系上。土地股份合作社中出現土地股金、資金技術成本、合作社經營管理費等應及早明確核算方法。

3、調整相關價格(收費)政策。對當前涉及到土地股份合作的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疏理分析,從有利于促進生產發展、維護合作社各方當事人利益、體現公平的角度出發,研究出臺有關運用價格杠桿支持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優惠措施。如改變目前水稻良種補貼形式;適當擴大農業用電范圍,對土地股份合作社涉及生產環節的工業化育苗(種)、冷藏用電執行農業用電價格。對集約化生產程度高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水利工程水費等規費上給予政策傾斜。明確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冊登記、年檢收費與農民專業化合作社享有同樣免交費用政策。制定青苗補償、附作物補償辦法,確定以市價法為基本補償方法,分類研究指導性補償價格標準。會同市財政、教育、勞動保障等部門,制定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意見,扎口培訓費用的管理,確保培訓內容、培訓人員、培訓課時的落實到位。

篇6

迎接挑戰破解爛攤子

參加工作后,我曾參與鎮內高家農經服務站財務管理混亂、債務纏身問題的調查核實工作,當時不了了之。**年年初,我被調到高家辦事處負責農經服務站工作和移民村專項財務管理。當時辦事處的農經服務站不僅賬上無結余,反而還欠各村5.9萬余元債務,債權7萬余元無法收回來。債務必須100%償還,債權應當想法收回,否則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我把這項艱巨任務當作挑戰,先行摸清情況,及時鎖定債權債務,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按照“清收債權、償還債務、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較短時間內理順了財務關系。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從堆積雜亂的資料里發現了供銷社股金等有價證券面值362元可以兌換現金,當即派人到鎮供銷社兌取本息1624.68元,然后將這筆錢全部償還了中堡村的一筆債務。這一做法得到了各村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贏得了信任與理解。通過近五個月艱苦細致的努力工作,我和同事們依法清收債權6萬余元,懸而未決的老債務遺留得到圓滿解決,為今后根治財務混亂問題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家沖村村民高某**年在高家農經服務站貸款600元,約定一年后歸還。直到**年4月一分未歸還。我當時按合同、同期銀行利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規定計算了本息、逾期罰款共3750元,以書面形式依法催收。經過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他拿出發給他的移民安置費一次性結清貸款。過去,類似高某這種情況的逾期欠貸農戶全辦事處多達60多戶。事后他通情達理地對我說:“欠帳還錢,理所當然。若都像您那么認真負責,高家辦事處財務確實也不至于那么混亂,本人也不會遲遲不歸還貸款,多付2**多元利息一點也不冤枉”。也就是這一年七月,鎮里農村合作基金會采取強行組織代管資金存款到基金會擴大規模的辦法籌集資金,要求各農經服務站持村代管資金入股。本人深知代管資金都是村集體的、還有代管的移民人頭經費。監督管理權雖在自己手中,但應謹慎從事,來不得絲毫馬虎,不然的話將又要出現一更大的“爛攤子”。我據理力爭,硬是把150多萬元村集體資金從鎮合作基金會帳戶劃回到信用社代管資金帳戶,確保了代管資金安全、規范、有序運行。事實證明,基金會經營虧損倒閉,負債累累,而我爭回的資金安然無恙。

依法辦事營造和諧征納環境

**年6月,我通過公開招考很榮幸成為一名農稅專管員,被安排到石牌辦事處從事農稅征收管理工作。在我接手時,該辦事處累計欠農業稅、特產稅高達35萬余元,稅收征管秩序混亂。走馬上任后,開展了稅收知識宣傳進村組、進校園活動,大力宣傳稅收政策。通過加大稅收檢查和征收力度,力求從根本上理順全辦事處的納稅秩序。我在天橋村征收農特兩稅時,天橋村有很多農戶反映,村干部用農村內部收據收農戶稅款,而農戶納稅必須開具農稅稅票。在當時,村干部是把農稅、三提五費同時征收,但沒有分開開票。導致了稅費混淆不清,我及時進行了糾正,并進村入戶開展深入細致核查,村會計補交了50多個農戶的稅款3**多元,維護了稅收的嚴肅性。在石牌工作期間,嚴格執行稅收政策,管轄區域內農稅每年做到了及時足額均衡入庫,真正做到農業稅收應收盡收。原松林村400多戶1**多人,村民經濟收入水平較其他村顯然富裕些,而村農戶欠稅高達13萬余元,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征收過程中,農民抵觸情緒很大,村干部畏難情緒重。我邊宣傳、邊走訪、邊座談。了解到原村書記在1991年柑橘特產稅稅源普查時,故意隱瞞漏登柑桔樹392棵,10年來一直未納柑桔特產稅,偷漏稅額高達4300多元,村主任也拖欠近1**元特產稅不交,原村會計的父親欠稅3**多元長期拖欠不交。嚴重影響到該村群眾的納稅意識和上交三提五費的自覺性。針對現狀,我爭取辦事處、財政所領導重視與支持,組織專班進駐松林村,積極主動和村干部做朋友,耐心細致做工作,充分相信并依靠群眾,狠抓黨員干部帶頭,抓重點清收,抓難點突破,用三個月時間硬是把13萬元欠稅清收了80%以上。摘掉了松林欠稅大村的帽子,也從根本上扭轉了石牌辦事處納稅秩序混亂局面。

