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第二課堂總結范文
時間:2023-08-31 17:0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第二課堂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大學生就業;影響;德爾菲法
高校教育的本質是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實現社會需求與所教人才的高度對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學生就業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討及分析高校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對于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尤為重要。
一、高校課堂對大學生就業意向以及就業能力的影響調查
本文以上海電力學院未畢業大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針對大學生的結構和分布特點,進行了相關初步調查,包括學生個人結構知識與職業需求的認識、對第二課堂設置類型的愿望、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關系的認識等幾大類因素進行了問卷統計,通過這一初步工作,筆者總結并分析了調查結果:(1)高校大學生具有明確且相對合理的就業計劃;(2)大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外實習、兼職及其社團活動等社會實踐;(3)學生傾向于第二課堂的學習,但是學校在第二課堂渠道的推廣及其宣傳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學生對于第二課堂的認識不夠具體全面,處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爾菲法分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貢獻建模
筆者采用德爾菲法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建模,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模型。根據前期初步的問卷調查,我們主要選定了10位從事學生工作的專家,經過其評分,將13個相關因素進行了如下層次的分類:最高層即目標層(A),影響因素;中間層即準則層(B),第一課堂影響因素(B1)、第二課堂影響因素(B2);方案層(C1―C13)。整理所有專家打分情況,綜合分析出方案層中每項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課堂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課程設置C1,教學環節設計C2,教學設施支持C3,教師業務能力C4,學生學習的主動性C5,專業技能的熟練度C6等。第二課堂影響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視程度C7,社會實踐C8,學生工作C9,科技競賽C10,職業生涯規劃C11,專項技能培訓C12,內容的時效性C13等。
2.構造矩陣。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影響因素模型的評價指標兩兩判斷矩陣,矩陣的組成元素,就是每一個影響因素,求所構造的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將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們已知有一個檢驗標準的圖標,明確規定了標準RI的數值,通過計算CR=CI/RI的數值,進一步檢驗所構造矩陣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則認為該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3.進行檢驗。求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進行一致性檢驗:通過計算已知的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影響大學生就業情況的各個因素,我們得到了所要求矩陣,通過計算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進一步帶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終的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模型,不難發現影響大學生就業現狀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課程設置及其教學形式、教師師資力量等,筆者在此總結了以下幾點:(1)高校課程偏重于第一課堂而忽略第二課堂的有效宣傳和拓展,但是總體而言,兩類課堂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2)師資力量缺乏專業性第二課堂人才;(3)在教學形式表現中,第一課堂形式單一,遠遠不如第二課堂豐富多彩。
四、針對高校課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議和相關對策
1.在抓好第一課堂工作的同時,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課堂的教學工作。高校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時間,引導學生邁入第二課堂的大門,開展就業學習。
2.充分利用校友資源,調動學生創業就業的積極性。通過校友與在校學生的互動,幫助未就業學生拓展人脈,奠定學生就業的堅實基礎。
3.開展就業課程學習,加強就業指導。加大指導工作,提供專門幫助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咨詢以及指導的課程和團體。
4.加強社團建設,開展高校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確保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齊頭并舉。校方努力為學生提供實習、兼職等社會實踐性活動,為學生就業搭建良好的平臺。
除此之外,大學生也要努力奮斗,正確樹立擇業觀和就業觀,在社會、學校以及教師的幫助下,找準自身的位置,結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資源,為自己的職業藍圖畫出美好的開端。
五、總結
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中國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重點,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大學生提供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便利條件,為廣大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求職道路掃清障礙,促進大學生就業率的提高,促進我國社會的穩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參考文獻:
[1]陳銳.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析及就業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科技,2012(10):160.
[2]劉艷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加強就業指導課時效性建設[J].出國與就業教育研究,2010(8):125.
篇2
關鍵詞:第二課堂;數學與物理素養;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7-0228-03
一、問題緣起
數學與物理類課程是高校理工科大學生必修的五類公共基礎課(“兩課”、大學英語、計算機、數學、物理)之中的兩類,無容置疑,數學與物理類課程的教學質量在理工科人才培養質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數學與物理學院除了承擔本院數學與物理專業的教學外,很大一部分教學任務是全校各專業大學生的數學與物理公共基礎課的教學。
2009年底學校召開了《中國地質大學數理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研討會》,我院對教學現狀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其中,對我院開展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也作了認真的分析。我們認識到其特點有(1)分散性,有些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教務處組織的,有些是團委、學工處組織的,學院內部沒有統一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組織和協調;(2)臨時性,有些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不是每年都開展,無法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3)無固定經費,有些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無經費或僅有極少經費支持,導致活動質量差,相關教師與學生缺乏積極性。逐一為每一次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向學校有關部門申請經費十分麻煩,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4)無監督和評估,無法了解和改進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針對上述問題,學院班子進行多次的討論和研究,向學校提交了《關于建立數學物理公共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基金的報告》。在學校領導和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建立了數理學院教學改革基金,每年撥款20萬元專款,用于本院第二課堂的教學改革。
二、第二課堂是什么
要開展第二課堂的教學改革,首先要理解第二課堂的作用、目的和意義。我們認為,第二課堂是指學校各專業培養方案之外的與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各專業培養方案對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普遍性的要求,解決共性的問題;而第二課堂的主要作用在于發展專業人才的個性化特長,豐富同一專業人才培養的差異化和知識多樣性,解決特殊性、個性的問題;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具有規定性、基本性和主體性,而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具有可選擇性、深化性和延展性。因此,處理好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系,充分發揮兩者相互補充、良性互動的作用,對于本科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全校范圍開展數學與物理第二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什么?這是進行第二課堂教改的首要問題。我們認為:第二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理工科大學生的數學與物理素養。眾所周知,數理素養在人才的知識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僅就地學領域,院士和著名學者都擁有非常扎實的數理素養。這里,所謂數理素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數學與物理知識,它們是已經被理論證明和實踐檢驗的規律、認識和事實,被當今社會廣泛使用,是現實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們還是生產力提升、各類科技創新和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平臺之一。(2)數學與物理技能,它們包括作圖、計算、推理和交流等基本技能,還包括更為重要的數學建模和物理實驗的技能。(3)數學與物理語言,它們是數學與物理的交流工具,具有通用、簡潔準確的特性。在物理中廣泛使用數學語言。數學語言還是數學的載體,它能不受具體國家文字的限制。(4)數學與物理思維,它們包括:抽象、概括、歸納與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維以及直覺、猜想等非形式化的思維。物理更直接研究自然世界,因此,實證思維是物理思維的突出特征。(5)數學與物理意識,指用數學與物理的視角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關系、物理信息和物理屬性關系,進而達到運用數理邏輯的觀點科學地認識世界。我們大學的第一課堂(專業培養方案)主要傳授數學物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對部分優秀學生開展進一步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例如,數學建模、數學競賽和交流的技能,物理競賽和更復雜的物理實驗技能)則有賴于第二課堂。一些數理素養,如數理語言、思維和意識需要在大量的訓練中培養和完善。第二課堂正是提供這種訓練的重要途徑。我們的理工科大學生,只有具備了厚實的數學物理素養,才能成長為真正高水平的理工科人才,才能在大學畢業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具有強勁的發展潛力。
