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范文
時間:2023-08-10 17:3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6-0141-01
一 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
當電腦日益普及成為變革生活的一種手段時,信息技術課也順應時代潮流列入了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成為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促進教學方式變革的有力推手。信息技術成為一種工具將學科教育與之有機地結合起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被打破,相應的學習方法和評價手段得以實施,達到了優化教學的目的。
二 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課程的學習興趣
由于計算機帶有游戲,給小學生一種娛樂工具的印象,可以根據計算機的這一特點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新課程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輕松地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把新授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字寶寶,告訴學生,這些字寶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據房間的門牌號碼(即生字的讀音)幫它找到家,你就能與這個字寶寶成為好朋友,字寶寶就會對你笑一笑。這種新穎的教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讀、學生跟讀的教學模式,教者通過游戲,勾起了學生兒時的回憶,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為快樂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如語文教師在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時,可以讓同學們觀看視屏動畫。通過動畫、聲音對學生視覺、聽覺的沖擊,加強同學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不同于教師空洞的講解,我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聲情并茂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三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解疑化難,關注時代最新信息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講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然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教師口若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便相形見絀。計算機的強大功能,使其在突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如在《夏天》一課教學中,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是對雷雨的感知和體驗雷雨來時的磅礴氣勢。在課前我就出示了一張夏天的圖片(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讓學生看圖說話,喚起學生的已有認知,隨后再引出課題,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提升自身的認識,領會書上的用意,進而學習“雷雨前”的部分。在教學“雷雨時”的那部分時,我采用了對當時畫面的再現,通過聲音的聆聽、圖片的欣賞、語言的講述,渲染了“雷雨時”磅礴的氣勢,以及雷雨到時的先后變化順序,喚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由此學生仿佛與雷雨有零距離的接觸,體驗也就會更深了,課文的重點與難點一下子就解決了。
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在屏幕上展示了幾個問題:今地球遭到破壞的原因是什么?影響有哪些?我們在保護地球方面有哪些現行的做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議與意見?顯然,這是知識與思維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校園網中下載查找到相關資料,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補充。這就引導學生要時刻關注我們的周圍世界。
四 信息技術能把教師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篇2
關鍵詞:近代 科技倫理思想 發展
一、近代科技倫理思想出現的歷史條件
封建社會中生產力緩慢發展的結果,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我國古代的許多重大發明傳到歐洲后,促進了歐洲經濟文化的發展。從14、15世紀開始,資本主義因素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發展起來。富裕的手工業主把貧困的手工業者變成資本的附庸,逐漸辦起了集中勞動的手工工場,這是最初的資本主義經濟。航海業的發展促進了地理學的進步,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前所未知的地域。掠奪殖民地的罪惡活動從此開始,但也帶動了天文學、大地測量學、數學、力學等學科的進步,是科學家們在地質、氣象、動植物等領域中收集到了大量的資料,也促使技工們在紡織、造船、機械、采礦、冶金、鐘表等生產部門致力于改進技術的研究。生產技術的提高又推動了工場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工場主、商人等新興的資產者也就不斷從這里產生并成長壯大起來,他們的經濟實力越來越雄厚。于此相反,手工業行會日益瓦解,封建制走向衰亡。資產階級展開了奪權斗爭。這反過來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必然引起質變。長期處于休眠狀態的技術,這時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18世紀70年代的英國,發生了近代科技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始于紡織工業的機械化,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主要標志。第一次技術革命雖然得益于生產的推動,但科學的威力已初露端倪。到了第二次技術革命,科學對技術與生產所起的巨大作用才顯著地表現出來。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二次技術革命,實際上就是運用經典電磁理論,來解決歷史提出的日益廣泛的各種技術問題。它表明,在生產與技術推動下產生的科學理論,反過來又可以走在生產與技術的前面,對生產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起重大的指導作用。
資產階級同沒落的封建貴族根本不同,十分重視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資本家要賺錢,要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就需要改進生產工具與技術設備。為此,他們采用重金懸賞、高額獎金等各種手段,來鼓勵科技人員進行創造發明。這樣,一批致力于科學技術研究的學者便應運而生,各種倡導科研的團體也相繼出現。科學技術事業從此成為一種公認的高尚和豪邁的事業。隨著社會生產分工的擴大和科學技術分支學科的增多,科技人員的隊伍日益龐大,他們的相互關系日趨復雜。這些不同于古代的新的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條件,必然會產生新的科技倫理思想。
二、近代科技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近代科技倫理思想不僅不含了古代優秀的科技倫理思想,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批判沒落階級的倫理思想和總結科技人員道德實踐經驗等途徑,還形成了一些新的科技道德觀念,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重視科學技術對道德進步的推動作用。在古代,盡管有些思想家能夠從知識與道德統一的角度來研究科技倫理問題,但由于缺乏發展的觀點,并沒有明確地提出科學技術能夠推動道德進步的問題。相反,沒落剝削階級的思想代表卻武斷地認為,技術進步會使人道德墮落,因而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封建制度的沒落,這種阻礙作用越來越大。
第二,尊重科學知識和科技專家,給以較高的榮譽與地位。在古代,就整體來說,大多數上層統治者或其思想代表,均以技術活動為恥辱,視工匠為賤民。為此,近代科技倫理思想是從提高科學的地位,使它擺脫神學婢女的角色,提高人的地位使他擺脫皇族的奴仆的角色開始的。新的科學技術替資本家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也給整個社會生活射進了新世紀的曙光。經過對以往歷史與現實生活的思索之后,勞動階層也逐漸歡迎它的進步。這使科學技術與科學家、技術專家們的地位大大提高。
第三,大膽實驗,勇敢創新。古代知識分子大都迷信經典,輕視實踐,抱守殘缺,還自譽為“遵循古訓”。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知識分子大都鉆研儒家經典的微言大義,不敢違背孔孟、朱熹等人的遺教。他們熱衷于功名利祿,無意于百工技巧。這是我國在明代以后科學技術從宋元時期的高峰上跌落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徹底改變腐朽作風,面向世界,大膽實驗,破除迷信,拋棄陳規陋習,才能把科學技術向前推進。
在歷史的新時期,成為時代特征的冒險精神、創新精神,推動著科學家們擺脫陳舊的道德信條的羈絆,大膽地進行各種探索,他們或在夜深人靜時獨自觀察星宿、天體,或蜷身在實驗室里搞化學、物理實驗,或到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科學實驗,或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對收集到的感性材料作抽象概括,終于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做出了一項又一項重大發現。在向科學進軍的征途中,許多科學家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第四,提倡自由研究,崇尚平等交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以后,封建社會的人身隸屬關系或依附關系逐漸被廢除,科學技術普遍商品化,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與政治地位顯著提高,他們不僅人數眾多,而且人格獨立。這時,他們大都不以受命著述為榮,而以自由研究為幸福。分散在各處獨自探索的科技人員,很需要彼此交流思想觀點與研究成果,傳遞與獲取信息。于是,適合這一需要的學術團體應運而生。
