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范文

時間:2023-08-25 17:2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篇1

關鍵詞:大學生;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及現狀

(一)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1.重親情、尚倫理

起源于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中,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創造了特有的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家族為基礎的政治結構。在特有的社會環境下,中國自古以來奉行以孝為先的價值準則,崇尚忠孝意識,形成孝道至上、禮治為本的倫理道德觀,重視親情,崇尚倫理。“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國傳統節日蘊含了厚重的親情倫理觀,表達著人們對親人、故鄉的思念,形成了人們對家庭團圓幸福的文化價值取向。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佳節,身處異鄉的游子,無論多遠的距離都無法阻擋他們回家的腳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聊家常,在歡聲笑語中體會親情的溫暖。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達子孫后輩的“緬懷”之心和對亡親的懷念之情,更是表達了國人“慎終追遠”的悲痛情懷。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年八月十五月圓之日,也是親人團聚之時,吃月餅,賞月,正是歷代中國人Α叭嗽鋁皆病鋇拿籃米非蟆<負趺扛齟統節日都體現著人們對親人團聚的美好希冀。

2.貴和諧、親自然

中國是以農為本的農業大國,在古代農耕社會形成了“天人和諧”的價值觀念?!昂汀笔侵袊嗣駨墓胖两癖械闹匾獌r值理念,“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目標,也是當今社會著力建構的社會規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觀念,“‘和’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表現的尤為顯著,并成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在精神?!?/p>

首先是人際關系的和諧?!爸袊鴤鹘y節慶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視、推崇人際關系的和諧,特別是親族之間的和諧,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都非常注重人際間的交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期間親朋好友通過拜年、探親訪友、互贈禮品等節慶活動,凝聚情感,消除隔閡,增進親朋好友之間的人際交往,維持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清明節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親的傳統,身在異地的人們在這天回鄉祭祖,家族成員相聚在一起,緬懷祖先,“慎終追遠”,在祭祀活動中凝聚宗族情感,促進家庭內部、宗族之間的關系穩定;中秋節以家人團圓為主題,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圓滿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日植根于中國農耕文明,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非常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并且中國傳統節日大部分都是依靠歲時節令而形成的節日,與固定的節氣,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規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例如在清明節草長鶯飛、萬物生長,通過踏青、插柳等活動親近自然。

3.愛家國、聚民族

傳統節日文化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特色標志,是一個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傳統節日更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了激勵人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傳統文化造就了無數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并成為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有“大詩人屈原憂國憂民行吟汨羅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無爭自斂退隱的風骨,有萬眾一心驅除韃虜的民族氣節,還有各族人民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碧岬蕉宋绻?,人們無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忠貞鐵骨屈原,在國家大義和民族氣節面前,屈子懷著他悲壯的愛國情懷投身汨羅江,化作汨羅江的靈魂,與他所摯愛的家國共存亡。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著一代代中國人民的士氣,激勵著中華兒女的愛國之情。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國家興盛、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也是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二)傳統節日文化的現狀

1.傳統節日文化處于邊緣境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改變了過去積貧積弱的局面,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對物質文化的追求越來越勝過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當今社會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人們共同處于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難以免受影響,以至于人們在安逸的生活環境中沉迷物質享受而放棄自身的精神建構;此外,市場經濟制度下,人們越來越注重追求個人利益,一切朝“錢”看,物質追求遠勝精神追求,導致了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從而使傳統節日文化處于邊緣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沖擊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滲透中國社會,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對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產生沖擊,西方流行文化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影響持續升溫,尤其是以西方節日和中國傳統節日的碰撞最為突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漸漸被洋節喧賓奪主的趨勢,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币环矫嬉驗榛ヂ摼W時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節日習俗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的需要,也為生活、工作緊繃的人們提供了相聚狂歡的氛圍,例如圣誕節前夜的狂歡,送蘋果祝平安;情人節的浪漫約會,贈送玫瑰花、巧克力表達愛意等。另一方面是人們的“崇洋”心理,認為只要是外來的就是好的,更何況在西方影視文化作品的影響下,人們對西方文化有一種仰視的態度,對影視文化上帶來的視覺享受充滿好奇與贊賞,為他們釋放內心的壓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們盲目的追隨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優越感”。

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價值滲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勞節儉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勞節儉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傳統節日扮演著弘揚中華美德的作用,在農業文明的逐步演進中,傳統節日文化滲透著勤勞節儉的美好品德。傳統節日在物質貧乏的農耕年代產生并逐步流傳至今,小農人民敬畏自然,感謝自然的恩賜,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人們堅守著勤勞節儉的價值觀念進行自我約束,在以“吃文化”為本的傳統節日中,更是教育子孫后代秉持克勤克儉的優良風氣?!耙郧趦€節約為榮,以奢逸為恥”,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對大學生進行勤勞節儉的價值滲透,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貴和持中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中庸思想,無論是古代君王先賢,還是現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貴和持中。論語有云:“禮之用,和為貴”。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張“以和為貴”,崇尚“中庸”。和諧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核心內涵,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春節、中秋節強調家人團圓,寄予了家人之間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和諧美滿的企盼。人們在安靜祥和的節慶氛圍中歡慶佳節,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間的溫情,體現了人們對美好和諧的生活狀態的追求。通過春節走親訪友、拜年祝酒,重陽節年輕一輩會回家看望老人,給予關心等活動,也表現出了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里的那份倫理和諧的觀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整合

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重要方面,顯著增強文化軟實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之情和民族精神的價值內涵。此外,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節慶活動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交流整合,傳統節日文化在新的時代環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傳統節日源遠流長幾千年,經久不衰,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不斷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競爭力,打造了中國的獨特文化品牌,使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當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聯系日益緊密,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改革開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隨著歐美影視文化的入侵和互聯網的普遍應用進入中國市場的,并且深為部分中國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學生需求的大學生主體。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以“吃”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質層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優秀的西方文化,摒棄中西文化對立的觀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當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補發展,形成以中為主的互補的中國特色文化體系,賦予中國文化新的文化內涵,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三)力量凝聚功能