三、第二課堂的教學體系
為了過去第二課堂無系統組織結構,五固定經費、無監督、無考核的狀況,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并執行了如下數理學院第二課堂的教學體系:(見圖1)第二課堂的教學體系的建立給學院對第二課堂教學實行統一管理、監督和評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每年各單位進行第二課堂教學項目申報,填寫第二課堂教學項目申請書,學院黨政聯席會議根據各單位教學實際需求和師資情況確定開展項目的數量、內容、經費及項目負責人。第二課堂的教學實行項目負責人制度。年終進行第二課堂教學項目考核,每個項目負責人都提交相應的項目結題報告。通過結題的項目負責人,可以申報下一年的第二課堂教學項目。2011年年底,通過對一年來第二課堂的總結,學院對項目設置及經費做出了一些調整,例如刪去了“專家、名師門診”項目,增加了系、部的教學研究項目,單設了各、系部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等。為了切實發揮教改基金的作用,提高第二課堂的質量,學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例如,《關于建立數學物理公共課教學質量提升工作基金的報告》、《加強教學的中心地位,開展數學物理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數理學院教改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數學與物理學院教改立項申請書》、《數學與物理學院教改項目工作計劃書》、《數理學院教改立項結題報告》等。這些制度的建立能夠引導廣大教師重視第二課堂,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使得第二課堂的教學活動實現持續化和規范化,保障第二課堂順利開展。
四、實踐的成效與認識
從2010年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改革以來,我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第二課堂的成績有一些是短期看不到,例如“高等數學知識團體賽與教學研究”、“數學自主學習與數學開放實驗”、“物理自主學習與物理開放實驗”、“大學物理知識對抗賽與物理科普周活”、“數理學院學生志愿者學習服務中心”等項目,但有些競賽類項目,則可以看出成績。例如,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近三年來,我校獲得國家一等獎2項,國家二等獎2項;湖北省首屆數學競賽我校獲得一等獎3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2個;湖北省高等學校首屆大學生物理實驗創新設計大賽我校(7隊參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4隊參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2010~2012三年共獲得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一等獎5項、國家三等獎3項,第二屆物理實驗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18項、國家三等獎11項。
回顧近三年的實踐,對我院第二課堂教改有如下幾點認識。
1.建立第二課堂教學體系,使我院的第二課堂教學有了有力的組織保障。通過第二課堂教改立項,明確了負責人和參與教師。我們認識到有負責任、肯投入精力的教師去開展某項第二課堂教學,是該項活動成效好壞的關鍵。
2.第二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過去第二課堂活動的臨時性,保障了第二課堂經費的固定性和人員的相對固定性,有利于參與教師不斷總結經驗,有利于各個項目活動的質量不斷提高。
3.建立年終項目結題制度,便于學院宏觀上掌握第二課堂教學情況,可以及時調整整個學院的第二課堂教改實施方案,發揚成績,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工作。
4.關于評價第二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只看是否獲獎或得獎的多少,主要考察項目的預期目標是否實現、工作是否到位。
5.關于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關系問題,不能簡單地考察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起到多大的促進作用。第二課堂的主要意義在于提供大學生實踐性學習和深入性學習的平臺、提高大學生的數學、物理基本素養以及提高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高等學校的教學和教育必須與時俱進,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只有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兩條腿走路,高等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之路才能邁的更加穩健、更加堅實。
參考文獻:
[1]李大潛.數學文化與數學教養[J].中國大學教育,2008,(10).
[2]韓鶴友,陸冬蓮,等.農林高校應用化學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育,2009,(10).
[3]杜其奎,寧連華,周興和.淺談數學與數學素質[J].中國大學教育,2011,(5).
篇3
關鍵詞 社會實踐項目化 第二課堂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5
“第二課堂”是相較于以教育活動為主的第一課堂而言。“從廣義上來講,第二課堂是指學生在學習以專業知識為主的教學計劃課程之外所從事的一切活動,約等同于課堂教學之外的所有日常生活。學生可以在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課程之外的各類活動中,開闊視野、愉悅身心、鍛煉能力、積累課堂講授以外的豐富知識與經驗。從狹義上來講,第二課堂是指相對于第一課堂(即課堂教學)而言的具有素質教育內涵的學習實踐活動,即學生在教學計劃的規定課程之外自愿參加、有組織地進行的各類活動,按照其類別(主要是其培養的學生素質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德育活動、社會實踐、學術科研、社會工作、學生社團、志愿服務、勤工助學、文藝體育等幾個方面。”①強調社會實踐在“第二課堂”中的作用是與目前高校“第二課堂”的內容設置、學生需求等是相一致的。在“第二課堂”的諸多內容之中,社會實踐所占的比重較大,基本出現了以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運行模式,在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更是如此。“第二課堂”涵蓋內容廣泛,涉及領域較廣,包括了除課堂教學之外的幾乎所有的教育內容,在眾多的“第二課堂”內容當中,社會實踐起到了社會實踐能夠為“第二課堂”的其他內容提供必要的內容支撐和源動力。從“第二課堂”的相關內容運行效果來看,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參與率相較于“第二課堂”的其他內容都較高,而且實際效果較明顯,受益面較廣,有效地提升了“第二課堂”的整體質量和實效。因此,要做好高校“第二課堂”,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實效,從社會實踐角度進行探索無疑是一條捷徑。
針對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成長和發展越來越重要的現實以及社會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迫切要求,毫無疑問,要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關注和支持,要結合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社會需求等因素來研究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基本規律,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整體水平和實踐效果。從目前大多數高校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情況來看,可以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項目化模式,最大限度地節約社會實踐資源,提高社會實踐效率,發揮社會實踐作用。
1 實踐活動項目化概述
社會實踐具有實踐性強和學術性、興趣性、協作性等特點。但長期以來,高校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必要的科學組織,在運行方式上以學生自主操作為主。這一現象在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表現尤為突出。長此以往,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流于形式。針對此種現象,可以在高校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推行和完善實踐活動的項目化模式。實踐活動項目化簡單地說就是以實踐項目為依托,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并做好保障和其他相關工作,通過實踐項目的逐步推進,從而保證實踐活動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實踐項目是一項系統性、體系化的運行模式,要從項目的立項、實施、結項等各方面層層落實、層層把關,堅持將成功立項的項目扎扎實實地做出來,體現出實踐活動應有的高度、水平和功能。
實踐項目的立項是實踐活動的第一步,在整個實踐活動中起到了基礎作用。要通過社會實踐項目化運作達到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的目的,首先要把好“選題關”。選題要把握題目的通識性、時效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所選項目能夠達到開拓學生思維和眼界,貼近社會熱點和時事問題,在學術性、實踐性上能夠得到有效體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跨學科研究和學科交叉研究,在盡可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體現一定的學術性、可研究性、實踐性。
只有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才能夠檢驗并實現項目的應有價值。在項目成功立項后,要在再次充分論證項目的可行性之后,由學生組成相應的實踐團隊負責項目的實施。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觀念,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通過良好的組織建設讓團隊中的所有成員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協作性。與此同時,保證有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師能夠提供必要的指導,避免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的盲目化。
結項是實踐成果的總結、反思階段。在整個社會實踐活動完成之后,要組織專門的結項匯報或答辯,以直觀地反映社會實踐的基本情況。通過結項匯報或答辯,要能夠真正發現好的項目和取得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同時,也要發現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有益經驗。結項匯報或答辯也應成為整個實踐活動總體評估的一部分。
2 建立良好的實踐保障制度
制度保障是推進實踐項目化運作的法寶,就是要從高校頂層設計到基層院系的具體落實都要圍繞實踐項目形成一整套的制度模式,使實踐項目運行的各環節和最終評估以及經費支撐等都有相應的制度依據。要“加強學生服務社會與實踐指導工作的重要地位,營造具有約束與激勵效應的政策環境,確保服務社會與實踐指導工作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②