近代科技領域群英輩出,產生了許多不同于古代的新的道德榜樣。這些科學人物學識淵博、意志堅強、明智勇敢,為了崇高的理想而愿意獻出個人的一切。科學上的英雄作為理想的人格要具備三個基本特點:一是不迷信盲從,在知識的高度上達到極致,即達到對自然認識的最高階段;二是在個性和道德的完美程度上達到極致,即達人格完善程度的最高階段;三是能夠不斷磨練和提高自己。為了真正成為科學英雄,在知識上和道德上達到最高、最完善的境界和道德上達到最完美的境界,實現人與自然的合一,就必須經過長期的磨練。
參考文獻: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人民出版社1971年,P125
篇3
關鍵詞:科技傳播/科技意識/科教興國
【正文】
科學技術傳播(The Transmiss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科技傳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溝通與分享的過程或行為。它是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關鍵。哲學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它自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廣度與深度。科學技術是否被傳播,傳播的結果怎樣,不僅直接影響著科學技術本身的價值,而且影響著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本文擬就科學技術傳播的社會價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討論,以此就教于學界同仁。
科技傳播的社會價值是科技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技術的一種文化形式。科學技術作為人類的創造性勞動,既是人類認識客觀存在的智慧結晶,又是人類認識客觀存在的武器。從價值論的角度看,科學技術是“對于事物存在價值的確認。……事實上不可能找到一種科學知識,它不是對事物存在價值的斷定。因為那樣的知識沒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觀性,沒有揭示宇宙聯系和規定的豐富性,沒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規律,因而也沒有任何指導人的社會實踐的能力。”科學技術正是由于其本身的價值所在,才有了傳播的可能與必要,才有了其社會價值意義。正如馬克思所說:“由于自然科學被資本家用作致富手段,從而科學本身也成了那些發展科學的人的致富手段。”“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展、應用,并體現在生活中,其規模是以往的時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發達國家工業生產的增長大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國家的強弱及其國家在世界舞臺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并對社會進步起決定性影響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來,許多國家和政府紛紛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如美國的“星球大戰”,歐洲的“尤里卡計劃”,日本的“技術立國”等,即是科學技術所具備的社會價值的表現。科學技術的傳播過程,無論這種傳播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只有經過傳播過程或傳播活動,科學技術才能內化為生產者的技能,進而作用于勞動對象,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各領域的變化。重視科學技術的生產力作用,就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傳播。換句話說,科技傳播是使科學技術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必要環節,其社會價值意義即在于此。
篇4
1 傳媒藝術科技性的內涵
科技性是傳媒藝術的三大特征之一,它在傳媒藝術的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一些科技因素的出現使得藝術形式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型。傳媒藝術科學性的內涵大致的內容是,傳媒藝術的創作、傳播等過程中運用到了現代科學技術,并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換種說法就是,科學技術深入到了傳媒藝術發展的各個方面,對傳媒藝術的傳播和接受的方式等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傳媒藝術的科技性具有鮮明的特點,從這幾個方面加深對科技性的認知,它們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可以說,傳媒藝術的起點是通過科技性來標志的,這是傳媒藝術和傳統藝術的分界點,也是傳媒藝術的起點。
2 技術和藝術共同發展的三??階段
(1)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國內外藝術的出現,大都與技術聯系起來。那么,藝術指的是通過一定知識的學習來獲得的能力,比如繪畫、烹飪、音樂等等,這都是獲取技術的學習活動。國內藝術的發展是從漢魏六朝開始的,藝術思潮迅速發展。而在西方,藝術家的地位直到文藝復興的前期都是非常低下的,他們被認為是手工匠人。藝術和技術的融合表示人類早已經開始了對勞動工具的處理。在人類和藝術的歷史發展長河中,藝術和技術一開始是融合存在的,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藝術和技術產生了差距,藝術被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更加注重靈魂和精神方面的內容。
(2)藝術和技術的獨立發展,藝術和技術的獨立發展,不是說藝術和技術之間的關系徹底的破裂,兩者不存在任何的聯系,而是說其中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兩者都有了自己的體系和認知,保持著獨立發展的方式。文藝復興中后期,人們的藝術思想開始覺醒,逐漸認識到藝術的存在和分化,并且對美的藝術和機械的藝術進行了區分。自然科學的出現是以哥白尼的日心說為開端的,自此之后,自然科學的發展越來越順遂。技術的發展一直在不斷的加速,在1765年蒸汽機的問世使得科學技術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顛覆了人們對于科學的認知,科技的地位甚至超過了人類的地位。事物的發展規律其實一向如此,任何事物的獨立總要經過一個完全強化、張揚的階段,在藝術和技術各自獨立之后,科學技術正在經歷這樣一個階段,這一階段有其必然性,對于事物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事物朝著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發展,走入下一個嶄新的階段。
(3)在技術與藝術各自獨立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又進行了重新的融合。在19世紀,傳媒藝術出現,給技術和藝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媒藝術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在傳媒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也帶動了技術與藝術的融合發展,使藝術與技術共同經歷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技術與藝術的獨立階段,技術更加注重對于宇宙星空的探索,進入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階段,技術開始從對宇宙的研究轉向了對于人類身邊事物的研究,技術研究方向的改變是藝術和技術進行融合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經過各自獨立的時期之后,藝術和技術對于自身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明確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也清晰了發展的方向,同時,對于兩者的融合發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
3 傳媒藝術科技性的表現
(1)藝術創作的發展方向包括三個方面:機械化、電子化和數字化。傳媒藝術和傳統藝術的創作手段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傳統藝術利用的是手工進行藝術創作,對科學技術的應用相當少,而傳媒藝術的藝術創作,包括成果的展示、傳播等等方面都需要利用科學技術來進行。傳統藝術的手工創作更加看重的是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的互動,而傳媒藝術更加重視的是藝術創作的機械化。電子化和數字化,不再是直接的接觸,而是虛擬化的互動。(2)在傳統藝術領域,原創和復制品的地位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因為是手工創作,所以原作品獨一無二的特性非常突出,作者的思想和技藝的傳達也非常的深刻,對于復制品是非常反對的。傳媒藝術正在朝著虛擬化的方向發展,復制的手段有了很大程度的突破,同時,復制品越多,對于真跡的價值是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的。復制品的質量已經也來越接近原創作品,甚至是無損復制。(3)傳統藝術創作成果的發展空間狹小,在創作完成之后,很難有改動的可能,這是傳統藝術的線性特征所決定的。但是,傳媒藝術數字化、電子化、機械化的發展方向使得傳媒藝術的發展空間向外擴大,自由度有了相當大程度的提升。科技為此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有了科技的幫助,能夠對藝術創作成果進行改動和完善,根據不同的要求和標準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動都是可以做到的。(4)對于藝術作品的復制要保持端正的態度,不能一味地排斥,這對于傳媒藝術的發展是不利的。其實,復制的過程也是對藝術作品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傳媒藝術的創作手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的介入對于傳統的藝術創作思維是一種挑戰,只有將藝術創作思維和手段進行融合才能更好的推動傳媒藝術的發展。