1.傳統節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蘊含著優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廣大人民在中國傳統節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圓滿、慎終追遠等共同理想,傳統節日又扎根于家國親情、倫理秩序上,因此傳統節日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系著整個中華民族,體現了中華兒女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春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外出的游子都會踏上歸鄉之路。在春節期間的普天同慶,所有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守歲、吃年夜飯、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處海外的華僑,每年春節都會慶賀祖國的傳統佳節,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對祖國的無限眷戀。這充分說明了中華兒女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漂泊海外,都有著對家的牽掛,都有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對祖國強烈的歸屬感。

2.傳統節日文化凝聚社會力量,促進社會和諧

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秉持著傳統的人際交往原則,謙卑有禮,貴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了社會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國倫理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會階層的力量,增強民族認同感,尤其是聽到對中國不好的言論時,更有利于增強社會向心力,維持社會的正能量。通過春節訪親、清明節祭祖、中秋節家人團圓、端午節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種節日儀式,傳遞人世間美好的情愫,“使傳統節日超越時空界限,始終發揮著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

三、傳統節日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的主要對策

1.課堂上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

加強傳統節日教育是大學生傳承傳統節日的重要手段,而縱觀當前全國各大高校教育,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在各個高校中,幾乎沒有為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專門開設的必修課程,選修課也是寥寥無幾,質量層次不齊。此外,學校領導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設計不合理。首先,學校領導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要過分的強調升學率、就業率、發明專利等功利性成果,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文化建構。其次,學校應該把傳統節日文化內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課程中,加強德育教育。最后,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然后結合學科特點由淺入深地組織教學。通過講授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來源和風俗習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中喚起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

2.活動中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課堂即課外活動的教育引導。高校各社團、部門應積極探索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融合現代特色的社會活動,尤其是在節日期間,更應該以節日為依托,舉辦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各色品牌活動,發揮學生自己的實踐能力,使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己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水平。在互聯網時代中,微信、微博、QQ和貼吧等社交網絡平臺的興盛,為高校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機。學校應該加快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比如校園貼吧,學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傳傳統節日文化,吸引大學生的廣泛參與。

3.立足學校教育的同時納入家庭教育,實現雙輪驅動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立足學校教育的同時,加強家庭教育,實現學校與家庭的雙輪驅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家庭教育對孩子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緊密結合,使節日文化的內涵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父母和親戚長輩的言傳身教,孩子從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感。家庭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教育的第一平臺,所以在啟動學校教育的r候,強化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合作,實現互補驅動。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對策

1.重視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的教育價值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細心的在生活各個方面尋求教育價值的實現。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養成這種教育意識,同時也要具備認同并熱愛傳統節日文化的優秀素養。只有父母認同并重視傳統節日文化,才可能為孩子的節日文化啟蒙教育奠定基礎。父母可以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節日的來源以及節日的意義,并帶領孩子參加節日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進行節日文化教育。

2.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育人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歷來被社會所關注。家庭環境容易對孩子形成價值滲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認識不足的童年時期。一個家庭環境的好壞對孩子的性格、價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標產生巨大影響。近年來,由于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成年后獨立能力差、面對挫折心理脆弱等嚴重的脫離社會化現象,最后一蹶不振喪失希望,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問題的源頭還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養育孩子時沒有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時沒有養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優良品格。而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著貴和持中、慎終追遠的價值追求,對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父母可以通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育人環境,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3.家長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曾子殺豬”的故事家喻戶曉。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無數父母,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要以身作則,自己的言行要對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對子女造成負面的價值效應,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長做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要擔負起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環境中,家長通過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確的價值取向,賞罰分明,通過親情感恩教育與傳統節日文化相整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社會方面的主要對策

1.政府積極保護傳統節日文化

近年來,政府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力度并沒有太大加強,每年傳統佳節的時候,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還是形式單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夠吸引人們的參與興趣。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傳統節日的傳承與發展問題,進一步挖掘各種傳統節日中蘊含的內涵,繼承和創新優秀傳統節日文化,于現代社會主義文化、優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動,形成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的文化產業鏈。此外,政府還應加大對傳統節日文化遺產的保護,比如逐漸消亡的民族技藝和風俗習慣。

2.重視大眾傳媒、善用大眾傳媒

互聯網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焖侔l展的現代網絡媒體具有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優勢,在社會輿論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現代傳媒的受眾對象是自發組成的網絡群體,網民有言論的自由,這就容易造成對某一問題盲目跟風的不良社會現象,也容易造成反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人們發表不利于傳統節日文化傳播的影響,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同時完善相關法律,如有擾亂網絡秩序的行為,嚴懲不貸。此外加強傳統節日文化建設,離不開大眾媒體的支持和參與。大眾媒體應在傳統節日期間營造良好的節日宣傳氛圍,在文化傳播過程中要摒棄自身缺陷,去娛樂化和膚淺化,認真對待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

3.在傳承的基礎上,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的創新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轉變,所以作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者,我們要在繼承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的基礎上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的創新。廣大青年學生是文化傳承的主力軍,因此開辟年輕人的文化市場是關鍵,而廣大青年學生作為流行文化和開放思想的受眾群體,創新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要符合年輕人的思想特點,緊跟社會發展潮流。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來創新傳統節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節拜年是磕頭行禮,如今可以利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微博、微信等網絡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網絡上舉辦春節祝福語、春聯或者最受大眾喜愛的春節習俗評選等活動,全國各地的網民聚集在一起,各自發表自己對于春節的看法,吸引民眾的參與熱情。這些新的形式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認識傳統節日文化的新平臺,能夠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增加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

【參考文獻】

[1]李大明,傳統節日文化的時代價值及其實現[D].海南大學,2009.

[2]張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2.

[3]王學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楊英杰、趙玉寶.四季飄香―清代節令與佳肴[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7.