換位思考貼心服務農民

篇7

這次全市糧食工作會議是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剛才書面傳達學習了全省糧食工作會議精神;表彰了年糧食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市糧食局與相關部門、企業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同志全面總結了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

年,全市糧食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國家糧食政策,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強化糧食市場監管,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全市糧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加強。全市收購糧食5182.7萬公斤,同比增長2.7%;銷售糧食6788.9萬公斤,同比增長12.4%。到年底,全市庫存糧食3884.6萬公斤。二是清倉查庫工作圓滿完成。共檢查糧食1.46億公斤,賬實差率萬分之二十七,質量合格率和宜存率100%,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國有糧食企業實現了減虧目標。全市國有糧食企業銷售收入1.36億元,經營利潤同比減虧310萬元,減幅達36.9%,在去年全省糧食系統經濟目標考核中獲得二等獎。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市糧食工作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受氣候不確定性因素和農資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增加等因素的影響,糧食成本呈逐步上升趨勢,而糧食價格漲幅低于成本增幅,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不利于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二是隨著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啤酒大麥、蔬菜、飼料等作物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主食品種小麥的種植面積逐年縮小,主食品種總體上仍然屬于產不濟需、供不應求(據統計部門2008年公布的數據和2008年全社會糧食供需平衡調查,全市糧食總產3.33億公斤,其中小麥7860萬公斤、大麥1.7億公斤、玉米6700萬公斤。年消費糧食1.93億公斤左右,其中大米1400萬公斤,主食品種缺口1億公斤,小麥缺口8600萬公斤)。三是糧食的產業化程度低,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鏈條短,產品加工深度不夠,增加值不高;國有糧食企業生產能力弱,經營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缺少能夠支撐調控和穩定市場作用的龍頭企業,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存在隱患。四是糧食流通基礎設施還難以適應現代物流要求,糧庫布局分散、庫容規模小、設施簡陋的狀況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級、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做好糧食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按照中央“穩糧保供給”的要求,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我市糧食供給安全和市場穩定。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糧食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要加強糧食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市場基本穩定

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糧食工作的中心任務。一要統籌考慮糧食生產、加工、消費、市場供應以及國際國內、現貨期貨等多種因素,全面分析調控形勢,對糧食供求總量、品種結構做到心中有數。要進一步優化調控方式,既要加強總量調控,又要注意結構平衡,既要搞好即時調控,又要注重預期防范。二要全力做好糧食收購工作。今年,國家要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銷區糧食儲備規模,適時采取油菜籽等臨時收儲政策,支持企業參與收儲。這既是促進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市場穩定的重要舉措,也是糧食部門難得的發展機遇。對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存儲政策的糧食品種,糧食部門要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購銷政策,積極入市收購,穩定市場糧價,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要加強與農發行的溝通銜接,協調農發行擴大信貸規模,提高辦貸效率,保證政策性糧食收購資金需求,確保企業及時入市收購。要加強與市外產糧縣市的合作,建立穩固的糧油購銷關系,拓寬收購渠道,搞好余缺調劑,努力保持糧食供求平衡,三要繼續增加市縣級糧食儲備,進一步完善儲備糧輪換機制,使輪換與宏觀調控要求相適應,發揮好儲備糧在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和維護市場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省糧食局下達給我市的儲備糧任務是2500萬公斤,我市現有儲備糧350萬公斤,加上正在落實的200萬公斤,也只有550萬公斤,離省糧食局下達的任務還有很大差距,糧食部門要及早制定計劃,細化指標要求,分步實施,抓緊充實,力爭完成任務,確保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二、要發展壯大糧食產業,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加快糧食產業化發展,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糧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抓好這項工作。要從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糧食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轉變增長方式,不斷做大做強。要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提升傳統糧食加工業的水平和檔次,推動糧油產品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增值效益。要鼓勵糧食企業爭創名優品牌,努力打造幾個在全國叫得響的糧油品牌,提高產品影響力和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以資產為紐帶,逐步培育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大型糧食企業,發展產、加、銷一體的糧食企業集團,加快以糧食購銷、加工企業為龍頭的糧食產業化體系建設。要搶抓國家擴大投資的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加快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倉儲物流條件,夯實長遠發展基礎,為我市糧食流通的轉型升級,實現市場的大吞大吐創造條件。要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加強協調配合,加快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推動“放心糧油”進社區、進農村、進軍營,保障居民糧油消費安全。

三、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是,目前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依然滯后,具有競爭實力的企業不多,尤其是基層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經營機制不活,經營方式粗放,自主經營困難,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基礎還不牢固。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要立足于促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服務糧食宏觀調控,構建新型糧食購銷服務網絡體系,重點推進基層糧食購銷企業戰略性兼并重組,優化產權結構,促進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積極推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改進經營方式,加強經營管理,增強發展活力,提高生產經營效益。要進一步完善國有糧食企業扭虧增盈目標考核機制,認真研究處理經營性掛賬的辦法和措施,采取貸款重組、呆賬核銷、企業創收等方式,促進企業消化經營性掛賬,保持國有企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市、縣區糧食局要認真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職責,把“管人、管事、管資產”有機統一起來,規范行政部門與企業的關系,做到政企分開,依法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要切實履行職能,加強糧食工作的監管