篇5
關鍵詞:公共科技政策;代際倫理;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0-0083-02
伴隨科學技術成果在社會應用帶來的負面影響,愈發超出人類可掌控的范圍,從而給人類的長遠生存利益造成沖擊,直至促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球性的共識問題之一。但是,因為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的兩個基本要素:人和科學技術。所以,在人類發展不可能退回到原始或農耕時代,如何在人與科學技術基礎上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本質上就變為人對科學技術及其成果應用的認識與評價。公共科技政策是對科學技術社會效應的群體認知,直接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話語程度。因此,從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際倫理維度,可以為尋求生態文明建設具體路徑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公共科技政策及其功能
科學技術的線性不可逆發展,使其成果對人類文明進步所產生的影響也同樣表現出不可逆性。公共科技政策作為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為了提前干預、預防和彌補科學技術的成果應用中的價值和可能造成的負面作用,通過制定一系列干預、規范和引導科學研究、公共技術開發,及促進科學技術社會產業化的政策的總稱[1],是一種綜合化的理論體系。
除了高尖端領域的核心科學技術,如納米技術、基因技術等的主體范圍還局限在一定科技工作者范圍內,更多科學技術伴隨可認知主體的范圍擴大,對其產生的社會變革力及潛存影響的認識也逐步走進公眾的能力范圍。所以,對于科學技術成果應用于社會發展過程中,如何降低其對社會發展的均衡性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及如何合理避免其對人類的社會生存利益的負面危害而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其所涉及的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實施和監督等工作,這種相應的話語權已經開始具有大眾化的趨向。
公共科技政策雖然在其制定過程、具體執行和后續監督等環節,都要以政府的社會統籌作為核心,但對于如何調整社會發展對科學技術的依賴,以及能否最終實現發展需要,則離不開科技公共政策所取得的社會認可。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對社會發展的功能主要體現三個方面的特征:第一,預估性。社會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要程度以及科學技術應用中可能存在的后果,是超前于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而存在,公共科技政策真實反映社會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求和預防可能存在的危害,則必須要具有預估功能。第二,共識性。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不是以單一政府或單個部門發展為準繩,而是要以社會共同體對科學技術及其成果的社會價值的整體認識與評價作為條件。這就決定了公共科技政策在具體形成和實施中,是對社會公共群體關于科學技術認識共識的直接反映,“必須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和各種社會團體以及政策研究組織,能夠充分參與公共決策的過程”[2]。第三,干預性。公共科技政策的目標是為社會的現代化發展而服務,能夠最大程度發揮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人類無法準確預測科學技術造成的各種社會影響,尤其一些影響甚至還反作用于人類社會發展,這就需要通過公共科技政策及時干預科學技術所起的作用。
由于公共科技政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體現人類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的理性化認識。所以,盡管核能開發的科學技術、基因編輯工程的科學技術、納米創造與應用的科學技術等等,大眾對其理論認識與實際操作的能力十分有限,但這類技術對人類發展可能造成的未知影響,卻可以通過相關的公共科技政策而引起關注。尤其,對這些涉及人類社會長遠生存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人類基本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這些公共科技政策實現其功能的同時,不能違背人類可持續的長遠發展。
二、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際倫理解讀
從代際發生學的角度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實施和監管,都是在“當代人”內完成,滿足的也是“當代人”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但是,受限“當代人”對科學技術及其成果應用的認識不足,尤其對高尖端領域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的預防和控制,反而促使“當代人”在利用科學技術同時不僅將自身帶進發展困境,也對長遠發展利益造成潛在威脅。因此,公共科技政策如何實現“當代人”的生存目的,又不能危及更長遠“后代人”的利益,就需要將歷史中未出場的“后代人”的話語權考慮到政策帶來的影響之中,“承認未來世代人的主體地位,自覺樹立起代際責任意識”[3]。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的社會效應符合代際關系的延續性,在公共科技政策形成、實施和監督中,代際倫理的考量成為重要的維度之一。
篇6
[關鍵詞]科學技術史 教學 原則與方法
[作者簡介]曲用心。廣西民族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工學博士,廣西南寧53000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7-0199-03
科學技術史是展示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重要窗口。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不僅可以影響國家現實的科學技術、教育和其他相關政策,而且特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本文從科學技術史的教育功能分析人手,提出了高校科學技術史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一、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史是關于科學技術產生、發展及一般規律的科學,它作為一門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科,對于大學生有著特殊的意義。筆者認為,開展科學技術史教育的重要意義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有助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史記述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通過學習科學技術史。可以使學生把科學技術了解為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科學技術知識的現成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邏輯的歷史分析,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的本質,更準確地理解科學概念、原理的演變過程,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批判、繼承關系。分析科學技術產生、發展的脈絡及歷史演變;可以幫助學生較準確地把握科學技術的生長點、突破,預測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2 有助于學生從社會的角度認識科學技術
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它不是象牙塔中的知識,科學技術史不僅對科學技術發展本身進行邏輯分析,而且對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人文、社會因素進行分析。科學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被法西斯用來殺人;人們在享受著科學技術帶給人的豐富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破壞和生態危機的種種威脅,這即是科學發展付出的代價,它的最終解決也必然依靠科學技術。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性、人文性以及科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對于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使學生對科學技術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對于未來的科學技術決策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面向21世紀的技術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而且需要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即文理兼容的復合型人才。科學技術史作為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交錯的綜合性科學,可以起到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橋梁作用,這是科學史特有的優勢,因而科學史的教學對于文理滲透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