[5]孫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

篇2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普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淀形成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來源于人民的社會生活,凝聚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對故人的思念,對家人濃濃的愛。雖然傳統節日各地的習俗略有不同,但卻具有很強的內聚力,是舉家、舉國共度,與我們的歷史文化是同脈相承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一、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內涵

傳統節日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顯示形式,它的文化內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包含“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豐富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休戚相關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親情的凝聚力是內涵中的核心。

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現狀

(一)西方節日大行其道

近年來,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侵入,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輕人的追隨和熱捧,傳統節日文化遭受到了邊緣化。

1.不少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幼兒園、小學過度宣傳西方節日。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對西方節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圣誕節來臨之際,提早分配家長、學生任務,購買圣誕樹及其裝飾品,裝扮校園和班級教室,整個校園沉浸在西方節日的氛圍中,有部分學校特意選擇在圣誕節這一天舉辦校園親子活動,營造著濃濃親情共度節日,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被動地普及著西方節日,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圣誕節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歡樂度過的,對來年的圣誕節充滿了期待,間接推動了西方節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講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傳統節日文化卻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輕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節是什么節日,具體是什么時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位歷史名人,為什么會有賽龍舟的紀念活動。

2.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等節日氛圍吸引消費群體,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達旦地營業,在商場里安排專人裝扮成圣誕老人,派發圣誕禮物,還進行整點促銷活動,以此來刺激消費者消費;在不少消費者心目中,圣誕節期間就是購物季,幾乎是商場里全年的最大優惠季。而對于中國傳統的春節、中秋、端午節等節日,活動力度遠不及西方節日期間,對于消費群體而言,商家的這種舉動無疑加深了西方節日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

(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調查

1.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減弱了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隨著人口持續向城鎮集聚的城鎮化過程,我們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棄疾筆下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正成為我們的一種理想生活方式。身處高樓林立,燈紅酒綠之中,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緊湊起來,有人夸張的形容,我們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難得有閑暇的時間親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愜意。即使在傳統節日,奔波勞累的我們也喜歡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過,傳統節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傳統節日氛圍的營造。

2.物質的富足讓我們平淡地面對傳統節日。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只有在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能夠購買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時的人們對中秋節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來,一是這一天可以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美味佳肴,二是這一天可以圍坐在樹下細細品嘗香氣四溢的月餅,聽老一輩的人們講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當下經濟的快速增長,琳瑯滿目的食品令人們眼花繚亂,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轉而增加了許多趣味性、美觀性等,月餅等與傳統節日緊密相連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節日才有出售,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隨時購買,再也不用期待節日才能一飽口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期盼。

3.交通通訊的發達讓我們忽略了彼此的團聚。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描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對親人的濃濃思念之情,期盼與親人相聚的美好時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通訊便利,交通四通發達,高鐵的建設讓“才飲湘江水又食武昌魚”變成了現實,一個電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溝通,網絡視頻仿佛親人就在眼前,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變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空穴老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不知不覺失去了內心對傳統節日的團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獨立的空間。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思想觀念。西方文化正通過語言、影視動漫、交流訪問等形式讓我們遠離傳統文化。經濟社會的全球一體化進程,讓英語成了國際通用語言,處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晉級評職稱等不同階段的人群,留學訪問、對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學習英語,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節日文化的熏陶。

5.中國傳統節日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是從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傳統節日是中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祖祖輩輩都在過,并且世代沿襲,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人人都會熟悉和了解。而現實情況是,我們的年青一代,在父輩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過傳統節日這樣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時間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動地與家人度過傳統節日,并沒有深入地了解節日的文化底蘊和知曉節日日期。

三、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所折射出的精忠愛國、自強不息、和善有愛等文化精神,讓中國傳統節日及其文化內涵歷經千年時代的洗禮而延續至今,蘊含強大的生命力。

(一)傳統節日文化蘊含豐富的民族精神

承載每個中國人美好愿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傳統節日文化是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節是全中華民族普天同慶的節日,人們在這個節日里歡聚一堂,共同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對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節為載體,人們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同和滿足,中華兒女載歌載舞表達內心的喜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春節讓中華民族各族兒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強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清明節祭祀掃墓,表達了對先祖的崇敬和緬懷之情,煥發出人們內心的同祖同宗,強烈的認同感和家族責任感。端午節蘊含的精忠愛國的思想,喚起人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不同的傳統節日共同喚起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追憶,喚起了人們對民族精神的強烈認同,表現出強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這種民族凝聚力將各族兒女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才有了落葉歸根,故土難離,也更加激發了各族兒女強烈的愛國、愛家情懷,激發起民族強烈的進取心,國家才能發展壯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傳統節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團結向上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成細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家庭和睦,而傳統節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團結和睦,家人的相親相愛,這與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的優良傳統是一致的。一個只有懂得關愛家人的人才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從而進一步提高處于基礎教育中的學生的道德品質,這認真踐行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绷⒌聵淙耸且豁楅L期的教育工作,我們應從基礎教育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三)傳統節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會功能

1.傳統節日文化具有協調功能。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等傳統節日由來已久,是伴隨著我國的農耕社會,是順應自然規律而產生的,人們可以依據不同的傳統節日協調安排自己的生活,張弛有度,較好地協調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平衡關系。

2.傳統節日文化具有約束功能。傳統節日文化講求的是對自然的崇尚、是內心對至善的渴求、是對先賢圣人的尊崇、是對仁愛倫理道德的推崇。人們在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中,無形地接受和遵循著這些講求,自覺地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約束。

3.傳統節日文化具有紐帶功能。傳統節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現形式和風俗習慣是有差異的,但在同一地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風俗習慣是相類似的,該地區的人們以傳統節日為紐帶將情感聯結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華民族而言,雖然炎黃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但傳統節日的核心內涵是一樣的,都有著對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全球華人心系祖國,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4.傳統節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傳統節日文化以弘揚孝、禮、仁、智、信的中華傳統美德為主要內容,注重尊老愛幼,注重對先賢對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親朋好友間的和諧共處,這些基本注重要求潛移默化地對人具有教育功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應加強普及力度,讓我們寶貴的傳統文化順應時展不斷更新延續,展示中華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夢。

參考文獻:

[1]張海英.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M].太原:書海出版社,2006.

[2]趙紅,祁斌.中國傳統節日習俗[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現狀與對策: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調研實錄[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4]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劉德斌,楊軍,袁永鋒,等.解說中國系列:節日情韻?中國傳統節慶文化[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3.