制度保障的前提就是要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制度能夠將實踐活動形成制度設計,將實踐活動的有益經驗很好地總結下來,也可以使實踐活動較好地體現出延續性,形成實踐活動的常態化。從此目的出發,實踐活動才能出成果、出實效。制定制度時要考慮以下幾方面:要為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和教師指導的積極性;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長效性。
制度為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就是要通過高校層面的制度設計,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能夠調動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學生實踐活動中。在人力保障方面,高校可以組織成立社會實踐項目的專家組來具體負責項目的立項、指導和評估等工作;在物力保障方面,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日常經費中劃撥定額資金用于專項學生實踐活動經費,依照實踐項目的具體進展情況進行分期撥付,保障項目能夠順利結項;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體現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科優勢,在可行性范圍內實行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開發、整合、共享學生社會實踐資源,比如某一基層院系或專業圍繞其學科或研究領域而建立起的社會實踐基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全校范圍內共享,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激發興趣活力的機會。
高校要在制度設計上對學生參與程度和教師指導程度給予一定的引導性優惠條件,“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課外創新實踐活動;制定傾斜政策,調動院系及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實踐的積極性。”③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應當采取制度性保障和措施有效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指導教師也是社會實踐活動必不可少的有效輔助,絕對不能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時候忽視對指導教師的積極性的調動,缺乏必要的專業教師的指導,實踐活動的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在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措施,比如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學分或物質獎勵、實踐成果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年終總評當中等等,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時間可以折抵一定的課時,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作為職稱評定等的參考。
在制度能夠保證以上基本的實踐條件得到滿足之外,不能忽視的就是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和長效性,要著眼于制度本身的價值。可操作性和長效性強的制度能夠保證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和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
3 實現實踐評估科學化
實踐評估是對實踐活動的督查過程,也是對參與實踐的師生進行正確引導的過程。對實踐活動進行是否科學合理的評估是關系到實踐的最終目的能否實現的重大環節。在對實踐項目進行評估時,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基本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過程性評估;堅持全面性評估。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評估就是要通過評估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專家組給予適當的補充、完善和指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能夠從專家組的評估過程中了解到在實踐中的得失,能夠充分認識到實踐所取得的成果和實踐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不能僅以學生是否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等硬性指標來評價學生及其實踐活動。
堅持過程性評估就是要在評估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學生實踐過程的考察,不能以量化的標準來評價學生的社會實踐情況,要注意在社會實踐中的細節性評估,比如教師的指導情況、學生的協作情況等。
堅持全面性評估就是不能僅僅依靠學生實踐中的某一方面來評價學生實踐成果的好壞,要綜合參考學生實踐中的各個因素,尤其是參考一些柔性因素,如總結匯報時的表現、實踐結項報告或論文的撰寫、安全教育情況等。在做全面評估時,可以將基層學院指導學生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的情況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實踐評價指標。
在評估完成之后,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反饋時,可以采用“成績+學分”的形式,即在評價學生實踐成績時,可以采用“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這五個等級進行評定,擺脫傳統的分數制的限制,使學生免受分數高低的干擾。在對學生的實踐成績進行評定后,由高校教務部門對評估合格的實踐項目按照統一標準給參與項目全過程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學分。這樣就完成了整個社會實踐工作。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項目化的統一引導下,將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制度保障和評估體系融于一體,能夠使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鑒于社會實踐在高校“第二課堂”中的地位,通過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項目化運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校“第二課堂”的體系完善,促進高校“第二課堂”發揮培養學生和實踐育人的作用。
注釋
① 盧亮.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關系初探[DB/OL].(2007-4-13)[2014-8-1]http:///gzyj/dcyj/138584.shtml.
篇4
關鍵詞:高校;第二課堂;調查
1引言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深化農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養現代農業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充分發揮農業院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農業人才培養和農業技術創新推廣網絡。以教科書知識為核心的第一課堂教學顯然難以滿足培養高質量優秀人才的需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已成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1]。如何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農業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是當今高等農業院校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2]。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是高等院校學生教育最具特色、最具創新、最具活力的一項工作[3]。
第二課堂教學是指除課堂教學、實驗、實習等教學之外,為拓展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鍛煉其各種能力,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的相關課外活動。它是第一課堂的時空再延續、認知再深化,而其實施形態也更為自主、多元、開放。因此,早在2002年,按照團中央部署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要求,貴州大學就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組織參加學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和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等活動,大力拓展第二課堂的輻射面,推進第一、第二課堂的聯動。同時,在該校全日制本科生中建立創新性實驗計劃和SRT等實驗、實踐性項目,資助金額500~10000元不等,提供“項目化”的支持,從而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從2010級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開始實施第二課堂學分制管理,本科學生在完成第一課堂學分外,必須修讀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項目至少4個學分方能畢業。第二課堂教學內容主要有形勢與政策系列講座;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系列活動;學術講座和報告;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各級各類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就業與創業實踐系列活動;課外社會實踐與志愿者服務;課外素質拓展;學術論文、專利等各類知識產權成果;其他經認定委員會認定的課外活動或項目等十大類別。從“課程化”、“項目化”、“學分化”來管理第二課堂制度建設,充分調動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積極性,把‘學生觀眾’推向“參與主角”,有效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3學生對第二課堂的總體認識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為貴州大學統招本科大二不同專業的學生,專業分別為園藝、植保、農學、煙草、茶學、中草藥、動科、林學。共發出150份調查問卷,收到有效問卷共148份。在對“你對高校第二課堂教學的了解程度如何?”,18.8%的同學認為非常了解,25.0%的同學認為基本了解,50.0%的同學認為了解一點,6.2%的同學認為不了解。在對“你認為高校有必要開設第二課堂嗎?”,31.3%的同學選擇非常必要,62.5%的同學選擇必要,6.2%的同學選擇不必要。在對“學校為學生開設了什么類型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14.9%的同學選擇社團活動類,29.6%的同學選擇假期社會實踐類,22.2%的同學選擇社會公益服務類,3.7%的同學選擇專業技能競賽類,18.5%的同學選擇科技創新類,如SRT,7.4%的同學選擇專業見習與實習類,3.7%的同學選擇其它。在對“你參加或指導過哪些第二課堂教學活動?”,23.2%的同學選擇社團活動類,34.6%的同學選擇假期社會實踐類,7.7%的同學選擇社會公益服務類,15.4%的同學選擇專業技能競賽類,11.5%的同學選擇科技創新類,如SRT,3.8%的同學選擇專業見習與實習類,3.8%的同學選擇其它。在對“你認為第二課堂對提高學生的能力有用嗎?”,41.1%的同學選擇有用,11.8%的同學選擇無用,47.1%的同學選擇說不清楚。在對“你校有專門針對某一通識課程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嗎?”,38.5%的同學選擇有,5.0%的同學選擇沒有,52.5%的同學選擇不清楚,5.0%的同學選擇不清楚哪些是通識課程。在對“你對本校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是否滿意?”,15.4%的同學選擇非常滿意,26.9%的同學選擇滿意,46.2%的同學選擇一般,7.7%的同學選擇不滿意,3.8%的同學選擇非常不滿意。在對“你對本校第二課堂教學的關鍵是什么?”,21.3%的同學選擇教學內容,17.0%的同學選擇教學方法,17.0%的同學選擇師生互動,25.5%的同學選擇學生愛好,20.2%的同學選擇符合社會需求。