3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科學態度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簡單地說,科學態度就是面對實際問題時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規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科學技術史教學,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進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項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創造都與社會需要有著內在的聯系。而其本身又有自身的規律。任何脫離社會、違背規律的發明創造不可能存在。如造紙術的發明就是適應了漢朝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發明后又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科學史就是科學精神形成、發展和傳播的歷史。科學技術不僅是人類物質文明的決定因素,而且科學活動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正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構建因素。科學精神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至少可以包含如下幾個方面: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實事求是的嚴謹精神,批判創新的進取精神。互助共進的協作精神。而科學技術史正是科學精神的最集中的載體。通過科學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這些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對于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修養對正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期的大學生的世界觀形成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4 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
縱觀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帶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從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得出的必然結論。通過對科學技術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信心,明確自己肩負的重擔,努力掌握科學技術。為將來投身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作好知識準備。
5 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國古代在農學、醫學、水利、機械、建筑、橋梁、礦冶、陶瓷、紡織和造紙等各技術領域都有博大精深的技術成就,在大學各有關專業里開出各種技術史課程,不僅有益于各專業的學習,更可以。細雨潤無聲地對大學生們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具體來說,船尾舵、指南針、水密艙壁和車輪舟,這是中國古代造船術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世界造船技術的進展。大學生們在學習和掌握中國造船史資料的同時,愛國主義的情懷持續不斷地浸潤他們的心田。對于學習理工科的大學生來說,這也是―個極好的人文科學素質的培養和鍛煉,對于后續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也是有益的。
二、科學技術史教學需要把握的三個原則
(一)內史與外史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技術史屬于歷史范疇。但又是介于科學技術與史學問的邊緣學科,是聯系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橋梁。科學技術內史要求了解和研究自然科學與技術的原理、造就過程和內部規律性,科學技術外史又要求我們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對科學技術和社會作出統一的研究和表述。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建立得益于它的創始人對近代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而今天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也理應滲透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滲透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立統一的教育。
(二)中與西相結合的原則
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說:“在人類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是有過貢獻的。而且貢獻是偉大的。”他的評價是實事求是的。許多西方學者,或由于對中國的無知,或出于種族偏見。或出自對科學技術定義想當然的解釋,或采取了以已今日之長掩蓋昔日之短的思想方法,始終無視、貶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甚至一些國內學者也自我貶低。因此,加強歷史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本來面貌,就成了科學技術史義不容辭的任務。中西結合就是要注意橫向比較。在古代部分,既應弘揚中國科學技術的輝煌,指出西歐中世紀科學技術的落后,又應突出古希臘科學的開放和理性傳統;在古代向近代的過渡部分,需明確指出,西歐中世紀少數科學。如物理
學與技術如水輪、鐘表中長期積聚的潛能與對中國四大發明的研究和改造相結合,再輔以古希臘優秀科學傳統的恢復和發揚,形成了西歐天文學、力學、機械學的優勢。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近代的第一次科學革命和第一次技術革命。而同時期的中國卻發生了相反方向的轉化。循此前進,一方面是西方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幾乎壟斷了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源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中國被遠遠地拋在后邊,半殖民地中國的科學技術基本上已是西方的舶來品。
(三)古與今相結合的原則
這是因為,一方面,科學技術近現代史內容量的增加,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大。以至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也只是到了當代才能提出;另一方面,距離當代愈近,科學技術與現實生活的貼近度愈高。對受教育者的啟示更直接、更親切。因此,要古今結合,既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既從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汲取經驗和教訓。也從當代科學技術發展中汲取力量。
三、《科學技術史》教學方法
科學技術史是一個蘊含著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巨大寶庫,從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中。大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自然科學知識,而且可以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想,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但這種作用的發揮有賴于科學的教學方法。筆者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方法:
(一)啟發式教學方法
強調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和引導對科技史的理解和掌握,重視非智力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把握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使學生在科技史學習中實現掌握知識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同時。重視教法和學法的結合及其轉化,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二)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量的特點,實施計算機輔助教學,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一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藝術。講究教學藝術,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傾注感情。要有激情,要注意語言的規范、簡潔,并配合教學內容適時的聲情并茂,還要注意板書的工整、扼要,同時還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結合知識點巧妙地設計一些小故事和生動的畫面,創造出美好的情境。二是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有效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科學技術史是一個靜態的已經發生的歷史,將其放在一個動感活潑的環境中,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有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造這種情境的最佳工具。在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教學下,使靜態變為動態,抽象變為形象,教學效果較好。三是運用計算機充分及時出示課堂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練習鞏固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省去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四是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科技史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科技問題。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me一h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案例教學的實質是開放、互動,強調大學生的高度參與。教師的重要職責是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保證科技史教學的順利進行。