篇3

節日民俗即傳統節日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來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類社會自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傳統節日認同;文化安全;國內;唐人街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0-0158-02

一、傳統節日認同與民族文化安全

(一)關于傳統節日認同

我國作為世界上節日最多的國家之一,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中最重要的節日有四個: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傳統節日認同是指對于對自己所屬的民族傳統節日的認知、歸屬和情感態度。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民族的民眾,無論地位高低、年齡大小,都會自覺自愿地將身心回歸到節日文化活動中,我國每年春節人潮滾滾的春運大軍便是例證。傳統文化承載著人們對國家文化的普遍認同,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體節日文化。

(二)傳統節日認同的文化安全內涵

傳統節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大力弘揚這一民族重要文化對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以維系文化安全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

十報告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提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①總體來說,中國傳統節日是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

關于傳統節日的淵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詩詞、民間諺語等等,這些經典故事匯集起來,大體上構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民眾通過周而復始的節慶不斷地給傳統的民族文化節日增添新內容,以此來傳遞、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遺產的重成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這一消息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感嘆中國的“端午”被韓國“端”走了,也讓國人真正意識到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和保護文化遺產的迫切性。我國傳統節日的發展經過千年的積淀,融入了中華兒女的情感,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國內與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的比較研究

(一)國內傳統節日行為

按自然時序,我國國內人們會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時進行傳統教育、傳統儀式、傳統表演等活動來慶祝節日。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民間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這一時段都是春節的范疇。人們大多在春節時期進行掃塵、祭灶、熬年守歲、貼春聯和門神、吃年夜飯、放爆竹、吃元宵、鬧花燈等等節日活動。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五個節氣,主要風俗有:踏青、掃墓、放風箏、植樹等。端午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活動主要有:佩飾、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賽龍舟等等。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擁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動是吃月餅和賞月。

(二)傳統節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華人華僑們,除了參與他們現在居住國的國家節日和民族節日活動之外,他們同樣重視祖國的傳統節日。在傳統時令不約而同地聚合,舉辦具有鮮明中華文化印記的慶?;顒?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國的情懷。

海外華子很多是生活在異文化社會的華人,尤其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離開祖國移居他國的人們,過春節時仍然要按照國內的習慣包餃子、吃湯圓或面條以及給孩子壓歲錢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戶華僑總會通過舉辦龍舞、太極拳、雜技、游行等活動來慶祝每年度的春節,形成了南京町獨特的“唐人街”春節氛圍[1]。

(三)關于海內外的比較:傳統節日認同有差異

1.國內傳統節日認同“淡化”

近年來,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傳統節日被人們所淡化甚至被遺忘,過節完全沒有了過節的氣氛。中國社會調查所于2011年的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5%的大學生不能說出我國主要傳統節日的名稱,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較差[2]。與此同時,傳統節日內涵的日益喪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豐滿嚴整的體系凋落得只剩時間意義上的空殼[3],以對現代社會影響最大的春節為例,如今國內節慶的儀式不斷減少,甚至于代表著團圓祥和的年夜飯也被逐漸搬到飯店。

2.唐人街“選擇性同化”下的傳統習俗記憶與節日認同[4]

“除舊歷元旦賀歲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節令,僑社經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國人深受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的影響,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襲了國內的模式。二戰結束以后,美國唐人街逐漸擺脫傳統模式,華僑們接受當地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習俗,積極地融入主流美利堅文化,他們也會忘情地投入到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

但事實證明,經過了一個世紀有余的發展,華人文化并未被美國主流社會文化完全“洋化”,這是因為美國華人在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具主動性的角色,采取了“選擇性同化”的文化適應策略。每逢傳統節日,舞獅子、踩高蹺、耍龍燈、走旱船等傳統慶祝方式還會照舊在唐人街上演并廣受歡迎。

三、從海內外傳統節日認同比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華人們為慶祝節日在異域進行傳統節日活動,歲時節慶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續,反觀國內傳統節慶卻日趨“淡化”,國內和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差異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國內和唐人街對比研究基礎上,總結了以下三方面。

(一)傳統節日認同意識的強化與民族文化安全

傳統節日的認同強弱對民族文化安全產生重大的影響,通過對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樹立起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慶文化當作準則和責任心的表現,從而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歸屬和認同感對華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而這種較強認同感在唐人街華人們對重大節日的隆重慶祝中得以充分體現。相比之下,現今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傳統節慶逐漸“淡化”。有些國人混淆我國主要傳統節日的名稱,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也普遍較差。

(二)傳統節日行為的沿襲與民族文化安全

通過沿襲傳統節慶活動重新贏得國人對傳統節日文化風俗的重視,將鮮活的民族文化從逐漸“淡化”的現狀中復蘇,從而將民族文化安全的維系意識根植于國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語言和行為傳承的,對比我國國內和唐人街,可以發現華僑華人對傳統習俗的記憶,主要源于對民族文化中那類屬于無言的民族節日、生活、飲食、服飾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繼承。在傳統節日之際進行節慶活動,如春節時期貼春聯、放爆竹;清明節之際植樹、放風箏;端午節插艾蒿、賽龍舟;中秋節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通過傳統節日行為,實現人人過節,并且人人懂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最終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維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與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們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情感基礎,對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維護起著積極作用。濃濃的節日慶祝彰顯民族的特色,華僑們從而會獲得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強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傳統民族節慶文化在海內外得以枝繁葉茂。華人們通過民族節慶活動將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達出來,使歲時節慶等民俗精髓在異域得以存續。

在心理共振的基礎上接受傳統文化對我們身心的洗禮,感受傳統習俗的魅力,領略傳統活動的風采,從而發自內心地塑造出對傳統文化的主人翁意識,去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總結

我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節日之際,海內外人們都會通過節慶活動來進行慶祝。按自然時序,國內人們會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進行節日慶祝。而唐人街的華人華僑們同樣在異域存續祖國的傳統節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國的情懷。

相比之下,近年來,國內傳統節日認同日益“淡化”過節完全沒有了過節的氣氛。在比較國內和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差異之后,探究出其內在原因并找出強化文化認同的要素,本文總結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討傳統節日的認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構建。

第一,通過強化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樹立起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慶文化當作準則和責任心的表現,從而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過傳統節日行為的沿襲,在整個社會形成傳統節慶文化氛圍和熏陶環境,使得人人過節、知節,從而將民族文化安全的維系意識根植國人的心中,保護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還是我們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情感基礎。在此基礎上接受傳統文化,從而發自內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識,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小榮.中國傳統文化在“唐人街”的傳承與認知[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2]曲愛香,張麗霞.青少年傳統節日文化熏陶教育與國家文化安全[J].學術論壇,2012(3).

[3]顧宗俠.論傳統節日的民族認同功能[D].大連:遼寧大學,2012.

[4]何彬.從海外角度看傳統節日與民族文化認同[J].文化遺產,2008(1).

[5]劉伯驥.美國華僑史續編[G].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610-611.