放開市場和加強監管,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中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要依法加強對全社會糧食流通的監督檢查,完善糧食市場準入制度,做好糧食收購資格審核工作,凡是入市的市場主體,必須經糧食部門進行資格審查。要根據管理全社會糧食流通、開展糧食行政執法和糧食流通統計工作的需要,市、縣區糧食部門要認真落實行政執法、監督檢查、統計、質檢等職能的具體措施,切實加強糧食市場監管,確保糧食收購市場放而不亂、管而不死、活而有序。要抓好糧食市場體系的規劃和建設,完善必備的流通交易設施,為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和搞活糧食流通提供有效載體。要認真執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健全完善糧油倉庫管理、糧食倉儲設施管理、糧食質量監管等配套制度,積極推廣應用糧油儲藏先進技術,提高糧食庫存管理水平,確保糧食庫存真實可靠,讓政府清楚、群眾放心。要建立糧食信息采集制度,搞好糧食市場調查,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要加大涉糧案件查處力度,切實維護公開公平、競爭有序的糧食流通秩序,保障糧食流通健康發展。

五、要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職責分工

要認真落實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糧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國有糧食企業還處于改制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較多、壓力較大。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糧食工作的領導,全面落實好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分管領導要切實關心糧食工作,加強對糧食工作的調研,主動幫助糧食部門解決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進一步強化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給和穩定物價的責任,對本地區糧食總量平衡要心中有數,做到庫中有糧食、調控有手段、應急有機制、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努力實現價格不大漲、不大落。要堅持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建立部門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有效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方面,要逐步形成由糧食部門牽頭,工商、質監、衛生、物價等部門配合的聯合監管體系。另一方面,各級糧食部門要加強溝通協同,建立快速高效的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網絡,共搭工作“平臺”,共享工作資源。農業部門要從增加糧農收入、發展產業化出發,積極培育引進糧食優良品種,推廣先進節約的種植技術,發展專用、優質糧食和訂單農業。發改委、財政、農發行等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糧食部門工作,特別是在一些涉及糧食安全的重大問題上,加強與糧食部門的溝通,為糧食部門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篇8

這次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市黨代會、人代會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表彰先進,分析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工作任務。剛才,會議表彰了2011年度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值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登云同志代表市農機局對去年的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進行了總結,對今年的全市農業機械化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希望同志們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把發展現代農業機械化作為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的重要內容來抓,全市農業機械化呈現了強勁的發展態勢,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全市糧食穩產增產、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中做出了重要作用。

(一)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了主導作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實現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和生產經營信息化。2011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88%。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引發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大幅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實現了三個“解放”,即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多數人靠土地搞飯吃的局面;把農業從傳統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靠人力畜力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產方式;把農民從高強度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機械化方式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已占據主導地位。

(二)農業機械化在促進糧食穩定增產中發揮了載體作用。農業機械是科技的物化,機械化生產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擔的生產規模、生產效率限制,實現了人工所不能達到的現代農藝技術要求,成為引領農藝制度深刻變革,促進農業技術集成應用的主要載體。據專家測算,我市農業機械化對增加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已達到20%。我市糧食實現了“八連增”,總產連創新高。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機械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已成為大規模應用先進農業科技、實現現代精準化作業的主要途徑。

(三)農業機械化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中發揮了推動作用。農業機械不僅是先進的生產工具,還是農民致富的手段。農業機械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息息相關。通過發展農業機械化,一是可以大大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直接創造財富。實行機械化作業,不僅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農產品品質,而且能夠節約種子、水源、肥料、人工等生產要素投入,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可以促進農村勞動力穩定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顯著地替代了農村勞動力,為我市每年向非農產業轉移勞動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市在近百萬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情況下農業生產能力還不斷躍上新臺階,農業機械化功不可沒。三是可以吸納農民從事農機服務業,實現農業內部的再就業。2011年,全市農機從業人員達到49萬人,全年實現農機經營服務總收入40億元,為全市農業內部再就業和農民收入實現持續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農業機械化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中發揮了帶頭作用。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過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的過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和農業勞動力文化素質的歷史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農業機械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農業勞動力文化素質指數就提高0.24。據調查,活躍在我市農村的數十萬農機手,大多是有相對較高文化素質和較好身體素質的中青年農民,他們懂農藝技術、會操作機械、善經營管理,是新型農民的代表。隨著農業機械的大量使用和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將會涌現出更多的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經營能手,催生更多的種植大戶、養殖大戶,造就更多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中堅力量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

全市農業機械化事業快速發展,這是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強力推動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農機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關心和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各級各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長期奮戰在一線的廣大農機工作者表示誠摯的慰問!