案例教學法的過程大致可以歸納如下:(1)收集科學技術發生發展的情境資料;(2)將所收集資料形成教學案例;(3)進行班級團體討論或班級小組討論;(4)討論中,成員輪流擔任領導者角色;(5)歸納各組或團體意見。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可以質疑他人的想法,學習如何發問,進而學習到獨立思考、與人相處、解決沖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四)共同討論教學方法
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通過共同討論,不但可以強化學習的效果,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方便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宋海龍,白全貴,陳雷,工科院校科學技術史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2)。
[2]侯二朋,中固古代科學技術史課的教學改革和實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5。(5)。
篇7
關鍵詞:技術;設計審美;審美觀念;設計美學;產品
中圖分類號:J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4-0038-02
技術因素在設計審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這種作用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技術和設計審美進行相關闡述。
技術,是指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經驗、知識、途徑、方法、手段、措施和技能、技藝、技巧的總和。技術作為物質生產的手段,其形成和發展必然與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相平行。技術的作用是將天然的東西轉化成人工自然以滿足人的需求,同時它又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
設計與藝術原本的淵源關系,使設計具有了美學性質,產生設計審美。設計審美既是一種物質活動,也是一種精神活動,它包括設計者、設計過程、設計物,也包括使用者、功能評價和社會效益。設計審美的中心問題是人與物的和諧,即設計審美中必須充分考慮人的要求和人在設計中的主導作用。其核心是“迪扎因”(Design),是指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現代審美觀念有機結合,使產品達到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高度有機統一。可以說,設計審美是融合了科學的理性與藝術的感性、技術美與藝術美的創造性活動。
一、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開始關注設計審美的問題。
19世紀以前,藝術是美學研究的對象,人們對于美學問題的探求還大多局限在繪畫、建筑、雕塑、音樂等經典藝術上,到工業革命之后,人們才開始關心日常生活用品的美學問題。
18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工業革命,繼而傳播到世界各地,預示著一個嶄新的充滿矛盾的時代的到來。此時,科學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械大批量生產方式取代了落后的手工作坊式勞動,這種變化雖然反映了大眾的市場需求,帶來豐厚的物質財富,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始料未及的問題。批量生產的產品無法與手工業時代工匠們所創造的精美的手工制品相媲美;產品設計風格與設計標準產生混亂;機器作為一種全新的加工模式加入到設計中來,帶來設計審美觀念上的變革;日益增加和普及的機器產品質量低,粗制濫造。這種現象致使人們開始關注設計審美問題,企圖以美學的方式來影響工業產品的設計,改變這種由于生產方式變化和市場擴大造成的“設計美學上的混亂”的局面。一場新的設計革命運動蓬勃展開。
二、隨著設計審美活動的不斷深入,技術因素引起了人們設計審美觀念和趣味的變化,同時不斷有新的設計美學產生。
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歷史的進步,推動了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和運用,人類不斷的創造發明也加速了設計產品的更新換代。此時,人們的設計審美價值觀和審美標準也發生改變。一方面,消費者的審美價值判斷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設計者也依據這種改變不斷變換其設計風格。這種現象在日用品特別是時尚服飾界表現尤為明顯。技術的發展促使消費者改變審美趣味,為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設計師們則不斷變換其設計風格,新的設計審美觀念不斷產生、滅亡、再產生,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技術美學的真諦是提倡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的聯盟,這是錢學森同志所講的。在過去,既懂科學技術,又懂文學藝術的人并不多。就拿我國來講,懂得美學與藝術的不懂科學技術,懂得科學技術的又不懂美學和藝術,你缺一條腿,我缺一條腿,你的技術,我的藝術。
面對這種情形,人們將審美引入到技術活動中,用“美”的尺度來衡量產品的效用功能與精神功能、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一的深度。于是,技術美就作為人類審美創造的內容之一,進入了美學研究的領域,技術美學便應運而生。
技術美學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是一門以研究技術美為核心的新興學科。技術美是指由技術生產活動創造出來的產品所具有的美。技術美包含了五種不同的審美:功能美、形式美、舒適美、質材美、裝飾性的藝術美,而其審美核心是功能美。
在技術美學里,美是與功能和諧一體的,它以有用性為前提,這是技術美的本質特性。一把椅子,如果坐起來不舒服,不具備功能性,即使裝飾的再華麗,它也不是美的;一臺冰箱,如果不能制冷,操作也不方便,那它就是一個失敗的產品,根本沒有任何美可言。正如中國傳統有句古話:“藝中有技,技中有藝”,它闡述了技術與藝術,也就是審美的關系。大多數的藝術,是有一定技術支持的。技術美所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內容,也就是說設計產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跟人沒有關系的,而是人的智慧、意志、力量、情感的結晶,它充滿人的特性,飽含人的血汗,帶有濃郁的“屬我”色彩。
技術美學的產生是設計審美活動的一大進步,是設計美學發展的新的里程碑。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人們設計審美活動的不斷深入,技術美學的發展將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強的活力。作為設計師,要不斷解放傳統思維的束縛,更新自己的設計審美觀念,推動社會前進的腳步。
三、就設計產品而言,技術因素在設計審美中的作用體現在產品的功能性、產品的形象性以及產品的材料與結構等方面。
產品功能性方面。設計活動與藝術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設計活動具有直接的合目的性,它始終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脫離物質生產和實用功利。因此,受技術因素影響的功能性被視為設計審美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設計產品作為設計審美價值的承擔者,它的審美價值必須體現在產品的功能之中。技術含量越高,功能性越強,越符合人體工程學,就越被人們認為具有設計美,因為它更充分地體現了人在設計產品具體使用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比如汽車的設計,車內空間布局以及方向盤、車座等的設計,都要考慮科學、適用為第一要義,去掉不必要的繁瑣裝飾,更多地體現人文因素,突出人的主體性地位。要使人們在駕駛外出過程中,身體更舒服,心情更愉快,出行更安全。(如圖1)
產品形象性方面。眾所周知,任何產品都要通過人的感官去感知形象。因此,產品的外觀形象在設計審美活動中就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包含了一般形式美感的形象特征,更重要的是設計產品是物質生產的靜態成果,其表象下還體現了一種社會現象。
設計產品是由智慧的人創造出來的,其外觀形象要符合人們的設計審美取向,同時它也是機器化大生產的產物,必須依靠機器制造和科學技術,設計產品的外觀形象離不開技術因素作為物質載體。
例如,一支普通的鋼筆,其設計十分簡潔,筆身圓柱體造型,對符合書寫習慣和握筆姿勢的尺寸和結構也設計地十分科學。但在柜臺里它總是不能吸引顧客的眼球,銷量不好。解決的辦法是,利用最新的技術對其外形進行裝飾。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鋼筆在幾天內便銷售一空。在這個實例中,技術因素起了關鍵作用,它使鋼筆外形更加美觀,它作為功能性的物質載體,成為這支鋼筆的最大賣點。同時,其技術也反映了特定時代的機械文明發展水平和工業設計水平。再如,5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生產了“G”型磁帶錄音機,它雖然具備很強的功能性,但一眼看上去,像實驗室的原型機一樣,在產品形象性方面及差,不能說它是美的。(如圖2)
產品的材料與結構方面。在設計審美活動中,如何正確地選擇和運用材料對設計產品是十分重要的。而材料的物理屬性、加工工藝、組合方式以及設計師駕馭其變化規律的能力受技術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特別是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運用。同時,設計產品的結構和材料是互不可分的,任何產品的結構都是一定材料的組合,而產品的所有材料又都是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組合在一起。并且,設計產品的結構也受技術因素的制約。
例如,青銅技術的發明促使“青銅時代”的到來,那個時代無論是日用器皿還是祭祀物品,都依青銅的材料和結構制作而成,它受當時青銅技術的制約。(如圖3)
四、從設計產品最終的結果來看,技術因素制約著產品的功能評價和社會效益。設計產品是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從一粒紐扣到航天飛機,從精密的儀表和計算機到智能化的摩天大樓,無不閃爍著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的智慧之光,無不深刻蘊含著特定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功能評價的標準是物質功能評價、精神功能評價、技術性評價、人體工程評價和藝術風格評價,無論哪個評價都離不開技術因素的制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越高,設計產品的功能評價和社會效益越好。