4第二課堂的思考
4.1重視素質拓展,加強學分管理
只有18.8%、25.0%的同學認為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第二課堂,多達52.5%的同學都不清楚學校是否有針對某一通識課程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輔導員、班主任以及社團需要加強對每一個學生闡述素質拓展能力,以及第二課堂學分獲得的重要性,這關系到自身是否順利畢業,讓英語協會、演講協會、創業協會、茶藝社、書法協會、攝影協會等多個學生社團通過學校廣播、報刊、宣傳欄、學習手冊、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宣傳素質拓展,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素質的意識和愿望。明確要求學生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學術講座、社會實踐和調查、“三下鄉”、愛心志愿等活動,并制度化。從而使每位學生在思想上對第二課堂學分的獲得給予足夠的重視。
4.2搭建參與平臺,靈活考核學生
當前,高校第二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為學分而學分,為活動而活動、為競賽而競賽”的現象,從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滿意度中發現,15.4%、26.9%的非常滿意、滿意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從整合活動內容、活動形式、考核辦法以及信息獲得的途徑著手,構建一體化的第一、二課堂教育平臺,推進創新與創業訓練項目、技能實踐項目、科研學術實驗項目,引導學生自主開展綜合性、問題性、創新性和實踐性的調查研究、實驗認證,并最終形成研究報告、實驗數據、創業方案、心得體會等多種考核方式。并對取得一定成效的學生實行相應的獎勵政策,如課題立項,保送研究生等措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4.3培養卓越師資,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直接影響學生的培養情況,第二課堂教學的關鍵分別是教學內容占21.3%,教學方法占17.0%,師生互動占17.0%,學生愛好占25.5%,符合社會需求占20.2%,相對均衡的選擇,需要老師知識廣博、能力全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為教職工建立培訓檔案,定期開展“傳、幫、帶”工作,采取專題系列培訓、競賽、自學輔導、網絡教學、對外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創造教師進修機會,開展教師培訓工作,讓老師們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擴展文化修養,擴大學術影響力,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與時俱進,適應需求。不斷完善與改進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用于學生從事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動手能力,為第二課堂開展創造條件。
4.4激活學習興趣,培養個性人才
據調查大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16.7%選擇個人強烈地求知欲望,56.3%選擇將來能有個理想的職業,12.5%選擇家長和老師的要求[4],可見,大多數大學生只是把學習是被動的、不自愿的,沒有發展成主動的求知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需根據學生在年齡、專業、興趣愛好、知識結構上的特點,從他們的學校、家庭、社會熱點中引導出具有吸引力的活動課題,激發學生動手驗證、參與課題研究的迫切愿望,并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學校層面來說,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第二課堂才藝的平臺以及對外交流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技能與特長,發現自己潛力與喜好,為學生全面拓展素質起到推動的作用。
5結語
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組織師生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第二課堂活動,把理論學習、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統一,是培養轉型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魏志淵,樓程富,毛一平.高校第二課堂活動設計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4):73~75.
[2]令狐文生,金一鳴,李純清.高校第二課堂活動狀況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高教論壇,2010(3):21~24.
[3]楊雪蓮,趙振軍,馮佳.多樣化第二課堂教學模式激活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熱情[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7):202~205.
篇5
關鍵詞 第二課堂 藝術類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在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得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型和高素質越來越成為高校和學生個人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我們進一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強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以素質拓展為核心,使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修養和綜合素質在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熏陶中不斷得到歷練和升華,是高等教育第二課堂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有效途徑,而藝術類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建設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 高校第二課堂在素質教育上的重要作用
素質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四個方面。素質教育要求,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要重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大學教育分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學校教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第一課堂作為教育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難以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而第二課堂以其活動主體的自主性、內容的廣泛性、形式的多樣性、參與的實踐性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實現教與學的交流,是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第一課堂以教授基礎課程和專業知識為主,教學內容枯燥單調,課堂活動呆板沉悶,實踐效果差。第二課堂教學內容新穎、形式靈活,不僅可以彌補第一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面、增長智慧,激發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第二課堂能夠從學生主體性出發,使得活動更能符合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能力水平,發揮學生個體的素質特點。第二課堂強調實踐性,能夠克服第一課堂偏重理論的教學特性,增加學生實踐動手環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揮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第二課堂活動對于第一課堂活動并非可有可無,它為第一課堂得深化拓展提供動力保障,成為第一課堂得重要補充。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需要。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來全面化、多樣化、綜合化的要求,面對社會的需求和競爭的壓力,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拓展素質、全面發展的途徑。第二課堂為學生提高能力、培養素質搭建了有效平臺。它能夠通過系列講座、演講等多種形式,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它通過將課外活動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拓寬了學生文化素質的廣度,強化知識的深度;它通過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和人格素質的形成,為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身心素質提供了環境基礎。因此,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要求,促成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而且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提升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藝術類專業學生主要特點
藝術專業學生在心理、思想以及專業學習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特點,這就增加了日常的管理和教育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需要我們緊密的結合和利用好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關系,認真分析藝術類學生呈現出的特點。通過總結這些年藝術類學生的特點主要包括:(1)思想活躍,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活躍,富有創造性;(2)情感豐富,是大學生中最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體;(3)專業能力強;(4)實踐活動能力較強。藝術類學生的這些特點為我們開展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3 藝術專業第二課堂素質教育的著眼點和內容
藝術專業的教學課程與其它專業有著這明顯的區別,強調突出個性和差異化,藝術類學生思想活躍、個性張揚、情感豐富、追求完美等特征也不同于其他專業學生。因此,在藝術類學生中開展第二課堂素質教育活動,需要遵循藝術類學生特點,把握好素質教育的著眼點,選取好素質教育的內容,才能符合藝術類學生的教育規律,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藝術人才。
3.1 藝術類第二課堂素質教育需把握的幾個著眼點
第一,體現一個“創”字。對于藝術類的學生,引導學生在細小方面去捕捉思維的靈感,讓學生著眼于身邊的現象,不隨意放棄任何小的環節,不排斥任何小的成功,逐步開闊視野。
第二,提倡一個“動”字。第二課堂中“動”是關鍵,要讓學生親自選題設計,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從中提高專業素質,培養創造興趣,陶冶思想情操。通過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動腿。發揮人體各部位的作用,以達到開發大腦潛力、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