二、進一步明確推進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任務

2012年,要按照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的要求,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進程,加快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設施農業和林牧漁業等各業機械化,加強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的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建設,強化全市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加快向全面實現農村各業機械化的更高目標邁進。力爭到2012年末,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450萬千瓦,農機總值達到77億元,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2%,其中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繼續保持全市農業機械化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實施大推廣,努力提高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要圍繞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主導,重點發展大馬力、高性能復式作業機械,提高大型農機配套比和使用效率。鞏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成果,積極推進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要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作業機械化技術,集成應用精少量播種、化肥深施、節水灌溉等農業機械化節本增效新技術,促進農業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機械作業規模與效益。要根據農業標準化發展需要,建立農機農藝協作融合機制,不斷創新科學合理、相互適應的機械作業規范和農藝標準,推廣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為規模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創造條件,逐步實現種植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經營集約化。要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以種植、收獲等關鍵環節為突破口,圍繞大蒜、花生、棉花、蘆筍、山藥等主要經濟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大力引進先進適用農業機械。要圍繞蔬菜、林木種苗、花卉等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在大力推廣田園管理、電動卷簾等設施農業機械的基礎上,加快發展工廠育秧、生態植保和病蟲監控、溫度濕度控制、物理增肥等機械設備,推動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向更高水平發展。要圍繞提升林果產業化水平,加大育苗嫁接、植保施肥、分級篩選、貯藏加工等先進適用機械設備的推廣力度。到“十二五”末,確保使全市糧食生產機械化得到明顯提升,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實現重大突破,農村各業機械化得到全面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農機服務組織建設,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能有效實現農機戶優勢互補,減少或避免農機重復購置,降低農機經營成本,擴大農機作業規模,顯著提高機械利用率和經營效益;能夠推動高性能機械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能夠有效發揮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智慧,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我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快、作用發揮較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各級政府及農機部門都要繼續把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作為農業機械化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政策導向、投入傾向、市場培育、典型引路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培養出更多自我發展能力強、利益聯結緊密、運作規范、作用發揮好、效益高的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機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和產業化。要注重發揮農機合作組織的規模化、集約化優勢,打造農機跨區作業品牌,推行農機訂單作業、合同作業等模式,全方位開展社會化服務,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建立健全服務公益、支撐有力、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不斷增強其服務功能,提高其服務能力。要不斷加強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充實人員,改善條件,增強手段,創新推廣機制,搞好示范,加強指導,普及實用技術,滿足農民需求,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

(三)堅持依法行政,努力打造平安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要依法全面加強對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強化農機安全源頭管理,不斷提高農機的牌證管理水平。各級農機部門要與公安交警等部門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查處農機各種違法違章行為,預防和減少重特大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加強農機安全監理規范化建設,著力推進農機安全監理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不斷加大農機安全監理設施裝備建設投入,全面提高農機安全監理水平。要不斷加強農機質量監督管理,規范農機維修服務行為,嚴格農機修理者從業資格和維修網點開業技術條件,嚴把農機維修服務準入關。深入開展“星級文明農機維修網點”創建活動,不斷提高農機維修網點建設的質量和水平。要加強農機市場監督管理,不斷完善農機質量投訴網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等坑農害農行為。要加強農機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開發,不斷提高農機從業人員技能水平,確保農業機械安全、高效作業,保持全市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

(四)提高農機手綜合素質,著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科技進步。從目前我市的情況來看,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了一定程度,但科技含量還不算高,農機從業人員較多,但綜合素質偏低。要充分利用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加快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含量和廣大農機手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農機集成應用農業科技的載體作用,提高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要深入開展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活動,加快建設管理、技術、作業服務三支保障有力的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建立完善以各級農業機械化學校為骨干,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為依托,社會培訓機構為補充的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體系,多層次、多渠道培養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要加強農業機械化培訓機構基礎設施、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培訓能力和辦學水平。要充分利用“陽光工程”農機培訓等培訓項目,以農機技術、農藝和經營管理為重點,培養一批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經營能手,真正使廣大農機手的綜合素質滿足農業機械化科技進步的需要。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全市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是發展現代農業、爭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優勢的重要手段,是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科學發展高地的客觀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加大扶持,狠抓落實,全力推進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再上新水平。

一要加強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按照《市政府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要求,組織修定各縣區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認真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要加強農業機械化調查研究和督促檢查,及時解決農業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規劃指導、監督管理、協調服務職能,做好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安全監理等工作;發展改革、經信、財政、農業、公安、交通、公路、科技、國土、商務、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要把發展農業機械化納入考核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考核體系進行考核,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二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扶持。對農業機械化采取政策扶持,是農業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符合公共財政的介入方向。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確保把市政府確定的各項扶持政策逐項落到實處。各級要積極籌措資金,重點支持農機裝備結構優化、農業機械化創新示范和農機合作社發展,支持現代農業機械化示范園區建設、重大技術推廣;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研究制定對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及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政策等;按規定落實好稅費優惠政策,繼續免收農機跨區作業車輛通行費,建立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研究制定支持農機合作社農機場(庫、棚)建設用地等政策;財政新增農資綜合補貼資金要優先支持機械化土地深松作業等。不斷完善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篇9

一、組織機構

成立*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區農業局牽頭,區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區工商局等單位參加。在專項整治期間,負責統籌協調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有關重大行動。

*

成員:區發改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局,具體負責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省、市、區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和農業投入品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突出抓好源頭治理,加強對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的全程監管,加大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測力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監管的長效機制。通過專項整治,到今年年底,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監測范圍;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的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進一步下降;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全區形成安全生產、放心消費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主要任務

從現在起至12月底,在全區主要農產品主產區和農產品主要消費地及重要集散地,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點開展以下六項行動:

(一)種植業農業投入品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收繳產品做到100%銷毀;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品種和生產經營場所得到堅決查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農藥殘留抽檢率達100%。