五、總的來說,科學技術的發展豐富了設計審美活動的內容,為設計審美活動提供了更為有效的工具。同時,它也優化了人們的審美條件,使設計審美走向大眾化。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層出不窮的創造發明,開拓了人類設計審美活動的新領域,為審美文化增添了越來越多的新穎生動的內容,為當代人的審美鑒賞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對象。科學技術作為人類創造性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的標志,不僅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生活環境更加優美,而且他們還以特殊的功能和形式之美,為人類審美文化的充實和開拓作出了積極地貢獻。
人的審美認識往往要受到自身五官的局限,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則可以幫助人們突破這種局限,為人類的審美認識活動提供更為有效的工具。從廣播電視、網絡信息、衛星通訊、高倍數精密顯微鏡,到哈勃天文望遠鏡等,使人們的審美認識活動突破了感官的局限性,大大地開闊了審美視野,在新的廣度和深度上對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展開審美觀照,從中獲得了較之以往僅憑五官所難以感受到的瑰麗美景。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的感官在多方面得到延伸,先進的交通工具使全球變成“地球村”,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探尋和發現美的事物的可能性;有些科技產品還為設計審美主體提供了全新的創造和欣賞的環境,讓人領略到非同一般的美感享受。諸多因素使設計審美走向大眾化。
人類文明是不斷發展的,設計審美活動也是不斷發展的,它反映了人類發展的軌跡,也是人類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設計審美活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空間,它展現了人類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對于自由的追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設計師,要搞清楚它與設計審美活動的關系,有效地促使設計審美活動的不斷深入,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和人們的生活服務。
篇8
關鍵詞:信息時代;計算機發展;技術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時代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的運用也是十分的廣泛,計算機具有廣泛性、智能性、實用性的發展特性,要充分發揮計算機所具有的特性,擴展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保證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
1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世界第一臺由美軍方制定的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這臺計算機采用17840根電子管,長80英尺,寬8英尺,重28T,功率消耗為170kW,特點為體積大、功耗大、速度慢、可靠性差、價格昂貴。技術方面使用的機器語言跟匯編語言來編輯程序。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晶體管計算機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晶體管為主要的元件,高級語言和編譯程序的程序更加高級。特點是體積比一代變小、功耗也降低、可靠性也提高了、速度提高。并開始運用到工業控制領域。第3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0年)在20世紀60年代,由于半導體的快速崛起與發展,集成電路也因此被制造出來,特點是速度比一代和二代更快,體積更小了,可靠性也提高,價格也沒之前昂貴了,并開始應用到文字的處理和圖像處理的領域中去。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至今)第四代計算機的體積更加的小,速度也加快了、容量更大了。采用大規模的集成電路,開創了計算機一個改革創新的時代。應用逐步向人們生活進步,在生活、工作、學習都會運用到計算機。從一開始的第一代計算機到現在的第四代計算機,從一開始到后面的家喻戶曉,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的智能性,極度改變了人們的存在方式,為人們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無限的貢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計算機科學技術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軟件應用、硬件應用、系統軟件、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等,它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現在計算機在教育、辦公、經濟管理等應用領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計算機明顯的提高了人們做事的效率。例如,將應用運用到辦公系統中,無紙化辦公不再是柯南一夢,防止了紙張的不必要浪費,保護了樹木保護了環境,也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人們只要將資料儲存在計算機里,方便使用與快捷傳送,有效提升人們的做事效率。
2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特性
2.1廣泛性
現在人人會使用計算機,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問題都會想到使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比如,在網上購物,不出家門竟知天下事,收集資料,圖片與文字的編輯等,無一步體現出計算機的廣泛性。
2.2實用性
計算機可以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比如在線交流,使用編程控制機械的生產。
2.3智能性
計算機越來越智能化,不僅由臺式計算機,更有便攜式筆記本,更加輕薄方便,利于辦公。2.4網絡化互聯網將計算機串聯在一起,人們可以在網上通過QQ、微信、微博進行交流與資源共享,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捷化。
3計算機科學技術應用領域的研究
3.1科學研究的方面
第一代計算機就是由美軍定制用來進行計算彈道而研制成的,所以科學計算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應用領域。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主要作用是數據的采集、存儲、檢索和、數值計算、自動控制、翻譯等。數值計算主要就是利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容量大和連續運算的能力,解決人們無法算出的科學問題,例如:地震的預測、天氣預報、火箭發射的時間與軌跡等都需要由計算機來進行高快速的運算。
3.2在機械和電子控制產業領域的應用
在電子機械產業的迅速發展之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廣泛性使得電子控制產業的功能強大。生產率提高,計算機的發展對控制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在控制技術這個方面發展是比較緩慢的,起步比較晚,計算機的技術又處在發展中的階段,計算機進行精確的數據檢測對控制著科技的完成,計算機技術的快運算會迅速的將數據系統進行分析和判斷判斷,并發出指令控制系統自行操作。這樣自動控制的操作理念既節約了人們的勞作的時間和人們的勞動力,還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產品的合格率,滿足生產中的所以需求。
3.3在交通運輸業的應用
在交通運輸業應用中,計算機科學技術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有GPS全球定位系統,其次還有位置地理信息,座位預訂及交通系統的智能化。GPS主要就是用于追蹤、道路的查詢、緊急救助和跟蹤系統等;交通系統的智能化是將計算機的技術、網絡通信的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為一體并用于交通運輸業的應用;坐席預訂就是為人們提供方便,比如,人們可以利用網絡購買火車票、飛機票、船票等,購票的效率提高了,勞動力的成本業減少了;位置地理信息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在集成系統和信息科學技術的運用下,分析數據,提供相對于的信息需求。
4總結
在人們生活的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各種應用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計算機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與改革,發展的同時業不斷的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做出巨大的貢獻,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占有重要的位置。計人們的生活水平被計算機所改變,人們的社會文明也被計算機的發展進一步推進。計算機發展的迅速,我國必須健全對計算機管理體系的管理,必須重視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計算機軟件的質量,深入改革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理論,廣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能化。未來的計算機科學會有更多的發展,是無盡的,多方面的,創新的,開發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應用,使它成為體現我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曹偉,李峰,周書仁,何施茗,鄭瑩.基于專業認證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持續改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6(02):114-120.