第三,樹立一個“暢”字。“好作品是改出來的”。用這句話來拓寬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斷改進作品的質量。開展“暢想、暢談、暢做、暢改”的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推陳出新,在改進中不斷前進。
第四,突出一個“合”字。每次科技活動主題、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組成一串,分幾步走,讓參加科技活動的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活動應力求新穎別致,富有吸引力。讓活動充滿歡樂,充滿情趣,像一塊磁鐵,緊緊吸引著學生,讓活動成為學生快樂的天地,施展才華的舞臺。
3.2 藝術類第二課堂素質教育的內容
品牌社團活動。品牌社團是學生開展活動的主要陣地,也是第二課堂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我們通過把握藝術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創建自己的品牌社團,如:創新中心、藝術十二作坊、POP社團、攝影社團等社團。注重針對性、實效性,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繪畫、設計、采訪、調查等技能進行演練的平臺,同時,為學生組織策劃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設計競賽。設計競賽是整合課內外的實踐教育教學環節,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參加專業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近幾年,我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級的設計競賽活動,以賽促學,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和激發。
文藝活動。文藝活動包括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活動。豐富多采的文藝活動不僅能夠調節學生文化生活和校園文化的氛圍,而且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具有導向的作用。我們利用學生專業上的優勢,組建了學生自己的藝術團,承辦各類藝術活動,為藝術學生提供了實踐的舞臺,使得學生的藝術才能得到盡情的發揮,又為全校學生的課余生活增添了愉悅性,提高了學生們的文化內涵與藝術修養。
篇6
【關鍵詞】認知理論 大學英語 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075-02
一、研究背景
根據最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要求我們為高校大學生提供優質外語教育。大學英語課程對大學生具有現實和長遠影響,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指南》多次提到了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要適應“學生個性化需求”,而第二課堂正是滿足了學生這一要求。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充分發揮了實踐交際性的特點,給學生創造了更為自由、靈活、多樣的語言環境和平臺,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性、提高了其英語應用能力。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共同構成了大學英語的培養體系。
二、理論基礎
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的,該理論提出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發展觀,及心理發展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橋梁,這啟示外語教育工作者應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智力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成為知識海洋的主動探索者。根據該理論,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學生的知識,而是設置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讓學生自行探索,主動學到知識。這意味著我們在語言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要把語言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相反,要設法向學生呈現一些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具有挑戰性的材料,搭建利于語言學習的情境和平臺,并允許和鼓勵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三、具體實踐
1.模式。在我校開展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模式是多維度和分層模式來設計活動。多維度體現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這五大技能上,分層主要體現在設計活動內容上考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因此分為初、中、高級的語言活動。按照語言實際的掌握程度、個體發展需要等因素動態調整個性化的成為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教學目標。例如把聽說讀寫譯的單項訓練和語言綜合英語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結合起來。同時把課堂教學空間、網絡多媒體空間和課外語言實踐空間三者有機結合。
2.方法。在現代大學英語教學觀念指導下,運用網絡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從教與學兩方面出發,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學習都要在靈活多變的活動形式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逐漸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形成積極、活躍、融洽的合作團隊氛圍。
3.內容。我校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建立在創新性和多樣性的原則。以英語基本技能、跨文化交際、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三個維度,以英語學科競賽為依托,以初級、中級、高級為層次,以學術性和趣味性為區分來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
(1)初級活動:英語美文晨讀、英語角、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英語電臺廣播等。
(2)中級活動:英語電影賞析、講故事、幻燈片展示、跨文化講座、大學英語四、六級講座、英文歌唱比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閱讀、演講、寫作)大賽、網絡口語比賽、英語電影趣配音比賽、西方節日慶祝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推介、英語報刊閱讀、模擬英語新聞播報、英語選修課等。
(3)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模擬英語招聘會、英語話劇比賽、英美文學作品賞析等。
為了客觀了解我校學生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滿意程度,筆者對我校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了解了我校學生喜愛的第二課堂活動,下圖所示的是受學生喜愛和歡迎排名前五位的活動。
可見,我校作為一所新建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趣味性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比學術性活動更受學生歡迎,因此在今后的實踐中要多組織此類活動,同時兼顧創新性和學術性。
4.評價。衡量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成功與否,可以從組織活動態度、內容、方法、水平和效果五個指標來進行綜合評價,每個指標下分別細分了四個二級指標。
(1)態度:組織領導有方;準備認真充分;活動熱情高漲;成員積極配合。
(2)內容:內容安排恰當;重點難點突出;重視英語應用能力;突出實踐創新。
(3)方法:組織策略正確;教學手段先進、多樣化;學習方法靈活多變;團隊氣氛活躍融洽。
(4)水平:進度安排科學;時間安排合理;學生參與面廣泛;學生參與積極性高。
(5)效果:英語成績提高獲獎數量、層次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提升;學習主動性增強。
以上評價指標體系是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系統評價的基礎,也是指導組織活動的準則,它為客觀判斷其組織是否科學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為診斷第二課堂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存在問題提供了參考,在實踐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四、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1.組織活動有待更多樣化。設計豐富多彩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需要把趣味性、創新性和實用性有機結合起來,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來關注和參與進活動中來。
2.教師的角色應轉變。教師應改變第一課堂中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成為活動的引導者、咨詢者和評價者。
3.指導教師不夠團隊化。應鼓勵更多的青年教師參與構建大學英語第二課堂體系中來,以老帶新,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充分利用外籍教師資源,聯合外教一起參加活動,群策群力;同時發揮青年教師的青春活力和創造力,形成一支職稱、年齡、和文化背景組成結構合理的第二課堂教學團隊,
4.學生參與面及主體性有待加強。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在全校的受眾廣泛。如何擴大學生參與面,讓更多的學生不限專業、不限年級都能參與進來,值得探討。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網絡平臺、微信平臺、QQ群、海報等手段擴大信息宣傳力度,讓學生深入了解和廣泛參與到第二課堂活動中來。
5.評價體系有待健全。現行的評價標準主要針對學生第一課堂的學習態度、方法和效果進行考量,沒有結合第二課堂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因此應把第二課堂也作為整個學生在大學英語過程性評價的一部分,納入該門課程的評價系統。從而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篇7
論文關鍵詞:第二課堂 創新能力 教學改革 電信類專業
論文摘要:針對電子電信類專業的特點,制定了各個教學階段第二課堂活動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方法,方便了指導教師從事第二課堂的指導活動;在各個教學階段實施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第二課堂實踐,我校電子電信類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加,學生的創新顯著提高。
第二課堂活動是指在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和實踐環節之外,結合所學知識,在教師指導之下利用業余時問進行的科研和實踐活動。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山東工商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從2002年開始實施第二課堂與創新學分學校文件規定,實行學分制的本科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取得第二課堂學分5分,否則不能畢業。