2、主要任務。一是加大對違規生產、經營、使用高毒農藥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快替代產品的宣傳和推廣,積極推進高毒農藥替代工作。重點打擊擅自在產品中非法添加甲胺磷等禁限用農藥成分的違法行為。摧毀非法生產高毒農藥的“黑窩點”。二是加大力度開展農藥、肥料、種子等種植業投入品市場的檢查和監督抽查,對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進行跟蹤整改,對嚴重不合格產品和蓄意造假的生產企業進行嚴肅處理,堅決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行為;三是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全面開展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用藥檢查。重點檢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立農業投入品采購、使用記錄情況。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在10月份開展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組織對各地農資生產、經營場所(廠、門店)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查處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品種和生產經營場所,堅決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在11月份全區集中組織開展1次蔬菜生產過程用藥監督檢查,依法收繳并查處違規使用甲胺磷等國家禁止、限用和淘汰的農業投入品的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高毒農藥產品以及蔬菜、果樹用藥;單質肥料、復混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精制有機肥等肥料;葉菜、瓜類、茄果類等蔬菜種子;蔬菜、水果、稻米等種植業產品。重點單位:非法生產、經營5種高毒禁用農藥(包括混配農藥)的企業;替代產品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制假售假和非法生產高毒農藥的窩點;近年來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農資生產經營場所;主要農產品種植企業、種植大戶。重點區域: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此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

(二)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獲證企業檢查率達100%;飼料產品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保持在95%以上;飼料中“瘦肉精”檢出率為零。

2、主要任務。一是加大對進出口飼料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力度。重點整頓進口飼料動物源性飼料和進口寵物飼料,檢查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許可證號。二是加強對飼料和養殖環節違禁藥品和非法添加物的監管工作。堅決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蛋白精”、“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和蘇丹紅等非法添加物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以工業級原料或添加劑作為飼料級產品使用的違法行為。三是強化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及產品監督檢查。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政策和制度規定,客觀、公開、公平、公正地開展飼料企業設立審查工作,嚴把飼料企業和飼料產品的市場準入關。四是加強飼料產品監督抽查,堅決查處不合格產品和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飼料添加劑、寵物飼料和進口飼料。重點單位,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企業,以及動物源性飼料生產企業。重點區域,以往抽檢合格率較低的規模化養殖基地。

此項工作由區畜牧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三)獸藥和生豬生產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率達100%。獸藥標簽和說明書的合格率達到98%以上,獸藥產品合格率保持80%以上,力爭獸藥違法案件100%立案查處,獸藥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保證疫苗質量和有效供應。重點地區自產活豬瘦肉精和其他違禁藥品檢出率分別降到1%以下,全區進入流通領域豬的二維碼耳標佩帶率達100%。

2、主要任務。一是對經營和使用環節進行拉網式檢查。發現禁用藥物立即收繳銷毀,并追查其來源、銷售去向,加大禁用藥清繳力度;加強對*年以來列入獸藥質量通報的生產、經營企業進行檢查,發現假劣獸藥、過期失效產品、廢止地標產品,發現禁用藥物堅決收繳銷毀。二是加強疫苗生產經營管理。加強生產經營環節監管,堅決搗毀制售假劣疫苗的窩點;加強田間試驗、區域試驗監管工作,嚴厲查處假借試驗名義違法制售疫苗行為;強化對疫苗供應單位的資質、管理制度、供應記錄及冷鏈條件等的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規定的,限期整改,發現違法行為要嚴厲查處;加強對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疫苗供應和監督工作。三是組織標簽說明書清查活動。在生產企業查獲不規范標簽說明書,要監督企業銷毀處理;在經營、使用環節查獲不規范標簽說明書的獸藥產品,要禁止經營、使用。四是組織獸藥產品監督抽查,查處不合格產品和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期間,計劃抽檢獸藥質量監督樣品一批,抽檢畜產品藥物殘留樣品一批。五是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核,推進動物標識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嚴查無耳標和無檢疫證明生豬的調運、屠宰和產品銷售;組織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畜牧局牽頭,11月初組織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對全區牲畜佩帶二維碼耳標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保證11月中旬,全區進入流通領域的豬、牛、羊等牲畜二維碼耳標佩帶率達100%;11月底全區組織畜禽養殖環節用藥集中檢查,依法嚴查畜禽養殖過程中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學物質的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禁用獸藥(品種見農業部第202號公告、第560號公告,重點查處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未經農業部批準的獸藥、非GMP企業的產品和走私進口獸藥產品;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疫苗;抗生素類、驅蟲類、解熱鎮痛類藥物。重點單位,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疫苗生產企業,獸用注射劑生產企業;重點監控企業、有生產假劣獸藥記錄企業;商品豬養殖場(存欄50頭以上),肉禽/蛋禽養殖場(存欄300只以上);鄉鎮獸醫診療所/動物醫院。重點區域,獸藥經營企業,養殖小區統一供藥單位;獸藥經營集散市場;縣、鄉、村等基層獸藥經營點;重大動物疫病疫苗供應單位。

此項工作由區畜牧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四)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健康養殖示范場、出口原料備案基地、無公害水產品生產企業等三類基地,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等水產品質量安全自控措施,監管率達到100%;苗種生產單位持證生產率達到100%(自育、自用的除);苗種生產單位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等水產品質量安全自控措施,其中國家級、省級原良種場監管率達到100%;三類基地、一定規模養殖場等養殖環節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氯霉素等禁用獸藥殘留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5%以上;陽性樣品的追溯率達到100%;水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