[6]孟憲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理論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認同[J].學術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覺:一個滿含實踐意向的理論概念[J].思想戰線,2008(4).

[9]王萌.傳統節日文化調查的啟示[J].時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關于中國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1).

[11]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篇5

增強民族認同,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在要求。所謂民族認同,就是民族成員對自己民族歸屬的認知和感情依附,主要包括民族成員對本民族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的認同。民族節日是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對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民族身份認同,加強民族團結,凝聚中國力量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合而成的大家庭。雖然每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民俗習慣,但這些民族從整體上來說,其所傳承的文化內容是一致的,并形成了一些中華民族的共同節日,這就是承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都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即每年舉辦一次,通過年復一年對這種傳統節日的重復和強調,就會使其沉積于每一個民族成員的心中,最終成為內蘊于民族成員心中的一種身份認同。中國傳統節日像一劑強有力的粘合劑,以其特有的內涵和魅力凝結著整個中華民族。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最具影響力的傳統節日,不僅歷史悠久,習俗豐富多彩,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增強民族認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春節期間,通過掃塵、祭灶、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走親訪友等活動,大街小巷到處充滿著祥和喜慶的氣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每到春節,無論回家的路途多么遙遠,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在大年三十趕回家與家人團聚,貼春聯、包餃子、守歲,溫馨和諧,其樂融融。通過歡度春節,人們在心理認知上確證了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強調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敝腥A民族大家庭中的56個民族共同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傳承,促進了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身份的認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團結,最廣泛地凝聚了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二、促進民族文化認同,傳承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濃縮形式。我國的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優秀民族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影響力。我國學者白庚勝認為,“在精神深處,最根本的東西是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傳統節日相當重要?!盵1]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民族文化認同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春節是合家團圓的節日,合家團圓有著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利用春節走親訪友、互送祝福,可以融洽關系、增進感情。貼春聯、放鞭炮是春節習俗的重要活動,在喜慶熱烈的氣氛里,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此外,還有栩栩如生的年畫、剪紙、富有意味的倒貼福字、熱鬧的廟會以及豐富多彩的舞龍舞獅等活動,都彰顯著特色的民族文化。這些活動大多以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納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過春節能使中國人具有強烈的民族歸屬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存在,感受到中華文化血脈的流動。

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孝文化內涵。每逢春節,遠在他鄉的子女都會提前趕回家與父母團聚,吃年夜飯、拜年、送祝福等;中秋節時與家人一起望月、賞月、吃月餅,陪父母聊天;清明節掃墓祭祖,不僅寄托了對已故親人的追憶和思念,更是一種對孝文化的深刻表達。這些傳統節日都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親情、重人倫、重和諧的文化特征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是對孝文化的生動詮釋和展現。

中國傳統節日還蘊含著富有民族特色的食俗文化。食俗不僅是慶祝佳節時的物質享受,更是一場文化盛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此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憧憬。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餃子形似元寶,有“招財進寶”的寓意;包餃子時把硬幣、糖、花生等包進餡里,吃到硬幣意味著“來年發大財”,吃到糖意味著生活、愛情甜甜蜜蜜,吃到花生意味著健康長壽(花生素有“長生果”之稱)。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做月餅象征著團團圓圓,闔家幸福。這些都寄托了對日后美好生活的祈望。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能夠使人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感知我國的民族文化,還能夠深刻認識和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促進民族精神認同,弘揚中國精神,培養愛國情懷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線,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加強各族人民對偉大民族精神的認同,對維系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團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黏合劑,傳遞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忠臣介子推而設立的。清明節相傳成俗,每到節日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等,以寄托對祖先的懷念和追思,同時不忘弘揚介子推赤誠無私的愛國之情和剛正節氣,傳遞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端午節是對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生命譜寫的愛國主義樂章精神的宣揚。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比其它傳統節日所表達的吉祥、祭祖、團圓等節日主題,端午節更多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愛國情懷,生動展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和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堅決捍衛國家尊嚴、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在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中也可以看出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牽掛。中國傳統節日以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形式深深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激發著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每逢佳節到來時,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總是充滿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正是這些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不斷喚起人們對祖國、對家鄉、對親人的深刻記憶和責任感,維系了民族感情的穩定和持久,增強了祖國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發揮了維護國家統一穩定的功能。

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多次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他還指出: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皭蹏髁x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盵2]我們一定要切實傳承好中國傳統節日,充分發揮中國傳統節日對促進民族認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功能。

參考文獻:

[1]張英,陳軍吉.傳統節日事關文化安全[N].北方新報,2008-02-21(41).

篇6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征,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么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于"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于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著團圓的喜悅,遙祝著遠方的親人。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里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里去"。應該說,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最佳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梁,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寄托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說:“花好月圓是中國人一種非常美好的愿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征著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溫和、安定的美感”。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于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梢哉f,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傳統節日對于華人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梁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當然中秋節也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等國的傳統節日。

篇7

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草案民意調查,獲得了八成以上網民的支持,隨機調查的群眾也絕大多數表示贊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繼春節外,清明、端午、中秋節即將列入法定節假日。這個尊重民意、凝聚民心、匯集民智、張揚民德的好方案,彰顯了十七大以后,我國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舉措。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歷史沉淀和積累了宏偉燦爛的民族文化。中國傳統節日,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在我國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理應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也是我們的文化血脈和精神家園,是一份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薪火傳承,與時俱進。中國傳統節日植根于農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漁獵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和融合,已經深深地溶入我們民族的生活和習俗之中,至今廣泛又鮮活地生存在民族民間,埋藏在尋常百姓的心靈深處;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盈傳統節日的時代內容,推陳出新、發揚光大,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自覺,賦予了傳統節日以現代意義。如春節要營造家庭和睦、國泰民安的氛圍;清明節要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端午節要宣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觀念;中秋節要注重團圓平安,喜慶豐收……使傳統節日成為宣傳和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重要平臺。

加強對傳統節日的研究和保護,是運用傳統節日發展民族文化的基礎性工作。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本民族各具特色的傳統節日,這和中華文化是一脈相傳的,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關注傳統節日成為法定節假日的時候,也不能忘記這方面的傳承和更新,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活動,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這也是我們守護精神家園,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課題。