第二課堂與學生所學專業關系密切,學校文件只是給出了宏觀的要求,不可能具體到每個學科、每個專業的實施細節就電信類專業來說,專業的理論性強,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第二課堂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為了做好電信類專業的第二課堂與創新活動,我們按照教學過程的幾個不同階段,規定了第二課堂與創新活動的內容及評價方法。
一、基礎課學習階段的第二課堂活動
按照規定,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科和人文社會學科課程時可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業余時間開展課程內容專題討論、學術報告,并寫出書面總結,經任課教師考核,學生可以取得1到個第二課堂學分。
在基礎課學習階段,任課教師來自于兄弟院系,他們與學生所在院系沒有直接隸屬關系。學生所在院系無法直接給這些教師下達第二課堂活動的任務。為此,從2004年開始執行導師制度,即每個班級安排一名專業教師,負責指導該班級的第二課堂活動。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學生結合基本原理課程,完成了指導教師布置的用基本原理分析當前金融危機的題目。學生都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對這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解釋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通過圖書、網絡等手段了解了當前經濟活動的熱點問題。
二、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的第二課堂活動
在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學生可開展課外專題討論、寫讀書報告、組織課外科技活動小組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由教師考核每項活動可得l到2個該類學分。電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包含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及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等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及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均包含1周的課程設計,且授課學時較多。因此,我們結合電路分析、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這兩門課程,設置了課外討論題目。如線性系統的時域解法綜述(電路實例),通信系統頻分復用方式的頻域分析,系統的時域解法與變換域解法的比較等。要求寫出書面報告,由指導教師評分。
學生在學習信號與系統時,還未開通信原理課。要完成通信系統的頻域分析,要用到頻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號的調制與解調、信號濾波),以及通信系統的頻分復用系統,后者指導教師可以做適當指導。通過這一題目,學生知道了頻域分析的用途,并對后續課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激發其學習興趣。另外,開展專題演講活動也可作為這一階段的第二課堂活動。由學生自己選擇題目,并在課下準備材料,制作成幻燈片(限定時間為5分鐘);由指導教師組織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演講比賽,指導教師按照演講情況進行評分。這項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材料能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及演講能力,能夠在工作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專業課學習階段的第二課堂活動
在專業課學習階段,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或由教師組織成立課外科技活動小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并撰寫文獻綜述、生產現狀調查、研究論文、實驗設計等,由教師考核,每項活動可得l到2個該類學分。
在這一階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技工作能力,但還不完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工作。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某個項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經歷科研及開發工作的整個過程,積累科研開發工作經驗。
電子設計大賽是第二課堂活動的重要內容。我校自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成立至今,每年都組織學生參加兩年一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競賽的時間在每年的9月,我們在暑假前組織學生自愿報名,學生組隊參加,利用假期進行認真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準備,學習單片機的編程技術,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方法,電路圖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術,以及各種傳感器電路及其應用。學生拿到競賽題目后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計任務。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的學生感慨地說,參賽過程學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沒有的新技術。除此之外,提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組合參加各種形式的電子競賽,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統電子設計競賽,富士通微電子杯MB95200系列MCU競賽等。至今,我校學生已多次獲國家及山東省的獎項。
選拔有能力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這是第二課堂活動的另一項內容。學生到課題組后,教師為學生分配一定的任務并提供適當的條件,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統開發中,LCD顯示驅動子系統的開發,無線數據傳輸子系統的開發,這樣的小題目非常適合學生去完成。學生在課題組工作,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團隊中的工作經驗為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成立技術協會,也是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愛好電腦的學生參加電腦技術協會, "協會是學生人數較多的協會學生一起交流電腦裝機技術,系統維護技術,網頁制作技術等他們把所學到的知識,利用業余時間運用到為同學、教師的服務中。符合勤工儉學條件的,可以在相應部門的崗位上幫助教師做電腦維護工作,學校支付一定的報酬。另外,校外的小企業需要開發網頁,大的軟件公司不愿承擔過小的項目,這種網頁開發特別適合學生去做。通過這樣的開發過程,學生的網頁制作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與企業打交道的經驗,還得到一定的報酬。
鼓勵學生學習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雖然專業培養計劃中已開設單片機原理課程,但對電信類專業來說,只知道單片機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學習嵌入式系統技術。嵌入式開發系統品種繁多,各種單片機開發板,ARM開發系統價格僅幾百元,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自己購買開發學習板,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不少學生把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四.總結
篇8
高等院校培養目標是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第二課堂是在第一課堂教育以外進行知識、信息傳遞,是對常規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對于大學生全方位素質提高具有極大促進作用。面對新一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應緊跟時展之變,既要針對第一課堂教學設置與安排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實踐環節等進行調整,更要從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等方面進行二者的銜接和互補,使二者相輔相成。因此,在不斷完善第一課堂教學前提下,認真研討如何發揮第二課堂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方面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以及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行業特點決定旅游教育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前沿性,同時,旅游學科是綜合叉學科,其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既需要一定的專業素養又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廣度和快速的適應能力及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旅游管理專業素養的培養必須重視和完善第二課堂的輔助教育功效。第一課堂教育是圍繞專業培養計劃開展實施的,其調整既受限于時間,一屆學生的教學計劃一般不變動,同時也受限于內容,教學計劃一部分課程設置從學分、學時到開設學期必須根據國家相關專業培養要求制定,是面向該專業所有學生的通識教育。另一部分課程根據不同院校的教學資源和特點進行設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被動的,統一模式的。第二課堂具有內容安排靈活豐富,形式多樣富于個性化,注重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等優勢。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拓展多渠道學習方式,促進信息溝通和新知識的跟蹤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彌補第一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素養的提高,便于不斷跟進、學習和掌握業態和產品新的變化。
二、第二課堂教育研究現狀
關于高等教育第二課堂的研究相對比較豐富,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針對第二課堂教育進行了大量的探討。這些學者大部分是從教師教學和學校管理出發并進行分析。教師教學角度出發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圍繞某一課程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探討其現狀和發展對策或建議,如英語,物理學、病理學、臨床藥理學以及思想政治等課程;(2)圍繞人才培養探討第二課堂建設,如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過程中的作用、如何設計經營第二課堂以及與第一課堂的關系等;(3)圍繞第二課堂的定位進行思考。學校管理角度出發的研究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1)學校對第二課堂的重視度及教師的意識等方面展開,如彭惠芬在《高校第二課堂活動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論》中就指出:學校領導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學生或教師管理者進行資金或舉辦場地等資源申請時,如果是與學校其他活動的安排相沖突的時候,以第二課堂活動退讓或者是首先保障第一課堂教學而導致活動的不能正常開展;教師意識不到位,學生積極性不強;(2)學校在第二課堂的規范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或對策,張科在《高校第二課堂活動課程化的實踐與探索》一文中指出,要引入學分制和課程的理念,對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將一切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學生知識增長、能力提高、素質養成的第二課堂活動,都看作是“課程”,呼吁教學輔助部門制定管理辦法,使學生社團活動有序漸進,引導學生有選擇地參與社團活動。具體針對旅游管理專業的第二課堂相關研究比較少,通過對中國期刊網進行搜索,目前共發現文獻數量僅有7篇,主要探討該專業第二課堂對學生語言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和作用。旅游管理專業第二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研究目前缺乏。