2、主要任務。一是加強現場檢查。查處苗種生產企業是否領取苗種生產許可證,是否按批準范圍從事水產苗種生產;苗種生產單位和養殖場是否存貯、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禁用獸藥;養殖單位是否使用限用藥物但未遵守休藥期制度售賣水產品;三類基地和苗種生產企業是否依法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等制度。二是加強藥殘抽檢。抽查健康養殖示范場、無公害養殖基地、出口原料基地和個體小型養殖場禁用獸藥殘留情況。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在現場檢查和藥殘抽檢中發現的違規企業,要依法嚴厲處罰,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企業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四是推進健康養殖行動。加強對生產者健康養殖技術的培訓,繼續開展漁業科技入戶,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宣傳,對出口原料基地指導其按進口國標準進行生產。五是強化生產自律。加強對基層協會和漁民合作組織的培育和引導,指導其建立健全內部規章制度。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海洋與漁業局牽頭,10月份組織全區開展無公害認證水產品集中監督檢查,檢查各地無認證管理工作和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情況;11月份組織1次集中監督檢查活動,對全區水產品養殖環節用藥集中檢查,依法嚴查水產品養殖過程中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禁用化學物質的違法行為。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魚類、蝦蟹類水產品,重點抓好淡水塘魚的檢查。重點單位,未領取苗種生產許可證和未按批準范圍從事水產苗種生產的生產企業;未依法建立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的企業;藥殘抽檢合格率較低的生產企業。重點區域,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無公害養殖基地、出口基地和一般養殖場。重點環節:種苗生產、養成和越冬階段。

此項工作由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經貿局、工商局、農業局、畜牧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相關部門參與。

(五)認證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

1、具體目標。市場假冒“三品”(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下同)標志現象得到有效查處;企業用標行為進一步規范;“三品”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

2、主要任務。一是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初級產品和農業系統有機農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農產品監督抽查。對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和生產企業加工車間(倉庫)的“三品”進行抽樣檢測,對不合格產品,依據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進行處理;狠抓原料、添加劑、農業投入品的使用情況檢查,從源頭上保障“三品”質量安全,重點檢查獲證單位是否使用禁用農藥、獸藥;農藥、獸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是否符合相關準則,綠色食品獲證單位是否執行原料(飼料)訂購合同;采收、屠宰或捕撈是否符合農藥、獸藥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要求;原料及投入品貯存是否有專人管理和適宜場所。二是開展“三品”認證工作有效性檢查。包括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情況,申報材料、年檢資料等文件檔案的管理情況,認證審查工作時限執行情況以及“三品”質量安全預警制度建立情況等。三是開展生產經營規范性檢查。加強產地環境質量、區域范圍及周圍污染源受控情況檢查,了解獲證單位的生產操作規程和相關標準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規生產操作行為;檢查獲證單位生產記錄,查看生產記錄內容是否完備,估生產記錄的真實性。四是檢查必須包裝的“三品”是否經包裝后上市銷售;產品或包裝上是否標注標志和發證機構名稱;標稱“三品”的產品其證書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等違法違規行為等。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在10月份,全區集中組織開展“三品”的監督抽查與督導檢查,檢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標識與認證和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情況,打擊假冒“三品”行為,維護“三品”品牌形象。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標志的產品;應當包裝而未包裝上市銷售的“三品”產品;產品或包裝上未按規定標注標志和發證機構的產品。重點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產品質量不符合認證標準的企業。重點區域,主要食用“三品”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和生產企業的加工車間(倉庫)。

此項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認證無公害蔬果產品質量安全由農業局負責實施,認證無公害禽畜產品質量安全由畜牧局負責實施,認證無公害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由區海洋與漁業局負責實施。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檢查行動

1、具體目標。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1OO%納入監測范圍,建立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制度和不合格農產品報告制度;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銷售的蔬菜中農藥殘留、豬肉中瘦肉精、水產品中氯霉素、孔雀石綠等監測合格率,單項指標平均再提高1-2個百分點。

2、主要任務。一是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加大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品種、范圍和頻次,確保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監測范圍,及時對當地生產、銷售的大宗農產品和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的農產品監督抽查和現場檢查,分析、評價和跟蹤我省農產品生產、流通領域質量安全情況,加大對超標農產品的追查追溯工作力度,嚴禁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進入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二是對查出問題的中等以上城市批發市場、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大抽檢頻率和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三是開展農產品包裝標識執法檢查。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和廣東省強制標準“食用農產品標識》的規定,重點檢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品包裝標識是否按規定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銷售者)、生產日期等必須標識的內容;使用添加劑或屬農業轉基因生物的農產品和其他應實施檢疫的動植物及其產品,是否按規定進行標識。四是加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整治力度。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督促和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自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重點檢查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對進場銷售農產品抽檢和建立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報告制度等情況,指導、檢查中等以上城市批發市場建立市場準入制度情況,確保中等以上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由各級農業部門、工商、經貿等部門,通過開展監督檢查、監測抽查、督查督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本轄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整治活動。對批發市場沒有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的地區,掛牌督辦,限期解決;對建立制度行動滯后的批發市場,要限期整改;對已建立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執行不到位的,要強化指導;對不按有關規定進行檢疫等標識的,依法查處。

在專項整治期間,由區農業局牽頭,9月份和12月份,全區組織2次集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活動,對全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養場、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生產銷售的蔬菜、水果、稻米、畜禽、水產品等,開展監測和監督抽查,向社會公開農產品對不合格企業及產品。并根據監督檢測結果,農業部門及時與工商部門溝通,督促農產品銷售企業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依法查處批發市場和其他流通環節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的行為;11月份,由區農業局牽頭,組織全區集中開展批發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檢查,重點檢查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現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是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同時,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督促和指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自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

3、整治重點。重點產品,蔬菜、水果、畜禽產品、水產品等當地的主導品種和“菜籃子”工程主要品種。重點單位,農產品批發市場、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點區域,全區主要農產品產區、農產品銷售集散地。