篇8

【關鍵詞】傳統節日;群眾文化;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是指人民群眾在完成工作職業之外,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象。其特點鮮明,首先是群體性,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群眾參與,娛樂大眾;其次是開放性,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社會、政治、傳統文化等多面的綜合影響。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久遠歷史的文化遺產,一方面是全民性文化生存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又隨著歷史發展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確保文化的傳承。因此,通過不斷挖掘傳統節日內涵,豐富其所包含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擴大參與群體,注入地域性的鄉土品牌元素,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

一、傳統節日蘊含的民族文化理念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內涵支持

群眾文化由于其開放性,容易受到來自外界正反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形成與其相適應的豐富健康的精神文化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和源動力。我國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對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節日可以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凝聚性。從宏觀上來看,傳統節日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是凝聚情感、塑造性格的重要途徑。這種宏觀上的精神動力正是通過群眾性活動轉化為民族成員個體的自覺意識的。在傳統節日中,通過一個群體或幾個群體的協作過程中完成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使個體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接受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積極價值觀,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的整體協調和團結。具體來說,可以通過繼承傳統的民俗活動,比如元宵節時組織開展“社火”、“燈會”等形式,加強群眾參與和交往,推進社會倫理的培育。

傳統節日可以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引導性。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輝煌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外化形式,內涵精深,外延博大,有精忠報國、弘揚正義、仁義愛悌、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有尊重科學、效仿自然、團結互助、和諧相互的協作理念,有追求理想,向往未來和社會進步的精神動力,有勤勞勇敢、奮發有為、自強不息、誠信謙和的行為準則。將傳統節日文化積極、正面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群眾文化活動中,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群眾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而成為整個社會可貴的精神財富。

傳統節日可以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調節性。傳統節日通過將自然時間進程與社會活動節律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 的觀念。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急速推進,社會上出現漠視人生價值、冷落人文精神的現象。弘揚傳統節日,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形成節日文化與文化產業的良性互動,調節人與自然、社會、家人、朋友的情感交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讓社會成員珍愛生命、關心社會、親近自然,感悟人生的真諦、自然的情致。

二、傳統節日是集中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契機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文化模塑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與節日文化內涵相適應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說,沒有文化活動,就沒有傳統節日。從總體上來看,傳統節日群眾文化活動主流是好的,這些活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智慧和技能的凝結,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財富,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發展生產、有利于群眾身心健康和民族發展繁榮。比如中秋節在唐宋及其以前的時期是一個具有輕松浪漫風格和詩意抒情氛圍的節日,當時與之相對應的民俗活動除了有賞月之外,還有戶外舉行的飲酒、歌舞、賦詩等娛樂性節慶活動,以及在公共場合舉行的通宵達旦的燈會、夜市、游園活動舉行的大型游藝活動。再比如傳統的“七夕節”以女性“乞巧”為主題,旨在宣揚女性積極從事勞動生產,幫助女性提升社會地位。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在七夕節會有女性聚會乞巧活動(陜西地區)、女性結社聯辦乞巧會(廣州地區)等群眾文化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一般都包含多種群眾文化活動,涉及游藝、競技、藝術、體育等多種復合性活動,具有很好的群體性,最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此外,還有藏族用來慶祝農業豐收的“望果節”,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抬著青稞、麥穗在田地轉圈游行,并舉行射箭,賽馬等活動;白族用來進行交換物資的“三月節”,也有賽馬、射箭、歌舞、說唱等文體活動。

三、傳統節日文化價值的挖掘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豐富

我國傳統節日自明清之后,逐漸受儒家文化和理學的影響,過于注重節日的禮儀和教化,使傳統節日在注重人際交往的同時,更多地局限在家庭、家族范圍內。其對應的民俗活動中群體性開始減弱。比如在明代之后,中秋節賞月活動開始逐漸衰弱,以家庭團圓為主旨的禮品往來活動增多。這種缺少群體性參與的文化活動的局限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暴露出來,客觀上需要根據傳統節日的文化精神做一些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創新,拓展節日的娛樂性和公共性,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在這方面的探索,同處于“中華文化圈”的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新加坡等國都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他們通過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挖掘,從而將原本單純的節日發展成為復合型綜合性的節日,為擴展節日期間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基礎。最具代表性的是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在我國傳承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絕大數地區只保留了吃粽子的習俗,真正具有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僅有賽龍舟。但端午節在韓國江陵則完全發展一個大型綜合性節日,其活動內容包括祭祀、表演、競技、游藝、社交、貿易等多種活動,完全不在局限于私人領域。再以中秋節為例,在中國香港,保留了晚飯后品嘗月餅的習慣,但中秋節有更多群體參與的文化活動,包括在公園、海灘等公共場所舉行的賞月、觀燈、游逛、表演等活動,還有舞火龍的鄉俗,吸引眾多的游人。在臺灣,一方面保留并重視賞月等家庭活動,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戶外群體參與的文化活動。一般會由市區組織團圓晚會,這種晚會除了有知名藝人演出、街頭藝人演出、樂團演奏等文藝活動外,還會有趣味競賽、做月餅、捏面人、彩繪風箏、草編等手工藝訓練活動;有的地方還根據本地區特點組織烤肉賞月營火晚會,組織地方戲演出、爵士樂音樂會、剝柚子比賽等。這些活動的群眾參與度很高。在新加坡,中秋節會持續二十多天,每晚在公共場所都有群眾參與的慶賀活動,常見的有游園、夜市、猜燈謎、燈展、游行、放煙火、燈籠制作比賽、京劇表演、月餅群英會、賞月詩會等。這些都為我國創新傳統節日、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高丙中.作為一個過渡禮儀的兩個慶典――對元旦與春節關系的表述[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

[2] 張懿.今年,拜年短信超170 億條[N].文匯報,2008-02-13.