三、旅游管理專業第二課堂建設內容
(一)培養目標
確立科學的第二課堂培養目標是在第一課堂教學基礎上切實完善和落實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一個核心問題。高校要培養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須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人才培養的延續和必備的補充。因此,第二課堂應該具有基于專業培養目標基礎上的相應獨立的培養目標。桂林理工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把握未來高等教育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方向,針對未來旅游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現實需要,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業、旅游教學科研部門,著重培養適用現代旅游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豐富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兼備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在此基礎上,圍繞第一課堂以突出重點,加強針對性為原則確立該專業第二課堂培養目標:立足地方凸顯民族文化特色,將“寓民族文化于旅游教育”理念貫穿于學生特色培養環節;依托桂林旅游行業優勢,在強化校地協同基礎上強化實踐能力,突出專業特點,提高就業能力;依托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國家旅游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優勢,注重學生內涵發展,拓展國際化視野。
(二)課程體系
分析、總結目前全國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開展第二課堂的相關課程體系內容和形式,對其進行對比,并結合實際,從拓寬學生業務素質的廣度、延伸其深度,同時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駕馭知識的業務能力等角度出發提出適合旅游管理專業的第二課堂課程體系內容和形式。內容設計既要根據培養目標完成第一課堂延伸和補充作用,提升專業素養,又要實現學生社會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因此,其內容設計可以分為針對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兩大模塊。專業能力培養模塊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以必修課形式開設行業發展急需的新課程和反映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相關課程,對于行業新動態因沒有系統的或成熟的課程資源,可以通過報告和專題講座方式完成,民族旅游方面可以將一些已成體系的民族旅游課程納入教學內容體系。其次,借助于國外相關高校聯合辦學,互派留學生及桂林涉外旅游等相關平臺,在第一課堂相關雙語課程基礎上進行拓展,設置部分雙語專業技能和實物操作類課程,培養對外交流能力,拓展國際視野。最后,通過校企聯合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創造條件增加學生理論付諸實踐的學習機會,可以采取職業技能競賽、挑戰杯、大學生科技立項等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動手能力。該種模式要有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和組織。社會能力培養模塊主要借助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社會實踐活動,文體類競賽、志愿服務和社團活動等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該種模式主要依靠學生自我組織進行,同時自我組織過程也是社會能力培養的一個環節,實現學中教,教中學,學生自我教學相長。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專業教師以顧問或參謀的角色定位進行建議和指導,具體負責學生工作的相關教輔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第二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以學生為本,突破第一課堂傳統教學中教師中心地位,發展學生多方面潛能,使學生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樂于在該領域探索并自我感覺良好,因此必須分析、論證適合的、突破傳統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角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針對專業能力培養模塊內容,因其課程專業性較強,所以,一方面避免類似于第一課堂的講授方式,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seminar和演講并輔以一定的專業知識主題講座和報告等形式圍繞業態新知識進行探討,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針對比較成熟的相關知識體系內容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如慕課等指導學生廣泛涉獵學科相關知識,專業教師負責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重點問題的解惑,遵循以問題為基礎的自助學習教學手段。專業教師給出某方面的核心問題之后,學生查閱和收集相關資料并組織討論和歸納,最終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針對社會能力培養模塊內容教學,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目前各高校在此方面相對比較成熟,其內容和形式是學生比較歡迎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教育通過黨校、團校進行,社會實踐和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社會責任心和實踐能力,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和學術、科技、創業等比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社團活動和文體類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自我發展能力。但其存在的問題是如何進行管理和避免活動隨意性以及如何使活動和學科課程教學相互補充和受益。
(四)建立師生雙向交往系統
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一直是困擾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問題。第一課堂是專業素養教育的基石,是通識教育,教學主要是講授為主的師生單向交往系統,學生的參與、選擇性和自主發揮受到一定的局限。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應既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又符合學生多方智能發展的要求,同時在授課方式上,貼近生活和現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具體實踐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可以此為出發點研究如何建立第二課堂雙向的師生交往系統,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實現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素質的提高。目前,高校專業教師與學生的交往基本是圍繞課程開始和結束,教師完成指定的教學時數后結束一門專業課程,師生交往也隨著課程的結束而結束。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位于雁山校區,教師居住在屏風校區或市區,大約1小時的兩地交通使得學生基本是課外與專業教師很難隨時相見探討問題,師生之間面對面交往存在實際困難,但可以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可以搭建多種網絡平臺,如網站、論壇、微博客等實現網絡化教學和師生的即時溝通、信息共享。根據第二課堂教學內容劃分不同模塊,同時結合專業教師的專業特點進行具體分工,幾位教師負責網絡平臺某一模塊內容的課程設計和指導,學生在該網絡平臺上與教師進行溝通。通過網絡提供的多渠道、可交互的開放環境,建立高效的師生課堂以外的學習溝通雙向交往系統以促進第二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核算教師的工作量和進行考核以及如何對學生進行監管。
四、結語
篇9
關鍵詞:第二課堂;培養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8-0070-02
由于第二課堂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與第一課堂不同,需要根據不同學科,規劃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培訓的實踐性、專業性與綜合性非常強,需要學生專業基礎扎實,具有勇于攻堅的精神與品質。武昌理工學院在第二課堂的電子創新設計教學中,根據電子設計項目規劃理論與實踐的教學內容,采用項目驅動法對學生進行培訓,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探索,總結經驗和規律。
一、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教學內容與計劃
1.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培訓。武昌理工學院電子創新設計培訓面向學校工科專業有電子設計興趣和愛好的學生,培訓目的是通過電子設計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參訓學生的較強動手能力、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裝置和設備的設計、制作能力;使所有參加訓練的學生都能通過自主學習和創新的嚴格培訓明顯提高自學及創新能力。電子創新設計培訓每年度招生200人左右,每屆學生進行兩個年度的培訓,第一年度進行專業基礎性訓練,培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最后選拔合格的學生,經過7、8兩個月的暑假賽前強化訓練后于8月底或9月初參加全國(省)的電子設計競賽,第二年度的培訓為工程項目設計訓練,完成6~8個電子設計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教學內容與特點。第二課堂電子創新實踐與傳統的實驗有很大的不同。傳統實驗讓學生理解課堂上講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并學會運用這些理論和知識,而創新性實驗是讓學生在已經熟悉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理解并運用這些理論、技術和知識去完成某一作品。所以,根據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培訓的教學目標與要求,經過幾年的學習與摸索,學校制定了的一屆學生兩年度的教學內容與計劃如下頁表所示。
二、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的教學方法
1.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的教學目標。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讓學生具有電子創新知識和能力,必須讓學生做到:①對所學的有關課程知識具有設計、安裝、調試的基本能力;②對電工電子類、儀器類、控制類等專業所需的系統技術要有綜合開發能力;③最重要還必需培養學生具備自我學習、研究、運用世界知名公司最新技術的能力。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實踐活動的目標體現在自主學習習慣、能力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內化。