此項工作由區農業局牽頭,畜牧局、海洋與漁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貿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參與。

四、總體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部門責任

各地要按國家和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部署,將農產品專項整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抽調得力骨干組建強有力的班子,建立健全領導和組織機構。切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層層分解到區、鎮(辦)、村。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人要直接抓。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負直接責任的責任制,將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落到實處。要加強領導,上下聯運,農業部門切實履行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牽頭單位的職責,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為專項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金和技術裝備保障,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建立監督管理責任制。

(二)細化整治方案,明確工作進度

各地和各任務牽頭單位要按照國家、省、市、區農產品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做到有階段安排、有重點活動、有監督檢查、有責任追究,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要制定農產品專項整治檢查驗收辦法,組織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三)強化監督抽查,依法進行查處

各地要制定并組織實施農業投入品和主要農產品殘留監控計劃,重點開展對主要生產基地、規模畜禽、水產品養殖場、飼料加工廠、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超市農產品和市場經營流通領域農業投入品質量的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對重要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要加大監測頻次,限期整改,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要求的,要依法予以處理。要突出抓好大案要案查處工作,通過專項整治行動,集中處理一批產品,查處一批企業,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切實做到事實沒有查清的不放過;不合格產品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相關責任人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對有失職、瀆職和違法行為的國家公職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

(四)密切工作配合,快速溝通信息

各地各單位要按照統一部署,做到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形成合力,確保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效果。各農產品整治專員單位應密切聯系,暢通信息渠道,及時反饋情況。報送材料要全面、系統,應綜合各整治行動參與部門的信息,有綜述、有查處情況、有產品合格率等量化指標,及時體現進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同時,要加強工作溝通,及時指導、督促各地整治工作開展,搜集有關信息。

(五)強化教育培訓,加強技術服務

要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加強對執法人員和從事農業投入品經營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規范執法行為,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提高依法經營意識,使生產經營者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加強農業生產者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和技術服務,結合“科技入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組織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科研院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對農民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以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安全使用為重點,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技術指導,指導農民科學用藥,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農民科學種養水平。

(六)注重輿論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按區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系列宣傳隊活動,在有關網站和新聞媒體開辟農產品專項整治專欄,介紹專項整治成果,全面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及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和具體要求。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全面宣傳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內容與成效,倡導守法經營、安全生產、科學消費的理念,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加強檢查總結,健全長效機制

區農產品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要加強對全區專項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全面及時了解全區工作進展,總結階段性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和成效,研究解決執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項整治工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監管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促進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面開展。

五、時間安排

(一)組織部署階段(10月份)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小組研究制定《*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部署全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1O月30日前,要求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區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并制定具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啟動并全面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二)集中整治階段(10月下旬-12月初)

各地根據制定的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全力整治。11月初,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小組檢查各鎮(辦)開展情況。

篇10

一是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省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面積已達438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238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2000萬畝。全省已建立42個地(市)、縣(含8個農墾分局)286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全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已達到238個。全省各類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已達到200多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就達到81個(國家級35個、省級46個)。通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試驗示范的帶動作用,全省已累計推行標準化種植面積7000多萬畝,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0%以上,其中,四大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蔬菜等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5%以上;農墾系統農業標準化覆蓋率已達到100%。綠色畜禽飼養量1286萬頭(只)。綠色產業生產總量1581萬噸,產值498萬元。二是綠色農產品認證領域進一步拓寬。目前,我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標志的農產品已達787個,生產總量1110萬噸;無公害農產品238個,生產總量802萬噸。同時,認證領域已擴大到糧油、飲料、乳制品、豆制品、糖酒、畜禽、蔬菜、經濟作物、山野菜、食用菌、林特產品、生產資料等領域。三是綠色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我省制定實施綠色食品技術標準49項,綠色食品開發從投入品標準、生產技術操作標準到產品加工標準,堅持全程標準化,有效地提高了全省綠色食品標準化水平。四是綠色食品產業化體系初步形成。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3*戶,其中國家級和省級75戶,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73億元,占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的24.4%,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貿工農、產供銷相連接的綠色玉米、大豆、大米、乳品、肉類、山產品、飲品和特色產品等8大產業體系。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不平衡和諸多不足之處。一是綠色食品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夠。大部分的綠色食品的種養殖生產以家庭、個人為單元,規模、資金、產量上不去,各自為政,缺乏競爭力。龍頭企業自身不夠強大,引導和帶動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識偏差、狹隘。產品生產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創自己的牌子,造成一個地域同個品種多個牌子,缺乏影響力和規模效益;三是產品生產者過分依賴天然優勢,科學種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只顧眼前利益,單一追求產量,盲目濫用投入品,缺乏綠色、保持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誠信、自律意識;四是多數綠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產標準不統一,操作技術不規范。原字號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統裝粗貨多、精包裝細貨少;五是缺乏系統的、分層次的檢驗、檢測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縣級以下基本上沒有,適時的現場鑒別性檢驗、檢測根本沒有,批量檢驗、檢測的覆蓋率極低。全方位的安全和質量監測更是無從談起。沒有科學數據支持;六是綠色食品市場混亂。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時有發生,市場監管的力度和規范性,有待于加強和提高。魚龍混雜、冒名頂替、優質不優價,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綠色食品生產者的積極性。省內對外埠產品的準入滯后,缺少了公平競爭的前提。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

根據我局“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的職能,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

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奮斗目標,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按照“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食品放心工程和專項整治,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做大作強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不斷探索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全省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具體措施