[2]田緒紅,肖磊,黃瓊,梁早清.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5(19):12-16.
篇9
近代社會才是真正意義的科學技術的誕生和發展時期,雖然這一說法一直備受爭議,哥白尼“日心說”的提出拉開了近代科學發展的帷幕,另外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不僅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大踏步發展,更是加速了社會的發展進程。尤其是牛頓經典力學,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更是為人類建立了一個新的世界圖景,把自然更全面,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近代后期,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的催化下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逐漸建立了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爆發了以電氣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對于自然的探索進入了系統的時期。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快速發展并取得重大的突破的同時,出現了許多諸如環境科學的新學科,促進了高新科技的發展。與此同時,爆發了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科學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這樣人類眼中的自然在廣度和深度兩方面都得到了新的拓展。
科學技術的影響自然觀的形成
從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人類在科學技術這一工具的作用下,對于自然的了解越來越全面和深入,自然觀的形成受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原始人類時期的人類面對是神秘而不可侵犯的大自然。面對自然無能無力,更多的是聽天由命,所以產生了許多圖騰崇拜,巫術等原始的宗教,例如把一些動物,植物看成帶來兇吉的神物。當時的社會水平不容許人類對自然界有更多的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自然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具形成了有實證色彩的古代自然觀。古代自然觀為我們描述了一種相互聯系的世界圖景,例如古希臘的范靈論和有機論。及之后形成的樸素的唯物論和樸素的辯證法。例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說,德拉克利特的火本源說,以及畢達哥拉斯的數本原說,都體現著當時社會科學技術對于人們認識自然的影響。相對于中國而言,這種范靈論主要體現在對于天的神圣地位的高度推崇上。認為天是最崇高的,講究順天命而為。這種與農業文化和農業生產密切聯系的自然觀。但是此時的科學技術相對比較落后,自然對于人類來講,仍然披著神秘的面紗。16世紀開始,科學進入了大發展時期,由此產生了與農業文明不同的工業發展,并產生了近代科學技術。呈現在人類面前的是越來越清晰的真實的自然的面貌,人類的自然觀也轉變為了近代機械主義自然觀。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開始,各種機械工具的發明和使用,成為人類了解自然的途徑。隨后牛頓經典力學,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問世。微觀層面講,從混沌狀態到發現原子,到中子、質子、電子,夸克,無一不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宏觀層面,認識到地球是圓的,到日心說,到現在廣袤的宇宙的探索,人類的每一項探索都是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正一步一步更加接近最真實的自然,接近無蔽的真理。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技術是一種解蔽方式。技術是在解蔽和無蔽狀態的發生領域中,在真理的發生領域中成其本質的”。
自然觀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
自然觀是人對于自然的認識的哲學概括。在這一自然觀的指導下,人類開展對于世界的進一步探索,這一活動自然而然受到了自然觀的指導和影響。科學技術作為人類不斷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揭去大自然的神秘的面紗,讓大自然“祛魅”。正是由于作為祛魅,解蔽的方式的科學技術的存在,才使得人類更加清楚的認識自然,使自然以一種無蔽的狀態顯現在人類面前。科學技術成為認識無蔽狀態真理的工具。這種工具的作用的發揮必定受到人類的主觀意識的影響。以中世紀的宗教神學自然觀為例。中世紀的歐洲被宗教神學籠罩,把自然的神秘力量與信仰聯系到了一起,并把上帝等神靈做為創造并控制自然的神物。這種自然觀的統治下,人類認為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神,上帝賜予的。對于一些自然現象的發生理所當然的歸因于神靈。托馬斯阿奎那作為宗教神學的捍衛者,把亞里斯多德以及托勒密的地心說思想加以扭曲和利用,嚴重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中世紀被稱成為“黑暗時期”。
篇10
[關鍵詞]科技館;科普檔案管理;科學技術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3-0349-02
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各種科學技術的衍生與發展引發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并在包含科技館在內的各行各業迅猛、廣泛、深入的展開。利用科學技術開展科普工作已經成為現代化科技館建設的重要標志,實現科技館科普檔案管理的科學化發展成為建設新型科技館的重要途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將科普展廳及其資源做數字化、虛擬化處理,打破時空限制,匯聚、分享、研討優質科普檔案資源,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科普檔案資源服務,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帶動社會公眾參與到科學傳播之中,全面提升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進一步優化完善科技館科普檔案的管理與發展。
一、 科學技術內涵及作用
科學技術是利用客觀事物間的關系及其發展規律,最終實現高效、低耗、高產、便捷等特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科學技術主要涵蓋的基本內容有:科學知識、思想、方法、精神四方面。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和先進生產力的標志,為人類文明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文化、信息資源的傳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為精神文明建設構建了新型的傳播載體,極大地豐富了社會公眾的生產生活,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產生于社會實踐又影響著社會生活。近年來社會快速的進步發展表明,科學技術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以其強大的影響力,推動著其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重點體現在科學技術創造工具,檔案管理中融入科學技術,創造了檔案管理的載體工具、管理、保管工具以及信息工具,繼而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地位和社會關系產生較大影響。
二、 科技館核心任務
科技館是踐行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基地,是創新性、現代化的科教事業,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場所。科技館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社會展示現代科技發展水平和科技成就,向社會公眾傳遞科學信息、傳播科學知識,促進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不斷提升。