2.第二課堂單片機系統教學與工作方法。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標,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教學中必須做到:①針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安排理論課程,更多的是擴充新知識的理論課程;②安排的實驗課幾乎全都是設計、安裝、調試和綜合開發的實驗課,不同的同學在設計、安裝、調試和綜合開發實踐中所使用的技術、器件和方法千差萬別。因此,這些實驗課還包含和同學一起實驗、進行大量的貼身輔導。③實驗課還包含為學生講解世界知名公司的最新器件、模塊和技術,并教會他們使用。具體的操作中,電子創新設計培訓從2009年開始,利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將教學基本環節進行了細化,分為五個環節:項目基礎理論的學習、項目任務的布置、學生的自主學習與項目制作、項目過程跟蹤、項目總結與討論。電子創新設計培訓第一年度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學生完成單片機理論與小系統的制作。在學生進行單片機小系統制作實踐開始之前,指導教師會提出單片機系統設計制作內容、條件與要求,要求學生提前進行資料的收集、查閱、預習、制作工具的熟悉。在此環節中,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自主學習。在單片機系統的制作實踐教學中,指導教師只講授制作中的重點、難點。采用開放性教學和引導式教學,在制作過程中學生隨時可以提問、討論,教師也根據學生制作情況進行知識點的詢問,以判斷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掌握情況。在單片機系統制作完成之后,每組學生上交項目制作報告、項目總結。整個單片機小系統的制作,安排4周的教學就可以完成。能夠在1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系統作品,這應該與電子設計特色班的教學模式緊密相關。
3.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學習興趣。第二課堂的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分不開。興趣是最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在電子設計培訓的最初階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在電子創新設計培訓中,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循序漸進,從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從簡單到復雜,學生能夠看得到自己的學習與制作成果,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并且根據每一屆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通過實踐,學生自己動手做出實際作品,對自己所學知識的認知得到提升,也就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為了解決出現的新問題而不斷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驗興趣,能給他們帶來自我成功的喜悅。教學的本質就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從學生對電子創新設計的參與熱情來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第二課堂目的是輔助第一課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開發學生潛質潛能。學生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課堂電子創新設計培訓通過對課程體系的合理安排、課程教學環節的設計,使用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性。
參考文獻:
[1]關于實施開發內化教學模式的試行辦法.武昌理工學院.教字[2011]90號[Z].
[2]吳麗萍.對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3,(3)
篇10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學生 化學 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2-0167-01
中職學校是培養具有中等專業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搖籃。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部分學生雖然基礎不好,學習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和積極學習的興趣,但是他們的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這就要求我們注重挖掘他們的潛力,因材施教。化學第二課堂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從而引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下面謹就化學第二課堂,淺談幾點:
一、中職學校化學第二課堂的特點
1.靈活性。化學第二課堂不像教學內容那樣,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限制,它不拘一格、靈活生動。第二課堂活動的項目眾多,豐富多彩,形式活潑,講求實效。參加第二課堂的人數可多可少,活動的時間亦可長可短。化學第二課堂的這些特點為中職學生發展多種才能的需要得到全面滿足提供了基本保證。
2.自愿性。化學第二課堂的基本組織原則是自愿,由學生本人自愿參加、自由選擇。由于有自愿這個基礎,所以學生在第二課堂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比課堂教學有更高度的自覺性。
3.興趣性。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要遵循教學計劃的統一規定,往往對學生的興趣重視不夠。而在第二課堂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選擇活動內容,更富獨立自主性。由于教師安排的第二課堂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二、化學第二課堂對于中職學生的意義
1.化學第二課堂可以兼顧學生個性差異,增強其團隊合作的能力。
開展化學第二課堂,是化學課堂教學的繼續、拓展和深化。第二課堂具有許多特殊的教育作用,它是整個學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化學第二課堂可以以化學實驗、制作儀器、標本、模型和圖表、課外閱讀、化學競賽、化學晚會等方式進行,這樣的多形式、多渠道可以照顧到中職學生的個體差異,可以使學生多方位進行選擇。開展中職化學教學第二課堂,可以把學生帶到無比廣闊的化學世界中去,讓他們去觀察、感受和認識化學世界,培養他們科學探索的精神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人所周知,許多科學的發明與創造都是在科學工作者長期認真思考、細致研究、團結協作、取長補短的基礎上最終產生的,才能成為他們集體智慧的結晶。由于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與人協作、溝通的能力較弱,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學會團隊合作、關愛他人是必要的,這將為他們今后與人溝通中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化學第二課堂還可以使中職學生明白:學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而不是相互獨立的,一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
2.化學第二課堂可以充分發揮中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提高其專業動手能力。
學生是第二課堂活動的主體。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參加活動,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理解獨立自主地組織進行活動。因此,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因為第二課堂的安排不但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引起學生的興趣,最主要的是讓他們在活動中動手動腦,獨立思考,參加活動的設計、實施、管理、評價等全過程。通過活動運用知識、提高技能,增長才干,使他們真正成為第二課堂活動的主人。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項目,為學生進行活動提供條件,也可以在活動中從知識技能、活動的組織、實驗的準備等方面給以輔導、啟發。但切忌不信任學生、越俎代庖、包辦代替,這樣就會壓抑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窒息他們的創造精神。
通過化學第二課堂,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得到了鍛煉,科學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科研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這樣就為后面專業課的動手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化學第二課堂的形式
1.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是化學第二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實驗項目的選
擇,最好配合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也可以重復第一課堂的重點演示實驗。例如,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實驗、配制清涼飲料、FeCl3與KSCN變色的驗證實驗、自來水中Ca2+、Mg2+的測定、Hg2+、K+、Pb2+的分離和鑒定、牛奶中蛋白質的測定等。
2.制作儀器、標本、模型和圖表
在教師指導下,制作一些學校短缺儀器、標本模型和圖表,以利
于教學使用。例如,制作膠頭滴管、漏斗架和膠塞、試驗物質導電性的裝置等;制取藍礬和明硝的晶體;氯化鈉晶體模型以及各種物質用途的示意掛圖等。當學生們的勞動服務于教學時,對他們的積極性是極大的鼓舞;如果在班級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時,更是令他們感到自豪,這些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是很大的調動。
3.化學競賽
化學競賽應該定期舉行,作為對前一階段學習、實驗的總結。競賽可以以筆答、口述、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化學競賽對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提高實驗技能等方面都有著長遠的意義,同時也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
4.化學晚會
化學晚會是第二課堂教學中群眾性較廣泛的形式之一。晚會的組織者和表演者主要是化學小組的成員,內容可以有化學魔術、化學相聲、化學謎語、化學問題搶答會、化學故事會等。化學晚會富有科學性、趣味性和文藝性,能夠豐富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從事獨立工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學校化學第二課堂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以及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第二課堂,可以滿足學生豐富多彩的精神需要;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與實際操作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求實創新的精神、團結協作的能力。為了培養21世紀的創新人才,適應時展的要求,我們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應該進行大膽的探索,勇于開拓、進取。
- 上一篇:各種網絡營銷特點
- 下一篇:稅務管理和稅收籌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