(一)加大對綠色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整治

1、加強產地生態環境建設

進一步加強食品產地環境監測和污染源監測,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污染防治工作。

2、狠抓綠色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

(1)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行業標準和參照國際農產品標準及技術要求,制定全省主要農作物和畜禽等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統一生產標準和技術措施。同時制定出臺安全農產品的農業種植、畜禽飼養等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建立統一的農業生產管理檔案,以利于農產品質量跟蹤追溯制度的實施。加強對農業投入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綠色食品加工原料采購的監管,以保證企業按標準和要求組織生產、依法規范企業使用安全食品質量認證標志;

(2)嚴格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按照國家及有關部門公布的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特別是嚴把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等使用關,在生產過程中,全面推行生產記錄檔案化管理,并嚴格監管措施,從而使農業生產者從傳統的無約束、隨機生產轉向標準化操作、規范化生產,以保證生產中全程質量控制;

(3)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督體系。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省綠色食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聯合檢查監督,把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質量認證標志的監督管理和生產基地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依法維護全省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規范市場經濟行為;

(4)強化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力度。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的登記、生產許可使用管理工作。加快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支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機構建設,配備現代化的檢驗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內容與承擔任務相適應,建設布局與無公害食品區域布局相結合的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完善省、市、縣三級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形成以省級檢測為主,區域性檢測為輔,以重點市縣為基礎,各級檢測系統的配置水平達到國家農產品檢測指標的基本要求;

(5)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

(6)深入開展農藥、獸藥、畜產品、水產品專項整治工作;

(7)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的行為。

3、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

繼續實施對蔬菜農藥殘留、畜產品“瘦肉精”等污染和水產品氯霉素污染的監測工作。

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以蔬菜等農產品為重點,探索“IC卡管理”、“聯戶聯保”等多種形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辦法。

(二)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的整治

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運用政府監管、市場引導、企業自律三管齊下的辦法,遏制無證生產行為;取締無證生產的小作坊,對有制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從嚴審查企業生產條件,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

2、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日常監管

全面開展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建檔工作,逐一建立企業動態監管檔案,完善工作制度和運行規則,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對高危、中危、低風險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別實行A、B、C分類分級監管。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實施定責、定人、定區域、定企業的監管模式,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面實行巡查、回訪、年審、定期檢驗、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措施,確保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監管到位;進一步完善預警制度、快速反應機制、獎勵舉報制度、行政轄區打假責任制、制假“黑名單”等五項執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綠色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綠色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審核、注冊管理制度。

3、展食品衛生許可證專項整治

規范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和監督,清理無證和不符合衛生許可條件的生產企業,嚴格按照相應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規范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和監督,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嚴格依法予以查處。

(三)加大對綠色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

1、開展綠色食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包裝標識專項執法檢查

重點對飲料、酒、奶制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調味品、罐頭、食用油等綠色食品加大質量監測力度,逐步建立并強化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加強不合格綠色食品的退市監管,依法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關的處置措施。同時查處一批影響惡劣的食品假標識、假包裝、假商標案件。

2、健全食品流通服務體系,加強企業自檢體系建設

向社會推薦優秀企業和優質綠色產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冷鏈配送和電子商務,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步伐;加快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積極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配備必要的有害物殘留檢測設備,進一步完善委托檢驗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標食品市場退出機制。

(四)扶持壯大龍頭綠色食品企業

通過“抓龍頭、抓源頭、抓典型”,大力扶持龍頭綠色食品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實現綠色產業的壯大。抓龍頭就是要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通過推薦誠信放心食品企業,推廣企業生產經營示范文本,推進食品全鏈條良好生產規范(GMP、HACCP)和建設綠色、特色食品工業基地等措施,提高我省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發展壯大食品支柱產業。抓源頭就是要抓住國家加大糧食主產區扶持力度的大好機遇,通過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良性帶動,引導綠色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多樣化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組織模式,走農業產業化道路;發揮我省生態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優質糧食和無公害農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無公害農畜產品標準化種植養殖示范區建設,走農業綠色化道路。從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省作為全國最大優質商品糧基地和綠色農業基地的地位。抓典型就是選擇東寧黑木耳等我省典型優勢綠色食品產業,按照突出食品安全,打造健康產業的原則,整合優勢食品產業的品牌和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產業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誠實信用體系等4大體系,推進優勢食品產業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和工廠化,并通過東寧黑木耳等典型優勢產業的規范與提高,不斷探索以食品安全為品牌推進我省優勢食品產業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

(五)加快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步伐

1、全綠色食品標準體系

(1)落實《全國食品標準20*一20*年發展計劃》和《全國農業標準20*一20*年發展計劃》;

(2)加強“三綠工程”和農產品流通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審查制定酒類商品批發和零售經營管理規范以及屠宰加工行業等標準。

2、驗、檢測體系建設

(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

(2)扶持、整合、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食品(農副產品)質檢中心,加強市(地)、縣的食品(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

(3)加快省部級質檢中心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工作。

3、對綠色食品工業發展的宏觀指導

大力調整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結構,切實提高食品工業發展水平,推動綠色食品工業健康有序發展。

4、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

(1)全省各市地縣都要在本行政區域內選擇一批基礎較好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各市(地)、縣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試點實施方案、開展食品安全信用知識培訓、開展調查研究、建立食品企業內部經營檔案、建立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2)逐步推廣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基礎標準和信用征集、評價、披露、獎懲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和信用意識,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和試點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

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