科技館向公眾展現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演示著各種科學技術,帶領公眾參與并體驗活躍的科學過程。科技館以向廣大公眾展示科學技術的相關知識、原理、應用及其發展歷程為核心。在科技館展品展示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公眾,如何實現最佳的科技宣傳效果,達到科技館的最大價值與作用成為當前科技館管理的重要任務,除了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學教育活動、開展科普培訓、科普試驗等傳統形式外,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數字化科技館等多種形式,將成為未來科技館的主流方向。
科技館最具生命力的展覽內容就是科學性,科技館的科技展覽凝結了最新科技成果,科技館應積極開發公眾對新科技、新產品的期待,為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探明方向,帶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創新。科技展項、科技展品都在極力展示著數字化及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內涵,同時也推動著科技館檔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 數字科技館的特點
數字科技館是科普資源的數字化共享平臺,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網絡、通信技術,以網絡為平臺開展科技教育,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向受眾傳遞圖、文、聲、像等信息,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提供科普檔案資源服務。數字科技館是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資源管理系統,以數字化科技為依托,創建以數字化檔案資源為中心的資源體系,社會公眾可以利用電腦手機等通過網絡進入數字圖書館,瀏覽查詢自己所需的科普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同時也會使公眾獲取除實體科技館之外的科普檔案信息,這種信息可高度共享,并且更新速度快、更新性能好。其特征及作用如下:
(一) 科普資源實現數字化。借助先進的數字化與多媒體技術,深入淺出地對科學知識進行分析展現,達成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數字科技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滿知識性、科學性、創新性與互動性。以“做科學”為指導,利用多種互動模式,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現大型實地科普場館更多的內容,更佳的效果。因此,數字科技館是對傳統形式的科技館最大的改革創新及有效的補充完善。
(二) 信息傳輸實現網絡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傳輸系統的發展,互聯網協議與網絡傳輸協議共同構成了一個遍及全球的傳輸結構,在網絡的推動下,信息化的發展不斷深入,現代科技館檔案展出方式出現質的變化,并為社會公眾提供了更為優質、便捷的科學溝通交流與科普服務平臺。
(三) 數據資源實現共享化。科學技術使信息傳播擁有了更廣泛的覆蓋面,不受時空、環境限制,任意隨意選擇所需要的內容,相較于實體科技館,這種科技館可以為公眾提供更自由的瀏覽方式。將實體科技館的服務延伸為超越時間、空間的現代化信息服務,體驗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簡潔便利的信息資源優勢。
四、 科技館中的科普檔案管理
檔案是科技館的核心,檔案工作是科技館的重要工程,檔案是將科普活動中的圖、文、像、實物模型等進行收集,并做好系統處理與歸檔。科技館中建立并完善科普檔案是科學展覽、培訓實踐活動的有力保障和堅實后盾,是引領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謀,是科學研究和科學展品設計的重要指南,是科技館開創新局面的必要部分。
科學展覽與展品是發揮科技館科學展教功能的關鍵性載體,是建設科技館的軟件基礎與靈魂所在,科學展品的更新與換代是保證科技館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和必備因素。科技館中的科普展品檔案可保存信息,記載歷史、啟發后人,是科普工作的基礎性內容。公眾從科普檔案中可充分了解到不同時期科技館所進行的不同的科普活動內容,及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狀況,行使科普活動功能,使科普檔案真正地成為公眾獲取科學知識的基本途徑,成為科普宣傳的新方向、新形式。
五、科學技術在科普檔案管理中的作用
科普檔案作為科技館的基本要素,涉及科技館的構成,推動科技館的未來發展,是科技館發展進步的重要內容。第一,熟悉掌握科技館的檔案資源信息,了解其特點,能滿足工作發展的需求;第二,利用科普檔案資源,尤其是科普展品檔案可為科技館領導制定計劃,作出決策,發展科普事業,開展科研活動給予充分且有力的新的支持。
但是需要正視的是,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化進程的隨之不斷加快,多數單位遺留、積累大量音視頻資料,圖片和文件資料,以及科普資料,對這些資料的分類、整理、歸檔往往較為繁瑣,而傳統形式的檔案管理系統中的檢索、提取、歸納能力不強,不利于科普檔案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科普檔案管理面臨新型挑戰。
基于此形勢,需要科技館工作者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借助各類高科技軟件,簡化檔案的收集、處理、保存、整理、存檔工作,利用數字化系統中的網絡技術建立電子檔案。由于電子檔案強大的信息檢索、保存、管理優勢,可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科普檔案的管理,便于查找和修改。另外,在網絡的推廣普及下,以科學知識為背景的虛擬科技館應運而生,現如今儼然已成為社會公眾獲取相關檔案資源的快捷方式,系統全面的檢索系統,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閱覽方式,使公眾在獲取科學知識的同時,可以在虛擬的數字科技館中盡情遨游,成為探索科學奧秘的主體,使科普檔案真正融入廣大公眾生活之中,優化檔案管理發展實質,提高檔案管理服務水平。
例如,借助計算機互聯網技術衍生發展的數字科技館,相較于實體科技館數字化科技化檔案管理利用現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使用戶通過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傳遞技術展現圖文聲像相結合的檔案信息,用戶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科普檔案中的各種信息。數字科技館以其高度互補性和獨特優勢,以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現代化管理實現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管理目標,推動科普檔案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優化了科普檔案的存儲技術,簡化了管理過程,拓展了用戶對科普檔案資料的搜索閱讀途徑,利用光盤存儲功能,借助數據交換技術,突破了傳統檔案閱讀利用的單一化束縛。當前,國家上很多高水平的科技館科普檔案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完成檔案的收集、保存、管理與利用,最大化的實現了科普檔案的價值,充分發揮了其社會服務功能,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完善為科技館科普檔案的管理提供了一個更加靈活、智能、便捷的平臺,使科技館走上了一條科技化與特色化相融合的現代檔案管理之路,為科技館科普檔案管理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推動社會經濟建設的同時,給予了各行各業更加新穎的管理建設方式,在科技館建設管理中成為新型的科普管理模式,融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方法,運用多媒體、網絡、虛擬技術將科普檔案管理變得更加快捷、高效,從內容到形式得到全方位的創新。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優化科普檔案管理建設,為社會公眾提供稱心舒心的服務場所,在科普教育中充分發揮管理價值和功能,實現科普檔案管理的先進化、科學化、規范化建設,推動科技館事業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祖愛香.科學技術在科技館科普檔案管理中的作用[J]. 科學之友,2012(13)
[2]于冬艷,周子藝.科技館展品檔案的管理與開發[J]. 蘭臺世界,2014(14)
[3]于冬艷. 談科技館展品檔案的管理和開發――以遼寧省科技館為例[J]. 黑龍江檔案,2014(03)