篇9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蘊含的豐富的文化精神,對我們現代人的思想和行為依然產生著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繼承和弘揚。本文以現代視角分析了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豐富的文化內涵,解讀了中國傳統節日民俗中迷信色彩的實質,提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民俗的對策。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是在中華民族特有的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約下孕育、發生并傳承的,具有中華民族的獨特個性。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是一種深藏在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規范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春節回家過年,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等。

一、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精神

中國傳統民俗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團圓親情

唐代詩人王維有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明人高啟有詩云:”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即佳節思親猶如山之繞郭、水之東流一樣自然而然。因此,過去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人們就會如期去上墳掃墓,以示對亡故親人的懷念,而對于那些浪跡天涯的游子,人們則往往遙對明月,以寄托情思,傾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撣娟”的心情。

(二)歡慶喜悅

每到傳統佳節來臨之時,人們就會沉浸在普天同慶、萬民同樂的氣氛之中,而心中的溫馨喜悅之情也會如期而至。

現在有許多對都市生活產生審美疲勞的人們,常常借節日放假之機外出旅游,在恬靜自然的山水間尋找一種好心情,盡管旅途勞累,十分擁擠,但許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錢買罪受”。這是因為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曲折地體驗到傳統節日固有的樂趣。

(三)樂觀自信

首先,節日文化可以寄托乃至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之情。如年節時的春聯、年畫、鞭炮等,都圍繞著團圓美滿、幸福吉祥的喜慶主題而展開;湯圓、月餅則象征著團圓如意等等。

其次,從節日活動的信仰崇拜中,人們可以求得一種心理平衡。比如年節乞求神靈庇護及祭拜祖先等,看似無益,但它具有精神安慰和心靈凈化作用。

再次,節慶活動具有強身健體、益智娛情的直接功效。如清明踏青、放風箏、端午賽龍舟、重陽登高,其強身健體的意圖是十分明確的。

(四)歷史意識

清明節掃墓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慎終追遠的道德意識。它的文化意義類似于西方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淚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

(五)淑世情懷

比如民間流行的祭灶時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俗活動,就有明顯的淑世情懷的烙印:一些圍繞著老人、孩子、女性、戀人等而設的節日,將福祿壽禧和太平團圓、多才多藝的淑世情懷展示了出來,都是關注人自身的。

(六)天人相諧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采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叼、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于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后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征,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于登高望遠。

二、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迷信色彩的現代解讀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多與祭拜神靈有關,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細考察,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實用的目的,虛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質功利性。

比如,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習俗。據說灶王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察報人家善惡。人們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來祭灶王。為的是得到對聯中說:”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好結果。祭灶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這個家庭吉祥如意,歲歲平安。這其實是表達對來年的一種美好祝愿。

春節期間燃放的原意在于驅逐惡鬼?!渡戤惤洝吩?”西方山中有人焉,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魁(傳說中的獨腳怪獸)。以竹著火中,嘩嘩有聲,而山魅驚憚。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边@當然是迷信的說法。放爆竹主要是娛樂,表示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兆頭。

端午節飲雄黃酒。傳說很神奇。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

重陽節登高,源于古代對山神的崇拜,古人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在同時人們通過登高望遠,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后來才逐漸轉化成為護種娛樂活動了。

三、中國傳統節日民俗的繼承和弘揚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圣誕節越來越火。隨著圣誕節臨近的那段日子,大小商場的門口無不擺上一個白胡子的圣誕老人。現在許多年輕人熱衷于過洋節日,而中國自己的一些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卻受到冷落。

(一)中國傳統節日民俗受到冷落的原因

1、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從封閉的計劃經濟轉為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主動向世界敞開大門,各國文化進入中國,產生了對傳統文化,包括節日文化的沖擊。在強勢文化沖擊下,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嚴峻挑戰。

2、西方的一些節日大多以自娛自樂為形式,注重熱情奔放的情感追求,過節方式洋溢著狂歡和自由,比較迎合年輕人的心態。而中國節日雖然也注意創造歡樂祥和的氣氛,講究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但在這些現象的背后,總更趨向于實用理性,盡量用理智的行為去指導情感的活動。中國的傳統節日總是內斂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間的其樂融融。不少節日還講究禮節,有的地方甚至還有很繁瑣的一套禮儀,稍不注意,很可能會讓長者找出晚輩的’.無禮”之處,這對于年輕人來說,無疑成了他們的一種負擔。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媒體、商家為捕捉商機,大肆宣傳,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來吸引顧客、制造影響。這樣做法本來無可厚非,但卻在無形中助長了圣誕的氣焰,為”洋節”推波助瀾,使它們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4、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

5、一些國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國人總以為只要是外國的東西便是好的,因而,”洋節”當然會比’‘土節”更有情趣,更羅曼蒂克。他們將一些國外的東西一任搬來,不分國情,不理會傳統,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來。仿佛只有這樣,才更能顯出自己的”洋氣”,才更能”與世界接軌”。

(二)中國傳統節日民俗需要發揚光大

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節日文化可以說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體現民族文化的風采和底蘊。它像語言一樣,是族群傳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接受一種節日就意味著對這種文化不同程度的認同;白主過節的意識越強,相應的文化認同感就越強。如果大多數國人熱衷于過洋節而冷淡傳統節日,這對弘揚我們民族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并無益處。因為民族文化的喪失就是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喪失,一個民族一旦喪失了自己的文化,這個民族就會不打自垮,絕對不可能在世界的競爭中立下腳來,更無庸說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樂觀地認為,傳統節日文化不會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中消失或者變味,因為老百姓對傳統節日的認同程度遠超過對洋節日的認同。中西方所有的節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對獨立的文化系統中發育成長起來的,它們有著獨具一格的鮮明特色和自成體系的豐富內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欲望以及調整人際和天人關系而出現和發展的,不容否認,這些問題在當今乃至未來社會中仍將客觀存在,因此,傳統節日的存在和發展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年輕人喜歡圣誕節,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開放程度的提高,說明年輕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心態對待傳統和外來文化?!蹦贻p人在圣誕節品嘗西方文化,而在春節則回歸傳統的文化,這兩者并不矛盾”。所以,洋節會取代土節,對此不必太祀人憂天,畢竟節日是文化與民俗的結合體,一個節日的產生、流傳、演變,都有著民族心理與文化的背景。它緊密地伴隨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實際,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體現了一定的歷史性和時代性。在傳承過程中又不間斷地延續著、變異著、豐富著和發展著。比如,經過數千年的沉淀,春節己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不會輕易消失。

伴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凸現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世界己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節日的中外交流也勢所必然。的確,我們身邊是彌漫著洋節文化,但同時,旅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正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種子撒播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據報道,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確定為當地的法定節日。

所以,我們對洋節日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態泰然處之,進而以積極客觀的態度來認同其中對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有參考、充實、提升價值的豐富內涵,加以適時吸收和消化,在傳統節日中注入現代元素,從而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相信傳統節日定會在未來社會中找到應有的位置。節日的前景將和文化的前景一樣走向繁榮和多元。

(三)弘揚中國傳統民俗的對策

首先,要重視中國傳統民俗的巨大作用。肯定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從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要加強對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不僅學校要重視,整個社會,包括商家、媒體等都要重視,都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傳統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要積極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特別己經被列為法定假日的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要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使之深入人心。

篇10

近年來。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翠華路小學以“小學‘傳統節日’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研究”為抓手開展研究實踐,以《徜徉于我們的節日》讀本為載體,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深入課堂,植根孩子心中。

一、彰顯區位資源優勢:以傳統節日文化潤化人心

民俗專家張鋼說:“節日是和人們日常生活互補的精神生活節點。過節的目的是和日常生產、生活節律相呼應。以此來安頓精神?!北姸嗟膫鹘y節日是炎黃子孫的DNA,是無法抹去的中國印記。可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同思想的交融影響,各種新奇樣態的節日流入,中華傳統節日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吃”的節日。而節日的歷史淵源,節物中所蘊含的樸素情感,節日儀式的美好寄寓,節日活動的深刻緣由,節日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民族追求逐漸被人們漠視。現有的傳統節日文化在課程學習中存在內容貧乏、研究薄弱。少序列、缺深度等問題。

我校位于西安市雁塔區翠華路,周邊有大雁塔、曲江池、杜陵塬、樂游苑、唐城墻遺址等眾多歷史名跡,是古長安城的核心區域,祓禊儀式、曲水流觴、雁塔題名、登高望遠、舍粥祈福等傳統節日的儒風雅俗曾在這里盛極一時。學校地處西安市文化區,學區內大專院校及教育科研單位多。對古代節日習俗、盛唐文化的研究也較深入,教育資源豐厚?;谶@樣的考量,我們萌生了將傳統節日引進校園、引進課堂的想法。

經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傳統節日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現象。其內容包羅萬象,幾乎是經濟、政治、生產、生活、文化藝術、社會交往、、民族心理的綜合反映。但它的基礎是“人”,是人的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源于節氣,與天氣、氣候、物候、農事等密切相關。四時的節日和諧有序,錯落有致,人們的勞作與生活隨之有節律地進行,人與自然達到了融洽的互動。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充分體現了先人尊重自然節律、順應自然時序、追求天人和諧的觀念。我們希望通過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字、禮樂等文藝形式。潤化人心、滋養師生。

二、設計節日課程:在守望傳承中凸顯中華文化精神

我們結合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以文化人的角度,對傳統節日資源進行恰當合理地取舍與整合,關照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編撰并正式出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徜徉于我們的節日》。讀本以春節、元宵、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臘八、除夕12個傳統節日為單元,以感知和傳承節日文化為經線,以訓練讀寫能力為緯線,同時引入許多與傳統節日息息相關的文化形態,如風俗禮儀、童謠歌曲、飲食文化、天文歷法、詩詞文章等,盡可能地凸顯傳統節日中最核心、最具生命力的東西――中國文化精神。其中每個單元分別設計了如下七大板塊。

其一,A夏文化傳承節日。這一板塊主要使學生從節日來源的主流說法中。明白節日發源、形成的過程,這也是中華文明逐漸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如關于除夕“年”、七郎射“夕”等傳說。

其二,多樣習俗守望節日。在呈現全國各地共有的一些節日習俗的同時,凸顯陜西地方民俗。旨在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和懂得節日習俗中所寄寓的美好情感。如臘八節不僅介紹了喝臘八粥的習俗,還介紹了陜西的節令食品臘八面。

其三,韻味詩詞誦讀節日。擇取以節日內容為敘寫對象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兩首古詩詞。讓學生了解詩意,體會情感,并積累背誦。如選擇了王安石的《元日》和葉燮的《迎春》作為春節的代表詩詞。

其四,名家名作感悟節日。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閱讀的要求,我們精心選擇了名家筆下的節日名篇,并設計了閱讀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初步領悟典型的表達方法,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中秋節的薦讀名篇為老舍的《北平之秋》。

其五,筆下生花練寫節日。以節日為話題設計習作題目,分別對各種寫作方法予以指導,意在使學生學會真實地表達豐富的節日生活體驗和感受。如二月二主要指導學生寫節日趣事,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反映人物思想和社會風貌。

其六,動手動腦體驗節日。結合節日文化內涵,設計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中華文化精神。如與節日有關的主題沙龍、詩會等。

其七,節日回望與思考。通過問題聚焦,引導學生明確節日的文化內涵,引發學生對節日的深度思考。如針對三月三上巳節,引領學生思考:走進傳統的上巳節,你發現人與自然保持了怎樣一種關系?你認為人類應該征服自然,還是敬畏自然,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為什么?

三、拓展實施節日課程:聚焦學科核心素養,走向深度學習

在實施節日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這一目標,立足課堂教學、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著力開展走向“深度學習”的課例研究。

其一,學一思一用結合,從知識學習走向文化引領。我們逐步形成了節日習俗知識的學習流程:閱讀讀本j梳理知識點一設計完善題目j開展競賽j總結表彰。以中秋節為例。教師首先從讀本中梳理出關于中秋人物、中秋節物、中秋詩詞、中秋意蘊等方面的21個知識點:然后要求學生圍繞這些知識點自行設計題目:教師對這些題目進行修正、補充和完善后,在校園網的節日知識題庫中。由學生自行下載學習:最后選擇節日時間節點。模仿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賽、漢字聽寫大賽等形式開展競賽活動,并對表現出色的學生進行表彰。

其二,基于主題情境,串連節日文化的情感線。我們總結了基于主題情境的節日詩詞教學“五步法”,即聯系節日相關知識,弄清內容與主旨的切入點;緊扣關鍵字詞題眼,尋找詩意與心意的契合點:抓住自然景物意象,營造詩境與意境的融合點:結合人物形象塑造。形成詩情與感情的推進點;想象詩詞場景畫面。探覓思想與情感的鏈接點。比如:在圍繞臘八節的詩詞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豐富對于臘八習俗的認知。還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的獨特場景。引導學生體會臘八不僅是一碗粥的香甜,更有其中融合的溫馨、祥和、祝福、慰藉等思想情感和節日情懷。這才是臘八節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情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